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获得硕士学位却成找工作的绊脚石,只因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日月得之

获得硕士学位却成找工作的绊脚石,只因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的就业季中,许多在职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面临着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一些在职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由于用人单位不理解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结果他们辛苦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没有带来求职竞争的优势,反而他们的硕士学位却已经成为找工作的绊脚石。辛苦考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节,硕士生小曹(音译)并没有意识到,阻碍他求职成功的,竟然是自己的辛苦读取的非全日制硕士学位。作为西北大学2017年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小曹发现许多岗位他自己都不能报考很无奈。“在找工作时,我发现一半以上的国有企业、银行和人才引进政策都要求全日制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惑不解:“都是同样教育部统考统招的研究生,差距怎么那么大呢?不是全日制的为什么不被承认录取呢?”用人单位:不了解更不敢招对于在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确保公平就业。然而,在现实中,这一要求很难实现。小曹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咨询,“非全”研究生能否报考时,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对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清楚,也不知道教育部门下发的什么红头文件。多家用人单位并不知道在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招聘广告中“一刀切”的不包括在职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担心招录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会出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录取或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影响正常签约。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

孙武

为何很多人读研后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研究生是不是不值钱了?

为何很多人读研后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研究生是不是不值钱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这条路,2019年考研人数已经突破到290万人,虽然超过200万人落榜,但是今年录取的人数也有70多万。在毕业季的时候,本科生找工作难,研究生找工作也难,高薪的工作都不敢想。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现在,研究生是不是已经贬值了?研究生毕业后月薪不到四千?为何现在研究生找工作那么难?现在很多研三的同学都在找工作,很多已经找到了工作的地方,但是找到让自己满意的高薪工作的人却并不多。有个即将毕业的研三同学向小水抱怨,她在找工作时找个五千以上的工作都很难,更别提月薪过万的工作了。她看中的一个离家不远的工作,但是却有像她一样的六个研究生一起竞争这个岗位。工作虽好,非常轻松,但是薪资却不到四千。她同学签约去了一家中学教书,薪资也差不多三千多,和其他的本科生没太大区别,只比那些应届本科毕业生多了五百元。她觉得,在一个二线城市,月薪不到四千能做什么?除了房租水电和生活费,只能做个月光族!想买房的话,什么时候能攒够首付?如果要是去了一线城市,靠这种薪资是不是等着饿死?其实,在小水看来,并非研究生贬值到不值钱了,而是他们在读研的质量度不高导致的。如今国内研究生普遍还是比较短缺的,虽然每年都有大批的研究生毕业,但是在国内这么多大学毕业生中还是占了很低的比例。一般说来,找不到高薪工作的研究生大都有以下几个特点:01、跟风读研,研究生质量很差很多人在考研初期,都是跟风考研,并没有真正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人在研究生期间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专业研究,只是混文凭,并没有学到真本事,所以在就业的时候毫无竞争力,所以只能做一般性的工作。02、只愿选轻松的工作,不想吃苦很多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倾向于找轻松的工作,比如老师、事业单位的非编制人员或者其他一些档案管理机构。这样的话,每个月薪资少点都希望自己过得舒服一些。03、读研的学校不好,很多都是普通院校在小水看来,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读出来效果不是很大,因为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质量比名校研究生差了不止一点。一些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在毕业后连繁体字都认不全。一些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连信号系统都掌握不好。再加上他们学校本身就不好,在找工作的时候当然会吃瘪!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般文科类的研究生找工作容易,但是找高薪的工作太难。在读研方面,学校的好坏能导致两极分化,985的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非常容易,月薪过万也可能;但是普通的学校,研究生毕业后含金量低,找工作就比本科生稍微好一些,差距不是很大。但是理科类的研究生就稍微好找工作一些,找高薪的工作也容易,特别是计算机和软件类的毕业生。因为这样的研究生出来更被企业和公司认可,开出的薪资都不低。你觉得现在研究生不值钱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樱花

