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三浦

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代码是05010,是隶属于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研究生毕业后算是文学类学术型硕士。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是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和政治两门课程,各占100分;另2门专业课分值各150分,考试科目根据报考学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下面列举几所学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科目。1、南开大学:初试科目: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2、南京师范大学:初试科目:中外文学基础、文学评论写作;复试科目:古代文学专题;加试科目: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基础。3、东北师范大学:初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4、河北师范大学:初试科目:文学基础理论、中国文学史;复试科目:古代文学与文论。5、吉林大学:初试科目: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从上面可以看出,通常每所学校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的考察科目也差别较大,具体请查询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参考书目来有针对性复习。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评估结果为:A+: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A: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想要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建议报考以上高校,基本是综合类大学以及师范类大学,而且都是985、211名校,硕士毕业后应该会有很强的古代文学功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学研究创作都会游刃有余。

肩高于顶

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什么不对?中文考研你真的了解吗

中文考研怎么选专业?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错。“汉语言文学”是本科阶段的专业名称研究生阶段并没有这一专业而是统称“中国语言文学”这一大类下分8个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都属于语言类这两个专业有些学校的初试考查内容一样比如北京语言大学都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分值不同)再比如南京大学都考615文学和935语言及论文写作所以虽然是语言类专业,但是有些学校只考语言学内容,有些带一些文学(文艺理论、文学史等),有些主要考文学甚至写作。因为院校都是自主命题,考查内容差异很大,需要提前确认。要是擅长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对语言的演变、语音的发展规律等语言学知识感兴趣,但是文学素养不行,不擅长写作,那出题风格类似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就要谨慎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属于文学类同样,他们的考查内容也有很大的交叉甚至完全重合比如复旦大学,两个专业都考查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和808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再以南京大学为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考查的依然是615文学和935语言及论文写作(这4个专业初试没有差别,而且“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另外也要注意,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但是不同院系都有开设,考查内容可能不同,考取的难度也不同。比如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查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和808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但是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却考查703文学理论和804中国古代文学。这两 个学院的录取人数也是不一样的,2019年古籍整理研究所只招收1名统考生、1名推免生,而中国语言文学系招收3名统考,3名推免。除了以上四大类,还有一些相关专业也可以选择,比如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语言病理学等。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分的一个小方向,是学硕,相对应的汉语国际教育(汉硕)是专硕,一般来说专硕招的人更多。开设汉硕的学校越来越多,北大2019年统招名额20个,北师2019年共招125人(75人推免),南师2019年招45人,相对学硕招生人数来说汉硕要好考一点。计算语言学作为一个计算机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有些学校借助语言优势,更多从语言方面去研究计算语言学,比如北语;而北大、清华计算机实力雄厚,研究也会更全面、深入一些。除此之外,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属文学大类)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属于教育学大类)也是新兴的研究方向,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很少。北语的语言病理学是和美国北卡的中央大学合作办学,实行2+2联合培养的方式。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石榴花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这门学科肯定是要越早准备越好。不要听别人说准备得太早容易忘记,如果你不背个4,5遍,你怎么可能都记住呢?如果担心背的东西忘了,可以先从不涉及到时政的知识点开始复习。政治不需要太多的天分,更多的是勤奋。二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英语一的话也是建议大家越早开准备越好,甚至从大二就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单词部分,需要我们每天坚持背。单词部分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每天坚持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从大二就开始背考研单词,那么等到真正开始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就会变得很轻松。三 (617)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就是专业课了,如果自己是跨专业考,那么更需要提前了解好。跨考有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四 (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这门专业课也是相当重要,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有啥专业问题也多和学长学姐们询问,得到学长学姐的帮助才会事半功倍。

角弓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初试科目有4门,你都知道吗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考试大科目为4门,分别是考研英语、考研政治和2门专业课。其中考研英语、考研政治属于全国统考科目,专业课是考生目标院校自主命题。专业研究方向众所周知,我国文化传承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中有无数的文学大家,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读研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6个,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六个研究方向。前四个就不需要本人解释了,主要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研究其文学。分体文学史是研究文学载体与文学发展的。古代文论则是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和气

