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法学博士报名条件限制汇总其巧一也

全国法学博士报名条件限制汇总

在与考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被两个问题所困扰,已经成为无效占用我们时间的两大时间杀手。这两个问题为:一是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二是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是指有考生看到我们推送了某个院系的招生信息,他自己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找到,因此就跑来问我们怎么找到的,是真的吗?对于这种问题真的很无奈,你不回复吧,他说你服务不周到,甚至可能出现日后的举报、拉黑、取关操作,如果你去一一的回复吧,哪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为他做免费的无效服务呢?收费吗?不现实。我们只能发文告知一下不要再去做这个无效的工作了。说白了,我们为啥一直在分享各种方法,包括咨询的正确方式、自我介绍的方法等等,都是在尽量减少这种费时费力的问题。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是指一名考生本来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进入复试的条件,但是他不告诉你,一直在咨询复试的真题、复试的办法等等后续问题,到最后你发现他根本就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他就是想了解一些可以检索到的信息,非得让你一对一的告诉他。本文将要呈现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考博市场上,为了防止报名人数过多以及遴选到更优秀的人才,不少院校在博士报名的准入条件上设置了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定,如果你不符合,那么很遗憾的请你放弃吧,也不需要占用别人的时间与精力,人生并非这一个选择,院校也并非这一个。其中一些条件还可以通过后续的努力获取,如考博英语可以通过努力复习,推荐大家认真研究真题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下这本书就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关注的报名限制条件,不是指诸如通过英语六级、需要教授写推荐信、需要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博导没有招生名额等基本要求,而是指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条件。清华大学法学院: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各种成绩证明的出具日期至纸质版报考材料截止接收之日不超过五年视为有效。(1)英语: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IBT);③雅思(A类)6.5分以上;④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⑤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并获得经国家教育部认证的学位。(2)小语种:学生须提供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小语种语言考试成绩需达到相当于我国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六级水平。注:获得过外语专业学位的考生仍需提供上述合格的外语成绩证明。北京大学法学院:5年内取得且至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有效期依外语水平证明的类型具体确定,有效期自入学年的9月1日起向前推算。例如,2020年9月1日入学的考生须提交2015年9月1日以后参加CET-6考试的成绩,或提交2018年9月1日以后参加IELTS、TOEFL考试的成绩,以此类推):(1)英语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分以上;②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③托福90分以上(IBT);④雅思(A类)6.5分以上;⑤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⑥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的,须由招生工作小组认定。2019年之前北大法学院要求3年内取得,2020年放宽为5年内取得。天津大学法学院: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报考,法学院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定向博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30或IELTS≥6.0或TOEFL≥90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外文专业学术论文或具有相当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除英语水平证明外,申请者还需满足下述条件之一:1)入选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以及非法学专业硕士生(本科或研究生阶段至少有一个法学学位);2)“法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以及其他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3)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或法学院排名前100的大学硕士学位的学生;4)在硕士阶段以第一作者在CSSCI法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5)其他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学术专长的考生。仅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录取后须辞职且全脱产学习,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 东南大学法学院:请务必在报名前与拟报考导师联系,经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全日制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其硕士学习经历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为B+以上的学科3)重要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国家各部委、军工系统等下属科研院所)4)国外一流大学(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3)其它重要科研成果(须经院系专家小组审核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审批)。非理工科学院可允许少量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定向就业”博士生,且录取比例不超过学院录取人数的8%。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达到以下科研成果要求:文管类考生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在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所列的期刊范围内。在发表论文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写法学论文。推荐阅读如下图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英语条件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应获得我国大学英语六级460分以上(直接攻读博士生480分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毕业后五年内申请攻读我院博士研究生;或雅思6.0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学术能力方面,要求对于所报考领域,具有学术热情,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潜力及学术创新能力,原则上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例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公开出版或参编的学术著作,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以上课题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身高有要求。吉林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本科或硕士毕业于国内原“985高校”或“211高校”或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法学排名B以上的法学院毕业生;或者在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学位并有研究成果。学术能力或者学术成果突出者,不受此限。“申请考核制”的博士考生应首先征得拟报考导师的同意。山东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含独立学院)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以及只获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被CSSCI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在SCI二区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发表2篇被SCI或EI(其中至少有1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被CSSCI或SSCI、SCI、EI收录,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须在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在C类以上CSSCI检索刊物或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三大法律数据库收录期刊公开发表法学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提供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并满足本条所列最低分数要求。具体包括:国际法专业:TOEFL(最低100分),雅思(最低7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最低600分);其他专业:TOEFL(最低90分)、雅思(最低6分)、国家英语六级(最低550分)。复旦大学法学院: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IBT);雅思(A类)6.5分以上;国家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四川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要求为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及毕业证书)或毕业2年内且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往届生。学业水平要求:(1)毕业于高水平院校;(2)硕士阶段学习成绩优良;(3)考生科研成果要求: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CSSCI论文1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学校应当均为985高校或211高校(含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且所学专业至少一个为法学(法律)专业。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或国家司法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视为所学专业为法学(法律)专业。拟攻读航空航天法、网络与信息法、知识产权法特色学科方向,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且经过所报考的博士生导师认可及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的,视为满足本项对所学专业的要求。本科或硕士学位在国外高校获得,且学位学历经过教育部认证的,视为在211以上高校获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人申请,经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可以适当放宽申请人毕业院校和外语水平条件的限制:1.在中国法学会认定的CLSCI期刊(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十六本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发表法学类论文3篇(其中至少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或者至少在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或CSSCI来源集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或者提供其他足以证明申请人具有很高学术潜力的证明;2.在国内重要法律院系或科研机构获得正教授职称或相当的职称;3.在本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并获得全国性的重要奖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且本科就读专业在入学当年为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专业;已获硕士学位,硕士就读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或获得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培养潜质,公开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学术专著,或具有其他能体现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培养潜质的成果。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任职于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或与我校“双一流”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西南政法大学: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必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英语①雅思6.5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③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④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⑤不能提供有效成绩证明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该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学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国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含单独考试、援藏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毕业5年以内的往届硕士毕业生,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按2019年9月1日入学时计算)。毕业院校或专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取得国外硕士学位,并获得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硕士阶段学习院校进入报考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2)硕士就读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3)硕士就读于国内高校,且硕士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为“B”以上(含)。(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结果为准)。海南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为双一流高校、国家及部委直属科研院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全日制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已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境外所获得学位须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苏州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在入学前须取得学术型硕士学位,且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本科和硕士阶段须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高水平学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表达能力,体现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就读学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3)传统优势政法院校;(4)海外著名高校(须在复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不具备上述院校条件的考生,须提交至少1篇在CSSCI期刊独立发表8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期刊的认定以《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典》的规定为准)。以上是我们收集到的部分院系博士报名限制条件,希望对大家的报考有所帮助。

