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纪念《国际问题研究》创刊60周年:新形势下把握世界大势灵台

纪念《国际问题研究》创刊60周年:新形势下把握世界大势

新中国外交70年——纪念《国际问题研究》创刊60周年研讨会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国际问题研究》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59年5月,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国际问题研究学术刊物。 苏丹 摄纪念《国际问题研究》创刊60周年研讨会:为新形势下把握世界大势做准备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张素)新中国外交70年——纪念《国际问题研究》创刊60周年研讨会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在会上表示,研讨会旨在总结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和新中国外交70年的成就和经验,从而为新形势下把握世界大势,应对各种复杂外交斗争做好准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系中国外交部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主要对当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中长期战略研究,亦对国际事务中重要的现实和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新中国外交70年——纪念《国际问题研究》创刊60周年研讨会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致辞。 苏丹 摄《国际问题研究》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59年5月,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国际问题研究学术刊物。2000年1月起,该刊物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对刊物的内容、版本、封面、装帧等进行改进。2005年底,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创刊,便于国外交流单位了解国内的研究成果。2011年10月,《国际问题研究》全新改版,聘请唐家璇、李肇星担任顾问。戚振宏表示,进入新时代,刊物在坚持既有定位的同时,积极配合我外交议程,宣传阐释我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立场、中国观点的重要窗口。刊物自身在加强学术规范、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亦做出不懈努力。“《国际问题研究》的编审质量,特别是双语传播在圈内口碑皆知。这本刊物在政治学期刊的评价体系里也是排在前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在会上说。他也对未来发展期刊提出三点建议,包括走向平台化运作、办好特色化期刊,以及借助期刊与更多方面合作。本次论坛设置了多项议题,主要分为“相互影响与塑造:70年来的中国与世界”“辉煌历程:70年外交的回顾和总结”“相互促进: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与国关期刊发展”三方面。多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期刊出版从业人士围绕上述议题进行探讨。(完)

冲遥

《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7—2018》在京发布

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致辞 马晓芳 摄《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7—2018》在京发布:加强全球治理仍是大势所趋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蒋涛 马晓芳)19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在京共同主办《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7—2018》《国际问题纵论文集2017—2018》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报告中提及,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仍是大势所趋。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沈国放主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总负责人兰立俊和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出席并致辞。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章少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坚等出席会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总负责人兰立俊在致辞中介绍了两本文集对国际形势的重要论断,认为世界形势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继续加速,国际社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更为突出。然而,世界经济整体上呈现同步增长势头。二战后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已进入分化、重组时期。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继续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仍是大势所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总负责人兰立俊致辞 马晓芳 摄两本文集总结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和开拓创新,指出我国主场外交成功举办,大国外交扎实推进,周边外交开拓创新,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不断加强,多边外交成效显著。“把中美关系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考量,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中美不是地缘政治中的A角和B角,而是全球治理和秩序演化进程中的双中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永龙在《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7—2018》中表示。陈永龙指出,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还是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角出发,中美两国都应该勇于担当,打破惯性思维,跳出传统模式,克服种种的“挑战不可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创新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在致辞中,肯定此次发布文集的学术水平,尤其提及基金会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和调研能力,能够发挥“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作用,在对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判断中发出正能量的声音,给出经得起历史推敲的“答案”。据介绍,《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7—2018》和《国际问题纵论文集2017—2018》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2018年出版的最新学术成果,由48位资深外交官和知名专家学者撰写完成,主要内容分析了一年多来国际格局和热点问题的变化、主要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形势、中国外交思想与实践等,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看法、新建议,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完)

无依无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走进中国网安宣讲十九大精神

封面新闻记者 张菲菲“我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大飞机,航空公司能够愿意买我们的大飞机。”“我们老百姓都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舒舒服服的。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发展越来越好,经济也越来越好。”……一段视频中,科学家、企业家、农民、普通工人,在镜头前诉说着自己的中国梦。这是一段《习近平为你描绘“新时代”》的短视频。11月17日上午,这段视频被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网信系统宣讲报告会走进中国网安的开篇。此次参加宣讲会的有中国网安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党员代表、员工代表、以及驻所军代表共计500余人。“这段视频可视化的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用镜头语言传递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网安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成刚作为主持人这样说道。随后,他邀请上了此次宣讲会的主讲人阮宗泽。阮宗泽,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主编,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东盟地区论坛专家名人小组中方专家,中央电视台国际问题评论嘉宾,对中国外交、中美关系、国际安全与发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造诣和政策水平,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着深刻的见解、精准的把握。在宣讲会上,阮宗泽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从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等方面,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用了一个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这已经写入了联合国的文件,这说明,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此次宣讲中,阮宗泽凭借自己对中外国际关系的研究,旁征博引,讲述了很多中国国际外交的案例,风趣幽默,赢得阵阵掌声。“听了今天的报告,让我们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方面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在建设网络强国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听完报告后,中国网安公司总经理许晓平感慨说,网安公司目前正在修订公司的十三五规划,在此过程中,他们将把十九大对网信事业的要求和理念写进规划,并联合高校、企业,创新产业生态链。中国网安公司副总工程师董贵山用了“振奋”两个字来形容此次十九大精神的解读。他认为,从发展趋势上来讲,十九大报告内容对企业是持续的激励,此后,网安公司将围绕现代治理体系的打造和网络现代化的要求,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公共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技术牵引和产业支撑的作用。

