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0天搞定一篇论文·好论文篇万物群生

10天搞定一篇论文·好论文篇

如果一开始想到的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一个东西啊,那也许很难做出一篇。就后来看起来会比较优秀的论文,那当然了,我们之前肯定看过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论文,可能我们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很多很多的框架或者是这种刻板印象,但是其实真正的好论文是很很能够颠覆你的认知或是颠覆你的各种想象的。那我就来看一下我觉得颠覆了认知的一个论文是什么样子,一篇好论文是一个你想得到的,但是你写不出来,然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一般人也无法通过论文来表现出来的一个深度的思想或者观点。当读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会觉得,噢,原来其实我都知道这个东西,我也知道这个现象或者我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怎么通过一个科学的方法或者是一个系统的阐述或者表述,把这个问题描述得很清楚,那这就是论文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这样的一个思想上的提升。有人说论文其实就是一个一手材料或者最好的这样的一个知识,新手的知识或者是更高级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是以经过了大量的分析研究,然后最后形成了一个体系,然后展现给人们的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呢,应该是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然后能反映一定的这个现实问题的。我觉得是很有技巧或者是这是论文的精髓所在,而且这篇论文整个看下去,一点都不枯燥,也不像一篇学术文章,一篇我们传统也看到了那种枯燥写论文的样子,所以说其实就是把握住一些前沿的理论的内容,还有一些前沿的趋势的东西,然后去通过你的学科视角切入,然后可能就能找到一些比较有趣的或者是前沿的一些观点,然后再把它用论文的方式给他描述出来。这样的论文我觉得就是一篇作文,我还概括了5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你的观点很新颖,关键性就比如说,我现在大家都在说什么什么什么事情,但是有一个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那这个观点行就可以进行对它进行结构,比如说之前我们媒体研究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当时在研究的时候都可能很多人就说媒体融合都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然后指传统准备怎么去做网站、怎么做APP、怎么做微信、做微博,其他人准备去转型等等等等我们大部分的媒体中和文章都是会从这个角度切入。但是我就提出了一个媒介的逆向融合的这样的一个观点,然后这个观点写成一篇论文,那你想如媒体现在也反向融合传统媒体,比如说我是以Facebook为案例,而Facebook他是一个很大的社交媒体,那他也去去跟传统媒体进行一些案例上的融合内容上的融合流程上的融合以及传播方式的融合,然后他也会去,在传统的媒体上发声做广告,然后他也会去再去做一些更新的媒体,比如说in what's up等等这样的一些媒体太会去收购他们,那这些就可以说是一种逆向融,也就是说新媒体也可以是逆向融合传统媒体,那就这么一个观点,那我就写出了一篇,就是相当于是也是比较好的论文吧,所以说其实这第一个就是观点,要是你的观点是不是跟你现在的常规的观点,有这样的创新点,如果有创新点的话去抓住一个案例进行结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材料性,比如说这个材料是以前没有人写过的,之前我做这个门店就大家都知道我写那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我就写两遍媒体,但因为每天媒体它就是一个新的东西,他没有人写,基本上是没有关系的,在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关于政治啊,经济方面的一些分析,但是对于媒体的这个研究室比较薄弱的,所以说如果你这么写,你都是一个比较创新的东西,基本上是一手材料,所以这第二个就是材料性,你要找到一个在你学科领域里面,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去做了这么一块内容,这个就是你的新材料,那第三个就是方法新,方法就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都是这样的,可以说是定性研究吧,很少有定量的研究,而且很少有实证的研究啊,一般都是非实证的这种分析,他其实时政虽然看起来很难,但是找到方法其实也是不难的啊,现在我们在学校可以看到大量的这种实证的论文看起来很复杂啊,弄一堆图表啊,弄一堆公式啊,然后得出了一个看似好像很浅显的这样的一个结论,然后我们可能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实证研究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用,但是其实实证研究还是非常有作用的,然后说到这个研究方法呢,我觉得可以在今后的这个课程之后可以大家多讲一些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那第四个是这个论证新啊,这个论证也就是说这个论证过程是比较鲜明的,原来我们一般都是三段式啊,首先提出是什么,然后就是为什么,然后最后又能怎么办?对吧,这是我们传统的一个作用的做法,然后基本上我们现在都能掌握这样的很简单的三段论的方法,但是其实也有很多颠覆我们认知的这样的一些论证方法。比如说刚才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这个微信群里面的这个啊,他的这个里面的这个这个这个它的结构就是它完全颠覆了以前我们认知那种三段论的方式。就是第一是什么、第二为什么、第三是怎么办这样的。这样的结果完全不是,它是通过一个个的案例然后不停地串起来然后不停地做设问然后不停的提问不停的思考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论证。所以说我觉得这样的论证方法是我从来以前没有见过的,然后这种方法也让人听起来非常好,而且非常能接受他的所有的观点,而且在不断的这样的深入提问中你的思维其实是得到了一个提升,所以说这样的论证,我觉得我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样的优质的论文,然后可以去颠覆一下我们自己原来的这种传统的三段论式的论证方法。第五个就是这个选题新,选题其实跟观点性有点类似,但是它还不太一样,因为这个选题应该是在你的这个认知里面或者你现在这个领域里面已经写过的,但是呢,还没有深入去研究的这样的东西啊,这样的选题是值得做的,而且还有很多是跨学科的选题。比如说我原来做这个期刊APP的研究,那期刊和APP ,APP是一个新出来的一个传播形态,然后期刊是一个传统的形态,那其他都是做APP,那现在做APP的过程中它会发生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待解决的东西,那这个解决的东西因为刚开始出来没有多少人去写,所以我就找到了这么一个结合点,就在这个APP,大概写了10来篇论文或者是还出了一本书,所以说其实你只要找到一个好的选题可以在这个选题上深挖很多东西,然后不同的方面。然后你就可以去研究,写比如说我写时尚类APP,教辅类APP,然后等等等等就是这样的期刊APP,然后你把它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我还可以就某一个话题比如说人民日报的APP集群,还有包括哪个哪个集团的这样的APP的发展等等,就是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构这个选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就可以通过一个选题去扩展到很多篇的论文,所以我就觉得这样的一个方法是一个,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课程中我可能会更多地跟大家讲:首先怎么选题,然后或者怎么去做论证,然后方法,材料。观点怎么去创新。然后我紧紧地围绕这个创新区来讲,可能才会给大家一些启示。由于篇幅问题,这边关于论文写作的相关的一些我就只能分享到这里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可以在下方评论,我会比较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

叫化仔

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的大致步骤

很多写作论文的人都知道,要完成一篇较大的论文,准备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一旦真正准备好了,动手写作的时间不过数天到数周。以下是达晋编译简单总结出来的,撰写一篇论文的大致步骤。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从广义上说,只要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有些作者是第一次写学术论文,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对选题难以把握。如果选题过大,可能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所以,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影响。以达晋编译对论文的选题经验来看,选题可从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对比性的话题、以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有新角度插入的老话题、刚冒出来的本专业新问题等方面来考虑。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或者叫文献检索。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备。因为有些中文学术资料在网上没有,需要手工查找,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拉丁文资料,特别是英文资料虽然由于网络传播的方便条件,相对好查询,但是不少资料即使找到了目录,真正能够阅读到,仍需要作者不懈的努力。全面搜集资料既可以避免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也可以从中启发思路、产生观点,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第三步,提出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在动手写作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具体观点是什么,可以先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再通过许多证据、材料来论证这些假设是否是成立的,从而形成论文的主体;二是具体论证什么问题,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涉及论文的核心思想或论证主题,应当明确,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即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虽然不同的研究取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如今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例如,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到了写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往往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第七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关键词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应当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

