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极光大数据发布共享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GoFun出行持续领跑水之乡

极光大数据发布共享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GoFun出行持续领跑

近年来,“共享”概念深入人心,逐渐渗透至各个行业,在出行领域的应用尤为明显。近日,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平台和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极光大数据,发布2019年1月共享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从共享汽车的行业概况、运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勾勒出共享汽车行业的市场现状,其中GoFun出行在行业渗透率、DAU、MAU等方面全面领先。共享汽车凭借经济、便利等优势,持续吸引新用户注册使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装有共享汽车行业app的用户规模达952.4万,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达1.4倍。虽然涨幅稳定,但行业渗透率仍未达到1%,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其中,GoFun出行、EVCARD、盼达用车位列共享汽车app行业前三名,11月30日渗透率分别为0.275%、0.195%、0.106%,GoFun出行渗透率与去年11月同期相比增长率达150%,其他共享汽车app渗透率均低于0.1%。依据目前的发展趋势,GoFun出行有望成为首个渗透率突破0.3%的共享汽车品牌。用户规模逐渐增长的同时,共享汽车类APP的DAU(日活跃用户数)同样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展现出较强的用户粘性。数据显示,共享汽车app日均总启动频次由2018年1月的53万次,上升至11月份的383万次,增长高达6.2倍。2018年11月,共享汽车行业app日均总使用时长达11万小时,该数值在年初仅为2万小时,增长达4.5倍。与此同时,共享汽车app DAU呈现分化趋势,GoFun和EVCARD成为仅有的两个DAU达到10万级别以上的app,GoFun出行月均DAU从2017年11月的15.3万上升至2018年11月的25.7万,增长率达68%。此外,GoFun出行2018年11月的平均日新增用户数为3万,并在2018年9月达到近一年最高峰值3.7万。增长势头的迅猛同样反映在MAU(月活跃用户数量)上。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截至2018年11月,GoFun出行MAU达170万,位列第一,位列第二的EVCARDMAU为130.3万,位列第三的盼达用车MAU为19.2万。共享汽车行业各项数据向好,利好政策也在不断出台,但从渗透率等数据不难看出,共享汽车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极光大数据也总结了无人驾驶技术落地、优先侧重区域规模化发展等共享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该数据报告中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态势的总结,与GoFun出行目前的运营策略与布局方向极为相似,GoFun从布局开始便覆盖多场景,依据市场调研情况在学校、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布局,并且GoFun出行早已形成各大城市出行圈,全国联动也愈发完善。在智慧出行方面,GoFun不断探索区块链、无人驾驶等高新科技的场景落地,并且预计2019年底,将在成都实现1000辆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营。此外GoFun出行背靠首汽集团,有着先天的‘基因优势’,并且在不断与不同领域进行资源融合,开拓更多的出行场景。希望GoFun出行凭借自身优势打破更多的行业边界,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来源:东北新闻网

生或死

2021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首次下降

共享出行,网络流行词,是指人们无需拥有车辆所有权,以共享和合乘方式与其他人共享车辆,按照自己的出行要求付出相应的使用费的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包括以打车软件、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模式。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20年市场规模为3.38万亿元,其中共享出行市场规模为2276亿元,占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比重为6.73%。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呈波动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人。2020年我国共享型人均消费支出为261.7元,占人均出行消费支出的11.3%,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客运量比重波动上升。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20年市场规模为3.38万亿元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5-2020年期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在2016年达到最高峰后行业回归理性,近两年行业增速放缓。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3.3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020年我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为2276亿元,占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比重为6.73%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7-2019年期间我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总体呈增长态势,2020年共享出行市场规模为2276亿元,同比下降15.70%,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出行活动减少,导致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首次出现下降。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呈波动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人据CNNI数据,2016-2020年期间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呈波动增长态势,在2018年达到峰值,近两年来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人。2020年我国共享型人均消费支出为261.7元,占人均出行消费支出的11.3%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20年中国人均出行消费支出为2311元,其中共享型人均消费支出为261.7元,占人均出行消费支出的11.3%。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客运量比重波动上升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6-2020年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客运量比重波动上升, 2020年占比为36.2%,较2019年小幅下降。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出行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大陆版

