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研究报告有保

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研究报告

引言: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通过互联网广告获取流量的成本攀升,广告转化难度也有所提高。而逐渐融入数据、技术能力,并且与消费者生活轨迹相衔接的户外广告,在线上流量增长乏力的互联网下半场中价值凸显,获得广告主的关注和青睐。在过去四年中,户外广告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2%,规模达到456.1亿元,有效拉动线下广告规模增长。户外媒体公司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链接产业的横纵两侧。在户外广告投放需求随消费者习惯不断变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下,广告主、第三方监测公司以及场所方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型,投放平台角色初显,而户外媒体公司也在朝着功能型和更多职能探索。户外广告诞生于场景之中,也随着场景的延展、创新和更替而改变着发展轨迹。各场景中场所的供给量、广告位和广告形式的开发潜力、受众的使用量和频率等共同推动着楼宇电梯、交通出行和影院成为现阶段最具营销价值的三大场景,市场份额占比于2018年分别达到35.6%、47.7%和11.6%。在数字化和消费者触媒渠道碎片化的背景下,1)广告主投放建议:结合自身投放数据和经验的沉淀,搭建个性化的投放模型和渠道资源池;2)户外媒体公司经营建议:应在广告主愈发趋于多元的需求下做好业务和资源的整合转型;3)投资方投资建议:盯准数字化趋势中最能解决现有问题和扭转行业格局的投放管理流程智能化和程序化购买的发展点。户外广告未来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技术的赋能,而程序化、LBS和AR三大技术将是未来重要的赋能趋势。未来这些应用趋势从概念到落地、普及,也将面临着技术与成本、公共安全与用户隐私、产业合作与竞争等的瓶颈与挑战。网络红利消退,户外价值再现中国户外广告的发展历程市场规范和技术发展将户外广告带向进阶之路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媒体资源的规模化整合,使自由生长的户外广告实现了产业化。各阶段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和赋能,进一步带给户外广告越来越具有创造力的展现形式,彰显出线下流量的价值。市场和产业体系逐步成熟的户外广告吸引着大量资金的涌入,也吸引了百度、阿里、京东、Google这样的科技巨头将业务布局铺向户外广告市场。伴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户外广告建立起了数据基础,相关数据维度也趋于细化,户外广告的评估由一开始借助照片和经验等进行的简单评估方式,发展到了主要依靠第三方监测公司调研的理论评估阶段,并正朝着数字化加深和程序化进一步运用后能够实现的精细化评估阶段迈进。线下广告重回市场视线中国线下广告增长情况因户外广告增长拉动而开始回暖中国线下广告因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在网络广告崛起的时期内持续低迷,整体规模在2015-2018年间呈现负增长趋势,从1787.9亿元跌落到1683.8亿元,但下滑幅度明显缩减,并在2018年趋近于0%。预计从2019年起,线下广告整体规模将从负增长回复至正增长,且增长率将逐年提升。2018-2021年间,线下广告规模预计将按2.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1813.5亿元。与其余类别线下广告因受消费者移动性增加影响而导致受众流失、市场规模收缩不同,户外广告场景化和强制性等的特征和数字化赋能的增强,使广告主对其的需求不断增强,成为拉动线下广告增长情况回暖与持续提升的主力军,预计到2021年,户外广告将占据整个线下广告市场规模的39.2%。资本的嗅觉捕捉户外发展点数字户外和电梯场景户外媒体公司吸引资金关注由近年投资方对户外广告相关企业的投资趋势得出,获得早期轮次投资的公司增多,战略投资方也从2013年起开始将眼光投向户外广告市场,并且,资金逐步向经营电梯场景的户外媒体公司和户外广告投放平台等数字户外公司方向集中。这是由于近年来数字户外兴起,除了科技巨头带头搭建数字化户外广告平台外,市场上也开始涌现出不少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质的数字化户外广告公司,吸引了资金的投入。另外,电梯是目前户外各场景中发展稳定且势头强劲的场景,也是投资方敢于投入大额资金的对象,尽管新兴细分场景不断在被开发,目前暂未出现势头能超越电梯的新场景。资金的追逐和支持进一步带动了数字化户外的发展和电梯场景户外媒体公司的壮大。应运时代变迁,产业推陈出新中国户外广告整体市场规模在多方因素驱动下,户外广告整体规模增长趋势良好在中国的各类广告中,户外广告的历史最为悠久,自古至今经历过朝代更迭、时代转换,却历久弥新。这得益于不论生活场景、消费者需求和触媒习惯如何转变,户外广告总能因地制宜地得以展示并延伸进生活的每一面。除开户外广告自身特性,来自需求端、供给端和例如城镇化推进、消费支出增多等宏观因素的驱动力也时刻影响、推动着户外广告的发展。在未来,户外广告的增长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在2021年将拥有711.5亿元的规模,成为线下广告中愈加重要的广告市场。中国户外广告产业链结构分析媒体方链接产业纵横两侧,积极拥抱变化户外媒体公司包括自营媒体和代理媒体,在产业运作中扮演着核心枢纽的角色,链接着产业链纵横两侧。纵向看,户外媒体公司需与不同场景中的场所方达成合作,以便拥有场所中广告位的代理权资源,优质资源的稀缺造成双方的博弈格局;与此同时,为满足广告主在广告投放各环节中可能产生的不同需求,户外媒体公司还需与拥有技术、制作、创意、效果监测等服务的支持方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横向看,户外媒体公司通过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对接,又或从初步形成的投放平台接收广告投放需求,并最终通过场所方的广告位向消费者展示户外广告。户外媒体公司的升级效率、利润和服务是户外媒体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户外广告市场的不断升温,户外媒体公司也纷纷开始进行发展规划布局,以期提高自身竞争壁垒。从当前来看,户外媒体公司的升级之路,主要有效率升级、利润率升级和服务力升级三条途径,而头部和长尾媒体公司则由于成本和竞争问题,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媒体方和场所方的博弈场所方话语权不断加大,议价能力和合作方式也更加主动在户外广告市场中,场所方作为供应商,为媒体方提供更多的户外广告资源开发场所,而媒体方作为变现方式之一,一定程度上为场所方带来了额外收益,早期双方以共赢互利的方式在产业链中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但随着户外媒体公司的增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优质场所的头部户外媒体资源愈加紧缺,场所方在合作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加重,尤其是对于交通运营公司和大型物业公司等规模化、稀缺化的场所方而言,尤为突显。因此,随着双方话语权的失衡,媒体方的议价能力和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投放平台的初显各类企业纷纷入场户外投放平台,推动产业规模扩大随着数字化在户外广告市场的不断渗透,其产业链中也逐渐衍生出投放投放平台的角色,作为广告主和户外媒体方的链接点,不断优化产业效率、效果和体验。一方面,投放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投放数据化和交易程序化等功能服务,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使用平台进行户外广告投放,另一方面,投放平台能够帮助户外媒体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长尾资源的上刊率,也受到越来越多媒体方的开发和欢迎。因此,当前以分成为主的盈利模式也给投放平台带来了较好的想象空间,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和新兴创业企业纷纷加入到投放平台的探索和实践中。但整体来看,投放平台角色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户外广告数字化的渗透度以及广告主的认可度,将是决定投放平台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植生活场景,增长空间犹在不同场景户外广告发展概览楼宇电梯、交通出行和影院是户外广告头部场景近年来,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在场景分布上呈现出既丰富又集中的发展态势,尽管户外广告的场景不断在开发和丰富,但因受到互联网广告的冲击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管制等影响,一些细分场景的户外广告规模不断在缩紧,比如楼体户外、卖场户外和公路“高炮”等。在此背景下,楼宇电梯、影院和交通出行成为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主要场景构成,其市场份额占比于2018年分别达到35.6%、47.7%和11.6%,未来三年内,楼宇电梯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超过交通出行成为第一大户外广告场景。艾瑞分析认为,楼宇电梯、交通出行和影院三大场景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除了场景在人流量和广告环境密闭性等方面的优势外,最关键还是遵循了城市居民当代“衣食住行工作娱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轨迹。楼宇电梯户外广告仍有增量空间2018年规模达1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4.8%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楼宇电梯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1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4.8%,未来楼宇电梯户外广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39.6亿元。艾瑞分析认为,中国楼宇电梯户外广告市场仍然有较大增量空间,主要原因有四:1)楼宇新建率的稳定上升;2)楼宇电梯商业化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所属的下沉市场;3)电梯空间中近年新开发广告位类型的普及和完善,在场所供应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广告资源位;4)数字技术应用深化,提高广告承载量和利润空间,预计2019年楼宇电梯数字广告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传统楼宇电梯广告,而这也是楼宇电梯户外市场当前乃至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交通出行户外广告发展稳定2018年规模达21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4%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交通出行场景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21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4%,随着机场、铁路、公交和城轨等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交通出行场景的户外广告规模也将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速同步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于2021年达到265.1亿元。艾瑞分析认为,作为最早的户外广告场景之一,交通出行中户外广告的发展也最为稳定。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于城市的功能性,其场所建设和人流量都有着稳定的规划和控制,且交通场所的商业化渗透率也较为饱和,因此从供给和需求上未来都将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主要增长机会点仍然来自于交通网络扩张与建设带来新的资源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场所的公共安全属性,可开发的广告位形式相对完善,因此难以出现通过增加单位场所内的广告资源类型或数量来实现新的增长。交通户外广告覆盖受众差异较大受众的覆盖量级和增速为各交通场所带来不同发展机会以承运日常出行人群为主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的客运量量级,远超过主要承运跨城市出行人群的铁路交通和民航运输的客运量量级。公共汽电车在近五年中的客运量复合增长率虽为负数,但考虑到公交场景最具开阔性,公交场景户外广告的受众天花板比起其余交通场景,上限更高。航空场景的客运量相对较低,但仍保有11.8%的年复合增长率,仅次于最高的城轨交通,并且,其乘客群体的高消费力使该场景户外广告的营销价值在所有交通出行场景中有着显著竞争优势。影院户外广告发展逐渐放缓2018年规模达52.8亿元,同比增长率达10.2%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影院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52.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2%,未来稳定放缓的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5亿元。艾瑞分析认为,中国影院户外广告市场将逐渐进入增长放缓的“低行期”,随着院线的收缩与整合,以及影院建设的结构调整,未来一线城市头部影院银幕资源将愈发稀缺,影院户外媒体公司竞争压力变大。一方面,头部影院资源将成为户外媒体公司的核心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四五线城市将为影院广告市场提供更多新的发展机会。影院广告资源增长过剩影院建设失衡,一线城市相对饱和,导致影院广告增长乏力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红利的背景下,电影院和银幕数量迎来了一段高速增长期,但同时也迎来了发展失衡、分布不均的产业问题。一方面,随着电影院产能过剩,单块银幕盈利能力逐步下滑,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增长也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的影院和银幕数量趋于饱和,而中西部和县级城市的影院银幕资源仍相对稀缺,在政策的带动下,未来影院银幕的增长点将向下沉市场转移。艾瑞分析认为,随着影院建设规划的结构调整和下沉,一线城市影院银幕数量增长将继续放缓,无法承担更多的广告投放,而中西部和县级城市的影院广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开发,因此未来短期内,中国整体影院广告将不会再出现爆发式增长,而是逐渐转向精细化产业运营模式。紧随发展风口,各方乘浪逐金投放建议:模型化广告主:搭建个性化户外广告投放模型和渠道资源池广告主在户外广告投放过程中主要会面临投放价值难以评估、投放策略花费时间精力过长、渠道商务和交易成本过高等困境,因此,结合自身投放数据和经验的沉淀,搭建出一套个性化的投放模型和渠道资源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来讲,各个广告主在营销需求中同时具有共性和差异性的部分,将共性的需求转化为固定的投放模式,再将差异化的需求按照人群、范围、场景和创意的决策顺序进行快速过滤,将很大程度提高其在投放价值判断和策略制定的效率,同时,将每次合作的渠道方资源及投放经验沉淀积累,形成更加适合自己的资源池,将极大减少在渠道商务和交易层面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经营建议:整合化户外媒体公司: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一方面,随着媒介环境和消费者注意力的不断分散,广告主已经很难通过单一的渠道或者屏幕实现营销触达,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广告主的营销决策和执行时间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在此背景下,媒介和业务的整合程度,成为广告主在选择广告媒体公司时最看重的因素。艾瑞分析认为,整合化趋势在户外广告市场同样适用,尤其是多场景的户外资源覆盖能力,将极大地减少广告主的多方渠道商务对接成本,满足整合投放的需求。因此,通过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等方式实现整合化,将是未来户外媒体公司的重要竞争壁垒。投资建议:程序化投资方:投放管理流程优化和程序化购买或将成为关注焦点根据近五年的投资事件分布,经营传统场景和电梯场景业务的户外媒体公司发展较为成熟,获投轮次偏中期往后,并且,80%的战略投资对象和大部分资金都集中于梯媒;而早期投资则主要集中于数字户外广告公司,部分已开始获取中期投资。预计在未来,梯媒和数字户外将继续是户外广告市场中最具发展和投资价值的对象。对于发展相较成熟、已有科技巨头或资本站队的梯媒市场,由于市场资源主要集中于头部企业、新式广告位继续开发的空间小,新进入者在短期内壮大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该领域新入者的早中期投资可作谨慎考量。对于数字化户外,艾瑞认为有两个方向最能解决现有问题和扭转行业格局,尤其值得资方关注,一是具有为以户外为代表的传统线下广告提供智能业务管理工具以优化投放管理流程业务类型的公司;二是具有能够整合多场景多广告位以实现高效程序化户外广告购买业务类型的公司。在资方对未来具体发展方向把握尚小时,也可在已获早期投资的数字户外公司池中判别和甄选,进行跟投。技术多重赋能,应用持续升级技术赋能是户外广告的关键趋势技术直接推动户外广告交易、投放、内容、产业格局等变化如果说生活场景的变迁是户外广告的发展脉络,赋予其横向拓展的方向指引,那么技术的应用渗透则是户外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赋予其纵向升级的突破创新。除了户外广告内容呈现效果外,户外广告市场的交易方式、投放过程甚至产业格局都将在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创新,而这也是推动户外广告市场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艾瑞分析认为,未来技术赋能的应用程度将成为户外广告发展进程和方向的关键,同时也因此赋予了户外广告市场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想象空间。户外广告技术应用趋势从概念、落地到普及,价值与挑战并存中国户外广告未来在程序化、LBS和AR的应用上将会先后经历概念期、落地期和普及期三个阶段。1)户外程序化当前已经进入落地期,各类企业相继推出户外程序化平台,覆盖资源和功能开发也不断在丰富完善,主要由于广告位数字化和资源整合的原因,未来十年内都将持续处于不断普及的发展阶段。2)户外广告与LBS技术的应用发展当前还停留在概念期,未来的落地与普及主要还取决于户外数字化发展的进程。3)户外广告与AR技术的应用发展尽管当前已经有落地案例,但由于技术成本以及场景适用性,未来将会有较长的落地期,以持续探索更加成熟的营销模式和玩法。整体来看,三大技术在户外广告的应用价值显著,将会吸引各方持续关注和推动其发展和深化,但同时其在不同阶段也分别面临着技术与成本、公共安全与用户隐私、产业合作与竞争等瓶颈与挑战,未来这些挑战的被解决程度,直接决定了三大技术应用的发展进程。