不坐

博士毕业都“失业”的5个大学专业,工作难找,谨慎报考!

本文编辑:史育阁栏目:考研社会观转眼间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2019年的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200多万考研学子们将在最长3天的时间里用手中的笔书写出人生的走向。由于近年来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上升,去年已经突破800万人,原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来释放就业压力,以求谋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取得一份不错的待遇。诚然如此,越高的学历在用人单位、HR眼中往往更能得到关注与认可,学历作为“敲门砖”的作用也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事实上,有一小部分大学专业由于学科特点,或是市场需求等原因,就业难度相当之大,就算是博士毕业都容易“失业”,工作比较难找,不论是高考学子还是考研学子都要谨慎报考,一起跟随史育阁来看看吧!1、社会学社会学专业是人文社科范畴中的一门社会科学专业,拥有者高度的理论性,国外学术研究实力比较先进。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清楚社会学到底是在学什么,甚至在亲戚眼中可能就是“高级社工”,实际上并非如此,社会学还是比较“曲高和寡”的一门学科,但其就业确实不乐观。根据近年来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挤挤公务员、新媒体等领域,并且就业竞争实力还很弱。很多人就读后都比较后悔,直言进了“大坑”。博士毕业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大多留在高校任教,去教社会学专业的学生。2、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连续四年荣登就业“红牌”榜的唯一一个理工科专业,按道理理工科尤其是工科大学专业就业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偏偏就是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没有好的平台和资源,研究水平也相当滞后,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也不高,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局面。就算博士毕业不出国,往往都面临“失业”的局面。3、其他三个其他三个专业分别是基础物理学、哲学和法学专业。这几个大学专业就业状况也不是很好,当然如果你毕业于顶尖名牌大学的话,那一定是优先能够享受的本专业的社会人力资源,就业前景会比较广阔一些。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人民大学的哲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的法学等等。关注史育阁,获取更多精彩大学、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信息!

