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加坡公立硕士课程到底有多强?慧寂

新加坡公立硕士课程到底有多强?

新加坡公立院校的硕士一直是许多留学生梦寐以求的梦想。新加坡公立院校的硕士一直是许多留学生梦寐以求的梦想,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都成为了吸引大量留学生的原因。最近就有很多小伙们在询问老师,在新加坡私立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申请公立大学研究生吗?答案是:可以的!申请条件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享有世界盛名。2020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11位。录取要求:相关学科的良好本科学位,或至少相关学科的高级荣誉/荣誉(杰出)学位或同等学历;GPA 3.0 及以上;如有工作经验,属于加分项, 如没有,也不影响申请。当然不同院系有不同要求,具体要求,需要参照各院系标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NTU)于1991年7月1日成立,如今已转变为研究型全球性大学。它的前身是南洋理工学院(NTI),成立于1981年,前身是前南洋大学。1991年,NTI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南洋理工大学(NTU)。如今的南洋理工大学,以卓越的学术和科研成果,跻身全球顶尖大学百强之列。录取要求:学士学位。需要托福或雅思成绩; 如是应届毕业生,可凭临时学位证书申请入学。入学时必须提供原始的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完整的年度成绩以供核实。否则,将不能参加硕士课程;语言要求:雅思6.5-7.0; 托福600(纸考) 250(机考) 100(网考).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是亚洲一流的大学,在蒂尔堡大学的全球100所学校研究排名中,亚洲排名第四。以其世界一流的研究和卓越的教学而享誉国际。SMU成立于2000年,SMU拥有约10,0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六所学院:会计学院,李光前商学院,经济学院,信息系统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录取要求:所有申请人用本科GPA成绩可申请相关课程,申请法律专业的学生(申请法学博士学位或法律硕士学位)必须参加入学考试; 所有申请人匀需要提供GMAT或GRE成绩(部分课程可参加线上入学考试替代GMAT/GRE)。本科毕业后,GPA有效期为5年。专业选择新加坡提倡精英教育,公立教育资源稀缺。这决定了新加坡公立大学研究生申请有着相对而言较高的门槛,申请者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新加坡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术和产业的结合十分紧密,也为留学生提供不少就业机会。因此商学类、理工科类是新加坡的热门申请大类,不仅仅是对国际生,对本地学生来说也是一样。所以,老师建议同学们在申请时不能一味的追求热门学校和专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背景,制定个性化的留学规划。商科管理专业对于管理学科,新加坡公立大学可以申请的专业大多为MBA类,需要GMAT成绩的同时,还需要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个别专业有更高的工作经验要求)。这点不利于应届毕业生的申请。也有部分专业不需要工作经验,例如SMU的管理学硕士是综合评估录取。金融会计类NUS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类硕士课程由涵盖不同学院,NUS商学院提供金融硕士课程,NUS理学院提供数量金融硕士课程,NUS风险管理学院提供金融工程硕士课程。NTU南洋理工大学则不同,NUS南洋商学院提供金融(中英双语)和金融工程理学硕士课程。SMU新加坡管理大学则提供包括应用金融硕士课程、数量金融硕士课程和金融经济学硕士课程。申请金融类课程,均要求学生提供GMAT或GRE成绩,如有工作经验则更容易被录取。文科类专业 文科类专业包括教育与语言类、文化研究、公共政策等,语言成绩很重要。通常要求雅思7.0/托福100以上。主要学校为:NUS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NTU人文学院、NTU社科学院、NTU拉惹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NTU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黄金辉信息传播学院等。理工科专业 主要学院为:NUS计算机学院、工程学院;NTU电子电器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与航空航天学院等。如果学生有参与的实验室或科研项目,则更容易被录取。法律专业 法律专业硕士课程则要求学生为法律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如非法学专业毕业则需要有法律相关工作经验。环境与建筑专业 对于该类专业来说普遍对工作经验和作品集要求较高。主要提供学院为NUS环境与设计学院。申请准备/规划三大公立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都逐年上升,有意向申请的同学们必须硬实力软实力兼备!硬实力指硬性的申请条件,包括:申请者的院校背景、GPA、语言成绩等。软实力包括活动经历、面试能力、工作经验等。如果想要在众多申请者当中脱颖而出,在达到硬性申请条件后,要着重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更多留学小知识,快来私信吧!专业留学规划师为你提供专业留学服务,为你的留学之路助力!

