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西38名干部任职前公示诗以道志

广西38名干部任职前公示

根据有关规定,经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桂组示字〔2020〕15号根据有关规定,经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朱东,男,1968年3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博白,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农学学士,现任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刘可,男,1967年8月生,汉族,籍贯湖南新化,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现任柳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拟任自治区党委管理的自治区直属企业正职领导;王相军,男,1973年8月生,汉族,籍贯湖北荆州,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现任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拟聘任为自治区党委管理的自治区直属企业正职领导;黄植建,男,1962年11月生,壮族,籍贯广西宾阳,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学士,现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陈金国,男,1960年8月生,汉族,籍贯福建福清,致公党成员,大学学历,教育学学士,现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致公党自治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职),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黄汝焜,男,1963年12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岑溪,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理学学士,现任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拟晋升一级巡视员;谢瑾瑜,男,1967年4月生,汉族,籍贯广西陆川,199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现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陈家良,男,1962年2月生,汉族,籍贯广东罗定,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钟会超,男,1964年6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兴业,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区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现任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邓建华,女,1963年12月生,汉族,籍贯广西横县,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区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拟晋升一级巡视员;杨维超,男,1965年2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南宁,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南宁市委副书记,拟晋升一级巡视员;谭向光,男,1964年12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平乐,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拟晋升一级巡视员;李建文,男,1966年2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北流,无党派人士,广西区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现任南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西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拟晋升一级巡视员;王能,男,1962年8月生,汉族,籍贯广西灌阳,199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区委党校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党委、董事会全面工作),拟任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提名为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人选;侯刚,男,1966年9月生,汉族,籍贯河北滦州,19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现任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拟任设区市党委常委;农化,男,1973年1月生,壮族,籍贯广西龙州,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崇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拟任设区市党委常委;杨卫东,男,1963年10月生,汉族,籍贯广西灌阳,199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自治区纪委监委二级巡视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梁植诚,男,1969年11月生,壮族,籍贯广西扶绥,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法学学士,现任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潘晓波,男,1966年2月生,汉族,籍贯上海,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区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现任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十二审查调查室主任,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蓝小航,男,1968年3月生,壮族,籍贯广西上林,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现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财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刘晓滨,女,1974年8月生,蒙古族,籍贯辽宁沈阳,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现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公务员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黎攀,男,1978年7月生,汉族,籍贯广西贵港,200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文学学士,现任广西日报社社务委员,广西新闻网总编辑、总经理,广西新桂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丁伟,男,1977年5月生,汉族,籍贯贵州贵阳,200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陆洪鸣,男,1968年7月生,汉族,籍贯广西河池,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现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左向蕾,女,1983年11月生,汉族,籍贯江西吉安,200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广西大学团委书记,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朱园春,女,1967年1月生,汉族,籍贯广西钦州,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现任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训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潘志武,男,1968年9月生,壮族,籍贯广西南宁,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现任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局局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吴志伟,男,1976年5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平南,200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现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陶德文,男,1977年8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平乐,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孙晋,男,1982年11月生,汉族,籍贯河南商丘,200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柳州市鱼峰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何世恰,男,1972年5月生,壮族,籍贯广西荔浦,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鹿寨县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廖云,女,1975年4月生,汉族,籍贯广西北海,199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现任防城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陈磊,男,1981年5月生,汉族,籍贯重庆,200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广西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蔡韧,男,1973年6月生,汉族,籍贯湖北浠水,无党派人士,在职研究生学历,艺术学硕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聂慧,女,1972年4月生,汉族,籍贯湖南澧县,199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张文涛,男,1976年2月生,汉族,籍贯山东济南,200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高红艳,女,1978年5月生,汉族,籍贯宁夏盐池,200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玉林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政法学院院长,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杨莎莎,女,1981年1月生,壮族,籍贯广西河池,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桂林旅游学院教务处处长,拟任本科高校副职领导。对以上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的,请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于2020年5月11日前邮寄或直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举报中心(邮寄的以邮戳为准,邮政编码:530022;直送的以送达日期为准)。举报电话:0771-12380-1,网址:www.gx12380.gov.cn。干部群众如实反映有关问题受法律保护。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2020年4月30日【来源:广西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道无终始

