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科学院冶金化工研究所完成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物资交付工作猎鲨者

贵州科学院冶金化工研究所完成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物资交付工作

月25日,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成果转化公司-贵州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向贵州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付完成1万副护目镜(医用隔离眼罩)。增材制造团队在冶化所代理所长古文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做好产品的生产和储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为战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小贴士:返乡过年要测核酸吗?会被隔离吗?关注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进菜单栏点“防疫服务”,查看最全防疫出行政策#【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祖祖辈辈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抗菌防雾涂层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护目镜抗菌防雾湿巾。 贵州省科技厅供图 摄中新网贵阳2月27日电 (记者 张伟)针对医用护目镜容易起雾的问题,贵州省科技厅直属单位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技术优势,用一周时间成功研发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经测试效果能保持10天。记者27日从贵州省科技厅获悉上述消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线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经常是超时长穿着防护服,身体一身汗,护目镜上布满雾气,影响视线,给救治病人时带来了一定难度。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护目镜抗菌防雾湿巾。 贵州省科技厅供图 摄针对医用护目镜容易起雾的问题,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技术优势,紧急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医用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液研发攻关。根据产品要求,此类医用护目镜防雾涂层,不仅要保证镜片的透明性和防雾功能,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粘附稳定性,以确保镜片在装配和消毒过程中防雾涂层不被破坏。为简化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涂覆工艺,经集思广益,科研团队借鉴日用湿巾的原理,将无纺布浸润在一定浓度的抗菌防雾涂层液中制成抗菌防雾湿巾,用该湿巾轻轻擦拭护目镜片,即可使防雾涂层均匀涂覆并牢固粘附在镜片表面上,有效解决医用护目镜起雾问题。涂布抗菌防雾涂层的护目镜(右眼)与未涂布涂层的护目镜(左眼)防雾效果对比。 贵州省科技厅供图 摄经贵州省的护目镜生产厂家试用反馈,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抗菌防雾湿巾涂覆工艺简单,涂层防雾效果测试能保持10天,且镜片的透明性及涂层的强度和粘附稳定性均能满足镜片的装配及消毒工艺要求。贵州企业已向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定制了抗菌防雾湿巾,生产了1000套防雾医用护目镜,并完成产品的型式试验。目前抗菌防雾湿巾已批量生产,拟送往抗疫一线使用。(完)

四通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抗菌防雾涂层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内的护目镜防雾湿巾及配置的抗菌防雾涂层液。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配置抗菌防雾涂层液。 张伟 摄科研人员配置抗菌防雾涂层液。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使用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护目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展示抗菌防雾湿巾。 张伟 摄针对医用护目镜容易起雾的问题,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用一周时间成功研发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为简化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涂覆工艺,科研团队借鉴日用湿巾的原理,将无纺布浸润在一定浓度的抗菌防雾涂层液中制成抗菌防雾湿巾,用该湿巾轻轻擦拭护目镜片,即可使防雾涂层均匀涂覆并牢固粘附在镜片表面上,有效解决医用护目镜起雾问题。经厂家测试防雾效果最长能保持10天。

