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报名早已启动,一个月后就要进入国考的考场,同时考研也早已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有位对考研没有信心的小伙伴私信鼬老师「我能不能在复习考研的同时复习申论以应对国考?」。当然首先要明确这位小伙伴提出此问题并非毫无依据。一方面,她的备考方向是会计学专硕,其中的联考题型与行测存在交集,可以与国考同步复习;另一方面,所报考院校的MPACC的竞争强度并不亚于公务员考试,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两者同步进行。不过对此,鼬老师并不建议同时准备。原因有三:1、考试时间太紧凑。国考与考研的初试时间都在年底,其中国考为11月24日,考研为12月23日,两者仅仅相差了一个月的时间。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这段时间是小伙伴们最为浮躁和焦虑的日子。一方面,面对如山的考研复习资料需要做最后的梳理和记忆,以不让自己前几个月的努力前功尽弃;另一方面,身边或许已经有不少同学拿到了令人垂涎的offer,更加扰乱“图书馆党”的心智了。在这个时间段,不建议小伙伴们多抽出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去临时突击国考科目,这只会让你更加浮躁,影响考研进度和心态。2、考试侧重点存在差异。本人坚决反对「国考靠天赋和运气,准备也没用」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国考确实是一项看重个人综合素质的考试,包括你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阅读能力,甚至还有你的情商。有的方面是靠努力难以在短期内提升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可以的。特别是申论部分,好的文笔都是靠墨水堆砌出来的,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写作,在写作上花的时间是不会比你复习数学少的。而考研与国考截然相反,其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同时复习两门方向截然不同的考试,你除了会获得更多的彷徨和焦虑以外,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原地踏步。3、不存在二选一的情况上述两点是在平均水平下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小伙伴们天资聪颖,能够轻松应对两门大型考试并且顺利通过考试。试想一个情况,你顺利拿到了国考offer,这当然是个好事,但是你肯定知道,国考offer一旦发放就不能拒绝,否则将被做失信处理记入个人档案。这时候,你就会面对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是欣然接受国考offer。这暗示了你的内心或许并没有那么渴望硕士学位,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不一心国考呢?;二是遗憾接受国考offer。这又说明你内心对没有拿到硕士学位耿耿于怀,那么为什么不一心考研呢?所以,鼬老师认为如果你有这般充足的各方面资源,与其做两手准备,倒不如在充分反思自我所长以及自己的真实意愿的前提下向其中一个方向发挥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是么。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我是鼬老师,更多教育资讯,我们下期再见~
10月份,真是令人纠结的月份,因为不仅考研,国考也是这个月开始正式报名,据了解,一些同学选择了考研和国考同时准备,这种方式可行吗?需要如何平衡精力?理论上来讲,二者不冲突,可以同时准备。实际上来说,可以同时备考,但是几乎没有考上的可能,换句话说,如果你两手准备,你最大可能就是两个都考不上,因为这两者竞争压力都特别大,我们考研来看一看相关数据:2019考研录取人数大约63~68万,报考总人数290万,录取率约25%上下。2019年全国研究生共计录取大约72万人,其中非全日制13~15万人,全日制保研生12~15万,全日制考研生43~47万。从考研录取率来说,非全日制大约为2.5:1,而全日制考研生大约为5.5:1。国考平均竞争比(审核通过人数与招录人数的比值)一般维持在50-60之间。2019国考因为机构改革原因比较特殊,参考意义不大。看看2015-2018年数据,其中2015年的竞争比最大,为63:1;2016年的竞争比最小,为50:1,各省省考竞争比大多是30:1~50:1水平。考虑到考研弃考率比考公弃考略高一点,国考上岸难度比考研上岸难度高10倍左右。省考上岸难度是是考研的6倍到10倍。当然,实际上情况没有这么简单。对于英语、数学不好的同学来说,考研难度会比公考更大,是不可逾越的困难。而专业不是法学、中文、管理、计算机、经济这些招考大户的考生来说,考公难度可能是考研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无论考研还是国考,最重要的是想好你以后想做什么,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因为国考和考研的未来发展路线是不一样的,考研是升学,考公务员是工作。