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州大学新传考情分析(2021)春风镇

广州大学新传考情分析(2021)

一、学院介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广州师范学院新闻系,2000年广州市合并组建广州大学后,经过院系调整,于2004年正式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是广东最早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本科专业的院系,也是广东省自学考试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主考单位。学院坚持主流中错位发展、交叉中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多年来,学院立足于本土,放眼海内外,着重围绕“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来办学,专业与学科建设力求做到“本土化”、“特色化”与“国际化”。学院办学规模较大,学科、专业门类较全。现有新闻学与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广播电视艺术系、播音主持艺术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91人,硕士研究生78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60%;其中有: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广电“百优”理论人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等。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以上各类项目4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省级项目20项;出版专著16部、教材2部 、译著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8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广东省政府新闻奖纪录片类奖1项。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现有国家级新闻与传播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广东省重点专业(广播电视学)、广东省特色专业(广播电视学)、广东省教学团队(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广东省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广州大学—广东省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播电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精品课程(电视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基础)等教学科研平台;现有广州大学粤港澳传媒研究中心、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广州大学数字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艺术研究院等五个学术研究平台。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实验教学设备精良。广播电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电视演播室、虚拟演播室、影视节目创作室、广播节目制作室、网络传播与新闻出版室、视听与音像资料室、精准传播实验室、VR视听传播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室、摄影实验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室、融合媒体内容生产中央厨房,大学生频道直播室等13大功能室,总面积达1632.5 m2,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注重与业界的深度合作。2005年,广州大学与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现广东广播电视台)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共建南方传媒学院,2012年,该实践基地获批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南方传媒集团下属广东电台珠江网络传媒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大学教育传播平台”,开创了国内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合作共建全媒体平台的先河,双方共建的“大学生频道大学城直播室”投入使用,成为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电台、网络新媒体音视频节目制作的传播平台。学院还与南方电视台、广东南方电网、广州电视台互动传媒、广东数库网络公司、佛山电视台、广州日报·粤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尚思传媒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嘉迪公共关系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威动营销(WE Digital)等单位与传播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学院是第二批部校共建单位,2018年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广州大学决定共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部校共建将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学院,为广州影视与传媒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多年来,学院已为省内外新闻单位、政府部门、节目制作和网络传播公司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已经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东省各大电台、电视台任新闻主播和节目主持人;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铜奖、“创青春”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节目”二等奖、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台湾行文化影像创作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省赛一等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银奖,广东省南粤语言艺术文化节特等奖、广州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广东交通主播大赛冠军、“环球小姐”中国赛区冠军、亚洲小姐冠军等各类荣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市三、学科排名:暂未上榜四、2020招生专业方向及计划人数五、参考书目六、往年复试分数线2019 3692018 378七、2020年考研真题(来自考生回忆)新闻学928一、名词解释1.党性原则 (20天20题)2.拟态环境 (公众号推送)3.数据新闻(公众号推送)4.社会化媒体 (20天20题)二、简答题1.新闻价值要素有哪些 (基础课、模拟考)2.赖特四功能说的社会化功能简述三、论述题1.如果舆论工作中 新闻媒体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 (模拟考)2.对X219讲话的理解 (基础课)四、分析题五、一段材料关于ai的材料 论述新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20天20题)六、评论题七、华为副董事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逮后 中国要求其放人的新闻传播学847一、名解1.批判学派(公众号推送)2.群体极化(冲刺班)3.机器新闻(20天20题)4.舆论领袖(模拟考)5.信息二、简答1.拉斯韦尔5w评价(基础班 暑期线下班)2.受众即市场(基础班)3.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为啥有重要意义三、材料分析互联网时代后真相对新闻业影响(20天20题)四、论述网络媒体出现以后,论述传播内容哪些改变,陈述自己看法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谋杀者

还有机会!多所院校官宣考研继续扩招了!

