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谁来使用“黑龙江师范大学”之名?有网友提出建议,官方予以回应汤武以来

谁来使用“黑龙江师范大学”之名?有网友提出建议,官方予以回应

在我国的师范高等院校中,共有19所以省命名的师范大学,但是其中有些师范大学虽然以省命名,但是其校本部所在地并没有在省会。比如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的新乡市,安徽师范大学在安徽的芜湖,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的金华市,辽宁师范大学位于辽宁的大连等等。这些更多的都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在黑龙江省,却没有以省命名的师范大学。全省共有7所师范的院校,其中3所是本科院校,分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提出建议,“推动牡丹江师范学院合并升格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官方对此的回答也很简单,那就是“留言收悉,已转相关部门参阅”。牡丹江师范学院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始建于1958年。刚建校的时候位于嫩江,直到1995年才搬迁至牡丹江市,结束了近40年的农村办学的历史。更改为现在的校名是在1970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具有硕士授予权,现在具有学士及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没有博士点。在黑龙江省东南地区属于实力最强的高校。关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动作。当时学校提交了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的请示。经过了这9年的时候,至今依然没有任何的进展。在黑龙江的三所的师范院校中,哈尔滨师范大学已经具有“师范大学”校名,再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实属多此一举。哈尔滨师范大学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是省属重点大学,社会知名度较高,在考生中影响力较大,也没有通过改名来提高社会办学实力的必要。在当年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请示中提到,“我校就更名黑龙江师范大学事宜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等校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黑龙江的大庆师范学院,在2004年的时候由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而成,2017年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所以大庆师范学院现在只是和别的高校联合培养硕士。以这样的基础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通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早年的时候曾有网友提出建议,当时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从目前的情况看,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还是比较合适的。希望能早日更名成功,有利于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对此,你怎么看呢?

四海之内

黑龙江省最好的4所民办高校,都是全国一流民办高校,值得关注

黑龙江所有大学共计81所,其中本科学校39所,专科学校42所,黑龙江民办大学共计18所,其中民办本科大学12所,民办专科大学6所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黑龙江省的4所全国一流民办高校一、黑龙江财经学院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99年4月的哈尔滨德强专修学院;2000年2月,经黑龙江省教委批准,与黑龙江商学院合作成立民办二级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务学院;2001年11月,经黑龙江省教委批准,更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务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独立学院;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财经学院学校设有9个教学单位,开设30个本科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会计学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省级精品课:管理学二、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语言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始创于1993年,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并沿用至今。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111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院下设英语系、西语系、俄语系、东语系、中文系、艺术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国际酒店管理系、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1个二级院系,28个本科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英语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英语学校重点专业: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俄语、财务管理专业学校特色专业:日语、朝鲜语、酒店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哈尔滨华德学院学校前身为1992年的创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边远地区短缺人才大专班,2003年建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2011年4月7日更名为哈尔滨华德学院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111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35所理事单位之一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34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交通运输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汽车构造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专业:交通运输、信息与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四、黑龙江东方学院学校建于1992年,始称东方大学。1995年更名为黑龙江东方学院。 2009年,学院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应用型科技大学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学校设有9个学部,41个本科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食品微生物学

有駜

刚刚,2020年研考国家线和复试安排公布

今天,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并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上图可点击放大查看)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上图可点击放大查看)通知明确,各招生单位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统筹考虑当地疫情形势、应急响应级别以及复试工作量等,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综合研判自主确定。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复试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来源:微言教育(ID:jybxwb)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二重身

考研调剂更新:哈尔滨师范大学

调剂要求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的相关要求。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部分专业可接受调剂考生。有调剂到我校意向的考生请密切关注中国研招网,所有调剂的正式信息以及调剂的最终结果全部在中国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中进行,请考生及时在中国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中进行报名、同意复试、同意拟录取等相关程序的操作。学校将在5月20日以后开展调剂复试工作,有调剂意向的考生,可以联系学校招生办。调剂专业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该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小编提供的考研调剂学校信息,能帮到大家是我最大的成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哦!

