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召开联合培养研究生交流会地藏王

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召开联合培养研究生交流会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召开联合培养研究生交流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处主任韩群鑫对该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规格、资助体系及导师职责要求。省科学院动物所副所长张强从学科方向、研究中心、人才队伍、科研成果和研究生培养情况五个方面对省科院动物所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所的教学体系也获得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会代表的认可。 双方就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日常管理、科学研究和实践、助学金以及将来联合培养导师的聘任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双方一致希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学科资源和科研实力,密切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省科学院动物所 张彩英/供稿)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共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9月21日,在南方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举行了“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与座谈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朱立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马稚昱,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张汉月所长、黄瑞森副所长、孟祥宝副所长以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该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座谈会上,朱立学副校长表示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基地建设,并详细介绍了目前学校与高校、企业及产业园等的对接情况。张汉月所长表示双方前期的合作已取得了较好效果,此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应从多专业多维度入手加强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学科合作。双方就研究生见习实习、课题合作研究、互聘专家讲座、联合举办会议、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通过联合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揭牌仪式后,一行人还参观了该所展览展厅与农机生产车间,了解了农装所的发展历程,并结合生产车间具体生产线与生产环节商讨了人才培养中具体内容。双方达成共识,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加深合作力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双方共赢。【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契嵩

广东药科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特色明显的省属本科大学

广东拥有众多本科院校,其中大多数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并不高,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处于二本批次招生。这些院校中有些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例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广东药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广东省省会、一线城市广州市。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于1927年招生。198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仲恺路501号,白云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新路388号;校园总占地面积2000余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如今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科研平台,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近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获得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和多个省部级科技奖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海内外各界人士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办学九十多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朝着更名为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设农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等目标不断前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如今的广东药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药科学府。广东药科大学在广州、云浮、中山等三市都有开设校区,共有五个校园,校园占地总面积近5300亩。拥有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现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广东药科大学有药学等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药学学科全国并列第21名、在广东省内并列第2名。广东药科大学学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近年来,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2项。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学术、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3万多名高素质医药及相关行业毕业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广东药科大学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1/3。广东药科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都是特色明显的广东省属本科大学,录取分数在广东省处于优先投档线下,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也是处于二本批次招生,录取分数并不高。

世有变化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争取五年实现“大学梦”

南方网讯 “奠基、开工!”1月3日下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举行第五届董事会会议,第五届董事会成员、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师生代表参与并为白云校区二期工程培土奠基。笔者从活动上了解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明确建设农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争取在5年内基本完成白云校区二期建设,更名为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在活动上介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总建设面积为2100亩,总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9年动工建设,已建设总建筑面积18.13万平方米校舍,入驻11个学院,1.3万余学生,有力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2019年以来,该校区二期工程620亩已经陆续开始建设,目前正在开工项目4项,包括实训楼1栋、教工宿舍2栋、学生宿舍3栋、产教融合实验楼2栋、实验基地1个,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入4.6亿元。2020年还有5个项目开工,包括教学实验楼、图书馆、行政楼、体育活动场地,建设面积14.45万平方米,总投入7.67亿元。程萍说,白云校区二期主体工程的奠基建设,将为学校完成广东省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计划招生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新农科”领域有新突破,学校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3个专业被遴选为2019年广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学校积极下沉基层,服务广东乡村振兴。先后组建德庆仲恺农业研究院、仲恺广梅园研究院、花都博士后工作站。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学校支撑建设了和平猕猴桃、连平鹰嘴桃、新丰茶叶、中山脆肉鲩、阳江花生、德庆南药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程萍对学校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她说,学校今后5年还将建设4-6个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学科群,打造1-2座涉农学科高峰,建设3-5个一流本科专业,至少获批10项省部级以上重点重大科研项目,新增1个以上省部级科研平台,引培10人次以上省级重点人才,至少获批20项省部级以上教科成果奖,力争实现国家级教科成果奖、重点科研平台等突破。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曾献尼 龚慧枫

刘鹏

农学和工学为王牌学科,来自广东省会广州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广东省省会广州市,以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以现代农业科学为特色,农学、工学为优势学科的广东省属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现在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海珠校区、白云校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本科专业55个。1927年,仲恺农工学校成立,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何香凝先生任首任校长15年,首批招收三年制蚕丝本科与一年制蚕桑实习科,并逐渐成为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鼎足而立的广东蚕桑研究中心。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后,学校的办学开始颠沛流离。直至1946年,重返广州。1950年更名为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4年后,再次更名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文革期间,学校的办学遭受严重打击。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1987年,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后,历届学校董事长均由在任广东省省长担任。董事会成员包含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另外,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2008年,学校升格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最近几年学校提出在未来几年内升格为仲恺农业工程大学。学校的省级特色专业有7个,分别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科学、网络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分别是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省的扶持下,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植物保护均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此外,学校的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农业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艺术硕士;学术硕士授权学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植物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园艺、作物学等。科研方面,学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绿色工程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南方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当然,广东地方建设的省级重点科研平台也是颇为广泛。诸如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冷链运输与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因此,广东及其周边地区如果对于农学、工学等相关专业感兴趣,且有志于去广东求学、工作,那么不妨考虑一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已夫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争取5年内更名为大学:农、工学科为优势