嗨,未来的研究生们,你们好呀 经历了去年的大规模扩招之后,考研er一直都在担心今年会不会缩招。早前考研君给大家推送了《21考研还会继续扩招吗?嗯!》(戳此回顾>>>),根据目前官方发布的文件来看,今年是会持续稳定扩招趋势的。另外,截止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公布了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不少高校2021年都将持续扩招,扩招规模大多在1000左右。1新疆大学新疆大学2021年招生计划为4050人,2020年招生计划为2375人,2021年扩招约1675人。2郑州大学郑州大学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1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9名。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0名。2021年扩招约1200人!3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官网在7月1日发布了《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该公告在首段就明确表示:2020年是天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跃进的一年,2021年还有扩招的趋势,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积极备考。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预计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2800人,2020年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1650人,2021年扩招1150人左右。5陕西理工大学7月2日,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陕西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00人,较2020年招生计划人数420人增加180人。 陕西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简章 陕西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据了解该校2020年实际招生人数为440人,相较2021年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0人(均为全日制:全日制要求将档案调至我校并脱产在校学习),计划扩招160名全日制学生。6福州大学2021年福州大学面向全国预计共招收463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其中,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2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10名。2020年招收350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66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27名。2021年扩招约1130人!7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拟计划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11名。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08名,2021年扩招约1103人!8深圳大学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6月16日下午,召开2021年硕士非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调整的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研究生院负责人汪永成就今年研究生扩招后全校硕士研究生的规模、结构、生源质量和面临的竞争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为了加快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类别,扩大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硕士等的招生规模,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9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13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870名,总计5000人。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计划招生人数为3897人。2021年扩招了1103人。10海南大学2021年海南大学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4300名左右,2020年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3200名左右,2021年扩招约1100人!11暨南大学暨南大学2021年计划招生4700人,2020年计划招收硕士生约3600人,2021年扩招约1100人!12河南大学河南大学2021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5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00人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400人左右),2020年计划招收硕士生约3400人,2021年扩招1100人!13四川外国语大学6月30日川外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消息《欢迎广大考生报考该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并且公布了2021年招生计划人数,与2020年对比发现2021年新闻学、传播学拟招生人数均在2020年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名额,新闻与传播专业更是从2020年的35人增加到2021年的50个拟招生名额。 2020年招生人数 2021年招生人数14复旦大学复旦大学2021年全校拟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含推免生)。2020年拟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6400名左右(含推免生)。2021年扩招1100人!15中山大学中山大学 2021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8000 名(含推荐免试 生),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7000 名(含推荐免试 生),2021年扩招约1000人!16清华大学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指出,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17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700名,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5700名。2021年扩招约1000人!18西南大学西南大学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800名,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800名。2021年扩招约1000人!19广州大学广州大学2021年拟招收2900人。相比较2020年扩招1000人!看到这么多院校依旧在大力扩招,考研君希望感觉初试考得不理想的同学,千万不要灰心,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准备你的复试,因为你不知道会扩招成什么样子,所以说考上是大有希望的,下一批黑马就可能是你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白钻石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副院长李辉逝世,享年64岁

李辉教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悉,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副院长李辉教授2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家中逝世,享年64岁。公开资料显示,李辉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曾在湖南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摄影记者、导演,历任湖南教育电视台副台长、湖南大众传媒学院主持播音艺术系主任、澳门澳亚卫视台台长。李辉曾编导多部电视片,曾荣获二十余项国家大奖,在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电影《油画村的故事》中担任导演和制片人。李辉于2009年被广州大学聘为教授,曾获得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广州市优秀教师、第二届“寻找羊城最美教师”之“最具智慧教师”等荣誉称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荆棘花

