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观摩亮点」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一期工程下个月建成投用绊脚石

「观摩亮点」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一期工程下个月建成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该项目是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第一个落户项目,总投资约8.7亿元,于2018年10月动工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并与中集来福士、台海、京鲁船业、杰瑞等一批知名烟企建立了合作关系。烟台院区建成后,将与国有企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建设多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直接贡献于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技术提升,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一期工程学生宿舍、教师公寓、食堂、重型实验室、综合实验楼、科创中心、综合楼、国际交流中心8栋单体主体施工已全部完成,装修完成85%,室内外管网完成90%,正在进行绿化施工,计划2020年8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来源:胶东在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天下之水

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启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深耕产教融合

胶东在线9月11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马双军 王聪 由大为)秋高气爽,海天一色。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启动仪式在烟台九大片区之一的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隆重举行。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海工类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8个重点科研平台同步入驻揭牌。“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寻求船海特色学科发展的‘出海口’和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全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为学校学科建设探索新增量。”9月11日,在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投用仪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学校与烟台市政府联合共建的烟台研究(生)院今天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实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首个落地项目,也是烟台市引进的首个“双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项目,2017年,学校先后与烟台市政府、烟台开发区管委签订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实施协议》。经过三年的推进和建设,目前这个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研究(生)院,已有近百名教授团队及科研人员进驻开展工作,深海工程装备、海洋特种材料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均已落户。围绕“产教融合”核心任务,院区创新建立的“双师指导+课程学习+企业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专业实践+学位成果”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已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批创新案例向全省复制推广。哈工程开设的“三海一核”相关专业,与烟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蓝色经济高度契合,现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等46家知名烟企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18家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攻关、试验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参与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自启动以来,先后签约落户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科教项目,以及中科院兰化所研究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科研项目,逐步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科教协同创新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推进中心副主任江荣告诉记者,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的投用势必拉开烟台开发区大跨步发展的帷幕,助力自贸区科创动能再上新台阶。其中,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面向烟台市海洋强市目标、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方向、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瞄准烟台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中国东方航天港及“百箱工程”重大项目及高新技术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开展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培养,致力打造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程领域的产学研创新平台。“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落户项目平台效应,加快促进行业龙头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融合多方的优质资源、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凝聚强大发展合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江荣说。【来源:胶东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怪声音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举行首次校庆日升旗仪式

新的学期 新的院区 从升旗开始9月1日,迎着第一缕晨光,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兴海广场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升旗仪式。院区领导司加全主持仪式,院区教职人员参加仪式。早上7:30,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国歌》雄壮,《校歌》飞扬。朝阳与生机挥洒在升旗台前,在国歌和校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哈工程校旗第一次在这片土地上冉冉升起。院区教职人员汇聚在五星红旗和校旗下,以庄严的注目礼,深情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母校生日的祝福。教师代表肖炅发言表示,烟台研究(生)院作为学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产教融合的新模式,科研发展的新契机,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将习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培养深度融入行业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在院区所有教职人员的共同奋斗下,烟台研究(生)院必将为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必将成为国内产教融合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标杆。干部代表赖昱兴发言表示,烟台研究(生)院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所有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作为院区行政管理人员,将“不忘初心”,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为院区各项工作量体裁衣,作院区行政服务的“好裁缝”;将“守土有方”,提高站位,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做好行政服务领域的“专家”,为学校、院区和师生的发展保驾护航。烟青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升平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办学历程。他表示,烟台研究(生)院的落成使用,是献给学校67岁生日的最好贺礼。他指出,作为历史见证者和事业开拓者,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学校赋予的重大嘱托、地方政府的殷切期盼,全体教职人员要共同努力把院区哺育好、呵护好、发展好。李升平代表院区全体党员干部郑重宣言: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全面推进烟台研究(生)院高起点起步、高质量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一流特色鲜明大学、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培育一流可靠顶用人才。第二,把烟台研究(生)院置身于行业区域发展中、置身于高等教育格局中、置身于时代发展大势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打造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标杆研究生院;坚持服务企业地方,全面建设校地校企深度融合的引领性研究院,以特色求起步、以质量求发展、以合作求共赢,扎根烟台大地办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第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奉献,以必胜信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以坚韧意志全面履行党组织责任和党员责任、导师责任、干部责任,全力保障院区平稳运行。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简短的升旗仪式,不仅代表着烟台研究(生)院正式落成,同时标志着学校67年办学历史的积淀与凝聚将深深根植于烟台这片土地上,开创了学校产教融合新辉煌,学校办学拓展又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旗帜招展,风正帆悬。在新时代全面开启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的哈工程人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哈军工”的光荣传统,发扬“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历史担当,坚定执着,开拓进取,承担起发展烟台研究(生)院的新使命,优化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环境,为中国海工人才的培养尽心竭力,为烟台市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助力加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雕琢复朴