不差米

如何撰写学术性论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我受学校科技处、研究生部以及校团委的委托,给大家作一个题为“如何撰写学术性论文”的学术报告。这个报告以前在浙江省几个高校给青年教师作过,今天的听众不同,大部分是学生,只有少量的教师。对于大学生来讲,如何撰写学术性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听这个报告,可能在某些地方有点吃力,我会尽可能把知识面、知识层次给压下来,就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展开讲解,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让同学们听完这个报告以后对写学术性论文时有个大体框架的了解,以后在试写学术性论文时能够从今天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帮助,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就感到聊以自慰了。我们首先讲一个我们在做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社会学等其它科学的学术性论文时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即学术性论文的规范问题。什么是规范问题呢?概而言之,规范问题就是在符合学科本身要求的边界范围内、以该学科特定的概念或范畴来解说问题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如果你写论文时专业术语很少,散文式的语言或大众化语言很多,那就不是学术性论文。学术性论文有结构要求,论证和推论比较严谨,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譬如,我们研究社会的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或政治问题等,学术性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规范有一定的严谨性,它要求我们在对问题作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论证,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既要关注逻辑学理也要关注现实与判断或推理之间的关联。举例来说,我们对某种现象作出“程度”判断时,说这种现象一定是这样,有可能是这样,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是这样,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条件约束下是这样等等,就存在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大家熟悉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这样的歌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很有道理,大家都很喜欢,也接受了这样的判断,但从学术性规范性论文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或者起码说是不严谨的。为什么呢?因为世上只有妈妈好,难道爸爸就不好吗?我这不是为天下的爸爸叫屈(笑声),而是要说明学术性论文的严谨规范。当然,这种规范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问题作出理解或判断时的程度或范围的界定。学术性论文分几个层次或几个类别:第一种是纯理论性的论文。纯理论性论文是对研究对象展开带有义理性的、机理性、趋势性的或规律性的论证,从某一侧面对问题展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和观点,这种论文并不一定要进行实证分析,不一定要数据。现在学术界存在一种现象,以经济学为例,好像经济学论文没有数据和模型的实证分析就不是学术性论文了,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有很多经济学大师的作品并没有运用数学模型,他们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主要通过逻辑论证完成的,如我们所知道的哈耶克、诺斯等等,他们的很多论文都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论文。马克思的东西也很少有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当然,在若干理论假设的前提上运用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问题也可能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论文,这属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多讲。我只是告诉大家纯理论性论文并不一定完全以现实为参照系来进行研究,它主要是展开带理论色彩的描述和论证。第二种学术性论文是实证性论文。实证性论文就是你对观察到的一种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观点,在某些基础理论的涵盖下论证这个观点,并运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分析方法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样本检验,以佐证某个命题或结论是否成立。实证性论文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数据说话,判断是强调客观性,很少有主观性的判断,文章中出现规范分析也是以实证资料为依据。以经济理论研究为例,目前,西方国家和一些海归学者主张用实证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这种研究方法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它强调分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主张广泛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工具,但也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儿所谈论的。总之,实证性论文就是对社会的某一种现象,不认为它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要论证出它是什么样或者不是怎么样,它基本上是靠数据、靠对社会中一些样本的采集来论证的。还有一种论文就是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论文,既有理论又有实证。这种论文的档次要求比较高。例如,写作经济学论文,当你要论证某一经济问题时,首先应该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或源于某理论的启发,或源于自己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理解,并用这样的理论观点来解说某一经济现象应该是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从而把它论证出来。同时,围绕这个论点,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实证资料来佐证这个观点,这样的论文通常既有理论说明又有数学模型,我们通常把这种类型的论文称作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论文。这种论文相对而言跨度比较大一点。为什么说跨度比较大呢?因为这类论文要求作者的理论素养比较高,要求作者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等问题有洞察力,要有理论概括和表述能力,要有一整套搜集资料、构建模型、取舍和处理资料的能力。那么,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这三类论文,究竟什么样的论文质量比较高呢?这就涉及到写论文的其他问题了。论文写作碰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谋篇布局。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同学们注意。谋篇布局非常难。这有点类似围棋中的开局,在座的同学可能有人会下围棋,下围棋会碰到开局。一盘棋的布局好,相当于你文章的结构安排;文章的悉心论证相当于围棋里的“手筋”,而论文写完后的概括,则相当于围棋的“官子”。围棋从开局到“手筋”然后到“官子”这三个阶段,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论文的谋篇布局→论证→结束语。谋篇布局,对于不同的作者,或者说对于不同知识面和眼界的作者是不同的,说得俏皮一点,人身上冒的气不一样,谋篇布局就不一样。同样一个问题的论证,张三的谋篇布局是一回事,李四的谋篇布局很可能便是另一回事。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从同一作品的翻译也能感觉到。中国古代科举在选拔进士时,往往重视文章的谋篇布局。例如,在考与政治、经济、军事和伦理有关的策论时,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策论文章,其谋篇布局一般比普通进士要好。谋篇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立势。关于立势的问题我们下面还要谈到。总之,谋篇布局布得好,论文就成功了30~40%,如果你的论文布局布得不好,会损害别人对你文章的理解。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过程,是一个人逻辑思维展开的过程;逻辑思维混乱的人布局肯定不好,如果你的逻辑思维比较清晰,结构比较清爽,那么你的论文档次就会比较高。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文章的谋篇布局确定以后,便是文章写作的结构安排问题。假如你写一篇题目为“X”的论文,这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六个部分、四个部分来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会写论文的人通常会犯一个毛病,比方说一篇论文的内在要求是A B C D E顺序的结构安排,他A 可能写对了,但如果C放在B的位置,或D 放在C的位置,这种倒置就引起了结构混乱。文章的结构安排该怎么学呢?这就看你的修养了,就是你书看的多不多、平时写得多不多,对别人的好文章关注得够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周围的学术氛围好不好。论文比较难写。文章写得好的人,书一定写得好;但会写书的人,不一定会写文章。这句话同学们要记住。文章就像一个压缩饼干,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文章要你在规定的篇幅内把你的观点说出来,一切与文章没有关系的统统不写,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可言可不言”。“不言”这个难度很大,比如,很多同学甚至一些老师,在文章中写了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话,死活不肯删掉。如果你水平比较低,可能看不出来,但水平高的人就会发现这是败笔。书可不是这样,它是一个膨胀体,即便作者写了一大堆与主题不相干的内容,读者也难以觉察或不会责备。现在学术界评论学术水平的高低,一般以论文来衡量,就是这个原因。我经常给别人改论文,当发现一些与文章无关的内容时,经常将其画圈标注,建议删除。但一些作者就是舍不得删,这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其他该写的内容补充,或许是因为文章本身的拼凑性质决定了作者难以将这些内容删除。舍不得删掉与论文主题不相干的内容,是思维、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干瘪的一种表现。其实,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很多话好说,只是当你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深思维时,你才感觉到没有内容可写。这个问题的讨论同文章的结构安排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讲,结构安排处理得好,“可言可不言”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在文章结构安排中,暗含着另外一个在学术要求上比较高的问题,那就是一篇文章应该有一条主线。你的一切论证,一切旁征博引,一切数据的采取和数学分析,都要围绕这个主线转,千万不能偏离这条主线。有的同学不会写论文,有些老师自认为写论文写得好,其实文章中的很多内容与主线没有关系。这条主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论文的题目。你论证的东西要同这个主线有关。用我的观点来说,论文即便写的飘飘洒洒,但要形散神不散。比方说,你在论证A这个问题时,这个问题涉及到A1、A2、A3 、A4、 A5这五个子问题,我们在论证A问题时,会经常将A1、A2、A3 、A4、 A5中的某一问题延伸出来,但不要忘记必须再回到A问题上来,也就是说,要始终围绕A这个问题转。如果你把A问题丢掉而飘飘洒洒地写到别的地方去,那就是“形散神也散”了。例如,你在教工路校区门口,人家问路,问你武林门怎么走?你应该在告诉他南北方向的前提上,指出往南过第三个红绿灯往左拐,再过几个红绿灯就是武林门;如果你在指路时强调第二个红绿灯的旁边有个“九百碗”快餐点,介绍这个店的面条如何好吃,对这家饭店的面条大加评论,那就跑题了(笑声)。