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生公认的不歧视学历,不恶意压分的几所院校!21考研的有福了大侵袭

考生公认的不歧视学历,不恶意压分的几所院校!21考研的有福了

20考研即将接近尾声,341万考研人同场竞技,再加上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岸着实不容易!很多高校的报考人数都创了历史新高,增幅达20%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涨幅甚至达到了100%。这种形势下能考上研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气的是今年却频频传出有学校恶意压低考生初试成绩,好将招生名额留出来接收优质调剂生源,导致很多一志愿考生最终连国家线也过不了。先是宁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0人上线宁夏大学招生29人,竟无一人过线,是学校恶意压分还是考生太差?后来又传出贵州大学恶意压低考生专业课分数,该校文学院传媒学院公布的一志愿复试名单显示只有一人上线,其他考生成绩比较明显的特征:公共课成绩普遍较高,但专业课成绩却普遍偏低。学校想要招生优质生源这本无可厚非,但这样明目张胆的压分未免吃相太过难看,寒了众多一志愿考生的心,也使得后来的学弟妹们在面临择校之时总是无法客观评估。好在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这么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几所院校就是考生公认的良心院校,不歧视第一学历,不恶意压分。1、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一般不接收校外调剂,所以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复试提问采取抽签形式,不存在考官看着你是外校考生就问一堆坑人的问题来淘汰你;抽签编号进行面试,因此考官学生几乎都不认识;初试所占比重较大,初试高分的基本没啥问题;要说它唯一的缺点,那就是太难考了……2、江西财经大学同样的特别保护一志愿考生,专业课不压分,并且题目也不算太难哟。复试也不存在压分现象,专业课书目较多,但考试难度不大,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江西财经大学的面试自我介绍时不允许出现本科院校,老师提问过程全程录像,不存在歧视本科学校不好的考生。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歧视本科双非院校的考生,复试比例1:1.2,而且如果考生成绩都很高且复试表现也很好甚至会考虑扩招;不看成绩单,不问四六级通过情况,复试成绩占比30%;学校官方公布历年真题和历年报考数据,数据全透明。4、暨南大学学校官网公布每年的报录比、真题等信息;初试给考试范围;出成绩直接显示排名,不用在群里猜测自己能否进复试;比较保护第一志愿考生,出拟录取名单前学校会打电话通知到个人,评分比较客观。5、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官方公布公布考试大纲或参考书、每年的详细报录比、考试真题等等,信息绝对透明;不会因为来自双非院校而被区别对待,复试一视同仁,只关注是否挂科和相关项目经历;面试题目全部抽签,不存在看人提问的问题。考研,总体来时还是非常公平的,不能因为几个别院校的不当操作就否定了所有,持之以恒,要相信努力终究会有回报。

其状若脱

这些学校考研没有歧视,根本不给本校生面子,建议收藏!

考研上岸不容易,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可以事半功倍!大家都知道,有一些高校偏向保护本校的学生,但是这些学校考研没有歧视,根本不给本校生面子,建议收藏!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由教育部于 2000年批准试办、 2004年5月24日 批准建立 ,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南大学不歧视双非,不接受调剂,这是妥妥地保护第一志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创建于1917年,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财经学府,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上海财经大学还是经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批准,第一所在香港设立研究生教学点的内地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是非常保护第一志愿,复试提问采取抽签式,抽签编号进行面试,所以几乎考官学生都不认识,初试比重大,基本高分过初试分数线就没问题,身边报考上财的,都赞不绝口,不管是上岸还是没上岸,都认为上海财大十分公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内唯一同时承担“985工程”、“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任务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首批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中国首个研究生院。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网友反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复试会刷掉不少211高校的学生,采取的复试方法是非常公平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成立于1992年,是适应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发展需要,具体负责全校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籍管理、思想教育、学位管理及学科建设的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也是非常公平的,已经上岸的网友反映,保护第一志愿,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调剂;不歧视双非/外校考生,本校生没考好照样被刷;不会以奇怪的“踩雷”方式为由刷双非;拟录取结果有全部公开信息。还有哪些高校招收研究生没有歧视,欢迎大家补充/留言!

黑武士

今年考研学生注意了!这四所大学不歧视学历,成功率还更高

今年考研学生注意了!这四所大学不歧视学历,成功率还更高近几年,考研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2021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更是达到了420多万,可是招生人数却远远低于报名人数,竞争可谓十分大,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上岸率会变低,不仅如此,很多大学招生还存在歧视学历的情况,名校学生更容易上岸,普通学生相对更难,这更是把考研提高了一个难度。不过,也有很多大学招生保持着公平态度,不仅不歧视学历,还保护学生的第一志愿,普通学生和名校学生站在了一样位置,想要考研胜出全靠自己个人的实力,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最重要的是这几所大学的考研成功率还比较高,今年考研的学生可以重点关注这几所大学,调剂也是可以重点考虑这几所大学。一、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作为一所211、双一流大学,学校的实力得到社会的公认,在林业类的高校中,这所大学更是巨头的存在,这所好大学并没有因为学校是名校,就歧视普通院校的考研生,这所大学对待考研生一贯保持着公平的态度,只看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会在乎是否是名校毕业生,在考研界内名声一直都是很不错,学生考研这所大学的成功率也是很高。二、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作为一所985、211高校,学校实力和名气都是响当当,考研这样的重本大学很多人会以为很难,其实不然,这所大学的考研成功率还是很高,在考研界内的口碑也是十分不错,学校无论是对待本校考生还是外校考生,都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学生凭借能力考研上岸,并不存在走后门这一说,对于第一志愿的学生也是比较保护,不会因为学历去看扁学生,也不会去偏向学生,作为一所985大学,能做到如此着实不容易。三、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大学的其中一所,实力是毋庸置疑,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优越,这也就致使这所大学的发展一直很靠前,学生的受认可度也是极其高,这样的大学按理说考研不会很容易,现实却恰恰相反,这所大学的考研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对学生还很公平,学生考研就想上这样的大学,学校有实力又有名气,而且在考研方面厦门大学很公平,不会在乎学生的学历,名校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对待,完全根据学生能力决定考研能否上岸,在每年考研中都是备受学生的青睐。四、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在财经类的高校中名气是响当当,在国内高校中的排名也是很靠前,这样的大学,很难和考研容易联系在一起,可是实际上这所大学考研还是比较容易,比起别的名校要容易很多,而且这所大学考研不歧视学生,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生,都是一样对待,学生笔试成绩全靠能力,面试成绩也全靠个人能力,只要学生有能力,就能考研上名校,而且学校还保护学生的第一志愿,这对于考研生是巨大福利,不会像很多大学一样,因为学生不是名校,就接受了调剂的名校学生。这四所大学对于考研生来说都是非常不错,尤其是对于想要冲击名校的考研生,这四所大学不仅成功率高,而且还更公平,对于考研生来说这样的大学可遇而不可求。能遇上这样的大学不容易,2021考研即将到来,考生要调整好状态,这样才更有利于考研成功。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龙行天