彩云飞

2020年中国广告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广告,即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我国广告行业涵盖各类广告渠道,如印刷媒体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及互联网广告等。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大推动广告市场发展。一、广告行业产业链广告是广告主和广告受众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主要目的是推广企业品牌或促进产品销售。广告市场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和广告受众等市场主体构成。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广告市场主体分类根据媒介形式不同,广告媒介分为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报纸、传统户外等,数字媒体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户外、互联网媒体等。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广告行业政策为了更好的规范广告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相关部门陆续推出法规政策: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青宁生程

CTR发布三大报告全景洞察2019中国广告市场

提要4月29日,在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广告论坛期间,央视市场研究(CTR)陆续发布了《2019中国广告市场趋势》、《2019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及《OTT基础调查》三份重要报告,综合了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宏观走势、广告主预算分配变化、市场新增长驱动力等核心发展要素,对中国广告市场进行了全盘解析和深入洞察。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媒介智讯总经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赵梅CTR综合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的中国广告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及特点:01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广告主信心和花费进入“波动期”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传统媒体和全媒体广告刊例花费迎来双降。投放量较大的前十行业中,仅有食品、娱乐及休闲、交通类呈现增长。半数广告品类花费下滑,上涨的品类总花费占比仅达两成。CTR《2019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在市场大环境、企业自身的营收状况、产品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9年广告主信心在2018年冲高后有所回落。与此同时,广告主预算投入也更趋谨慎,增加预算的广告主占比创10年新低,预算持平成为新常态。02实际的、可量化的效益对媒介选择的影响日益提升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广告主对媒体选择的依据也随之发生变化,广告主更加注重广告投放所能够带来的实际的、可量化的效益。根据CTR-CNRS数据显示,品牌广告的有效暴露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性,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一直是广告主判断广告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指标。CTR通过对广告主的调查发现,央视及省级卫视依然是广告主电视广告投放的首选,两者占比总计达到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广告主依然看重主流平台的影响力及公信力。值得关注的是,预算规模较少的广告主也越来越重视央视和省级卫视的优质广告资源。同时,注重新兴媒体和创新广告形式的整合、优化转化路径、提高转化率也成为广告主制定媒介策略时的重要关注点。一直被广为认同的植入广告,其效果的不确定性成为广告主最大的担忧,需要借助更多优质内容、更有效的策划方案以及更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才能消除忧虑,满足广告主日益提升的效益目标需求。03数字化是趋势,更是基础互联网移动端广告持续稳定增长,2019年预计将占到广告主总体互联网广告花费的70%以上,在全媒体广告预算中的占比也达到30%,稳居首位。其中,短视频广告异军突起,是成长最快的移动端广告形式。其次在移动端,互联网大V、公众号软文、信息流广告、App开屏广告也是较受青睐的广告形式。此外,以楼宇类和交通类为代表的户外媒体通过对人们生活圈的精准布局,一直被广告主所看好。户外媒体的数字化渐成趋势,数字影院、电梯海报广告预算相应增加,成为领跑其他户外媒体的广告形式。04OTT快速增长,广告效果获认可2018年,选择OTT投放的广告主比例较2015年翻了近三倍。CTR针对17个城市的电视家庭进行的OTT基础调查显示,截止2018年底,OTT的渗透率已达46.4%,覆盖近半数电视家庭。这些家庭普遍呈现年龄结构更年轻、收入更高、学历更高、在职人员比例更高的特征。同时OTT大屏的“家庭”价值,也因为更多地服务于家人相聚的时刻而尤为凸显。高速发展伴随着结构的不平衡,硬件厂商和内容服务商各有优势,主流电视厂商智能电视覆盖超过52%的家庭,其中海信品牌的家庭渗透率最高;不同信源在地域上也存在差别,其中广州OTT渗透率已高达75%。调查还发现,OTT用户付费意愿很高,超过65%的OTT用户付费是为了内容。同时会员和广告并不冲突,为了不看广告而付费的用户仅占4%。这表明,无论通过会员还是广告,OTT大屏的价值变现都有着巨大的空间。虽然现阶段直播是最重要的电视传播方式,但随着OTT的发展,点播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增长空间,且促进了手机和大屏的进一步互动。用户大屏收看方式的多样化和碎片化,为广告主投放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尽管广告主对OTT广泛覆盖、精准触达的能力给与了肯定,大屏也在品牌的传播、可信度、视觉效果、构建品牌形象、促进购买决策这些重要指标上获得了认同,2018年实际投放OTT广告的广告主比例也超过30%,但分配给OTT的广告预算仍然不足5%,OTT所独有的集传统电视优势和互联网大屏优势于一体的价值未能得到放大。同时,缺乏客观真实的评估体系仍是制约广告主投放OTT广告的最主要因素。05三大立足点评判未来媒体广告市场价值未来,媒体预算的分配核心将首先取决于媒体本身的价值。而媒体价值的体现将会在三部分突显:即媒体的用户价值、功能价值以及服务价值。媒体将通过自身用户的属性和特质,通过本身功能性的效果转化和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媒体的服务水平等为自己的价值加分。其次,未来媒体的传播策略将转变为用户连接策略,媒体可以通过建立用户社区,运用大数据洞察匹配用户需求,通过制作优良内容,聚合受众增强传播力,同时,与时下流行的种草红人推荐相结合,利用红人效益,渗透垂直人群。最后,未来的融合评估将成为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媒体融合评估将使营销的各个环节都更加高效透明。关注“CTR媒介动量”了解更多营销信息﹀﹀

赵王

广告相关性调查报告

DISQO发布了新报告“广告相关性调查”。大约8/10的消费者(81%)希望看到与自己相关的广告,但只有54%的消费者看到了这样的相关广告。DISQO调查了大约1000名消费者,43%的受访者强烈同意他们希望看到与自己相关的广告,还有38%的受访者表示同意。这种积极的情绪在所有年龄段都存在;除了65岁-74岁(72%),其他年龄段希望看到相关广告的比例在83%-88%之间。但是,受访者看到的相关性广告概率可能比他们希望的要少,这一发现同样适用于每个年龄段。总体而言,略多于一半的受访者(54%)倾向于看到相关的广告,其中18-24岁的人比例最高(60%),65-74岁的人比例最低(41%)。那么,是什么构成了相关的广告呢?与其他选择相比,42%的受访者表示相关广告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1/4的受访者(24%)选择了相关广告能满足需求;更少的受访者认为决定相关广告的最大因素是相关(14%)、满足需求(12%)或可用(11%)。考虑到这些具体因素,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看到理想的广告。只有一半的受访者报告说最近看到过与他们的兴趣相关的广告;45%的受访者看到了与他们的需求相关的广告。此外,在65 -74岁的受访者中只有不到1/3(29%)认为最近看到的广告与自己的兴趣相关,75岁以上的消费者中这么表示的只有27%。大约8/10(81%)的受访者在看到相关广告时感到积极(51%)或非常积极(30%),只有3%的人对看到的广告有负面感觉。PDF版本将会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谢您的支持!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广告程序化购买供应链透明度调查报告2020全球游戏市场报告(免费版)Covid-19对2020年广告支出的影响报告:电视的转型2020年6月移动报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限塑报告(118页)中资银行海外信贷业务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表现及分析报告:解剖观看的机会2019-2020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2020年亿万富翁报告2020上半年美国广告行业报告2020年奢侈品市场概览亚洲金融发展报告:普惠金融篇COVID-19对全球旅游业造成影响评估COVID-19对全球广告投资的影响报告2020年全球电子废物监测报告2020年传播、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调查报告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调研 及用户消费行为报告2020年冠状病毒对数据和营销行业的影响2020年度亚太知识产权报告建立货架意识:量化广播对FMCG品牌最后一分钟的影响报告2019中国企业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2020年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127)2020年客户历程管理和客户体验测量报告2019中国电子商务报告(182页)报告:首席营销官的难题和优秀营销人员的标准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2020年6月移动市场报告2020年网络新闻报告(112页)2020年Q1软件业报告2019年美国网络广告收入报告2020年中全球媒体行业预测报告2020年社交媒体营销报告Z世代亚太版:亚太地区内的互连、互动和成长新青年新消费观察研究报告报告:电动汽车能否战胜冠状病毒危机2020年Q1教育应用报告2019年欧洲广告报告报告:消费者体验指数2020年能源发展报告(204页)COVID-19对游戏行业的影响报告2020社交媒体趋势报告2020年基于账户营销报告亚洲广告程序化购买报告2020年社交媒体趋势报告2020全球零售银行报告2019年性福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网络媒体行业报告报告:COVID-19对学校和教育的潜在影响金融科技在香港银行业的采用和创新2019年App Store全球报告2019年美国博彩行业报告聚焦游戏领域:2020年度报告新冠疫情前后的化妆品行业观察与展望2020年工作和生活平衡报告报告:利用营销数据制定更好的决策人工智能芯片之争报告:技术战中的中国挑战(69页)报告:COVID-19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报告:消费者、可持续性和ICT报告:新冠疫情危机或使全球赤贫人口增至11亿2020年Q1全球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实施COVID-19复苏COVID-19全球调查报告:对内部业务的影响2020年CRM数据管理报告2020物业行业专题报告2020年春季消费者心声研究报告2020 年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2020年全球保险报告2020年第二季度消费者参与报告2020年第6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社交媒体指数报告2020年全球云服务市场报告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19/20202020未来的消费者报告2020年全球媒体行业报告COVID-19期间语音助手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报告:从可靠性到弹性报告:CCPA塑造隐私格局2020年全球能源报告COVID-19时期的广告业2020年智能音频报告(55页)2020年B2B网络体验报告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和机遇2020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投资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移动广告指数报告2020年营销报告商务电子邮件营销报告COVID-19影响之消费支出报告2020年推动能源系统有效转型报告报告:COVID-19如何永远改变消费者的行为第四版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就业监测报告COVID – 19相关出行限制:全球旅游概览报告2019-2020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报告(97页)2020年印度零售报告| NOTICE |

