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拟招328名硕士!2020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启动地头龙

贵州拟招328名硕士!2020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启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全国多所知名高校计划在黔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硕士研究生328人。面向贵州招328名硕士据悉,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其中,公布的计划表格显示,今年骨干计划在黔招硕士研究生328人。骨干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作为动态调整增量,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除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和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外,汉族在职考生录取比例不得超过10%,招生计划数不足10人的招生单位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学生毕业后,必须按协议要求回贵州和原单位(在职考生)就业,不得违约。毕业生按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记者查询计划表发现,我省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也在此次招考学校名录,两所学校分别面向全国计划招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20人和12人,贵大计划单独招收4名少数民族骨干博士。汉族考生需工作3年以上在生源和招生对象方面,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据悉,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记者从省教育厅民教处获悉,针对骨干计划报名资格审查事宜,贵州今年将进行网上审查,教育厅正在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正在行文,考生可于10月10日左右关注教育厅官网,关注今年报名和相关资格审查事宜。都市新闻记者 熊俊松编辑 高琴校对 黄盈莹编审 廖波 周密

起辞而行

贵州:考研学生备考忙

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学生正在看书复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近,贵州各高校考生积极备考。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来源:中新网)

泠汰于物

贵州警察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开展法律硕士培养工作

7月27日,贵州警察学院院长吴一文教授代表贵州警察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校长陶文亮教授签订联合培养法律硕士(警察法治方向)协议书,标志着贵州警察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开展法律硕士培养工作正式启动。吴一文在签约活动上说,贵州警察学院升格为本科后,法学学科的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急需加强。贵州民族大学办学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法学教育在我省具有特殊地位。警察学院能够与贵州民族大学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开展合作,为我们向贵州民族大学全面学习、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两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是贵州民族大学对贵州警察学院最有意义、最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支持,对于警察学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警察学院将按照《协议》的要求,积极开展好导师推荐遴选工作,拟定好法律硕士警察法治的课程设置,为的学生做好管理、学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使他们安心学习,学有所成。陶文亮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贵州民族大学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帮助和支持兄弟院校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警察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是可喜之事,今后贵州民族大学要进一步做好指导工作,尤其是在导师遴选、培训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希望贵州警察学院通过此次联合培养研究生,探索和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为未来提升办学层次奠定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此次联合培养探索出成功模式,为其他院校提供可复制和借鉴的经验,助力贵州省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发展。签约仪式由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韦维教授主持。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教授、研究生处处长索洪敏教授、法学院院长宋强教授、校长办公室主任李雪如等参加签约仪式。贵州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真波教授以及科研处、法律系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签订活动同时举行。来源:贵州省公安厅编辑 王茂华编审 杜明

恋风

这些考生报考贵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日前,贵州大学研究生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教学函〔2019〕6 号)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1、应届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信息中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且定向就业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2、往届少数民族考生:报考信息中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关于 "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 之成绩基本要求。符合上述条件,且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于 2020 年 5 月 8 日 ( 星期五 ) 下午 17:00 前将以下材料以电子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贵州大学研招办指定邮箱:yzbgzu@126.com,逾期申请,视为不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压缩包命名规则: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 身份证号 + 考生姓名)需交材料1、《报考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表》(附件 1);2、考生身份证扫描件(pdf/jpg 格式);3、应届少数民族考生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档(pdf 格式);4、往届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户口薄扫描件(pdf 格式);5、定向就业协议扫描件(模板见附件 2/ 附件 3)。特别提醒1、若报名时报考类别未选择 " 定向就业 " 或定向就业单位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考生,不能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2、若提交的协议书中工作单位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则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3、非第一志愿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一律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4、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能否进入复试,还需根据其在各专业中的排名情况以及该专业招生计划来确定。附件:1.报考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表 .pdf2.2020 贵州大学少数民族应届本科考生享受国家招收研究生照顾政策定向就业协议书 .pdf3.2020 贵州大学少数民族往届考生享受国家招收研究生照顾政策定向培养合同书 .pdf【来源:ZAKER贵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番茄酱

推进体教融合!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成立

10月23日下午,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红枫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举行。揭牌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陈强,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夏昭元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并揭牌。签约为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具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挂牌成立体育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并选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到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进行实习实践;二是作为贵州民族大学的实践教学基地,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支持贵州民族大学开展实习实践工作,根据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安排好研究生实习实践工作;三是根据需要,贵州民族大学可为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开展教师学历提升、课程建设、科研指导等工作。签约揭牌后,陈强向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硕士生导师颁发了聘书。颁发聘书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余刚,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韩国伟,党委委员、副主任秦亮,党委委员、总教练王宇等参加。合影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陶庆编辑 王旗编审 王晓峰

相为

贵州警察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开展,法律硕士培养工作

7月27日,贵州警察学院院长吴一文教授代表贵州警察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校长陶文亮教授签订联合培养法律硕士(警察法治方向)协议书,标志着贵州警察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开展法律硕士培养工作正式启动。吴一文在签约活动上说,贵州警察学院升格为本科后,法学学科的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急需加强。贵州民族大学办学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法学教育在我省具有特殊地位。警察学院能够与贵州民族大学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开展合作,为我们向贵州民族大学全面学习、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两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是贵州民族大学对贵州警察学院最有意义、最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支持,对于警察学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警察学院将按照《协议》的要求,积极开展好导师推荐遴选工作,拟定好法律硕士警察法治的课程设置,为的学生做好管理、学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使他们安心学习,学有所成。陶文亮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贵州民族大学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帮助和支持兄弟院校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警察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是可喜之事,今后贵州民族大学要进一步做好指导工作,尤其是在导师遴选、培训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希望贵州警察学院通过此次联合培养研究生,探索和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为未来提升办学层次奠定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此次联合培养探索出成功模式,为其他院校提供可复制和借鉴的经验,助力贵州省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发展。 本台记者:俊江