官宣!这些学校考研将继续扩招,同学们冲呀~

经历了去年的大规模扩招之后,22考研的同学一直都在担心今年会不会缩招。根据目前官方发布的文件来看,请同学们放心,今年仍会持续保持扩招趋势。2020年9月份教育部就曾经发布过文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除非后期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再次发布文件说明,否则很大概率考研录取人数还是会增加的,毕竟这么多年来,录取人数都是一直在增加的。另外,截止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公布了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不少高校2021年都将持续扩招,扩招规模大多在1000左右,当然也有缩招的学校,这都是很正常的哦。01新疆大学新疆大学2021年招生计划为4050人,2020年招生计划为2375人,2021年扩招约1675人。02郑州大学郑州大学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1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9名。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0名。2021年扩招约1200人!03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官网在7月1日发布了《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该公告在首段就明确表示:2020年是天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跃进的一年,2021年还有扩招的趋势,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积极备考。0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预计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2800人,2020年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1650人,2021年扩招1150人左右。05陕西理工大学7月2日,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陕西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00人,较2020年招生计划人数420人增加180人。陕西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简章陕西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据了解该校2020年实际招生人数为440人,相较2021年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0人(均为全日制:全日制要求将档案调至我校并脱产在校学习),计划扩招160名全日制学生。06福州大学2021年福州大学面向全国预计共招收463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其中,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2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10名。2020年招收350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66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27名。2021年扩招约1130人!07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拟计划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11名。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08名,2021年扩招约1103人!08深圳大学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6月16日下午,召开2021年硕士非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调整的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研究生院负责人汪永成就今年研究生扩招后全校硕士研究生的规模、结构、生源质量和面临的竞争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为了加快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类别,扩大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硕士等的招生规模,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09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13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870名,总计5000人。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计划招生人数为3897人。2021年扩招了1103人。10海南大学2021年海南大学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4300名左右,2020年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3200名左右,2021年扩招约1100人!11暨南大学暨南大学2021年计划招生4700人,2020年计划招收硕士生约3600人,2021年扩招约1100人!12河南大学河南大学2021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5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00人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400人左右),2020年计划招收硕士生约3400人,2021年扩招1100人!13四川外国语大学6月30日川外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消息《欢迎广大考生报考该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并且公布了2021年招生计划人数,与2020年对比发现2021年新闻学、传播学拟招生人数均在2020年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名额,新闻与传播专业更是从2020年的35人增加到2021年的50个拟招生名额。2020年招生人数2021年招生人数14复旦大学复旦大学2021年全校拟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含推免生)。2020年拟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6400名左右(含推免生)。2021年扩招1100人!15中山大学中山大学 2021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8000 名(含推荐免试 生),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7000 名(含推荐免试 生),2021年扩招约1000人!16清华大学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指出,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17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700名,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5700名。2021年扩招约1000人!18西南大学西南大学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800名,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800名。2021年扩招约1000人!19广州大学广州大学2021年拟招收2900人。相比较2020年扩招1000人!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体来看,2021年“双一流”建设高校们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依旧以扩招为主,扩招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就不下30所。其中,扩招力度最大的郑州大学与福州大学都在1200人左右,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海南大学和河南大学等四所高校的扩招规模也在1100人左右。在明确扩大研究生整体培养规模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2021年实际的招生规模或许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大橡树

全员保研!这7位超级学霸全都来自广东这所大学!

