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探访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2021年投入使用石峻

探访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2021年投入使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规划图。青岛新闻网7月23日讯(记者 江东旭)22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青岛校区)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探访基地建设进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于2018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北起龙门顶路(规划路)、南至桃林路(规划路)、西起山川路、东至海军路。项目总占地约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352078平方米,项目一期建设包括11#综合楼、41#、51#基础实验楼、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公寓、食堂、国际交流中心和53#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51#基础实验楼已完成地上四层混凝土浇筑。记者现场看到,目前51#基础实验楼建设进度较快,已完成地上4层楼板混凝土浇筑,41#基础实验楼基本完成地下楼层钢筋捆扎,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11#综合楼完成支撑桩基打桩与二分之一的混凝土地板浇筑。国际交流中心和53#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以及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公寓、食堂尚未动工。53#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渲染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采取一区、一群、一场、一基地的规划构想,围绕军民融合主题,以基地化、链条化、智能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国际一流的海洋技术与装备军民融合创新区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一区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教区”,青岛科教区分学院、研究机构、科研平台三个板块设置。一期项目学院板块将分设六个专业学院,分别为船海技术与装备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军科哈工程研究生院、校企联合学院、国际联合学院、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培养相关专业本科与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1953年成立的“哈军工”一部分,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军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有望成为青岛第一个专为退役军人开设的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41#基础实验楼建设现场,远处为51#教学楼。一期项目研究机构板块分为五大领域,分别为无人系统装备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船海新材料研究院、中国核工业核仿真技术研究院、中国制造和国家安全产业研究院。科研平台板块分为三大领域,国家海上试验场、国际水平的公共分析测试中心(力学、光电、材料、化学、生物)、大数据与超算中心。 哈尔滨工程大学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唯一一所被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高等院校。 西校区11#综合楼完成打桩和部分地板混凝土浇筑。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19亿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项目合作期限共17.5年,其中运营期15年,建设期2.5年。预计项目2021年夏季完工,2021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西海岸新区古镇口科教创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来了,部分院系由本部搬迁

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出走山东威海之后,哈尔滨的高校就绷不住了,这不哈尔滨工程大学看中了山东青岛,准备在青岛建校区了,这回是真的校区,不是科技园之类的。感受一下建筑风格校区地址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选址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面积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亿元,建成后可容纳2万名全日制学生。又是一个海滨学校建校进度青岛校区2019年达到办学条件,于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30万平方米)基本建设,软硬件达到建立国际联合学院、【培养高年级本科生】、初步招收本科生的办学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人。还是蓝色哈工程好看院系设置青岛校区设置6个学院,1个中心,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10余个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海洋信息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与海洋材料学院和基础教学中心将落户青岛校区。青岛由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都是海洋特色院校,青岛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地域优势又是巨大的。孔雀南飞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在青岛也有研究院,另外东北大学在秦皇岛有分校,哈工大深圳校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等,这是不是以后东北高校都打算往南飞了。