2021年古代文学考研院校选择

考研是一场高层次的选拔考试,而好的选择却能让你事半功倍。关于院校选择,学弟学妹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地域看你喜欢哪个城市或者未来想在哪里发展就去那里。考研分A区和B区A区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A区的分数线比B区的要高。附上文学总分国家线趋势图及单科分数:二、综合考虑个人水平(1)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考大综合(如南京大学),有的考小综合(如华南师范大学),也有的只考专业科目(如湖南师范大学);所谓大综合就是考的范围广,但考得不深,基本涵盖本科所学的文学文论类和语言类;小综合相对于大综合考的范围小一些,像华南师范大学是考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但不考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只考专业科目的学校就比较少些,所考范围小,但考试内容较深,像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业务课一考古代文学基础,业务课二考作品选;这三种考察方式各有优缺点,看你自己更适合哪种。(2)收集目标院校真题,对比你心仪的几所院校真题,看你是否适合其出题方式。小编从网上收集到20年部分院校中文系真题,大家可以在 供纵号【古代文学驿站】对话框回复“20真题”领取。三、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比例等登录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学校论坛或者考研帮可以收集到每年学校的参考书目、考试科目、招生人数、报录比以及报考要求(跨考生注意是否接受跨考,同等学力考生注意是否接受同等学力报考);此处注意不同院校进入复试比例各不相同,一般文学学硕复试比例为1:1.2;但也有一些院校是1:1.5甚至1:2。对于那些不擅长语言表达,但笔试能力较强的考生,建议选复试比例低的学校,这样一般进入复试被刷的几率降低很多。结语,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2021年考研,小编会陪你们坚持到最后。