考研的路上总是记载了无数学子青春的足迹、逐梦的回忆和了不起的努力,"保研"亦是如此。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广州大学,每年都有大批学子从入校起便开始努力,经过四年的艰辛付出,最终成功保研继续深造。本期推送,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保研"成功的学霸,一起来看看吧!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詹映柔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天文台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在詹映柔看来,天文学是她不能将就的热爱。物理师范专业的她在大二时接触到了天文学,深入了解后便被天文学的魅力所吸引,并由此萌生了跨专业读研的想法。在亲人朋友看来,已经获得诸多师范类奖项并成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詹映柔做这个决定十分冒险。面对周围人的劝说,詹映柔没有动摇,她坚定地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天文学,最终被成功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在学习之外,詹映柔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加入学生组织、担任导生、参加竞赛等。她认为,这些活动增强了她的表达、组织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让她在保研面试时更加自信从容。繁重的学习生活和充实的课外活动她都能完美兼顾,因为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正是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让詹映柔拿到了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不负热爱,在天文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土木工程学院 薛志豪保送至湖南大学土木水利(专硕)市政方向"既要做好见笑的心理准备,敢于直面不如意的结果,也要做好见效的从容,不被成功冲昏头脑,保持谦虚和清醒并不断努力。"确定了要保研到湖南大学的目标后,为了专心准备保研,暑假期间,薛志豪与好友一同制定并严格执行时间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都获得了各自学校的推免资格。薛志豪也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如果你们立志走保研的道路,在大学前三年的绩点要尽量保持专业排名靠前,积极参加一些科研竞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做好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在大学里遇到困难时,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很乐意帮助你的。但在接受帮助的同时,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人文学院 曾文燕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曾文燕成功保研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但她的保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面试北师大之前,曾文燕已经获得了其它院校的录取资格,但为了自己的初心,也为了给自己的努力一个印证,她还是选择继续参加北师大的面试,并成功被录取。在保研过程中感到疲惫的时候,她会看一些目标学校研究生生活的视频或者宣传片来激励自己。现在的曾文燕正在广州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实习,同时准备着毕业论文。对保研感兴趣的师弟师妹们,曾文燕建议要提前了解学院政策,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每个辛苦付出的过程都是必要的,要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差的打算。常与老师同学沟通,多参与比赛项目,这对成功保研都有一定的帮助。新闻与传播学院 项晗保送至暨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三年前初入广大校园的项晗,完全没有预料到如今能获得暨大的保送offer。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依靠她一直坚信的原则:与其做很多计划,不如全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十分重视实践能力,而项晗有着丰富的社会实习经历:报社、互联网公司、公关公司……她勇敢尝试,也不惧犯错,在一次次实践经历中不断提升自己。除了专业实践外,她还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多次组织学校活动,充实的课余生活大大提升了她的工作能力。读研并非是项晗最初的选择,但是她走的每一步都助力了她的保研之路。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保研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后,她选择了保研这条从未想过的道路,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暨南大学的推免资格。目前,项晗正在参与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未来,她也会继续在热爱的领域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利恒浩保送至广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利恒浩本科是机器人工程专业,推免至广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本科期间,利恒浩开始有创新创业想法,"因为我起步比较早,大一就开始自己写专利了。"大二他获得了到华盛顿大学访学的机会,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让他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懂的还远远不够",他开始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有了读研深造的想法。经过激烈的竞争后,利恒浩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最终获得了推免资格。对于利恒浩来说,做项目、泡实验室就是他的爱好。对学术的热爱,驱动着他在科创领域不断努力,并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果:参与校外科创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项,申请专利16项,已公开13项,已授权1项。这些科研成果一方面成就了他的保研之路,另一方面也为他提供了动力与信心,让他在往后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法学院 李子杰保送至广州大学民商法学专业世间的一切结果,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李子杰从大二开始有了考研的想法,保研和考研面试相近,出于积累经验的目的,他参加了保研面试并获得了推免资格。李子杰选择了保研本校,这里不仅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还有与他研究方向相契合的导师。对于未来的规划,李子杰打算从单一律师转为多元发展。他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学校学习不应该只追求绩点,可以多参加对自己发展有益的活动。"他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演讲比赛,也参与大学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活动。李子杰对学习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读书破万卷很重要,但比破万卷更重要的是培养读书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体育学院 吴君怡保送至广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做最好的自己。"吴君怡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作为一名体育生,在提升体育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文化教育的培养。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精疲力尽时,她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坚持下去,才能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关于保研,她认为绩点和比赛非常重要:"在大学,追求高绩点的同时也要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或者锻炼自己能力的比赛,这些比赛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对我获得保研资格也有很大帮助。"作为院学生会干部和跆拳道协会部长,她认为:"参加学生组织是培养自己能力和增强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这只能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摆在第一位。"吴君怡也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建议:"经历过的事、上过的课都是有用的,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动,不要怕犯错,大学一定不能颓废。同时,一定要多参加体育运动,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越是憧憬,越要风雨兼程,要相信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今天的成绩,均是他们在广州大学长达四年努力拼搏才结出的硕果,愿所有广大学子,都能够像他们一样,坚守梦想,不忘初心,努力充实自我,早日成长为栋梁之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名利之实

考第一、拿国奖、保研985,广州大学10位高颜值学霸来了!