这个比方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你想想你的论文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会把一些没有关系的问题写在纸上呢?问题出自哪里呢?大学生或大学刚毕业的人写文章有一个共性,偏好于散文的写作方法,喜欢用一些带有文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问题,试图在学术性论文中描绘出一些画面,这是没有用的。学术性论文,不管是社科类的还是理工科类的,都要求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论证要朴实,把问题讲清楚。当然,在论证问题时,有时也选用一些词汇来升华对问题的描述和揭示,但这种情形通常只是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而不是长篇大论。要记住,文学性的语言在学术性论文中出现的频率不宜太高,否则就会偏离主题。社会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的交叉,这种交叉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模型的数学处理越来越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除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法学甚至包括政治学、历史学也开始建立模型分析。模型究竟该用不该用呢?我的观点是该用的时候用,该不用的时候就不用。那么,在何种情形下要用模型呢?如果论文中的理论性观点蕴含着一系列的变量,这些变量可以通过线性函数或非线性函数或一个抽象的模型能够把它客观地表现出来,则这时模型就应该用。模型是为你的观点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现在有很多人先找一个模型,然后竭力寻找一个观点去附和模型,这种“为模型而模型”的方法会使文章散架,那是肯定不行的。其实,非数学的学术性论文在运用数学模型时有个建模问题。建模要求你对所研究的对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要大体上把握该问题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有合理的前提假设。现代经济学强调分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对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运用有严格的规定,在座的同学如果喜欢模型,不妨找一些介绍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书去看看。不过,并不是所以问题的论证都必须运用模型。我比较同意林毅夫教授在给北大学生演讲时所提倡的观点:任何一个经济问题既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模型表达。当然,用模型处理问题有优势的地方,模型能帮助迟钝的人脑在解决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时的滞后现象。一般来讲,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的逻辑思维有时会出现某些间断点或断裂层,而模型会以直观的形式把它们衔接起来,这是模型的优点,但模型也有缺点,因为模型中通常暗含着一系列作者没发现或根本就不成立的假设,一旦把这些假设抽掉,模型就不成立了。在我看来,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论证,最好先用文字表达出来,然后再用模型去演绎去论证,那就锦上添花了。如果你先搞一个模型,然后把社会问题硬往里塞,硬说这个社会问题与模型有关,这样的文章就不好了。论文质量的高低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下面,我们提纲挈领或在高度概括的层面谈谈这个问题。高档论文是什么?一般论文是什么?下三流论文是什么?一般来说,高档论文一定有自己创造出来的独到的观点,在论文的论证中,你把它说圆了,或者说把它说清楚了,别人能看懂。有一点有必要说明,论文观点的对和错不是最主要的,学术嘛,本来就是争鸣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是绝对的东西就没有学术讨论的必要了。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对的东西,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尤其如此。这使我想起恩格斯的名言:世界上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只有这句话本身是绝对的。同学们在学习写论文时不要时刻关注论文观点的对与错,寻找真理,是学术研究长期探索的过程,不是一篇论文的结果。有的同学会问:我这篇论文真的是我独立思考写出来的,观点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那算不算高档论文呢?高档论文除了观点的要求外,还有写作的要求,观点新颖,但如果写得很差,别人看不懂,论文的档次就没有了。关于观点的问题,有一点必须注意,如果你所提出的观点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已经有了,而你没有涉猎到这样的文献,即便是你思考出来的,也不能算是你的观点,尽管你不受抄袭的谴责。这就是说,高档论文的观点应该是别人没有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必须重视学人的道德准则:学术是无法欺骗的!你可以骗到很多桂冠,如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等,但你的学术性论文是骗不了人的,为什么呢?假如说你是靠抄袭别人的成果出名,人家开始看你的论文,张三不知道,李四不知道,李四不知道王五可能会知道。这个论文不是你的论文,以前别人写过,这个观点在国外的某个杂志上有,要是他马上就把你抖出来,怎么办?所以在这里面就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发现新的理论观点,找出一些原创性的东西呢?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年轻人读了很多书,为做学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论证出新的理论观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不仅需要读书,也需要有生活的底子,是需要历练的。按照我的观点,如果不对生活进行长期的思考,不经常动笔写东西,而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便你从哈佛大学拿了个博士学位,也一时难以有新的思想;要想创造出很新的社会科学成果,必须是脑子非常好的人、并且在学术中遨游到35岁左右,才能逐渐找到别人确实没有论证过的观点,才有能力把它论证出来。到了这样的阶段,你所写的文章的档次就会提高,将来做学问的成功概率会达到百分之五十。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同学们参考。讲到新的学术性观点之提出这个问题,我给同学们一些建议:你们以后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碰到非常好的选题或观点,而你目前的条件和能力无法论证时,怎么办?我的意见是:握住它。这有点像买了一支好股票一样,千万不要只涨5%、8%就把它抛了。如果你把这个好选题或观点过早抛出,写得又不好,在一个很差的杂志上发表,而别人看到你的观点受启发,把它加深拓宽并理论化系统化,这个新思想新观点就跑到别人那去了,这种事情在学术界是屡见不鲜的。将一个新观点按照学术规范把它论证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学术生涯需要历练的道理。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写出被同行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有一到两篇就属于高手,一般人一辈子写不出一篇。可能有人会问:何老师,你一辈子写的高水平论文多不多?我究竟有没有写过高质量的论文,不是由我说的,我说也没用。学术界有一个市场,这个学术市场是要接受学者检验的。我在04、05、06年的《光明日报》上发过几篇文章,就这类问题谈过自己的看法。学术市场不是靠你一个人去蒙的,我说自己的文章是全国一流的、世界一流的,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学术同行认为你的文章水平高,那才是好文章。打个比方,我和张三是同事,两人搞的是同一种理论研究,但彼此之间矛盾很深,他写了一篇好论文,我不能也不敢说他的论文质量差,那才是真正的好论文。什么是二流论文呢?在我看来,就是对前人的某些研究成果或某一观点提出修正性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论看法或见解,能够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把这些看法或见解表述出来,这样的论文可以理解为二流论文。什么是三流论文呢?三流论文就是剪刀加糨糊,把X的文章拉过粘一段,把Y的文章拉过来粘一段,在网上随意复制而串联成文,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并且结构安排、逻辑层次、学术规范等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写学术性论文,搞清文章属于哪个档次很重要。我经常给同学们讲,一个人一辈子的学术成果好比是一个宴席,好的文章是龙虾、鱼翅和鲍鱼,差的文章是炒青椒、青菜萝卜等。以我们浙江请客的宴席而言,没有龙虾、鱼翅等的宴席不是高档宴席。有人说自己发了几百篇论文,如果别人问你代表作是什么,拿出来看看,结果是没有。那这几百篇论文有什么用呢?唐朝诗人张若虚一辈子只写了两首诗,一篇《春江花月夜》使其成了大家。假如你一辈子能写一两篇在学术界引起关注的论文,我看足矣。因此,好论文、差论文,你自己心里要有数,能否碰到好选题,直接决定论文属于哪个档次,千万不要将一流选题用二、三流的写作方法来处理。在座的经济学院的同学比较多,我来谈谈写经济学论文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文章的理论描述或论证要同现实有结合,经济学论文要把中国的问题结合起来写,应该尽可能在基础理论的涵盖下把中国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最好不要空谈,这样的论文就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比较好的论文,容易发表,也容易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一旦把中国的实际问题放进去,论文的实证分析就翔实了。另一个值得同学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写文章的主要难点在于让别人看懂,而不是仅仅自己懂!假若你写的文章只是自己看得懂,那就麻烦了。你总不能站在所有的读者面前解释“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呀。近三十年来,我读了大量论文有这样一个感悟,某君的研究领域我只是略知一二,但如果我能大体上看懂他写的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论文,这篇论文就写得比较好。如果你写的文章只有你一个人看得懂,这篇论文就一定不是好论文。写学术性论文必须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文章只是自己看得懂、别人看不懂,是最糟糕的事。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写文章要处处为读者着想,笔笔为编辑交代”。这句话背后的意味是:文章本身会说话。你给杂志社投稿,编辑看不懂你的文章,把你的文章枪毙了,你就把编辑骂得一塌糊涂,你骂的时候是不是要反省一下自己:你骂得有没有道理?你的文章编辑没看懂,当然是退稿。我不知道有的同学想过这些问题没有?学术性论文让别人看懂不是件容易事,这涉及到论文写作的方方面面,我来说说相关的方面。从事某一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论是管理学或经济学,还是法学或社会学等,你要想写好文章做好学问,不能只懂一个学科,这是我做了20多年的学问得出的一个很深的体会。比如说,你这个人不懂历史学,就不能“登泰山小天下”。不懂历史的人是很可悲的,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在一个懂历史的人身上,可能是一件小事情;如果发生在一个不懂历史并且心胸狭窄的人身上,有可能会跳楼。做学问要懂得哲学,哲学会帮助你思辨。有人可能会说“我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懂那么多的学科”,请你记住,很多东西并不一定要懂得很深,对于众多的学科,你要蜻蜓点水般地知道一个梗概就行了,并不要求你全然知晓。知识面宽对做学问大有帮助,常常听人说“写小说的人大多不是学中文出身的,学中文的人往往写不好小说”。很多哲学家也不是学哲学出身的。这就反映了知识面宽的重要性。国外的博士学位被称之为PHD,PHD是哲学博士。我们懂一点哲学,并不要求把哲学家的箴言警句背牢,而是要感悟生活要有哲学思维,生活中有很多哲学启迪:它会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选择行为,人的思想、心理活动等等。社会科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的,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研究人当然要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以经济学的研究为例,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人的选择行为,只有对选择行为有研究,才能研究资源配置。