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理工科硕博申请最强讲义来咯,10000 字神级申请讲稿全文吐血整理捕梦网

理工科硕博申请最强讲义来咯,10000 字神级申请讲稿全文吐血整理

前不久,灯塔学院的独家签约导师,目前就职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半导体公司,博士毕业于 RPI 的材料和化工 Ph.D,硕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材料科学的 Ning Xin,为大家展开了一场硕博申请的理工科讲座。为了方便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参加这次讲座的学生家长们查阅相关信息,Ning Xin 特意将自己的讲座内容整理成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讲座大纲I. Why? 为什么申请?II. What? 申请什么?III. How? 如何申请?第一部分:Why? 为什么申请?- 申请的过程,是不断灵魂拷问的过程,我要不断地问自己:我想做什么?1)第一,我是不是喜欢现在的专业,是否继续申请我的专业?对理工科来说,换专业的可能性比较低,范围比较窄,但依然有可以调整的空间,比如从工科转到计算机等。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想好,是否喜欢并且希望继续学习自己的专业。2)第二,我偏向研究型/交流型的职业?当我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时,需要考虑,我以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研究型——做科研做学术,还是交流型——工作中充满了人际交往?明确以后,可以为之后的职业选择提供便利。在接下来的介绍中,我们会涉及到关于 master 的选择。除了 PhD 之外, Master 选择有两个方向:一个是 course based,注重课程型,另一个是 research based。明确自己想做什么之后,对于申请的方向和项目可以更有偏向性和侧重性,能够提高自己的申请的成功率。3)第三,未来规划,希望去工业界、企业还是科研院所?考虑清楚未来职业规划的方向,可以在选择项目时会有更侧重的方向。4)第四,地域选择上,需要考虑去欧洲,比如英国;还是去北美,包括美国、加拿大?- 方法:如何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解决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a) 自己的条件经济:经济条件较好,可以考虑去大城市的知名学校,比如 NYC 的哥伦比亚大学,有非常好的一些研究生项目,但同时会面临学费、生活费较高的问题,需要考虑自身家庭条件能否满足;若不能满足,可以考虑其他中小城市,如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不在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但具有优越的学术条件。硬件:三维,包括 GPA、GRE、托福/雅思。软件:科研背景、project 背景,对理工科申请尤其重要,如有亮眼论文发表、核心 research,可为申请加分。情感:如果和男女朋友一起申请,可以尽量往同一个地域申请,如西海岸、东海岸等,便于双方交流见面。b)前辈的经验:可以多了解学长学姐们的心路历程,如毕业后职业发展情况,选校侧重点等。c)资源整合:灯塔学院如果有好的机构资源,能够辅助提高录取的概率,为什么不擅加利用呢?灯塔的理工科申请在过去几年里,除了我分享的材料和化学是灯塔的专长方向之外,录取学生案例涵盖了 CS,数据科学,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运筹学,很多细分的方向,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HCI,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管理,工程管理等细分专业,灯塔都有涉及。第二部分: What? 申请什么?Part I:专业与英国学校介绍- 专业——常见理工科专业,如Computer ScienceElectrical EngineeringIn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ystemsMechanical EngineeringBiologyMaterials EngineeringChemistry Engineering等等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些专业是可以相互交叉的,就比如说 ME、Material Science,还有 Chemistry Engineering,会有相互交叉的老师或教授,在申请的时候了解学校,了解系里面老师的背景非常重要。- 学校——在英国,有大家比较熟知的Imperial College London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BirminghamUniversity of York等等选择学校时可以考虑学校在英国的地理位置,或者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说自己是某些地方的球迷(如利物浦等)。以我熟悉的材料专业举例,曼彻斯特大学有非常著名的石墨烯研究所,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还在这里任职,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也是一个可以近距离接触诺奖的机会。第三部分:What? 申请什么?Part II:美国学校重点介绍- 美国著名高校,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西海岸、西北(比如西雅图)、中部(比如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南部(比如 Florida University、Texas-Austin)- 每所学校录取分数要求不同,总体要求上,托福建议高于 100,GRE V 155+, Q 165+, AW 3.5+ 是一个基本。- 托福成绩是门槛,如申请研究生或博士,GRE 成绩也非常重要,有些学校对于 Verbal 和写作成绩非常注重。比如我博士毕业的伦斯勒理工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官网要求 GRE 写作分数达到 4 分,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是弱项。