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情感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之调研绘图人

情感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之调研

人的情感状态(如紧张、激动、恐慌、愉快、愤怒等)往往伴随着人体的多个生理或行为特征的变化,某些生理或行为特征的变化也可能起因于多种情感状态。由于情感特征很复杂,难以准确描述一个人的情感状态。目前,学术界关于情感的表示并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认识,也没有一个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评价标准,其主要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离 散情感模型和维度情感模型两大类。离散情感模型 将情感按照多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将情感类别分为开心、悲伤、惊讶等;同时,可以由任何一个情感类别或多个情感类别的组合来描述。维度情感模型将不同的情感维度的组合对应不同的维度情感空间,每个情感维度应具有取值范围,情感维度 数值可位于该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任何情感都可以通过一组数值进行表示,这组数值代表了这个情感在维度情感空间中的位置。情感识别的研究重点就是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 由人类情感引起的生理指标或者行为特征发出的信号(例如语音、面部表情、手势、姿态、脑电波、脉搏等),以建立可计算的情感模型。在具体的研究中,多模态(主要是音频和视频)情感识别往往备 受青睐,但如何抽取有效的特征参数并运用恰当的模型来表达这些特征参数和情感之间的关联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关于情感语音的声学特征分析主要围绕韵律、频谱和音质特征。研究者已经发现很多声学特征与情感状态有关,如持续时间、语速、基音频率、共振峰、强度、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等。研究人员将它们表示为固定维数的特征向量,其中的各个分量为各声学参数的统计值,包括平均值、方差、最大或最小值、变化范围等。尽管韵律、音质、频谱这三类特征均对情感识别起到不同程度的贡献,但是他们在不同语料下的作用不尽相同。通常频谱类特征在自然情感识别下较为鲁棒,而韵律和音质类特征在表演语料条件下较为鲁棒,对情感识别结果贡献较大。近年来,神经网络提取优良特征参数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度语音情感特征是基于语音信号或者频谱图,并通过语音情感识别相关任务学习到的深度特征。但是由于情感数据集的匮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通过语音事件检测或者语音情感识别等任务,采用在大规模的训练数 据学习到的深度语音特征作为语音情感特征,比如VGGish和wav2vec。在视频情感识别中,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局部相位量化特征(Local Phase Quantization, LPQ)、Gabor 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静态图像的情感识别工作中;时序信息为情感识别提供了关键信息,许多基于上述特征的时空特征, 如LBP-TOP(LBP from Three Orthogonal Planes)、 LPQ-TOP在基于视频的情感识别中广泛应用。计算机视觉中常用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HOG)描述子、尺度不变特征变 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描述子、词袋模型(Bag of Words,BoW)和 Gist描述子均在情感识别工作中有所涉及。另一类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情感特征。深度情感特征避免了繁琐的图片预处理以及特征提取,相较于传统方法在情感识别相关任务上的表现更好,对光照、姿态、遮挡物等情感识别鲁棒性更高。深度情感特征主要从人脸情感识别数据集上训练的模型中进行抽取,比如目前应用广泛的深度特征是从人脸情感识别数据集(比如 FER+)上训练的VGGNet、DenseNet等神经网络模型中抽取,并在主流的情感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多模态信息的分析方法有很多,从信息融合层次来看,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方法主要有决策层融合和特征层融合,也有一些学者将这两个融合方式混合使用。决策层融合方式操作方便灵活,允许各个模态采用最适合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单独建模。特征层融合的通常做法是将各个通道的特征相串联,组合成一个长的特征向量,然后再将该特征向量放入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或是回归输出。最新的认知神经科学表明,大脑在整合多感官信息时存在多阶段融合的现象,受此启发,研究者提出了多阶段多模态情感融合方法。首先训练一个单模态模型,然后将其隐含状态与另一个模态特征拼接再训练双模态模型,以此类推得到多模态模型。这种建模方法在每个阶段只关注多模态信息的一个子集,然后综合考虑所有模态信息得到预测结果。多模态情感融合的关键在于实现了跨模态之间的有效整合以获得多模态信息的互补,从而比单模态情感识别具有更大的优势。情感是一个时序变化的行为,其演变都会经历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考虑情感信息的前后依赖性。传统的动态模型如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条件随机场,由于其可以对时序上下文信息建模的内在属性,取得了比静态模型更好的识别性能。然而这些模型考虑的前后时序信息较短,因此取得的效果有限。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识别系统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在情感识别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经典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于每一帧预测情感的贡献度是相同的,这种假设存在着不合理性;针对这种问题引入注意力机制,通过全局上下文信息自动学习不同帧对于情感识别的重要性得到相匹配的权重系数,可以实现更有针对性的 情感建模,显著提高情感识别的性能。近年来,情感计算技术与美学的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广受欢迎的智能体如微软小冰、贤二机器僧等,能够针对客户进行适度的情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对话。这种情感分析的基础就 是“情感计算”。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专家 罗莎琳·皮卡德(Rosalind Picard)提出,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储存、搜索和运算能力,来计算和分析与情感相关的外在表现,如面部表情、心跳 速率、皮肤温度等生理特征。除此之外,情感计算还可以分析艺术家在作品中留下的能体现情感的相 关痕迹,如色彩、形状、线条、文本等。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情感分析,这就是美学参与到人工智能研究的实例之一。同样,情感计算也给美学家提供了一种思路,即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情感也许可以量化研究和分析。情感识别计算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人机交互场景中(如微软小冰),自动感知用户的情感 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以提高对话质量;在智能客服领域,客户的情感状态变化可以反映出客服人员的服务质量,当检测到客户出现生气等负向情绪时,可以切换到更有经验的客服人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智能教育领域,通过分析教师的情绪 以及学生的上课状态,能更加智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上课效率;在医疗领域,通过分析病人的情感和心理压力的变化来检测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和精神的异常点,可以为医生做诊断提供辅助。