梦非梦

202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年度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数字环境:数字化浪潮推动生产要素变革数字化升级影响下,全产业各生产要素都可以借助数字手段参与构建与连接,因此全链路触点的互动和关键触点的转化成为广告主的重要诉求。经济环境:放缓型增长特征出现2015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长期下行周期,GDP同比增速自2015年“破七”以来持续下降,2019年同比增速6.1%,放缓型经济特征出现。整体发展:营销、运营、销售一体化趋势到来经济下行影响下,降本增效成为广告主的重要诉求,对外广告主希望一切营销动作都能带来可见的销售增长,因此电商营销、直播电商营销迎来发展契机。对内企业开始重视“消费者数据运营”和“营销工作精细化运营”,这说明为了实现企业的销售数字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营销”、“运营”、“销售”组合拳策略会是企业较长一段时间的关注重点。核心角色:修炼内功,精耕细作稳“增长”广告主:根据艾瑞广告主调研得出,广告主的认知和营销策略都较为清晰和落地,看重当前火热的短视频、直播营销方式,也越发信赖内容营销。在营销技术的认知上也有较大提升,而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广告主对营销工具使用后的效果最为关注。媒体:媒体份额持续变化,基于电商平台兼具媒体和消费属性的优势以及直播电商红利,电商广告持续领跑网络广告市场,与此同时,短视频市场份额也快速增长。营销服务商:营销服务内容开始转变,从流量“获取”向流量“运营”迈进,同时,在巨变的营销环境下,新增“直播服务商”和“MCN”两类角色。核心行业发展趋势关键词:玩家集中化、生产智能化、战略电商化电商营销市场:头部玩家拉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可观在线视频市场:精品短剧跻身网剧主流模式,5G技术促进在线视频产业迭代升级短视频市场:各大短视频平台持续布局内容电商带货,积极探索商业空间社交网络市场:社交媒体正在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和补充新闻资讯行业:资讯巨头以资讯为原点,逐渐成为集合多种内容形式的综合平台“数字升级”正在重塑市场面貌经济视角:放缓型增长特征出现经济下行压力下,未来短期内广告市场会出现一段迷茫期在2015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长期下行周期,GDP同比增速自2015年“破七”以来持续下降。而2015年以来的广告经营额增速与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2018年呈现小高峰后,2019年开始回落,但对比2013-2017年的增速水平,2019年处于中游水平。同时参考2003年非典过后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情况,预测2019年后广告经营额增速短期内会出现下滑并进入一段迷茫期。但长期看,基于内部企业对营销结构的不断优化,外部环境经济复苏、5G技术广泛普及以及新型营销形式如直播营销、短视频营销形成长期的有效增长效应后,会推进广告市场进入一个增速向上的发展阶段。数字视角:数字化浪潮推动生产变革数字手段浸染各个生产要素,加速全链路营销历程演进如今我们正处在第三波数字化升级大浪潮中,数字升级影响下,全产业各生产要素均可透过数字手段参与构建和连接,因此全链路的触点互动和关键触点的转化成为广告主的重要诉求。基于数字记录下多维度的消费者品牌感知、行为感知、商品状态感知等洞察,可以使企业在全链路上保持连接和数据获取能力,并能在关键触点上实现交易转化。消费视角:电商平台地位举足轻重用户线上消费习惯进一步稳固,电商平台营销价值再放大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六成,用户互联网使用普及率不断增长,使用习惯也不断加固。同时,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在过去五年中以27.4%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远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期8.1%的增速。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酵,线下消费场景受限,用户的线上网络消费习惯再一次被稳固和加强,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线上消费渠道的深度倚靠以及消费者关键数据在电商平台的集中,电商平台的营销价值将再被放大。网络广告发展:市场规模达6464.3亿增速有所下降,从绝对值看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度中国网络广告核心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6464.3亿元,受整体经济环境下行影响,201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0.2%,相比较2018年有所下降。未来几年,广告市场流量红利消退已是大势所趋,同时在2B产业互联网脉络逐渐清晰以及在营销工具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广告主的预算分配也会更多的向营销运营和内容营销分配转移,因此艾瑞预测未来几年网络广告的增速将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从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的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的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大关。移动广告发展:2019年增速反弹疫情带来转折,移动广告逐渐进入平稳发展期2019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415.2亿元,同比增长率达47.8%,在互联网广告整体市场中占比83.8%,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移动广告的整体市场增速远远高于网络广告市场增速。预计到2022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接超万亿。艾瑞分析认为,短视频行业的流量快速增长及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吸引了大量广告主的关注,预算向短视频平台倾斜明显,因此为移动广告行业增长带来新的活力。2020年疫情影响,流量进一步向移动端倾斜,广告主伴随用户关注度转移,移动广告在网络广告中占比进一步提升,未来占比超85%。由于移动广告在整体线上广告占比逐渐接近天花板,因此伴随整体互联网广告进入平稳发展期,移动广告规模增长速度也趋于平稳。2021年各项体育赛事重启,广告投放预算预计会产生小幅回暖。炳若观火,静候市场新浪潮-媒体中国五大媒体广告发展变化媒体广告收入规模进一步向网络广告倾斜2019年中国五大媒体广告收入规模达7628.1亿元,其中网络广告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占六大媒体广告总收入规模的84.7%,达6464.3亿元。而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广告在内的线下广告收入规模则继续保持缓慢下降的趋势至1163.8亿元,受疫情影响,居民的触媒习惯和时间更多集中在网络媒体,因此预计2020年线下广告收入将进一步缩减,这也推动广告主将更多的广告预算向线上倾斜,预计2020年网络广告收入规模将接近8000亿元。中国移动广告不同媒体类型市场份额移动端电商广告依然占据领先地位,短视频增长迅速2019年传统移动广告媒体如搜索、分类信息、应用商店等,受到短视频平台冲击,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电商平台由于用户线上购买意愿强烈,且形成转化路径最短,随着对于广告创新形式的进一步开发,仍然成为广告主进行投放移动端的重要媒体选择,未来将长期保持近40%的市场份额。短视频平台综合私域和公域流量价值,且投放门槛较低,吸引了各行各业广告主的关注,广告主投放预算倾斜明显,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期,迅速抢占其他行业市场份额,2019年占比迅速增长至14.8%,预计到2020年将达25%。中国网络广告媒体发展变化内容生态愈加规范化,打造稳定网络营销环境在外部政府监管和内部媒体自驱的双重努力下,网络媒体内容生态变得更加规范化、成熟化、健康化。而网络媒体内容生态的规范化也将带来更加稳定的网络媒体营销环境,成为网络广告增长的推动力之一。网络媒体内容生态的建设,一方面,减少了媒体自身的内容风险,增加媒体品牌的影响力和信赖度,另一方面也使得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活动中,更加安心和稳定。在此背景下,未来以内容营销为代表的营销形式,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和发展。炳若观火,静候市场新浪潮-广告主广告主关注的营销市场变化内外变化皆围绕“数字化转型”和“流量红利消退”展开根据艾瑞广告主调研显示,超6成广告主认为内部营销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企业内部的营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对营销预算的投放路径和效果重点关注”;同时有接近6成的广告主认为外部营销最大的变化是“流量红利消退,数据洞察和营销运营愈加重要”。可以明显看到,在流量红利消退、数字升级迫在眉睫及疫情社会事件偶然发生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大部分广告主在营销的数字化转型和营销运营精细化上达成了强烈的共识。广告主对营销预算的规划广告主将增加线上媒体预算,直播和短视频营销最受关注根据艾瑞广告主调研显示,广告主计划增加线上媒体预算的意愿最强,其次是营销技术,线上媒体一直是广告主重点投入的版块,而营销技术预算的增加,意味着经过周期性的市场教育,广告主也逐渐认识到营销技术使用的必要性。在广告主最关注的线上媒体营销方式调研情况中,超过5成广告主最关注直播营销和短视频营销。相对于其他的线上媒体营销方式,视频和直播承载更高维的信息密度,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特点,能提升其真实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代表的视频内容形式更容易实现用户流量的集聚,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碎片化时间。广告主看重内容营销价值,并计划增加内容营销预算投入在广告主计划增加预算的广告形式中,超过5成广告主计划增加内容营销预算,其次是电商广告。同时,有50.6%的广告主认为内容营销的价值是能够更好的传播和建立品牌形象,有46.2%的广告主认为内容营销能够更好地传达深度的营销信息。在众多的形式中,内容营销能对提升品牌价值和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积极作用,可以让产品价值可触摸,而电商广告销售导向更强,两种形式完美匹配了广告主品效合一的诉求。广告主关注的营销策略“运营”、“内容”策略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的关注重点在有关广告主采取的营销策略调研情况中,处在第一梯队的营销策略是“消费者数字运营”、“加大自有渠道建设”和“内容营销”。而其余策略均围绕流量、价格、资源、人效等关键词展开,与传统策略中重点关注的营销要素相差不大。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认知已经逐渐的脱离纯粹的流量、资源或价格竞争思维,而是进入到将营销运营和内容营销作为竞争壁垒的认知思维中。疫情对营销的影响超5成广告主认为疫情对当年营销目标的达成有很大影响根据艾瑞广告主调研显示,超5成广告认为疫情对当年营销目标的达成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线下渠道的营销和推广,其次是市场和消费者分析。疫情的发生使线下消费场景极度受限,营销目标中的线下增长部分停滞间接影响营销目标达成。同时,疫情给消费者也带来一定心理冲击,让本来复杂的营销市场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广告主对市场和消费者分析的难度。疫情期直播平台活跃度增加,疫情后也将加大直播营销投入根据艾瑞广告主调研显示,53.9%的广告主认为疫情发生后,消费者活跃度明显增加的平台是直播平台,其次是短视频平台。疫情的发生使线下营销场景受限,直接带来了直播营销的红利,成为广告主重点采取的营销手段。而在广告主疫情发生后是否重点采取直播营销策略的调研上,考虑调整的占比在60%以上,其中有35.2%的广告主表示在倚重直播营销的基础上,考虑其他平台中更丰富的直播营销形式,还有31.9%的广告主表示在原有策略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电商平台的直播营销投入,这说明无论是电商平台中的直播营销还是非电商平台中的直播营销,都引起了广告主的关注和尝试。疫情的发生,使广告主对营销数字化转型的认知程度加深疫情发生后,大部分广告主认为营销数字化升级有必要,仅有3.3%的广告主认为数字升级需要视情况而定。同时有超5成广告主认为在企业内部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管理层的深度介入和支持。数字化转型是侧重技术的概念输出,在企业的贯彻和执行中,需要业务流程和营销工作流的标准化和技术化,更涉及到整个企业自上到下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变革,因此高管的深度介入是营销数字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各有千秋,行业融合性趋势加强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广告市场规模 在线视频广告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品牌广告受影响较大2019年受宏观环境影响,品牌广告主进一步缩减媒体平台投放预算,反映在在线视频平台则产生广告收入下降的现象。与此同时,受在线视频平台转型影响,收入重点从广告收入逐步向付费收入转移,付费会员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贴片广告的整体曝光流量,因此整体广告收入仍呈现下降趋势。在线视频平台作为泛娱乐平台,一方面应通过用户付费、版权分销、IP衍生带来的其他营收进一步分散宏观环境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应丰富广告曝光位置和广告形式,借助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提高广告库存,丰富广告结算方式,降低广告主投放门槛,从供需两方面解决广告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中国短视频广告市场规模短视频广告愈受青睐,2019年市场规模近800亿元2019年,短视频平台广告收入仍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25.5%,市场规模达到799.5亿元。得益于近年来短视频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及短视频平台的加速商业化,短视频平台广告生态已趋于成熟,多种广告位支持的不同广告投放方式,广告主关注度上升,广告成为各短视频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尽管整体上看,广告市场上升空间具有一定限制,但随着用户注意力向移动端视频类平台倾斜,广告主将更加重视短视频平台的营销投入及转化,预计未来三年内,短视频广告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9.3%,到2022年突破2600亿元。中国社交广告市场规模 2019年社交广告为650.7亿元,增速高于社交网络整体2019年中国社交广告市场规模为509.6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超接近1400亿元。艾瑞分析认为,社交广告驱动因素由流量向技术转移,在社交网络市场规模中占比逐年增长,反映出各社交网络平台对于社会化营销的探索和创新为广告主提供了优质的营销土壤。艾瑞预计,受疫情影响,广告主预算短期内大幅缩减,未来两到三年,社交广告市场整体增速较前几年将显著降低,而伴随经济复苏,恢复稳定增长。中国新闻资讯行业广告市场规模2019年达580.2亿元,头部玩家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市场规模达580.2亿元,同比增长24.8%,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与历史同期相比,增势放缓的趋势较为显著。伴随建国70周年,及重大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爆发,用户投注在新闻资讯平台上的注意力有所增长,但受到各大企业广告投放态度变得更为谨慎、体育赛事宣发密度下降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互联网新闻资讯行业在广告规模增长方面表现得较为缓滞,其中品牌类广告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艾瑞咨询认为,而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由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化、股市跌宕等所造成的经济波荡将持续,互联网新闻资讯行业中部分中小玩家的生存压力将变得更大,行业的头部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伴随5G发展,资讯短视频化趋势将更为显著。同时配合用户阅览使用习惯,传统门户式资讯展示方式将进一步向信息流展示方式转移。中国电商营销市场规模头部玩家拉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可观电商营销市场头部集中度高,常年维持着以阿里巴巴为市场规模贡献主力、京东随其后领跑余下市场的格局,市场规模的增长和波动也较集中地受到头部企业经营情况和对营销体系布局方向的影响。阿里巴巴的快速成长与发展带动着我国电商营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起以41.9%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并于2019年达到2229.5亿元的规模。2017年,拼团、私域等依赖社交关系的电商类型兴起,经过一年的大浪淘沙,拼多多突出重围,并不断完善营销体系,营销收入突破百亿级,其对电商营销市场的影响力也从2018年起开始逐步放大。随着拼团等新型电商的市场份额逐步被头部压缩,市场又将逐步回归于主要依托成熟头部企业带动发展的局面,预计规模的增长态势将会放缓、波动率减弱。

