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毕业又有新要求,中科大的新规定得到各高校教授的认可!钓鱼闲处

博士毕业又有新要求,中科大的新规定得到各高校教授的认可!

如今的中国学术圈,全都是要求发SCI和SSCI论文,很多做学术的小伙伴都迫不得已去学好英文,要求用英语写作,这让很多学者都有异议,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必须要发英文期刊,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也不难理解,如今全世界使用最广的就是英语了,可以很好的和国际上的学术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而且很多权威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想要在全球的学术圈成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这些权威的期刊杂志上获得影响力,这才能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就在全国上下都在沉浸在学术热当中的时候,我们有一所高校,却率先让博士生发一篇中文论文,这是什么情况呢?这所学校的是哪一所高校呢?带着疑问,小易给您好好聊一下。这立下新规矩的机构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点,该博士点发出消息称,从今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要发一篇中文文章和中文论文才能毕业,最低也要在媒体或者期刊杂志上发表一篇科普文章,甚至是科技新闻报道都行。即使拥有再多的英文论文,都不行。这样的规定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该机构发出这样的毕业条件,是从多个方面考虑的结果,1.如今所有机构都要求英文SCI论文的时候,很多学生的中文水平实在太差了,这是让学生能正视中文,提高中文写作能力;2.提高中文期刊的质量,如今大家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都在国外的期刊上发表了,对于国内的中文期刊来说,大咖都无人问津,这个现象是不对的,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如今国内多所大学的教授都非常有感触,就连清华和复旦的理工科高材生,在中文的写作上面都是比较弱的,这是和如今的应试教育分不开的,如今的语文教育是模式化的,应用类的写作比较少,在写作上面比较缺乏。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今一边是英文SCI论文写作,一边是中文论文写作,要求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学术人,真是太不容易啦!如果你的英文论文写作有困难,可以和小易多交流分享,关于如何发表高被引论文,小易更有经验哦!希望你的论文发表之路能更加顺畅,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岔路沟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生毕业标准,但是就业市场上,SCI还是硬通货!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毕业标准是无奈之举2019年4月22日,清华大学发布重磅新闻,率先在国内降低博士生毕业要求,不再强制要求博士毕业生有SCI论文的要求。其实这也是清华大学面对新形势的无奈之举,2018年清华大学的优秀博士生被挪威科学家网络举报学术抄袭造假,2019年北京大学由于翟天临博士后职位受到质疑,教育部不得不专项拨款800万用来抽查每年高校的博士生论文,而清华大学目前在校博士生数量为13081人,清华大学将是被抽查的重点,不再要求博士发表SCI,将大大降低了清华大学出现学术丑闻的几率,而且也满足了很多在清华大学读博一部分人的需求,这部分人只需要的是清华的博士毕业证,而不是学术水平的高低!美国名校还坚持对SCI论文的要求清华大学放宽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给出的理由是欧美高校博士毕业生也没有强制发表论文的要求,其实这话很绝对,在欧美名校中,是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对博士生毕业有论文要求,但是很多规模小,讲究学科精度的名校还坚持博士生毕业发表SCI论文的要求,毕竟如果博士研究生阶段连一篇像样的SCI论文都发表不出来,那么博士阶段研究的成果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可?当然想艺术类等学科本来就没有必要发表SCI论文,但是理工科博士也没有SCI论文,那么读博士的意义在哪里?中国的博士很多不从事科研工作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们很少去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不断有理工科博士去做行政管理工作,造成这么尴尬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的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较低,本身科研水平就不足以胜任科研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博士后时代,很少有博士生毕业后就直接获得科教职位,因此大部分没有SCI好文章的博士生只能去高中当老师,还有一部分优秀则选择当公务员。其实清华大学开始博士学位放水后,中国其他高校也会跟进,未来中国的博士学位也会和目前的本科、硕士一样,变为普及化,但是高校虽然不要求SCI的论文要求,但是在科研岗位的求职过程中,SCI论文还是硬通货!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高质量SCI论文一直都是硬通货

秦腔

博士毕业能进什么高校?