如有时间和机会,希望大家认真复习、积累语言基础、提高自己的托福和 GRE 成绩。具体学校列举请见如下图片。P.S. 了解学校地域分布情况后,还需要了解学校每年的招生情况。部分州立大学可能对国际生以及 master 招生有所限制。第四部分: What? 申请什么?Part III:主要的材料方向以材料这个细分方向展开来讲。- 材料主要方向包括:半导体材料、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金属材料/金属冶炼/焊接、陶瓷/玻璃材料、以及新型纳米材料。- 新型纳米材料其实和上述四种材料都可能有 overlap,这里不单独说了。- 每个学校的院系有自己的侧重,CMU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材料系大部分老师侧重的方向是金属材料方向,有 1-3 位教授做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申请时要有所侧重。- 金属材料领域的知名高校还有科罗拉多矿业大学。- 陶瓷/玻璃材料,如伦斯勒理工学院,也有很多教授是该领域领军人物,很多毕业生去了著名的玻璃制品公司 Corning 康宁。- 半导体材料:由于高新科技发展(如芯片、无人车等),对半导体材料需求逐渐增大,很多公司会偏向招收有相应背景的员工。相比于高分子这些传统材料,半导体材料在不断发展,该领域对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大家可以比较以下毕业生就业去向,有很多学高分子材料或电学材料的学生最后去到了半导体公司。- 大家可以通过 paper、新闻等渠道了解不同方向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可以为申请专业选择作参考。-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我本科研究金属材料,申请时是否可以申请其他材料?答案是可以的,包括读完 Master 继续读 PhD 时,也可以转换,只要我们在申请 PS 中表达出强烈的研究兴趣,会让对方的 committee 注意到我们。第五部分:What? 申请什么?Part IV:主要的高分子学校- 不同材料方向有交叉性,就业时如果有相似的研究背景,确实会更加 match,但就业时公司其实会更看重你的研究能力,比如我的专业是高分子方向,但现在就职于半导体公司。其实半导体公司,也会有许多地方需要应用到高分子材料,对相应人才会有所需求。- 我是高分子方向,所以现在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高分子学校。马萨诸塞州:Amherst University,高分子 Top 1 的顶尖院校。The University of Akron,也是高分子领域著名高校,但最近有新闻称学校的高分子院系被并到了其他系,大家在申请时可以确认并考虑一下这一信息。还有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部分学校并未完整设立高分子系,在化学系会设置相应的 division。- 材料系研究领域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一些高分子领域 top 学校的材料系有高分子领域的大牛教授,如果大家对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方向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学校材料系的教授情况和他们的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料、甚至是整个材料科学方向都具有跨学科属性,在机械系、土木工程系或是生物医学系,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研究材料科学的教授,如果感兴趣的同学申请材料系难度较大的话,也可以考虑该学校的机械系,来增加自己的录取概率。有些学校的机械系,master 项目会有奖学金,如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UIUC 等,背景较好的同学可以尝试申请。第六部分:What? 申请什么?Part V:Master or PhD- Master:1)自身经济条件2)求职导向3)PhD 跳板:需要考虑那些学校的 program 比较好,需要申请 research based 项目,同时可以关注那些可以 transfer 到 PhD 的 master 项目4)时间灵活:一般 1-2 年5)目标不确定:如果还不确定要研究什么方向,可以先选择 master 作为跳板6)Master 由于自己提供学费,可以在选择老板(导师)时空间更大;申请 PhD 进入大牛老板组的难度更高,申请 master 则有更大的几率,未来也可以有更多机会与大牛接触,甚至为未来申请 PhD 或者求职获取强有力的推荐信- PhD:1)学术圈;2)求职;3)经济:4)真爱;5)申请难度高第七部分:What? 申请什么Part VI:PhD- PhD:老板>专排>地域因素>>综排1)申请 PhD,好老板大于所有:PhD 生涯会相对不那么痛苦;好老板可以为你的研究和未来人生方向作指导,为未来职业生涯提供辅助作用2)专排:看重相应专业的学术质量3)地理:为以后找工作考虑,近水楼台先得月,许多公司会在当地学校寻找未来的员工,也有学校会和相应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周围有许多新兴的半导体公司。4)综排是最次要因素- Master:The order is determined by your goal (Course Based / Research Based) 综排和专业排名要优先考虑——资源整合原则(师资和校友资源可以为学习和求职提供更大帮助)第八部分:How? 如何申请?- 硬件背景+自我软实力提升- 对 PhD 申请,论文、奖项、会议非常重要,需要在 PS 中有所侧重- 对于 Master 申请,首先是三围,可以过门槛;CV 和推荐信很重要;PS 要多姿多彩一些,除了学习有业余活动;Project 等是加分项,申请过程中要不断强化重申- 写出一份完整、有逻辑、重点突出,而非一厢情愿想当然的 PS,会离申请成功近一大步本科时期如何规划?- 大一:认真思考、灵魂审问,充足的准备时间- 大二:确定申请的决定,为 GPA 打下好基础,同时可以多开展实验室工作,联系导师或学长学姐开展 project 等- 大三:保证 GPA 的同时准备语言考试(托福、GRE)和科研,如果有 paper 发表则更好- 大四:准备好标化成绩,确定推荐人人选(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出发),准备申请文书最后祝大家都能收获满意的录取结果啦。作者 / 灯塔学院 编辑 / 灯塔学院每一篇优质内容均为原创推送这件事,灯塔学院已经坚持了 4 年

