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培训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沔水

教育培训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教育培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员陈玉君提供。陈玉君从事研究经验:民宿市场运营模式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新零售行业研究擅长领域:立项可研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院提供,该报告包括教育培训行业前言、概述、洞察、趋势、案例5个部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教育行业研究的趋势部分。报告包括ppt版本和纯文字版本,需要ppt原版可以留言。1、教育培训行业前言、概述部分2、教育培训行业洞察部APPT 版本BWORD 版本教育培训市场·大趋势一、各层次的复杂性在整体大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教育行业自然也是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民办教育促进法增加了管理和监督上的成本,政策上变得复杂;资本的纷纷涌入使教育行业有了更多的参与者,各类上市公司、地产集团、大基金使得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业务模式,O2O、直播、双师、自适应,各种新的业态层出不穷,这是商业模式上的复杂。1、跨界竞争已经来临千亿级、高增长、低集中度的国内教育培训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国际教育公司、国内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于是,教育培训行业出现了不同的跨界竞争形式。具体见下:2、协同合作愈加重要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进入教育领域的同时,一些中小型机构需要抱团取暖,整合各自的优势,协同起来发展。现在有很多协同的商业模式,比如教育综合体。一些地产商把场地开放出来,很多中小型机构入驻之后,形成合力,通过不同品牌的整合汇聚线下流量,这是很常见的协同方式。二、不对称下两极分化严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美股上市的新东方和好未来,基本上一骑绝尘,市值纷纷超过百亿美元,其他机构与这两家机构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有就是其他上市的教育集团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收购扩张,行业处于加速整合的态势。但这种加速的不对称性并不意味着目前落后的机构没有机会去超越前者。一些新的经济形态,通过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也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1、整合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涉足教育,这些企业有资本的优势、产业的优势,通过并购基金或者自身定增的力量,整合行业的资源。从2015、2016年开始,整个行业存在大量的收购、并购的案例。另外,跑在前面的一些教育集团。通过自身发展,进行独立IPO,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2、颠覆后起之秀还是有超越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这里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朴新教育。创办人沙云龙是原来新东方的高管,在很短时间里,整合了30多家机构,现在市值已超过一百亿人民币,未来上市后市值可能会是三四百亿的规模,但是它也面临着投后管理的挑战。三、市场不确定性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了,黑天鹅事件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教育产业同样在这样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不断衍进,星空琴行倒闭、携程幼教事件、红黄蓝事件都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但同时又非常深刻地反映了行业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对整个教育行业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整个教育产业需要深刻思考的是如何不断升级,从技术和服务方面不断提升品质,同时也要回归理性、回归教育本质。1、回归(1)价值的回归从投资逻辑上来讲,教育机构现在越来越回归理性了。和前两年相对比,2017年中后期投资数量相对来说略有上升,但早期投资是呈下降的趋势,也是证明资本的理性和谨慎的态度。(2)教育本质的回归关注本质:教育无小事。开放和连接,单打独斗不再有效。唯快不破,预测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快速反应能力,所以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迭代,这个迭代包括产品的迭代,模式的迭代,以及应用资本的迭代,这些迭代都需要快。只有跑得快,才能走到前面。2、产业升级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产业在不断地升级。首先从技术来看升级。目前为止,中国教育产业经历了三个IT阶段的技术升级。除了技术的升级外,还有品质的升级、内容的升级,这是更为重要的行业升级。因为现在大的背景就是消费升级,家庭收入提升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提高了。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质追求,所以很多细分品类都有面临升级。教育培训市场·微趋势一、回归本质,专注内容、质量内容+师资+技术是培训教育行业未来竞争的着力点教育培训行业经过一轮廝杀,已洗刷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货的企 业开始注重内容与课程研发。未来教育培训行业的趋势将回归教 育本质,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注重师资水平和技术升级,制造 良好的口碑才是确保盈利的核心。1、内容在线下的教学场景中,教育内容通常是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评测体系。在线上,以课件和课后的练习评测则成为 了内容的核心。2、师资标准化课程的推广虽然有助于弱化师资的影响,但是名师效应依旧十分显著。现阶段厂商均着力打造自己的师资团队, 无论是培养还是招募。3、技术大数据和AI技术将是行业趋势,教育培训 行业的目的是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给出更科学的学习体验 。强大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上述的基础支持。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推动教育培训行业迎来智能化浪潮教:LMS学习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助教、儿童教育机器人、企业型科教机器人 。学:分级阅读系统、LMS学习管理系统、开放数据、企业型科教机器人。评:自适应题库系统、分级阅读系统、自适应课程系统、人工智能助教、人工智能客服。测:自适应题库系统、开放数据、企业型科教机器人 。练:自适应题库系统、开放数据、LMS学习管理系统。三、教育转型风口成为资本新风向标资本看好AI教育领域企业,未来热度将会维持,当前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四、未来几年将是线下教育的黄金期线下教育秉承教育精髓,市场空间较大,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二级市场主体:二级市场上市的教育企业主要是线下连锁培训机构。上市情况:在过去10年有25家线下连锁培训机构上市,而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15家上市挂牌。未来预测:预计未来有更多线下连锁培训机构走向资产证券化,未来10年线下教育市场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鹿鸣

教育培训下沉市场调研报告:超七成机构想拥有在线能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教育培训下沉市场调研报告:超七成机构想拥有在线能力作者:王峰近日,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与一二线城市头部教培机构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不同,下沉教培市场的生态中,头部机构占比小但扩张迅猛,腰部机构占有相当份额但竞争压力剧增,此外还存在着大量亟待转型的小型课后托管机构、素质教育机构。根据报告,通过对覆盖全国576个县市的教培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报告显示,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线下教培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机构转型倾向与综合性平台合作2020年初,疫情突袭,众多教培机构都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停课时间。今年1月,北方疫情引发小风波,部分地区校外培训机构再次停课。2月底、3月初各地教培机构开始有序复课。与此同时,机构转在线的方式从疫情初期的借助直播平台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2020年疫情暴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家长对机构在疫情期间上在线课的接受度较去年也有明显提升。报告显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校外托管:利用双师模式拓展学科辅导报告指出,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其中50%以上有课后托管的需求。但总体看来,80%的校外托管机构仍处在提供低附加值服务为主的小饭桌或托辅阶段。现阶段,学后托管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城市1-4年级的小学生为主。这部分客户群体向下延伸是幼教机构的服务人群,向上延伸是K12学科培训机构的目标客户,具有客观的引流功能。随着家长对系统化和精细化服务的需求日渐提升,低端“小饭桌”模式和单一的“托管基础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家长需求。加之受疫情影响,倒逼校外托管机构探索转型升级,走上一条不仅能照顾孩子生活,也能提供课业培养的高附加值服务之路。调研数据显示,托管机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不知如何教研(44%)、不知怎样教学(78%)、没有合适的老师(89%)、其他(32%)。由于学科辅导对教师专业性要求较高,托管类机构本就缺少优质师资,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师课堂”模式,成为了很多托管机构的必然选择。报告指出,采用双师教学模式后,线上名师主讲提供稳定、优质的内容输出,线下托管老师作为助教,提供课业辅导和感情连接。不仅能让孩子每个月在托管机构停留时长近百小时,更能提升单位经济效益,延长生源的消费周期。疫情重击素质教育机构,学科化趋势渐显报告指出,疫情期间,素质教育机构承担着更重的压力:素质教育机构往往场地更大,房租成本更高;课消方面,艺术类培训转型线上阻力较大,几乎无法线上消课。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7%的素质教育机构管理者认为,疫情期间转型线上是成功的。在问到下一步计划时,超过50%的素质教育机构管理者考虑引入学科类课程,未雨绸缪。受机构本身专业能力、师资水平限制,在计划引入学科项目的素质教育机构中,16.5%的机构计划重新招聘老师,74.75%的机构选择通过双师模式补足学科短板。报告认为,对素质教育机构来说,双师模式可以输出系统、成熟的学科体系,快速补齐欠缺的学科能力。K12机构防疫常态化,OMO模式作“两手准备”报告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开展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疫情来袭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报告认为,区域教培市场中,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但由于双师模式日臻成熟,职能分工更加明确,起到沟通各方、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的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但因新兴职业培养的滞后性,巨大的供需缺口亟待填平。可以预见的是,对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的人才培养,将随着双师模式这一轮的爆发,成为行业热点。报告指出,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中型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很多已启动了OMO计划,开始建立网销中心,搭建专门的线上教务组、线上教师培训组、直播服务组、辅导服务组等,本地化网校、同城在线小班等线上线下新业态蓬勃发展。报告认为,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借助OMO模式胜出。