见女行

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博士能直接当大学老师吗?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专业和就业我国博士授学位授予权是在1981年确定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共有151个(详细名单请见本文结尾处)。哪些高校拥有首批博士授予权?博士毕业生怎样才能去高校当老师?在所有的博士授予权单位中,114家单位是高校,比如北大清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等。而在这些高校之中,还有5所军事院校,有第二、第三、第四这3所军医大学,还有军需进修学院和军需大学。京津地区高校名单这首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大多成为了后来的985高校和211高校,也是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主要高校。2005年之前,博士毕业生一般都能够在高校任教,而且能够较为轻松地进入985、211这样的一流高校任教。2005年之后,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才能够进入好的高校任教,所谓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指的是有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有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等等。一般水平的博士毕业生如果想要到高校任教,一般只能选择去传统意义的二三本院校。博士生毕业选择高校和科研单位依旧是多数。博士研究生作为公认的知识精英,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可以分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两个方向。北京科技大学学位授予仪式就传统的博士生就业意向而言,学术职业为博士生的主要选择。但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学位不再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可靠通行证,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非学术领域,就业途径和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比如,以教育部直属部分代表性高校2014届到201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博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选择了学术职业,但相对于往年数据,这个比例已有所下降。非学术职业异军突起,在吸纳博士生就业方面已占据近半壁江山。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博士生就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受院校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就业选择丰富多样性的影响,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较大,比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于中西部省份的高校,比如陕西师大、兰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省份高校。北京林业大学受学校类型影响,财经类、工科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掌握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这类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以人文社科领域见长的师范类高校博士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就业率高达七成以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博士生供求双方都不同于往日,形势变化很快也很大。博士毕业生供给量增大。博士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供给量的增大既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鲜血液,也增加了博士生的就业压力。中国农业大学市场对博士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明显扩大。除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岗位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之外,企事业、政府机关对博士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博士毕业生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意在培养学科的“看守者”,知识生产高度学科化,所培养的博士生多在高校任职,从事纯理论知识的生产工作,培养目的十分单一。而在崇尚知识经济的今天,博士生培养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在训练其学术基本功的同时,增加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内容。附录全部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名单:全部名单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可以尽年

这所工科211很突出,一法学专业排全国第一,五院四系都不是对手

对于高中生尤其是高中文科生来说,法学是个很不错的专业,有专业壁垒,有发展前景,性价比很高。在报考法学这个专业时,很多学生倾向于报考法学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五院四系,但是五院四系在所有的法学领域中都是最厉害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所工科211高校很突出,一法学专业排全国第一,五院四系都不是对手!法学专业到了大学阶段,还会细分成很多方向,比如法学(民商法)专业、法学(国际法)专业、法学(刑事法)专业等,位于大连的大连海事大学,虽然是一所工科院校,但是学校的海商法排名全国第一,实力突出。大连海事大学,听到这个校名大家也就能想到,这所学校位于大连,而且是一所跟海洋有关的理工科大学,这所学校直属交通运输部,学校的航海、轮机、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等研究方向实力不俗,学校还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海事名校,是我国航海家的摇篮。学校历经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等时期,建校距今已经百年,是妥妥的海事百年名校。一般来说,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科都不太行,但是大连海事大学在法学方面闯出了一片天。大连海事大学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全国只有几十所高校有这实力,就连西北政法大学都没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可见大连海事大学在法学领域实力之突出。虽然法学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拿到B等级,算不上全国顶尖,但是海商法这个专业,学校还是难逢敌手。学校因为主要跟海事有关,所以发展海商法也是优势明显,目前我国本科阶段开设海商法这个专业或者说方向的只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三亚学院,这四所高校都和航海或者海事相关。海商法本科专业开设的高校少,自然上海海事大学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排在全国第一。研究生开设海商法专业的高校相对较多,但是他们没有大连海事大学这样的海事相关专业和行业背景,海商法还是比不过大连海事大学。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想学法律,对海商法这个研究方向感兴趣,大连海事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和其他法学牛校相比,大连海事大学录取分数相对较低,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你怎么看?

鬼怒川

一名工科女博士的求职之路

小编是一名工科女博士,毕业已经三年有余,目前在一所高校任职。三年前的现在,小编找工作有过盲目、有过迷茫。今天小编总结一下自己的求职之路,希望能够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一些作用,不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小编博士最后一年除了写毕业论文,大部分时间在找工作。由于一开始工作规划不清晰,面试了几十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这显然是盲目而不合理的,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主要是去外地面试的路费及住宿费),但一个好处是通过接触这些企业小编明确了自己真心喜欢什么职业。小编大学在北方读的,专业是计算机,所以小编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北京的IT公司。一开始小编目标瞄准了大大小小的IT公司,主要原因是IT公司收入高、团队合作可以与人打交道、科研可以大批量转换为实际应用。于是在找工作的第一个月,小编几乎每天不是在做网络笔试就是在进行电话面试。细数下来,小编面了大约12家IT公司,也拿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但在这些面试中小编发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给自己加分太多,反而,会随之带来年龄、婚姻、后代等问题。此外,IT公司的高强度加班也与小编的期望有所出入(仅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明确IT公司不适合小编后,也许是逆反心理作祟,于是小编开始转向朝九晚五的事业单位。公务员、银行等单位小编均尝试过,得到了一些offer,但与之前博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事业单位的优点是可以朝九晚五、工资固定,对小编而言的不足是收入不高且几乎要放弃掉之前所学的知识(依然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思量再三,小编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从事博士期间所做的工作,于是小编开始转向高校面试。每个城市可选的高校只有几所,所以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小编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学校发展前景、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程度、科研平台、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综合考虑,小编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高校。虽然大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不低,但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与学生接触,小编很满足自己的选择。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小编找工作之路有多么纠结。小编回头想想,自己当初找工作一开始目标不明确,缺乏清晰的工作规划,走了很多弯路。建议目前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多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以上是小编的一些想法,仅代表小编个人想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见其歧