海之花

爱尔兰科克大学理工科博士申请攻略

爱尔兰科克大学理工科博士申请攻略关于博士申请,自己联系导师是比较推荐的一种做法,如果你找的导师没有名额的话,也会知道同系里哪个导师有。在提交申请之前,务必拿着你的research topic,找到你未来的导师。网申则需要提前三个月申请。通常来说,理工科的博士是有奖学金的,就是导师给你交学费,然后每个月再给一定的生活费。Funding来源通常是各种不同的项目,比如和公司的合作,或者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 Irish Research Council, EU等项目资金。通常是导师手里有项目,然后发广告,招学生,当然也有一种是学生有一些科研想法和导师一起申请,但申请到funding难度会高一些。博士的入学,是每年四次,一月,四月,七月,十月,赶上哪个算哪个,毕业时间则是按照完成的情况,以及导师的意见,有人三年半交的毕业论文,一般在四年至六年期间完成的比较多,个别情况下有八年才交的,还有中途quit掉的(学校一般规定要在3~6年完成学业)。读博期间,每一位博士生有一个Supervisory Team,由最少两位成员,可以是两位导师,或者一位导师一位Advisor,有的还有会再一位Monitor或Mentor。每年,博士生需要和自己的Supervisory Team安排一个review meeting来评估上一年的进度,如果实在不合格的,会降成research master毕业。反之,如果不够博士录取门槛,或者最开始导师项目资金不足,也可以research master入学,一/两年后转成博士,从博二/三继续。博士生需要修15学分,(或者更多),一般来说推荐选一部分大公选课,比如PG6001会介绍一些research的方法或者PG6009会更好地了解如何找文献,还可以选一些基础技能比如简单编程,或者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性的课程。1. 科克大学部分博士/研究型硕士专业列表&导师列表A list of academics listed under a wide range of schools/departments/disciplines(网址):http://research.ucc.ie/profiles/2. 科克大学院系一览 UCC Department/Schools(网址):https://www.ucc.ie/en/schoolsdepartments/3. 申请步骤和常见问题:https://www.ucc.ie/en/study/postgrad/faq/faq/4. 博士和研究型硕士的区别分析:https://www.ucc.ie/en/study/postgrad/currentresearchstudents/programmes/

祥林嫂

中国学生声称“澳洲学生签证延误”,理工科博士申请特别难!

前往澳大利亚的200多名中国学生,抱怨签证被延误!他们声称澳洲当局进行了更严格的安全检查。一些希望来澳洲学习科学、技术和工程的高学位的学生在中国媒体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已经等了一年多。 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2018年报道说,获得国家公派或者全额奖学金的10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在获得澳大利亚各高校Offer和奖学金的情况下,签证迟迟未得到批准。 2020年1月7日,网友爆料,2018年12月1日递交的签证,已经过去13个月,依然没有下签。澳洲官方给的正常审核时间是28-55天!同时延迟签证不是个案,这些学生在等待澳大利亚签证的中国学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设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群里面有165名学生,超过签证时间四个月到十八个月不等,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澳大利相关方规定的时间。网友表示,本科硕士申请都很快,就是博士申请的时间相对长。博士当中,文商科的也很快,“文科博士秒回”、“文商科一天秒回”,理工科博士申请确实很难。这些学生中,申请的学校一共涉及20多所,包括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八大高校,理工科的居多,也就是科学、技术、数学、土木工程、化学等专业居多。而这些潜在的国际学生由于对澳洲的向往,有的已经辞职,有的错过了校招,有的放弃了其他学校的offer,以期到澳大利亚学习,但面临的确是无限期拖延。如果澳洲拒绝给予学生签证的话,学生可以果断另谋出路,但拖着签证,学生不仅要担心语言成绩过期,学校奖学金也会过期,还要不断跟学校解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于这种情况,澳洲内政部发言人说,签证的处理时间受很多因素影响,从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到申请人的健康状况,性格需要符合国家安全的要求。悉尼大学的国际学生参加SRC选举发言人还说,处理签证的时候没有挑出中国申请人,将近99%的中国申请人获得了签证,这略高于整体平均水平。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学会(IEAA)和澳大利亚大学都表示,他们知道学生担心自己等待的时间过长。 澳大利亚大学代理首席执行官安妮·玛丽·兰斯当(Anne-Marie Lansdown)表示:“尽管该问题并未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但我们知道个别学生和研究项目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在补助金和项目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IEAA首席执行官菲尔·霍尼伍德(Phil Honeywood)表示:“鉴于人们对我们知识产权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显然需要对国家安全机构进行更大程度的监督。”许多学生的抱怨是关于签证申请进度的信息不足。澳大利亚发布全球签证平均处理时间,但未提供国家细分。墨尔本大学表示,它正在与潜在的博士生合作,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国家,目前在很多情况下签证获得批准的时间大大延迟。 (以上内容由澳洲信为留学移民为您呈现)

机械女

现在的博士招生方式变了,这种申请制对学生有哪些挑战和影响?