圣人已死

省化工院:五十载砥砺奋进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开栏语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技术创新各项部署,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按照加快推进我省“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要求,在这个炽热夏季,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四川经济日报社联合开展的第三届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和13家行业研究单位联合主办的“四川制造好产品”评选申报工作已火热启动。进一步为川企创新改革发展鼓与呼,为四川制造好产品提供更多、更立体式的展示机会,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四川制造好产品”专栏,全方位聚焦四川制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举措、新气象,首期推出“主评研究院风采录”系列报道。我们以观察者的视角,走进行业研究院所,走进优秀创新企业,看转型,问创新,对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工作突出人物开展持续性深度报道、广度宣传。旨在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全景式展示四川制造行业研究院所新风采,宣传四川制造优秀产品新实力,四川企业创新发展新气象,谨以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敬请垂注。5月26日,四川省化工设计院(下称省化工院)接待了一波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客人,双方就硫钛铁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进度计划进行了深度交流。这个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吨硫酸亚铁掺烧尾矿制硫酸、副产100万吨高品位铁精粉、年产20万吨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大型项目,是省化工院今年的重点项目。而获得这个项目,则有赖于省化工院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上循环经济模式的突破。目前,省化工院是国内硫酸亚铁掺烧硫磺、硫铁矿制硫酸工艺最大工程装置的设计者。省化工院,这个诞生于新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初期的化工设计企业,五十多年立足四川,砥砺奋进,坚持创新驱动,由弱到强,从盆地走向海外,以四川化工人的实力和担当为我省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硫酸法钛白粉装置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五十载砥砺奋进 从盆地走向海外5月中旬,从宽窄巷子南行2公里便到了金河路的省化工院大楼。古朴的大楼,见证着化工院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1964年,作为我省第一批重点化学工业设计单位,省化工院在我国化学工业起步的发展时期应运而生,是专业从事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的国家甲级工程设计院。诞生时,它隶属于原四川省化工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化工行业蓬勃发展,1992年,省化工院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那年,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省化工院向上级申请单位企业化运作,率先开启了市场化探索。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海,省化工院便犹如一条小舢板,需顶住风浪前行。“下海”的第一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市场竞争激烈,根基薄弱、市场经验尚浅的省化工院业务迅速滑坡。为了保存“星火”,1995年,省化工院再次“回归”事业单位的身份,休养生息。2001年,省化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刚接任,正赶上事业单位改制,整个省化工院处于困难时期。院领导好不容易筹来职工们的工资,却因负债被起诉而冻结。最终,靠着省化工院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到各方力量的帮助,圆满解决了此事。2002年左右,省化工院划入四川经信体系,从业务到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尤其是业务上,省化工院在化工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重点拓展了工程总承包的业务,这意味着项目服务向设计的下游延伸,拓展了设计院的生存空间。改革迎来新生。调整方向后,省化工院很快接下了一个外商独资企业的总承包项目。“这个项目,算毛利盈利1000多万元,让当时极为困难的化工院着实缓了一口气。”说起这段往事,院领导至今还激动不已。随着这个项目的落地,省化工院的项目合同纷至沓来,收入倍增,不仅理清了历史欠账,也为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有了底气,化工院迈开步子,准备大干一场。2008年,省化工院凭借技术和名气接下了约旦联合化工厂的总承包项目。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项目配套装置中的一套装置出现了不能如期交付业主的情况,虽经过三次整改最终交付业主,但由于违约而被索赔。这次,省化工院损失惨重,又进入一个低谷期。直到2013年下半年,蛰伏养伤的省化工院,依靠技术提升的能力再次获得市场的青睐,哈萨克斯坦草甘膦项目的业主主动向化工院抛出了橄榄枝。凭借该院此项工艺技术无工艺废水排放的优势,省化工院在其他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目前,该项目仍在推进中。至此,化工院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每年至少保证一个大项目。省化工院在业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业务不仅从川内盆地走向了重庆、贵州、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多个省市区,而且向印尼、越南、约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硫酸、氢钙、重钙等成套装置并成功组织施工及开车指导。从建院至今,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四川省化工院走过55年的历史,先后承担了化工、石化、医药和建筑等行业领域的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监理等项目3000多个,其中工程总承包项目10多个,为四川化工行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创新驱动高质量促循环经济发展会议室里的一堵墙上挂满了奖章:省优秀咨询一等奖、四川优秀工程设计成果一等奖、化工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多年来,省化工院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1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和优秀工程咨询奖80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设计奖5项,独立开发并拥有多项设计专有技术。“近年来,省化工院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型,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院领导告诉记者。其中,硫酸亚铁和硫磺、硫铁矿混合掺烧制硫酸的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国,因为技术成熟以及我国钛原料的特殊性,钛白粉生产一直以传统的硫酸法为主。其缺点是工艺流程长,“三废”排放较多,且对“三废”的处理是行业难题。早前,对于硫酸亚铁的废料处置主要以堆存和对外销售为主。但随着国内钛白粉产能的不断扩大,而七水亚铁市场容量有限,大量的七水硫酸亚铁在钛白粉厂内积存而无法销售,成为企业经营的隐患,处置不当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污染。为此,四川省化工设计院与企业联合,经多年的工程试验和开发,基于传统硫铁矿制酸流程,提出硫酸亚铁与硫磺、硫铁矿掺烧制硫酸的新工艺,用于回收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和废酸亚铁等废弃物,实现资源二次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硫酸法钛白粉装置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难题。2011年3月,第一套1200t/d单系列大型装置于四川龙蟒钛业一次投运成功,已稳定运行八年。此后,在襄阳龙蟒钛业、云南禄丰天宝磷化工、内蒙古国城矿业等国内大型硫酸法钛白粉厂配套的硫酸装置和钛白粉厂就近的硫精砂制酸装置上得到应用和推广。硫酸亚铁掺烧硫磺、硫铁矿制硫酸工艺,作为构建硫酸法钛白粉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帮助钛白粉行业解决了钛白粉生产装置的“三高”难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五十载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五十载脚步铿锵、跨越发展,从盆地到海外,从坚持到突破,一代代四川省化工设计院人在不同的时代阶段演绎着奋进与担当。“深入落实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改革创新科技研发,为四川制造提供技术支撑,我们将不遗余力。”站在新的起点上,省化工院领导说,四川省化工设计院将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庆)

