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中国–中亚五国养殖与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高端论坛暨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暨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兽医学科群发展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参加会议人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宁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涌;国家杰青、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华南农业大学(原美国CDC资深科学家)教授肖立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教授吴树彪;国家杰青、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冯耀宇;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朱兴全;河南农业大学田克恭;国家杰青、吉林大学教授刘明远;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朱冠;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金华;国家杰青、北京农林科学院、扬州大学教授刘爵;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杜向党;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海学;华中农业大学、肉牛体系岗位科学家/体系疫病室主任郭爱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褚贝贝、胡慧、赵友宝先后作了学术报告;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廖仲磊作发言致谢各位嘉宾;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张龙现做会议总结并宣布此次研讨会闭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宁一作学术报告金宁一作了题为《共患病毒病、疫苗与综合防控》的报告,他分别介绍和对比了影响动物和人类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健康的病毒病及其病毒,提出了“共患传染病”的概念,并强调,动物和人类呼吸系统共患病毒病在日渐加剧,神经系统共患病毒病在扩散加剧,循环系统共患病毒病在渐进性扩散,消化系统共患病毒病不容忽视。他指出,自己从1982年以来,一直围绕新发病毒病、共患病毒病的防控开展探究,在新冠疫情出现后,利用5种表达载体,设计构建了56种重组体,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重组候选疫苗的研发,其中一个重组亚单位候选疫苗免疫食蟹猴后,活病毒中和抗体的效价达1:2000,特异性抗体效价达1:50万以上,并建立了6种核酸、免疫、病毒载量等的检测方法。在问答环节,有我校动物医学院老师问到其对年轻研究人员有何建议时,他答道,其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青年人进到实验室,要从刷试管、试剂瓶开始;其二,要服从团队、服从导师;其三,对知识的追求不能一孔之见;其四,要有团队精神;其五,要听党的话。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涌作学术报告张涌作了题为《家畜基因工程育种》的报告,他阐释了基因工程育种的本质,介绍了动物基因工程育种的用随机整合载体通过受精卵原核注入外源基因、随机整合载体转染体细胞、传统基因打靶、基因精准编辑4个发展阶段,育种的目的基因挖掘和评估技术、目的基因验证和安全编辑位点筛选技术、体细胞基因编辑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基因编辑克隆牛羊培育技术、体外受精胚高效发育6个关键技术,列举了8个国内外基因编辑牛的典型案例,并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呼吁停止反对转基因技术。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有定论,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在问答环节,有我校动物医学院年轻老师问到在动物遗传育种领域,我国和欧美的优势和不足时,他答道,在科研方面,我们和国外没有任何差距,齐头并进,有个别领域还优于国外,但在整体的应用方面,我们不如欧美,特别是在奶牛领域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欧美研究者将遗传育种作为一个推动奶牛业向前发展的事业,不断改良已有的品种,而我们主要依靠从国外引种来解决生产问题,他强调,我们需要改变这样传统思想,只有思想进步了,中国畜牧业的现代化才有希望。焦新安作了题为《动物源性食品病原微生物流行与防控新进展》的报告,肖立华作了题为《集约化养殖与人兽共患病原的传播》的报告,吴树彪作了题为《Clostridium perfringens challenge alters the expression ofgenes encoding proteins for apoptosis, immunity, mucin proction and tightjunction in broilers》的报告,冯耀宇作了题为《环孢子虫基因分型工具的建立》的报告,朱兴全作了题为《Anti-Toxoplasma vaccines: Advance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and perspectives》的报告,田克恭作了题为《家禽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及产业化》的报告。刘明远作了题为《人兽共患之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报告,朱冠作了题为《Cryptosporidium as a model for global zoonotic and One healthpathogen》的报告,刘金华作了题为《动物流感对人健康的威胁》的报告,刘爵作了题为《Porcinecircovirus type 3 (PCV3): Pathogenesis and viral entry》的报告,杜向党作了题为《几种重要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鉴定及传播机制》的报告,郑海学作了题为《重大外来动物疫病的防控》的报告,郭爱珍作了题为《中国牛病流行与防控技术现状和趋势》的报告,褚贝贝作了题为《脂质代谢参与动物病毒增殖的分子机制》的报告,胡慧作了题为《猪d冠状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研究》的报告,赵友宝作了题为《动物病原真菌适应宿主环境的分子调控》的报告,会场上,思想交流,学术争鸣,气氛活跃。最后,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廖仲磊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教授表示感谢,他希望,其一,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留下宝贵意见,学院会积极予以采纳并改进;其二,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师生能够珍惜机会,认真消化报告内容;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张龙现指出,此次研讨会涵盖人兽共患病、食源性疾病、禽病、猪病和牛、羊病等方面,内容丰富,是一个学术大餐,并表示,该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与与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他向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感谢,欢迎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并宣布此次研讨会闭幕。
央广网长春12月12日消息(记者于中涛)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优质粳稻产区核心区,气候、土壤、水资源适合优质粳稻生产。今天上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优质粳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由吉林省农科院与日本佐竹公司、吉林吉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公司、韩国首尔大学合作共建。吉林省农科院在优质粳稻品种选育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日本佐竹公司是稻米、制粉及干燥设备的专业制造厂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谷物加工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吉林吉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是稻种和优质大米的生产和营销,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成立的优质粳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将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水稻专家,围绕粳稻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优质粳稻栽培、收获、仓储、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粳稻食味评价标准与体系,推动吉林省优质水稻产业发展。
