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听说有366所高校具备硕士研究生的推免资格,都是哪些高校呢?彼其所殉

听说有366所高校具备硕士研究生的推免资格,都是哪些高校呢?

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高校中总共有366所高校具备推免生资格,其中2017年新增54所高校。具体内容可见(研究生的推免生,俗称“保送生”,真的公平吗?),上述文章中列举了近15年新增的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生资格的高校名单。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来,截至到2017年底,学校还单独存在的,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的92所高校(含7所部属大学,军队院校除外)都是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充分说明了这些高校这些年的发展还是跟上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节奏。再就是21世纪末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总共有116所高校(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都分别计算),除隶属于军队的国防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外,其他113所高校都具备硕士研究生的推免资格。由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没有全部入选211工程大学建设,还有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四所高校。这4所高校也都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除此之外,隶属于国家民委的中央民族大学(985/211工程),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也都入选,以及暨南大学(211工程),华侨大学这两所隶属于国务院侨办的高校,同样也具备资格。当然,除去全部入选双一流建设的211工程大学外,新增的25所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大学也都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看来国家是看到这些学校的发展才把这些高校列到重点建设名单中的吧!2017年刚刚成立的隶属于中国社科院的中国社科院大学也被列入具备硕士研究生的推免资格的行列。上述为省属高校的推免生名单,总共有222所高校,这些高校分布并不平均,辽宁有20所高校之多,山东以15所紧随其后,有些省份只有1所省属普通高校具备推免资格,比如海南,西藏和宁夏。我们一起看看全体的366所高校在各省的分布吧!总共366所推免生高校,按学校所在的城市位置来看,具备推免生资质的学校分布更加不均啦!北京一枝独秀,占到全部高校的1/8,西部很多省份的推免生高下都是个位数,差距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啊!对于硕士生推免生的高校分布情况,你认为需要调整吗?请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顺之则成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和外经贸大学怎么选?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怎么选择,其实很好选,这个三个学校都是专业性质的大学,只是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性质不一样,在提前批招生。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又有不同,一般而言,前者更偏重于研究型,侧重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英语、日语、法语、文化传播、法律、信息科技、公共管理等方向。而外交学院更偏重于实务,是培养外交官的摇篮,其前身脱胎于人民大学的外国语学院。这两所学校政审要求严格。有些省份考生要求面试,面试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口语需要考试。三个学校的分数都很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偏重于涉外经济贸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风头一时无两,其录取分数线直逼北大,被誉为“小北大”,后来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其势头才稍挫,但由于经济、金融到现在依然趋热,所以对外贸大依然也是广大学子求学的热门高校,很多进不了北大、人大、央财经济和金融专业的,都选择对外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小语种专业提前批录取,文科和理科在一本中录取。总的说来三所大学都和对外密切相关,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国际关系学院侧重于国际关系学理性的研究,是“大使将军的摇篮”。外交学院设有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部、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更偏重于外事工作的实务。对外贸大更偏重于经济,三者取向不一样。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

生或死

最受欢迎的十大考研城市,考研学子你选好了吗

北京:首都 北京名校众多,既是读研的首选城市之一,也是最适合个人发展的城市之一。由于经济发达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北京的就业空间张力巨大。机会多,挑战大,更适合有梦想的年轻人。北京主要院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科院大学等。上海:魔都 与世界接轨的上海里说当然成为考试心目中最适合学习也最向往的城市之一。上海无论是引进人才的政策、力度还是对人才的待遇、宽容,上海都堪称大手笔。上海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天津:新一代一线城市 天津是第一所近代大学所在地。天津物价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是一座适宜学习、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无论是理工科还是财经类的学生,在天津都将大有用武之地。在天津开发区的其他企业工作,薪酬和福利以及职业生涯都十分乐观。天津高校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等。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工业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重点高校。杭州:人间天堂 提到杭州就不得不提及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故乡,杭州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中,既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网络化的发展状态,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这里机遇多,名人多,同时杭州也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杭州市高校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大学等。重庆:3D魔幻城市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在西部开发的浪潮中,重庆正发挥自身优势,高速发展,GDP增速全国领先,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高校有: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成都:一座你来就不想走的城市 赵雷的一首成都唤起多少人对成都的向往?天府成都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以休闲娱乐之都所著称,大家又爱又恨的王者农药总部就在成都。悠然的成都,高等院校并不少,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求学氛围比较宽松。广州:现代、时髦、繁华、富裕 广州的大学设置全面,如综合类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偏中于理工科的华南理工大学;语言类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范类的华南师范大学,农业类华南农业等。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为这里的学子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因为广州靠近香港和澳门的特殊环境,去香港和国外工作或继续深造,相对内地一些城市也便利了很多。南京:六朝古都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的名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西安:千年古都 学风严谨是西安高校的一大共性。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日日耳濡目染,天天言传身教、每个人都难免会培养出这样的好品行;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在经济上奋起直追,扮演着西部开发“桥头堡”的重要角色著名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武汉:九省总汇之通衙 作为“九省总汇之通衙”的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工业、金融、商业、科研和文化教育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拥有53条境外直达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著名高校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等。

家贫居卑

哪些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报考?

