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知名商学院系列介绍之一:哈佛大学商学院蓝龙

美国知名商学院系列介绍之一:哈佛大学商学院

导语:商科的申请一直是留学生申请的主要大类专业方向,现在也是寒假的时间,近期也准备写一系列文章,系统地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知名商学院,包括里面开设的项目、招生录取条件、主要项目研究侧重点、毕业生去向等信息介绍,以供想出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们参考。今天先给大家介绍美国最顶尖的商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这也是美国最难申请的商学院,阿里巴巴的马云当年申请哈佛大学商学院都被拒了多次,可见申请难度之高。一、哈佛大学商学院简介建校于1908年的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简称HBS)是美国培养企业人才的最著名的学府,被美国人称为培养商人、主管、总经理的"工厂",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成了权力与金钱的象征,成了许多美国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标语( Slogan )也是非常霸气,说的是我们培养的就是改名世界的领袖。二、哈佛大学商学院项目介绍以及录取情况分析2.1 MBA (工商管理硕士)毫无疑问,MBA项目是哈佛商学院认可度最高、同时也是最受关注的项目。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的老板和高级职业经理人都毕业于哈佛商学院MBA项目。哈佛MBA学生人人都疯狂地关心企业的成长和利润,他们有着极强的追求成功的冲动,和自命不凡的意识,所以哈佛MBA毕业生也成了全球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动辄开出二十万美金以上的年薪加上分红的条件去提前吸引和锁定MBA的毕业学生。招生录取情况:由于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竞争极其激烈,所以导致MBA的项目录取率极低。具体大家可以参看一下哈佛商学院公布的2019届学生的录取数据。从上表可以看到,MBA申请总人数达到了10351,最终录取的只有928名学生,录取率为11%,放弃申请或者被拒的比例高达91%。录取的学生中,女学生的占比为42%,学生来自全球70个国家,北美尤其是美国是主力军,有642名北美学生录取,其中美国学生录取人数更是达到了601,占据了录取中的绝大部分。亚洲的学生成为第二大录取生源,全部录取学生中有129名学生来自亚洲。欧洲学生93名,位列第三。相信美国司法部启动了对哈佛大学针对录取过程中对于亚裔学生歧视的调查之后,以后亚裔学生的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在申请者的教育背景方面,来自STEM(科学、工程、技术、数学)领域的有36%,来自经济学和商科的学生最多,达到了45%,其他19%的学生来自人文科学领域。至于申请者的行业经验,来源非常分散,来自风投/私募,咨询,金融服务以及高科技行业的申请者相对偏多。至于学术要求,平均成绩要求按照美国4.0的绩点计算方法,2019届学生录取的平均GPA为3.71,所以想申请哈佛MBA的学生,一定要注意自己GPA的积累。标准化成绩的要求,和美国绝大部分的名校类似,都是宣称没有最低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综合情况进行筛选。但实际上在录取选择的第一遍筛选中,还是会进行标准化分数的初筛,申请者至少还是需要达到接近平均录取成绩的条件,才有机会被录取。首先对于TOEFL考试,官方网站原文是:HBS does not have a minimum test score to apply, however, the MBA Admissions Board discourages any candidate with a TOEFL score lower than 109 on the IBT, an IELTS score lower than 7.5, or a PTE score lower than 75 from applying. 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标准,IBT托福要达到109,雅思7.5以上,PTE成绩高于75。对于GMAT或者GRE考试,官网上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同样说的是没有最低要求。哈佛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可以接受GMAT或者GRE考试,从2019届录取学生情况看,88%的学生选择了考GMAT,12%的学生选择了考GRE,中间的平均分数大概是,GMAT 730分或者GRE 328分。申请日期:哈佛大学MBA项目申请也和其他商学院类似,都是分轮次来进行申请的,分为3个轮次,分别是入学头一年的9月6日,入学当年的1月3日,和入学当年的4月2日。对应的录取结果时间也不一样。建议符合条件的大牛(高GPA,名校背景,高GPA,同时行业经验丰富和有优势)可以选择第一轮申请,这一轮申请结果最快,但是同时竞争也是最激烈。大部分申请者建议还是在第二轮次申请,可能相对来说竞争没有那么激烈。2.2:2+2项目2+2项目主要针对当前本科在校生或者研究生在校学生(不具备全职行业工作经验的学生开设)。要求录取的学生在进入哈佛大学MBA项目之前,要去到国有、私有或者非盈利组织全职工作两年,然后进入MBA项目进行两年的学习,所以总共时间是4年。同时2+2项目更多是鼓励工程、科学、数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学生去申请,但是也开放给所有专业的学生。招生录取情况:2+2项目最新一期的申请人数1121人,录取人数是106人,录取率11%,和MBA项目的录取率接近。21%的国际学生,44%的女性学生。录取条件:平均录取GPA:3.67,GMAT 730, 60%的学生来自于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领域)申请日期:由于项目是2+2项目,实际现在申请的MBA项目是2022届,也就是2020年9月入学。申请截止日期是2018年4月10日,所有的考试成绩都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同时在有效期内。2.3 博士项目哈佛大学商学院总共提供8个博士或者工商管理博士项目,具体如下图所示。分别为会计与管理、商业经济学、医疗政策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战略研究、科技与运筹管理。申请条件:博士的录取条件比起MBA又要高了不少,而且对于学生的研究兴趣、热情以及成果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可以允许本科毕业生直接申请博士,也鼓励学生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一段时间再申请。所有的学生的都要求有很好的数理以及分析技能,并且体现在自己的学习报告和测试分数中。所以要申请博士的学生,一定要注意自己数理方向上的课程的积累,比如高数、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编程相关课程、运筹学、数值分析等数理金融相关课程的分数。平时成绩以及标准化成绩要求:TOEFL最低100,但是这个只是说最低,代表不了实际情况。所以建议申请者还是要至少按照哈佛商学院平均水平去准备考试(GPA 3.6-3.7,GMAT 730,GRE:328,TOEFL:109)。低于这个分数,恐怕很难通过学校本身的第一轮筛查,除非在之前获得了商学院教授的认可,否则不建议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进行申请。2.4 其他非学位类的项目除了上述的几个学位项目(Degree Programs),哈佛大学还提供了非常多元化的在线项目以及短期项目,主要针对职场人士尤其是不能全职学习的人们来选择。主要的项目有短期的Executive Ecation 以及HBX Online programs(在线课程项目),这些都是part-time(非全职的)项目,具体大家可以进入官网了解更多详情,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留言进行咨询。里面还有一个项目,是特别针对中国的CEO级别的精英开设的,名字叫Global CEO Program for China,也就是针对中国的全球CEO项目。截止日期为开课前一个月,里面包含三个学习模块:第一阶段在上海,为期一周,从3月11日到3月16日。第二阶段在巴塞罗那,也是为期一周,从5月21日到5月26日。第三阶段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商学院进行最后一周的学习,7月22日到7月27日。学习费用为人民币60万元。这个项目考虑到职场精英高管繁忙的时间特别缩短了学习时间,同时也为精英高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交平台。感兴趣的也可以留言咨询这个项目,我们会全程帮助办理所有流程、以及签证、包括后续的住宿、接机。结语:这次针对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分析就到这里了,里面信息量还是很大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进行咨询。下一篇文章会给大家分析另一所顶级商学院,耶鲁大学商学院。欢迎关注!