共享汽车运营状况调查:停车麻烦,异地还租困难

TOGO途歌、首汽Gofun出行、戴姆勒car2share……如今的“共享汽车”市场,和“共享单车”一样,看似一片红海。Gofun与市政路桥合作,利用北京二三环桥下空间开辟停车位;北汽也将推出两人座电动“共享汽车”,计划在望京等地区先行试点……一边是各路资本纷纷发力入局,另一边却已有玩家坚持不下去宣布倒闭。昨天,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友友用车宣布停止运营,这为“共享汽车”泼了一瓢冷水。仅北京一地涌入200家平台“非常抱歉地通知大家,由于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为切实保障广大用户利益,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停止运营。”一个月没更新后,友友用车微信公众号昨天挂出了停止运营的公告。“共享汽车”领域各家平台中,出现最早、目前运营模式最多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包括GreenGo绿狗租车、Gofun出行、一度用车、友友用车等。友友用车原名友友租车,成立于2014年3月,累计获得过2000万美元的融资。根据友友用车曾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3月,其在北京布点近70个,运营车辆近300辆。但到同年8月底,北京运营车辆仅剩下200辆,运营网点也减少至50个。当时官方解释称,北京市场的收缩是由于公司主要精力将拓展至二三线城市。在昨天的停运公告中,友友用车表示:“目前,线上APP、服务器及线下客服、车辆租赁业务均已停止服务,但账户退款服务将持续进行,直到所有用户的所有账户余额均得以退还。”“这个市场,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能随意进。”一位业内人士评价。以北京市场为例,大约有200家公司在从事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但真正有效运营的公司只有约15家左右,而且规模都不大,几乎处于全线亏损状态。友友用车的工商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净亏损1417万元、负债2173万元。没地儿停车是个麻烦分时租赁计价方式一般为“基准价+里程价”,以GreenGo绿狗租车的北汽新能源EV150为例,该车时租基准价为每小时19元,里程价为每公里0.66元。比如从亦庄到望京,按租用1个小时、跑30公里计算,租车费用为39元左右,再加上平台的打折,价格是普通出租车的一半还不到。尽管价格便宜,但由于网点太少、异地还租困难,分时租赁对用户来说并不算便利。数据显示,较大的平台单车日均订单数量也只有一两单,而要达到四五单才能盈利。而且很多用户都选择日租或夜租,很难实现真正的“分时”。要改善用户体验、实现盈利,分时租赁平台必须大规模增加车辆、拓展网点,但这个过程却困难重重。“一线城市停车位成本居高不下,平均每个停车位月成本超过800元,有的一看是租给共享汽车就坐地涨价,限制了网点开发速度。”GreenGo绿狗租车副总经理范永跃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推动共享汽车社会化网点的建设,为规模性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或低价停车位。充电设施尚未全面覆盖,也给新能源车的分时租赁带来困难。“充电网络的网点规模与加油站网点规模短期内无法等同,新能源车在进行车辆投放时需要充分考虑充电桩网络布局。”范永跃表示,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市场潜力的激发,还有待充电网络等配套条件的完善。车辆有限难以“随借随还”虽然从事汽车分时租赁的公司数量众多,真正上路的分时租赁汽车却十分有限。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市租赁处共下发了2000个租赁指标,有200多家租赁企业申请,最终指标分配至5家企业。在北京这种一线大城市,共享汽车的市场需求量至少为2万辆,而目前实际投入运营还不到5000辆。燃油车分时租赁平台途歌汽车主打“随地还车”,即只要是正规停车位即可还车,好似汽车版的摩拜、ofo,下一位用户可以“接力”继续使用该车。但实际上,途歌的随地还车需要用户自己承担相应费用——按还车地点距网点的距离,每公里收费5元,接力使用非网点车辆的用户则需要支付上一位用户产生的停车费。业内人士分析,途歌模式更重要的制约因素是传统汽车在北京很难获取租赁牌照,车辆规模一直徘徊在数百辆。消费者在想要租车的地点找不到车,在能找得到车的地点却需要支付停车费等费用,不划算,“随地还车”“随地借车”目前都还没有真正实现。

乃是离之

民生直通车|分时租赁汽车行业一线调研

近年来,随着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以及我国通信网络的持续优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机扫码即可开走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几年下来,从行业现状来看却不像“共享单车”那样热门抢手。“共享汽车”市场前景究竟如何?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近日新华社记者对分时租赁汽车行业进行了调研。03:02“共享汽车”市场悄然扩大这几年,街边出现了不少五颜六色的“共享汽车”,用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使用。“我们现在常说的‘共享汽车’其实是分时租赁汽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永跃介绍说,相比以往传统的汽车长租、短租形式,“共享汽车”不必到固定网点办理系列手续取车、还车,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便利。范永跃表示,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系统服务,汽车维护人员可以高效维修、维护车辆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业内专家认为,相较于自购车辆,“共享汽车”在部分出行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保险不用自己上、出事故或汽车出故障不用自己修、以分钟计时计费使用方式灵活、价格便宜。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共有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50余家,投入运营的车辆约有20万辆,开通运营的城市有180余个。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孟秋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汽车租赁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互联网+”行动等政策的推动下,分时租赁新业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发展进入平稳期。自主创新破题运营难“我不太愿意尝试。”北京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对于“共享汽车”的卫生、安全、停车等问题还是顾虑重重。“重资产、运营成本高、用户文明用车约束难等问题,从‘共享汽车’诞生起,就成为困扰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巨大挑战。”孟秋说。尽管“共享汽车”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汽车租赁企业和投资商试水,但目前业内普遍还没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不少企业陷入“运营难”困局。经过4年多的行业实践,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出行”品牌已在全国投放超过4万辆“共享汽车”,探索出一条融合“共享思维+智能硬件+数据平台+众包服务”的汽车分时租赁新路径。“分时租赁和过去的传统租赁,听上去只是租赁时间的变化,但最大的差异来自于所有无人环节中的体验闭环,挑战巨大。”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奕说,行业发展难,一定要通过自主创新在软硬件服务以及线下运营方面发力。今年上半年,“GoFun出行”推出车辆智能管控硬件T-BOX4.0系列设备,这套智能设备小巧易安装,包含数据模块、智能行车记录仪等部件。记者采访中看到,安装此硬件后的车辆,不仅是手机扫码即开这么简单,智能行车记录仪可通过刷脸进行驾驶员状态确认,疲劳驾驶、酒驾、抽烟、更换驾驶员等一系列行为都将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记录,如有违规,将智能提醒甚至停载。据谭奕介绍,“GoFun出行”新推出的车辆入网“共享”服务将涵盖经销商等专业机构的车辆,以及普通家庭的闲置车辆,目前智能硬件加装“共享汽车”工作已在多地开始启动。前端智能设备收集数据信息,后台针对每辆汽车进行数据追踪,将需要维护、充电、维修等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入网的第三方汽配维修机构和人员,可根据情况接单提供服务。如此一来,入网汽车租赁公司、经销商等机构的闲散车辆和停车场等资源将被盘活;闲置私家车资源可加以利用,为社会节约停车空间的同时还能为家庭增收;社会上汽修专业人员可灵活接单,进行清洗、维护、维修等工作,给稳就业带来诸多好处。让未来个性化出行更便利“今年疫情催生了一些个性化出行新需求。”范永跃表示,疫情对汽车服务业影响较大,但个人租车业务需求明显增多。“从调研数据看,为个性化出行场景服务的分时租赁汽车需求空间不小。”孟秋表示,目前“共享汽车”租车费用在一小时20到30元不等,比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都便宜。“在广州市番禺区,灵活的‘共享汽车’非常火。”孟秋说,“共享汽车”在当地的地铁站、公交站、居民区和高校之间发挥了重要接驳作用,“一次15至20元,自由度高,在这里‘共享汽车’找准了适合的场景和消费群体。”她说。孟秋表示,随着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持续增多,我国汽车租赁行业有望做大做强。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道路运输统计年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纳入统计的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共6900余户,租赁车辆达22.88万辆。但总体上看,我国小微型客车租赁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整体服务能力、质量仍有待提高。“一天里如果有10个用户打开App,往往最终只有3个人有车开。”谭奕告诉记者,当前“共享汽车”主要用户是20至30岁的年轻消费群体,从数据来看,分时租赁服务供给能力目前还跟不上国人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公交比较发达的北上广深等城市,“共享汽车”未必是刚需,但对于旅游城市、文旅休闲区域等集约化出行供给能力不强的地方,“共享汽车”吸引力明显较大,行业发展也将给公众个性化出行带来更多选择。“共享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个性化出行需求越发明显。”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表示,随着国内周边游、自驾游越来越火爆,汽车租赁行业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共享汽车”稳步发展将使个性化出行更加便利。新华社记者高亢、谢希瑶