考大学都想考985、211重点大学,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很多学生希望考研时,能考进985、211院校,既圆了自己当初名校的梦想,又提升了学历,增加了以后就业的机会和竞争力。确实也有不少学生,本科上的是普通高校,但是通过考研,让自己的名校情结得以实现,实在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985院校毕竟只有39所,211院校包括985院校在内也不过116 所,而每年这些重点院校保研的比例相当高,招生的人数相对少了些。大家可以想象得出,考进这些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其实,能考上固然好,考不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上普通院校的强势专业也是不错的。何况,我国还有很多高校虽不是985、211,但是学校实力并不输于这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都是非常厉害的。在2017年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中,还有25所双非院校也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除了985、211院校,这些院校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这25所双非院校的名单及入选的一流学科如下:除此之外,我国有部分院校早在70年代,就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211,又没能入选双一流,这些院校也非常不错。比如:江苏大学、燕山大学、湘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也值得报考。当然,起点不同,追求的目标就不同。如果你是三本院校的学生,能考上一所末流211高校的研究生,你也许就会很高兴;但是,如果你本科是985、211,考研却考了个普通院校,心理落差可能会很大。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直接参加工作好!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蜉蝣

考研的路上有多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今天早上来实习,打开电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想到昨天晚上两个未接来电,突然意识到后赶紧接的第三个电话,和你带着哭腔说你的委屈,现在还觉得痛心。为你揪着一把。我知道那种落差的感觉,很不好受。一时间甚至也想不好什么话来安慰。可能谁都无从安慰,更多时候也只能靠你自己去慢慢化解。但是最近发生那么多,考研路上见到了太多几家欢喜几家愁,还是有些话想要跟你说。昨天你问我,我怎么一直不走运呢?我跟你说不是这样的。我来到北京北外以后尤其这样觉得。 我们院的老师,从脾气古怪的女巫婆到人气高、名声大、还曾是大学院花的系主任,少有例外地要么离婚要么独身,上学期才知道大一那会感觉还蛮帅的写作课老师也离婚了。还有我一直喜欢的SY老师, 她和丈夫分居中国和美国,个中孤独可能也不是我们能完全体会的,我只知道有一次,教英文编辑的老师跟我们说:“你们没事多找SY老师聊聊吧,她人很好的呀,就是家人都在美国,自己平时一人很孤单。”这些老师曾经在刚入学的我看来,都是头戴光环、英文巨好的牛人,而且感觉他们那个样子,好像生活没有任何烦恼。只是后来慢慢地,才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缺憾。我身边的校友、同学,刚入学的时候,有背景很厉害的,有保送过来的,要么英语高人无数等,要么家境好过千百倍,刚认识的时候也是羡慕得不得了,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四年快过去了,早没了那种我是谁谁谁就好了的想法。有人可以随便花钱,但是性格不好,不招人喜欢;有人成绩无敌,但是谈起和父母的关系和童年,却显得不幸福;那个时候,我就会暗暗庆幸着,有一个地方小但人情暖的家庭和我们的家乡呢。 每个人都由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不要太盯着现在的得失,想想过去还是会心怀感激,想想未来也不至绝望,还是会觉得生活有力气的。真的,我跟你说,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生,眼里都是求学或者求职,一次失利可能就觉得完蛋了。但生活是立体的呀,年轻的生命那么长,还要恋爱、要结婚、要生子、要教育小孩、要健康和身体健全。要这个要那个,哪一个都不比一个好学校更不重要呀。所以,我还是相信人品守恒和人生的运气是平衡的。此处失去的,必有他处来弥补。 我不敢跟你保证你马上就会得到个汉子或者刮奖刮出一百万,但你一定会家庭美满、一生平安、儿孙绕膝、长命百岁。一定会。高中车祸那会儿,我就想,天呐,我宁愿从此门门不及格,以后扫大街,也千万不要让我从此咬不了吃的,老了张不开口说话啊;后来大一看《一公升的眼泪》也想,可能有天你的手脚就不听自己的使唤了,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也支配不了,不是最深的无力感么……那段时间看完以后觉得自己真是幸福得不得了,即使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无名小辈,是淹没在拥挤的北京站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也够开心一辈子的了。再说一些实际的话吧,说说眼前。我当初来北外的时候,觉得真是走运,分数一点不浪费。后来却越来越觉得不然,小、专、太精了。跟人聊天的时候也感叹,还不如人家国际关系学院嘛。“鸡头”和“凤尾”一直是我搞不清楚的选择。暑假回去,也往往羡慕你在的地方,那么亲切友好的氛围。不是说北外没有自己的优势和好的一面,只是现在我会觉得有一些其他的什么更重要了。同样,你现在挑学校时候的看法跟真正去之后的看法可能也会不一样。也许本来以为重要的东西,后来发现也就那样,本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却突然觉得是个礼物。别担心了,我百度了几下,上海大学是“211”,历史好辉煌的呢,人说“武有黄埔,文有上大”。大学中的黄埔军校啊,对外贸易大学(今年人家已经更名叫大学啦)和上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外语和经济的良好结合,而且法学院也不差,还有去德国的国际交流项目噢。总之,在我来看,都挺有好感的,你切不要因为失望错过了一些别的好选择呀。最后,还是地理位置。我真心觉得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堪比大学本身,尤其对于文科专业来说。不要说“上大”就是因为在上海分数线才那么高,反之,它既然能因为在上海分数线变高,也说明“上海”这个地方确实是它一个优势啊。找实习的时候,我才发现,学校名字可能是打头阵的那一个,但是你的经历和其中得到锻炼的能力才是真正能伴你走得越来越远的东西。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直都很棒。运气有时不在你这边,但金子迟早会发光。你信不信,我们要做的就是择机而变,耐心等待,和一直的努力。今天的你可能已经好点,而且这些东西你肯定都懂,但还是忍不住想再告诉你一遍。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看到,又怕打扰。昨天打完电话,我跟舍友说觉得自己好不会安慰人,垂头丧气的。话越说到后面越觉得跑题,到最后自己都烦自己了,感觉于你好无用。舍友告诉我,安慰人的时候不要说什么道理,不要去帮人分析。只要在情感上能一同经历就好了。我不会安慰人,遇到关心的人不高兴时总想问她为什么不高兴,然后说一堆道理希望能劝导开来。但人有时可能并不需要听这些,只要有人陪着,说一些温暖的鼓励的话。所以,我只想说,不管你在什么地方,求学也好,工作了也好,我一直在你旁边呢。