2017年中国OTT广告市场研究报告

2016年开始,PC及移动流量增长放缓、价格趋高,网络广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始挖掘新的流量增长点,线下和出海成为其发力的两大方向。OTT广告是其向线下寻找新流量的过程中起步最早,现阶段发展也最为成熟的领域。本报告从OTT广告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产业链结构、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报告主要观点:1. 2016年中国OTT用户已达到1.4亿户,OTT用户规模增长带来的OTT端用户注意力激增是OTT广告发展的根本动力。2. 代理商和资源方培育市场,掌握着广告投放预算的广告主推动,意味着OTT广告真正迎来大发展。3. 2016年中国OTT广告市场规模为6.1亿,增长率达162.6%,2017年随着广告主投入更多预算,OTT广告将迎来爆发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OTT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128.3亿。4. 2016年中国OTT广告市场细分结构中,主要分为以开关机广告为代表的系统层广告和以贴片广告为代表的内容层广告两大类,2016年系统层广告占比较大,为64.9%,内容层广告占比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内容层广告占比将达53.3%。一、中国OTT广告市场发展背景OTT终端及OTT广告概念界定OTT终端是以公共互联网为传输介质,以绑定了特定编号的具备网络接入功能的电视为输出终端,并由经国家广电行政部门批准的集成播控平台,向全国范围内的用户提供视频点播为主的内容服务及其他相关增值业务服务的电视及盒子终端。OTT广告是指依托于公共互联网,以OTT终端为媒介载体进行的广告传播活动。网络提速、终端普及、用户增长、技术发展共同推动OTT广告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1)高速宽带覆盖率提升,为OTT终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2)OTT终端保有量增长,OTT电视成为电视发展主流;3)OTT终端性能提升,大屏、高清、曲面等特色,带来更好用户体验;4)OTT用户规模增长,2016年用户规模达1.4亿户,OTT终端逐渐成为新的家庭娱乐中心;5)技术发展,广告开发、投放、监测等取得进步。与此同时,OTT广告的发展也受到政策影响,尽管目前,相关部分并未对OTT广告直接监管,但是通过对OTT终端和内容监管政策影响着OTT广告市场。盒子保有量增长趋稳,电视将是OTT终端未来主流根据GFK数据,2011年-2016年间我国OTT电视和盒子保有量均保持高速增长,五年间其CAGR为88.9%,到2016年,OTT电视保有量为15308.9万台,OTT盒子保有量为5991.1万台,OTT终端累计保有量超过2亿台。艾瑞分析认为,OTT电视已经成为用户更新换代的主要选择,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OTT电视保有量仍将稳步增长,而OTT盒子保有量增势趋缓。2016年用户规模达1.4亿户,逐渐成为新的家庭娱乐中心2011年-2016年间我国OTT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五年间其CAGR为90.4%,到2016年,OTT用户规模达1.4亿户,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6年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CAGR仅为2.0%,且于2016年首次出现下滑。艾瑞分析认为,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下滑将是不可逆的趋势,OTT终端将承接过去有线电视作为用户家庭娱乐的功能,成为新的家庭娱乐中心。广告开发、投放、监测等取得进步也面临挑战OTT广告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在面临着终端厂商分散、硬件型号繁杂、广告监测难度大等挑战的情况下,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完成了广告的开发、投放和监测等,使得OTT广告投放从能跑起来,到跑得快。目前,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数据打通,艾瑞分析认为,随着OTT广告产业链各方对OTT广告加大投入,技术并不会成为限制OTT广告发展的因素,下一步,技术在实现OTT广告的程序化购买和效果评估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对OTT广告暂未直接监管,通过监管终端内容影响广告市场自OTT终端产生以来,便一直是政策监管重点,自2007年至今十年间,以广电总局为核心监管机构先后公布数十项监管规定,并通过56号文(2007年)、181号文(2011年)和6号令(2016年)确定了整个OTT市场的准入、运营和监管模式,艾瑞分析认为,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证OTT端的可管可控。目前,相关部门暂未对OTT广告直接监管,但是通过对OTT终端和内容监管政策影响着OTT广告市场,整体来看,政策对OTT广告有规范作用,从政策预期看,艾瑞认为,政策未来对OTT广告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广告资质审查和广告内容监管等,虽然可能有部分限制,但并不会阻碍OTT广告的发展。从代理商推动,到资源方推动,再到广告主推动2012年发布的智能电视盒子产品拉开了OTT市场的序幕,这成为了OTT广告市场发展的基础:1)2013年开始,便有代理商进入OTT广告市场,搭建广告系统,与厂商等媒体资源方展开合作,推动广告主尝试OTT广告,整个OTT广告市场处于代理商推动阶段;2)2015年,在代理商的推动下,媒体资源方获得了在原有硬件收入之外,作为增量收入的广告收入,便开始重视OTT广告市场,与代理商合作更加紧密,开放了更多广告资源,这一时期,OTT广告市场由媒体资源方推动;3)2016年,OTT广告的投放方式、监测手段都逐渐成熟,OTT端用户规模也超过亿级,成为不可忽视的营销战场,广告主开始主动推进OTT广告市场的发展;4)进入2017年,产业链各方已经认识到OTT广告价值,开始合力推动市场发展,艾瑞分析认为,在这一阶段,广告主仍然是核心推动力量,只有广告主不断增加OTT端投放预算,OTT广告市场才能真正迎来高速发展,而推动广告主预算增加,有赖于更多的媒体资源、更透明的投放过程和更完备的效果监测。二、中国OTT广告市场发展现状系统层触达率高、内容层广告标准化程度高目前OTT广告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系统层广告,又分为传统型系统广告和创新型系统广告,系统层广告依托于OTT操作系统,由终端厂商所有,其中,传统型系统层广告以开关机广告为代表,多以CPT和CPM售卖,创新型系统层广告则以定制化的形式进行合作,价格随着项目类型和难度等的不同而不同;另一类是内容层广告,这类广告依托于视频内容,以贴片广告为代表,终端厂商、牌照方、内容提供方、应用开放商等均有此部分广告资源,主要通过CPM售卖。OTT广告的特点:强曝光、高冲击、多形式、可定向OTT终端实质上是电视+互联网+智能操作系统,因而,OTT 广告结合了传统电视广告与互联网广告的双重优势:1)传统电视广告的强曝光、冲击力高、干扰性小的优势;2)互联网广告的可程序化购买、效果易衡量、可精准定向等优势。2017年迎来爆发增长,2020市场规模将超120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4-2016年间,OTT广告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6.1亿,增长率达162.6%,艾瑞分析认为,伴随着OTT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OTT广告产业链的日益完善,2017年广告主将在OTT端投入更多预算,OTT广告市场将迎来爆发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OTT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128.3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3.2%。系统层广告占比更高,内容层占比呈上升趋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在OTT广告市场细分结构中,主要分为内容层和系统层两大类,2016年系统层占比较大,为64.9%,内容层广告占比呈上升趋势,艾瑞分析认为,到2019年,随着OTT终端增长进入饱和阶段,系统层广告增长也将放缓,而随着用户在OTT端内容消费时长增长,内容层广告将继续快速增长,首次超过系统层广告,预计到2020年,内容层广告占比将达53.3%。目前OTT广告价值远未被挖掘,增长潜力巨大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6年电视人均广告收入为150.7元,互联网广告人均广告收入为397.1元,与之相比,OTT广告人均广告收入仅为1.5元,艾瑞分析认为,一方面,OTT广告刚刚起步的影响,商业化进程处于早期阶段,故而整体规模还较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OTT广告被严重低估,其价值远未被挖掘,基于OTT广告本身结合了电视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的诸多优势,艾瑞认为OTT广告的合理人均广告收入至少超过电视广告人均收入,故而,其增长潜力巨大。三、中国OTT广告市场产业链分析OTT广告市场产业链图谱广告主:从关注到尝试,再到拿出独立预算,日益重视OTT广告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看,广告主预算决定了OTT广告市场规模,目前,品牌类广告主是OTT广告的主要参与者,这受到OTT广告本身特性和品牌类广告主自身需求的双重影响:一方面,OTT广告具有强曝光、高触达的优势,更能吸引具有大量品宣需求的品牌类广告主;另一方面,品牌类广告主普遍更加青睐视频形式广告,其过去在电视广告和OTV广告投放中积累的大量经验促使其更有意愿推动OTT广告的投放。过去三年间,品牌类广告主对OTT广告经历了关注、少量投放尝试和拿出独立预算大规模投放三个阶段,下一步,OTT将作为广告主的常规投放媒体,进入持续投放阶段。广告主:OTT端交通、金融及本地广告主增长潜力大在众多品牌广告主中,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1-7月,食品饮料类、网络服务类和化妆浴室用品类是OTT广告投放份额占最大的三大行业,其中食品饮料类和化妆浴室用品类基本上为快消类广告主。艾瑞分析认为,快消类广告主青睐OTT广告原因有三:1)快消类广告主营销预算大、营销需求高;2)新的营销形式和营销媒介接受度和尝试意愿都比较高,历来是各大媒介的重要广告主;3)处于家庭大场景下的OTT,更加符合快消类产品的决策和消费场景。根据艾瑞数据,与PC和移动端广告投放相比,OTT端交通类、金融类等行业投放占比较低,艾瑞分析认为,OTT广告的高触达、大曝光、强冲击特点和其家庭场景也十分适合交通类广告主,在未来一两年内,投放份额占比将提升。同时,金融和本地类广告主投放份额有较大增长空间。营销服务商:拿到好的媒体资源,服务好广告主仍是核心竞争力每一次互联网流量的转移和兴起,都会为营销服务商带来新的机会,从PC到移动莫不如此,短短五年时间,移动端从无到有,从萌芽到高度成熟,如今,营销服务商在移动端的窗口期已过,OTT广告市场成为他们新的掘金点,目前在OTT广告领域发力的主要有两大类:1)从电视、PC和移动一路转型而来的营销服务商,他们依托于过去的客户资源和行业经验;2)从OTT起家的营销服务商,他们的优势在于进入市场早,对市场理解更深,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寄希望于在大局未定之时,能够赢得先机,占据一席之地。艾瑞分析认为,在OTT广告市场中,营销服务商的业务逻辑和竞争策略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对于营销服务商而言,拓展行业客户和媒体资源,仍然是其核心竞争力。因而,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以来,营销服务商纷纷与媒体资源方、广告监测方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大力推动广告主向OTT端投放。媒体资源方:通过上下游资源合作获取更多用户,从而提升变现能力在OTT广告产业链中,终端厂商、牌照方、内容方及应用开发商均都拥有媒体资源,同时各方之间也会通过SDK预装、资源代理、广告分成等方式进行合作。在媒体资源方中,牌照方是终端厂商和内容方都无法绕开的合作伙伴,对终端厂商而言,拥有更多内容合作方意味着有更丰富的内容,吸引用户购买终端产品,从而获取硬件收入和广告收入;对内容方而言,与更多终端厂商合作,快速提升自己内容覆盖面,意味着更多的流量,从而提升变现能力,获得更高收入。四、中国OTT广告市场发展趋势趋势一:用户下沉,规模持续增长领先市场提升客户ARPU值,上升及潜力市场拓展新客户目前,由于OTT终端分布集中于沿海省份和一二线城市,OTT广告投放也更集中此。艾瑞分析认为,伴随着沿海省份和一二线城市OTT终端增长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成为OTT终端厂商的关注重点,这将推动OTT广告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于全国而言,共分为领先市场、上升市场和潜力市场,未来三年内,在领先市场,OTT广告资源方及代理方的策略重点在于维系老客户,提升客户ARPU值,而在上升市场和潜力市场,OTT广告资源方及代理方更应注重获取新客户。趋势二:多屏互动,跨屏营销有方基于路由IP、设备ID以及二维码等衍生更多玩法在大多数情况下,OTT广告所处的家庭场景中会有多台联网设备,这为多屏互动和跨屏营销带来了诸多可能性:1)家庭中处于同一网络条件下的联网设备包括电脑、平板、手机、电视等,基于同一IP可以确定同一家庭中的联网设备,为后续多屏互动提供基础;2)通过不同设备ID的匹配,实现跨屏用户追踪,研究用户在不同设备终端的行为,更加科学地制定跨屏营销策略;3)通过通过二维码、摇一摇等方式,实现用户端多屏互动,提升OTT广告的可玩性和转化效果。趋势三:形式多样化、内容原生化库存资源和标准化程度是考量新形式市场空间的关键因素因为尚处于商业化早期,目前OTT广告形式相对比较简单,伴随着OTT端商业化程度加深,广告主OTT端营销需求增长以及OTT广告技术的成熟,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OTT广告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创新广告形式和内容。艾瑞分析认为,库存资源丰富度和标准化程度是考量新形式广告市场空间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两个因素,在众多广告形式中,艾瑞认为,OTT端的视频信息流广告和后植入式广告更具发展潜力。趋势四:程序化购买加速以DMP为支撑,PDB、PMP为主要购买方式尽管目前OTT广告以传统购买方式为主,但是艾瑞分析认为,未来OTT广告的投放必将不同于传统电视广告的千人一面,而将通过程序化购买的方式实现媒体、人群、创意的实时化、自动化。当然,OTT端程序化购买的实现也面临一定难度:1)依赖于IP地址进行地域定向,由于IP的变化以及同一小区共用公网IP的情况,存在精度上的误差;2)与PC、Mobile以个人为单位不同,OTT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及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用户定向存在难度。艾瑞分析认为,面对这些挑战,目前业界已经在进行方法论的构建,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伴随着实践的进行,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从购买方式上看,由于OTT端以品牌广告为主,OTT端程序化购买将以PDB、PMP等方式为主。趋势五:语音广告蕴藏潜力语音交互成为OTT主流交互方式,为语音广告带来更多可能在家庭电视发展过程中,用户与电视的交互方式也一直迭代,从早期的遥控器,到后来的键鼠,再到今天语音交互日益成为主流交互方式,在未来,体感交互也将成为重要的辅助交互方式。艾瑞分析认为,语音交互的流行,将为语音广告带来更多可能性,语音广告的背后有赖于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语音广告可尝试的方向包括关键词广告、问答广告、播报类广告等。语音广告更具新鲜感、互动性和可玩性,但是迎来大的发展,必须要实现语音广告的标准化,并且找到合适的切入场景。趋势六:OTT端广告监测更加完备逐步覆盖广告投放前、中、后三个阶段从广告主角度看,OTT广告效果监测的完备是广告主在OTT端加大预算的必要条件,在OTT端,目前第三方监测公司已经开始为广告主提供部分监测服务,未来,艾瑞分析认为,广告效果监测将逐步覆盖广告投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1)在投放前,通过历史积累的广告投放监测数据帮助广告主预估广告效果,指导其制定投放策略;2)在投放中,实时跟踪广告投放效果,帮助广告主不断优化广告投放行为,避免投放过程中不必要的预算浪费;3)在投放后,全面评估该次投放效果,衡量投入产出,为后续的投放积累经验。