金旋风

古代文学考研——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第二章 两晋诗坛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过渡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左思《咏史》诗独树一帜;郭璞《游仙诗》借游仙写坎壈之怀,文采富艳;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东晋末陶渊明开创描写田园生活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集大成者。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一、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代表,太康诗风即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惠帝时贾谧专权,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等投其门下,为“二十四友”。二、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三、潘、陆诸人努力方向:拟古;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一)拟古。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风气。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寺》8章、《与弟清河云诗》10章,潘岳的《关中诗》16章等均为四言体,学习《诗经》,但文辞趋向华美;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多数曲调都有陆机拟作;陆机《拟古诗》12首,基本拟《古诗十九首》:内容上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倾向。(二)追求形式技巧进步—繁缛。1、“繁缛”正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繁缛”本指繁密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华丽。2、“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如陆机《拟古诗》。(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如陆机《拟古诗·猛虎行》,潘岳《悼亡诗》3首。(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如陆机《赴洛道中作诗》2首除首尾外,几乎都是偶句。陆、潘诸人为加强诗歌铺陈排比的描写功能,将辞赋句式用于诗歌,丰富了诗歌表现手法;诗中山水描写成分增加,用排偶之句描写山姿水态,为山水诗起先导作用。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一、咏史诗的渊源。(一)以“咏史”为诗题,始于班固。班固《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序》)。(二)曹魏王粲、阮瑀《咏史诗》,曹植《三良诗》,张协有《咏史》诗。(三)左思咏史诗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胡应麟:“《咏史》之名,起自孟坚,但指一事。魏杜挚《赠毋丘俭》,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社,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千云,遂为古今绝唱。”(《诗薮》)清何焯认为左思《咏史》诗是变体:“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义门读书记》)。二、左思《咏史》诗。(一)主要内容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如其二(郁郁涧底松);2、慨叹司马相如等四位贤才的厄运(第七首):“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3、其四前写贵族豪奢生活,后写扬雄生前寂寞及死后声誉,反衬贵族之速朽。4、其六云: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赞扬荆轲等卑贱者的慷慨精神,表达对豪门的蔑视。5、第一:“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自信可为国立功,终极目标是“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第三首借赞扬段干木和鲁仲连,肯定寒士能为国排忧解难,不图封赏,歌颂他们视功名富贵如浮云的态度。6、第五首最能表现左思气概: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二)艺术性:1、《诗品》置左思于上品:“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多引史实,故曰“典”;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故曰“怨”;借古讽今又能做到深刻恰当,故曰“精切”;能起到讽谕作用,故曰“得讽谕之致”。2、《诗品》说左诗:“出于公干”。3、论陶渊明“又协左思风力,”“风力”与“风骨”义近。标举“左思风力”,有左思再现建安风骨之意。4、左思《咏史》8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三、刘琨。《扶风歌》是刘琨的代表作之一;被段匹磾拘时写《答卢谌》和《重赠卢谌》,是绝命诗。《晋书·刘琨传》 “托意非常,摅畅出愤”。刘琨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一、“游仙”诗的渊源。(一)“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游仙题材可上溯到战国。(二)清朱乾《乐府正义》认为:1、一类游仙诗出于屈原之《远游》,《远游》中“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是此类诗主旨,如曹植《五游诗》、《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抒其愤世之情;2、另一类起于秦代,内容当不出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之类,如汉乐府《吟叹曲·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等,以求仙为主旨。二、郭璞游仙诗今存19首,其中9首为残篇。(一)内容:《诗品》:“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1、许多评论家将其诗与玄言诗联系,并不符合实际,原因:(1)玄言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是一种自我保全、超世绝俗的生活方式。(2)郭璞“好经术”,立身行事接近儒家。(3)因“才高位卑,乃著《客傲》”(《晋书·郭璞传》)。所以《游仙诗》写隐居高蹈实是仕宦失意的反映,非鄙弃仕途;所抒发的不是逍遥精神,而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实际上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咱特殊方式。2、《游仙诗》第一、二首,集中写隐逸之情。3、最能显示“坎壈” 之怀的是第五首:4、也有几首是写神仙世界的,但多别有怀抱,如第三含有讽刺权贵势要之意;第六首寓有警诫统治者灾祸将至之意。陈祚明:郭璞“《游仙》”之作,明属寄托之词,如以‘列仙之趣’求之,非其本旨矣”(《采菽堂古诗选》)。(二)艺术:1、西晋后期至东晋初,孙楚、潘尼诸人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郭璞《游仙诗》则以文采富丽见称。王隐《晋书》说郭璞“文藻粲丽”(《世说新语·文学》);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景纯艳逸,……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钟嵘《诗品》评郭璞“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平淡”,即淡乎寡味,郭璞的诗与这类作品相反,无论是写隐逸还是写神仙,都是以华美的文字将隐士、神仙境界及山川风物都写得十分美好,具形象性,故刘勰说其“足冠中兴”。2、借游仙写坎壈之怀,继承《诗》、《骚》比兴寄托传统。朱自清:“后世的比体诗可以说有四大类。咏史,游仙,艳情,咏物。”“游仙之作以仙比俗,郭璞是创始的人。”(《诗言志辨·比兴·赋比兴通释》)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一、晋穆帝永和九年(353)3月3日兰亭之会。“修禊”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东流水洗濯,祓除不祥;后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其时作诗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二、兰亭诗或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由山水直抒玄理。写游赏的乐趣,中心内容是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三、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一、玄言诗渊源: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东晋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态。玄言诗的兴盛,是尚清谈、尚清静心态下,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美相混合的产物。二、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东晋玄言诗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玄释合流,是东晋孙、许等人玄言诗的重要特点,也给东晋玄言诗人的思想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思想上,支遁注《逍遥游》新义为众人接受。东晋士人追求“心隐”,只求适意。这一生活的主体,便是山水、清谈和诗酒风流。三、玄言诗的特点:(一)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二)释道安的弟子慧远及其道友、文友始以佛理入诗,如慧远《庐山东林杂诗》,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四、东晋玄言诗艺术价值不高,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如谢灵运山水诗,白居易诸人说理诗,宋明理学家诗。