其德不离

下沉市场K12教培行业调研报告:近八成教育机构想拥有在线能力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3月19日,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绝大多数机构都认同OMO模式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有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此前,教育机构已经经历了多轮来自疫情带来的线下停课挑战,向线上迁徙成为行业多数企业选择。在转型线上过程中,机构从疫情初期借助直播平台,至目前已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报告”指出,2020年疫情爆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开始逐渐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OMO仍是主流选择。根据“报告”显示,超七成机构希望拥有在线能力。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OMO模式能够让机构自如应对不确定性极大的疫情,赋予机构在疫情危机来临时以极低的流失率转线上的能力;另一方面,OMO模式能够帮助机构拓宽影响范围和招生边界,提高机构的教研、教学、辅导、管理及营销五大层面的在线化能力,加速机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抓紧建设线上能力成为机构的头号任务,未来,是否拥有被家长认可的线上能力也将成为影响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比去年,家长对在线课程的接受度有了明显提升。“报告”指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由于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因此,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如何快速占据下沉市场?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正在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攻城略地。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此外,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面对这些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巨头们进击的步伐,下沉市场的中小培训机构也在艰难地抵御外来侵略。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他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成都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K12教育品牌下沉趋势的持续,“区域网校模式”将成为下一条细分赛道。但“报告”也提示:无论K12教育品牌采用OMO或是在线教育模式进行下沉,都需要在线学习服务师能够依靠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运营……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爱学习方面认为:“未来,在线学习服务师必然会成为一种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新职业。OMO模式改变区域市场格局,双师模式或将迎来爆发期。“基于此,爱学习方面预测:一、OMO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教培机构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实现业务下沉、扩张,或是应对突发情况,OMO模式都能保证机构进退有据。因此区域教培市场中,各细分赛道,无论是学科培训类、托管类、素质教育类机构,都陆续试水双师模式,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二、下沉市场K12机构防疫常态化,线上+线下有备无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上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疫情来袭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三、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中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都启动了自己的OMO计划,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冲出借助OMO模式东风起飞的“白马”。