谜之音

广告行业深度报告:生活圈媒体广告逆势崛起

经历中的我国长期消费升级以及内容付费时代下互联网广告预算溢出将打开生活圈媒体广告新一轮增长阶段。▌广告市场稳步增长,生活圈媒体广告一枝独秀当前我国广告市场规模已超650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据工商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广告经营额达到6,489亿元,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其中2012-2016年全国广告市场CAGR为8.4%,在高基数下保持稳定增长。广告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经济向好将有力推动行业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2年GDP增长率达9.5%、7.9%,同期广告行业的全国总经营额同比增长率为33%、50%,移动互联网等创新经济的崛起,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使得用户注意力及广告资源极大丰富化。2013年起,随着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品牌方在各类广告形式中的调整切换,广告行业增长随同宏观经济步入稳健增长期。近五年来,广告市场规模占GDP比重稳定在0.9%左右,表现出与宏观经济的高度相关性。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的持续向好将有力推动广告行业的发展。百度搜索“乐晴智库”,获得更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细分行业出现分化,生活圈媒体广告砥砺前行传统媒介持续下行,数字广告进入平稳发展期全媒体广告刊例花费迎来复苏。CTR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全媒体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4.3%,在连续两年下跌后有所反弹,国内广告市场整体趋势向好。细分行业出现分化,生活圈、互联网媒体增长贡献突出。我们将生活圈媒体定义为电梯视频、电梯框架及影院视频媒介。从2017年各媒介广告增长贡献量来看。生活圈媒体整体贡献突出,电梯媒介、影院视频贡献量总计达2.6%;细分媒介表现也相当良好,其中电梯电视贡献1.3%的增长,同比上升0.1%,电梯海报、影院视频分别贡献0.5%、0.8%。互联网媒介增长贡献量达到1.6%,但相比2016年下降了0.2%。传统电视媒介略有复苏,纸媒、传统户外持续低迷。高速增长后互联网媒介广告增长放缓。2017年互联网广告花费同比上涨12.4%,2016年同比上涨18.5%,下降6.1%。经历快速成长期后,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流量入口集中化趋于集中化,互联网巨头大力发展付费会员业务挤出广告预算,驱动互联网广告进入稳定发展期。传统纸媒、交通及户外广告花费持续下降,电视媒介微弱反弹。受互联网媒介巨大冲击,受众注意力大量分流,主要传统媒介广告花费连年下降。2017年,报纸媒体刊例花费同比下降32.5%,杂志同比下降18.9%,传统户外、交通类视频同比下降1.0%。电视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1.7%,实现微弱复苏。生活圈媒体广告逆势生长。电梯视频、电梯框架、影院视频刊例花费2017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0.4%、18.8%及25.5%,增速位居前三,且大幅领先于其余媒介,细分行业景气度良好。▌可持续的消费升级刺激生活圈广告投放,奠定行业中长期发展基础消费升级行业的广告主逐渐成为生活圈媒体的主要客户。据CTR数据,2016-2017年,生活圈媒体广告的主要广告主呈现出向消费升级行业集中的趋势。以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为代表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天猫、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VIVO、金立为代表的电子通讯行业,以蒙牛、百事为代表的食品行业,逐渐成为了生活圈媒体广告的投资主力。生活圈媒介品牌曝光效果受认可,品牌商广告投放额度持续增长。根据CTR提供的2017年生活圈广告投放品牌排名TOP10,互联网广告主占比超过50%,其中优信二手车、人人车在电梯媒介上同比投放增幅超过1000%,瓜子二手车投放增速同样高达272.8%。成熟、大型企业生活圈媒介花费同样增长强劲,蒙牛、天猫电梯电视广告花费分别同比增长170.1%、163.5%,蒙牛电梯海报广告同比增长超过1000%。由此可见,消费升级下,成熟企业持续投入塑造品牌、成长期企业大量曝光抢占市场,皆为品牌商之刚需,将持续有利生活圈媒介增长。更多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的品类加大了在生活圈媒介的投放。从品类花费排名来看,互联网行业作为消费升级的典型行业,维持了对生活圈媒介的高投放。2017年互联网在电梯媒介的品类花费排名中位列第一,在电梯电视媒介上,移动网络服务投放同比增长326.1%,网络产品同比投放增速超过1000%。此外,食品饮料、娱乐休闲等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广告投放同比也实现了大幅增长,酸奶、保健食品、旅游、教学服务等多个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品类均实现了同比100%的增长。▌“消费升级+品牌广告”助企业发展,反哺生活圈媒介广告投放生活圈广告对消费升级企业广告效果的论证:以“饿了么”为例“饿了么”通过与生活圈媒体深度合作,突破外卖市场瓶颈。2014年美团、百度等巨头纷纷入驻外卖产业,聚焦中高端消费群体,依托互联网投放广告争夺市场,而饿了么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校园市场,中高端市场资源匮乏。为突破市场瓶颈,饿了么另辟蹊径,与分众传媒展开深度合作,率先通过电梯媒体发力,投放近亿元广告,饱和攻击八周。在第一轮投放结束后,每天白领外卖市场交易额由700万元增至1500万元,增长114%;第二轮投放后每天白领外卖市场交易额由1500万元增至3500万元,增长127%。百度搜索“乐晴智库”,获得更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生活圈媒体助力饿了么奇袭成功。在线外卖平台作为典型消费升级的产物,大部分平台依托互联网全面布局市场、拓宽受众覆盖。“饿了么”反其道而行之,投资亿元楼宇广告,精确瞄准白领这一基数大、消费力强的群体。在布局城市数量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饿了么能够突出重围与其选择生活圈媒体作为主要拓展平台密不可分。这种战略上由轻转重,由泛化到精准的转变,为“饿了么”平台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广告自有的消费后周期属性刺激生活圈媒体行业发展广告投放一般具有明显的消费后周期属性,销售利好将促进广告主投放。据2016年CTR提供的《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广告主对于行业经济形势预测的打分和计划增加营销预算的广告主比例有明显的对应,即在整体行业被看好,商品销售真正利好的前提下,大部分广告主才会开始投放广告,增加广告预算。消费升级刺激了相关产业繁荣发展,品牌广告促进企业脱颖而出,进一步带动生活圈媒体广告投放的增加。消费升级促进了典型消费升级行业,如白酒、电商平台、汽车的需求增长,但行业竞争对手众多,企业为脱颖而出势必加大品牌广告的投放。继续以饿了么为例,外卖平台是消费升级的产物,但竞争尤为激烈,而饿了么受益于生活圈媒体良好的品牌广告投放效果,在逆势下杀出重围,其成功预示着生活圈媒体能精准瞄准目标客户群,销售利好下加强了后续投放意愿,同时提振了其他广告主的投放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将持续刺激生活圈媒体的发展。▌生活圈媒介具备独特竞争优势,承接网络广告溢出生活圈媒介具备受众质量高、强制性观看、营销精准的特点,投放性价比高生活圈媒体受众数量大、质量高、购买力强。生活圈媒体城市主流消费人群高达2亿,同时楼宇、影院等生活圈媒介主要覆盖白领、金领等购买力较强的中高端消费者。华通明略2015年调研报告显示,71%的生活全媒体受众年龄在20-45岁之间,68%的受众家庭收入在1万元以上,是中国财富最主要的创造者和消费者。生活圈媒体广告开启被动资讯广告模式。由于电梯轿厢空间狭窄密闭、搭乘时间短且手机信号较差,楼宇媒体具有强制性收视效果,根据尼尔森2016年的调查,生活圈媒体受手机干扰程度最小,且广告阅读量居各类广告榜首。此外,大部分受众每天多次搭乘电梯,反复接触广告将增加受众记忆。电影是消费者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映前广告亦因强大的影音效果而能较好地集中消费者注意力,能够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生活圈媒体对风向标人群周到达率远超同类媒体。以生活圈媒体公司分众传媒为例,根据CTR统计数据,在视频类媒体中,分众楼宇广告对目标人群的周到达率为52.6%,远高于传统电视媒体和视频网站;在平面广告中,分众电梯海报的周到达率已达70.56%。数字化信息收集助力户外生活圈媒体精准投放营销广告。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的兴起,使得个人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电商平台中个人住址、消费偏好、消费水平都将以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社交平台上所发表的个人定位、生活分享等内容也可以解析出用户的消费习惯、主要活动的生活圈等。以大量的数字化信息作为参考,生活圈媒体可以推断出所设置的楼宇广告、影院视频广告的大致受众范围、消费偏好及消费水平,从而精确、定制化地投放广告并提升营销效果。纯品牌曝光下,生活圈媒介性价比更高。根据CTR数据及我们的测算,电梯电视CPM约为20-30元,电梯框架CPM约为30-60元,且覆盖了具备较强消费能力的都市人群。