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上岸指南——管理类联考道枢

考研上岸指南——管理类联考

什么是管理类联考?管理类联考是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包含以下几个专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图书情报硕士:MLIS报考条件:MBA、MPA、MEM、MTA报考条件为:本科毕业三年及以上专科毕业五年及以上MPAcc、MAUD、MLIS报考条件为:应届生可报考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联考总分300分,综合能力:总分2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英语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综合能力:虽然作为一门科目,但是其实包含了数学,逻辑,写作三个方面。1.数学:占比75分题型:问题求解+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题型①问题求解: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②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2.逻辑:占比60分题型: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共60分。3.写作:占比65分题型:①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②论说文:35分英语二:和专硕是统一的考试试卷。1.完形填空:共10分,20题,每题0.5分2.阅读理解:共50分,25题,每题2分3.翻译:共15分,英译汉4.英语写作:共25分1.小作文:10分2.大作文:15分我是四维殿主资深成人继续教育工作者公众号:四维学力在线如果你正了解关注学历提升,欢迎给我留言或私信我,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学历的提升方式、报考流程、注意事项,1对1咨询,报名,学习辅导皆可找我。#管理类联考#

做自己

管理类硕士的四大流量丨MBA、MEM、MPA、MPAcc,你知道多少?

一说起管理类专业硕士,必然要提到MBA、MPA、MEM、MPAcc四大专业,这四位可以说是管理类研究生的大流量了,今天后学君就简单和大家聊一下这四个专业的概念、适合人群以及大致的学习内容。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MBA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适用人群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各行业通用,适合立志跻身于管理阶层或者提高管理经验的转行者、创业者、管理者,如果是全日制MBA项目,建议30岁以下人群报考。课程体系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MBA的核心课程,用5个O来概括:CEO:战略类课程CFO:财务管理类课程CMO:市场营销类课程COO:运营管理类课程CHRO: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另外,为了保证MBA学生对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全面了解,MBA学生在主修方向之外,会选择其他方向的选修课。MPA: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MPA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属于专硕学位。该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政策、公共事物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行政分析者。适用人群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适合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业者,管制性比较强的企业、机构工作者。如果你打算在体制内发展,建议选择MPA。课程体系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核心课程,一般包括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及技巧方面的课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实习和研修, 主要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实践中,获得在真实的管理世界中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管理的能力。MEM: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适用人群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适合从事工程方面或和工程有关的技术管理工作者,例如中建、中铁、中粮、道路建设、设计院等工程工作者。课程体系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MEM主要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MPAcc:会计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适用人群及学习内容主要是针对未来想要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人,主要学习财务相关的知识,比如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等。管理类硕士的基本报考条件为:(1)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3)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以上是报读管理类硕士的一般条件,并不绝对,具体还要看学校和专业,比如:部分MBA项目不接受本科以下学历报考或有其他要求;MPA更偏向于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MEM的招生对象普遍是具有三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理、工科本科毕业证书者(一般具有理、工科学士学位);MPAcc则是大四在校生、在职人员都可报考。综合来说,走企业管理岗的,适合读MBA;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类体制内的,适合读MPA;从事工程类工作的,适合读MEM;从事财务这一行的,适合读MPAcc。