乐毅

清华公开课!本周课表请查收~

为积极响应清华大学“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号召满足广大同学“在家也能上清华”的愿望清华大学“宅家”云学堂本周继续发布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精心策划的系列课程课程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清华5大官方媒体平台合力助你上清华清华官方微信每周发布下周课程预告清华官方微博、抖音、B站、快手将在开课时间面向全社会进行课程直播无论你是不是清华学子都能同听一堂课快跟我看看这周有哪些你喜欢的课程本周清华公开课课表抢先看周一面对突发情况,我们如何激励创新?课程时间:2月17日(周一)19:00课程名称:《创新的资本逻辑》课程教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 田轩课程简介:在突发情况面前,科技创新作为强有力的武器,坚决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激励创新,让人类一次又一次突破知识技术的边界,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也一度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清华大学五道口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将结合自己十余年的研究结晶,带您探寻创新的奥秘,从金融层面揭示《创新的资本逻辑》。走近跨国企业主讲嘉宾: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工作坊兼职讲师 戴熙路开课时间:2月17日(周一)20:00-21:00课程介绍:在跨国企业实习是什么样的?公开课带大家穿梭多家全球企业,了解各式各样的商业模式,通过探索全球企业的故事和岗位类型,探寻不一样的职业发展道路。周二体魄与人格并重 从我做起主讲嘉宾:清华大学田径队教练 李庆开课时间:2月18日(周二)9:00-10:00课程介绍: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一直以来都是清华学子对国家和社会的庄严承诺。是什么精神一直鼓励着清华学子坚持体育锻炼,这种精神又如何内化为所有同学的品质?运动是如何强身健体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坚持运动呢?这堂课告诉你答案。你想科学省力地满分通过3km测试吗?课程时间:2月18日(周二)19:00课程名称:《中长跑技术与姿势优化的奥秘》课程教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校自行车队队长 曾繁尘课程简介:为什么跑步高手的姿势都很漂亮,跑得慢的人却各有各的姿态?中长跑是体能、力量、技术和心理结合的艺术,而有时候,仅仅是跑步姿势和技术的优化,就可以让你的长跑水平获得飞跃。如何轻松、无伤地跑步,以最少的能量消耗换来最快的速度?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长跑训练?如何制订比赛策略和补给方案?心理调整和表情管理有何技巧?来本节课,答疑解惑吧!周三工科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主讲嘉宾: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2015级博士、2019年研究生特奖获得者 王翔宇开课时间:2月19日(周三)9:00-10:00课程介绍:发表过20余篇SCI论文的特奖大神,带着他的工科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和博士阶段的成长经验来啦!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如何安排好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工科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第二讲“阅读文献与引用文献”开讲啦!创新与人类发展主讲嘉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陈劲开课时间:2月19日(周三)14:00-15:00课程介绍:创新对人类社会带来极为重要的贡献,在阐述创新对人类经济增长和文明进步的基础上,本课程将进一步讲授创新的内涵、创新的基本方式,其中有创新在病毒控制和疾病防治的典型案例分析,目的为在未来的学术研究或产业发展过程中培养杰出的创新思维,产生更多的原始创新、负责任的创新,为国家和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从新冠肺炎看国际关系的本质课程时间:2月19日(周三)19:00课程名称:《第三讲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区别》课程教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阎学通课程简介:阎学通老师将从新冠肺炎危机看国际关系,以国际社会对疫情的反应讲述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本周将带来第三讲“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区别”。零基础中国画入门主讲嘉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硕士生、《吾爱吾师》长卷创作者 陈博贤开课时间:2月19日(周三)20:00-21:00课程介绍:在家没事做?那不如来跟着清华美院大神陶冶艺术情操!在这一小时里,你将更好地了解中国画的特点,认识构图、色彩的规律,从零起步不是梦!周四关于肺炎疫情事件的组织学思考主讲嘉宾: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 周雪光开课时间:2月20日(周四)9:00-10:00课程介绍:在组织如何应对危机的背景下,从比较制度学角度,讨论不同组织形式在信息流动、资源动员与组织学习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劣势。内生性与IV 主讲嘉宾: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汪海建、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章柳 开课时间:2月20日(周四)16:00-18:00课程介绍:定量俱乐部是旨在提升清华同学们定量操作水平,搭建定量研究方法学习交流平台。本期主题将介绍如何使用工具变量法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工具变量的原理、如何寻找工具变量、工具变量的估计方法等。同时还介绍了多篇经典文献的工具变量,并以 Nancy Qian 的一篇文章为重点,详细讲述工具变量的选取和应用。《好奇心给我带来了什么》课程时间:2月20日(周四)19:00课程标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探索者课程教师: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曾任2012级辅导员 毕啸天(毕导)课程简介:也许很多同学都曾看过“大清第一段子手”毕导的作品,今天毕导将为大家现身说法,讲述他的清华故事、内容创业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独特见解。闲话AI:自然语言理解难在哪儿?主讲嘉宾: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 刘知远开课时间:2月20日(周四)20:00-21:00课程介绍:人工智能(AI)的一大梦想是让计算机像人一样理解和使用语言,但人类语言(又称自然语言)则被认为是人类智能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刘知远副教授将带大家多层次认识,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到底难在哪儿?周五歌唱基础方法与技术主讲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硕士生、校园十佳歌手 依曼开课时间:2月21日(周五)14:00-15:00课程介绍:在家战“疫”期间,来自校合唱团的依曼将给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歌唱基础方法和技术的讲座,从更好地认识歌唱和了解自己开始,带我们初步领略声乐艺术的魅力,请喜欢音乐艺术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多元微积分学习浅谈》课程时间:2月21日(周五)19:00课程标语:从一元到多元,改变的不仅是数字!课程教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 扈志明课程简介:多元函数微积分研究的是多元函数的微分学与积分学性质,它们与一元函数微积分中的相关性质有何联系?这是学习多元微积分时必须要弄明白的问题,也是学好多元微积分的关键。本讲座从微积分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出发,聊聊多元微积分与一元微积分的关系,谈谈学习多元微积分要注意的问题。一小时了解面点的花样塑形主讲嘉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面点爱好者 赵玉琦开课时间:2月21日(周五)20:00-21:00课程介绍:疫情当前,也要好好安排饮食。吃够了土豆白菜?不如自己动手做一些花样的面食吧!跟着料理达人一小时学会面点的花样塑形,保证好看又好吃。快准备好面团,一起试试吧!每天将通过“清华大学学生会”公众号、“清华大学小研在线”公众号发布第二天课程详细预告。温馨提示清华大学官方微信每周预告下周课堂,清华大学官方微博、抖音、B站、快手将在同样时间面向全社会进行课程直播,请提前关注以上账号!如想收到开播提醒,别忘了提前手动设置哦~下周想听清华的哪些课程?快来分享你的建议~~清华「宅家充电」计划:编辑 | 高一潇 於汀 杨天舒 龚昕冉 皇甫硕龙 叶盛制图 | 魏明伦排版 | 陈于蓝审核 | 陈雨轩 於汀 钱菱潇清华「云上学堂」:策划 | 王琦煜 高源龙 张景宇 白浩浩 李嘉贝 魏强强 辛怀佳 刘畅文案 | 殷滋淳图片 | 张鹤琳排版 | 罗梓梦审核 | 林景 李嘉贝 辛怀佳来源|“清华大学学生会”公号(ID:THU-xueshegnhui)封面图| 何康编辑| 赵姝婧清华如期开课第一日,从升国旗开始!清华湖北籍教师直播3次哽咽,课堂被怒赞!清华教师正在讲课,但讲台下空无一人清华教师升级“十大神器”,上课力满格!清华全面如期开课,履行社会责任!清华大学面向社会资源大盘点!点击查看