以农、工学科为优势的广东省属本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提出,争取在5年内基本完成白云校区二期建设,更名为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15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申请更名为“仲恺农业工程大学”的事项已获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同意,但并无后文。南方网2020年1月4日消息称,1月3日下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举行第五届董事会会议,第五届董事会成员、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师生代表参与并为白云校区二期工程培土奠基。笔者从活动上了解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明确建设农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争取在5年内基本完成白云校区二期建设,更名为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在活动上介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总建设面积为2100亩,总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9年动工建设,已建设总建筑面积18.13万平方米校舍,入驻11个学院,1.3万余学生,有力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1月3日,广东省长马兴瑞也出席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第五届董事会会议。他指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农工优势突出,在广东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希望新一届董事会继续弘扬廖仲恺先生、何香凝先生“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精神,为学院建设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为提升学院发展水平注入新动能。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要以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现代化农工人才,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官方资料显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7月,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七届第二次全体会议曾评议表决通过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申请更名为仲恺农业工程大学的事项,同批通过还有广东药学院申请更名广东药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申请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医学院申请更名广东医科大学三项事项。此后,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在2016年完成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2018年成功更名,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并未取得结果。(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萧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明确建设农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南方网讯 “奠基、开工!”1月3日下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举行第五届董事会会议,第五届董事会成员、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师生代表参与并为白云校区二期工程培土奠基。笔者从活动上了解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明确建设农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争取在5年内基本完成白云校区二期建设,更名为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在活动上介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总建设面积为2100亩,总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9年动工建设,已建设总建筑面积18.13万平方米校舍,入驻11个学院,1.3万余学生,有力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2019年以来,该校区二期工程620亩已经陆续开始建设,目前正在开工项目4项,包括实训楼1栋、教工宿舍2栋、学生宿舍3栋、产教融合实验楼2栋、实验基地1个,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入4.6亿元。2020年还有5个项目开工,包括教学实验楼、图书馆、行政楼、体育活动场地,建设面积14.45万平方米,总投入7.67亿元。程萍说,白云校区二期主体工程的奠基建设,将为学校完成广东省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计划招生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新农科”领域有新突破,学校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3个专业被遴选为2019年广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学校积极下沉基层,服务广东乡村振兴。先后组建德庆仲恺农业研究院、仲恺广梅园研究院、花都博士后工作站。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学校支撑建设了和平猕猴桃、连平鹰嘴桃、新丰茶叶、中山脆肉鲩、阳江花生、德庆南药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程萍对学校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她说,学校今后5年还将建设4-6个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学科群,打造1-2座涉农学科高峰,建设3-5个一流本科专业,至少获批10项省部级以上重点重大科研项目,新增1个以上省部级科研平台,引培10人次以上省级重点人才,至少获批20项省部级以上教科成果奖,力争实现国家级教科成果奖、重点科研平台等突破。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曾献尼 龚慧枫