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启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深耕产教融合

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启用仪式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揭牌仪式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揭牌仪式产业基金签约仪式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世羚 通讯员 马双军 王聪 由大为 烟台报道秋高气爽,海天一色。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启动仪式在烟台九大片区之一的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隆重举行。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海工类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8个重点科研平台同步入驻揭牌。“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寻求船海特色学科发展的‘出海口’和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全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为学校学科建设探索新增量。”9月11日,在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投用仪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学校与烟台市政府联合共建的烟台研究(生)院今天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实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作为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首个落地项目,也是烟台市引进的首个“双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项目,2017年,学校先后与烟台市政府、烟台开发区管委签订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实施协议》。经过三年的推进和建设,目前这个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研究(生)院,已有近百名教授团队及科研人员进驻开展工作,深海工程装备、海洋特种材料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均已落户。围绕“产教融合”核心任务,院区创新建立的“双师指导+课程学习+企业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专业实践+学位成果”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已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批创新案例向全省复制推广。哈工程开设的“三海一核”相关专业,与烟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蓝色经济高度契合,现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等46家知名烟企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18家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攻关、试验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参与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自启动以来,先后签约落户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科教项目,以及中科院兰化所研究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科研项目,逐步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科教协同创新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推进中心副主任江荣告诉记者,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的投用势必拉开烟台开发区大跨步发展的帷幕,助力自贸区科创动能再上新台阶。其中,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面向烟台市海洋强市目标、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方向、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瞄准烟台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中国东方航天港及“百箱工程”重大项目及高新技术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开展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培养,致力打造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程领域的产学研创新平台。“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落户项目平台效应,加快促进行业龙头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融合多方的优质资源、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凝聚强大发展合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江荣说。

源源不绝

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研究生有了企校双导师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里23名导师齐聚一堂,就学生实践进展、导师指导方式等进行研讨,2/3的参会导师来自企业……这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产教融合新模式的一个剪影。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是按照“项目和资源从生产一线中来,成果和人才回到生产一线中去”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思路,把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养,导师们分别侧重于学术和实践指导,从而形成“以产兴教”“以教强产”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烟台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发展高地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自开工到交付使用历时不到两年,体现了项目推进的‘开发区速度’。”烟台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孙赋欣表示,学校也筛选20多个“大海工”领域的高端科研项目团队率先进驻,并启用了“深海工程装备于技术”“海洋特种材料”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次矣

烟台市领导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客人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18日讯7月17日上午,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在东山宾馆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一行。市委常委、秘书长于松柏参加。张术平首先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烟台海洋资源丰富,在经略海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海工装备产业、海洋牧场建设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拥有大国重器“蓝鲸1号”“蓝鲸2号”的设计建造者中集来福士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形成海工装备优势产业集群,正按照“一个产业集群、一个科创平台”的思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学科优势突出、人才资源富集,非常契合烟台产业发展方向,希望双方加强供需精准对接、校企协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高岩感谢烟台市委、市政府在研究生院建设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将发挥学校在教学、人才、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师资力量配备、国际学术交流、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向烟台重点倾斜,更好地推动烟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水狗

