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悬浮填料从经济、高效、实用的角度出发,应对填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及悬浮填料的脱落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可制造一些功能区,以适于不同要求的好氧、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同时又可兼顾其易挂膜、易脱膜的特点。应尽可能地降低悬浮填料的造价,使悬浮填料能更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处理。1. 更加优良的几何构型a. 将来的MBBR会要求填料外部膜更新更快、活性更强,更易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更高。b. 更加有利于使水中空气气泡和污染物可自由穿过的机构是另一重点研究内容,优良的内部机构可以增加生物膜与氧气和污染物的接触机率,能大大提高系统的传质效率,提高生物的降解活性。c. 通过改善填料内部结构状况,促使生物菌群生命周期长,菌种丰富,特别是适合硝化菌的生长并兼有厌氧好氧的特点,可使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2. 研发更多比表面积大,生物附着量多的填料a. 足够大的载体表面积更加适合微生物的吸附生长,能有效提高生物浓度高,增强处理能力。b. 较高的生物浓度可使来水的水质波动得到充分的分散,并迅速被消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3 . 加大更多新配方的研发,使填料附着性能好,更容易流态化,达到降耗的目的。a. 通过改变配方,促成合适的比重(挂膜后比重接近于 1),使填料在轻微搅拌下即可获得更完全的流态化,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b. 如果能促使填料更自由通畅地旋转,可以增加对水中气泡的撞击和切割,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气泡在水中停留时间,氧的利用率可提高3个百分点,有效的降低了供氧能耗。c. 合理的配方使得微生物更容易附着在填料上;使得对难降解和易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共同生长,生物相丰富,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二、MBBR与其它工艺的组合多级MBBR反应器、MBBR和A/O法联合工艺、生物膜-活性污泥联合工艺、MBBR和SBR联合工艺等组合工艺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对这些组合工艺应加强研究并进行实际应用。工业废水不仅水量和水质波动大,而且一些废水的营养物质缺乏或含有毒或有害物质,对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很高。研究者或以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为主体处理单元,或作为生物预处理手段,分别在纸浆废水、有机中高浓度污水、化工、制药、油田等行业的水处理领域获得试验或应用方面的成功。可见,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作为生物处理主体,除污染效率和负荷率均显著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李锋以上海桃浦工业区处理化工废水的中试结果说明,相同工况的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优于SBR,且出水的水质稳定。孙华以MBBR工艺处理染料化工废水,tHRT为16h的CODCr、BOD5和NH3-N去除效率与活性污泥法HRT为32h的结果相近,而抗冲击性能更优。MBBR处理石化废水的对比研究结果也反映出,tHRT为10h的效果与原活性污泥处理池tHRT为23h的结果相近,但是NH3-N的去除效果更好。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用于高含盐和高水温的油田采出水、中高浓度化工废水、纸浆白水、以及低温处理含较高浓度酚和甲酚废水,均取得了试验成功。此外,MBBR工艺在高含氮污泥发酵上清液、垃圾渗滤液的硝化反硝化以及原尿高NH3-N浓度的硝化稳定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最大反硝化负荷率达到了55gN/m3.h效果。可见,MBBR所需的HRT很低,大大了节省了处理构筑物的面积;工艺的适应范围广,能够胜任高含盐、高温或低温条件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作为中高浓度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手段或与其它工艺组合应用的研究表明,工艺可快速降解溶解性有机物污染物,有机负荷率高达30~45kgCOD/m3.d,单位填料的面积负荷率达到了53g/m2.d填料。预处理的最短tHRT仅有6h。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大大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出水的水质优于传统方法。(资料来源:污水处理工作室)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6月29日报道,华为将在日本建设首家工厂,初始投资为50亿日元(约合4450万美元),预计年内建成投产。日媒报道称,该厂主要量产通信设备及相关器材。随后环球网科技记者向华为方面进行了求证,华为方面负责人表示,华为于2017年在日本千叶县船桥市设立工艺研究实验室并非工厂。据悉,华为方面负责人表示,华为于2017年在日本千叶县船桥市设立工艺研究实验室,和日本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合作、共同研究,进行华为产品需要的部分零部件的工艺研究、试验和试制,成果再反馈给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生产。该实验室预计2017年年底有数十名员工。华为方面称,“日本先进的制造能力、品质管理体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吸引华为设立工艺研究实验室的重要原因。华为希望能够将这种能力整合到华为的全球价值链,打造高质量的产品,让全球客户都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产品和服务。”如今,中国公司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苏宁集团2009年就买下了日本零售商Laox。此外,运动装备制造商Honma Golf和服装企业RENOWN也都被中国企业的收入囊中,长城汽车2016年1月在横滨市建立研发基地。要想成为真正的全球化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原标题:工艺当随时代 传承历久弥新田静“承瑜”系列汝瓷新品“壹盒汝猪”丰同裕真丝草木染围巾瓷胎包银剔犀茶杯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传统文化复兴、传统工艺振兴最根本的动力。如何使传统工艺走进日常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所有传统工艺从业者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统工艺振兴案例汇编丛书”的第一部《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陈岸瑛编著)正式出版,该书收纳了全国范围内20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工艺振兴案例。这些案例讲述了部分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对于传统工艺行业的开拓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也具有参考价值。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特摘登其中的部分案例,以飨读者。精研材料 提升技艺——建水紫陶田记窑的“圈粉”秘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一个至今交通仍不太便利的县城,新世纪以来却以紫陶茶具闻名全国。田波(1973年生)和田静(1977年生)兄妹恢复了传统的炼泥和柴烧工艺,创立的“陶茶居田记窑”已成为引领建水紫陶行业向前发展的标杆。陶茶居田记窑每隔一段时间会烧一次窑,每次开窑前,窑炉里的茶具基本都被全国各地的客户和经销商订购一空,还有不少藏家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开窑仪式和品茶论陶的雅集。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材料和工艺的精细研究,对工艺流程的一丝不苟。