秋雨

耶鲁大学本科、哈佛大学MBA,朱迅:他,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在时间的推移中,90后这一代,逐渐走出大学校园,步入职场之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环境。而有这样一位90后的学子,在读书、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求学过程,写出了一本名叫《不如去闯》的书籍,用自身的励志经历,继续鼓舞着90后、00后的学生们。“与其迷茫、不如去闯!”在书中,他简洁而果断的文字,直抒胸臆、直指人心,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诉说着这个90后男生的成功经历,激励着许多学弟学妹,去坚定学习的目标、制定职场的计划,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今天的故事主角,名字叫做李柘远,是一名出生于91年的属羊男生,在他的身上,充分彰显着属相羊的性格特征,外柔内刚、创造天赋,一旦确定某个目标,便能变得坚强起来,将自己的人生和前景,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关于李柘远,到底有什么样的精彩之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18岁那年,李柘远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参加高考,而是把目标转向了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当大家在高考季中,焦急的备战高考的时候,李柘远却逼着自己,背诵单词、考托福;之后在某个快餐店里,与面试官用英语熟练的交谈着,顺利完成了耶鲁大学的面试,不久之后,就拿到了这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用优异的成绩,拿到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之后,李柘远在本科期间,克服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的习惯,依旧保持着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并且在毕业后顺利进入高盛银行工作;之后,他毅然放弃这所银行的高额工资,去北京开始了创业之旅。一边创业、一边写作,还在就读着哈佛大学的MBA,这位90后男学霸的履历,着实让人佩服;而当大家看到李柘远的长相后,不仅又大吃一惊,这位帅气的小伙子,完全可以靠颜值吃饭,可是,偏偏又那么有才华。在许多网友的眼中,李柘远是妥妥的学霸,拥有世界名校的学历,毕业之后能够进入世界名企,而且具有较高的颜值,着实吸引了许多人的赞誉与羡慕,让人不得不为之赞服。同样是90后的一员,有的网友在看到李柘远的人生经历后,不仅发表关于这样的感叹:“大家都是90后,为什么你却这么优秀”,李柘远187的身高,可以与明星相媲美的颜值,哈佛大学的硕士,创业公司的合伙人,畅销书的作者等名号,堪称是典型的“高富帅”。可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却没有贪图舒适的生活,没有放下前进的脚步,为了心中的梦想,依旧那么打拼;想想每天无所事事的自己,真的是让人汗颜啊!当大家看到,为了创业,李柘远放弃世界一流银行的百万高薪,会忍不住的产生迷惑的心理,他之前所达到的高度,对许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为何就轻易的放弃了呢?针对工作上的事情,李柘远是这样想的,作为年轻人,不能给自己定终点,也不能安于现状,而是应该保持年轻人的情怀,不断去闯荡。而李柘远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取得目前的成绩,恰恰是因为,有着闯荡的情怀;当许多家长,看到他的学习经历后,肯定会感慨的说,“又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主持人朱迅就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言语之间流露出赞赏。有颜值、高学历,还有继续提升自己的决心,关于这样的90后学霸,您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欢迎交流!

