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东药科大学2020优秀毕业生标兵光荣榜出炉!势辱

广东药科大学2020优秀毕业生标兵光荣榜出炉!

夏风拂面,毕业的钟声如期而至。即将要走出广药大校门的他们,是烈日当空之下最靓丽的风景线。虽然离开了校园,但他们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近日,经严格评审,广东药科大学选出了43名优秀硕士毕业生和10名优秀本科毕业生标兵、86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他们拼搏奋进,书写了各自绚丽的青春华章!下面是十位优秀毕业生标兵的感言和经历,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吧!药学院何俊豪专业:药学毕业去向:中山大学 研究生毕业感言:时光荏苒,四年瞬息而过,回想当年初入广药大的担心与焦虑,到后来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并找到自己节奏,也是一个不错的成长过程。在这里,遇到一些和蔼敬业的老师,比如宋粉云老师、范华均老师、张蜀老师、丘翠环老师、张彦老师及兰天老师等,他们不仅孜孜不倦授予我知识,也传授了我做人的道理。四年期间,接触过许多人,也在整合药学班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感谢一路上老师跟小伙伴们的陪伴。最后祝广药大发展越来越好,向高水平药科大学奋力迈进。个人风采:2016年11月,获校创“三好”学生活动“优秀新生”称号,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获第三十八届校运会男子800米第五名、男子1500米第八名2017年12月,获红棉奖学金一等奖2017年5月,获2017学年度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8年12月,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获2017-2018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蒲公英奖学金一等奖2018年5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担任“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西安)”志愿者2020年5月,以初试第2名成绩考取中山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刘彦志专业:药物制剂毕业去向: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红棉奖学金二等奖等毕业感言:四年前,我怀揣着憧憬和梦想来到广药大,成为了一名药学生。在广东药科大学“药学中西、医道济世”八字校训的鞭策下,充实的度过了美好的大学四年。这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我将继续投入对药学的学习,以期望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母校的恩泽、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关心将继续鼓励我今后不忘奋斗,争创辉煌!个人风采:平均学分绩点3.79,专业排名第一。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活动,是2018年国家级创行训练项目《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矩阵平行合成为技术平台寻找新型FFA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物》的项目负责人,并参与发表了两篇SCI论文。2020年参加研究生考试并顺利考上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专硕曾荣获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连续两次)、国家奖学金、红棉奖学金、蒲公英一等奖学金、明辨杯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药学院团委学生会presentation大赛第二名等多项奖项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如疾控中心咨询员、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志愿者等林小婷专业:制药工程毕业感言:大学四年的时光里,知识的给养,社会实践的历练,让我们都有所成长。一路的互帮互助,共勉奋进,师生情同窗谊,四载共处留下了无尽回忆。“低眉处无奈流年似水,扬帆行有志风华如火”,感恩相遇,愿我们都能够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书写成功的篇章。个人风采: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列,曾获得“优秀新生”、“广药之星”、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取校“红棉一等奖”、校“蒲公英一等奖”等,还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员”及“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参加了2018年创新创业训练重点项目,申报课题立项为国家级;参加2019年第九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设计大赛在校期间担任校红十字会部长,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策划了献血车进校园及社区服务等。还走出校园参与长洲长者乐苑养老院义工活动、承担“广州市民对聋哑人关爱”的社会调查、加入医博会志愿者行列等潘海东专业:制药工程毕业感言:光阴似箭,大学时光弹指一挥间。回首过去,四年求学道路荆棘丛生,坎坷不断,但览尽无限风光,如今汗水浇灌的花朵正在绽放!我们将带着广药大人的骄傲,踏上更广阔的舞台,展示我们的价值,让广药大因为有我们而骄傲。个人风采:2016-2017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青风藤二等奖学金、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排球联赛第六名2017-2018学年获得红棉二等奖学金、广东省“恒佳杯”气排球锦标赛亚军2018-2019学年获得红棉一等奖学金、青风藤二等奖学金、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项目第四名、广东药科大学优秀运动员称号陈雁惠专业:临床药学毕业感言:广东药科大学,给予了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四年时光。当我此刻要走出校园,奔向另一段旅程时,我总会想起它,教会我的人生道理和专业知识。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窗,他们给予我无限的帮助和鼓励。相信在不久将来,我们还能再见。个人风采:总平均学分绩点第一名:3.71425,连续三年获一等奖学金。