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今日启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深耕产教融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钟建军 通讯员 马双军 王聪 由大为秋高气爽,海天一色。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启动仪式在烟台九大片区之一的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隆重举行。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海工类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8个重点科研平台同步入驻揭牌。“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寻求船海特色学科发展的‘出海口’和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全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为学校学科建设探索新增量。”9月11日,在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投用仪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学校与烟台市政府联合共建的烟台研究(生)院今天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实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作为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首个落地项目,也是烟台市引进的首个“双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项目,2017年,学校先后与烟台市政府、烟台开发区管委签订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实施协议》。经过三年的推进和建设,目前这个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研究(生)院,已有近百名教授团队及科研人员进驻开展工作,深海工程装备、海洋特种材料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均已落户。围绕“产教融合”核心任务,院区创新建立的“双师指导+课程学习+企业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专业实践+学位成果”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已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批创新案例向全省复制推广。哈工程开设的“三海一核”相关专业,与烟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蓝色经济高度契合,现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等46家知名烟企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18家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攻关、试验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参与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自启动以来,先后签约落户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科教项目,以及中科院兰化所研究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科研项目,逐步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科教协同创新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推进中心副主任江荣告诉记者,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的投用势必拉开烟台开发区大跨步发展的帷幕,助力自贸区科创动能再上新台阶。其中,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面向烟台市海洋强市目标、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方向、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瞄准烟台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中国东方航天港及“百箱工程”重大项目及高新技术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开展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培养,致力打造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程领域的产学研创新平台。“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落户项目平台效应,加快促进行业龙头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融合多方的优质资源、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凝聚强大发展合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江荣说。

水火

烟台:哈工程研究(生)院复工 创新园圃前期设计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3日讯 (记者 卢伟霞 通讯员 家傲 先俊 少丽) 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复工,一期工程力争今年9月底前交付使用;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目前正在紧张的前期设计,计划今年6月开工。新春时节,烟台开发区克服疫情因素,一东一西“两大科创走廊”高质量推进。技术人员放线,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场地平整,内部装饰装修、外部景观绿化等施工有序展开……这是2月23日,在位于开发区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复工现场,记者看到的一幕。“项目现场施行“封闭式、分区化”管理,设置务工人员隔离区,储备各类防疫物资,认真卡实好工人来源地信息核查、体温检测、分散就餐等每一环节。”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衣全然告诉记者,“作为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规划范围内重要工程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一期工程在去年年底主体封顶、内部装饰装修完成60%的基础上,眼下正开足马力、大干快上,为崛起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奠定良好基础。”而位于开发区西部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占地400亩的创新园圃正在进行紧张的前期设计,为今年6月份的开工做好全面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将参考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模式、波兹曼模式以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创新空间模式,规划打造的一个国际化研发园区、现代化创新城区。”据承建该项目的烟台业达经发集团副总经理闫孟先介绍。围绕促进城市、产业、人才、创新协同发展,开发区大力实施十大“牛鼻子”工程,促进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科技集聚、资本集聚,构筑前沿创新策源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环磁山、环东岛“两大科创走廊”,是其中两项重要内容。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沿八角湾美丽海岸线规划,在核心地段划定2平方公里的“未来科学城”,形成了集聚学科、人才、科研有机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旨在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对标国内一流的现代科技新地标。目前,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类”平台抢滩登陆。同时,在八角河两侧规划建设科研中心、孵化大楼、专家公寓、人才社区等设施,导入关键创新要素,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创业新高地。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位于开发区长江路西首、古现街道磁山周边区域,面积约27平方公里,目前已落户现代汽车研发中心、万华全球创新中心、张裕研发中心等三大国际品牌研发中心。力争到2024年,聚集国内外500强研发中心5个以上、新型科研机构10家以上、高端人才5000人以上,初步形成横跨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全区、带动全市的研发产业隆起带,建成集科技、文化、服务于一体,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活力激荡迸发、产城高度融合、跨区深度互动的国际化研发创新走廊。