影响应届硕士生找工作的关键因素

感谢网友 谭思李 之前在论坛发起的投票帖,也感谢积极参与交流的网友们,让小编有机会能够搜集到这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希望通过众人的各抒己见,而后集思广益,能够给正在找工作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在读研究生群体提供一些小小的参考或者借鉴,毕竟大多数人努力读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从而未来过上好生活。——by 小编01如果你面试的是国企或者央企,重要的是你的学历背景。如果你面试的是外企,重要的是你的英语口语和个人能力。如果你面试的是民企,重要的是你的专业是否对口。——by jianzhangbh02第一,简历写得是不是符合岗位要求,岗位要求各有不同。技术岗位主要体现在所做课题是否与岗位接近,是否有研发能力(文章、专利、学校奖励等);销售岗看个人经历,是否善于与人沟通,等等吧。此外,户籍性别也是重要考虑因素,HR是第一关,他们通过筛选关键词来进行简历筛选,看你的关键词,他喜不喜欢咯。第二,面试时,一般是岗位主管进行,这就要体现你的综合能力了,说话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解决问题。——by zhangyep12103我是女生,曾经和昆明理工的一个男本科生一起面试,格力的HR居然说那个男生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好得很,而对我这个理工女硕就爱理不理。我勒个去啊,如果昆明理工也是名牌大学,那我们学校就是世界著名大学啦!——by pudding9304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社会上有很多层次的工作。有的枯燥简单,也要找硕士博士做;有的要求人能力强悍,一般的硕士博士还远远不够。所以归根到底是能力问题,当能力的门槛达到了这个工作最低要求,我觉得以下就是你讨论问题的范畴:1. 要进国企,或者去事业单位当公务员,要有中规中矩的表现,面试中要体现出自己稳重的一面,甚至有时候要单纯一点,最好家里有点关系。2. 如果要进优秀的外资公司,要开口能说比较溜的英文,能较为巧妙地描述突出自己的优点,并表示自己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愿。3. 现在找工作竞争激烈,要想清楚自己的知识背景、能力技能和哪种工作类型、哪种行业是接轨的,如果没联系会很难找工作,硬凑也要配对。希望能对大家有用。——by zhang.c.n05专业还是很重要的,但是面试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自己的能力,现在缺的不是研究生,而是会思考、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研究生。——by ling122306永远都是自己的本事最重要,看看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急功近利追求排名和论文专利的大学,还有很多浑水摸鱼啥也不懂照样是教授的水货老师,我真觉得文凭差不多就行了,给别人白打工久了会耽误自己发展!——by rock_jy07如果有好的第一学历,至少能够反映智商还不错吧,这是优势。如果没有好的第一学历,有能力、招人喜欢也不错吧,还要看是否合HR的眼缘。——by 柳叶子08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实习,去你想去的单位实习,留下来的概率最大,没去实习的最惨,暑假实习真的少不了。——by chenran199109个人觉得只要专业比较实用( 譬如工科类的电子、机械、土木,理科中的有机化学、药物合成),毕业院校211以上,都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纵向比,横向没有意义,甚至很憋屈,如有机化学超累超毒还工资不高,但跟其他无机、分析、物化、生化相比还是很好找工作的。——by liugl1010看你选择什么岗位:比如私企研发岗,主要看中学历和发表文章专利等体现你科研能力的方面;国企研发岗除了上述的还会看中是否党员啊,在校获奖情况等;管理岗看中你在学校的活动经历,是否学生干部等;外企看中英语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by lqdragon11怎么说呢,小公司很注重个人的专业能力,但是公司越大越注重你的个人潜力,所有我觉得你需要在不同的公司HR面前表现出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东西,那样能够事半功倍。--海投2个月的应届生奉上——by MC-unmecrcy12好多工作都是直接标明只收男生,作为女生连见到HR的机会都没有。记得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有个事业单位,女生打电话他们直接就说不用投简历,男生打电话他们直接就说来面试,不需要过多解释。——by 104310913513本硕学校是否为211、985,如今985、211已形成了利益集团,进了这个大门就会关上,国企研究所只在门内招,其他人拒之门外,无论你发多少文章,科研做得多么优秀。我已亲身体验过,本科学校被鄙视的遭遇。——by xiyurunwu14要看HR个人喜好了,我就遇到过无领导小组讨论,HR留下了说的最多和最少的2个人。——by 海陵笑笑生15除了北上广深,一般城市的一般公司,重要的是地域问题,多次被拒的感慨。--来自昆工的冶金小硕——by puyanghou16我觉得对于一般公司是这样的:1. 学历合格,满足硬性条件。2. 看你是不是当地人。3. 看你是什么专业,当前以及本科院校。4. 看你能力如何。——by sunj082417个人认为面试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在HR面前充分展示自己,让他(她)对你印象深刻,其次就是各种证书技能给你加分。对于是否本地人或者本地企业,他们会关心你的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感情状况就在次之了。——by nba牛吧18我觉得选哪一项的都是自己没有的。比如,选性别的多是女生,讲证书重要的都是觉得很难或没有取得的(六级证书浮云啊),说运气的都是看某某找了个好工作的。可是,不绝对是这样啊,哈哈……——by guyan4519女生没办法不选性别!有好几次面试,刚进门,面试主管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是个女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女生上班可能没多久就要结婚生子了,中间婚假产假什么的,公司怎么办?只是理解归理解,我们能怎么办?——by monalidan20我理工科,一直认为找到工作是凭我的个人能力,直到和领导吃饭我才知道,领导招我是因为我是个段子手。——by assagai21你没有的,而别人却有,这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我只要六级426足以,这对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by 一个活人22研究生期间课题与企业的对口程度啊,对口的话你又做得可以,分分钟要你。当然你也得能吹能忽悠,毕竟谁也不能做得完全对口。——by gwgoogle23我觉得专业(比如说计算机软件方面、车辆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很重要,找工作人家就主要看学习的专业技能,再有就是实习经历很重要。——by yushengbest24导师和你想去的单位是否有关系。——by zy87100125本科学校决定你应聘企业的层次,合适的工作要看运气和实力。——by chenghw26其实我觉得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非常关键,好多公司都拿这个直接卡人。——by phoenix_0027不管什么工作,脑袋灵活,会察言观色,会编,让听的人信服,而这种人做事又总会让上司满意,他们是怎么做到的?——by 花花贝28个人运气很重要,如果你累了、饿了、困了,或者面试官头天晚上跟老公或者老婆吵架了,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面试结果。——by 我是小虫子29运气+良好的沟通(无论是和HR或是面试的你BOSS),最后性别会有相当的影响,其他的选项都是看具体情况而定。——by xmy198330不得不说人脉很重要,除非你专业太牛b。——by laogan518131看了一下,基本上全是高校或者国企、事业单位的选项,这一块不太熟悉,只知道外资企业的人才模型,总结成一个词,就是“potential”。——by oaseas32我觉着自己找到工作纯属运气啊,我都不知道公司看上我哪点了。学校名气也还可以,但是同校的很多去面试的,说面试很难问了很多专业问题,可是我去面试的时候就很简单,但是也就干了一年就辞了,现在悲惨的裸辞找工作中……——by 弥薰33非211、985找工作太难了,一个985水硕>>二本拿国奖发EI期刊优秀硕士,招聘的一看学校就给pass了。——by nidey34机遇40%,背景经历(包括特长和亮点)30%,个人形象与沟通能力20%,其他10%。——by UHMWPE-约会35最大的因素必须是能力啊。能力要真是超群到哪都不愁工作,关键是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所以能力这个选项看起来就没那么突出了。——by lihu536我认为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英语能力,第四科研能力,第五学生干部经历。——by 找工作小虫37都说智力开发是负增长态势,高中毕业后,到大学接受专业课的狂轰乱炸后,没来得及琢磨HR是个什么就进了研究生的坑,在坑里又没挖HR是个什么,毕业就失业了!成长过程中的短板,有时候不可全部归结为社会问题。——by sophia1882