巍巍学府,毓秀广大。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下,几年的大学时光里,广州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德才兼备、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学子,他们当中有孜孜不倦的学习达人,也有潜心探索的科研能手,更有自强不息的励志典型。近日,"广州大学2019—2020学年十佳学生"出炉,从懵懂新生到十佳榜样,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奋斗时光里,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本期推送,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纪澄在父亲的支持下,纪澄选择了环境工程专业,记得刚入学时,她也曾感到迷惘,但父亲告诉她:"如果对未来很迷茫,那就学习吧,把学习弄好了,将来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你就有足够的底气去拥抱未来。"于是,纪澄给自己定下了要拿到"十佳学生、奖学金、保研名额"的目标。大一下学期,她在和老师探讨问题、和优秀师兄师姐交流未来研究方向时逐渐对科研产生了兴趣,在实验室日夜奋战三年后,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国防科技大学。自身进步的同时,纪澄也不忘带动舍友一起学习,她们五人中,有三人获得保研资格,成为广大的"学霸宿舍"。在实验室坚守的三年里,纪澄深刻认识到,在遇到学习瓶颈时需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锲而不舍;还要做到"四个多",即多问多看多做多想。她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热爱产生关注,关注带来勇气,勇气改变世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让它成为你的目标坚持下去。"土木工程学院 陈晓兵陈晓兵患有先天性三级残疾。虽然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困难不断,但也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GPA常年位居前列,个人拿到十几个校级乃至国家级的荣誉。此次评选十佳学生,陈晓兵坦言这是自己感觉最困难的一次"竞赛",参与演讲和拉票对他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着评比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他一度压力大到寝食难安,但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同学、舍友们的主动帮忙下,他成功评选为十佳学生。回想大学生活,陈晓兵认为广州大学完备的奖助学金制度给予了自己前进的动力,让家境困难的他能够独立生活,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硬件设施也让自己能在感兴趣的方面大展身手。他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上要坚持预习和复习,注重梳理,在生活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事情先思考再学会转换思路,让困难成为自己成功的跳板。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林泽瀚"我的能力不止于此,努力学习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这句话,是激励林泽瀚不断前行的动力。三年来,林泽瀚一直保持着"不安于现状,不断超越自我"的状态,踏实地走在成就自我的道路上。学业上取得的好成绩离不开他的勤奋,在他的计划里,学习永远是放在首位的,他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并尽量减少拖延和娱乐的时间。"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学习状态,首先是要坚持体育锻炼,除此之外还要有规律的作息,学会与他人沟通,换位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些做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人无完人,在发现自己学习效率低的不足后,林泽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他被成功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从广大出发,走向了更好的未来。公共管理学院 钟金娴钟金娴取得了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的推免资格。她说,保研并不是一条轻松的路,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种种不确定因素。宝剑锋从磨砺出,越是困难越考验能力,钟金娴把这种压力视为前进的动力,在不断努力和调整中获得成功。钟金娴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她会去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和书目,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并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思考。同时,她心系社会,无私奉献,在上课之余,参加了许多公益项目和志愿活动。在大学四年里,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越努力,越优秀!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黎子良黎子良现已选择前往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但四年前的他,却对未来感到迷茫。在社团和组织中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后,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状态,后来在师兄的引导下,他开始接触竞赛、科研和发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头脑风暴的快感让大二的他坚定了方向,发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后,他沉浸其中,一干就是四年。优秀的人不会止于现状。在美国交流学习的经历,让黎子良决定要走得更高,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考上电子科技大学后的黎子良,期待着能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再完成一次出国访学,让自己时刻充满活力。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锦仪在体校训练了几年的李锦仪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决定"跟着感觉走",最终成为一名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从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专业的学习让她善于观察,敏锐发现问题,也对批判思维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认为情怀对于一个传媒人是船舵与船的关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锦仪关心时事,曾在相关媒体实习实践,锻炼新闻业务能力。"保持开放的状态,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大学四年带着梦想享受当下,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作为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乒乓球不仅是李锦仪的强项,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进入广大,李锦仪便加入校乒乓球队训练,并蝉联了三届校锦标赛女单冠军。"大学里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根据地,而这里(校乒乓球队)就是我的根据地,这里让我有归属感。"化学化工学院 黄钰燕初入实验室,黄钰燕还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科研工作,但她选择了坚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打翻药品、加错试剂等基础失误让黄钰燕感到沮丧,甚至质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不过,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鼓励下,黄钰燕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重新开始。"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然。但当你把每一次小成功都当成一次惊喜时,实验所带给你的快乐就源源不断了。"为了提高科研效率,黄钰燕放弃了寒暑假,三年多来,她待在实验室的时间累计超过了2500个小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黄钰燕坚信这个道理,再聪明的人也会有疏漏的时候,保持严谨就一定要多记多写,这里没有捷径可走。"学习要有方法,工作要有计划,科研要有恒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黄钰燕的成功体现了她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研究生) 杨智威本科期间,杨智威经常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队参与专业比赛,从院赛、校赛再到各种国赛,他一路披荆斩棘拿下了不少奖项。比赛,已经成为他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以赛促学"是他一直坚持的学习方法,在比赛中不仅能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能提前接触到许多尖端的技术。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本科时期的勤学苦读,为他研究生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迄今为止,杨智威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共计17篇,每一篇论文的背后,既是思维碰撞和严谨分析,也是不断的打磨和创新。面对目前取得的成绩,他坦言这一路并不顺利,从最开始的迷茫到尝试跟着导师做实验,然后能独立设计、完成实验,最后编写和发表论文,每一次进步都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说,把挑战当作机遇,把进步当作兴趣,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大学生活才充实且快乐。人文学院 邵泽丽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邵泽丽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入大学后,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而让她选择当老师的契机,是一次山区支教的志愿活动,在那里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她的初心,之后的她多次参与教育活动,在实际行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为了实现当老师的梦想,邵泽丽在学习中也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完善论文、修改ppt、参加比赛……追求完美的她坚持把每一项任务都做到最好,虽然花费的时间比别人更多,但每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果都是成长路上的印记,鼓励着邵泽丽走得更远。体育学院 江金花江金花是体育学院近三年来第一个获得十佳学生称号的学生。在学习上,江金花一直坚持"掌握方法,事半功倍"的黄金法则。她认为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热情。正是由于在学业上毫不懈怠,江金花连续三年学业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平均绩点为4.28。作为体育生,多年体育训练挥洒的泪水与汗水,锻炼出了江金花坚韧不拔的精神。如今江金花一边在广大附中实习,一边着手准备考研。作为一名实习老师和考研生,在如何兼顾实习和学习的难题面前,她认为,"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铁杵磨成针,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一直支撑着江金花不断向前,使她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刻苦与艰辛,他们成为学霸的秘诀,或勤勉、或踏实、或执着、或好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希望更多的广大学子,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用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开以阴阳