这个工科博士毕业答辩,最后的致谢词,让老师潸然泪下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工科博士,给人的印象是呆板、没有文学细胞。然而,最近,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专业一位博士毕业答辩的致谢词,采用文言文,引经据典,从孔子名言到二十四孝,文采飞扬,引起了答辩组老师的注意,老师们专门为他增加了一个致谢词讲解缓解。整篇致谢词共703字,在工科学生中甚是少见。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到对导师的感谢,再到对家乡、父母、兄弟的愧疚,言辞之恳切,只有读过博士的人才懂。尤其是对垂垂老矣的父母、在外求学兄弟的愧疚,让在场的女老师都为之动情,不仅潸然泪下。只能说,写的很好,作为一个工科博士,只有瞻仰之情!说实话,看到致谢词中对家人的感谢和愧疚,真的感同身受,好像自己的家人。当初自己博士毕业,也是这种状态,无论对父母还是家中妹妹,都是充满愧疚。一个博士学位,让家人遭受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如果我在场,也会为之动情,更能够理解为什么女老师当场潸然泪下!把文章附于文末,供大家拜读!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快乐星

同学拿80万年薪Offer时,这两位清华博士却想让法律人用上真正AI

法律 AI 领域终于迎来一家新的创业公司。他们拥有这个领域比较少见的技术实力,也让我们对他们将陈旧的法律研究工具带入二十一世纪,充满期待。但与此同时,法律 AI 交叉领域的特殊性也让这家年轻创业公司的征途充满挑战。撰文 | 微胖中国有多少家法律 AI 创业公司?总数,恐怕还不足一个微信群成员上限的十分之一。翻开斯坦福大学的百年人工智能报告,目录中也看不到法律这个垂直细分领域。有一百个迈向这个领域的动力,也有一百个放弃的理由:论蛋糕大小,远不及出行、医疗、安防、金融等领域。论产品的革命性与战略性意义,可能不及虚拟语音助手和人工智能芯片。所以在这个领域,你看不到流连于热门细分领域的顶级资本。然而,创业者们要解决问题的难度,却丝毫不亚于热门细分领域,甚至可以说难度更大,但人才所能获得的回报远不及巨头开出的价码。一些国内大型法律科技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曾告诉笔者,在吸引非常优质的 NLP 人才方面,他们根本不是巨头和明星独角兽公司的对手。所以,当你发现法律人使用的搜索工具还停留在连 20 年前的谷歌时代时,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最近,一家成立不久的法律 AI 创业公司幂律智能入驻清华科技园的创业大厦。这家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创立的公司想要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改变法律服务。公司创始人、CEO 涂存超(左),清华大学刘知远教授(右)一、为什么是法律?今年三月,幂律获得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公司创始人涂存超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所应届博士研究生,和他一同创业的张天扬是他的本科同学,同样刚刚拿到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学位。「我做社交网络数据挖掘,涂存超之前也做一些 network embedding 的工作。」张天扬介绍道。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天扬涂存超最初的想法很朴素:学以致用,希望能够通过博士期间所学真正去改变一个领域,而不是在一个大公司里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最开始,他们也考虑了一些热门的领域,比如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但后来发现这些行业的数据壁垒比较严重。「如果做医疗,你必须得跟某个医院合作才能拿到数据,这可能需要比较多的社会的资源。」对于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没有太多社会资源的创业者来说,这个难度确实比较大。一次偶然的机会,跟律师界朋友聊了后,他们发现法律行业是一个特别重文本的行业,而且文本质量特别高。事实上,全国诸多法院在经过 20 年的信息化建设后,流程数据、证据数据、文书数据、档案数据等都比较完整。特别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几千万裁判文书都是公开的。「与其它垂直领域相比,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本信息,质量非常高,都是法官写的,表述更加严谨规范,而且数量足够大。每个文书都有非常详细的标注。比如,涉及哪些法条、犯哪些罪、量刑结果是什么、什么时间、发生的地域、法官是谁、代理律师是谁?这些标注信息以及众多的场景非常适合 NLP 技术的落地。」涂存超说,除了这些案例文书,法律领域还拥有法律法规、法学文献、合同协议等丰富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也为法律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很务实,觉得这个方向前景很好,而且坚信技术一定能够在这个方向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立马开始这个方向的调研、技术开发和尝试。在抓取了几千万份数据后,我们首先做了一个智能检索引擎。」张天扬说。至于为什么首先做搜索,一方面,检索是基础性工具,是法律行业初级从业者的基础性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搜索已经和百度、谷歌存在非常明显的技术代差。