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只想上岸?不妨考虑下这些“双非”院校,录取率真香!乃不自得

考研只想上岸?不妨考虑下这些“双非”院校,录取率真香!

之前分享君为大家推荐了几所容易捡漏的985/211高校。不过985/211招生名额毕竟有限,更多的考生只能进入双非院校就读。随着正式报名进入第八天,一些目标院校大改的小伙伴和没做好准备又希望今年上岸的小伙伴都迫切地需要几所轻松上岸的学校。那今天分享君就为大家良心推荐几所实力不错且上岸率极高的双非院校。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由上海电力学院更名而来。上海电力大学办学地点在上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电力为特色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名校林立的魔都,学校知名度相对较低,每年报考人数也比较少。学校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上海电力大学不公布报录比,部分专业录取情况整理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电力大学的专业复试线基本同国家线,进复试相对比较容易。另外据上岸学长学姐分享,学校专业课非常简单,普遍120+起步。另外部分专业招不满,甚至需要招收很多调剂。当然上海电力大学只有工科专业比较有实力,其他专业实力不足,不建议报考工科以外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大学,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办学地点在上海,但实力和知名度相对较低,报考学生不多。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交通运输、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另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也不公布报录比,不过专业复试线同国家线。学校热度比较低,上岸比较容易,很受跨考生的欢迎。不过学校除了王牌专业,其他专业实力一般。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4所轻工类院校之一。学校有1项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海洋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设计学等。天津科技大学近几年一志愿考生整体分数都还算比较高,无压分现象。学校很多专业一志愿招不满,需要接收调剂。2018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0,报考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考研整体难度一般。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广东海洋大学近几年不公布报录比,各专业复试线同国家线,上线比较容易,整体竞争趋势比较平缓。学校淘汰率虽然近几年有所上升,但整体淘汰率依旧不高,部分冷门和普通专业经常出现招不满的情况。学校虽然全国知名度不高,但在广东省的认可度还是不错的,优势专业实力不错,性价比很高了。集美大学集美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集美大学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轮机工程、财政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集美大学近几年也不公布报录比,各专业复试线同国家线,进复试比较容易,部分专业甚至年年招不满。集美大学是公认的好考,只要努力进复试,一般上岸是没问题的。五邑大学五邑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五邑大学近几年不公布报录比,复试线同国家线,过线上岸的几率非常高。作为一所知名度比较低的地方性院校,五邑大学研究生报考竞争并不激烈,甚至一般年份大多数专业都报不满,所以并不难考。上述高校虽然上岸率很高,但是还是需要小伙伴们认真备考。另外这类高校名气和实力都比较一般,适合只想上岸的同学报考哦。