视乎冥冥

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⒈国外研究现状⑴教育管理体制随着大学对国家政治、经济功用的不断凸显,各国都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和控制(任增元,刘娜,李一鸣,于天罡,2014)。英国1992年前的大学自治权利大,政府管控少,之后的大学政府管控增多[1]。美国大学中设有董事会、校长、评议会、教师四类权力机构, 分别代表出资方权利、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普通教师权力。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每种声音的份量根据特定情况下每部分成员的责任来确定[3]。共同治理的结构平衡了学术和行政之间的关系,确保了教师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遏制了管理部门的官僚习气,是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中最为关键的元素。⑵行政人员数量多国外高校行政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多。美国大学所有的雇员中,教学人员与行政勤杂人员的比例是1 :4 至1:5。斯坦福大学共有10445 名雇员,其中教授和其他学术人员只有1714人,所占比例仅为16.4%,其余83.6%都是行政勤杂人员[4]。⑶行政不是教授的优势教授们的知识结构逐渐向纵深拓展,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不自主”地倾向于从自己特定的学科和专业出发,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就像战争的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交给教授们决定”[5]。⑷行政权独立于决策权行政权独立于决策权,是避免专权独断的重要分权,并不意味着其高于决策权。[6]欧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在于,校长工作行政化、学术决策教授化[7],校长工作自然就变得轻松。⑸尊重学术权力与教授治校是办好大学的关键“要彻底实现大学的目的,大学政策就必须由全体教师来决定”[8]。日本现代化大学教育之所以很快跃居世界前列,就因为尊重学术权力与教授治校。学校一级成立评议会,学院一级成立教授会,负责重大政策的决策,集体通过之后交付校长或院长执行。民主的实质是平等决策,不是简单的征求意见[9]。称号“亚洲第一学府”的东京大学在硬件设施上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但它始终将“教师治校”放在学校管理的核心位置,每个院系都由自己的教授和教师管理,几乎不设专门的行政人员[10]。⑹教育资源近乎平均分配荷兰之所以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拥有顶级大学最多的国家,就在于各个学校之间很少有重复的学科建设,学术和教育资源能在各学校之间比较平均地分配,使每所大学都培养出了自己专攻的学术强项[11]。⒉国内研究现状⑴事业单位行政化的概念行政,就是行使政策。行政部门的本职是执行权力(杨克瑞,2014)。“行政化是以官僚科层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管理在大学管理中被泛化或滥用,即把大学当作行政机构来管理,把学术事务当作行政事务来管理(钟秉林,2010)”。“去行政化”其实是“去官僚化”,不是不要行政管理,而是要减少行政对学术的过分干预,由官本位转向学术本位(赖星华,2015)。“去行政化”一方面是去除行政级别,另一方面是阻止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过度干涉(蔡慧、魏雪、王华伟,2014)。⑵事业单位“行政化”的形成原因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统治使大学成为政府的附庸。高等教育预算投入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甚至有一些随意性,成为政府干预高校的主要根源(陆小兵,2013)。高等学校行政化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刘尧,2010)。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行政权力泛化和行政管理失当(刘丽,余蓝,2014)。官僚化需要一定社会背景,批评大学官僚化实际上就是批评这个社会(蔡慧,魏雪,王华伟,2014)。⑶事业单位“行政化”的危害行政化使大学成为准行政机关,行政权力压倒学术权力,官本位越演愈烈(高飞2011;蔡慧,魏雪,王华伟,2014)。严重压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教师地位边缘化(刘绍春,2012)。导致学术风气淡化、业务水平下降(李鹏、周畅,2013)。[12]⑷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重点破解大学“行政化”难题,一方面要政府放权落实大学主权,另一方面大学内部要分权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刘丽、余蓝,2014)。高等学校去行政化应该以教授治校为切入点(陈何芳,2010),从民选校长开始(卢荻秋,2010)。政府在去行政化中应提供民主和法制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陆小兵,2013)。大学党委书记的行政化误区:一是将政治领导等同于行政领导,二是直接干预大学内部的管理实践,三是侵夺校长、副职及相关行政和组织部门的权力,以党代政(严加红,2015)。去行政化不止取消级别这么简单,政府教育部门的审批权、评估权等也是制约大学去行政化的重要因素[13]。要扭转学术委员会“就学术论学术”的狭隘认识和只能“务虚”的误区。学术委员会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关,校长在学术委员会领导下具体实施学术工作[14]。⑸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目标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仅仅以“去行政化”为目标,而要建立以学术为主导,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适应、协调和平衡的现代管理制度[15]。⑹事业单位去行政化需有注意的问题行政机构和行政化没有必然联系。在某种管理体制之中,即使有行政级别也未必就一定“行政化”;而在另一种管理体制之中,即便没有行政级别仍然可以政化倾向”(田茵、钱学峰,2013)。形式上“去行政化”容易,打破“唯级别论”是改革难点[16]。必须痛下决心取消行政级别的附加值,如公费医疗、公车福利、职务消费特权等(韩金惠,2013)。去行政化要避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刘丽、余蓝,2014)。图片来自网络(下同)[1] JefCVerhoeven.从欧洲的三个国家看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J] .郭歆, 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5):1 -8.[2] 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考———基于美、英大学治理的比较研究.朱骞. 中国农业教育 双月刊 2011.1[3] [11][12]Statement on Govern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B/OL].[2014-09-13]. http://www.aaup.org/file/statement-on-government.pdf.[4] 田茵,钱学峰.刍议高校“去行政化”的几个误区.领导科学论坛, 2013(3):13-14[5] 田茵,钱学峰.刍议高校“去行政化”的几个误区.领导科学论坛, 2013(3):13-14[6] [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7[7] 杨克瑞. “去行政化”背景下的学术权力与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教育科学》, 2014, 1(1):45-49[8]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4] .[9] 杨克瑞. “去行政化”背景下的学术权力与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教育科学》, 2014, 1(1):45-49[10] 从国外名校的发展看我国高校改革的方向.张鑫.大学教育,2013[11] 从国外名校的发展看我国高校改革的方向.张鑫.大学教育,2013[12] 杨克瑞. “去行政化”背景下的学术权力与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教育科学》, 2014, 1(1):45-49[13] 罗杭.南方科大去行政化的制度环境与变革认知.《经营管理者》 2013年13期[14] 杨克瑞. “去行政化”背景下的学术权力与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教育科学》, 2014, 1(1):45-49[15] 借学术自由之火, 建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去行政化” 的思考.杨移贻.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第2期(总第96期)[16] 韩金惠.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要打破唯级别论.2013年11月19日半岛都市报