用户已经习惯了通用领域的基于语义理解的检索方式,在百度或谷歌里检索大段文本,或者直接问一个问题,系统可以直接给你答案。但是,法律领域的检索工具还停留在关键词搜索。比如,律师遇到一个案件或者纠纷,就必须得检索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一些关键词,而且只有词表里有的关键词,才能检索到结果。如果一句很简单的自然语言形式的输入,用户可能就检索不出结果。「这种检索方式甚至连 20 年前的谷歌搜索技术都不如,」张天扬说。去年四月,他们决定做这个事情。一年多后,他们发现,NLP 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潜力还不止这些,比如,辅助量刑、合规审查、法律风险提示、智能法律咨询等,都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和可行性。「我们坚持做法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觉得它更有可能做出来。」涂存超说。「最近一年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个想法。」张天扬补充道。二、怎样的一款产品?输入一段案情,或者一些法律要件的组合、甚至将整个案件或判决直接输进去,系统就可以识别出使用者的使用意图,然后在相应的地方进行识别语义,匹配到可能相似的案件。坦白说,这样的法律检索工具会非常吸引人,和 ROSS 做的事情也有些类似。据说,体验过产品原型的业内人士也惊讶于检索效果。幂律的检索系统(年底会做出一个产品)有两个亮点:意图识别和根据语义进行匹配。意图识别系统,能够理解用户带着什么样的目的搜索这个案子,用户到底是想要有什么。比如,类案推送、争议焦点,还是条文查询。「每一个领域的律师想要的东西可能也不完全一样。做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会调研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律师检索时想知道什么,接下来想做什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搜索结果。」张天扬说。而基于语义理解进行类案匹配,会将文本的深度分析技术,比如关键词抽取、关系和事件抽取、摘要生成等,适配到法律语境中。「我们也在考虑,检索出来海量相似案例之后,怎么样就此生成一个报告。」涂存超说。这与 ROSS 在一年多前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曾表达过的想法,不谋而合:「接下来几年的最大目标之一,希望 ROSS 可以浏览多个案例和证据,然后生成备忘录,总结问题,并列出不同观点。这将会改变律师们研究案子的方式。」「我们最核心能力,肯定还是 NLP 的基础技术。」涂存超说,「具体到法律领域,我认为,现在应该做类案匹配和判决预测。这两个方面,我们算是做得最早,也应该是做得最好的。」因此,除了所有法律人都会关注的类案推荐,他们也在将 NLP 技术用于判决预测。比如,多模态异构信息融合。如何融合案件判决时所要考虑的多文本信息(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甚至工商信息等),以便更好进行结果预测。另外,预测判决罪名、量刑还涉及智能推理决策技术,比如如何模拟法官判案逻辑,在系统中引入推理能力。而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正在得到学术上的肯定。一个月前,涂存超参与的一篇研究罪名预测的论文 Few-Shot Charge Prediction with Discriminative Legal Attributes发表在了 NLP 四大顶会之一 COLING2018。我们知道,罪名分布也是典型的长尾分布(幂律分布的一种形式,现在你知道公司名字的由来了):如盗窃罪、抢劫罪等占了接近一半的案件。比较低频的几十个罪名,可能只占了百分之零点几。几千万案例文书当中,几个高频罪名,比如盗窃罪、抢劫罪等占了接近一半的案件。比较低频的几十个罪名,可能只占了百分之零点几。但是,在目前的罪名预测研究中,低频罪名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传统上,罪名预测一般被当作文本分类任务处理,利用案件相关的一些浅层文本文本特征或者属性特征来预测结果。近些年来,也有基于神经网络网络分类模式的尝试,但也不能很好处理低频罪名和混淆罪名的问题。涂存超所在的团队通过模拟法官的定罪逻辑,引入 10 个有代表性的区分性属性(盈利、买卖行为、死亡情节、暴力行为等),作为事实描述到罪名的中间映射。通过利用注意力机制生成与属性相关的事实表示,对一个案件的不同属性进行预测,进而预测最终罪名结果。结果,这一方法在低频罪名预测上获得了接近 50% 的提升。现在的模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结果,然而,其中的可解释性也需要进一步挖掘,对一个法律产品的使用来说,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之一。「智能推理决策当中,这种可解释性的问题也非常重要。」涂存超说,法官必须知道其所以然。在技术方法上,引入知识图谱、法律先验知识,模拟法律人的思维逻辑,有可能打破法律智能的黑箱问题。刘知远教授曾经谈及先验语言知识与深度学习模型的有机融合对于理解世界的作用。他的团队也在模型中考虑先验知识的作用,并做出了一些尝试。作为刘知远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涂存超最近也在做一些技术上的突破,「看能否将现有的一些可解释性研究,适配到法律智能领域。我们会有一些应用,也会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进。」涂存超说。三、怎样的一支团队?目前,国外大多数法律 AI 创业公司都少不了具有法律背景的核心成员(创始人或者联创),比如 ROSS、LawGeex 以及被 LexisNexis 先后收购的 Lex Machina 和 Ravel Law 等。国内更是如此,比如华宇元典、无讼、律品等。