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边工作与一边复习考研,两手准备行不行?要不要辞职全心备考?

一边工作与一边复习考研,两手准备行不行?要不要辞职全心备考?

最近一段时间,有相当多的大四学生给小编留言,说自己这次考研失败,因为疫情原因找工作又很难,所以想着先随便找一份工作,然后一边上班一边复习考研,询问这样考研上岸的成功率高不高。其实小编很理解同学们的想法,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好的岗位都明确提出要研究生文凭,想提升自己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疫情或者经济的压力,让很多同学不得不先就业,然后再谋求下一步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上班的时候非常累,怎么保证下班后有精力复习?如何平衡复习和上班的关系?不同于应届生全心全意进行考研复习,在职考研是非常辛苦的,只能用零散的时间来复习,所以小编询问了一些一边复习一边上班、最后成功上岸的同学,总结了一下这些人的考研成功经验,给大家一个参考的方向,希望这里的一些建议能给在职考研党的人提供一些帮助。01我找的工作很清闲,复习时间很多有一个学姐告诉小编,她在复习的时候找到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兼职工作,一走就去辅导班上四节课,是一对一英语辅导的,而且恰好这个学姐考的也是学科英语这个专业,所以讲课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上班用的内容和考研复习高度重叠。而且她这个工作比较清闲,不用天天加班什么的,无非就是工资低一点,但是租房子、吃饭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对于她而言复习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如果你此时需要一份工作,但是又想复习考研,小编建议大家也可以像这位学姐一样,找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这样可以一举两得。虽然薪水低,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02化零为整,把碎片时间集中起来大家白天上班、晚上进行考研复习,时间不够用这么办?小编建议大家学习化整为零,尽量把碎片时间集中起来利用。比如在地铁上、等车的时候可以插着耳机听听单词什么的,可以用小本子把零碎的知识点记住。当然在上班进行工作的时候,尽量专心、高效一点,这样就可以避免加班。建议大家先一口气把工作等杂事都处理好,然后就可以有整段的时间进行复习,更能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03心烦意乱要学会让自己稳下来很多在职考研的人都经历过崩溃、心力交瘁的时候,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每天都是这么高效的,尤其是自己默默复习的这个过程真的是太寂寞,太孤独了。小编建议,如果你很明确自己不是一个可以耐得住性子的人,我劝你早早放弃。不能坚持下去、偶尔也会心烦意乱,学不下去是正常的,所以说能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有的学长说,自己当时工作压力也大、复习压力也大,几度想放弃。其实考研这场战役,虽然看重学习能力,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看谁的耐力大,谁的毅力强,谁就能走到最后,谁就能取得成功!04做好吃苦准备,不要怕苦考研不是唯一的路,但是既然大家做好了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的这条路,那么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因为你身上挑着的是两份重担,也会付出双倍于常人的辛苦。一旦想踏上这条路途,就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走下去,这点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抱怨。如果你想要兼顾考研和挣钱工作:小编建议还是有所侧重,毕竟集中力量办大事。

定时器

工作与考研,该怎么选择?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正在考研的学妹感慨“不如直接去当个老师”。很巧的是,我在直聘刷简历的时候看到了她的简历,简历内容不多,大概就是在校期间做过的一些家教兼职和新媒体运营工作。她在今年六月份毕业,但是她决定再拼一把——考研。毕业就业还是考研,两种选择辅导员已经在毕业之际讲得非常清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在迷茫中工作或者考研都是一件失败的事情。很多朋友已经更过类似的帖子,那我说我自己的观点吧●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办法继续考研的,建议毕业直接参加工作。我正好属于这一类,当年我没有进入保研的名额,后来想想就放弃了实习复习考研。到12月份参加完笔试,心里也有了数,没有过线。我想了很久,二战真的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加上家里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让我继续读研,我就觉得就业,去了学校当老师。●只是为了赚文凭,对研究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谨慎选择考研。现在很多朋友都说不想马上毕业,不想那么快工作,于是考研成了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不过据我观察,这类朋友最后都会觉得学习的过程中很枯燥乏味,每天都觉得很无趣,这样学习两三年,估计是不会觉得快乐的。●觉得本科不够好,自身基础也不弱,想努力考取更加层次大学的朋友可以坚定选择考研。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想法,出身普通一本二本,甚至专科,就业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机会,可以考研。以前有一些学姐宣传考研的时候总是描述自己是“毫无资质,功课多门挂科”但是最后考研重点大学成功,不要过于相信,容易被误导。每一个努力在考研的人建议有一定的基础,学起来不至于那么吃力,而且考研成功之后有些导师并不会每一步都指导到位,还是需要自己摸索的。以上只是其中的几种情况,无论考研还是工作,依旧要努力地去做。大学生准备毕业的时候,我给几个tips。1.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一定要在大三下学期做好打算,不要做无头苍蝇,这样下去两边只会吃力不讨好,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或者工作。2.不建议两面同时进行。有些朋友总觉得两边一起进行机会就会大一点,其实不然。最后有可能会顾此失彼,考不上研也找不到工作。3.无论选择了哪一个,都要坚持努力。努力是最笨的方式,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方式,做什么选择都要坚持努力。

冤冤相报

边工作边考研到底是怎样一种经历?