而头部视频网站CPM约为100元,微信朋友圈CPM更高达150元。尽管精准度与转化率上稍弱,但生活圈媒体在针对消费能力较强的受众实现纯品牌曝光上具备显著价格优势。▌付费会员增加“挤出”广告预算,转移至生活圈媒体用户付费与政府政策收紧“挤出”广告预算优质内容“拉新”效应明显,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形成。2015年网络剧《盗墓笔记》播出掀起视频付费热潮,为爱奇艺带来260万新增用户,后续《老九门》、《法医秦明》等热播电视剧持续吸引用户付费。据CNNIC估算,截至2017年末中国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总数已超过1.7亿,有付费行为用户比例约为42.9%。付费会员与视频广告形成冲突,网络广告预算将逐步被挤出。根据企鹅智库2016年调研结果,近60%的用户为“跳过视频前广告”而购买会员。由于单一广告变现难以补偿巨额内容投放,各大视频网站均大力发展会员付费业务,爱奇艺于2016年宣称其广告与会员付费收入占比已相同,未来目标会员收入达到广告收入2倍。跟据艾瑞咨询,2017年视频广告收入为463亿元,同比增长42%,同期会员收入为同比增长96%,自2013年以来,用户付费收入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广告收入的增长率。由此可见,付费会员在供需双方强力推动下将持续增长,将“挤出”一定的投放在网络视频平台的广告预算。受政策监管及用户使用习惯影响,搜索引擎广告增长放缓。2016年中国搜索引擎网站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90.1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放缓。受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新规影响,互联网广告新规中规定要明确标明付费搜索为“广告”,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这些规定影响了广告位数量,同时也影响了医疗等广告主大类的投放意愿,导致搜索引擎广告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挤出”一定的广告预算。生活圈媒介有望承接被“挤出”的互联网广告预算传统广告渠道投放低迷,生活圈媒体广告势头强劲。2017年我国各细分媒介中,除互联网媒介外,唯生活圈媒介表现亮眼,电梯视频、电梯框架、影院映前广告,2017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0.4%、18.8%及25.5%,增速位居前三,且大幅领先于其余媒介。而传统媒介持续低迷,报纸媒体刊例花费同比下降32.5%,杂志同比下降18.9%,传统户外、交通类视频同比下降1.0%。电视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1.7%,实现微弱复苏。生活圈媒体逆势崛起,有望接纳“挤出“的互联网广告预算。在整体广告市场规模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其内部结构变动值得关注。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因政策收紧、付费视频已逐渐成为趋势等原因增幅下降,传统广告行业经营额持续走低,仅有户外生活圈媒体广告保持强势同比增长。同时,生活圈媒介受众质量、到达率及性价比高的特点,也使其成为广告商除互联网媒介外的不二之选。据此推断,互联网广告、传统广告“挤出”部分的投资已转移到新兴的户外生活圈媒体广告。电梯媒体、影院媒体、移动互联网持续强势增长,主动资讯模式被碎片化解构,生活空间被动资讯模式重塑传播生态。生活圈媒介承接“挤出”广告预算后,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挤出”效应为生活圈媒体赢得较大的成长空间。近年国内整体广告市场增速日渐趋于平稳,CAGR5约为8%,假设2018年整体广告市场保持约8%的同比增长率,那么整体广告行业市场规模将达约7580亿元,增长额为520亿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7年网络广告规模约为3800亿元,而传统媒体行业(不包含户外生活圈媒体)规模约3000亿元,生活圈媒体市场规模约150亿元。假设2018年传统广告微弱复苏增长1%,互联网广告进入成熟期保持12%的增幅,两者增长额分别为30亿元及456亿元,那么生活圈媒体广告总预算将新增34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远高于行业整体,有望在更大程度上切分广告市场蛋糕。‘在覆盖上依旧存在进一步成长空间。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广告主在时空层面上的全案广告投放需求,生活圈媒体经营商在开拓低线城市广告市场上有较大发挥空间。以“方特欢乐世界”主题乐园为例,其经营场地和面向游客主要在芜湖、株洲等三四线城市,其经营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广告投放的地理局限性。虽然低线城市的单位媒体刊例价相对较低,但同样媒体资源获取成本也同样较低,因此对业务毛利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广告经营商而言,生活圈广告良好的广告到达率和转化率有望结合不断拓展的受众基础催化可观业绩弹性。“渠道下沉”对其营收和净利润规模能带来极为有效的增厚效果,生活圈媒体在这里存在极大的成长空间。(报告来源:国泰君安/分析师:陈筱 朱峰)获取本文完整报告请百度搜索“乐晴智库”。

大峡谷

2021广告策划行业发展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我国引入“广告策划”的概念,大约是在1984-1985年左右,当时有部分学者撰文呼吁,要把现代广告策划引入中国的广告实践中,树立"以调查为先导,以策划为基础,以创意为灵魂"的现代广告运作观念。在1989年的4月,上海的唐仁承出版了大陆第一本的《广告策划》专著,其后,北京的杨荣刚也出版了《现代广告策划》 。关于"广告策划"的概念,两位作者均有明确的界定。广告策划就是对广告的整体战略与策略的运筹规划。广告策划就是对于提出广告决策、实施广告决策、检验广告决策全过程作预先的考虑与设想。广告策划不是具体的广告业务,而是广告决策的形成过程。广告策划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广告策划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格式的。这种形式的广告策划书上列有广告主的销售量或者销售金额、广告目标、广告诉求重点、广告时限、广告诉求对象、广告地区、广告内容、广告表现战略、广告媒体战略、其他促销策略等栏目。其中广告目标一栏又分为知名度、理解度、喜爱度、购买愿意度等小栏目。一般不把具体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广告目标。因为销售量或销售额只是广告结果测定的一个参考数值,它们还会受商品(劳务)的包装、价格、质量、服务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广告策划书比较简单,使用的面不是很广。另一种是以书面语言叙述的广告策划书,运用广泛。这种把广告策划意见撰写成书面形式的广告计划,因此又称广告计划书。人们通常所说的广告计划书和广告策划书实际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05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2005年对广告策划的研究依然集中呼吁加快完善广电政策的制定,以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增长。有人指出,“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广告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其发展与广告从业人员数量及广告经营单位数量具有密切关系,不断加入的人才及纷纷设立的广告公司能够直接促进广告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广告从业人员数量从2013年的262.2万人逐年增长到2018年的558.2万人,增幅为27.04%。不断新进入的广告从业人员,尤其是具备较高素质的广告从业人员,提升了我国广告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推动了广告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移动互联网广告占互联网广告比例从2015年的37.6%已提升至2018年的62.9%,并预期2022年进一步上升至79.6%,显示移动端的渗透率持续增加。互联网广告收入/全球广告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33.5%提升至2018年的47.2%,并预期2022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9.4%。老年人收视群体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专家提出,老年受众是付费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之一。因此付费数字电视要兼顾老年人,启动老年市场。广告策划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广告策划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广告策划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广告策划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寻找广告策划行业的投资商机。报告在大量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广告策划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广告策划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