幂律是为数甚少由纯技术出身创业者组建的法律AI团队。涂存超和张天扬曾参加过数学和物理奥赛,其他一些团队成员曾是信息学奥赛国家集训队成员。换句话说,这些人工智能专业的博士们几乎有着类似的学霸型人生轨迹:奥赛——保送清华——一路读到博士——创业。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对法律知识和行业的了解还停留在大学本科政治课的范围内。研究人员或许可以做一款优秀的产品,但这不一定意味商业上的成功。为避免陷入「技术为王」,一些投资人在建议技术见长的团队初期寻找合伙人时,仍要重视市场、商务等因素对公司的重要推动作用。「从刚开始做这个东西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张天扬说,「我们也正在努力寻找这方面的人才,无论是实习生、全职还是合伙人,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不过,幂律现在做的法律检索工具,更多的是将一个略成熟技术进行应用,对技术的需求更大。因此,通过与律师朋友、法学院同学、老师,包括一些公司合作来获取法律资源的模式,足够应对当下的法律需求。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算法创业团队对技术的高度重视。法律人主导的团队会使用开源工具,但是,幂律的团体知道如何改进这个工具。比如,根据法律把分词作好,需要更有经验的人。涂存超曾参与过人工智能所开源分词工具的开发,「知道怎么去做一个分词工具,怎么去改进一个分词工具,和只会直接用一个开源分词工具,效果是有区别的。」张天扬说。算法、法律知识图谱方面,也是如此。「刘知远教授是做知识图谱的,我对知识图谱也算比较了解。」涂存超说。在他看来,并不是谁先花了很多资源构建出这个东西,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关键仍在于,谁能构建出一个真正在算法上可用并能提升效果的法律知识图谱。在他们看来,法律人主导的 AI 创业公司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他们对技术的理解,与真正做 NLP 的人的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张天扬说。幂律考虑的是什么样的算法能帮助这个领域提升工具效力,然后才考虑将它设计成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有一些竞争对手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寻找一个新的卖点,把东西卖出去,但产品里面甚至没有真正算法部分。四、什么样的产品进阶之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更多扮演着赋能行业的角色。许多法律AI初创公司的初衷,都是想让技术惠及 C 端客户,但最终落地时几乎都选择了服务 B 端,比如,法院、公司法务部门和律所。相较于 C 端,B 端用户既保证了需求的体量与频次,对产品价格也不会特别敏感。幂律也表达了类似的规划,「短期来看,无论数据条件、市场盈利模式、还是技术方面,短期内都做不到(C 端)。所以,我们先为律所甚至法官、检察官等从业者提供一个自然语言检索工具。」张天扬说,「他们的需求比较高频,尤其是初级律师,检索的质量和效率都是瓶颈,所以,第一阶段比较明确要做的,就是这个自然语言检索平台。」虽然这意味着,他们第一阶段的产品会和北大法宝,无讼等以案例为主的检索很相似,「但是,我们可能提供的功能会更强大。」张天扬说。不过,在通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积累、提供一些突破之后,幂律会考虑将基础性技术应用到具体细分方向。长期来看,幂律仍然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能够面向 2C 的更通用的法律智能(平台),降低普通人享受法律服务的门槛。五、怎样的决心?对涂存超来说,过去一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体验是法律人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之间的那段「最远距离」。无论是研究还是产品,他们都深深感受到了横梗在专业之间的知识壁垒。比如,类案匹配引擎研究中,大家对什么是类案的理解完全不同。「不光是法律知识对我们来说的一个壁垒,就连他们觉得什么样的案子是相似的,我也完全不知道。」而另一方面,法律人士对于技术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完全没有概念。「双方之间存在的这种知识壁垒,包括交流成本都非常高。」涂存超说。其实,涂存超的体验几乎是这个领域所有从业者的共鸣。但只要我们回顾一下,法律本科生没有高数要求,理工科本科学生仅在政治课中感受过法律,就不难理解这个交叉领域里的巴别塔现象了。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反复强调,幂律打算长期做这个事情,虽然创业仍然不是当下人工智能博士们的主流选择。当身边有些同学拿到 80 多万年薪的 Offer 时,涂存超和张天扬却告诉我们,在求职季里,他们一份简历都没有投,因为当时已经决定创业,虽然还没拿到任何投资。即使在敲定投资人方面,他们更多的还是考虑投资人与公司的优势互补与业务发展。「无论是我们还是投资人和业界朋友,他们都看好这个领域的前景。」张天扬说。采访接近结束时,我看到在还来不及收拾整理的会议室的黑板上,赫然写着法律人再熟悉不过的三段论,团队最近还学习了犯罪四要件和三阶层。「目前为止,我们没有遇到过任何一家公司,他们已经有非常好的项目经理来处理技术和法律两方面的问题。」我突然想到 IBM Watson Legal 的联合创始人、首席专家 Brian Kuhn 在一年前曾分享过的一个观察。一个成功的法律AI创业团队,至少有能力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两种思维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征途,才刚刚开始。