数米而炊

最全面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南,教你开题报告如何写?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都应该重视开题报告,而不应该视其为可有可无或是走过场的环节。所谓开题报告,就是提出问题,并论证思路。开题报告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回顾文献及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其中文献回顾是基础,它是提出并论证问题的关键。撰写开题报告需要注意三个要点:一、应以问题为导向来考虑和安排开题报告;二、开题报告的主体应是内容,而不是“思路”或“角度”;三、开题报告是供大家交流和探讨的,因此尽量要写清楚,且在态度上要谦虚、能让人愿意提意见。内容结构一、为什么要写:正确认识开题报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二、写什么:问题、文献与思路(一)提出问题(二)回顾文献(三)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三、怎样写四、开题报告之“开题”环节五、结语一、为什么要写:正确认识开题报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本科生毕业要写本科毕业论文,他们在开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是:问题意识不强、研究方法误用、研究缺乏创新以及写作水平不高等。归纳一下,成因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主观上的,即学生本人不认真、不努力,就是想对付对付,只为开题而开题。另一类是客观上的,即学生未能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及基本要求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就后一类情况来看,指导老师更有必要加强学生开题报告的指导工作,告诉学生开题要做些什么、怎么做,避免开题报告会变成开题现场指导会,成为滞后的指导活动。为此,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开题报告的重要性。(1)开题报告是对大学本科四年的理论学习与思考以及应用能力的一次检验,它是本科生撰写学位论文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从经验上讲,好的开题就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开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写作是否顺利,甚至能否完成。(2)开题报告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出所研究的问题并论证研究思路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开题报告不仅要明确提出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且还要阐述提出这些问题的依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撰写开题报告就不能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将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开题报告的表格逐一填满,而是要围绕研究目的,理清研究报告中所包含的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其内在逻辑去表达。(3)开题报告还有一个潜在作用,就是交流与探讨。学生在准备和撰写开题报告时就应考虑到,写出来的开题报告,就是要让老师、专家和同学来帮忙判断一下:将要研究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等等。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指导老师考察的重点。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学生在研究报告中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 喜欢谈论别人的东西,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 指导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 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思路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二、写什么:问题、文献与思路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第一个任务,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以及对研究设计与思路的初步构思。从内容上看,开题报告包括三大要件:一是提出问题;二是回顾文献;三是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一)问题的提出虽然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要求陈述的具体内容有较大差异,但其核心却是一致的,即都内在地指向所要研究的问题。所谓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在理论或实践中存在但又还没有研究或没有得到彻底研究的问题。对初学者而言,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暂时撇开创新性,但至少应该具备理论性,有现实意义,并符合一定的方法规范。(1)问题提出是有专门格式要求的!所提出的问题至少应包含理论概念,如能涉及到相关理论,那就更好了。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包含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达。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专门的格式。对于初学者而言,要么是“临摹”相关文献模仿着提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问题,要么是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同时也能得到同行认可的问题。最忌讳的是,随意随性地将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矛盾或冲突简单地构造成所要研究的问题。(2)问题不是一下子跳出来的!提出问题,好比“剥笋”,是一个思维逐渐聚焦的过程,结合已有文献和自己的思考,一层一层地剥,还是比较艰辛的。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思维训练。值得推荐的是“三步走”训练,即: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小微企业贷款、合作金融、金融监管等,以此为圆心,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研究视角来分析该“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实证方法等。第三步,考察研究该问题的可行性。例如,现有理论是否可以解释所关注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将上述些问题细致捋一遍,就可以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即自己研究究竟与已有研究有哪些异同。(3)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问题陈述其实应包含研究者的初步判断,即假说。从假说的提出及验证角度来讲,研究者脑海里其实已有对问题的初步认识和回答。应该注意的是,所谓的假说或针对问题的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4)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最好能满足以下四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该问题能够直接锁定当前经济社会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即该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形成破解现实难题的政策举措;第二个要求是该问题的提出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好能与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个理论基准直接对应,这将反映研究者的专业思维范式与思考深度。对初学者而言,可以说,所从事的大部分研究都是理论应用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提出其实也是找准一个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展开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切记,这里的理论是“基准”或“参照”,可以运用或借助它们来更好地观察、分析现象和问题,而不应该是直接应用。第三个要求是问题的提出应包含对研究方法的考虑。第四个要求是问题的提出应暗含问题的解答,即提出者应有初步结论或待检验的假说。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或提出,至少需要从现实需求、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初步研究结论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大部分初学者在问题提出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上述四个方面下的功夫不够,或者是在上述四个方面统筹考虑不周。提出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阐明其依据。从问题所处的研究背景来看,这个依据就是问题、方法与观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所提出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其核心就在于,要阐明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逻辑。具体表现在:①问题与问题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者可以从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中生出新问题,研究者首先要熟悉相关文献,并对其加以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或述评),找到其中所研究的问题。通常,问题都是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如果不把握问题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不仅难以理解当前正在研究的问题,而且无法觉察问题的发展趋势。②问题与方法是相互联系的。一般而言,如果不从方法层面考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方法与问题之间的匹配性,对方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实,同时也不可能创造性地提出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③观点与问题、方法是相互联系的。观点与所研究的问题、所运用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梳理、没有对方法的分析,就很难判断出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可见,对研究文献中的观点加以研究,绝对离不开对问题和方法的考察。因此,基于现有文献所呈现的观点为基础去提出问题,就要求研究者具有对问题、理论、方法及观点的综合性认识,这种综合性可以表现在问题的澄清、方法的修正、新观点的生成上,当研究者把新观点的生成作为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考虑到文献综述基本上都是围绕问题、方法与结论来陈述的,如果研究者能够认真完成文献综述工作的话,完成提出问题的这个任务就不那么困难了。毫不夸张地讲,做好文献综述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5)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背景。一般而言,在引言或导论中都应先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并要有针对性,注重结合文献回顾并以资料分析为基础。关于研究价值,既不能空而大,也不能去套,或罗列那些根本解决不了的研究目标。研究的创新是相对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这种“不同”才可能是自己文章的亮点。这方面不强求,也不做硬性规定。但对研究价值与创新的阐述,都应立足于自己的研究,不要把与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应切记:尽量写与自己研究相关的价值与意义!(6)选题的若干细节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因此选题应本着以下原则: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难易度及任务量适宜。与自己实际教育背景、科研工作或实践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反映本学科的新问题、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政策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一个悖论:越小的题目需要阅读的文献越多,思考也越多,但越容易去做!其中的道理其实比较简短,只有下了大功夫,才可能将题目“缩小”下来。(二)文献回顾文献综述是撰写开题报告的基础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也称为“文献回顾”、“文献考察”、“文献评论”、“文献评估”等,这些词彼此可替代使用。文献综述即是一个“过程”,即是对目前为止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文献的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也是一个“结果”,即最终要梳理出一个将要研究的问题、命题或假说,尽可能地呈现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1. 为什么要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有两个特点:一是“展示性”;二是“导向性”。前者反映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全貌、脉络以及内部结构的整体把握,后者则反映文献综述的最终归宿与“结晶”,如果没有归宿,说明就是瞎逛,而没有结晶,说明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概而言之,文献综述就是在全面、深入理解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及可行思路。