华佗

合肥IT培训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一、“IT培训”概况(一)、“IT培训”分类“IT”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让受教育者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即是“IT培训”,其可划分为学历和非学历两类,区别为“是否颁发学历证书”。非学历IT培训又分为IT职业技能培训和IT认证培训。学历IT教育:以公办教育为主体,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构成。中等职业教育指技校、职业高中、中专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指高职、大专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为2,300和1,400万人,教育规模全球第一。非学历IT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体,分为IT认证培训和IT职业技能培训。(1)IT技术认证体系亦比较分散,目前业内认可度较高的认证有:微软系列认证、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认证、Novell系列认证、Cisco系列认证、Oracle系列认证、SAPR/3认证、Java认证等,其中思科系列占认证类需求的40%,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占17%。(2)IT职业技能种类繁多,培训课程日新月异,大致可分为:人工智能培训、游戏开发类培训、网络推广类培训、软件测试培训、软件开发类培训、网络运维类培训及新兴起的大数据技术培训等。(二)、行业定义及特点IT培训行业高度依赖IT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因此所提供的培训课程需要紧跟IT技术热点的变化,更新迭代速度较快。这一方面降低了培训机构开设新课程时进行市场教育的难度,有助于培训机构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的开发既能降低由于产品单一而导致的营收风险,又能起到扩充产品线、实现各产品联动、拉动报名人数增长的效果;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各培训机构被迫面临由于某一课程品类被市场淘汰速度过快,而导致学员就业不利的风险。如2016年,iOS开发岗位的招聘需求趋近饱和,但向此类岗位进行人才输送的技能培训并未放缓,导致部分接受过iOS开发技术培训的学员“意外”出现就业困难。这个产品特点给各培训机构开发新课程、更新老课程、提高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学员特征IT应用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包括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有工作岗位调整需求的在岗人员。其中接受IT软件技能培训的人群普遍学历在专科以上,所学专业以理工科为主,年轻、思维逻辑性较强,就业地点偏向大中型城市;接受IT设计技能培训的人群学历相对较低,所学专业以美术设计为主,感性思维能力较强。2、竞争格局IT应用类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竞争格局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全国范围经营的知名品牌培训机构,代表企业为达内教育,此类企业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占据全国中高端培训市场和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为区域性龙头机构或营收规模在亿元级别的机构,如传智播客、火星时代、翡翠教育、蓝鸥教育、汇众教育、AAA教育、千锋互联等,较之第一梯队的企业,此类企业数量较多,在小范围地域内占有部分市场;第三梯队为散落在各地的其他中小型培训机构,此类企业数量庞大,规模普遍较小,共同组成了广阔的长尾市场。二、市场规模及增长前景(一)、市场规模IT培训行业市场规模:2017年市场规模400亿元,潜在空间约2000亿元。据我们预测,2018年IT培训行业的规模约为400亿元,包括18岁+校外IT培训300亿元、18岁+校内IT专业共建50亿元、3-12岁校外IT素质培训50亿元三大领域。行业未来潜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2000亿元,我们预计2017-2019年行业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1)18岁+校外IT培训市场规模:直接接受课外培训的学员约有150万人,学员主要为本科大四、研三或毕业1-2年内的学生,培训课程费平均为2.0万元,此细分领域2017年约有300亿元的市场规模。(2)18岁+校内IT专业共建市场规模:随着《产教融合意见》的出台,说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培训将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IT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提供专业课程。目前大专院校在读学生约5000万人,包括约3200万人大学生和2000万人大专生,假设校企合作比例为10%对应约500万人,每年专业共建培训费约1.5万元,潜在市场规模约750亿元。假设2017年行业渗透率为6%对应约50亿元市场规模。(3)3-12岁校外IT素质培训市场规模:人工智能等IT课程进入高中课程标准,将加强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随着高中向小学和初中的传导、课内向课外的传导,3-12岁的IT培训市场空间有望打开。目前3-12岁阶段学生数量约为1.6亿人,假设参培率为8%对应约1100万人,目前行业平均客单价7000元/年,潜在市场空间约750亿元。假设2017年行业渗透率为6%对应约50亿元市场规模。(二)、增长前景IT培训行业的增长动力来自IT产业创新浪潮、人才供需瓶颈和政策红利,三大因素带来了强劲的行业增长动力,预计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提升。驱动力一之IT产业创新:行业热点不断变迁,前沿领域创造海量需求。我国IT产业规模由2002年的4500亿元提升至2016年的49000亿元,行业热点快速变迁。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前沿细分领域的蓬勃发展,2017年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约140亿元,电影视频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动漫制作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游戏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除此之外,VR/AR、人工智能及区块链至2020年潜在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各细分领域均存在对专业人才的海量迫切需求。IT培训机构在区块链、大数据、影视游戏等领域集中开设产品开发、UI、数据分析等课程,契合产业发展趋势。驱动力二之人才供需瓶颈:IT毕业生供应不足,大学及大中专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目前我国IT行业每年新增人才需求290万人,大学、大中专毕业生规模约105万人,存在着近200万人的供需差。大学及大中专更注重理论,与IT企业人才需求脱节,企业招聘更倾向具备1年以上从业经验的求职者,应届毕业生及毕业1年内学生就业难问题明显。IT培训课程针对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员毕业后就业薪资可达万元,有效缓解供需瓶颈。驱动力三之政策红利:《产教融合意见》出台,人工智能进入高中新课标,IT培训机构将受益。(1)《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为IT培训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获客渠道。(2)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被正式划入新课标,中学生及家长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IT培训机构有望拓展3-12岁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外培训市场。三、商业模式IT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招生渠道、就业渠道、综合供应、金融服务四方面。IT培训机构商业模式高度相似,由招生渠道、金融服务、综合供应、就业渠道四方面构成:通过招生渠道最大化获得生源,通过就业渠道保障学员就业树立良好口碑,通过综合供应渠道支持封闭式训练保证教学质量,通过金融渠道形成完备的交易闭环。(一)、招生渠道:B2C和2B2C两大渠道共同发力按招生渠道IT培训机构常分为B2C模式和B2B2C模式两种。B2C模式主要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进行课程宣传以获取C端客户,常见的网络营销方式包括百度竞价、微信营销等;B2B2C模式主要与B端学校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业务模式,利用学校场地与宣传渠道招收学员进行培训,并协助学校提升IT课程教学水平(设备、师资)。达内科技、易第优、传智播客主要采用B2C招生模式,粤嵌科技、蓝科教育采用B2B2C招生模式。IT培训机构中大部分机构为2C模式,2B机构积极拓展社会招生渠道。2B或2C招生渠道对机构整体销售费用率的影响不大,IT培训机构为扩大生源积极开拓不同的招生渠道。培训机构多采取口碑介绍、招聘转客户、资料分享吸引学员和明星讲师吸引学员等策略,机构的教学质量仍是核心竞争力。2B机构正大力开拓2C招生渠道,2016年,粤嵌科技嵌入式技术培训业务由面向高校的实训课程销售转变为直接面向学员提供嵌入式技术培训服务,通过社会渠道和高校渠道开展招生工作,实现了培训招生和收入的大幅增长。(二)、就业渠道:拓展合作企业数量,切实解决就业困难IT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简历制作指导、模拟面试、就业情况跟进等一条龙就业服务。达内科技(TEDU.O)每班配备一名职业顾问,和学员进行1对1的面试培训和简历准备等;易第优(839467.OC)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贯穿两周一次的职业素质课程,涵盖职场礼仪、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简历编写等;恒企教育(开元股份300338.SZ)帮助学员通过旗下“无忧网”系统填写简历,并通过回访机制实现对企业和实习生就业情况跟踪。持续不断与企业合作,稳定输送人才。IT培训机构通过拓展和维护有招聘需求的IT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打开学生就业渠道,保证学员就业率。达内科技通过毕业校友、企业合作专员、人力资源网站以及其他各类招聘人员进行合作,为学员寻找就业机会。(1)2016年达内科技共有243名企业合作专员,每个校区有1-2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0%以上;(2)火星时代和国内各大知名企业均签订有人才输送协议,稳定输送人才。2015、2016年火星时代学员毕业6个月内的就业率分别为95.78%、96.43%;(3)恒企教育与3,00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已帮助30,000名学员成功入职IT行业。(三)、综合供应:采用高强度封闭式训练模式IT培训机构面授课程分为全日制课程和非全日制课程,全日制课程采用封闭式训练模式。全日制课程周期为4-8个月,讲师与项目经理全程指导,课上讲师教学,课下项目经理一对一强化训练,同时配置有学习机房供学员学习,机构提供住宿与餐饮。非全日制课程则在周末上课,课时数相对少。IT培训封闭式训练适应短周期快速学习。IT培训以高效快速且标准化的培训模式让学员达到就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水平,以往的学习开发周期(本科四年或者专科3年)大大缩短。学员须接受高强度、体系化的严格训练,封闭式训练正是短周期学习的最佳途径。(四)、金融服务:第三方金融平台为机构学员提供助学贷款服务IT培训机构与第三方助学贷款机构合作为学员提供助学贷款服务。IT培训学费较高,大多数学员一次性付款存在困难。IT培训机构接受其通过向第三方助学贷款机构贷款支付的方式缴纳学费,合作模式为:培训机构与助学贷款机构签订机构学员助学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机构学员可以在协议精神约定范围内向助学贷款合作机构申请个人信用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学费。学员作为借款人与出借人签订贷款协议。培训机构与助学贷款机构合作将有助于缓解部分学员为支付培训费用而产生的经济压力,有助于机构吸引更多的学员从而对公司业务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培训机构为学员贴息贷款,此贴息事项为机构阶段性销售政策。培训机构常采取承诺为使用贷款支付方式的学员承担相应的贷款利息,但部分机构为学员贷款提供担保,如达内科技、火星时代和青麦教育;部分机构则不承担代偿本金和担保义务,如传智播客、易第优等。由于培训机构承担担保义务的同时会在学员申请贷款之际已对学员贷款资质和基本信息进行了调查,培训机构发生担保损失的可能性较少,如火星时代与百度小贷的合作,2016年百度小贷对火星时代学员合计贷款金额约为1.9亿元,3个月以上逾期率(延滞率)为0.67%,6个月以上逾期率(不良率)为0.18%。四、风险因素(一)、行业风险(1)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化对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产教融合意见》为职教高教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具体细节还需等待各地政策出台。(2)教育经费不足的风险:房租、师资等资源对经费要求相对较高,一旦资金紧缺或政府补助缩减,不利于产业发展。(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教育蓝海拥有万亿市场空间,庞大的市场会使资本、上市公司竞相布局教育产业链,市场竞争加剧。(二)、公司风险(1)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风险。教育行业知识产权对公司未来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不排除公司的知识产权存在被侵害的风险。(2)核心技术及人员流失的风险:教师、课程及教程研发都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这些核心人员的变动,会对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口碑产生一定影响。