近期又有一些大学宣布取消博士入学考试,改为申请推荐制。这一新的举措对于那些想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们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也是一种新挑战。所以有志于读博的学子们要注意了,应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按照新的申请推荐机制,提前准备各种申请材料,向新的奋斗目标发起冲击。根据一些学校公布的申请标准,读博的要求还是挺高的。比如在核心期刊发表多少篇论文,或者有哪些科研项目,或者有哪些专利证明,等等。总的来看,新的博士申请标准更加看重人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实力提出的挑战更大。如何看待新的博士申请制呢?博士申请制的好处是:一,符合国际潮流,和国际接轨。因为欧美大学的博士录取早就是申请制,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科研水平自主录取。这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二,突出导师的决定权,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录取指向。博士阶段的科研学习和硕士阶段差异较大,博士研究的专业性、方向性更明确,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联系更密切,合作更多。许多导师招博士直接和特定的科研项目有关,目的是组建科研团队,让博士直接参与特定的课题小组。所以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具体申请材料,有针对性地录取学生,选择那些和研究课题关系贴近的学生,所以这种办法的方向性更强。三,更强调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以前博士招生考试有一个弊端,同一个方向的考生都是一张试卷,同样的考试题目。这种统考方式不好体现学生的具体特长和科研兴趣,很难展现所有考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如果考试题目来自现成的参考资料,那些死记硬背的学生往往考分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某些学生的科研实力。博士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或硕士,对个人兴趣和科研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较强的科研兴趣,很难坚持下去。尤其是,博士阶段对科研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发表科研论文,最后还有毕业论文,这些要求都很有挑战性;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科研实力,不容易按期毕业。一旦出现延期毕业的情况,无论导师还是学生都有压力。比如许多知名高校的理工科博士毕业生,延期毕业的学生不是个别的。博士申请制的最大好处之一是通过申请材料证明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兴趣,这种实际验证的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所以说,一个人在决定读博士之前一定需要想清楚,深思熟虑,综合权衡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最后决定能否坚持下来。目前的博士申请制刚刚实行,实际效果恐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中有两点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博士申请制对于知名高校的学生(如双一流、985或211)应该有一些优势。知名高校的学生本身就有一些光环,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综合能力强,知识视野开阔(因为各种国内外的学术报告较多)。这种学校优势对于另一些高校的学生显然有些无奈。比如找工作,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只招收985或双一流学校的学生;这种偏见需要慢慢改变。二,申请制的弹性可能比原来的考试大,应该尽量避免一些主观性因素。原来统招考试的最大优点是客观、明确,有具体的分数线;凡是过线考生统一按初试、复试分数排名,从高到低录取。现在的申请制是根据申请材料,结合复试成绩,以及导师意见录取。在录取过程中,应该尽量排除一些主观性因素,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排序。总的来看,这种新的博士申请制,比较符合博士阶段的学习特点,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招生方式。当然人们也应该注意观察和纠正有可能产生的一些局限性,使这种办法越来越完善。

三世

一名工科女博士的求职之路

小编是一名工科女博士,毕业已经三年有余,目前在一所高校任职。三年前的现在,小编找工作有过盲目、有过迷茫。今天小编总结一下自己的求职之路,希望能够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一些作用,不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小编博士最后一年除了写毕业论文,大部分时间在找工作。由于一开始工作规划不清晰,面试了几十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这显然是盲目而不合理的,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主要是去外地面试的路费及住宿费),但一个好处是通过接触这些企业小编明确了自己真心喜欢什么职业。小编大学在北方读的,专业是计算机,所以小编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北京的IT公司。一开始小编目标瞄准了大大小小的IT公司,主要原因是IT公司收入高、团队合作可以与人打交道、科研可以大批量转换为实际应用。于是在找工作的第一个月,小编几乎每天不是在做网络笔试就是在进行电话面试。细数下来,小编面了大约12家IT公司,也拿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但在这些面试中小编发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给自己加分太多,反而,会随之带来年龄、婚姻、后代等问题。此外,IT公司的高强度加班也与小编的期望有所出入(仅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明确IT公司不适合小编后,也许是逆反心理作祟,于是小编开始转向朝九晚五的事业单位。公务员、银行等单位小编均尝试过,得到了一些offer,但与之前博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事业单位的优点是可以朝九晚五、工资固定,对小编而言的不足是收入不高且几乎要放弃掉之前所学的知识(依然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思量再三,小编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从事博士期间所做的工作,于是小编开始转向高校面试。每个城市可选的高校只有几所,所以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小编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学校发展前景、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程度、科研平台、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综合考虑,小编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高校。虽然大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不低,但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与学生接触,小编很满足自己的选择。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小编找工作之路有多么纠结。小编回头想想,自己当初找工作一开始目标不明确,缺乏清晰的工作规划,走了很多弯路。建议目前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多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以上是小编的一些想法,仅代表小编个人想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比干剖心

“申请考核制”博士流程是什么?如何才能顺利通过?