超女

名校录:国际关系学院之刘欢,他的专业既然与音乐毫无关系

一声“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唱出一个人的豪迈,一声“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唱出一个人的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这就是刘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耳朵之盛宴、精神之粮食。那么我们翻一翻刘欢老师经历一看原来刘欢老师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文学专业,他学的专业与音乐毫无关系,现如今的工作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音乐教授。那是什么让他在音乐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只有一个那就是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爱。所以说选择专业我们别去跟风别去追热门专业,跟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这才是正确的。那么大学毕业后想出国留学的,大学专业该怎样选择?过去十几年的大学专业调整变革中,很多专业的内容和名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有些专业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高中生报考,名称叫得很好听,符合了某些人的虚荣心,因此,真正搞清楚所报考专业的真实内容和课程很有必要,这并不是说这些专业不好,而是要真正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要稀里糊涂的就选了几个专业,名字好听就行,当真正要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时,后悔就晚了,如金融工程,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农业资源与环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设环境与设备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轮机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以及外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和汇率的变化等于等因素,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毕业申请去国外读硕士,博士,有这一想法的高中生和大学有必要在选国内大学的专业时,就提前做好准备。如果考生家庭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承担国外读研究生的全部费用,这样的考生可以按自己喜爱选择专业,因为总可以在国外找到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专业,且国外院校也比较喜欢跨专业读研究生的学生,但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不承认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学医比较难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只有转成学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非临床类的专业才能申请。如果家庭经济实力一般,希望能申请到全部或部分奖学金,则在国内选大学专业时,就要小心了,就美国大学来说,一般工程类专业还有数学类,物理类和化学类专业,更容易申请到奖学金,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更容易申请,并有更大的机会申请到奖学金,可列出一些好申请的专业供考生参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信息工程,生物学工程,土木工程,微电子学,工程力学等。不易申请到奖学金的专业,主要是纯文科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如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外语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

法性

最新!东安格利亚大学2019研究生课程入学要求更新了!

最新消息,东安格利亚大学2019研究生课程入学要求更新了!东安格利亚大学也被称为东英吉利大学,这所学校建立于1963年,国际生超过四千多名,中国学生也不少,这里的学生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申请热度还是 很高的,今天津桥留学专家来着重给大家分析一下东安格利亚大学2019研究生课程入学要求更新的情况,想去这里读研究生的同学们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东安格利亚大学2019研究生课程入学要求更新:津桥留学专家指出,针对申请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学生来说,有以下几个大类,整体来说大多 72%-80%均分区间的都有机会申请成功:1、211/985/2013 网大排名前 250 名院校;2、其他院校,包括双非院校,附属学院,独立院校及大学分校;3、往届毕业生申请者;4、来自私立大学和军事大学;5、成人高等教育/自考;6、艺术、舞蹈、戏剧、音乐以及体育专业;7、中国专升本;8、中英合作办学;9、硕士文凭课程和硕士预科课。东安格利亚大学优势专业:津桥留学专家表示,东安格利亚大学优势专业还是很多的,其中传媒专业、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信息科学专业都是这所大学的优势专业。每个专业申请要求有区别,大家需要在学校官网进行详细了解。另外,在教育学,国际关系,文学,艺术,卫生保健科学,发展研究专业等方面,申请热度也很高,这都是申请热门专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申请。整体上而言,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多次学生满意度位于全国第一,各类专业排名表现也不赖。另外,学校会为学生提供非常有优渥的奖学金,还有专门针对中国学生成立的奖学金,数额多,名额不少,大 家可以及时申请。东安格利亚大学还提供出国学习和到国际大公司实习的机会,非常难得。东安格利亚大学2019研究生课程入学要求更新介绍就先到这里,东安格利亚大学申请竞争很激烈,如果大家对这所学校感兴趣,一定要随时关注学校官网动态,了解招生最新资讯。

颜铭

考研公共课能否大力革新一下?目标是减轻负担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策划|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我国自从有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和政治就是必考的公共课程。外语考试的特点是难度大,政治课程的考试是量大、难度也大,两门课程占据了考生一半的时间和精力。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有了好几十年,期间除了将考试的时间从元月份改到了12月份,专业课考试做了一点点压缩,其他均未有变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能否再大幅革新?普陀山佛学院2018研究生入学考试首先,应当大幅降低外语尤其是英语考试的难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难度大,路人皆知,而且,难度还越来越大。不用多解释,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在未来要出成果,其成果也主要是在专业上取得突破,研究生阶段学习当然更强调专业学习而非通识。外语确实是很重要,但是,目前的入学考试依靠外语成绩来淘汰学生也不尽合理——提倡的是公共课第一,或者说各门功课都必须达标。按这种标准录取进来的学生,他们今后的学习容易沿袭这种各科平均用力的传统,在专业上很难有所突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再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语的考试并不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英语,就是一门公共英语考试。所以,即使公共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代表以后的专业英语就会跟不上。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真的对专业钻研很深,有愿望了解国际动态,他一样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专业英语学得很好。其次,大力改革政治科目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现在的研究生入学政治考试包括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法律知识和时事政治等等内容,一双手的手指头都算不过来,量很大很大。在这样短的时期里要记住这么多的政治理论知识,学生在思想上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真不好说。很多考生都是报一个补习班,在考前的1-2个月突击复习,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猜题。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场针对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政治考试的重点应当转到思考、推理和应用上去。比如,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政治课考试改革可以确定每一门功课要考哪几部分内容,删掉那些并非最重要的、最基础性的章节,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择优选择知识进行考核,而不是面面俱到,做大量无用功。再说了,政治课程在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必修课,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哲学观、历史观,政治理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仍然是公共必修课。因此,即使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政治理论,也不代表考生在政治理论上一片空白。取消一次政治考试并不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行发展造成太大影响。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点最后说说考试时间,也有改进的空间。研究生入学考试将时间提前到了12月份底,这是一个大的进步,但还可以做得更彻底一些,将考试时间提前到国庆前9月份底。这么做的好处很多。有暑假两个月的考前集中复习时间,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在大四的上学期还开设有课程学习,很多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和下学期还有考公务员、找工作、出国等等诸多事情要处理。研究生考试在国庆前完成,这样就能够与课程学习、找工作等等错开。考生涌入考场既然改革是当前的主题,凡事总是要求变的。总之,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什么就不可以与时代一起走,继续做一些调整呢?敬告|本文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跟帖中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而物自化

非全研究生就业遭歧视?“非全日制=本科生、课程水、混学位……”