采绿

赋能个性化出行 “共享汽车”不止“扫码即开”这么简单——来自分时租赁汽车行业的一线调研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题:赋能个性化出行 “共享汽车”不止“扫码即开”这么简单——来自分时租赁汽车行业的一线调研新华社记者高亢、谢希瑶近年来,随着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以及我国通信网络的持续优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机扫码即可开走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几年下来,从行业现状来看却不像“共享单车”那样热门抢手。“共享汽车”市场前景究竟如何?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近日新华社记者对分时租赁汽车行业进行了调研。(小标题)“共享汽车”市场悄然扩大这几年,街边出现了不少五颜六色的“共享汽车”,用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使用。“我们现在常说的‘共享汽车’其实是分时租赁汽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永跃介绍说,相比以往传统的汽车长租、短租形式,“共享汽车”不必到固定网点办理系列手续取车、还车,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便利。范永跃表示,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系统服务,汽车维护人员可以高效维修、维护车辆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业内专家认为,相较于自购车辆,“共享汽车”在部分出行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保险不用自己上、出事故或汽车出故障不用自己修、以分钟计时计费使用方式灵活、价格便宜。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共有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50余家,投入运营的车辆约有20万辆,开通运营的城市有180余个。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孟秋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汽车租赁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互联网+”行动等政策的推动下,分时租赁新业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发展进入平稳期。(小标题)自主创新破题运营难“我不太愿意尝试。”北京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对于“共享汽车”的卫生、安全、停车等问题还是顾虑重重。“重资产、运营成本高、用户文明用车约束难等问题,从‘共享汽车’诞生起,就成为困扰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巨大挑战。”孟秋说。尽管“共享汽车”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汽车租赁企业和投资商试水,但目前业内普遍还没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不少企业陷入“运营难”困局。经过4年多的行业实践,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出行”品牌已在全国投放超过4万辆“共享汽车”,探索出一条融合“共享思维+智能硬件+数据平台+众包服务”的汽车分时租赁新路径。“分时租赁和过去的传统租赁,听上去只是租赁时间的变化,但最大的差异来自于所有无人环节中的体验闭环,挑战巨大。”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奕说,行业发展难,一定要通过自主创新在软硬件服务以及线下运营方面发力。今年上半年,“GoFun出行”推出车辆智能管控硬件T-BOX4.0系列设备,这套智能设备小巧易安装,包含数据模块、智能行车记录仪等部件。记者采访中看到,安装此硬件后的车辆,不仅是手机扫码即开这么简单,智能行车记录仪可通过刷脸进行驾驶员状态确认,疲劳驾驶、酒驾、抽烟、更换驾驶员等一系列行为都将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记录,如有违规,将智能提醒甚至停载。据谭奕介绍,“GoFun出行”新推出的车辆入网“共享”服务将涵盖经销商等专业机构的车辆,以及普通家庭的闲置车辆,目前智能硬件加装“共享汽车”工作已在多地开始启动。前端智能设备收集数据信息,后台针对每辆汽车进行数据追踪,将需要维护、充电、维修等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入网的第三方汽配维修机构和人员,可根据情况接单提供服务。如此一来,入网汽车租赁公司、经销商等机构的闲散车辆和停车场等资源将被盘活;闲置私家车资源可加以利用,为社会节约停车空间的同时还能为家庭增收;社会上汽修专业人员可灵活接单,进行清洗、维护、维修等工作,给稳就业带来诸多好处。(小标题)让未来个性化出行更便利“今年疫情催生了一些个性化出行新需求。”范永跃表示,疫情对汽车服务业影响较大,但个人租车业务需求明显增多。“从调研数据看,为个性化出行场景服务的分时租赁汽车需求空间不小。”孟秋表示,目前“共享汽车”租车费用在一小时20到30元不等,比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都便宜。“在广州市番禺区,灵活的‘共享汽车’非常火。”孟秋说,“共享汽车”在当地的地铁站、公交站、居民区和高校之间发挥了重要接驳作用,“一次15至20元,自由度高,在这里‘共享汽车’找准了适合的场景和消费群体。”她说。孟秋表示,随着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持续增多,我国汽车租赁行业有望做大做强。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道路运输统计年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纳入统计的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共6900余户,租赁车辆达22.88万辆。但总体上看,我国小微型客车租赁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整体服务能力、质量仍有待提高。“一天里如果有10个用户打开App,往往最终只有3个人有车开。”谭奕告诉记者,当前“共享汽车”主要用户是20至30岁的年轻消费群体,从数据来看,分时租赁服务供给能力目前还跟不上国人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公交比较发达的北上广深等城市,“共享汽车”未必是刚需,但对于旅游城市、文旅休闲区域等集约化出行供给能力不强的地方,“共享汽车”吸引力明显较大,行业发展也将给公众个性化出行带来更多选择。“共享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个性化出行需求越发明显。”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表示,随着国内周边游、自驾游越来越火爆,汽车租赁行业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共享汽车”稳步发展将使个性化出行更加便利。(完)