不治天下

为什么很多研究生找工作依然很难?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尤其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每年毕业生数量在700万以上。这个庞大的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希望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事与愿违,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较多再加上之前挤压下来的毕业生,无形中就增加了就业压力。因此,有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希望通过增加学历来给自己增加标签,比如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今天日益严峻就业形势下,很多研究生还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其背后的根源什么呢?笔者的一个研究生舍友,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从研二就开始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各种考试。等到即毕业时,通过天津市某高校的教师岗笔试,但后来因综合成绩靠后而失败。后来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山西老家,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考试,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已经过去5年,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已经结婚成家,在一所私立学校做做代课教师,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勉强够家庭开销。笔者也经常跟他通电话并询问他的情况,他总是微笑着回复我,我会一直努力的,不然会失业的。最近一次跟他联系,因各种原因,他被那所私立学校辞退了,目前正处于待业状态。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状的根源在于,虽然已经获得研究生学历,但是市场很多岗位已经饱和,供过于求。但是很多硕士研究生却不认同:在他们眼里,觉得自己是高层次人才,学历高,理应拿到高薪工资,主动权应该在自己手里。但是用人单位认为,我提供一个岗位,有上百人来应聘,主动权在用人单位手里。这样就形成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一对矛盾。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而很多研究生就很自傲,所以有很多人被公司拒之门外。另外一个方面,也跟研究生孙学专业有直接关系。比如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虽然是研究生学历。但找工作并不占优势。就如笔者的同学那样,研究生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较冷,就业范围较窄。如果是学的工科类专业,比如铁道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找工作非常容易,因为社会需求量较大。所以才会有很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叹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总而言之,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有很多。根源是整体上供过于求,然后还专业选择、个人能力和素质等。但有一点,笔者比较赞成:就是提高个人能力是找到工作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大学里,一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来就业积累经验。