文/林回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正在房地产公司担任HR的桐桐坦言。她继续解释:“如果是秋招,非全日制是不(被)承认的,或者说有些岗位要求说研究生学历,(非全日制研究生背景的申请者)就报不了。”无独有偶,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在其2020年秋招工作中也表现了类似的态度。今年9月初,有网友反映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在问答环节中,明确回复了 “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并向湖北人社厅举报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尽管目前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已经删除了相关文章,并清空了公众号进行整改,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该公司的做法和HR的态度就是一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同时,2018年有大比例的考生不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因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而不愿调剂至非全日制的考生约占47%。相关数据不完全估算,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为3.625万人,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为11.538万人,毕业生为2.552万人。如果现实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容易被歧视、被偏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报考呢?“应该”被歧视?某航空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浩,正在某航天院校读两年半学制的非全日制MBA,学费七万多元。他认为,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的学历歧视是应该的,很多人都是为了“混学历”,因为“付出的时间精力也都不是一个程度的嘛”。这个月,吴浩已经上完了一天英语课和近一周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他评价:“上课内容其实没啥意义,是挺水的。上课本质上还是老师讲,同学听。只是现在不是大课堂了,在座位的安排上变成了小组的那种形式。”他认为:“即使(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阶段)有努力学到知识,但在学历衡量上都是一样的。文凭和知识有关系,可没有必然联系。”曾脱产一年在警察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小景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是在混学位,同时,“课程水”的评价也让他十分懊恼。他说:“虽然他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上标明了‘非全日制’,但是他在警察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与全日制研究生并无二致,并且还常常一起上课自习及参加其他活动。”早上六点,小景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同起床洗漱,然后集合列队走去教室上课;下午午休过后再次集合,小景会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自习。4点过后,锻炼身体,到了晚上就自习或者娱乐,10点半准时熄灯睡觉。小景透露,他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业考核标准上也是一致的。每科结课后,都需要通过提交小论文来获得学分,只有学分和毕业论文都达标了才能获得“双证”。“(而我的) 一般都有 90分。”谈起成绩,小景眉毛一挑,颇为自豪。虽然在学习生活以及考核标准上,小景和全日制研究生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他认为工作之后再去读研究生确实更有优势。“就是读的书更能够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然后就更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再去学什么知识,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过全日制研究生的大学研究生导师饶教授则表示他们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全日制优于非全日制,特别是高校研究机构肯定更认可全日制。但实际上,还得看个人能力。”“不算是”歧视?对于饶教授提出的“个人能力”的看法,桐桐则认为:“我不绝对排除有真的想要学习的人。可根据我三年来看到的情况来说,我只能说肯定很少。”作为招聘人员的桐桐似乎还是更认同吴浩的看法,她认为的“非全日制=本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怀疑。她直言不讳地说:“非全日制是真的水,水上加水”。桐桐坦言,在招聘中“采取一刀切办法”排除非全日制研究生参与校招的做法,“也不算是什么歧视”。公司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公平性和培养目标的考量。普遍认知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年龄比较大、可能还是公司中高层,他们与还是“一张白纸”的应届生竞争同一岗位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校招的培养目标是“想要自己培养人”。桐桐解释道,尤其是地产公司,它们想要通过培养更多自己人来提高人员稳定性,改变目前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风气,而在很大概率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大多数的稳定性就比较低。此外,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公司的社会招聘的话,“用人单位是不看你七七八八的学历,只要你达到本科要求,其他要根据你的履历、能力来考核应聘者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而在熊丙奇的眼里,企业招聘不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到研究生学历的范畴之内,就是一种学历歧视。他认为:“企业招聘人才,本来就不应该把这个学历作一个排除选项,应该关注所有求职应聘者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你把非全日制学生排除在秋季之外(秋招),这当然是一种歧视,这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作为我国多元化的求学路径之一,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熊丙奇强调:“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只是求学的方式不同而已。”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学校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教育、毕业生考核上,对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标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质量差异,这就是导致招聘中学历歧视的最根本原因。此外,熊丙奇还补充道:“现在这种学历歧视实际上是很难收集到证据的,学生维权难是导致企业老是会有学历歧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非全日制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评价。”所以,企业会在招聘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对待也不奇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这是一种区别对待。”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做人才筛选时不够专业时就会出现把学历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不是更看重对人才能力全面的评估。真正被影响的人?事实上,被学历歧视所影响的人除了像小景一样“少数认真学习的人”,还有一些报考了全日制但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生。从前文给出的数据推测,仍然有53%的人可能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析人士表示,在就业市场上,真正被歧视影响的可能就是非全日制应届生。2016年,教育部出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意味者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并轨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度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往后两年则有不少自主划线院校出现非全日制名额空缺的情况。有媒体报料,也有不少学校甚至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小彦就是一名非全日制的应届生。2017年年初,大四的她,成功进入了某高校的全日制法律硕士的复试,但后来因为分数原因,接受了学校调剂建议,该年9月入学后,正式成为了一名非全日制应届生。她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们班“大概有一半是应届的”。非全的身份对他们的最大影响就是没有和全日制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现在这个情况,好像我们选择非全日制就是一种罪过,找工作的机会还不如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她在求职中,发现有些银行在电子简历中,只有“全日制和在职”或者是“正规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的选项,根本就没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在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非全日制就和以往的在职完全不一样了,一样的入学考试,一样的老师教学,学一样的课,参加一样的活动,“为什么非全日制就要被招聘单位定义成低人一等呢?”桐桐认为,学校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行为“挺坑的” 。因为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一刀切的方法,不会逐个甄别非全日制是否是被调剂的应届生。“但是这些人在选择接受调剂成非全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后果)。”储朝晖也认为,学生在考虑是否接受调剂成非全日制时,“不能太理想”,要考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确实和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不管是不是应届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们在空余的时间就应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来应对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风险。垂直类博主非全研究僧bot也表示:“就业是双向选择,教育部的原话。”尽管从他的其他微博图文看,也许他一直都在发文声援非全日制研究生抵制学历偏见,并为同学提拱了自救工具(人社局投诉通道)。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文规定了:“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目前,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定向类别。这些大学的做法与桐桐的想法一致,她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非全日制就应该只招定向类别,且不允许全日制调剂成非全日制。暨南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广州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华南师范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山东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而熊丙奇则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正如前文所述,他认为,企业明确将非全日制排除在秋招之外,就是一种歧视,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这类涉嫌学历歧视企业的监管,纠正它们在招聘过程中的学历歧视行为,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企业要遵循公平就业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才招录时,不能出现类似的学历歧视行为,要带头推动就业公平。《中国经营报》也查找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作出行动,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纳入到招聘条件中来推动就业公平的实现。2019年9月10日,山东省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在其照片高层次紧缺专辑人才补充公告中,明确说明了在此次招聘中,2016年12月1日后被国内高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资格。“隐性利益”大于争议从种种现象中可以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的确面临着就业中的学历歧视困境,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多所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仍正在增加,每年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行列的学生不在少数。《21世纪经济报道》还以南京大学为例,称该大学2020年计划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约1400人,比去年录取人多出3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在前,为何还有人接连报考的原因到底如何?小景的回答很诚恳:“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与我的升职没啥关系,但其实读研还是能带来很多‘隐性利益’。”他认为,现在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是在同等条件下,我的学历为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分,因为身边研究生不多,大部分是本科和专科;第二是研究生学习使我考虑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同时也更深刻,更能照顾他人的感受;第三是研究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积累的人脉也很有帮助。眼下,小景正在准备在职博士考试,读博需要两名国际关系相关专家额推荐信,小景说,正好可以联系他的“研究生导师试试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带来的“隐性利益”也是吴浩仍然很乐意去上课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和硕士学位能为他在日后的各种评分排名中获得加分,以及可能成为日后升职的敲门砖。另外,“带薪上课”的魅力也不亚于“隐性利益”。吴浩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上的非全日制是研究生“属于公派性质”,“在拿工资的同时,还可以再有个研究生学历,”能减轻不少负担。正如吴浩所提及的“公派”读研,桐桐表示,很多公司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当作一种外部培训手段,巩固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所以,公司通常会鼓励或者要求员工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我公司就会送高管出去培训(非全日制研究生),然后经过一系列内外部的培训后,挂职,考核,通过后就升职了。”非全日制应届生小彦则告诉《中国经营报》,她在考虑接受调剂时,也曾想过,可能毕业后会遇到一些身份认同上的问题,但她觉得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已经并轨了,未来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还有她认为“学校本身也不错,上课后也发现课程和授课老师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人脉资源、教养学识、日常考核加分、未来升职的敲门砖等“隐性利益”,仍然远大于就业上的困扰,这或许是很多人依然乐意投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争议犹存,但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改革刚刚推行四年,从制度到实践的步步成熟,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