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理工科的学生瞧不起社会科学。他们认为社会科学比较空,后来有几个理工科的学生搞经济学研究,发现研究经济问题比理工科还要难。我们可以作一对比,如果你本科是学材料的,毕业后可以将材料是如何构成等说上一大串;如果经济学本科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把经济学的要义说得很清楚!谈到对人的研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或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定会识人和用人。不识人不会用人,你这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成大事。历史上有很多叱咤风云的人,最强的本事就是会识人和用人。比如说曾国藩,他的个人能力并不是很强,他之所以成为清朝的江南柱石,就是因为他会识人和用人。曾国藩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识人用人,他把这招功夫教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在中青年时代正是由于会识人用人,才成为清庭的文华殿大学士。研究社会科学要研究人的心理世界。你或多或少要懂点心理学。世界上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产生最大影响的有三个人,一个是达尔文,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弗洛伊德。众所周知,达尔文研究自然人,他揭示了人是由猴子变来的,根本不是什么上帝创造的,他的理论崩溃了西方“政教合一“的制度。现在有人瞧不起马克思,理由是他的理论不符合现实。但从写文章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评论某个理论家,倘若完全以他的理论的对或错来评定,未免有点狭隘了。马克思的文章逻辑好、语言美、知识面宽,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我看,如果你能撇开对与错,把他的作品读下去,读得津津有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修养。弗雷德研究什么呢?达尔文研究自然人,马克思研究社会人,弗洛伊德则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他以“泛性主义”作为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的基本分析框架,开启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天地。社会科学的研究被他们三个人分家了。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宽,研究方向十分新颖。不过,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只是具备了写文章做学问的一般性基础,写好论文还必须懂得各学科的关联,这便涉及到各种知识的配套运用问题,这个能力要靠自己去摸索,要经常去看论文。我建议同学们多看论文,少看专著,专著中间重复的东西太多了。要选好的论文去看,一看就懂的论文少看或不看,一点也看不懂的论文不要去看,部分看得懂、部分看不懂的论文,则是阅读的主要对象,这类论文对初学者的帮助特别大,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求教于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这样你可以学会很多东西,如果你在此基础上学习写论文,一定会有所进步。因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复杂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你自然会关注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会逐渐掌握写论文的精髓。一篇好的论文是在符合学科规范的前提上讲究逻辑和义理的,一篇不朽的文章还要求作者诚信地做人,所谓道德文章就是这个含义。逻辑和义理对文章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一个有关曾国藩做学问的故事,曾国藩在办团练前有个深谙程朱理学的老师,名字叫唐鉴,曾国藩曾向这位老师请教如何才能把文章写好,唐鉴回答了六个字:“义理通,文章达”。我们可以将这种义理理解为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关联知识点,你掌握了学科的基础,懂得了研究对象现象和实质,知识面宽泛就有可能把文章写好。文章怎么选题,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问题。文章的选题可能因人而异,水平高的人看了别人的论文就能选题,水平差的人文献看得再多,也可能找不出好的选题。不过,文章总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论文写多了选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水平高的人看看别人的文章,或许会受其中一两句话的启迪,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选题。这种情形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解释。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是“潜意识”,一种是“明意识”;作者对自己文章的主要观点清晰,属于明意识,但有时论文中流露的思想观点,作者并不一定清楚,这可以解释为潜意识;当这一潜意识反映出非常好的思想,而作者又没有明确给予论述时,往往会成为学术高手选题的目标。原作者对好的思想观念没有明确的意识是一回事,它的客观存在是另一回事。如果你看文献时能够把原作者仅仅具有潜意识的新思想找到,将其作为一个选题而写成一篇论文,应该说是受到别人文章的启发而不是抄袭。我有一个极端的看法:一个高手把别人的万字以上的文章看一遍,什么资料都不找,可以写一篇与这个论文仅仅存在弱关联的论文,并且原作者还不会发现这篇论文是受自己论文启发而来。论文选题很难,但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老子“天下事,无可不为”的思想。不考虑对与错,社会科学问题没有论证不出来的,你能在论文中将自己的观点论证出来,就算是成功,学术思想不受真理标准的约束很重要。现在许多经济学人总是考虑要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思想是不利于思想创新的。在我看来,经济学家是提供理念的,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家先提出理念,至于这个理念对不对,可由那些分析实际问题的学者在应用的层次上去检验。理念的创新需要有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选题的最重要的条件。我曾经看过商务印书管在六、七十年代翻译的一些名著,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二流的哲学家不搞哲学,研究经济学成了一流的经济学家,二流的经济学家不搞经济学,去研究金融学、财政学,居然成了一流的金融学家和财政学家。这非常有意思。大数学家和哲学都有关系,如果不懂哲学那就成不了大数学家。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哲学思想,他怎么能怀疑牛顿力学,怎么会有相对论?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两个新的中心概念,有了这些中心概念论文就撑住了。为什么要有中心概念呢?中心概念通常是论文最主要思想的凝聚。以经济学为例,科斯有交易成本,马克思有剩余价值,威廉姆森有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讲的,从小的方面来说,一篇论文要让别人看到非常闪光的关键字,而这个关键字非常朴素并且能够揭示和贯穿问题研究的始终,如果文章能通过关键字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关键字将整个论文质量的高低将起重要作用。关键字就是关键词。关键词是起引导作用的,就是普通的词。别人要了解你的文章,往往是通过关键词的。关键词是起提示作用的,但并不是说有好的关键词就会有好的文章。关键词怎么界定呢?这是个学问。学术性论文的关键词要朴实,千万不能花丽,使别人看不懂,论文有关键词,有利于问题的揭示。关键词的选用很重要,我们可以考虑用某个关键词为核心来命名论文的题目。讲到论文的题目,有的人文章写好了,发现题目和文章的内容是不吻合的,论文的题目只同文章内容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吻合,但如果高手把题目改一下,论文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论文题目不准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质量。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常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热点问题要不要研究呢?热点问题是应该研究的,这对选题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要求。如果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很多,你继续在社会表面现象上来寻找这个问题的选题,是不会有新颖选题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转几个弯来对这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这是选题技巧,因为浮在表面上的问题容易被人察觉,除非你是第一个展开研究的人。能够被人的直观意识直接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这样的选题很快就会爆炸性地出来。做经济学的学问,我倒不赞成一味选择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有一个宗旨,不强调热点问题,这点跟《经济研究》不一样,《经济研究》往往喜欢搞一些经济热点问题。不追求热点,实际上是选择永恒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永恒性问题的研究要求学术比较厚实,所研究的问题20年后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我前面讲的“义理”问题。追求义理性的学问,不会因为国家领导人、产业政策或国际形势变化就发生变化。有很多人读了博士以后开始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选得好不好,对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弄不好的话,你学问就做不好。研究方向与选题是相关的,选题主要是靠思想,你拼命去想,苦思冥想,人的潜意识是很大的。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有现实和潜在的区别。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需要挖掘,市场的潜在能力需要竞争来实现。如果你不冥思苦想而只借助别人的文章、别人的书、别人的论文,实际上你是把脑袋交给别人了,这实际上是非理性的选择。不相信自己是做学问的大忌。现在我们谈一谈写论文的技术性问题。这类似于围棋的中盘。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只能泛泛而谈。曾国藩对其子曾纪泽的一番做学问的教诲,或许对我们掌握论文的写作技巧有所启示。有一次,曾纪泽问曾国藩如何才能把文章写好,曾国藩摸摸胡子给他讲解一番,我把曾国藩的“真经”提炼成六个字:圆润、行气和神合。什么叫圆润呢?圆润是基本功,就是你的国学底子好,语言非常的准确,没有错别字,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从容自然。有很多同学写文章,前一句与后一句没有关联,主语偷换了,甚至没有主语,这样的句子人家看不懂,只有他自己看得懂,常常把口语化的东西塞进去,那就不圆润了。我觉得一个喜欢学习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应该学会圆润,这不是很难。我们现在对文字的要求不像以前那么高,只要语言表达清楚,没有歧义,语言逻辑比较精炼,那么你就基本上达到了圆润的要求。所谓行气 ,就是文章的写作,从头到尾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将文章分割成n个部分拼凑而成,具体地说,就是结构安排比较好,段落与段落间的衔接比较井然,层次安排有清晰的递进关系。这些要求有点高,需要慢慢地摸索。文章分几个部分写,是由论证内容决定的,后一部分应该是前一部分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为了篇幅的需要来拼凑。这种自然延伸的过程就是行气的过程。例如,一篇文章的选题和论证内容客观上要求有五个部分组成,你不能只写三个部分,或者为了形式需要,不合逻辑地拼凑成五个部分。有的同学的毕业论文用粘贴的方法完成,那肯定不行。行气还有另外的要求,那就是结构或段落之间的合理衔接,哪个部分放在前面,哪个部分放在后面,则是行气的具体要求。行气的难度要大于圆润,论文的结构安排不好,逻辑思维不好,文章的气就不顺。什么是神合呢?神合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文化主要由“静、忍、和”三字构成。老子说“静心天下正”,一个心不静的人做不好事,无论是哪一行都做不好,这就是“心不静万事休”的道理。