不然则已

报考难度大不大,这些数据分析一定要看

报考难度大不大,这些数据分析一定要看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90万,2020年达到341万人,照着这样的扩张速度,2021年,极有可能超过400万人。报考人数的增加,势必会带来考研难度的上升,但是考研难易程度,也是分地区、分院校的,所以我们来看看不同地区和院校的难易程度吧!往年数据不同地区的报考人数有很大差别,我们在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也要参考往年的报考数据,先选地区,再选合适的院校。1、北京2020年42.5万人报考,比2019年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每年报考北京市的人数都稳居第一,报考人数超万人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17个招生单位。2、广东省2020年17.4万人报考,比2019年增长24.3%。自2015年的5.16万到2020年的17.4万,五年时间里翻了两倍多。3、山东省2020年准考人数313190人,比2019年增加58704人,增幅为23.1%。4、江苏省2020年24.9万名考生参加考试,比2019年增长17.7%。5、四川省2020年174815人参加考试,比2019年增长23.3%。从2015年到2020年,四川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5.96万增加到17.48万。6、湖北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人数共16.28万人,较去年增长了13%。考研水区、旱区教育部规定:公共课由所报大学的省招办阅卷,专业课由所报大学阅卷。公共课的改卷标准由省招办决定,因为有些地方标准高,有些地方标准宽松,所以就造就了网上所说的“水区和旱区”。旱区是指答卷标准较高,阅卷给分严格的地区;水区是指阅卷给分宽松,有点水分的地区。同样一篇作文,旱区阅卷可能给40分,水区阅卷可能就给到45分。水区和旱区的大致分布如下:水区和旱区的大致分布存在即合理,水区和旱区的出现,是有背后的逻辑的。比如,北京和上海一直是公认的旱区。北京上海的生源充足,生源质量也较好,并且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就业资源,因此是很多同学的选择。因此,北京上海的改卷标准设定的较高,也是为了有助于筛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水区和旱区的出现,主要和评卷的标准有关。主要体现在主观题。对于主观题部分,各省份也都有严格的判卷标准,尽量缩小人为的误差。报考人数过万院校以下为2020年报考人数破万、报考难度较大的院校。985院校北京大学:29990人,增幅3%,其中非应届生占比高达70%浙江大学:28823人复旦大学:近27000人南京大学:近27000人吉林大学:24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3800余人上海交通大学:21000人电子科技大学:20674人,增幅24.35%西安交通大学:20492人,增幅37.7%天津大学:超20000人南开大学:18695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中国海洋大学:18025人清华大学:18000余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人北京理工大学:14720人中国农业大学:9785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1人211院校郑州大学:33300人南京师范大学:27452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000人华南师范大学:25603人西南财经大学:24000余人南昌大学:22131人,增幅39.3%云南大学:21867人苏州大学:20492人,增幅37.7%中国传媒大学:18638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首都师范大学:13632人,增幅31.5%北京交通大学:13000余人北京科技大学:12758人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幅2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人新疆大学:11095人,增幅59.8%中央财经大学:10709人以上数据看着很吓人,甚至有些同学会萌生弃考的想法。但是别怕,考研路上,你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成千上万的考研同学,而是你自己在选择地区和报考院校的时候,还是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增大自己上岸的概率。加油!考研er!(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场)往期推荐阅读:民法典今年会考查的两个方面,记得转发收藏22考研:别人都开始复习了,你还在犹豫吗?害怕数学的考研党注意,这九大门类不考数学

大突破

这四所双非院校有望入选“双一流”,或成22考研选校热门!