曾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业奖、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红棉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员、蒲公英奖学金、红棉奖学金等2017年12月18日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药学服务》一文荣获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及优秀论文奖公共卫生学院刘绮琪专业:预防医学毕业感言:在大学的五年里我收获到了很多,敬佩的老师、贴心的舍友、团结的队员和伙伴、还有值得骄傲的荣誉等,但最重要的是,这五年里专业、社团和志愿服务等经历使我逐渐开始了解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也明白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未来的路才会更加清晰,这让我在做选择的时候变得更加坚定,明白自己怎样做才能无愧于心。我相信这样一句话:心怀期待,坚强勇敢,捍卫梦想,不后悔,不害怕,向阳而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个人风采: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称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红棉奖学金一和三等奖、青风藤奖学金二等奖曾获广东省大学生健美操啦啦操联赛广州站和总决赛团体第一名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爱心义教、志愿驿站导诊和免费血压测量、新冠肺炎疫情抗疫志愿服务等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吴坚专业:生物制药毕业去向:上海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毕业感言:今天我以广药大为荣,明天广药大以我为荣。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窗给予我无限的帮助和鼓励。相信在不久将来,我们还能再见。个人风采:大学四年平均学分绩点4.20,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曾获2018年、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2017、2018、2019年红棉奖学金一等奖,2018年青风藤奖学金二等奖,2017年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9年校“优秀共青团员标兵”称号参与2018年12月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项目资金1.5万元,通过实验证实维甲酸受体激动剂AM80能够通过调控BACE1酶的转录活性改善阿尔兹海默症病理状况2019年7月参加上海科技大学夏令营活动并获“优秀营员”称号,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405分的初试成绩,最终被录取为2020年上科大硕博连读研究生曾获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七名、2019年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女团体第六名在上海参加“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活动并积极响应和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医药商学院杨梦臻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去向:“三支一扶”项目毕业感言:风再起时,吹散的不单是校道的紫荆花,更是我在广药大留下的青春足迹,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与同学们的关心鼓励,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携梦前进。个人风采:曾获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红棉奖学金一等奖、远志奖学金三等奖在担任医药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团委组织部干事与部长期间尽职尽责,创造性地组织策划各项活动,与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成功合作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积极相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三支一扶”计划,经过资格审核被确定为招募对象,将在基层一线参加扶贫工作庄平专业:经济学毕业感言:致我最热爱、最亲爱的广东药科大学:毕业在即,回忆昨天,跨越山海来到您身边,衷心感谢您给予我美好的明天!学业并非终点,而是指向征程的远方!愿未来拼搏依旧,创造属于我自己的色彩,给予我的母校最美好的回报!个人风采:四年平均学分绩点班级第一,多项科目成绩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广药大之星、远志一等奖、两年红棉一等奖担任团支书四年。为所在支部争得2017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竞赛四项省奖、2020年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及四年校级优秀团支部等荣誉。本人获优秀团员标兵、两年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2020年“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医药信息工程学院黄兆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感言:在广药大四年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即将落幕,忘不了淅水湖畔的景色,忘不了在校园的点点滴滴...但无论有多少不舍,都唤不回逝去的青春,而我更应该怀抱着斗志向远方前行,让六月的骄阳永远见证无悔青春。个人风采:大学期间总学分绩点排名专业排名前列、班级第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红棉奖学金一和二等奖、蒲公英奖学金二等奖曾获得第七届中国软件杯三等奖、第十届蓝桥杯省赛三等奖等奖项曾担任校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业务部部长一职,工作期间争取给同学们提供安全合适的兼职工作机会,担任学院2018级新生助理班主任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祝广药大全体毕业生在未来的成长路上,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来源:广东药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学院 采编:林子峰 编辑:谢绍基 责任编辑:倪慧玲、汪粤、李西贝阳

格杀令

广东医科大、广州医科大、南方医科大和广东药科大,你分得清吗?