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公布了第四批2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名单,依托我院血液科建设的安徽省血液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入选。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于2012年启动,是省科技厅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带动全省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我院血液科积极瞄准国内外血液病和干细胞研究的前沿课题,为血液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改善国民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国家十三五重大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与美国OMRF夏利军教授开展合作,血液科孙自敏教授等建立了NSG小鼠移植模型,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关注。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张丽教授合作,科主任朱小玉在我院开展了国际上首次DNT细胞治疗和预防移植后复发AML的临床试验。此外科室与威尔康奈尔医学院、City of Hope 血液科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血液病治疗与研究中心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究成果在2019年亚太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2019年和2020年美国血液学年会(ASH),2020年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进行壁报交流与口头报告。这些已有的国际合作成果,为本次批准的国际合作基地的发展、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院现有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分别为安徽省心血管疾病与肿瘤诊疗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徽省风湿免疫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此次获批的安徽省血液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医院将进一步以国际合作基地为依托,搭建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发展平台,促进人才交流,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拓宽合作渠道,汇聚先进技术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助推“科大新医学”。(科研处 许梦姗 王冬耀/文 陈尹/审核)责编:吴家炜【来源:科研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审批,五粮液股份公司增加成为“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之一,将与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共同推动提高白酒科研技术创新水平,促进蒸馏酒技术创新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五粮液方面表示,将依托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蒸馏酒的技术交流和产品交融,加大酿酒生态、智能酿酒、白酒风味以及酿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为推动中外蒸馏酒技术的深度交流合作做出新贡献。
新华社海口4月6日电(记者吴茂辉刘邓)记者从海南省科技厅获悉,由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缅甸仰光医科大学共建的“中-缅区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近日获科技部批准设立,成为海南获批的首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据了解,此前,海南已建立了海口国家绿色科技国际创新园、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热带特色医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中-缅区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的设立,将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2012年以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承办了5届科技部“东盟地区重大热带疾病的防治与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已培训来自缅甸、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共101名学员。2014年,与缅甸卫生部达成意向,帮助缅甸卫生部筹建首家公立的生殖健康医学实验室。日前,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再次获得科技部立项,将赴缅甸仰光举办第六届技术培训班,这也是海南首次在境外承办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
11月9日,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共同举行了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启动仪式暨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本次启动仪式与会议以网络视频形式举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通过网络共同为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在线揭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指导委员会议事规则,选举产生了第一任指导委员会主席,并对联合中心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指导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分别来自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处以及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与技术委员会。第一任指导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刘峰主任担任。根据议事规则,每任指导委员会主席任期两年,由中方和国际海底管理局方面的委员通过选举轮流担任。会上,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古妩表示,该中心将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和运行,面向国际遴选相关教师和专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深海科学、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开展深海环境与深海生态、深海采矿与深海技术等国际海底热点领域的合作研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组织各类专题研讨会、高端论坛等活动,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海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的设立,是中国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全球海洋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贡献,体现了我国深入参与国际海底事务,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努力的大国担当。