沐丝

赋能个性化出行“共享汽车”不止“扫码即开”这么简单

图集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赋能个性化出行 “共享汽车”不止“扫码即开”这么简单——来自分时租赁汽车行业的一线调研新华社记者高亢、谢希瑶近年来,随着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以及我国通信网络的持续优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机扫码即可开走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几年下来,从行业现状来看却不像“共享单车”那样热门抢手。“共享汽车”市场前景究竟如何?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近日新华社记者对分时租赁汽车行业进行了调研。“共享汽车”市场悄然扩大这几年,街边出现了不少五颜六色的“共享汽车”,用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使用。“我们现在常说的‘共享汽车’其实是分时租赁汽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永跃介绍说,相比以往传统的汽车长租、短租形式,“共享汽车”不必到固定网点办理系列手续取车、还车,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便利。范永跃表示,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系统服务,汽车维护人员可以高效维修、维护车辆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业内专家认为,相较于自购车辆,“共享汽车”在部分出行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保险不用自己上、出事故或汽车出故障不用自己修、以分钟计时计费使用方式灵活、价格便宜。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共有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50余家,投入运营的车辆约有20万辆,开通运营的城市有180余个。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孟秋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汽车租赁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互联网+”行动等政策的推动下,分时租赁新业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发展进入平稳期。自主创新破题运营难“我不太愿意尝试。”北京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对于“共享汽车”的卫生、安全、停车等问题还是顾虑重重。“重资产、运营成本高、用户文明用车约束难等问题,从‘共享汽车’诞生起,就成为困扰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巨大挑战。”孟秋说。尽管“共享汽车”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汽车租赁企业和投资商试水,但目前业内普遍还没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不少企业陷入“运营难”困局。经过4年多的行业实践,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出行”品牌已在全国投放超过4万辆“共享汽车”,探索出一条融合“共享思维+智能硬件+数据平台+众包服务”的汽车分时租赁新路径。“分时租赁和过去的传统租赁,听上去只是租赁时间的变化,但最大的差异来自于所有无人环节中的体验闭环,挑战巨大。”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奕说,行业发展难,一定要通过自主创新在软硬件服务以及线下运营方面发力。今年上半年,“GoFun出行”推出车辆智能管控硬件T-BOX4.0系列设备,这套智能设备小巧易安装,包含数据模块、智能行车记录仪等部件。记者采访中看到,安装此硬件后的车辆,不仅是手机扫码即开这么简单,智能行车记录仪可通过刷脸进行驾驶员状态确认,疲劳驾驶、酒驾、抽烟、更换驾驶员等一系列行为都将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记录,如有违规,将智能提醒甚至停载。据谭奕介绍,“GoFun出行”新推出的车辆入网“共享”服务将涵盖经销商等专业机构的车辆,以及普通家庭的闲置车辆,目前智能硬件加装“共享汽车”工作已在多地开始启动。前端智能设备收集数据信息,后台针对每辆汽车进行数据追踪,将需要维护、充电、维修等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入网的第三方汽配维修机构和人员,可根据情况接单提供服务。如此一来,入网汽车租赁公司、经销商等机构的闲散车辆和停车场等资源将被盘活;闲置私家车资源可加以利用,为社会节约停车空间的同时还能为家庭增收;社会上汽修专业人员可灵活接单,进行清洗、维护、维修等工作,给稳就业带来诸多好处。让未来个性化出行更便利“今年疫情催生了一些个性化出行新需求。”范永跃表示,疫情对汽车服务业影响较大,但个人租车业务需求明显增多。“从调研数据看,为个性化出行场景服务的分时租赁汽车需求空间不小。”孟秋表示,目前“共享汽车”租车费用在一小时20到30元不等,比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都便宜。“在广州市番禺区,灵活的‘共享汽车’非常火。”孟秋说,“共享汽车”在当地的地铁站、公交站、居民区和高校之间发挥了重要接驳作用,“一次15至20元,自由度高,在这里‘共享汽车’找准了适合的场景和消费群体。”她说。孟秋表示,随着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持续增多,我国汽车租赁行业有望做大做强。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道路运输统计年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纳入统计的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共6900余户,租赁车辆达22.88万辆。但总体上看,我国小微型客车租赁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整体服务能力、质量仍有待提高。“一天里如果有10个用户打开App,往往最终只有3个人有车开。”谭奕告诉记者,当前“共享汽车”主要用户是20至30岁的年轻消费群体,从数据来看,分时租赁服务供给能力目前还跟不上国人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公交比较发达的北上广深等城市,“共享汽车”未必是刚需,但对于旅游城市、文旅休闲区域等集约化出行供给能力不强的地方,“共享汽车”吸引力明显较大,行业发展也将给公众个性化出行带来更多选择。“共享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个性化出行需求越发明显。”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表示,随着国内周边游、自驾游越来越火爆,汽车租赁行业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共享汽车”稳步发展将使个性化出行更加便利。责任编辑: 赵文涵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嬴荡