大天使

哈佛MBA毕业生薪酬公布 第一年就能拿16万美元

常听的话:读MBA有价值吗?只想说:看过哈佛MBA毕业生的年薪你就知道了。根据哈佛大学最新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年,哈佛大学MBA毕业生第一年薪酬中位数为160268美元,比去年的154750美元,增长3.6%报告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基本工资中位数普遍上涨了5000美元。并且,获得补助奖金的毕业生数量也有所增长。但想要获得这样的薪酬水平,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在择业过程中,不只是你在挑选企业,同时“金主爸爸”也在衡量你的价值。QS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布了2018全球最受雇主欢迎的十大商学院排名。如果你毕业于这些学校,恭喜你朋友。如果你不是,那就努力奋斗吧!一起来看看,哪些商学院毕业生最得“金主爸爸”宠爱。10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一所大型公立综合性大学,成立于1905年,QS世界排名第25,新加坡排名第1,亚洲排名第2。根据教育部于2016年11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国大管理学院工商管理荣誉学士学位的99%毕业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全日制就业,平均每月收入3,435新元(US $2,600)。国大管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职业门户网站“NUS BIZ Symplicity”,学生可以个性化他们的个人档案,查看独家实习和职位发布,RSVP活动,预约职业顾问,录制模拟采访视频等。09北京大学“北大汇丰”守住了我们帝国最后的尊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PHBS)位于广东深圳。PHBS还在牛津大学开设了一所英国分校,使学生有机会在英国学习一年,在中国学习另一年。就读于PHBS的学生,还能从香港全球金融中心附近受益,学校的就业中心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帮助提高应聘面试技能。08墨尔本大学墨尔本大学商学院在2018QS综合排名第14位(2017年为第22位),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并被英国高级技术移民签证计划(Highly Skilled Migration Programme)列入世界前50大MBA课程,毕业生有直接赴英国工作的资格。墨尔本商学院提供就业指导,行业活动,简历评论,LinkedIn培训,网络研讨会和模拟访谈等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支持。学校还运行独特的个人效能计划,MBA学生与经验丰富的职业顾问一起工作,通过掌握领导力,结构化思维和协作等技能。07伦敦商学院虽然它在这份名单中排名第七,但伦敦商学院(LBS)的排名实际上排名第三,是英国顶尖商学院中排名最高的学校 - 在整个学术声誉中获得最高分。伦敦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分布也很平均而广泛,大致上呈现金融财务业、管理咨询业以及工业等产业各占三分之一。LBS的职业中心团队还不断与世界各地的招聘人员建立关系,就读学生可以从各种具有商业背景的合格职业教练的职业技能团队中受益。06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在所有雇主声誉和总体上排名第六,实现了学术声誉最高的得分。 斯坦福大学荣登最新的QS毕业生就业能力排行榜榜首,并拥有众多成功商业人物的校友(如Google,LinkedIn,YouTube,耐克,Netflix和Snapchat的创始人等)在这里学习,你可以利用职业管理中心(CMC)的职业资源,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与业内人士和经验丰富的校友会面,以及访问全球高级管理职位数据库。05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欧洲最受尊重、历年排名首位的商学院。INSEAD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校友,包括Admiral,Vistaprint,Flybe,皇家加勒比海国际,Citymapper和Bang&Olufsen等公司的企业家和首席执行官等校友可以通过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平台(CDWP)平台进入其他职位,MBA学生可以从75门以上的选修课中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职业目标的学位。04牛津大学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今年在商业方面排名第八,在雇主声誉方面排名第四,在该指标中获得最高分。职业发展中心为学校的MBA学生提供支持,职业发展中心与MBA雇主为在校生安排招聘活动,人才发展计划等帮助。03剑桥大学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贾奇商学院是英国顶级商学院中声望最高的商学院,综合排名第七。 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业精神,与附近的“Silicon Fen”(也被称为剑桥集群)紧密联系,该地区拥有大量高科技软件,电子和生物技术业务,它还拥有一个创业中心。英国政府对剑桥的MBA也有另眼相看的政策,所有的剑桥MBA班的国际学生毕业后都可以自动获得为期两年的工作签证。02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斯隆管理学院综合排名第四,商学院排名第二,提供10个学位和非学位课程,在90多个国家拥有120,000人的校友网络。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成立了包括E * Trade,Gartner,Genentech,HubSpot,InVivo Therapeutics,Teradyne和Zipcar等大公司。许多麻省理工学院斯隆计划都被认定为STEM科目,因此国际学生毕业后可在美国延长24个月的可选实践培训,并在美国公司和其研究领域的初创企业获得更长时间的经验。01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HBS)是世界顶尖商学院中排名第一的商学院。HSB的职业与专业发展(CPD)办公室重视为新的MBA学生提供时间思考和自我评估,在开始招聘前了解他们的选择并建立一个成功的学术基础(在抵达校园之前,学生完成CareerLeader在线评估工具)。在2017年的课程中,89%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三个月内收到了offer,平均工资为135,000美元。 每年哈佛商学院毕业生报告都是MBA圈里的大事,各商院也都暗中较劲,看看哪家毕业生薪酬最高,到底谁最受“金主爸爸”宠爱。本文整理自「界面新闻」。本号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近期热文 考研党笑了:听说你们公务员考试四千选一?揭秘 | 各家机构是如何到底衡量MBA排名的一场互联网与商学院教育交互碰撞的饕餮盛宴“双十一”购物节就是一场大型MBA模拟考试