01南方医科大学是广东省排名第一的医科大学,是由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转设而来,是由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高校,尽管不是“985工程”也不是“211工程”类大学,但其实力完全可以媲美“211”大学。目前该校拥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一数量据广东省首位,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该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中医学。在2017年的时候,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深圳牙科医疗中心和广东省皮肤病3所医院也加入进来,正式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并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目前该校已发展成为涵盖医、工、理、法、经(经济)、文、管、共7大学科门类。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参加品谷的10个学科中9个上榜,共有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获得B+;另有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和护理学获得B,可谓成绩斐然。下面是该校2020年在山东省部分专业录取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02广州医科大学,同南方医科大学一样,广州医科大学位于我国的超级大都市广州市,其前身是设立于1958年的广州医学院,2013年改为现名,目前该校拥有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两个校区,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国家特色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表现平平:最高的临床医学是B-,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为C.该校聘有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特别是在这次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该校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文科536分;理科550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广州医科大学)03广东医科大学只是在名字上显得高大上些,其实该校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师资力量的对比上,同前两所医科大学相比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另外在东莞松山湖建有新校区,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2016年更名为现名,现在已发展成为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本硕博完整教学体系的省属综合性高等学校目前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该校国家级特色专业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该校只有一个学科上榜:临床医学获得C.下面是该校2020年在山东省部分专业录取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04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位于广州市,该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医药研发基地之一。学校现有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级;目前学校共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分别位于广州、中山和云浮,共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药学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有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药剂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生物学、药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下面是该校2020年在山东省部分专业录取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上信息由英语向导肖老师提供,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播抗战