纥之则啼

海外硕士真的含金量很低吗?(专访名校中外联合培养硕士)

为了保证内容的公正性,此次问题我们找到了几位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生同学,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Y同学;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被在读期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为期一年交流的A同学。中外联合培养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内读着硕士期间,前往国外进行为期1-2年的深造,发放对方学校的学位证,两位同学经历了中国和外国两种环境的学习,相信他们对于中外硕士有着更为公正的看法。1、对于海外硕士和国内硕士,你觉得哪个更好?这个没有可比性,各有利弊吧,如果是国内顶尖的名校,那肯定也不错,外国的高校同理,也要是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较好的学校才能作为含金量高的学校。而且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凭的含金量主要还是看个人吧,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研究生期间努力认真的,同样也有混日子的,学到知识了,掌握技术了,含金量就会提升,这个主要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2、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海外硕士含金量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几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被送出了国,以前海归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海归特别值钱,但现在海归多了,而且国内很多高校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好,使得很多国外高校的光芒并不像以前这么耀眼了。再加上,能申请到国外名牌高校的人还是少数啊,而且多数都是授课型硕士,就像国内的专硕一样,相对价格高,培养出来的和国内的差的并不说特别大,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觉得含金量低,其实本身和国内的差得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很多人觉得和预期差太大,认为海归应该还是受追捧啊,但是没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贬低出国读硕士的。3、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读研?其实无论是谁,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能保研的自然将其作为第一顺位,就像我们就是保研进入现在的学校的,保研去名校的几率更高,在校期间到国外交流或者进行去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很多,还多数都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助,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吧。当然有些成绩不错的,语言水平过关的同学,也建议出国,因为到国外也是开阔眼界的一个过程,这些同学成绩优异,只是因为竞争激烈没能保送的话,申请到国外顶尖高校的概率也很高,读名校的话肯定不会有人说含金量低了。4、对于考研和出国的抉择,你怎么看?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多数研究生名额给了保研的学生,而国内考研的学生这么多,竞争激烈,变数很大,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比方说考本校的硕士,导师基本上愿意收你,除非这种情况吧,否则考研还是很难的,就像你去申请硕士,申请香港和新加坡也都特别难,为什么?因为竞争激烈,不仅仅是因为香港八大高校和新加坡两大高校在全世界有多么高的声誉,还有就是想去离家近的学校的人太多了,中国学生太多了,卧虎藏龙的太多,可能申请上了美国英国的硕士都未必能申请到这几所学校的硕士。当然有些同学可能本科期间有过颓废的经历,导致四年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又想好好学习了,那我建议尝试考研,因为出国并没有考研这些测试,靠的是和保研类似的审核四年成绩的方式,申请到名校的概率并不说特别高,所以建议尝试考研吧。无论是出国还是考研,都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决定的,选择最优项。5、海外硕士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以英国大学为例,虽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学业非常紧凑!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国内硕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时候是没课的,还给大半年准备毕业论文,留学生都是在一年内学完国内学生三年才需要学完的课程,同时还要兼顾好论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国内是宽进严出的,有些人论文不过关,就会被延期甚至退学,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声,而且概率比国内大很多,你在国外会看到很多留学生在图书馆连续一个月熬夜到凌晨,回宿舍只能睡四个小时不到。6、什么类型的归国硕士含金量最高?首先,还是以英国为例吧,他们的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分三个档次,这些都是会在你的毕业证学位证上有显示的。按成绩排,第一等为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第二等为Merit(2:1学位);第三等为Pass(2:2学位)。这个回国后HR都会看到的,因为拿到一等学位的都是凤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错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见了。再此是,有很多人没有利用好国外的优秀资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级项目的机会,亦或者在国外顶级企业实习的机会,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机会,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课期间还去旅行,当然人家不认同他的水平了。7、中国有学术型硕士,国外有吗?是不是国外的学术型硕士更好?有的,其实国内的专硕就是学习国外授课型硕士才出现的一种培养类型,国外也有学术型硕士,即MPhil,这种硕士名额有时候比博士(PHD)还少,为什么呢?因为在全世界都一样,博士生也基本就是类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导师招聘来一些博士生作为自己的员工手下来干活的,谁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硕士代表既要给你发奖学金(类似于月薪),万一你不适合继续攻读,两年后那这学位证就走了,导师很亏的,所以在国外,你要是真有水平,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请读博士,直接跳过硕士这个环节。当然,在美国还多一些,英联邦国家研究型硕士名额少之又少,除非你是那种非常具有研究潜能的人,对方才会愿意接受你,而且试用一年过关后直接转为博士生了,就像国内的硕士转硕博连读一样,国内很多读学术型硕士的同学有些都没有想好要不要从事研究工作就盲目读了学术型硕士,其实这样是很亏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不分三六九等,只是未来方向不同罢了。感谢阅读,有兴趣欢迎关注“学长吐槽志”,走心校园文章,有疑问可私信,我会整理问题并以文章形式发布为您解答