吐尔聪明

哈佛博士组建芯片“梦之队”!立志做成伟大芯片公司,刚融资11亿

近日,刚刚成立9个月的通用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壁仞科技,宣布完成总额1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创下近年来同行业A轮融资新纪录。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IDG资本及华登国际中国基金领投,格力创投、松禾资本、云晖资本、国开装备基金、华映资本、广微控股、耀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方联合参投。壁仞科技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壁仞科技创立于2019年9月,致力于开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建立高效的软硬件平台,同时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团队由国内外芯片和云计算领域核心专业人员、研发人员组成,在GPU、DSA(专用加速器)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独到的行业洞见。1、团队阵容豪华,创始人更是大型私募基金董事长壁仞科技团队目前由国内外芯片和云计算领域核心专业人员、研发人员组成,EDA软件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 前知名AI芯片架构师唐杉博士也加入了壁仞科技并担任高级研究员。团队20%以上成员为博士学位,硕士以上比例超过80%,覆盖学术领域和产业界,其中多数成员来自哈佛、伯克利、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且在多家国内外顶尖处理器厂商(华为、英伟达)的旗舰产品研发中扮演过许多重要角色。壁仞科技创始人张文拥有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及哥伦比亚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美国纽约执照律师。资料显示,自哈佛毕业后,张文博士曾在联合国和华尔街工作多年,先后担任高级律师和私募基金总经理等要职。2011年,张文回国后参与创建映瑞光电科技公司,同时还在康佳照明等多个高新技术公司兼任要职。2018年前后,张文联合上海临港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创立上海鼎域恒睿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这是一家大型私募基金,管理着产业并购基金、产业地产基金及TMT创投基金,目前张文仍是该家基金的董事长。2、回国遇到中国半导体教父,武夷山上静坐一下午决定再创业1995年,张文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阅读材料晦涩难懂。博士毕业后,张文进入律师事务所做了3年律师,后来转战开始投资生涯。2011年,张文回国,碰到了刚刚离开中芯国际,开始在上海临港进行LED芯片创业的张汝京。那时候,张汝京看到了一个复合型人才对一个芯片公司的重要性,邀请张文作为CEO加盟。就这样,张文搬进了一片荒芜的临港,投身芯片行业,一呆就是四年,在临港打造了一片LED产业园区,这是张文与芯片行业的第一次真正接触,这也为之后创立壁仞科技种下了种子和梦想。壁仞科技名字的由来是创始人张文在武夷山上时,偶然看到一座刻着“壁立万仞”四个大字的巨型山峰。张文在山中静坐了一整个下午,思绪万千。张文心想,世界顶尖的半导体公司大多都是中国人在主导,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出现一家自己的成功的芯片企业?张文暗下决心,要做一家像这巨石一样有高度,并且坚若磐石的公司。3、几个月内组建了一支“梦之队”,希望用10-20年时间做成行业龙头从武夷山回去,在短短几个月内,张文迅速组建了一支“梦之队”,从技术到工程到商务,团队中不乏顶尖的科学家,也有来自于世界领先的芯片公司、从业经验超过20年的产业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加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文与启明创投周志峰接触时,向后者展示了一份包含着行业顶尖人才的人员名单,对行业调研已久的周志峰心里清楚,将这些人才聚集到一家新创企业的难度。周志峰说,团队能拥有这里一半的人才,已经可以称得上卓越,即使只有三分之一加入,这个事情也能成。张文交出的“答卷”是,不仅将这些人全数集结在一起,还增加了一些名单上并没有的“惊喜”。“看到这份名单,我知道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周志峰说,“作为创始人,张文110%地完成了首批招募人才的任务。”现在,张文大大压缩了自己的睡眠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创立这家公司中。“希望用10-20年时间,将壁仞科技做成一家真正伟大的芯片公司。”“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最后一个公司,决定把这个公司做好。”张文说。“中国的大环境一定会催生世界一流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壁仞科技希望能为这个梦想而奋起,也希望大家能联合起来,去共同实现它。”