L女士 30岁 带娃考研那年我30岁,在职,家里的老大2岁。难忘那些冲刺复习、挑灯夜战的日子,10天背下了5616个考研词汇,15天精读了9万字的政治考点,5天记下了专业课的知识要点,还进行了4次模考自测,写满了2大本知识要点笔记,用光了7支笔芯……白天上班,晚上复习,路上在背书,哄睡孩子时在背书……在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用行动见证了改变的发生。2013年9月,我走进清华大学开始学习社会工作。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的领悟到助人自助的意义和促进专业化对于增强共青团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在我的导师樊富珉教授的指导下,我探索将优势视角引入了“五需”青少年(年龄在6至25周岁,不在学、无职业,有就业帮扶、入学帮助、行为纠偏、思想解惑和社会关系重建等五种需求的青少年)服务的研究实践里,探索形成了优势视角下服务“五需”青少年工作实务方案;在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实岗锻炼等日常工作实践里,我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政策内的群众利益最大化,赢得了群众认可和满意。在生活中,共青团工作经验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让我既关注到青少年在不同成长发展时期的需求和问题,也学会了发现优势、整合资源,更懂得了处理情绪问题、掌握沟通技巧等等。我已将自己定义为“不结束的个案”,在关注探索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在经营自己的家庭和教养我的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更加幸福的能量。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成长的机遇。今天,你用努力感动了你自己,明天,你的分数一定会感动你,加油吧,小伙伴们!愿你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果敢和进取,用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努力和坚持,为你的青春增添一抹不会磨灭的记忆!美哉,奋进青春!”这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又有两位同事,考入了清华大学,榜样,确实在身边。Z女士 25岁 在职考研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文化公司,受教了多年的“多听少说,勤奋好学”的职场秘诀。刚进去就成了公司默默无闻的职场炮灰,当初想象的雄心壮志慢慢被琐碎、无聊的会议和悠闲到极致的工作环境而打败。刚毕业的大半年时间里,有点轻微抑郁,我曾经那么骄傲要强的人,怎么出了学校就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羊羔了呢,半年看了148部励志电影、10本讲人生的书籍、循环了半年的shape of my heart和“我”,以及无数次深夜的嚎啕大哭。幸好,励志电影没有白看,在职的第七个月我决定考研,以此来改变现有的生活和状态。W先生 知乎网友说实话,在职考研真得不容易。出差时行李箱里的半箱书、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学习到深夜、被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吓得蹲在地上哭……这些苦真得是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不过最难受的还是一个人奋斗的孤独感。已工作多年,身边人或过着朝九晚五安逸的日子,或为了生活匆忙地奔波,只有自己为了心中那一点点名校梦在奋斗。加油吧,同学们O(∩_∩)OX女士 29岁 在职考研2009年专科毕业,没有自考本科,没有专升本。其后在某全国贫困县的两家银行供职7年。16年6月1日开始复习,一开始准备考武汉的某双非一本,复习到8月份,感觉还可以,决定报考武汉一所全国排名前50的211,排名仅在武大华科两所985之后(之所以没有报985,是因为它们对专科生有各种限制)。当时觉得如果复习的好,211应该没问题,复习不好,双非可能也上不了,不如博一下。我考的是全日制的学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备考期间工作没辞,边工作边复习。备考期还是比较辛苦,经常有哭的冲动。没事的时候经常偷偷躲到车里看书,在客户办公室里看书,在医院停车场看书……2016年12月24日和25日,以同等学历身份参加了17年的研究生考试。圣诞节中午考完专业课一,自己在学校食堂边吃边哭,不是因为考的不好,而是觉得离梦想近了。2017年2月15日出的成绩,总分362,其中政治56,英语61,专业课一126,专业课二119,总分362,排名23,招27人,感觉没有预期考的好,不过还好能进复试,所以玩命准备复试。2017年3月24日-25日复试,复试时专科生需要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程,进复试的当中,有且仅有我一个专科生,所以我一个人在老师办公室里考了4个小时。第二天统一复试,我在复试中的笔试排名第四,面试第一,综合排名第八,一等奖学金拟录取。9月辞职上学去~好好再享受几年的校园时光,以后可能再没有机会,让我这么肆意任性了。S女士 知乎网友 我三年前边工作边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后来被成功录取,现在想想那半年拼尽全力的复习时光,即心疼自己又很感激自己,因为现在我可以有更多的底气和机会重新选择想去的城市,想从事的行业;而且因为工作期间有了一定积蓄,不仅学费生活费自理,还可以到处旅游,当然前提是你选到了一个待人宽厚的导师;最重要的是,因为见识过社会的残酷,回到学校读书会倍加珍惜。当生活不尽人意的时候,总会有人砥砺前行。这些“过来人”也为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1、学习这个东西是需要计划的,而且需要把计划写出来放在自己可以看见的地方,在心里计划不算计划。2、如果自己自学实在拿不下来,就不要太抵制报班了,尤其是在职的,如果时间不允许我们自学,那就考虑一下报班。虽然很多机构确实很功利,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们能给我们带来的考研资源是自己无法搞定的,但是一定要多方对比查看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辅导班。3、考研一路很容易陷入迷茫和怀疑,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不要一味的深陷其中,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对抗怀疑的方法就是多做对两道题,如果两道不行,那就四道。4、考研最忌“断腿复习”,不能喜欢哪科就在哪科花费很多时间,也不要哪科薄弱就分配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其他科目,做好合理的学习规划,同时进行,保证各科都能达到院线。如果因为总分上线,单科没有上线而被刷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5、如果你确定了考研,那就不要半途而废,这是见证自己努力的过程,即便结果不好,也是属于自己的经历。最后祝大家都能美梦成真,诗酒趁年华。