一般情况下,建议是以考研为主,毕竟考上概率大得多,国考基本是就是重在参与,体验氛围,如果不是抱着侥幸的辛苦,还是坚定的选择其中一者来认真准备就好,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两者准备风险太高。首先,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2020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将于2019年11月24日举行,考生成绩进面以后,会有1个月的时间来准备面试;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初试与复试之间一般间隔2-3个月。两门考试时间相隔一个月,国考笔试时间正好是考研初试的黄金冲刺期。在这个阶段一心二用,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其次,考试重点存在差异。考研一共有四门科目:两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有的专业只有一门公共课:政治),所以考研更多的是对专业课的复习,考的还是学科知识。而国考考试内容则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而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从复习内容上来说,国考和考研几乎没什么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同时准备,大概个人大脑很难承受得住这种压力。研究生考公务员,待遇更好。如果有同学很想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其实考研出来再去考公务员会更好。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考公待遇是副主任科员,本科定位科员。两者也有工资差距,不要小看这块差距,很多科员工作三年不一定能够拿上副主任科员待遇的。相信在考研的时候,又想备考公务员的小伙伴,都是抱着一种“我准备了plan B”的心态,那么,你可曾想过,有了保底的plan B你,还能对你现在做的planA保持应有的动力与激情吗?想好好做一件事情,还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坚定,方有成功的可能,不能三心二意哦小伙伴们,在考研和考公务员这件事上你纠结过吗?是什么让你坚定了选择呢?
完全可以!目前我是一名省委办公厅公务员,当年在基层历练工作时,边学遴选,边学考研,在职的情况下,通过了双证研究生考试,定向委培的方式进行了研究生学习,后通过遴选来到省直机关工作,所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何况我是在职,还有很多基层工作需要做,都可以同时进行,对于学生来说,就更没有问题了。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考友应该有以下几个顾虑,我们一一道来。内容庞杂,精力不够用确实,考研和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完全不同,考研注重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而公务员则是一个职业能力的考试,对于普通应届毕业生来说,考研应该是更加擅长,公务员考题尤其是申论又比较陌生。我个人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要主动学,投入学,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备考过程中,虽然两者的考察内容比较悬殊,但如果你认定了两者都要备考,就要戒掉试一试,碰运气的思想,用心、用情的学习,处理的好的话,反而不会相互掣肘,倒是可以相互调剂,提高你的备考效率。两考相加,心态容易失衡这个主要是说考试临近的情况,可能就会导致慌张失措,其实大可不必,研究生考试大体在每年的12月份,而国考大体也在这个时间,比研究生稍稍提前,虽说两者都要备考,但也要根据时间进行统筹规划,我个人认为这要看你的备考倾向,你更希望考研抑或考公,那么你就侧重某一方,当然我的建议是偏重于考研!因为国考后,每年的4月份还有省考的联考,公务员没必要去国家部委,因此,最好是将国考作为一次练兵,12月份之前重点准备研究生考试,考完后,迅速投入到公务员的备考中。一旦都考上面临两难境地这个就是幸福的烦恼了,你不能不说,有的人就是学习能力强,两个都感觉轻轻松松就考上了,这就是生活给的太多,让我们难以抉择了,相信很多大学生都遇到过这样幸福的烦恼。但这都是后话,备考之前不要想太多,人生最难得的就是选择的机会,我们的努力就是让我们多一份选择,因此减少顾虑,加强学习,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是公考路上,希望大家关注我,这里有你想要的个性化备考策略和答题方案,期待与您的交流!
