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阳学院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启动不坐

贵阳学院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启动

人民网贵阳9月23日电 (龙章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预报名正式开启。9月23日,记者从贵阳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获悉,贵阳学院2021年计划在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两个学位点7个专业方向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80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据了解,贵阳学院“哲学”是贵州省级重点学科,省第二批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招生专业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其支撑平台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为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点是贵阳学院重点优势学科领域,注重服务中心城市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发展,是服务贵州省区域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平台。作为贵州省会城市唯一的市属本科高校,贵阳学院现有17个教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46个本科招生专业。于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贵阳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前清礼部尚书李端棻先生于1902年倡导创办的贵阳师范学堂。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参加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预报名,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网站按要求填报有关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否则视为报名无效。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据贵阳学院研究生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贵阳学院将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报考贵阳学院的考生(含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而对于就读贵阳学院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将提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奖、助学金。日前,贵阳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贵阳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章程中详细介绍了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以及调剂和录取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有报考意向的考生可密切关注。

接习

贵阳学院召开2020年度教学科研工作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大会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柯 薇)12月17日上午,贵阳学院召开2020年度教学科研工作暨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贵阳学院党委书记吕保平、校长向淑文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贵阳学院党政领导焦艳、赵福菓、汪建初、韩勇、马力、刘刚和李灿出席,会议由贵阳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灿主持。会上,贵阳学院教务处处长孟俊一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年度教学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0年贵阳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各方面工作,提出在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新一轮专业认证工作、一流课程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等工作为抓手,推动贵阳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夯实专业建设基础,深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建设工作理念,以本为本,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贵阳学院科技处处长张艳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学校内涵发展》的年度科研工作报告,报告认为,2020年贵阳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申请获批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方面都获得了全面进步。规划2021,贵阳学院将在科研管理服务方面推进放管服工作落实落地,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够从繁重的科研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创新上。贵阳学院研究生处主持工作副处长杨允仙教授作了题为《夯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基础为在贵阳学院办学基础上创建区域一流科技大学提供学科支撑》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学校在研究招生培养、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跨越式进步,特别是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将近一半的学院有望实现开展研究生教育,为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要为学校升级为“大学”的提供关键支撑。青年教师代表许抗抗从潜心科学研究,指导本科生创新学习、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参与区域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申硕”“申大”的工作经历,分享了一位年轻老师参与贵阳学院建设发展的担当和作为,让人感动。贵阳学院校长向淑文在讲话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承前启后,是贵阳学院谋划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贵阳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发展。进入新的一年,在全校上下勠力同心、共谋发展的关键时期,贵阳学院各项行政工作要围绕抓实本科教育,做强研究生教育,推动好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工作能力提升,按照建设区域一流大学的工作主线要求,号召贵阳学院各学院各部门主动创新作为,全校师生要通过学科建设的战略谋划,把创建区域一流地方高校的战略目标落地做实,明确实施路线图,更具指导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要谋划学科布局,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特别是贵州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大开发战略行动,要结合学校的基础与优势,抓好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要争取政策,对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进行激励,让广大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学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贵阳学院党委书记吕保平强调,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是贵阳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建设成果体现贵阳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2020年,贵阳学院党委行政按照第一届党委的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委第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贵阳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对学校办学发展的总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发现,坚持“突出实用、服务本地”,力求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办学思路,强化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作风引领,实现了做强本科,做实研究生教育,谋划升格“大学”的总体目标,绘制了贵阳学院创新发展的美好蓝图。吕保平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第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完成贵阳市委市政府交给贵阳学院人的光荣使命。贵阳学院副校长李灿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全校要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贵阳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的同志;各教学院副科级以上干部、教研室主任、博士教授代表;研究生导师;全体教学秘书、科研秘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岗人员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主创:记者 柯 薇一审:周中英二审:何秋怡三审:马仲星 张天明【来源:多彩贵州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贵阳学院和凯里学院,谁更强