西厢记

关于印发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应急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3月19日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全省化学工业布局,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和环保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0〕3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委厅字〔2020〕24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地形、地貌情况和化工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化工园区,是指由多个相关联的化工企业或项目构成,以发展化学工业为主导方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善的产业集聚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工业园区等列入贵州省长江经济带合规园区名录的园区及其范围内相对独立设置的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第三条化工园区认定只对园区是否具备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条件进行认定,不改变园区现有管理权属。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开展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化工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新建化工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由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环境保护监管和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国土空间规划合规性审核、实施监管工作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第二章认定条件第四条化工园区认定应满足以下条件:(一)园区规划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二)园区或园区所在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与所在市(州)、县(市、区、特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衔接。园区已编制产业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论证。(三)应形成产品特色突出的主导化工产业,园区内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四)园区具有批准时效期内的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相关专业报告。同时,按已批复的规划环评要求适时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五)园区边界满足外部防护距离要求。园区内功能分区划分、总平面布局以及企业生产和储存装置、基础设施布置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六)园区内重大危险源和关键生产区域实现封闭化管理。具有相应的卡口、岗亭、道闸或相似交通管制等防侵入设施,具有道路高清晰摄像头等能监控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轨迹的设施。(七)根据规划建设的产业情况和主要产品特性,园区应设置专业化管理机构,具有安全、环保、应急等有效管理能力,并配备满足园区安全生产需要的专业管理人员,配备相应应急救援力量。(八)园区针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制度和安全监管信息档案,在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中安装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监控装置、检测报警装置和紧急切断装置。(九)园区或园区内重点企业设有安全、环保(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监测监控系统,覆盖所有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及排污口,并定期开展监测。(十)具备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园区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应符合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环评及批复文件中确定的排放标准要求及有关地方标准要求;园区入河(入湖)排污口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污水排放不影响受纳及下游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标准。(十一)园区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十二)园区应具备满足正常生产所需要的供电、供水、供热、工业气体供应、公共管道走廊等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十三)积极推进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发展。第五条在满足第四条有关条件前提下,按照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对园区的规划布局、公用基础设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细化赋分,认定化工园区总评分应在60分以上(含60分)。第三章认定程序第六条化工园区认定申报工作由园区(或所在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隶属关系向园区所在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提交认定申报材料,主要包括:(一)园区基本情况;(二)园区或园区所在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规划批复文件;(三)园区产业规划及专家论证意见;(四)园区依法用地的相关文件;(五)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及批复文件;(六)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或者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七)园区公用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包括园区内道路、管网(水、电、气、物料)、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消防、监测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竣工验收文件或相关印证材料;(八)园区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及相关文件;(九)材料真实性承诺书;(十)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第七条申报材料逐级上报至市(州)人民政府,经市(州)人民政府初步审核,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初步评分,总评分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的,由所在市(州)人民政府以正式文件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八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收到市(州)人民政府化工园区认定申报文件后,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审核,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形成现场审核报告。(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依据园区属地市(州)人民政府初步审核和初步评分情况、专家现场审核报告,根据职责分工,出具审查意见,并结合全省化工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确定拟认定的化工园区名单。(三)对拟认定的化工园区名单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报省政府审定后,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行文予以认定并公布。第九条对化工园区外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规模、市场、技术优势,安全环保措施完善的重点化工企业,可认定为重点监控点,重点监控点的认定和管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自行负责。第十条省内新建的化工项目原则上须进入已认定化工园区,确实无法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的,可考虑新建化工园区。新建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标准参照本办法第四条执行,自建设起五年内应申请认定为化工园区。新建化工园区建设期内落户的化工企业,由各市(州)按照重点监控点进行认定和管理。第四章评价考核第十一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对已认定化工园区开展跟踪考核评价工作,每五年至少组织1次。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的,依法依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条件的取消认定化工园区资格。第十二条对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已认定化工园区,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内暂停办理除安全隐患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相关手续。第十三条各相关部门应依据职责,扎实加强对化工园区和重点监控点日常监管,切实消除安全、环保等隐患,确保安全稳定运营。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解释。来源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编辑 刘钰编审 胡燕妮 冯艳