见谒者曰

“双非”硕士找工作“没人要”?和985、211拼不起学历,还能拼啥

文|立言教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单纯看学历在就业中的作用,相比较未来,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未来看着学校、学历会更加严重。相比较以前,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以前是个大学生就了不得了,哪里管你是不是985、211,毕业还包分配。“双非”学历,哪怕上到硕士,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似乎也变得“不够看”。01“双非”女硕士求职受挫所谓的“双非”,有人觉得指的是那些“非985”、“非211”学校毕业的人;也有人觉得指的是那些“非世界一流建设学科”、“非世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的人。其实都有一定道理。总而言之,“双非”毕业的人,哪怕读到硕士,在当下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也差强人意。正如这段时间在网上盛传的一位“双非”女硕士的哭诉:投了好几个公司,可是人家一听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就直接遭到了回绝:不好意思,我们不作考虑。寒窗苦读十几年,为了提升自己,不仅读完了大学,还考上了研究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却发现就因为院校的“身份”。硕士学历依然“不够看”!在多次的投递简历无果后,这位女硕士最终明白一个道理:当下的985、211实在太吃香了!“双非”硕士没人要!其实这位女硕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这是许许多多的“双非”毕业生的“痛”。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02“双非”学历“没人要”的原因谈及就业,“双非”学校毕业生往往都充满了无奈。这无关是本科还是硕士,面对当下好公司、好岗位的竞争,“双非”毕业生的竞争力似乎天然就不足。甚至一个硕士,就因为是“双非”,在应聘岗位的时候,如果竞争对手是985、211毕业的学生,在经历类似的情况下,那么也往往只能被刷掉。“双非”学历为何会出现“没人要”的尴尬地位呢?大学生扩招首先从宏观上而言,随着大学生的扩招,以及当下研究生的扩招,学历的贬值日益严重。换句话,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变得“不值钱”了。面对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好的工作岗位反而就那些,那么势必就要出现竞争。用人单位也想用能力更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才,那么“双非”学历的硕士生就很容易被985、211的学生给竞争下去。也许学历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高学历、学校又好的学生,往往意味着出现人才的概率更高。这正如一场面试其实并不能完全看出一个人的能力,确保自己找到人才的概率更大,那么就只能在学校层面筛选。大环境下企业招工少相比较以前,今年的企业尤其过得困难。在如今难过的大环境下,企业自身的人员都显得有些多了,更别提再招人的事情了。哪怕真的存在人员的空缺,如果要招人,也会进行“掐尖”。通过高考上一所985、211不容易,可是通过考研上一所名校,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双非”的硕士,也往往就意味着在高考、考研阶段,都没有付出真正的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自然会优先招收名校毕业生。正是以上两方面原因,当下的“双非”硕士都会出现“没人要”的情况,有些人觉得不公平,自己明明也努力了,可是你凭什么就觉得人家名校毕业生就比你努力少呢?但是这也并不是意味着“双非”毕业生就该认命,放弃继续努力和对好工作的追求。03“双非”毕业生的出路摆正心态面对找工作屡屡受挫,首先要明白,今年的就业大环境本来就不好。不止是“双非”毕业生,哪怕是985、211的毕业生,在今年的就业形势下出现投递简历没后续的依然大有人在。甚至好的工作岗位,名校毕业生也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行,大部分名校毕业生也是成为“分母”的命运。一定要有个屡败屡战的心态,相信会有更好的岗位在等待着自己,对未来要有希望,不能轻言放弃。提高自己作为“双非”大学的学生,既然学校本身不能带来优势,那么就只能不断提高自身“软实力”。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获取奖学金、担任班干部等等。在毕业的时候,靠自身的实力往往也能获得面试官的青睐。并不是所有的好公司都“唯名校论”,那只是你还不够优秀。只要你自己有能力,那么将自己失败归咎于学校,还情有可原;如果你自己实力不济,还要再怪学校,那么就实在有些过分了。好的学校、学历往往都只是敲门砖,也意味着更容易敲开名企的大门;一个拥有强大自身实力的人,仅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成为敲开门的助力。学会“不要脸”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不要脸”,尤其是“双非”毕业生。找工作,过不去简历,因为种种条件限制你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如果你就此放弃、自我怀疑那就没有必要了。很多时候,学会脸皮厚一些,“不要脸”可以为你争取更多的机会。大多时候机会不是靠从天而降,正是靠一个人的争取和把握。希望各位在今年这样的就业环境下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双非”也有美好未来!本文内容【立言教语】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和分享,请勿抄袭或搬运,为你讲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帮助的教育话语。