明何由出

20年考研的话,非要考985、211吗?

考研的话,非要考985、211吗?很多的同学都喜欢往北上广考,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也比较多,机会更是多多;尤其是北京,作为首都,无论是教育资源、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地位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所以很多的考生都会把北京地区作为首选,尤其是北方的学生。至于说去北京是不是一定要考985、211类的学校,还是说考到北京学校再说,这个就看你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职业规划以及个人基础和学习情况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个考上985、211类的学校,如果是北京那就更好了,但是因为考研是一个择优录取的考试,热门地区的分数自然就水涨船高,所以对考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你真有这个能力或者信心能考上固然是好;如果觉得不太稳的话,那你就只能考虑鱼和熊掌的问题了。第二,学校选择还需要看专业的,如果你考的是社会人文类学科,你可以更看重学校级别;但是如果你考的是自然科学学科,还是比较建议你优先选择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的学术实力的,比如:北京建筑大学的土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等。第三,如果你考的是特色类专业,你也可以选择一些特色类的学校,比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北京工商大学的管理类专业、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等。除此之外,北京还有一些比较霸道的双非院校,比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这些学校虽然也是双非,但是你如果能考上的话,我相信你的未来也是非常可期的。最后说下,如果有实力当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如果基础不太好或者想求稳的话,我还是比较建议你以考上为基准的。