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发挥导师群体、基层学术组织在博士研究生选拔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招生博士时,采用“申请-考核制”形式。关于“申请-考核制”博士的招生事宜,今天就详细说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1、什么是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制是由院校或学科根据导师意见自主考核招收博士生的一种形式,是指由考生个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初审、综合考核,按照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的招考方式。参加“申请审核制”选拔的考生不再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入学初试考试。2、申请考核制博士具体流程是什么?院校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的基本程序是:个人提出申请、学科考核和学院审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四个环节。落实到考生身上,具体的流程是:1.查阅院校招生简章,网上报名如实填写各种信息。2.提交纸质材料3.院校审核院校通过审核后,有的院校会组织英语考试,有的院校会有专业笔试,有的可能不需要考试,最后是面试了。这个跟你报考的院校有关,具体还得咨询院校。注:每个院校的招生流程可能会不太一样,具体报考事宜要以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来说,这个报读的流程还是很简单的,等学校报名系统开始后,只需按步就班的参加复试、面试走流程就可以了。3、怎样才能顺利通过申请考核制博士?1.提前准备好材料见导师如果你打算报考博士,就要从每年的9月底开始留心各院校的招生简章,一般从9月底开始各院校的申请考核制度招生简章就出来了。看到简章之后,你要提前联系导师,在满足学校、学院的要求情况下得到导师认可。一般经过邮件联系后院校都会让你去见下导师。见导师的时候,你最好提前准备一个PPT,包含自我介绍、科研经历、实验技能、英语情况等。导师约谈顺利的话,会直接承诺要你,那么你就等学校报名系统开始,按部就班的走流程就可以了。2.精心准备审核材料“申请考核制”博士对于院校来说,申请者递交的材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每个申请者要在满足申请条件的基础上精心准备材料。申请者要寄交的的材料一般有:1、个人信息表一般是自己的情况介绍,包括年龄、民族、出生年月、本科研究生毕业证书相关信息等。2、个人学习及研究经历这个内容一般包括个人学术及学术研究经历、在学期间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等。一般没有具体模板,申请者自行撰写即可。3、科研情况以及学术论文代表作汇总这些如是撰写就可以了,一般申请者的主要学术背景资料会在网上公开,所以申请者在撰写时,一定要保证真实性。在这里分享一为博导对申请者的建议。有意走申请-考核制读博的同学,要知道科研论文才是最好的"硬通货",因为没有论文,是通不过资格审查环节的。如果你在硕士阶段由于平台环境有限或导师缺乏指导,可以尝试阅读海量文献和汇总,撰写一篇综述投稿。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时,综述修改后就是自己硕士学位论文的章节一。3.笔试环节有的院校没有这个环节,有的院校有。如果你要报读的院校有笔试环节的话,申请者除了做好专业知识的复习之外,还要做好长时间作答试卷的准备。一般笔试环节持续时间长2-4小时不等。4.面试环节当通过一系列资格审核后,很多院校会组织专家评委对报考者进行面试考核。申请考核制下答辩成绩还是很重要的。对于这种一人面对诸多导师的答辩现场,报考者一定要自信从容,保持仪态整洁大方,回答评审专家问题时,真诚专注,切忌不懂装懂。其它问题汇总1、申请考核制博士报考条件是什么?申请者须符合下述条件:(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境外所获得学位须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2)硕士就读学校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国外高水平大学,且学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或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重要学术成果;(3)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非在职)。(4)考生须具备报考导师自行确定的其他条件。2、满足申请考核条件就可以申请了吗?有些学校会提到他们的博导都能招申请考核的,有些学校规定只能长江,千人,院士,杰青,青千等才有资格通过申请考核招博士。这些在招生简章里面都会明确注明。3、申请考核是谁来考核?申请考核面试的话是有评审委员会统一考核,其实我觉得如果导师提前要你了,那个就是走形式,就像保研的复试一样。不过有些时候导师不了解你而且名额竞争比较激烈,就看你面试或者笔试(很少)的情况了,择优录取。学校不会审核,他们都把权力下放到学院,大文件一出,学院参考文件自行组织。各个学院也有差别,比如理工科和文科发文章差别。

性命

博士申请ESSAY,你知道多少?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于本科申请的essay很了解,但是对于博士缺知之胜少,今天小编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博士申请essay的写作要求和技巧!留学申请短文(Essay)是国外大学本科申请、商科、文科以及个别工科专业申请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文书写作形式。不同于其他文书,要求写短文的目的是学校希望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去了解申请者的各个方面,从而对申请者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判断。申请短文在留学所有文书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是招生委员会最看重的材料,能直接反应出申请者对职业发展的规划,也能看出申请者的性格、潜力和资质是否与该选校的文化氛围契合。某种程度上讲,短文(Essay)比起其他文书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好的短文首先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其次,语言地道流畅,过渡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短文的内容逻辑结构要严谨,每一个论点都要有来自作者个人学习生活或工作中的实例支持,同时也要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也是学校判断申请者是否能给其带来有价值的贡献的重要标准。大体来讲,研究生申请的Essay题目具体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学习动机和目标。这类题目是学校最常问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了解申请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决定和自己过去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有什么联系;申请者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对自己过去的背景、目前的情况以及和自己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如考察职业规划的题目。 Briefly assess your career progress to date. Elaborate on your future career plans and your motivation for pursuing a graate degree at the Kellogg school. (简单地评价你迄今为止的职业进展。详细说明你未来的职业计划和你来凯洛格商学院学习的动力。)这道题目的要点是:简单总结自己的职业进展,强调自己取得的成就,然后阐述自己的近期和长期职业规划,如何从短期职业发展过度到长期职业规划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要点是短期职业经历能为长期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此外,还要对说明你为什么选择凯洛格商学院,要对课程设置及学院特色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教学如何能帮助你实现职业规划。第二类是有关优缺点和成败类。这类问题要求申请者论述自己过去的成就和失败事例,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如考察优缺点的题目。 You have been s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Admission of Committee, please provide a brief evaluation assessment of your file.(你被选为招生委员会的成员,请你自己扼要地评价一下自己的申请材料。) 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不知从何下手,怎样评价自己才算合适呢?其实很简单,这是在问你自己有哪些优势,是如何体现在申请材料中的,又有哪些短处。第三类是关于多样性(Diversity),也就是申请者本身所具有的独特(Uniqueness)。绝大多数的美国大学都追求其学生背景和个性的多样化,申请者独特的经历、个性和想法就对学校多样性的贡献之一。 如考察领导力的题目。 Describe a significant change that you bought about in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your development as a leader.(描述一下你给某个机构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变化,以及对你拓展领导能力的影响。) 商学院特别是MBA专业课程是培养企业中高层领导的精英教育,因此非常注重考察申请者的领导能力,以及对领导力的理解、领导作风和能否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最好的表达方式是举例说明,或者说是讲故事,然后再加上适当的议论来说明自己的领导方式自己对领导能力的理解。不同领导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在文章中你要说明自己是什么风格,是“逼迫”型还是善于采纳别人建议,能和员工打成一片的领导。第四类是业余活动,一般要求申请者讲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以外的活动。学校通过申请者对此类问题的回答和叙述来了解申请者是否全面发展,能否平衡好个人的学习、工作以及个人生活,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利用时间。 如考察个人成就的题目。 What are your three most substantial accomplishments, and why do you view them as such ?(你三个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他们重要?) 这篇短文,三个故事既可以互相有联系,也可以是三个独立的。共同反映你的三个不同侧面。如果你曾经爬过珠穆朗玛峰,或者去过南极科学考察,或者到贫苦山区支教,这些都是能让你“鹤立鸡群”的事情,一定要写出来。故事结尾要画龙点睛地论述为什么你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成就。第五类是诸如道德困境(Ethic Dilemma)、角色扮演、个人信息补充等其他问题.这类问题给了申请者很大的发挥余地,申请者可以在这部分对自我有一个更加全面或深入的叙述。