“同样都是双非,为什么你偷偷升了双一流?”从此,有钱有科研,就业考研,不复相见QAQ不少同学可能对大学层次,还停留在“ 985/211 ”评价体系的惯性作用中,对“双一流”大学并不了解,择校时也只是围着“名校与双非”的界限转圈圈……但实际上,“双一流评价体系”正在成为中国高校实力的主流指标。评选流程严格,尤其是双一流学科的含金量非常高。因此“目标院校/学科是否是双一流”已然成为考研择校的新晋参考标准。2020 年是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收官之年,不少四非院校成果斐然,即将搭上第二批双一流的便车。考研党们也可以在这一波评选浪潮中开拓择校新地图!01什么是双一流?985:我降级了吗?211:啥?有发生什么吗?普通高校(手握一流学科):我升级了吗!!“双一流”建设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继“ 211工程”“ 985 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但这次不止是对原先名校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也大力培养了一批普通院校的优势学科。而自从有了双一流,原来的“双非”院校(指非 985/211)一部分进入到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剩下的则变成了“四非”院校(非 985/211、非双一流)。我们先简单看一下第一批双一流概况:第一轮一流大学评比中并没有太多的“意外来客”。42所一流大学中,除了原先 39 所 985,又加入了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 211 。为了打破身份固化,教育部将一流大学区分为 A、B 两类。B 类被作为一个动态调整的缓冲区,也主要给予建设较滞后的 985 高校加以警醒。其中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几年发展不佳的 985 被归入 B 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一流学科的高校) 共 95 所,一流建设学科共计 465 个,其中涵盖了不少双非院校。比如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都是一流学科。1、为什么各高校积极竞选“双一流” ?有钱!有面!有生源!QVQ“双一流”相对于之前的 985/211 计划培养质量、覆盖范围更广,受益学生更多。即使是只具备几个一流学科的普通院校,也在科研经费、教育资源上享受诸多优待。比如:中央和地方财政都会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给予更多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在通常情况下,对各高校财政拨款投入的顺序为:一流大学>拥有一流学科的普通院校>普通院校一流学科多的院校>一流学科少的院校所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享受的优势不用多说。从学生的视角看,双一流院校学生享受到的科研资源更多、就业平台更广、师资力量更强、保研率也更高、交换生项目也将更加优质,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在不断上升。2、优势四非院校的机遇之年 什么是四非?就是:非 985/211、非双一流啥啥没有……第一批评选结果出来之时,不少普通院校抱怨这依旧是头部玩家的花式博弈:“双一流高校建设得越来越越好,而地方高校因为办学经费、教育资源配置,地理位置限制,发展越来越受阻”。但是,双一流不是“终身制”,是一场有淘汰有竞争的比拼。2020年,教育部将对 2016-2020 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评价,重新进行下一轮建设范围。依据评价结果,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后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这意味着,这一次“大考”对于第一轮入选的“双一流”大学而言,建设成效低下的高校要被“淘汰出局”。而此前未进入“双一流”的大学,这次收官总结则是他们最好的机遇,冲击双一流。根据各高校近几年的发展概况,北上清复等头部玩家实力稳步增长,降级概率不大。但是处在边缘双一流的高校/学科则面临“四非”院校五年成果的大 PK。02哪些强势“四非”院校有望入围?五年!这五年!你知道“四非”的我是怎么过的吗?从前“四非”的我已经死了今天的我,将是钮钴禄·双一流!在第一轮遗憾落榜的四非院校,可以说是摩拳擦掌积极迎战第二轮双一流。根据 2020 年第一轮双一流评选结果,一流大学以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为主;一流学科大都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学科,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第二轮除了对 5 年建设周期中的高校进行验收审核外,相信教育部也会积极扶持近几年发展强劲的四非院校。我们先了解一下入选双一流的基本评选标准。一流大学:以政策延续性为主,辅以 Times、US News、QS 和 ARWU 等几个世界主流高校排行榜的中国高校排名为标准,再适当考虑对特殊地区和行业的照顾。一流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靠前;QS 学科排名前 50;ESI 排名前 1‰ 或接近前 1‰ ;五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技术发明一等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的第一获奖单位所依托的学科拥有一票上位的特权。首先看学科排名,以下一些四非院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绩亮眼,在不久前的软科排 2020 学科排行也排名靠前。人文领域: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医学领域: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首都医科大学;理学领域:青岛大学的系统科学;工学领域: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财经领域: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综合类: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在科研奖项中,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均获 4 项以上国家科技奖励,也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有力竞争者。综合以上因素,宗师君也盘点了四所表现优异的四非院校,给大家一些选校参考建议。1、华南农业大学 作为华南地区的优质特色高校,华南农业大学是华南地区领域研究最好的高校之一。