考研院校白名单!考研必看,这些学校不歧视本科!保护一志愿

上期我们汇总了考研院校的黑名单,评论里有小伙伴觉得很气愤,认为不公平;有小伙伴则认为正常,因为考研人数增多,院校择优无可厚非。但无论怎样,考研择校还是需慎重,避免自己辛苦备战却败在学校压分。今天,综合网友经验,为大家整理了考研院校白名单!这些学校不歧视本科,并且保护一志愿,考研人可以参考借鉴。北京师范大学@2020我一定能过cpa三科20届考生,安利最友好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极度保护一志愿,只接收校内调剂,今年我的专业没招满,甚至连校内调剂都没收,可以说是一志愿的福利了。@海甸岛小王子一、老师极其温柔,面试我英语的小哥哥老师还会害羞低头;二、非常公平,从没听说什么蝇营狗苟;三、抽签答题,没有什么奇怪的非专业问题;四、复试时间早;五、复试结束两天就发短信通知结果,不管有没有拟录取都通知,节省调剂考生的时间;六、我们专业不收调剂生(其他好多专业应该也这样);七、老牌985,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没有之一;八、不歧视本科出身。缺点:好不好考见仁见智…上海财经大学@麦克劳林的佩亚诺1.不接受校外调剂,所以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2.复试提问采取抽签式,所以不存在说考官看着你是外校问一大堆坑人的问题来淘汰你3.抽签编号进行面试,所以几乎考官学生都不认识4.初试比重大,基本高分过初试分数线就没问题5.身边报考上财的,都赞不绝口,不管是上岸还是没上岸,都认为上海财大十分公平!缺点:不好考…江西财经大学@上善若咸1.极其保护一志愿我19考应用统计。大家也都知道19应用统计爆炸,出现了一堆大佬。很多学校不仅分数高,而且报考人数都比往年多了好多。这是背景。江财呢,19考研原本计划招生100,结果一志愿上线83,比往年多了近50。但是依旧没满,需要调剂。而统计学院其他学硕专业不能进复试的有近40位。然后就扩招了、扩招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把一志愿报考统计学院其他学硕专业但是没有进复试的学生通通打电话问了一遍,愿不愿意调剂到应用统计。然后根据愿意调剂的人数,加上一志愿上线的人数,加上推免的一位,直接扩招到118人。而且江财,一志愿应用统计和调剂分开复试计算成绩。这样调剂的学生就不用担心复试书没时间看,竞争不过一志愿了。这样一通操作,一志愿应用统计1:1进复试,调剂36人刷掉2个人。真的非常非常保护一志愿了。据说有本校考外校没考上,想调剂回江财,但是江财一个都没收,因为要保护那些一志愿考江财可是没能进复试的学生。2.专业课不压分江财432应用统计,专业课是不压分的,题目也不会很难,只要认真看过几遍书,做过点历年真题,轻轻松松130+。我今年有一个20分的论述不太会,7分的计算题公式用错,还是考了132。什么压分调剂招收985、211的学生,这种操作根本不存在。3.复试也不压分江财应用统计的复试,专业课书籍比较难懂,但架不住人家考的不难。至于英语复试和专业课面试,就更不难了。PS:如果我今年考别的学校而不是江财,就看今年应用统计这个爆炸状态,我估计又是凉凉。孩纸们,选择比努力重要啊。另外补充下,江财专业课面试的话,自我介绍不允许出现本科院校,老师询问的都是专业知识,而且全程录视频,不存在歧视本科出身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ikaela1.不歧视双非、三跨、N战考生,复试比例1:1.2,如果考生成绩都很高表现都很好,会考虑扩招个位数。2.不看成绩单,不问四六级,只交政审表和学位证明3.复试成绩占比30%,部分专业无需笔试(鉴于有伙伴质疑30%不公平)。我想表达一下我的意思: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公平,复试涵盖笔试也不是公平的标准,占比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请大家理性思考,如果面试真的很水很没必要的话,那为什么所有学校都要求有面试呢?ps:好的地域和好的学校往往会少一些暗箱操作多一些公正。复试占比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你的弱项,专心准备初试,毕竟谁也不想考第一名却被刷掉吧4.复试抽签不按成绩排,桌子上放5套题,两次机会抽取,这也就避免了看你是双非故意提问难的专业课和本校聊家常。5.超级保护一志愿!不要校外调剂!除了非全日制的EMBA和会计专硕外不招收校外调剂,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本专业复试没过但是别的相似专业没收满,会打电话让你调剂,然后你就说好好好我同意,齐活!6.学校历年真题、历年报考数据都能在研究生院官网找到,数据透明7.复试时间早,方便调剂其他学校8.学校挺好的,欢迎大家来报考啊~9.难免带有个人观点,请大家理性,谢谢~暨南大学@Pluto实名夸一下我暨!!!先说一下背景:19考研女,河南某双一流,报考暨南大学信科院,初试330排名12综排第8成功上岸,总共招收28个。暨南大学我觉得真的是超级公平的啊!首先考前官网上就会有每年的报录比、真题等等,比起其他很多学校真题都不太好找的情况下,我暨真的是很照顾考研党了。暨大作为一个文科较强的综合性211,理工科的话名气和排名相对较弱,因此如果对学科排名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的话。我觉得暨大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了。拿我报考的信科院为例,我们专业考研,其他院校的专业课书基本上初试两本复试三本,而且均为我们专业公认的天书。而暨大的专业课,初试一本书(模电)复试一本书(数电),考的范围大却不深(这是我坚定报考我暨的另一个原因hhh)。出成绩的话就会直接显示排名,不用去群里猜测自己是否能进复试。好感+1,不过暨大比较不人性化的一点就是复试通知以及复试时间超级晚,以至于暨大复试完以后基本没有学校了,也就是意味着暨大刷掉以后很大程度上面临着二战。复试的话,我们分为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综面(有的院没有单独的英面,看各院安排)。英面只有一个老师,全程笑着跟你聊天,即使我说的磕磕巴巴老师也会尽力引导我表达出我的观点。而且我暨非常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校内调剂一大把哈哈哈。比如我们专业,今年指标写的23个,复试通知下来发现扩招了5个,最后复试笔试前,学姐给我们说,某个院今年没招满,再要我们专业9个人。最后出名单前会给你打电话通知,出名单后我对比了一下初试复试成绩,有好几个擦线逆袭的,也有大佬刷到擦线的。可以说,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们虽然跟你开着玩笑,但他们对分数的拿捏还是很精准的,不会有偏袒也没有不公平。我们专业的话,大家基本上都是双非过去的,我还是个二本学生,但暨大不看出身,更着重于你个人的素质,这点也是非常奶思了~最后,爱您暨大!中央财经大学@黑柯基要变瘦实名安利中央财经大学,理由如下:1.信息公开:考试大纲或参考书、每年详细的报录比、考试真题(在研招办可以买,或者淘宝上买别人的扫描版)、招生计划人数等,这些考研的重要信息全部是公开的。2.对双非的态度:至少在金融院、经济院、统数院等热门学院来说,复试对待学生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不挂科,成绩不差或者有项目有经历,双非背景是不会成为你的短板。但是,双非不会是你的闪光点,你需要付出足够的精力和努力来准备复试,老师们不会刁难你,但你不要自己作死。另外,面试题目都是抽签的,不存在看背景问题目的情况。3.一志愿保护:央财是妥妥的保护一志愿的,因为无论满不满人,招生简章老早就说明了都不会收校外调剂,所有不存在乱压分恶意刷一志愿的情况,安心吧。4.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一般是1.2或者1.3比1,少数专业(如mpacc是2:1),相比较一些2:1,3:1的学校已经很友好了。5.对本校的保护程度:不能说没有(哪个学校没有啊…),但是不高,没什么大的影响,因为央财年年都有刷本校生的案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匿名用户别的专业不清楚,机械工程复试面试五个环节,只有第一个环节可以透露考生个人信息(毕竟你要自我介绍)。后面的环节考生都不可以透露自己的信息,面试老师也不会有你的信息。面试顺序随机抽取,面试成绩表编号为字母,一切靠实力。吉林大学@弥恩作为34所,除了复试时间比其他学校晚,公布结果也慢之外,真的很好因为他不歧视双非,很公平。之所以公布结果慢。是因为老师们尽可能把去复试的人都要了,扩招名额需要一定时间向上级申请~所以吉大不会让你白跑的还有一个是华科,复试面试是抽签,不按照初试成绩顺序,这样就公平很多,全靠你面试的表现!!我是今年考新闻学学硕的,根据吉大往年来说学硕不会扩招的,一共只招生12个,推免了四个,意思我们只要八个统招生。我们一共12个人进复试,很尴尬我排在第九名,那种感觉很难受 给你希望又让你遗憾差一步。复试表现的不太好,结果没能逆袭成功,当天晚上哭了一晚上,这种已经一脚进入985的大门,就差一步,被推出门外的感觉贼难受。一边哭着一边联系自己双非的母校。哭着哭着累了就做了个梦,梦到扩招了,正好把我加进去了,早晨起来苦笑着,觉得谢谢在梦里让我开心一次。急忙做飞机跑回武汉准备参加母校的调剂,却被告知我们学硕竟然扩招了!!!所以真的很谢谢吉大,虽然公布结果太拖拉了,但是最后结果是好的,这漫长的等待过程都不值一提。东华大学@茫小七本人是二战上岸,在19年想选择个安全点的学校,所以选择了东华。关于信息公开,这点是东华很方便的地方,真题不封题,收集起来很容易,前一年刚考的题目晚点也是会发布出来。历年的拟录取名单和录报比也可以在官网上找到。东华比较适合第一志愿报,今年我考的学院是不接受外校调剂,保护第一志愿。说是优先校内调剂,校内不满再校外。但是现在考研热,报的人都足够了,今年我在的院连校内调剂名额都没有了,录取的全是第一志愿的。而且在今年19年人人高分的情况下,不是扩大复试比例,而是增加了录取名额。还保持一般专业1.2,热门专业1.5的比例。并且听说,在复试结束后又多增加了个名额。对于双非的态度,是正常的,因为考的也大多是双非学生,一般也不去收外校调剂,所以没有什么好歧视不歧视的。大家都是一样去面试的,初试分高的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刷的现象,就是看最后总分排名,初试复试直接累加。初试方面,专业课基本不怎么压分的。今年我的专业难度比往年大很多,有三个大题都是半知半解的那种,但是尽量写,最后很也很高,137。其他人也大多在110-140间,往年简单的时候,也看见过有专业课149的大神。但是问题最大的就是性价比吧,因为报考人数还蛮多的,又在上海,东华的专业优势又太集中,所以性价比也就一般吧。