乱之上也

理工科专业,有没有必要读PhD

理工科专业 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是有必要读PhD的。博士起点更高硕士读完直接工作固然可以比读博士省去至少4年的时间,但这4年的时间里,自身能够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并且受到岗位职责的限制更是难以达到更高的专业度。此外,工作固然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短短4年想要达到和博士一样的薪资几乎不太现实,而选择读博不但在这4年里积累了丰厚的学术知识,毕业后的薪资起点也是很高的。博士的地位更高在私企或是企事业单位,博士能够承担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前端开发人员,而硕士和本科学历的员工更多是做工程实施部分。例如做人工智能,算法和创新大多数是博士来做,而平台搭建、训练、调优、数据处理和准备往往是硕士和本科来做。博士的就业机会更多很多工作单位对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有工作年限的要求,但是对博士是没有的,所以博士找工作的范围更广。在单位中,博士往往能够收到老板重用,委任要职和接触大项目的机会,从晋升角度来说也往往比硕士更快。博士的知识水准更高硕士只有1-2年的时间是用来进行专业学习的,然后便走入工作岗位,并没有发表文章的要求,例如SCI,也不需要对某个方向做深入研究。而博士不同,4-5年的研究过程中,发表文章的压力对于专业理论的研究会有本质上的提升。博士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比硕士强,但是专业理论方面一定比硕士的知识水准更高。