开心锁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青岛烟台连续布局校区,哈尔滨校区将来咋办

哈尔滨有两所著名的高校,名字也极其相似: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哈工大已在威海和深圳布局两个校区,发展得是顺风顺水。哈工程虽说实力上不如哈工大,但好歹也是哈军工嫡系,在国内高校中不论是名气还是实力都不错。如今哈工程为了摆脱困境,也走上了异地建校区之路。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在国内,目前建设异地校区最著名的两个地方“北青岛南深圳”,哈工程在深圳虽说筹建了海洋研究院,但是相比起来还是校区来得更为给力,因为目前深圳的各种研究院实在是太多了。由于哈工大已经在深圳建校区了,那么哈工程也就不必自讨没趣再挤在深圳被哈工大压一头。虽然有不嫌事大的网友直呼哈工大和哈工程“在一起”,但是建校区不是儿戏也不是盲目攀比,哈工程最终理智地将第一个异地校区放在了青岛西海岸,重点发展船舶及海洋相关学科,这步棋没毛病。哈工程青岛校区将以红色格调为主哈尔滨工程大学承继的是哈军工的海军系,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哈尔滨并没有海,想发展海洋科学以及航海相关学科,那么起码得离海近一点,要不大家读了四年海洋船舶连大海都没见过岂不是笑话。对于这一点,青岛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地方(青岛缺名校),又加上有中国海洋大学位居青岛,哈工程青岛校区正好将优势学科能更有效地发展。青岛校区未来学生规模高达1.2万人,这个数据已经快赶上中科大的全校学生数了,可以说比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学生规模要大得多。原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大楼青岛校区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已经在招收研究生了)还不够过瘾,那么哈尔滨工程大学前不久又在烟台落下一个重磅校区:烟台研究生院。烟台研究生院定位在创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这也是哈工程在“双一流”之中的唯一的一流学科,毕竟搞科研还得靠硕博研究生。计划到2027年,在校教职工达到600人,各类全日制在读研究生达到3000人左右。看来哈工程是铁了心要把与“海”有关的学科往“海”边挪了,因为这样才能名副其实。青岛烟台离得并不远,不过这种在一个省份两个城市布局异地校区的情况在国内还不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冬天与“海”有关的学科要是都走了,那么哈尔滨校区还剩多少?这个不用担心,哈工程发展到今天,虽说是以“海”起步,但是如今已经拥有20多个学院,与海有关的学院并不算多,直接相关的只有两三个学院,哈工程的重心还在哈尔滨校区,哈尔滨依然是主校区,要不连校名都HOLD不住了。

美幸

实地探访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2021年投入使用

7月22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青岛校区)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探访基地建设进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于2018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北起龙门顶路(规划路)、南至桃林路(规划路)、西起山川路、东至海军路。项目总占地约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352078平方米。项目一期建设包括11#综合楼、41#、51#基础实验楼、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公寓、食堂、国际交流中心和53#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记者现场看到,目前51#基础实验楼建设进度较快,已完成地上4层楼板混凝土浇筑,41#基础实验楼基本完成地下楼层钢筋捆扎,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11#综合楼完成支撑桩基打桩与二分之一的混凝土地板浇筑。国际交流中心和53#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以及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公寓、食堂尚未动工。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采取一区、一群、一场、一基地的规划构想,围绕军民融合主题,以基地化、链条化、智能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国际一流的海洋技术与装备军民融合创新区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一区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教区”,青岛科教区分学院、研究机构、科研平台三个板块设置。一期项目学院板块将分设六个专业学院,分别为船海技术与装备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军科哈工程研究生院、校企联合学院、国际联合学院、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培养相关专业本科与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1953年成立的“哈军工”一部分,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军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有望成为青岛第一个专为退役军人开设的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期项目研究机构板块分为五大领域,分别为无人系统装备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船海新材料研究院、中国核工业核仿真技术研究院、中国制造和国家安全产业研究院。科研平台板块分为三大领域,国家海上试验场、国际水平的公共分析测试中心(力学、光电、材料、化学、生物)、大数据与超算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唯一一所被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高等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19亿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项目合作期限共17.5年,其中运营期15年,建设期2.5年。预计项目2021年夏季完工,2021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快斗

山东青岛新添1所211大学,占地2000亩,今年秋季交付,即将崛起

说到山东省的城市,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青岛市,这是山东省比较知名的地级市之一,也是一座海滨城市,不仅拥有秀美的海滨风光,而且经济实力也是相当强劲的。最近这些年,青岛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多。不少知名高校在开设分校的时候都会把校址选在山东省青岛市,这为青岛市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如今山东青岛又迎来一所老牌211高校,占地面积是2000亩,预计2021年的秋季就能够交付使用。这所老牌211高校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也就是常说的哈工大,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可以说实力是相当强劲的。该校早就被评为211工程建设高校了,而且还是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院校以及教育部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学校的综合实力是相当强劲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为了提升自身的实力,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所以才会筹建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这个新学校早在2018年的9月份就被提上了日程,当时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共同签署的协议。校址就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整个项目的占地面积达到了2000亩,除了会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之外,也会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青岛研究院以及校企联合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不仅办学规模大,而且投资力度也是相当大的。有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学校各方面的建设也都得到了保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师资建设。对于一所新建的高校来说,这两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目前还没有建设完成,但是当地人对此却十分期待。如果说这个项目能够顺利建成,那么不仅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也可以让青岛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山东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毕竟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211高校,所以到时候学校迎来的也都是优秀的考生,这对于青岛市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生缘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烟台校区即将落地:风头会压过主校区?