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东医科大学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药学、生物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学校总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一、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制及学习方式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详见《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按类别可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学制3年,学习形式为“全日制脱产学习”。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2021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毕业证书)。(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三、报考要求1.考生须按照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报考。2.基础医学专业除了接受本科为基础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护理学、生物信息学、医学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3.临床医学类专业报考要求(1)临床医学类学术学位(专业代码为“1002**”)要求:临床医学只接受本科为医学门类和理学门类专业的考生报考;(2)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1051**”)要求:临床医学(除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放射影像学、超声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眼科学和麻醉学以外各专业)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的考生报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5105)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放射影像学(105123)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放射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超声医学(105124)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20)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学位,仅限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妇产科学(105115)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妇幼保健医学(医学学位,仅限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专业的考生报考;眼科学(105116)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麻醉学(105118)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3)专升本医学本科毕业生,其本科专业必须与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方可报考专业学位。(4)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的考生可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5)被录取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均须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考生,或已录取为住院医师规培人员后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无故自行退出者,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4.药学(学术型、专业型)除了接受本科为药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除了接受本科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临床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6.生物学接受植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7.医学技术除了接受本科为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病理技术等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临床医学、临床营养学、听力学、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生物学、动物实验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我校报考条件者。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网上报名1.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2.报名流程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4.注意事项:(1)教育部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后一周内须向我校研招办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2)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以及录取等资格,已入校的学生将被取消学籍。(3)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4)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在提交报考信息时,通讯地址必须详细到省、市、区(县)、街道门牌号,调档函、录取通知书等均按考生所提供的网报地址和手机号邮寄。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查看报考点公布的确认方式,如所在报考点为网上确认的方式,考生应按照报考点要求准备相关资料。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2.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程序(1)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2)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三)打印准考证1.打印准考证时间2020年12月19日-12月28日。逾期不再补办。2.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3.注意事项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五、考试(一)初试1. 初试日期、时间和地点2020年12月26日-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12月26日上午 101 思想政治理论12月26日下午 201 英语一12月27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 业务课二考试地点: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的考场。2.初试科目初试科目详见《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理学门类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1细胞生物学(自命题)和801生物化学(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一般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2西医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药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49药学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3卫生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其中卫生事业管理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6卫管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医学技术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4医学技术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公共卫生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3卫生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药学(专业学位)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49药学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为全国统考科目,其余科目为我校自命题。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二)复试1.复试分数线参加复试的考生(含调剂生)必须符合国家确定的一区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我校自主确定并公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2.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并提前在研招网或我校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3.复试内容包括(1)笔试:包括专业课和专业外语。(2)面试与实践操作:包括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素质测试、临床实践技能或科研创新能力考查。(3)资格审查在复试报到时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考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完成学历(学籍)核验。(4)体格检查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复试时考生须提供本人的现实表现等材料,材料需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我校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对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六、调剂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者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5.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的考生可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考生调剂到其它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注意事项:调剂考生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未通过该系统调剂的考生一律无法录取。七、录取1.我校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工作要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2.录取类别与就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定向生)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定向生)两种。定向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在学期间不转工资、户籍关系及人事档案,可享有已签协议的定向单位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非定向生按我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3.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4.新生报到后,我校将进行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八、学费与奖助学金(一)学费1.学费:全日制临床医学类相关学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培养类型)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培养类型)学费标准为16000元/生/学年;全日制非临床医学类相关学科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全日制学术型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20000元/生/学年;全日制专业型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24000元/生/学年。2.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500元左右(4人间)。3.教材费:自理。(二)奖助学金学校现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按照相关文件发放。九、信息公开公示1.“研招网”查询方式:院校信息广东广东医科大学2. 研究生院官网: 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十、招生咨询广东医科大学代码:10571研究生院官网: 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附近1: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2: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9、353、701、704、706、707、801)附件3: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02 )广东医科大202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02]考试科目名称:西医综合Ⅰ.考核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Ⅱ.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300 分二、题型结构A 型题 第 1~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第 91~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B 型题 第 121~1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X 型题 第 151~18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Ⅲ.考试内容基础医学 约 60%其中 生理学 约 15%生物化学 约 25%病理学 约 20%临床医学 约 40%其中 内科学(含诊断学)约 30%外10%Ⅳ.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 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5.ABO 和 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 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7.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十)神经系统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11.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十一)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 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3.肽键和肽。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8.核酸分子的组成,5 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13.酶的调节。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14.生物氧化的特点。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16.胞浆中 NADH 的氧化。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DNA 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2.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4.DNA 的损伤(突变)及修复。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6.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四)生化专题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2.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4.血红素的合成。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8.生物转化的类型和意义。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10. 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三、病理学(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2.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二)修复、代偿与适应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四)炎症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五)肿瘤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常见肿瘤的特点。(六)免疫病理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6.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八)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九)消化系统疾病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8.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9.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10.胰腺炎症及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十)造血系统疾病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3.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十一)泌尿系统疾病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3.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局灶型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新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4.IgA 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5.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6.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十二)生殖系统疾病1.子宫颈癌的病因、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肿瘤)、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4.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5.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6.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7.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8.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9.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10.乳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十三)传染病及寄生虫病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9.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10.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肠道、肝、脾的病理变化。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十四)其他1.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2.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3.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四、内 科 学(一)诊断学1.常见症状学:包括发热、水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咯血、昏迷。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X 线胸片、超声波检查(常用腹部 B 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镜检查)。5.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二)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分型、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出院标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和预防。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分期和分级、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4.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包括结核病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期、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8.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9.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10.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11.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2.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包括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三)循环系统疾病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用)。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5.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重点为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8.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9.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10.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1.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2.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3.心脏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并发症和防治措施。14.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四)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2.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治疗。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8.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9.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10.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3.急性中毒的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14.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五)泌尿系统疾病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包括肾脏的解剖与组织结构,肾脏的生理功能,常见肾脏疾病检查及临床意义,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2.肾小球肾炎(急性、急进性、慢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IgA 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尿路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六)血液系统疾病1.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常见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8.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9.出血性疾病概述:正常止血机制、凝血机制、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出血性疾病分类、诊断和防治。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七)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包括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2.Graves 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甲状腺危象的防治)。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库欣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发病诱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八)风湿性疾病1.风湿性疾病总论: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原发性血管炎概论。贝赫切特病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五、外 科 学 (一)外科总论1.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2.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3.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及血液制品。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与防治。6.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术后镇痛的药物与方法。7.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8.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9.外科感染(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0.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11.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12.肿瘤(1)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2)常见体表肿瘤的表现特点与诊治原则。13.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防治。14.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1)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2)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3)重症监测的内容、应用与治疗原则。(4)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操作要领和治疗。