广西最好大学介绍

校徽广西大学位于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省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广西唯一的211院校。校训广西教育资源比较尴尬,全省仅一所211院校即广西大学,都快赶上河南省了(一所211,两所双一流)。发展历程从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来广西大学比较强势的学科是农学专业和工学相关专业。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的师生,设备,图书资料被19个学校分去,学校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广西大学历史悠久,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文化底蕴浓厚,在当时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科研实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当前学校有96个本科专业,基本包含了所有的学科门类。师资情况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注:院士数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教学实力。现有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自定)国家特色专业 新闻学矿物资源工程农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评估的结果不太理想,就两个B学科,A级学科一个都没有,学校实力还要接着加强,学校自定的土木工程双一流学科,也仅仅是B-的得分,属实有点不应该。各种排名情况:校友会排名127 武书连排名114QS排名91USNEWS排名126注:排行榜都是有所侧重,只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实力,请慎重参考。招生分数:总体来说,招生分数并不是特别高,如果分数合适的学生,可以考虑下。再来看看毕业生情况:总体就业率接近百分之九十,总的来说就业率偏低了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率偏低也和部分专业有关,例如园艺,植物保护专业就业率仅百分之七十。还有文学院的相关专业就业率也偏低,例如汉语言国际教育就业率百分之七十多,汉语言文学就业率百分之六十多。法学专业就业率接近百分之五十。还有个原因就是很多未就业学生是还要接着深造的,其中有 306 人未就业本 科毕业生打算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占未就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41.40%就业单位性质三分之一进国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这个数据还是挺不错的。就业城市跟许多高校在当地就业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不同,广西大学的毕业生仅有一般选择在广西就业,其他的零散分布在各省市区。应该是回生源地就业,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就业率。就业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IT行业薪资情况大体上是本科生四五千,研究生五六千。总的来说: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比较热,但是现在都安装了空调,也还好。城市,南宁,被称为绿城,满城都是绿植,风景也不错。教学质量,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特别是评为双一流后,教学质量又抓得更严了就业来说,只能说一般,至少从就业率上来看,不是特别好。但是如果你的分数正好够这学校,那么也可以大胆报考,211院校,该有的硬件设施也基本都有,学校提供的机会也不少。大学还是看自己怎么发展。关注一下吧,每日一校,带你领略全国高校。

金国民

三所高校都是211、双一流高校,都简称“西大”,哪所名至实归?

在我国2914所高校中,很多时候我们都用简称了代替学校全称,例如北大、清华、浙大等等,这些大学简称基本不会重复,但是在我国很多高校中,简称就不能说明是哪一所高校。例如“西大”,你认为是西南大学、西北大学还是广西大学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叫“西大”的大学实力吧!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简称“西大”,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列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育部6所部属免费师范高校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该校占地面积9600亩,在校生5万余人。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师资力量西南大学有专任教师2968人,其中,教授572人、副教授1115人教授,博士生导师331人、硕士生导师13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果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共37个)教学建设西南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3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大学排名在2018年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37位。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始建于1902年,坐落于古都西安,是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该占地面积236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生2610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551人,研究生8206人,留学生1036人。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资力量西北大学教职工268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18人,副高职称536人;有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2人。学科建设西北大学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学建设西北大学有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9门陕西省精品课程,1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还有7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大学排名在2018年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51位。广西大学广西大学,简称“西大”,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由教育部与广西共建,位列“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广西大学占地面积4700余亩,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377万余册(件);下设27个学院, 开办98个本科专业;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在校学生8万余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学科建设广西大学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36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此外,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微生物学师资力量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18人,终身教授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0人;专职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学建设广西大学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排名在2018年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83位。在三所大学的章程中,都没有写明简称自己叫“西大”,但是每所高校的学生在外宣称自己为“西大”学生。你如何看待?如果非要有一所高校叫“西大”,哪所才是实至名归呢?

乃亚

“学习是最快乐的事”