11月9日,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共同举行了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启动仪式暨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本次启动仪式与会议以网络视频形式举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通过网络共同为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在线揭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指导委员会议事规则,选举产生了第一任指导委员会主席,并对联合中心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指导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分别来自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处以及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与技术委员会。第一任指导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刘峰主任担任。根据议事规则,每任指导委员会主席任期两年,由中方和国际海底管理局方面的委员通过选举轮流担任。会上,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古妩表示,该中心将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和运行,面向国际遴选相关教师和专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深海科学、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开展深海环境与深海生态、深海采矿与深海技术等国际海底热点领域的合作研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组织各类专题研讨会、高端论坛等活动,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海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的设立,是中国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全球海洋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贡献,体现了我国深入参与国际海底事务,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努力的大国担当。(总台央视记者 郑天皓)(编辑 李茗伊)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王立彬)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与国际海底管理局9日共同启动了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以网络视频形式为中心揭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古妩表示,该中心将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运行,提升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海底事务能力、促进深海事业发展。启动仪式后,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主任刘峰担任第一任指导委员会主席。根据议事规则,每任主席任期两年,由中方和国际海底管理局方面的委员通过选举轮流担任。这一中心的设立是中国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促进全球海洋合作的重要举措。该中心将面向国际遴选相关教师和专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深海科学、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开展深海环境与深海生态、深海采矿与深海技术等领域合作研究。(完)
来源:中国侨网中国侨网4月9日电 据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网站消息,日前,在驻南非使馆科技处组织协调下,中国科技部、南非科学创新部成功联合举办“中南联合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经验线上交流会”。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阮湘平一级巡视员、南非科学创新部杜特伊特副总司长、驻南非使馆沈龙公参及中南政府间和机构间联合研究中心双方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阮湘平在开幕致辞时表示,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南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支柱,受到两国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两国科技管理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行动计划》等合作文件,对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给予积极支持;两国科研机构积极响应,务实合作,基本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合作格局。下一步将与南方保持密切沟通,在科研平台规划建设、联合研究项目整合开拓、创新创业及技术转移等领域加强合作,以实际行动巩固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后,中南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联合研究中心、林业联合研究中心、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联合研究中心、化工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等7个政府间或机构间联合研究中心代表分别从合作历史、共建成就、重要经验、存在困难及下一步设想5个方面介绍情况交流经验,并现场提出希望解决问题,两国科技部代表积极响应。南科学创新部副总司长杜特伊特在总结讲话时表示,感谢中国驻南非使馆成功组织此次线上交流活动,展示合作成果,交流合作经验,同时也体现中南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下一步南方将加强与中方沟通,共同挖掘合作潜力、开拓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沈龙最后表示,中南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希望双方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联合研究中心的资金支持,希望各联合研究中心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在联合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创新创业、人文交流等领域继续开展务实合作,携手推动中南科技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国日报7月27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当地时间7月26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5届会议上,《中国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关于建立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草案)》获得海管局大会批准。据介绍,该备忘录将是海管局与其成员国签订的除东道国协议之外的首个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自然资源部与海管局将在华建立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设在位于中国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联合中心是面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的致力于深海科学、技术、政策培训与研究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发展中国家人员提供深海科学、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研究分析深海采矿发展方向及深海技术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海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和主管国际组织有责任“积极促进科学资料和信息的交流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所得的知识转让,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转让,并通过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科学人员提供适当教育和训练方案,加强发展中国家自主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能力”。自然资源部与海管局共建联合中心是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践行 “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全球海洋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为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贡献,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