他们亲自到山上挑选泥料,手工分拣后研磨为粉,搭配不同色泽的泥料,在水缸中浸泡,经过反复筛洗,封存入袋沥水阴干,然后在阳光下晾晒,去水排气,入窖收藏,经过至少两年才投入使用。手工料与机械料效果完全不同,用这种泥料烧制出来的茶具,成色自然,窑变丰富,饮茶口感上佳。陶茶居田记窑近年来有两套茶具特别受消费者青睐,一个是“璞炻”系列,一个是“承瑜”系列。在国内的陶瓷小作坊,这种系列化的设计思路是比较少见的,通常只是单件作品的创新,很少定期推出系列新品。“璞炻和承瑜,都属于‘喝茶系列’。”田波解释,“茶壶的设计需要考虑两点:一个是功能,一个是审美。不同的茶类要对应不同的壶,比如璞炻壶就是专门泡高温茶的,如普洱、古树、白茶等。壶的器型不同,对于茶香、出水都会有影响,所以有人是一把壶就泡一种茶,这就可以把壶的用途分得很细。因此设计要定位精准。”对于审美,田波认为:“我们设计器型时,要结合当下的生活方式,不是盲目做造型。比如宋代的提梁壶,过去是要放在架子上烧的,今天有人把它做得很小放在桌子上用,就显得不地道了。审美首先要服从功能。此外,入门级的顾客往往喜欢窑变的作品,因为每一个都不相同,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进阶版顾客可能不再那么重视窑变,而是追求某种整体性。再深入下去的话,比如我自己,就会更喜欢色泽上少有变化,更加朴素、更具古朴质感的作品。”田波、田静一直非常明白该坚守什么,该改变什么。他们说:“我们未来的发展,首要是不变。比如形成了‘璞炻’‘承瑜’两个定型的系列之后,再推出新款也是在原有系列上的微调。治泥的配方、工序,制壶的精致、严谨,烧成的经验总结,这些需要坚持,要精益求精,不能因为销售好就想方设法量产。而可变的就是要针对消费市场作出调整,考虑顾客的接受度。比如,根据顾客的需求,调整套件产品的个数和器物的大小等。”2017年岁末,陶茶居田记窑举办了一次“藏陶鉴”活动,期待已久的跨年雅集在丁酉年最后一窑开窑前夜拉开帷幕。从各地赶来的陶友、藏家、学者、茶商、经销商代表、茶艺师、花艺师,在陶茶居雅聚数日。藏陶鉴,顾名思义,携藏陶亲赴此会,以藏陶会友。规矩是“所有藏陶必须是赏玩过的,有明显润养痕迹的,这是参与评比的先决条件;评比的也不是作品价格高低,而是主人对作品的养护及体悟”。在“藏陶鉴”活动中,藏家拿出自己珍藏的壶供大家品评,最后还要评奖颁奖。每日晚宴之后,藏家都会到陶茶居品茶赏乐。从昆明来的专业音响师,为每一泡茶配上专门的音乐,同时,还有现场古琴演奏。第二日开窑,依然有一整套程序,焦灼不安的等待,加强了粉丝对出窑器物的期待。可以发现,陶茶居田记窑销售的不仅是壶,更是给藏家的一份念想。田记窑准确把握了当代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势,跳脱了“大师”思维,更注意营造企业品牌。而品牌,归根结底来自用户长久不移的信任和爱戴。田记窑精益求精的产品,使人由爱生敬,由敬生爱。从大师瓷到网络爆款——廷怀汝瓷“传二代”李可明的众筹实验如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便捷的信息平台和网络终端悄无声息地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传承人意识到,门店销售、代理分销等传统营销方式将不再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习惯。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传统工艺与年青一代消费者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成为摆在传统工艺企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生于1987年的河南省汝州市廷怀汝瓷新生代传承人李可明,借助互联网营销探索了品牌发展的新模式。李可明的伯父李廷怀是知名的陶瓷艺术大师,1975年至今,一直从事汝窑的恢复与发展工作,曾任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二厂厂长。2004年国营厂倒闭后,年过半百的李廷怀在没有厂房、设备的情况下,借钱贷款,和原汝瓷厂的技术团队成立了廷怀汝瓷研究所,创立了“廷怀汝瓷”品牌。李可明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设计系,专业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毕业后,李可明独自一人来到北京闯荡。正巧这个时候,伯父的汝瓷企业缺一名精干的经营推广,于是,他便在北京帮忙销售和推广廷怀汝瓷。凭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研修,他进一步提升了陶瓷制作和设计水平。当他发现原有的汝瓷产品很难在北京打开市场后,便开始建构廷怀汝瓷的子品牌,设计新产品。其中一个新品牌是“汝醉”系列。借助3D打印技术,李可明复烧了北宋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然后与汝州本地的白酒厂合作,推出“汝醉”酒,在互联网平台上众筹成功,并为之后的创新实践和推广积累了经验。李可明意识到,互联网众筹的好处是成本低、风险小,而且能快速检测市场的反应,相当于一种低成本的市场调研。现在,这款酒已推出第二季,颇受市场欢迎。通过互联网,李可明近距离了解了市场需求,发现原有的大师瓷的生产销售遇到了瓶颈,于是联合了一些年轻的传承人和设计师,共同探索汝瓷发展的新路径。他尝试制作了汝瓷创新产品,比如手镯或拼接感十足的茶壶等。为了迎接己亥猪年的到来,李可明设计了汝瓷茶具新品“壹盒汝猪”。该茶具用喜庆的红色作为外包装,里面包含一壶四杯、一本猪年日历、一只汝瓷小猪茶宠。其中茶壶的钮也是金猪的形状,寓意金猪呈祥。《猪福365》台历则由国内365位知名设计师合力设计。这款贺岁产品甫一问世就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刚发布20天便卖出了2000余套,既有公司订购,又有私人订购;既有线上卖出,也有线下销售。从“汝醉”到“汝猪”,李可明的创新品牌逐渐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新生代传承人的代表,李可明没有返乡创业,而是从外围突破,探索出一条可能的发展路径。他的团队规模很小,但是成本低,便于灵活运作。通过众筹,他不仅淘到了第一桶金,摸清了年青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倾向,也摸清了传统工艺互联网营销的规律。这种尝试,不仅对于“廷怀汝瓷”品牌的发展有益,对于汝州其他陶瓷企业也具有启发意义。专注于“蓝”的深度开发——桐乡丰同裕染坊的生产与经营历史上,中国传统工艺行业曾经涌现出许多名扬四方的老字号,但是到了当代,这些老字号大多衰落或消失了。“丰同裕”蓝印花布染坊却相对幸运,这个百年老字号虽然曾毁于近代的战乱,但在半个世纪之后又得以恢复,走向复兴。如今,这家老字号的当家人叫哀警卫。2003年初,哀警卫在浙江省桐乡市恢复、重建了丰同裕染坊。染坊占地22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内有博物馆、展示厅、销售厅,观众可体验制版、拷花、扎染、蜡染、草木染色、手工制作等蓝印花布的生产工艺流程。与老丰同裕“管账、司务、店员、学徒”的人员配置相比,现在的丰同裕染坊更接近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丰同裕建立了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企业结构,形成了近百人的稳定团队,其中,设计部门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设计院校的人才。从刻版、刮浆、下靛、浸染、刮灰到水洗晾晒,所有的工序都在染坊中完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除了稳定的人员、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外,蓝染的生产条件也与以往大不相同。老话说,蓝印花布有“三不做”:黄梅天不做,湿气重;夏天不做,石灰、黄豆等防染剂容易腐败;冬天不做,水温过低,不宜染色。现今,生产环境可以用空调等设备进行除湿、制冷、加热等,保证了蓝印花布随时处于最佳生产条件。以上涉及的仅仅是布匹染制的过程。一件衣服等成品的制作完成,从染料的研制到布匹的加工,涉及不同的工序和工艺,有较长的生产链条。丰同裕从染料萃取、染色处理,到面料加工、成品上市,都在尝试构建自己的技术体系,从而把握整个生产链条。事实上,植物染料研发的成本远远高于回报,可丰同裕依然坚持研究符合自己要求的染料和面料,从植株品种的选育抓起,严把质量关。目前,该染坊已手工配制出96个色阶的蓝色,其中肉眼可分辨的由浅至深的10个色阶的蓝颜料,已可以批量生产并应用到各类产品中。在颜色实验过程中,哀警卫的研发团队借鉴了日本的蓝染经验,但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建立了自身的色彩体系。此外,哀警卫还派专人探访、聘请浙南的民间艺人作为技术人员,收集整理流落民间的彩色拷花精品,通过分析彩拷花版、制作工具、设计纹样和色彩,恢复和发展了彩拷工艺。经过不断研究和开发,丰同裕研制出系列彩拷丝绸方巾,受到市场好评。此外,丰同裕通过博物馆和体验馆建设,成为旅游景区内的热门景点。