非鱼

广东省最好的十所大学,其中四所很低调,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

欢迎进来观看本篇文章,我是小七聊教育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七十天,每一天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非常珍贵。俗话说得好,努力学习一天、高考提高一分,高考之后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都会参考各类大学排名资料来了解理想院校的有关情况。而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大省,广东省也拥有多所高校,在广东省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有四所大学很低调,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之后历经不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建设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市级科研平台,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暨南大学历经百年的发展,如今学校已经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并且有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大",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办校规模较大,学校由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四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04.44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学生44647人,其中本科生36291人,硕士研究生7414人,博士研究生572人。毋庸置疑,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最大省,位于广东省的深圳市和广州市都是一线大城市,而且广东省高校众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是闻名全国的985工程大学。而且华南理工大学还有“南方小清华”之称,可想而知华南理工大学的知名度是有多高。而小编以上介绍的四所学校都是广东省排名前十的大学,这些学校实力也都很强,而且也很低调,关键是录取分数线也不低,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

激光师

广东广州最好的三所医科大学,毕业生工资高待遇好,为何不是211

广州,别名羊城,国际大都市,是明清两代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在中国只有江苏省的经济可以跟广东相媲美,但是省会广州的高教资源却比南京差了一大截。虽然广州和南京都只有两所985高校,但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要比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实力强。另外,南京市的211大学数量远胜于广州。让人欣慰的地方是,广州市的大学数量比较多,且实力也不俗。例如广州市的三所医药类大学,各个都是实力不凡。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广东广州的三所医药类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其它省份一般都是医科大学的排名在中医药大学前面,但是在广州恰好相反。因为广中医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其地位不亚于当时的四大工学院,它的前身是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78年,学校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2017年,广中医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的学科设置比较简单,只有十五个专业分别是中医学、医学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康复治疗学等学科。其中中医学里面四个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和中医妇科学)。广中医的中医妇全国知名。虽然是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但是广中医的录取分数线却不是很高。一般广中医在全国范围的录取分数线都在一本线60分以上,这个分数段跟上海地区的“二本”大学录取分数差多。例如,2019年,广中医在安徽省理科录取最低分数是559,河南582分,山西572分,湖南567分等。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是由广州市第一、二、三、四医士学校在1953年合并所得,1958年学校升为本科。广医精通呼吸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在1979年就挂牌成立了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1984年呼吸内科开始招收研究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先后合并了羊城铁路医院、广州护士学校、广州卫生学校等校。学校最厉害的学科就是内科学(呼吸系病),其它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生毒理学、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等专业也是非常好。广医的名气虽然没有广中医大,但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一点都不含糊。广医在全国范围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是在一本线70分以上,保持了医科大高分录取的优良传统。例如,2019年,广医在安徽省理科录取最低分是577,河南578分,江西590分等。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出生还是不错,是我国独立建制的三所药科类高等院校之一,但名气比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差多了。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0年,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广东省广州医士学校和广东省广州卫生学校三校合并,确立了今天广药的办学规模。广药老校门学校的优势学科有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临床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流行病、卫生统计学等专业。该校在全国范围还是以二本招生为主,但是录取分数线一般维持在一本线10分以上。例如,2019年,广药在安徽省理科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06,河南507分,江西536分,山东546分等。以上三所大学就是广东广州最好的医药类大学,其中以广中医的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由于中医类大学不属于考生报考热门学校,因此广中医的录取分数线相比于同类型大学并不算高。另外,广中医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优越,在广东乃至全国的认可度都是非常高。如果你是一个中医迷,广中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眼

