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师范大学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2月20日!天人

贵州师范大学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2月20日!

各位考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近期研究生考试招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及贵州省考试院的统一安排,现将我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成绩公布我校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届时考生可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二、成绩复核如对本人成绩确有疑问,考生可向我办申请成绩复核。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我校成绩复核只接受网上邮件申请,其他任何方式的申请都不再受理。流程如下:(一)申请复核时间2020年3月2日上午9:00—3月3日下午17:00(二)申请复核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请,一律不予受理:提前申请、逾期申请、申请信息有误或申请材料不齐备。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须提交如下材料:1.考生本人填写《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申请登记表》电子版(见附件1);2.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扫描电子版;3.考生本人准考证原件扫描电子版。以上申请材料请发送至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初试成绩复核-考生姓名-报考专业”,例如:“初试成绩复核-张三-学科教学(思政)”。(三)复核内容我校负责自命题科目成绩的复核工作;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统考科目成绩的复核及所有科目的成绩更正认定工作。工作人员对考生答卷的复查,仅为核实是否存在漏评、成绩累计和登记错误等情况。(四)复核结果反馈我们将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将复核结果通知考生本人。三、复试工作原定4月初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我们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指示,在保证考生身体健康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安排研究生复试有关工作,请各位考生安心做好复试准备,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衷心感谢广大考生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耐心等待学校通知,同时自觉做好自身防护和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共克时艰,静待花开!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2月15日

孔子适楚

2020贵州师范类排名前3的大学,是很多考生所向往,有你的母校吗

#贵州#贵州师范类大学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2019年贵州录取分数线整理出的贵州师范类大学排名,以下是详细信息,供大家参考。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7年成为贵州目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学校地处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求是学院)和花溪区,占地面积近2800亩。 学校学科专业实力位居贵州省高校前列,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2、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遵义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2008年,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贵州省南白师范学校并入遵义师范学院。学院位于新蒲新区大学城中心,占地面积2100余亩,现有教职工1157人,专任教师834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384人,具备博士学位221人、硕士学位523人。学院设有18个二级学院(教学部),普通本专科专业50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简称“黔南师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学校以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专科、留学生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设置10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有51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以上就是2020贵州师范类排名前3的大学,也是很多考生所向往的学校,有你的母校吗

使其弟墨

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2月20日公布

2月19日,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研招办获悉,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届时考生可自行登录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查询。据悉,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考生如对本人成绩确有疑问,考生可向研招办申请成绩复核。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成绩复核只接受网上邮件申请,其他任何方式的申请都不再受理。具体流程如下:(一)申请复核时间2020年3月2日上午9:00—3月3日下午17:00(二)申请复核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请,一律不予受理:提前申请、逾期申请、申请信息有误或申请材料不齐备。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须提交如下材料:1.考生本人填写《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申请登记表》;2.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扫描电子版;3.考生本人准考证原件扫描电子版。以上申请材料请发送至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箱:gznu_yzb@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初试成绩复核-考生姓名-报考专业”,例如:“初试成绩复核-张三-学科教学(思政)”。具体复核内容为该校负责自命题科目成绩的复核工作;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统考科目成绩的复核及所有科目的成绩更正认定工作。工作人员对考生答卷的复查,仅为核实是否存在漏评、成绩累计和登记错误等情况。复核结果将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将复核结果通知考生本人。 关于复试工作,原定4月初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都市新闻记者 熊俊松编辑 陈茜茜校对 郝梦编审 罗玮 石云华

学者

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社科科研工作成果获四个“全省第一”

1月15日,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获悉,2020年该校社科科研成果丰硕,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以及第十三次省哲社优秀成果获奖数“四个全省第一”。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度社科科研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再部署会议该校社科科研成绩可喜,体现了近年来学校人文社科整体水平的提升:202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53项,3个项目立项数均居全省第一;获第十三次省哲社优秀成果奖1项,居全省第一;获批“贵州师范大学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语言文字推广贵州基地”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韩卉“要谋划好学校的社科工作,实现社科研究新跨越!”在该校2020年度社科科研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再部署会议上,学校党委书记韩卉说,各学院和学校科研工作者要从“科学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多彩贵州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的迫切需要”等方面切实提高站位,深刻领会科研工作重要性。韩卉认为,学校要从省内外的实际情况入手,正确认识学校科研形势,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同时,要明确目标,做细做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争取立项数量再有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学校社科在全国影响力。2020年度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此外,本次会议还表彰了2020年度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就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再部署,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负责人,以及拟申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会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编辑 刘娟  编审 杨仪 施昱凌