(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各路资本看好教育行业,但进入者过于集中将提高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五、合肥重点公司分析(一)、现有合肥市场高端培训的现状当前合肥IT培训机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独立的培训机构,如北大青鸟、达内、北大测试、威迅,外来并定位于高端专业的培训机构;二是技术公司下属实训基地的培训机构,如创睿、慧桥、索迪等,主要是依托科技公司的实力开展培训;三是高校和知名企业合作办学的培训机构,如科大软件学院和科大讯飞合作的科大讯飞教育。当前培训专业较为单一,以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为主。宣传推广方式也基本雷同,主要通过网络推广、进入高校直接宣传(校外实训基地等)。宣传方式上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北大青鸟、北大测试由于长时间大篇幅的在报纸、电台做广告,导致很多大专生认为他们的收费昂贵就是因为广告成本的增加。(二)、主要培训机构分析1、达内教育达内教育(Tarena)由韩少云在2002年创立,创立之初就定位于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中高端市场,致力于成为一家一站式职业培训服务供应商。达内教育先后获得IDG、集富亚洲JAFCO、高盛集团、新东方等机构的多轮投资,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IT类职业培训机构。上市后营收规模以37.1%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毛利率水平在70%左右,并呈现出浮动上涨的趋势,2016年年营收达15.8亿人民币,净利润达2.42亿人民币,市值达10亿美金。达内教育从2002年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2002年至2006年,公司刚刚起步,团队重心在于打磨产品。第二阶段是2006年至2011年,产品体系日臻成熟,扩张需求日益突出,公司逐步在各地铺设教学点,但优质师资的有限性阻碍了业务的进一步扩张。2006年,达内创造性地推出“远程同步授课”模式(即“双师”模式),利用网络手段有效地解决了学员需求旺盛与优质师资不足之间的矛盾,各地教学中心成本大幅降低,利润几个结构得以改善,公司开始规模化发展。第三阶段是从2011年至今,达内在业务增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内部各项体系,为全面进入下一个成熟阶段做准备。(1)、业务布局达内教育从成人Java培训业务起家,自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业务范围一直围绕着IT技术培训的核心领域。自2013年起,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达内开设了数字艺术等IT应用培训课程和网络营销、会计等非IT类培训课程。2015年,由于青少儿教育市场的利好环境和巨大规模,达内正式推出了面向K12人群的素质教育品牌“童程童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编程、机器人编程和数字艺术培训。目前,达内开设的课程包括15门成人课程和3门少儿课程,共计18门。其中,成人课程采用面授或双师模式(直播视频)教学,班型为40人中班,全日制课程的标准学费范围为1.68-2.08万元;童程童美采用面授或双师模式(录播视频)教学,班型为8-12人小班,标准学费范围在1.5-1.92万元。同一水平的课程,不论是面授模式还是双师模式,学费一律统一。2016年,达内在部分城市把标准学费调高了1000-2000元,尝试增加ARPU值。此外,达内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及方法,自主研发了TTS教学系统,以提高各教学环节的标准化质量,并用于学生管理和运营。另外推出视频课程学习平台TMOOC和求职平台JobShow,试图打造人才培养业务闭环体系。(2)、核心竞争力达内的核心市场竞争力是其创新能力。例如,在2006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用户量的达内为解决扩张瓶颈,首创“远程同步授课”模式,把师资集中在北京,用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把课程同步到全国各地的实体教学中心,此举大大提高了达内的产能,奠定了其规模化扩张的基础。同年,为了减轻用户的付款压力,降低用户报名门槛,达内首创“先就业后分期付款”的付费模式,有效促进了用户数量的增长。达内在学生贷款方面的合作机构有宜信、百度小额贷款、人人贷、中国银行等,在2016年,约有55.1%的学生使用贷款方式支付学费。基于对行业和用户的理解,持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达内未来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表1:达内科技财务数据2、翡翠教育(合肥)翡翠教育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娱乐与移动开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翡翠教育集团成立于2012年,公司主要经营游戏研发、动漫设计、移动互联网、Android应用、IOS平台开发等,业务涵盖技术培训、产品开发、产品孵化、产业合作等,是一家产学研综合性服务机构。目前翡翠教育旗下分为完美空间和创思兰博两大教学品牌,完美空间主营游戏动漫培训,创思兰博主营移动互联网培训。2016年翡翠教育全国校区发展到70家,已经覆盖了全国一二线城市,培训学员1万余人。频获资本青睐,实现高速发展。2015年翡翠教育相继获得两次融资,A轮融资6000万元用于大力发展独立知识产权的在线教学平台及数字化课程产品,B轮融资1.5亿元用于收购昊育教育;2016年年底,翡翠教育宣布获得御泓资本2亿元C轮融资,用于“深耕新兴互联网”概念项目并与IT企业合作培养技术人才;2017年1月,翡翠教育完成C+轮融资,正式进军集团战略,组建多种业态混合的产业集团。文化长城(300089.SZ)近期公告拟以15.75亿元对价、7.53亿元现金支付+8.22亿元股份支付的形式、约2017PE18x并购翡翠教育100%股权。翡翠教育的业务一之IT培训:毛利率超70%,未来战略扩张重点。该业务主要面向在校大专/本科生,提供IT职教培训。涵盖游戏设计、编程语言等近20项课程,覆盖全国29个城市60+校区,2016年培训学员近10000人。2016年公司IT培训业务收入1.93亿元。翡翠教育的业务二之教育信息化:与联汛教育资源互补,未来增长迅速。翡翠教育子公司昊育信息主要负责教育信息化业务。主要面向中小学及职业院校,包括教育系统集成运维和软件销售业务。2016年昊育信息收入9782万元,净利润1877万元。未来翡翠教育与联汛教育共享B2B业务积累的大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用户。布局2B+2C+B2B2C,打通IT培训产业链。2015年起,翡翠教育开始布局高校,为合作高校提供线上课程与saas系统,截至目前,翡翠教育已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及内蒙古大学等全国9省200多所高校展开了业务合作,合作企业6,000多家。表2:翡翠教育财务数据3、传智播客(839976.OC)传智播客是一家致力于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职业培训机构。公司设立了一整套从院校推广、教学研发、课程教研质量评估到课后跟踪服务的全方位培训服务体系,形成了公司独特的培训服务与课程创新模式,并建立了高效的推广、研发和服务流程及管理制度。近年来,公司依靠着研发团队的开发成果,持续提升公司各课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了众多客户的需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NITE)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方向资源合作伙伴,在IT职业培训行业逐渐建立了品牌优势。多元化培训服务提升学员体验,开辟教育新生态。公司IT职业培训包括“传智播客”和“黑马程序员”两个品牌。2017年,传智播客推出自己的高等教育院校——传智学院,即将向着中期目标努力奋进——将传智播客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职业教育集团。公司还将探索打通少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内的全套教育生态圈,从启蒙教育到成年后的职业应用教育。领先的师资教研构筑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打通广阔的营销推广渠道。截至2016年末,公司分享了97,200小时的免费视频,2,000万次的视频下载、13万人次的公开课;编写的30多本大学计算机教材被800多所大学使用,覆盖学生达十余万人,公司编著的《Java基础入门》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授予的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畅销书二等奖;同时,公司成为工信部战略合作伙伴、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合作单位,目前公司已与近709所高校达成课程置换合作,覆盖学生超过13万人,就业实训基地321所,在高校和其他潜在客户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建教学中心,发力线上培训。2017年9月20日,传智播客完成2017年定增,发行股票数量653.15万股,发行价37.85元/股,预计募集资金2.4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IT职业培训能力拓展项目和在线教育项目。本次募集资金后,传智播客将继续开拓在线教育业务,开展多种多样的在线教育模式,并计划扩建或新建不同规模的教学中心7个。表3:传播智客财务数据4、合肥科大讯飞教育(合肥软件培训)科大讯飞教育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合作成立,2014年调整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科大讯飞教育包含以下子公司:合肥科大讯飞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苏州科大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科大讯飞职业培训学校、苏州工业园区科大讯飞教育培训中心。科大讯飞教育的定位是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咨询服务和应用人才培养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包含:高校师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咨询服务实施、IT人才培养服务以及IT专业核心课程、最新技术应用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多层次教学资源产品服务提供等。科大讯飞教育是国内罕见的拥有“IT上市公司+本科高校”平台的教育集团公司,在此平台至少可以实现企业+高校的无缝结合与深入改革,团队具有“18年项目研发技术+9年IT教育培训+7年高校教育改革”组织级经验。(1)高等教育背景为了将科大讯飞多年的产业经验和技术经验在高校传播,更好地服务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2012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工程大学与科大讯飞合作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并由科大讯飞教育主导学院的办学和教学改革,开启了中国应用型本科真正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转型发展新篇章。目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16届毕业生平均就业薪资5600元,就业薪资以及就业区间分布均实现在安徽省二三本同专业院系毕业生排名第一。(2)培养规模目前平均年服务学生超过10000人次,公司成立8年来公司累计培养IT人才70000余人次,直接为社会贡献定制化IT人才超过8000人次(主要服务对象为科大讯飞、汉得信息等上市公司),同时为安徽及江苏省各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超过500名具备项目实战经验型讲师,得到学生、学校和企业客户的广泛一致好评。(3)主要产品科大讯飞教育拥有9年时间持续迭代优化积累的培训和项目资源库。项目培训资源库对接科大讯飞实施的政府、公安、电信、金融等十多个行业100多条业务线一线的最新项目真实案例。这其中不仅包含最新最前沿技术应用、各行业业务知识特点,最重要的是按照最新学习科学成果指导,根据学生学习曲线和进展分别从知识应用、代码编写能力、需求理解能力、设计分析能力、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问题解决、抗压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层设计组织,并开发了相应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工具资源来确保项目训练阶段的高效落地。智慧学习平台包含在线教学与资源云服务平台、在线作业与学习质量评测平台、学习行为管理分析平台、实训项目库平台、高校学生实习就业平台等,实现了自适应个性化学习和全过程教改支撑。目前平台日均在线服务4000余人,已在合作院校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口碑。5、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始建于1988年,隶属于新华互联网科技。学院主要从事IT互联网教育,开设了VR设计、影视动漫、UI设计、软件开发、环境艺术、网站开发等热门专业。学院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淘宝创业园、互联网创业园等多种培养模式。(1)集团办学非加盟式教育机构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隶属于新华教育集团。目前集团拥有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自学助考等教育项目,并与国外一些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合作办学关系。新华教育集团在安徽拥有新华学院、新华电脑专修学院、新华学校等数所教育机构,在全国各地地设立了20多所教育分校。(2)双师型教师队伍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师资模式为“双师型”教师,他们既是教师又是电脑工程师。专职教师。从大IT企业和高校选聘的技术人员,都曾做过电脑行业的项目开发。同时新华教育集团电脑教育研发中心专家组长期支持并全程参与新华电脑学院教学。客座教师。从合工大、科大等高校聘请的IT教授以及科大讯飞、联想集团等IT名企从业工作者担任客座教师。(3)考证体系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一大优势是获取了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厅直接授权的安徽省电脑培训和考证中心及管理中心,国家工信部CEAC安徽授权培训、考试中心。同时学院设在全国设立了多个创就业指导中心,拥有协议用人单位。