博士毕业,意味着你得到了现阶段所能获得的最高学历。你属于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很少听说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更多的是合不合适。博士毕业一般倾向于去高校或研究机构,那么,博士毕业一般能进什么高校呢?现在高校录用人才要求很高,985高校录用条件一般都要求海外留学经历,甚至要求常青藤名校。如果你是国内院校博士毕业,去这样的高校会比较难。一般院校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低,他们往往会优中选优,都具有博士学位的一批人,毕业院校背景又相近,那么,候选人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研究经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发表文章多、授权专利多、成果奖励多的博士往往能够受到更多青睐。有一个我身边的例子,生动的说明了问题。我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回国,先去清华大学应聘,被拒。后去北京林业大学应聘,仍被拒。最终,不得不降低期望,选择入职北京农职院。在今天这个时代,借用李宗盛先生的歌词来说,就是: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选择你能决定的最适合的,就是你的最好抉择。

不比之又

到高校任教有什么要求?博士毕业也不一定就能成为大学老师!

教师职业一直都是不少人所向往的理想职业,而在不同的教师群体之中,高校教师无疑是理想程度最高,但是难度系数同样位于第一的就业选择。如果能够成为大学老师,不仅听起来相当气派体面、社会地位高且受人崇敬,并且同时也彰显了不凡的学识与才华。但是,想要成为高校教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教育要求不断提升,大学生质量在不断得到高要求的同时,高校教师水平也需得到相应的调整与规范。原本进入高校任教就不是易事,如今更是因为人才辈出竞争压力不断攀升、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难度不断上涨。那么,如果想要在高校任教,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只要博士毕业就能够成为高校教师了吗?非也!【高校和专业水平分等级,对于教师要求自然不同】首先,想要在大学任教,博士学历一般是最基础的学历要求,极个别出身于相当顶尖名校的硕士生可以成为辅导员或是助教,但是绝大部分高校招聘老师都只招聘博士生。我国众多高校分三六九等,这就意味着对于教师水平的要求也存在不同。想要在我国985、211高校任教,大部分都需要有世界名校博士生学历,国内顶尖985高校博士生还不一定能竞争得过,其在普通本一院校任教占大多数。想要在本二、本三或是一些专科任教,则对于学历要求不会非常高,但是基本上也要是博士学历。除了高校存在高低差别,专业也存在质量之差,如果是高校的王牌专业,自然需要学历和实力更强的教师团体。【科研水平和成果的要求】其次,应聘高校教师时,有了博士学历只是最基本的学历条件,科研水平能力和成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标。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非常看重科研成果和水平,以博士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刊发论文的情况、参与的科研项目、各类奖项荣誉的含金量等多项科研成果作为参考。因此,科研水平能力不足、取得成果较少的博士生想要应聘高水平一流名校教师,就很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不仅仅要在科研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实力,还有有与高校教学相匹配和温和的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直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就业人才,因此近年来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和重视也越来越高。不少教学考核制度、培养机制和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可见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越想要在水平高的高校内任教,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是一定会被淘汰的,只有内在实力与外在能力并重,才能更得青睐。总之,大学教师虽然薪资待遇较高、就业也比较轻松自由一些,但是门槛也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想要进入好的大学任教,对于学历、科研水平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是相当严格。想要走这条职业道路,还是要付出相当多努力的!

源源而来

博士毕业能去高校教书吗?还需什么硬性条件呢?