为什么要建异地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所名校,名声在外,是我国海洋技术和海洋装备领域重要的科研策源地和人才集聚地。但近年来,哈尔滨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却大不如前,哈工程的发展也逐渐失速。以近年来哈工程入选各项人才的人数来说:学校现有院士8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以上数据截止到2019年9月份(数据源自官网)哈尔滨工程大学从总人数来看,哈工程所拥有的杰出人才数量还比较可观。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后劲乏力的问题。以入选的四青人才数量来看,哈军工有15位,在同级别的211高校中数量不占优。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同处冰城,是血缘相近的兄弟高校。但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为校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早在1985年就在山东设立了威海校区,后又于2002年在深圳设立了研究生院(后转为深圳校区)。哈工大以C9之尊,尚且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增长点,同城的哈工程不可能没有受到触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什么是青岛、烟台和深圳?既然决定打造全新的学科增长点,那么地理位置较佳,对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沿海地区自然成为哈工程的首选。又加之哈工程的优势学科大为涉海学科(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因此,沿海发达城市成为哈工程方面的首要考虑。而在兴建异地校区方面,又有“北青岛南深圳”之称。这是由于这两个沿海高校在引进高校时手笔之大,令其他地区望风莫及,故有此称呼。像深圳已引进了清华和北大,而青岛也建设了北航、中科院大学等顶尖高校的青岛校区。且青岛与深圳对自身的发展定位都是国际性海洋城市,也都将海洋产业作为自身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以“三海”为特长的哈工程自然与上述两个城市一拍即合。青岛美景同理,烟台作为山东胶东半岛的海洋城市,同样亟需打造发展的新动能。因此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在投资方面,以哈工程青岛基地为例,工程投资19亿,以政府和社会合作的模式进行建设。哈工程方面则负责学科平台搭建和招生等工作,极大地解决了学校异地办学的后顾之忧。能否成为下一个哈工大深圳?首先,青岛创新基地建成面积2000亩,学生规模最终将达到20000名左右;而烟台研究生院将入驻3000名研究生。这意味着在山东,哈工程有望达到23000名的学生规模,而哈尔滨主校区目前也只有29000余名学生。而随着相关学科搬迁至山东,哈尔滨校区的学生规模将会有所缩减。因此,山东校区与主校区的学生规模将大致相等。哈尔滨雪景其次,根据建设规划,哈工程在以上三地区主要建设涉海学科,发展一流学科。青岛极佳的地理位置和青岛方面的支持也将助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基地很有可能复制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奇迹!衷心祝愿这所东北名校可以在齐鲁大地上结出更大的硕果!高校纷纷南下开办校区,龙江大地如何自处?随着哈工大和哈工程纷纷南下,人们对龙江大地的高等教育不由感到担忧,担心驻黑高校的发展。但在笔者看来,大可不必如此。原因是这些南下的高校不过是去南方开一个窗口,并没有把办学主体南迁。南方的校区将成为学校吸引人才的桥头堡,势必将反过来助推母体的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