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儿

4月1日那天,怪兽充电宝赴美上市了,发行价8.5美元/股。这一资本行为和4.1这个黑色幽默色彩的日子并无关联,开盘后怪兽的股价有些挣扎,一度破发,但随后以8.54美元/股的价格收盘。作者:粮志图片:网络作为一家目前在共享充电宝领域市占率第一,同期收入增长达到38.9%的企业,背后有阿里,小米以及高瓴等投资机构撑腰,怪兽最起码“看上去很美”。至于前景如何,恐怕要交给资本和技术。尽管从技术层面看,进入共享充电宝行业很大程度依靠资本,技术门槛并不高。但依然是在美股上市了,虽然它离哥斯拉和金刚都还很远,于是业内人士不禁猜想,怪兽充电宝的高光时刻是否照亮了共享行业,进一步而言,共享汽车是否又能借鉴一番友军的成功学?答案似乎没有这么简单。通常共享经济的玩法是先培养起用户习惯,然后涨价赚钱,在涨价过程中,买卖双方会形成一个基本共识。但如今的情况是租赁方在不断试探用户底线。据了解怪兽充电的价格从原先的1元/小时已经上涨到了如今的4元/小时,在部分热点景区,共享充电宝价格集体涨到了10元/小时。对充电宝这样一个介于“刚需”和“非必需品”之间的租赁产品,供求双方似乎还在一个讨价还价的阶段,类似的共享单车在经过行业内部洗牌和用户磨合之后,如今青桔等品牌的价格基本徘徊的3元/小时左右。不过考虑到最低几十元即可自己入手一个充电宝的价格,过高的租赁价格至少是不足以支撑它们热租的。一个现象是,在热点景区,共享单车也在步充电宝的后尘,每小时单价达到了10元。关键是涨价并没能让租赁方们割了韭菜。“亿欧网”替怪兽算了一笔账。去年怪兽充电的点位是66.4万,如果按照每个点位10个充电宝计算,怪兽去年收入28.09亿元,每个充电宝贡献应收1.2元,那么计算下来,其单体使用时间每天不足30分钟。利用率显然不足。财报方面,去年怪兽收入同比增长38.9%,但净利润减少了54.7%,这是在涨价之后的账单,说明成本在增加。进一步而言,如果单车和充电宝这些小额租赁产品的共享模式存在悬念,那么汽车这种相对大额的租赁产品也就不容太乐观。共享汽车显然也存在成本问题,比如与合作方的入场费更高,但成本并非是共享汽车最大的烦恼,也还没到与用户讨价还价的阶段,而是共享汽车如今仍然在培养用户习惯和摸索盈利模式的阶段。Togo途歌已经破产,Gofun正在收缩业务,并非是唱衰共享汽车,而是从刚需程度和用户体验等几个维度来说,共享汽车仍然需要摸索。比如分时租赁模式,以厦门为例,共享汽车行驶10公里的价格为12-20元,这个价格的确比出租划算,但车况、剩余电量、押金乃至APP设计等等都决定着用户体验。从本质上,共享汽车和充电宝虽然都属于共享圈子,但后者几乎不存在用户体验问题,即使存在解决起来也相对容易,而共享汽车则与购车用户存在一定的需求交叉,比如安全,车况,要求高的客户可能还存在配置,外观等等的升级需求。投资者们从一开始可能把共享汽车这事儿想的比较单纯,在本质与充电宝和单车划了等号,属性就是应急工具,但汽车囊括的属性更多,所以你在共享单车上看到的乱象基本都能在共享汽车上看到,某种程度上还有放大效果,当一个本身就是一个非刚需类的产品遭遇口碑亚压力时,它的境况自然不会太好。从一开始,共享汽车借助新能源东风兴起,瞄准的是一嗨、神州这些头部租赁品牌。现在看来,车况和人工维护、监管是保证用车体验的根本要素,但共享汽车仿效了单车和充电宝模式,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一点,因此没能取得市场认可也很正常。从大环境上而言,共享汽车并不适合大规模投放,在现阶段也不适合过度下沉,如上文提过的运营成本问题,如果共享汽车摆脱了传统租赁行业的人为监管,而依赖于用户自觉性,那么更应该在一线城市的热点区域作为试点运行。只是从一开始就依赖于资本支撑的共享汽车,并没有这种可控性,而是在交了一波学费之后才是懂的要把钱花在哪些地方和哪些人身上。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是共享汽车的反思阶段,而从产品上而言,传统租赁行业的车型非常丰富,实际上切中了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而共享汽车如果仅仅让自己定位“代步工具”和应急的级别上,那么车型级别也就固定住了,面对的消费阶层也就难以突破。有调研显示共享汽车的用户,包括了相当程度的大学生群体,这多少反应了共享汽车在整体市场的地位。突破领域和用户阶层是必要的,租赁行业也需要与大环境看齐,尤其以EV车型为主的共享产品,EV从不是个单纯的东西,性能、续航、配置、时尚都是这些产品的标签,虽然说买车和租车的用户在出发点上并不相同,但共享汽车需要达成一些基本值,简而言之,这和充电宝和单车的起始点绝对是不一样的,也绝不是做到某一点就能轻松收割韭菜的。