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想去高校任教,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普通院校的博士生想去本科院校教学的话已经有一定的难度了,尤其是二本院校,很多都要求好学校的博士毕业,甚至对博士专业都有要求的。现在好一点的大学,都要应聘者具有名校博士学历,海外三年以上的学习经历,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学术成果,主要指的是学术论文。一般博士毕业生毕业能进什么样的大学当老师,需要参考你就读学校品牌,你自身硬实力或软实力而定,无法一概而论。博士生属于国家的精英人才,高端智库。博士生选择进入高校当老师,更多的是考虑实现人生理想,展示平生所学。用自己的知识教育更多的人,推动社会进步。一般博士能够进什么样的大学,得看多普通了,请对号入座吧。在年龄、第一学历、毕业院校都确定的情况下,科研成果是进入好学校唯一的影响指标了。像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等博士,直接毕业也可能去高校,但由于没有海外经历,大多只能选择普通一本或二本高校。而且拿不到正式教职,面临两到三年的考核期,考核期一到,就得非升即走。再者,即使有幸拿到正式教职,这些学校的研究氛围,研究条件也有限,难以支撑这些名校博士在科研上的远大抱负。目前,全国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已经超过310所,我国每年博士获得人数更是在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果把教学质量比较好的116所211高校排除后,那还有占多数的非211高校也具有博士授予权,这些学校的博士的水平如何? 因此,真正有志去高校的博士,都会进一步申请海外的博士后,做一两期博后,积累海外留学经历和研究成果。这条路确实充满了艰辛呀。尤其是二本院校,很多都要求好学校的博士毕业,甚至对本科学历都有要求的。一般双非博士生毕业顶多也就是普通一本,二本,专科院校,或者说是民办院校。当然这还要跟自己的学术水平有关了,如果在校期间能发表不错的学术期刊、有不错的成果,去高校任教还是有机会的。但总体来说,一般的博士进普通一本或者二本工作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在普通二本,如果你是来自国内顶尖名校的博士,肯定是会受到重用的。如果你要去985或者211大学任教,想要进入985、211?难如登天!譬如想要成为我国985、211高校的教师,最低学历有什么要求?如果要进入一流大学或是好一些的本一成为教授的话,一般的博士身份不足以进入。如今国内双一流大学招聘老师的要求最低就是博士身份以上,并且还对其本科院校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必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最重要的是,在本科至博士期间,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留学经历,留学的大学排名还要相对靠前。起码得是世界上能排名学校的博士,当然,这也会和你本人取得的成就,发表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还有视野,能力,能够为学校,为专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能进入985,211这些学校的当老师吗?关键是要看你进什么样的学校。985院校要求三阶段全部985或中科院,两年以上国外工作经验,或者国外重点大学博士毕业。211院校要求稍微差一些,不必都是985,但是起码要211,但博士必须985或中科院,两年国外工作经验或者国外重点大学博士毕业。普通一本和211差不多,条件略微宽松一些,没有国外经验也是可以的。普通二本博士毕业,211的就行,现在博士进大学的条件确实是在增多,双非院校的博士毕业,进没有硕士点的高校还是可以的,而且这些学校一般都没有坐落于省会或者大城市。双非博士如果想进入省会大学,要么进入好大学当辅导员,要么进入三本院校,或者是高职高专院校,这些现在还是可以进的。但是因为现在博士确实比较多了,而且博士的质量确实是不如以前了。还有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引进博士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对博士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普通的博士,刚进去很少能进入到教学岗位上的。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和市级以上的高校,这些地区的博士还是比较缺少的,这个只要你愿意,那是可以去的。不过现在博士太多了,竞争起来十分吃力。建议如果要去大学里当老师,在国内上博士的竞争力不强,而在国外上博士的都会成为海归,如果你有能力的话,我建议你去外国读大学,读博士这样不但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事业,而且也能提高自己的身价比在国内,哪怕是重点学校的大学读博士要强的多。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因为海归人现在也很多,可能普通一点的就是2本类院校稍微好一点儿的,那都是需要社会关系的,社会没有关系怎么可能去进好的单位呢?除了关系就是个人能力,能不能进高校当老师,以及能进什么层次的高校当老师,全凭你的博士毕业学校的层次以及你的授课和科研能力。毕竟现在就算二本的学校招老师,也越来越注重博士毕业生的毕业院校,而更注重的则是你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你的科研能力和发表过哪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是高校考察的重点。博士生,知识渊博,学历高,他们更多的追求理论成果创新,追求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他们是国家的支柱,他们更加看重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因此,成为高校的教师,还是十分困难的。说那些大学内的老师个个都是高学历的人才,其实并不为过,但也存在个人能力的强弱之分。想要成为大学教授,博士们可要好好努力了!