颜钧

新东方发布教培行业研究报告,业务+投资双重视角破局五大赛道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国家政策规范之下,教育培训行业经历着进一步的变革与整合,既有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创新,市场下沉带来的用户繁荣,也有跳脱经济规律的揠苗助长,背离教育初心的乱象丛生。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独角兽,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调整周期寻求有效增长,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作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行业变化的大浪潮之下,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诚、坚守与责任感。从2019年年初开始,新东方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联合东方坐标学院,依托新东方深厚的行业资源,聚焦五大细分教育赛道,历经数百个实地访谈,数千小时琢磨推敲,数百万字案头研究,最终打磨出新东方首个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报告,以回顾、解读并记录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新变化,通过行研分析和价值观点输出,服务新东方战略布局和投资生态,赋能更多教育企业和从业者,推动行业共同进步与发展。1月16日,备受关注的《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包括中文版、英文版)正式对外发布。美国知名投资机构GSV创始人、CEO Michael Moe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合作关系总监Julia Rosen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助理副总裁柴明一、投资者关系总经理赵思思,以及近五十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代表、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发布会。新东方首次发布行研报告,以“业务+投资”双重视角开行业先河据了解,《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是新东方发布的首个教培行业研究报告,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教育企业对外输出的综合性行研报告。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教育产业链最为全面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新东方在行业研究方面无疑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尽管这是新东方做的一个行业分析报告,但是我觉得还是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来说的,并没有以新东方为核心,而是站在行业层面进行剖析和评判,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这是新东方的一个初步尝试,获得了各方面不错的反响,未来新东方会做得更加专业,更加深入。对于新东方为什么要做这个报告,以及为何是新东方来做这个报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柴明一表示,近几年教培行业的发展跌宕起伏,无论商业模式还是运营结构等方面,大家都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新东方愿意结合对整个市场的研究,分享对行业的看法和对未来趋势的一些判断,共同来推动行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至于为何新东方比较适合,首先新东方的教育产业链布局相对比较完整,第二新东方投资原则相对比较开放,一直致力于打造相互连接和赋能的教育生态圈。“这次新东方的被投企业、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以及新东方部分高管都参与其中,让报告更具价值。”“我想业务+投资的双重视角,是新东方的研究报告区别于其他教培行业报告的最大特点。”报告总编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投资总监柳倩表示,本次报告由新东方及生态圈企业海量的教育一手数据作为支撑,并结合了行业专家的一手访谈资源,包括新东方产业机构负责人,他们对各个细分赛道的市场规律、增长逻辑、发展关键有充分的理解与思考;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与新东方被投企业,作为新兴赛道的优秀创业者,他们能捕捉到市场新变化与创新发展的新机会;一线投资机构负责人,作为赛道布局者,从投资视角看,对市场或有更独到的理解。再加上新东方专业化、多元化的战略投资和行业研究团队,为报告提供了极高专业度和广度的视角和方法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站在一线,也能跳脱出一线,相对客观地观察整个行业。这个报告不仅是一个投资指南,更多是基于教育的生态,扎根在教育行业里思考如何去破局的思路总结。”聚焦五大教育细分赛道,提出问题更解决问题《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聚焦于教育培训行业中的K12教育、素质教育、早幼教、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五大细分赛道,这几个教育领域近几年备受瞩目,且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不同阶段的阵痛。发布会现场,柳倩就五大细分赛道分别进行了简要解读和分析,涉及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发展痛点、突围方式等多个层面,不仅指出问题,更提出关于破局思路的思考。如增长放缓、获客困难是线上和线下K12教培企业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线上教育还面临估值虚高,数据存疑等特定问题;报告据此提出三四线下沉、双师扩张、从工具走向内容等解决思路,并总结了K12教育培训行业的三大驱动因素:内容和服务驱动、科技和创新驱动、管理和战略驱动。再如,素质教育赛道的外部环境有多重利好,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依旧存在竞争格局分散、产业链不同位置差异大、盈利模式不健康、课程内容同质化,缺乏考核标准等亟需突破的发展痛点;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内容创新、获客创新、体验创新、经营创新四个维度的突破方法。对于五大细分赛道,俞敏洪也在演讲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俞敏洪指出,新东方在五大赛道或多或少都进行了思考和介入。其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遇到过挫折。在他看来,K12教育市场广阔,模式多样,但何种模式能实现长久发展仍无定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素质教育一定会是巨大的市场,但应该不会超过K12的市场份额;而早幼教和素质教育连在一起将是特别大的市场,因为如今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从小接受对他们成长有意义的教育,而这些原本该由父母自己完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现在更加希望被社会化地来完成;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存在渐进式变革和颠覆式变革两个模式,后者现在没有出现真正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未来一定会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要进入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因;职业教育是未来中国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未来其中可能会出现有大量的新培训领域。“新东方算是一家比较综合性的教育集团,除了报告聚焦的五大领域,在国际教育等很多教育领域都有涉足。”俞敏洪坦言,其实新东方关注的核心点很简单,就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寻找到最适合他们成长和教育的方式。如果新东方本身做不到,就会联合更多更好的资源一起做。他认为,新东方已经在两个方面为中国教育做出了贡献,一个是新东方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一流的人才,很多从新东方离开的员工成功创业,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二是新东方通过投资等方式连接了大量有创新能力的教育公司,形成教育生态圈共同发展。从投资布局,到成立东方坐标学院,到设立新东方教育文化产业基金,再到参与主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教育专场,新东方近几年来一直期望为赋能行业,推动行业共同进步贡献更多力量,这次发布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报告又是一次新的尝试。在新的一年,新东方也期待与更多专业投资机构、企业战投、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垂直媒体、咨询公司等进行合作,各取所长,共同完成更多有意义的行业研究。在时代洪流中保持教育初心,一起为中国教育行业发展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风花