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 8 个学科进入 ESI 世界排名前 1%。2018 年度华南农业大学获得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 2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 国家“三大奖”中华南农业大学主持及参与的 5 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位居广东省所有单位第一,全国农业高校第二。最新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与林学学科稳居全球前 30 名,也是入选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 50 的唯一一所四非院校。2、西南政法大学 西政是传统法学界的“五院四系”之一,被誉为国内法学领域的“西南联大”。在学科建设中法学入选 A 类学科,这也是重庆地区唯一进入 A 类的学科。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和经济法学列入了国家重点学科。(数据来源于第四轮学科评估)西南政法大学位于重庆,在第一轮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学科覆盖面在地区分布上呈非均衡化状态。而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就少,又赶上大力提倡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所以西南政法大学的入选率还是较高的。3、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内名校太多,南京工业大学在南大、东大的光环下极为低调。2020 年,南京工业大学在 ESI 排行中,位列全球第 871 位、中国内地高校第 55 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4 个学科全面进入全球前 1%,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选为 A 类学科。不过,江苏省已经有 15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了,再加上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近几年也成果不错,南京工业大学能否顺利进入双一流尚未可知。但是其优势学科在业界认可度不错,也是值得报考的一个方向。4、东北财经大学为“五财一贸”之一,是全国知名的老牌财经大学。在财经领域内,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四非院校,坐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 3 个 A类学科,超过了中南财经政法和中央财经大学。 而且在双一流建设中,理工综合类高校还是颇受青睐的,所以具备不少竞争优势。数据来源于第四轮学科评估除了以上盘点的四所大学外,还有一部分实力强劲特色鲜明的高校,如江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师范、财经、语言、医药类高校,也在积极发展。03新一轮双一流之争对考研党有什么影响?我是怎么成为双一流高校的学生的?是考研吗?不!是学校自己努力升了双一流!如今双一流高校阵容正在不断巩固中,考研党们的报考标准也可以从以往的 985/211 头衔,转向“双一流高校”标志。不少企业也将学历门槛设置成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而基于双一流不断流动调整的模式,即督促着双一流名单内的院校持续不断的努力,也鼓励名单之外的高校积极冲刺双一流。有可能你考研进了一个普通院校,毕业出来后发现变成了双一流毕业生。(学校内心 OS : 你们是我带起飞的一届)所以,择校事关重大,考研党一定要打起精神!1、择校从名校情结拓展到“一流学科” 双一流学科的含金量是十分高的,所以双一流中的学科建设名单将成为今后考研同学择校的重要参考资料。以往同学们的担忧可能是:“还是名校保险,考冷门专业也行……”“万一双非的优势专业不被认可,怎么办?”……但是如今普通院校一流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就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报考难度上又弱于 985 等名校。所以同学们也有了更多梯度的选择,而目标院校是否拥有“一流学科”也会在考研择校中更加吃香。2、将“院校前景”列入择校参考中 在 42 所一流大学中,也有成绩不佳的 985,四非里也有一众国奖荣誉。所以出于对就业或科研的考虑,同学们可以多关注目标院校/学科近几年是在积极建设?还是“浑水摸鱼”?‘’学校有没有上进心影响着整个学院学科的建设风气,势必也对学生质量有影响。想在领域深耕的同学一定要仔细搜索院校近几年的发展概况,认真考量。3、院校的“报考难度+专业含金量”双一流对于报录人数以及复试分数线的影响较明显的。而且从长远来看,专业的兴衰与生源质量有很大关系。所以不少遗憾落选双一流的院校,为了保证生源质量进行学科建设,估计会酌情降低一定的考研难度,吸引更多考生报考。比如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五财一贸”的老牌大学,虽然是其中唯一的非双一流大学,但是东财的强势学科不少,在北方的影响力很高。只是囿于四非的名头,报考热度不是很高。4、院校“资源扶持力度+地理位置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地区覆盖上北京建设高校有 31 所,江苏有 15 所,上海也有 13所,反观浙江安徽山东湖南都仅有 3 所,河北山西江西等没有一流院校,仅有 1 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分布地区失衡,就业前景也有明显差别。而且根据之前在“双一流”建设计划,各省市都出台了专门的支持方案,江浙沪等东部发达省份投入明显会较多,而相比之下中西部欠发达的省份投入就略少。所以根据自己今后就业地区,选择资源较好、潜力较大 or 距离较近的城市读研也影响你就业的方向。此外,双一流名单的更迭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多样的院校选择指标,但确定院校除了宗师君上述的建议外,还要综合分析自己学习能力如何,本科院校是什么水平,考研/读研的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读博、留任高校或者考公考教、就业门槛要求……等等。总的来说,考研不仅仅只是获得一个名校的学历,更多的是实现思维与能力的进阶性提升。名校光环很重要,学习风气、个人兴趣也同等重要。所以在择校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慎之又慎,认真分析自己的考研目标,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图景,不要跟风式的浪费 3 年青春。宗师君也祝愿大家一战成硕,顺利上岸!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君乎