深夜的朋友圈很是宁静。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杨军的朋友们总能看到歌曲推荐,因为有个人还没有睡。习惯性地在深夜发圈,即便她什么都没有说,一首首推荐歌曲见证了杨军的一个个不眠之夜。厚积薄发杨军的工作经历相对简单。大学毕业后的她,一直在电信领域工作。她从最基层的账务处理工作做起,逐渐成长为省级分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历任财务部副经理、审计部总经理、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财务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等多个职务。2007年,通过笔试、面试的层层选拔,她入选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首期班,并荣任班长。在3年的学习期间,她勤奋努力,最终以优异成绩获优秀学员毕业。纵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项目的选拔考试依然让杨军记忆犹新。因为工作关系,她并没有太多整块的时间去系统地准备考试,尤其是十百千项目的笔试。或者正是因为“裸考”,所以她一点也不紧张。后来她才发现,因为考题十分务实,所以与自己的日常工作契合度极高,答题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这或许是一种幸运,但在杨军眼中,“厚积薄发”4个字是最好的总结。“一是所处平台的厚积薄发,二是自身沉淀的厚积薄发。再有就是坚定信念、坚韧不拔。”杨军坦言。“可能是我所处的行业和企业一直都是创新、改革的‘排头兵’,因此在很多工作领域,我比广西的同行们要先行很多。比如内控建设,我记得当时的笔试中就有内控建设的案例题。而我早在2005年末就作为公司内控办副主任全面主持公司的内控建设工作,因此面对这样的题目,‘下笔如有神’是很正常的。”杨军说。最终,她以全省笔试第一的成绩入选。勇于创新、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并注重积累,是这场考试成功的关键。重返校园而杨军生命中另一场重要的考试,就是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2012年,她通过全国研究生统考,开始了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深造,她顺利获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杨军说,与之前的项目选拔不同,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的“学生味”更浓,还是需要用业余时间找回一些学生时代的知识点的。但那时的她由于负责整个公司财务领域的全面工作,考试时间又恰逢1月初,面临年末收口和年初预算工作的双重压力。她需要见缝插针地来激活脑中尘封已久的知识,这包括数学题、逻辑题以及英文精读。“我记得很清楚,有连续两三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规划出半个小时,一般是利用早起的时间,像学生时代那样捧着课本与习题,将自己置身于题海中。”杨军回忆说。所不同的是,在职学习的压力实际上比在校学习大很多,因为工作繁忙,需要更高效地利用好这半小时。但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坚持下来的结果是,在通宵工作奔赴考研考场的状态下,她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统考。如今回想起来,杨军都很佩服当时的自己。“勤奋、坚韧与高效的时间管理,是这场考试成功的关键。”她说。心素如简谈起考试与学习,杨军总是很兴奋。因为学习之于她,有着特别的意义。“心素如简”是她的微信签名。在杨军眼中,大道至简,于学习、于工作、与生活,亦或是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都如是。人生于世,很难避免各种繁复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心清心静的人,才可能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在处理工作和生活的难题时,抱着有所思有所悟的心态、终身以学习为乐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不会功利加持,也不会被一时的困境压垮。同时,也只有这样,也才会自发地为每一天的点滴所获而感到快乐。“这其实是我一直的状态,也是我始终追求的人生状态。”杨军说。杨军说,领军项目的学习开拓了她的视野,让她领略了更多优秀人才的风采,取长补短,以更高要求地不断打磨自己。这促使自身不断增强自信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全新的思维路径,不断地锻造自身全方位的能力、素质。“比如,在处理一些工作事务中,参加学习前的我可能看到的是各个点,而通过学习,我更多地会将各个点组合起来看整个面,并且学会立体地思考问题。我想这些都是不断学习成长的收获。”她说。此外,杨军一直觉得工作与生活是相通的,在复杂工作中形成的成果,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比如在陪伴女儿的学习中,她也会将时间管理、效率管理方面的工作心得和应对方法传授给孩子,帮助她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如今,女儿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去年,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并进入重点班。工作助生活,生活助工作,这是杨军不放弃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会计人需要终生学习。杨军十分享受这句话。“虽然我现在并不在财务领域工作,但我却总感觉自己从未离开这个领域。我现在所管理的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其实也是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是企业更内在、更核心的资源管理。没想到的是,我从现在的工作领域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到会计人生的拓展性。”杨军说,目前的工作领域相对于她过往的资本与成本资源管理而言,难度更大,也更宽广,她感觉学习的空间和舞台更大了。“虽然工作难度比以前大很多,但我过往会计人生形成的多年思维,也在进一步地帮助我去努力改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以,不放弃固有的学习追求,并且时刻有心、用心学习,终会在各个未知领域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杨军如是说。面对全新领域,杨军还有很多想法,也十分期待未知的种种可能性。“目前,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运用自己多年所学和形成的思维观点,将财务精益求精的强逻辑思维理念贯穿到人力资源系列改革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人力资本管理的高度,将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本管理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反作用于公司的财务管理改革。以此推动‘才’与‘财’的管理有机结合,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她分析说。在3年的转型工作中,杨军一直致力于此、也努力践行于此,目前已初见成效。最近,她想适时地总结一些管理规律和创新所得,提炼成学术成果,与同行们和自己所带的学生们共享与交流。摘自中国会计报