慎子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7大专业,可别傻傻分不清

管理类联考有7大专业MBA/MPA/MTA/MEM/MLIS/MAud/MPAcc小伙伴们表示这么多专业是要逼死选择困难症啊让小西带你一起了解这7个学位吧共同点这7个学位的考试科目相同,包括两个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不同点MBA-工商管理硕士全称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在这七个专业学位中,MBA报考热度最高且学费最高,发展最成熟,是管理类专硕学位的代表,当然,学费在4-60万之间不等,但是每年仍然有十多万人报读。培养目标 MBA 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并非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报考条件 唯一要求是学历,无论是否有工作经验,只要毕业年限满足以下条件即可。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2.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毕业年限计算方式是到入学那年满足即可,如 2016 年本科毕业,2019 年入学,即满足条件。招生方式 1.全额提前面试+管理类联考;2.提前面试+管理类联考+正常批复试;3.管理类联考+复试。MPA-公共管理硕士全称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PA和MBA专业比较类似,都是招收有一定工作、管理经验的考生,但是不同的是该专业主要针对政府部门、国企事业型单位管理层进行招生。培养目标 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报考条件 本科毕业三年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如果是私企单位人员报考,一般录取比例不会超过20%。)MTA-旅游管理硕士全称 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MTA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而设置。培养目标 MTA想要培养的人是具有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素质、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报考条件 1.大学专科毕业后有五年或者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学士学位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3.研究生学历或已获硕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4.年龄不超过40周岁。MEM-工程管理硕士全称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MEM的定位是“技术+管理”,部分院校的招生简章会明确表示“最好具有工科背景”。如果你原本具有技术背景、项目管理等基础,对于从事互联网、房地产、基建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职场人而言,MEM的学习性价比更高。培养目标 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报考条件 此专业更具备针对性,招生对象为具有三年以上具有工程管理经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理、工科本科毕业证书者(一般应具有理、工科学士学位)。根据最新政策MEM今年可招收应届生。MLIS-图书情报硕士全称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培养目标 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报考条件 1.报考年龄不能超过40周岁;2.本科硕士毕业即可申请报考;3.专科和高职人员必须要满足毕业2年以上的报考要求。MAud-审计硕士全称 Master of Auditing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报考条件 大四在校生、在职人员都可报考。MPAcc-会计硕士全称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该专业针对性比较强,培养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所以在报读之前需要考虑下自己是否是会计专业出身,如果非会计专业出身,那么复试上录取率相比而言比较低。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报考条件 大四在校生、在职人员都可报考。原则上要求具有学士学位,没有学士学位也是可以报考的,报考条件原则由各试点院校自己掌握。看完了以上内容,想必大家对这7大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想要行动起来的小伙伴可要抓紧时间啦,赶紧和小西一起学习吧。

声满天地

考研统考专业介绍--199管理类联考综合

「前言」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中国大陆(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如MPACC、MBA)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因为目前报考MPACCC(会计专硕)的人比较多,今天主要介绍的是MPA「MPACC专业就业前景」就业前景:五颗星会计专业硕士就业怎么样,去哪里工作,这是每一个准备考或已考上的同学都关的问题,会计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就业去向广泛,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银行、外企等,目前来说,会计硕士供需比例是0.8:1,可以说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可以说,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会计,如果追求一份安稳的工作,会计硕士是首选,另外,会计硕士就业薪资水平也逐年攀高,据聚英会计硕士老师的统计,薪资达到了7-22万每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数学基础(75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推荐参考书目」《全国管理类专业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刘岩编;《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李雪编;《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童武编;《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高分一本通关》,汪海洋、汪学能、赵鑫全编。「MPACC院校排名」TOP10NO1:厦门大学NO2:东北财经大学NO3:上海财经大学NO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NO5:中国人民大学NO6:湖南大学NO7:中央财经大学NO8:西南财经大学NO9:暨南大学NO10:武汉大学

仁者居之

什么是学硕,什么又是专硕,硕士研究生的种类有哪些?

已经大三的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考研的打算呢?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是不是发现硕士研究生还有好几种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类,简单的书就是学硕和专硕。根据相关规定,学硕就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在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在培养上更侧重实务和应用。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硕已经达到40类。按照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按照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 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是由国家提供,又分为定向研究生和非定向研究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的自由就业制度,定向研究生则在录取时就必须签订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委培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自己提供,有时候也可以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开支,或获取社会赞助。按录取类别不同,划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二者都是采取全日制攻读方式,其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二是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中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之前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时间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教师等。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专硕和学硕的不同点还在于学习年限不同(专硕一般2-3年,学硕3年)、导师制度不同(专硕是双导师制、学硕是单导师制)、毕业证书不同(专硕不仅发学位证和学历证,有的专业还会发从业资格证,而学硕只有学位证和学历证),除此以外,专硕不能硕博连读或者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考博,如果同学们想要在硕士毕业后直接工作,那么专硕会比学硕更加有优势,专硕的培养方向就是面向就业,培养的重点就是专业技能,如果还想继续深造,建议最好是读学硕。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是要选学硕还是专硕呢?评论区留言吧。