滑稽戏

签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腾讯微校为师生打造“校省事”体验

5月13日,腾讯公司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腾讯滨海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校园建设、共建仲恺大数据平台及应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创新合作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借助腾讯公司旗下腾讯微校的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打造全国智慧校园标杆。此外,双方还将在智慧农业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图:腾讯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战略签约仪式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副校长李小琴、腾讯副总裁王巨宏、腾讯云副总裁王涛等出席了签约仪式。马化腾表示,从互联网+到数字中国,各行各业和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深,去年底,腾讯进行了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教育也是产业互联网中重要的一环。“我们期望通过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合作,用‘互联网+教育’,推动高校智慧转型升级;同时也希望将腾讯在AI和大数据等方面的能力,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农工特色相结合,为我国智慧农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程萍校长发表讲话称,中国要从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变,现代农业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智慧农业,也就是农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现代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现代农业科学为特色的高校,正在积极践行应用与产业的结合,推动农业生产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本次与腾讯公司的合作,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打造全国智慧校园标杆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希望与腾讯公司携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落地到农业生产中,共同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开放四大合作领域“互联网+教育”助力高校智慧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为优势学科的应用型大学,旨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学校自何香凝先生提议创办以来,一直秉承“注重实践,扶助劳工”的校训,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关注民生。在推动现代农业的实践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坚持服务广东现代农业发展,以科技为驱动,组建6 个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各类创新平台55个,研发植保无人机等。“未来和腾讯的合作,第一个我们希望开展智慧校园合作。通过智慧校园实现大学现代化的管理,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校园管理、行政管理全方位实现素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程萍指出,早在两会看到腾讯现场展示数字政府时,他们就觉得,数字化这件事,校园也应该做,“我们希望我们未来的学校带着手机就可以进行所有的活动,包括解决我们管理上的一些难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希望与腾讯携手,共建智慧高校,实现产教融合。“在生态和平台的基础上,腾讯连接了校园线下和线上场景服务,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管三大场景下的高效连接,使得管理更省事,释放教师脑力价值;学习和生活更省事,一站式解决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问题。未来,我们期望结合腾讯的开放能力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际情况,以‘富生态’平台,推动‘大智慧’校园建设,为仲恺师生带来‘校省事’体验。”腾讯副总裁王巨宏介绍。此次合作,双方将在智慧校园建设、共建大数据平台及应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创新合作四大领域展开,以“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全方位助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双方将充分发挥腾讯公司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结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未来发展战略,联合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共建仲恺大数据平台及应用方面,腾讯依托自身沉淀的海量用户数据形成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技术,携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间数据的共享交换、数据标准等,通过大数据分析,辅助学校进行智能决策。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结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雄厚的人才基础和教学经验,腾讯微校将利用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平台资源优势,携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梳理打造专业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新一代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时,双方将针对“人工智能”、“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方向的前沿课题,深化校企融合、合作育人机制,通过成立联合团队、课题申报、共建实验室等合作,助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提升特色学科创新实力。共建智慧校园标杆推进“校省事”落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根据此次签约协议,腾讯将借助腾讯旗下腾讯微校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富生态”平台,推动“大智慧”校园建设,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师生带来“校省事”体验,助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打造全国智慧校园标杆,在新“互联网+教育”方面进行紧密合作。腾讯微校是以微信校园卡为核心的智慧高校整体解决方案,集合了微信平台生态能力、腾讯开放能力和腾讯教育生态伙伴的能力,实现了校内消费、签到、门禁通行;智慧教学、课堂互动、智慧管理、校友终身管理等诸多功能,目前已落地300多所高校。早在2018年5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就与腾讯微校展开微信校园卡的初步合作,并将其用在迎新场景上。据了解,此次双方正式签约开展深度合作,双方除了功能场景的搭建之外,腾讯微校也依托于腾讯生态的力量,计划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设16 个系统。同时,腾讯微校将协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构建大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将学校在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数据系统全面打通,让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在微校平台上对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统筹和管理,实现教务、教学等各类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并通过业务数据建模的方式,对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打造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提供智慧服务,构建智慧环境,实现智慧决策,实现智慧正循环。产教结合 探索智慧农业创新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之外,双方还就探索智慧农业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程萍指出,在育种领域,目前国内的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希望整合资源,打造分子育种平台。分子育种是指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中,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育种,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分子育种具有高效定向的优势。“我们希望把相关资源集合在一起,譬如把各种玉米的性状等资料集中在这个平台上,优化专家育种的效率和质量。”程萍说。马化腾则表示,腾讯在智慧农业方面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去年腾讯和农科院团队去荷兰参加农业AI挑战赛,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各种传感技术,黄瓜产量最高,拿到了第一名。“腾讯希望把我们在AI和大数据方面的一些能力,落地到智慧农业场景中。节省水资源、能源,提升农业产能,这也符合腾讯科技向善的使命。腾讯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携手为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人才,为智慧农业、振兴乡村作出更多贡献。”

顿悟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科专家走进曲江区 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日前,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3名农科专家来到韶关曲江枫湾镇,围绕枫湾镇特色产业白水蜜桃和丝线根,开展为期2天的咨询服务活动,50余名农户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为充分发挥区人才驿站引才引智的作用,曲江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工信局深入枫湾镇、村,详细了解群众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根据群众需求遴选具备特定专长的专家,并邀请专家进入镇、村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本次农业咨询服务走进枫湾镇,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新思路、新技术,而且为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拓展了乡村振兴中科技支持的实现方式。枫湾镇有较好品牌基础的特色产业,其白水蜜桃远近闻名。但近年来出现了落果严重、蜜桃品质参差不齐等不良现象。针对不利因素,农科专家重点围绕蜜桃品质提升技术,从剪枝、疏果、套袋、控梢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打造优质产品的方案,同时为果农开拓了蜜桃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把蜜桃与旅游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利用桃园打造桃花源景观,制作桃木工艺品,进行深加工制成桃酒、糖水、桃汁等副产品,从多个角度拓展枫湾白水蜜桃的影响力,打响枫湾白水蜜桃品牌。除了白水蜜桃,专家还围绕枫湾镇另一特色产业——丝线根,与种植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良种制作、精准省工、标准化种植及新产品研发等多个角度,对丝线根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课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丝线根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转载韶关日报 邱日欣 唐忠祥 左可亭)【来源:韶关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静力场

2000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获捐首笔人才基金

4月23日,在廖仲恺先生诞辰143周年,建校93周年纪念日之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收到学校校董、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先生捐助的2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学校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首笔捐资。该校党委书记宋垚臻和校长程萍向陈丹校董颁发捐赠证书并接受捐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坚持“引育并举”,积极推进各项人才工作。2019年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将“人才强校”明确为今后五年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近两年学校以年薪制、新机制等形式先后引进博士129人,进站博士后2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在今年1月3日召开的学校第五次董事会会议上,校董们作出了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加快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的倡议。近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攻坚战再添喜讯,第二批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喜获省编办批复。据悉,此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首次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得到了广大校董的热烈响应。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校董陈丹先生率先捐资2000万元人民币,助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在4月23日的校企合作系列活动上,陈丹校董受聘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导师,并代表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共建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基地和教学科研基地、科技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深度合作。【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