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拟对这3个学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 有你学校吗大东方

贵州拟对这3个学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 有你学校吗

12月9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今年,贵州省将新增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经省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表决,此次将新增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将新增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铜仁学院。此外,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9所大学也将新增6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据悉,该推荐名单已于日前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和方案,此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贵州中医药大学位于贵阳市,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65年。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花溪、甲秀等2个校区,有专任教师1010人,各类在校学生1585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55人、本科生14196人);设有15个直属院(部)、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办2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遵义医科大学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创建于1947年。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珠海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多亩;下设28个教学院系,开办30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专任教师1090人。铜仁学院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贵州省2011计划。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007人;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招生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转自:贵阳晚报)【来源:贵阳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窈者

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11月20日,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开幕。该校党委书记褚光荣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校党委副书记张鹏程,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达森出席。开幕式由校团委副书记李建玲主持。开幕式伊始,与会人员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褚光荣讲话。他指出,全校青年学子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青春之我,以奋斗之我,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伟业中。褚光荣指出,过去一年里,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维护广大同学的合法权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面对学校改革发展和自身成长成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褚光荣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加强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各级学生组织的政治性,充分发挥组织中党、团员的模范作用;二是要深化服务内涵,切实服务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三是要明晰定位和职能,扛起学生组织应有的使命和担当。继承优良传统,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大有作为。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教授宣读校党委《关于召开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批复》。该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胡斌致辞。他代表校团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新时代、新目标,赋予当代青年新的使命。190名本科生代表和30名研究生代表要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与权利,动员和带领全校各族青年学生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作出新的贡献。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周杰宣读省学联《关于召开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批复》。该校党办、校办、宣传部、研工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人,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兄弟院校学生会代表,全体学生代表参加。(通讯员:贵州民族大学文婷汇 谢汕贵 吴显佳)

明日见客

贵州民族大学学校概况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共2009.8亩、校舍面积共79.6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69人,另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16171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9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77人,副高职称人员55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19人,硕士学位人员822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4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近百人。学校现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有4个区域一流学科,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区域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6个研究生工作站,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有2个区域一流师资团队,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个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学校设有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和“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回族学会等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挂靠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研究矩阵。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6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38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82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610余篇,其中SCI、EI、SSCI、ISTP等核心期刊论文1873篇,出版专著228部。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现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蒙古、泰国、卢旺达、孟加拉国、尼泊尔、塔吉克斯坦、立陶宛、埃及、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24个国家留学生近400人。学校先后5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17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三五”、“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党委先后3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委,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69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秉承服务贵州,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办学宗旨,已发展成为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智库。当前,全校师生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次党代会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向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以上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匡坐而弦

推进体教融合!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成立

10月23日下午,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红枫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举行。揭牌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陈强,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夏昭元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并揭牌。签约为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具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挂牌成立体育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并选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到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进行实习实践;二是作为贵州民族大学的实践教学基地,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支持贵州民族大学开展实习实践工作,根据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安排好研究生实习实践工作;三是根据需要,贵州民族大学可为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开展教师学历提升、课程建设、科研指导等工作。签约揭牌后,陈强向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硕士生导师颁发了聘书。颁发聘书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余刚,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韩国伟,党委委员、副主任秦亮,党委委员、总教练王宇等参加。合影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陶庆编辑 王旗编审 王晓峰

