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被8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学霸,现在哈佛读研,他有怎样的成长经历?一字一板

被8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学霸,现在哈佛读研,他有怎样的成长经历?

我最早是在《母曰.子成》这本书中看到李佚凡这个名字,知道他从小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2017 年同时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弗吉利亚大学8所世界名校录取,他最后选择了纽约大学。当时,他的托福语言能力测验113分(满分120分),美国高考SATII2400分满分,真的是非常优异的成绩,是名符其实的学霸。前几天,我偶然间在网上浏览到他现已经在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了。他的妈妈颜翠英是河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家庭教育和婚姻亲子关系指导老师,《母曰.子成》就是根据儿子的成长经历写成的。一、留学生涯中的辉煌成绩。原来,虽然已经上了世界名校,但李佚凡一直没停止过努力,所以在本科期间做出了很多耀眼的成绩。2018年,在纽约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作为纽大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也是当天唯一的学生代表在文理学院开学典礼上向一千七百名新生致辞并分享他作为中国国际学生的文化印记和故事,演讲博得了所有与会师生的喝彩和赞赏。在纽约大学作为新生代表致词因为他出色的学业水平和学术表现,在毕业前夕,李佚凡被美国历史最悠久,最严格的Phi Beta Kappa 荣誉学会任命为终生会员。Phi Beta Kappa,又名美国大学优等生协会,是全美最古老,最有名望的荣誉学会,只有美国的会员学校学业成绩最优秀的10%的学生才有机会加入该协会。被授予该协会会员的毕业生中包括17位美国总统,38位美国大法官和1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学生领袖奖本科期间,他收到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三所常春藤名校及纽约大学、范德堡大学全球五所顶尖的教育学研究生学院录取通知,其中两所知名藤校发来高额奖学金,宾大沃顿商学院还提供了国际课程设计的工作邀请。与纽约大学校长合影二、家有“超级宝宝”。从小,李佚凡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强。两岁半,他参加河北电视台的“超级宝宝秀”节目。第一环节是才艺展现,李佚凡背诵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从一开口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到“一樽还酹江月”,获得掌声阵阵;第二环节是歌曲对唱,李佚凡唱了一首流行歌曲,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李佚凡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一百一十期“超级宝宝”称号。孩子得到了肯定和奖励,学起东西来主动、积极,而且事事注意自己的形象。后来,河北电视台又邀请小佚凡参加了很多节目,更加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更加自信,更加开朗。幼儿园时,他自己编的故事《和太阳交朋友》,老师记录成稿,投给了《少年智力开发报》发表了。上小学时,小佚凡写的想象作文《细菌旅行记》登上了《中国少年儿童》。三、申请SM1被拒。李佚凡初中就读于河北石家庄外国语学校。2013年,李佚凡上初三时,学校通知学生可以报名参加SM1,李佚凡想借此机会圆了他的出国留学梦。(SM1是新加坡政府专门招生中国学生到新加坡公费留学的项目。)中考结束后学校进行了初次面试,李佚凡的成绩很好。他被选入接受新加坡代表团官方组织的笔试和面试。于是,他推掉了假期里所有的娱乐活动,专心准备SM1的项目。虽然他的面试成绩很好,却因为笔试数学成绩不佳而被淘汰。这对李佚凡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他哭着跑在风雨中,直至精疲力尽。后来回想起来,他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自己屏蔽掉一切诱惑,却收到了这样的结局,感到心疼不已。即便是如此失意,他还作了一首诗送给胜出的同学作为祝愿。四、决定赴美留学。高一结束时,李佚凡主动跟父母提出想去美国留学的意愿。父母相信自己的儿子,支持他的想法,做好凝心聚力、充分保证后勤工作的准备。做了决定,他开始全力以赴投入到自己的梦想之中。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写完了所有的数学作业,又用一个星期把数、理、化、生里面的所有名词抄了下来,全部背过; 然后开始准备托福考试。他几乎每天要接触200年左右的单词,九成是全新的; 一个月里,考了五场非常重要的考试;而且,这些学习内容没有人指导,全是自己计划;没有人督促,全凭对梦想的渴求。这种极其紧张的节奏从2015年12月一直持续到2016年5月,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绝对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自信心。妈妈看到儿子如此辛苦和劳累,不知道流过多少次眼泪,甚至很多次都想劝他放弃。但是,他说“选择出国,选择的永远不是退路,而是更加优秀”。付出总有回报,风雨之后见彩虹,李佚凡最终在托福语言能力测验中他获得了113分的高分(满分120分),美国高考SAT中取得2220分的高分,SAT2中取得2400分满分的成绩。2017年,他同时收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弗吉利亚大学8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他最后选择了去纽约大学就读。读大学期间,他延续了之前的拼搏精神,除了门门课程保持优秀,还参加宿舍区的主席竞选;参加“联全国国际志愿者日”; 做外交部傅莹女士到纽约大学举办讲座活动的志愿者; 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他将自己的目标定为“珍惜—发展—成就—感恩”。现在的李佚凡,正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希望优秀而又努力的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世界因他而精彩。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合影

小辛

明德立人教育战绩丨低分逆袭哈佛大学,第7枚offer圆梦顶级名校!

我们明德立人L同学收获了哈佛大学offer,L同学本科就读于美国,主修经济学和心理学,同时还收获了南加州大学应用经济与计量经济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纽约大学经济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金融、波士顿大学经济学、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的offer!我们坚持高调展示才华找到最佳平衡出奇制胜为群体发声和造势写出与众不同的文书....哈佛大学也抛来橄榄枝!喜出望外!恭喜L同学收到第7枚录取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教育硕士(2020 US News 排名第二)背景情况L同学本科院校:美国某TOP50后本科经济学&心理学专业GPA:3.5+/4.0GRE:315+两段实习申请规划老师:赵老师海外名校导师:Q导师明德导师谈录取恭喜这位幸运的小伙伴!L同学是三个专业(BA,经济,心理学)同时进行申请的,由于本科申请不是很理想,没有圆梦名校,所以硕士申请定下的目标就是非TOP30不去!于是我们详细分析学生情况后很快给出了院校清单,还有申请规划!由于院校目标较高,规划中我们要求学生GRE考到320+,遗憾的是学生最终止步315+,而我们和学生毅然迎难而上,最终申请的所有院校中,除了未放榜的,全部录取!因为申请专业多,而每个专业需要的文书完全不一样,这就要求明德导师针对不同专业规划出合适的框架结构、选用合适的文书素材。另外学生本科是心理学和经济双专业,但是学生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转战商科,所以实习都是商科相关的。在写文书的时候,学生提供的素材稿是各种材料的大杂烩,需要明德导师按照分类和方向仔细进行盘点、分析、归纳、使用,以及不断和学生头脑风暴。虽然学生本科是学心理学的,但是在文书里并不知道怎么包装。在描写一段国内教育集团的实习时,字里行间表现的都是实诚、当助教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经历等,但并没有体现出教育学背后承载的深度。明德导师及时引导她:要想申请心理学,肯定得在实习中突出“专业”,明德导师帮学生去做细致的划分,比如在实习中运用到了哪些理论,怎么与实际情况结合、怎么用数据和结果说话,而不是单纯讲自身的感受和体悟。在展示学校科研经历的时候,描写的是关于情感认知心理方面的内容,但其实和申请方向有一些差别,明德导师帮学生在文书里寻找科研活动中,寻找共性,弱化差别。学生的文书素材稿似乎想塞满内容,明德导师帮学生精心挑选亮点,果断舍弃不适合的背景,深化主旨。整个文书过程中花费的功夫非常大,学生圣诞假期两天都呆在了明德立人的会议室与老师们一遍遍的打磨‘成品’文书!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特别配合,自己也认真努力,反馈非常快,对我们团队始终保持十足的信心。因此在有明显短板的基础上,我们依然在各个专业的申请上做到流程细致、认真,文书定制、创新。这么多第一!!!是哈佛没错了!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简称“哈佛”,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哈佛大学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建立于1636年。哈佛大学由十所学院以及一个高等研究所构成,坐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系统,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截止至2019年10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贝拉克·奥巴马在内的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160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2019-20年,哈佛大学位列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一、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三。为全球培养教育者的哈佛教育学院设立了13个为期一年的研究生专业:国际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与管理、艺术与教育、高等教育、人类发展心理学、语言与读写能力、学习与教学、心智大脑与教育、预防/干预科学(心理辅导)、学校领导力、特殊研究、教师教育、科学创新与教育。学生录取的专业录取率在百分之30-40之间,竞争激烈,我们为这份录取感到骄傲!以后拿下更多哈佛录取,我们充满信心!展示“真我”并非成功的“自我”,而是成熟的“自我”2020 携手明德立人,哈佛不是梦!想了解更多明德战绩细节,或联系案例导师,请私信编辑哟!