撒鱼

大四考研和上班后考研,哪一种优势大?这些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大学新学期又要开始了,进入2020年秋季学期,很多大四同学又要开始纠结于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参加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一旦秋季学期开学,2021年考研预报名和报名就即将到来了。按照惯例,考研初试也会在12月份举行。因此,应届本科生到底该不该考研?怎么做选择迫在眉睫。到底是大四考研,还是毕业后上班再考研?小编也咨询了一部分有过考研经历的学长和学姐,多数学长和学姐都不建议本科应届毕业生上班后考研,而是建议在大四阶段考研。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选择在大四阶段考研,备考时间更充分。一般情况下,决定在大四应届生身份考研的同学,通常都会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备战考研。作为在校大学生和作为上班族,在备战考研的时间储备方面是不一样的。上班族一般都只能在业余时间复习,而大四学生的复习时间更充分。从这个角度,在大四考研成功几率更高。其次,从备战考研的复习氛围来看,作为在校大学生,复习的氛围也明显会好于工作之后。大四学生在复习环境方面,可以选择图书馆,也可以选择教室。同时,决定在大四考研的同学非常多,大家相互加油,相互打气,更容易进步。相比之下,如果已经是上班族了,想要备战考研,就需要克服很多的障碍。而且,很多上班族都租住在出租屋,无论是复习的环境条件和氛围,都远不如在大学校里复习效果好。再次,如果我们选择在大四考研,我们的复习专注度肯定会更高,因为作为大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和复习,我们不管是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在学习的专注度方面,都比上班族要高。作为上班族,在这方面就很容易分心。实际上,从弃考率方面来看,上班族弃考的比例远远大于在校大学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备战和复习,容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导致他们中途选择放弃。相比之下,在校生考研就更容易坚持到底。最后,一部分研究生导师,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也更倾向于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择,因为在校大学生尚未脱离校园生活,他们如果考上了研究生,更容易心无旁骛地投入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因此更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