卡伊

「天眼调查·共享汽车怎么了?」赔本赚吆喝?“共享汽车”行业或迎寒冬,部分品牌退出贵阳市场

近年来,“共享经济”的概念迅速普及,共享汽车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2017年到2018年,多个共享汽车品牌陆续进驻贵阳,抢占市场。共享汽车以便宜的使用成本,扫码即开的便捷模式,迅速俘获大众的青睐。这几年,贵阳随处可见共享汽车的身影。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使用的共享汽车APP似乎已没用了,要么显示无共享汽车可用,要么车辆非常少,要么车况不容乐观,共享汽车在这个城市仿佛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市民准备使用共享汽车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前几年非常火热的共享汽车去哪儿了?这些共享汽车公司还在运营吗?不少共享汽车企业暂停服务2018年,GoFun进驻贵阳,加上EVCARD、摩范出行等全国共享汽车品牌,阳光优车酷、e车出行等贵州本土共享汽车百花齐放,贵阳的共享汽车可以说是红红火火。在贵阳的街头、景区,或是地下停车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共享汽车。可最近,大家突然发现,这些共享汽车在大街上见不到了。记者和Gofun出行客服的对话记者下载了GoFun、EVCARD、摩范出行等多个共享汽车APP,记者发现除了“摩范出行”还可以用车之外,其余APP几乎都找不到可用车辆,GoFun、EVCARD的客服回复表示,贵阳地区暂无该公司的站点和车辆。记者和EVCARD客服的对话打开摩范出行,记者看到该APP的停取车点覆盖了整个贵阳城区,在贵阳中心城区,约一两公里就有一个停取点。记者联系摩范出行客服,对方表示,摩范出行的总部在北京,已经覆盖了全国很多城市,在贵阳有47个站点,每天都有不少人租用,日前运行正常。共享汽车正在充电贵州本地的共享汽车品牌,阳光优车酷的运营副总赵总告诉记者,在2018年左右,GOFUN等很多全国共享汽车品牌进驻贵阳时,阳光优车酷就退出了共享汽车。业内人士透露:共享汽车有些“名不副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共享汽车的理念是好的,消费者通过汽车共享使用,可以减少汽车的保有量,从而缓解由此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位紧张等问题。但在实际运营中,共享汽车却有些“名不副实”。首先,服务方面不尽如人意,消费者的体验越来越差。近年来关于共享汽车的消费投诉增长迅速,尤其是在节假日共享汽车需求量大的时候更是如此,计费异常、车辆故障无法及时解决、充电续航路程短、售后服务差、车内脏乱差等问题都是投诉集中点。其次,停车费则是共享汽车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前一个消费者用车完毕后,将车停在停车位上,而后一个消费者不能保证马上就用车,期间就会产生停车费。车身广告另外,成本高、盈利难也是共享汽车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共享汽车平台都采用重资产模式运营,平台需要承担车辆购置、运营网点建设、车辆保险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车辆折损、停车费用、技术开发维护费用、车辆管理费用、用户端营销费用等运营成本。同时,平台还要不断投入补贴培育市场,但收入却几乎全部来自于车辆租金,而租金价格又相对毕竟便宜,约为网约车、出租车的一半,且订单量受限于品牌规模的限制。目前来看,这样的商业模式很难达到收支平衡,“赔本赚吆喝”成为众多共享汽车平台的真实写照。共享汽车行业或将迎来寒冬据媒体报道,2017年以来,友友用车、EZZY、麻瓜出行、car2go等一批在共享风口中成立的中小型共享汽车创业公司相继停止运营或倒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近两年来,随着Togo、Gofun等大型企业相继陷入困境,激烈竞争的下半场也开始有头部玩家难以为继。自2019年起,GoFun出行相继退出了重庆、深圳、天津、郑州、济南、昆明、成都等城市运营,2020年起退出长沙等城市运营。如今Gofun的困境只是整个共享汽车整体性困境的冰山一角。在共享经济概念与资本的助推下,过去5年里,共享汽车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多时候注册在案的公司数量超过300家,市面上存在的共享汽车平台达119个之多。但自2020年起,越来越多的共享汽车公司“暴雷”,用户订金难退、拖欠员工薪水、公司倒闭等乱象频繁浮出水面。由于缺乏健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近两年来共享汽车行业在资本市场的热度确实不如从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共享单车市场已经逐渐冷却,跟随共享单车风口“起飞”的共享汽车模式或许也难逃寒冬。策划 刘丹 钟俊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剑飞编辑 肖阳编审 闵捷 罗玮