迈克尔

她毕业于重庆外国语学校,考取哈佛大学硕士!只用3年就读完本科

我们遴选出近几年考入国内外顶尖名校以及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部分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子,请他们讲述自己追梦路上的故事,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有所启发。杨淑惠个人简历2004-2010:沙坪坝区实验一小2010-2016:重庆外国语学校2016-2019:美国雪城大学2019-2020:教育机构实习2020年考取哈佛大学教育硕士2020年3月初,重庆女孩杨淑惠陆续收到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她选择到哈佛大学去学习教育专业。她说:“中国教育的多样性,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体制上的差异性,都使我充满浓厚的兴趣,我想为此而努力。”1、三年读完本科杨淑惠本科就读于美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雪城大学,在这里,她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业。在这三年中,杨淑惠对于独立思考、尊重差异和人际交往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坚持通过海量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由于本科学校提供的项目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业需求,大二那年,她转到了自己同样感兴趣的经济学,并辅修教育研究学。她认为,经济学里的部分原理能够非常恰当地解释教育领域的问题。于是,主修和辅修相辅相成,给予了她对教育学不同的看法和见解。2019年5月,提前一年本科毕业的杨淑惠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各大学或教育机构的实习中。而事实上,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学,杨淑惠在本科阶段经常利用寒暑假到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实习,了解学校和机构的运营模式差别、学习管理机制,从老师和同学的口中了解他们眼中的“教育”。杨淑惠说:“给予永远不会让人变得贫穷。”为此,她常到世界各地贫困地区做志愿者,还教那些到美国的难民和双语幼儿园的小朋友说日常英语。当她发现中国很多学生对英语的需求更高,就把大家聚集起来定时分享英语学习方法和小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实践,杨淑惠一步步触摸教育的真谛,并决心在最顶尖的学府继续探寻。杨淑惠在世界各地的贫困地区做志愿者时和孩子们在一起2、对教育梦想的坚持为什么会持之以恒地追逐教育梦想?杨淑惠说:“这些和中学阶段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杨淑惠回忆初中阶段,说那时稚气未脱、懵懵懂懂。以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伟为代表的老师们的引导和感染,使她逐渐明白了学习的真谛。“或许在那时,我在心里就种下了一颗有关教育的种子。”杨淑惠说,如今回想起班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更加觉得力重千钧。“高远的追求,永远要立足于脚踏实地的刻苦努力,中学阶段养成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习惯为我后来的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且一直在产生着持续而积极的影响。”杨淑惠高中阶段就读于重庆外国语学校国际部AP班。有一年,同样毕业于重外、当时正在哈佛大学深造的罗曼学姐,到班上做了一次演讲。罗曼讲述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并提到自己帮助叙利亚难民儿童设计课程、以联合主席身份主办哈佛中国教育论坛等经历。杨淑惠说:“那次演讲,我听得特别认真,更加坚定了我心中的梦想。”如今,她依然在勇敢追梦,要做更加真实而自信的自己。杨淑惠初中时期在班级活动中担任点评嘉宾经验分享1.严于律己,踏实勤奋大一刚进校园时,还不是很熟悉情况,各方面都感觉自己比别人“慢半拍”,于是大一两个学期拿了一个B,两个B+。尽管当时看到成绩的我很受挫,但是也暗暗下定决心之后再也不能拿A-以下的成绩,不管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所以之后我严格要求自己大量阅读各类文献、书籍,经常去请教学校的教授们,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甚至忙到一部电视剧都追了一个学期。结果证明:所有努力都是有回报的。2.心怀感恩,真诚待人能收到世界名校的offer,我非常感谢雪城大学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为我写的推荐信。我一直很尊重比我经验丰富的人,不管年龄和职业。对于教过我的教授我也心怀感激,并且尊重他们在自己领域的成就,所以常常到教授办公室请教学术问题,偶尔也会和他们聊一下我的人生困惑。有几位教授在我毕业之际对我说,对他们而言,我是个真诚求学并且愿意接受意见的学生。他们能感受到我的感恩之心,所以有好几位教授在我毕业之际都主动说帮我写推荐信,愿意在我的求学之路上继续助我一臂之力。3.自信乐观,肯定自己不管以后你们会做什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信绝对是一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品质。我坚信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自信还可以无限放大你的闪光点!只有肯定自己,才能战胜自己,最终超越自己!最后,以Walt Whitman 在《Song of the Open Road》中的一句话与学弟学妹们共勉:“Strong and content I travel the open road.”(坚定满足的我,走在开阔的大路上。)来源:重庆外国语学校