古代文学考研——隋唐文学

隋唐部分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艺术特质充分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唐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永嘉南渡开始,文学因南北分裂而带明显地域色彩。唐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01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一、唐文学发展的条件。(一)国力的强大。(二)对外来文化兼容的政策。中外文化交融造成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有重要意义。(三)唐士人对人生普遍持积极进取态度。1、唐人入仕途径更多:沿隋旧制开科取士更加成熟。唐代开科,分常选与制举。常选有秀才、明经等12科,其中明经又分为7;制举数目多;科举外入仕途径,如入地方节镇幕府等,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批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题材风格拓展。2、国力强大使唐士人有更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中的昂扬情调。(四)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的发展。1、唐初设史馆,出于以史为鉴的目的,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史。后又以太宗御撰的名义修《晋书》和以私修官审的形式修《南史》和《北史》,后有刘知几修《史通》,广泛论述史学问题,反映求实倾向。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求真,同是崇实思潮的产物。初唐文学潮流向反伪饰、求真情方向发展,并一步步摆脱南朝文风影响。史家对于文学问题的论述直接影响文学走向,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等文学见解,与初唐诗风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旨深、调远、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方向发展有关系。2、绘画、书法、雕塑的繁荣。我国书法至晋标举风韵,臻于化境。此后北朝雄健而南朝俊秀,唐始大变法度。初唐书法名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等虽法二王。颜真卿变晋人神韵入法度中,结体端庄,用笔厚重,遒丽其中,拓展我国书法新途径。最能传神地体现唐代士人昂扬精神风貌的,是张旭和怀素草书;唐绘画分科:人物画家有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等;吴道子山水,韩滉画牛;山水画家如李思训、王维、郑虔等;花鸟动物画家如曹霸、韩干、韦偃的马,边鸾的花鸟;唐壁画最盛。书法、绘画、雕塑的成就影响文学:咏画、题画诗;诗画融通;画论诗论交融。绘画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表现技巧,唐诗色彩表现细腻,意境技巧与绘画发展有关。3、音乐和舞蹈繁荣。燕乐发展产生词。燕乐用于歌唱从绝句开始,后来因调填词;古体也可用于歌唱。很多作品描写乐声与舞容,说明唐代乐舞繁荣拓展唐诗表现领域。02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一、唐代开始,从山水游赏扩大到漫游,并成为一时风尚。唐士人在入仕前,多有漫游经历。漫游的处所,一是名山大川,一是通都大邑。(一)游历名山大川,反映唐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山水游赏,开阔视野,亲近自然,陶冶情趣,提高了山水审美的能力,促进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给山水田园诗带来了一种清水芙蓉的美;可能与神仙道教信仰有关。(二)边塞。或入节镇幕府,或边塞漫游。前者如高适、岑参、李益;后者如王昌龄、李白、王之涣等。边塞漫游为唐诗带来慷慨壮大的气势情调和壮美的境界。(三)通都大邑,如长安、洛阳、扬州、金陵等地,歌吹宴饮,任侠使气,干谒投赠,结交友朋,拓展了文学的题材,丰富了表现领域。二、入仕途径之一—入幕。如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萧颖士、李华、元结都曾入幕;中唐后,入幕更多。对于诗的创作、词的产生、小说的发展有影响。三、读书山林的风气。唐寒门士人读书的一条途径就是寺庙、道观。清幽环境对士人情趣的陶冶,审美趣味的走向都有影响,唐诗中清幽明秀的格调与此有关。四、唐特别是中唐后贬谪生活。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于生命的执著,对于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03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唐思想以儒为主,兼取百家,三家思想地位平等,儒、释、道思想的交融,是唐思想基本特点。政权运作、人材选拔与使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时时杂入释、道。一、佛教。(一)唐代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已相当成熟。佛教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有的在诗中直接讲佛理,如“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有的表现的是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禅宗讲体的自性,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藉着具体的物象,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二)出现大量诗僧。僧诗中较重要的有王梵志诗、寒山诗。1、王梵志诗似非出于一人之手,写世俗生活的部分,多底层的贫困与不幸;表现佛教思想的,大体劝人为善,语言通俗;2、寒山诗包括世俗生活的描写、求仙学道和佛教内容。3、士人与僧人交往也大量反映到诗中。(三)佛教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俗讲与变文,就是这时出现的新文体。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于讲唱,内容为佛经,形式与当时民间说话一样,带通俗文学性质。二、道家和道教。(一)道家思想使唐士人返归自然,产生对自然的亲和力;同时于无为中求有为。(二)道教对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作家如王勃、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有神仙信仰,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三)神仙思想极大丰富了唐传奇想象力,使其情节更富浪漫色彩。三、唐作家很少有单独受一家思想影响的。儒家思想带来了进取精神,佛教丰富了唐诗心境表现,道教丰富唐诗的想象。04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唐文学的客观条件。唐代大繁荣与大破坏的多样生活,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予了他们激情。