忍则体现做人的修养,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就是“和”文化的要求。古人云“万音和成乐,万民和成邦,万邦和成国”,天地和就是“致中和”。文章的神合,就是要求立意、论证、写作过程之间的和谐。文章达到神合状态,要有神韵和回味性的东西,这个难度非常大,需要一辈子的努力。文章通常由内容提要、中心内容和结束语几个部分构成。写论文切不可面面俱到,不要把问题搞得太复杂,要以问题的论证为主要目的。这需要你对内容的安排有剪辑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复杂问题是可以简单化处理的,而简单问题有时有复杂化的需要。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有没有新意,要善于将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论文中当作大问题来处理;要善于将别人论述得较多的问题,作为一般问题来解决。当然,这需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内容提要是告诉读者论文写的是什么,论文要表达什么思想,就这么简单。这是有套路的,它与名词解释有点相似。名词解释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事件以及这个事件发生的影响。比如说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拘捕了当时国民ZF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事件对推动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作用。内容提要就是介绍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介绍自己的观点有可能的创新,文章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或介绍论文的分析层次等等。千万不可将其写成是意识形态的说教。有些人不会写内容提要,他怎么写呢?我这个论文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你千万不能这么写。论文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最好不要直接写出来,高质量论文,你读完了,意义和价值就自然流露出来了。有的同学写论文,一个劲写价值1、2、3、4,意义1、2、3、4、5,这种行文方式很低挡。借助于序数词来写文章,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当然,也不否定在讨论某一细节问题时用序数词表达。如果整个文章的框架是用一、二、三、四来套(一)、(二)、(三),再套(1)、(2)、(3)、(4)等,甚至用英文字母来逐级套下去,这样的结构安排和论证顺序,实际上是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否定,否则你不会用这样的方法。比较高档的写法应该是:交代论文要研究什么问题,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来研究,论文是对某个理论问题的修正或理解,说明论文的某些观点成立可能对基础理论或应用和实证的研究,会扩大对某个问题的研究视角。这就是很好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很重要,你投稿投给编辑,编辑首先看的就是内容提要。我给研究生辅导时很重视内容提要。外面专家哪看你这么厚的博士论文,主要是看内容提要,提要写得漂亮,印象分就高,负责任的专家会看论文的结构。你们想一想,你给人家200元,要人家读长达20几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这怎么可能呢?因此,内容提要很关键。举一个我自己切身的例子,2002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第3 期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市场体制下的投资传导循环及其机理特征”,这篇论文2万字,初稿时的内容提要是800字,后来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其压缩成200多字。你千万不要把内容提要写得太臃肿。论文的关键词选择要准确到位,3到5个就可以了。要把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或范畴在关键词中反映出来,让人家知道论文研究的是什么,以便别人好索引。文章写完后通常有个结束语,结束语是个泛泛的说法,可写成“补充性说明”,也可以写成“余言”,也可以写成是“对问题深入研究的几点看法”,或“关于问题的进一步探讨”等等,这些都是结束语,并不一定要有“结束语”三个字。结束语是文章的自然走势,是文章的余味。结束语具体怎样写呢?一般要求把前面的内容高度概括,对论文中有可能没有谈到而引起别人共鸣的问题,在结束语中说一下,也可以从侧面涉及一下论文的价值。文章千万不要把话说绝。有的同学动不动用“我认为,我的观点是什么”,又说别人的观点没有道理,甚至把别人的成果说得一塌糊涂,这样不好。要切记一句话:写文章是要在探讨的过程中说问题。什么叫傲骨犹存呢? 就是对这个问题研究在表面上很谦虚,骨子里冒傲气。即便是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也要在微笑中辩驳。这个道理有点像打太极拳,太极高手把你肩膀一抓,他脸上还在微笑,但你身上疼得要命;也有点像高明的在微笑中紧握拳头的政治家。写论文要在探讨中说问题,把不同角度都考虑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能把句子写绝了,动不动就下结论,不是说结论不能下,结论要在关键的时候下,然后再回到探讨中去。我们对问题的研究或评论,一般要以平行的方式行文为好,不要过多地用关联词,你关联词用多了,就把句子写绝了。你前面用了“因为”,后面肯定要有“所以”,即便不用“所以”,也有“所以”的味道;你用了一个“即便”,后面就是“但是”,这样就把句子写绝了。其实,论文中的很多地方不用关联词,用平行的方式来描述是很好的,这样,文字会越写越多,有利于表达思想。你检验一下,一篇文章写完后,看这篇文章有多少关联词,关联词越多,文章就会越干瘪。同学们以后写论文少用关联词来试试看。论文的结构安排是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结构层次有个过渡问题,文章进入下一层次时要平缓一点,千万不能太陡,让人家搞不清楚就过去了。文章好像一条平滑的线,在这个平滑曲线上,每个地方都应该是“可微分”的,千万不要出现拐点或间断点。现在有一倾向,认为中国学者文章写得没有外国人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还是有好文章的,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岂能没有好文章?!当然,如果你看到的是二三流的文章,有这样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一流的好文章,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看?我读书的时候,一篇好文章我要读将近20遍,你们可能不相信。好文章对我有很大启发。要学会大家的笔头功夫,首先要读他们的文章,要经常性地学习写作,你的第一篇好文章没有5年的功夫是写不出来的。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你会碰到很多跟主题相关的问题,问题之一是大题小写,这要求有非常强的能力,一般人做不到,钱江晚报的记者绝对写不出“人民日报社论”;问题之二是小题大写,这也很难,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把在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写成很像样的学术问题。文章要有气势,不同的人写的文章冒的气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我非常有感受。清朝有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在探花出身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手下有一个很能干的人,名叫辜鸿鸣,是个混血儿,当过北京大学第一任副教务长,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回国后对国学不了解,经过十年努力成了国学大师。他曾在张之洞面前推崇曾国藩的治学之道,张之洞不以为然地认为,文章的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主要在于气势。这就和中国古训“人无气不立”联系起来了。人要有气势,写文章也要气势,这很重要。同学们以后写文章,该发气的时候就发气(笑声)。论文中的注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注”是在行文中不好表达、但对你文章的理解至关重要的东西。你去看一本书,没有“注”的书肯定不好,你把《资本论》翻开看,里面有很多“注”,要学会写“注”。论文的自然段的首句和尾句,要注意一些问题。在自然段的开端,最好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你要表达的内容,要是你不具有这种概括能力,文章就有可能飘了。写文章不能飘,要扎扎实实的,要能在逻辑上取得一致性,不然就容易跑题。认识到跑题和没认识到跑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水平。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你有观点却没有东西可写,写不出来,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你要注意,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是不同的,口头的一些论述,用文字表达时往往觉得不准确、不严谨,这时你要有哲学方面的思考。任何问题都有横向面和纵向面,你对问题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上,这个问题运行状况怎么样,由浅入深,这不就写出很多东西吗?然后以事件序列把它贯下去,这不又是很多东西吗?这样文章就有很多东西可写了,你千万不能对这个问题直接去写,一会儿就把它写干了,写不出来了,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方面,我要研究的某个问题,发表我的理论观点,这时候你心里应该有数,这个学科中关于这个问题很可能有相应的理论观点,你要敢于把这个观点拿出来进行评论、解说,然后从侧面烘托出这个观点的价值。我们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有个“烘云托月”的说法,古代人家画月亮时,不直接画月亮,而是把周围涂黑,留个月牙状,那就是月亮了。用这种方法把文章写实,写透,写扎实。当然,你引用相关性文献的时候,你要以探讨的口气,要评论得比较自然,千万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这样很不好。对文章出现的问题,你要看这个问题读者和编辑有没有考虑到,这很关键。比如我写某个问题,这个问题从哪个角度来论证?实际上写文章有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该写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明显的,那就有义务来论证这些内容,如果还有另外两个方面是别人不知道的内容,那属于无义务论证的内容。对别人知道的内容,几笔带过,不要大写特写;而对别人不知道的问题,你要大写特写,这样学术价值马上就出来了。对别人不知道而自己又越不过去的问题,怎么办?回避。别人不知道而自己有把握论证的问题,你要想办法引起读者或编辑的注意,让他们步入你的思想轨迹上来,你可以将这个问题写实写透,甚至单独拿出来写一篇论文。有的人写文章越写越大,就是这个原因。论文写作不要过分地怕别人不懂,什么话都说,每一细节都解释,这不仅是学生写文章经常出现的毛病,也是高校部分老师写文章时经常出现的毛病。同时,我再三强调写文章不要过分推崇模型。说到模型,有的同学把模型列出来就完了,模型是需要解释说明的,是要“看图说话”的,是要对模型解析的。模型解析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解释是说明什么符号代表什么,但如果仅仅作这样的解释,则是教科书的写法。学术性论文对模型的解释,重点是模型的学术机理,在于论证模型与理论观点的一致性,而不是在文章中放一两个模型完事。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关注模型运用的规定性。最后,我讲一下文章的恢弘和细腻问题。在我看来,高档次的论文是既恢弘又细腻。文章的恢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结构安排和知识跨度,这相当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围棋开局所显示的“谋篇布局”;文章的细腻主要在于对问题论证的逻辑层次和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这相当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围棋中盘所显示的“手筋”;而文章恢弘和细腻的综合,则有点类似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围棋结束时所显示的“官子”。当然,把写文章看成是下围棋,存在着许多值得讨论的内容。中国有许多围棋高手只是在朦胧的层次上将围棋理解为是一种文化,如果学术界高手的围棋水平能够达到专业水准,并且在这方面多发表一些知识化的人生感悟,我们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或许能更向前推进一步。同学们认真而仔细地思想思想,我们的人生难道不是一盘棋吗?!今天就讲到这里,说得不好,请同学们原谅!来源:刘西川阅读写作课作者:何大安