捕鼠机

博士发多少论文才有毕业资格?从40所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来看

读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发表论文来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这种论文被称为“资格论文”,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和博士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硕士资格论文许多学校要求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刊物就行,最严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则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博士都被要求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还要看发表的是SCI/EI还是国内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之分。资格论文这一规定在大学惯行了几十年的制度,尽管反对声不断,却愈演愈烈。从十几年前大学一般要求发表1~2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即有资格可能获得学位,到近几年大学普遍要求发表2~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才有资格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资格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程序制度涉及学生、教师、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四方主体,尽管学生、教师群体反对强烈,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沉默中立态度下,大学作为这一制度的获益者理所当然地大力推行。毕竟从学术系统来说,衡量博士是否有毕业的资格就要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这逐渐变成一个僵化的指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的文章,这篇文章统计了40所大学法学博士的资格论文要求,具体如下:(注:表中C刊指CSSCI来源期刊,C集指CSSCI集刊,C扩指CSSCI扩展版。权威刊物、重要核心期刊、A级、B级,等等,均由学校具体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对论文篇数要求超过2篇,半数以上学校以CSSCI来源期刊等级作为资格论文考核的中心评价因子,40所大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差距巨大,排名第一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高的东南大学与排名末尾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低的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各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易程度排行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8年公布的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排名倒数的5所院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但这4所学校在2018年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B+、A、A、B+,表现十分突出。可以得出结论: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高低与学校法学学科实力的强弱、教育质量好坏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应当与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易程度成正相关性,而目前部分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度畸高,与其大学排名、学位含金量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数据来源,部分选自:张颂昀 龚向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

高门县薄

国内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其中又有多少博士能达到“年薪百万”?

我们总能看到每年一到毕业季,就会有一大批媒体争相报道,“今年又有多少多少大学生毕业?”,“今年大学生又将面临如何程度的就业压力?”。其实笔者每年看到这样的报道之后,都会有一个疑问,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历金字塔”——博士,这个算不上大学生的高学历群体,每年会有多少人毕业?而在这群“博士毕业生”当中,又有多少能达到人们对博士预想的那样,毕业及“年薪百万”?国内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到底有多少?博士招录不同于“本科生”招录的“严进宽出”,各所高等院校的博士培养不仅“严进”,同样也“严出”,博士招录也会举行相应的统一考试,并且考上博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松拿到学历!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博士在读”几乎就是一个残酷的学习过程,想要拿到“博士学位”意味着你读博期间,必须研究出来一些东西,一大推的硬性指标,论文数量,期刊发表等等,只有达到相应指标,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所以每年虽然我国各所高校招录的博士生,都在7—8万人左右,博士的学制为3年,但是大多数博士生都不能顺利毕业,很多博士生都要面领着“延时毕业”!笔者查阅了网上各种资料,关于我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几乎没有相应的统计资料,但是从网上一些资料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每年我国博士生的毕业数量,应该在每年招录人数的50%左右,所以粗略估算的话,每年我国各所高校的博士生毕业数量,应该在3—4万人左右!是不是所有“博士毕业生”,毕业及能“年薪百万”?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国每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笔者同样查阅各种资料发现,每年各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其中的一半以上的人,都会选择“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低层次的高校任教。这是因为“博士”群体中的很多人,几乎人生中的接近20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所以很多“博士毕业生”不愿意毕业之后离开校园,愿意选择继续留在大学任教!而留在大学任教,意味着这一大批“博士毕业生”无法达到年薪百万!因为在高校任教,单就工资收入来说,一般的情况下也只是20—30万左右的水平!排除这至少一半以上的选择“留校任教”的“博士毕业生”,剩下的这部分“博士毕业生”,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如果能进入到一些知名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以“博士学历”的标准,在一些发达城市,“年薪百万”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所以,综上分析来看,毕业及“年薪百万”的“博士毕业生”,其实并不多,甚至说毕业能拿到“年薪百万”的“博士毕业生”只是占每年“博士毕业生”群体中的很小一部分!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朗读者

“博士毕业就可以当大学老师”,“别傻了你还不够资格”