五伦

贵州7名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包括贵州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人选

省 管 干 部 任 前 公 示  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前公示(排名不分先后):欧阳志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籍贯、出生地贵州余庆,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历史学学士),现任贵州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拟任贵州省档案馆(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馆长(主任)。薛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2月生,籍贯上海,出生地贵州贵阳,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程硕士,现任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拟任贵州科学院党委书记。景亚萍,女,汉族,致公党党员、中共党员,1964年8月生,籍贯四川富顺,出生地贵州遵义,1986年11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现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致公党贵州省委副主委(兼),拟提名任贵州科学院院长。冉霞,女,苗族,民盟盟员,1966年7月生,籍贯重庆,出生地贵州六枝,1988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法律硕士,现任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兼),拟任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贵州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正厅长级,分管日常工作)。余福仁,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10月生,籍贯、出生地贵州平坝,1989年8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学士,现任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决策咨询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方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4月生,籍贯贵州兴义,出生地贵州贵阳,1988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现任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拟任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拟提名任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杨健,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月生,籍贯重庆,出生地贵州贵阳,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现任贵州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处长,拟任贵州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拟提名任贵州省商务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副厅长(副主任)(试用期一年)。公示时间:2019年12月9日至2019年12月13日止。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通过电话、信件、短信、网络等方式,在公示期间向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举报中心反映。举报电话:0851-12380;举报网站:http://12380.gzzzb.gov.cn;举报短信:18808512380;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邮编550002)。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2019年12月8日来源: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编辑:胡传羽编审:吴亚鹏