狐仙记

考上硕士却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

本文转自【半月谈】;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硕士研究生小曹怎么都没想到,阻碍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硕士学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和小曹情况类似,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全”研究生小贺在校园招聘中也遇到了许多“门槛”,有的用人单位不将其视为应届毕业生,有的单位提出只有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小贺说:“我考研时的综合成绩高于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因为觉得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没想到找工作时遇到这么多限制。”教育部通知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第一批“非全”研究生在去年和今年陆续毕业,但在求职时却遇到重重阻碍。许多“非全”研究生表示,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仿佛读了个“假硕士”。2019年,“非全”研究生小马通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在入职一周后,单位告知他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因为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不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无法为小马办理备案手续,已经开始工作的小马只得离职,再次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谈及报考“非全”更是唏嘘不已。“我在考研时也获得了全日制的复试资格,因为有工作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职的市属事业单位要转编制为省属编制,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硕士才能转编,我现在特别后悔。”2用人单位:不了解更不敢招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就业公平。然而现实中,这一要求落地困难。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非全”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主要源于“非全”的社会认知度低。小曹最近准备报考西北某市的事业单位招考,向市人社局咨询“非全”研究生能否报考时,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了解“非全”是什么,也不知道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文件。小曹说,许多用人单位不清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在招聘公告里“一刀切”地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还有些用人单位担心招录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出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承认或者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影响正常签约。西部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即使招聘通知写明招录“统招统分毕业生”,在面试等环节还是会淘汰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担心招进来后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西北某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难以得到保障,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难以协调一致,学校计划取消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同时要求必须有工作的人员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3“非全”亟需改变刻板印象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改变惯性歧视,共同发力打破就业壁垒。高校应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竞争力,这是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社会认可度的根本途径。有些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发展初期,存在招考标准混乱、教学培养体系不规范等问题,“非全”研究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水平参差不齐的印象。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难题,还需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解决好学历认可、手续办理等多方面问题。华北某双一流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后出现的新的培养方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希望用人单位随着对“非全”毕业生了解的增多,不断畅通招聘渠道,不再让学校、学生谈“非”色变。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2期 半月谈记者:魏婧宇 贺书琛 | 编辑:苏娅

京韵情

硕士找工作,跟本科生找工作

虽说硕士出来找工作可能不尽人意,但是如果这样的话本科生找工作岂不是更难?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研是逃避工作吗,还是说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不发布什么数据统计,什么就业率,毕业率,升学率,因为很可笑,很搞笑的,数据可能是真的,但数据背后的真相呢。高校为了就业率逼迫学生实习,以“学分”“不能毕业”为由强制学生实习,这些事情屡见不鲜。有多少长期从事大学本职行业,混了几年不转行的。本科期间上课学的东西有用吗?可能我这话说的有点极端,但是请你回头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用到本科老师讲的内容的地方的。三年最值钱的也就是这个学历了。选择考研的,几乎都是没有理想工作,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去应聘理想工作的,还是建议考研,毕竟考研也是大势所趋。说考研是逃避工作,这个说法我认为很搞笑,我不在文章里爆粗口,说这话的就是自己没有毅力考研还去打击别人的,21世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想法吗?逃避工作?谁还不能吃苦了?你以为考研就比工作轻松吗,看看工作稳定了的,有工资,有闲暇时间,稳定了;多少男生为了占图书馆来不及刮胡子,女生不洗头不化妆的,朋友结婚出个份子钱还得跟家里开口。我还觉得工作是逃避考研呢!如果自己有本事找到理想工作,工作有前景的,又想考研的,不妨一边工作一边考在职的研究生,虽然跟全日制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吧,或者一边工作一边考全日制,大不了考上了辞职。三年工作经验+晋升机会跟一个硕士学历,天平向哪边倒还是看你个人。