梦精记

看完此文还不会写开题报告,导师真的要哭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01开题报告的结构(一)论文名称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2)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的开题报告应该有文献综述,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该部分。文献综述一般包括: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也是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目标与内容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2)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02开题报告的五个研究方法(一)调查法与实验法1、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2、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1、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就是从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上述标准。2、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实证研究法的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1、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四)文献综合法与个案研究法1、文献综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2、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五)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佐藤

「论文查重」论文写作研究方法

本文由【天诚查重检测 sp8080.com】分享整理,如果您有好的经验或者建议 可以与我们分享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论文查重修改

食之鳅攸

“论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关于论文被拒稿的感悟

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言,投稿后被拒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即便是已经成了教授博导,即便有国家课题加持,也未必能做到投稿“百发百中”,对于一些硕士博士,就更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辛辛苦苦构思撰写反复打磨好久的论文,苦苦煎熬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审稿周期后,再接到退稿通知,确实比较痛苦。其实,被拒稿就意味着要进一步改进,这就从被动状态下强迫你进一步去提升自己。很多能够发表高级别期刊的文章,往往也是经历几次拒稿,不断根据审稿意见反复打磨后,才修成的正果。稿件被拒或者拒别人的稿,个人觉得除了文章质量外,以下四点因素也十分重要:1.格式问题要注重目标期刊的格式规范,尽量在投稿前做对照性修改,毕竟期刊社人手也是很少的,很多编辑审稿量巨大,对于格式不符合本期刊的来稿,第一印象不会太好。也有人反驳这个观点,说老师也不容易啊,要教学要科研还有各种事务,格式问题是期刊社和编辑的责任,不应该让读者“代劳”。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风格,标题、摘要、行文、参考文献、表格、注释、图表等都很有可能有自己的详细要求。你的文章和该杂志的格式相差很大,审稿人自然会觉得你对他们的杂志关注的少,不够真诚,甚至有可能是“海投”的稿件,第一感觉就不好,审稿结果必然不会太乐观。图片来源:千库网2.作者的认真程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非常正确。细节关系成败,很多被拒的文章犯了不少低级错误,错别字、表格图标乱码、参考文献序号错误、中英文全半角混乱、章节标题序号格式不一致、序号错误等等,而这些错误只要作者仔细的多看几遍,完全可以发现,及时修正。这种低级错误是审稿人拒稿的有力证据。3.数据真实性数据真实是必要的,切忌为了方便等目的对数据造假。社科类论文有些学科也涉及到数据和实证分析,用到的数据一定要确保真实。一些编辑或外审专家审的稿件多了,很容易看得出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种为了发表论文而肆意数据造假,是学术道德的体现,很容易进入期刊的黑名单。此外,根据一些数据的推理和分析,也应该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图片来源:千库网4.表述问题行文表述很重要,好的表达让人看了很舒服,也很容易懂。很多编辑和审稿人都是写作高手,而且看得论文太多了,能快速的判别出投稿者的语言功底。因此,论文写好后,还需要反复推敲打磨,“论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是非常对的。完稿后,放置一周,让自己“冷静”下,然后再细读稿件,看看语句是否表达清楚、到位,不要表述不清让人产生模糊不清的概念。与其浪费时间在“投稿——等待审稿——拒稿——转投”的循环上,不如十年磨一剑,直接一投就中,这样反倒能节省时间。捷径未必是捷径,用心才是硬道理。来源:共青团中央、社科学术圈留言爆料欢迎广大网友爆料,无论是校园新鲜事、突发事、烦心事,还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欢迎文末留言,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如有需要将化名采访。反映学生呼声,回应青年诉求,报道校园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中青网教育在行动!合作电话:010-64098582

莫第

基于 SEO 的在线论文网站优化实证分析

基于 SEO 的在线论文网站优化实证分析 —— 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沈 阳 付惠鹃 田晨耕(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武汉,430072)1CNNIC历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日益成为一般用户的网络入口,是整个互联网的流量分发器。有关研究表明,一般网站大约有50%—80%的流量来自搜索引擎。随着大量学术论文的网络化发表,搜索引擎在提升在线学术论文网站用户浏览量和引用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搜索引擎优化(SearchEngineOptimization,SEO)是通过研究各类搜索引擎抓取网页、构建索引以及排列搜索结果的规律,对网站网页进行相关优化,以提高网页的被检索率及提升网页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从而提升网站最终用户浏览率的综合技术。SEO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是尽量提高搜索引擎对某个网站的整体评价,也就是尽可能提高网站的PR值(Page-Rank)。第二是让搜索引擎收录某网站尽可能多的网页。第三是使网站网页尽可能在搜索返回结果中进入前3名。有关研究表明,排序前3和排序4—10的网页点击率差别在100倍左右。第四是网站的网页要么覆盖少量热门高频搜索词,从而带来单个检索词的高搜索量;要么覆盖尽可能多的低频搜索词,从而达到总量最大。第五是尽量让对自己网站持正面态度或中立态度的网页排前面,持负面态度的网页排后面,在前10条关于本网站的返回结果中内容呈现出最大可能的多样性。由于搜索引擎检索结果排名一般由云计算机服务器根据超链分析排名算法自动生成,一般而言用户无法直接控制百度和Google的排名。但是,用户可以通过优化自己的网页,从而间接地去影响上述五个方面。这就是SEO的精髓。只有搜索引擎认为好的网站网页,才能最终带来高流量,有了高流量,加之有一定的质量保证,才能提升论文网站所发表论文的引用率。2SEO的一般规律在SEO中涉及网站和网页的四个相关因素:网站宏观特性、网页内容、网站外部链接和用户体验。网站宏观特性主要包括网页的动态性和网站的独特性。动态网页更新较为灵活,但是不便于搜索引擎检索。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将整站转化为静态网页。网站的独特性也非常重要。大量复制拷贝的网页将极大地降低对网站的评价。笔者的实验表明,搜索引擎收录某网站大量网页后,会启动相似性检测引擎,并将重复网页剔除出收录目录数据库。对于每一个网页而言,内部因素主要是关键词密度。通常人们可能会误解,某个网页关于某个关键词的量越大,就越容易排在前面。实际上,关键词密度一般在4%—7%为宜。太多了,搜索引擎会认为该网页是作弊网页;而太少了,则认为相关度不够。网站外部因素主要是链接的多少和重要与否。超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链接网站的多少来评价被链接网站的质量。这保证在搜索时越受用户欢迎的内容排名越靠前。影响PageRank的三个因子分别是反向链接数、反向链接页面的PageRank,以及反向链接页面中的正向链接数。来自重要网站的大量外部链接对提升网站的排名至关重要。而用户体验将在持续不断的排名过程中占据很大权重。即使某个链接排名第一,但由于相关性太差没有人点击,导致大部分人点击第二条,这样也会导致搜索引擎将第二条提升至第一。除此之外,大约还有百种影响排名的因素,比较重要的有:关键词在URL、header等网页元素中的使用,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中关键词的使用,网页大小,网页新鲜感,链接新鲜感,更新频率,文本主题,网站规模和权威性,网站历史等。影响排名的负面因素主要有:关键词堆积、网站内容更新过频、过度使用JavaScript、图片集中、过度优化、链接不当、重定向、多网站间的过度互联、Flash、Frame、透明文字、HTML错误等。3实证分析本文使用的分析工具主要是笔者开发的ROSTSEO分析工具以及相关网站。 选取“论文”为搜索词,对返回结果排名前九的网站以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返回结果排序未进入前100名)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这10个网站具有一般在线论文类网站的特点,有一定代表性。我们收集这10个网站的全球网站排名、网站流量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等相关数据见相关表格。表1 10网站SEO细节表从上述排名来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搜索引擎收录的论文类网站中排名居中,但是流量和第一、二名差距很大。凡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必能攫取超额流量。以这10个网站的日均流量作为整体,前三名网站占据了大约79.1%的流量份额,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大约占2.1%。对前三名网站的研究表明,排名靠前的关键在于较为彻底的搜索引擎优化(SEO)。由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以“论文”为搜索词的网页检索返回结果排名中未进入前100名,说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如能进行基于SEO的网站优化,在流量上将有较大提升空间。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数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权重和信息产生量。从收录网页看,百度共收录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42400个页面。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以“关键词”为全文搜索词,可以获得95523项返回记录,整个网站的网页检索率为<44.3%。这样的收录比率与原创性很高的论文网站定位似有较大出入。此外,也说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对搜索引擎不友好,没有进行搜索引擎优化,导致检索率较低。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被各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数量进行更细致的数据采集,得到表2。表2“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被各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及PDF文档数量当各搜索引擎收录情况差距过大时,可以断定该网站的页面存在某些问题使其“不友好”地拒绝了某些搜索引擎进行页面读取和检索。也就是说数据差距较大的网站可优化空间较大。从上表可以看出,百度收录的网页较Google为少,而搜狗竟然收录了33万网页,说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页数量不少于33万个。对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而言,该网站的未收录网页数量还是太多。由于Google有一个相似性检测引擎会从网页数据库中删除相似的网页,说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有部分网页和其他网站的网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再分析PDF检索数量可以看出,不管是百度还是Google收录的PDF数量都非常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大量论文都未进入Google和百度的文档搜索库中。这一点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针对上述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相关的检索返回网页的内容多样性及倾向性情况,下面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关键词在Google和百度中进行进一步的检索和分析。在Google的前20条返回网页中,绝大部分都是重复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介绍;正面的新闻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以及《关于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增列为授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成果要求的学术刊物的通知》。而百度的前20条返回网页均为重复的中立的网页介绍,没有什么正面的赞扬性新闻;倒是在返回页面的右侧列举了许多“买卖论文”的网站广告。从上述分析结果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网站美誉度提升上仍有较大空间。针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及各网站的SEO技术细节,再次手工采集数据,获得表3。从表中可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关键词优化、静态网页、网站地图方面均未采取任何优化措施,在反向链接方面占据较大优势。这也是GooglePR值仅为7的原因所在。表310网站SEO细节表4“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化对策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情况、SEO一般规律及表3的细节,可以初步使用以下策略提升网站的搜索引擎友好性。动态网站静态化。目前整个“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均为PHP设计的动态网站,为了获取更好的访问速度及更好的网页优化性,可以将网页转化为静态网页。构建完善的网站地图指引系统,以通过精心计算推出38元价位的“茶之恋”套餐,使得《茶之恋》一上市就保持了旺盛的销量,平均每天达到1100本,合作十分愉快。2.4 协同营销不止是一种促销技巧很多营销人员仅仅把协同营销当作一种促销推广的手段来理解,因而对协同营销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导致效果不理想,浪费了双方合作创造的机会。协同营销的本质是资源共享,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理解,协同各方应当把彼此视为“资源”的地位,认识到对方价值对自己的重要性,发现彼此的需求,实现真正的双赢。2007年4月,《我的千岁寒》首发,内有3枚与众不同的书签,书签正面是《我的千岁寒》中的王朔语录,背面是宝岛眼镜、金山毒霸广告。通常的做法是广告投放这种促销方式一结束,双方合作便终止,而协同营销不应止步于此。在此次合作中,出版社不只是获得了广告收入,还充分利用宝岛眼镜、金山毒霸的店面资源扩大了影响力。出版社和宝岛眼镜在宝岛眼镜旗下众多门店开展了“尽阅千岁寒,眼睛要保健”的主题营销活动,将配镜与优惠购书相结合,相当于整合了宝岛眼镜数量庞大的门店渠道资源,从利用“资源”的高度在广告创意、传播、店面销售等环节与宝岛眼镜深度协同,广告费用、渠道资源、书籍销售三者皆得;对企业来说也不只是把这次合作当作一次性的广告传播,而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双方协同合作创造的机会,线上广告传播与线下活动营销结合。很多企业开展协同营销只是为了降低促销费用,而没有认识到协同多方面的价值,没能将协同营销的“借力”行动最大限度放大,只从“一种促销技巧”单方面来理解,这种认识的缺失,无异于浪费资源。便搜索引擎能够非常方便地检索所有网页;也可将全站地图的XML文档主动提交给搜索引擎,以便被收录。构建完善的引用标识系统,便于其他文献进行引用标注。不应该只提供网页链接让用户引用,因为网页链接具有可变性,只有唯一稳定不变的引用标识,才能保证其他论文作者能够长期引用。构建完善的文档相似性检测系统,将抄袭其他网页的文献从库中删除,从而提升整个网站的原创性。5结 论本文梳理了SEO的一般技术规律,针对在线论文出版网站进行了实证的数据分析,经过系列网站对比,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未采取任何优化措施,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今后可通过动态网站静态化,构建完善的网站地图指引系统、引用标识系统、文档相似性检测系统等方法有效地提升该网站的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最终达到提升流量、增加引用率的目的。从本个案的情况也可看出,由国家和政府运营的学术网站在SEO方面普遍存在意识薄弱、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今后笔者将继续开发数款SEO工具,以便对数字出版的其他类型网站及中外网站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甲壳虫