马永贞

未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详细分析——现在考研还值得吗?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国内的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更有发展?这是一篇长文,中间是详细的分析,如果大家想挑重点看,请直接看文中的加粗部分和文末的结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明年这一届的考研的难度一定会只增不减,于是就有一些同学问我:孙老师,既然考研难度这么高,能考上的肯定都是很优秀的,那等硕士毕业了,就业前景肯定好吧?不然谁会去考呢?也有的同学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就业形势以后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硕士的学历也越来越有“通货膨胀”的感觉,那有没有可能等好不容易又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读完研毕业,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时找到的工作好?这时候最理智的决策是不是先“把坑占上”,后续再慢慢图谋职业上的发展?看到大家这么多疑问,那我在这里就自己这些年来从事考研辅导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各样的见闻,努力做出一个细致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发现有什么疏漏,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在文末留言指出,我看到后会回复各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牵动人心首先我应当坦率地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硕士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我们看一下数据:近20年来,历年硕士生录取人数整体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1997年录取5.1万人,那时候物以稀为贵,硕士生绝对是香饽饽;2005年录取32.5万人,规模已经是1997年时的六倍多;而2018年录取人数突破60万,2019年录取人数预计在64万左右(由于某种原因,从2017考研起官方不公布具体录取数据),十几年时间又翻了一倍。现在有一句调侃是说,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硕士生,虽然有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作为本科生,如今再来看待硕士生的时候,不要再把其当成精英、天之骄子来仰望,而当成是日趋普及化的一种学历教育,是每个本科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都可以去考虑争取的常见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迟早都要拿到的一个门槛级的文凭。你要对自己说,硕士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了这样的看法角度,你才能对待考研这件事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考试前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很大起伏),从而客观、理性、长久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人生的节奏和主动权。把考上研究生了就当成是鲤鱼跳龙门、麻雀变凤凰,就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地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如今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期望,只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了研也不会感到开心、满意。甚至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人读研后心态失控,总是跟人说千万别读研,否则会跟他一样后悔。你可以看到他一会骂学校管理混乱,一会骂导师不负责任,一会骂专业没有前景,一会叹息自己为了读研年龄大了耽误很多事……我相信没有同学希望自己以后会这样吧?读了研迟早也要去应聘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的是把每年所有的硕士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就业难易程度的,实际上这个每年60多万人的群体内部,就业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实在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随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你就有直观印象了:同一个研究生专业,如果是全国TOP5名校硕士毕业的话每月工资3万元,普通一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1万元,而如果是口碑在国内倒数、实力孱弱刚刚才获批设立了这个专业的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3000元,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对口工作。同一个院校毕业的硕士,如果是热门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等,offer那是拿到手软,公司随便挑;如果是冷门的或者属于夕阳产业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历史学、社会学、采矿、水利水电、造船的硕士,那其中除了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个人心仪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就很艰难。同一个院校且同一个专业毕业但导师非同一人的硕士,由于各自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能力、江湖地位、人脉资源、人品性情、行政职务等方面相去甚远,硕士生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也会相应天差地别。这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篇幅所限,先不详细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单独探讨。招聘硕士的展位前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对硕士生的就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比如: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了。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比如下图所示,2018年12月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就是如此要求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专业均应符合该岗位专业要求条件”。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的要求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以上各种情况都对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显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我们想考研的同学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去奋斗的,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相信自己,考研加油!结论那此时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应该怎么办?要我说,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想清楚,说起来很轻松,可真正做到真的很难。就此来全面分析的话,都够我写一本很厚的新书了。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尽量多给大家一些提醒,希望你能认真读完,相信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考研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考研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究生(近十年来考研录取率整体在1:3左右),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术,搞研究。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当然,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所以上文提到的先“把坑占上”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现在有好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请看下面这张图,2018年12月某事业单位最新招聘的要求,学历要求一栏非常有代表性。假如你现在是本科,遇到了这样一个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而且这个岗位是你所心仪的,你凭自己的努力又能应聘成功,那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考研呢?等过几年你研究生毕业了,再回来应聘这样的岗位岂不是费时费力还白白丢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何况几年后如果形势变化你连想应聘的机会都没有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就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完全可以通过读在职研究生来镀金。某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第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些岗位时宁愿选择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觉得本科生年龄小未定型更有培养潜力,或者同样的工作既然本科生能干没必要花更多的钱雇研究生,或者觉得研究生想法太多不听话、对工作比较挑剔、跳槽的可能性大,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本科生。比如下图是2018年公务员考试黑龙江省某单位对某岗位的招聘要求,招收的是经济金融类专业,明确注明“只限本科”。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1如果你本科就是这类专业,读了个硕士也是这类专业,结果毕业了竟然发现反而人家不要你了,连报名资格都被剥夺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催?(有此要求的岗位并不罕见,笔者还见过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招收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侦查学专业、外语专业、历史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然后要求“只限本科”的公务员岗位等等。下图再随便举一例。)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2看到了吧?研究生的烦恼也真不少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绕开各种各样的“坑”。你提前想到了多少,就会相应少走多少的弯路,所以一定不要偷懒呀!篇幅所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讨论或提问,我看到后会进行回复的,让我们共同探讨。

