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工科硕士研究生考公务员,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北极光

工科硕士研究生考公务员,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就业季,每年的这个时候既是忧伤的,又是辛苦的,忧伤是因为相处多年的同窗要各奔东西,辛苦是因为每天都在忙着找工作,忙着给自己下一个人生阶段有一个更好的安排。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同样也面临着这些问题,只不过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面临的是读博、考公务员和就业。对于工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说很多文科生都很羡慕工科生在毕业时,能够很容易、很难顺利的进入工程单位,而且用人单位给予的福利待遇也非常的高,同时一般工科硕士研究生都是能够顺利的进入国企,因此这是很多人所羡慕的。但是殊不知很多工科的硕士研究生其实很不想进入工程单位,因为一旦进入这样的单位几乎一天24小时的时间都交给了单位,加班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甚至休息的时间也很少,再加上是在户外作业,因此很多工科的硕士研究生真的不愿意去这样大的单位。此外,如果选择读博的话,依然面临着毕业的问题,尤其是我们都清楚的是没有一定的天赋和努力向您获得博士学历真的很难,很难,所以读博这条路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考公务员或许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有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很多的大学生表示不理解,既然读研是为了考公务员为什么不在大学期间考呢?因为研究生学历的考生相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一方面是能够报考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岗位,这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竞争的程度,通过率相对高一些;另一方面是以硕士研究生学历进入公务员队伍是可以享受到副科级待遇的,这在福利待遇上更有保证。而且如果你只是需要过一个安稳的生活时 ,那么公务员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我的大学同学毕业时考到了他们老家的组织部,一个月基本工资是3000左右,但是加上住房公积金以及过节的一些福利,折合算一下一个月的收入在6000多,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工资水平了。总之,对于工科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公务员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很不错额选择,有足够的时间,有稳定的生活,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和照顾父母上。

鬼娃咒

这5大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不好就业,硕士毕业“钱”途无量

高考之后,选择大学,很多人第一条件考虑的是好不好就业。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必须考虑到将来。不过很多不了解行情的家长和学生认为,理工科专业,比较好就业,而且工资比文科高。这是大家形成的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刻板印象,普遍来看是这样,但不是每一个理工科专业都特别好就业,有这么5个专业,如果不是985、211的重点大学毕业,找到的工作不会特别好。而且这5类专业偏向于研究,本科生毕业只能了解皮毛,如果想要“钱”途无量,则需要考虑考研的问题。一、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它是一个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等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能改变物种遗传物质,创造出新物种的学科。听起来似乎很非常高大上,不过工作起来却很枯燥,需要天天呆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这个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高,它的优势在于,学好了基础知识,可以很容易转到其他方向上,比如食品和制药科学;日常生活中,对于健康保健,也会有独到的见解。在国内很多院校都开了这门专业,但是,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也不完善,专业课设置不太成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课业较重,想要在大学偷懒的学生不要选择这门专业,否则会很难过。就业形势不明朗,想要在相关领域内谋求更高的发展,需要高学历。如果不深造学习,就业之后一般会从事层次较低的技术工作,或者选择和本专业完全无关的行业。所以,这个专业读研比例很大,50%的学生会选择读研,而且保研几率大。如果没有做好在学业上深造,纯粹为 了大学毕业后就业的,建议不要选择这个专业。二、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也由于其高度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从就业类型上来讲,主要有两大方向,软件和硬件。具体职业岗位可以是通信工程师,项目经理,网络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测试工程师,移动通信工程师等。很多人认为,电信、移动、联通这样的巨头公司很难进去,传统通信人才已经饱和,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只要有实力,还是会很抢手的。虽然说此专业不属于很难就业类,只是研究生毕业,起薪工资可以翻倍。如果能够考研,在就业市场上比一般本科毕业生吃香。三、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或者和物理学相关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市场人才需求方面,虽然每年培养大量人才,但是真正专业人才依然供不应求。此门专业就业范围广,不过本科毕业出来竞争力不够强。虽然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应用物理专业,但其中一些院校,对应用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想在应用上有所造诣的,考研深造是必须的。应用物理学专业比较知名的学府,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四、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涉猎的范围广,包括高等数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制图等等,学习难度大。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高校,一级学科高校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毕业之后,大致会分为两个不同的就业方向,道路和桥梁工程、建筑工程。这两个方向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统一的,但是又会有具体区别。土木工程是考研的热报专业之一。因为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大学四年的时间,磨砺不够,如果毕业后不想去工地实习“搬砖”,建议考研。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名称听起来高上大,也确实属于高端专业,和科研工作有关,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从业领域范围较广,石油化工,汽车,包装,医药等等系统的科研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教学科研,高新技术领域研发等,都需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此专业开设的院校不多,大学生成绩优秀,保研几率大。拥有高学历,提升专业素养,都是就业路上的法宝。理工科专业就业前景总体来说尚可。不过如果想要拥有一份好工作,且就业前景明朗,则需要考虑应用性和和科研型,自己希望往哪方面发展。应用性对就业来说,比较有优势,科研型则可以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硕士毕业后“钱途无量。

麋鹿食荐

为什么网上吐槽导师的都是理工科类?文科研究生在干嘛?

