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公示中!贵州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出炉纱奈

公示中!贵州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出炉

9月25日,省学位办将2020年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按照公平、公正、择优原则进行评审,经专家组评议推荐,拟立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项目25项、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154项。详情随小编一起来看↓↓↓拟立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项目(点击可查看大图)拟立项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本次公示时间5天(2020年9月25日-9月29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省学位办及时反馈。联系人:熊星、文治瑞,联系电话:85283677。

大海风

关注!贵州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点推荐名单正在公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关要求,经2020年12月8日省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表决,现将2020年贵州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予以公示。具体名单随小编一起来看↓↓↓2020年贵州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2020年贵州省推荐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推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2020年贵州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2020年贵州省推荐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推荐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公示期为2020年12月8日至12月14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省学位办反映,并对所反映的问题提供清晰的问题线索,以单位名义进行反映的要写明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举报的要写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联系人:黎元坤,联系电话: 0851-85283677电子信箱: jytkyc@163.com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东路162号省学位办(来 源 | 贵州省教育厅原创首发)

大阴解之

「天眼述评」研究生教育:提升贵州高端人才供给能力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于7月底召开。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在特色教育强省建设中,研究生教育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人才动力。 贵州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进步的脚步同行,研究生教育持续变强变优,高端人才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坚持特色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2020年8月19日,贵州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又添新举措: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培养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将通过合作,把贵州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平台优势与贵州电大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特色优势有机结合,提升职教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的职教师资。”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王爱华说。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2015年至2019年,全省研究生招生总数为34541人,全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增幅17.86%,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增幅89.08%,博士研究生增幅144.44%。贵州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从1981年首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到2000年首次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再到2020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首次突破万人目标,贵州的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不平凡历程。目前,贵州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家,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硕士人才项目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3个,独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数71个。硕士博士授权点总数达216个,超额完成了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学位授权点总数达到150个的目标任务。如今,贵州博士学位授权体系已扩大到10大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体系覆盖除军事学之外的12个学科门类,建立了覆盖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学位授权体系。立德树人打造德才兼备导师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贵州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贵州研究生培养单位不断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贵州高校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贵州坚持协同育人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原则,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立项建设研究生导师工作室11个,遴选省级优秀博士生导师25人、省级优秀硕士生导师69人。坚持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注重行业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为深化产教融合,贵州省教育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选聘一批技能大师、专家教授、职业经理人等高级技能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研究生产业导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培育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初,《贵州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印发,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严格遴选标准,规定凡存在师德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实行评聘分离,并在研究生导师职责、保障研究生导师基本权利、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明确要求。 目前,全省8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研究生导师4888名(不含兼职导师),形成了一支师资总量充足、队伍结构合理、基本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更涌现出一大批以优秀中青年学者为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成为助推农村产业革命的生力军深化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服务脱贫攻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高校具有人才、智力、资源的天然优势。2019年12月,在全省高校食用菌产学研用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会上,贵州省教育厅与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三年内省教育厅将调剂研究生招生指标100名左右,用于培养食用菌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各高校将组建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努力融入全省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体系,为加快食用菌科技成果应用、助推食用菌裂变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表示。近年来,贵州通过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以高层次人才结构优化带动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农村产业革命、十大工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广泛智力支持。为建立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招生机制,贵州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统筹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为着力点,招生重点领域面向服务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向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倾斜。同时,贵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术自身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打破学位授权点的终身制,引入并逐渐完善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博士点与硕士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评估。据统计,2014年以来,贵州开展了3次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依托单位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四所高校,主动撤销学位授权点17个,自主增列学位授权点14个,将原有的8个二级学科授权点动态调整4个。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贵州通过每年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有效调动广大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大批课程案例、研究生精品课程、重点课题脱颖而出,在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贵州高校实现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推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编辑 刘娟编审 王璐瑶 肖慧