如土委地

交大女神学霸:“95后”的她们跨专业拿到了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

她们,是集才华与颜值于一身的“95后”女神学霸;她们,热爱公益、脚踏实地、青春洋溢;她们,跨专业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们,是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陈启晗、何海晴。近日,在美国各大名校研究生录取放榜之际,西安交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43班的两名大四学生——22岁的陈启晗和23岁的何海晴被哈佛大学教育学专业录取,其中陈启晗还收到了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比较教育专业录取,据相关报道称,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仅为个位数。陈启晗:“我只是个普通人,走自己喜欢的路”西安交大英语系的大四学生陈启唅,1996年出生,目前她已收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范德堡大学等五所美国高校的offer,面对同学对她的成绩和能力的惊叹,她却说:“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带着200%的热情坚持为自己喜欢的事而努力。”成长关键词一:随心而动,敢想敢做谈选择专业不同于许多选择互联网和金融这些热门专业的同学,陈启晗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兴趣,在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方面深入钻研。在她给六所高校递交的申请里,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教育学,在她看来,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投入双倍的热情,“这样即使压力大或者累了也不会垮掉,因为这是你喜欢的事情啊,不然努力的意义何在呢。”谈人生规划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总是会被贴上有规划的标签,陈启晗坦言:“我不是一个很有规划有安排的人,但我是个很有目标的人,我明确了一个目标就努力去干。”敢想敢做是唯一的“通行证”,别太着急,首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集中精力把它做好。成长关键词二:脚踏实地,积厚成器谈科研经历顺利申请到理想的offer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长期的积淀。陈启晗大学四年里的科研经历为她的简历增色不少。陈启晗说,机会需要自己去争取。虽然争取的过程可能会很艰辛,可能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但一定要行动起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去寻找机会,主动咨询学长学姐,寻求资源平台,与教授联系面谈,拿出诚意去争取参与科研项目,因为机会永远不会自己来敲门。谈实习经验陈启晗丰富的实习经验为她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一时她在一个边远山区中学当过一年的初三英语老师,和孩子们的相处是不同于理论的,从生活中感受他们的需要和成长过程是最真实、让人深有感触的。大三期间,即使在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准备语言考试十分紧张的时期,陈启唅也坚持在幼儿园担任了一年的英语绘本老师。陈启唅说,这不仅是对理论的简单实践,对她的专业和理念也影响颇大。成长关键词三:淡定自若,阔步前行谈缓解压力“当身边朋友们的未来纷纷有了着落,有的保研成功,有的工作谈妥,有的已经接到了英国的offer,而我还在准备语言考试。面对未知的未来,还要忍受等待结果时的煎熬。”陈启晗坦言,面对压力和困难,她也会感到紧张。在导师杨瑞英的帮助与关心下,陈启晗逐渐调整。她告诉自己,不管接到的是拒绝还是被录取的好消息,都要学会平心静气地对待,及时调整状态。“努力就会有收获,不论结果能否达到自己最好的期待值,总不会辜负所付出的努力。”从焦虑不安到平和淡然,心态转变让陈启晗更加成熟、稳重。命运没有辜负她的努力,给予了她应有的幸运和回报,这个“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普通女孩也将以更从容的姿态去迎接更广阔的世界,在自己的道路上昂首阔步。何海晴:认真执着,不让己任,叩响哈佛之门西安交大英语系的大四学生何海晴,1995年出生,拿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23岁的女孩说,“我高兴得大笑,后来还在宿舍大哭。”积厚成器,朝夕不倦,在大学四年,她用自己每一个踏实的脚印开拓出通往未来的道路,用认真执着的态度和真实的社会责任感叩响哈佛之门。成长关键词一:应心而为,躬行实践谈选择专业“当你谈起你真正喜欢的东西,你两眼都会放光,你会特别有热情,无论前面有多大困难你一定会把它做出来”。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何海晴本以为自己会按照人们对于英语专业就业方向的固有想象,深耕于语言学习领域,但在辅修、研究了其他一些专业后,她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教育学方向。“只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去感兴趣的领域去探索,就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并为它而奋斗。”谈科研经历除了突出的语言成绩和专业课平均分外,何海晴的科研经历和实习经历也为她的简历添色不少。建立在六个城区七所学校、3224份有效问卷基础上的独立科研和在一个建立知识分享平台的科技类创业团队中负责维护建设微信公众号的实习经历都是何海晴研究态度、工作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何海晴直言,大三暑假参加哈佛大学的科研实习项目时难得的实习经历成为了她选择哈佛的一个重要契机。成长关键词二:积厚成器,水到渠成谈公益活动何海晴加入了西安交大公益类社团英仔爱心社,她还积极参与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校园支教、英语培训等公益类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和孩子们的相处时光加深了何海晴对教育领域的理解,也促使她开启了在相关科研议题上的研究,并赴美国针对课题开展学习。谈备考经验由于在此之前何海晴的出国深造大学目标主要集中于欧洲,当时留给何海晴的备考GRE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一个月,有限的时间让她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写文书,写简历,准备各种推荐信,我当时就赶紧报了一个考满分的网课,用一两天的时间把视频全部看完,就是学习它做题的方法,然后就是狂刷题。” 如今谈及这段难忘的经历,何海晴仍十分珍惜和享受这种每天都充实度过的状态,遵从顺其自然的本心,一步一步地去发掘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然后享受这中间努力的过程。成长关键词三:不让之责,砥砺前行谈未来发展面对着即将开始的硕士生活,何海晴依然坚持保持着自己谦虚且认真的原则,踏踏实实、尽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自由有趣、相对理性地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并对未来始终怀有不断探索人生各种可能性的期待。“尽早规划未来,多去尝试;让自己时刻都在思考和忙碌,不要漫无目的地生活;坚持自己在做的事,可能做科研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瓶颈,甚至是觉得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多和朋友老师沟通,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走过之路无愧于心,未来之路一片光明灿烂。从认真执著、踏实勤勉的态度到不让己责,为世界之光的社会担当感,何海晴用实际行动践行她所坚持的人生原则,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扣响了哈佛之门,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加油吧!每一位交大追梦者!”