驾培行业当前及未来市场分析报告

随着我国进入汽车工业时代,机动车进入普通家庭,社会公众学驾需求逐渐增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以下简称驾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且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行业。驾培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业,在服务民生以及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守护了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从源头上保障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为引导驾培机构关注未来市场,注重培训与服务质量,提升学员学驾体验和便捷度,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联合人民交通杂志社开展了当前驾培行业的基本现状、行业特点和痛点以及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并提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据此形成本分析报告。一、驾培行业当前现况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驾培行业的快速发展,且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学驾需求。截至2019年底,我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经营业户共有1.97万户,教练员92.5万人,教学车辆79.7万辆,户均拥有教学车辆40.4辆,机动车驾驶培训模拟器12.2万台,年培训人次2705.3万人次。学员学驾费用为社会贡献约1400亿元的产值,缴纳税费约28亿元,同时为社会提供了百万个就业岗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一)驾培机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民财富的极大丰富,学车成为了当下社会的刚性需求,也促进了驾培机构数量的增加。近5年来,我国驾培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加,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19.74%,2019年驾培机构达到了19741户,满足了社会学驾需求。总体上,我国驾培机构数量呈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近5年我国驾培机构数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15年-2019年)国家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规定,驾培机构按照教学车辆数量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驾培机构,由图可知,我国驾培机构类型逐渐向集约化发展,三级驾培机构数量增加迅猛、二级和一级驾培机构数量出现降低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当前我国进一步开放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各地区县根据当地学驾需求按照标准规定新增了三级驾培机构;同时由于大城市中学驾存量逐步消化,部分二级和一级驾培机构根据市场实际缩减了相应的教学车辆。近5年我国残疾人驾培机构数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15年-2019年)为给残疾人提供良好的驾驶培训服务,满足残疾人驾驶考试的需要,驾培机构积极配置相应的教学车辆及教学人员,为残疾人提供驾驶培训服务。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残疾人驾培机构354户,年培训人次达17923,相较于2015年,残疾人驾培机构仅增长了16.45%,而残疾人年培训人次增长了108.74%,这表明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驾培驾考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有了驾驶出行的需求,这也反映出我国残疾人培训细分市场总体发展趋于增长的态势。(二)教学车辆教学车辆是实施驾驶培训教学的关键教学设施,按照我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有关的规定,驾培机构的教学车辆不得少于20辆。伴随我国驾培机构数量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教学车辆数量也相应增加,截至2019年底,教学车辆数量达到了797524辆,相较于5年前,增长了17.34%。近5年我国教学车辆数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15年-2019年)按照车型分类,教学车辆可以分为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和小型汽车等。由图可知,我国大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的教练车近5年来出现递减的趋势,这从侧面反映出最近5年大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的学驾需求逐年减少,驾培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减少了相应的教学车辆。相反地,近5年来牵引车和小型汽车的教学车辆逐年增加,这表明最近5年学习这2种车型的学员学驾需求逐年增加。城市公交车教学车辆数量近年来出现较大波动,这反映城市公交车学驾市场并不稳定。造成各类教学车辆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的,对于大型客车和大型货车,主要是由于随着民航、高铁等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国家积极推进公转铁、公转水等运输结构的调整,道路客运行业和普通货运行业受到了较大影响,行业降低了对这2类驾驶员的需求,相应地驾培机构的教学车辆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于牵引车,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在行业内推广甩挂运输模式,提高运输效率,因此行业急需牵引车驾驶员,相应地影响了牵引车教学车辆的数量。对于小型汽车,主要是由于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拥有一辆小型汽车已是普通家庭的刚性需求,相应地带动驾培机构教学车辆的增加。对于城市公交车,尽管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公共出行需求也相应增加,但当前大部分城市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大大分担了城市公交车的运输任务,也影响了城市公交车行业对驾驶员的需求,从而致使我国城市公交车教学车辆数量的波动和变化。(三)教练员教练员是确保驾驶培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施驾驶培训教学的核心人员,是支撑驾驶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驾培行业的快速发展,教学车辆的增加,按照国家规定的教练员不得少于教学车辆的人车数量配比要求,教练员数量也逐渐增加。截止2019年底,我国共有教练员925475人。其中,理论教练员58702人,实操教练员849151人,较好的支撑了我国驾培行业的健康发展。近5年我国教练员数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15年-2019年)教练员按照教学能力分为理论教练员和实操教练员,理论教练员具体负责驾驶培训学员交通安全法规、文明驾驶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实操教练员肩负学员驾驶技能的培养。由图可知,我国理论教练员总量在2017年后下降趋势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交通运输部在2017年底在行业内推行理论培训的网络远程教学,并明确采用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的地区,理论教练员的配置由各省自行确定。网络远程教学推行后,广东、江苏、四川、辽宁等省份应用较好,致使理论教练员的数量受到影响,出现了拐点。此外,由于教学车辆数量的增加,我国实操教练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其数量均大于教学车辆的数量,满足国家规定的人车配比要求,这表明为提升培训教学服务质量,部分驾培机构配置了比教学车辆多的教练员。(四)年培训人次年培训人次直接反映了我国驾培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近5年来,我国驾培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小幅的波动,但总体来看,驾培行业市场总体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每年2700万人次的规模。近5年我国驾培市场规模变化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15年-2019年)年培训合格人次反映出我国驾培行业的培训质量状态,由图可知,我国年培训合格人次基本保持在2200万左右,培训合格率基本维持在82%,但需要说明的是,近5年来我国驾培行业每年的培训合格率逐年呈小幅下降的趋势,这客观反映出当前我国驾培行业的培训质量逐年下降,仍需要各方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培训质量。《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2019)》显示,从培训市场分布区域来看,2019年培训人次排名前十的省份为广东、湖北、江苏、湖南、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四川和浙江,这些省份均为人口基数大省,或是经济较为发展,能吸引人才,从而能拉动学驾需求。同时,培训市场的区域分布也表明,当前我国驾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二、驾培行业特点及痛点驾培行业助力我国经济建设,也从源头上把好了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关,历经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驾培行业呈现“四化”的特点:(一)学驾群体年轻化。随着我国学驾群体存量的逐渐被消化,当前我国学车主力人群由原来的学驾群体存量逐渐转变为适龄人群,据驾考宝典对其平台内的学员年龄统计分析,25周岁以下的学员群体占比达39.98%,35周岁以下的学员群体更是达81.54%。这也与此次调研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此次调研发现25周岁以下的学员群体占比为38.45%(调研地区为浙江、广东、江苏和安徽),这都表明驾驶培训的学驾群体年轻化趋势非常显著,这也要求驾培机构逐步转变“一人到底”、“时间固定”的教学组织模式。(二)市场竞争激烈化。学驾群体存量的逐渐消化,人口红利的消失,同时伴随驾培机构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面临培训市场规模稳定不增的局面,行业出现供需失衡的现状,以2019年为例,培训市场实际需求为2705.3万人次,而行业培训供给能力约为4785.8万人次,教学车辆培训能力远远大于实际培训需求,致使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竞争激烈。(三)培训市场区域化。驾驶培训需要学员在训练场地进行驾驶技能的培训教学,因此驾驶培训市场的区域化经营特点非常明显,一方面驾培机构受训练场地、经营范围的限制,不能从事异地经营。另一方面,学员从交通、出行时间、费用等成本因素以及学车便捷性的角度考虑,也只会在其居住或工作地附近学习驾驶,学驾集中度高。(四)服务需求多样化。学驾群体的年轻化,以及当前我国放开了70周岁以上人员的学车限制,以及学驾群体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学驾群体呈现多样化。这些学驾群体在学习驾驶时,其服务需求也是多样化,如年轻学员其思想活跃、喜欢冒险、喜欢追求时尚和新颖,尝试新的生活和事物,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追随时代潮流,追随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而对70周岁以上的学员,其学习能力较弱,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慢,其要求教学要更耐心、讲解更详细。尽管当前我国驾培行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学驾需求,但与当前社会期待的高质量、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行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待”:(一)培训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驾培机构应试教育现象较为普遍,教练员教学过程中“重操作技能、轻细节教学、轻文明教育”,致使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新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8年三年以下驾龄驾驶员的交通违章占全部交通违章的26.3%,肇事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1.3%。此外,部分驾驶培训机构服务意识差,培训费用价格不透明,学员报名培训后巧设名目增加学车成本,教练员服务态度差,教学不规范,学员学驾体验差。(二)市场培训秩序有待规范。培训市场的供需失衡致使行业无序的同质化竞争,大部分驾培机构采用降低学费招揽生源后再巧设名目增收费用,严重影响行业正常的发展秩序。同时,未获得培训资质的机构和人员擅自设立教学点、使用民牌车辆教学等非法培训行为时有发生,对行业的有序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培训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和净化。(三)信息化应用有待提升。信息化应用会给行业监管、企业管理和学员学驾带来极大的便利便捷。然而,当前我国驾培行业的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仅有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实现了线上异常(虚假)学时的监督管理。大部分驾培机构的内部管理还停留于粗放式管理阶段,ERP、计时培训系统等精细化信息系统的应用覆盖面不广,从而致使学员无法实现网络报名、培训预约、理论知识的网络远程学习,给学员预约、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利。三、互联网与驾驶培训的融合发展(一)融合背景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传统行业”能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以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互联网与驾驶培训与驾驶考试服务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当前颇具规模的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学驾人群提供针对驾驶员资格考试内容的在线培训服务,包括科目一、科目四的线上理论学习,以及科目二、科目三的道路驾驶视频学习的服务。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线下驾培机构学车排队时间长、学员往返驾培机构的时间和交通成本、驾驶培训效率低、学员碎片化的时间无法利用等原因,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克服以上问题迎难而上,且当前已逐渐被广大学车群体所接受。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由此标志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也极大地促进了驾培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二)发展形势及其优势在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引导下,“互联网+驾驶培训”形成的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的新商业模式逐渐得到探索和应用,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驾培培训模式得到了技术升级和优化转型。当前,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立足于学员培训服务的便捷性,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整合各地驾培机构、教练员、培训费用、学习评价等信息资源,为学员选择驾培机构、教练员等提供信息服务;二是整合驾驶培训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通过与学员线上互动,了解学员学习驾驶需求,然后为驾培机构提供学员学驾信息线索,辅助驾培机构招生;三是研发科目一和科目四的网络远程教学课程,提供标准化的理论课程,为平台内入住学员提供线上理论知识的培训教学服务;四是根据驾培机构企业管理需求,为驾培机构提供定制化的企业信息管理服务,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学员计时管理等服务;五是从学员学驾便捷性出发,为驾培机构驾驶培训提供工具,实现学员线上实车培训预约、选择教练员和培训时段,提升学驾效率;六是研制强化机动车驾驶培训理论相关知识的试题,为学员考试提供辅助练习,帮助其通过相应的驾驶考试。此外,不同的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平台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还延伸了如实操教学视频学习、考试技巧等业务。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平台为学员提供便捷化学驾体验和服务,当前国家对其的发展以包容审慎的姿态,逐步引导其规范发展。与传统的驾驶培训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整合驾驶培训的机构、教练员、培训费用、学习评价等信息,使学驾供给端学费、资源等信息更加透明,实现了供需双方信息的对等化;二是为学员提供线上的理论知识培训,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学员碎片化的时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又节省了学员往返驾培机构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三是为驾培机构提供辅助招生、线上实车预约、计时管理以及定制化的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提升了驾培机构管理效益;四是为学员提供驾培机构、培训费用、教练员评价质量等信息查询,以及线上预约教练员和培训时段等服务,极大地方便学员学驾考证。鉴于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的优势,当前“互联网+”正在全面渗透驾驶培训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端为学员提供在线驾培驾考服务、线上预约,同时也辅助驾培机构及教练员进行招生、课程管理等,引领行业向便捷化、信息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三)典型企业当前,行业内提供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的典型的代表企业及客户端有武汉木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驾考宝典APP、天津五八驾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驾校一点通APP以及车轮互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车轮驾考通APP等,其是立足于为驾培机构经营、学员学驾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撮合驾驶培训供需双方交易,积累大量用户,在互联网广告服务、汽车销售以及汽车后市场实现效益。(1)驾考宝典驾考宝典是国内当前驾驶培训行业知名的互联网学车平台以及交通安全教育线上平台,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自2011年上线起,驾考宝典以学员培训和考试需求为导向,始终坚持将帮助学员学习驾驶知识、掌握文明驾驶安全出行技能、为学员提供找驾校找教练等驾考服务的核心功能发挥到极致,为学员提供驾校排行、VIP课程考点提炼、直播讲解、3D实景练车、考场路线实拍、模拟考试、考试预约及成绩查询、新车报价等功能,并围绕产品与服务持续进行创新和优化。目前,驾考宝典是全国用户覆盖量最高的驾培APP,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培训与考试信息服务平台。据QuestMobile TRUTH数据库统计,驾考宝典2019年的月均活跃用户达到了2323.61万人,在AppStore中国免费榜教育榜单中连续数月应用下载量排行第一,在所有移动互联网驾培驾考领域的应用下载量排名第一。同时,驾考宝典还同其兄弟产品教练宝典和驾考宝典企业版一起为驾考行业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赋能驾校,为机构提供企业内部信息一体化管理服务,也可进行学员信息整理和驾校招生推广,以提升服务、打造口碑的方式让优秀驾校和教练重建自己的竞争壁垒,构建完整的互联网驾考生态管理系统,打造“驾校+教练+学员”三位一体的驾培产业新生态。(2)驾校一点通驾校一点通是国内较早深耕驾培领域的互联网平台,其是通过搭建线上平台服务与线下驾校服务相贯通的模式,以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定位,致力于提供囊括学车动态、学车指南、驾驶常识、模拟考试、新车报价、驾校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持续为驾驶初学者、汽车驾驶员和驾驶培训机构提供服务。驾校一点通为方便学员学车练车,一直不断对题库、练车技巧、预约考试等进行更新优化, QuestMobile TRUTH数据库显示2019年驾校一点通的月均活跃用户量到了1194.91万人,在所有移动互联网驾考培训领域的应用下载量排名第二。驾校一点通秉持以产品与服务为根本,不断探索与实践驾培服务创新模式,多线布局服务版图,打造出了多层次、差异化、精细化的产品与服务矩阵,深度化服务用户,并在深层优化升级用户体验同时,赋能驾校提高服务、运营、管理、创新能力与效率。(3)车轮驾考通车轮驾考通主要是通过线上理论培训教学和题库练习,帮助学员通过科目一和科目四的驾驶理论考试。目前,车轮驾考通为学员提供驾驶理论题的模拟和解答,还采用实拍视频、真实考场路线和灯光考场还原等手段为学员学习驾驶提供辅助,并同步为学员提供VIP课程考点提炼、考友圈互助问答、教练在线问题解答等服务。据QuestMobileTRUTH数据库显示,车轮驾考通2019年的月均活跃用户为322.48万人。车轮驾考通的运营公司还开发超级教练、超级驾校、车轮学院、车轮社区、车轮、巨会养车等APP应用端,服务于车主、准车主两大人群,解决车生活问题、提供车生活服务、完善车生活品质。四、未来市场发展趋势驾培行业历经过去数十载的发展,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行业痛点和赌点,未来行业必将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市场趋于稳定,并朝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一)驾培市场逐渐趋于稳定社会学驾需求是支撑驾培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学驾需求与驾培市场发展正相关。据研究发现,社会学驾需求和汽车保有量、人口持证比例等因素相关。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7亿辆,增长3.85%。尽管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但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绝对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2018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而美国为837辆,澳大利亚为747辆,日本为591辆,差异显著。因此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仍会进一步增加,这也势必也拉动社会学驾需求,给驾培市场带来红利。近5年汽车保有量变化趋势及其占比数据来源:公安部交管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人口已超14亿人,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20年6月份统计数据,当前,我国仅有4.4亿人取得了机动车驾驶证,人口持证比例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美国的69.39%和日本的63.1%(日本为2012年数据),人口红利优势明显,同时考虑机动车驾驶证的增驾培训,从长远来看,我国仍存在大量人员有驾驶培训的需求。我国驾驶员与美国驾驶员持证比例对比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和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综上所述,结合我国近5年机动车驾驶培训人次基本维持在2700万人次,并考虑到当前我国10.48‰的人口出生率(连续30年下降,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以及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因素,未来我国驾培行业的培训市场将会趋于稳定的态势,可能会长时间地保持在2500~2700万人次/年。(二)个性化培训服务将成为主流我国驾培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存量性学驾需求逐步下降,当前刚性学驾人群(年龄为18~25周岁)已逐渐成为学驾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这部分学驾群体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大,且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今后这部分群体大多是高学历、高阅历和高能力,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时尚、自由,追求消费品质和与众不同,每个人个性特征更加明显。面对这部分学驾群体,驾培机构培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品质与服务,真正做到因人施教,针对每个学员,要采用针对性的、一对一的个性化培训服务,甚至根据学员学驾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培训服务,使学员在学驾过程中享受优质服务。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寿命的增加,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学习驾驶,这部分群众技能掌握慢、但培训服务要求高等特征也较为明显,驾培机构也需实施个性化或定制化的培训服务。(三)互联网与驾驶培训会深度融合作为推动驾培行业转型升级的工具,在当前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互联网必将还会继续与传统的驾驶培训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以实现学员线上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科目二、科目三的道路驾驶视频教学,以及为学员提供模拟考试、预约培训、预约考试、服务评价、招生服务、教学管理、费用支付等服务,拥有学车流量的驾培驾考服务APP可与驾培机构合作,为驾培机构招生、构建标准化教学内容,配合智能硬件,或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自行开办驾培机构提供培训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以提高运营和招生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学员的学驾体验,促进行业的信息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互联网驾培驾考服务将成为驾培行业的有效补充。(四)新技术应用将推动市场规范发展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驾驶培训领域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驾驶培训服务逐步互联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培训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基于这些技术的驾驶模拟器、智能辅助教学设备等产品已小规模应用于驾培行业,虽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在帮助驾培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员学驾体验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展现出巨大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这些新技术将为驾培行业赋能,推动驾培行业市场逐步向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五、结束语驾培行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体现,提升行业培训质量与服务质量就是服务好民生。当前,我国驾培行业尽管存在培训与服务质量、市场培训秩序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但伴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行业赋能,驾培行业将逐步走向规范化,人民满意的驾驶培训时代终将到来。(文:报告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联合人民交通杂志社发起 )