妙米

短视频市场调研报告

本文旨在快速了解短视频行业,寻求发展机会。enjoy~一、调研目的快速了解短视频行业,寻求发展机会。二、调研手段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问卷调研和线下访谈,又考虑到经济成本因素,没有采取购买行业数据资料方法。因此主要通过研读网上相关调研文献,公开数据(相关企业的官方数据、企鹅智库、七麦研究院、艾媒网、艾瑞网、Useit知识库,易观千帆等)进行分析,并完成报告。三、行业概述1. 行业背景(PEST分析)随着短视频行业野蛮生长并逐渐形成规模,国家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规范行业生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近几年,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发布《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调整《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提高了短视频行业的准入门槛和加强了内容监管。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崛起,良好的运营数据,优秀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受到资本和巨头的青睐。随着大量的资本涌入,更多的短视频平台诞生并活跃在市场上形成激烈的竞争,倒逼各企业设计出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成熟,人民的消费需求也逐步升级,传统的图文形式不再满足消费者的内容消费需求,而更加生动直观的视频形式逐渐成为流行的信息传播形式。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掀起了碎片化时代,短视频提供碎片化信息,加持社交互动功能,增强了分享性和可玩性,能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宽带流量成本降低,为视频发展为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提供了技术保障。技术驱动行业进步,似乎成为必然。短视频头部厂商大都利用智能分发技术,向用户推荐展示内容,优化了用户体验。2. 行业发展现状(1)平台发展历程PC端视频网站的拍客模式是短视频最早的一种探索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快手、秒拍等移动端短视频应用大量涌现,吸引资本关注。目前短视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初级阶段,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2)市场规模/投资情况短视频行业不断得吸引资金涌入,2016年投融资事件数最高达102笔,金额高达53.9亿元(人民币),短视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7年投融资稍有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我认为投融资事件数量稍减的原因是市场头部厂商逐渐形成,加上巨头的布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资本逐渐回归冷静。(3)用户规模2017年以来短视频市场整体增速依然强劲,截至2018年2月移动短视频综合平台月度活跃用户规模高达4.035亿人,聚合平台月度活跃用户规模高达1.655亿人,用户获取和留存数据表现优秀。相对于全网9亿多用户而言,短视频行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4)产业链分析典型成熟的互联网模式,为用户提供免费消费内容,形成流量规模,通过广告合作,电商合作获取利润。短视频产业链特征:内容生产模式成熟,UGC、PGC和PUGC是以往图文内容的主要生产模式。MCN模式崛起,更专业的管理和更高效的运营促进内容生产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短视频分发平台多元化,除了独立短视频平台,综合平台以内嵌短视频的形式存在,目前主要有新闻资讯平台,社交平台和传统视频网站。四、市场表现1. 短视频app下载量排行榜以及用户规模在短视频APP下载排行榜中,抖音,快手,美拍,西瓜视频,土豆视频,火山小视频,秒拍等名列前茅。目前抖音国内日活达到1.5亿,月活达到2.63亿,反超快手,跻身短视频行业老大;快手凭借着市场先发优势和先进的推荐算法系统在此前一直稳居行业第一,目前月活高达2.59亿;其他今日系短视频产品(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表现也很优秀,月活分别为1.48亿和1.44亿。娱乐类型的短视频平台,更受欢迎。在我看来,市场表现优异的短视频产品背后,都有先进的推荐算法技术支持,精准的内容推送,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先进技术驱动为基础的产品,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更具优势。2. 用户粘性表现相对于其他典型泛娱乐消费领域,短视频行业用户粘性表现不俗,处于高位,占据用户大量的碎片化时间。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国内移动短视频市场用户人均单日使用长64分钟左右(独立平台)/67分钟左右(综合平台),人均单日启动次数 7次(综合平台)/5次(独立平台)。我认为,随着短视频传播形式的普及,综合平台对短视频应用有待开发,其用户粘性有很大的提高空间。3. 海外表现抖音领衔出海,进入全球top10的国家已有19个,工具类VUE有6个,相比之下,快手表现逊色,仅有4个。据抖音官方公告,抖音在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可见抖音的产品定位和运营策略非常出色,值得学习借鉴。五、主流产品分析根据市场表现选取抖音,快手,美拍作为代表,分析主流产品情况。1.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简介:短视频行业的黑马,16年9月份上线,历经不到2年时间,凭借今日系强大的信息流推荐算法技术,以及优秀的运营手段,截至18年6月,日活1.5亿,月活3亿,成为短视频行业第一。产品定位: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主体公司:字节跳动运营策略:早期种子用户的冷启动运营,引入一些兴趣达人和高校学生引导社区氛围和产品调性,利用今日头条系的产品对用户生产内容进行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推荐。标志性事件是17年3月岳云鹏在微博转发带有抖音水印的视频,抖音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并开始快速发展。明星战术,通过明星的影响力扩大宣传范围。热门综艺节目赞助宣传。17年突然火爆起来的《中国有嘻哈》,主流的《快乐大本营》《偶像来了》等综艺节目合作。联合推广。曾与网易云音乐互换过资源。基于社交的病毒式传播。由奥美等顶级广告创意公司制作周期为一个月的《世界名画抖抖抖起来了》,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疯狂传播。与MCN机构合作。2. 快手——快手,记录世界,记录你简介:定位三四线城市,去中心化,不干预运营的草根短视频社区。抖音横空出世,并在今年6月份月活超过快手之前,快手一直是短视频行业的老大哥,坐拥2.5亿月活,并且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产品定位:记录和分享生活的短视频平台主体公司:快手运营策略:快手的运营理念是不打扰用户,不扶持网红,不引入明星,而是让每个用户都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形成草根网红UGC为主的健康生态。快手也引入人工智能系统,凭借着优秀的推荐算法,提高了用户的体验。3. 美拍——在美拍,每天都有新收获简介:美图的产品矩阵中重要的一环,用户定位一二线城市的潮流女性。产品定位:专注于女性化生态的潮流短视频社区主体公司:美图公司运营策略:产品社区多元化,主导短视频+直播。明星+网红双重效应,前期利用明星效应吸引粉丝关注进行宣传推广。与MCN机构合作,促进内容高质量的生产。六、用户调研分析(国内用户情况,以抖音、快手、美拍为代表)1. 用户分类抖音、快手和美拍等短视频应用由于产品功能结构特性,需要内容消费者和内容生产者用户的同时参与,才能运营起来。并且大多数用户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生产者。2. 用户画像短视频用户都是女性用户偏多,24岁以下年轻用户为主。以女性潮流社区为定位的美拍女性用户比例高达76%,而音乐短视频抖音的24岁以下用户高达76%。在城市分布上,美拍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上,中高消费水平用户占比例相对抖音快手也是比较高,这得益于美拍较成熟完善的“直播礼物”消耗功能。而抖音和快手相对于美拍,在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分布比例较大。快手在四线城市及以下渗透率高于抖音,抖音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高于快手。从消费水平上看,快手和抖音较为一致,中等消费水平为主。(1)用户消费场景可见用户使用娱乐类短视频的目的大多是消遣,打发无聊时间,重度使用者会牺牲睡眠时间,社交时间和玩游戏时间。(2)用户使用行为用户使用短视频app,高频行为有刷“推荐/发现”页、点赞视频、看评论,然后是点关注、刷“关注”页,写评论等行为。(3)用户心声对内容的看法:有意思的人,有才艺的人,熟人的内容,颜值高/时尚的用户,名人明星依次成为受关注的对象,其中熟人占到近30%,说明社交在短视频应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在内容上,最受欢迎的是搞笑类,其次技能类,依次为日常生活类,教程类,歌舞表演类,颜值类,游戏类,风景类。对广告的接受程度:超过70%的用户表示,能接受创意有趣的广告内容;在教程类视频中植入广告,男性可接受用户占22%,而女性占到43%;在品牌/产品中露出广告,有20%左右的用户表示可接受;而名人明星出现的内容,仅有10%左右的用户能接受。七、总结短视频行业头部厂商(今日系产品,快手)已经逐渐形成,巨头进场布局,目前短视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但仍然有巨大发展空间。通过分析主流产品,尤其是抖音,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推荐系统的智能分发技术,精准的内容推送能提高用户体验,借鉴抖音的运营策略。除了短视频独立平台,综合平台之外,今年出现了短视频+的模式,短视频+在线租赁(途家),短视频+在线音乐(网易云音乐),短视频+美食推荐(大众点评),短视频+知识问答社区(知乎),短视频+招聘(钉钉)以及短视频+电商(淘宝)等。短视频取代,辅助传统的图文信息似乎成了一种趋势。可以从以上两个方向寻找市场机会。本文由 @drg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Pexels ,基于 CC0 协议