电哪吒

世界顶尖教育学院:哈佛大学教育学院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院,有许多值得了解的地方。从世界排名来看,USnew教育学排名中多次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列为第一名,QS排名一般列为第2或3名。总之,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依靠哈佛大学本身,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学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院一般不承担教育学科的本科生教育, 而是专注于各类本科后教育, 侧重发展研究生教育, 授予各类专业硕、博士或哲学博士学位, 培养研究生层次以上的教育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并进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哈佛大学从一开始就将教育学院的发展定位在研究生教育层次, 建院伊始就称其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 (Harvard Graate School of Ecation) 。在教育学院攻读学位者通常已完成了文理学院的基础性学科学习, 进而以其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从事教育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学院除了授予教育博士和教育领导博士学位之外, 还在13个研究方向上授予硕士学位。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即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所专业学院之一, 简称哈佛教育学院(Harvard Graate School of Ecation) , 是该校十研究生院。哈佛教育学院建院以来,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和国内影响, 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教育学院。哈佛教育学院的使命是“培养教育领导者, 创造知识, 以提高学生的机会、成就和成功”,其院训是“学以改变世界” (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 。哈佛教育学院成立于1920年, 其前身是1906年成立的教育系, 最早可追溯至1901年哈佛设立教育专业长聘教职 (tenure) 。1891年, 哈佛校长艾略特聘请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哈努斯 (P.H.Hanus) 担任哈佛文理学院师范部代理人, 委托其承担哈佛与中学打交道的事务, 并担任该校暑期教师培训班授课及相关服务工作。哈努斯获得了教育专业长聘教职, 是第一位在哈佛获得长聘教职的教育学者。目前, 哈佛教育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2016年度, 该院有120位教师, 其中长聘教职及长聘教职轨教师42人 (其中多数为正教授) , 其余教师为双聘教授、访问教授、实践教授、专职研究人员和合同制讲师。由于教育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学科, 哈佛教育学院努力建设一支背景丰富多元、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除全职教授外, 学院还聘请麻州教育厅厅长开设州教育政策课程, 聘请世界银行经济学家为学生分析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 聘请总统聘任的国家教育科学理事会 (NBES) 成员在课上和学生讨论高校入学支付能力问题等等。哈佛教育学院是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教育学院, 涉及儿童道德发展、国际教育政策、教育组织领导、认知科学与认知发展、艺术教育等众多学科领域。仅从该院目前设置的13个硕士项目的名称 (艺术教育, 教育政策与管理, 高等教育, 人类发展与心理学, 国际教育政策, 语言与识字, 学与教, 心智、脑与教育, 干预科学与青春期辅导, 学校领导, 跨学科专业化学习, 教师教育, 技术、创新与教育) , 其学科分布之广可见一斑。这一般被称为专业硕士,是在13个学系中分别授予专业硕士学位, 学制为一年。哈佛教育学院还设有教育学科哲学博士 (Ph.D.in Ecation) 、教育领导博士 (Ed.L.D.) 、教育博士 (Ed.D.) 学位项目。教育博士是旨在促使成功的领导经验和教学、研究相结合, 为21世纪培养教育学者和领导者, 研究生毕业后常常从事大学教师、高中教育领导、决策者和研究人员等工作。教育领导博士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教与学进行深刻的理解, 获得必要的管理和领导技能, 为学校系统、教育行政机构、国家政策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私营部门等组织系统中的不同层次培养高级领导者, 最终创造性地实现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哈佛教育学院的学科设置别具一格, 其学科领域大多围绕学习 (learning) 而设立。近年, 哈佛教育学院每年在读研究生数量大约为900人。从入学难度来说,相比于本科入学难于上天的入学率,哈佛教育学院的硕士入学率一般很高,特别是这种一年制的硕士,因为很多人都是工作后再去读的,通俗的说就是混一个文凭,也就被认为比较“水”,当然,国外的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都不是强调学术,主要在于专业发展和获得学位,这也是一种或许硕士学位的捷径,当然要读博士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博士读起来还是很不容易毕业的。其实从实力上来说,哈佛教育学院实力强大和学生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主要是因为学院吸引了大量的优秀教师,立足于哈佛的平台,这也是这类顶尖大学发展各类学科的一种优势。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NRC) 在其研究报告《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指出, 教育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即跨学科、伦理关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哈佛教育学院的办学特色, 正是突出地体现在这些方面。在学术取向上, 该院注重基础研究和研究生教育, 教师培养规模较小。但是, 哈佛教育学院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都强调结合教育实践。该院教师即使在课上评析理论或讲授理论课程, 也都注意密切结合实践。过去, 该院招收博士生, 除教育心理学专业外, 其他专业都要求申请人拥有不少于三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教育是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活动, 多学科视角能增进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哈佛教育学院秉承这种办学理念。例如, 哈佛教育学院教育哲学教授谢弗勒 (Israel Scheffler) 曾组织一项关于人类潜能的研究, 吸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学者参加, 该项目定位为“走向实践的理论”, 研究者头脑中始终想着教育实践, 努力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 注重不同学科相互印证, 将多个学科与有关价值和决策的问题联系起来。近年来, 哈佛教育学院率先开辟的心智、脑与教育 (Mind, Brain, and Ecation) 研究更是跨学科教育研究的典型。在美国乃至全球的教育学院中, 哈佛教育学院是勇于创新的一面旗帜, 率先设立了一些引领潮流的项目, 如1952年设立的改进艺术教育的零点项目(霍华德·加德纳曾经多年担任零点项目负责人)、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生涯中数学和科学教师项目、1920年设立的教育博士项目、近年设立的教育领导博士项目, 以及近年开辟的心智、脑与教育研究领域及其硕士项目。哈佛教育学院成立即采用教育研究生院这一别具一格的称谓。近年, 哈佛教育学院取消了系的建制, 围绕研究主题设立了一系列研究中心、项目和行动计划。哈佛教育学院可能是全球第一所取消学系建制的教育学院, 其实际效果如何, 是否会引起其他教育学院的效仿, 值得期待。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 哈佛教育学院产生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其中最著名的是柴尔(Jeanne Chall) 的识字研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论、拉塞尔 (Gerald Lesser) 对《芝麻街》形成的关键作用等。从1920年建院以来, 哈佛教育学院培养了近27 000名学生, 并且有大量的各类教师、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在该院接受过培训, 该院毕业生和校友活跃在教育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领域, 以及教育学科以外的政界、学术界和工商界。令人惋惜的是, 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为现代中国培养了胡适、陶行知、蒋梦麟、郭秉文等一批著名教育家和教育学家,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教育进程相比, 哈佛教育学院对中国的影响较为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也有一批学者前往哈佛教育学院留学、进修访问或讲学, 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活跃于海内外教育界。哈佛教育学院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享有盛誉, 但是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而是道路坎坷、困难重重。在强调基础学科、文理学院处于主导地位的哈佛, 几代教育学院人为把教育这个“动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成一个能在哈佛安身立命、赢得文理学院师生和校领导尊重的完全学科而不懈努力, 可谓忍辱负重、历尽艰辛。哈佛在19世纪末才开设教育学课程, 比印第安纳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密西根大学晚了半个世纪。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 哈佛教育学院的声誉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芝加哥大学教育系相去甚远。在20世纪, 哈佛教育学院也曾因经济萧条或自身难以获得外界认同而导致募捐困难、财务紧张, 两度面临关门危机。哈佛在1920年成立教育学院当年即设立教育博士项目, 但直到2014年该项目才得以转变为教育学科哲学博士项目, 并且其学位由教育学院与文理研究生院联合授予, 而美国有些教育学院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设立教育学科的哲学博士项目了。对“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哈佛教育学院来说, 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如何保持教学、科研和服务卓越以赢得国内外尊重, 而是如何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以累积更大的学术势力, 在哈佛内外争取更好的学科学术认同与专业影响力。