一方面,展示自己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掌握情况,必须具体,否则没有人相信;另一方面,分析已有文献并论证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及其价值(理论上与实践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献综述其实是一项“研究”工作,即从文献角度来论证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是有价值并可行的。从论证性质来看,它应该是议论文。2. 如何写“文献综述”?写文献综述,应该围绕文献综述的目的来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有二: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论证思路。那么,文献综述首先最好能够按照所考察的问题来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其次,文献综述在梳理过程中还应该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角度、方法及发现展开评价,由此为自己的问题与思路开辟道路。(1)文献综述应为选择和界定研究问题服务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确定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方向。研究问题始于文献回顾。应该看到,一些学生会对如何选题特别是如何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研究课题的价值等方面提出疑问。这些提问既与研究问题的选择相关,也与文献回顾的工作相关。而文献回顾工作就应该为聚焦问题而服务。其次,研究问题提出需要文献回顾来提供学理支持。值得强调的是,问题不是提出来的,而是论证出来的。而论证问题的价值、意义及研究的可行性,其关键还要依靠文献回顾,只有基于已有文献回顾才能阐明清楚自己将要进行的研究、所要研究的问题值得做。文献回顾将表明已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空间,以及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2)文献综述需要为研究设计与思路服务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研究者在探索该问题领域时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策略,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研究方法,以及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手段。这些研究角度、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代表了以前研究者所尝试过的各种探索道路。无论其成功与否,结论如何,都为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确定研究视角、进行研究设计以及选取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的框架。文献回顾同时还是研究者呈现其研究逻辑的重要过程,通过将研究的问题与分析框架、资料性质等紧密联系起来,文献回顾也可以清楚地呈现出研究设计的内在逻辑。研究者通过评价前人研究中各种各样研究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十分便于在自己的研究中进行借鉴。从这角度来讲,文献回顾部分最好按照自己研究的内容来安排,这样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比性。当然,正是有了前人研究的这些帮助,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才能够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甚至还能够有所创新。(3)文献综述写作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点要点之一: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区分开来。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确实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如“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国合作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实现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与之相对的是,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要点之二:围绕自己的研究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比较与梳理。其中的关键是比较,找出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其已有研究在视角、方法及结论上的异同,有点像“将钟表拆成一个一个的零件,然后对这些零件进行比较”,这是基本功。要点之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很多时候,初学者写的文献综述就像是流水账,没有归纳和概括。这反映出作者对问题的把握还不够深刻,或者说是在综述时,对用问题串联文献还不够自信。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直路最短、最省事。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 就行了。(三)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之后,接下来准备怎么去找答案,即要阐述大致的研究思路,以及具体方法,如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和计量实证研究方法等。研究设计与思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概念界定。即对论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2.分析框架。分析框架是对整个研究分析思路的部署与安排,它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但它在形式上是简约的,而不是很复杂的。3.研究方法。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 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论文研究写作过程中,学生应在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与应用某特定研究方法, 并将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学生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如何使用该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学生需要阐述清楚自己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在写这部分内容时,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一下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具体过程和选择依据讲清楚就可以了。更进一步来看,研究方法要与所研究的问题匹配。虽然许多研究方法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是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路线、方式就不同,研究方法不仅仅与论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由问题的提出来完成)相互对应,更重要的是要与研究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基本对应(不一定一个问题对应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方法对应一个问题),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根据各类问题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与思路这一部分,需要把握的是,整个行文是“论证”而不是描述,即向读者或同行阐述你的研究设计与思路之于你的研究问题是贴切的,是可行的。在问题提出、文献回顾以及研究设计与思路论证三个方面中,文献回顾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研究者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研究者自己的问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三、怎样写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步骤、研究提纲。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切记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③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阐述该选题的目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理论适用性、研究方法等。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明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开题报告的提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课题的目的、意义(论证);②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梳理);③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④进度安排;⑤预期研究结果。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四、开题报告之“开题”环节在本科生开题环节,指导老师要从硬性要求与非硬性要求两个层面,来判断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合格,并围绕这些要求提出完善意见。1. 硬性要求所谓硬性要求,是指决定开题报告是否合格的要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选题是否符合专业要求。这一点从论题就可以观察得出,凡不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则一律视为不合格,应重新选题和开题。(2)选题意义是否得到了有力论证。这从开题报告中的选题理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如果选题意义是东拼西凑,或是牛头不对马嘴,同样需要重新开题。(3)选题是否具有可操作完成的可行性。这可以从研究基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项目中审议得出。如果题目太大,显然是本科生无法完成的选题,或者是其没有能力完成的,则必须重新开题。2. 非硬性要求所谓非硬性要求,是指在已经具备开题“要件”的基础上,对其是否能够做得更好而提出的要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现状的把握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对文献掌握是否充分;对文献资料的内容介绍是否具体;对文献资料是否进行了分类整理再加以介绍;对文献资料研究内容是否有自己的归纳评议; 是否阐明了研究现状与本人要做的研究之间的关系等。其中,特别要反对“流水账”式的文献综述。(2)写作提纲的逻辑关系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论文题目、章节标题是否准确鲜明;一级章标题是否紧扣了论文题目内容、二级标题是否紧扣了一级标题内容;;章标题是否符合平行展开或递进深入的逻辑关系;二级标题是否符合平行展开或递进深入的逻辑关系;写作提纲是否完备等。其中特别要反对“思路式”或“编书式”的写作提纲,因为它们缺乏实质性内容;也就是说,写作提纲最好能按照内容或观点来写,按重要性排序。(3)参考文献的准备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是否包括著作、论文等各类参考文献:是否包括对本项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论著; 是否包括反映最新研究的文献; 是否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文献; 是否包括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等。其中,特别要反对“杂烩式”式的参考文献。(4)开题报告书撰写的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 写作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各项内容是否完备;各项内容的填写是否具有针对性; 文字是否表达准确、简练,是否有条理等。其中,特别要反对临时“拼凑式”式的开题报告书。五、结语现如今,本科生开题报告都以规范的表格形式来呈现,这种形式在确立标准与规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表格内含的项目被分割符号分离开来,从表面看,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独立性,但这样却很容易忽略各项目之间的联系。许多本科生狭隘地认为,似乎填好了表格所要求的项目,开题报告就算完成了;再加上学生们以日常思维来理解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研究工作计划等,在他们看来,开题报告似乎就是他们的学习计划或工作计划,按部就班的痕迹太重。个人认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的首要药方是“以问题为中心”。开题报告就是有依据地提出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方法。界定清楚了问题,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从内容来看,开题报告至少需要提供问题、理论及方法方面的思考内容。只要学生们坚持一切以问题为中心,就不难找到开题报告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难写出能够真正指导自己研究的开题报告来。开题报告的关键是文献综述,它是提出问题的重要依据所在,也是确立研究思路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关键支撑。可以说,文献综述最能反映学生所完成的工作量。开题报告的主体应是内容与观点,而不是“思路”或“角度”。也就是说,应以推进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不是搞一些概念或方法上的噱头及花拳绣腿。开题报告中一定要明确所运用的方法是什么,该方法的特点是什么?选择该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等等,最好能拿出一个专题部分来把所要使用的方法阐述清楚。最后,再次重申个人对学生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做到言之有据、文字表述准确。一言以蔽之,宁做一条对社会有价值的清澈小溪,也绝不做貌似高大上的一池浑水。Ps:请同学们重视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哪出儿