泷岛

一名北大工科女博士的“风花雪月”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她是北大的工科博士,主攻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却凭借诗词一举成名。看似毫无交集的二者,谁料想会因为热爱,被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新青年演讲第64期《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和你聊聊读诗到底有什么用?我成长在咸阳城边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有星光熠熠的夜晚,有鸟鸣清悦的早晨,有野草自然生长的土地。我喜欢那里慢悠悠的节奏,不慌不忙,适合读诗。大家好,我是新青年陈更,来自北京大学的一名工科博士生。作为一个工科人,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和文献、数据、设备、论文以及各种各样的软件打交道。然而,很多人却是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认识了我。2016年,自从第一次走上诗词大会的舞台,几乎场场不落的我,被大家戏称为诗词大会的“四朝元老”。之所以参加第四年的比赛,不是因为前三次没有拿到冠军不甘心,而是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事情。我珍惜每一刻与诗词相伴的时光,也把它看作一场过瘾的游戏:“我押了,你随意!”不过押了之后的输赢,也不是我最关注的事情,当然也不能丢人。就这样,带着参加《吐槽大会》般的勇气,我又一次回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参加比赛的时候,有一位选手让我印象深刻。比赛间隙,他没有拿着《唐诗宋词》准备比赛,而是拿着一本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安静地读着。这本书显然与接下来的比赛没有什么关系。我问他:“你怎么在看这本?”他说:“因为最近一直在看这本书,不想因为比赛打乱了阅读计划。”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柔软地一击。这才是真正的爱诗人,只有赤子心,没有胜负心。我又一次深刻地感到《诗词大会》就是我的人间净土,让我一次次得到净化。现在,社会上常常有一个问题,读诗到底有什么用?我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个疑问。我只能说,一个人读多了先贤哲人的诗词后,会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常常和人笑说:“我是一个21岁才启蒙,刚学了5年的诗词小学生。”是笑谈,也是事实。诗词不仅照进历史与美学,还照进生活,让读者看到诗人的人格与灵魂对自己的引导。自那以后,我深陷在诗词的世界里,寒暑假读,吃饭读,坐地铁读,在食堂排队的时候读,坐火车读,睡前读,早上涂面霜的时候读,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我都用来读诗了。诗词已经渗入我的生活,难舍难分。但其实比读诗更重要的是读人。诗人就好像是坐在我对面的朋友,我与他是手握着手的。所以,我看到李商隐有好多话都不能明说,有好多难言之隐,他把梦想藏在内心深处;我看到苏东坡这个老顽童又一次在溪水边喝醉了,正呼呼大睡;我看到那个我们以为很粗犷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竟然每一次都深情、郑重地送别那些也许只是点头之交的朋友。在这个年代,“有用”似乎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诗歌带给我们的,譬如坚定、勇气、同情心、宽容与爱,却是不能用“是否有用”来衡量的。当你敞开心扉去体会另一个人的爱与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我读诗常常是在假期的时候。在那些美好悠哉的日子里,我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就更能体会诗歌。当读到“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的时候,我正好就在我们家院子的门口。门口有一条土路,上面老是跑满了小猫小狗,到处都是村舍、柴垛、大槐树,还有农田。恰好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从诗中抬起头,看到我爷爷和另一位老爷爷坐在不远处的石碾子上。这不就是诗里的场景吗?那个诗里诗外相契合的情景,直到如今都历历在目。很多人在吃尽苦头后会变坏,会放弃一些原则。比如《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他以前遭到了一些不公的待遇,所以在当上公安厅厅长后就要牢牢握住手中的权力,为了把握这些权力甚至泯灭了自己的良心。但是写下这首诗的元结,他吃过的苦头绝对不比祁同伟少。可是,他在乱世中刚刚得到安稳的生活,却为了不搜刮百姓,宁可辞官而去。他说:“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这种气度是永远都不会消弭的响亮声音,有穿越千年的力量,所以很打动我。就是这样的诗歌,能让人觉得心不死。当你越接近它,就越被它深深地吸引,越感到其中有我们正需要的正能量。深读诗词让我的生命更宽广厚重,更能耐心坚韧地面对艰深曲折的科研工作。