书正

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12月2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与我校联合组建的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我校西校区贤正楼311会议室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省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贸促会(省博览局)会长(局长)张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漆思,省贸促会(省博览局)党组成员、副会长(副局长)徐仕光,省贸促会(省博览局)党组成员、秘书长郭华,我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副校长杨松、吴攀出席仪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省贸促会(省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等院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李建军致辞。他说,成立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是为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端智库,更好助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更有效推动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此次贵州省贸促会与贵州大学共同筹建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我们既感到十分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研究院成立后,我们将按照研究院的使命定位,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力争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专家、公众搭建促进交流、增进合作、贡献方案的研究平台,努力彰显贵州、乃至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担当与作为。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王代良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我省开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希望生态文明研究院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优势,依托专业水平和技术力量,争取在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创造典型经验,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库供给,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省发改委也将积极支持生态文明研究院做强做大。漆思讲话。他指出,生态文明研究院的建立,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契合“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发展的需求。他希望通过建立生态文明研究院,能够创建高端平台、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创造高质量成果,力争达到“建立一个高端论坛、每年出台一本生态文明建设绿皮书、出台一个参考要报、发布一系列科研丛书、创建一个新的一流学科”的目标成果。同时,他表示,教育厅将会加大支持,做好服务保障,争取把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智库,成为为省委省政府、国家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张汉林在讲话中对研究院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成立研究院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生态战略行动重要部署的重要举措;必将为专业化、高水平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提供重要智力支撑;是新时代下高校培育生态文明科研队伍、打造研究基地、促进学科融合、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益实践。他希望,加快建立研究院与论坛联动机制,促进论坛主题开发;更加聚焦评价、识别与跟踪论坛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技术方案,加快论坛成果转化;集中力量策划好2021年论坛总体方案等工作。会上,张汉林和李建军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漆思、杨松、吴攀、王代良等人共同见证。据了解,研究院将致力于围绕绿色“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发展、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大生态战略行动重要部署,开展全局性、综合性课题理论应用研究、政策咨询等活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前沿理论、最新理念,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措施建议。文字:溪山融媒中心 张蝉摄影:溪山融媒中心 冯月成编辑:田玲荔责任编辑:张蝉编审:文洋

及席

贵州公示一批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第9批省管专家和重新申报的第1批第3批核心专家第4批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公示根据《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黔委厅字〔2014〕62号)有关规定,经网上申报、分类汇总和审查审核、专家组评审、第三方评价、评选委员会表决等程序,现对王永平等20名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万南微等99名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王一波等7名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王季石等21名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索晓霞等27名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万群等56名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7日。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在公示期内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联系电话:0851—85891312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省委办公业务大楼1219室(邮编550002)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1月21日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0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永平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左宇军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教授刘再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池永贵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汤磊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苏向东 贵州理工学院院长 研究员李军旗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肖远平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教授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张永萍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授张湘燕 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陈永正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发展规划处处长 教授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授陈敬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欧阳恩良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林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崔海洋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授彭长根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焦建军 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院长 教授贵州省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9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南微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马红梅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小利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研究员王荣品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莉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王超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王普昶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研究员邓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副主任 (主持急诊外科工作)主任医师石修权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石维 铜仁学院副院长 教授龙见仁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教授叶贤伟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田有亮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白晓永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冯跃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教授吕国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吕梦岚 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 教授朱建国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 主任医师伍小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任学良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烟草行业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刘飞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教授刘代顺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主任医师刘远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刘杰民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彦 贵州省文化馆培训中心主任 编导刘雄利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刘瑾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院长(主任) 教授许洁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孙旭亮 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正高级教师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授苏捷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一级导演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李世军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主任技师李传兵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李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重点实验室 教授李艳梅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李海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李超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杨观赐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杨志军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肖新华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电雷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吴永贵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吴复忠 贵州大学科技园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何彬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 教授何跃军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张亚军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张英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忠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 编审张锋 遵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陈艳波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陈梅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郅军锐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易永祥 贵州佰仕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罗光恒 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罗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 教授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赵光辉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员赵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郝立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胡剑波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钟海燕 