孔子闻之

共享汽车乱象调查:消失的押金

00:53等了快一年,彭辛还是没能拿回“幸福叮咚”APP上的1500元押金,她排在3.4万人后面。幸福叮咚退押金的用户在线排队,彭辛在3.4万名后。近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记者收到多名不同租车平台用户报料,反映“幸福叮咚”和“瑞卡租车”等共享租车平台经营陷入异常,迟迟不退还每人千元以上的押金,涉及用户几万人。记者调查发现,因成本高、利润少、盈利模式单一,曾受资本追捧的共享汽车平台在缺乏持续资金注入后,常常陷入关停、跑路的结局。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现存18万家与汽车租赁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的共享汽车也一度兴盛,除了幸福叮咚、瑞卡租车外,风行一时的途歌出行、麻瓜出行、Gofun出行、盼达用车等都在广东有多个网点,如今都出现了退押金难的问题。1幸福叮咚用户退押金排到3万多名,官司赢了拿不回钱3月初,记者来到广州番禺区“幸福叮咚”公司,看到门外停着几辆破旧的“幸福叮咚”共享汽车,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大门紧锁。几个用户在“幸福叮咚”公司门口徘徊,等待着工作人员出现。几个月来,每天都会有人来此,期许讨回等了一年多的押金。“幸福叮咚”办公区外,大批闲置的电动车变得老化破损。“幸福叮咚”全名广东幸福叮咚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最初,其凭借“幸福出行,叮咚伴您”的广告语打入广州市场,因方便快捷,拓展了几万名用户。但不到3年,“幸福叮咚”便出现了经营问题。2020年4月,在广州读大学的彭辛发现,她没法再用“幸福叮咚”租车,路上也看不到“幸福叮咚”的共享汽车。她意识到不对劲,申请退还1000元的车辆押金和500元的违章押金,却发现自己已经排到了34216名。彭辛尝试联系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耐心等候,但等了半年多,排名几乎没有变过。彭辛算过,“如果每天退还10个押金,8年后才能轮到我。”幸福叮咚的办公区无人,几乎已清场。2020年12月,彭辛再次打开“幸福叮咚”APP查看退款进度,发现该软件已无法使用,押金管理页已显示清零。何南于2019年8月申请退款,排在25472名。联系客服无果后,他开始向12345政府热线求助。每次打过去,何南都会接到相似的反馈,申诉先是被转到法律热线,然后再转到消费者服务热线,被记录后便没了下文。几个月下来,何南的耐心也消磨完了。不少共享汽车的车灯、车窗损坏,无人修理。按照《幸福叮咚分时租赁服务会员协议》,完成订单15个工作日后,用户可申请返还押金,申退成功后,平台将于15个工作日内原路无息返还押金。但正常的退款流程早已瘫痪。2018年8月,广东省消委会就曾提醒,“幸福叮咚”存在退还押金难的问题。自2019年起,退押金难的投诉接连不断。仅黑猫投诉关于“幸福叮咚”出行的投诉多达6500多条,用户大多等了一年多,仍没领到押金。不少用户把“幸福叮咚”告上法庭,胜诉后仍然拿不回退款,等待法院强制执行也没结果。天眼查信息显示,“幸福叮咚”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有75起,大多与用户押金相关。因未履行,“幸福叮咚”及其法人代表谢向东被限制高消费,谢向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近期,记者曾尝试联系“幸福叮咚”董事长谢向东,他表示,公司因一些问题资金链断裂,还在做调整。当记者时,谢向东称其还在外面出差,暂时没时间,便匆匆挂了电话。2瑞卡租车线下门店多已关门,申请半年多拿不回押金不光是“幸福叮咚”,2020年下半年,经营了十年的租车平台——广州瑞致租车有限公司(下称“瑞卡租车”)也出现了押金难退的问题。用了11次车后,深圳用户张军发现“瑞卡租车”APP上租不到车了,他想去租车的门店咨询,发现店铺也关了门。张军有些慌了。2020年11月,他想取回在瑞卡租车APP上的2000元押金,却没成功。他联系客服,又赶到瑞卡租车广州总部咨询,“最后只简单做了信息登记,也没有结果。”不少瑞卡租车用户拿不到押金,在门店拉起了横幅。到期后拿不回押金,这是众多瑞卡租车“轻松租”会员的遭遇。按照服务协议,“轻松租”会员分V1-V4四个等级,分别要求押金2000元、3000元、5000元和1万元,押满一年后,会员才可申请退还押金。在黑猫投诉上,关于“瑞卡押金”的投诉有281条,内容大多为申请退押金失败。不少用户反映早前服务门店已经关门,打客服电话却无人接听。有用户自2020年6月起已申请提取押金,却一直没有结果。天眼查信息显示,瑞卡租车所属的广州瑞致租车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经营“O2O模式”的租车服务,第一大股东为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占比59.41%。瑞卡APP上已无法租车,几乎所有门店均已关闭。除了押金难退外,瑞卡租车的经营网点也出现了问题。记者发现,2020年9月,瑞卡租车在广深佛莞注册的几十家门店多已注销,一些则进入存续状态。在瑞卡租车APP里,记者发现已无车可租,不管哪座城市,几乎所有门店均显示车辆“已租满”。对于押金难退问题,瑞卡租车曾于2020年底发声明表示,自2020年8月中旬以来,平台因债务纠纷被银行冻结账户,没钱退还押金,目前在更换管理团队,之后预计在2021年3月底前完成退还。根据企查查信息,瑞卡租车拖欠其大股东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借款,被冻结了1260万元。因未履行判决,瑞卡租车成了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过2800万元。在一处门店,瑞卡租车的招牌已被清理,无人办公。随着用户们的会员陆续到期,越来越多人在“黑猫投诉”上投诉,一些人还把瑞卡租车告上了法庭。根据裁判文书网信息,深圳用户高先生将瑞卡租车告上法庭,判决要求瑞卡租车退还高先生3000元押金。因为没有履行,1月22日,瑞卡租车被广州黄埔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目前,瑞卡租车发布公告,称会从2月26日开始分批逐步退还押金。3月22日,记者询问了多名申请退款的用户,得到的答复均为没收到退款。随后,记者多次拨打瑞卡租车最新提供的退款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在瑞卡租车后台多次留言,在线客服也无人回应。//“烧钱模式”难以为继近4年逾20个平台停摆//自2015年以来,共享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大型车企和资本纷纷闯入共享汽车领域。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2月,中国已注册共享汽车企业达1600家,共享汽车数量达11万至13万辆。但热钱烧完,资本退潮,行业缺乏持续有效“盈利模式”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易观2020年初的报告认为,我国分时租赁市场有较大的用户基础。记者梳理过往报道发现,2017年至今,至少有23家较大规模的汽车租赁平台或停止运营、或陷入经营危机,而用户大多追讨押金未果:2019年,在深圳发展迅猛的共享租车平台途歌出行被曝出上百起不退还押金投诉,途歌出行成失信企业,其创始人王利峰进入“老赖”名单;2019年8月,广州的共享汽车品牌“立刻出行”关停跑路,用户拿不回交纳的499元押金,纷纷到黑猫投诉平台投诉,总量超过5000条;……没有新的资本注入,头部平台Gofun近半年也陷入了经营困境,撤销多个城市的网点,公司陷入“半运营”状态,押金难退的投诉量激增。Gofun科技前CEO谭奕已于1月底离职,他在2019年6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国目的共享汽车企业里,没有一家实现整体盈利。艾瑞咨询指出,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存在高投出、低回报的经营困局。解决不了盈利问题,没有新资本注入,平台经营出现困境,不退押金就成了行业通病。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汽车分时租赁存在“高投入,低回报,规模化风险大”的经营困局。分时租赁成本投入包括车辆购置、运营网店建设、车辆保险投入等固定成本,还需要车辆折损、停车费用、技术开发维护、车辆管理和营销的运营成本,而收入几乎全靠车辆租金。而分时租赁产品的价格低,单量又受限于规模,运营商很难做到收支平衡。押金“专款专用”的政策悬空?专家建议设立第三方独立存管机制。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加强对汽车共享平台的规范化管理,更强调了对用户押金的监管,但依旧没能解决“平台关门,拖赖押金”的问题。2019年6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开始执行,明确提出运营企业若确有必要收取押金,应当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资金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择。《管理办法》特别强调,押金归用户所有,运营企业不得挪用。“政策提出的‘专款专用’仍未落实。”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目前相关法律只规定如何退还预付费和押金问题,以及不退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是“亡羊补牢”的办法。朱巍认为,法律对平台的监管更应“未雨绸缪”,监管前移。预付费和押金的所有权属于消费者,在消费者的押金监管层面,法律应进一步落实资金监管规制,明确押金性质——它不属于企业的自由资金,从管理上防止企业挪用消费者的押金。如果企业申请破产,消费者的押金不属于破产资产,相关责任方要对消费者押金进行保全,协助消费者取回。不少幸福叮咚共享汽车的车门和发动机盖有损伤。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目前退押金难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和完善,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导致相关规定难以真正落地,预付费和押金问题频出。“现在监管仍存在漏洞,应建立银行第三方独立存管机制和资金托管制度。”刘俊海认为,政府的商务、交通运输和公安等部门应加强协同共治,有效消除监管盲区、监管真空地带、监管失灵现象,才能够预防监管套利、见利忘义现象出现。 此外,刘俊海认为,针对企业恶意拖欠押金行为,中消协或各地消协可进一步发挥作用。消协应创新调解方式,及早约谈拖欠用户押金企业,为消费者争取到可执行担保手段。若调解未果,企业拒绝主动做出退押金承诺,消协可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失信企业提起诉讼,获胜获赔以后建立专项赔偿基金,解决消费者退押难问题。(文中彭辛 何南 张军 均为化名)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 刘珩 实习生 杨琼 崔妍摄影 | 董天健剪辑 | 刘珩 实习生 王谰统筹 | 秦文纲 伍青 张西陆 王良珏编辑 | 陈茜校对 | 曾慧雯

