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天津新增两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数量仅次于京、沪墓志铭

天津新增两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数量仅次于京、沪

央广网天津6月4日消息(记者陈庆滨)记者从天津市科技局获悉,近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认定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10个疾病领域(临床专科)的18家医院被认定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座落于天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被认定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继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被认定为“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后,天津又有两家医院进入临床医学“国家队”序列,总数达到3家,仅次于北京、上海,与湖南、浙江并列全国第三。为解决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脱节,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先进诊疗技术不能快速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普及百姓健康等难题,2012年科技部会同原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卫生部启动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截至目前,国家已分四批共布局建设了50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涉及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21个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到2021年底,国家计划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统筹建成100家左右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据介绍,“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通过建设血液病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开展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和转化研究、完善血液病样本资源库和临床研究数据库,制定血液病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诊疗共识;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加强血液病诊疗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培训,为提升我国血液病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系统攻关、共建共享”为指导思想,建立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开展针灸干预中风病、高血压、血管性认知障碍和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等重大疾病的临床循证研究,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制定国家针灸诊疗规范和标准,实现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和转化推广,打造国家针灸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高地。

政策解读 | 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粤科规范字〔2019〕2号)。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我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防控协同网络布局,以及《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试行)》等文件要求,探索推进省部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省级中心建设等工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于2018年8月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开展2018~2019年度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建工作,并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第一批中心的评审认定工作,故亟需制定配套政策举措规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二、《办法》需要特别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一)本办法的适用范围获得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资质认定的单位。(二)中心的建设主旨中心是面向我省疾病防治需求,以重大、常见多发、地方特色疾病的防控需求和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着力解决临床医学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合力;以推进临床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临床医学创新体系和转化应用网络,为建设健康广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三)中心建设的原则按照我省疾病防控战略需求整体规划,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布局建设中心。在重大疾病领域引导相关中心建设分中心,重点推进疾病诊疗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心建设要突出特色发展,兼顾区域平衡。强化、完善中心的管理机制,制定中心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体系,完善中心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各方给予中心人、财、物的资源保障。(四)中心的组织管理中心实行由综合管理部门、推荐和管理部门、依托的法人单位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心的运行管理、战略规划学术研究等提供咨询。1省科技厅是中心的综合管理部门(下简称“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中心建设,负责日常管理,并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加强中心建设管理工作。2各地市科技部门联合卫生健康、药品监管部门,或省内设有附属医院的高校是中心的推荐和管理部门(下简称“管理部门”)。3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由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建。4中心依托的法人单位(以下简称“依托单位”)是中心建设、运行和日常管理的责任主体。(五)中心的职责1紧密围绕本领域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和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提出本领域研究的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2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搭建协同创新网络,负责网络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培育临床研究人才。3组织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循证评价研究;开展防、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评价;开展诊疗规范和疗效评价研究;开展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等。4搭建健康医疗大数据、样本资源库等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5研究提出诊疗技术规范建议和相关政策建议,供行业主管部门参考。6组织开展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提升本领域疾病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六)中心的建设条件1广东省境内注册的三级甲等医院法人单位,或专业优势明显的三级医院法人单位(仅限于粤东西北地区),所申报疾病领域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资格。 2在申报领域临床医学研究能力突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势明显,近5年在申报领域主持过至少1项国家科技计划(行业专项)临床研究项目/课题;或牵头主持过至少2项省级科技计划临床研究项目。 3具备开展国际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能力及平台;能够建立覆盖我省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辐射带动华南地区,三/二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县、乡镇、村、社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紧密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和普及推广网络;能够系统加强临床科研资源整合共享,在本疾病领域建成一流水平的生物样本库和数据库。4申报单位和地市科技、卫计、食品药品主管部门能够为拟申报的中心建设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拥有固定的临床研究专用场所、设施、人员以及配套经费等其它必需的科研条件。(七)中心的申请要求1每个医疗机构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个疾病领域;同一所大学所属的多个医疗机构,同一年度在同一疾病领域只能有一个机构申报。2符合建设条件的医疗机构填写《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请书》和《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施方案》并提出申请,经对应的管理部门推荐,向省科技厅委托的专业机构报送。(八)中心的评审认定程序1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材料审查(可结合现场考察),并组织专家咨询论证进行综合评审认定。2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对材料评审和综合评审结果进行审核,综合考虑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发展需求、全省医学科技发展整体布局以及地域分布等因素择优确定中心的依托单位。3主管部门审核后,对拟建中心的依托单位名单进行社会公示。4主管部门对通过社会公示的中心立项建设予以正式确认。5经科技部公示的国家临床中心,直接认定为省临床中心。 (九)中心的运行管理1依托单位收到主管部门的中心建设确认文件后,向管理部门提交建设方案。主管部门对依托单位提交的建设方案进行审定,依托单位按照审定后的建设方案开展中心建设工作。2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3中心应配有专职管理人员、专用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4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5中心应科学规范地组织开展临床研究。6中心应根据研究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和协同机制。7实行年度报告制度。8管理部门将对各中心的建设运行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和评价。(十)中心的绩效评估1主管部门对中心实施绩效管理,原则上每3年开展一次绩效评估。2评估内容重点:中心的建设水平、科研产出、公共服务等方面。评估方式包括材料评审、现场考核和综合评价。3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份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参与绩效评估中心总数的30%。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4对评估结果合格的中心予以支持,其中评估结果优秀的中心予以重点支持;对评估结果不合格的中心,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中心予以撤销。被撤销的中心依托单位五年内不得再次申报中心建设。(十一)中心的命名中心统一命名为“广东省XXX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英文名称为“Guangdong Provinci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XXX”,使用统一的中心标识。(十二)其它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制作:省科技监测中心