戴晋人曰

最新出炉:2019广西自治区大学排名!广西大学保持第一

据中国校友会网(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 )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广西自治区共有22所大学进入排名!本次2019年的校友会大学排行榜评价对象涵盖了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1300多所本科高校,评价数据来自艾瑞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高等学校发展指数数据库(CHDID)”,均是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第三方权威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对外公开的权威数据和客观数据。其中广西自治区高校前三名分别是: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广西自治区大学排名榜单:附前三名学校简介:No.1 广西大学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位于南宁市,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有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为国立广西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等一批名家曾在此任教。1952年,毛泽东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1953年,师生、设备及图书资料被调整到华中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截至2018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27个学院;有教职工3662人,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No.2 广西师范大学点击广西师范大学(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广西师大(GXNU)”,坐落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由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靖江王城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最早可溯源至1928年创办的省立广西大学和1932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省立师专并入,1941年重建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从学校走出10多位越南国家领导人,40多位越南省部级领导,是国内目前接受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No.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简称“桂电”,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实施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973计划、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具有自主招生资格,是总装备部通信装备预研项目定向发布的30所高校之一和北斗ICD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08年、2018年先后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设有19个教学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本科专业65个;有教职工2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0600余人。

三围四围

广东在职研究生综合招生调剂信息

你还在为考研而烦恼?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重要的是我能不能考上呢?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选择去思考,小丘无法一个个解答,分享一些小丘汇总的考研可选择的学校专业,希望对研友们有帮助!(有任何疑问欢迎来信哦~)(1)工商管理硕士MBA: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省外: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湘潭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石河子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2)公共管理硕士MPA: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省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3)会计硕士MPAcc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省外:湘潭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4)工程管理硕士MEM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省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5)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省内: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省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6)旅游管理硕士MTA省内: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省外:湘潭大学、广西师范大学(7)社会工作硕士MSW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省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等(8)教育管理硕士Ed.M省内: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省外:湖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毕业证书(双证)学分修满、期末考核通过办法研究生毕业证;硕士论文答辩通过由学校学位委员会办法硕士学位证书。

此上德也

每日一校|第八十期:广西大学

学校概况八桂之南、边海之交、邕江之畔、绿城之中,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部区合建”高校。学校创办于1928年,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合并。1951年,与西江学院本科部合并。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62年,广西林学院并入广西农学院。1970年,广西劳动大学并入广西农学院。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广西大学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有着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国立广西大学时期,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两校合并以及进入“211工程”,使广西大学迈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顺利完成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并获得评估通过,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学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学校占地面积2.16万余亩,其中扶绥农科基地(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占地面积16898.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7.06亿元,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386万余册(件),电子图书595万册,电子期刊3.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82个。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有98个本科专业(2017年招生专业(类)64个,其中9个大类)。下设2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768人、全日制研究生805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2050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41998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23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1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12人,专任教师2070人。现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专业(领域)硕士点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等。有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获得项目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连续13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荣膺全国十佳。90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李林、党鸿辛、陈太一、沈善炯、卢鹤绂、文圣常、施汝为、韩斌等8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还有许多校友成长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各行各业的专家、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现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百人计划)人选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外籍教授、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在牛、猪杂交改良研究上成就显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获首届世界水牛会议“科学先驱者”奖;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卢克焕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担的“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日波教授主持的“高活力a-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曾建民教授主持的“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王巨丰教授主持的“大幅度降低雷击事故率、跳闸率和断线率的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轻工过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梁恩维教授主持的“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项目和石德顺教授主持的“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与机理的研究”项目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年,唐纪良教授主持的“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理及其效应子研究”项目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学校还紧密结合区域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校市、校厅、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沈培康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已率先建成年产15吨粉体石墨烯的中试生产线。余克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2014年以来连续对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珊瑚礁进行系统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国内唯一的第一手研究样品,对我国南海及沿海地区保护与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甘蔗亩产“吨糖”育种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7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3项,主持广西创新驱动发展重大科技项目1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81件,发表ESI学科论文947篇、总被引频次654次,获专利授权量647项、在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排第43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4项。学校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南开大学等28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国—东盟研究院入选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校进入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新阶段。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西大学的发展,加大对广西大学的支持。2016年以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等多位领导来校视察,把广西大学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确立广西大学“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提出“(广西大学)要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2017年6月自治区审批印发《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2018年3月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教育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区合建”广西大学的协议》,标志着学校进入以“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为主要目标和引领的新阶段。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早日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优势&王牌专业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5月,广西大学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40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此外,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学科、微生物学国家(培育)重点学科

天聪

宿管阿姨考上研究生!49岁依然是上进的年纪!