大保镖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贵州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央广网贵阳10月17日消息(记者孟海)近日,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心与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贵州进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徐东良与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建军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徐东良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贵州省政府研究中心改革发展情况。他说,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主要承担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研究。自1986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使命,始终坚持理性务实、前瞻引领的理念,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主动开展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不但在产业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金融、旅游、开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优势,而且在经济形势分析和经济预警指数构建这两个方面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研究风格,走在了全国省级研究中心的前列。面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心将坚持用习近平同志重要思想指引新型智库建设实践,以建设受人尊敬、令人向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全国省级一流新型智库为目标,始终坚守 “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坚持理性务实、前瞻引领的研究理念,进一步突出研究工作的人民属性,进一步用好“吃透上情、把握省情、掌握外情”的方法论,促成研究成果更好地实现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的“五性统一”,努力在“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发现规律、把握大势”“规划路径、提供方法”上善作善成、有所作为,努力为贵州省“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积极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努力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变成为全省4000万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行动方案。韩卉在讲话中表示,贵州师范大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她表示,长期以来,贵州师范大学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关系向着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迈进了一步。双方将通过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科学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协同创新,实现合作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合力提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服务能力。她坚信双方合作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一定能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九大献礼。签字仪式上,还举行了兼职教授受聘仪式,李建军校长向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徐东良颁发了贵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聘书。

彼不得梦

贵州唯一!比211更牛的“111计划”来了,贵州师范大学上榜!