择校很重要哦,初试分也很重要,所以希望20的同学们要好好准备吧~考研有哪些名声好的院线,这点东华是符合的,没有听说过很过分的事情,最大的槽点可能就是个校名了。大佬我不知道,但以我的角度来看,东华不算是个好考的学校,我考的是东华管院,下面只以管院来进行讨论。19年管院学硕招的人数普遍不多,但是报考人数很多。打个比方,两三天内有八九位同学,问我管院的专业,并且集中在企业管理、会计学那个大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illyMiller19考研人er已上岸,本科双非,中南财大拟录取排名按照初试500分?复试220分的总成绩排名,于是就会出现初试排名不高的同学逆风翻盘,或者没有准备好复试的同学名落孙山。不过我觉得这个分数分布还是很合理的,给予所有复试的同学二次机会,好好准备都有机会拟录取!初试的专业课不存在压分,而且给分很客观公正,并不注重学生的出身,也没有歧视的现象。只要专业课写得好,不管你哪个学校的几本的,一样能得高分!!虽然书目之类的没有在官网上po出来,但找一找往年考上的学长学姐也能找到参考资料和真题!!复试面试的时候丝毫不觉得被刁难!!抽到小组第一个面,一个劲的傻笑,然后老师的态度也很温柔,问的问题符合专业要求也很有水平。虽然有个老师问我“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什么意思……我一脸懵逼,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于是他也没有难为我,并且问了我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给了个台阶下哈哈哈哈哈中南财大作为一个小小的211,对学生真的很友好!!学费8000,专硕学硕一律8000!还有奖学金按比例覆盖!!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担惊受怕考不上怎么办?学校歧视、压分怎么办?我什么创新都没有大奖都没有会不会很吃亏?东南大学@欧阳双夏东南初试成绩发布的时候会给你一个初试排名,结合往年复试情况就能知道自己大概能不能进复试,有时间给你踏实复习,不能进复试的也给你时间去调剂,可以说是相当良心了1.初试和复试成绩占比50%:复试成绩还有一半是笔试,另一半面试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英语口语成绩,面试的时候英语不用背自我介绍的,上来就开始问问题。面试题目是自己抽题,抽三个回答两个,基本上面试成绩就跟你回答问题情况挂钩了2.非常保护一志愿,现在已经不接受校外调剂了3.想找人找关系的可以歇歇了,你就算老师把你拉到办公室套近乎该刷的还是会刷,考前联系导师也联系不上的_(:з」∠)_4.复试顺序因为有人觉得按照初试成绩排名不公平,于是打乱顺序进行面试(老师们很尊重我们的意见啊)不会问你本科哪个学校,也不用你带成绩单,(当然了如果觉得自己这方面很优秀可以自己写写)总之不歧视双非,老师会重点考察你的学识水平和四年经历.本人19考研,双非院校非双一流,成功上岸,考的是艺术院,面试的时候提了自己母校,发现老师压根不知道我学校在哪……中南大学@全世界最可爱的人我今年刚考上中南,自认为自己考研成功,和择校有很大的关系。1.竞争:长沙市有三所985,所以可能很大程度上分散湖南本地及周围省份如江西的考生。隔壁省的省会武汉好学校也超级多,也大量降低了中南的竞争。其生源大多来自本省周围省份或者北方一些没有985的省如山西,河南,来自我齐鲁大地的人就很少。2.实力985211双一流a类3.名气略低可能也是个优势 我爸妈一直到去年五月份还老说成湖南大学 好多同学不知道它是9854.不歧视双非 我就是个例子5.招生数量多 中南真的算是收研究生较多的学校6.导师的信息详细7.专业课给分高 真的8.不接受校外调剂,你复试的时候就知道这点有多重要了,这些年山大被黑就是因为复试招调剂,压一志愿,中南只能校内调剂当然也有缺点:出成绩晚,出自划线晚,出复试方案晚 复试晚,不公布初试排名,不公布参考书目,很多专业无大纲,不过这都是小事。河南大学@翊哥哥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1.学费便宜(通常是8000),奖学金全覆盖,每个人都有!!2.招生人数多,总人数3300人,生源好的专业会扩招(比如学科语文扩招25人 学科英语23人等等),推免少,只接受收了100多人!3.初始不压分!不压分!真题不泄漏,纯靠实力,很公平!复试不让说本科学校和姓名,相对公平!4.博士点比较多,学硕可以直博!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布较广!5.保护一志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捧一捧清泉今年成功被中科大控制录取,本科双非,复试的时候也刷了很多211的,可见不歧视。除此以外,报考计算机,控制类,信息类专业的考生一般被刷后都有机会调剂到软件学院,软件学院每年统招500+;19年中科大招收了3000名左右研究生北京大学@匿名用户北京大学呀,虽然今年受到翟博士的影响……但是在考研透明度这方面真的做的很不错了,初试成绩不和其他学校一样单个查询,而是官网上公示一张表格,所有考生的成绩都公布在上面。上面包括所有考生的单科成绩、总分以及排名,包括复试成绩以及进入复试的名单都是完全公开的,这方面透明度真的很不错了。而且北大工科类(也可能只是我报考的学院)专业课不压分,并且如果复试没过它会很早给你打电话让你抓紧调剂,校内调剂也很友好。哦对了,北大有个传统(也可能是我考的专业的传统),一般不太筛掉初试第一名,除非第一名明显存在性格缺陷。我就是靠着这一条才上岸的。西南政法大学@不良人答主学法的!实名安利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和未来就读的中央财经大学推荐西政的原因是,老师和蔼不歧视院校出身,这三年来最高分都不是我们本校报考生,加上身边有很多二本师兄师姐逆袭的成功案例。只要学业基础扎实,面试态度不作妖,面试官都会给你机会,加上不用过多担心英语的问题,比重低相信我。推荐中财的原因是,不接受校内调剂加校外调剂,面试官态度真的好,而且复试面试部分是不接收简历的,只为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但是又有单独的资格审查(只5分比重不大),可以侧面反映老师更加关注你的学业基础与态度而非本科出身吧,很多二本院校的来参加中财面试并且成功上岸啊!南开大学@爱在普罗旺斯南开大学。答主是四线城市普通二本的大四学生,一战成功考入南开大学。真的是要好好夸一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了,绝对公平公正,不看你的本科院校,只看实力。面试只有一天,上午审核材料加笔试,下午面试,第二天下午就出复试成绩,速度超级快,不像其他的高校,要等至少一周。一所低调、有实力、有内涵的985211高校,你值得拥有!大连理工大学@zxh大连理工!复试极其公平,上午面试完,直接下午就出总成绩。晚点的也就晚上出成绩,而且保护一志愿。上海外国语大学@凡团子实名推荐上外~19级上海外国语大学MJC已上岸1.复试公平程度:首先就是复试非常公平,所有人匿名复试。面试内容只有专业题目,一中一英,现场抽取,可以准备5分钟左右。不看本科院校,不看本科专业,只看专业能力。对双非很友好~2.保护一志愿:今年新闻与传播专硕是第一年招生,没有招满。可能因为试卷难度较大、采用新的题型,考生准备不太充分,今年国家线又暴涨10分,所以上国家线的人没有达到计划统招人数。复试时对一志愿MJC的同学很友好,只要笔试面试及格就给过了,也没有卡人。而且不接受校外调剂和校内调剂。之前我们推测会从学硕调人到专硕,最后也没有。可以说是很保护一志愿了。3.信息公开迅速及时:上外研招办出通知一向很迅速。初试考完当天就通知了查成绩的时间,而且还提前两天出了成绩。国家线一出,第二天就发布了复试通知和复试名单,让学生可以及早定行程。复试面试完当天晚上就公示拟录取名单,让我们睡了个好觉hhh。东北大学@啦啦啦的哈哈哈东北大学。本科双非跨考计算机专硕,报的是秦分校,和总校统一划线,复试和总校大佬们一起,计算机专硕一共近两百人进了复试。东北大学计算机的复试我觉得主要看复试中的笔试,笔试满分120分,考四门专业课,如果准备得好考个九十多分就可以甩大多数人二十多分了。所以,只要初试分数不是那么靠后,笔试好好复习完全有可能并且很大可能翻盘。面试极其公平,进入复试考场后考生和考官直接没收手机,发挥学院特色写了个分组的程序给我们现场分组。分组完毕后去候考教室里待着吧,上个厕所都会有学长学姐陪着你,而且面试结束的考生不允许再回教室,直接领手机出门。排在后面的考生还要自带午饭。面试的老师有和蔼的,也会有比较严厉的,不过最后大家的得分都差不多,据我所知面试最高分89,最低分72,反正基本不会给你面试不及格的。重庆大学@Jett重庆大学~34所,双一流A类,管理类19考研上岸1.复试占比50%,初试专业课不压分2.复试整个流程抽签决定,包括复试的教室,小组,时间,笔试规范,面试全程录像,且打分老师在6-7个互相监督。老师们态度都很好,很和蔼,不存在压力面。3.所有信息网上公开不接受线下信息透露,推免与统招名额官网进行通知公示,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4.复试时间较早在研招调剂网开的当天or前几天5.面试时不歧视本科学校,不过就面试经历下来92的考生的确比一部分双非考生在科研素养,奖状还有实践方面出色,老师有喜爱也是正常的,不过总体来看是靠本科经历与实力说话。6.并且统招人数也是很有诚意的,经管类专业基本都是两位数在招。当然也有一些雷区,尚在接受范围内1.复试比:管理类复试比在1:1.8左右,属于比较正常的,隔壁经济类比较坑了在1:4左右…2.复试结果:今年因为人数多导致成绩拖了一周才出来,以往是2-3天出,等待结果时间与调剂黄金时间重叠,会加重调剂焦虑。所以重大明确说不反对大家积极调剂(经济类的复试比太高了…),但需要在最后的拟录取进行权衡。3.复试笔试今年加大了难度,导致有初试高分翻车没及格(少数),换个方向也有低分逆袭的总体来讲,报考重大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虽然今年来报考人数飙升,性价比有所下降,不过在985里面仍然属于努力就有回报的~南京农业大学@piety南京农业大学必须有姓名。1.保护一志愿2.专业课不压分3.重点是学校实力强,水平高哇!(南农经济类小透明)西安交通大学@啦啦啦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强推,19考研。在等复试通知时,心里其实对仙交软院心里非常抵触,因为复试通知本来说好那周发,结果等到了下周,出复试安排当天早上八点左右就说出,我们都以为最迟五点之前,可是等到六点也出。大家都以为不出了,就去学习了 但是!七点多出了!更好的是扩招了30人!所以总共可以录取169人!!!本来我就在边缘 这次扩招给了我希望!但是又一个槽点来了,复试从登记到结束竟然要一个周还多!!心里又有点想吐槽。好了,复试完了。等出录取名单,心里很是害怕,但是最后又扩招了!你说棒不棒。也就是说本来计划录取139,最后录取189!全日制!