四海之内

发分了|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今日公布

20日,记者从省招生考试院获悉,2020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1日正式公布,考生可登陆所报考招生单位网站和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查询成绩。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及交叉感染,保障考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决定推迟考生向招生单位申请复核成绩的受理,具体受理时间、受理方式、结果反馈等相关工作要求,需待我省各招生单位开学或恢复正常工作后另行确定。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由教育部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各招生单位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来源:哈尔滨新闻网记者:周雪莉编辑:马云鹏

看看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还有多少录取机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上的实力上是不容置疑的,在1954年全国仅有6所国家重点大学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京外唯一一所。之后的历次评优,重点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都位列其中,只是由于学校地处东北,目前随着东北经济的萧条,在高考时不能足够引起重视啦!不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建的深圳校区,在全国很多省份的高招录取中比本部的分数还要高。我们回头找个时间来整理一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招成绩。今天我们要看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生推免情况,首先,我们看看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超过540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超过75%的学生是在本部学习。这也能看出学科还是主要还是在本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7 个学科获评 A 类学科。哈工大获评 A+ 学科的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获评 A 学科的有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 A- 学科的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光学工程 、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按A类学科评价的话。我们看看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推免生录取情况: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各专业共计收获推免生3030人,其中本部2028人,威海校区139人,深圳校区863人。2020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计划为4728人,这样看来,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招生专业可以通过统考被录取。对于学术硕士而言,大部分专业已经录满或基本录满,只有个别冷门专业还有机会。其他的招生以专业硕士为主啦!你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了吗?你报考的专业还有多少录取机会呢?欢迎您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打鸡蛋

想要调剂的考生看过来,哈尔滨工程大学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都是隶属于工信部,而且在专业上也有很多相似的,怪不得很多学生把它和哈工大搞错啦!但不同的是,哈工大的生源很好,但哈工程就要差一些,比如现在比较火热的考研,哈工程几乎年年需要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既然生源相对一般,那哈工程的毕业生去向怎么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看将来调剂或报考到这所院校是否合适?2018 届毕业生共计 5729 人,总体就业率为 95.22%。其中,博士毕业生 233 人,,就业率为93.56%;硕士毕业生 1966 人,就业率为96.39%;本科毕业生 3530 人,就业率为 94.67%。男女比例为 2.51:1,这也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本科生在黑龙江省招生仅占24%,这个比例说不上高来,在各个高考大省或临近省份,招生数量也比较可观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以深造为主,其中超过50%本科毕业生选择的是国内升学,还有超过7%的毕业生选择出出国深造;签就业协议的超过三分之一。研究生则是以签就业协议为主,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85%以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升入本校的 937 人,升入 985 高校的 656 人,升入除本校外其他 211 高校(不含 985) 的 76 人,到研究院所继续深造的 65 人,升入其他非 211 高校 35 人,出国(境)留学 257 人。2018 届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270 人, 赴英国留学的人数最多(77 人),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28.52%, 其次是澳大利亚(64 人),比例为 23.70%。录取该校 2018 届毕业生的国(境)外高校共 121 所,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4 人),比例 为 8.89%,其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12 人),比例为 4.44%。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差别很大,其中博士单位性质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博士就业数的 49.62%), 其次是科研设计单位(17.18%);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36.58%) 为主,其次是私营企业(30.01%);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1.50%), 其次是私营企业(34.91%)。由于学校是典型的军工类的理工科院校,以航海为主,所以本科生的去向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硕士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2.14%),而博士生则去向是教育业为主。差别实际还是很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而言,本科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深圳和上海。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齐齐哈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就业的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就业、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业、部队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就业以及其他高校、 研究院所就业。2018 届毕业生在主体领域单位就业 1396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 42.84%,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5.28%)。2018 届毕业生中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524 人,共涉及500 强企业 60 家。其中,博士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5 人,占博士生就业数的 27.36%,涉及企业 14 家;硕士 生 500 强企业就业 936 人,占研究生就业数的 53.73%,涉及企业 53 家;本科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33 人,比例为 40.50%,涉及企业 51 家。接收该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 500 强企业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72 人),;其次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 司( 133 人)。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届未就业学生有 274 人,未就业原因比例最高的是复习再考 研(占未就业总数的45.99%),其次是已工作,未签三方协议 (14.23%)。关于各专业的具体就业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情况,哈工程并没有透漏,看看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单位你就不会怀疑,军工类和国防类的企业不会差,尤其很多企业还是各种500强的成员,看来,如果报考这所高校或者研究生复试调剂到这所高校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浩劫后