而从诗词中汲取的力量,让我永远不累,永远有向上的劲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我能在传播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多做了那么一点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给诗词的传播带来了些许影响,那就是值得的。我是新青年陈更,谢谢大家。她说,这是一场不在乎输赢的“赌博”。参加四届诗词大会,登台14次,就像是一场游戏,输也好,赢也罢,都不曾改变初心。她说,在辞藻韵律中与诗人酣畅淋漓地对话,敞开心扉去体会他们的爱与痛,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的正能量,是最惬意的时刻。她说,没有功利心,只有赤子心,诗歌带给她的力量,都是无法用“有用”来衡量的。她更愿意做一个传播者,传递文字之美。那些融入血脉的热爱,终会生根发芽,所有看似“无用”的学习,都是时机未到。青年说×诗词大会冠军陈更访谈实录 陈更 ▼问:你曾说书贯穿了你的成长,是谁影响了你?答:我们家爱文学的特别多。我小叔30岁的时候,他的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他还依然在家里大声地背纪伯伦的散文《我的生日》。他就住在咸阳那个小城市里,甚至住在农村。周围的人都在干什么?在打麻将,在种地,但是他在家里背散文。我现在想起来都会觉得很感动。他觉得纪伯伦的散文写得很美,他要把它背下来,就一遍一遍地朗读。我爷爷现在80岁了,依然每天晚上看报纸看到深夜、凌晨,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他都80岁了,不需要写文章,不需要有优雅的谈吐,不需要彰显自己的内涵。他就是爱读。所以,我们家有很多爱读书的人。问:为什么一定要进北大?答:因为从少年起就非常关注这个校园,关注这个校园里走出来的那群人。所以就会对这个园子产生很多从少年时就开始的情愫。有的时候,一些情愫其实很简单清澈,但是它经过时间的积累以后,就会变得特别深。我想,我一定要生活在季羡林老师和宗璞老师他们生活过的地方,看着他们写过的紫藤花和莲花,感受他们曾经在这里为文学、为他们的事业所挥洒的热情,从而让自己变成一个心中常有热情的人。问:为什么会回复很多陌生人的留言?答:因为我始终觉得,如果对方愿意到你这里来倾诉,虽然是在向你倾诉他的烦恼和问题,但其实也是在馈赠你。这说明你给了他信任,而且他也期待你能给他一点鼓励,这已经是一种肯定了。所以,我不能辜负这份肯定和信任。我一直以来都很想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人,有时候就可以从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开始。有很多作家,他们致力于用文字来给人力量和温暖。而我从那些文字中汲取到的东西,经过我自己的酝酿和消化再传递给他人,也是一种价值的创造。问:孩子们从小被要求背诗词,他们会觉得开心吗?答:大家都说孩子不能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能理解“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是,不能深刻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并不影响他们去感受一种朦胧的、若有若无的、若隐若现的美。而且,他们读起来会觉得朗朗上口,非常顺口又节奏铿锵、抑扬顿挫,他们一定会喜欢的。我并不觉得孩子背诗会很痛苦,因为孩子本来就有自然的上进心,又有自然的表现欲。其实对他们来说,背诗词是很好的游戏,是表现欲的释放,同时也是语言的启蒙。问:怎么会想到用短视频来解读诗词?答:因为现在短视频是最流行、最新、最热、最火、最受关注的一个传播媒体,我就想试一试。我确实受高晓松老师影响比较大,觉得他可以把很多艺术、油画、历史,尤其是希腊历史、国外历史,把很多军事、财经、财政制度这样的事情嘻嘻哈哈地就讲出来了。我开始发现,与人互动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意思的。一个人不能太闭塞,太高冷,只是待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还自以为很厉害。如果你不能传达东西给别人,我觉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想试一试。问:对喜欢的人表白时,说什么诗句?答:因为古人都比较含蓄,所以好像确实比较少,可以说李商隐的那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或者温庭筠的那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如果这些都太直白了,可以更含蓄一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等都可以。问:羞于对父母说“我爱你”时,可以用什么诗句代替?答:当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问:与好朋友告别时,说什么诗句?答:“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就是希望将来我们再重聚的时候,你现在所遇到的所有困境都会迎刃而解,迎来一个生命中的春天。问:吐槽生活的压力时,说什么诗句?答:我倒是想到了一句比较稍微剑走偏锋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现在的老板,都希望我们一个人可以做100万人的工作,这个要求太苛刻了。问:想送给那些努力奋斗的青年人哪首诗?答:那我就说一首李白的诗吧!“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大家能够像松树一样坚强、挺拔、常绿,又可以抗打击、抗挫折。