而且复试很公平,只要好好准备,复试成绩不会差。最后,感觉仙交的老师其实很想把我们全收了奈何学校有名额限制,所以真的很良心,没有歧视,初试成绩不说很高,中等的话,复试不作,基本上百分之百录取啊!!辽宁大学@毒药强推辽宁大学 综合性211 属于文科贼强那种 这里补充一下 我说的是在普通211之中 杠精滚!!!最好专业是经济类的其次是法学 然后文科类都不错1.极其保护一志愿 不接受校外调剂(前提是一志愿上线人数达标 )2.也是我最看重一点 非常重视初试成绩 初试高分基本上不会被刷3.复试绝对公平 全程录像 所以完全凭实力来衡量4.出分快基本隔天出成绩5.不需要本科成绩单 不需要准备简历6复试一天之内完成 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四川大学@牛果20考研er,推荐一波川大!老师超和蔼,不管你是找导师,还是复试,还是咨询什么问题,都不会有任何歧视人的意思。ps:我本科是二本学校@Damon-Swift四川大学呀,川大真正做到了校训所说那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复试公平,不歧视双非院校学生。一切以初试成绩及复试表现决定。本校表现不好的一样会被刷。而且,会保护一志愿。以我所在的电子信息学院为例,复试完了会在学院张贴栏出成绩公示及拟录取名单,拟录取按照成绩公示从高到低录取。另外,不用提前联系导师。就算给老师发了邮件,老师回复也比较官方,比如:“好好准备复试”之类的。像川大这样的良心985,真的值得大家报考。尤其是对于我这样本科是双非院校的学生。这里有丰富的资源,优秀的同学。你值得拥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匿名用户必须吹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先放在这:信息透明+不歧视双非本科+公平+复试时间早、出最终录取名单早,哪怕被刷了还有时间调剂,不会一直拖着你(比如某所高校)首先它的信息十分透明,任何你想知道的,它的官网和每年下的招生简介都会说的明明白白,你还有想问的就给招生办打电话,他们也都会告诉你,我查成绩的时候忘记了准考证号还是打电话问的招生办,人家还真就帮我查了,因吹斯汀。其次它的初试只占60,复试占40,对于mpacc这种专业十分友好,复试占大头的又是专业课,面试啊或者复试政治,占的比例真的不大。要求最严的就是复试的专业课,只要复试专业课不合格,不管初试分数多高都会刷掉。然后它复试也算比较早的了,从出复试名单到复试开始差不多不到一周(今年是这样,往年稍微长点),上午专业课,下午政治,当天晚上就出专业课成绩。专业课不合格就不许进入第二天面试了,所以很公平,真的公平啊!!!!敲黑板!然后今年面试结束以后两三天吧就会出成绩,听说往年都是第二天?面试也是非常友好!老师会主动告诉你,不要紧张哦~而且面试的顺序是随机的,也不会去问你本科院校是哪!你自己爱说不说!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歧视双非、二本三本这么一说,以前我咨询师兄师姐的时候,他们也都会明确的告诉我财科院不问出身,让我这种出身差的人很感动。今年报cc的人太多了,本来每年cc的复试是1:1.5,今年学校为了照顾大家,把复试比例调成了1:2,就问你感不感动!总结起来,就是信息透明+不歧视双非本科+公平+复试时间早、出最终录取名单早,哪怕被刷了还有时间调剂,不会一直拖着你南京大学@Alexa Stylinson今年已上岸,参加过复试的孩子表示南大真的是非常公平的了!我是考南大文学院,对其他院系情况不甚了解,所以谈谈南大文学院有多公平。首先,南大文学院的汉文学硕参加统一考试,不同专业的考生考的是同一张试卷(语言学、文艺学、文字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所有考生根据全院排名依次进入复试,虽然考的范围极广、难度较大。但是,南大充分考虑了校内调剂的合理性。比如今年语言学和文字学无一人上线,那就把多余的名额给现当代和古代,这样既保证生源充足,又保证公平竞争。南大不接受校外调剂,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哪怕人没招够,也不接受调剂)其次,南大复试真的很公平。初试与复试比为1:1.2,初试只看英语和专业课成绩(总共400分),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总共300分)。我本科某不知名211,参加复试的时候很担心自己干不过985的大佬们,后来发现一起竞争的同学有双非和二本,大家都很厉害,所以南大照收不误(南大:我狠起来连自己的学生都刷)。面试的时候,老师也很少问你母校的情况,多半是对你个人情况进行了解,语气也非常和蔼,不会给你造成心理负担。最后,南大的拟录取通知也非常人性化,只公示录取考生,未被录取的考生会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尽可能安慰失败考生。西南交通大学@渣子西南交大,19计算机技术。复试84人,录取73人,不招收调剂。专业课只有一门数据结构,上线分数基本都是120-130多。对跨考的还算友好。没问过4,6级,没要成绩单。南昌大学@冶儿实名推荐南昌大学,1:1.2复试,保护一志愿,研究生院随时可能追加名额,替补也有机会上,给分超级公平。无任何黑幕,报考南大,被刷都让你心服口服,就是复试时间比较晚,其他无缺点,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追加:给分超级高,即使你没有入围1.2比例范围也足够让你调剂高性价比双非学校,真的不错。复试给分一视同仁,没有很大的波动,没有保护本校歧视外校的糟糕行为,优宣一志愿上,有名额再给调剂的同学。招生流程完全标准化,及其规范,学校是进全力为同学们创造公平公正条件,真可谓求贤若渴,追求公平的同学可以尽管报,真的是出身一般但很上进的同学们的时代福音(现在这样的学校不多了)福州大学@卖女孩的小火柴福州大学!!刚刚看到有今年上岸的校友推荐了福大,也想来说几句。沿海211,地方好,学校也不错。而且不会歧视双非,很多都是二三本考上来的。而且保护一志愿,哪怕是别人从一志愿985刷下来调剂过去,也会优先一志愿报考福大的,因此不会存在某些骚操作 。(比如刻意压分导致单科或者总分不过线,然后接受985.211的优质调剂生源)厦门大学@李闰颜(本文仅代表考法律专业)本人跨考法硕,本科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国贸,辅修的也不是法律,可以说双非学校而且没有法律基础。17年初试362,排名45,复试第6,总分第10考进厦大法学院。就本人复试来看(初试全国统考,只能看出福建省不压分),不歧视双非,也不歧视二三本院校,老师还很感兴趣你本科专业23333,有同学报了自己的本科专业以后,老师们啥也没问他,就自己几个老师讨论了起来复试内容不奇葩,非常常规,属于那种你复习了就有把握的那种。最重要的来了!有些学校复试比2:1甚至更高,如果复试了没考上就很难找工作了,厦大在我这一年,复试进了80+人,录了60+人!!!天津大学@巴巴罗萨良心推荐天津大学,不歧视本科出身,答主本科双非一本,19考研天津大学教育学已上岸,复试时同屋的小姐姐二本出身,考天大建筑学也上岸啦~华东理工大学@兮兮本人19考研,在去年大多学校压分的情况下,华理分数一如既往,我初试386。我的专业一共录取23个,大家都是普一普二,也有专升本的同学。初试占比50%,复试占比50%,复试包括:听力,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复试分为两组,每个人随机抽取自己的组号和顺序。再是每组第一个人抽取面试的房间号,面试老师当天抽取自己所在组号。公平公正公开!我爱华理!报考华理的小伙伴肯定不会后悔!欢迎各位报考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北某二本学院已上岸。我报的那个学院,复试基本等额,学硕复试没过了,基本都能调专硕。超级保护一志愿。调剂条件倒是贼高。有人说东北农大是最差的211.最起码人家还挂着211的名字。有人说东北农大双一流学科是为了体面白给的,最起码人家挂着双一流名。对,我就是贪图211/双一流名,对于一个四级没过,四非,本科学校常年排名五百多的学校的学生来说,性价比,各位大佬说高不高。中国政法大学@慎独中国政法大学,,就凭他刷了一个法大本校学生和一个211学生(分数差别不大),收了我们几个双非,就必须夸一夸!!学前教育专业,初试没有所谓的压分,都在预估范围内。复试一波操作相当公平,除了笔试答题,面试全程抽签,老师不会故意为难,不会有多余的问题。抽到什么回答完毕就完事了。而且没有学历歧视。也比较看重初试成绩,近两年初试360以上的一个没刷。(相当于,避免了一些高分选手可能面试紧张出现错误的偶然情况吧)专升本的朋友学前跨心理,复试说漏嘴了说了自己是专升本的,担心了好几天,最后初试第二,复试第二,顺利考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音19考研初试成绩专业排名第七,复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三,报考水环学院环境专业,今年复试面试是抽号盲面,面试环节省掉了自我介绍,不准带准考证和成绩单以外的材料进场,准考证和成绩单也是交给门口收材料的老师。打分的大佬们只知道编号不知道学生的具体信息,并且规定不准在面试期间透露个人信息。面试过程可以说相当公平了,看录取结果觉得也没有所谓的“本校保护”,对外校考生很友好,不招收调剂生,适合一志愿报考,想去帝都又比较保守的可以考虑。中国海洋大学@三思20届考生,建议大家报考中国海洋大学,重视复试!并且一点不歧视本科!老师超级好!今年上岸啦!(历好评院校,但是报考的人多。)@一个求上进的学渣渣必须是中国海洋大学啊。海大金专你值得拥有,不接受调剂。初试复试一比1.2,成绩构成一比一。复试全程公开透明,面试之前抽签不按照名次,英语面试抽题,专业课面试所有人是一道题,题目写在纸条上。分三个部分:自我介绍,结构化试题,专业课问题。几乎和老师无交流,每个人答完题就走。没有多余的废话,最重要的是好像每年都会扩招几个,而且海大算是985中好考的了,你值得拥有杭州师范大学@项伟我看大多数人说的都是985211,本学渣说个双非吧。杭州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不接受校外调剂。今年进复试的人数等于招生人数。只要过国家线就有学上,不过会从视传刷3个自愿调剂到装饰艺术专业。去年和今年都是这种情况,但是明年就不一定了,毕竟报的人每年都增多。缺点:初试专业课稍微压点分,想考高不容易国防科技大学@彭三国防科技大学保护一志愿985双一流,电子信息类全国第一梯队,计算机软件全国第一!不压分、不看出身、只看硬实力!你要不要来?还真应了那么一句话,越是有名的院校,越没有歧视,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笑到最后,各位21的小伙伴,要加油了!另外你还知道哪些学校“善良又好考”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正乞儿