近日,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向社会公布了,而这个时间点也恰好是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阶段。所以,有不少大四的同学向小编询问:“考研和考公务员这两个,可以一起报名吗?”。小编查询了一下考研和考公务员的考试时间,发现考研在12月份举行,而考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在11月份举行,这就意味着两者的考试时间并不冲突,只是二者的考试报名时间有所重合罢了。可以说,理论上是可以同时报名参加这两场重要的考试。但小编始终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不能既想考研,又想考国家公务员,到最后两个都没有考上,这样的结果就很悲催了。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必须做出适合自己的取与舍,也就是所谓的“二选一”,要么专心考研,要么一心考公务员,不要脚踩两只船,到头来只会是一场空。当然,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学霸,可以多重选择,完全可以考研成功,同时,也能顺利地考上国家公务员。到最后,也只需要做一下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罢了。另外,小编觉得,这些既想考研又想考国家公务员的这一部分同学,反映出来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他们不知道将来到底是想做学问、搞考研,还是想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不管怎么样,考研和考国家公务员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才有可能让我们自己走得更远。总之,小编建议,还是在考公务员和考国家公务员当中取舍一个参加报考考试比较好一些。
考研、国考跟省考该如何抉择,这个问题每一届都有人问,个人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面临的问题跟境况以及个人发展规划是不同的,这里跟大家一起分析下!对于“考研”,它是继续学习深造,而国考跟省考则是步入职场,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工作,我们学习的最后终将还是要面向工作,只是就目前这个大环境中,普遍认为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容易找到好工作,个人觉得在公务员考试中,如果你能坚持读书考研后再去考公务员固然很好,如果想早一点步入职场那就考公务员,在体制内工作并不会出现研究生毕业就一定比本科生混得好,体制内更多要的是情商,尤其是在公务员这个队伍中,看的是人做人做事的能力,如果能当上领导那看得是管理能力。就近几年招考要求来看,仍然是以本科生为主,所以说如果想通过提升学历去换更多的选择或是更好的工作那就去提升学历,如果已经确定要考公务员,有这个志向了,那就不要犹豫,也许三年后你已经在一方水土中升迁了,那个当年去考研的另一个你才刚步入体制,或许还成了你的下属!但是不管怎样,学习时不容间断的,不去考研不代表就终止了学习,不管在工作还是在学校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步伐,除了书本上的东西,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习。在职研究生在公务员这个队伍中还是很常见的,毕竟你不是拿学历于千百万毕业生中竞争,而是你已在体制内,只是再造学习,那在职研究生有何不可?至于国考跟省考如何抉择,我想说的是如果想稳定,想待遇好或者工作环境上好那就参加国考,因为国考都是中央或是中央直属单位,首先工作环境一定是在城市,并且待遇也会很不错,用父母那一辈的话说就是很有“面子”的工作,有些单位领导可能就是中央里任重要职位的,天天跟那样的领导在一个单位里,那种优越感不言而喻了…… 但是弊端也不是没有,因为所处的环境已然如此,你需要更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又因为职位的悬殊,免不了会觉得压抑,而想升职那更是渺茫,国考竞争很大,考上后竞争更大,久而久之,会让人觉得磨灭了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天分!但是如果选择了省考那就不一样了,虽然体制内整体就让人觉得安逸甚至容易让人有点小慵懒丢了斗志,但是进入省考较于国考后的人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尤其是在省考中进入了基层的人,竞争会小很多,升职的可能也会相对大些,基层条件会比较差,也正因为艰苦所以也更加能锻炼人,再则,当官不就是为服务于百姓吗,一个常走在山间田野的人一定会比坐在办公楼里的人更能明白百姓所苦、百姓所需!以上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简单分析,大家对于考研、国考和省考会怎么选择呢?