痕之探

她本科华盛顿大学,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硕士录取:通向成功绝不是偶然

李舟祎晗初中: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高中:树德中学国际部(2013级AP学生)本科: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哈佛大学医学院2020年的开局虽然并不顺意,但是我们每一届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学生,他们内心积蓄的大大能量,总是让我们充满喜悦和信心。从去年12月份的早申结果到现在的尘埃落定,高三应届毕业生(2017级)的同学们陆续收到了自己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圣母大学、莱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2020年,我们的毕业生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而再往前4年毕业的国际部学生(2013级),也纷纷收到了世界顶尖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康奈尔大学硕士(2013级AP班邹WQ)、剑桥大学硕士(2013级IB班刘CH)、哥伦比亚大学硕士(2013级IB班柳SY)、哈佛大学硕士(2013级AP班李ZWH)……心向远方 未来可期今天我们将分享获哈佛大学医学院硕士录取李舟祎晗的故事,走进她从初中至大学本科10年的学习生涯。这个内心坚定、目标明确的女孩,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入世界顶尖医学院,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正如她在国际部时的班主任Sindy说的那样 “一个人能通向成功,达到理想的彼岸绝对不是偶然的事件,靠的是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总结反思的精神,越挫越勇的品质,李舟同学,就兼具以上的特征。李舟申请到哈佛我并不意外,因为她确实具备名校选拔标准的一切特质,相信她带着这些特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披荆斩棘,遇见更美好的自己。”1、中学的教育,对我受益匪浅,影响至深不得不说中学的教育对我受益匪浅,影响至深。从初中开始说的话,我出国的梦想基本就是从初中开始形成的。我当时是树德外国语的第一届初中生,觉得自己特别幸运遇到了一群特别优秀的老师。我的班主任是陈明老师。还记得初一她让我们做一个海报,写自己理想的大学,崇拜的偶像和座右铭。我写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因为听说那是本科最好的大学,崇拜偶像是澳大利亚第一女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因为在杂志上被她奋斗的故事所感动。因为对普林斯顿的迷恋,直到现在我都保存着初中毕业去美国游玩在普林斯顿校园里捡的一片树叶,当作激励我前进的动力。初中时老师们说一定要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我就买了以前赫赫有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她父母写的两本书,学习她如何修炼自我的方法。虽然其中有些方法感觉有点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但是有些方法还挺新奇和实用的。以前用的最多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纠错,像数学会有一个专门的纠错本,还有一个学习习惯是积累。我很喜欢中国文学,语文课会经常积累一些古诗词,现在我也偶尔突发奇想听一些有关鉴赏古诗词的广播,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吧。另外,我也特别喜欢英语,树外英语小班制教学,营造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课堂上我也会非常积极的发言。我的高中是在树德国际部度过的。国际部的生活特别充实,课程紧凑且合理,并且课余活动很丰富。很开心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为着心中无比坚定的目标而奋斗。AP教学对我在大学的学习还是挺有帮助的。AP我当时学了化学、宏观经济和统计学。除了统计没考,其他都考了并且换了学分,这样大学就能少上几门必修课,节约了不少时间。在高中时AP化学的学习,则帮我很好地过渡我的专业学科。我大二学了一门微观经济,老师是个中国的研究生,上课单调且没重点,好在曾经上过AP宏观经济,不然估计最后拿不了3.7。活动方面,因为我会弹古筝,所以当时参加了一个音乐社,还有志愿者活动,以及组团参加USAD在上海的比赛等等。一直很幸运,在成长路上我总是能遇到优秀的老师,他们亦师亦友。阅读周丹老师教给我们的托福写作方式,我后来也运用到了GRE里面。陆非飞老师的经济课很特别,让我感受到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课堂内容也很生动,有些作业还会让我们用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另外国际部的课程,时间安排较为灵活,提供了很多让学生自我消化的自习时间,我就经常跑去参加延长的晚自习。在国际部的学习,让我思考了很多,未来究竟想做什么,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而奔跑。2、大学时,寻找生活的意义申请本科我选择来了华盛顿大学,看中的是西雅图的机遇与学校在医学领域的成就。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在华大的科研经历帮助我进了哈佛医学院。从大一开始我就明确自己的目标一是希望能在大学时寻找我生活的意义,二是毕业后要读研读博,最好能直接读博。因为lab research experience对申请研究生的重要性,所以我大二就开始拼命地找实验室。华盛顿大学的特点在于biomedical一类的实验室特别特别多,部门也是特别多,我为了找到合适的实验室,有段时间从早到晚地在网页上一个一个地看实验室的介绍,前后发了大概四五十封邮件吧。辗转了三个实验室,最终特别幸运地从大三开始最后留在了一个研究前列腺癌的实验室。这个对我申请研究生特别特别重要,而且我最初的目标是直接申请博士。一是有了一封强有力的教授的推荐信,二是有了在文章上加上我名字的机会。申请博士最最看重的就是科研经历和相关成果(发表文章)。本科生一般是参与导师研究的项目然后在文章中间署名。比如我实验室最近在投一篇sci论文,我是五作,虽然不是很靠前,但是目标是希望能投递影响因子高于20的杂志,我还是满足了。在大学的学习,自律都是靠自觉。我曾经为了做实验早上坐6:40的第一班校车从宿舍到实验室,然后等别人九点过来上班我刚好坐校车回主校区上课。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感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宁。也许我将来不会一直做科研,但是为了一件喜欢的事,再苦再累都值得坚持。(哈佛医学院录取通知截图)我拿到哈佛医学院研究生录取时感觉也不算太意外,因为我是拿申请博士的条件去申请这个硕士的。申研时真的感觉事在人为,我会为了我想要的而绞尽脑汁,比如得到推荐信,得到一个peer-mentor的机会。但是同时运气又会有一定的影响。3、舞蹈,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伴侣这里,我还想说说我的业余舞蹈生活。我四岁接触中国舞,但是11岁以后就没练过了。但大学,我几乎每学期都安排了舞蹈课,触了更多的舞种,重拾舞蹈使其变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也调剂了我有时孤独的生活,更是调节我情绪的利器。最后想感谢中学在树外,在国际部的所有老师,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令我收获良多。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就是坚持做好学习中老师要求的每一件小事,因为积少成多。如果你现在很迷茫,记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能有些陈词滥调了,但这的确一直激励着我从中学到现在。还有就是我从初中语文课分享一直铭记在心的两段话。一个是李海燕老师分享的《基督山伯爵》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有一百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你对未来抱有希望;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等待又算什么?人就是在等待与希望中度过的,人永远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有一段话是初中班长分享的唐吉柯德的不能成真的梦。我觉得人还是要理想主义一点,怀抱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当然,追梦的苦痛,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还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包容万物,笑迎未来。by 李舟祎晗班主任老师寄语面对最美的当下,愿李舟同学收获心底的星光。我很高兴和李舟有初中三年的师生缘,初中的你性格沉静,待人接物稳重大方。平日里言语并不多,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李舟同学在我心里的印象,在我的眼里,你有明确的理想,也有强烈的上进心,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和坚忍。学习有规划、重落实,学风踏实,时间观念强,责任心强、做事有条理,且特别有组织纪律性;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挑战新的高度,总是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确超出我的预期。祝福李舟同学能成长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世界公民,愿你拥有最美的风景和幸福的人生!——陈明老师(初中班主任,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德育处主任)从李舟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时,当其他孩子还在懵懂和徘徊于梦想之外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同时具备将远期目标变成阶段性目标的能力和气度。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女孩刘亦婷》,都不断在坚定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也知道当下的任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学科知识的牢固基础就成为了李舟超越其他同学的必备条件。在国际部的日子,她总是老师眼中和心中那个坐的笔直,一身正气,目标清晰、努力奋斗的孩子,而国际部给她提供的舞台,是学习之外的更广阔的天空,在这里,出来学习,她参加跳舞,参加演讲比赛、参加辩论比赛,用各种活动提升自己的多元能力,和其他的英语高手过招,迅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入校不就后,就成为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她最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任务繁重的AP全球考试下,她自学AP化学,钻研英语文学,每一次的学习任务后,添加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她那些厚厚一摞的笔记和总结,都是她通往成功的阶梯。李舟申请到哈佛我并不意外,因为她确实具备名校选拔标准的一切特质,相信她带着这些特质,在今天的人生道路上,会披荆斩棘,遇见更美好的自己。——Sindy老师(高中班主任,树德国际部老师)来源:成都树德国际部 编辑:Sang 审稿:Clark Zhong