可与往者

哈佛8位博士放弃美国优厚待遇,集体回国,只因祖国需要我们!

清朝末期中国留学之父容闳提出,将西方的学术输入到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他建议清政府每年都要选出一批优秀青年,送他们出国留学,学成之后回来建设国家。此后在他的努力之下,清政府先后送出120名留学生,由此也开创了近代留学的先河。在这之后有无数的华人前往海外,学成以后放弃优越的发展条件,放弃功名利禄,回到祖国怀抱建设国家。中国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的发展,今天我们来说说8位哈佛留学生,放弃美国的高薪待遇而集体归国的故事。这八位留学生分别是王俊峰、张欣、张钠、刘青松、王文超、刘静、林文楚、任涛,他们早年间背井离乡到海外学习知识,这8人都在哈佛大学,所以彼此之间非常的熟悉,以他们的能力在美国都能享受着高薪的待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遇到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科学研究所的匡光力院士,当时匡院士向他们介绍了我国强磁场的研究计划,并表示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回来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在了解到原委后,这八位博士在与家人商量之后,就做出了个重大的决定,他们放弃美国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待遇,选择与匡院士回到国内。那时电磁场刚刚开始建设,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艰苦,他们无怨无悔地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如今我国的电磁场事业,在国人的努力下已经步入正轨。曾经有媒体对这8位博士提出疑问,为什么放弃那么优越的条件回到国内,他们回答道:只因为祖国需要我,未来还能再为祖国奋斗50年。很多人听了他们的话也被深深的感动,他们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本期内容就到这了,才华横溢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阿加特