院长带头直播,深入山区带货!广州大学生最“酷”暑假获多家媒体点赞!

8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报道了梅州市五华县潭下镇"一颗无花果的故事"。潭下镇自2016年起种植无花果,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150亩,年产无花果约35万斤,总产值约350万元。2020年7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梅州团队,通过"电商助农直播",让优质梅州农特产踏上各自的旅程。今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以"互联网+农产品——直播带货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师生们将专业技能和助力扶贫攻坚结合起来,用脚步丈量中华大地,用智慧贡献乡村振兴,用青春助力脱贫攻坚。深入山区直播带货早在2018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提出了"新闻扶贫"。过去两年,学生们去了广东的梅州、清远,贵州的黔南、毕节等地采访,把当地的扶贫故事写下来、讲出来。今年疫情期间,直播带货兴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们决定,在今年的暑期实践中加入直播带货的形式。"镜头前的宝宝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是清远山区的一种椴木小香菇。"7月30日,首次担任直播带货嘉宾的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李雁和学生们一起,绘声绘色地推荐起清远当地的农产品。李雁说,这样一来,学生们暑期社会实践时,就从以往单纯的记录者,变成了参与者、推动者。7月26日起,两支直播带货小分队奔赴清远和梅州。一周时间内,小分队的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了十多场直播,皮蛋、无花果、茶叶、麻竹笋、菩米、晶宝梨、贝贝南瓜、蜂蜜、红薯、土鸡等都进入了他们带货的名单。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首次坐上直播台,开始介绍起五华菩米的历史;新闻学院播音专业大三学生黄鑫,在校期间便已创业,在抖音拥有千万级别的粉丝,这次暑期实践,她也参与其中,为扶贫义务带货。一路见闻受益匪浅"一方面,这是对个人专业技能的一次挑战,是现代传统主持人转型过程中的新尝试;另一方面,我们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了田间地头,用我们的所学所长,尽可能地帮助农民,对我们而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清远直播带货小分队成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刘菁茹看来,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以前一直认为 '扶贫'是件伟大又遥远的事情,但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也能真切地帮助到别人。这次活动培养了我们传媒学子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让我更深刻感受了传媒的力量。"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冯颖倩说,他们深入乡村了解乡情民意,宣传推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渠道帮助当地农民增收,一路上的见闻都让她受益匪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老师刘玉萍说,通过在第一线直播带货,学生们不仅把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直播中,而且学到了课堂学不到的实战经验,了解了整个前端后台运营体系。"很多学生下乡前觉得自己是去帮助农民的,回来后才发现是农民们帮助了我们、扶贫干部们教育了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是一次很成功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尝试。"刘玉萍说,作为带队老师,她也通过这次活动,积累了大量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案例,并深刻感受到作为传媒专业的老师,不能脱离实际仅仅止步于象牙塔里上课和做研究,更应该深入生活、深入一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授业于扶贫一线,树人于实践之中,把新闻课堂带进田间地头,提供最鲜活、最富有时代感的实践场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作风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建设"走基层、懂国情、长本领"的新闻传播实践育人的新探索。近三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先后有48位专任教师带领150多名学生走基层、悟民情,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们面向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编播能力,增强了新闻传播综合素质,学生们撰写的各类新闻报道在国家级、省市级多家媒体刊登,扶贫一线的攻坚战场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