考研院校“黑名单”起底,你心心念念的大学可能根本看不上你

考研院校“黑名单”起底,你心心念念的大学可能根本看不上你有消息称,虽然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上岸很难,但因为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考研人数仍会持续上涨,今年也可能将会是接下来几年中最好考的一年。距离21考研也只剩200天左右了,相信正在备考的童鞋也都有自己的目标院校吧。还没有最终确定报考院校的考生也到了该考虑的时候了。很多同学,一说到选择报考院校就不自觉地头大,既怕目标太高,一年的努力白费了,又怕目标太低了,心有不甘。更怕自己在报考时踩了坑:学校恶意压分,调剂都没机会;本科院校不好被歧视;复试时间太晚,错过调剂机会;复试比太大,竞争惨烈等等。针对大家的这些担心,之前我已经帮大家整理过一些相关内容,比如考生公认的不歧视学历,不恶意压分的几所院校!21考研的有福了,也整理过一些复试比超高的院校,比如这些院校堪称考研战场的“绞肉机”,复试比吓人,报考请慎重呀,也跟进过一些考生反应有压分情况的院校,比如宁夏大学招生29人,竟无一人过线,是学校恶意压分还是考生太差?今天再为大家整理一波,这些院校可是上过很多考生的“黑名单”的。俗话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得好,不如选的好。其实还真有这么回事,假如你今年选择宁夏大学,你可能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1、初试压分疑似宁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宁夏大学2020届考研成绩公布时,报考该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多个学生质疑专业课811中国文学考研卷故意压分,以招收调剂生,校方多次发声明称核分无误。近日,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一志愿上线名单公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0人上线,工作人员回应:0人上线是因考生分数没达标。其实压分情况每年在二区院校并不少见,但是宁夏大学这个操作的确太过了,把专业课压那么低,让这些学生都无法调剂从而引起学生的公愤,吃相太丑了。西南交通大学(史论、理论、中国文学)天津师范大学贵州大学2、歧视本科院校疑似兰州大学疑似歧视本科院校,【歧视本科院校】很明显就是看重调剂生中本科为985或211的同学。其实也无可厚非,在正规规则内,看上去还是很靠谱很公平的,如果你你的本科院校不好,要特别注意复试表现,特别是专业课在面试时的表现。如果不是专业课特别突出,双非院校的学生成功率很小。3、复试时间太晚或拟录取名单公布太晚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今年的复试时间是比较晚的,不知道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还是年年都比较晚。复试时间晚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下,如果院校每年的复试时间特别晚,在不是特别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先参加调剂,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西南大学今年这种情况就会导致部分落榜同学想要参加调剂的时候,其他学校基本上早就调剂完啦。华南师范大学今年的拟录取名单公布时间相对较晚,其实这种情况恶心的,会造成那种情况呢?众人挤破头难进的211名校,这25人竟集体放弃研究生录取资格,造成有些学生提前调剂走了又被一志愿录取而调剂院校不放人的情况。公布名单这么晚,学生从复试完到公布名单这段时间很煎熬,不太有把握的同学又参加调剂。4、不保护一志愿考生网曝广西师范大学要求调剂生和一志愿同一天参加复试,这种操作对于一志愿考生极不公平,虽说想要招收985/211院校毕业生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这操作未免吃相难看。5、复试比例过高每个学校甚至每个专业的复试比例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都是1:1.2-1:1.5这个比例之间,只要不超过1.5:1,可以默认是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今年也存在一些学校复试比例过高的情况:天津大学会计硕士,统招28人,然而进复试有319人,差额复试比为11.4: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硕士招27人,进复试248人,差额复试比9.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笔译(全日制)录取13人,共有115人进入复试,复试差额比近9:1。详见《这些院校堪称考研战场的“绞肉机”,复试比吓人,报考请慎重呀》一文。此前,教育部曾披露,今年硕士研究生将扩招18.9万人。现在已经是6月份,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几经进入了收尾阶段,从目前的各方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最终的招生人数与计划招生的111.4万应该不会相差太大。这是研招史上首次招生人数突破百万。算说今年招生人数是历年最多,但今年的报考人数也是史无前例的340万人。即使超过百万的录取人数,落榜人数依然有210万之多,因此,想要上岸依然压力很大哦。总的来说,考研还是非常公平的,但是随着各校之间生源竞争日益加剧,难免有些院校剑走偏锋。大家除了要选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符合自己预期的学校和专业外,还需要擦亮眼睛,谨慎择校,避免一些神坑的学校,在一年时间内“一战成硕”。