如何边工作边考研

工作后再考研,要面对的挑战是多方面,立体式的,如果你做了这个决定,就要全身心的做好准备,在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前,会是一段不亚于高考的艰难旅程。首先,复习阶段就是很大的挑战,坐班的岗位不太好在上班期间复习,毕竟老板开了工资是让你干活的,不是来读书复习的。如果是业务岗,上班期间基本没有可能有时间复习,除非在外面偷懒。当然这是复习期间不辞职的情况,如果提前一年辞职了,当然没有这些问题。如果你既想完成好工作,又能够完成每天的复习任务,就必须好好压榨自己的时间了,下班的应酬还有上班时间的开小差都是不可取的,所有的时间都要高效利用起来,因为你知道,下班的时候尽量别被上班时间未完成的任务占用。考研复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是大段大段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大段的连续时间,才有助于大脑形成印象,加深记忆,所有如何为自己的复习留出大块的完整的不受打扰的时间,是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的一大挑战。要想完全不被复习干扰的完成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从心理上做好工作做不好被训斥的准备。你知道你要走的是一条很少人走的路,必定艰难。一般直到开学前都可以不辞职,保证收入。适当的请假和旷工。下班后最大的挑战是克服一天工作的疲劳,保持状态投入复习。全职的工作人员在下班的时候都很难提起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况且是像个学生一样抱起厚厚的书本学习,开始的时候是最难的,你要克服惰性,养成了习惯以后会发现,每天下班看看书,睡觉前总结一下今天学了什么,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的经验是,电视就搬走吧,该送人送人,该处理处理,不要在家里放一个这么消耗时间考验你意志的电器,对学习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将学习用的书桌收拾得整洁又温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至少能提高学习效率20%,还能延长你的续航能力。考研不同于高考,不是全科的复习,所以并不需要照顾到所有学科,目前各学校的考研必考科目无非外国语,政治外加两门专业课,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复习计划,有效的利用时间,会让成功变得简单。外国语一般考英语,考研英语比四级难一些,比六级简单一点,但是偏重的方向不同,许多研究生考上了以后依然没有过四级,所以是否过四六级考试与考研英语是否能拿高分没有必然的联系。英语复习可以利用白天碎片化的时间积累词汇,早晨上班前的时间练习一到两篇阅读。政治需要在11月再开始,整体也较为简单,不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如果学科需要考数学,一定要当做重点来抓,把晚上大段的复习时间留给数学,是否能考过线还有在初试中领先,就看数学了,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家庭准备要提前做好,父母亲戚主要是父母,本来已经工作了,准备发展事业,突然又要返回学校,虽然学历对人会有提升,但是你要面对另一个未知的未来,父母一定是最担心的人,好好和父母解释你的想法,争取得到支持。至于读研期间的状态,工作过想的会更多,视野比纯粹的学生开阔,角度也不同,做事情更注重实用性,同时也不再为了学生觉得很重要的事情担心,更享受学生身份带来的生活。祝,好运。不轻易放弃,是我唯一学到的。送你一句很燃的话吧,每次我想放弃的时候就这么鼓励我自己:我不想要一个只有本科学历的30岁。

守灵夜

工作第三年,我是如何备战考研的?