观光者

把论文写在多彩贵州大地上!贵州研究生教育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是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布局产教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智库作用,引导全省研究生主动作为,把科研项目做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把学术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谱写了贵州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纪达(左一)指导养殖户进行生产“博士村长” 助力脱贫攻坚  “我养的鱼无论投多少饲料都不长个。”今年疫情期间,安龙县纳跃村养殖户汪林贵面对不长个的鱼苗苦恼不已。  正在这时,贵大生态渔业队出现在了他的身边。经过现场调研,生态渔业队发现了鱼儿生长缓慢的原因,开出了成本低廉、实用性较强的药方,还赠送了自主编写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手册》,并建立了技术指导微信群,对安龙县稻田养鱼农户进行长期、实时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贵大生态渔业队是由贵州大学研究生团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队长是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博士村长”团成员纪达。“养殖户的难题得到解决,脸上有了笑容,就是我们不断学习研究的动力。”纪达说。  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委托贵州大学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博士村长”计划,这既是一门设在田间地头的“思政课”,也是一门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课”,更是贵州青年学子助力脱贫攻坚的“示范课”。  “博士村长”计划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依托贵州大学重点支持的12个农村支柱产业专家团队、导师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建立“产业+专家+基地+博士村长”的扶贫工作模式。  目前,300余支“博士村长”队伍深入到全省各地,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和教育扶贫,为全省经济创收累计达30亿元。  健全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  遵义医科大学金钗石斛研究团队累计培养了2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在赤水市,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金钗石斛产业发展,使得丹霞石不仅具有旅游观光价值,更成为当地点石成金的替代性土地资源,农民获益颇丰。全省研究生组成了一支服务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劲旅”深化产教融合,为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5月,《贵州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同时,贵州将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事业、企业、行业、实务部门等遴选首批100名产业导师,共同参与我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补齐专业型师资短板,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仅在中药民族药领域,贵州就通过校企、校校、校地合作,形成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产学研基地,为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全省有药物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工程中心3个,并形成了“重应用、重交叉”的学科特色,对贵州中药及特色民族药的深度研发和贵州民族药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贵州,高校科学研究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转向基础应用和研究技术开发协同发展,从独立产业研究转向全产业链研究,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教育融合性。  注重实践 加速人才培养  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真正做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杨文佳(左二)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验贵州省山地珍稀动物与经济昆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阳学院硕士生导师杨文佳副教授选择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将科研做在田间地头。  杨文佳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中药材采后储藏保护。清镇市芦荻哨村华慧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和剑河县的各个乡镇,都是杨文佳和学生们奔走的地方。有时为了第一时间处理样品,他和研究生们回到学校就直奔实验室。  在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级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严涵看来,更多的实践机会是难得的学习,“研一主要学习理论,研二我会有更多到生产企业实践的机会。”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实践打下基础,他正抓紧利用暑假的时间整理随导师王瑞教授在六盘水市调研搜集的材料。  贵阳学院于2018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加速领军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和培养,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校地融合。  不只贵阳学院,在全省各高校,都将研究生教育突出“服务性”,从全产业链出发,深度参与全省高校的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学术研究,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已成了一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劲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诗雨 王雨编辑 刘娟利  编审 杨仪 杨韬