汝知之乎

沪上高校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例大揭秘!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领导、企业家都选择报考MBA/EMBA项目?我报的这所学校竞争激烈吗?报录比是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汇总了沪上MBA院校近三年报录信息,一起来参考下吧~中国MBA教育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由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正逐渐向工业化迈进。最早由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蓬勃发展中产生的"老板"正悄悄地在向"企业家"转变。也许他们还不曾想到"企业家"和"老板"的区别是什么,也许还有更多的人认为两者并没有区别。但给人的感觉是老板更带一些历史色彩、个人色彩、权威色彩和有钱色彩。而企业家则更多些现代的色彩,干大事业的色彩,与国际接轨的色彩。最起码在规模上,企业家一般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群体。老板一般是自己一个人摸爬滚打闯出来的天下.而企业家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来自高等学府的培养。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中国的MBA将会像哈佛大学郑煌的1947、1974届一样,在未来数十年内将中国的企业做向全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国的MBA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年至 1996 年,试办阶段,各个高校单独进行入学考试。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0年。试办阶段,MBA开始实行全国联考.第三阶段∶2000年至2004年、结束试办,MBA招生院校达89所。第一批试点院校为∶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3、中国大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6、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7、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8、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1993年,我国又批准了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国际管理学院为代表的17所院校作为MBA试点院校。至此,我国MBA试点院校达236所,招生大数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上干人,并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沪上MBA/EMBA院校报录信息汇总可以看到MBA院校的报录比基本维持在20%--40%之间,而弃考率就分布不均了,最高的超过了50%,所以有的时候考研比的不是谁的分数高,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也可以看作坚持到底的人已经超越了50%的考生

放课后

计算机专业跨考管理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合适吗?

最近,一些准备考研的小伙伴私信小编了很多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什么问题都有。在这里,小编也不逐条列举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跨专业考研的问题。有这样一位同学,她本科就读于西部某师范类二本院校,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女孩子,她感觉自己不喜欢计算机编程,也不想去中小学校当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在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下,她打算跨专业考研,读管理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但她心里没有底儿,不知道计算机专业跨考管理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合适吗?有没有难度呢?其实,计算机专业跨考管理学研究生的同学很多,至于到底合适不合适,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小编认为,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自己学好了,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走的任何地方,去任何单位都会受到欢迎。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职业发展方向来确定自己到底适合跨考什么专业合适,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但我们更应该学会独立思考,有主见。小编认为,这位想跨考管理学的同学,不妨翻一下管理类的专业书籍,看看自己是否感兴趣,读一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容,看看自己是否从中能寻找到灵感,做一下运筹学的题目,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厘清思路,找到做题方法。总之,如果我们已经想好了跨专业考研,就要尽早做准备,制定专业课复习备考的计划,抓紧时间认真看书学习,切莫犹豫不决,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一些与考研不想关的事情。

大有径庭

现在的硕士研究生真的是满大街都是吗?真相居然是专业没选好!