为什么网上吐槽导师的几乎都是理工科?文科生去哪了?他们没有 996 福报?我们先看一看文科生的特点:1.你好,我也好文科搞学术需要日积月累,而新招来的学生都是年轻渣渣。理科生帮导师干活,文科生让导师费神,耽误导师的时间,所以大多数放养。2.理科兼济天下,文科独善其身文科在经费上不比理科,甚至可以说还没有理科零头多,招来学生后还要有好多花费的:聚餐、出差、版面费、助研金。。。所以还是忙自己的事去吧,学生的论文往后拖一拖,不着急。3.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文科的导师更加感性,对于自己的学生更偏向包容,甚至懒得理你。不像理科导师洗脑你 996 并美其名曰:都是为了你好。4.先做人,再做事,再做学问文科研究讲究浸润心灵而非改变物质世界,所以文科的学术不是急于一时的,做不好慢慢来,所以文科老师更偏向于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人品。5.和导师请假理工科生:老师,我家里有事得回家一趟,请个假可以嘛?理工科老板:给你的实验做好了吗?实验停了还接的上吗?没有实验怎么出paper?课题怎么结项?你怎么毕业?。。。经管科生:老师,我家里有事得回家一趟,请个假可以吗?经管科老板:给你的书和文献带回去看,下周之前总结个综述发我邮箱。。。。文史科生:老师,我家里有事得回家一趟,请个假可以吗?文史科老板:去吧,学校没啥事,不用着急回。。。。哲学生:老师,我家里有事得回家一趟,请个假可以吗?哲学老板:你谁啊?

纷乎宛乎

经管类硕士就业强于理工科吗?

当然,未必。经济类管理类的考研率一直在飙升,本身就是考研雷区的前提下,依然还在保持加速度。为啥这么多人喜欢报考经济类管理类硕士?好就业呗。真的这样吗?现实有时往往相反。首先,好找工作和找到满意的工作压根不是一码事儿,有的人一直unemployment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真的没人要他,而是他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何谓之“满意的工作”?钱多事儿少呗。经管类就业所谓的好就业本来就是因为经管硕士基数大,很多人毕业了差不多签个小企业就安稳了,然而有人多人却并不难足,认为自己好歹是个硕士啊,怎么可以这么随便?不是名企或者待遇好的央企,就不去。这就是对自己的认知错位,经管类除了几个金融,会计等学位稍微有点技术指数外,其他的,都很难彼此区分开来。换句话来说,仅仅站在专业角度来看,你的核心竞争力远远还达不到你来随便挑公司的水平。经管类专业就业都会干些什么?最普遍的就是银行,企业销售,文秘,金融很厉害,对,但是金融硕士里面依旧有很多毕业生只是进了银行,没错,就是连很多普通经管本科生都不愿意去的银行。原因谓何?经管类会的东西,理工科大部分也都有,表达,宣传,演讲,文案,运营,销售,这些东西的门槛并不高,而且是每个像样的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所以,尽管很多岗位是看起来像是专门面向经管类的,但是,很多招聘岗位上会写着专业不限,换句话说,有点文科素养的理工科生,完全可以和你抢饭碗,而经管类呢?招聘技术员和研发岗位的,说啥也不会要一个搞经济和学管理的硕士。通俗点说,只要有能力,理工科生可以在本行业以及经管类的招聘岗位上横行霸道,而经管类,只能在看似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下,和众多时不时闯进来的理工科生分粥喝。再说一件比较难受的事情,以某985大学为例,理工科硕士一般就业起步薪酬是经管类的平均1.5~3倍,论高薪,程序员的发际线换来的可能是豪车,而普通的文职虽然穿着体面,却有可能依旧一天两顿泡面。

弟子问曰

理学院的研究生学硕毕业后可以读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吗?为什么?