打烂仗

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来了

近日,为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包括哪些方面?提出哪些具体要求?跟小编一起来看↓↓↓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3.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全面落实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行政岗位职级“双线”晋升政策,探索依托导师和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5.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6.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做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培育工作。三、对接高层次人才需求,优化规模结构7.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招生规模统筹考虑国家需求、地区差异、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差异化配置。8.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各培养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9.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10.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完善省域研究生教育布局,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振兴东北地区研究生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11.坚持质量导向,完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将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作为学位授权点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持续推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实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稳步推进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继续放权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一级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高水平民办高校学位授权的支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生培养模式12.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严把质量关、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比例较大的培养单位。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有效落实产教融合机制的培养单位和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继续在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博士招生计划弹性管理。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探索实施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等科研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评估、博士论文抽检、师德师风、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研究探索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14.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15.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大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16.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单位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审批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编写遴选优秀教材,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将课程教材质量作为学位点合格评估、学科发展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和学科学术论坛。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单独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7.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分流选择机制。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完善研究生学业相关申诉救济机制,加强研究生合法权益保护。18.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优秀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善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等管理体系,保障学位授予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生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双方互授联授学位。支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优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全球布局。创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五、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培养质量19.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推动培养单位探索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等制度,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20.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培养单位要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兼职导师、校外导师的选聘、考核和培训工作。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团队。21.加强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单位要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抓住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22.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23.加强外部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统筹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强化对培养制度及其执行的评价诊断。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优秀学位论文示范制度,鼓励培养单位和学术组织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提升抽检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条件保障24.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单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研究生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单位党委会、常委会,要把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题,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落实。25.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培养单位使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研究生培养。26.改革完善资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研究生资助投入格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培养单位要完善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探索建立动态调整的“三助”制度。适时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标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多支持。27.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院(部、处)建设,强化管理工作职责,保障办公条件;健全校、院(部、系、所)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管理力量,按照研究生培养规模配齐建强专职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28.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强化资源配置,保障研究生教育投入。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研究生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各地各培养单位要认真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宣传引导,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2020年9月4日

芒草

贵州省2021年考研时间确定,10月10日起报名

考研的同学请注意!贵州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来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怎么报名?初试如何安排?随小编一起来看↓↓↓01.初试时间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02.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12月26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8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03.报考点设置及要求我省2021年设置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花溪)、遵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安顺市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毕节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铜仁市招生考试院、六盘水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黔南州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黔东南州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黔西南州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共十二个报考点。报考点接受考生咨询,办理报名手续,安排考场,组织考试。1.贵州大学只接受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2.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原则上只接受户籍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贵阳市的考生报考,贵阳市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原则上应当选择贵州大学报考点。3.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花溪)、贵州财经大学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户籍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报考点所属行政区域内的考生报考。因考位限制,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花溪)、贵州财经大学报考点将设置报考人数上限,当缴费人数达到报考点容纳上限时,系统将自动关闭该报考点,并禁止未缴费考生继续缴费。考生须先取消当前报名信息后,再在系统提供的可选报考点中重新选择报考点进行报名、缴费。4.贵安新区的考生按就近原则选择安顺市或贵州财经大学报考点报考。5.其余各市(州)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户籍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本市(州)的考生报考。考生在报考时应当仔细浏览各报考点公告,按报考点要求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报考点。6.报考点联系方式04.报名程序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在网上缴纳报考费。网上报名及缴费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现场确认由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05.网上报名(一)网上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二)网上报名流程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请关注贵州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有关报考条件和注意事项,详见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公开)及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报考招生单位公告。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06.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一)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为2020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流程考生应及时关注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及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未按规定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其报考信息无效。07.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08.其他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其他有关事项请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http://www.eaagz.org.cn/)”网站浏览查询。

黑礁

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在贵阳揭牌启动

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23日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正式揭牌启动,来自清华大学2018级大数据全日制专业学位30名硕士研究生成为实践基地首批学员。图为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甘姚红 摄2017年9月,为加快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构建大数据人才支撑体系,补齐人才短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以及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大数据相关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探索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深化政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构建大数据人才支撑体系,助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活动现场。甘姚红 摄实践基地在贵州省大数据企业中遴选优秀企业和企业导师,采用“2+1+N”的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双导师制,由清华大学本部的导师和贵州实习实践基地的导师组成,1是一个学生,N是贵州本地高校一批学生组成课题组),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大数据人才,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负责人成为实践基地首批企业导师。图为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甘姚红 摄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自动化系主任 张涛:实践基地是清华大学大数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建设依托的实践教育平台,旨在培养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大数据专业创新人才,该项目跨越北京、深圳和贵州三地。张涛表示,希望以学生在企业开展实践作为一个桥梁,加强双方的项目合作,在促进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利用清华大学科研创新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图为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甘姚红 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亚萍:各实践企业及导师,应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实践资源,既要发挥实践项目的育才作用,开展人才培养,又要利用好清华大学专家人才的智力优势推动项目建设,培养本土人才。多方努力不断完善软硬件设备、导师配备、课程设置,逐步建立长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搭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为清华学子在贵州创业创新发挥积极作用。活动现场。甘姚红 摄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阳发挥省会城市创新优势、资源优势,大数据成为贵阳市经济发展重要引擎,2018年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微软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贵阳,创新的贵阳正在驶入大数据发展快车道。为确保实践基地项目顺利推进,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强化企业导师管理、考核制度,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项目合作。引入优质的智力与人才资源,实践基地围绕大数据为核心,引入清华大学优质的智力与人才资源,协助清华大学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大数据人才,为全国高校和地方企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经验。作者:冷桂玉来源:中国新闻网