爱听闻

哈工程青岛校区新进展!学科研究大楼项目开建

27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建筑工务中心获悉,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项目顺利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最重要的新兴基础交叉学科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中心,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共享,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稳定、先进的教学实验环境。该项目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项目一期的组成部分,总投资约2.7亿元。位于三沙路东、桃林路北,占地47.7亩,建筑面积约5.46万平方米,项目采用“口”字形平面布局,地上4层,地下1层。该建筑整体采用现代中式的设计风格,建筑屋顶采用新中式的处理手法,既与校园突出的古典建筑风格相呼应,又与青岛本地建筑风格相融合。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山东省、青岛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三海一核”特色优势,坚持高起点、开放式、国际化、地方性、研究型的发展定位,集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创新科技研究、国际联合办学和校企联合办学,促进产学结合、支撑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功能于一身,努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项目一期计划至2021年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运行三年后,学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人,其中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4000人。项目投入使用以后,将加快西海岸新区船舶海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战略高技术发展,通过校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吸纳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和优质资源,支撑西海岸新区在海洋产业领域发展的国际化,实现校地双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大无谓

又一所双一流高校入驻!投资31.5亿!青岛高校“朋友圈”再扩容!

10月1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西海岸新区举行,该校区将搭建国际一流科研和智库平台,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西海岸新区、青岛市和山东省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产业支持。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校区落户西海岸,青岛的高校引进工作又进了一步!近年来青岛高校引进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西海岸也成了知名高校的聚集地,具体情况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校区落户青岛10月1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学院、自由贸易创新创业园区等板块,开展国际本科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王建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参加仪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位于张家楼镇和滨海街道办事处交界处,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5亿元。校区实行总体规划、三期建设,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10000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国际法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为特色优势学科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作为以对外贸易为鲜明特色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的开建将在开放政策研究、经贸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推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建设。为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将围绕青岛市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所需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开展国际本科、硕博研究生学历教育,培养国际化高端商务人才,创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端智库,举办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与此同时,该校区将服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建设,面向成员国开展双边和多边教育科研经贸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促进青岛市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此外,该校区还将发挥全球校友优势,在商贸、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整合全球校友资源,搭建产学研和“双招双引”平台,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吸引全球人才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兴业。联系此前刚刚动工的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西海岸成了青岛高校的聚集地说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就不得不提到这里雄厚的教育资源。除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些学校也纷纷落地这里!▎多个高校项目落地西海岸新区在建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青岛滨海学院珠山校区、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效果图▎这些项目有了最新进展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项目预计2020年春节前完工,比原计划完工时间提前近一年;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项目8月22日启用新学生公寓,满足了该校长江路校区南校区提前一年搬迁的需求。日前从青科控股集团获悉,由该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同时,积极对接山东艺术学院青岛校区、罗马音乐学院青岛校区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实现投资。名牌学校扎堆落户西海岸,这里的未来不可小觑,让我们共同期待!不仅是西海岸新区,青岛近年来与深圳一道,成了高校引进的排头兵现在青岛的引进高校基本上形成了3大集聚区。包括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工程和海大新校区,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等多所高校聚集的西海岸新区,吸引山大青岛校区和北航科教新城等10余所高校落户的蓝谷,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所在的高新区,青岛高校朋友圈进一步扩容。据初步整理,青岛引进的省外院校有这些: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青岛研发基地;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同济大学青岛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与北京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青岛建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康复大学(筹)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大学青岛科技园和海洋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中美城市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引进高校就是引进人才,把高校引进来了,无论是从哪个阶段开始培养,对城市而言都是人才的汇聚。毕竟在求学地就业的比例是很高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也会助力城市发展。据了解,目前,青岛在青高校以及签约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已超50所,高校朋友圈进一步扩容。青岛成为高校聚集地对于山东学子是个利好消息未来你会送孩子去青岛上大学吗?