重写本

天津市新增两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数量仅次于京、沪

近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认定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10个疾病领域(临床专科)的18家医院被认定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座落于天津市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被认定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继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被认定为“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后,天津市又有两家医院进入临床医学“国家队”序列,总数达到3家,仅次于北京、上海,与湖南、浙江并列全国第三。为解决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脱节,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先进诊疗技术不能快速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普及百姓健康等难题,2012年科技部会同原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卫生部启动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截至目前,国家已分四批共布局建设了50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涉及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21个疾病领域(临床专科),到2021年底,国家计划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统筹建成100家左右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通过建设血液病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开展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和转化研究、完善血液病样本资源库和临床研究数据库,制定血液病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诊疗共识;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加强血液病诊疗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培训,为提升我国血液病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系统攻关、共建共享”为指导思想,建立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开展针灸干预中风病、高血压、血管性认知障碍和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等重大疾病的临床循证研究,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制定国家针灸诊疗规范和标准,实现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和转化推广,打造国家针灸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高地。(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毛嗑儿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结果公布:6家优秀、15家合格!

今天,科技部发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显示,此次共有6家单位获得优秀、15家合格,包括多家中南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附属医院。中南大学评估优秀类南方医科大学评估合格类来源:科技部

王乃悦之

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落户我院

本站讯(科研部 郭骥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汇同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开展建设的,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联合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研基地。依据国家及自治区成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作的相关要求,我院多个相关学科积极参与申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或核心成员单位,目前已有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落户我院,分别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获批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是我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体系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将带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进入更高发展水平。医院将继续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结合区域优势、病源优势、网络优势和基础水平,积极促进各分中心与国家中心积极配合工作,同时鼓励医院其他学科继续积极参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我院卫生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先饭