恭江

华科90后博士,刚毕业拿年薪200万:熬过读书的苦,才多了选择路

01近日,腾讯、华为年薪200万争夺华科博士的事件火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4级直博研究生左鹏飞,收到了华为年薪200万元的offer。同时,还有华为、腾讯、阿里、深信服,4家公司均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薪资也很可观,其中一家公司开出了年薪近300万元的条件,税后收入比华为高出了40%。经过慎重考虑,左鹏飞决定选择华为。他特别提到:华为可以满足我的一些其他诉求,比如保持跟学术界的接触。并且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现在的专业领域做到更大更强,在企业界带出几个成功的项目。此时正处在秋招季的尾声,其他同学尚且还在为工作奔波焦虑,左鹏飞已经顺利签约著名企业,并且是以高达200万的年薪。刚一毕业,就达到了别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事情一曝光,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并且还针对此事时间,发起了投票话题:你刚毕业时年薪多少?根据投票显示,其中4.1万人的投票结果是5万元以下,勉强维持生活。其中1.4万人是5—12万,属于不愁吃穿行的标准。其中收入在12万—25万人,达到了略微有富裕的标准。25万元以上收入的只有4709人。还有部分网友留言调侃,“为什么就没有3万元以下的选项?”收入越往上,人数越少。而在刚毕业就能够拿到200万年薪的人,放眼到整个中国,这样的人才也是凤毛麟角。在2019年的秋招,很多毕业生面临的情况并不如意。毕业生一:某211硕士工科女,本科一本,简历投递40+,收到的 offer为0。自从秋招以来,并没有睡个好觉。经常做梦,梦里都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一毕业就失业。从梦里醒过来,常常泪流满面,觉得自己很差劲,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有些专业即使是与工作岗位对口,在现场投出去的简历也都统一石沉大海。经过几轮面试,也都全部扑街。而自己的室友呢?已经拿到四个offer……毕业生二:本人工科女,是一本院校,不过是双非,本人在本科期间还算优秀,成绩绩点毕竟高,一些奖学金也拿了一些,但是到了秋招就业季呢,还是一筹莫展。每天都奔波在各中招聘会上,自己的学校基本上在211和985的比对之中,也容易被筛掉,所想进的公司,有太多比自己还优秀的人。在学历和实力上完全被碾压,参加招聘,自己压力很大,我一个人独处的时,经常会崩溃。同样作为毕业生,为什么大多数人还在为工作一筹莫展,而左鹏飞刚毕业就能拿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薪。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值得。凭本事拿高薪,是被人佩服的。在博士期间,左鹏飞的座右铭是这样的:“一个高水平的博士毕业生,需要是一个领域里首屈一指的专家,所有人提到这个领域都会想到你的名字”。在校期间,左鹏飞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10余篇,其含金量甚至超过一些科学界国际顶尖期刊。因为其傲人的成绩一度被外界称为“天才少年”,左鹏飞谦虚的认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打游戏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了。在这五年里,他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极其自律,每一天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早上8时起床,8时30分之前进实验室,学习到11时30分吃中饭。下午2时多到5时30分进实验室 ,晚饭后,晚上6时30分到9时30分在实验室,有时会呆到10时多,才回寝室睡觉。这5年里,几乎天天如此。若非常人,谁有他一般的毅力与决心?所以今天他所有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因为他熬过了读书的苦,所以才多了更多选择的机会。02《奇葩说》第六季正在热播,詹青云火了,因为在节目中的惊艳表现,一时间圈粉无数。詹青云的辩论总是如一把温柔地刀,砍向对手。她对所有的知识典故永远是信手拈来的样子,所有的经典,素材,她都熟稔在胸。关于詹青云的履历,也十分耀眼。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游历过20多个国家,贷款100多万留学。2014年参加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夺取冠军,并获“最佳辩手”。2015年《精彩中国说》节目总冠军。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获得“总冠军”、并且荣获总决赛“最佳辩手”。随着詹青云的走红,她小时候的故事也被挖了出来。我们才知道如今如此出色的詹青云,20多年前,她却实实在在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詹青云出生在贵州某县城一个化工厂大院,母亲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普通工薪阶层。四五岁时,詹青云是乡邻眼中的“神童”,四大名著的故事他记得滚瓜烂熟,还能滔滔不绝的用自己的方式讲给小伙伴听。小时候詹青云酷爱读书,妈妈为了满足她的阅读爱好,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书店里。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地允许女儿捧着武侠小说不吃不睡。可一上学,她就跌落了“神坛”,开窍晚,学习差、成为了最让老师心烦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阿詹经历过6次转学,每到一所新学校,学习成绩都是落在别人后面的。因为学习差还被老师劝她妈妈早点送她去读技校。后来因为频繁转学,一度被老师嫌弃。每一次转学,对她而言都是一次难熬的经历,频繁的转学让她一度成为班里最跟不上的差学生。詹青云是一个在起跑线上走得很慢的小孩,但她妈妈却无比开朗,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鼓励詹青云。詹青云读一年级成绩在班里垫底,妈妈会特别神秘说:“妈妈算过了,到了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学校最棒的学生”。詹青云从小就对妈妈的话特别迷信,可是不幸的是,四年级的时候她还是垫底。这时妈妈又对她说:妈妈重新算了一下,你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会在初一。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算命"中,高二那年,阿詹拿到了年级第一。到了高中后,詹青云似乎突然开窍了,妈妈的预言终于灵验,她的成绩赶上来了。最后,高中毕业于贵阳市第一中学的詹青云,2008年高考之后被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录取。之后顺利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提到这段回忆的时候,詹青云极为感慨,她说提升成绩的过程是极其痛苦和辛苦的。阿詹多次在微博上直言:“我就是一个靠考试改变命运的人。”在法学院第一年,学习压力巨大,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多花,每天商量去哪里打包,真的只考虑快,就近,附近有空桌子,可以尽快学习最好。每天走路回家的路上,听见教堂的钟响,都恨自己不能走快一点。因为读书,没时间谈恋爱,阿詹被分手。有朋友去看她,她很开心,但是她希望朋友明白:自己是真的很着急学习,因为现在陪你的一分一秒,都要用我本来就不足的睡眠来补。比我们优秀的人,都尚且比我们更努力,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停滞不前?我们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足够自由。无论是华科90后博士左鹏飞,还是天才辩手詹青云,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自律与努力。读书固然是辛苦的,也无法立刻实现经济价值,但在未来你会发现,所有为读书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读书虽苦,却能照亮你前行的路。

肌肉派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