上海交大宿管阿姨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49岁依然是上进的年纪!49岁一战考研便成功上岸,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宿管阿姨的故事让人惊讶。照片中的这位阿姨名叫原梦园。正如她名字取的那样,人生一直在不断“圆梦”。“圆梦的道路无论多艰险,路的尽头一定是梦圆。”这句原梦园的座右铭,如今成为了现实。连续三年旁听交大专业课程,又花700多天背单词、坚持上网课,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和儿子共同考研,终于原梦园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其实原梦园也没想到年近50岁自己还能“金榜题名”。1年纪大不是堕落的理由曾经有个学员,咨询说自己已经三十五岁了,现在再考CFA还来不来得及。他觉得自己到了这个年纪,在职场上发展限制很大,年轻人会的多学的快,想学个CFA来充实自己,可是自己工作忙,又要照顾家里,对于学习CFA这件事情信心不大。去年,微博上有人称目睹一位四五十岁的阿姨在高铁上学习CFA……年纪大从来都不是堕落的理由,学习永远部分年龄,只要用心,就不算晚。杨丽萍以“孔雀舞”闻名。岁月让她脸上有了沧桑的痕迹,但她从未因为年纪大了就自甘堕落。如今六十岁的她对自己的身材管理一直十分苛刻。二十年来,她坚持一日三餐很简单,就是不吃米饭。从未因为年纪大就放纵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与年龄无关。2 没时间不是堕落的理由原梦园之所以能考上研究生,和平时的努力脱不了干系。原梦园本职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一名前台阿姨。她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非常的长,从早上10点开始上班,一直要忙碌到晚上10点。工作的时间就要占据她12个小时。但她还是挤出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原梦园表示在考研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记忆力差、背诵效率不高,“我花很多很多时间,一遍遍重复,不气馁不放弃。”原梦园拿出她背单词的记录,“英语是我最大的难题,连续700多天背单词,1天都不敢懈怠。”作为在校生,你有一整天都在上课吗?你每天晚上都需要社团活动吗?不是的。你总有时间跟朋友出去聚餐,总有时间和伙伴一起打游戏,总有时间去追剧看电影……所以,你真的很忙吗?作为上班族,你也不可能总是在加班。你有时间去应酬,有时间去做美甲,有时间去KTV,有时间刷朋友圈……所以,你真的很忙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想挤,就会有!3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位学生们眼中的前台阿姨即将启程去广西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开启她人生的新篇章。原梦园告诉说过:“你只管努力,生活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惊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明姑娘

985非全两年花了12万,今年终于拿到了20W的offer

自从分数出来后,加上教育部官方现身替非全学生撑腰,不少童鞋都在犹豫要不要选择调剂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别着急,今天羽生学姐通过采访多位学长学姐终于帮助大家理清楚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方方面面的利弊。非全是什么?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这毕业证十分重要,它代表了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仅能代表硕士学位,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学位证由学校颁发。自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会在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这一点意味着非全日制在学历上和全日制一样的,都属于硕士学历。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再次发布文件《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官方替非全同学撑腰,强调了非全和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拥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并且强调了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可以根据需求应提供平等要求,同时全日制研究生所享有的就业创业就业都能享受。听起来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实际情况呢?且听下文。非全调剂要求武汉大学2019年非全除了成绩、一志愿要求以外,还有工作要求。也就是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但是据了解,武大新闻学院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有工作。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招生简章中,也出现了这一点,学姐猜测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或许会是非全的未来重要趋势。2019年收非全调剂的院校主要有以下几个:1.无要求的学校渤海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内蒙古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西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辽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2.有要求的学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此外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接受非全招生,但是不收调剂)要求:一志愿报考本校本学院,且过基本复试线;适不适合读非全1.我读研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一个好的平台,985的非全非常适合你!如果是为了学历和新身份,请继续往下看。2.我本科学历如何?如果你的本科是985、211以上,学姐在此是不太推荐你来读非全的。非全学历最明显的优势一是平台,二是学历。学历你已经有了,暂时可以不考虑这个因素,平台你也有了,也可以不考虑,而且本科985、211比较好调剂去211类的高校,去处也不必过分担忧。如果你的学历是二本,建议可以考虑下非全,可继续往下看。3.你的家庭是否同意读非全?据几位同学的反馈来看,非全读完最少的是花费12万左右,以华科为例,一年学费3万;租房一年1万多一点,就算1万2;饭费,华科食堂还算比较便宜的,一个月1000足矣,一年1万2;还有其他护肤品、衣服等玩、穿、行、手机电脑等,暂且取约数1万,这样一年是6万左右,两年开销是12万。当然华科是有给非全提供奖学金、助教助管以来补贴非全的学生,但是终究是入不敷出。读非全之前,一定要和家人商量好,因为必要的时候你会需要他们的经济支持。非全认可度如何?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非全的学生毕业后是可以直接考博的,这一点很肯定,今年各校的考博简章上并没有限制。同时非全毕业的时候是有报到证、派遣证的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能以应届生的身份参与招聘,能够签三方协议的,但这一点华科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上已取消这一点。为什么取消?主要原因是原则收定向在职非全学生,定向则意味着学院不需要担心非全学生的工作。那么没有工作的同学是否有可能读上非全呢?还有没有派遣证、报到证呢?建议大家在选择读非全前,一定要问问目标学院的教务老师。作者:佚名编辑:羽生主编:羽生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乾坤