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品牌建设,“源于自然,根于传统”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为了更好使用“丰同裕”这个百年老字号,公司首先在2004年12月注册了“丰同裕”商标,把厂名和商标统一起来,确定企业标识、色别,并统一了包装和店饰,树立全方位、立体式品牌意识,在消费者心里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丰同裕的产品销售分线上和线下,线上销售主要依靠独立网站和微店“草木染”,实时更新最新产品,辅之以同名的“草木染”和“丰同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工艺、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宣传,并开展行业对话活动,使得丰同裕这一品牌有了更大社会影响力。子承父业 转型升级——山西剔犀传承人何鹏飞的创新尝试剔犀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俊明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人,15岁便进入新绛县工艺美术厂工作,通过多年积累,掌握了剔犀产品的全部工艺制作流程。上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厂停产后,何俊明创办了黄河云雕厂并且注册了“绛州”剔犀这一品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新绛剔犀三大知名品牌之一。何俊明的儿子何鹏飞,从初中便开始学习简单的裱胎、绘图的工艺,周六日和寒暑假在家里的工厂干活。2008年,从太原理工轻纺美术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第三年合并入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回家跟随父亲系统研习剔犀工艺,并逐渐接手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父亲对何鹏飞提出“三不变”原则,即“不改变原料、不改变技艺,不改变艺术价值”,何鹏飞始终严格遵守。为了应对市场上天然大漆等原料质量下降或掺假的情况,他与漆农合作,在山西左权、云丘山和陕西韩城3个地方轮流采漆,以保证质量。他每年只采集一个地方的大漆,给其它两地的漆树2年的休养时间。而木胎雕刻、硍硃、砖灰、夏布或麻布的配比和使用也严格遵循古法。黄河云雕厂占地面积1亩左右,虽然年产值达500万元至600万元,但仍然没有财力去扩大厂房和展厅,主要原因是收入不稳定。比如,制作一套剔犀书柜需要两年时间,在这两年内是没有收入的,直到完成并卖出去才能收回前期成本。此外,工厂的利润多被投入到再生产中,制作成灰胎或漆胎,以备日后使用。在父亲的熏陶下,何鹏飞一方面沿用古法,对工艺流程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在产品的形制、功能、纹饰、色彩和胎体等方面,积极研发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高端生活用品;同时,积极思考既可降低成本,又能保留核心工艺的方法。研发传统工艺产品需要高度凝练剔犀工艺的本质和元素。剔犀工艺体现在特殊的刀法造成的纹饰上。何鹏飞将原来依附在器物表面的纹饰单独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审美元素,并衍生做成饰品,如戒指、钥匙扣、挂坠等,使得剔犀的“乌间朱线”脱离了器型,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也降低了消费门槛,增加了剔犀工艺走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何鹏飞的创新还体现在采用多种胎体上。古代剔犀以木胎为主,现在则有陶胎、瓷胎、金属胎,实现传统工艺“1+1>2”的效果。2015年,何鹏飞在清华美院非遗研修班上结识了其他的非遗传承人,并与他们合作制成一批创新产品,例如,与浙江婺州窑传承人陈珩合作的大茶盘,使青瓷与大漆各显其美;与云南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合作的哈尼茶储,使紫陶与大漆两种材料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与安徽徽州犀皮漆传承人俞钧鹏合作的剔犀皮盒,在质地厚重和色彩变化间形成美妙的对比;与浙江嵊州竹编传承人吕成合作的扇形盒,将竹胎与大漆紧密结合;与青海银铜器传承人何满合作的茶杯,一问世即被抢购一空。何鹏飞还探索发展了“何漆坊”品牌,尝试研制了一批限量版、个性化、实用型的剔犀产品,如茶杯、香炉、首饰等。由于产量小、价格高,何鹏飞主要通过个人微信号发布产品。大部分新品发布后不过数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而反响不热烈的产品,也会及时停止制作或加以改进。通过这种低成本的网络营销方式,何鹏飞对市场需求有了近距离了解,“何漆坊”品牌设计研发和手工制作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黄河云雕厂的主打品牌。来源:中国文化报
摘要:在实际的工艺生产中,大众对于碳酸锂产品的提纯浓度要求也非常高。而由于盐湖卤水以及自身生产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直接进行碳酸锂的提纯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使用卤水制备的粗级碳酸锂作为提纯原料,通过氢化分解后进行工业提纯,本文研究了氢化反应中的一些对碳酸锂溶解产生的影响因素。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论是企业还是研究部门,都是对于碳酸锂的提纯浓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样也给提纯精度带来挑战。然而就现实情况来说,大部分的初级碳酸锂产品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可以发现,我们针对新型的碳酸锂提纯方法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分析。无论是对于工程应用,还是对于理论研究,都存在有非常积极地现实意义。研究表明,虽然氢化沉淀法在实验中能够很好的提纯碳酸锂,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该实验过程对于氢氧化锂的纯度要求非常的高,这样就无形之中加重了实验成本。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分析采用氢化分解来提纯碳酸锂,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1实验操作部分1.1实验原料以及实验仪器实验原料:利用盐湖卤水自制的粗级碳酸锂产品。实验仪器:玻璃转子流量计、智能超级恒温水槽、电动搅拌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1.2碳酸锂工艺的实验过程就现实情况来说,粗级锂的产品中存在有大量的杂质成分,其中镁离子可以说是占据有很大的比重。因为镁离子和锂离子的化学特性非常的相似,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采用氢化分解来提纯粗级锂,那么往往并不能很好的获得理想结果。因此,在本章节的研究中,我们逐步对于碳酸锂工艺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1)实验操作的氢化阶段。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我们应该设定好实验温度,可以称取10g粗级锂产品放置于500ml的容器中,接着人为的把氢化温度控制在10℃、15℃、20℃、25℃、30℃、40℃进行氢化。经过150分钟之后,我们在对于溶液实施抽滤,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测量液体中锂镁的离子含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对于影响溶解镁杂质的温度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化学反应中的气液传质还是反应速率,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伴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也在不断加快。然而就现实情况来说,伴随着实验温度的不断升高,实验中的反应物以及反应物的温度便会逐步减小,这样的话,就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传质的推动能力,与此同时,化学反应的实验速率逐步减慢。(2)实验操作的除镁阶段。我们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除去溶液中的镁离子,于是采用了氢氧化钠溶液。研究表明,氢氧化钠除了可以除去镁杂质,同时还可以很好的确保损失锂的程度达到最小,这大部分是因为镁离子相对于其他元素的质量分数比较小,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可以发现,我们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计量应该是纯净的,换句话说,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应该是百分之百的。