工作第三年,也是我二战开始的这一年。工作依旧很忙,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中午依旧要排练节目,没有午休,直到晚上六点以后,我才有可以用来复习的不被任何事情打扰的时间。但是,我却更从容了。首先从心态上,我反而平和了许多。不会像第一年那样信誓旦旦觉得自己一定要考上,我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便这次全力以赴没考上,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再来一年。这一次,我把考研当成一件很普通很平常的事去做,而不是把它摆在神一样的位置上。其次,在复习安排上,我更有计划性了。因为有了上一年的经验和基础,我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合理地安排复习。去年的专业课考得其实还不错,两科总共232分,但是公共课普遍偏低,都处于六十二三分的水平。因此,我的侧重点放在了提高公共课的成绩上。本来英语是我的优势项,但由于上一次掉以轻心,考试的时候头脑也不清醒,所以这一次我把自己的整个位置放得很低很低,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复习。我的复习是从五月份正式开始的,从英语和政治开始复习的。英语买的是星火的资料,从150篇开始做起,刚开始每天精读一篇阅读,到后来每天精读两篇。政治买的是天道考研米鹏老师的书,复习的顺序也是按马原、思修法基、史纲、毛中特这样展开,循序渐进,不慌不忙。期间还花了很多精力准备了一堂比赛的课,拿了全省“一师一优课”特殊教育课例展示一等奖、全市特殊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排练的节目也拿了很多省奖、市奖。复习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样子,我给自己做了更清楚更详尽的计划表,有总体的规划,也有每日的计划。有了这样清晰的规划以后,我的复习节奏就非常稳了。用word和excel表格制作的计划表非常方便,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日常的复习内容,但总体的方向是不变的。经过这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我的分数达到了371分。虽然也不是很高,但是也还行吧,超今年的复试分数线31分。接下来,我就分科目挑重点地给大家讲讲我的经验。英语(76分):今年英语发挥得不错,考试的时候头脑也很清醒。英语复习的总体步骤是:①精读星火阅读一遍。②做2002年至2007年的阅读真题,每天精读两篇。③从2002-2007,单数天做四篇阅读,全文心译,双数天做完型、翻译,总结回顾时开始有意识熟悉背诵各类型的小作文,着重锻炼大作文的“找观点”能力。④2010-20去每天做两篇阅读理解(去天完成);从20去-2010,每天两篇阅读理解,一篇翻译,并整理单词、短语。⑤真题和模拟题交叉做,练习作文,背预测作文。(所谓“精读”,就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以及把对应的题目的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到原文中去对比。第二天把前一天精读的文章在脑子里翻译一遍,不借助任何工具,再对照参考书给的翻译。)重点补充:(1)阅读不建议大量做笔记,练习真题主要是心译阅读文章,能用脑子记住的就不用笔去记,逼自己的大脑认真思考。翻译的话,你在心译阅读文章的时候已经同时练习了,所以不必额外花时间去复习。(2)作文不建议大量背诵范文,最好背一些话题词汇和由此延伸的主题句子,再综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既轻松、又能拿高分。(3)新题型虽然只有十分,但是也要引起重视、多加练习。主要练的是思考行文逻辑。(4)完型填空相对就比较简单,你有了阅读和翻译的基础之后,大可不必花时间在上面。汉语基础(124分)、国际汉语教育基础(106分):两次考试专业一都是一样的分数。专业二的分数也差不多,这一次比上一次少了两分。我的总体复习步骤是:①整理现汉笔记(边回忆边做题),同时学习现代文学笔记和语言学纲要笔记。②复习中国文化要略、整理笔记;复习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和201例。③背诵现代文学笔记、学习外国文化史、教育心理学笔记。④背诵现汉笔记、背诵中国文化要略笔记,同时学习古代汉语,跨文化交际笔记。⑤做真题,整理错题,熟记汉语拼音正词法;学习与练习案例分析写作。⑥做北师真题,整理错题,分析考点;练习案例写作与分析;背诵文化、文学大题。重点补充:(1)现汉是专业一的重中之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住每一个现汉术语的内涵。参照今年的专业一真题来看,北师在考察汉语基础内容之上,还会更深入考察更专业性一些的知识。所以,我们看书不能仅仅只满足于记住知政治(65分):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其实比英语还多,但是最后还没上70,主要就是客观题的正确率还不够高。政治的重点在客观题上,单选和多选,而且出题方式非常灵活,尤其是多选,是重中之重。政治复习我的总体步骤是:①复习马原,看完整个马原的内容之后再一章一章地做练习题。边做题,边巩固这一章的知识点。按照这样的方法,再依次复习思修法基、史纲、毛中特。②做精雕细刻1000题,把错题知识点在word上汇总。每一大块内容都整理出重要知识点。③做模拟题,归纳总结知识点,同时背分析题考点、整理时政笔记。④做模拟题,归纳总结知识点,背米三后面的分析题考点。重点补充:(1)政治的重点一定是选择题,所以要多刷题,精刷题,刷过的错题要反复看,用心去记。(2)政治的分析题到后期要整体背诵,不需要一字一句地机械记忆,要记住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记住关键词。因为阅卷老师是踩点给分的。识点,还要系统地把握专业知识框架。(2)要略是专业二的基础,但是就近年来北师的专业二真题来看,专业二考察的范围更加广泛,并且逐渐偏重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这一类的题目。(3)一切复习内容以北师真题的方向为准绳,不需要过多地去练习其他院校的真题,在巩固基础的时候拿其他院校的真题练手。一定要把真题反复分析透,多做真题才能见真知。(4)案例分析的写作可以从十月份开始着手,主要参照汉办志愿者考试的案例做分析。写作不求文采,只求逻辑清晰、对症下药、分点解决问题。(5)在答题纸上作答的时候,字迹一定要端正整洁,分点写答案。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你们能够耐心地看到最后,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或多或少地收获一些什么。关于复试,我想可以另起一篇写了,就不放在这篇文章里面了。洋洋洒洒地写了这么多,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全部都是青春里最闪耀的记忆呀!人呐,一定要有所向往,有所坚持。心之所向,一苇以航。我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毅,实现三年前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北师梦。收到拟录取消息的时候,我欣喜若狂。这种历尽千帆之后的成长和喜悦,一定会是人生中熠熠生辉的那一个篇章。我始终坚信,为自己的梦想认真努力的人是会发光的,而且这种光亮不仅可以照亮自己前方的路,还可以温暖同行人的心。勇士们,你要是也不甘平庸,不想多年以后,任凭岁月的风刀把自己打磨成和所有人一样,把自己丢在茫茫人海中却也如同沧海一粟,那就努力去追啊!不要害怕千万人阻挡,不要惴惴不安向自己投降,就朝着最美最灿烂的地方拼命向前奔跑,心无旁骛地向前跑去,跑过荒野,跑过山丘,你会发现一路畅快淋漓,所到之处经由汗水的灌溉都开满了一簇簇的鲜花!其他问题,都可以咨询天道考研的盼盼老师。