二、唐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成绩:(一)艺术特质得到充分认识,朝独立成科的道路发展,表现:逐步与学术分离,淡化政教之用的功利目的,自觉地追求审美。(二)内容上重个人情怀的抒发,发展到极端时,甚至由抒情走向娱乐。(三)形式上,辞采声律之美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创作过程的体认,包括对于想象、灵感、言意、形神的感知与把握,已有惊人进展:骈体文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同时也暴露了弱点;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四)表现领域的扩大和表现技巧的丰富,促进文章体裁(文类)的变化与扩展:原有多种文体的写作目的与写作规范正发生变化;新文体不断出现。三、唐文学繁荣的表现:(一)诗、文、小说、词全面发展。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地位最重要,散文文体文风改革,小说走向繁荣,词登上文坛。(二)作者众多,大师辈出。四、唐代文学的最高成——诗。(一)最初90年左右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1、表现领域。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塞漠;作者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2、情思格调。北文清刚劲健与南文清新明媚融合,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3、诗的形式。在永明体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同时解决了粘式律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病犯说束缚,创造了既有程式又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4、开元十五年前后,条件充分。开元、天宝盛世唐诗全面繁荣:(1)出现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表现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2)出现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写边塞生活的瑰奇壮伟、豪情慷慨。(3)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5、此期唐诗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二)唐从繁荣顶峰走向动乱衰败。1、天宝后期社会矛盾激化,部分诗人开始写生民疾苦。2、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开始,唐由盛而衰。杜甫直面战乱,用诗歌表现灾难。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中,以叙事手法写时事。(三)大历诗人因社会衰败而心绪彷徨,诗中出现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四)贞元元和年间,与政治改革同时诗坛革新,诗歌创作出现又一高潮。1、韩愈、孟郊、李贺等受到杜甫奇崛、散文化、炼字的影响,更加怪变,甚至以丑为美,形成韩、孟诗派。2、白、元、张籍、王建等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写诗通俗易懂,形成元、白诗派。(五)长庆后,中兴成梦,士人生活走向平庸,心态内敛,感情趋向细腻。诗歌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杜牧、李商隐突起。李商隐以其善感灵心、细腻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结构的手法,表现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高峰,创造唐诗最后辉煌。五、散文。唐诗发展总趋势是朝诗歌自身艺术物质的探讨、发挥与完善的方向发展;散文的新变主要出于政治功利动机:(一)开元、天宝时散文的文体文风的有意识的改革才开始。唐初骈体占主要地位;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提倡古文,明确提出本乎道、以五经为源泉、重政教之用的主张。但他们的主张并未与当时的政治现实结合,带空言明道性质。(二)韩愈、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的政治革新联系,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一部分,形成巨大声势,散体取代骈体,即“古文运动”。韩柳在散文文体文风改革上的成功:1、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现实生活,拓展了散文表现领域。使散文在文体和文风上与六朝骈文区别开。2、以复古为创新,吸收秦汉各家散体文之长和六朝骈文的成就“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技巧。(三)韩、柳后,散体文写作走向低潮。晚唐虽仍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犀利的杂文,但骈体重新发展。原因:1、古文的提倡与政治改革联系过于紧密,政治改革的失败,古文也随之低落;2、又由于韩门弟子过于追求险怪,古文的写作路子越来越窄,阻碍了发展。六、新文体。由于社会的发展,新读者群的新需要,文学自身的发展,出现了新文体。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和杂史杂传的基础上,产生传奇小说;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布道化俗,出现俗讲和变文;燕乐盛行,燕饮歌吹的需要,出现了新的诗歌体式──词。(一)传奇小说。1、原因。(1)文体内部:六朝志怪和杂史杂传演变的产物;(2)基础:现实生活娱乐需要。宴饮之馀、幕府之暇、途路无聊、友朋夜话,各征异说,共为戏谈,剧谈说话,成一时风气。(3)俗讲、转变的盛行。2、特点。(1)作意,即鲁迅“始有意为小说”。(2)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情节结构。(3)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塑造。(4)题材多样化,富于人生情趣;(5)史传笔法叙述虚构故事,既同于史传,又异于史传;(6)散体文言,时插入诗赋,与散文、诗歌的发展,都有微妙联系。3、发展轨迹:开元、天宝之际初兴;中唐兴盛期;晚唐逐渐衰落。4、意义: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二)词。1、原因:娱乐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诗配乐、依调填辞,都为歌唱。2、发展轨迹:最初来自民间,用于日常宴饮、歌楼伎馆→中唐后城市经济发展,词迅速兴起,文人作词→晚唐五代在西蜀和南唐得到繁荣:西蜀《花间》词人绮靡侧艳,视野不离男女情爱,目的无非欢娱消遣;南唐拓大词的境界,转向内心缠绵情致抒写,特别是李煜亡国后词作。七、总论:唐文学是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时的产物。更富于理想色彩,更抒情,更外向;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后的繁荣,为文学进一步发展拓出新领域。