和而不唱

暨南大学2020研究生大数据:5398名新生,男女比例约为4∶6

2020级暨南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终终终终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JNUers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毕业于哪些学校?男女比例如何?最萌年龄差是多少?...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Let's go!招生情况概览截止到9月29日,2020级秋季报到研究生共539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899人,占比90.76%,博士研究生499人,占比9.24%。跟2019年相比,今年的研究生新生数量增加了1154人,近30%。难怪官微君感觉今年学校里的新鲜面孔格外的多呢~在全体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研究生共4804人,非全日制研究生共594人,比例约为8.9∶1.1。男女比例在今年报到的研究生中,男生2139人,女生3259人。男女比例约为4∶6,平均每100个人中有40个男生,60个女生。是不是已经为“脱单”做好了充分准备~其中硕士男生有1870人,女生有3029人,男女比例约为4:6;而在博士研究生中,男生有269人,女生有230人,男女比例几乎达到1∶1。男生比例最大的是新能源电力研究中心,男女比例达到了8.8∶1.2;位列第2、第3名的分别是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体育学院,他们的男女比例分别是8.7∶1.3和8.3∶1.7。女生占比最多的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男女比例达到了2.2∶7.8!其次是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男女比例分别是3.6∶6.4和3.8∶6.2。现在知道要和什么学院一起举办联谊会了吗~院系分布纵观所有院系,招生人数前五名的学院分别是:管理学院782人;经济学院535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365人;第一临床医学院335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309人。管理学院招生人数已经连续几年稳坐“暨大第一大院”的宝座,信息与科技学院第一次冲进了榜单前五。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是暨大所有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今年的录取人数更是突破了300大关。信息与科技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录取人数达到了256,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一直是暨南大学的热门专业之一,录取人数达到172人。年龄分布截至目前,已报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部分年纪处于20-29岁之间。其中,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出生于2000年12月,今年20岁,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今年也只有23岁。年龄最大的硕士研究生出生于1961年4月,今年59岁,最年长的博士研究生则出生于1957年,今年已经63岁。学海无涯,值得用一生求索。00后和60后们,欢迎来到暨南园!生源地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暨南大学,已报到的港澳台侨研究生共有272人,占20级新生总数的5%;已报到的来华留学生共有64人。2020级内招生的家乡遍布全国,来自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广东、湖南和江西的老乡最多:广东1620人,占比32.2%;湖南522人,占比10.3%;江西522人,占比10.3%。民族大融合截至目前,有215位同学是少数民族,占新生总体比例的4.3%,他们来自24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排名前三位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土家族和回族。姓氏分布姓“李”的人数最多,共有351位。此外,陈、王、张、刘这几大姓氏也占据半壁江山。是不是已经有好几个寝室变成“李氏家族”了?友情提示:李敏、张琦、高洁、黄涛、刘磊、刘璐、李婷、李思敏几位同学请注意,你们有好几位同名同姓的小伙伴哦~生源院校暨南大学研究生生源遍布全国数百所高校,其中生源特别多的分别有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不管你来自哪里都拥有同一个响亮的名字暨南研究生2020级暨南er新的故事等你来书写来源:暨南大学 来源 | 暨南研究生 数据分析丨邹霜 李玲钰 图片&文字 | 江亚柔 微信编辑 | 江亚柔 李梅 责编 | 张李莉 江亚柔 刘汉能 李梅 杜明灿

德治

除了中山大学这几个双一流,广东省剩余的5所最好高校,值得报考

#大学#广东省作为高考考生的第二大省,在高校资源方面要比考生第一大省河南的资源好的不止一星半点。广东双一流高校就有5所,比河南多了三所,高校数量也有85个之多,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除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5所双一流以外,另外5所大学也是非常出色的,如果没有上过这几所学校,都不好意思告诉人家,你在广东上过大学。接下来就给大家聊下广东这5所入选卓越计划的高校。01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大",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国内排名第45位、世界排名第268位。学校由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四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04.44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81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2广州大学广州大学是几个学校合并而来,在2000年4月24日,教育部同意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等广州市属高校及教育资源,合并组建新的广州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设有26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本科招生专业6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3汕头大学汕头大学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有校本部和医学院两个校区,共有文、理、工、法、商、医、长江新闻与传播、长江艺术与设计、马克思主义8个全日制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开放)学院。涵盖8大学科门类:经济学 、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04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4个学院、43个本科专业。0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之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的公办本科高校,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本科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有3个校区:官渡校区、光华校区、西城校区,设有21个教学单位,开办48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以上就是广东的五所卓越计划高校,希望可以帮到你!