相信各位还在读大学的小伙伴都知道自己的老师全部都是博士生,极少数会有硕士学历的大学老师,如果有的话基本上也是上了年纪的老教授,他们往往都是成绩优异被保送或者自己考取的硕士,不过在他们那个年代博士生少之又少,硕士已经是最高的学历。加之平时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就没有考取博士学历。不过如今在所有大学中要求任课的教师都是博士学历,毕竟硕士的学历在大学中实在拿不出手。很多硕士生都像小学进军了,所以博士生的学历变成了大学教师的硬性要求,那么作为博士毕业真的就可以顺利成为大学老师吗?大学老师硬性规定学历要求所有高校要求大学教师必须为研究生学历以上,但是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别说研究生就连博士生,有的时候都不一定可以进入大学任职,一般的本科院校要求学历为博士生,高职高专院校至少要为研究生层次。不过和高中初中不一样,大学老师不用考取教师资格证也不要求必须是师范类高校毕业,需要参加高校的单独面试。毕业院校想进入211或者985院校成为大学老师至少要是博士生加上海外留学经验的学生。没有海外镀金的博士生基本上是没有希望进入的。普通一本二本院校要求必须为国内211或985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如果是普通一本院校的博士毕业生想进入高校教学,往往比较困难。所以学历和毕业院校是重要的硬性规定。以上这两个可以说是你的敲门砖,剩下的就是要看这两个方面的,如果这两个方面上有所建树,就可以进入第二轮了。科研水平这个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所有高校在应聘的时候很看重老师在学生阶段或者是任教之前获得的科研成就,是否获得国家科研奖金,在科研工作的时候是主要研究人。参加过多少项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工作。最后获得的科研成果和奖项,这些都将是你的加分项,获得的越多越能受到青睐。教学水平即使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证书在面试的环节也是需要进行说课的,提前备课然后讲授整堂课的内容。多数应聘者有着很高的科研水平论文获奖无数,但是在教学方面不能吸引学生不能勾起兴趣,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想要成为大学老师要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很均衡。学生期间跟随的导师在面试的时候其实还会看重你在学生期间跟随的导师,越有名气的导师带出来的学生更受欢迎,也会受到面试官的格外关注,名师出高徒这一点在面试环节是非常适用的也是很多人的加分项。当然很多人完全符合这些选项了,不过还是没有被录取主要还是因为你所研究的方向不符合学校的要求,或者是你精通的研究方向过于热门竞争过大。很多年轻有为的博士生涉世未深,刚到学校的时候还是做助教,然后慢慢地转为讲师的。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非常的不容易,不光能力突出实力也要服众,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控课堂。

老流氓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要求发表一篇中文文章?

事件起因:2019年6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发表1篇中文文章或论文才能毕业,哪怕是媒体、杂志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号发文,之前在百家有关注几个中科大的在读博士生,非常优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如何?小西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任教。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个人觉得不少博士生、硕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的确很Low,常常是汉语、英语的习惯混用,可读性不高。也许,本科生学位论文还可以说是“去重”,研究生实在没法用这个借口。小西举个小小的个例,也许更能明白韩教授为何有“需要发表一篇中文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小西熟识的本专业一个博士生(2019年5月已答辩毕业),她的论文送审前得专业内2位导师"预审同意"后送校研究生院,经教育部平台盲审通过后才能安排答辩事宜。但是,她的论文在预审期间被提出不下30余个大小问题,尤其是中文写作非常"糟糕"。日常中,博士生中有人为中文写作头疼,也有人为英文写作头疼。初期愁的肯定是英文写作,如第一篇Sci论文都比较“难产”,第二篇开始就会找到感觉。其实,小西个人觉得中文写作的难度更大,尤其是中文核心类期刊。之前,小西就有个博士师弟,在发表几篇SCI之后,想着"边角料"的数据发个国内核心,直接就被拒稿。-第一篇论文写作时头疼-小西记得,导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内顶尖学报的发文难度不低于一篇中科院II区以上论文,在我们课题奖励中核心期刊等同于IF=1.5的三区Sci论文。“国内顶尖学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业内公认期刊,如一级学会办的期刊,一般某个工科专业仅有2-3个一级期刊。之前,不少研究生在“琢磨”他人博士学位论文时,也会有经常发现一个类似的问题。部分论文末尾"已发表科研成果"部分列出七八篇SCI论文(一作),一看就是个标准的优秀博士。其中文中有精美的图表(英文科研小论文常是学位论文中的某一个章节,图表是可以直接"复制"的),但是中文写作一眼看去就不是很"地道",给人一种毕业之前“写的很急”的感觉。或者,这么说吧!小西宁可给学生修改润色一篇英文论文,也不会选择中文论文。相比有套路、句式的英文写作,小西个人觉得中文的凝练难度更大。比如,你看看小西的问答,在表述上同样不是非常地道。正所谓长期不写不用很容易退化的。-科研论文写作-为何要抓博士生的中文写作?小西觉得“需要发表一篇中文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是合理的。合适的中文写作锻炼,对于博士日后的科研发展非常重要。首先,在日常的课题申请书、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中,递交的都是中文版。甚至,部分留学生(如申请博士后资助)的材料还得团队内博士生帮忙翻译成中文。毕竟,大部分“领D”或“专家”的英语水平达不到直接审查英文资料的程度,但是中文水平很高。之前,小西写的课题申请材料就经常找一个校领D秘书的朋友帮忙看看,往往都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其次,在博士生毕业的“第一桶科研启动金”(青年基金资助)的申报中,有传出“+1篇中文核心”更好的趋势,同期尽量不要有开源的英文期刊论文。毕竟,科研经费给老外交版面费不太合适,之前可能没这么明显的态度,目前已有类似的“说法”。当然,不是说高水平的Sci论文不重要,而是有一篇中文核心论文,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很关键的一点学位论文送审中,不少发表多篇Sci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因语句不通、没有主语等,直接被判定为“不合格”,只能无奈的延期半年。这样也会逼着博士生提升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还记得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青千)在群内辱骂学生吗?主因就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实在差的看不下去。-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很关键--结语-当然,提升中文论文写作的好处很多,在高考中我们就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小西作为工科博士也深有感悟,真的是慢工出细活,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出不来好文章。比如,回看小西2018年3月的问答,你会发现写的非常稚嫩。其实,类似的要求在其他学校也有,只是没想到这次韩教授的举措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如清华大学2018年新生中就有开设“写作与沟通”的必修课,甚至在2020年将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后续也会向研究生提供类似的课程。相信国内其他院校,也会跟进类似的举措!最后,还有个不太好说的原因。科学无国界?还记得2019年5月IEEE群发邮件禁止华为员工参与编辑和审稿吗?小西觉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何不能发表在国内的核心期刊呢?小西认为必须得提升自己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你觉得呢?