君火

每日考研故事:工作三年辞职考研,备考这一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在本科大三那一年,女朋友说她准备考研,因为她学的是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出去不是很好找工作,希望通过考研,跨考师范类专业,毕业能去市里的高中,当一名化学老师。我说:”那我陪你吧“,我就这样踏上了考研的不归路。起初我对研究生并没有太大的向往,但是出于自己做事认真的好习惯,我每天坚持着规律的复习。可能是周围的考研氛围影响了我,渐渐我的态度从上不上研究生无所谓转变为一种迫切的渴望。于是我把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堆得满满的,这一年过得很快又很慢。 2016年的考研数学很难,我的数学的成绩很不理想。我本以为上岸无望,而上天却给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我在复试前一周被通知进复试了,而且成绩排名还挺考前的。复试有三本书,但是时间只剩一周,我像发了疯一般,没日没夜地看书。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很遗憾,最终我还是在复试中表现不佳被刷了下来。我深刻地记得出拟录取名单那一个早上,周围和我一同去复试的同学都拟录取了,就我一个被刷了下来,他们很尴尬的看向我,我强忍着情绪笑了笑说:没事,大不了找工作嘛!回到家里却把自己关了一周。 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考研的失利成为了我内心的伤疤,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比他们差,我试着逃避“考研”这个话题,内心对“考研”这两个字极度敏感。大学毕业之后,我找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过得还算快乐,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试着去忘记自己曾经的理想,也在心里无数次地劝自己:”算了,就这样平平谈谈的过一辈子也挺好的“。可是终究还是失败了,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溃败,可能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最终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我选择了辞职回家准备考研。选择考研这条路是对的,但是可能方式有点不太对。因为辞职考研,面临的压力太大了,以至于我在内心深处甚至接受不了这样的失败,把生活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未来的某一个节点,实时证明,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想法。辞职后的两个月,我像疯了一样没日没夜地复习,每天都学到凌晨一两点,没有给自己放一天的假。终于我的身体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病倒了。在病情最严重的那一个月,我没有睡过一天好觉,经常半夜惊醒,内心一阵恐惧心慌。医生说这是神经衰落伴随着焦虑抑郁的情绪,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或许是我把考研看得太重了,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考不上研我可以去工作,我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可以去考公务员。有那么多条路可走,只要身体健健康康,生活一定都会好起来的。自那以后,我不再要求自己每天要学多少个小时,心烦了我就出去走走,学腻了我就给自己放几天假。在这过程中我曾无数次地想过要放弃,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我是不幸的,但同时我又是最幸运的那个人。在我人生最困难灰暗的时候,有那么几个真正关心我,爱我的人,一直给我希望的曙光。在临近初试的前两个月,我的身体开始慢慢地恢复了一些,每天看书也不觉得那么累了。在这两个月里,我补上一部分之前因为身体原因落下的进度。考研那天,我很平静地进入了考场,心情没有一丝波澜。这一路走来我收获到了比考研成败更为重要的东西,懂得了珍惜身边爱我的人,学会了发现生活中的小快乐!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我以总成绩第四名考上了南方某211,并获得了新生入学一等奖学金。录取名单出来那一天,觉得好不真实,只觉得这像是一场梦。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的戏剧化,可能你越是费劲心思想要抓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来越远。你将得失看淡了,一切有时候就是命中注定。我相信未来我会过得更快乐,因为我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快乐!

赵括

先考研再工作,还是选择工作后再考研?你怎么看?

先考研还是先工作?这或许是不少目前大三学生的疑问。大家都去考研,我是不是也要去?家里条件不好,考研到底值不值得?能不能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考研?1.先工作再考研没有意义考研最好还是不要在工作之后了,这个想法是非常不切实际的。首先,工作后考研一般都是考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目前规模不大,同样的社会认可度也不是很高,很多地方都不认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同时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学费并不低,一年也要好几万,比全日制研究生一年一般要高出8000到一万五。如果你打算考全日制,个人觉得更加不可能,都已经工作的人,哪还有多少心思考研呢?千万别把电视剧当现实,一旦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时间考虑其他东西的。并且工作时还有考研时的气氛吗?2.不为逃避工作而考研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很多研究生都不知道,就目前来说,确实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不过这些人研究生读完后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吗?大概率是找不到的。最后很多人也就硬着头皮读下去争取以后留在学校工作,或者是直接去考公务员或者是当老师,这样和本科毕业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考研一定想着我不想找工作才去考研,这样还真没有什么意义。那些工作后考研的,你觉得他们都工作了多久?大部分都没有超过一年。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之前不想考研直接工作的,但是由于工作不太满意选择考研,人家就没有想过先工作在考研。3.考研要趁早如同上文所说,如果想考研一定要趁早。很多行业由于大学生越来越多,进入的门槛是越来越高,稍微好点的岗位都是需要研究生,本科生是进不去的,这时候考研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想着考研很苦,先工作再考研说不定就不是很苦了,这个想法明显是不对的。之前就说过一个例子,小编家就有一个寝室,一个南方人,高考二本,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去读书。毕业后没考研选择工作,但是根本找不到工作,过了一年又开始考研,平白无故浪费两年时间。因此,一旦选择考研,就要果断,直接在大学里面就开始复习,不要想着先工作再考研,这样也没有什么意义。目前考研人数是一年比一年多,早点考研也是简单轻松点,说不定以后考研也和高考一样,那时候真的是不考也得考了!