不事于世

施一公:最不重要的是智商

来源:财经记者圈文|原载于超级数学建模(ID:supermodeling)施一公是少数在公众领域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自然科学家。本文是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施一公在201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原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作者说:“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而在他看来,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则是:1、时间的付出——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机遇,这一定是瞎掰。2、方法论的改变。3、建立批判性思维——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以下是致辞原文:01我的成长之路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这种迷茫一直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才隐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下定了决心。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择专业。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想学经管、建筑、生命、化学、工程,等等。我当时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大的物理系。直到19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当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这条船。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我曾和生物学竞赛的同学讲,千万不要自卑,数学物理竞赛好的是有小聪明,生物竞赛好的有大智慧。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都有争议。学习数学物理着重思维的严谨,注重推理,而生物不同,这些发生在不同的脑区。我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的不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弥补生物成绩的不足,来让我的成绩排名第一。所以说,我选专业第一不是凭兴趣、第二不是凭专长,而是凭清华老师的一句话。当然这是一句玩笑了。那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这个世界的发展不以在座的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媒体宣传为转移,更不以毕业之后能否找到工作为转移。这个世界的发展中,一半以上的学术问题来自对人类的关注,叫做生命科学。不管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其他学科情况怎么样,但大生命学科在21世纪是最大的学科。你们可以去查查,麻省、斯坦福、哈佛最大的学科是什么。我觉得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凭兴趣挺好,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培养兴趣。有时我在想,人是善变的,你的其他方面可以变,为什么专业是不能变的?一项业余爱好可能你很喜欢,但天天做可能会使你厌烦。我认为做一件事,完全凭兴趣的话,对我而言不靠谱。大学期间我对生物真的是深恶痛绝,因为学不好。我的遗传学实验、遗传课、细胞学实验、细胞课在班上都是中下。本科讲完,我来讲一讲海外读博。我在清华提前一年毕业,当时我对学术没有兴趣,而对从政感兴趣。可能有些同学了解,当时我父亲的去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从政可以改变一个社会,可以为老百姓说话、做事。我当时想去从政。而从政又没有门儿,觉得要先去经商。所以当时和清华大学科技批发总公司签订了一个代表公司去香港经商的机会,做公关。你们难以想象吧?看这施老师还挺能说会道的,做公关应该还不错。我年轻的时候比现在强太多了,结果就业合同因故被撕毁。纠结一晚后,我决定考托福GRE出国。在年轻的趾高气扬的施一公心里,出国不是一条路。最终我决定出国读生物学博士。在霍普金斯的5年读博期间很辛苦,尤其前两年心情很不稳定。由于我数理思维太严谨,常常绕不过这个圈,总觉得学生物怎么这么难。有一门生物学考试三次考试52、32、22分,只有第一次及格,我去求老师放我一马:“我是一个好学生,对学生物还在适应。如果我不及格的话,我会失去奖学金,没有奖学金的话我会读不下去,只能退学。”他戴着眼镜眯着眼睛看了我半天,好像在看我是不是一个好学生。他最后给了我一个B-,我对他真的非常感激。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时,我第一次回霍普金斯讲课的时候,我去拜访这位教授。我问他,您还记得我当时求您放我一马给我及格吗?他说,我怎么能忘记呢!其实因为我对专业没有想好,在读博的前两年一直非常纠结。平时精力很好,一看文章就睡着;听讲座也是,听了十分钟就睡过去了,大家一鼓掌我就醒了,正好大家一块走。在座的很多人可能也会这样。我直到博士三年级才出了一点感觉,发现我也能做一点东西;到了博士四年级信心大增,因为结果出来了;到了毕业那年,博士五年级,我感到,原来我也可以在学术界“混”个工作。博士读完之后,我不清楚我能干啥、也不清楚我会干啥,在最挣扎的时候曾想过转系:转数学系、转计算机系、转经管系,转任何一个系我都觉得易如反掌,因为这些都是能发挥数理长处的地方,但我没有转。因为我在说服自己,也许以不变应万变最好。如果急急忙忙转系,也许去了之后会发现数学、物理、经管可能更没意思,所以我在说服自己,也许生命科学真的是21世纪的科学呢。就是一种在矛盾中在往前走。在1995年4月12日博士学位答辩以后,我还是不清楚自己会做什么。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清华的时候,曾是清华活跃的一分子,小发明协会的副会长,还参与了很多课外活动,做公关,所以我想也许我可以从商。所以我还面试了大都会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职位,卖保险,而且拿到了offer。我差点成为中国第一个卖保险的人,当时有六位数的工资。在博士毕业之后我还设立了自己的公司,和两个哥们一起做中美间贸易交流,这个经历也很有意思。1995年11月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到现在还不到20年。95年12月我写了一篇日记,我说,该去explore的机会,你也都explore了,现在轮到你静下心来,从此之后不再起二心,好好做学术。我也就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从95年11月到现在,所有主要精力都放在做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这种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在座如果有同学感觉对所学领域没有兴趣的话,我想你比不过我。我是在博士毕业半年之后才开始培养兴趣,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到现在可以废寝忘食、可以没日没夜地干,觉得乐在其中。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是说你天生就有,不是说你听一个讲座突然灵机一动就对一件事感兴趣,我觉得都不是这样。博士后这几年在外人看来极其苦,其实自己身在其中并不觉得苦,我经常觉得自己不这么做的话就亏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95年11月到97年4月,我博士后做了一年半,拿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的机会。当时挺幸运的。普林斯顿不像哈佛大学那样有很多学院,像医学院、法学院等等,而是只有一个大学本部加一个国际关系学院,很小。我认为普林斯顿是一个学术圣地。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在面临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美国多所大学邀请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普林斯顿,可能去过的人会有感受。我觉得我挺幸运的,97年4月在普林斯顿开始独立的科研生涯。其实我对专业、对研究曾经非常迷茫,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觉得我还是走过来了。我也劝在座的同学,当你有迷茫的时候,我建议你们,不要觉得只有把你的迷茫、把你所有问题解决了才能走下一步,我很不认可。我认可一点:不要给自己理由——当你觉得兴趣不足、没有坚定信心、家里出了事情、需要克服心理阴影、面对痛苦往前走的时候,不论家庭、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什么状况,你应该全力以赴,应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理由。因为你一旦掉队了以后,你的心态会改变,很难把心态纠正过来。02认识你自己同学可能认为老师很自信,我想告诉大家,我求学时的自卑现在已经没有了,只是偶尔有insecurity的感觉。但我求学的过程当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博士阶段,我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可能大家很难想象。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师解释“勒夏特列原理”,我那时候开小差,没听懂。后来看书我竟然也看不懂,觉得崩溃了。我总觉得班上其他同学都比我聪明,真的感到自卑。放眼望向你周围,当别人和你差不多聪明的时候,你会觉得别人比你聪明。所以当你觉得别人比你聪明的时候,他并不一定比你聪明,不要太自卑。同时,我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好胜。在座的同学可能很多和我一样,如果不好胜、不自强也很难走到今天,但特别好胜、特别自强的人也更容易受打击,也更容易自卑。高中以来我总是觉得自己不聪明,所以总是很刻苦,总觉得我是笨鸟先飞。举个例子。我什么地方都好胜,在清华体检时,我身高不高,又不能踮脚尖;所以测坐高时我拼命往上拱了拱,结果我身高不到全班前五,坐高全班第一。当时我还没有想明白,我还沾沾自喜,终于有一项第一了。直到有一位同学提醒我的时候,我突然自卑油然而生。我就问我的教练:“孙老师,我的腿短吗?”孙老师的回答非常艺术,说:“一公,你训练很刻苦,你的身体条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了。”我们家从来没出过运动员,就我一个。我的哥哥姐姐、我的父母都不是运动员,我是二级运动员。