猫老大

“叛逆”女学霸:17岁放弃保送清华北大,22岁意外怀孕上哈佛

文|立言教语一个学霸应该是怎样的呢?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如此。有的人觉得学霸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有的人觉得学霸是学什么都会、智商超群的人;有的人觉得学霸就是普通人,只不过更加努力而已……学霸学霸,确实并不是只有一种形象或特征,不同的人会塑造出不同的学霸形象。但是所有的学霸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往往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正如面对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甚至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两所高校,很多人都梦想着到里面去读书学习,然而有些人面对这样的机会,不仅不为所动,还直接放弃!这样一位有实力的学霸,却在22岁时意外怀孕,看上去有些“叛逆”,不像是一个老实孩子,然而她却活出了令很多人羡慕的样子。爱情、学业、事业三丰收!鲁林希01从小就是“叛逆”少女这位看上去有些“叛逆”的女学霸名叫鲁林希,很多人知道她,是从一档名叫《超级演说家》的综艺节目开始。金句频出、语言朴实、充满正能量!很难想象,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孩子身体里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这自然和她的经历有关,一位能够有如此阅历和感悟的人,自然经历了不少的事情,而且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鲁林希的人生确实如此,从小就与众不同,性格十分坚韧,甚至称得上有些“叛逆”。进行演讲时的鲁林希和大部分学霸不同,鲁林希小时候并不是一个老实孩子,甚至学习不好、还经常逃课,学习成绩也常年占据倒数前几名!这样一位少女,自然也就显得有些早熟,一不小心,一个“青苹果”就被她看上了。然而,这位相貌堂堂的男孩子,却是一个“世俗”的人,他觉得鲁林希学习太差,不配和他玩。这位男孩子的拒绝理由深深伤害到了鲁林希!从此以后,鲁林希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就这样,鲁林希成绩越来越好,而且她也真正爱上了学习。读书时的鲁林希随着年龄的增大,鲁林希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还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屡获大奖。2012年,面对优秀的鲁林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向她抛来了橄榄枝,也就是鲁林希获得了保送的机会。此时的鲁林希,高中二年级,17岁。小时候一次“叛逆”的想法,让她误入学习的乐园,谁知一发不可收拾,还深深爱上了学习,凭借学习,还获得了清华北大的认可。面对清华北大,很多人都梦寐以求能够进去学习,然而身为与众不同的“叛逆”学霸,鲁林希自然不会随大流儿。没错,鲁林希拒绝了清华北大的邀请,因为她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放松时的鲁林希0222岁意外怀孕,“叛逆”妈妈抱子上哈佛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实际上,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自己。鲁林希和很多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她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能够为之坚持。而这样的品质,也是她贯彻了一生的信条。鲁林希在获得保送清华、北大之前就曾随父母进行世界旅行,在外国游玩期间,她了解到外国的文化、高校的学习氛围。从那时起,鲁林希就定下了要出国留学的目标。毕业而皇天不负有心人,鲁林希在放弃清华、北大保送机会以后,也顺利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录取,并且获得该校的全额奖学金。进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之后,鲁林希并没有放松自己,她始终坚持提高自己,并且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经济学和德语的双学位)。然而就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鲁林希怀孕了,这个时候的她还并没有结婚,男朋友是一位韩国人,两人对孩子的出现都充满了意外。而在周围朋友和亲戚都劝鲁林希学业为重、放弃孩子的时候,鲁林希“叛逆”的性子又上来了,她坚持要将孩子生下来。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且是属于她的孩子。鲁林希和男朋友就这样,一位才20出头的准大学毕业生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而产子后的鲁林希并没有打算当一个全职太太。她有自己的追求,她还是那个坚持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在鲁林希22岁的时候,她通过自学考上了哈佛大学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成为哈佛最年轻的硕士之一,而且还是抱娃儿的年轻妈妈。鲁林希在硕士毕业以后就选择回国,成为一名演说家和情感导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历,鼓励更多的人战胜生活的困难。鲁林希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下,自然是存在诸多难以言表的困难,但是她都一一克服并且坚持下来,这才有了如今的从容,也是她能够为其他人带来正能量的原因。鲁林希抱孩子上哈佛03坚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鲁林希鼓励那些迷茫的人的话,其实也是鲁林希这20多年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鲁林希在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就会一往无前地去追求它,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哪怕会遭遇种种的阻挠和不理解,可是又能怎样?鲁林希始终坚持做自己,做那个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人。加油在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下,学生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面对纷繁的信息,如果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很容易就被“同化”为工具人,被动地吸收着知识。鲁林希是一位“叛逆”的学霸,从小都在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但是她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她深知自己在做对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其实教育正是如此,当一个人懂得吸收知识,其实不过是最基础的方面,如此学会做人、懂得要做怎样的一个人,才是真正应该重视和提高的地方。鲁林希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坚持做自己,哪怕看上去有些“叛逆”。本文内容【立言教语】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和分享,请勿抄袭或搬运,为你讲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帮助的教育话语。

回坐忘矣

他放弃保研,被哈佛、牛津等名校录取,还是世界记忆大师……真牛!