为所欲为

新东方发布教培行业研究报告 聚焦五大赛道

2020年1月,新东方发布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聚焦K12教育、素质教育、早幼教育、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五大细分赛道,对这几个赛道的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发展痛点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在K12教育方面,俞敏洪认为当前的K12市场中,玩家类型多样,资本、实力、外行、内行、公立校、私立校、私立机构等多样玩家进入该领域,模式也多种多样,哪些模式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至今仍未有清晰的定论。K12教育中,尤其是一对一模式,当前仍面临着盈利困难的局面,但是这种模式的市场需求又是确实存在的,如何跑通这种商业模式,需要靠时间、科技、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来解决。在K12教育阶段,随着国家层面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倡,素质教育赛道和早幼教育赛道崛起,父母更愿意让孩子接受对孩子的成长有全面意义的教育,这样的培养过程,在教育市场的飞速发展下,大部分由父母进行让渡到由专业机构进行。从这方面来说,俞敏洪认为将来在大城市中可能会出现强大的教育综合体,将所有优质教育内容和孩子的成长要素结合起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俞敏洪认为传统的在线教育是在用“渐进性”改革的方式在向前走,让教育本身去触碰科技,让科技为教育服务。但另一方面的,科技倒过来颠覆教育的模式也将不断发生,当科技与科技人员介入教育行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教育变革时,将有可能出现科技颠覆教育的巨大成就案例。在教育科技方面,该报告发布前,新东方还发布了2020教育科技十大趋势,指出2020年,AI技术将在教学全链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将赋能个性化教育,教育机构将构建更成熟的体系化的教学/知识标签系统,从而完成信息的体系化;AR/VR教学将快速普及;更多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场景将出现;智慧教室技术将被更广阔的使用;高清直播编码技术提升,互动手段更丰富;教育机构的人、财、物、教务管理等系统逐渐SaaS化;PRA技术引入;5G渗透教育产业全链条。职业教育方面,俞敏洪认为未来这将是我国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当人类大量工作慢慢被机器人、人工智能取代之后,人就必须重新获得技能教育。因此,未来的职业教育,除了公务员等基本考试之外,还会出现大量的新培训。教育作为一个跟民生、跟人的生活质量和前途密切相关的领域,是永远不会衰退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在促进、倒逼教育的发展改革,这其中,教育企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众多企业在不断尝试教育方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的教育会如何发展,哪些模式可以被验证为成功的模式,这些都有待时间的验证。

天月

新东方发布教培行业研究报告 业务+投资双重视角破局五大赛道

蓝鲸教育1月16日讯,回首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国家政策规范之下,教育培训行业经历着进一步的变革与整合,既有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创新,市场下沉带来的用户繁荣,也有跳脱经济规律的揠苗助长,背离教育初心的乱象丛生。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独角兽,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调整周期寻求有效增长,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从2019年年初开始,新东方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联合东方坐标学院,依托新东方深厚的行业资源,聚焦五大细分教育赛道,历经数百个实地访谈,数千小时琢磨推敲,数百万字案头研究,最终打磨出新东方首个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报告,以回顾、解读并记录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新变化,通过行研分析和价值观点输出,服务新东方战略布局和投资生态,赋能更多教育企业和从业者,推动行业共同进步与发展。1月16日,《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包括中文版、英文版)正式对外发布。GSV创始人、CEO Michael Moe,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合作关系总监Julia Rosen,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助理副总裁柴明一、投资者关系总经理赵思思,以及近五十家投资机构代表、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代表、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发布会。新东方以“业务+投资”的双重视角首次发布行研报告据了解,《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是新东方发布的首个教培行业研究报告,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教育企业对外输出的综合性行研报告。“尽管这是新东方做的一个行业分析报告,但是我觉得还是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来说的,并没有以新东方为核心,而是站在行业层面进行剖析和评判,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对于新东方为什么要做这个报告,以及为何是新东方来做这个报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柴明一表示,近几年教培行业的发展跌宕起伏,无论商业模式还是运营结构等方面,大家都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新东方愿意结合对整个市场的研究,分享对行业的看法和对未来趋势的一些判断,共同来推动行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至于为何新东方比较适合,首先新东方的教育产业链布局相对比较完整,第二新东方投资原则相对比较开放,一直致力于打造相互连接和赋能的教育生态圈。“这次新东方的被投企业、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以及新东方部分高管都参与其中,让报告更具价值。”“我想业务+投资的双重视角,是新东方的研究报告区别于其他教培行业报告的最大特点。”报告总编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投资总监柳倩表示,本次报告由新东方及生态圈企业大量的教育一手数据作为支撑,并结合了行业专家的一手访谈资源,包括新东方产业机构负责人,他们对各个细分赛道的市场规律、增长逻辑、发展关键有理解与思考;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与新东方被投企业,作为新兴赛道的创业者,他们能捕捉到市场新变化与创新发展的新机会;一线投资机构负责人,作为赛道布局者,从投资视角看,对市场或有更独到的理解。再加上新东方专业化、多元化的战略投资和行业研究团队,为报告提供了具有专业度和广度的视角和方法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站在一线,也能跳脱出一线,相对客观地观察整个行业。这个报告不仅是一个投资指南,更多是基于教育的生态,扎根在教育行业里思考如何去破局的思路总结。”聚焦五大教育细分赛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聚焦于教育培训行业中的K12教育、素质教育、早幼教、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五大细分赛道,这几个教育领域近几年备受瞩目,且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不同阶段的阵痛。发布会现场,柳倩就五大细分赛道分别进行了简要解读和分析,涉及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发展痛点、突围方式等多个层面,不仅指出问题,更提出关于破局思路的思考。如增长放缓、获客困难是线上和线下K12教培企业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线上教育还面临估值虚高,数据存疑等特定问题;报告据此提出三四线下沉、双师扩张、从工具走向内容等解决思路,并总结了K12教育培训行业的三大驱动因素:内容和服务驱动、科技和创新驱动、管理和战略驱动。再如,素质教育赛道的外部环境有多重利好,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依旧存在竞争格局分散、产业链不同位置差异大、盈利模式不健康、课程内容同质化,缺乏考核标准等亟需突破的发展痛点;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内容创新、获客创新、体验创新、经营创新四个维度的突破方法。对于五大细分赛道,俞敏洪也在演讲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俞敏洪指出,新东方在五大赛道或多或少都进行了思考和介入。其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遇到过挫折。在他看来,K12教育市场广阔,模式多样,但何种模式能实现长久发展仍无定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素质教育一定会是巨大的市场,但应该不会超过K12的市场份额;而早幼教和素质教育连在一起将是特别大的市场,因为如今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从小接受对他们成长有意义的教育,而这些原本该由父母自己完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现在更加希望被社会化地来完成;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存在渐进式变革和颠覆式变革两个模式,后者现在没有出现真正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未来一定会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要进入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因;职业教育是未来中国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未来其中可能会出现有大量的新培训领域。“新东方算是一家比较综合性的教育集团,除了报告聚焦的五大领域,在国际教育等很多教育领域都有涉足。”俞敏洪坦言,其实新东方关注的核心点很简单,就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寻找到最适合他们成长和教育的方式。如果新东方本身做不到,就会联合更多更好的资源一起做。他认为,新东方已经在两个方面为中国教育做出了贡献,一个是新东方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一流的人才,很多从新东方离开的员工成功创业,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二是新东方通过投资等方式连接了大量有创新能力的教育公司,形成教育生态圈共同发展。来源: 蓝鲸财经