哈佛留学博士撰文:为什么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

近年来,随着海外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就在几天前,一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念大四的中国留学生小田,选择在公寓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近日,一名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第八年博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海伦高(音译),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她在文中分析了这些给大家带来焦虑和抑郁的压力来源,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不少海外留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图据《纽约时报》赴美学习第八年哈佛博士心态崩溃2015年秋天,海伦高开始了在研究生院最后一年的学习,而这一年是她赴美工作学习的第八年。正是在这一年,她发现自己的心态开始崩溃了。早晨醒来时,她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噗噗”跳动的声音;研讨班讨论时,她支支吾吾地表述一些不连贯的观点,而同学们的声音犹如刺耳的噪音,将她的声音完全淹没殆尽......在前几年,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海伦高第一次见到哈佛校园中那些枫叶红的乔治亚风格建筑,是从父亲20多年前旅游时带回的明信片上。在其中一张哈佛风光的照片背面,父亲用蓝色墨水笔写了一行字:“希望有一天,你会亲眼看到它的美丽。”▲哈佛大学。图据网络20几年后, 海伦高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并且一度很享受在哈佛校园中的时光,但是到了她读博最后一年,事情发生了变化。“那段时间,我没有心情关注周围的任何事物。埋着头从一栋教学楼走到另一栋教学楼,眼睛盯着地,心里数着地砖的块数,强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海伦高写到。焦虑症的发作令她意外。毕竟,这已经是她离开北京,赴美求学工作的第八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在学校感觉到孤立,用一门陌生语言阅读的沉重负担,和在北京的亲朋长久分离产生的隔膜,都开始一股脑的压在她身上。为了搞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海伦高开始试图反思。她观察那段时间其他中国留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只是小小的不顺而已:缺课,抱怨失眠,突然几个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矫情长文……可事实,真的这么微不足道吗?留学生抑郁与焦虑来源分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16年,共有54.45万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而这其中一大半的学生在美国。这些学生无不是经过了痛苦的雅思、托福等一系列考试,在课后刷了无数英语习题,才来到了梦想中的学府。然而,在这越发庞大的留学生人群背后,是不容乐观的留学生心理问题。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发现,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生整体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只有13%。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学生的抑郁与焦虑?A、学业压力作为学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尽管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挑战令人头痛,但是,其中最严酷的问题,莫过于学业压力。虽然出国前做了巨大的努力也做了准分的准备,但多数中国留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美国高校教育模式的要求。因为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无疑和美国强调分析过程及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相冲突。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们越努力,越有可能会加深他们在国外的挫败感。他们一堆堆精心整理的笔记并不能促成一篇论文提纲。历史考试问的问题往往是关于假设情景的看法,而非他们努力记住的历史事件。这一切无疑令人灰心。B、无法获取导师信任而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在于,中国留学生很难和学术导师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而这无疑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在此前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针对19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中,他们都表示他们的压力来自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甚至有人担心,语言上的障碍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而另一些人坦言,晚上有时候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想自己白天和导师聊天时候词不达意的地方,比如不愉快的谈话,或者给导师的邮件中是不是有措辞不当的地方......这些问题似乎非常的普遍,事实上,很多美国学生也会遭遇类似的窘境。但是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尤其困扰。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前途与学业成绩的好坏有莫大关系。然而在出国留学之后,这样光明的幻想往往反过来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感。C、高额学费后的经济压力同时,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还来源于对于失败的恐惧——失败的代价是不能想象的。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支付全额学费来美读书,每年的开销高达五六万美元,而这大约是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倍。因此,在中国留学生中,很多来自工薪阶层的孩子都是父母倾尽毕生积蓄,或者卖掉房子才送出国的。尽管在父母方面,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但是孩子的压力并不会因为慷慨而减少——那些来自深圳、长沙、北京等各个城市的孩子们,他们在努力跟上学校进度的同时,难免还在为经济上的压力而辗转反侧。此前芝加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达了一种留学生的普遍焦虑:她的成绩是否配得上工薪阶层的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大笔学费,而这种焦虑甚至远超出高考的焦虑。而最近一次的毕业生工资调查,似乎更加重了他们在这一层面上的焦虑: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智联招聘在2017年9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超8成海归月薪低于1500美元——而这个数字,仅略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D、无法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共同的困惑和焦虑,让留学生们自发地结成同盟互相求助。但是,即便是对于那些最开放的学生来说,接受精神治疗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尽管,在此前多次发生的中国留学生自杀或猝死事件后,学校在发布给全校学生的信件中总会在最后提到心理咨询的热线及咨询方式等等,然而对于留学生来说,似乎仍显得杯水车薪——耶鲁大学此前的调查中发现,尽管中国留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惊人,但是只有27%的人知道学校中有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而真正咨询过的同学,只有4%。而在这些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同学们看来,它的存在似乎也是颇为鸡肋:除了等待周期的漫长和咨询时间的有限,更大的窘境是——语言障碍正是很多中国学生压力的根源,所以他们很难用英语去表述自己的困惑和情绪。而那些端坐在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们,可能和中国唯一的联系就是吃过熊猫快餐(一家经营美国化中式快餐的连锁餐厅)的外卖,所以让他们理解中国留学生对于家里美味饭菜的怀念,似乎并不现实。目前,一些学校咨询顾问领导的支持小组和外展项目,正在得到亚裔学生的支持,而海伦高也表示,希望这些项目能够扩展到中国留学生中,让大学雇佣那些适应良好的中国留学生担任社区顾问,为那些适应不好的同学提供帮助。“中国学生在大多数美国校园中都是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大学管理者应该更加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至少像这些学生努力被大学录取那样的努力。”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丨翟佳琦 编译报道

孟胜

为什么哈佛博士不当大学老师?当一个青椒到底有多难?