从零开始,如何快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高校都延迟了开学,但一些学校为了不影响毕业,已经远程开展毕业论文相关工作。一说写论文,很多同学脑子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写什么主题?也不知道怎么写?或者说不知道什么主题是当下值得研究的?如何选定论文题目?如何开展论文,并搜集资料?如何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框架?如何阅读文献?如何写文献综述?如何写论文正文?查重?毕业论文答辩?等等全文较长,建议先收藏再看。1.如何选定论文题目?(1)相关主题的方向来源?方法一:学科专业相关的主题(看文献找灵感)方法二:导师研究方向的领域(和导师沟通)方法三: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主题(兴趣)(2)怎么找到该主题?方法一:泡期刊文献图书馆去自己学院(有所学领域相关的期刊)图书馆,花1-3天沉浸式泡文献。按照该领域最权威的顶级期刊标准去看看大牛们最近都在研究什么?你对哪些专业名词感兴趣?标注你感兴趣的文章和作者信息等(做好记录)、多家期刊对比看看该主题是否是你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有价值点、形成文档(备注细节)。方法二:知网找主题怎么找?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拟定尽量新颖的题目和方向。下文示范(以经济管理为例)方法三:参加各类专业领域的主题会议、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找主题方法四:关注对应专业的期刊、高校的研究生网站、杂志官网等找主题课题的研究项目衍生出来的主题,很多学者会分享他们发掘新颖新研究领域的好玩地方;方法五:导师给定主题(真香)方法六:去学校打印店看看有木有想法可能角落里有草稿!(别听我瞎说,我也是道听途说)举个例子笔者研究的是经济管理领域,那么针对经管类的期刊,我要找新的研究主题,那我会直接去图书馆找一年内的:中文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等等等期刊。英文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逐一翻阅做笔记(我喜欢纸质版本记录,但电子档更有助于后续增改),每天做个总结。从看的文献中发散思维,寻求变量的联系,思考你可以研究什么主题,选出三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接着,将该主题输入输入到知网里搜索,看看该主题研究趋势,年限、篇数以及谁在研究,找到源头和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反复操作,大概1-3天,整理出你觉得感兴趣且算是新颖的主题去找导师沟通,让老师从专业领域提供意见,将主题联系起来且提出专业的方向意见。如果自己导师不是很“靠谱”,你可以寻求对应领域的授课老师的帮助。一般老师人都是很好的,热情礼貌多互动,说明来意寻求帮助,一般老师不会拒绝“好学”学生。2.如何开展论文,并搜集资料?(1)查找文献的网站?常用中文:知网、维普、万方、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常用英文:谷歌学术、Sci-Hub、百度学术、IEEE;常用图书:知网、读秀、图书馆。关于英文文献免费下载sci-hub最好用DOI法,找到需下载的文献,然后复制该文献的DOI粘贴到sci-hub搜索框中,即可下载,非常精准。(2)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请教导师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方法一:首先查找并阅读发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方法二:查找权威教科书及其提到的某领域的经典文献方法三:查找学术权威发表的研究成果,著名学者的文章和研究3.如何确定论文结构如何确定文章的结构?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定,但本着研究科学的严谨和规范,必要的研究框架必须具备。脑海中要清晰自己的研究脉络和思路,若求快的话,可先打好框架,然后填入必要的内容。论文框架具体内容要细化到各自研究领域中去,没有统一的标准。个人建议:找到专业领域内自己研究方向的几篇优秀论文,仔细研读论文行文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思路以及可获得性的难度情况。寻找到行业标杆的论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创新点突破一下,模仿中创新。4.怎样阅读文献?根据文献的贡献大小,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1)读摘要和结论很多经验研究文献有较大的重复性,量表、研究方法都没有改进或改进较少,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测试不同情境下的理论适用性,有时结论大同小异。对于这类学术价值不大的文献,读摘要和结论即可。(2)读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大部分文献在方法、模型构建或者样本选择方面会有一些独到之处。对于这些文献,应该认真阅读介绍文章主要贡献的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四个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思考文章的创新之处与我们自己的综述对象之间的关系 。(3)通读全文上述两种方法主要用来阅读次要文献。对于我们在前面提及的代表性文献 , 就应该认真阅读全文,包括引言、方法、数据、发现、结论各个部分。这类文献通常是经典文献,有时字字珠玑 , 需要认真体会 、揣摩作者的观点及其提出的过程。阅读文献时应该做好读书笔记,把篇名、作者、出处、发表时间、页码等信息记录下来。笔记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章观点、方法等方面的总结 ,二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读完足够多的文献,对笔记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删减和组合以后就可以得到文献综述的基本素材,并且能够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5.如何写文献综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前人是否说过前人说过什么前人是怎么说的何人、何时、何地说过如果我们能够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回答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基本确定我们要做的研究或要写的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可以说,做好文献综述,研究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工作便水到渠成。写文献综述的方法?(1)按照综述对象的不同构成部分。(2)按照综述对象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3)按照主要的研究范式、学术流派、研究视角或观点。(4)按照研究阶段(时期),还有一些文献综述类文章以主要人物、研究方法等为线索来进行综述。写好文献综述有几点建议和注意事项:(1)切忌只述不评(2)确保准确 、清晰(3)组织好材料 , 避免罗列 、堆砌(4)缩小范围 , 突出重点,认真读文献6.如何撰写论文正文?到论文正文撰写时,我建议你先把之前所整理的优秀论文从头到尾再读一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论文框架开始分章节撰写。从引言开始,你就进入到每一个章节的撰写了,不会写?没关系,打开那些优秀论文,只看他论文的引言章节,看20篇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都大同小异,只是研究内容不同,而逻辑和叙述的逻辑顺序都是有章可循的,所以,你只要根据这个规律进行行文,在格式范围内加入自己的想法,这就会省心多了。然后就是第1章到第6章。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论文结构等,你只要读过50篇以上的论文,你就会发现,原来也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恭喜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等各个章节你都已经搞定了。最困难的就是中间的3.4.5章节了,这些章节是真的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定制的,这没有办法,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内容套用在别人的通用结构上,先不求辞藻多么华丽,先完成再完美,先保证基础的骨架结构的完整程度。在撰写3.4.5章节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你的论文一定要有数据支撑,如果没有,那么你就需要去寻求导师的帮助,或者去寻求往届师姐师兄、同届同学的帮助,如果你是做的实证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如果你是做的系统实现,一定要有实现了的系统,当然以你的情况来看,可能没有时间去做系统了,但是也要求助互联网,找到类似的源码,跑一跑,按照自己的设计,重新设计下封面,实在不行,你试试Photoshop或者电脑上的F12键,总之,要把论文所需要的系统截图、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完完整整的展示出来。当以上章节都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把摘要和第6章的总结和展望写完,方法套路与上文类似,不要怕不会写,不会写的时候就停下来,读优秀论文,没有什么不会写是10篇优秀论文解决不了的,不行就20篇,直到你写出自己的论文为止,不要担心不会写,当你认真读完20篇相关论文之后,你一定会写,你要相信我,实在还不会,你可以找我。7.关于查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尤其是对于论文,更是这样,论文写完之后一定要修改,这里的修改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行文修改,比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学术的表达方式,这些可以找导师、同学一起修改。这里要记住一些点,比如论文中不要出现“我”,如果非要出现,请使用“本文”来代替,论文要多用陈述句,避免感叹号、疑问句。引用别人的部分,一定要规范化标记,这样在最后查重的时候少很多麻烦事,不过个人不建议过多引用,因为你在引用过程中会造成重复,在查重的时候如果你引用不规范,就会被算作是重复率当中,所以,一定要谨慎引用。然后就是第二步修改了。如果说第一步修改是主动地,那么第二步修改就完全是被动修改了,你要把你的论文放到知网等查重系统上去查重,查重完之后,会有一份详细的查重报告,把其中重复了的段落和句子,用自己的话再重新说一遍。注意:需要明确自己学校采用的查重系统是用哪个?要根据同一系统给的报告降重。