收好!冰城多所高校新专业来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市多所高校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出炉。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增9个本科专业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解到,学校新增本科专业9个,其中新增备案专业7个、新增审批专业2个。新增备案专业有信息工程、数字经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生物医学科学、智能医学工程;新增审批专业有智能测控工程和城市水系统工程。信息工程培养目标是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系统地掌握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备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的电子信息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数字经济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并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工具使用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数字科技发展与经济科学融合,更新传统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经济与管理人才,能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数字信息工具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着力培养热爱祖国、品德优良、求真务实、励志奋斗、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宽厚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制造与应用的专业技能,具有卓越的职业胜任力,能够推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未来发展、理工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储能科学与工程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优良品德、执着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具有多维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备从事储能科学、系统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能源动力及相关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智能建造面向国家建设重大需求,适应未来科学技术进步,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备执着信念、优良品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引领智能建造行业未来发展的精英人才。生物医学科学立足国情,面向生物学和医学的交叉和融合,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优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数理化功底和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又融会贯通医学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备高水平研究型发展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智能医学工程面向医学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需求,强化“前沿创新、学科深度交叉”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优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智慧医疗与医疗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在医药卫生及其相关交叉领域具备高水平研究型发展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智能测控工程立足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即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采集与处理、自动测控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系统掌握智能测控与智能化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智能化测控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以及多维知识结构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职业胜任力,能够引领未来智能测控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杰出人才。城市水系统工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及智慧水务等城市水系统重构层面国际前沿科学与工程问题及国家重大需求,以“保护城市水资源、提升城市水环境、重构城市水生态、保障城市水安全”为导向,以系统化思维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具备系宏观规划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跨学科协调能力、项目筹建运行能力、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增设3个新兴专业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了解到,学校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自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我校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学校新增的3个本科专业有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慧农业,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扶持培育新兴专业,发挥一流专业优势,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哈尔滨理工大学新增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记者从哈尔滨理工大学了解到,学校新增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学校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哈尔滨理工大学本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以及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均位居黑龙江省属高校第二。新增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有英语、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网络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新增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有法学、日语、应用统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材料化学、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风向标 与时俱进20世纪70年代基础学科数理化 文史哲刚恢复高考, 人们更认可基础学科20世纪80年代财经热金融 会计 财税国家建设急需经济人才20世纪90年代国际化国际贸易 国际关系外贸外汇体制改革启动入世谈判21世纪00年代法学潮依法治国进程加快21世纪10年代计算机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第一波互联网浪潮21世纪20年代时移世易会有更多新专业诞生

是其言也

备考202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参考书目及详细解读

往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官网并未指定参考书目,本文为文都比邻所提供的是与大纲考察内容相符的参考书目,且符合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考试情况,建议同学们合理分配时间,认真研读。根据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历年真题的科目题量分布特点,教育学原理所占比重最大,其他三科的比重大致相当。从整体上来看,四门科目都重在考察对于常规重点知识的记忆,因此,建议同学们有所侧重地学习。先来看202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参考书目有哪几本:202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参考书目各科目详细解读:①王道俊的《教育学》是教育学原理的重点参考书目,基本覆盖了考点,比邻教研组建议对本书进行仔细研读,加深理解与记忆。②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点参考书目,基本覆盖了考点,根据历史背景的发展,阶段性学习。③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是外国教育史的重点考察参考书目,基本覆盖了考点,比邻教研组建议对本书以历史发展背景为轴线,进行阶段式学习。④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考察参考书目,基本覆盖了考点,比邻教研组建议结合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穿插学习。哈尔滨师范大学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是常规重点知识,因此,对于知识理解的全面性极为重要,建议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育硕士333考研初试考试内容是政治、英语二、333教育综合和业务课二。本文只是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籍,还要结合业务课二参考书一起复习哦。