前两天热议,清北的硕博生去杭州余杭区的街道办工作。在高校的老师或者博士,都认为这是好事。但有些网友认为,这些博士们白读书了,浪费了国家资源,对不起国家和人民。在讨论中,又扯出了一位哈佛博士,她是南大副教授,去深圳一个街道办当街道办副主任。这又引起了一波讨论。今天我来聊聊为什么南大副教授不当老师,博士也不去高校当青椒的事。南大副教授先说这位南大副教授这位罗博士,她本科是中科大的,博士和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工作在南大,工作了5年。从履历来看,标准的学霸,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她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这个奖学金的规格不低,她在本系应该是排第一、第二的水平,所以顺理成章到哈佛去念博士。在念博士的时候,转到了生物物理方向,博士后去了脑科学。生物是哈佛最强的专业,这个转方向问题不大。回国后,罗博士去了南大物理系。南大物理系有个生物医学研究所,不过,从罗博士发表的论文来看,她发表了几篇论文,但这些工作还是她在哈佛工作的延续,在南大并没有独立弄出一摊来。就是说,罗博士在科研上遇到了瓶颈,没有找到突破口,在科学界后续就非常难走,因为还有一个升职称的压力。这个时候,深圳最牛的区南山区招揽人马。罗博士作为高级人才,到那里去挂职。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在街道办轻松多了,很自然就到街道办工作去了。我想,这个选择完全正确。在科研岗位上少了一名苦苦挣扎的博士,但在政府管理机构多了一位博士。凭她的能力,我相信她能非常好地做好这件事。对于她本人和街道办来说,是双赢。当青椒的难度大家现在最爱用的一个词是内卷,大学青椒的工作现在算是极度内卷化了。前两天,清华研究生新生入学典礼,各大媒体、电台都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看数据,一共有9000多人,里面6000多人是硕士,3000多人是博士。博士最多的是生物、计算机、机械、化学等,这些人毕业之后是个大问题。北大的博士数量跟清华差不多,如果它也是3000多。其他985大学也有一堆的博士。每年每个专业有上千个博士毕业。他们的就业是个难题。像生物,除了高校,很少有研究所、企业有相关的岗位,而大学哪里有这么多坑,填这些人?985、211大学里,一所学校有1、2个名额就不错了。在社会上,博士是紧缺人才,在高教界,博士已经供过于求了,所以大量的人只能从科研界出来,去其他行业。青椒的晋升各学校都在进行人事改革。针对青椒的,非升即走。就是在一定期限内,入职的青椒必须要达到副教授以上的级别,否则走人。南大的那位副教授也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在入职前,就是当讲师前,各大学还要求博士必须要当博士后。有了博后工作经验后才转讲师或者副教授。但不少985大学的博士后考核极为严苛,竟然是90%的博士后都留不下来,淘汰率非常高。如果入职了,除了非升即走的压力之外。老师还要求上课。课程的好坏差别非常大,如果是公选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那搞科研就非常受影响。所以,青椒这项工作基本就是门槛非常高,淘汰率非常高,很长时间内,人处于不确定之中,收入也不高。另外,也很容易绝望。大家都走到了博士,都到了大学当青椒,应该说都是人中龙凤。但职位都是有限的,一个学院每年升副教授、教授的名额都有限,要在这同层次的人里面脱颖而出,难度很大。如果遇到一位天才式的人物,周边的人也很丧气。如果其他地方有合适的岗位,一些没有太多人脉,或者对科研没有那么多信心的博士们就会选择离开。他们的离开对他们和留在科研界的青椒来说,都是好事。再回到开头,网友们对这些博士们的指责。在我看来,他们的离开非常正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科研上走下去。觉得自己不合适,半途退出,这是一个很起码的自由,外人不应该说三道四。至于大家都去街道办,这件事要分两面看。第一,这些街道办在国内都属于顶级街道办,有些博士去工作很正常;第二,如果大量的人都去街道办,那这是不正常的,说明政府机关的收入偏高,高于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收入,这个需要警惕。其他的,我自己希望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博士的身影,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相信整个社会会运转更顺畅一些。

不言而出

梁思成为什么没有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民国时期,不论高校还是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对于学历都比较看重。学士、硕士、博士无论在就业机会还是薪酬上都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著名的陈寅恪在欧美留学十几载,学得满腹经纶。但是清华大学在招聘国学导师时,校长还是关心他的文凭和学历。当听说没有取得学历时,立即表示不能聘用。还是梁启超和吴宓再三解说,最后才进了清华任教。当然有学历不一定有实力,无文凭不一定没水平。陈寅恪凭着自己的博学,被誉为清华“四大导师”、“教授中的教授”,赢得了学校师生的敬服。1927 年,梁思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后,又去哈佛大学学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在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时,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必须得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梁思成决定肄业离开哈佛,从书本走进实践。1928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回国后,同赴东北大学任教,创建了建筑学系。1931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加入了近代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系统研究。1930 - 1945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营造社同事考察了全国15个省,200多个市县、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并且对其中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他们考察测绘的古建筑,囊括了由汉至清的许多重要遗存,在此基础上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很多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的认识,并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1946 年10 月,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耶鲁大学邀请梁思成去美国讲学, 梁思成携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和图片,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上做出的杰出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颜元

他18岁已是哈佛大学博士,你敢平静地读完他的生平吗?