又添一所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要在广州建研究生院!地址在……

新消息~继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后广州南沙又又又将迎来一所优质高校!日前,南沙区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等5个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人才、技术、资源、产业的全方位共享与互动。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围绕五方面开展合作,共建研究生院、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广泛形成人才、技术、资源、产业的共享与互动★ 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为大湾区开展海洋领域紧缺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基地;★ 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院,打造南沙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人才汇集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技服务综合平台的“两区两平台”;★ 共建南沙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科技型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科技成果推介展示、技术转移转化、专利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共建高端人才流动站,构建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联合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科研团队,打造高端人才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共建海洋高端技术南沙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结合南沙海洋产业方向和区域优势,深度探讨南沙海洋产业发展新机遇,推动南沙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高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资料图此外去年十月南沙区举行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项目签约活动9所重磅名校集体落户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聚集9所重磅名校落户,家门口就能读名校这9所重磅名校分别为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美国林肯中学、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学校、广州恒鑫斯坦福实验学校、英国国王学院学校(2所)、南沙朝阳中学、英国威尔森学校(2所)等。(戳我看各学校的特色)这么多优质学校以后越来越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名校~编辑 | 禤志杰来源 | 广州日报、广州南沙发布、南方+

梨沙

广东海洋大学将在南沙建研究生院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实习生李慧颖 通讯员梁缘)南沙又将迎来一所高校,昨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与广东海洋大学在南沙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第一,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打造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基地;第二,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院,打造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人才汇集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技服务综合平台,重点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工程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控与防灾减灾、传统水产养殖技术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现代海洋服务业等七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第三,共建南沙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第四,共建高端人才流动站,构建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联合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科研团队,打造高端人才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第五,共建海洋高端技术南沙论坛。

王畿

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几所985考研院校有哪些?教育达人来给你答案!

考研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报考人数每年持续增加,报考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实力一般的普通二本或者三本的考生,想要通过考取985高校的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度。但是985高校的难度逐年增大,一方面是985高校的保研人数持续增加,另一个方面是考研热潮的导致211以上的高校考研人数也大增。如何选取被忽略的985高校,减少报考人数过多的的竞争压力呢?注:最近四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分析图影响考研报考人数高低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的地理位置。每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都是报考热门的地区,不仅985高校、211高校报考人数多,就连普通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都是非常多的。因此想要选择被忽略的985高校,那么就只能选择地理位置没有竞争力的地方。根据最近两年考研报考的人数以及接受调剂生的情况来看,有如下几所985高校容易被考生忽略: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容易被忽视。其中主要原因是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的地理位置对考生来说不具有吸引力,每年兰州大学的复试分数线都相对其他985高校来说较低,而且接受调剂生相对较多。而另外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因为自身实力的问题,以及学校的特色问题对考生报考不具有吸引力。因此上述的四所高校也都是相对容易考取的与其他985高校对比来说。注: 中国海洋大学校门图片尽管上述四所985高校每年报考人数相对其他985高校来说人数要少,但是并不代表就很容易考上。2019年考研国家线大增,导致B区调剂的学校都爆满,贵州大学的调剂生超过报考生人数。因此2020年考研将会更多的考生,为了安全起见,更多的考生会把目标或者学校的地理位置放低一点,那么上述的四所985高校也将会成为报考热门。注: 研究生毕业照图片难与简单都是相对,985高校的难度即使再低的情况下,也会高于大部分211高校以及双非本科院校。“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道理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打算把学校的目标定在985高校,能不能考上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每年都会有二本、三本的学生考生一流的985高校的情形,也会有名校的学生考研落榜。一句话事在人为,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风水劫

22审计考研:全国985院校难度分析,你猜哪所最好考?