撰写论文之前你应该明白:何谓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大学本科在校生,那么恭喜你了:要毕业你必须完成毕业论文。如果你是一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了,那么也要祝福你了:要拿学位证你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如果你是一位研究员或大学教师,那么恭贺你了:要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顺风顺水你必须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正如流行谚语所说的那样:“不发表便灭亡”。显然,学术论文已经成为学生获取毕业证或学位证、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获得职业发展的要素之一,为什么学术论文具有这样的重要性呢?这也正是我们要去追寻的论题,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何在?对于“学术”一词,《辞海》解释说:“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如学术论文。”关于“价值”,《剑桥在线辞典(英语)》给出了三个常用解释:一是可收到的金钱数量,二是某人某事的重要性或价值,三是某东西的有用性或重要性。学术论文就是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记录和展示研究成果的一种载体。传统观念认为,学术论文是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议”审稿而正式刊载的学术文章。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学术论文,也正是通过这一途径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的。然而,近十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新的学术论文载体应运而生,这就是预印本论文的网络储存与展示,比如预印本网站arXiv.org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刊物发表,而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通过邮寄或网络等方式传播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没有经过专家的“同行评议”审稿。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很容易判断凡是经过“同行评议”审稿而刊载的学术论文一定具有真实的价值,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审稿的学术论文就谈不上价值了。其实,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判断规则是:无论是否经过“同行评议”审稿的学术论文都可能具有或者缺乏某种程度的价值。价值与核心价值很显然,学术论文的价值是指一篇学术论文所具有的价值的总合,其中自然包括了核心价值。无论是作为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还是描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的学术论文,其核心价值就是该学术论文所展现的原始的、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可能是科学上的新发现或创新改进,以及技术上的新发现或创新改进。这个核心价值,不仅应该作为“同行评议”审稿的考量重点,也应该是学术论文价值评价的关键所在。有学者也指出,学术论文的价值只体现在两个字上,这两个字就是“创新”(张昆,2005)。除此之外,学术论文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非核心价值。比如,一篇结构完整、遣词用句精准、行文优美流畅、描述准确生动、推理符合逻辑、表达几近完美的学术论文,就具有科学研究写作范本的价值。核心价值的内涵学术论文核心价值的内涵是什么?周义程(2013)指出:“①发现了一个未知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体现了研究选题及研究结论的创新;②解决了一个既往研究没有解决的已知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这体现了研究结论的创新;③发现了一个既往研究成果没有关注到的新问题,并对这个新问题的重要性做了深人论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价值所在,这体现了研究选题的创新;④虽然某个问题已被既往的研究成果所解决,但本论文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明材料或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体现了研究材料或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前述四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原创性程度最高,第二和第三方面原创性程度次之(第二和第三方面究竟哪个原创性程度更高,要对解决的问题和发现的新问题的价值加以比较后方能大致确定),第四方面原创性程度相对较低”。尽管在学术界对于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的认识和描述,可能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从基本原则上看,周义程先生的论述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综述性学术论文,尽管它主要是对某课题相关的研究历史、现状的分析与归纳,但其中关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的论述,可视为有限具有核心价值。另外,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对于一些证实性质的学术论文,虽然不完全具备前述的核心价值性质,但仍可视为有限具有核心价值。例如,临床医学领域里的“大样本、多中心”的实证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就属于此类。总之,在动笔撰写论文之前,弄清楚什么事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是有意义的。首先,毫无核心价值的论文可以说没有必要去撰写和发表(尽管这样的要求过于苛刻)。其次,先明白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存在或可能存在于何处,对于开展研究和论文撰写都有重要的作用。(图片来自网络,仅此致谢!)