芈后传

深耕产教融合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启用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9月11日上午,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启动仪式在烟台九大片区之一的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举行。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海工类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8个重点科研平台同步入驻揭牌。据了解,作为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首个落地项目,也是烟台市引进的首个“双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项目,2017年,学校先后与烟台市政府、烟台开发区管委签订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实施协议》。经过三年的推进和建设,目前这个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研究(生)院,已有近百名教授团队及科研人员进驻开展工作,深海工程装备、海洋特种材料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均已落户。围绕“产教融合”核心任务,院区创新建立的“双师指导+课程学习+企业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专业实践+学位成果”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已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批创新案例向全省复制推广。哈工程开设的“三海一核”相关专业,与烟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蓝色经济高度契合,现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等46家知名烟企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18家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攻关、试验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参与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自启动以来,先后签约落户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科教项目,以及中科院兰化所研究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科研项目,逐步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科教协同创新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推进中心副主任江荣告诉记者,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的投用势必拉开烟台开发区大跨步发展的帷幕,助力自贸区科创动能再上新台阶。“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落户项目平台效应,加快促进行业龙头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融合多方的优质资源、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凝聚强大发展合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江荣说。

红军桥

重磅!2019年烟台新建这些学校!快看你家沾光不?

教育关系每个家庭,相关学校的建设进展等让众多家长关注。日前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多所学校的建设、改扩建等列入重点城建项目!快看有哪些!多所学校建设被列入重点项目莱山区、芝罘区、高新区等的学校建设又有新进展,快看和你家孩子有没有关系吧!莱山区今年,莱山区多所学校建设提上日程,大郝家小学、莱山区第一初级中学宿舍楼、莱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工建设!大郝家小学此外,对学校配套路做出规定: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和第五实验小学的配套路建设都要年内完工。为孩子方便入学,政府也是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准备!烟台工贸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计划在2019年土建工程完工、配套收尾。学校旧址位于烟大路,新址位于高新区、302省道附近。芝罘区2019年芝罘区学校的系列动作涉及新校建设、老校改扩建等。烟台一职、艺校迁建工程主体完工。据此前消息, 烟台一职迁建,在莱山区新建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原址定于莱源路以西、沟莱线以南(该址同样为新建烟台大光华高级中学的位置)。烟台艺校迁建,在高新区新建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本次再被提及,看来两校搬迁有谱了!烟台十五中改扩建将在2019年完成拆迁清障,办理前期建设手续!此外,南部新城其他学校建设也同步推进,傅家中学、上尧中学建设将完成主体施工!据此前信息,傅家中学位于蓁山路西侧,富家小区南侧;上尧中学位于上尧片区附近。芝罘区南部新城的配套将进一步补齐!计划还提及,烟台一中初中部教学楼建设,将在年内开工建设。芝罘区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烟台市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将在2019年主体完工。烟台二中高新区校区落成后,区域的教育水平迅速提升!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等进一步完善!八角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一期)建设完成主体封顶。八角大学城建设备受关注,目前哈工程研究生院、职业卫生学院等都获进展,本次相关学校建设被列入重点项目,让大家看到八角的巨大潜力!八角规划图莱山有望新添多所高中近日,莱山区确定2019年工作思路,同样提及学校建设。“2019年,莱山区将积极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按照全区3-5年师资队伍及校舍建设规划,加强培育和招引名师名校长,全力抓好第二实验小学等9所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招引社会资金兴办学校或投入项目建设,推动万光高中、万科小学等一批民办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此前消息,莱山区还将在莱源路以西、沟莱线以南筹建烟台大光华高级中学有限公司(简称烟台大光华高级中学)为实施全日制普通高中学历教育的营利性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1500人。学校筹设期三年,筹设期内不得招生。重磅!烟台这里将新添一所民办高中,利好巨大!如此,莱山区除却莱山一中、双语实验高中,还将新添大光华高级中学、万光高中!教育建设可谓大手笔!烟台的教育不断完善,2019年又有系列大动作,让我们共同期待!让孩子上学更加方便!就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