重磅消息!一直默默耕耘贵州师范大学最近成为了贵州的唯一!日前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正式公布了“2017年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评审结果共有21所高校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立项贵州师范大学成为贵州唯一上榜高校 2017年入选“111计划”的地方高校名单如下 “111计划”是什么?“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入选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5年可共获900万元扶持)看到贵师大在学科创新引智建设的前沿只想说:牛掰了,大师!贵州师范大学的前世今生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 1940年代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教学楼建校之初,以王克仁、齐泮林、曾景、萧文灿、王佩芬、朱厚锟、尹炎武、李独清、李锐夫、杨宪益、姚奠中、夏元瑮、谢六逸、谭戒甫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艰苦办学,传薪继火,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0年代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校园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1950—1970年代贵阳师范学院大门△ 1950年代贵阳师范学院学生在做课间操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 1980—1990年代的贵州师范大学大门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6年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巍巍师大,栉风沐雨,挺拔香樟,气象峥嵘76年的时间贵师大一步一步向前进培养了无数人才惊艳了每一个师大人的岁月它的身影刻在每一个师大人深深的脑海里厉害了,我的贵师大!丰富的专业(按住灰色区域下滑查看↓)学科建设总览贵州师范大学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22个二级学科)、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84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6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授权点,73个本科专业,具备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权。有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一览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一览表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一览表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一览表硕士专业学位一览表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学校历经七十六年风雨代代贵师学人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殚精竭虑,形成了特有的学人品质和学校品格,熔铸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凝练了“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培养培训了25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成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美丽的校园贵师大地处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宝山校区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校区全景红墙青瓦的行政楼图书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中心我们曾在里面午休,自习,玩手机,看书写作......设计感十足的礼堂田家炳教育书院师大樱花路,昏黄灯光下的樱花美不胜收,想回去重温大学时光花溪校区位于花溪大学城的贵师大远离市区山水环绕人景交融庄严大方的南大门师大的精、气、神弥散其中沿着台阶,一步一步走上礼仪大道去一睹这个美丽校园的芳容图书馆,有没有一种霸气外露的感觉传统建筑风格的文化亭体现了贵师大悠久的办学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抹茶味的师大专属斑马线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足球场,承载着师大学子青春激扬的运动场意境满满的教学楼台阶一步一个台阶只要坚持,终有一天会到达顶峰二次元的师大校园上下滚动查看(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微博 摄/刘小宇宇宇宇)白云校区位于白云区的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也是全国为数不多、贵州省唯一一所办学规模超过万人的独立学院这里湖水荡漾,绿树成荫是学子们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场所(图片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官网)看到这静谧的教学楼还记得曾经在这里激扬文字、风华当年的同学们吗嗨,老同学们,还记得当年一起上课的情景吗?绿树环绕的思贤湖,在这里谈恋爱的情侣们还记得吗?漫步在校园里青青葱葱的林荫大道下应该别有一番韵味吧那些年,你是否有些故事在这里发生过呢?求是阶梯楼前一角繁花朵朵,点亮了校园青春活力、激情飞扬的大学生活真是让人怀念万分啊精彩无限的校园生活四年时间来去匆匆不论宝山校区、白云校区还是在花溪校区在这所校园里都留下了你们的欢声笑语、眼泪汗水在这里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青春记忆大学生活从军训开始不拍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至今还影响着你我他创意无限的师大人在这里,遇见了多才多艺的同学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旗帜翻飞、活力四射的运动会让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运动场上的拼搏、汗滴...即使毕业几年了,也记忆犹新书法展上看着那些端庄、优雅、美观的字体真是让人羡慕得紧啊同学们用五颜六色的颜料在树上、路边画出了这组萌萌哒的涂鸦创意满分这样有活力的学校谁不喜欢呢?舌尖上的师大学校的食堂是除了寝室、教室之外我们踏足最多的地方之一我们怀念食堂里便宜可口,花样百出的饭菜更怀念那些一起上课下课,嬉笑打闹一起吃饭的室友,老同学摄影/后期:刘祥宇▲当花溪校区第一食堂,遇上宫崎骏的画风,也能美成这个样子▲端午节,学校竟然还有这么萌萌哒的粽子▲也许我们曾吐槽过食堂的饭菜,但毕业后,也会时常想起食堂虽然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但有时也会出去外面改善一下生活那学校附近的小吃街就是最热闹的地方了各类火锅、小吃应有尽有......师大宝山校区后街的煤矿村白云校区的小吃街花溪校区的美食城......春夏秋冬,白驹过隙四年轮转,四季如歌只叹时光太匆匆学士服为四年的大学生涯画上句号相机定格,宝白花的记忆永存!如此有温度,有学术,有实力的学校你想去吗?羡慕所有贵师大的学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来源:贵州热点

子在

贵州师范大学力争进入双一流大学

校园正门贵州师范大学是贵州省省属以教师教育为主要办学任务的综合重点大学,是贵州省最早支持建设的第一批省重点!大会现场9月1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贵州师范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花溪校区会议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副校长上午10点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全体代表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远平主持会议。党委书记首先,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率先发言,并做了题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持续推进内涵建设为开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强调,学校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1个以上学科达到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标准,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阵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力争研究生比例上升至30%左右;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据悉,贵州师范大学的历史脉络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85年,该校就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一批叫“大学”的师范学院,1996年就成为了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2013年,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了贵州师范大学,目前还是“111”计划!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硕士授权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约1000人,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综合实力位居贵州省前列!是贵州省高水平综合型省属重点大学建设单位。但是,说到入选“双一流”,小编觉得,如果不是靠地域平衡政策,该校离“双一流”门槛标准还相距甚远!小编拙见!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阿尔法

今天,贵州师范大学省外毕业年级研究生、本科生返校啦!