不利货财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研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2006—2007年Pantech客座高级研究员。曾先后于1994年到1998年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任一等秘书、参赞,2002年到2003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参展,2004年到2005年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曾先后参与了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日内瓦四方会谈,以及关于朝核问题的北京六方会谈,并于2005年在第四轮六方会谈中,策划和执笔起草了“9.19共同声明”,该文件成为六方会谈各方迄今为止均承诺遵守的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纲领。杨希雨自2010年起还兼任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负责博鳌亚洲论坛有关活动的主题议题规划,及论坛相关研究报告的组织与撰写工作。

心力

关照宇:我国际问题研究遭遇“断层”

近日,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一篇题为《中国问题“专家”和美中关系》的文章受到美国学界的关注与反思,其直接原因就是特朗普上台以来,对华政策打出的一系列昏招暴露出了美国真正的“中国通”供给不足的问题。反观中国,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我们对于沿线国家研究与了解不足的短板日益暴露出来,而这也就成为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某种现实阻碍。在笔者看来,中国的“世界认识”还停留在认识西方上。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特别是国别与区域研究不仅有极大的不均衡现象与认知空白问题。比如,绝大多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者都聚焦于美国研究,一小部分关注日本以及俄罗斯,只有极少部分研究者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国别的研究中,像巴西、南非、土耳其这样新兴国家的研究者被称为“熊猫学者”则一点也不为过。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者深入到对象国国内去做扎实田野研究的人也非常少。笔者曾在某会议上听到这样的自嘲,“很惭愧,作为一名研究了几十年的美国研究者,今年是第一次去美国西部”。实际上这反映出我们对于对象国的关注过于粗糙,完全没有做到“上山下乡”,对发达国家的研究没有深入到田间地头。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出现了断层迹象。自从所谓科学主义与量化研究在美国国际关系教学中大行其道以来,对象国的语言教育逐步边缘化,理论的概括往往凌驾于细致的田野观察之上。由此导致一些美国学者也开始怀念费正清、孔飞力那一代“中国通”。事实上,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者也在面临同样困境。诚然,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活跃且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国际问题研究者,但不难发现的是在他们当中理论研究者占了绝大部分,专门从事国别与区域研究学者数量极少,有些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年龄断层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不等于西方,更是让我们的战略利益惠及到了非西方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世界政治的研究就需要加大对非西方国家的研究力度。首先,确保有效的奖励机制。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研究,非西方国家的研究更需要大量基础性资金投入,因此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是吸引国际问题人才的重要措施。其次,搭建新的交流讨论平台。近年来,各行各业对“国际问题声音”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真正精细化的讨论平台仍然不足,因此需要建立新的严肃的讨论平台,以此发出中国需要的好声音。最后,加大与非西方国家研究者的沟通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不应仅局限于经济层面的合作,在学术交流方面同样需要深化,通过邀请沿线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也有助于提升我们对非西方国家的研究欲求。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改革也将进入深水区,很多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应该具备做出变化的决心。(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托于同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2021)》发布会