美翻了!药科大云浮校区教学楼、饭堂、宿舍全面曝光

坐落于云浮新区的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项目自去年9月份动工以来,施工方周密安排、快马加鞭、保质保量赶进度,确保开学前夕竣工验收提交校方。如今,开学在即,我们带大家一睹该校新风采。在现场可以看到,校区的建设项目已进入冲刺阶段,不少工人正在加班加点抢抓工期,完善各项配套工作。据了解,作为我市第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也是云浮建市以来投入最大的教育项目,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项目建设进展神速、量质双优。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项目估算总投资18.65亿元,占地2300亩,按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标准建设,终端规模全日制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1000人,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定位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前,学校食堂设备已进场安装,校区物业管理已完成招标程序,警务室、医务室、自助银行、临时图书馆、校区周边道路景观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来源:云浮广播电视台

井边会

广东最厉害的4所大学!月薪都在7000元以上,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以就业和职业规划为核心易知己志愿规划课堂广东不仅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我国的教育强省!广东省内拥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其高等教育实力强悍!而且它的高校不仅受到省内学生欢迎,同时也很受省外学生欢迎!对我们大部分非一线城市的考生家长而言,能去经济发达的城市读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更好、就业机会也会更多!所以,广东省作为一线城市之一,也是我们云南众多考生报考院校的一个热门城市。今天,易知己志愿规划课堂的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广东省最厉害的4所大学,就业率都在90%以上,录取分数不低,能考上的都是学霸!1.中山大学#985、211、双一流#就业率86.54%、升学率54.79%#月均薪酬8750元中山大学是一所由广东省、教育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百年高等学府,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名师荟萃,是我国南方地区最知名的大学之一!它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211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高校!作为一所老牌强校,中山大学在2020年软科版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第10名!学校实力非常强悍!中山大学是一所以文理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实力雄厚,根据ESI数据库统计,该校共有19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入选学科数目并列全国高校第3位!其中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医学和管理学都是中山大学的王牌专业!另外经济学类、法学类、理学类、工商管理类、临床医学类等专业在华南地区最强!如果大家能考上中山大学,并且被这些专业录取,毕业以后的就业相当具有优势!中山大学在云南的招生,2020年理科断崖式降分!往年都要660分左右,全省排名1000名左右才能录取;2020年在云南的一本录取最低分却下降到了624分,全省排名6500明左右就能上了。文科则都需要全省300多名,才有机会上中山大学!2.华南理工大学#985、211、双一流#就业率97.47%、升学率42.57%#月均薪酬7582元华南理工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学校有82个本科专业大学,28个学院。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9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6位,华南地区首位。是中国建筑学界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在云南只招理科生,2020年一本录取最低分是651分,全省排名2600名左右。3.南方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就业率97.38%、升学率58.13%南方科技大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大学,2012年才建校,首任校长是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现任校长是原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南方科技大学的起点之高,可想而知。仅仅八年,南科大就拥有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应俱全。这是很多高校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很多人都认为南方科技大学才是广东的第3强甚至第2强高校。在泰晤士报最新发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上,南方科技大学,超过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名校,位居全国第8名!尽管遭受很多人的质疑,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南方科技大学实力不简单。南方科技大学在云南是通过综合评价方式招生,在提前本科批录取。2020年的录取最低分是677分!这个录取分比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哈工大、同济大学等知名985大学都要高了!所以大家要考虑一下性价比!4.暨南大学#211#就业率97.13%、升学率30.4%#月均薪酬7076元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是211工程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一所历史底蕴丰厚而且办学实力强悍的知名高校。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处于全球前5‰的位置。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暨南大学2020年在云南的招生,理科一本录取最低分是628分,全省排名5800名左右;文科一本录取最低分是625分,全省排名1100名左右。开瑞老师有话说■以上就是易知己志愿规划课堂的给大家介绍的广东省最厉害的4所大学!整体来说,这几所学校都是实力与名气并存的知名高校!但广东省厉害的大学非常多!其他还有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深圳大学既不是985高校也不是211大学,但作为“双非高校”,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硬件设施,不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就业机会,深圳大学都不输于大部分的211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就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知名企业家马化腾就是毕业于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则是广东省另外一所211高校,拥有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等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实力也不可小觑!