踉位其空

听说大学有鄙视链,其实中国学历也有鄙视链,是我不配了

学历重要吗?答案或许因人而异。学历低并不耽误马爸爸成为你的爸爸,也不影响老罗跟你“交个朋友”,显而易见,学历并不等于能力,是人才在哪都能发光。但,如果当官方把各位人才按学历明码标价了,又似乎冥冥之中证明了什么。# 学历不一定被歧视,但却存在“鄙视链”#学历#近些年,诸如“央财硕士,因毕业于普通本科遭领导坚决辞退”、“ 非全日制学历遭受‘就业歧视门’”、“ 海外留学生被985应届生碾压”此类消息不绝于耳。坊间甚至流传着一个中国学历“鄙视链”:双一流硕士>双一流本科>北美本科>北美硕士>英国本科>英国硕士>澳洲硕士>澳洲本科>其它看到这个链条,不禁心疼澳洲留学生,出国溜了一圈,归国仍是弟弟。听到这,国内双非院校的硕士生和本科生怕是坐不住了!闹到最后,连个姓名都不配拥有!有人说这是歧视,有人说这是公平。无论如何,虽说学历不完全代表能力,但却是一道真实存在的门槛。# 双一流硕>双一流本>双非院校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中,内地共有10所高校上榜,猎聘网曾就此做出了详尽的数据分析。这十所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年薪集中在10-30万间,清华大学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年薪可达50万+。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企业更愿意给双一流的学生开出高价。此外,关注历年的秋招数据同样不难发现,相较之下,大厂们也更青睐于985/211高校的高学历求职者。网易秋招网申量排名前五的高校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硕士、博士占比97.9%;985、211高校学生占比82.4%。OPPO收到的46000+简历中,3000+是研究生学历。网申量排名前五的大学是: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网申前五院校都是985、211,研究生学历占了一大半,可想而知最终的offer发放情况。企业更倾向于双一流吗?对此,早前安徽卫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节目中,前人事经理小米就直言,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并表示这非特例。(虽然这位所谓资深HR的言论不能代表所有,但也可见一斑)# 美国本科>美国硕士>英国本科>英国硕士>澳洲硕士>澳洲本科不仅国内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所谓的鄙视链,海归留学生同样受到如此的困扰。首先为什么英美的本科高于硕士,这一点是与国内有差别的,这主要是由于,国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只要一~两年,且相较于本科更容易申请。以美国为例。本科相对比较难进,单单英文水平一个方面就能刷掉一大批国内学生;另一方面,美国本科学费高昂,也从客观上为很多学生设置了阻碍。而相较之下,美国硕士的申请就容易很多,一般情况下GPA3.5以上就能申请到不错的学校。而且,美本的学制为四年,硕士只有两年,从时间上也增加了本科的含金量。与美国相似,英、澳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也较短,通常只要一年(我们所说的一年硕),最长两年。同时,澳洲相对英美来说,知名院校少,很多HR甚至没听说这些大学,很容易先入为主地将其归类为不入流的野鸡大学,就很难得到公正的对待。(心疼澳洲留学生一秒钟)# 全日制硕>非全日制硕>一年硕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估计很多人有话要说。读了“非全”的学生会觉得被错付了,而全日制的同学又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从2016年9月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取代曾经的在职研究生,开始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和全日制研究生并轨。同时教育部明文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学历学位证书应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在社会公众以往的认知里,非全日制研究生依然是“水货”。国企央企利用系统后台剔除“非全”申请者、中石油长庆油田公然毁约、多地住房及落户补贴不包括“非全”毕业生……种种歧视引发热议。在很多企业眼里,“非全日制”四个字跟“成人自考”颇有几分相似,是考不上全日制学生的被迫选择。单单一个“非”字,让一大批学生陷入了尴尬。与之类似的,另外一个备受争议的研究生学历就是“一年制硕士”,网上甚至有人专门制作了“美国大学最水硕士的排行榜”。在很多人眼中,一年制硕士约等于“混学历”的代名词。相较于普遍在校两三年、毕业还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检验的内地研究生,这种仔细算下来不过几个月时间的学制目前尚且遭受招聘市场的普遍怀疑。诚然,无论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一年制研究生”,含金量都远不及同一层级下全日制研究生,这一点已经渐渐成为公认。# 写在最后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资料,因所谓的“学历鄙视链”而遭受差别待遇的例子比比皆是,让人不禁替一些优秀的学生感到惋惜。这实际上与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相关,正如任正非在高校座谈上所说:“我国每年有七八百大学生毕业加上中专生大约有一千万,聪明人很多,如果允许差别化教育,就会姹紫嫣红。一二一齐步走同质化就缺少活力,不易产生天才。”是目前的教育现状让很多本该大放异彩的学生放错了位置,从顶端落到了鄙视链的底端。也是长期累计的模式和观念,把学历分成了“三六九等”。很无奈,这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且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而作为求职者,我们能做的,只有一边调侃是我不配,一边默默地去搞懂游戏规则。#你觉得学历真的重要吗#

赤壁下

考研院校“白名单”了解一下!不歧视本科,保护第一志愿!

昨天傻傻发布了文章《官方:今年研究生招生111.4万!考研院校报考“黑名单”,21考研择校需谨慎!》公布了择校“黑名单”排行榜,没有看到的同学请抓紧时间看看哦,今天傻傻为大家整理一些择校白名单,择校避坑指南,值得收藏!择校基础指南其实,今天能进傻傻这则白名单的高校有几个显而易见的特征:①保护第一志愿;②不压分;③排名公开;④公平公正,不歧视本科;⑤信息公布及时;就这五条,高校只要占一个,学生们不会在网上吐槽的。可偏偏就有高校一条都不占,例如前天我们发布的黑名单高校。下面傻傻就好好为大家唠叨唠叨:1保护第一志愿以下信息全部是网上网友提供哦!如果出入有偏颇,请“笔下留人”哦!所谓保护第一志愿无非就这几种操作:不接受校外调剂/接受校外调剂但调剂名额不占一志愿录取名额/接受校外调剂但优先校内调剂/一志愿加分。不接受校外调剂:暨南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先说暨南大学吧!不接受校外调剂,保护一志愿,复试公平公正,不看本科出身,更注重个人综合实力。@Pluto实名夸一下我暨!!!先说一下背景:19考研女,河南某双一流,报考暨南大学信科院,初试330排名12综排第8成功上岸,总共招收28个。暨南大学我觉得真的是超级公平的啊!首先考前官网上就会有每年的报录比、真题等等,比起其他很多学校真题都不太好找的情况下,我暨真的是很照顾考研党了。暨大作为一个文科较强的综合性211,理工科的话名气和排名相对较弱,因此如果对学科排名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的话。我觉得暨大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了。拿我报考的信科院为例,我们专业考研,其他院校的专业课书基本上初试两本复试三本,而且均为我们专业公认的天书。而暨大的专业课,初试一本书(模电)复试一本书(数电),考的范围大却不深(这是我坚定报考我暨的另一个原因hhh)。出成绩的话就会直接显示排名,不用去群里猜测自己是否能进复试。好感+1,不过暨大比较不人性化的一点就是复试通知以及复试时间超级晚,以至于暨大复试完以后基本没有学校了,也就是意味着暨大刷掉以后很大程度上面临着二战。复试的话,我们分为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综面(有的院没有单独的英面,看各院安排)。英面只有一个老师,全程笑着跟你聊天,即使我说的磕磕巴巴老师也会尽力引导我表达出我的观点。综面是按排名面试,每个学生的时间都在20分钟左右。进场之前超级紧张的,进去以后十来个老师都非常和蔼,笑着跟你打招呼、甚至还会开玩笑,一点都不紧张了好嘛!背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完全放松下来了。老师们问的问题也都很简单,都是本专业常识性问题。二十分钟很快,聊会天就过去了。而且我暨非常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校内调剂一大把哈哈哈。比如我们专业,今年指标写的23个,复试通知下来发现扩招了5个,最后复试笔试前,学姐给我们说,某个院今年没招满,再要我们专业9个人。最后出名单前会给你打电话通知,出名单后我对比了一下初试复试成绩,有好几个擦线逆袭的,也有大佬刷到擦线的。可以说,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们虽然跟你开着玩笑,但他们对分数的拿捏还是很精准的,不会有偏袒也没有不公平。我们专业的话,大家基本上都是双非过去的,我还是个二本学生,但暨大不看出身,更着重于你个人的素质,这点也是非常奶思了~最后,爱您暨大!上海财经大学@麦克劳林的佩亚诺1.不接受校外调剂,所以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2.复试提问采取抽签式,所以不存在说考官看着你是外校问一大堆坑人的问题来淘汰你3.抽签编号进行面试,所以几乎考官学生都不认识;4.初试比重大,基本高分过初试分数线就没问题;5.身边报考上财的,都赞不绝口,不管是上岸还是没上岸,都认为上海财大十分公平!缺点:不好考…接受校外调剂,但是调剂名额不占一志愿录取名额的院校如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一志愿加分的院校上海材料研究所:第一志愿学生加5分。原文链接:http://www.srim.com.cn/career.aspx?ID=2此外研友反映的保护一志愿的院校还有黑龙江大学、潍坊医学院据不完全统计,保护一志愿的还有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河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东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昌大学、福州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等。2不压分压分这个问题真的是大大的坏。例如今年宁夏大学,真的太坏良心了,他直接让报考他们学校的学生连调剂资格都没有。哎。。研友最近也反映了一些不压分的院校: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此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看网友怎么夸下南昌大学吧!@冶儿实名推荐南昌大学,1:1.2复试,保护一志愿,研究生院随时可能追加名额,替补也有机会上,给分超级公平。无任何黑幕,报考南大,被刷都让你心服口服,就是复试时间比较晚,其他无缺点,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追加:给分超级高,即使你没有入围1.2比例范围也足够让你调剂高性价比双非学校,真的不错。复试给分一视同仁,没有很大的波动,没有保护本校歧视外校的糟糕行为,优宣一志愿上,有名额再给调剂的同学。招生流程完全标准化,及其规范,学校是进全力为同学们创造公平公正条件,真可谓求贤若渴,追求公平的同学可以尽管报,真的是出身一般但很上进的同学们的时代福音(现在这样的学校不多了)其实呢,压分不一定不好,不压分也不一定一定好,还是适度比较好。过于压分,调剂困难;完全不压分,复试线过高导致竞争激烈。还是得靠自身的真本事说话,实力才是硬道理!3排名公开有些院校不公布专业排名,考研成绩不透明:不过也有不少院校考研过程成绩,公开公正,不仅包括初试成绩各科得分,初试成绩的排名,还包括复试各项得分,复试成绩排名、总分排名以及拟录取情况。1.南开大学:复试公平公正,不看本科出身,只看个人实力。很快就会公布复试成绩。2.浙江大学:招生信息透明度高。复试公平公正。还有研友反映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等。4公平公正,不歧视本科在考研圈里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无论是跨校考研,还是复试考研调剂,有些院校会对本校的考生更“照顾”。但仍然有很多院校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刷起自己人也绝不手软。例如: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等。四川大学@牛果20考研er,推荐一波川大!老师超和蔼,不管你是找导师,还是复试,还是咨询什么问题,都不会有任何歧视人的意思。ps:我本科是二本学校@Damon-Swift四川大学呀,川大真正做到了校训所说那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复试公平,不歧视双非院校学生。一切以初试成绩及复试表现决定。本校表现不好的一样会被刷。而且,会保护一志愿。以我所在的电子信息学院为例,复试完了会在学院张贴栏出成绩公示及拟录取名单,拟录取按照成绩公示从高到低录取。另外,不用提前联系导师。就算给老师发了邮件,老师回复也比较官方,比如:“好好准备复试”之类的。像川大这样的良心985,真的值得大家报考。尤其是对于我这样本科是双非院校的学生。这里有丰富的资源,优秀的同学。你值得拥有!5信息公布及时信息保密,不用考生透露个人信息广东财经大学不需要提供个人简历,直接抽签答题等等。出线早,复试早,出成绩早,公布信息及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线早,复试早。初试成绩占比大,看重科研实力。复试完不到24小时就能出成绩。上海外国语大学:复试非常公平,保护第一志愿。信息公布迅速及时,复试完当晚就公示录取名单。华南师范大学:复试时间晚,但是为了不耽误大家调剂,在调剂系统开放前就打电话给没有通过的学生。(良心院校)以上提到的一些学校,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主观色彩,不完全准确,仅供大家参考哦。总之,择校这件事情上,要尽量避坑的同时,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匹配与自身能力相符合的院校。