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俞捷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聂瑛洁 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教学部部长主任技师顾昌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 教授徐佑林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昌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教授徐寒松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高剑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唐东昕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教授唐德松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教授陶铁军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姬苏春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级政工师黄凯丰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教授黄勇 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中心 教授龚德全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常军 铜仁学院 教授崔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梁成艾 铜仁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梁宇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梁松苗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玉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董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 教授蒋莉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韩文勇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教授韩洪举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舒莉萍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副主任 教授曾柱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谢海波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谭德兴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颜水生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教授潘运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长(主任)(试用期一年) 教授薛伟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穆维平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戴仁怀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戴全厚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一波 贵州大学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 教授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宋宝安 贵州大学校长 教授陈泽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金道超 贵州省政府参事 教授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主任 研究员程明亮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共2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嘉福 贵州大学副厅长级干部 教授田晓滨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朱东敏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杜才富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宋建波 凯里学院院长 教授张林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学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教授陈肖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范福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欧阳黔森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一级编剧教授易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周少奇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教授周琦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研究员赵德刚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研究员洪名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徐晓光 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教授梁益龙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喻田 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魏俊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研究员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共2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索晓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研究员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丁召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松雪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生产部主任 一级演员石明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 研究员龙万学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勘察事业部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冉景丞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一级调研员 研究员向淑文 贵阳学院院长 教授刘建中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研究员刘建国 遵义医科大学校长 教授主任医师许道云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李春鸣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李胜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瑞东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吴强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何腾兵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郁建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中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教授罗林 毕节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研究员周相卿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教授郑波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高级工艺美术师郑洪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主任兼病理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郑常祥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顾晓艳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奚晓阳 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高级编辑康冀川 贵州大学教育部西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喻理飞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曾羽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56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群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高级记者马武开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王兴骥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志凌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文林宏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邓正刚 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级工程师邓朝勇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石蓓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龙起煌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申小云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贵州办公室)项目处一级调研员 教授冉雪琴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教授代泽斌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正高级教师毕献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研究员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向黔新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刘大男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刘兴德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刘晓桥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刘窗溪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安华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孙黔云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理与生物活性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苏明 贵州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李明阳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李凌志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立 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兴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吴一文 贵州警察学院院长 教授高级记者吴怀义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吴佳海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邱树毅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何方洋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谷晓平 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教授宋谢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员宋德荣 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明生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张绍刚 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陈玲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教授陈能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邵芳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罗扬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教授金中国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胡建兴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研究员俞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任医师姚新生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命科学院院长 教授秦舒浩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耿翊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唐昆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黄旭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 编审龚其海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崔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梁中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高级教师葛正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教授谢志群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蔡善君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来源:贵州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性情