张泽

被论文毁掉的中国大学生

“凌晨两点,我还开着灯,望着满屏幕飞舞跳动的论文。我心里有多苦,我自己多清楚,实在想不出,目录该怎么分,老师又说我的论文结构不完整,我为什么必须要写论文,又为什么要被束缚灵魂,写到天昏地暗,写到头脑发昏……”上面这段歌词是来自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李欢创作的歌曲,歌曲名为《不想写论文》。最近这首歌突然走红网络,在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获得不少评论,诙谐幽默的歌词表达了毕业季还在为论文发愁的学生们真实的心声。毕业论文算是整个大学“最后一次考试”,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要想拿到学位证,完成毕业论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但是写过论文的都知道,不但要想一个好的选题,还要确保能找到足够多的研究数据,甚至为了论文还得亲自去实地调研。论文写完了还担心查重率过高,不得不重新修改。煎熬、挣扎、焦虑,论文从开题到放弃,这种状态在写论文的学生身上都如影随形。而论文抄袭、洗稿、代写,发生在中国高校大学生论文故事,其实一直都在上演。01 完成一篇论文只需10天上周在朋友圈看了一个朋友发了条“改了七遍,论文终于定稿了”的动态,我好奇的在微信上问了他关于论文的一些问题。当我问他写这篇论文花了多长时间,他回答10天不到。听完我很是震惊,记得我当时写论文从寒假开始写,一直写到5月中旬,花了好几个月。接着我问他如何在10天完成论文的,他告诉我待在学校写论文,偶尔也会熬夜写,效率比在外面高多了,这个确实有点道理。之后我又询问他毕业论文是如何完成的,他告诉我首先要选好自己的题目,然后去知网下50篇同一主题的论文,其中包括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然后找出几篇写的比较好的文章,每篇摘抄几部分,然后自己网上找找最新的数据,修改一下,凑在一块,这样一篇论文差不多就完成了。当我质问他那这种大量“引用”他人的论文,然后自己倒装语句,重新组织语言是否算“洗稿”时,他很坦然地说:“应该是吧,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身边人都这样,不然呢?”“你想想,一个本科生,要写一篇几万字的论文,还要要求有新意、独创性,这个太难了,研究生和博士生可能要求高一点,本科生要求哪有那么高?而且只要查重过了,我们大部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有,只靠大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要想写一篇原创有深度的论文太难了,因为有些题目实操性很强,免不了会出现变相的“复制、粘贴”。一篇论文里有多少是原创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和他聊完后,我心里也明白,大多数本科生论文就是这么完成的。另外不同高校学术水平不一,有的研究型大学学生素质高,论文质量相对较高;而有的学校一般,要学生拿出一份质量高的论文,确实有点难度。02 那些洗稿的大学生关于“洗稿”,国内传媒法专家魏永征教授此前写了一篇《在“洗稿”名目下的剽窃》的文章。文章称‘洗稿’一词出于香港新闻界,洗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由来已久的工作方式。但他们认为的‘洗稿’是对于某个新闻事件,本人没有到现场采访,就会从网上或广播电视的报道里获取已经事实,然后写成文稿。有时同行之间会相互交换文稿,同类事件好几个,分身乏术,大家分头采访,各人据别人报道的事实写稿在本报发表。香港媒体语境下的洗稿不涉及版权问题,版权保护只及于表达,不涉及思想等,这是版权的国际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在当下 “流量为王”的时代,自媒体平台上鱼龙混杂,抄袭、洗稿、刷量乱象频出。将别人的原创文章调整语序,删减几个字,然后替换几个近义词,最后标上“原创”二字,一篇属于自己的原创文章就完成了,这就是所谓的自媒体“洗稿”方式。去年一篇《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文章,更是揭秘了在内容红利下,一群游离于读者、平台的边缘隐秘群体。他们前期通过注册大量的自媒体账号,然后利用抄袭、洗稿、伪原创等各种低成本生产内容的方式,再通过各大平台渠道分发出去,获得大量流量,从而赚取广告分成。据文章作者透露,完成这样一篇文章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做号者每天最少写20篇多则100篇,一篇篇稿子就是这样野蛮生产出来的。而在学术界,洗稿行为也由来已久。如果抄袭指的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那么洗稿则是将他人的论文拿来,对其中的研究课题、标题、结构框架、中心思想、表达方式等进行加工和修改,变为自己的原创论文。另外,学校的查重规定也“刺激”着学生的洗稿行为。不同高校对毕业论文的查重有不同的标准,有的学校要求比较低,只要查重在30%以下即可;而有的高校规定的重复率必须在20%、10%、甚至有些变态的要5%以下,面对这么严格的重复率要求,学生绞尽脑汁在尝试“花式洗稿”,甚至“移花接木”。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对学生大学期间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让学生写论文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在互相攀比谁文章洗稿洗的白,谁的查重率更低,对于论文的质量、深度他们漠不关心。除了去知网等学术论文网站查找相关论文以便自己洗稿外,还有部分学生通过身边的学长、学姐,甚至直接在上一届毕业生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洗稿。如把城市替换,或者研究范围扩大或缩小,论文再多增加几个案例,就开始自己的论文洗稿之路。随着技术进步,剽窃、抄袭手段越来越高明,“洗稿”可以规避一些查重平台检测,不轻易被发现。结果我们看到的论文,明明可以用很学术的语言表达,但是学生为了避免被查重,本来能好好说的话倒装起来,读起来非常尴尬。每一届的学生都是在上一届,甚至上上一届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引用、抄袭、搬运,缺乏独创性,这也导致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论文质量不断下降。03 “市场需求”催生了论文代写产业“有需求必有供给”,这是经济学上永恒的原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不论是本科学位、硕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的取得,都要求提交相关的毕业论文,这也就意味着,完成毕业论文是授予学位的必经程序。而面临毕业季, “查重太累”、“导师要求太高”、“没时间写”、“数据难找”…….毕业论文成了很多人的心头痛,同时也催生了论文代写灰色产业链。在网上随便搜索“论文代写”,出现五花八门的代写服务。淘宝上,虽然目前已经屏蔽了「论文代写」搜索,但是还是可以通过搜索「论文」,找到一些代写机构。比如我在淘宝网搜索页面,输入“论文”后,页面上仍显示了许多代写的网店。我随机点开了一家代写网店,询问是否可以代写一篇20000字左右的《浙江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客服表示需要询问下写作的人,随后告诉我15天之内可以完成,收费标准是最低价1千字160元。一篇20000字的本科代写论文,也就需要3200元,当我询问万一代写的论文不达标能否退款时,客服告知不退不换。随后我查看这家网店目前一共完成了1070次订单,平均1500/篇,销售额达到160万。而根据央视此前曾曝光的一个论文代写、期刊代发的灰产工作室一年的单量,按平均一单两万元,4688单一年能产生近1亿左右的流水。目前整个论文市场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涵盖了网店、线下等多种商业模式,包括了前方客服和后方代写人员等参与人员。有的是高校毕业生偶尔会兼职代写,有的是专门在代写组织工作,每月固定要完成订单数,获取一定的工资。对于论文代写,国家出台了多项法律规章及建议。教育部2016年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了将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但是教育部等曾下发通知禁止论文代写业务,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建议或参考,法律效力比较低。而且不同学校对于论文代写有着不同的处罚标准,有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对于“论文代写”采取“零容忍”的状态,学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而对于有的高校来说,学校的就业率代表着一所高校或某种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学生论文代写,相对就不是那么严格。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代写、买卖论文的行业仍处于社会监管的灰色地带。在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条例和意见后,代写论文的现象依然出现。04 本科生是否有必要取消论文?每年到了毕业季,关于本科生毕业有没有必要写论文的话题都会被拿出来讨论。而最近来自中传副教授任孟山发表的“本科毕业写论文,纯属形式大于内容”观点,引起了社会热议。根据中传副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在本科生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过程中,学生的禀赋和整体素质已发生重要变化,写论文的必要性确实没有太大意义,更多的是形式主义。”另外,该教授还称,2014年《劳动报》做了一份关于《大学生会花多少时间写毕业论文?》的研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他认为在此情况下,写出来的论文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另外除了中传副教授的观点外,部分学生对这话题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陈长飞1976如果写论文的目的不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只是为完成一项任务,敷衍了事的“水论文”也就在所难免,那么写与不写没什么意义。@OLIVIA-晋教授说的没错啊,形式化的论文一点用都没有啊!有那时间还不如多上一门课呢。分学科,有价值适合本科生钻研的就写,基础知识量都不够的(像数学专业,本科生你告诉我你能写个啥论文,多大的造化啊)就换别的方式呗。@小妖哥3917港真,当初毕业的时候还真是写了一个月才搞定的,觉得还挺用功的,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尼玛当初那写的是个啥玩意儿。中国从来不缺形式主义,也不缺提意见的那群人。但是现实中沉默的太多,做事的太少,顾虑的太多,考虑学生成长的太少。大学本该担负的社会使命,培养社会优秀的人才,完成毕业论文目的不仅是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标准。但如今大学反而培养了一批缺乏科学研究、缺乏思辨的懒惰患者,学生不再求知,对学术精神的追求也都渐付流水。文章出处:黑眼豆豆写字的地方

朱门怨

什么是实证论文?

论文查重-什么是实证论文?什么是实证论文?实证性是指我们以理解事实为论据,在撰写实证论文时,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并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假设,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样就形成了一篇完整的论文,在整篇论文中,实证性论文是最常见的一类,在大家都发表的论文中,这篇论文是很常见的,那么,这样的论文该如何写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吧。写一篇实证论文首先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有欠缺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学习积累,同时多读多看,这一基本工作做好后,就会产生一些值得我们研究的选题或论题,许多作者就是这样得到自己的 idea,然后就需要根据确定的选题或论题进行文献收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很多,作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用问卷法等,然后提出一些假设,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论题,用相关的理论和模型进行验证,写一篇实证论文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流程和方法。实证性的论文写作过程都是相互交织的,需要作者不断地尝试,通过反复的模式、调试数据、不断地修改验证,最终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其实任何论文的写作过程都是这样,把握三个方面:数据、模型、分析,写出任何论文都不成问题。以上是关于写作和概念的讨论,将概念和写作过程中的一些总结,虽然我所说的方法可以帮到你,对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方法,如果方法正确,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作者,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这是写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把握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