是何言也

广东将迎来一批“高大上”的新高校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19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备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将在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系统、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培育人才,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学产研合作,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基于清水湾校园以学科主导的学术基础,港科大(广州)将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多个前沿研究领域纳入其独特及非传统的枢纽结构(功能、讯息、社会、系统),清晰实现并有效提供跨学科学术制度的建设成果。港科大(广州)在首阶段将聚焦研究生课程,时机成熟后将会开展本科生招收工作。港科大现正招收第三届港科大(广州)先导计划研究生,将于2021年9月开课。目标招收共150名全日制哲学硕士(MPhil)或哲学博士(PhD)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院将依托中央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根据研究院的定位设置研究机构,分批入驻研究院。鼓励各研究机构针对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产出一批标志性、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首批入驻的研究机构包括金融研究中心、财税研究中心、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智能财务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六大研究中心。作为我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中财大在财税体制改革、金融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政府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研究能力,一直扮演着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角色。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11月21日,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一期项目建设启动大会在南沙举办,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力学所南方中心、沈自所智能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南海所、华南植物园等新建科研院所、迁建科研院所以及三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标志着明珠科学园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定位为面向前沿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型大学,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将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学校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2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21.58亿元。目前,国科大广州学院(北部组团)正加快推进配建地块出让工作,计划12月进场开展软基处理施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11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在光明科学城宣布正式启动,标志着学校筹建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校园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市委书记王伟中等出席中科院深理工选址具体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新羌社区及圳美社区交界处,邻近地铁中山大学站和科学城东站,占地面积810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学校光明主校区于今年7月获批立项,建设项目已正式移交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据承建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预计2022年10月实现主体封顶,力争2023年底达到交付使用条件。

阿尼纳

广东多所新高校(新校区)有了新进展

今年以来,广东有不少新高校或高校的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今天我们来关注部分高校的建设新动态。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最新消息: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简称“国科大广州学院”)落户南沙,正式定址于南沙区珠江街东部,明珠湾大桥西侧区域。国科大广州学院定位为面向前沿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型大学,属于国科大的二级学院,将以培养高端人才为目标,发挥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从事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培养的同时,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开展前沿科技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1.预计开学时间:计划2023年8月具备开学条件,计划2023年12月全部交付使用。2.学校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23.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堂、校行政办公用房、专家科研用房、教师办公用房、学生宿舍等,总投资约为21.58亿元。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南校区)近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发布视频,展示了南校区五栋本月封顶的建筑,分别是教工宿舍A栋、学术交流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学生食堂和创新研发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19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备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将在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系统、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培育人才,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学产研合作,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港科大现正招收第三届港科大(广州)先导计划研究生,将于2021年9月开课。目标招收共150名全日制哲学硕士(MPhil)或哲学博士(PhD)研究生。学校选址于广州市南沙区,毗邻广深港高铁庆盛站,高铁可直达香港西九龙高铁站。中科院深理工中科院深理工是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后,中科院在国内设立的第四所大学。中科院深理工重点布局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药等六大优势学科领域,建立学院、书院、研究院“三院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有产业意识的科学家、有科研意识的企业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性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中科院深理工)建设启动会在光明科学城举行,标志着中科院深理工光明主校区正式动工,预计2023年开学。