神隐

3~12岁托管行业调查报告(一)市场分析

由于自家在创业,创业方向是3~12岁的孩子放学托管,属于线下服务行业,目前已经起步1年;现在回过头来,用互联网产品思维整理一下这个产品的成长过程。本报告分个四部分,用四篇文章来说明,此篇是第一部分:市场分析。报告目录3~12岁托管行业调查报告(一)市场分析3~12岁托管行业调查报告(二)竞品分析3~12岁托管行业(三)创业产品的战略思考3~12岁托管行业(四)创业前期及发展一、从互联网教育市场观瞻托管教育由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利好, 2019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到3718亿元人民币。基于大环境利好,教育行业新兴的细分市场,3~12岁孩子托管服务市场前景广阔,而且能给从业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教育市场人群特点:父母对子女很舍得花钱服务人群:3~12岁已上学孩子,提供线下服务。家庭情况:需求人群中78.9%属于中产家庭,子女课外教育上年消费 10000 元以上,半数家庭2万以上。三、当前托管市场特点目前的托管行业中仍以小作坊式的托管机构为主,专业化、品牌化大机构少量。学校附近选址,造成资金压力大,专业师资力量要求高,行成专业化、有品质的环境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接、送、吃、睡、辅导作业”是核心服务兴趣班、课外班等多种形式课程是辅助盈利点,也是机构差异化的关键点四、托管行业市场分析:政策影响因素1. 政府开始整治,准入门槛提高,大量机构将被淘汰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一次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8点半等。政策解读:根教育部办公厅12月12日公布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现已完成整改211225所,完成整改率77.42%。这说明国家重视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经过整治行业乱象得以改善。企业间相互吞并,将淘汰低质量机构,优质机构得以快速扩大。2. 政府启动校内托管服务,将分流部分需求用户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从9月起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广托管服务课后服务。周一到周五校内托管原则上延长2个小时到下午5点半左右,将在教师自愿、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开展,以体育、艺术、美育为主。校内托管不收取费用,老师参加课后托管将有薪酬,由市级、区级财政承担。政策解读:就目前已实行的校内托管效果来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用户需求,校内业务拓展也存在诸多难点,无法真正替代校外托管,因此校外托管仍有市场发展机会。校内托管难点:托管老师难以投入热情,加班经费低、基本属于义务加班,无法从根本上带动托管质量。兴趣课种类不足,由于师资不足,学校很难主动开设兴趣课程,就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晚托需求,有更高的需求的家长,宁愿花钱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安全压力大,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要求老师加班负责,老师会产生很大安全管理压力,教师普遍觉得提供晚托服务吃力不讨好。五、托管行业市场分析-市场促进因素1. 刚需当前消费水平下行,生活压力增大,很多资产中下等的双职工家庭无暇照顾孩子,而教育培养孩子却又是家庭的核心之重,在此难以两全时,学生托管成了刚需,提供“接、送、吃、睡、辅导作业”等基础服务,能大范围的帮助家庭解决需求。2. 容量大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小学生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 3 亿适龄儿童,中等规模城市中3-6岁学前儿童有近3-5万人,7-12岁小学生约5-8万人,年人均业余教育支出约为3000元,其中90%以上家庭需要课外培训。3. 问题与机会并存学生托管的旺盛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传统“小饭桌”形式的学生托管班遍布托管市场,这类型托管班存在问题较多:存资质不全、托管场所狭小简陋、活动空间不足、餐饮卫生无法保障、消防安全设施缺位、托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教师资格证等问题,无法保证孩子的托管教育质量和安全问题。但从具有前瞻性的角度来看,这恰恰给真正具有实力的品牌托管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给野心勃勃的创业人士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当前形成规模化发展、具有品牌效应、专业化的机构不多,市场的潜能巨大,而市场从业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低质量托管班自然会淘汰。结尾从面和经济体方面,我是看好校外托管行业,对于自家的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扩大的机会,在机会面前,政策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本系列文字属于自己初稿,希望能得到在传统行业或教育行业有丰厚经验的前辈指导和交流。下一篇将对市场上已有的托管机构进行分析。注:文中图片数据来源于易观、iclick网络作者:Sunny ,京金所高级产品经理,6年互联网经验,已主导3个以上产品系列(含各端)本文由 @Sunn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何其偏也

新东方发布教培行业研究报告 业务+投资双重解读五大赛道破局之路

导语2019 年 1 月 16 日,新东方召开了 2019 年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发布会。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东方坐标学院学员、新东方被投企业、多家教育投资机构及专业媒体莅临现场。会上,新东方正式发布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包括中文版、英文版)。该报告是新东方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联合东方坐标学院,从 2019 年年初开始,依托新东方的行业资源,聚焦五大细分教育赛道,历时近一年时间打磨出的新东方首个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报告,以回顾、解读并记录 2019 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新变化,通过行研分析和价值观点输出,服务新东方战略布局和投资生态,赋能更多教育企业和从业者,推动行业共同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尽管这是新东方做的一个行业分析报告,但是我觉得还是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来说的,并没有以新东方为核心,而是站在行业层面进行剖析和评判,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这是新东方的一个初步尝试,获得了各方面不错的反响,未来新东方会做得更加专业,更加深入。《2019 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聚焦教育培训行业中的 K12 教育、素质教育、早幼教、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五大细分赛道,从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发展痛点、突围方式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不仅指出问题,更提出关于破局思路的思考。以下是报告精彩观点梳理:K12教育如何在调整周期中寻求增长中国 K12 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90 年代萌芽阶段、2006 年新东方上市后的线下大发展阶段、2014 年开始的创业大潮阶段,最后是 2018 年政策监管带来的调整和整合阶段。从 2018 年 2 月开始的“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的规定开始,中国 K12 教育培训行业开始受到愈发趋严的政策监管,合规成为 K12 校外培训机构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当下 K12 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合规问题,估值问题,获客问题,数据问题以及亏损问题,这些问题早已存在,只是在政策监管与经济寒冬之下开始爆发。从增长逻辑上来讲,一方面是通过扩充学生人数、提高客单价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通过降低教师成本、获课成本和运营成本来最终提高利润。但如何做到这些方方面面,是需要企业通过不断的探索来优化运营细节,优化管理细节,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等方法来逐步完成的。针对 K12 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报告总结了 6 种破局思路:三四线下沉、线下往线上走、双师扩张、线上往线下走、从工具走向内容、完成产品矩阵布局,很多机构已经开始从不同的思路探索破局之路。素质教育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创新突破由于政策的关注和家长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赛道前景广阔,但是行业依旧存在竞争格局分散、产业链不同位置差异大、获课难度大、盈利方式不健康等发展痛点。针对素质教育赛道存在的问题,报告提供的破局思路是内容创新、获课创新、体验创新和经营创新来解决现存的问题。早幼教如何丰富业务体系和探索多元化场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与中国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大幅度带动了早幼教发展,政策监管与鼓励使得中国早幼教迎来整合与升级。一方面,国家层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各省市政策相继出台;另一方面,幼儿园普惠化要求,行业将迎来洗牌。早幼教领域的在线儿童内容,内容同质化非常高,同时家长对内容付费的意识也还未建立起来,而广告和电商的变现能力也不佳。但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头部机构可依托品牌和资金优势进行线上、线下、园内、园外全产业链布局 ,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除了教育生态的建立,还需要注重多场景的融合,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提高留存。建立家庭+学校,线上+线下的全场景育儿模式。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赛道突围机会新高考改革自 2010年 首次提到,到 2014 年 9 月由国务院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标志新高考改革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采取全国分批推进形式,于 2017 年开始试点,上海及浙江为首批试点城市。2019 年新高考改革从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高考改革已全面开启,新高考背景下,以走班排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新需求浮出水面,同时新高考将带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产生大数据、评价类需求,带动行业纵向延伸。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策约束、资金端支撑力度下降、渠道依赖与需求不匹配、新的业务模式尚需验证、供给端竞争激烈、产品端同质化严重。面对存在的问题突围方式分为四个方向:一是为新高考提供解决方案,以极致服务提升用户沉淀,二是以内容构建强壁垒,升级教育内涵,三是聚焦细分需求,打造优质产品,四是以大数据突破教育评价难题,成为标准制定参与者。职业教育赛道如何在改革黄金期把握机遇职业教育分为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则是以技能类培训为主:IT、自考等。随着产业升级和新兴工作的出现,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劳动力的需求以及新兴工种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年轻人也会面临越来越高的就业压力,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职业教育进入到了改革黄金期。在政策红利下,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市场分散度高,获客成本高,用户生命周期短,很多是以考试考证为目的而非技能的真正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到了四种突破方式:第一是拓展科目;第二是除了服务 C 端客户外,拓展 B 端和 G 端客户;第三是延长用户生命周期;第四是打造新品类的职业教育培训迎合市场需求。业务+投资双重视角 探究行业破局之路本次报告由新东方及生态圈企业海量的教育一手数据作为支撑,并结合了行业专家的一手访谈资源,包括新东方产业机构负责人,他们对各个细分赛道的市场规律、增长逻辑、发展关键有充分的理解与思考。报告总编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投资总监柳倩表示,我们不仅站在一线,也能跳脱出一线,基于双重视角相对客观地观察整个行业。“报告的撰写源于脚踏实地扎根行业的初心,并服务于新东方的战略布局和投资生态,赋能被投企业和坐标学院学员,深耕在教育行业研究领域的足迹,推动行业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