日改月化

一个导师的独白:申请-考核制读博如何做更有胜算?

为何感觉想读博变得有点难,导师间如何分配招生?曾几何时,小西读博那会还没有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还得英语测评。当时英语成绩未达线(按比例划线、分数浮动较大),隔年参加的学校博士普通招考。有段时间,本校生硕博读博流程简化,取消英语测评,填写一份申请表格即可。转眼,小西自己已进入高校,成为一个普通的研究生导师。近几年博士招生指标紧缩,尤其是不属于首批22所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如不少博士生导师约0.5人/年的招生指标。学院根据整体课题经费进账或高水平科研论文发表情况等折算每个导师的当年博士生指标数,当然长江、杰青等大牛导师基本是2个+指标/年,"四青"1个+指标/年。其实,学校指标量化中,经费到账是小西最为认可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工科。一旦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在读博士生开展课题会变得非常困难,往往不少科研成果是"用钱烧出来的"。当然,每个学校或学院都会有自行拟定的《博士研究生名额分配办法》,将指标细分配到位。因此,近些年博士生导师选择学生十分谨慎,也许错过就是一年。博士生 阳光灿烂的笑容申请-考核制中导师或大牛推荐重要吗?日常中,有导师主动将自己的硕士推到更好的平台读博,也有导师会在同领域的学术圈中找其他导师给自己推荐博士生。对于导师来说,和学生几次邮件沟通或一次简短的面谈,无法深入了解一个学生,尤其是近几年不少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不推脱、导师同样有责任)。相对来说,学生自己硕士生知道导师3年相处后的总结会更加准确和到位,往往这样的"总结"是口口相传,而不是一份《推荐表》的几句话。也许硕士生导师是年轻教师,或者院校层次稍低,再或导师有意留你读博(这一点有时候没有道理可讲)。总归来说,还是有不少学生最终"没有人脉关系帮忙推荐"。尽管一个好的推荐对于申请-读博十分关键,自己主动联系导师同样没问题的,试试用诚心打动她。女博士 申请-考核制如何准备?首先,提前摸清几所感兴趣院校的申请-考核制流程,如部分院校有12月、3月两次选拔,可根据自己科研论文接受情况灵活选择。除专业面试环节,还有科研实践与写作、外语水平考核,单科不合格就会直接淘汰(合格线不少划到75分)。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建议选择2-3所院校,且提前沟通该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在和某个导师沟通好招生指标后,小西建议和其他同意接受的导师提前说明情况。当然,委婉些的话更好,比如"老师,和家人沟通后,我想着也许工作更好,耽误您时间了。"。整个过程中真的不太建议说"你要我就来"的承诺,调皮的导师给你来一句"你来我就收"……其次,部分导师会友好的回复"欢迎报考",也许是当时尚未发布当年的具体招生指标分配。切记和导师保持沟通联系,重点关注研究生院网站的信息。录取过程中,导师对于自己招生指标的生源选择具有极大的自主权。换句话说,学院考核选拔仅仅是"去粗"(去除不符读博条件的生源),各自导师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取精"。和导师沟通非常重要记住!尽量找同学打听下联系导师课题组的具体细节,必须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导师今年有几个指标,导师课题组有没有硕士生研二硕博连读或研三有想法读博?如XX导师课题组几个招生指标,团队指导的硕士生选择硕博连读后已用完招生指标,"但是"后面的话小西就不说啦,体会过的人都懂。同时,有意走申请-考核制读博的同学,科研论文才是最好的"硬通货"(没有论文,通不过资格审查环节的)。若是硕士阶段平台环境有限或导师缺乏指导、没有足够经费,可以尝试阅读海量文献和汇总,撰写一篇综述投稿。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时,综述修改后就是自己硕士学位论文的章节一。博士生导师的态度对于能否录取十分关键,但是能做的是在你通过学院的资格审查和综合考核后,愿意给你招生指标与接受你读博。至于如何通过学院考核就得考生自己认真准备,如每年都有不少朋友在英语考核中未达合格线被淘汰。博士生 攀爬在学术路结语其实申请-考核制对与985/211院校的学生来说,简化了博士入学的流程和缩减了备考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做点研究。但是,双非院校的学生想要进名校读博更难。和求职一样,联系导师是申请-考核制不可或缺的环节。记得认真准备一份个人简历、一份自我陈述、一份未来研究计划,权当在申请一所国外大学的材料准备,细节到位、认真些总没有坏处的。一个小细节:沟通中某个导师回复"欢迎报考"后,若是连个"面谈"的要求都没有,要么自己主动去面谈一次,要么得思考是否要换个导师啦,你说呢?最后,预祝各位参加高考的学子,明天能够取得好成绩,不再有院校层次差异的烦扰,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最大的收获!再次感谢您的阅读,有问题欢迎评论交流。

方今之时

你是否适合读博士?来看一下对博士的浅析

博士是学术界的最高学位,简称Ph.D.它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我们从本科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硕士接受专业型教育、再进一步就是领域更为狭小的博士教育。那么,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际会面临一个困惑,就是要不要继续念下去?相信很多同学都有此困惑,曾经我也是非常纠结的,该不该、适不适合念博士只有自己的心最清楚,不妨看一下以下几点。我硕士期间所修学位是工科硕士。在即将毕业之际也是万般纠结,不知道未来的路何去何从,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下去。学工科的同学最清楚,硕士期间基本以实验为主,其最终导向就是能够发表高质量SCI论文。那么问题也就来了,现阶段大部分院校都是以申请考核制来考察准博士的科研能力,如果你在硕士期间不能发表几篇同行认可的SCI,那么攻读博士是比较困难的。正如前面提到,无论你是否想念博士,你都要在当前阶段做好该做的事。把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念不念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然到研三时就会追悔莫及。如果实在不能确定是否读博,那么你可以先找一份工作去亲身体验一下。我相信不到半年你就会有答案的。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公司基本上是每天做着重复的事,如果你自身科研实力尚存、又不甘于平庸且并不排斥科研,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去修个博士学位。读博之前你还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你想进高校工作吗?(现阶段博士毕业一般是以高校为主);你有足够的能力吗?(适应力、创造力、竞争力、时间管理、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豁达的心态);你能甘于寂寞,忍受清贫吗?你是否想一直从事科研这条道路?如果你能十分肯定地回答,那么就跟着自己的心走吧。凡事都有两面性,读博也不例外。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当然了,读博也是人的一种很奢侈的生活方式,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人生短短数十年,只要想去从事某一件事,就只管放开去做,我们只需俯首于自己的心,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权威只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