道法

工作几年后再考研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01.一战失败,决定先工作再考研大四应届考研失败后,我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继续孤注一掷地不参加工作地二战对于我来说,风险太大了,我也不希望自己的简历上留下一个“待业”的标签。种种考虑后,我决定先参加工作。工作了第三年之后,就感觉生活进入了一个舒适圈,每日工作内容非常固定,薪资待遇也很好。但是经历过考研失败的人都应该明白,心里过不去这个坎。看着读研的本科同学也陆续研究生毕业了,会发自内心的觉得很羡慕。除此之外,支持我考研的还有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原因,说出来显得有点呆气:想追求真理想求知想遇到更多智慧的大脑想听有趣的灵魂讲话我内心对于对知识的情结支持着我这一路的跋山涉水02.读研不是逃避社会的手段读研这个事情最好不要把他当成逃避社会的手段,而是当成一种有价值的目标。在选择考研前,首先都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因为考研是有成本的。一方面,要花的时间、精力成本很大,还要牺牲很多东西。首先就是工作的问题,你是否已经决定破釜沉舟,放弃已有的工作基础,稳定的收入,还有大好年华来考研。因为很多时候,考研的成果并不绝对意味着阶级跃迁、职位晋升、人生开挂。虽然学历很重要,但工作经验也很重要。很有可能你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去公司面试,发现你的直属上司就是你的大学同学。另一方面,靠学习提升自己有很多方法,读研只是学习的其中一条路径。也许你考研就是这条路的未来充满的无限的美好期待,是你放手追逐的理由,但考研不是人生的高峰,而应该是助你登上高峰的台阶。工作后考研,是对社会现实认识后的奋力一搏,远远比先考研再工作的人认识更到位。有了几年社会工作经验(社会毒打),比起一直在象牙塔的考生,眼界更开阔,实践更多。对比起大四那年考研,三年的工作经验赋予我最大的优势是:能带着问题学习、知道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而且有相关工作经验会很快找到研究方向和痛点问题,读书的经济压力也小一些。03.我就想知道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边工作边考研是真的很累。无论白天有多累,夜晚就得告诉自己要多努力。有条件辞职当然是好的,可是我没那个条件。除了工作的时间,我会抓紧一切空闲时间默默复习。包括工作日晚上,中午吃饭的时候,等车的时候,周末的时候……我会把书带到单位,下班之后继续留在单位看书复习。一个原因是自己回家会犯懒想休息,另一原因是因为我在当天整理的电子笔记可以马上在单位打印出来背诵。(老板经常疑问办公室的A4纸和油墨为什么用得那么快?)我对不起老板深入学习新传领域要读很多书,而任何一本专业书要深究的话都要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我气馁的时候,就会电话骚扰了一位在读研的同学,她也支持我考,一路为我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指导。考研注定是趟孤独的旅程,但如果恰好有人愿意陪你走上一程,那该多么庆幸。到了十月时,焦虑让我陷入一种彷徨和崩溃的状态,几乎要让我弃考了。男朋友为了鼓励我,在微信上跟我签订“只要考上了就帮我付学费”的协议,还“签字画押”。(不是秀恩爱!是单单纯纯的精神支持!)这样坚持了半年,到了终于考完的那天,整个人都虚脱了。04.关于我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考研这件事不能听别人说,也不能光励志,做好规划。边工作,边考研,没有那么难。学校的学习经历和工作几年后的学习经历,最大的区别在于: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主动学习,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我每天的复习时间只有下午17:30下班后,到晚上12:30,除去通勤、吃饭,每天最多不超过五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在时间这么少的情况下,我是怎么见缝插针的高效复习的?我是从六月份开始复习的。最初的时候,那都不算读书了,简直是啃书,而且效率非常非常低下。为了提高效率,我尝试了知乎上的所有办法。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我有效管理时间、提升看书效率有很大帮助。因为工作几年,很难再像大学那样集中注意力的静心学习,时不时就想摸手机刷刷微博和微信,一下子一晚上的时间就过去了大半。没有办法,我只能下载了个人效率型APP「Forest」,强迫自己不看手机。设置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只要你不使用手机,小树苗就能茁壮成长,最后变成一颗参天大树。一旦远离界面,小树苗马上就会枯萎。这种专注仪式感对我来说还蛮有用的。————/敷衍的分割线/————我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做笔记的(做笔记是我滴强项!骄傲脸)对于边工作边考研的苦命人来说白天不可能在办公室堂而皇之的看教材和做笔记所以我一直在探索“怎样在不被老板发现的情况下偷偷复习和做笔记”因此,我放弃了手写笔记,而采用做电子笔记的方式。我对电子笔记本的诉求只有一个:可以多终端同步。在办公室我可以偷偷用电脑做笔记,通勤路上可以用手机背诵,回家可以用平板或手提电脑复习。这样,通常在工作不那么忙的时候,我可以见缝插针的看论文和做笔记。我强推的软件有三个:印象笔记,X-mind和幕布。1. 印象笔记(国际版 Evernote)印象笔记是我整理专题笔记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工具,是我的第二大脑!我买了它家的会员,我最喜欢的功能,是它能够对微信、微博及网页的内容快速剪辑。每次在手机上读到好的微信文章,我就会一键保存到自己的笔记本里,然后再用电脑终端去精简笔记。2. Xmind 当你要做思维导图的时候,Xmind真的超棒。用导图的形式来做笔记,比大纲式更加直观,更容易梳理你的思维和你的笔记。但是,Xmind最大的缺点是不够流畅灵活,手机端体验差劲。3. 幕布 幕布功能简单,上手很轻松,会打字就会使用。多端同步也做的挺好,iOS、windows、 Android端都有,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大纲缩进的版面,可以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这点真是值得疯狂打call!对比起Xmind,幕布在手机端更容易操作。用来背名词解释贼好用!!!———— /再次敷衍的分割线 / ————除此之外,因为我报了胡师姐的全程班,还有其他的一些公共课的网课,像腿姐的考研政治,王江涛的作文课。上班不忙的时候,我就会一个耳朵带蓝牙耳机听网课回放(另一个耳朵要注意老板的脚步声)。而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在学习中的习惯会延续到工作中,比如各个方面力求有条理、讲系统,保证学习、生活的高效有序。05.关于考研想要说的话学习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只是过程和手段,而绝不应该成为目的,它最终是为了改变行为,升级自己的。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终极目标是为了自我成长,而判断学习是否有效,就看自己有没有成长。如果没有成长,一切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决定考研,就心无杂念专心备考。现在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不要想着下班回来看书就行,也别以为上了班的人学习效率会有多高。我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没有人知道未来一定会怎样也许这条路上总是充满嘲笑和阻碍那些不认同和嘲讽只是因为他们没见过这条路上的光和热