有事

古代文学考研——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诗歌:操古直悲凉,丕便娟婉约,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创作,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正始时政治险恶,作家苦闷,阮籍《咏怀》组诗,用比兴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第一节曹操与曹丕一、曹操。现存20诗馀首都是乐府诗,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精神一脉相承。(一)内容:1、反映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的,如《蒿里行》写关东义军讨董卓。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被称为“汉末实录”(锺惺《古诗归》)。2、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者如《短歌行》。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二)艺术:1、学汉乐府: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如《薤露》《蒿里》本是挽歌,操用来写现实;《陌上桑》本写罗敷故事,操改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戏妻,操用来抒发感慨。2、继承汉乐府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感慨,语言古朴率真,胡应麟说《短歌行》等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诗薮》)。3、于悲凉中多跌宕慷慨之气,锺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采菽堂古诗选》);冯班“慷慨悲凉”(《钝吟杂录》);宋敖器之《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三)聚集“建安七子”、蔡琰、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李坚,学者邯郸淳、仲长统,诗人繁钦等,开创“建安文学”局面。二、曹丕。(一)现存诗40首,分三类:1、宴游诗,如写夜游铜雀园《芙蓉池作诗》,纪游玄武池《于玄武陂作诗》等,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山水诗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2、抒情言志之作,如《黎阳作诗》3首,《煌煌京洛行》。3、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丕诗水平。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2首等,最著名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二)清沈德潜:“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曹丕新变:1、个人情感的抒发。曹操所抒之情多与历史命运感和平定天下抱负有关,曹却更努力于表达个人情感。他敏感多情“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为乐常苦迟”(《大墙上蒿行》)对人生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同代其他诗人的。2、文人化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纤丽的情思;艺术形式上勇于创新,诸体具备。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75句,360馀字,三字至九字句都有。王夫之:“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船山古诗评选》)。(三)丕与邺下文人诗酒唱和,开创文人雅集先河,已具备文人集团性质。第二节曹植一、曹植创作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一)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二)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内容分为4类:1、是对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分7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发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七哀诗》、《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这类诗歌或叹盛年无偶,或自述无辜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失意。3、述志诗。用世黄初后诉诸诗赋,《杂诗》(“仆夫早严驾”)是代表作。4、游仙诗。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诗中描绘的神仙境界明净、高洁,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游仙诗实际是其忧生之心、忧患之词。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兼父兄之长,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90馀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既体现《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奇谲;既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三、对后世影响:胡应鳞:子建“《虾旦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诗薮》)四、植诗受后人推崇的原因:(一)文采富艳;(二)对五言诗发展的重大影响;(三)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一、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其中王粲、刘桢成就最突出。二、“七子之冠冕”王粲,今存诗23首。(一)内容。1、建安13年归曹操以前,作品或纪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七哀诗》3首,第一首最著名。沈德潜许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2、归曹后较重要的作品是《从军诗》5首,主要写随操出征的感受,再现汉末战乱后农村田园荒芜、满目疮痍的景象,歌颂操英明神武,表达追随操为国效力的意愿。3、邺下与丕、植兄弟及其他文人唱和的作品,如《公宴诗》等,虽是“怜风月、狎池苑”之作,但在诗题开拓、技巧探索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二)艺术:1、粲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自伤”是主要感情特征。谢灵运:“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序》)。2、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和伸展抱负的愿望,但都是从个人身世的感伤中展开的。因此“发愀怆之词”(《诗品》)为其主要特点,难免“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诗概》)。(三)地位:刘勰:“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方东树:“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三、刘桢,存诗20馀首。曹丕称“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刘勰:“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钟嵘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一)内容:1、赠答诗,一类是游乐。最著名的是《赠人弟》3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对从弟赞美,也是自我写照。第二首最佳:“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豪迈凌厉,有“挺立自持”(陆时雍《诗镜总论》)、“高风跨俗”的气概。2、游乐诗包括《公宴诗》、《斗鸡诗》、《射鸢诗》等。(二)艺术:1、风格“壮而不密”(曹丕《典论·论文》)。更多表现个人的愤慨,充满慷慨磊落之气,风格俊逸而奇丽的。2、《赠徐干》哀叹命运多舛,抒发愤懑不平;3、《赠五官中郎将》4首,表现与曹丕的深厚友谊。4、以气势取胜,显出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四、蔡琰。