“最牛”医科高校:19所大学具有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当医生是许多学子的梦想,但要真正实现梦想并不容易,需要应对许多挑战,高考填报志愿即是第一个挑战。医生对学历要求最高,过去本科生可以,后来非硕士不行,现在的大医院非博士难进。医疗行业历来重视名牌大学,协和、湘雅、齐鲁、华西、同济等于金字招牌(不只是医疗行业,许多行业也是看重出身的),选择学医还是尽量选择老牌名校和高水平的高校为好。老牌名校经过长期积累综合实力很强,你看五大医学名牌哪个不是老资格?当然,一些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高校不排除后来居上,选择它们也是正确的。选择医科高校,两者兼顾最好。(1)曾经的卫生部11所直属医科大学。20年前,我国高校分为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在大合并潮中大量的部属高校划为属地管理,现在的部属高校主要指教育部所属高校。一般来讲,原来的部属高校是全国性高校,实力高于省属高校。从现在的情况看,教育部所属高校办学水平也高于省属高校,所以985高校基本是部属高校。原来的卫生部共有11所直属医科大学,这是最高水平的体现,一直是考生青睐的对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非常高。这些医科大学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经过合并浪潮之后,现在只剩下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现在是省部共建),其它11所医科大学被985高校“收编”了。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2)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35所高校为B+以上。立志于学医,应该了解国内优质医学教育资源。这个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但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学科评估结果分为九档。A+,前2%。A,前2%-5%。A-,前5%-10%。B+,前10-20%。如果按照百分制,前20%相当于80分以上。一名学生能考80分以上,成绩应该是不错的。在高考中,如果总分是750分,能占前20%即600分以上绝对是好成绩。所以,学科评估B+以上,可以看作是优质学科或是优质教学资源。医学门类共分为11个一级学科,有2个一级学科没有开展评估,开展评估的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中药学9个一级学科。在这9个一级学科中,获得B+以上的高校共计35所高校。这35所高校理应是我国医学教育方面的优质资源,值得学子们高度关注。综合大学(10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理工类大学(3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医科大学(13所):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9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3)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只有19所。学科评估反映的是学科建设综合水平,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反映的则是实际医疗水平。一个医科大学以及附属医院,即使综合水平再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各个方面都是顶级水平。对于医生来说,即使著名医学专家也不是无所不能,只是在某个方面具有专长。所以,选择具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大学等于选择了在某个方面国内最高临床水平的高校。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表明所依托的单位某个方面处于国内前沿水平。应该知道,在某个方面达到国内前沿水平并非单科突进,而是有着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在支撑。就像一座大山,山顶是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体则是支撑这座山的学科群。到这样的大学求学,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享受权威专家的授课,了解最前沿的医疗技术。这19所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大学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它们各有专长。从上图可以看出,首都医科大学拥有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也有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堪称医学教育方面的巨无霸。当然这两所大学位于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京外高校看,中南大学拥有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多于协和、川大、复旦和上交,这表明北协和、南湘雅名不虚传。此外,军医大学实力相当强悍,四医大有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二医大有1个临床医学中心,曾经的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同样实力不错,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4)23所大学医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双一流”是建设世界级水平学科的重大举措,选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单位,既是老牌的医科大学(具备建设一流学科的基础),又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后劲,对于填报志愿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号统计,全国共有23所大学在医学方面有一流建设学科(多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数量),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10个学科。其中,基础医学有9所高校入选,临床医学有8所高校入选,药学有7所高校入选,中医学有6所高校入选,其他方面均是4所以上的高校入选。按照入选医学方面一流学科数量排序,其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大学既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又是医学方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值得考生高度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不是传统的名牌医科大学,但是湖北医科大学合并进武汉大学之后发展趋势极好,所以列入一流学科。东南大学的优势在于生物医学工程。在这10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8所高校是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首批成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传统医学高地,有3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成为首批成员理所当然。(5)小结。上面出现了四个数据,11所原卫生部直属医科大学,19所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2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35所在学科评估中有B+以上学科的高校。这么梳理一下,层次就清楚多了。实际上,11所原卫生部直属医科大学融合在后面的三种类型的医学高校中。从上可以看出,19所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最值得关注。23所“双一流”高校是指向未来的,其中还包括生物医学工程(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药学(暨南大学),这都与临床医学有所区别。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虽然也是一流学科(自定),但与19所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还是有距离的。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自己的分数足够,可在35所在学科评估中有B+以上学科的高校中选择;如果分数更高,可在19所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中选择;如果你足够细心,同时兼顾“985高校”。在选择中不要按照高校综合名气选择,而要按照在医学方面的综合实力选择。有的可能发现,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与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出现了错位,比如中南大学拥有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而却没有一个“世界一流学科”,东南大学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却缺位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其实这不是问题,从临床医学和基础临床来说,东南大学无法与中南大学相比,如何想学医自然首选中南大学,毕竟湘雅的实力是极强的,在医学界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好了,关于医科大学的选择分析到此,仅供参考。不知网友们有何高见,但愿留言,以便他人借鉴你的智慧。(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其一人美