贵阳学院办学历史:贵阳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在原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成立,原址在贵阳市马王庙)和贵阳市金筑大学(1984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创办金筑大学,原址在贵阳市文化路)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955人,其中专任教师709人。其中,教授82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0人):副教授282人;博士186人;硕士509人;双师型教师146人;双语教师7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管专家5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9人;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4人;市管专家10人;贵阳市专业技术带头人10人;贵阳市中青年科技骨干4人 。办学成果:该校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上获得国家级立项资助课题16项,省部级立项资助课题和省长基金立项资助课题193项,获得省部级奖19项,地厅级奖30项,专利33项。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率先实现国家社会科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该校共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71项,出版学术著作79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97篇,被SCI、EI、ISTP、CSSCI、CSCD收录60篇,获批国家授权专利37项,获得外来经费支持5000万元。凯里学院办学历史:凯里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黔东南大学,1959年更名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几经更名。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为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开展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凯里学院。师资力量:学校共有教职工总数935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09人(其中二级教授1名、三级教授6名)、博士研究生112 人、硕士研究生342人、州管专家11人、州级拔尖人才12人、州级以上“十百千”人才 5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 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4人,有45名教师被聘为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济南大学等学校的兼职硕导,省级教学团队1个。办学成果:几年来学校获立项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143项。其中,纵向项目623项、横向项目44项、校级项目1476项。纵向项目中,国家级项目31项、教育部项目2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43项、地厅级428项。发表学术论文3649篇,其中核心期刊及CSSCI收录论文共890篇,SCI、EI等国际权威学术文献收录75篇;受理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4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65项。可以看出在办学历史上凯里学院虽然悠久,但是其真正本科办学时间得从2002年算起,只比贵阳学院早两年,并且贵阳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两个硕士点。在师资力量上两校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贵阳学院也只是略胜一筹。在发展潜力上,贵阳学院要强一点,毕竟位于省会贵阳,地理位置也会影响生源的质量。

狗男女

把论文写在多彩贵州大地上!贵州研究生教育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是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布局产教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智库作用,引导全省研究生主动作为,把科研项目做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把学术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谱写了贵州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纪达(左一)指导养殖户进行生产“博士村长” 助力脱贫攻坚  “我养的鱼无论投多少饲料都不长个。”今年疫情期间,安龙县纳跃村养殖户汪林贵面对不长个的鱼苗苦恼不已。  正在这时,贵大生态渔业队出现在了他的身边。经过现场调研,生态渔业队发现了鱼儿生长缓慢的原因,开出了成本低廉、实用性较强的药方,还赠送了自主编写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手册》,并建立了技术指导微信群,对安龙县稻田养鱼农户进行长期、实时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贵大生态渔业队是由贵州大学研究生团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队长是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博士村长”团成员纪达。“养殖户的难题得到解决,脸上有了笑容,就是我们不断学习研究的动力。”纪达说。  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委托贵州大学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博士村长”计划,这既是一门设在田间地头的“思政课”,也是一门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课”,更是贵州青年学子助力脱贫攻坚的“示范课”。  “博士村长”计划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依托贵州大学重点支持的12个农村支柱产业专家团队、导师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建立“产业+专家+基地+博士村长”的扶贫工作模式。  目前,300余支“博士村长”队伍深入到全省各地,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和教育扶贫,为全省经济创收累计达30亿元。  健全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  遵义医科大学金钗石斛研究团队累计培养了2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在赤水市,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金钗石斛产业发展,使得丹霞石不仅具有旅游观光价值,更成为当地点石成金的替代性土地资源,农民获益颇丰。全省研究生组成了一支服务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劲旅”深化产教融合,为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5月,《贵州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同时,贵州将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事业、企业、行业、实务部门等遴选首批100名产业导师,共同参与我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补齐专业型师资短板,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仅在中药民族药领域,贵州就通过校企、校校、校地合作,形成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产学研基地,为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全省有药物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工程中心3个,并形成了“重应用、重交叉”的学科特色,对贵州中药及特色民族药的深度研发和贵州民族药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贵州,高校科学研究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转向基础应用和研究技术开发协同发展,从独立产业研究转向全产业链研究,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教育融合性。  注重实践 加速人才培养  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真正做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杨文佳(左二)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验贵州省山地珍稀动物与经济昆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阳学院硕士生导师杨文佳副教授选择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将科研做在田间地头。  杨文佳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中药材采后储藏保护。清镇市芦荻哨村华慧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和剑河县的各个乡镇,都是杨文佳和学生们奔走的地方。有时为了第一时间处理样品,他和研究生们回到学校就直奔实验室。  在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级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严涵看来,更多的实践机会是难得的学习,“研一主要学习理论,研二我会有更多到生产企业实践的机会。”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实践打下基础,他正抓紧利用暑假的时间整理随导师王瑞教授在六盘水市调研搜集的材料。  贵阳学院于2018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加速领军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和培养,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校地融合。  不只贵阳学院,在全省各高校,都将研究生教育突出“服务性”,从全产业链出发,深度参与全省高校的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学术研究,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已成了一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劲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诗雨 王雨编辑 刘娟利  编审 杨仪 杨韬