手之所触

2020清华推免生招生,这两所高校不是211,却有6名学生被清华录取

想要读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考研一种是推免也就是保研。这些天考研报名已经告一段落,推免的结果也陆陆续续出炉。2020年清华推免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共有3420名推免生被清华录取,今年推免生来源高校也已经确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清华推免生录取学生中来自本校的人数最多,达到了1452人,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分别有78和75人,可以看出,清华推免生还是以本校本科生为主,比例已经达到了招收推免生总数3420人的42.4%。2020清华研究生推免,这两所高校不是211,却有6名学生被清华录取。清华大学推免生的来源以985、211高校为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推免生都是985、211高校的学生,南方科技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这两所高校,虽然不是211,但是今年都有6名本科生被推免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南方科大推免到清华大学的6名本科生中,有3人推免到博士研究生,有3人推免到硕士研究生,国际关系学院的3名本科生均推免为硕士研究生。可能有人疑惑了,为何国际关系学院和南方科大能有这么多人被推免到清华读研究生呢?其实这两所高校并不是普通的双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新式大学,本科生招生录取方式、培养模式和其他高校不同,学校师资力量十分雄厚,每年的录取分数也已经超过了很多211高校。国际关系学院“小而精”,学校在提前批次录取,分数也是超过了很多211,如果学校的规模大一些,入选211还是很有希望的。除了以上两所双非高校,华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各有4名学生,南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燕山大学各有3名学生被推免到清华大学读研。这些双非高校能被推免到清华大学读研的学生,很多都是学校强势专业的学生。以南华大学为例,这所全国一本招生的双非高校,虽然不是211,但是拥有全国高校最齐全的核类专业群,核工程类专业可以在全国排到前5,所以南华大学核类专业的本科生很容易就能保研到名校,每年保研到清华、北大、中科院的学生不在少数。对于双非高校学生被推免到清华大学读研,你怎么看?

千纱

哪些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报考?

考大学都想考985、211重点大学,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很多学生希望考研时,能考进985、211院校,既圆了自己当初名校的梦想,又提升了学历,增加了以后就业的机会和竞争力。确实也有不少学生,本科上的是普通高校,但是通过考研,让自己的名校情结得以实现,实在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985院校毕竟只有39所,211院校包括985院校在内也不过116 所,而每年这些重点院校保研的比例相当高,招生的人数相对少了些。大家可以想象得出,考进这些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其实,能考上固然好,考不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上普通院校的强势专业也是不错的。何况,我国还有很多高校虽不是985、211,但是学校实力并不输于这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都是非常厉害的。在2017年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中,还有25所双非院校也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除了985、211院校,这些院校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这25所双非院校的名单及入选的一流学科如下:除此之外,我国有部分院校早在70年代,就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211,又没能入选双一流,这些院校也非常不错。比如:江苏大学、燕山大学、湘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也值得报考。当然,起点不同,追求的目标就不同。如果你是三本院校的学生,能考上一所末流211高校的研究生,你也许就会很高兴;但是,如果你本科是985、211,考研却考了个普通院校,心理落差可能会很大。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直接参加工作好!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利之则至