理学院的研究生学硕毕业后可以读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吗?为什么?理学院作为部分高校的二级学院,属于校内较大的学院,尤其是得配合本科生课程中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的授课。相对来说,理学院涵盖的学科还是不少的,不晓得具体的学科。其实,理科的本科生考研时转工科属于常见的,如数学转计算机、物理转机械、化学转环境工程等。这些理科的学生基础知识都扎实,只要有心,专业课很容易追赶,在研究生阶段很容易出成果。而且,不少工科都是交叉学科,基础更为关键。之前就有不少本科是生物学的研究生同学。相对来说,理学院的理科研究生毕业,转工科。同样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学科、导师和方向的时候尽量能够和你本科、硕士的学科结合好,发挥出优势。这样的话,你才不至于上手太慢。同时,和你的导师提前做沟通,借助你的学科也许同样的问题,会带来不一样的看法。以环境工程的博士招生来看,我们之前招过化学、生物、地理学、数学的研究生,在一些课题上帮助很大,如建模时有个数学专业的学生会事半功倍,甚至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学科应用也十分广泛。关键是看你自己想做什么,多琢磨下和导师沟通沟通,申请考核读个工科博士一点问题都没有。

勾魂手

二本的工科生竟然比文科的研究生工资还要高,原因何在?

随着高考的改革,文理可能不会再分科。但是,今年文理科还是要分的,毕竟高考还没开始大范围的改革。众所周知相比理科生来说,文科生的就业面要窄,毕业之后工作也不太好找。这也导致了很多高中的学校从一开始都主张让学生理科。文科生在学校及其不受重视。同时我们从大学的招生人数来看,招的理科生人数要远远高于文科生人数。但是你能想象一个二本的工科生去找工作比一个文科的研究生找工作还要好找吗,并且工资还远远高于文科的研究生。研究生本身就要比本科生高出一个档次,更别说是一个二本的本科生了。但是现实却啪啪打脸,一个普通院校出来的二本学生所学专业是电气自动化工程,公司给的底薪是每月8000元。8000元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可以说是高薪了。那么咱们再说说这个文科的研究生,这个研究生是一个普通一本院校毕业的,学的是管理类的专业,本身想面试一个大企业,可是没成功,之后就面试了一个中等的企业,给予的底薪是5000元。二者之间从工资水平来看着实差距不小,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是离不开的,我国正在积极地寻求转型,希望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那么我国的科技人才就大量奇缺,任何科技类的公司都需要这种实用性人才,这就造成了物以稀为贵,二本的学历可能不高但所学的专业正是社会所需要的。这就出现了企业会给予这个学生高工资。但是管理类的研究生呢,本身就刚走出校园,缺乏管理经验同时这个专业也不是社会急缺的人才,这就导致了虽有高学历但是工资却不高的现象。希望即将填报志愿的大学生们报考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个专业自己喜不喜欢,同时要看你所学的专业社会急不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这两方面的综合考虑会对你以后的发展大有帮助。

若化为物

这五大理工科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可就业难,学姐:考研可逆袭

工类的专业,一直给人一种好找工作的印象,但其实理工科虽然大部分的专业都好就业,可是这五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却是例外了,如果不是985和211类的名校毕业,很麻烦。它们偏向于研究,比较高大上,硕士研究生毕业,才比较受企业欢迎,因此学姐们才说:考研可以逆袭。一、生物工程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绝对是一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专业,它和化学工程一样都是一个天天要呆实验室的专业,学起来比较的枯躁。不过,这个专业国内虽然许多院校都开了,可是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不够,所以很难学到应用型的东西,如果想要谋求更高的发展,就只能考研。二、通信工程通信工程,这个专业倒不是不好就业,而是普通本科毕业生的起薪在3500左右,可是研究生毕业却可以直接达到6000甚至是8000,可见其含金量了。毕竟,这个专业目前在国内是稀缺高端人才的,偏向于硬件所以是越老越吃香,没有软件工程更新速度那么快。三、应用物理学一提到物理学,许多同学就觉得头皮发麻,因为太难了!在高中时期,有不少的女生都吃过它的亏,男生一般能考个60分都了不起了,到了大学把这个物理当成专业来学,可见难度有多大。它涉及到声,光,电,力热和磁等多个方面,想要有所造诣,考研深造是必须的,国内知名的院校有:南大,中科大和浙大。四、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学习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涉及到地质学,数学以及物理,其次就是要学习工程制图和测绘等专业知识,所以大学四年时间不够磨炼,如果不想毕业后去工地实习“搬砖”的话,考研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这个专业一听就是高端专业,与科研相关,而实际上也是如此,它就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一门学科,主要应用在工艺与设备设计方面,利用材料的加工成型性和合成改性,创造出新型物品,学习难度很大,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不多,所以一般在校生表现优秀,争取一下保研,那么以后的发展就更好了。其实,理工科的专业虽然普遍好就业,但关键还是得有应用性,或者是有科研性,前者毕业直接就业有优势,后者则是考研可逆袭。