罗盘经

贵州正式公示拟推荐新增申报的硕士、博士单位名单!遵义有一所

推荐名单材料2020年12月08日,贵州省教育厅正式公示了2020年度贵州省拟新增推荐申报的博士、硕士授权单位,根据公示名单,贵州省拟新增推荐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拟推荐新增铜仁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当下,正处在公示期!如公示期无意义,贵州省将正式向国家教育部推荐这份名单,如果顺利,明年就会有最终结果,最终结果批复权在国家教育部,不在贵州省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申报名单如下图所示:申报一申报二根据教育厅附件的公示材料,铜仁学院首轮申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材料与化工硕士、农业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贵州中医药大学申报了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遵义医科大学一次性申报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申报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值得注意的是,该省的贵阳学院于2018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本轮一次性申报了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国际商务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教育硕士、电子信息硕士。

汗流至踵

这五地的部分高校公布开学时间

日前,浙大等高校公布开学时间(点击阅读)近日,天津、上海、浙江、贵州、广西等地又有一批高校官宣:要开学了!南开大学毕业年级学生返校时间为5月8日、9日、10日,毕业生按照通知陆续到校。非毕业年级学生暂不返校。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定于2020年5月5日起安排学生分批、错时、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各学院通知到同学。浙江工业大学4月22日,浙江工业大学发布消息,明确开学时间:教职工返校安排符合返校条件的教职工,自4月23日起正常上班。学生返校安排(一)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按照博士、硕士和本科等不同类别、不同年级,分三批错峰返校。第一批:4月27日、28日非定向博士研究生(2019级除外),毕业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班本科生以及延长学制列入毕业范围的学生。第二批:5月7日、8日2019级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其他年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7级本科生、5年制的四年级本科生。第三批:5月9日、10日2018级、2019级本科生。(二)定向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境内的来华留学生、成人学历教育学生和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学生返校安排另行通知。(三)学生具体报到时间和相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未经批准不得提前返校。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1.4月26日前,必需的勤杂服务人员到位,做好师生就餐、学生就寝、商铺开张等准备工作。2.4月27日前,全体教职工报到;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开学各项准备。3.坚持分学院分年级分批有序返校原则,学生实行错时、错峰报到。4月28日,理工科学院(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的浙江省内毕业班学生报到。5月7日,非理工科学院毕业班学生、理工科学院的浙江省外毕业班学生报到;5月8日,大三学生(包括建筑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报到;5月9日,大二学生报到;5月10日,大一学生报到;5月11日,学生正式上课。5月23、24日,学生补考。已在校外实习的毕业班学生,经向所在二级学院报备同意后,可继续在实习单位实习。联培研究生报到时间与全日制毕业班学生相同,具体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负责组织落实。继续教育学院学生推迟报到,具体由继续教育学院通知落实。国际学院学生暂时不返校,具体根据上级要求提前通知。在规定的报到日前,所有学生一律不得返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初步定于“五一”节以后毕业生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以学校发布的正式通知为准。贵阳学院5月8日贵阳学院毕业年级开学。凯里学院(一)毕业班学生时间安排1.4月21日至5月5日,开展毕业论文网上指导和检测等工作。2.5月6日至7日在省内本科毕业生分批返校,在省外、境外本科毕业生不返校。3.5月8日至20日,开展毕业论文答辩、就业指导等工作。在省外、境外的毕业生在网上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就业指导。4.专科毕业生不返校,通过网上开展就业指导等工作。5.预科学生开学时间与非毕业班学生进校时间相同。(二)非毕业班学生时间安排1.2月24日至5月20日,开展线上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工作。2.5月中旬后(具体时间待定),非毕业班学生进校开展教学工作。贺州学院1.毕业年级学生(即2016级本科、2017级专科、2018级专升本的学生)于2020年4月23日按需返校。2.其他年级学生返校,实行错峰返校。具体时间为:5月7日,学工处安排学生干部(开学工作志愿者)返校;5月8日,2019级学生返校;5月9日,2018级学生返校;5月10日,2017级学生返校。以上三个年级学生按返校批次及时间要求按时返校,不得提前返校。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的要履行报告和请假手续,不按要求返校的依据有关管理规定处理。3.国际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暂不安排返校。根据疫情情况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另行确定和通知国际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返校时间。你的学校什么时候开学?来源:中青网教育自各高校官网