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就是自卑和自信、好胜伴随在一起。我上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鼓励我报1500米。当时我写了入团申请书,老师说,表现的时候到了。组织在考验你。我就报了1500。运动会前四天报名,报名的当天晚上一激动大腿抽筋了,腿都动不了,比赛的那天才恢复正常。发令枪一响我领先了整整100米,最后被倒数第二名落了整整300米。我在全校、在我们班的鼓励声中跑过了终点。初三的施一公什么都不爱就爱面子,当时在青春期发育、最爱面子的时候在同学面前丢脸了,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但我那时候很争强好胜。运动会第二天我就开始练跑步。一年之后我的800米跑了2分17,3000米跑了10分35。孙教练让我入选校队,成为一线队员,代表清华参加比赛。其实我觉得,很多情况下,你的个性决定了你的将来。我很自卑,但我又很好胜。03我觉得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先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智商。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时间的付出 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机遇,这一定是瞎掰。当然现在一般这样说是为了谦虚,但这种谦虚会误了很多学生。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有极大的付出。清华84-86年生物系系主任老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席教授。他在美国开组会时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的诀窍是工作刻苦,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我知道你们不能像我一样刻苦,但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如果是8小时一天的话,你要工作6天以上。你不要以为你早上8点去,晃晃悠悠做点实验,晚上8点离开就可以了。他只计算你具体做实验的时间,和你真正去查阅简单的和实验相关的文献的时间。哪怕你的吃饭时间、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一小时,都要去除。一周工作50小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如果你能做到,你满足了我的要求,你可以在实验室待下去;如果你不能,就离开实验室。其实老蒲说的是大实话,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科学家说出的话。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任何人不付出时间,一定不会有成功。方法论的改变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科学家,他只比我大一岁半,很年轻。从九十年代初起的十年中,他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实验室做出了30篇《自然》《科学》的文章,是世界上一顶一的高手。我进入他的实验室之后,满怀希望要向他学习,希望跟他学方法论、学习思维方式、学习批判性思维。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纠结,让我这才意识到,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真正的方法论应如何养成。我讲的例子都非常极端,希望大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去思考,因为对你的专业不一定适用。我举个例子:理科老师会讲,要广泛阅读文献,知识要宽广,要知道现代科学进展到哪儿了,要泛读,等等。其实我在霍普金斯做博士生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要读《Nature》,读《Science》,读一些刊物,我也是这样做的。到他的实验室后,我觉得我的表现欲很强,想让导师知道我以后想做教授。我如何让导师知道我很能干、很有见解呢?下一篇《Nature》出来的时候我仔细读,等我有很深的见解之后,去找导师讨论讨论,就能显得我很有见解了。所以有一次《Nature》发了一篇领域内的前沿文章,我就去找导师,可是导师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读了以后再说吧。”我想导师可能最近比较忙,没有来得及读。当时我有点功利,想着我是不是白读这么仔细了?过了一个月我又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将近一个月了,也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我们领域内的文章。我又想跟他讨论,导师脸一红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我当时开始怀疑,他是不是不读啊?我没敢问。等到1996年下半年,一位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邀请我的导师进行1小时的一对一学术交流。我的导师让秘书回复,他那天恰好出差不在。可是讲座那天,导师很早就来了,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解结构、看结构、分析结构,在写文章。我当时非常疑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去“套磁”?你还不去表现一把?于是我问导师,像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和他交流?导师的回答非常简单,他说我没有时间。任何东西都可以再生,时间不可以再生。我当时大胆地问他:你读文章有时间吗?他说我不读文章。我想和大家说,大家在读博士时要读文章,但现在我已经不读那么多文章了,更依赖于会议、电话、面对面等现场交流。当时我又问:不读文章如何养成科学素养?他说科学素养的养成和读最新的文章没有任何关系。科学方法论的养成和科学史有关,和重大发现的数据源有关,与科学进展到最前沿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科学知识的最前沿只是在你做研究的时候让你知道,在领域内你所处在的境地是什么样的,你是否在科学前沿,你是否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仅此而已。所以说好的研究生课程不一定是告诉你科学最前沿的内容。我在普林斯顿期间,普林斯顿最有意思的课是“人和遗传学”,里面最后一篇文章是90年代初期的文章,讲整个人和遗传学的发展历史、过程和一些关键的发现是怎么来的。最新的发现只是你在做研究的时候和你的领域内直接相关,而和你方法论的养成确实没有关系。我问导师,那你写文章的时候怎么写?他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会读一些文章。他讲得很实在。我希望大家能够问为什么,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需要挑战过去,要有批判性思维。我在博士后的两年里收获巨大,我学到了如何在实验室里真正地攻坚克难。04建立批判性思维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我的博士生导师在33岁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在开车时想象出Zinc Finger的结构,这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重大凭大脑想象出来的结构。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他的每一天都充满思考,那时,我在上博士三年级的,我很怕他。他有一米九三,一百公斤,力大无穷。有一次我们超速离心机的盖子拧不开,他去直接把转轴给拧断了。他经常说,“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有一天我们开组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开始画了一个长方形。中间加一个隔断,左面是氧气,右面是氮气,看到他画出来的图和列出的公式,我想他是想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的过程。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可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认为我最好的一门课是物理化学,朱文涛老师。朱老师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当时教我们的时候也很认真。所以我在他写出的公式里面发现了三处错误。当时我不敢提啊,但是后来一想,那的确是有错的时候,我哆哆嗦嗦的举起手说,我想说有第一处错误。这时,我对面的师兄说“哪儿有错?啊!哪儿有错!”我哆哆嗦嗦说完,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小老板说,我觉得一公讲得不错。其实,我发现Jeremy M.Berg,在我说出我的第一句话时,他的脸就红了。这时我们实验室在争吵,老板说今天的组会到此为止。大家觉得我顶撞了老师,没人理我,中午我都一个人吃饭。下午一点,老板找到我说,你学士是在哪个大学念的,我说Tsinghua University,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他说我不关心你来自哪个大学,我关心的是你学的非常好,老师一定是一位大家。我的本科老师的理论功底很深厚,所以讲的很透彻。在此之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见到我便会主动给我打招呼,这让我慢慢的有了自信。在我找到职位的时候,他们都对我说“Congratulations!”这段公然鼓起勇气,用自己所学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的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在科学网的微博上面写了一些对研究生如何提高自己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博文。你要时刻记住,你认为自己行,那你就一定可以。同时还要记住,不可知足常乐!我认为的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能够无忧无虑地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研究是希望能够回报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最后,我祝愿大家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作者:施一公,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现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其于物也