(3)实验操作的蒸发阶段。当我们采用氢氧化钠对于溶液进行除镁操作之后,那么要想能干进一步获得高纯度的碳酸锂,只需要进行高温进行分解即可。结合热力学的参数计算可知,碳酸氢锂的理论热分解温度为4.25℃。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低温环境并不利于粗级碳酸锂的快速分解。因此,如果想要适当的加速化学分解,那么可以采用加热温度的方法。然而研究发现,实验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稳定过高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使得溶液黏在壁上,给后期化学反应结果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可以发现,我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般情况是将反应的温度保持在90摄氏度左右。然而在分解结晶的时候,经常会伴随着可见气体排出。这样的话,整个化学反应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搅拌速率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可以发现,碳酸锂的颗粒越小,那么越容易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加速搅拌,进而获得理想的微小的碳酸锂颗粒。2结语综上所述,与其他的提纯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提纯粗级碳酸锂的方法存在有非常理想的特性。比如说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提纯的实验过程非常的简单容易操作;与此同时,所提纯的碳酸锂纯度也非常的高。除此之外,提纯后的卤水本身也存在有非常好的工业价值。在当前工业领域中,卤水可以进一步作为其他产品的提纯,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剩余液体的再次利用。在本次的研究分析中,虽然我们已经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了溶液中的镁离子,但是溶液中仍然存在有一些杂质是无法采用氢氧化钠去除的。因此,我们要想能够在实验室真正意义上去除更多的杂质,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试验方法。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魏征 郭新荣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摘要:事实上,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改变药物的性质和质量,可能会导致临床疗效错误,严重的病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化学药品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的特点,科学的管理能更好地提高化学药品制剂的生产质量,因此加强化学药品制剂工艺研究对提高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化学制剂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化学制剂生产质量的提高。针对制药行业中制剂处方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的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目前,化学制剂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化学制剂在制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所有临床条件下,都应明确用药剂量,使处方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保证处方工艺和处方的科学合理性。因此,本文对化学制剂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制剂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化学制剂、处方和工艺的有效性是保证化学药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对制剂的科学管理应从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入手。只有对制剂的处方和工艺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研发过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才能提高制剂管理的质量。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对化合物的管理提出合理的要求,开发和销售的创新制剂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药典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在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中逐步实现知识整合和技术渗透,并应用于科研和工业生产中。1、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在我国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和开发成本的控制不是很合理,一些处方数据不详细,尤其是口服制剂的处方工艺,主要的药物和辅料,如更多的关注,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技术,在生产钝、叶、从这个角度看,化学药物的配方过程中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制药行业的审批严格,过程繁琐,审批周期较长,一些企业在发展中化学药物配方过程,为了缩短审批的时候,往往是使用材料和简化平板电脑等,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管机构可能会导致药物制备过程相对缓慢的发展。2、化学药物制剂处方的研究2.1关于处方的设计研究他所谓的处方设计,是在临床科学的指导下,在相关药物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优化筛选。例如,片剂处方中的主要成分是崩解剂、粘合剂和稀释剂。在研究处方设计时,应考虑使用辅助材料来提高低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如果药物的稳定性较差,应考虑选择金属离子络合剂来调节配伍。化学药物处方的设计,其原理非常简单、安全,要求药物的效果,为了保证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处方设计方案,不仅要避免浪费材料,还要防止引入辅助药物的功效物质损失,或对药物作用的不可预知的影响[7]。2.2关于处方的优化研究最佳化学处方筛选包括药物稳定性、基本性质和临床前评价。在研制过程中,如果辅料指数异常,应及时控制辅料指数,以保证药品质量。药物制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基本性质的评价,这要求研究人员不仅要考虑主药的性质,还要考虑能够反映药物性质的相关因素。例如,细菌内毒素,ph值和不溶性微粒。在此过程中,需要从划痕片、可分离剂等不同角度对不同种类的药物制剂进行研究。对于干悬浮液,应研究其可再分散性、沉降体积和粒径。制剂稳定性的测定和评价包括物理稳定性、生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稳定性方面,也涉及到药物的相关内容和质量问题。通过稳定性、基本性能和临床前评价,确定最终处方制剂。3、化学药物制剂工艺的研究3.1设计方面在药物制剂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制剂工艺和生产工艺。在制备方面,应重点分析不同辅料的特性,并考虑辅料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在制备过程中药物剂型的变化。在生产方面,科研人员应充分考虑制药厂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与原料设备原理相同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然后在制备生产过程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可行性标准[3]。3.2工艺相关研究小规模制剂和中试制剂的生产规模不同,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和环境。