今存诗3首,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较可信。此诗540字,分三段,一段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及俘虏所受的虐待;二段写胡地生活及被赎归时与儿子分别时的苦况;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这两段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各种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悲愤诗》受汉乐府叙事诗影响,可和《孔雀东南飞》比美,杜甫《北征》等诗受其影响。五、陈琳和阮瑀。(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托秦筑长城事,写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现实意义。以对话方式写成,语言质朴,感情深挚,格调苍劲悲凉,接近乐府民歌风格。(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写孤儿遭后母虐待的情状,侧面反映汉末世风日下的现实,风格与乐府《孤儿行》接近。六、徐干今存诗4首,都是五言诗。(一)《室思诗》为拟思妇词,共分6章,描写思妇忧愁苦闷的心绪,文辞凄厉深婉,感情哀怨缠绵。而“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二句,尤为后人推重。(二)《情诗》在情调与风格上也都与此诗相似。(三)《答刘桢诗》表现与刘桢的友情,高简浑朴,反映建安人通脱真率的风貌。第四节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一、政治理想的高扬。汉末动乱激起建安文人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一)曹操的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曹丕有“救民涂炭”之志,植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王粲《从军诗》:“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陈琳《诗》:“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刘桢《赠从弟》其三:“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形成“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时序》)的是个特点。(二)“慷慨”一词的习用,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丕《于谯作诗》:“慷慨时激扬。”陈琳《诗》:“慷慨咏坟经。”吴质《思慕诗》:“慷慨自俛仰,庶几烈丈夫。”曹植《薤露行》:“慷慨独不群”;《野田黄雀行》:“秦筝何慷慨”;《赠徐干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情诗》:“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弃妇诗》:“慷慨有馀音,要妙悲且清”等。(三)“悲风”意象经常出现,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阮瑀《诗》:“临川多悲风。”曹丕《燕歌行》其二:“悲风凄厉秋气寒。”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杂诗》:“高台多悲风”,“江介多悲风”,“弦急悲风发”;《赠丁仪王粲》:“悲风鸣我侧”等。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鲜明的时代特色。二、人生苦短的哀叹。(一)生命的短促。(二)建安诗人对人生的态度:1、单纯哀叹,如:“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刘桢《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阮瑀《七哀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阮瑀《诗》)。2、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短歌行》;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3、努力突破天命限制,追求更高人生价值。如曹操《龟虽寿》等诗。后两种思想体现了建安诗人积极的人生观。三、创作个性的高扬。建安诗人多高自标置,以文才武略自负,在诗歌创作时,不肯效法同辈或前贤,而是努力展现独特风貌。(一)风格上,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王粲刘桢:“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二)诗体运用上,曹操四言诗独擅一时;曹丕《燕歌行》2首为七言之祖;曹植、王粲、刘桢、蔡琰则以五言诗名世。(三)诗歌语言上,操、瑀、琳朴质,丕、粲等秀美;植文采风骨兼备。四、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慆荡,辞不离于哀思”(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具浓郁的悲剧色彩:操诗“悲凉”(钟嵘《诗品》),植诗“颇有忧生之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平原侯植诗序》),粲诗“发愀怆之词”(钟嵘《诗品》),桢诗“感慨深至”(方东树《昭昧詹言》)。第五节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一、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正始诗人政治理想落潮,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故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二)受正始玄风影响,诗歌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沧浪诗话·诗体》:“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二、阮籍代表作《咏怀诗》82首。(一)非一时一地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开创政治抒情组诗先河。(二)内容:1、充满苦闷、孤独情绪。(1)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其三十二)(2)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记。”(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其五十三)(3)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特别是蟋蟀、蟪蛄,成为反复歌咏的对象。(4)慨叹人生各种创痛,如少年忽成丑老,功名富贵难保,以女色事人不可靠。2、其一“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可视为全部《咏怀诗》。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体现了忧愤深广的情怀。3、悲哀、凄怆、咨嗟、辛酸、蹉跎、忧伤、愤懑、怨尤、悲悼等词语常见。4、阮籍无法找到出路,诗中设计游仙和隐居作为精神出路。诗中常赞美巢、由、夷齐、邵平等隐士,讽刺苏秦等人因贪利禄而致杀身之祸。5、有济世志的作品,对时局的关注和自己的怀抱。(1)如其三十一批评曹魏政权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灭亡的命运。(2)有的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如其六十七。(3)有的诗则抒发自己的壮志,如其三十九。(二)艺术:1、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常借比兴、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2、诗歌精神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内骨。”三、嵇康诗,现存50馀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一)内容:1、以表现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如《幽愤诗》自述平生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其四言《赠秀才入军》诗共18章,与《白马篇》相比,既有游侠儿的英武豪侠气概,又有洒脱神情。2、如《游仙诗》、《答二郭》3首、《述志诗》2首等,多写鄙弃世俗、回归自然、高蹈隐逸之志。(二)风格:《文心雕龙》:“嵇志清峻。”(《明诗》),“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体性》)突出嵇康诗风与其人格性情之间的关系。《诗品》评其诗为“峻切”。四、应璩《百一诗》为代表,主旨是对曹爽的规劝。态度平和,温柔敦厚,语言质朴,以言事与说理见长,形象有所不足。