南洋理工大学2021-2022学年博士招生简章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大(NTU),是新加坡的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南大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创始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也是国际科技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南洋理工大学前身为1955年由民间发动筹款运动而创办的南洋大学,南洋大学的创办人是新马胶业钜子陈六使先生,云南园校址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经济培育工程专才;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齐驱并进;2006年4月,南洋理工大学正式企业化。NTU位列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位;2021QS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1位,2020QS亚洲大学排名第2位 ,2019THE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3位。课程介绍商学院· 会计(ACC)· 银行与金融(BF)· 信息系统(IS)· 运营管理(OM)· 市场营销(MKT)· 领导,管理与组织(LMO)· 战略,国际商务与创业(SIE)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电气电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与航天工程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 人文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魏金维传播与信息学院理学院· 亚洲环境学院· 生物科学学院· 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院· 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李光前医学院· 终生医学· 人口医学· 医学生物学· 医学工程· 医学教育研究拉贾拉特南国际学院· 战略研究· 国际关系· 国防和安全管理·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立教育学院· 艺术与人文· 教育· 体育· 科学注:每个学年有两次入学,一个在第一学期(八月),另一个在第二学期(一月)。入学截止日期:1月31日(8月入学);7月31日(1月入学)。学术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至少二等荣誉或更高的学士学位或*(荣誉)(荣誉),并具有在候选人提出的高级研究领域中进行研究的能力。 。语言要求:托福成绩92以上;GRE1200以上;GMAT650以上(商学院)。奖学金南洋校长研究生奖学金:每月津贴3,000新元,会议津贴每年最高4,000新元,每年将有500美元的期刊订阅或购买图书赠款。 南大研究奖学金:每月津贴2,000新元。新加坡国际研究生奖(SINGA):该奖项为长达4年的博士学位研究提供支持,包括:① 学费;② 每月2,000新元的津贴,在合格考试通过后将增加到2,500新元;③ 一次性机票补助最高1,500新元;④ 一次性安置补助金S $ 1,000 。

其名必极

这5所院校的研究生毕业“躺”当公务员,比念985都值!

说起名校,大家脑中一股脑涌现的都是985、211。诚然,这些学校代表了当今中国的最高教育水平,但今天说起的这五所大学,虽然没有985、211的名头那么响亮,但是他们的就业率却奇高无比,而且待遇也不错,并且非常容易考公务员。所以如果你想考研,千万别错过下面要说的这五所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地处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单位,也是财政部“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学校以外语和国际问题见长,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了保密部门工作,也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很多人对这个学校其实并不了解。往往厉害的都会藏在深处,所以国际关系学院也不例外,该校的背景实力超强,而且对于考生的政治审查极为严格。该校毕业的学生以质量闻名,除了之前我们说的进入保密部门工作,还有国家机关、央企和外企等诸多上佳选择,该学校也成了相关专业考研的必争之地。外交学院外交学院,顾名思义是以外交见长,以培养一流外交人才为己任,是一所小规模、高层次且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大学。学校设立的研究生院,也被誉为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是隶属于外交部的,因此过去也被称之为“官校”。每年招生人数十分有限,仅有几百个名额,而且只在部分指定省份招生。外交学院毕业的学生,如果实力出众,直接就可以进入外交系统工作,成为我国直接对外的桥梁,而且薪资待遇也是众多985、211所无法比拟的。该校共设9个本科专业,其中外交学和国际关系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如果你有一颗从事外交官的梦想,不妨考研报考者所院校,以此来实现你内心的夙愿。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可谓是来头不小,它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直属的唯一高校,也是一所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高校。学校共设立5个系,开办了8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师国家级特色专业,也为全国党政机关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水平人才。因为北京本身就是众多名校的聚集地,所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其实并不熟悉。但是就像开头说的,你不了解不代表它不厉害,该校的录取分数也并非等闲之辈,而且政治审查也是极其严格,但是一旦从该学校毕业,就业是十分有保障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警学院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年建立的东北公安技术训练大队,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更名为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后来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更名为现在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并和公安部的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合办,于上世纪末获得了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在次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这所学校的信息安全、刑事科学技术和侦查学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刑事摄影、痕迹检验学、预审学、印刷文件检验以及笔迹检验均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数量特别庞大,不仅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更是受公安部委托开展警察培训工作,正是基于此,也为我国输出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刑侦人才。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前身是清政府建立的税务学堂,也是我国最早的税务学堂。学校在上海解放后停办了一段时间,后来又重新成立并更名为上海海关学院,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第一所海关大学。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时候,上海海关学院曾经被归并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十年后又复校,更名为上海海关干部学校。现如今,又改名为上海海关学院。学校本身隶属于二本,但是它的税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公务员报考中,海关的岗位一直都是比较火爆的,而中国最好的海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这方面考试中就有着极大的优势,据统计考试录取率高达90%,相比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可见上海海关学院在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国关绝对不简单,保密核心在中间。外交学院是摇篮,成就人才助明天。电子科技虽罕见,职业发展无上限。刑事警察最精专,祖国安保挂心间。海关学院更尖端,输送人才铸海关。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后台私信我:01,免费领取神秘力量!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