柊司

论文文献综述是什么?怎么写?看完你就知道了!

哎呀呀呀!要毕业了好开心哦,但是呢,即将毕业的各位同学,先别急着高兴哦~还有毕业论文在等着你呢~那么怎么写毕业论文呢?毕业论文一般要包括这些内容:摘要、绪论、文献综述、正文、结语等等,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文献综述吧!论文文献综述是什么呢?怎么写呢?下面就一一为你解答!一、文献综述是什么?1、定义文献综述主要是撰写人在确定论文选题后,结合前人的观点、研究,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自己对选题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它非常重要,是开题报告的重点。2、内容和要求文献综述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了这些内容:现在存在的一些观点;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前人研究的基本概括、还待研究的内容、以及发展方向。文献综述在字数上,有着一定的要求,字数一般要在1000字左右。二、如何写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一般有这3种结构:第一种结构:研究背景及意义--现状--评述--参考文献;第二种结构:研究现状--主流观点--存在的争议点与矛盾--参考文献;第三种结构:背景及演变--主流观点--研究方法--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2、找文献综述,要满足这2个条件的:一新的,二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不需要太多,一般10篇左右就够了。但是呢,每一篇文献综述都要花时间好好研读一篇。3、在写文献综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时,字数不需要太多,一般200-300字左右就够了。写的时候,重点一点要突出,要涵盖这些内容:国内外背景、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有什么意义等等。4、写文献综述的评述时,字数要把握在200-300字之间。评述中不仅要指出亮点和缺点,还要进一步叙述接下来研究的思路。5、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时,则要注意格式的问题了。不少朋友在写参考文献时,格式都出错了。所以格式问题要特别注意。6、写文献综述时,切忌莫无中生有,任凭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杜撰,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行为。另外,写文献综述要客观、公平、公正,千万别为了放大自己论文的亮点,故意抹黑、放大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要知道这种行为是很可耻的!OK,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葛