表演者

贵州:争取国家支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

今年研究生扩招将如何安排?各省份扩招规模有多大?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贵州省近日在文件中公布了该省的扩招名额。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官网3月17日公布了《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贵州省公布的十条措施中,第六条“增加毕业生再教育机会”提出:争取国家支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挖掘贵州省高校办学潜力,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10000人,努力增加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的升学机会。在贵州省之前,还有几个省份已经披露了扩招比例。例如,在3月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介绍,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总量19.3万人,比去年增加0.3万人。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上海将落实国家适度扩大2020年硕士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部署,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专升本招生计划由占全市高校专科毕业生总量的8%增加到10%,以增加学生升学机会。在3月9日下午举行的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杨清海披露: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规模部署要求,日前已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达22.9%;申报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4050人,同比增加1478人,增幅达57.5%。另外,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月22日发布了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2020年湖南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将专升本录取比例扩大1倍以上。适当提高应届大学毕业生士兵退伍后专升本录取比例。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天之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按照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天眼述评」产教融合!研究生教育提升贵州农业科技含量

8月20日,在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研究实验室里,动物医学系系主任程振涛正和他所教授的2018级硕士研究生谢晓东一起讨论有关安卡拉病毒的疫苗研究。  2017年,程振涛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家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现该地病鸡患安卡拉病毒病。为帮助鸡场养殖农户解决减少损失,程振涛研究团队便从病鸡的诊治,再到安卡拉病毒的疫苗研究等方面持续深入研究。  “养殖工作‘防大于治’,前期的预防工作做好了,能帮助养殖户降低生产成本与生产风险。”在程振涛看来,研究生应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回到实验室继续深入研究。程振涛研究团队对病鸡进行现场剖检诊断深化产教融合,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8月初,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对研究生教育提出要求:紧密结合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强研究生培养,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布局产教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智库作用,引导全省研究生主动做为,把科研项目做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把学术论文写在多彩贵州的大地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谱写出了贵州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转变培养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  纪达,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博士村长”团成员,目前是贵大生态渔业队队长。  今年疫情期间,纪达在安龙县纳跃村坝区指导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应用。  “我们养的鱼无论投多少饲料都不长个!”苦恼不已的纳跃村养殖户汪林贵,找到了贵大生态渔业队求助。  经过现场调研,纪达团队了解到,汪林贵的稻田鱼,是因水温过低导致生长缓慢。因此,团队为农户开出了成本低廉、实用性较强的“药方”,赠送了自主编写的《稻渔综合综合种养技术手册》,并建立了技术指导微信群,对安龙县稻田养鱼农户进行长期、实时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养殖户得到难题解决,脸上有了笑容,就是我们不断研究学习的动力。”纪达说。纪达(左一)指导养殖户进行生产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委托贵州大学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博士村长”计划,这既是一门设在田间地头的“思政课”,也是一门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课”,更是贵州青年学子助力脱贫攻坚的“示范课”。  “博士村长”计划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依托贵州大学重点支持的12个农村支柱产业专家团队、导师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建立“产业+专家+基地+博士村长”的扶贫工作模式。  目前,300余支“博士村长”队伍共11万余人次,深入到全省各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和教育扶贫,累计为全省经济创收达30亿之多。  深化融合发展 提升培养质量  在中药民族药领域,贵州通过校企、校校、校地合作,已形成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民族医药的产学研基地,为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学科、贵阳中医学院中药学学科、遵义医学院药理学(特色民族药的药理学研究)等特色教育与研究,在推动民族药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全省有药物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工程中心3个,并形成了“重应用、重交叉”的学科特色,对贵州中药及特色民族药的深度研发和贵州民族药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赤水,研究生力量和智慧为当地特色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遵义医科大学金钗石斛研究团队累计培养了2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附石生长的金钗石斛产业发展,使得丹霞石不仅具有旅游观光价值,更成为当地“点石成金”的替代性土地资源,农民获益颇丰。