食之鳅攸

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研究报告

引言: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通过互联网广告获取流量的成本攀升,广告转化难度也有所提高。而逐渐融入数据、技术能力,并且与消费者生活轨迹相衔接的户外广告,在线上流量增长乏力的互联网下半场中价值凸显,获得广告主的关注和青睐。在过去四年中,户外广告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2%,规模达到456.1亿元,有效拉动线下广告规模增长。户外媒体公司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链接产业的横纵两侧。在户外广告投放需求随消费者习惯不断变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下,广告主、第三方监测公司以及场所方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型,投放平台角色初显,而户外媒体公司也在朝着功能型和更多职能探索。户外广告诞生于场景之中,也随着场景的延展、创新和更替而改变着发展轨迹。各场景中场所的供给量、广告位和广告形式的开发潜力、受众的使用量和频率等共同推动着楼宇电梯、交通出行和影院成为现阶段最具营销价值的三大场景,市场份额占比于2018年分别达到35.6%、47.7%和11.6%。在数字化和消费者触媒渠道碎片化的背景下,1)广告主投放建议:结合自身投放数据和经验的沉淀,搭建个性化的投放模型和渠道资源池;2)户外媒体公司经营建议:应在广告主愈发趋于多元的需求下做好业务和资源的整合转型;3)投资方投资建议:盯准数字化趋势中最能解决现有问题和扭转行业格局的投放管理流程智能化和程序化购买的发展点。户外广告未来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技术的赋能,而程序化、LBS和AR三大技术将是未来重要的赋能趋势。未来这些应用趋势从概念到落地、普及,也将面临着技术与成本、公共安全与用户隐私、产业合作与竞争等的瓶颈与挑战。网络红利消退,户外价值再现中国户外广告的发展历程市场规范和技术发展将户外广告带向进阶之路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媒体资源的规模化整合,使自由生长的户外广告实现了产业化。各阶段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和赋能,进一步带给户外广告越来越具有创造力的展现形式,彰显出线下流量的价值。市场和产业体系逐步成熟的户外广告吸引着大量资金的涌入,也吸引了百度、阿里、京东、Google这样的科技巨头将业务布局铺向户外广告市场。伴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户外广告建立起了数据基础,相关数据维度也趋于细化,户外广告的评估由一开始借助照片和经验等进行的简单评估方式,发展到了主要依靠第三方监测公司调研的理论评估阶段,并正朝着数字化加深和程序化进一步运用后能够实现的精细化评估阶段迈进。线下广告重回市场视线中国线下广告增长情况因户外广告增长拉动而开始回暖中国线下广告因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在网络广告崛起的时期内持续低迷,整体规模在2015-2018年间呈现负增长趋势,从1787.9亿元跌落到1683.8亿元,但下滑幅度明显缩减,并在2018年趋近于0%。预计从2019年起,线下广告整体规模将从负增长回复至正增长,且增长率将逐年提升。2018-2021年间,线下广告规模预计将按2.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1813.5亿元。与其余类别线下广告因受消费者移动性增加影响而导致受众流失、市场规模收缩不同,户外广告场景化和强制性等的特征和数字化赋能的增强,使广告主对其的需求不断增强,成为拉动线下广告增长情况回暖与持续提升的主力军,预计到2021年,户外广告将占据整个线下广告市场规模的39.2%。资本的嗅觉捕捉户外发展点数字户外和电梯场景户外媒体公司吸引资金关注由近年投资方对户外广告相关企业的投资趋势得出,获得早期轮次投资的公司增多,战略投资方也从2013年起开始将眼光投向户外广告市场,并且,资金逐步向经营电梯场景的户外媒体公司和户外广告投放平台等数字户外公司方向集中。这是由于近年来数字户外兴起,除了科技巨头带头搭建数字化户外广告平台外,市场上也开始涌现出不少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质的数字化户外广告公司,吸引了资金的投入。另外,电梯是目前户外各场景中发展稳定且势头强劲的场景,也是投资方敢于投入大额资金的对象,尽管新兴细分场景不断在被开发,目前暂未出现势头能超越电梯的新场景。资金的追逐和支持进一步带动了数字化户外的发展和电梯场景户外媒体公司的壮大。应运时代变迁,产业推陈出新中国户外广告整体市场规模在多方因素驱动下,户外广告整体规模增长趋势良好在中国的各类广告中,户外广告的历史最为悠久,自古至今经历过朝代更迭、时代转换,却历久弥新。这得益于不论生活场景、消费者需求和触媒习惯如何转变,户外广告总能因地制宜地得以展示并延伸进生活的每一面。除开户外广告自身特性,来自需求端、供给端和例如城镇化推进、消费支出增多等宏观因素的驱动力也时刻影响、推动着户外广告的发展。在未来,户外广告的增长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在2021年将拥有711.5亿元的规模,成为线下广告中愈加重要的广告市场。中国户外广告产业链结构分析媒体方链接产业纵横两侧,积极拥抱变化户外媒体公司包括自营媒体和代理媒体,在产业运作中扮演着核心枢纽的角色,链接着产业链纵横两侧。纵向看,户外媒体公司需与不同场景中的场所方达成合作,以便拥有场所中广告位的代理权资源,优质资源的稀缺造成双方的博弈格局;与此同时,为满足广告主在广告投放各环节中可能产生的不同需求,户外媒体公司还需与拥有技术、制作、创意、效果监测等服务的支持方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横向看,户外媒体公司通过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对接,又或从初步形成的投放平台接收广告投放需求,并最终通过场所方的广告位向消费者展示户外广告。户外媒体公司的升级效率、利润和服务是户外媒体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户外广告市场的不断升温,户外媒体公司也纷纷开始进行发展规划布局,以期提高自身竞争壁垒。从当前来看,户外媒体公司的升级之路,主要有效率升级、利润率升级和服务力升级三条途径,而头部和长尾媒体公司则由于成本和竞争问题,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媒体方和场所方的博弈场所方话语权不断加大,议价能力和合作方式也更加主动在户外广告市场中,场所方作为供应商,为媒体方提供更多的户外广告资源开发场所,而媒体方作为变现方式之一,一定程度上为场所方带来了额外收益,早期双方以共赢互利的方式在产业链中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但随着户外媒体公司的增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优质场所的头部户外媒体资源愈加紧缺,场所方在合作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加重,尤其是对于交通运营公司和大型物业公司等规模化、稀缺化的场所方而言,尤为突显。因此,随着双方话语权的失衡,媒体方的议价能力和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投放平台的初显各类企业纷纷入场户外投放平台,推动产业规模扩大随着数字化在户外广告市场的不断渗透,其产业链中也逐渐衍生出投放投放平台的角色,作为广告主和户外媒体方的链接点,不断优化产业效率、效果和体验。一方面,投放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投放数据化和交易程序化等功能服务,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使用平台进行户外广告投放,另一方面,投放平台能够帮助户外媒体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长尾资源的上刊率,也受到越来越多媒体方的开发和欢迎。因此,当前以分成为主的盈利模式也给投放平台带来了较好的想象空间,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和新兴创业企业纷纷加入到投放平台的探索和实践中。但整体来看,投放平台角色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户外广告数字化的渗透度以及广告主的认可度,将是决定投放平台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植生活场景,增长空间犹在不同场景户外广告发展概览楼宇电梯、交通出行和影院是户外广告头部场景近年来,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在场景分布上呈现出既丰富又集中的发展态势,尽管户外广告的场景不断在开发和丰富,但因受到互联网广告的冲击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管制等影响,一些细分场景的户外广告规模不断在缩紧,比如楼体户外、卖场户外和公路“高炮”等。在此背景下,楼宇电梯、影院和交通出行成为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主要场景构成,其市场份额占比于2018年分别达到35.6%、47.7%和11.6%,未来三年内,楼宇电梯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超过交通出行成为第一大户外广告场景。艾瑞分析认为,楼宇电梯、交通出行和影院三大场景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除了场景在人流量和广告环境密闭性等方面的优势外,最关键还是遵循了城市居民当代“衣食住行工作娱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轨迹。楼宇电梯户外广告仍有增量空间2018年规模达1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4.8%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楼宇电梯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1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4.8%,未来楼宇电梯户外广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39.6亿元。艾瑞分析认为,中国楼宇电梯户外广告市场仍然有较大增量空间,主要原因有四:1)楼宇新建率的稳定上升;2)楼宇电梯商业化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所属的下沉市场;3)电梯空间中近年新开发广告位类型的普及和完善,在场所供应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广告资源位;4)数字技术应用深化,提高广告承载量和利润空间,预计2019年楼宇电梯数字广告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传统楼宇电梯广告,而这也是楼宇电梯户外市场当前乃至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交通出行户外广告发展稳定2018年规模达21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4%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交通出行场景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21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4%,随着机场、铁路、公交和城轨等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交通出行场景的户外广告规模也将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速同步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于2021年达到265.1亿元。艾瑞分析认为,作为最早的户外广告场景之一,交通出行中户外广告的发展也最为稳定。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于城市的功能性,其场所建设和人流量都有着稳定的规划和控制,且交通场所的商业化渗透率也较为饱和,因此从供给和需求上未来都将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主要增长机会点仍然来自于交通网络扩张与建设带来新的资源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场所的公共安全属性,可开发的广告位形式相对完善,因此难以出现通过增加单位场所内的广告资源类型或数量来实现新的增长。交通户外广告覆盖受众差异较大受众的覆盖量级和增速为各交通场所带来不同发展机会以承运日常出行人群为主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的客运量量级,远超过主要承运跨城市出行人群的铁路交通和民航运输的客运量量级。公共汽电车在近五年中的客运量复合增长率虽为负数,但考虑到公交场景最具开阔性,公交场景户外广告的受众天花板比起其余交通场景,上限更高。航空场景的客运量相对较低,但仍保有11.8%的年复合增长率,仅次于最高的城轨交通,并且,其乘客群体的高消费力使该场景户外广告的营销价值在所有交通出行场景中有着显著竞争优势。影院户外广告发展逐渐放缓2018年规模达52.8亿元,同比增长率达10.2%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影院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52.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2%,未来稳定放缓的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5亿元。艾瑞分析认为,中国影院户外广告市场将逐渐进入增长放缓的“低行期”,随着院线的收缩与整合,以及影院建设的结构调整,未来一线城市头部影院银幕资源将愈发稀缺,影院户外媒体公司竞争压力变大。一方面,头部影院资源将成为户外媒体公司的核心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四五线城市将为影院广告市场提供更多新的发展机会。影院广告资源增长过剩影院建设失衡,一线城市相对饱和,导致影院广告增长乏力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红利的背景下,电影院和银幕数量迎来了一段高速增长期,但同时也迎来了发展失衡、分布不均的产业问题。一方面,随着电影院产能过剩,单块银幕盈利能力逐步下滑,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增长也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的影院和银幕数量趋于饱和,而中西部和县级城市的影院银幕资源仍相对稀缺,在政策的带动下,未来影院银幕的增长点将向下沉市场转移。艾瑞分析认为,随着影院建设规划的结构调整和下沉,一线城市影院银幕数量增长将继续放缓,无法承担更多的广告投放,而中西部和县级城市的影院广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开发,因此未来短期内,中国整体影院广告将不会再出现爆发式增长,而是逐渐转向精细化产业运营模式。紧随发展风口,各方乘浪逐金投放建议:模型化广告主:搭建个性化户外广告投放模型和渠道资源池广告主在户外广告投放过程中主要会面临投放价值难以评估、投放策略花费时间精力过长、渠道商务和交易成本过高等困境,因此,结合自身投放数据和经验的沉淀,搭建出一套个性化的投放模型和渠道资源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来讲,各个广告主在营销需求中同时具有共性和差异性的部分,将共性的需求转化为固定的投放模式,再将差异化的需求按照人群、范围、场景和创意的决策顺序进行快速过滤,将很大程度提高其在投放价值判断和策略制定的效率,同时,将每次合作的渠道方资源及投放经验沉淀积累,形成更加适合自己的资源池,将极大减少在渠道商务和交易层面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经营建议:整合化户外媒体公司: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一方面,随着媒介环境和消费者注意力的不断分散,广告主已经很难通过单一的渠道或者屏幕实现营销触达,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广告主的营销决策和执行时间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在此背景下,媒介和业务的整合程度,成为广告主在选择广告媒体公司时最看重的因素。艾瑞分析认为,整合化趋势在户外广告市场同样适用,尤其是多场景的户外资源覆盖能力,将极大地减少广告主的多方渠道商务对接成本,满足整合投放的需求。因此,通过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等方式实现整合化,将是未来户外媒体公司的重要竞争壁垒。投资建议:程序化投资方:投放管理流程优化和程序化购买或将成为关注焦点根据近五年的投资事件分布,经营传统场景和电梯场景业务的户外媒体公司发展较为成熟,获投轮次偏中期往后,并且,80%的战略投资对象和大部分资金都集中于梯媒;而早期投资则主要集中于数字户外广告公司,部分已开始获取中期投资。预计在未来,梯媒和数字户外将继续是户外广告市场中最具发展和投资价值的对象。对于发展相较成熟、已有科技巨头或资本站队的梯媒市场,由于市场资源主要集中于头部企业、新式广告位继续开发的空间小,新进入者在短期内壮大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该领域新入者的早中期投资可作谨慎考量。对于数字化户外,艾瑞认为有两个方向最能解决现有问题和扭转行业格局,尤其值得资方关注,一是具有为以户外为代表的传统线下广告提供智能业务管理工具以优化投放管理流程业务类型的公司;二是具有能够整合多场景多广告位以实现高效程序化户外广告购买业务类型的公司。在资方对未来具体发展方向把握尚小时,也可在已获早期投资的数字户外公司池中判别和甄选,进行跟投。技术多重赋能,应用持续升级技术赋能是户外广告的关键趋势技术直接推动户外广告交易、投放、内容、产业格局等变化如果说生活场景的变迁是户外广告的发展脉络,赋予其横向拓展的方向指引,那么技术的应用渗透则是户外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赋予其纵向升级的突破创新。除了户外广告内容呈现效果外,户外广告市场的交易方式、投放过程甚至产业格局都将在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创新,而这也是推动户外广告市场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艾瑞分析认为,未来技术赋能的应用程度将成为户外广告发展进程和方向的关键,同时也因此赋予了户外广告市场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想象空间。户外广告技术应用趋势从概念、落地到普及,价值与挑战并存中国户外广告未来在程序化、LBS和AR的应用上将会先后经历概念期、落地期和普及期三个阶段。1)户外程序化当前已经进入落地期,各类企业相继推出户外程序化平台,覆盖资源和功能开发也不断在丰富完善,主要由于广告位数字化和资源整合的原因,未来十年内都将持续处于不断普及的发展阶段。2)户外广告与LBS技术的应用发展当前还停留在概念期,未来的落地与普及主要还取决于户外数字化发展的进程。3)户外广告与AR技术的应用发展尽管当前已经有落地案例,但由于技术成本以及场景适用性,未来将会有较长的落地期,以持续探索更加成熟的营销模式和玩法。整体来看,三大技术在户外广告的应用价值显著,将会吸引各方持续关注和推动其发展和深化,但同时其在不同阶段也分别面临着技术与成本、公共安全与用户隐私、产业合作与竞争等瓶颈与挑战,未来这些挑战的被解决程度,直接决定了三大技术应用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