考研的路上有多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今天早上来实习,打开电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想到昨天晚上两个未接来电,突然意识到后赶紧接的第三个电话,和你带着哭腔说你的委屈,现在还觉得痛心。为你揪着一把。我知道那种落差的感觉,很不好受。一时间甚至也想不好什么话来安慰。可能谁都无从安慰,更多时候也只能靠你自己去慢慢化解。但是最近发生那么多,考研路上见到了太多几家欢喜几家愁,还是有些话想要跟你说。昨天你问我,我怎么一直不走运呢?我跟你说不是这样的。我来到北京北外以后尤其这样觉得。 我们院的老师,从脾气古怪的女巫婆到人气高、名声大、还曾是大学院花的系主任,少有例外地要么离婚要么独身,上学期才知道大一那会感觉还蛮帅的写作课老师也离婚了。还有我一直喜欢的SY老师, 她和丈夫分居中国和美国,个中孤独可能也不是我们能完全体会的,我只知道有一次,教英文编辑的老师跟我们说:“你们没事多找SY老师聊聊吧,她人很好的呀,就是家人都在美国,自己平时一人很孤单。”这些老师曾经在刚入学的我看来,都是头戴光环、英文巨好的牛人,而且感觉他们那个样子,好像生活没有任何烦恼。只是后来慢慢地,才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缺憾。我身边的校友、同学,刚入学的时候,有背景很厉害的,有保送过来的,要么英语高人无数等,要么家境好过千百倍,刚认识的时候也是羡慕得不得了,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四年快过去了,早没了那种我是谁谁谁就好了的想法。有人可以随便花钱,但是性格不好,不招人喜欢;有人成绩无敌,但是谈起和父母的关系和童年,却显得不幸福;那个时候,我就会暗暗庆幸着,有一个地方小但人情暖的家庭和我们的家乡呢。 每个人都由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不要太盯着现在的得失,想想过去还是会心怀感激,想想未来也不至绝望,还是会觉得生活有力气的。真的,我跟你说,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生,眼里都是求学或者求职,一次失利可能就觉得完蛋了。但生活是立体的呀,年轻的生命那么长,还要恋爱、要结婚、要生子、要教育小孩、要健康和身体健全。要这个要那个,哪一个都不比一个好学校更不重要呀。所以,我还是相信人品守恒和人生的运气是平衡的。此处失去的,必有他处来弥补。 我不敢跟你保证你马上就会得到个汉子或者刮奖刮出一百万,但你一定会家庭美满、一生平安、儿孙绕膝、长命百岁。一定会。高中车祸那会儿,我就想,天呐,我宁愿从此门门不及格,以后扫大街,也千万不要让我从此咬不了吃的,老了张不开口说话啊;后来大一看《一公升的眼泪》也想,可能有天你的手脚就不听自己的使唤了,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也支配不了,不是最深的无力感么……那段时间看完以后觉得自己真是幸福得不得了,即使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无名小辈,是淹没在拥挤的北京站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也够开心一辈子的了。再说一些实际的话吧,说说眼前。我当初来北外的时候,觉得真是走运,分数一点不浪费。后来却越来越觉得不然,小、专、太精了。跟人聊天的时候也感叹,还不如人家国际关系学院嘛。“鸡头”和“凤尾”一直是我搞不清楚的选择。暑假回去,也往往羡慕你在的地方,那么亲切友好的氛围。不是说北外没有自己的优势和好的一面,只是现在我会觉得有一些其他的什么更重要了。同样,你现在挑学校时候的看法跟真正去之后的看法可能也会不一样。也许本来以为重要的东西,后来发现也就那样,本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却突然觉得是个礼物。别担心了,我百度了几下,上海大学是“211”,历史好辉煌的呢,人说“武有黄埔,文有上大”。大学中的黄埔军校啊,对外贸易大学(今年人家已经更名叫大学啦)和上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外语和经济的良好结合,而且法学院也不差,还有去德国的国际交流项目噢。总之,在我来看,都挺有好感的,你切不要因为失望错过了一些别的好选择呀。最后,还是地理位置。我真心觉得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堪比大学本身,尤其对于文科专业来说。不要说“上大”就是因为在上海分数线才那么高,反之,它既然能因为在上海分数线变高,也说明“上海”这个地方确实是它一个优势啊。找实习的时候,我才发现,学校名字可能是打头阵的那一个,但是你的经历和其中得到锻炼的能力才是真正能伴你走得越来越远的东西。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直都很棒。运气有时不在你这边,但金子迟早会发光。你信不信,我们要做的就是择机而变,耐心等待,和一直的努力。今天的你可能已经好点,而且这些东西你肯定都懂,但还是忍不住想再告诉你一遍。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看到,又怕打扰。昨天打完电话,我跟舍友说觉得自己好不会安慰人,垂头丧气的。话越说到后面越觉得跑题,到最后自己都烦自己了,感觉于你好无用。舍友告诉我,安慰人的时候不要说什么道理,不要去帮人分析。只要在情感上能一同经历就好了。我不会安慰人,遇到关心的人不高兴时总想问她为什么不高兴,然后说一堆道理希望能劝导开来。但人有时可能并不需要听这些,只要有人陪着,说一些温暖的鼓励的话。所以,我只想说,不管你在什么地方,求学也好,工作了也好,我一直在你旁边呢。

大蜘蛛

考研冷门专业有哪些?情报学了解一下!

考研冷门专业考研是改变命运和积累知识的一种非常可靠的途径,在考研择校择专业的过程中,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分数高,不少人难以考取,今天我们详细说下考研冷门专业之情报学!何为情报学?情报学情报学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情报学”,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学科。情报学的本科专业是信息管理。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以及信息系统学(information system science)都有密切关系,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目前,国内情报学研究的前沿包括: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数据耕耘与知识成长、数据库知识发现、虚拟社区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规律、小世界现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的自组织与序化研究、语义知识组织与认知检索、云存储与云服务等。情报学属于管理学的范畴,目前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情报学目前国内开设情报学专业的高校有哪些?通过对各个高校官网查询,目前国内开设情报学专业的高校一共有69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省:河北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安徽省:安徽财经大学、陆军军官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福建省: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市:西南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省:云南大学;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武警工程大学;甘肃省:兰州大学;湖南省: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排名比较靠前的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就业情报学的就业方向是哪些?情报学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目前的就业方向:信息咨询公司、大型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公司、政府机构、情报研究所、高校与公共图书馆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开发、信息咨询与服务、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收入的话 ,就不好说了,跟个人能力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