正在公示!贵州省公布一批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第9批省管专家和重新申报的第1批第3批核心专家第4批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公示根据《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黔委厅字〔2014〕62号)有关规定,经网上申报、分类汇总和审查审核、专家组评审、第三方评价、评选委员会表决等程序,现对王永平等20名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万南微等99名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王一波等7名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王季石等21名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索晓霞等27名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万群等56名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7日。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在公示期内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联系电话:0851—85891312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 省委办公业务大楼1219室(邮编550002)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1月21日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0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永平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左宇军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教授刘再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池永贵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汤 磊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苏向东 贵州理工学院院长 研究员李军旗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肖远平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教授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张永萍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授张湘燕 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陈永正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发展规划处处长 教授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授陈敬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欧阳恩良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 林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崔海洋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授彭长根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焦建军 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院长 教授贵州省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9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南微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马红梅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小利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研究员王荣品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 莉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王 超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王普昶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研究员邓 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副主任(主持急诊外科工作) 主任医师石修权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石 维 铜仁学院副院长 教授龙见仁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教授叶贤伟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田有亮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白晓永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冯跃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教授吕国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吕梦岚 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 教授朱建国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 主任医师伍小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任学良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烟草行业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刘 飞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教授刘代顺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主任医师刘远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刘杰民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刘 彦 贵州省文化馆培训中心主任 编导刘雄利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刘 瑾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院长(主任) 教授许 洁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孙旭亮 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 正高级教师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授苏 捷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一级导演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李世军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主任技师李传兵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李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重点实验室 教授李艳梅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李海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教授主任医师李 超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杨观赐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杨志军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肖新华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电雷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吴永贵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吴复忠 贵州大学科技园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何 彬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 教授何跃军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汪 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张亚军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张 英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忠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 编审张 锋 遵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陈艳波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陈 梅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郅军锐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易永祥 贵州佰仕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罗光恒 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罗 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周 江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 教授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研究员赵光辉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员赵 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郝立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胡剑波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钟海燕 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俞 捷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聂瑛洁 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教学部部长 主任技师顾昌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 教授徐佑林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昌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教授徐寒松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高剑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唐东昕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教授唐德松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教授陶铁军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姬苏春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级政工师黄凯丰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教授黄 勇 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中心 教授龚德全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常 军 铜仁学院 教授崔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梁成艾 铜仁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梁 宇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梁松苗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 玉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董 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 教授蒋莉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韩文勇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教授韩洪举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舒莉萍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副主任 教授曾 柱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谢海波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谭德兴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颜水生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教授潘 运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长(主任)(试用期一年) 教授薛 伟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穆维平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戴仁怀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戴全厚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一波 贵州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 教授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宋宝安 贵州大学校长 教授陈泽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金道超 贵州省政府参事 教授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程明亮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嘉福 贵州大学副厅长级干部 教授田晓滨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朱东敏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杜才富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宋建波 凯里学院院长 教授张 林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学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教授陈肖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范福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欧阳黔森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一级编剧教授易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周少奇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教授周 琦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研究员赵德刚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研究员洪名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徐晓光 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教授梁益龙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喻 田 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魏俊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研究员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索晓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研究员乙 引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丁 召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松雪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生产部主任 一级演员石 明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 研究员龙万学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勘察事业部总经理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冉景丞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一级调研员 研究员向淑文 贵阳学院院长 教授刘建中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研究员刘建国 遵义医科大学校长 教授主任医师许道云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李春鸣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李 胜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瑞东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吴 强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何腾兵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郁建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中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教授罗 林 毕节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研究员周相卿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教授郑 波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级工艺美术师郑 洪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主任兼病理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郑常祥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顾晓艳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奚晓阳 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高级编辑康冀川 贵州大学教育部西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喻理飞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曾 羽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56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 群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高级记者马武开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王兴骥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志凌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文林宏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邓正刚 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级工程师邓朝勇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石 蓓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龙起煌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申小云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贵州办公室)项目处一级调研员 教授冉雪琴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教授代泽斌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正高级教师毕献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研究员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向黔新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刘大男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刘兴德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刘晓桥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刘窗溪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安华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孙黔云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理与生物活性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苏 明 贵州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李明阳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李凌志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 立 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 兴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吴一文 贵州警察学院院长 教授高级记者吴怀义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吴佳海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邱树毅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何方洋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谷晓平 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教授宋谢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员宋德荣 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张明生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张绍刚 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 农技推广研究员陈 玲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教授陈能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邵 芳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罗 扬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教授金中国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胡建兴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研究员俞 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任医师姚新生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命科学院院长 教授秦舒浩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耿 翊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唐昆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黄旭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 编审龚其海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崔 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梁中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 高级教师葛正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教授谢志群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蔡善君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来源: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有径庭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018招生简章及计划

01.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招生简章及计划中文名: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英文名:GuizhouMinzuUniversity简称:贵民大(GMU)创办时间:1951年学校代码:10672学院邮编:550025学校类型:民族类主管部门:贵州省人民政府类别:公立大学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02.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招生要求1、学院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2、各招生专业男女性别不限。3、各招生专业无科目加试和口试要求。4、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考生档案中高考招生体检表记载的信息为准,按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高校招生体检标准和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录取。新生入校后将进行体检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入学资格。03.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硕士学位教师25人,二者之和占教师总数的88%。有国家“863”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贵州省“千”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8人。学院现有使用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实验中心1栋,实验仪器、设备2000余万元。有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分析实验室、污水综合处理实验室、环境综合监测实验室、药学实验室、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04.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实训设备建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院、电化学与储能材料研究所、1个药用植物园,1个贵州草海喀斯特湿地研究观察站,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学院先后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化工研究院、贵州宏宇健康集团、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州跃庆谐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监测站等科研院所、企业、厂矿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