瀛男

贵阳市南明区三所本科高等院校介绍

南明区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因境内有南明河而得名。南明区是贵州省委驻地,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区。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01贵阳学院贵阳学院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于 2004 年合并组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9年,由李端棻先生1902年倡导创办的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学校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校园规划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计200余万种,数据库资源44个。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含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现有46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学校面向13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留学生4人,硕士研究生10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948人,专任教师706人,其中教授100人、副教授265人,博硕士699人。学校拥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5个;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加拉信大学、台湾地区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 50 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办学合作协议,已经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留学生国别已涵盖来自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十多个国家。学校坚持“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以创新创业能力塑造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应用为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以“阳明学与黔学”研究为重点的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等三个方面初具特色。02贵州中医药大学(甲秀校区)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高等院校。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林城贵阳,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现有本科以上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千余人。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学部、研究生院、苗医药学院、中医养生学院等15个直属院(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近600人,获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近80%,有博士生导师(兼职)36名。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国家级知名专家近50人。学校现有23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03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创建于2004年,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规划占地总面积1100余亩,现已建成的笋子林校区,占地面积492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6814人。学院依托贵州医科大学,由贵州医科大学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现有在职职工1417人,专任教师106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59人,正高职称235人、副高417人。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新校址坐落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贵阳市城在林中,四季常青,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人居舒适。2004年11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森林之城",2007年又被授予"避暑之都"称号。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地处贵阳国际机场大道旁,青山绿水的龙洞堡鱼梁河畔,交通方便,风景秀丽。学院的办学定位:即面向定位是立足贵州,大力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是应用型大学;层次定位则以四年制、五年制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科定位是以医为主,向法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发展。学院的办学原则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投入有保障。学院的办学理念为质量立校 人才兴校 特色强校 和谐建校。学院将进一步发展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上有五管

定了!28个新增博士学位、29个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批通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见附件1),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二、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见附件2),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将名单下达到有关学位授予单位并抄送相关的学位授予单位主管部门,督导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并指导高校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北京工商大学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常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农林大学 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农林经济管理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浙江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二、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程硕士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工程硕士湖州师范学院 教育学、水产、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护理硕士、艺术硕士重庆科技学院 工程硕士2017年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中国民航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内蒙古医科大学 中医学(蒙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学上海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江西理工大学 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河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北工业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吉首大学 体育学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医博士重庆师范大学 考古学贵州财经大学 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西藏藏医学院 中医学(藏医)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学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塔里木大学 生物学新疆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海南医学院 临床医学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山西大同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硕士赤峰学院 教育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上海海关学院 税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盐城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工程硕士临沂大学 化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南阳师范学院 工程硕士湖北文理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衡阳师范学院 地理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天水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宁夏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硕士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教育学、翻译硕士、会计硕士贵阳学院 哲学、工程硕士昌吉学院 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合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厦门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齐齐哈尔医学院 医学技术、药学硕士南昌工学院 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昆明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农业硕士榆林学院 工程硕士、农业硕士钦州学院 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东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大连民族大学 民族学、生物工程、工程硕士四川警察学院 警务硕士答记者问:有的高校也进行了公示,但并没有批准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因是什么?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批准了复审中专家同意票数在三分之二(含)以上的2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根据复审专家组希望适当增加学位授予单位数量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特别程序,对复审中专家同意得票不足三分之二的10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和1所申请硕士单位高校,是否列入审批议程进行了审议表决,决定将这些高校中得票在二分之一以上的4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作为审批对象,列入审批程序。经表决,批准这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余高校虽然进行了公示,但没有进入审批程序,未被审批为新增博士硕士单位。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答: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性地补齐这些高校的短板,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办学水平,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凝练办学方向和目标,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更加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特别是部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通过大幅度的调整,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创新机制,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校地服务与联系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未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否能够常态化实施?答: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