足兵

大学真有“鄙视链”存在?别拿这个说事,不凭本事,注定走不远!

大学鄙视链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高考生甚至为了挤进"985、211"亦或是清北,不惜复读三载,毕竟对于大学在读生来讲,学校就是学生的金字招牌。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大学鄙视链的基本构成。清北——顶尖学府在很多人观念里,考上清北就等同于成功、高新和名利。每年争抢各省高考状元来保证它优秀的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学术活动、深造交流项目都向世界顶级看齐。清北的学生以智商、思维、学习能力碾压众多学生,高效、自律到几乎变态。在这里你会发现,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一流的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更多的名牌效应和优质资源,让人离“成功”更进一步。普通学校出身的同学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收获的一个面试机会,清北学生手到擒来。还有清北校友会的优质资源也令人神往。985>211诸如复旦、上交大、人大、浙大是鄙视链的第二梯队,同时实力也不可小觑,虽被清北踩在脚下但碾压211院校还是绰绰有余,虽然都是重点本科,但所有的985都是211,211却并不都是985,毕竟一个是世界先进水平,一个是中国境内重点。双非普通一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甚至有时候211、985的毕业生比起一本学生来未必能力更强,但是就因为“985,211”这样的头衔他们毕业时的机遇就比普通一本更多,普通一本很多学生距离211、985可能是多错了一两道选择题,或者填报志愿失误。这些人往往不甘平庸,名校情结泛滥的大多数人会通过考研来完成当年的名校梦。可有一个悲哀的事实是考研究生的学生中,如果两人水平差不多,很多大学一定会优先录取211、985的,而非普通一本,毕竟名校还是要保证自己的招牌,每年要统计生源比例。二本二本院校以师范、理工、农业类大学为多,整体学风学识不怎么好是公认的,图书馆自习室只有考试前人满为患。学生为没有沦落到三本而庆幸,也就滋生了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沉浸于舒适区,从来没付出任何行动和努力。三本>专科一提到“三本/专科”,多数人最先联想到的是游戏、挂科、补考、逃课、作弊……智商低、自制力差或许就是这里的学生被就业单位歧视的最大原因,这类院校的部分学生家庭背景还不错,毕竟很多专业学费高的吓人,因此一本学生为本科学生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学历无用论”是这里最好的鸡汤。鄙视链一直存在,但是别拿这个说事,如果不凭本事,无论是谁都注定走不远也走不!第一,要承认和尊重“985、211”高校的地位。任何所谓等级的划分,都是历史和现实综合作用的结果。努力的人应当获得更优的平台和资源,同时这些名校也承担着更大的引领、回馈社会的责任;第二,读更好的学校不具有鄙视差学校和那些学校师生的正当性。学生们都应该明白,学习越多越要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如果因为上了好学校你就能嘚瑟,那么你的格局也太小了。第三,较差学校的的同学也不必悲愤。不要沉浸在现状并感到难过。接受它,承认自己高考没有全力以赴或者自己天赋不足。你把它太当回事,到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是个笑话。你要做的,无非就是八个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四,社会确实很认学历。然而,学历最主要的作用是敲门砖,即社会第一次评判你的依据。但进入社会后,如果总拿学历说话,不凭本事,这也走不远。别让学历成为你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更别让高考成为你一生中的巅峰。别让歧视链主宰你,在大学鄙视链这条路上,所有人都在被鄙视,清北的也不例外,大家希望高于别人,却又匍匐于他人面前被他人鄙视。归根结底本科学历只是对前不到20年人生的一个总结,而人生是一场长跑马拉松。至于鄙视链这种东西不过是人们虚无的一种优越感而已。名校出身眼高手低的不是没有,普校出身逆袭成才的也大有人在,学校不能完全代表个人的能力;学校好不是你沉浸在舒适圈里不努力的理由,学校不好也不是你放弃自己掩饰懒惰的借口。无论何时都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是唯一要做的事情。

女儿国

考研复试不看重“出身”的良心院校盘点,有你报考的大学吗?

2020年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相信很多感觉考得不错的考生已经开始准备复试了。但根据往年的统计数据,一些本科就读院校一般的考生在复试中总会“吃亏”,特别是报考名牌大学的一般院校本科生每年在研究生复试中被“刷”得非常厉害。也就是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复试中会对考生的“出身”非常在乎,于是一些双非高校(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考生在复试中出局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是不是所有高校在研究生复试中都非常看重看考生“出身”,是不是所有院校都会“歧视”双非院校的考生呢?当然不是,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下国内研究生复试不注重考生“出身”的6所院校。1.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为重庆市市属重点高校,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西南政法大学对报考法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基本只看初试成绩,坚持“成绩第一”,只要你能过线并且成绩够高就一定会被录取,其面试简单并且对英语要求不高。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由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内公认的仅次于中央财经大学的财经类高等学府。上海财经大学在复试中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考生,同时规定初试成绩占到最后总成绩的80%左右;且上财的研究生复试的面试官都是现场抽签决定的,因而非常公平公正。3.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以海洋学科为特色的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大学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其海洋经济学享誉全球。中国海洋大学的复试严格按照考试章程,专业课面试时统一采用纸条答题,并由老师实行封闭批改,既能保证公平公正,又能让结果由原可查。4.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直属于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华侨办,位列双一流大学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暨南大学历年在研究生录取中保护第一志愿考生,基本不接受校外调剂,在复试中注重学对考生个人素质的考查,不会考虑考生的本科院校出身。5.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并称中国外语类院校的“双峰”,位列双一流大学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复试非常公开、公平,力保第一志愿考生,且考试当天就出录取名单,外来干扰因素全无。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特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复试中打分客观公正,并且初试成绩占的比重极大,只要分数高基本不会被刷。

道绰

优秀硕士出身仍倍受歧视,坎坷难行,靠努力打败天资到底有多难?