刘巧儿

国内高校博士毕业,当大学教师容易吗?学姐:看你博士学位含金量

从目前国内高校博士培养现状来看,近几年我国博士生毕业人数基本维持在7-8万人之间,也就是说每年的博士毕业生规模也并不低。虽然我们看着博士生七八万人与大学生毕业生七八百万的数据相差甚远,但是博士生的就业渠道要相对窄不少。大多数博士生毕业后,不是到高校任教,就是到科研机构搞学术,因此七八万的毕业生数量对于他们来讲,已经是不低的数据,也具有比较大的竞争,而且每年还会有两三万的“海归博士”回国竞争,这进一步增大的竞争力度。根据相关机构所做的调查数据来看,43.9%的博士生毕业后前往高校任教,其实这也与其博士求学经历有关,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是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培养专门搞科研的能力。在这种培养背景之下,高校与科研机构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就业战场。虽然不少博士生到了高校任教,但是并不代表任何博士生都有资格、有机会进入高校当老师的,还要看你去什么学校应聘,以及你的博士学位的含金量。目前多数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都比较倾向于博士生,他们在部分职位要求上,直接将学历设定为博士研究生,提高了高校教师的学历入职门槛。此外,还有很多高校重视博士毕业生求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以其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绩作为是否招聘的基础条件,毕竟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还要在学校科研机构做学术,攻读科研项目,因为每年高校都会接手科研项目,而这些科研项目的完成就是靠自己的教师,如果招聘到的博士生对于学术、科研等方面的成绩不突出,又谈何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呢?从目前高校教师的招聘来看,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在高校应聘中比较占优势,他们到普通大学应聘教师,可以说基本上还是很轻松的,但如果想要留在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话,可能就没有这么容易,需要与同等条件的博士毕业生进行竞争,而且每年都会有不少985、211工程大学博士生在教师招聘中落选。而且在部分 “双非”重点本科院校在招聘时,直接将资格条件定为985工程大学博士生,从此看出现在的高校对于教师招聘的对象要求越来越高。说实话,现在的高校教师招聘相比于过去,已然有了很大的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国内985工程大学的博士生想要进大学还是相对简单的,一般情况下985工程大学强于211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强于普通大学。当然,这些博士生的出身学校基本就定格了自己即将应聘的大学,普通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去985工程大学应聘,你觉得能行吗?他们也就是能到一般的二本大学应聘。因此,博士生的含金量直接决定了自己进入高校求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