考研是很多应届生的选择,而选择院校是考研的第一步,很多同学还是很想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近几年,由于审计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今天给大家带来是审计考研全国985院校难度分析,希望可以给各位2022考研学子提供报考帮助。审计专硕的考生真的太难了,本来招生院校就比较少,部分学校还动不动就停招了。从2019年开始就有4所985院校不再招收审计专硕,包括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2021年,全国共有49所院校对外招收审计专硕,其中985院校只有6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北大审计硕士考研没有官方指定的考试大纲,建议备考的同学们要多方面全面复习,虽然工程量较大,但是能涵盖所有知识点。北京大学审计专硕隶属于光华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是北京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审计专硕毕业后的薪资可以轻松上万。审计专硕学制是2年,学费是12.8万/全程。奖学金0.2万-2万。2020年,北京大学审计专硕分数线是240分,招生人数5人,录取最低分是241分,录取最高分是252分,录取平均分是244.4分,建议备考分数250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 ,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审计专硕近3年录取人数在十人以下。上海交通大学审计专硕隶属于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3年的“南洋公学高等商务学堂”,于2000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审计专硕19年分数线230分,18年分数线245分,学制是2年学费15.8万/全程。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审计专硕分数线是240分,招生人数8人,录取最低分是243分,录取最高分是251分,建议备考分数248分。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南京大学审计专硕(MAud)招生人数比较少,全都是定向培养,所以在报考难度上比较高。南京大学审计专硕隶属于商学院,学院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是中国MBA顶级院校。审计专硕19年分数线260分,录取15人。17年分数线225分。学制是2年,学费是16万/全程。2020年,南京大学审计专硕分数线是200分,招生人数25人,录取最低分是203分,录取最高分是232分,录取平均分是216.24分,建议备考分数220分。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被誉为最美大学。审计硕士学制是2年,学费3.3万元人民币/生,分三年缴交。厦门大学审计专硕隶属于管理学院,管理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21年厦门大学创建之初就成立了商学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十大商学院之一。19年审计硕士分数线225分,录取15人包含推免10人。2020年,厦门大学分数线是245分,招生人数30人,录取最低分是246分,录取最高分是263分,录取平均分是253.3分,建议备考分数250分。厦门大学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50%,初试成绩不理想复试也可以逆风翻盘。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山东大学虽然是985院校但是审计硕士在专业排名上并不靠前,招生人数多,竞争压力小。山东大学审计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院,学院最早追溯到1980年设立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2000年,将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并重组为新管理学院。审计硕士学制是3年,学费是1.6万/年。2020年,山东大学审计专硕分数线是230分,招生人数14人,录取最低分是230分,录取最高分是244分,录取平均分是236.8分,建议备考分数240分。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中山大学审计专硕隶属于管理学院,是中山大学二级学院,成立于1985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是国际顶级认证的商学院。19年审计硕士计划招生8名,实际录取9人,18年审计硕士分数线235。17年分数线250分。2020年,中山审计专硕分数线是210分,招生人数8人,录取最低分是241分,录取最高分是259分,录取平均分是250分,建议备考分数245分。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如有疏漏,欢迎指正。以上是启航考研高老师给大家带来的“22审计考研:全国985院校难度分析”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预祝考研的小伙伴们金榜题名

上窥青天

新年迎新,广东海洋大学将在南沙建研究生院

南沙又将迎来一所高校,1月2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与广东海洋大学在南沙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院,为湾区开展海洋领域紧缺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据了解,此次签约活动是双方加强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南沙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和广东海洋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助力南沙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南沙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朝林,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曹俊明、副校长宁凌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勇、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南沙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侯静敏主持签约仪式。围绕五方面开展合作共建研究生院、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广泛形成人才、技术、资源、产业的共享与互动: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为湾区开展海洋领域紧缺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院,打造南沙“两区两平台”,即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人才汇集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技服务综合平台,重点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工程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控与防灾减灾、传统水产养殖技术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现代海洋服务业等七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南沙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科技型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科技成果推介展示、技术转移转化、专利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共建高端人才流动站,构建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联合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科研团队,打造高端人才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共建海洋高端技术南沙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结合南沙海洋产业方向和区域优势,深度探讨南沙海洋产业发展新机遇,推动南沙在海洋高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广东海洋大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表示,与南沙区人民政府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探索具有海大特色的办学模式,是学校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和“广东所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目标的现实需要。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将以海洋产业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化为导向,本着“立足南沙,服务粤港澳,面向全球”的宗旨和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滨海农业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广东海洋大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涉海新技术研发的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据了解,2019年8月、11月,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两次率队拜会南沙区领导,双方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就合作方向、合作模式、组织保障等进行了深入沟通和探讨。2019年12月,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曹俊明率队赴南沙区调研考察,双方就如何加快推进重点合作项目落地进行了研究部署。2019年以来,广东海洋大学大力推进科研机构建设,新成立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南沙研究生院等科研机构,其中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获得省社科联挂牌为省级平台。目前,广东海洋大学正全力推进国家耐盐碱水稻研发中心华南(湛江)中心建设。去年10月,南沙区举行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项目签约活动,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美国林肯中学、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学校、广州恒鑫斯坦福实验学校、英国国王学院学校(2所)、南沙朝阳中学、英国威尔森学校(2所)等9所重磅名校集体落户,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聚集。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梁缘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黎旭阳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陈雅诗