万家成个人荣誉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中南大学优秀毕业生学习经历哈佛大学Mind, Brain, and Ecation硕士录取.(带部分奖学金)牛津大学Child Development and Ecation硕士录取2017-2018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训练类立项“优秀”结题第一负责人“优秀论文奖”8段教育相关实践2段商科实习比赛经历第二十六届世界脑力锦标赛湖南赛区:快速扑克牌总冠军、抽象图形亚军、听力数字季军、快速数字季军第二十六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区总决赛入选中国队第二十六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中国队世界团体总冠军、个人被授予"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二等奖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中南大学2018年度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成员 日本NITORI国际奖学金 中南大学商学院晨曦奖学金2017年12月8日晚,第26届世界记忆锦标赛全球总决赛在深圳圆满闭幕,经过为期3天的激烈角逐,中国国家队不负众望斩获桂冠,其中年仅20岁的万家成被授予"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成为中南达人NO.118。时间来到2020年3月初,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相继向商学院会计1602班的万家成递来了橄榄枝:一个是哈佛大学首创的跨学科研究——心智、脑与教育专业,录取人数寥寥无几;一个是牛津大学的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过去三年平均每年只录取了16人,并且面向的都是有着丰富的全职工作经验的群体。当万家成收到这两所录取率平均只有5%的世界名校的OFFER时,他说到:“我期盼已久的学校,终于有资格和它们相逢,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得到对等的回报,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从商学院会计学系,到哈佛和牛津大学的教育研究生院,万家成的学习经历是一条坎坷崎岖的道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他在大二的时候就有了要认知科学与教育学的想法,经过一番了解,选择了与自身性格、兴趣、规划较为匹配的哈佛和牛津,并根据要求准备了相关的考试。尽管当时并未具体确定要申请的项目,实践经历没有太多的目的性、指向性,但是兴趣与来之不易的机会让他选择坚持。到了大四,万家成的软硬背景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后,进一步看了这两个学校的所有项目介绍并与自身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确定了匹配度最高的专业,顺利完成了申请,与梦中学校相逢。他的成功筑梦着实令人歆羡,但在这辉煌的背后,一定隐匿着鲜为人知的勤勉。而在哈佛、牛津之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向万家成发来了offer 。目前,他还在等待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名校的录取结果。今年的3月,是属于万家成的欧美名校收获季。我记得那些经历,我敢做选择万家成的个人经历上,八段教育类的实践让人充满好奇。“我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和孩子们、老师们在一起我很开心,他们赋予了我很多快乐与灵感。”在谈及选择教育实践的原因时,他这样说到。这四年,他为教育科技企业做过课程设计,为线下的认知教育课程做过助理老师,为记忆锦标赛的选手做过培训,为欠发达地区的多所高中做过线上分享讲座,为乡村自闭症和有认知障碍的孩子家庭做过志愿服务......令万家成印象很深的是他的一次助教经历。“当时在我定期和孩子们的家长联系时,他们经常和我分享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直到现在,他们仍会时不时会给我发温暖的信息询问我的近况。我很高兴一路走来能有他们一直陪伴我,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盼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更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虽小,但有意义,也有价值。”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犹如万家成的一面明镜。“它们一方面让我成长,遇到各种事情时的心态和观念更加积极和稳定;一方面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清楚自己未来到底想要什么、珍视什么。”从最初在兴趣的引领下开始实践,享受教育工作带来的幸福,到逐渐地感受到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之心,再到明白教育实践宝贵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万家成在一段段教育实践中一步步地意识到在教育领域有着属于自己的使命。于是,他转变研究生申请的目标方向,最终得到了两所世界顶尖教育研究生院优秀项目的认可。年少热爱,困难与奇迹同行万家成对记忆的探索兴趣早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从三岁半学习钢琴熟记乐谱,到小学开始运用简单的记忆法,再到深入挖掘一套完整的记忆体系,万家成选择了困难的竞技记忆之路,走上了世界记忆锦标赛的赛场。要在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取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必须满足4个标准:1小时内记住1400个随机数字、1小时内记住14副扑克牌、40秒内记住1副扑克牌、十大项目总成绩3000分以上。面对比赛严格的考核,万家成胸有成竹,轻松地达到标准之上——1小时记忆近2000个随机数字、近20副扑克牌,25秒记忆1副扑克牌的成绩。当然,万家成也经历过困难——初次参赛时,稍显紧张的他在人名头像和二进制数字两个项目中不小心填错了答卷。但他及时运用冥想法调整呼吸、平复心境,正常发挥了余下的项目,在紧接着的抽象图形、快速数字、快速扑克、听记数字项目中如愿拿到了奖牌。当被问起参加比赛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时,万家成说:“对我而言,生命中最危险的事,是在这只有一次的人生中,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赛经历使我更加相信,当我们深入骨髓地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份热爱会赋予我们为其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给时间一些耐心,不要过于执着回报周期的长短,积极稳定的情绪、高效得当的策略、充足有效的时间,会慢慢引领着我们走向奇迹。不要让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留下遗憾,后悔带来的痛苦,远比失败带来的更加强烈。”天赋决下限,努力定上限当他被问到认为竞技记忆是靠天赋还是靠训练的问题时,万家成说道:“天赋决定下限,努力决定上限,天赋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拼搏,终将无法达到理想的彼岸。”即使平时准备得非常充分,模拟成绩也已可以达到世界记忆大师的标准,万家成在赛前并没有放松警惕。世界赛前的一个星期,他花了5天时间集中训练,经常一坐就是三个小时。不仅如此,他还尽可能地挤出课余时间来滚动训练其他项目,进一步提高上限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容错率,最终他的耐力和记忆宽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当然,万家成不仅在竞技记忆训练上孳孳不息,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也毫不懈怠。大二时,他的目标是申请国外会计或金融方向的研究生,致力从事细致的工作。在会计学的学习中,他总能快速地提取重点,对知识进行归类,利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记忆,避免浪费时间。“当我遇到少部分实在难以记忆的知识时,就反复地理解并熟知其逻辑,提炼出关键的信息,再自己创造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巩固落实。”万家成靠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不断的努力,成为了会计学系的佼佼者。“他的目标很明确,放弃保研之后就一门心思地申请哈佛的项目,最后取得成功也是努力应得的成果,我衷心地恭喜他。”他的好友朱昱承如是说。在教育实践经历过后,万家成意识到了在教育这个领域有着自己的使命,他及时改变了规划,朝着梦想的方向继续努力前进,最终在全世界无数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无论是学好专业各类课程,还是承担课内学习受影响的机会成本,自己训练数月参加记忆竞技;无论是线上线下参与各类教育实践,还是利用记忆法研究不断探索研究,利用训练经历抓住平时问题的关键,制定策略……万家成的精神意志都产生了强大力量。正是他根据各个阶段确定的追求,朝着每个目标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保持的那颗纯粹的心,指引着他披荆斩棘,点燃明灯——信仰和理想。在他看来,脚下的路只有一个方向——抵达远方。达人寄语有人临羡时,心如止水;无人理睬时,坚定执着!来源: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季录商院 编辑 | 吕晨 审核 | 聂臻 责编 | 王轩

茅趸王

2019年TFE Times最新硕士专业排名公布,它们为何如此优秀?

近日,TFE Tines(全称为The Financial Engineering Times)公布了最新的2019年美国硕士专业项目的排名。本次排名内容包含会计、法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和护理学等七大专业内容。评选主要是从标化成绩、毕业起薪、大学绩点、录取几率和就业率等多方面对学校进行,因此TFE Times的排名还算严谨,也比较具有参考价值。会计学 Accounting会计专业作为传统上就业路高、薪资高的专业,一直都是众多学子向往的热门专业之一。匹配导师推荐一、S老师● 德州奥斯汀Master in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会计方向全美第一)● 通过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考试;GMAT 760,TOEFL 113● 现任美国Top会计事务所审计师● 曾在戴尔、毕马威、优步、德勤审计或风险管理部门就职擅长专业:会计、风险管理、商科、金融二、W老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经济学本硕,UCLA经济学博士● CSST交换项目奖学金,UCLA Fellowship获得者● 国家二等奖学金擅长专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专业是目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并且美国高校的此专业也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匹配导师推荐一、G老师● 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机电力工程博士,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曾任学院多门高阶课程研究生助教,为导师初步筛选硕士录取并提供建议;● 拥有多年实验室教学经验,深度掌握各项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高端技术;擅长专业: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二、S老师● 斯坦福大学毕业,统计学与计算数学双专业,专注于机器学习研究● 曾于Adobe就职大数据科学家,于Knight Capital Holdings任职量化分析师● 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凸优化分析,统计学等课程擅长专业: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统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与计算机科学不同,计算机工程属于工程学的一门学科,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不仅要学习计算机和编程相关知识,还要学习物理学和电子电路等知识。匹配导师推荐一、T老师个人背景:● 康奈尔大学毕业,物理和计算机科学双专业● 专注于物理领域研究,建立高能辐射光谱模型,短冲X光探测模型等擅长专业:物理、计算机科学二、P老师● 哈佛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硕士;● 哈佛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助理;● 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智能与社交多媒体分析实验室研究助理;擅长专业: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法学 Law法学是又一大传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其申请也是异常激烈。匹配导师推荐一、H老师● 乔治城大学哲学学士,辅修经济学;● 巴鲁学院(Baruch)杰克林商学院统计学硕士,德州奥斯汀财务专业硕士;● 现任高露洁供应链分析师,曾任联合国供应链金融及财务运营项目实习生;● 纽约市Zicklin Women in Business 联合主席;擅长专业:统计学、哲学、金融、经济学、公共政策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二、Z老师● 麻省理工学院系统经济学PHD,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材料工程双专业荣誉学士学位● 曾获得胡适先生百年前获得的布朗宁文学奖● 康奈尔Forensics Society法学兄弟会史上第一个中国成员● 曾获得包括PA Consulting,华尔街多家投行在内的多个顶级offer擅长专业:经济,金融,法律,材料工程,人文社科MPA/MPP教育学 Ecation美国教育学历史悠久,也培养出了众多在教育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因此近些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匹配导师推荐一、S老师● 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哈佛社会创新种子社区项目开发经理●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项目主任擅长专业:教育学、国际教育政策、社会学社会工作social work社会工作在美国属于职业教育,一般它都是设立在独立的社会工作学院,主要培养和训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问题的专门人才。匹配导师推荐一、D老师● 哈佛大学(全奖)计算机科学专业,辅修市场管理● 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火炬手,南京市形象大使● 横跨计算机、文史哲、法律、戏剧、政治、经济等学科奇才● 电影电视制作导演擅长专业:计算机科学、法学、市场、人文社科MPA/MPP 、大数据、电影二、J老师● 布朗大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双学士,国际经济学荣誉学会(Omicron Delta Epsilon)成员● 曾供职于华尔街投行高世集团(Compass Advisers Group),参与了包括中国化工集团在内的多个跨国企业的并购、上市与重组项目● 金融科技类项目连环创业经历● 热衷教育事业,曾是上海新东方国外部最年轻SAT全科讲师之一擅长专业:经济、金融、政治科学、社会学、历史、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护理学Nursing美国的护理学专业除了注重护理学科和基础医学的基本内容外,还特别注重社会人文学科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心理咨询和教育病人的能力。匹配导师推荐一、W老师● 西北大学生物统计学硕士●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本科,2+2交换全奖项目,GPA 4.0/4.0毕业● 全美儿童癌症医院排名第一的St. Jude 儿童癌症研究医院生物统计分析师擅长专业:药学、流行病学、统计、生物统计二、Z老师● 德州奥斯汀大学高分子药学与药物输送博士、高级研究助理;● 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学士,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联合硕士;● 专注高分子与药学领域研究,多篇顶尖领域论文及专利发表;擅长专业:分子药剂学,高分子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公共健康