考研只是年轻人的事?他们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

49岁宿管阿姨“金榜题名”原梦园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49岁的宿管阿姨,却没想到,如今她成为了和儿子同级的硕士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原梦园应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前台。她十分热爱文学,看重大学里浓厚的学习氛围。2018年,原梦园决定和儿子一起考研。在备考的过程中,原梦园和儿子互相加油打气,但是原梦园有一个最大的难题——英语。原梦园记性不好,在背单词必须加倍的努力,即便如此,原梦园也从未气馁。工作期间与留学生交流时,原梦园也坚持用英语交谈,以此锻炼口语和听力。2019年,儿子拟录取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原梦园则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50岁陪考妈妈与女儿一同被录取今年5月底,在西南医科大学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上,50岁的白永旗赫然在列,被公共管理专业拟录取,同时,她25岁的女儿也考上该校儿科学专业研究生。女儿曾两次考研,却都没有上线。2019年,女儿第三次报名研究生考试。在距考试仅剩不到三个月的关头,白永旗发现女儿的复习经常不在状态,为了给女儿打气,白永旗决定用行动感染女儿,作为一名陪考妈妈加入考研大军中。作出陪考的决定,并不是白永旗的一时冲动。白永旗先后在2003年和2010年报考研究生,虽然成绩已经通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她还是放弃了读研。两次考而不读,成为了白永旗心中的遗憾,看到女儿不在状态,她毅然决定和女儿一起考研。留给白永旗备考的时间不到三个月,加上繁忙的工作,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时间备考。白永旗本意是为女儿做榜样,鼓励女儿备考,却不想如今母女二人均被录取,不仅让女儿成功的上线,也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读研梦想。浙工大64岁“毕业生爷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六十岁的生活,应该是退了休在家颐养天年,可是朱宏伸却不这么认为。朱宏伸是江苏扬州人,他的最后一份工作经常和法律打交道。到了退休,他很快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称自己的想法很单纯,想试试系统地学习法律。他也不认为在退休之后读研是什么稀罕事,只是自己想利用生命的宝贵时间,做一些想做的事、好玩的事。次年,朱宏伸考进了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也是录取的这一批学生中最年长的一位。朱宏伸说,除了高密度的课堂学习之外,还需要在课外下功夫。下午没有排课,朱宏伸就泡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资料。刚入学时,朱宏伸认为自己要融入到年轻人的世界当中。在过去的三年间,朱宏伸努力接触年轻人喜欢的事物,与三个室友像一般朋友一样交谈、相处,室友们待他也像同龄朋友一样。今年5月,64岁的朱宏伸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将正式研究生毕业。法学院副教授对朱宏伸赞赏有加,在朋友圈评价到,他上课时最认真,毕业论文也写得最好。朱宏伸拿着厚厚的《罗马法》认真研习的情景让他的导师不禁感叹:“完全不像是一位老先生,当时我看到的分明是青春的背影”。对于老师们的啧啧赞叹,朱宏伸认为老师们对他十分的包容,如果能有再多些时间,相信自己能够学得更好。背井离乡,只身一人来到杭州求学,朱宏伸表示并不后悔。朱宏伸觉得,他体验到了年轻时未尝体验的事物,这三年过得很满足,如果重新让他选择,他依然会决定读研。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只有一次。年轻人应当勇于奋斗,敢于拼搏,不要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错过了青春的人,也不要丢失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初心。只要心中有梦,不管是风华正茂,或是垂垂老矣,生命都能焕发出光彩!更多科研出版资讯,敬请关注。学术资源获取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