体尽无穷

娄素琳:做“神奇宝库”的探秘者

娄素琳微藻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识别其形态的微小藻类群体,它们结构简单,个体极小,喜欢随水体自由漂浮。微藻一般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丰富的有机物质,释放氧气,使海洋生态系统有条不紊。很多微藻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延缓衰老等功效。微藻包含大量未被开发的生物类群,因此提供了一个实际上未被开发的“神奇宝库”。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娄素琳就是一位宝库探秘者,她通过找寻适合的藻株,对其进行基因层面的改造,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类胡萝卜素或某种药用蛋白,筛选出更多潜在经济价值高的藻株,提高藻类药用价值,形成高附加值的藻类生物技术产品,使有关药物的应用得到普及,对造福人类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次跨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就在厦门演武大桥的旁边。从远处看,演武大桥紧贴着海面,缓缓地延伸,像是与海浪融为一体,波澜起伏。娄素琳至今还记得她决定来海洋三所时的心情,“扑面而来的壮阔海景,一瞬间击中了我,当时我就决定要来这里从事博士后工作”。娄素琳本科在海南攻读植物保护专业,学了几年之后,她发现自己对生物很感兴趣,于是放弃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名额,毅然决定跨专业考研,“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我当时只想做生物相关的研究”。2007年,娄素琳成功考取了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并荣幸地成为植物遗传学家刘耀光院士的学生,主要研究水稻雌性不育相关分子机理。研究生二年级时,娄素琳申请到了硕博连读的机会,6年之后她顺利博士毕业。“我发现自己对海洋生物很感兴趣。”2013年,娄素琳放弃了去国外做博士后在水稻研究领域继续深造的机会,反而选择了海洋三所,从事海洋微藻基因工程改造的博士后工作。在厦门的3年时间里,娄素琳常常眺望演武大桥,她觉得演武大桥就像一条白鲸探出海面,好奇地张望世界,也像她自己怀揣一颗好奇的心在微藻的世界里从零开始,积极探索。小小微藻找寻适合的藻株,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藏红花素,是娄素琳近几年来最重要的工作。藏红花原产于欧洲,我国历来都是进口供药用,但是因为种源少,再加上栽培的地区有限,生长条件也十分苛刻,因此仅有的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藏红花素是藏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般来自藏红花花柱,是一种不常见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藏红花素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失常、癫痫等及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疗效。目前藏红花素在临床上已经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肝脏疾病的治疗,如果能实现人工合成藏红花素,将有很大希望应用于转化医学,为患者治疗,有着极大的药用价值。娄素琳进入海洋三所后,开始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藏红花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crtRB和CsZCD转入普通小球藻基因组,最终获得可以产藏红花素的基因工程小球藻藻株。但是,由于小球藻的遗传转化体系不稳定,转化子在后期传代或扩繁阶段,容易出现基因丢失的现象。娄素琳尝试了多种转化方法,均无法获得一株长期稳定的产藏红花素的基因工程小球藻藻株,这使得娄素琳不得不继续找寻一种更适合转化的微藻藻株,但这也为她继续研究藏红花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16年,娄素琳从海洋三所博士后出站,进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她转向了另一种微藻——杜氏盐藻的研究。娄素琳发现杜氏盐藻的转化体系相对较成熟和稳定,且拥有极其丰富的β-胡萝卜素,是小球藻的100倍。基于扎实的研究基础,她在2016—2019年期间申请到了两个关于藏红花素的研究项目,分别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盐藻生产藏红花酸的研究”和深圳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利用杜氏盐藻生产藏红花素的研究”。试验教学中重要的人娄素琳常说硕博连读的6年是对自己成长最重要的6年,因为她遇到了一位非常可爱的老师。“刘老师对科研特别认真,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娄素琳说,刘耀光院士是典型的“对事不对人”,事情做错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刘院士都会严厉地批评,但说完他就会完全忘记这件事。实验室几乎所有人都被刘老师批评过,但是毕业后,没有一个人不感激他,“正是当年刘老师的这种严厉,使我们的基本科研技能训练得非常扎实”。“刘老师看上去就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对待科研上的问题,永远保持童真。”刘耀光院士这种对科研保持热情和好奇心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娄素琳,她非常敬佩刘耀光院士,希望自己也能永葆对科研的热忱和初心。