合成人

哈工程青岛校区即将开工 建成后可容纳2万名学生

2016年12月,市政府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签署共建哈工程青岛校区协议。日前记者了解到,哈工程青岛校区规划设计方案出炉,并已获西海岸新区批准,目前已完成一期建筑设计招标,并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科研楼单体设计(立面效果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选址于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大学园内,校区规划面积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亿元,建成后可容纳2万名学生。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并结合校区地势、地理位置,以三沙路为轴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自西向东形成“山-校园-海”的景观生态带。东区临海以湖面水体为主,与滨海地带紧密相连,沿滨海路建筑环抱海滩,形成临海的开阔滨海景观通廊--功能定位为科研区;西侧以山林景观为主,与西侧大珠山山体相融合--功能定位为教学区;校园内规划“动、静”搭配、“学、宿”对应,既自成一体,又方便联系。保留基地原有东西向沟壑,并改造为跌级式的水系景观。同时,借助东西向水体,设计成一条雨洪海绵走廊,两侧布置地埋式雨水收集池、雨水花园,实现控制洪涝、生态集雨,提高蓄洪能力,改善水质和生态体系。校园规划设计注重哈军工的文脉传承,以东西向中轴线与南北向次轴线为骨架,规划出具有哈军工代表意义的五大核心建筑,沿用了院落式布局、大屋顶、轴线对称、大体量建筑,体现厚实、淳朴、典雅、庄严的特色。按照“百年校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教”的思路,青岛校区2019年达到办学条件,于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软硬件达到建立国际联合学院、培养高年级本科生、初步招收本科生的办学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人。一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基础教学组团、基础科研组团、专职科研组团、学生生活组团、教工生活组团和综合服务组团,由青岛市政府为校区建设和运行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完成一期建筑设计招标。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特色鲜明。在学科设置方面,青岛校区将重点建设与船舶与海洋、舰船动力、海洋信息、核科学与技术四个一流学科群相关的高技术船舶、海洋运载器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水下作业技术、浅海探测与通信大科学工程、智能船舶与数值海洋、船舶动力技术、舰船减振降噪技术、绿色制造与海洋新能源技术、海洋信息与通信、海洋运载器导航与控制、海战场信息对抗、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学等学科方向以及相关专业。青岛校区设置6个学院,1个中心,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10余个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海洋信息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与海洋材料学院和基础教学中心将落户青岛校区。哈工程青岛校区还将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与法国、德国顶尖高校及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除此之外,校区建设创新平台、仪器设备等将依法依规面向社会开放,实施共享共用,实现校际之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推进协同创新。(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孙小珺)

反射弧

青岛这个区要火,哈工程、石油大、中科院都来了!