首批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公布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省科技厅、省卫计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发文,公布了《青海省第一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单》,正式确认青海省包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省高原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省风湿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6个中心为青海省第一批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并针对青海省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布局,推动开展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工作。青海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坚持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重点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优势医疗科研资源,与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分中心衔接,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平台系列,架起科技创新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让科研与病床“零距离”,为青海省临床医学科技创新发展、造福惠及百姓提供有力支撑。据了解,科技部已在11个疾病领域布局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搭建了联合2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各地方也建有近20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是为耆艾

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地深圳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资料图) 深卫信 摄中新网深圳5月31日电(郑小红 深卫信)记者31从深圳市卫健委获悉,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日正式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深圳首个、广东省第三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此前广东省拥有的两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别是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候凡凡院士牵头的的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会同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建设,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之前已分3批次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老年疾病等11个疾病领域布局建设了32家单位。结核病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人患上结核病。目前,在深圳,普通的敏感结核菌治愈率已达90%以上。但是,由于缺乏新药和新治疗手段,耐药结核的治愈率依旧非常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5年要在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这对于结核病第二大国中国来说,任务相当艰巨。“针对耐药患者,我们将开展新型诊疗技术的研究。”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周琳表示,对于结核病患者,要开展疑难重症和特殊人群的临床研究,同时,也要利用深圳的科创优势,开展适宜技术的转化应用研究。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表示,中心将争取在创新药物,创新技术,创新模式等方面有所产出;努力成为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者”“行业标准制订者”“临床应用先行者”,为全球终结结核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完)

简发而栉

两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落户我院

12月5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两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落户我院。当日,由我院院长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及揭牌仪式在上海中山医院举行,会上向首期认定的20家分中心和94家核心单位正式授牌。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礼坤教授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参加了授牌仪式。介入治疗是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非直视下诊疗的新学科,也是心脏、血管和肿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我院介入治疗将在国家中心的带领下,引进并产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造福安徽人民。 同日,血液内科主任朱小玉作为分中心代表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牵头建设“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授牌仪式。该中心将聚焦“创新血液病精准诊疗体系、优化血液病治疗体系并推动新药应用、推进血液病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建立我国血液病监测网络和发现预警标志、建立规模化和高质量血液病临床样本库”五大任务。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是国家中心创新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原则上每家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在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原则上仅支持建设一家分中心。目前已有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落户我院。各分中心将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技术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产出一系列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造福安徽人民健康。(科研处 胡海汐/文 心血管内科 张步春、血液内科 朱小玉/图 杨春梅/审核)责编:方雯【来源:科研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得使之也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解放军总医院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标题: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戴欣)代表国家临床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1月1日落户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这也是军队成立的首个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科技部和国家卫健委、军委后勤保障部等联合批准建设,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目标任务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作为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将通过协同网络,联合国内外在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优势的31家医、教、研、企(业)单位以及相关的人才团队,以疾病诊治防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为导向,深入系统地开展大样本临床队列、相关技术创新和转化医学研究,并通过协同攻关,为感染性疾病诊治防提供新方案、新技术和新指南,实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标。同时,中心还将建成国际一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转化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应用的平台和转化基地。未来,中心将联合全国的协作医院和相关单位,以感染性疾病临床需求为突破口,以提高团队创新能力为目标,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融合,探索新的临床诊治技术和模式,并发挥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一流的、规模最大的、装备最先进的、高度综合集成和高度开发共享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由原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和第三〇七医院于2018年11月合并组建。中心学科体系完备、医疗特色鲜明,在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传染病和继发病、疑难重症肝病、血液病、肿瘤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国家艾滋病防治培训基地、全军传染病防治技术临床培训基地等7个国家和军队临床示范基地,以及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全军放射病救治研究所等4个全军研究所。颁发合作单位匾牌。马文娟 摄出席启动仪式的嘉宾共同点亮灯柱。马文娟 摄首届高峰论坛。马文娟 摄王福生院士(左二)与研究室科研人员分析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宣布学术委员会及第一批合作单位名单。马文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