昨天央视新闻给大家带来了个消息今年的国考开始报名啦作为一个学生而言不管是是考研还是参加国考目的都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前途所以参加哪个考试都不为过但是通常来说 一个人的精力只能够选择一种考试来参加真有天赋异禀的人能兼顾两种考试那么他的实力就太令人羡慕了毕竟如果选择两个考试都参加那么你的政治 英语 西综 申论 行测都不能太差 更别说平时还有课程或者工作了既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只能选一种考试进行参与那肯定都愿意选容易的啦那么考研VS国考到底哪个更难呢我认为两个都挺难的如果非要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可以从 考试科目难度备考时间 报录比 来进行考虑考试科目难度考研:也称之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考试的科目分别为:政治、英语、专业课国考: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考试的科目分别为:行测、申论总结:考研考三科,国考考二科。两者都有一个隐藏的考试那就是复试和面试。我们就认为复试=面试。但总科目数量上考研赢了。我们再说一下难点,考研的难点主要在于英语上,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英语名落孙山。看起来国家线都是45+。但是能考过45+的人还真的没有考不过的人多。很多研友甚至只考三四十分,可见英语的难度有多大。政治相对于英语和专业课来说算是简单。中上等水平的学生专业课也能拿到及格分分。至于考公务员,题目难度一般。难点在于题量比较大,行测部分需要非常快速的去答题,和西综有一拼。如果答不完卷的情况,那就很难通过考试了。备考时间考研:一般要提前一年左右的时间准备。初试和复试一般中间间隔2-3个月,考研是持久战。国考:国考不需要把战线拉的很长,公务员笔试备考时间如果从时间上来说的话,至少提前3个月左右的时间全力以赴。总结:1年和3个月的差距,谁都明白了吧?报录比考研:研究生全专业报录比例基本在25%-30%左右,2019年报考人数破290万,2018年报名人数破230万。国考:近几年国考招录比例维持在1.5%—3%之间,省考招录比例各省数据不一,但基本可以参考国考,总的数据来说每年参加公务员编制的考生(包括国考和省考)规模在500万人左右,招录人数在15万人左右,总体招录比例在3%以内。总结:从报录比上看,是国考赢了。毕竟3%和25%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考研的相关热门专业也很可怕,丝毫不比国考差。而且国考是考上之后直接上班。研究生考上之后,那还是个学生…一切才刚刚开始。国考和考研怎么选考研:如果你想提升学历、或者以后要决定当医生的话。那么那就选择考研是必经之路。国考:如果你想追求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对仕途非常感兴趣的也可以走这条路。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条件、权衡利弊,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做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问问大家,你们觉得国考和考研谁更难呢?
日前,2020年国考成绩公布,一瞬间成为热门话题,参加考试的考生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据悉,本年度国考报考人数达150万,而岗位名额仅为2.4万,报录比60:1,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逢毕业季,准毕业生都会面临【考公】or【考研】的抉择难题!许多应届生考虑比较多的,就是自己本身“应届”的身份,别看这个身份不起眼,但对于公考而言,“应届”无疑是条件筛选时的绝对优势。尤其是国考大热门-国税局的条件要求中,这一点更为突出。其次,就是对于自身的人生规划而言,究竟是深造适合自己?还是一份工作机会适合自己?体制就像是一座围城,没人说得清应不应该进去。站在命运的分叉口,每个人都不敢轻易的做出决定。研线菌先带着大家梳理清楚两个问题:Q1考研和国考同时准备?Q2考公和考研哪个更难?A1考研和国考自然是可以同时准备的。首先两种考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不会在考试时间上出现冲突;其次相比较考研,国考笔试只测试两门课程(行测和申论,公安系统考试增考一门),在复习时间上用时间较短。如果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复习而言,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A2 那种考试更难?这个问题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的无解。首先是考研学校的选择层次和考公的职位选择层次都不确定,很难进行比较;再者,两种考试考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笔试过后还会有各自的复试和面试。所以,真的不要去纠结哪个更“简单”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重要。所以,单纯想根据“那个考试更容易”来衡量自己的出路,倒不如比较两种考试的考察模式哪种更适合自己,去做出决定!接下来,研线菌再带大家了解一下,研究生学历考公务员的优势:研究生学历考公务员比本科生会有优势第一,可选择的岗位更多,有不少岗位是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第二,研究生考上公务员转正后一般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比本科生转正高一级;第三,有研究生学历对于以后评职称也是有帮助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没有研究生学历的公务员和教师要去考在职研究生。第四,恭喜你,再次获得了“应届”的身份。经济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可谓“广纳贤士”,专业需求涵盖各种门类,通过对整个职位表进行分析,将专业进行排名,经济学专业招录人数高居榜首,财政学类、计算机类等热门专业紧随其后,这些专业的人才拥有更多职位选择空间。其实,无论是考研也好,考公务员也罢。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要根据自身实力定个合适的目标,定太高无异于痴人说梦,定太低自然也毫无意义。若是仅仅根据所谓的“难易程度”去选择考研或者考公务员,那怕是只会徒添遗憾。梦想离我们很远,那是因为我们努力的还不够!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看到明天的朝阳。