“同学你好,欢迎返校!” 5月9日,贵州师范大学省外毕业年级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顺利返校。在此之前,这批学生于5月7日到达贵阳,统一免费入住学校指定酒店,进行免费核酸检测,经检合格后准许返校。测量体温、扫健康码、验证身份、消毒行李、更换口罩……5月9日上午,记者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东门看到,醒目的隔离带将校门口道路一分为四,每条通道地面都铺上消毒地毯。而返校学生正按照指示标识,分通道保持前后1.5米以上的安全间距,有序排队进入候检区,经过层层严格的检测程序进入校园,再由学校安排的校园公交车接送到指定的宿舍入住。“这个假期实在是太长了,长得我好想回学校!”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郑龙菊说,这次返校真是让人记忆深刻。回想着返校的经过,郑龙菊说,与以往和同学成群结队回校不同,这次是学校交通车把大家从酒店接到花溪校区,每一个人都要保持距离。但下车的那一刻,看到学校东门站着的那么多老师,领导,又感觉亲切安心。“感觉学校对我们十分关心,终于回到学校啦!,很想珍惜每一天的学校时光。”2016级生物技术班的何菁菁顺利踏进校校后,深深呼吸学校的清新空气。她说,从回校申请开始直到抵达宿舍的日子,每一天都伴随着学院负责老师的叮嘱,要大家密切配合好学校做好疫情防控日常管理;而从抵达隔离点的仔细消毒、更换口罩、认真登记、贴心保障,到核酸检测通过后被接送回学校,她感觉学校的安排细致又严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诗雨 陈玲编辑 陆维刚编审 范觉文

人哭亦哭

贵阳最好的5所高校,贵州第一校没有争议,贵州师范大学排名意外

贵州大学办学历史: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贵州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941年,原名为“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58年,中共贵州省委决定在贵阳师范学院内以联合办学的形式成立新的“贵州大学”;1959年,贵州大学从本校分出;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办学历史:贵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1950 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965年,由原贵阳医学院祖国医学系、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贵阳市中医医院合并组建而成,名为贵阳中医学院;200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院、贵州省中药研究所合并组成贵州省中医研究院后整体并入贵阳中医学院;2002年,滇黔桂石油技工学校整体划归贵阳中医学院;2018年12月,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原名贵州民族学院,1959年,贵州大学迁入民院的校址,贵州民族学院并入贵州大学后被撤销,1974年,经国务批准恢复贵州民族学院,2004年,学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成立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位于西南区域,在这个区域的好高校本就不多,而贵州省只有一所211高校,其实力还处于211末尾,属于政策的扶持。但这也是好事,这样贵州大学发展得更快。在贵阳,贵州医科大学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经常被忽略,但是他们两所高校的实力在贵州高校圈中绝对是排在前列的,两所高校的实力差异也不大,颇有种相爱相杀的感觉。

局外人

贵州省新诗研究中心在贵州师范大学挂牌

10月28日下午,贵州省新诗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贵州省诗歌学会会长、诗人、批评家南鸥,贵州省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诗人、批评家赵俊涛,贵州省诗歌学会秘书长、诗人徐必常出席。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俊、党委副书记林也婷及部分师生代表、兄弟院校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文学院颜同林教授主持仪式。在授牌仪式上,李俊就贵州师范大学师生的诗歌创作与研究优势作了介绍:拥有深厚的诗歌文化底蕴,“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的人文传统让师大在新诗创作涌现出以廖公弦为代表的不少优秀诗人;注重学科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除了有硕士点,还有博士点,这与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合理规划学科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专业能力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是贵州新诗研究的一支中坚力量;拥有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青年学生们热爱诗歌,是诗歌创作与研究的一股新兴力量。   南鸥对贵州省新诗研究中心在师大的挂牌表示祝贺。他指出,在贵州省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新诗研究中心在贵州师大的正式挂牌标志着贵州诗歌创作以及诗学理论研究的新起点,诗歌发展也将迈向新的高度。贵州省新诗研究中心将与贵州省诗歌学会带领广大诗人及诗歌爱好者为贵州省的新诗发展做出新贡献,并一起见证贵州诗歌发展重要的历史时刻。颜同林从感谢、感动和感受三个维度谈到了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省诗歌学会和贵州师大共建研究中心的挑战、困境和机遇,合作和共赢,他希望中心能成为贵州诗歌乃至中国诗歌研究的学术重镇。   授牌仪式结束后,开展了题为“百年新诗再出发三人谈”的讲座。南鸥、赵俊涛、徐必常三位诗人分别对“百年新诗再出发”的话题进行阐述。南鸥从“百年新诗再出发”的话题缘起、价值多元与精神虚无的界限、诗歌的概括力,一个时代的整体经验、有效的表达与表达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话题;赵俊涛则对百年新诗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在“网络时代中诗歌产生的乱象”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徐必常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阐述了对“诗歌与时代相脱节”问题的看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镇华编辑 朱迪编审 涂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