如果这些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设计不当,会对药品生产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药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研究人员需要控制不同制药工艺的指标,充分了解工艺条件和操作参数,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确定各指标的波动范围。药物制剂工艺研究包括辅料和原料的使用、工艺相关指标的范围、样品的试验报告和设备类型。普通片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辅料和原料的混合、粉碎和成球,尤其是成球工艺,主要控制水分和胶水温度数据[4]。3.3工艺放大环节在药物生产和研究过程中,扩增工艺是连接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优化药物制备工艺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扩增过程,积累和比较各种数据,进一步调整生产工艺,研究人员可以很好地掌握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药品质量。就目前情况而言,准备过程申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多数申请人只是将实验室作为生产场所,不报告工艺内容,导致生产的配方往往不符合国家生产标准。另外,如果直接在生产线上生产,很难保证制剂的质量。因此,研究人员应加强药物制剂的研究工作,进行生物等效性实验,以保证药物生产过程的合理性[5]。3.4完善处方工艺指导原则加强制剂的管理,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质量标准,研究人员在研究药物配方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科学理性内容,必须详细描述了医学和宣言的制备技术,对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建立药物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对药品的配方过程具有指导作用[6]。3.5构建药品使用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化学药物制剂的疗效评价中国有关法律对生产和进口的化学药品的安全性作出了明确规定。假设你发现。对有严重不良反应或者没有有效治疗效果的药品,应当立即撤销其批准证书。有效的药物反馈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对销售的药物进行随机检查,通过抽样调查了解患者的服用效果和不良反应。第二,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具体生产条件要随时检查,为药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第三,加强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当药品处方或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必要的改进措施。因此,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可以加强对药品的监督,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并对处方和流程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8]。结束语为了提高药品生产质量,应严格控制化学制剂的处方和工艺。目前,我国制药企业在药品处方和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制药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降低研发成本,建立药品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化学药品制剂处方及流程的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替考拉宁提取工艺研究[J].吕祖平,胡晓霞,刘永刚,王丹丹,石岳崚.广州化工.2019(23)[2]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工艺研究[J].郑忠.化工管理.2016(36)[3]艾草提取工艺研究[J].张晓艳,王鑫,刘玉婕,贾利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4]玛咖组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徐宏楠,于建伟,邹鹏飞,赵乐荣,潘松浩,李玉娟,韩春超.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7(04)[5]姜黄中的姜黄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杨柳.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05)[6]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J].孙源源,陈婷,黄鑫.化工设计通讯.2017(07)[7]罗强,杨翼,张德昌,王雅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192.[8]李如东.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问题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3):272-273.投稿邮箱:xfdk5052@163.com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介绍汽车冲压成形技术。1、激光拼焊板的冲压成形技术2、先进高强钢板材的冷冲压工艺3、硼钢板材的热冲压工艺4、铝合金板材的冲压成形技术5、内高压胀形技术6、辊压成形技术激光拼焊板的冲压成形技术:激光拼焊板冲压成形技术是车身轻量化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欧美日车企已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内覆盖件和骨架件等车身零件的冲压生产中。先进高强钢板材的冷冲压工艺:根据材料强化机理的不同,高强度钢可分为普通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AHSS),其中先进高强度钢主要包括双相(DP)钢、复相(CP)钢、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和马氏体(M)钢等。双相(DP)钢和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通常采用冷冲压工艺实现车身轻量化。先进高强度钢的优点:减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降低车身制造成本、提高车身疲劳强度。难点:回弹控制。硼钢板材的热冲压工艺:热冲压过程中硼钢材料首先在加热炉里温度升至850~900C,然后送入配备冷却系统的模具中进行冲压成形并同时在模具中迅速冷却,从而使材料晶相由奥氏体完全转变为马氏体,屈服强度由最初的320MPa升高至1150MPa以上。抗拉强度则可达到1500MPa及1800MPa等级。热冲压工艺主要应用于车身的结构安全件,如保险杠车门防撞梁,A柱加强板和B柱加强板铝合金板材的冲压成形技术:中高端乘用车已成功地将铝合金板材运用在开闭件和翼子板上实现车身轻量化。除冷冲压成形以外,国外还采用温热成形技术 (即把板料放在模具中加热至 300C~400C,然后低压成形并在模具中冷却)以提高铝合金板材在冲压过程中的可成形性。实质为内高压胀形工艺的升级模式。宝钢目前在研究将硼钢热冲压工艺技术移植到铝合金板成形中。内高压胀形技术:内高压胀形技术是通过液体介质产生管内高压,一次性胀形加工出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该工艺保证了零部件结构的整体性,可取代传统的冲压件焊装组件工艺。典型应用实例为发动机托架,支架结构和梁类件。新蒙迪欧的A、B柱,上门梁都用到此工艺。辊压成形技术:辊压成形技术是通过一系列辊轮对板料逐步进行圆角压形,最终辊压出等截面的工件,主要用于梁类零件如保险杠横梁,侧碰防撞梁。喜欢的,可以收藏。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水处理网讯:摘要:工业废水处理效果不佳会导致废水处理不彻底,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出去,将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本文结合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原则及工艺处理过程,归纳废水处理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沉淀处理法、化学物质反应法、吹脱法、电化学氧化处理法,运用多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快速、有效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以此确保排放的废水达标,不造成环境污染,有效提升废水处理效果。