毒气室

硕士和博士差别真的很大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类型,其中硕士研究生又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2~3年,博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4年。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其培养目标也有很大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胜任企事业管理和科研院所助教或助力研究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撰写学术论文,可以胜任企事业管理、技术顾问及科研院所讲师和助理研究员的高层次人才。总得来说,都是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促进国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每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就是最好的例证!毕业服的区别研究生间的区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时学术论文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比硕士研究生要强一些,如果硕士研究生积极、努力的学习和提高,毕业时也可以达到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甚至高于后者。但是,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如文科、理科和工科之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还是有所差异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文献资料和知识宽度有区别。由于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较弱,文献阅读存在较多困难,对导师团队的研究方向及相关最新研究进展了解有限,导致对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深度和宽度无法与博士研究生相比。第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区别。究生这方面的能力是通过锻炼或系统培训而逐渐形成的,而硕士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很少进行此方面的锻炼和培训,这就需要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或者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一下才能逐渐形成,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博士研究生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否则顺利毕业则成为很大的压力,同时表现为很强的创新能力。研究生是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和财富第三,实验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有区别。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这对以后的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实验中需要的一些比较高大上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也了解的较少,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操作才能很好的掌握并加以利用,为后续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博士博士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操作,而且实验成果产出很快,所以博士研究生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第四,毕业时具体要求不一样。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一般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则要求一定发表学术论文,且不同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求也有很大区别,如有的学校也按照论文影响因子来要求,细胞免疫方向的则要求期刊IF≥10,植物科学研究方向IF ≥5等;有的单位则按照中科院论文分区来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1区学术论文一篇,2区论文2篇等。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区别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是比较严格的,重点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制为5年。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宽进严出的淘汰制,所以博士研究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国外博士研究生一般只学习两门功课:一门理论课,一门实验技能课,由不同的教授来进行讲授各领域最新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并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者,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国内博士研究生则没有实行淘汰制,获得的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进行转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希望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研究生的竞争力若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赞或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非常感谢!(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又红又专

理工类大学,除了理工类还有什么专业值得学?哪些专业尽量避免?

大家可能听人说过不要报考理工类院校的经管法外语新传等,我也强调过,那为什还要问这样的问题?因为理工类大学数理太庞大了,几乎占了高校数量一半左右,很多时候,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理工类院校,但又不想学理工类专业。理工类院校,最应该避开的专业类似是语言类(中外都是)、法学、新闻传媒类,以及其它人文类,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比如华中科技的新闻、哲学就很好,同济大学德语很好,不过就是案例太少了而已。理工类大学,除了理工类,还有经管类专业可以学,尤其是管理类,理工科院校普遍强。经管类包含很多专业,理科生文科生都可以学,开设的学校也非常多。除了常见的财经大学、经济与贸易大学、工商大学、外语类大学、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也不能忽视,这里的理工类不一定是纯理工类,也包含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先看一份表单,教育部2017最新学科评估经管类学科相关统计,可以说是目前来看相对权威的学科实力评判标准。大家可以看到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学科实力也不错,比如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华中科技、北京航空、北京交大、天津大学等。为什么会这样,理工类院校的经管专业怎么会这么强呢?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经管类专业理解偏颇了,基本上把经济类等于经管类了,要不就是常见的金融、财会等视作经管类,其实经管类专业范围非常大,比如以下近一百个专业都可以看作是经管类,但现实中并没有分得这么细致。理工类院校更长于管理类专业,尤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类、物流管理类、工商管理(尤其是MBA)等学科,理工类院校是开设此类学科比较早的大学,比如西交的会计学,也属于国内第一阵营。三大MBA商学院认证中理工科院校也不少(AACSB最具权威性)。在AACSB(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认证的20所左右的内地大学中,就有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在EQUIS(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认证的十几所院校中就有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在EMBA(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认证中的理工科大学就更多了。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大都是国内第一批开始MBA教学的,管理类学科实力非常强劲。华中科技的经济学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出了好几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国际经济学界前1000位经济学家中有19位华人,其中,华中科大毕业的有三位。北航、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管理学都是不错的。我们习惯说经管类学科,其实经济类和管理类分别很明显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财经类大学强在经济学类(以及管理学中的财会和工商管理、经济统计学),理工类大学强在管理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以及数理统计),综合性大学则比较平均。所以如果想学经管类专业,理工科院校也是值得考虑的,尤其是需要强大的数理基础的经管类专业,尤其是理科生,尤其是男生,后者的理性思维相对更强一些,女生,文科生,则更倾向财经类和综合类院校。