今年你申报国家社科吗?先看看专家的经验

特别说明:此申报技巧说明是根据个人经验、专家意见综合撰写而成,仅供申请者参考。总的来讲,形式大于内容,怎么理解?1.选题新颖或视角新,题目一看就有一种冲撞力,所谓能吸引评委的眼球。最重要的是课题设计论证。在初评后,进入复评的大致比例在1:5左右。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不一定选原来的题目(指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范围与 方向,非应用对策研究),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可以将原来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有的老师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2.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详实、全面、充分,并作适当的归类,同时提出作者本人研究的独特视角或选题的价值所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是衡量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申请者不能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怎么能谈得上超越呢?实际上可以上网查查,就能掌握50%左右的资料。对研究成果的表述要准确,重要人物与代表作,一定要点出来。千万不要去贬低前人或别人的东西,如填补空白之类,也不要对别人的成果 评价过低,如这方面不好,那方面不足,过于吹嘘自己。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不要泛泛而谈。资料性很强的东西可以做,一般的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如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最好侧重于具体问题来谈。预期价值体现在理论创新或实际价值之上。一般来说,联系实际就有价值。3.研究内容观点新颖,有创新性,且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或分为几大部分,或分为几大主题进行论述,最好不要搞成一本书的框架。有的同志在写研究内容时,附了一个详细提纲,可以。搞得好,很好,也有可能是画蛇添足。但一定要避免写成教科书。要把申请者的创新点写出来,如用黑体字区别开来,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把闪光的文字突出出来。4.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最好能画图表来说明,以便一目了然。研究方法不要过于追求,坚持一些我们必须坚持的方法,即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述,但又不要过于墨守成规。主要指出有什么新见解,最好能回答理论与实践中某些问题,行文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引起歧义或误解。尤其是在涉及西方的理论时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第一层面,其它研究方法可以是第二个层面。5.研究成果要求有一定的前期基础,如有相关论文或著作做支撑。有什么成果就填上,没有可以不写(特别是青年课题,并不作特别要求)。参考文献:代表人物的著作不可不提,如研究善治就必须提到俞可平。选的参考文献,近期的不要遗漏。完成条件:负责人的成果可以倒排(指时间上),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深刻些。主要成员的重要成果也要反映出来。预期成果:阶段性成果不要写太多,否则结项时太被动。有2项就可以(提示:这是专家意见。个人认为,4~5项为合适)。最重要的是最终成果,最好是专著,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千万不要是论文集,否则让人感觉是临时拼凑。完成时间:一般是二至三年(提示:应用对策研究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研究经费:按照规定要求做预算。如果有实地调研,经费可以适当增多。6.课题组成人员注意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跨部门、跨地区联合申报。主要参加者人数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写一两个人,力量单薄了一些,依课题的内容在3~5人为合适,不要异地凑合,否则沟通困难,但进行全国性调研则可以。课题组成员一般集中于本单位、本市。在读研究生不宜太多,否则给人的感觉不是老师在做,而是学生在做,可以有一两位博、硕士生。不要把忙人或领导干部写上去。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最好有一些,与实际部门联系紧密的课题尤其应如此。成员搭配最好合理一些,如分工、专业特长、学科特长等。7.能进行实证研究的课题,最好以实证为主。以上各项注意事项,通过申报者的规范论证或者说研究实力作主线,有机串连起来。另:在复评时,初评阶段的打分不予考虑。单位领导人审核意见,有的不签名,仅盖章,不太严肃。最好写上几句话,不要写得太多。用手写比较好,给人的感觉比较好。申请书最后能否被选中,一方面取决于申请者本人的学识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申请书的规范填写。从对比角度看,没有被选中的项目在规范填写方面的主要问题有: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几乎没有述评;(2)不是述评前人的研究状况,而是介绍有关名词概念,恰恰这是同行专家所熟知的;(3)述评前人研究状况时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研究,或仅罗列了某些书,没有阐述其观点与申请者本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而体现其研究的重要性;(4)不是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以自己的观点替代之。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国内外同领域中的代表作都能提及,对其观点都有述评。2.选题意义(1)对课题意义强调过分,没选中的项目中有1/5的都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内独创等;(2)意义过于宏观,究竟有什么意义,看不出来;(3)意义过于庞杂,仅意义一项就写了700字。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意义有具体说明,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3.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观点)(1)有的提出研究设想,但没有提出研究观点,不要认为没有开始研究就不能提观点,探索性观点还是要的;(2)有的写上了整本书的框架,关键在于通过主要内容体现申请者的主要观点;(3)有的主要观点缺位,以研究思路与方法代替观点;(4)有的主要观点不鲜明,只是一般的论述,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5)研究内容过于庞大,主要观点根本无法表达。最重要的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申请者自己的观点。如有前期研究,就能从主要内容和观点上看出来。4.研究方法在什么地方查找资料,最好要标明;在哪些地点调查,它的特点在哪,写出来。有条件的话,可以划一个研究方法图。来源:网络,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

能乎

如何在三天内完成一篇开题报告呢?

1、写大纲首先,选题一定要经过导师同意,再写大纲。写大纲的目的是为了告诉老师,论文框架是什么,研究什么内容,拟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2、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研究背景,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该选题,该研究对社会、学术等方面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在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查找相关综述,研读10篇以上经典文献,参考借鉴。4、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简单介绍研究内容(附大纲框架),论文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定量分析法等)。5、论文研究难点与技术创新点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困难,及相关创新点。虽然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完成论文的时间期限特别短,但真正着手去完成时也是马虎不得,掌握住核心方法,每天控制好时间去完成相应内容,想在三天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开题报告都是可行的。

故观之名

国内外心理学现状如何?发展趋势怎么样?

答|百度派 @阿达出生地直到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科学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其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有待于未来的心理学家们去开拓。可以说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它一直在哲学的怀抱里挣扎着。国内外心理学现状目前,因为很多心理现象都和生理机制有联系,所以国内外都把脑科学的研究视为心理学领域的前沿,这与生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高的相关度。心理学可以从生理学中提取精华,为己所用,但过度的提取便会出现过度的现象,将为心理学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现在西方的心理学研究过度倾向于“mind”的研究,忽视“heart”的研究,而这更应当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发展趋势再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另一个热点——心理咨询。国外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哲学博士或者教育学博士学位,它已包括了对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准的要求。而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要求和国际上的要求距离甚远,这有待国家某些制度的完善。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非常的广泛,APA(美国心理协会)就有53个学科分支,每个分支都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偏于基础性的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到偏于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总能找到你所喜欢的方向。各个分支竞相发展,使得心理学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心理学的发展还是比较完善的,也比较热门,心理咨询也慢慢成了心理学在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其他分支也竞相发展,整体上欣欣向荣。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梅拉妮