名理

半年工作半年复习,3战考研均失利,我该继续坚持考研梦吗?

不放弃考研的梦想是好事,但人活在世,也要勇于面对现实。通常来说,只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目标不是太高,考研复习时间有半年足矣,也就是说,从每年的5、6月份开始认真复习就可以了。如果半年工作半年考研,而且连续3年都没考上,我认为有以下可能性:1.设定的目标太高。也许你要报考的目标是清华北大或者其他顶尖985学校的专业,这样的学校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谁都希望能够去这样的学校追寻自己的研究生之旅。难度大的原因,一方面顶尖的学校肯定是优中选优,分数线一定会很高,这里招收的研究生,应该已经不仅仅是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了,还要比拼天赋。另一方面,这些顶尖学校接收的保研的学生会很多,包括本校的和外校的,优秀学生肯定扎堆,这些保研的学生要占据半数以上的录取名额,因此通过考试考取的学生必然竞争相当激烈。因此,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必须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否则只能去给别人当分母。2.复习时没有拼尽全力考研复习,必须要全力以赴,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定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忍受埋头苦读的孤独,承受住被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折磨,经受住怎么做题也做不对的打击。每天如果不能保证至少8个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的复习,那么是很难以通过研究生考试初试的。有的同学看似在复习,每天复习时间也很长,早早来到自习室,晚上9、10点钟才结束复习回寝室,可是复习时在干什么呢?早上打开书,学习10分钟,发现有不会的题,手机百度一下加深理解吧,结果一看手机,发现有朋友发来的微信,看看聊天记录,刷刷朋友圈,1个小时过去了。中午睡会吧,结果一睡到3、4点,学不了多长时间又该吃晚饭了。这样的复习,没有效率可言,也不会学到多少东西,当然考不上了。因此,考研时必须要做到绝对自律,只有内心有强大的驱动力,才有可能实现目标。3.实力不允许如果考研目标并不高,复习也挺认真的,那么三战考研都没有通过,那就真的是自身实力问题了。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当然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并不是谁想上都能上的。有的同学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面,确实有欠缺,那么他们真的不具备考上研究生的实力。虽然说勤能补拙,但有的高度,是努力也达不到的。4.接下来怎么做?工作半年复习半年,说明这份工作也就是临时的,自己并不一定会尽全力去学到多少职场技能。而半年工作的收入必然也不会太高。如此看来,你基本就是在啃老考研。并不是说啃老考研不对,只是说,已经啃了3年了,也该学会独立了,不要再继续啃下去了。如果你还是不放弃考研的梦想,那么可以先找一份长久的工作,让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在工作之余全力复习,也有机会实现梦想。如果真的水平不够,那么还是认清自己的实力,勇敢面对现实,放弃考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