陈骈

报告显示:理工科学生倾向硕士阶段留学 毕业薪酬水平更高

【环球网教育报道 记者 吴婷】2019年9月7日,启德教育发布《中国学生理工科留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理工科学生占比逐年提升,工科专业在2019年的调研中,出现了近10%的增长。2017年启德全球送生中理工科学生占比为39.51%,2018年为42.21%,在2019年上半年理工科学生占比增长至44.57%。美国(45.5%)、澳大利亚(20.2%)、加拿大(12.4%)是中国理工科留学生最青睐的三大目的地。《2018 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17/18学年,工程专业就读人数近23.3万,占到总留学生人数的21.3%,较上一学年增加0.9%。而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就读人数为18.6万,计算机(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申请竞争仍旧非常激烈,新兴的数据科学开始成为具备计算机、统计等专业背景申请人的新宠。报告显示,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在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入读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申请者中,读研占比超过70%。研究生阶段留学生选择理工科课程的主要原因为“理工科就业面广”(52.4%),“未来想从事理工类的职业”(37.4%)、“未来工作薪酬高”(34.2%);本科阶段留学生则是因为“热爱理工类专业”(45.5%),“理工科就业广”(41.5%),“未来想从事理工类的职业”(33.9%)。报告指出,理工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1.9%)、“电子电气工程”(17.2%)、“机械工程”(10.0%)、“土木与环境工程”(6.5%)、“建筑相关专业”(4.9%)是研究生留学阶段选择意向最高的五个专业;本科阶段留学选择意向最高的三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16.5%)、“数学”(14.3%)和“机械工程”(7.6%)。据报告分析,与商科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在本科申请中更看重竞赛、背景提升项目等奖项的作用,并且更强调理工基础素养和项目经验。在硕士申请中,理工科和商科学生申请侧重差异与本科接近,较本科而言,理工科申请者更看重科研论文成果。近年来,随着“AI人工智能”、5G产业的飞速发展及人才缺求加大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倾向于计算机相关学科。在各国高校中,人工智能专业一般会设置在研究生及以上阶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很多本科阶段学习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开始申请AI企业与研究院的实习或夏令营活动,为升学和就业积累经验及人脉,AI企业和研究院也抢先从中挑选和培养人才。据相关报告显示,理工科海归薪酬水平高于国内毕业生,且就业面广竞争力强。海外留学生岗位需求量排名前四的是技术研发类(53.1%)、市场类(37.7%)、工程等专业技能(36.3%)、销售类(19.7%),相对于其它学科,理工科的海归更受雇主欢迎。理工科留学生总体找工作较为乐观,遇到的问题主要有“竞争压力大”(58.9%)、“没有相关工作经验”(38.7%)、“专业优势不明显”(25.2%)、“面试技巧不足”(22.1%)、“缺乏表现和包装自己的能力”(19.6%)。理工科留学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求职成功的影响因素前三位分别是实习经历(52.1%)、专业能力(49.7%)、工作经验(42.3%)。理工留学毕业生境外就业占比(13.0%)高于商科留学毕业生(8.6%)。理工科海归就职单位分布数据显示,私营/民营企业占比最高(34.38%),其次是外企/合资企业(20.83%)、事业单位/大学/科研机构(19.79%)。值得注意的是,理工科海归在事业单位/大学/科研机构任职占比远远高于商科海归(4.95%),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理工科就业类型更为广泛。调研数据显示,理工科海归毕业后一年左右的年薪,本科生为8.48万元,研究生为12.13万元,高于国内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据报告分析,实习经验和专业能力是理工科留学毕业生最为看重的求职因素,此外,理工科留学生还更看重学术成就,反观商科则更强调语言能力及沟通能力,并且商科较理工科也更看重专业的求职辅导课程,会更针对性地对求职进行准备,这也是理工科学生值得借鉴的。据了解,《报告》以数十万中国学生的留学大数据为基础,从理工科留学生最关注的申请及就业问题入手,对理工科留学群体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教育部与留学目的地官方数据,梳理出系统化的理工科留学参考资料,以期为准备出国读理工科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