论文选题怎么办?开题报告怎么写?李永清教授的开题报告解读讲座

9月21日上午,李永清教授为我院2018级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开题报告解读》的讲座,主要从学位论文选题以及开题报告撰写两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讲解,同学们获益匪浅。以下全是干货,大家收藏好!!!|论文选题|一般需考虑导师研究领域和专长,结合自身工作、实习经历和个人兴趣,选择并确定学位论文选题。(1)选题不能与本学科领域显著偏离,要突出实践价值,兼顾理论价值。(2)应充分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已有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并结合本人实际情况、研究兴趣、研究能力、前期研究成果等确定选题。(3)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有数据、证据支撑,避免老生常谈、大题小做、大题泛做、纸上谈兵;提倡新题新作、小题大做、小题细作、问题深做。(4)论文题目应明确、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反映出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字数适当,一般应以20个(左右)汉字为宜,避免使用空洞、宽泛、似是而非、字数过少、简单含混的论文题目。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中摘选。|开题报告撰写|按照“外延浅、内涵深”和“小题大做”的原则选题之后,为了满足学位论文写作“以事论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法、言之有据、言之有论、言之有序”的基本要求,达到学位论文“应用价值与创新性、理论深度、研究方法、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的详实程度”的考核标准,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开题报告是由开题者把自己学位论文选题情况向答辩委员会陈述,由评委进行评议。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选题是否值得研究,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否可行。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论文选题应该研究,自己有条件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选题确定之后、实施研究前,关于选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以及对研究内容和整个过程的构思、策划和安排,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开题报告各部分的组成和要求如下: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就是对选题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选题背景就是要说明作者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对该选题进行研究。1.2研究意义选题的研究意义就是阐述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阐述首先要突出选题的现实价值,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不要牵扯太远,可从题目的关键字说起,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比如“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选题,不要去过多论述一般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而应该找出目前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与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普遍问题,作为出发点论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价值。2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因此,要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查阅国内外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了解他人在这些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和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论文选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分析和论述“谁—利用什么方法—在哪个问题上—取得了什么进展”以及“该工作有何优劣”。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要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选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提出作者的学位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在引述他人的工作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引用的出处(参考文献)。只有被引用了的文献才能出现在后面的参考文献当中。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研究方案是在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之后,对选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初步规定了选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和路径,对整个选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可以避免无从下手或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选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选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3.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建立在他人研究同类问题所采用的思路、方法、工具上,要分析别人思路的优缺点,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研究方法要可行、具体,不要出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等没有任何内涵的表述。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文献调研、调查、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实验、数值分析(仿真)、理论推导、比较研究等。研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结合,并且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3.2 研究内容选题明确之后,要确定可行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一是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二是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现状研究是基础;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是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的确定具体就是拟定论文的结构,可以按章节写,而且在每一节模块下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该模块要做的主要工作。确定研究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拟定研究内容太难、太多,在一年内完成不现实、风险大;拟定内容太容易、太少,看不出工作量,达不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内容安排就像是工作总结;体现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多;研究内容安排内在逻辑不连贯。3.3 研究路径研究路径可以用“研究路径图”来说明。该研究路径图反映了研究工作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把“研究内容”看成是论文工作的工作分解结构,而研究路径图就是论文工作的网络图。4 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初步设想困难和问题是指在研究内容中的哪些问题、研究方法的应用哪些方面是困难和问题之处,要针对他人很少研究、突破不大、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研究内容提出来的,尽量不要说“时间不充足”、“基础不扎实”等自身原因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研究中所用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作者是否掌握、能有效运用;研究中所需的材料、资料、数据是否能获得等。解决的初步设想就是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和措施解决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作者的研究准备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即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选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确定选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选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作者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6 论文的工作量与经费的来源论文工作量就是论文的章数和大致篇幅。经费来源就是经费的出处。7 研究的进度安排研究进度的安排是学位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要根据几个大的里程碑点,科学安排研究内容的起止时间,安排的内容应便于检查和控制,还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部位,须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排列。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

不笑

文献综述:步骤与问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一个资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综述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确立学位论文的选题,还可以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一.撰写文献综述的一般步骤文献综述的撰写步骤一般可分为文献的搜集,文献的阅读和分类,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述,预测趋势或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1.文献的搜集梁启超曾说:“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搜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可见文献搜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文献的搜集包括检索和初步筛选两个紧密结合的方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完成,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光盘、网络或期刊数据库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 。与检索相伴的是对文献进行初步的筛选。研究表明,按质量的优劣可将文献分为三种类别,一种是占30%左右的必要情报,一种是占5%左右的错误情报,其余的则是冗余情报。冗余情报中又可分为必要的冗余和不必要的冗余 。因此,“无论任何研究工作,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在检索的同时,可以通过鉴别文献的真实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进行筛选。文献的真实性可从其内容、密集程度、类型、来源渠道、出版单位、作者的身份以及引用率高低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文献的先进性是指在观点、方法、材料等方面有某种创造或突破,可从文献发表的时间、文献的来源、文献的影响和有关评论加以判断。文献的适用性是指文献对研究适合的程度,主要考虑文献中的观点是否合乎实情,与自己选题的相关程度等,可以通过读摘要、结论或绪言、跋等进行判断。2.文献的阅读和分类阅读是全面掌握文献观点、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也是写好综述的基础。“教育研究文献的各种报告在其质量及综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者在阅读报告时,就应带有某种程度的批判性。”对于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文献要“批判地精读”。很多观点的分歧,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因为对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因此,首先要按照作者的研究思路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全面分析文献的观点,理解作者是在什么层面和意义上使用概念的,避免不必要的争论。阅读时要做好笔记,如做摘要、批注、札记、卡片等,详细、系统地记录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阅读的同时,要批判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以便发现尚未研究的问题。其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研究中使用。可以参考的标准有:①按学科领域分类;②按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分类;③按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分类;④按研究程序或研究方法的运用分类等。3.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论撰写文献综述的关键在于对文献观点的加工整理和评论。首先,对文献的观点按照一定的原则,如上文所提到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陈述,使之系列化、条理化。提炼观点时,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不片面理解。其次,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和评论。分析、比较和评论时要保持思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不可吹毛求疵。对于不同或矛盾观点的分析和评论,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视角,注意其不同的原因,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滥加褒贬。4.预测研究趋势,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的结尾应在考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实际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或前景,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研究内容等。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献综述的点睛之笔。对研究生而言,综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分析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如何确定选题呢?首先,从对现有研究缺陷的分析中寻找问题。现有研究的缺陷可能是方法论的局限性、理论基础的片面性,也可能是研究设计的不足或研究方法运用的不当等,这些缺陷必然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其次,可以通过对不同甚至是矛盾观点的比较寻找问题。观点的不同可能是研究视角或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任何单一的视角或方法所看到的都可能只是事物真相的一面,研究生可以从对矛盾观点的比较分析中得到启示。再次,研究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或实践经验,寻找那些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问题。最后,可以尝试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研究问题。“求助于若干最有关系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单一的视角或研究方法“就像戏院里的聚光灯,当用强烈光线照射舞台前方的某些部位时,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部位上,同时把其他特征降到背景和边缘的地位”;而多学科的视角或方法“就像所有灯光都照射在舞台上,人们的目光在整个舞台前后漫游”。将新的学科或方法引入某一领域的研究,用不同角度的“聚光灯”照亮研究对象的“某些部位”,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思路与视野,全面认识研究对象。二.撰写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1.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有些研究生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学位论文研究更要“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2.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综”而不“述”撰写综述必须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综述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那么内容就会十分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这样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程度、存在的问题等,更不必说走到问题研究的前沿了。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3.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有些研究生在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文献综述主要是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因此,综述的重点在于“综”,即其主要部分应是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个人观点,即适当“述”,可以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另外,综述提炼的观点必须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不能把观点强加给原作者;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对原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议,但论据必须充分,并能使读者分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本人的观点,不能混杂在一起。4.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研究生写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些研究生在做完综述之后,还是难以发现问题,便认为该领域已经无问题可以研究,为了完成论文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研究,其创新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未能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可能是选题不当,过大或过小;也可能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但未能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更不能随便拿一个研究过的问题敷衍了事。如果是自身原因,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静下来认真深入思考,完成选题;如果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辟新领域、使用新方法、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完成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