变身计

2020研究生复试,20多所高校已发布扩招通知

河北日报发布消息:近日,河北省教育厅最新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强化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至2.14万人,重点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投放计划,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培养层次和就业能力双提升。其实,随着国家线的公布,越来越多的省份、院校开始官宣扩招。4月3日,广州大学发布新闻,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至2281名,增幅达30.2%;其中学术学位632人、专业学位1649人,分别较去年增加36.5%和28%。4月2日,深圳大学官网发布的新闻指出:研究生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48%,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也有所增加。将根据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做好采用线上复试、开学复核的招生方案。4月1日,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77名,较2019年增长73.13%。其中,学术型硕士58名,增长190%;专业型硕士219名,增长56.43%。4月1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480人,比2019年增加156人,增长率为48.15%。其他部分省份扩招信息如下:1.贵州省3月17日,贵州省争取国家支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2.天津市3月9日,天津市日前已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达22.9%。3.上海市3月4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介绍,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4.湖南省2月22日,湖南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联合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原文指出: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5.重庆市2月20日,重庆市教委的一封函在网上热传,文件提到要适度扩大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还没宣布扩招人数,但重庆市的研究生扩招势在必行。6.河南省教育部今年计划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18.9万人,扩大专升本招生32.2万人。7.广东省广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31日举行的第4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0年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8.湖北省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部分院校扩招信息如下:1.郑州大学3月28日,郑大研招宣传员工作团(郑州大学研招办宣传联络员官方微博)在微博发布消息:今年我校硕士总增加计划1200多个。2.安徽工程大学3月28日,安徽工程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我校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计划636人,较2019年增加237人,增幅达59.4%。3.东莞理工学院2020年我校研究生根据教育部安排,202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209人,较2019年增加130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68人,较2019年增长了近2倍;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141人,较2019年增长了3倍多。4.辽宁石化大学我校研究生招生总数828人,较去年增加23.21%。其中学术学位384人、专业学位356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1.62%和35.36%。5.沈阳理工大学我校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比2019年增长54.73%。6.天水师范学院近日,天水师范学院官网发布复试须知:按照教育部2020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相关政策精神,今年我校招生计划极有可能大幅增加(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 7.西安工程大学按照国家最新政策,我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各专业最终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低于我校在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报名系统中公布的人数,具体扩招计划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8.湖北大学3月31日,湖北大学在《【抗击疫情】研究生院念好“三字经” 促进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双促进》中提到:202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居省属高校首位。9.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增长。10.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官网宣称,国家民委向大连民族大学下达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416人,其中学术学位86人、专业学位330人。计划总数较2019年增加146人,增幅达54.07%,其中学术学位增幅为115%、专业学位增幅为43.48%。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专业学位电子信息类别硕士研究生将首次招生。11.空军军医大学接上级通知,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1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招生热点问题及解答》,根据招生计划和报考情况略作调整。13.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公布的《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问题解答》提到,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14.广西大学广西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扩招约33.3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扩招约50.38%),且预计调剂专业多、调剂量大。目前该校已经发布预调剂专业需求信息。15.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17.南京邮电大学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18.上海财经大学学校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依据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资源保障条件实际情况确定。如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19.华中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可能产生变化,具体名额在复试前会公布。20.吉首大学学校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会最终依据湖南省教育厅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执行。如招生计划有调整,调整后的招生计划届时由各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办法中予以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21.北京交通大学后期因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和推免生实际录取产生的统考招生名额可能会有变化,具体名额将在复试前,由招生学院在本学院的复试方案中公布。22.广州中医药大学今年希望招生人数超过1400人,整体增加20%左右。23.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部还未下达我校2020年招生计划数,此前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供参考。24.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高校扩招意味着进入复试的机会增加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考上研究生是板上钉钉的事,复试依然要引起重视,很多高校的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达到50%,千万大意不得。现在已经4月初了,离复试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各位同学赶紧做好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