今年24岁,在某省会城市当基层公务员。刚刚查了考研成绩,很理想,进自己喜欢的大学应该没有问题。可是现在还是犹豫,要不要辞掉公务员去读全日制的研究生?大家有什么建议吗?@张小媛如果我是你,会去。一是24岁还很年轻,读完不过26、27岁,正是最好的年华。年轻的时候不追求自己喜欢的,以后追求的成本更大;二是基层公务员,本科学历,以后发展很受限,遴选的竞争太激烈了。研究生毕业后,还想做公务员,可以参加国考呀,我感觉国考比遴选要公平公正公开的多;三是工作以后再读研,研究生是算工龄的好嘛,很赚啊。我读研的时候,班里有些同学是工作后又来读研的,他们的本科很普通,但是通过在一个好的大学读研,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毕业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毫不夸张的说,鲤鱼跳龙门的转变。当然啦,最重要的是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生活,现在的岁月静好、安安稳稳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Follow Your Heart.2@体制老司机如果有人随便就给你辞职或者不辞职的建议,这些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我觉得你得看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追求。如果你对物质要求不是很高,期盼生活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没有什么大追求。自己的性格也不喜欢风险,不愿意去北上广深外企、民企接受所谓的挑战。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希望你留下,你也想留在家人身边。如果这些因素你有一大半,建议不要辞职,可能你研究生毕业了考公务员,你那时不一定能考上,毕竟竞争会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如果你研究生毕业了还是想进体制内,那辞职更是得不偿失,毕竟你研究生毕业进体制,还是从头开始,还失去了自己在体制内的已有积累。当然,如果你追求更有挑战的生活,想做一番事业,喜欢冒险,希望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希望年轻时多闯荡,性格也比较外向。家里条件还可以,没有经济的后顾之忧。你当前的工作辛苦,待遇(要把各种不在卡上的和在卡上的都计算进来)太低。那我建议你辞职,去读研,然后人生重新进入不确定的阶段,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重新去做好准备吧。3@singleC体验了几个月的公务员生活,诚实有很多体会。去留决定于你内心向往的东西。如果你认为继续干下去,不能满足内心的期望,你就需要做一个改变;如果你认为,读研后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以及可以承受考研后的就业压力,就选择读研。4@月如沙看你是否喜欢体制内工作,公务员也要看单位看岗位,看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是忙的是闲的,是哪个领域的,都有关联。如果是县市区一级的基层公务员。升副科一般正常情况下多数都要五年以后。如果是省会市直单位,两三年到点就可以升副科,如果不想走这条路,那就去读研,未来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也说不定。假如能找一个自己想做的工作那就很好了。所以如果选择读研,希望你能利用这两三年时间对职场多些了解,最好能摸清自己喜欢做什么,我觉得一个人能认清自己是最好的,否则浑浑噩噩,人到中年反而不知所措。以上是网友的评论,小编觉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喜欢,遵循自己的内心。不知道你们怎么觉得呢?欢迎评论
不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是有一定压力的,其中,考公务员的压力要远大于考研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范围广,要想成功必须有着过人的实力,这样才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考研和考公务员是不同的,尤其是以后的发展路线。如果你选择了报考研究生,那么你将要再次迎来大学的生活,毕业后才会去应聘工作,这个时候你能选择的工作种类是非常多的,可选择的机会同样也很多。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了报考公务员,当你成功上岸后,你面临的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省去了一定的找工作时间,就连以后都规划好了。考研成功后需要在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根据专业的不同在学校待的时间也不同,但最低也需要两三年。在这一点上,考公务员就与考研不同,只要公务员上岸,基本就会有工作。许多同学在研究生毕业后依旧难以找到一个既适合自己又符合要求的工作,这时候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去参加国考,以此来获得一份工作。