便利贴

高考保送复旦,调剂到小语种,毕业时,她收到哈佛4所名校offer!

我的故事从我通过保送生考试进入复旦开始,那时刚被调剂进入小语种的我,从不敢想象会在复旦成为一名辩手、一位跨学科研究者,会去英美两国交换并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当然,我更没想到能在毕业之际,收获来自哈佛、宾大、哥大、康奈尔四所常青藤院校六个项目的硕士录取。可以说,我的复旦生活是一场蜕变。这场蜕变始于对自我意义的探寻,伴随对他人成长的关怀,又点燃了我以教育和科研回馈社会的理想。唐溪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唐溪若,2016级英文系本科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曾斩获各类奖学金8次、海内外学科竞赛冠亚军6次、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她热爱演讲与辩论,多次与国际高校学子同台竞技,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复旦风采;她积极参与各类项目及课题组,投身基础教育与农村儿童发展,着眼服务基层、扎根祖国沃土。她充分利用自身跨文化沟通优势向外探索:在杜克大学交换项目获全A成绩,华威大学交换期间多门课程获一等荣誉。申请季收到来自美国常青藤院校——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的录取。未来,在宾大研究“跨学科人类发展研究”的路上,她将继续秉持“学好外国语 做好中国人”的外院精神,潜心学术研究、立志科研报国。1、以科研渗入心理领域,跨学科关注儿童发展。“该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人成长呢?”这是唐溪若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科期间唐溪若聚焦儿童发展、关注人类命运。她跨学科加入多个心理专业课题组:参与陈斌斌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家庭实验中探索第一胎儿童基于第二胎出生前后过渡阶段的变化因素;参与陈侃教授的发展心理学课题组,长期负责复旦附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授4门儿童社交情感能力培养课程。唐溪若在哈佛实验室的合照(二排右一)疫情期间她主动参与到《重大灾害后心理干预》的翻译中,为一线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具有前沿学科知识的实践工具。目前,她正于华师大跨文化儿童发展实验室研究儿童社会认知等议题。2、以学术推动教育公平,为海内外弱势群体发声。结合科研经历、专业优势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唐溪若独立完成了两项以国内农村儿童和国外华裔群体为样本的课题,深耕学术厚土、投身祖国建设,以学术成果推动教育公平机制的完善。2018年,她申报的课题《跨国家庭的经历与愿望:华人移民社群的家庭语言意识形态分析》入选曦源项目。从语言学及社会学角度,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语言政策,为缺乏中文教育资源的移民家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2019年,她进入哈佛大学斯诺实验室,参与哈佛教育学院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持的农村学前教育项目。作为唯一一名国内高校本科生,她在高效完成数据处理工作之余,独立创建出农村教师反馈性言语质量评估的编码系统,并将之运用于独立课题《共享阅读的重要性:中国农村幼儿教师反馈性言语的使用分析》。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2019年11月她应邀参加哈佛上海的“中国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会议”并做学术海报展示,12月为“全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讨会”撰写专题摘要。唐溪若在“2017沪港澳大学生英语演讲与辩论交流赛”中获奖的合照(左二)3、以竞赛拔高专业技能,在国际舞台演绎复旦风采。唐溪若曾任复旦英文辩论队队长。四年来,她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化交流。她在英语演讲与辩论中不断磨炼语言与思辨能力,为复旦在多项国内外赛事中争得荣誉:曾获沪港澳英语辩论交流赛冠军、亚洲辩论挑战赛(韩国)亚军、“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最佳辩手等10余奖项。交换期间代表复旦参与世界级牛津辩论公开赛,与牛津、剑桥、哈佛等国际高校学生同台竞技,展现当代中国青年风采。目前她仍积极参与英辩队培训,向学弟学妹传递探求真知的辩论精神和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唐溪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获奖的合照(右二)辩论所训练的审辩性思维,也促使她不停地探索自己成长的方向,她曾说过:“我也在帮助新人辩手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递能量、帮助他人所带给我的快乐。”4、以热情点燃青春生活,为校园发展贡献力量。科研竞赛之余,唐溪若积极投身公益与文体活动,聚焦服务奉献、传播青春能量。在本科生院招生宣传和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会议中,作为志愿者累计提供130余小时的服务;在日慈基金会公益大赛中,以法律教育主题教案斩获冠军;作为志愿者协助美国华人教育非营利组织Little masters在华支教活动,累计服务300余小时;疫情期间她参访20余名海外华人,发布2篇阅读量3000+的推文,努力为海外华人营造健康安定的舆论环境。她还活跃在校园文体活动中,作为啦啦队成员参与校运会开幕式、健美先生等6项体育活动,奉献学校、服务师生。唐溪若生活照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复旦这片沃土滋养着她在学科竞赛、学术论坛、跨学科研究、教育实践与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如今即将前往宾大研究人类发展,她将继续秉承“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复旦校训和“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担负起青年人为推动教育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所获荣誉:· 2017年 沪港澳英语演讲与辩论交流赛冠军、总决赛最佳辩手· 2018年 亚洲辩论学院(韩国)挑战赛,亚军· 2018年 第二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最佳辩手· 2019年 日慈基金会益学workshop大学生教案设计公益大赛,冠军· 2020年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来源:复旦大学 卿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