文:猫眼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文章开端先辟个谣,经考证爱迪生的原句仅仅只有这半句,后半句的“这1%更重要,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是后人在为爱迪生作传时加上的。前半句着重强调勤奋,而后半句更重天赋和天资,那么为什么后人要加上这句话并且加上后能让更多的人信服,我们以例来说。01《令人心动的offer》经过第一季的发酵第二季也更吸引大家的关注。尽管这节目让不少人深感自卑,尽管它的职选门槛万里挑一,但是仍让不少观众津津乐道,看得目不暇接。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对理想世界职场的所有的幻想,也满足了大众可以窥伺“神仙”中人并且有强代入感的渴望:如影视剧中一般干净、整洁、大气上档次的办公环境。优秀的不似凡人般的神仙领导和神仙同事,精彩而多姿的办公生活。这些无一不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目眩神迷,为之向往,但是同样职场的残酷性在这样的地方也分外的明显。这一季仍旧还是律师职业,他们的求职地点是国内最顶尖的律所之一,上海君合律师事务所,连续八年被国际法联盟评为“最佳律师事务所”能在这个地方任职,不提其他起薪就是月入2万,所以这简直就是学法律的学生梦寐以求的任职地方。而能来此处的毕业生无一不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神仙”。一如第一季节目组的竞选名额八人,最后留下两人,因此竞争算得上格外的残酷和激烈。从面试开始当学员一一报出学历,大家更是啧啧有声:国内顶尖公认法校的五院四系,中国政法,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接着还有乔治城大学,甚至斯坦福大学……果然无一弱者,而在这么多优秀学员中有一位是略有不同的,就是29岁的大龄硕士丁辉。02丁辉的入场略微偏后,前面是才貌双全的李晋晔和简历吓人的斯坦福硕士生王骁。到了丁辉这里即便他研究生仍是华政,依然逊色几分,更务论他的本科不但是普通二本更非法学专业,看到这里不禁让几位面试官眉头一紧,直言不讳道:“如果正常筛选,他的简历是没有机会出现在这里”而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丁辉被大家认为是这众神仙中,唯一的凡人逆袭榜样。接下来针对面试官提出的“为什么以二本非法专业,突然选择了考取法律硕士?”丁辉的回答更加证明了凡人逆袭和接地气的表现。三个缘由:1.毕业后的销售工作遇到瓶颈,无法突破。2,律师职业的地位高,而且法考不用考数学。3,向平时轻视女朋友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些话足够坦率,而且也更贴近大众的心思,这就是普通人努力和往上攀登的动力呀,很真实,所以当面试官为此一怔后也露出了些许笑容,当然他们也知道这背后要付出多少的努力。但是接下来又有面试官发问“其2015年10月辞职,2016年9月考入华政,这一年的空白期在做什么”“准备考研,背水一战”听到这番答案无论是观众还是面试官瞬间又有触动,因为最初当丁辉初面试时就已经留下了一个关于“裸辞”的巨大争议。为了参加节目为了面试君合,他直接辞掉了上一份还算不错的律师所工作,裸辞加上这次考研的孤独一注,让面试官对选择他更加的慎重。而这也引发了撒贝宁等观察员暖心起下“背水辉”的外号,“背水一战”似乎也是意味着普通人逆袭的巨大惨烈,就像他所说的“无论是面试君合还是当初考试作为一个不显眼的普通人也只能放下所有倾尽全力,去争取那万分之一的可能,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坐在这”而面对这样的回答,面试官很诧异也带着劝意道“人生总是背水一战,真的很苦,同时也会让别人很苦”最初听到这些话总是觉得面试官带着歧视和高高在上,但是越往后越明白其实这番劝解是有道理的。初面试毫无疑问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的是他的年龄偏大和其本科非法律名校出身,这点问题是面试官对他的迟疑但是也是大众对他报的不平,为什么学历要这样重要难道不该看能力?也许是节目组的需要更希望是丁辉的执着打动了面试官,所以丁辉也有幸成了这八人中的一员。03接下来他们开始了第一轮的考核,因为上面两处要点他的年龄和非法本名校专业,因此从简历里筛选毫无疑问的是他的简历垫底。但是第一轮的考核对他来说是很有利的,因为是课题实操,针对具体案例对客户提出完整的法律建议。八人中丁辉在读研期间便实习过两次,毕业后从事了一年的律师助理工作,所以这种考核对他来说不在话下。果不其然,丁辉在拿到题目后就可以非常熟练地进入状态,有条不紊,信手拈来,所以看到这里无论是观察员还是各大考官都对其有着细心。果然不负众望丁辉成了首批完成任务的学员,而且他的回答有理有据,相比较其他人已经非常完善,本来都被预估这是头名了吧。结果却因为署名处写错了公司名称,一字之差,前功尽弃,在这里考官们也是瞬间好感转逆。这次考核本该第一的丁辉又垫了末位,对于已经有实战经验的丁辉,毫无疑问考官们的要求更高一些,但是也让很多看客升起不平之心。第二次考核是场辩论,辩论主题“以公司领导该不该让员工喝酒拿到单子”,分别以公司方和员工方展开辩论。丁辉恰好是员工方与李晋烨,瞿泽林,王颖飞对战其他四人。在实战上又是丁辉做出的分配号召组员分工协作,以“法律”和“事实”两部分分别来战。第二天的辩论紧张刺激,大家唇前舌战,但是毫无疑问丁辉在其中表现算得上出色,反击迅速重点抓的也相当到位,直到赢的辩论,大家也认为其表达和应变是相对来说最好的。这时候观众和其他人也认为这次的最优辩手非他莫属了,但是最终四位律师选择了瞿泽林。因为他有经验他有过实践,这个结果让丁辉很是沮丧也让很多观众都为他开始抱打不平。因为普通人的逆袭是何等艰难,这样一个普通人的代表能跟他们这些天之骄子站在一起真的付出太多了,而且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秀,但是为什么仍然要面对这样的“歧视”?大众觉得四位律师面试官歧视丁辉,认为这是对他的巨大不公,也是学历和能力的巨大争议,认为这样放能力而重学历不应该。04那么为什么这些优秀的公司会这样重视学历?以丁辉为例他的本科非重点院校的法律专业所以跟本科就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比起来,他的基础一定不够牢固这是必然,所以简历在初筛时非法考研不予考虑。接着回到文章最初为什么后人加上1%的灵感更重要,因为就如丁辉的全力以赴破釜沉舟换来的机会不过是其他有天赋人的按部就班,轻松顶达,所以考官会担心未来当压力越来越大时这样的丁辉能否胜任,所以每次考核对他的要求也会更高。我们再来谈谈学历和能力,其实并不冲突,很多人认为名校生就是考试机器是书呆子那真是大错特错,大部分名校生意味着记忆力,领悟能力,学习能力,专注能力都是超过常人的,所以他们才能一骑绝尘,这是天资。就像龟兔赛跑一样,乌龟只能趁兔子睡觉时才能超过它,但是当面对同样的一只卯足精神的兔子,它怎么能赢的比赛?能力是通过后天训练而来,就像丁辉他的能力来源于他的阅历和他的经验,他有过实操的经验所以能赶在前面,但是当这些可怕的后辈同样开始慢慢适应环境开始经历时他又有几分胜算?为什么考官不断在强调他的年龄因为同样以五年为期,那些95后精力和体力都是最强状态而那时候的丁辉已经走了下坡路,加上天资的差距,五年之后又该如何立足?看节目很心疼丁辉,很多人也觉得这是对普通人逆袭的不公平,但是不得不说其实考官们的考核从长远来看才是公平才是更有道理,说起来残酷但是这就是真实。对于爱迪生那样的人来说,对于这些五院四系的学生来说他们周围都是这等段位的人物,所以他们认为天资不算什么努力才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普通人呢?所以看到差距承认差距这并不可耻,被别人要求更高才应该更欣慰,因为只有远高过那些天资者数倍的要求和努力才能有可能追上他们,因为丁辉最开始就是这做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很苦的,但是没有这些苦他连巅峰一战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未来想要获取和他人一样的机会就要更苦更严更努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也是生存大道。所以不要着急的喊不公平,喊歧视,好好的认清楚想清楚你要参加哪一条赛道,你是龟还是兔?如果不是兔面对再多的苛责都不是错,咬紧牙一直往前走。丁辉很不错,他已经给自己赢下了很多过去可能无法想象的优越境遇,所以不管他是否能留在君合,未来也一定能闪耀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普通人学习,同样他的遭遇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审视,残酷人生等你来战。(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