火要镇

研究生教育资源集中的12城,拥有全国六成的在学硕士研究生

与本科教育相比,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有质的提升,对照我国14亿人口,其实对研究生规模过大、学历贬值的担忧是多余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了高维度高等教育,而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相比,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适范围更加广泛,在高维度高等教育中占据的分量很大。我国大陆地区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是都能够培养有硕士研究生,所以可以把硕士研究生教育近似当作城市的高维度高等教育,从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开始在高维度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度很高的城市布局第二总部、研发总部,可以看出高维度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来说是竞争利器,可以助力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的二线城市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15个,其中580个为普通高等院校,235个为科研机构,与此同时,我国大陆地区有1200余所本科院校,公办本科院校800多所,可见不是所有高校都有实力独立培养研究生。可是一所“学院”想要更名为“大学”,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关键性指标,这样一来,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就成了不少学校趋之若鹜之事,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变革。注意:在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公报,高校数量和办学地址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名单(不含情况特殊的军事院校)。公办普通本科高校集聚的12城在《公办本科高校数量排名前12的城市,拥有全国36%的公办本科大学》中已经提到“全国公办本科大学数量排名前12的城市,拥有全国36%的公办本科大学”,公办本科高校是呈集聚分布的,集聚度不可谓不高。虽然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与本科高校数量可能不是正相关,但有一定的关联性,特别是公办本科高校,这是由于公办本科高校是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培养单位。在本科高校数量排前12的城市中,北京以压倒性优势遥遥领先,公办本科高校数量同样如此,北京拥有61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经济中心上海拥有32所,南京、西安、武汉、广州、天津在20所以上,沈阳、成都、杭州、重庆、哈尔滨、长春为10所以上。在学硕士研究生2017年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200万;2019年度,直逼300万;可以预见今年(2020年度)的报考人数应该会在300万上下;与报考人数对应的录取人数,从2012年度突破50万以来,每年都有增加,2019年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为70多万,报录比约4:1。目前,全国(不计入港澳台)在学硕士研究生人数为230多万,而在学本科生为1700万,研究生也可以算得上凤毛麟角了,其中六成在学硕士研究生集中在12个城市中,集聚程度比公办本科高校还夸张。招收的硕士研究生越多,城市的硕士研究生规模越大,是什么支撑起大规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呢,一肯定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够多,二肯定是经费充足,随着城市经济格局日趋稳固,经济越发达但缺少高校资源的城市,会成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等院校异地办学的目的地,在这些城市设置校区将会更加普遍。高维度高等教育集聚的12城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在学硕士研究生人数Top12的门槛,已经达到了6.4万,在学硕士研究生人数大于10万的城市,仅有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广州六个城市;排名第一的北京,以33.6万的在学硕士研究生领先于众城市,这个数量等于两个上海,后者以15.85万在学硕士研究生位居第二。这12个城市,拥有全国60%的在学硕士研究生,可以说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中的基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以大的分区来看,北京和天津坐镇华北,上海、南京及杭州镇守华东,武汉和长沙坐镇华中,成都和重庆镇守西南,西安则成为西北之首,广州成为华南担当,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是哈尔滨,但沈阳、长春的规模也不小,均在5万以上。高维度高等教育实力强的城市,不仅能吸引到更多读研深造的大学毕业生、注重高教价值的人口,还能集聚起更多的高教大师,这可是城市智力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虽然大部分中西部高等教育大市所培养的人才会流向北上广深,但是把目光放长远,只要城市发展势头良好,高维度高等教育一定会是城市良好前景的保证,会是城市竞争力的法宝;另一方面,如果顺应经济发展大潮,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高校不妨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设置校区,这样比担忧师资人才被挖走更有建设性,毕竟人会用脚投票。本文由海潮地理学社原创,禁止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搬运、转载、抄袭、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