中国日报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张陨璧)3月1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发布会。发布会由CGTN著名主持人田薇女士主持。出席发布会的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徐步院长,世界知识出版社苏文社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前院长贾庆国教授,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研究员以及中外媒体代表共约80人。发布会现场。据徐步介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是国家高端智库,现有在编189人。经党中央批准,2019年12月26日,外交部依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旨在统筹全国资源,全面、系统、深入开展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介。《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年度出版物。全院50多位研究骨干形成合力,努力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解读。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既包括大国国情,也包括地区形势;既涵盖经济问题,也涵盖全球治理及热点问题。下篇专门论述中国外交政策及中国与各方关系。经过十多年努力,《蓝皮书》已经成为各界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关系的权威著作。不久还将出版《蓝皮书》英文和俄文版本。徐步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带来深刻影响。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注意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多极化继续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中国的赶超速度继续加快,两国经济总量持续接近。2020年,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GDP首次攀升至美国的70%以上,中美“双引擎”拉动世界经济的作用更加显著。大国梯队加速分化,欧盟、日本经济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经济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内政治经济受疫情冲击超出预期,不少国家经济运行面临失业率高涨、债务增加、资本外流等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困难重重。二是大国关系面临新的调整,互动复杂博弈加剧。美国拜登政府上任后,大国关系开启新一轮调整进程。中美关系迎来拨乱反正的机会之窗。中欧关系持续发展,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如期签署生效,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顺利完成,双方合作取得积极成果。美国试图重振同盟体系,在抗击疫情、气候变化等领域重返多边平台,但美国是真正致力于多边合作,还是要搞选择性、排他性多边合作,国际社会仍在观望。美国和欧洲同俄罗斯的关系持续僵化,双方政治对抗升级。英国脱欧后,欧洲内部团结面临新的挑战。三是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蔓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世界已有260多万人被夺去生命。全球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地区局势仍不安宁,这既有地区固有矛盾的发展,也有疫情导致的一些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转变,还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以及军事干预等行动带来的恶果。中东地区形势混乱,美国空袭叙利亚,延长对伊朗制裁,重返伊核协议充满变数,中东局势难现曙光。缅甸局势持续动荡,军民对峙对抗相当激烈。全球范围内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议题联动蔓延,部分地区恐怖主义、难民问题、领土争端等持续加剧。四是全球经济重启增长,温和复苏预期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实际GDP增速将达到5.5%,较2020年增长回升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将实现6%以上的增长。拜登政府出台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疫苗接种计划加速推进,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以上。但美国加大印钞并大量投放市场,对世界经济及美元地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起广泛担忧。其他G20成员国经济增速也都有望实现正增长。不过,全球疫苗接种进度、美国大规模刺激政策外溢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债务高企等风险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五是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数字鸿沟继续扩大。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线办公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未来若干年,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或将迎来重大进展,“通信革命”和“智能革命”的深度和广度将超过以往工业革命。区块链技术引领数字经济及数字货币发展,萌生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力量,加密数字货币研发和监管将同步加强。大国间科技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各国将加紧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科技竞争将成为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的先导力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徐步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逆流喧嚣,中国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抗疫外交为主线,同步抗击新冠病毒和国际政治病毒,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0年,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8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等23场重要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要多边会议中,全面阐释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立场,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大力倡导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指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正确方向。徐步强调,中国和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特殊责任。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国际社会十分关注。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重要关口。两国应该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最近,中美双方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当把握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徐步最后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携手合作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唯一出路,分歧对抗将使我们重蹈历史覆辙。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在新的一年里将密切跟踪形势发展,努力把脉形势动向,积极开展智库交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作出自己的贡献。贾庆国、陈东晓、苏文、阮宗泽等高度评价《蓝皮书》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发表看法,并与徐步院长一道回答现场嘉宾和记者的提问。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等国内外媒体对《蓝皮书》发布会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来源:中国日报网

承负

山东大学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

中国日报网3月29日电 3月28日,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百年大变局”高端对话会在威海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威海市委副书记张宏伟、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校长刘建亚、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尹作升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举行了“百年大变局”高端对话会。来自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城市环境等研究领域的七位专家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等共同为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樊丽明希望国际问题研究院瞄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国家发展模式、大国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思潮和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研究,以打造大平台、构建大团队、产出大成果为目标,力争打造成为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高端智库。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处长丁连普在讲话中希望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能够把握大势、发挥优势、引领趋势,将自身打造成为政府和社会信得过、用得着、离不开的新型智库,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介绍了研究院有关情况。威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国际问题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赵玉璞宣读了贺信。高端对话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仁伟做了以“大变局与中国”为主题的发言,详细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间范围、具体内容以及将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围绕“大变局与国际关系”做了发言,指出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角思考中国如何应对未来、实现民族复兴,是大变局最重要的战略含义。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结合“大变局与中美关系”话题表示,大变局的主线就是中美之间的权力博弈,这一态势将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围绕“大变局与环境气候问题”发表观点,指出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北两大阵营正在逐渐转换为发达国家板块、新兴经济体板块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板块,这三大板块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将对世界秩序重建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丽娟等也分别围绕“大变局与世界秩序”、“大变局与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大变局与世界经济发展”等主题发表了观点。与会学者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新兴国家对世界秩序的议程设置能力不断增强,中国要抓住机遇,为世界秩序的变革作出应有贡献;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搭建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三零”架构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大趋势;面对世界经济的新趋势以及全球化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应合力应对。据悉,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山东大学全校的国际问题研究力量和资源,就重大国际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依托下设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力争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山东风格的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与高端智库。来源:中国日报网