毕竟现在社会的竞争比较激烈,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哪怕研究生毕业也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不一定有着极高的稳定性,每天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不如准备国考,考取公务员来获得稳定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人之所以参加研究生考试就是为了以后的国考,考公务员的人数也不少,竞争压力同样非常大,如果提前考了研究生,那么在以后考取公务员的时候就会更加顺利。公务员之所以能被大家称为铁饭碗,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除了工作稳定外,薪资待遇也是大家考虑的主要方面,在基本工资以外还会发一些补贴。公务员的工作并不难,工作时间也非常的稳定,很少会出现加班的现象,是许多人理想中的工作。拥有这么多的休息日,哪怕工作以后也能多陪伴家人,让父母真情实意地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公务员所在的岗位上大多都是有编制的,与其他行业相比,地位要高出不少。考取研究生虽然对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但毕竟还是要依靠一定的运气与能力,未来到底怎样是不确定的。但公务员就不同,不仅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更是能直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过,学历的提升绝对是一件好事,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考研已经结束,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考公务员,毕竟考公务员和考研并不冲突,这只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读研的过程中发现研究生不适合自己,那么完全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因此,大家可以考虑在考研后再考公务员。
202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在10月24日18时全部结束。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最终有139万人报名,目前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大约为127万,预计最终将超过130万人。其中最热门的职位,竞争比达到了2315:1。10月31日,2020年考研报名也将正式结束,根据海天教育的整理的数据来看,2020年报名人数将会达到330-340万人。从报名人数上看似乎考研难度更大,但事实上通常考研招录人数都会远远超过国考招录人数。以2019年为例,考研最终录取率接近1/4,但国考只有1/63因此从招录比来看,国考才是真正的“独木桥”。一个是“铁饭碗”,一个是学历镀金,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来说,考研?还是国考?这是个问题。海天教育作为一家从事考研辅导培训近三十年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如果你也纠结于两者,不妨听听他们的建议。国考热度不减,但有些岗位是考研的优势202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2.4万人,涉及中央和国家机关86个单位、23个直属机构,提供1.3万个不同岗位。截至今日的统计数据,本次考试的竞争比约为53:1。由于今年计划招录人数比去年增加近万人,竞争程度有所缓解,但依然难于考研数倍。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阶段都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今年也不例外,有95个职位“无人问津”。国考竞争最激烈前十个岗位,竞争比都超过了1000:1。其中,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计划招录1人,已有超过2300人通过报名审核。海天教育分析表示,这种“千里挑一”的职位,通常是由于对专业、工作年限等条件要求少、门槛低,因此报考人数多。与此对比,仍有95个职位最终“零报名”。这些岗位,有的地点偏远落后,有的是一线执法岗位,对体能、专业水平等有一定要求,工作内容比较艰苦;还有部分岗位,门槛限制较多。海天教育指出,有些岗位会对学历要求较高,因此也降低了考生的报考意愿。他建议,如果考生想提高国考“上岸”率,可以避开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在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之后,再报考学历要求较高,但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的岗位。这样相对来说“上岸”的机会也更大。考什么不重要,最要的是自己的想做的针对考研还是国考的纠结,海天教育结合自身近三十年来的观察研究,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海天教育表示,国考不仅竞争压力大,而且退路相对来说也少一些,比如,若想要考完国考再去考研,难度可谓成倍增加,时间上更是浪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但考研却有所不同,海天教育表示,每年的考研结束时,虽然国考也结束了,但省考还有许多机会和准备时间。并且通常来说,省考要比国考的难度更低一些。对于一些考生来说,求职是第一位的,因此,可以考完研后迅速开始复习,搜集信息,准备公务员省考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此外,海天教育还特别强调,通常国考和自己所学的专业都有所出入,因此建议,如果考生所学专业理论性较强,那么考研相比国考和就业就有一定优势。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同,规划自然也不同,无论是考研还是国考,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想走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