三皇之知

2021考研调剂,二区复试调剂院校推荐

#2021考研调剂#2021考研调剂,二区复试调剂院校推荐以下是二区一些双非院校,且非省会学校新疆1)、昌吉学院2)、塔里木大学3)、喀什大学4)、伊犁师范学院内蒙古1)、赤峰学院2)、内蒙古艺术学院贵州1)、贵阳学院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甘肃1)、天水师范学院2)、西北民族大学云南1)、昆明学院2)、云南艺术学院3)、云南警官学院广西1)、广西财经学院2)、广西艺术学院3)、南宁师范大学宁夏1)、宁夏师范学院2)、北方民族大学西藏1)、西藏农牧学院2)、西藏民族大学

名士

正在公示!59人将拿到贵阳市第七批人才服务绿卡

12月15日,记者从贵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获悉,经申报、初审、评审,全市第七批人才服务绿卡拟发放人选名单已确定,共59人。  据了解,贵阳市人才服务绿卡是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的凭证,在贵阳市全职工作的、符合《贵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的人才,经评审通过后发放“绿卡”,持卡享受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创业资助等优待政策和便利服务。自2014年以来,贵阳市已完成6个批次的绿卡评审及发放工作,累计发放贵阳市人才服务绿卡757张。  第七批次名单现正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2020年12月14日至2020年12月20日)反映,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同时请提供具体线索、事实依据,以便调查核实。贵阳市人社局将严格遵守纪律,对反映人的情况予以保密。  监督电话:  0851—87988558(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0851—87988230(中共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编辑 罗昌编审 王太师 何欣附:贵阳市第七批人才服务绿卡建议人选名单(共59人,排名不分先后)  1.何凤慈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教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度“百人领军人才”,指导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科研工作,主持在研国家重大新型药物创制项目子课题1项,获得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中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资助项目1项。  2.艾民  贵阳惠翼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第四批“千人创新创业人才”,研发智能DR系统、移动DR系统、骨科DR系统三款适合市场的产品。  3.董贵山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密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网络安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  4.郑刚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本科、中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贵阳市首席技师,国家技能人才,负责完成项目24项,发表论文1篇。  5.张勇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数车组组长,本科、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  6.曹宇  贵阳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近3年共发表20篇,其中SCI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22.5),核心期刊11篇。  7.严伟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教授,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英文期刊论文8篇、中文期刊论文6篇,近5年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5项,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8.张春梅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教授,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期刊论文6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  9.杨相波  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资源中心副总监,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部、贵州省等的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重大项目专利2项。  10.叶婷 贵阳学院教师(副教授待遇),博士研究生,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学术论文5篇,以第一作者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研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  11.刘渝 贵州凯科特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本科、高级工程师,白云区区管专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论文5篇,参与科研项目9项。  12.唐寿东 中共贵阳市白云区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正高级讲师,白云区区管专家,全省党校系统“科研领军人才”“优秀科研工作者”,主持完成党建研究会、贵州省委党校等省市课题8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  13.李术钗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教授,贵州省第四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项目3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主编并出版《中药炮制技术项目化实训指导》教材已有多家高职院校在使用。  14.巴良杰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9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项目1项、贵阳市科技局专项科研项目1项。  15.田琴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7项,以第二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1项、申请专利1项,主持省级项目6项。  16.许岚 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英语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2016年至今作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2篇;2018年获得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教师称号;2019年出版学术专著《英语中介语交际能力可教性研究》,33.2万字,拟出版专著《中国大学生中介语语用能力研究》(英文),25万字;近三年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  17.陈家秀 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硕士研究生、高级农艺师,致力于现代农业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获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发表省级刊物3篇,主持实施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1项,参与主持市级项目1项,参与完成项目1项。  18.盛作国 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近三年独立发表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获贵阳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赛(文科组)三等奖,主持在研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  19.刘合财 贵阳学院科技处综合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生、教授,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多项,多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  20.杨菁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组织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贵阳市创新型青年社科文艺人才,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和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并结项省部级课题2项和市厅级课题1项,独自发表论文6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  21.薛开昶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起动发电机供电系统总师,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获得航天科工集团创新型拔尖后备人才、贵州省国防工会创新能手、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奖、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  22.刘昶 贵阳学院学报编审,博士研究生、编审,贵阳市优秀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其他各类项目5项。  23.王海洋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厂长助理,本科、高级工程师,获得贵阳市劳动模范、贵阳市第三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才等荣誉。  24.尹雨嘉 贵阳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教授,2017年入选贵州省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2018年先后被聘为“2018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省级集中培训授课教师及贵州省高中优质课评委。  