造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成立仪式暨中拉关系研讨会现场。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林如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8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对拉美研究继续保持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势头,顺应了中拉关系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为中拉合作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当前中拉关系的利益纽带更加紧密,民意基础更加巩固,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在致辞中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外交和国际问题研究的机构,也是唯一直属中国外交部的专业智库。“作为外交政策研究的‘国家队’,成立‘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旨在加强对这个地区的研究,打造一支新生的研究力量,进一步深化中国和拉美与加勒比国家间的政策沟通、人心相通与互利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中拉合作。”戚振宏告诉记者。出席成立仪式的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拉美和加勒比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集中的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学者们应当抓住新时代的新课题和新任务进行细致的研究,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左四)在中拉关系研讨会上作主旨演讲。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王晓德认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单独成立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在人才、资源、语言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充分结合学术研究与外交实践,对接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使学术研究成为促进中拉关系发展的新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拉贸易额从2000年的126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存量超过了3800亿美元。与此同时,19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140多所院校开设了西葡语专业,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机构也超过了60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前副理事长、中国前驻委内瑞拉和乌拉圭大使王珍说,此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了中拉关系大发展以及今后继续发展的大趋势,也顺应了服务外交实践以及加强拉美历史和现状研究的需求。外交部拉美司司长赵本堂认为,拉美近几年的发展体现了政治形势稳中蕴变、经济发展进中显忧、外交政策宽中有紧、一体化进程有进有退的特点,中拉关系则进入了深耕阶段,这些现象亟待拉美学界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成立仪式暨中拉关系研讨会现场。对此,王晓德建议拉美研究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抓住国家重视对拉美合作的机遇期,“扎扎实实地坐下来,做好基础性研究。”王晓德认为,目前中国已经有了一批拉美研究机构,但是面临着研究质量与数量不成正比、基础研究与国家发展实际需求相脱节等挑战。“希望拉美学界加强国别研究,善用共性思维和历史思维的视角,用好放大镜和显微镜,用好历史这把钥匙,为解答拉美的现状提出精准的对策建议。”王晓德说。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等机构,近20个拉美国家驻华使馆,以及中拉媒体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当天的成立仪式。(文中图片均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提供)

彼于致福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成立

揭牌仪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唐红丽)3月28日,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百年大变局”高端对话会在山东威海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威海市委副书记张宏伟、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校长刘建亚、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尹作升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举行了“百年大变局”高端对话会。来自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城市环境等研究领域的七位专家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等共同为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樊丽明希望国际问题研究院瞄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国家发展模式、大国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思潮和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研究,以打造大平台、构建大团队、产出大成果为目标,力争打造成为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高端智库。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处长丁连普在讲话中希望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能够把握大势、发挥优势、引领趋势,将自身打造成为政府和社会信得过、用得着、离不开的新型智库,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介绍了研究院有关情况。威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国际问题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赵玉璞宣读了贺信。高端对话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仁伟做了以“大变局与中国”为主题的发言,详细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间范围、具体内容以及将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围绕“大变局与国际关系”做了发言,提出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角思考中国如何应对未来、实现民族复兴,是大变局最重要的战略含义。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结合“大变局与中美关系”话题表示,大变局的主线就是中美之间的权力博弈,这一态势将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围绕“大变局与环境气候问题”发表观点,提出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北两大阵营正在逐渐转换为发达国家板块、新兴经济体板块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板块,这三大板块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将对世界秩序重建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丽娟等也分别围绕“大变局与世界秩序”“大变局与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大变局与世界经济发展”等主题发表了观点。与会学者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新兴国家对世界秩序的议程设置能力不断增强,中国要抓住机遇,为世界秩序的变革作出应有贡献;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搭建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三零”架构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大趋势;面对世界经济的新趋势以及全球化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应合力应对。据悉,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山东大学全校的国际问题研究力量和资源,就重大国际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依托下设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力争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山东风格的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与高端智库。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唐红丽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大追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美对升级贸易摩擦有误判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举办中美经贸专题研讨会,聚焦中美经贸摩擦等热点问题。(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 王梦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今日(1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直言,中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在反思中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但美国却是把自己的责任“外包”,指责中国。“美国对升级贸易摩擦有误判,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在部分美国学者看来,会把美国变成一个自我击败的霸权。”他谈到,中国应对美国贸易霸凌所做的事情不光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也在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利益。他还深度分析中美两国情况,并谈及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中国是答案而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