文质

马哲硕士难找工作?别看不起这个专业,他们的工作很多人高攀不起

有网友咨询:我儿子想考马哲硕士学位,以后好找工作吗?有些人可能看不起这个专业,以为学马哲没前途,实则不然。这个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如果到社会上找工作,进企业和公司可能比较困难,很多公司或企业也不招收这个专业的人(大型国企除外),但是如果想进体制,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选择面还比较广。比如公务员(参公)单位,党口很多部门比如组织部、宣传部、政研室、党史研究室、党校等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有硕士学位,只要能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这些单位还是不错的,个人能力出色,不排除能成就一番事业。不去党政机关,也可以入职事业单位,像统战部下属的社会主义学院、宣传部下属的讲师团,各大高校、院所、理论研究机构,马哲专业的硕士都有很大机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现在要求逢进必考。不过学马哲专业的毕竟人少,马哲硕士更不多,因此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这个专业的竞争其实并不是特别激烈,上岸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985、211学校的马哲硕士,堪称“香饽饽”,很多地方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进入,根本无需参加笔试。小公这里的组织部和党校去年就面试考核引进了四名985、211的马哲硕士,充实到组织口和教学口岗位。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得知,他们在来本地之前都已经拿到了OFFER,基本上是高校,工资普遍比公务员高,最后觉得自己还是想走仕途,才临时改换门庭,用他们的话说,他们这个专业虽然有点冷门,但是只要有硕士学位,不求大富大贵,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彼出于是

硕士研究生通常从何时开始准备找工作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如果没有读博的计划,就应该尽早重视就业的问题,而就业的去向与自己的主攻方向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找工作之前应该结合自己的主攻方向,来了解相应的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选择自己主攻方向时,应该重点考虑人才需求潜力比较大的方向。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是在研二结束时开始着手找工作,秋招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不仅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往往岗位附加值也会相对比较高,这一点在近两年有比较明显的体现。以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例,往往秋招的选择空间更大一些,而且对于一些要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同学来说,就更应该重视秋招了,因为秋招结束后,很多能够享受优惠政策(比如户口问题)的名额就没有了。如果就读于一些就业领域相对比较窄的专业,可以早一点开始准备就业的事情,比如从研二开始准备也完全可以,可以通过导师或者是师兄、师姐来提供一些机会,这样可以按照目标就业单位的要求进行准备,也可以早一点进目标单位实习。目前不同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周期有相应的规定,很多高校也是允许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但是一般都要求不能少于两年的学习时间,而如果想利用两年时间来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应该在研二就开始着手准备就业的事情。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学业的同学,通常都具有非常强的科研能力,而且这其中有很多同学会继续读博。最后,如果就读于就业情况比较好专业,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那么在找工作的时候,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即使错过了秋招,往往也有很多就业机会,但是如果想争取到更多的待遇,还是应该尽早准备。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被衣大说

硕士毕业后是选择读博还是出去找工作?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硕士毕业后是读博还是找工作,其实这没什么好说的,读博与找工作都是一种选择,关键就看你自身情况了。纵观目前的研究生现状,随着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多,现在的高学历人才已经不像原来那样供不应求了,甚至是很多普通高校毕业出来的硕士生还不如名校毕业的本科生!读博是为了继续进行学术深造,钻研课题;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生活的更好。个人认为这两者并不冲突,主要还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吧。做决定之前,你首先得问自己几个问题:1、喜欢不喜欢科研工作。研究生读到了博士阶段,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的,特别是理工科生,总有做不完的实验和处理不完的数据。所以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内心想法,愿不愿意长时间过这样的生活。2、看家庭条件是否允许。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因素,一方面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需要你工作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家里是独生子女,读完博父母已经老了,不但会给家里造成经济负担,还影响繁衍后代。3、看你的专业研究方向。如果研究方向很冷门,而在该领域的学术大牛还少,这样即使毕了业也不好就业,除非你是顶尖学校出身的本科。否则以后选择的工作类型可能会很少,只能围绕你的研究方向做选择。4、导师很重要。如果你的导师是所在研究领域的大牛,手上有很多项目、人脉等资源,而你本身成绩、能力很不错的情况下,适合继续读博。如果各方面条件都没有,即使自己的能力再强也也终究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结果。总之,读博还是工作,你只需要做到四个字:权衡利弊。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考虑问题应该有自己考量和标准,所以当你想明白是为什么做这件事也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亮出你们的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