辛辛苦苦

清华新传学院“改本扩研”,是改革还是败笔?

5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20年起取消本科的消息,被各大媒体和广大网友争相传播。5月14日,在清华大学全体职工大会上,副校长彭刚表示,在经过学校的慎重考虑之后,决定自2020年起,取消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招生,并大幅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学院未来的人才培养也将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层次。同时,彭刚多次提到人才培养应着眼高端和高层次,揭示了清华大学新传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思路。引发广泛争议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安徽师范大学新传学院副院长沈正赋认为,对于清华大学这类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的院校,就应该把培养尖端人才作为自身的主要目标,将本科教育更多地交付给普通院校,将不同水平高校的使命区别开来。暨南大学新传学院名誉院长范以锦认为,在看待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上,不管到底正不正确,应该先做出尝试,特别是清华大学这类高水平、有能力的高等学府。除了正面的声音以外,还有许多质疑的声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对清华大学此次教学改革表示十分担忧,认为清华、北大这类国内顶尖院校占据着巨大的优质教育资源,退出本科教育太武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黄升民直言,清华的这一做法是“败笔”而不是改革,认为应用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不适合走上所谓“高精专”的办学道路,过于追求“高精专”会让应用型学科严重脱离应用与实践。也有不少人士看的更加长远。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国内高校发展不可贪大求全,此次清华大学的做法可能会成为其他高校的示范。对此,广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其他高校不宜盲目跟风,具体还要考虑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改本扩研”的决定是何原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成立,就时间上而言,算是比较“年轻”的学院。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学院,发展速度却惊人的快,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超越众多老牌新传学院,高居国内第五位。既然新传学院发展势头如此迅猛,清华为什么还作出“改本扩研”的决定呢?从一些新闻专业学生的评论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学新闻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新闻学实践性太强,大学教不出来”,“所学知识与业界脱节”,“新闻学门槛太低,应该改为全校通识课”。这些评论直接指出了新闻教育与实践之间的断层,同时还有很多学生表示,新闻学课程太“水”,所学知识对于就业的帮助太小。除此之外,清华大学并非只对新闻专业取消了本科,在此之前,公共管理等文科生都不招收本科生。目前学校文科相关专业正在逐渐形成学术型硕士、博士的人才模式,文科专业正在逐渐向通识教育的方向调整发展,这是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改本扩研”之举是改革还是败笔?许多新传专业学生抱怨没学到什么东西,跟不上就业形势,反映的是新传专业长期以来饱受外界争议的问题——新闻有无学?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新闻传播业工作对人员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里传授的知识难以跟上业界变化。新传专业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之后,依然缺乏社会竞争力,就拿技能来说,PS、PR和AE之类软件的使用能力,在很多岗位都是默认要求的,此外,统计、分析和整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试问这些技能和能力,学生能在高校学到多少呢?就目前各高校新传专业课程来说,学生要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除了自学,别无他法。在当代,不仅是新传专业,其他许多文科专业也是如此,应当以培养博学多识的人才为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专业知识。网传此次事件为清华大学新传学院取消本科,其实并不准确。清华大学计划将新传专业的本科教育转入日新书院,本科生仍然可以学习新闻课程,这是清华大学就教育部“强基计划”采取的措施之一,目的是增强学生基础,扩大学生视野。在诗远君看来,清华大学“改本扩研”并不是败笔,而是一个趋势。在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即使是上网查阅了各种资料,对各个专业的了解也还是太浅显,甚至可能没把选专业太当回事。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与高中阶段转换略显突兀,缺少一个“过渡段”。如果将高校的教育兼顾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不是像现在随便“水一水”通识课的教育,那么不论是对学生的本科学习还是研究生阶段学习,都是有所裨益的。将这次改革判定为“败笔”,其实是一个误解。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不是对新闻学专业知识抱有十分的热情,便可以选择其他专业考研或者直接就业,如果就业,又不至于知识派不上用场;如果特别喜爱新闻学专业知识,再考虑读研,进一步深造,成为学术型人才。更多科研出版资讯,敬请关注。学术资源获取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