夫有土者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何考研国家线最高?但又为何难就业

相信最近考研结束后,很多学生都在焦虑的等待考研国家线的出来,而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就会关注到每年的考研国家线中文学类专业的考研国家线的总分和英语分数线都是最高的,如果英语分数线放在理科和工科专业,估计很多理工科的学生考不上研究生了。举例来看,2018年文学类学硕国家线总分和英语分别是345和55,2017年的总分和英语国家线分别是345和53,2016年的总分和英语国家线是350和53,可以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然文学类专业不考数学因此总分高并不稀奇,但是考研英语的国家线一直稳定在55分左右,就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究竟有多大,早知道很多学生考研英语的成绩都是40到50之间了,光是英语就可以刷掉很大一部分人。学生复习因此对于本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考研不跨专业,而是继续本专业考研的话,考研的难度会非常的高,学生复习的压力也比较高。这个可以从高校考研学生的比例来看到,每年本科中考上研究生比例比较高的一般是生物科学专业,而汉语言文学专业考上研究生的人数和比例在文学系中都非常的低,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难度高所言非虚。那么这么高的考研难度,它的研究生就业率怎样?就业途径主要在哪?从就业途径来看,就业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其中从近几年的校园招聘来看,每年宣讲会招聘文学类专业的企业岗位不是很多,主要涉及策划类和宣传岗位,也有部分企业招聘行政文秘类岗位,而与之相对应的其他专业比如会计、化工专业等招聘岗位明显居多,因此就业渠道狭窄,导致就业率不高。而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教师岗位招聘文学类专业的会比较多,但是这些竞争激烈,都需要通过笔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研究生还需要考试才能进去面试,因此文学类研究生就业比较困难,造成了考研难和难就业的双重困境,令不少有当语文教师想法的学生感到无奈。所以最终本科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最后考研都选择了跨专业,跨专业考的最多的就是教育学或者心理学这两个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考研的难度并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么高,而且就业形势也差不多,甚至会更好。相信今年也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大家对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有深刻的感悟,在此向那些行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路上的学生致敬,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玻璃屋

汉语言专业考研:这所院校名气不大实力很强,一般人不知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院考试季节,进入考场的大学院考试的党们,把握剩下的时间,再努力一次,准备明年的大学院考试的朋友也开始考虑学校和方向,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汉语言专业考研:这所院校名气不大实力很强,一般人不知道。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大部分名校的录取名额很少,而且,几乎一半是免费生,在高考大军中,面对激烈的竞争,究竟该如何选择学院?这些最新的文学专业和最新的文学实力,看看有哪个学校吧。同等级的大学排名没有前后之分,最好的自然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大、大学等后缀,A级学校有首都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这两所学校虽然不太有名,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力很强。首都师范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去年被评价为“双一流”,在业界的认知度很高,地理位置是固定的,不是普通的高校,竞争的压力也很大。南京师范大学位于古都南京,建校历史悠久,人文深厚,作为211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一直很低调,但实力绝对不容小觑,特别是中文文学专业的考生每年都不在少数,但是和有名的大学相比,难度一定很小,清华大学在全国都很有名,但是作为理工科强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明显很弱,所以各位考生请慎重考虑。大学院考试不仅仅是大学院,考虑专业和方向也很重要,汉语言文学大学院考试方向细分后多,比如说,有点受欢迎的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有点冷的是古典文献学和文艺学。那么以上就是汉语言专业考研:这所院校名气不大实力很强,一般人不知道,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