芭芭拉

「天眼聚焦」贵州民族大学:办更高水平的民族高等教育

贵州日报2020年9月6日头版转三版报道9月7日,贵州民族大学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贵州民族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自2014年底举行首次党代会以来,循着大会定下的目标,贵州民族大学以党建为引领,始终突出区域性、民族性、应用性、综合性特点,不断朝着国内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说,“我们将以第二次党代会为契机,始终坚持立足贵州,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特殊需求,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办好更高水平的民族高等教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成果丰3826名!这个数据是首次党代会以来,贵州民族大学发展的党员数量。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中)在镇远县了解学校产业扶贫情况过去五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得到洗礼,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正是扎实的党建工作,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特别是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该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与全省60多个市县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把教研与实训的课堂延伸到田野、工厂和社区,推动师生走向扶贫扶智、文化建设的第一线。既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也在实践中磨砺培养了大批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与镇远县有关负责人共同为校农合作基地揭牌五年来,贵州民大累计培养2万余名本科生、1500余名硕士生,招收培养109名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高校前列。民大学生获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奖项153项,获贵州省电子设计竞赛等省部级奖项436项。学生作品获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特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民运会获5个一等奖,实现贵州省历史性突破。科学研究突显民大力量多姿多彩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为民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厚沃土和无限空间。据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介绍,学校先后参与“水书文献、彝族文献、布依族文献”整理,并出版《苗族简史》《布依族简史》《侗族简史》《仡佬族简史》《贵州民族关系史》等大批补白之作。2019年10月,贵州民族大学师生献礼新中国70华诞文艺演出作为全国唯一的“总课题组省级协调组织村级课题组”科研模式创新探索点,贵州民族大学承担并实施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5个子课题。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量科研经费的支持。据介绍,贵州民大年科研经费从2015年的1100万元增至2019年的1.62亿元,增幅达1373%,年发放科研奖励从220万元增至1100万元,增幅为426.2%。“以年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6亿元和成功获批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标志,贵州民族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显著增强。”王林说。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风光与此同时,贵州民大不断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单位交流合作,积极探索社会建设与反贫困“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反贫困智库。该智库以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协作,多地区资源整合为主要特点,致力于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以社会建设为基底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路径。“三元融合”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治理学科群”入选贵州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民族学、社会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成为区域一流建设学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博士项目”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期验收,硕士点增加至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数据科学、生态学、化学工程、民族医药、民族文化与认知等学科强势崛起,深度融入贵州发展战略需求……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大民族”学科群进一步完善,有力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贵州民族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大民族’学科群的构建,与我们开展的‘三元融合’办学理念密不可分。”王林说,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极推动“三元融合”,即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深度融合,把“三元融合”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在该办学思路引领下,贵州民族大学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定位,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目前,作为全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该校“民族学”学科群已形成“本—硕—博”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民族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并逐渐形成西南地区民族学一流专家学者矩阵。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风光褚光荣说,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贵州民族大学的贡献。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岳振 袁航编辑 黄军编审 岳振

爱在途

贵州省内知名高校,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在贵州省内知名度都比较高,而且两所学校还有极深的渊源,并且这个故事都同贵州大学有关。两所学校虽然教研的领域有所差距,一所针对民族教育,一所针对师范教育,但是两所高校的学科性质差距并不大,主要还是以文理为主的高校。贵州民族大学,事实上建校比较早,1951年就已经成立了,当时叫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后来更名为贵州民族学院。当时属于一所民族综合性高校,设置的专业相当广泛,从中文到经济,从法律到艺术全部涉猎,在当时来讲,实力比较强了。贵州民族大学当时就开展民族语文教研,涉及苗族、布依族等语种,如果一直保持至今,实力应当极为强悍。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两所学校早期实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复建贵州大学,两所学校都被耽误了。复建贵州大学是以贵州师范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这就使得贵州师范大学的班底“大抽水”,所以现在师范类专业依旧不是很完整。复建的贵州大学,校舍主要是利用贵州民族大学的校舍,这就使得贵州民族学院必须合入贵州大学,而早期积累的资料虽然得以保存,但是教研领域大大缩水,这也是贵州民族大学至今依旧实力不强的根本原因。贵州师范大学前身是贵州师范学院,但是贵州师范学院的主力都被抽调到复建的贵州大学了,具体留给贵州师范大学的资源其实很少了,所以贵师大整体实力不强,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整体来看,贵州师范大学的实力略胜过贵州民族大学一点,这主要是因为贵州民族大学失去了15年独立办学的机会,教研积淀相对较少所致。

不知其所

贵州民族大学-飞锐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成立

11月9日,贵州民族大学-飞锐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贵阳市飞锐健身南岳店举行。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陈强,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竹松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并揭牌。签约现场据了解,贵州民族大学-飞锐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旨在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合作具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体育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并选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到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各场馆进行实习实践;其次,作为贵州民族大学的实践教学基地,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支持贵州民族大学开展实习实践工作,根据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安排好研究生实习实践工作;第三,根据需要,贵州民族大学可为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教师学历提升、课程建设、科研指导等工作。揭牌“基地的成立,提高了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为体育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社会需求、结合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通过这个优势共享的平台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竹松说。签约揭牌后,陈强向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硕士生导师颁发了《体育硕士指导教师聘任证书》。颁发硕士生导师聘书合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雨婷图 王鸿编辑 张竞超编审 王晓峰