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我现在在读博,我整个办公室几十个人都是博士,满街走。周围都是博士,也没办法认识本科和硕士的。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记住中国有13亿人口,没大学的肯定比读大学的多。刚刚查了一下,从98年高考扩招算起到16年本科毕业生4756万人,按16年13.83亿人口算也不过3.44%,本科率撑死算到5%。10年人口普查数据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9%;93年出生人口2120万人,18年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毕业60.4万人 ,93年这个年龄段的研究生率为2.8%左右。算上归国的大概3%吧。本人所在的单位是人民医院,算得上本区内效益最好的医院了,而且我们区是国家划下的自贸区。但是即使这样,我院的硕士研究生也只有五人!五人!!每次宣传的时候,念到:我院拥有研究生5名……唉,总感觉高质量人才咋这么少呢……题主觉得硕士生遍地都是,这个真的要看情况。一:函授、成教和单证硕士这么说吧,我统计院内的职工学历的时候就发现,很多老同志的学历是成人教育,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的,函授的,而不是你说的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在很多老人、外人、不知情的人来说,都不会认真去看你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只会你一说自己是研究生,他就说:哦那谁谁谁也是研究生。其实很有可能他说的那谁只是个函授的。除此以外,还有单证硕士,同等学历硕士等等。比如我同事的老公是在银行工作,他们公司有30+的人在读在职研究生,就是同等学历那种,毕业后通过考试,拿单证。而门槛和水准真的是低。他们参加的是某211财经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班,但是该大学在另一座城市,于是就这样:凑齐了50个人一个班(这个班他们自己单位就占了30+个名额),老师每2周来我们城市上一次课,一学期完毕组织考试。你觉得这种模式下,比起你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二者能同日而语吗?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号称自己是硕士研究生,毕竟不会有人去细究,这个就是给他们镀金的。此外,党校也会每年开设研究生班,只有一个经济管理专业,只针对各单位的中层或高层领导提升学历专门开设,报名条件是党员+干部。这个毕业了是单证,算在职研究生。很明显你就能猜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才是真正的人才!其实大家心里很明白的,你仔细看每次公招和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就能看到。既要引进人才,又要提升现有老员工的素质,进来后新老人员学历不能相差太多,而且学习一定是终生的。所以人才引进一定会写明: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但是全单位评选职称的时候,则是写明:硕士硕士待遇都是一个档次,本科待遇也都是一个档次,专科生又是一个档次。当然,全日制硕士比普通硕士的工资还是要高一些的。看完这个,现在你怎么看待遍地都是研究生的理论,以及怎么看待自己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呢?是不是瞬间觉得高大上了?二:政策区别像我刚才说的,人才引进,报考公务员,一定会写明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这种情况下,普通单证、函授硕士是无法通过资料审核的。另外再说一点:人才引进。我所在的城市,前年的政策是:全日制研究生直接给事业单位编制,博士生给公务员编制。不用考公招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全日制人才可直接面试体检。如果像你亲戚说的,遍地都是硕士,城市的人才引进计划是不会公示这种政策的。物以稀为贵,全日制才是王道!三:所在区域的大学多,硕士博士就多如果你不是在我们这种三四线城市,而是在省会直辖市,有高校林立,那你周围的确是竞争激烈,研究生扎堆。这没办法,人才都爱往大城市走,再说了每年毕业那么多人,基数大,遍地都是。四:行业要求有些效益特别好的单位有招聘门槛,比如某些大的三甲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等,那硕士生就是基础门槛,博士生才是心头爱。你要进入当医生,见了谁都是研究生博士生,卧虎藏龙简直是。五:被专业耽误的研究生上次我们去招聘的时候,巴不得多来几个研究生。好不容易盼到了,一问:药理学硕士。这……你让我们怎么要?有的时候去人才市场转转,看到那几个愁眉苦脸又学历挺高的研究生,心痛啊,怎么就读了这种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明明医院很需要实用性强的员工的。又不可能招个药剂研究生进来,天天在药房给病人抓药,让他每天三次每次两颗地重复,那不是浪费吗?以后孩子参考专业,一定要做好功课!不要瞎报啊!而且最无语的就是,这种一说,又会加剧周围的人对于:现在研究生这么多啊,那谁谁研究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咧……的这种思想。其实不是因为研究生多的问题啦,是因为专业真的不对口啦!供大于求啦!

老友纪

大家看好了!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分不清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区别,甚至有的人以为这是两个相同的专业,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其实,这两类硕士是有区别的。工程硕士,是指参加10月份举行的全国在职研究生统一招考,经过在职学习(学习期间必须在学校集中学习6个月以上),取得工程硕士学位,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属于专业学位。类似的有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属于在职考试,认可度不如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是2010由中国工程院提议,委托清华大学进行学科论证,同年批复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工程管理硕士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工程管理硕士每年的10月中下旬报名,11月进行现场确认,12月份下旬考试。考生可直接到所报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也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考生通过全国统考后可以获得双证,即学历证和学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