要说长相,他既不风流,也不倜傥,但若论科学,他若退居第二的话,那大概只有爱因斯坦和牛顿这样的世外高人才敢自称第一吧!他三岁半开始读书,七岁便开始深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他9岁上高中,不满12岁便毕业了。如果你觉得这都没什么的话,那么他18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师从罗素、哈代和希尔伯特等世界顶级大师,最终还因创立了《控制论》而名扬天下。照片过后,真名揭晓,他就是《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控制论是什么?控制论(cybernetics)的诞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现代社会的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都与控制论有密切联系。总之,它非常重要就是了,作为一篇科普,这样高深的问题就不深究啦。维纳能够成功,与他的天才父亲是分不开的。这个十八岁便独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天才,最终居然凭借掌握四十多门语言的惊人本领而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教授。维纳的父亲在维纳很小的时候便发现了维纳身上的天赋,于是有意让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便对维纳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这种训练使得维纳的数学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哈佛大学大师的对维纳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维纳跟随罗素学习数理逻辑和数学与科学哲学,他的哲学课程和数学原理课,维纳感到很新鲜,富有启发性。罗素的讲授清晰晓畅,犹如无与伦比的杰作,给了他深刻的印象。罗素还建议维纳去阅读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文,这使维纳意识到不仅数学是重要的,还要有物理概念,这无疑极大地帮助了维纳日后创立控制论,因为控制论,正是众多学科交叉碰撞的产物。维纳在希尔伯特的指导下研究了微分方程。希尔伯特代表着20世纪初期数学的伟大传统,是维纳所遇到的唯一真正样样精通的天才数学家。他视野广阔,善于把非凡的抽象能力和对物理现实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成了维纳所向往的数学家。这些都是前奏,下面来看看维纳创立控制论的日子吧。尽管维纳非常聪明,但控制论的创立却花费了维纳几乎一生的时间,维纳1894年出生,而发表《控制论》是在1948年,1964年维纳去世。维纳能发明控制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罗森勃吕特博士领导的一个关于科学方法的讨论会,罗森勃吕特博士是当时的墨西哥国立心脏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这个讨论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参加者大都是哈佛医科学校的青年科学家(这就叫科研国际化吧)。爱因斯坦也从这样的讨论中受益在这个讨论会上,大家无拘无束的发言,就像一群孩子在就着某一个有趣话题争论一样。最后,会有来自某一领域的科学家宣读一篇关于某一科学问题的论文,宣读者必须经受一通尖锐批评的夹击,批评是善意的然而毫不客气的。这对于半通不通的思想,不充分的自我批评,过分的自信和狂妄自大真是一剂泻药,受不了的人下次再也不来了,但维纳一直都参与着这个讨论会,这使得他的视野大大的开拓了,他能够站在众多科学领域的交叉处,并最终创立控制论。欢迎关注正五边形的世界@科学(这个@在名字里没法用-_-!)

使君

26岁哈佛博士毕业,27岁成为清华院长,高颜值的他,却终身不娶

民国时期,我国涌现出一批非常著名的大师。这些天才级的人物,既有中国传统的思想,也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为国家发展的方向,寻找道路。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大师,年轻的时候颜值非常高,而且非常的有才华。在民国时期,曾是无数女生倾慕的对象。但这位才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在教育行业,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却终身不娶,让人感到惋惜。这位著名的大师就是陈岱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是福建人,家里都是读书人,祖上曾有多名进士,比如其祖伯父就是溥仪的老师。因此,他从小就立志,好好读书,将来教书育人。拥有良好家风以及读书环境,使得陈岱孙很容易就学习到传统文化。从小聪明的他,六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15岁的时候,他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1918年,陈岱孙成功进入清华留美预科班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以优秀的成绩从清华毕业,并且公费前往威斯康星大学就读。1922年,他又顺利进入哈佛大学深造,成为经济学的研究生。在哈佛期间,他还选修多门外语,精通法语和德语。1926年,陈岱孙回到清华任教。由于当时的清华刚改为大学不久,经济类学科设置属于起步阶段,陈岱孙一边投身于教学,一边致力于经济系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发展,经济系成为国内最知名的院系,在清华也是仅次于土木工程系。1929年,陈岱孙同时出任法学院院长,教授会、校务会议成员。这时他才28岁,还没过29岁的生日。陈岱孙自始至终参与了清大学的南迁、西南联合大学的建立以及清华的回迁。为清华的发展呕心沥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很多人都劝他去台湾。可他一直坚持留在北京,坚持留在清华任教。陈岱孙在大学教书70多年,一直都没有忘记老师的使命。80多岁的他,还坚持坚持给学生上课,90多岁还在带研究生。1997年,97岁的陈岱孙先生走完他的一生。我国的一位大师从此只能活在人们的记忆中。陈岱孙先生一生致力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自己的终身大事却都没有考虑。高颜值、有才华的清华“男神”,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