死之棘

贵州省内知名高校,贵州中医药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两所学校都是贵州省内知名高校,这主要是因为两所学校在各自擅长领域内的影响立所决定的。贵州中医药大学,是集结贵州省内国医优势资源组建而成,一直是贵州省内中医类高校第一学府;而贵州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为主的高校,在贵州省内影响力始终比较大。贵州中医药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两所学校也有交集专业,就是民族医药方面。贵州民族大学设有民族医药学院,主要是以化工为切入点,开设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3个本科专业;而贵州中医药大学设有苗医药学院,同样是以民族医药为主要教研方向。不过两所学校的切入点并不相同,很显然贵州中医药大学更为“专业”一些。为什么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中医药大学,要开设民族医药专业呢?道理很简单,这是贵州省的发展战略所致。贵州省民族医药产业,起步比较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真正切入,但是发展速度极快,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近些年已经成为贵州省内六大支柱产业了。产业强大的同时,人才匮乏的窘境随之出现,所以贵州省大力发展民族医药,这才有了各类高校争抢民族医药专业的现象。贵州民族大学,虽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是整体偏文理方向,毕竟他起步阶段,就是以语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学、艺术为主的高校,至今这些方面依旧是他的强势所在。整体来看,贵州民族大学的实力胜过贵州中医药大学一点,这主要是因为贵州民族大学建校更早,教研积淀更为深厚所致。

储物柜

贵州省内实力派院校,贵州民族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州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贵州民族学院。1956年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并入。1959年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恢复贵州民族学院建制。2012年升级为贵州民族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前身是1947年创办于大连市的大连医学院。1967年整体搬迁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是1981年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遵义医科大学虽然是大连医学院整体搬迁到贵州的,但是在落户遵义之后发展速度并不快,这主要是因为地区经济不发达,没有雄厚的财力供给医学院,另外就是落户遵义,事实上医患人数并不是很高,造成遵义医科大学始终发展缓慢。而贵州民族大学建校起点高,虽然教学经验并不丰富,但是后期发展速度要快过遵义医科大学,补上两校建校之初的差距。虽然两校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从全国范围来讲都属于二流院校,但相对来看贵州民族大学更有影响力一些。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遵义医科大学有2个C级学科,其中最高评级为C级学科的药学,另外还有一个C-级学科的临床医学;贵州民族大学有3个C类学科上榜,其中最高评级为C级的社会学。相对来看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科建设稍微好一点。综合来看,贵州民族大学的实力要高于遵义医科大学一些。

墨西哥

贵州民族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

学校简介:贵州民族大学是在1951年创建,他隶属于贵州省人民政府. 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他是国家民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现在有两个校区,大学城校区坐落于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贵安新区是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新区。花溪校区坐落于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风景名胜区花溪区,贵阳市花溪区山清水秀。大学城校区占地大约2000亩,学校校舍面积大约80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的全日制在校生大约2万人,另外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大约16,000人。自从建校以来,贵州民族大学为社会培养了10多万名各级各类优秀的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学校有一只发展趋势良好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大约1200人,其中的正高职称人员大约180人,副高职称大约550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大约820人,有52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硕导54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贵州省省管专家等等近百人。贵州民族大学现在有普通本科专业7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一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项目。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两个,区域一流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一个等等。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研究生工作站6个,区域一流师资团队两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一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三个等等。学校设有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民族文化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等。这些年来学校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大约770项,其中有138项是国家级科研课题,有三项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有一项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82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大约5600多篇等等。贵州民族大学与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美国,新西兰,荷兰,挪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开展学术交流后派留学生合作办学教师科研与培训合作,现在学校有来自俄罗斯,美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泰国盟国,孟加拉国,尼泊尔,埃及,立陶宛,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国家的留学生近400多人。近70年来学校一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始终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目前已发展成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等等。学校将继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向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贵州民族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全国各省)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这所学校的全国各省各专业2019录取分数线,后续小编将继续更新其他高校的最新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请关注,如需获取所有高校Excel格式数据,请点击上方的购买连接,或者加关注后私信与我联系。如果有数据不一情况,请以学校官网或相关教育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小编会继续努力,另外祝大家最后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