孙娟

贵州民族大学:深耕民族学多彩沃土

任洁 何春在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备受青睐。1951年,贵州民族学院筹建,民族学应运而生。贵州省第一批重点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0年砥砺前行,民族学成为贵州民族大学名副其实的“龙头学科”。根植于脚下这一方多彩的民族沃土,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绽放出了别样的芬芳。“民族学一定要走向田野,不能在书斋里。”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院长、民族学学科带头人董强说,“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的本科老师、硕士导师、科研团队,寒暑假都会带着学生深入田野做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学的课堂不在校园里,而在田野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现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精通民族政策、通晓民族常识”,这是贵州民族大学对民族学学子的要求,也是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董强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民族理论来源于民族实践又回到民族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真正是“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永久牌”人才。这一点,在贵民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宋冰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因学生时代到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开展过几次田野调查研究,宋冰与威宁自治县石门乡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宋冰毅然选择到偏远贫困的石门乡工作,担任泉发村党支部书记,誓言“群众不脱贫,我就不脱单!”三年如一日,带领群众疏通工业路,解决饮水安全,整治乡村环境,发展致富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真正把论文写在了贵州大地上。民族沃土与磁石效应2020年10月22日,一场聘任仪式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郝亚明接过校长王林颁发的特聘教授聘书,加入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把“民族学”作为“塔尖学科”重点打造,冲刺国家一流学科。“要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必须有学科领军人物和标志性成果。”董强说,郝亚明的加入,激活了民族学这池“平静的春水”。“我们聘请他为民族学首席专家。他来了,团队就有了学科领军人物,有了榜样示范,有了看齐的目标。大家现在是铆足了劲,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正是因为这样的“磁石效应”,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频频引凤筑巢。2019至2020两年间,学院先后引进11名博士,其中2人为正高职称教授,10人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毕业。2017年,贵州一共拿下了2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其中一项便是贵州民族大学负责的《大数据时代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精准扶贫精准研究》。课题就在这一方热土上“今后,我们将把论文写在三都大地上,积极发挥民历学院人才优势、智库作用,为推动三都自治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12月21日,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当天,由贵州民族大学和三都自治县共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意味着贵州民族大学获批不久的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董强说,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接下来还将在其他10个自治县挂牌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服务地方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18年,黔南州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19年,黔东南州同获此项殊荣。荣誉背后,就有贵民大民族学专家学者作为两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智囊团的辛苦付出。如今,“在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创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实践、贵州经验、贵州模式”成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新主题。下一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汇聚贵民大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专家学者,校地携手,共同为自治县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保障。(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大城市

贵州民族大学-飞锐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成立

11月9日,贵州民族大学-飞锐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贵阳市飞锐健身南岳店举行。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陈强,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竹松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并揭牌。签约现场据了解,贵州民族大学-飞锐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旨在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合作具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体育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并选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到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各场馆进行实习实践;其次,作为贵州民族大学的实践教学基地,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支持贵州民族大学开展实习实践工作,根据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安排好研究生实习实践工作;第三,根据需要,贵州民族大学可为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教师学历提升、课程建设、科研指导等工作。揭牌“基地的成立,提高了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为体育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社会需求、结合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通过这个优势共享的平台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竹松说。签约揭牌后,陈强向贵州飞锐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硕士生导师颁发了《体育硕士指导教师聘任证书》。颁发硕士生导师聘书合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雨婷图 王鸿编辑 张竞超编审 王晓峰

梦差人

贵州拟对这3个学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 有你学校吗

12月9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今年,贵州省将新增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经省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表决,此次将新增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将新增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铜仁学院。此外,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9所大学也将新增6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据悉,该推荐名单已于日前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和方案,此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贵州中医药大学位于贵阳市,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65年。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花溪、甲秀等2个校区,有专任教师1010人,各类在校学生1585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55人、本科生14196人);设有15个直属院(部)、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办2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遵义医科大学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创建于1947年。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珠海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多亩;下设28个教学院系,开办30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专任教师1090人。铜仁学院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贵州省2011计划。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007人;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招生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转自:贵阳晚报)【来源:贵阳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际之际

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11月20日,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开幕。该校党委书记褚光荣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校党委副书记张鹏程,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达森出席。开幕式由校团委副书记李建玲主持。开幕式伊始,与会人员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褚光荣讲话。他指出,全校青年学子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青春之我,以奋斗之我,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伟业中。褚光荣指出,过去一年里,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维护广大同学的合法权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面对学校改革发展和自身成长成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褚光荣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加强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各级学生组织的政治性,充分发挥组织中党、团员的模范作用;二是要深化服务内涵,切实服务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三是要明晰定位和职能,扛起学生组织应有的使命和担当。继承优良传统,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大有作为。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教授宣读校党委《关于召开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批复》。该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胡斌致辞。他代表校团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新时代、新目标,赋予当代青年新的使命。190名本科生代表和30名研究生代表要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与权利,动员和带领全校各族青年学生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作出新的贡献。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周杰宣读省学联《关于召开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批复》。该校党办、校办、宣传部、研工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人,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兄弟院校学生会代表,全体学生代表参加。(通讯员:贵州民族大学文婷汇 谢汕贵 吴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