25.潘兴周 贵阳市群众艺术馆文艺部副主任,本科、副研究馆员、国家二级演员,个人面向全国发行赞美贵州及贵州民族音乐元素系列歌曲50余首,负责贵州民族文化推广演出和交流,多次代表贵州省到中央电视台及各大卫视参赛并获佳奖。  26.吴俨 贵阳学院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科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近三年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教学改革论文3篇,获得贵州省首届普通本科高校教学督导与课堂改革现场学术研讨会论文3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级、省级、厅级项目3项。  27.张进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2017年贵州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1篇、参与发表SCI论文4篇,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  28.孟令帅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近三年在食品领域相关杂志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9.848,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果蔬深加工技术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29.王宝光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技师,本科、主任技师,曾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新技术奖3项。  30.蔡华祥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专业总师,博士研究生、单位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2019年1月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集团公司级青年创新型优秀后备人才”。  31.吴小丽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专职研究员,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著作9篇。  32.申忠琴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内科片区护士长,本科、主任护师,第27届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贵州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内分泌学会第三届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贵阳市护理学会第九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2篇、省级刊物4篇。  33.梁愿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2篇、省级期刊4篇,主持在研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  34.刘晓芳 贵阳学院科技教育处科员,博士研究生、讲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4篇,申报实用型专利3项,发表国家级、省级期刊论文2篇,主持并参与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项目4项。  35.李红兵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获得贵阳市心血管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心电图技能培训及竞赛三等奖,申报并获得贵州省科技厅科研课题1项。  36.邵元 贵阳学院城建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博士研究生,近三年科研成果包括EI期刊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项。  37.张攀春 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教授,主持各级各类项目近20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5项。  38.白玫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行政主任,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理应激诱发抑郁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可塑性异常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其中国际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15。  39.齐财 贵州金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博士后、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7篇,参编国内和国际专著4部,获得专利2项,贵州金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光学蛋白质芯片项目医学应用方向人才。  40.王天维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社科课题10余项,参编专著2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SCI核心期刊4篇,获省级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41.王志亮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近五年发表论文3篇、专利5件(授权1件,受理4件)。  42.付慧晓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师,博士研究生、副主任药师,2017年11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以来,作为申请人申请国家级、省级项目共6项,部分项目处于审核阶段。  43.张宇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主持项目4项,2020年5月被贵阳市科技局聘为“贵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  44.虞晓红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科首席专家,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参与主持研究省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对急危重症的鉴别、诊断、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45.王坤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省级以上刊物1篇、核心期刊1篇,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  46.王朝辉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近10项。  47.熊燕 贵阳学院科技处科员,博士研究生、讲师,主持在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受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48.何龙 贵阳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教授,近三年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以第二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2项。  49.张磊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近三年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通讯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2019年贵州省第七届人才博览会引进人才。  50.张钰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项,在2016年全省百名“优秀医生”推荐宣传活动中,被命名为“优秀医生、医坛领袖”。  51.孙健 贵阳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持科技厅《北斗与GPS导航系统融合定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基于北斗与WIFI的社区物流车控制器》等相关专利4项。  52.张猷猷 贵州京师城投智慧教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博士后,出版书籍4部、独自发表期刊论文1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论文3篇。  53.张喻华 贵州京师城投智慧教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硕士研究生、高级项目管理师,申请专利1项、所带项目入选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主持多项教育软件产品的设计研发。  54.徐松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一种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55.忽浩杰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持贵阳市科技局科研立项1项。  56.刘刚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组长,博士研究生,2019年6月博士毕业后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从吉林引进到贵阳。  57.李金翔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山地交通灾害防治技术实验室组长,博士研究生,参与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58.刘开举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金融部主管,硕士研究生、大数据高级工程师,近五年负责市级单位技术攻关项目2项,其中“农村金融业务交易系统和业务管理平台”项目荣获贵阳银行2017年创新奖一等奖,2020年贵阳银行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59.陈文奎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技术主管,硕士研究生、副高级工程师,自2007年以来先后获得发明专利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