全省研究生组成了一支服务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劲旅”深化产教融合,为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6月,《贵州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同时,贵州将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事业、企业、行业、实务部门等遴选首批100名产业导师,共同参与我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补齐专业型师资短板,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贵州,高校科学研究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转向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协同发展,从独立产业研究转向全产业链研究,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教育融合性。  创新发展模式 提供人才支撑  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真正做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这也是贵州省山地珍稀动物与经济昆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阳学院硕士生导师杨文佳副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杨文佳所在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是大鲵资源保护利用和山地农业害虫生态防控。杨文佳本人主要是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中药材采后储藏保护研究。“我们的研究项目都需要接地气,但我们的研究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刚开始都有顾虑,弯不下腰。”杨文佳说,一定要带着研究生到基地去、到大田去,去看看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杨文佳(左二)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验杨文佳(左二)深入清镇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调研并指导春耕生产近处,清镇市芦荻哨村华慧农业蔬菜种植基地;远处,黔东南剑河县的各个乡镇上,有时仅来回的车程就要一天时间,为了第一时间处理样品,他和研究生们回到学校的第一目的地就是实验室。  从研究生亲眼看到问题、找出问题、思考讨论、撰写方案、室内试验,再到大田试验,每一个环节都在导师都指导下,一步步推进,真正做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研一的理论学习后,研二我会有更多到生产企业的实践机会。”8月25日,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级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严涵,正在整理猕猴桃软腐病防治资料。这是他不久前随导师王瑞教授外出六盘水市调研搜集的材料。  严涵告诉记者,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为六盘水两家公司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这也给他和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实践实验研究的机会。  贵阳学院于2018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加速领军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和培养,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校地融合,打造区域一流的学科专业群和研究生教育。  贵州省研究生教育突出“服务性”,从全产业链出发,深度参与全省高校的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学术研究,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已成了一支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劲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诗雨 王雨  编辑 刘娟  编审 杨仪 施昱凌

都会夜

为贵州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贵州中医药大学召开“十四五”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新时代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2021年1月4日,贵州中医药大学召开“十四五”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科教科负责人,以及2020年优秀导师出席会议。贵州中医药大学召开“十四五”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党委委员、副校长崔瑾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报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兴德主持,校党委书记杨柱代表校党委讲话。校党委书记扬柱代表校党委作讲话杨柱指出,学校于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及护理学等主干学科。近年来,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已近1500人;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日渐完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贡献度明显加大;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明显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柱强调,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学校将加快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和学风教育。同时,作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立足贵州实际,要不断发挥中医中药优势,聚焦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聚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公共服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方向,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提高研究生服务地方的能力。优秀研究生导师合影“十四五”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每年将投入不低于2000万、5年不低于1个亿的专项经费,用于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大学校各类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力度,加快建立中医、中药高端学科平台并向研究生开放,不断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培养条件。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情况和2020年12月30日全省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与会交流发言单位的经验,并颁发2020年优秀研究生导师证书。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凌编辑/唐燕校检/邬建玲编审/范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