关键词:工业;废水处理;处理方法前言近几年来,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增加了废水量,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处理企业也在积极采用多种处理方法,提升废水排放纯净度,确保处理后废水有害物质的含量可以达标排放,以此保证工业废水不污染环境;不同废水采用针对性的废水处理工艺,可以达到有效、实用的处理效果,同时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效率。一、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应遵循的原则详细分析工业废水处理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废水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分类原则,也就是在处理废水之前,对不同成分类别的废水进行分类存储,根据不同的废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达到分类处理废水的目的,同时可以够确保不同废水中有害、有毒、污染物经过处理都能被降解、分解,以此净化废水,防止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未处理彻底而造成污染。因此,废水处理厂应注重遵循分类的原则,将废水分类后进行分类处理,以此保证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都能处理掉。其二、遵循针对性原则,工作人员在处理废水之前,应先了解废水中都有哪些污染物质,还应掌握废水处理方法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依照规范化的工艺流程,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废水,做到针对性地处理废水,有效减少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以免废水污染水资源和环境。其三、废水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分离原则,坚持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有益物质分离,有效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并回收废水中有益成分,实现分离处理的目标,有利于做好工业废水处理工作。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一)运用沉淀处理法工业废水处理工厂在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时,要求工作人员应运用沉淀处理法,工作人员选用可以与废水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药剂,投入到废水中,充分反应后,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就会沉淀到水底,然后将沉淀物排放到指定的地方,经压滤或固液分离后,滤液进入下一工段继续深度处理;采用针对性的化学药剂,可以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废水中各种污染物明显减少,保证废水符合排放标准,进而达标排放;可见,化学药剂能与对应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快速沉淀。因此,废水中若含有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反应的成分,想取得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可以选择在废水中投放能够溶解污染的物质,将废水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溶解、分解、降解,同时各种有害物质沉淀下来,以此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由此得知,运用沉淀处理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废水处理方式。(二)运用化学物质处理废水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超标,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必然会污染空气和水体,因此,各大废水处理厂应提高对废水处理的重视程度,要求工作人员依照规定运用化学物质处理废水,工作人员在明确要求以后,在废水中放入化学物质,等待一段时间,废水中的污染物逐渐减少,并且,废水中的各种物质与化学物质融合,相结合后,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明显减少,说明利用化学物质处理废水,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工作中,能够迅速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降解和分解,无需耗费人力处理废水,通过运用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以此避免废水污染环境,并确保废水达标,且符合排放要求,才能允许排放经过处理的废水,防止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化工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应广泛运用化学物质处理废水,以及严格依照化学物质运用流程处理废水中的废物、污染物、有害物质、重金属等等,有效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效果。(三)运用吹脱法当前,工业废水处理厂广泛运用吹脱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应用吹脱法进行废水处理工作能够高效完成废水处理工作,主要在于吹脱法在实际运用中能快速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重金属,无需耗费人力就可以启动鼓气泵设备,将空气吹到废水中,气体与废水中的各种物质处于气液平衡状态,将化学污染物与重金属物质分离,这就是吹脱法方法,此种处理方法非常简便,而且投入的资金比较少,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就可以运用鼓气泵设备,将气体吹到物质内部,有效脱去污染物质,并将有害物质与污染物质分离、分解、去除,其处理效果显著。因此,废水处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运用吹脱法,应用时注意根据废水中氨的浓度和污染物的含量设定鼓起泵设备启动的时间,控制吹脱时间,才能确保脱出的水气平衡,在平衡的状态下,废水中各种物质逐渐分离、去除,并保证废水中的酸碱度在规定的区间内,以此确保废水的氨浓度与水气平衡,且污染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进而科学排放废水,表明吹脱法具有实用性,值得广泛运用。(四)运用电化学氧化处理法化工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工作人员运用电化学氧化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充分考虑到废水中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丙二醇元素、重金属物质,结合有害物质的种类,在废水中放入有机溶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机溶剂,放入到废水当中能够溶解有害物质。此外,还可以运用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入电氧化剂,这种药剂能够氧化废水中的有毒物质,也可以平衡废水中的酸碱物质,说明这种药剂非常实用[5]。同时,还应注重利用电解法,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在废水中放入电化学氧化物质,能够分解、降解、沉淀有害物质,高效率处理有害物质,逐渐减少有毒物质。此外,电化学氧化处理法,能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转为碱性,能够促使有害物质沉淀和降解,以此高效率完成废水处理工作,确保废水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并保证废水可以回收再利用,表明应用电化学氧化处理方法包括很多处理法,将其运用于废水处理中,能够有效提升废水效率和效率。