2019年,娄素琳正式成为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的一名助理教授,在深圳大学3年多的时间里,博士后合作导师胡章立教授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人。相比刘耀光院士,胡章立教授兼任学术科研和行政管理两方面的工作,行政事务繁忙,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熟悉课题组每位研究生的实验进展,耐心询问,及时指导。这让娄素琳感到非常钦佩,自己身兼科研教学双重压力,有时会有点急躁,但一身两任的胡章立教授却总是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任何事,这慢慢地也让娄素琳学会了淡然处事,不急不躁。胡章立教授还特别注重培养年轻人,各种学术会议或者和学术大牛的会面,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带上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和博后们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自己要退休了,你们年轻人的路还很长,年轻人有机会就要主动去把握,展现自己的才能”。2020年5月11日,由深圳大学牵头,胡章立教授负责申报的国家海洋局“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产业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类重大项目“深圳市海洋藻类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批准立项并签署任务合同书,合同总经费2700万元,包括国拨经费2200万元,合作单位配套经费500万元。娄素琳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及项目骨干参与其中。“基因工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把技术运用到微藻上,按照我们的设计,让微藻生产出我们需要的高附加值产物,更好地把学术成果应用和转化。”探索无限抛开科研上的种种难题,平日里娄素琳最喜欢的是各类甜点。娄素琳开心地和记者说:“其实做甜点跟做实验差不多,只要有protocol(操作流程),我基本都能把它做出来。”除此之外,娄素琳还有个小小的梦想,开一家微藻相关的甜品店。这也是娄素琳未来想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专门开发微藻相关的甜点,好吃又有营养,相信肯定会有不少人喜欢。回顾这么多年的探索之路,娄素琳觉得从水稻研究转向微藻研究是她最困难的时期,“去厦门时,一切都是新的,从零开始”。娄素琳从原来那个在课题组跟着师兄师姐学习的人,突然成为课题组的领头人,她不得不快速适应,快速成长。虽然微藻还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巨大“神奇宝库”,探索的难度很大,但娄素琳从来不会轻易说放弃,“我始终相信困难只是短暂的,未来是美好的。微藻的研究空间非常大,在这个神奇宝库里面,总是有各种稀世珍宝吸引着我,不断探索,不断前行”。近年来,娄素琳成功申请到关于微藻miRNA作用机制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未来,她将继续专注子微藻研究,同时开发更多对人类有益的微藻产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深圳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在这里研究海洋生物,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想为自己喜欢的城市做出属于自己的小贡献。”

爱之咬

广东海洋大学将与广州南沙区共建研究生院

广州市南沙区政府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广东海洋大学供图人民网广州1月2日电(陈育柱、张艳梅、梁缘)1月2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与广东海洋大学在南沙区行政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南沙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和广东海洋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助力南沙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南沙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南沙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高端人才流动站和海洋高端技术南沙论坛。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将重点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工程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控与防灾减灾、传统水产养殖技术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现代海洋服务业等七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表示,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将以海洋产业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化为导向,本着“立足南沙,服务粤港澳,面向全球”的宗旨和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滨海农业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海大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涉海新技术研发的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