青岛广电新闻中心推出“行风在线”特别策划《大潮澎湃帆正扬 全市重点大项目巡礼》西海岸第一波西海岸新区古镇口科教创新区本期嘉宾古镇口融合区管委副主任金宝忠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综合部副部长张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涛古镇口融合区管委副主任金宝忠古镇口科教创新区位于西海岸新区中部地带,规划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东靠灵山湾与灵山岛隔海相望,西临大珠山。目前在青岛市和新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等4所知名重点高校入驻科教创新区,目前已经全部开工,正在快速建设当中,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一期就能竣工投入使用,两年之内上述高校一期项目将全部投入使用,古镇口科教创新区将初具规模。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古镇口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规划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东区科研区包括科研实验楼2栋、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国际交流中心;西区教学区,包括综合性大楼、食堂、教师周转公寓、学生宿舍2栋。项目于2018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张赟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综合部副部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船、海紧密相关,船海学科想要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急切地需要找到一个出口。青岛具有非常丰厚的海洋科技创新的实力,集聚了一大批涉海的企业、科研院所,哈工程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和青岛的发展区域定位高度吻合,能够进行深度融合。校区鸟瞰图哈尔滨工程大学源于“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具有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鲜明的国防特色国际交流中心基础科研楼一大批船舶海洋、核领域的技术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国防重大科技奖项。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军工科研生产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学生宿舍距离哈尔滨工程学院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不远,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园区占地234.6亩,规划建筑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等学科。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学科体。项目自去年5月7日开工, 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兖矿新能源大厦、国家工程实验室楼、学生公寓及文体中心、餐厅及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项目已经封顶。二期建设内容包括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楼、深水油气开发与能源实验楼、综合教学楼、专家公寓等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20年—2023年。刘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确保今年9月份第一批学生顺利入住,主要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约有500人,教职工有100人左右。高校是人才的宝库引进国家一流高校就相当于拥有了人才的富矿这几年众多双一流高校落户青岛2020年这些高校将迎来哪些新进展?又将有哪些优质高校资源落地青岛?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2021年建成容纳2110人左右在校生近日,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传来新进展,施工方面完成土石方换填38万方,完成临时设施搭建1.3万平米,完成场地硬化1万平米,正在进行500余个人工挖孔桩施工。项目计划2021年建成,建成后将逐步实现本、硕、博(含港澳台和留学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110人左右,其中一期学生规模1290人。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项目,由法国设计大师让·努维尔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亲自操刀,以创意、时尚为载体,体现“开环大学”的未来教育空间理念。学校将以海洋战略、海洋文化为核心,开展多层次、高品质、国际化的艺术设计创新教育项目,涵盖海洋设计、时尚设计、自由艺术、艺术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等众多传统与新兴学科及专业领域。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2020年2月正式投用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三方共同筹建,于2018年12月在青岛正式注册成立。园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占地约180亩,规划建筑面积12.7万余平方米,该项目2019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14栋单体建筑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安装及外立面装饰施工,2020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根据清华大学规定,其下属的20个学院每个学院只能办一处派出院,且每省只能办一处。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将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全国唯一的派出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建2019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该校区将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学院、自由贸易创新创业园区等板块,开展国际本科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建设提供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位于张家楼镇和滨海街道办事处交界处,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5亿元。校区实行总体规划、三期建设,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10000人。康复大学2020年3月动工康复大学作为国家级大学、国际一流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由山东省主办,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驻地青岛市,项目选址在高新区南部滨海地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大学建设,将其纳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康复大学建设将以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为标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建设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学校预计2020年3月动工建设,3年内建成。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已完成批前公示2019年12月,经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青岛大学胶州校区项目总体规划和一批土地单体规划已完成批前公示,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量清单正在完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手续事宜。青岛大学胶州校区位于胶州市经济开发区黑龙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生态大道以西,交大大道以东,规划用地面积3211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山东文化产业学院主体工程2020年3月投入使用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大众报业集团投资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学院于2018年整体搬迁至莱西市。2019年3月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学院一期主体工程顺利封顶,正抓紧推进内部装修、附属设施施工等工作,预计于2020年3月春季开学时投入使用。青岛理工大学主校区2020年全面移师西海岸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东路777号。分一期和二期,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原总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学生20000人。目前,一期已建成22.9万平方米,二期工程的各项建筑设施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019年9月,青岛理工大学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长江路校区开启了大搬迁,西海岸新区的长江路老校区南院(珠江路片区)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个学院陆续搬迁至嘉陵江路校区。根据战略部署,2020年9月,青理工市北校区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将从市北区整体搬迁至嘉陵江路校区,行政主体同样西移,届时,主校区将从市北校区全面转移至嘉陵江路校区。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奠基开工预计2020年秋季启用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项目位于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区山川路以西、科技三路以南,与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隔路相望,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多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000人。目前学生公寓与餐厅已开工在建,教学楼、实验实训楼等其他项目陆续开工,预计2020年秋季启用,届时医学院整体入驻该校区,2022年校区工程全部完工。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入驻后,将与2020年3月份启用的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组合形成完整的高水平医学教科研系统。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一期开建计划2022年完工并投用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地处大珠山东侧,规划范围北起里岛路,南至宅科路,西起山川路,东至滨海沿线海军路,占地约28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约为0.8,容纳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教职工2000人。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西海岸校区将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从现在正式开始建设,到2022年建成启用,届时将可接收7000名学生入住。西海岸校区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海大将结束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场的历史,为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校区建设完成后,中国海洋大学将拥有四个校区,分别为崂山校区、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和西海岸校区。下期预告青岛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园直播平台及互动方式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9:00收听:广播收听频率FM103.6、FM107.6、AM1377收看:青岛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蓝睛客户端爱青岛App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互动:蓝睛客户端热线85701717青岛电视台今日QTV-1《今日》每天17:00 - 17:30,《今日60分》17:30-18:30,爆料电话85701777,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蓝睛app留言。每天,我们的栏目都会通过蓝睛APP进行直播,您也可以通过蓝睛随时与我们互动。青岛人身边的新鲜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