总结综上所述,工业废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取决于处理方法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因此,废水处理厂应依照规范化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废水,同时应用多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能够高效处理废水和污水,并确保经过处理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且合格,才能排放到指定的地方,体现出应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处理废水,有利于推动工业废水处理工作高效、顺利进行,从而获取最佳的废水处理效果。原标题: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我国传统肉制品如金华火腿、广东腊肠、南京板鸭等,历史悠久,名声遐迩[1-2]。近20年来,我国肉类工业发展很快,工艺和设备都有较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尤其是西式肉制品的产量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以金华火腿为首的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与当今社会大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种种缺陷和问题,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是我国传统风味腌腊肉制品走出困境的关键。没有技术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是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质量不稳定和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原因。在研究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理论和技术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同类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和执行如GMP、SSOP、HACCP、ISO9000TQM等体系,规范和完善我国腌腊肉制品加工的生产与质量标准,是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3-5]。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原料。新鲜猪肉,购于西宁市小桥农贸市场。香辛料、调味料、色拉油、保鲜膜,均购于西宁市大百超市。1.1.2试剂。乳糖、葡萄糖、亚硝酸钠、异抗坏血酸钠均为分析纯试剂。1.1.3仪器。CSl01-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TDW-2301远红外食品烤箱;DIQ-600真空抽气包装机;TG328电子分析天平。1.2应用软件主要软件为Excle及Word应用软件。1.3腌制试验首先采用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确定发色剂种类,再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工艺温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腌制工艺。1.4腌制猪肉制品的感官质量评定具体评定标准见表1。表1腌制猪肉制品的感官质量评定标准2、结果与分析发色剂和助色剂对肉脯成色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糖亦能产生不同的渗透压。并且由于乳糖和葡萄糖有还原作用,可影响肉色和稳定性,从而影响感官鉴定效果。因此,腌制工序中发色剂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与助色剂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以及不同糖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素[6]。该试验选用了1%的乳糖和1%的葡萄糖,亚硝酸盐分别采用0.005%、0.010%和0.015%3个浓度,异抗坏血酸钠分别采用0.100%、0.200%和0.300%3个浓度,设计了双因素无重复试验(表2、3)来确定是使用乳糖或者是葡萄糖。然后,在确定何种糖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发色剂和助色剂添加量。在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腌制温度的单因素试验,腌制温度的单因素水平见表4。腌制试验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添加1%乳糖腌制所得产品比添加1%葡萄糖腌制所得产品的感官效果(色泽、质地)要好。在添加1%乳糖的9组试验中,第6组的感官效果最好。由此得出,添加1%乳糖,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和0.300%时,腌制所得猪肉产品的感官效果最好。表2 1%乳糖下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的分组表3 1%葡萄糖下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的分组表4腌制温度的单因素水平图1腌制试验正交试验结果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和0.300%时,添加1%乳糖腌制48h后观察温度对腌制效果影响。结果得出,在冷藏0~4℃腌制下产品的感官效果(色泽、质地)最佳。试验结果得出,腌制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冷藏温度(0~4)℃时,添加1%的乳糖,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0.300%时,腌制48h后所得的产品色泽和质地为佳,其工艺品质较好。3、结论与讨论3.1讨论3.1.1肉的性状异常与色泽。性状异常肉属劣质肉,如PSE肉的水分含量高、色淡。DFD肉则水分含量少、色暗。腌肉制品的色泽,是衡量其工艺品质好坏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中式腌肉制品尤其重要。3.1.2腌制温度、时间与猪肉制品的色泽。腌制温度应控制在微生物不易繁殖的范围之内,温度过低,反应较慢,温度过高,反应加快(每提高10℃,反应速率可增加2~5倍),又不利于微生物的控制,加之肉组织本身酶未灭活对温度比较敏感,实际以0~4℃范围较为合适,即使温度提高2℃左右,仍在温度调控范围,保证一氧化氮的产生,促使亚硝基肌红蛋白的形成。腌制时间以腌制完全为度,如时间过长,可因氧化发生褪色,加入某些调料,有的还对腌制好的肉食具有消色、褪色作用,所以腌制时间不可拖太久。只有严控于工艺标准之内,才可收到较好的色泽效果[7-9]。3.1.3食盐与腌制猪肉制品的色泽。食盐除具有腌制作用外,还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盐溶液可减少氧的溶解度,减缓氧对肉组织的接触所带来的色变。同时钠和氯离子与蛋白结合使之发生不同的膨润度,加大表面积与氧的接触,此时钠、氯离子作用下形成水膜后方可减缓氧的作用而保护肉的色泽,所以盐使用前以先溶解完全为好,有助于色泽的形成[10]。3.1.4pH与腌制猪肉制品的色泽。正常的肉组织,pH均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熟化反应后,产生乳酸而呈弱酸性,pH在5.8左右,色泽正常而呈鲜红色。如动物屠宰前由于应激,机体中糖的消耗量增加,尸僵或成熟后,pH往往波动较大,使极限pH过高,此时肉食极易出现性状异常,牛肉呈现黑暗色,猪肉呈现汁液渗出、颜色苍白等。在肉的腌制加工中,当脂肪酸败或过氧化物含量高时,促进褐色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难以达到玫瑰红色。腌制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是在酸性介质中形成,当肉食呈中性时,形成较淡的色泽,而加入碱性磷酸盐后,pH会升高,但又影响发色效果,pH过低时,亚硝酸盐的耗量增加,过量添加时,肉组织易产生绿色变化或者呈退色变化,使肉色不稳定。因此,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3.1.5焦糖与腌制猪肉制品的色泽。焦糖化(Caramelization)和美拉德反应(HaillardReaction)确实起到增色和固色的作用,还可产生香气,这种焦糖色素本身易受pH及氧的影响,着色不佳也时有发生。目前,对美拉德反应易形成“丙烯酰胺”等物质的研究及争论已成为热点,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相信对这类物质的毒性研究终将达成共识。在美拉德反应中所应用的糖不同,在不同的温度下(尤其高温),形成的褐色绝然不同,所以使用焦糖应以产品物性而论。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中含有类黑精、还原酮及一系列N、S的杂环化合物,研究表明,这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3.2结论添加1%乳糖腌制所得产品比添加1%葡萄糖腌制所得产品的感官效果(色泽、质地)要好。在9组试验中,第6组的感官效果最好,由此得出添加1%乳糖、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01%和0.3%时,腌制所得产品的感官效果最好。腌制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冷藏温度(0~4℃)时,添加1%的乳糖,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0.300%时,腌制48h后所得的产品色泽和质地为佳,其工艺品质较好。参考文献(略)资料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期 推荐教材:
中新网益阳12月20日电 (付敬懿 徐志雄)湖南省首届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论坛20日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召开。当天,旨在扩大湖湘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正式成立,清华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张夫也任首任院长。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湖南是文化大省,汉、苗、侗、瑶等中华各民族传承下来的非遗项目绚烂多彩,但现在许多传统手工艺已经或正在处于绝迹的状态,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等问题。新成立的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将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以湖湘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民族服饰项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与发展为根本,挖掘与运用传统工艺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提高传统工艺传承与再创造能力,促进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持续转化与新的广泛应用,扩大湖湘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工艺大国,也是一个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大国,对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研究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院长张夫也说,中国传统手工艺记载了人类的文明里程,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对它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美术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成立仪式上,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粟田梅、刘爱云、刘宗凡、奉雪妹、黄永平、危禄绵等大师组成的“非遗天团”也悉数亮相,并带来了精彩的湖湘手工艺大师精品展。“传统工艺要说振兴这两个字,首先就要靠教育来传承这种传统工艺。”粟田梅表示,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的成立对吸引传统手工艺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探索将非遗技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振兴传统手工艺,意义非凡。当天,“湖南传统工艺网”也正式上线启动。该网站是集湖南传统工艺项目宣传、理论研究前沿成果、培养培训服务、作品展示展销、大师与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等于一体的省级传统工艺管理专业网站。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陈鸿俊表示,“湖南传统工艺网”将成为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重要展示与信息平台,面向全国全世界的瞭望窗口,连接传统工艺人与政府、社会的重要纽带。(完)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由于从含钪矿物中直接提取钪制品较困难,因而目前主要从处理含钪矿物的副产物如废渣、废水、烟尘、赤泥中回收和提取氧化钪,再以高纯氧化钪制备金属钪、钪铝中间合金、钪盐等钪产品。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钪产品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目前从工业废液中直接提取钪的工艺主要有三种:溶剂萃取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中,首先将有机相和水相相互混合,待水相中要分离出来的物质进入有机相后,再通过两相质量密度的不同而将两相分开,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该法是富积和提取钪最为重要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好、处理量大、操作简单、适用介质条件及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由于萃取液性质和机制的不同,萃取剂包含酸性含磷萃取剂、羧酸萃取剂、中性含磷萃取剂、螯合萃取剂等4类。在钪的提取利用中,应用最广的萃取剂为有机磷酸类,常用的萃取剂有2-乙基己基磷酸、磷酸三丁酯、十二氨基磷酸等。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富集和提取钪的一种比较成熟而常用的方法,且其工艺较为简单。采用化学沉淀法提取钪时,需要选择最佳的沉淀剂。根据不同矿物体系的特点,可供选择的沉淀剂通常有氢氧化物、氨水、草酸盐、碳酸盐、氟化物及二元酒石酸盐等。例如从含钪氯化烟尘的盐酸浸出液中采用沉淀法进行钪与铁、锰的分离时,先用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调整溶液pH值,使沉淀剂只与Sc3+反应生成沉淀,铁以Fe2+的形式存在。因为沉淀剂在酸性溶液中沉淀,但在碱性溶液中溶解,而Sc3+正好相反。根据这一原理,用稀盐酸溶解沉淀物,就能将Sc3+以ScCl3的形式从沉淀剂中分离出来,在提取钪的同时又能分离铁、净化钪,整个处理过程钪的沉淀率达100%。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实现钪与某些结构复杂、性质相似的较难分离元素之间的有效分离方法之一,其分离效果好,适用于生产高纯度的氧化钪,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钪离子交换工艺中使用的树脂主要有Dowex-50,BioRad AG50W,X8,Diaiom SK1等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Dowexl,Ab-17等阴离子交换树脂。由于钪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在低酸度介质(HCl或H2SO4)中,可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分离树脂上的Sc与Fe、Al、Ti、Ur等元素,然后用一定浓度的硫酸作洗脱剂就可使钪和杂质元素得到有效分离;同时,钪能形成硫酸盐络阴离子,利用这一性质,可用碱性阴离子交换并分离树脂中不能形成硫酸盐络阴离子的Al、Ca、Cd、Co、Cu、Zn、Mg、Ni等元素。新思界行业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在钪提取和回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成本较高、回收率和产品纯度不高。因此,萃取和离子交换技术是提取钪的高效处理方法,但处理过程的工艺较为复杂,为此将沉淀、萃取和离子交换等新、老处理技术优化组合,不失为可行的方案和路线。此外,寻找高效的萃取剂,完善和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借此提高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回收率和纯度也值得探究。原标题:从工业废液中直接提取氧化钪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