而大备矣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

共享经济的发展,是资本寒冬下的一个特例。随着以滴滴为首的一大批企业在共享经济领域的成功,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在2016年也爆发出了强劲的生命力。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在上海正式推出,标志着共享单车行业诞生。随后短短一年时间,市面上就先后出现了几十家共享单车企业,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入局者,累计吸引了数十亿风投资金。速途研究院通过对共享单车市场发展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并配合数据调研结果,分析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态势。共享单车潜力巨大,全年市场规模逼近25亿我国的公共自行车市场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7-2010年,政府主导将兴起于国外的公共单车模式引进至国内,在各主要城市进行投放,均为有桩单车;2010-201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段主攻单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例如国内老牌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商永安,但单车仍以有桩为主。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摩拜单车2015年正式成立,同年开始试运营;并于2016年4月在上海投放单车,标志着“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事物的横空出世。在摩拜的带动下,最初局限于北大内部的OFO于2016年底走出校园,开始向多个城市积极扩张。此外,酷骑、哈罗、小蓝等共享单车品牌也相继创立。国内公共自行车市场逐渐形成了有桩与无桩两种服务形式并存的格局。速途研究院统计了无桩共享单车诞生至今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8.3亿元人民币,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或将增长至24.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6%;到2019年,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持续上行 争夺大战全面打响共享单车用户的规模方面,2016年共享单车用户激增至1886.4万人,预计2017年,我国的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将逼近5000万。而到了2018年,我国共享单车的用户规模或将突破一亿,到了2019年将会增长至2亿。就目前来看,摩拜单车与OFO两家企业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且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其他品牌。两家公司均宣称,其用户量已达到数千万量级。值得注意的是,摩拜单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城市市场作为发力点;而OFO一开始局限于北大校园、专注于校园市场,2016年底开始走向社会。速途研究院认为,这决定了两家公司的用户群存在明显差异:摩拜单车以城市白领为主力用户群,对于品牌、品质和安全更加看重,用户黏性较高;OFO以学生群体为主力用户群,更偏向价格敏感型,因而对于促销和“免费”有更高的认同度,但品牌忠诚度较低。单车APP累计下载量排行 摩拜OFO高居前两位速途研究院通过对包括360手机助手、应用宝、百度应用平台等7家知名Android软件分发平台(不包括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公开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了单车APP累计下载量排行榜。其中,摩拜单车以5719万次的累计下载量夺冠;第二名OFO累计下载量为3303.5万次,与第一名差距较大;而之后的永安行、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哈罗单车等,都以近似同样的差距落后于前一名。企业加大车辆投放规模 摩拜OFO遥遥领先共享单车的投放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在用户有用车需求时,需要耗费多大的时间成本去寻找车辆,会直接左右用户对服务厂商的选择。因此,各大共享单车企业都在加速布局,不断扩大车辆投放规模,以博取用户。根据各大共享单车平台公布的数据,摩拜单车目前在市场上投放了超过365万辆智能共享单车,单日产能超过10万辆,占全球自行车产能的45%。其中,北上广深蓉等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超过20万辆,北京超过30万辆,覆盖密度行业居首。另一方面,OFO投放了250万辆,永安行和哈罗单车分别投放了80、70万辆,酷骑单车投放了10万辆,小蓝1.1万辆,由你5000辆。可见,摩拜和OFO两家依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动权。覆盖城市数量:摩拜52城OFO46城调查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摩拜覆盖城市为52个,城市数量行业第一;计划今年覆盖全球100个城市。OFO紧随其后,为 46个城市。而其他企业的覆盖城市则相对较少,分别是酷骑30城、哈罗16城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山东济南和泰安、四川德阳等地,OFO曾多次出现未经批准就将车辆投放至某城市当地市场,最终车辆被没收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享单车城市扩张面临的潜在风险。各企业日均订单量差异明显 领头羊之争结局初现根据各家公开数据显示,摩拜单车日均订单量超2000万单。OFO日均订单量为1000万。此外,哈罗单车日均订单320万,小蓝单车日均订单100万,与第一名的差距颇为明显 。基于日均订单量、用户规模、交易规模、车辆规模和地域规模等多方面的数据,速途研究院综合得出各家市场份额状况。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行业内,摩拜单车的市场份额达到56.56%,OFO位列第二为29.77%,永安行、由你单车等其他企业则瓜分了剩下13.67%的市场。主流共享单车企业媒体关注度对比对比各个品牌的媒体关注度,通过对比截止到4月20日的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两个数据来综合考量。百度指数能够反映PC端网民的关注度,而微信指数则可呈现移动端网民的关注所在。数据显示,摩拜单车的百度指数为42862,微信指数为745万,排在首位;第二位是OFO,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均不足摩拜的一半。永安行、酷骑、小蓝、哈罗、由你等单车的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均不算太高。共享单车品牌认知度、好感度调查针对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两个维度,速途研究院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获取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5001名受访者中,知道摩拜单车的占到了24.3%,将近1/4,OFO认知度为19.4%,不足1/5。酷骑、小蓝、哈罗、由你等单车品牌的认知度均不足5%,最高的也仅2.9%。用户对于共享单车的好感度方面,摩拜单车再度领先。从用户的反馈来看,OFO极高的损毁率和复杂的机械式密码锁是其屡遭诟病的症结所在。此外,近日发生的儿童骑OFO不幸被卡车碾压致死的恶性事故也影响了OFO在用户心中的好感度。市场上共享单车的厂商甚多,有些受到资本青睐,有些获得了用户的追捧,亦有厂商在边缘垂死挣扎。从上述报告来看,可以预见,共享单车的市场可能也会延续共享出行的逻辑方式,千帆竞逐之下共享单车或将走向强强联合。对于行业而言,市场会通过各平台的调整,朝着更有益、合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共享单车平台需通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方式争取用户关注,整个行业将进入到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中,而用户无疑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