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公共卫生专业(MPH)院系及学位设置介绍乃比于狂

美国公共卫生专业(MPH)院系及学位设置介绍

如今医学专业留学越来越受欢迎,去美国的考生越来越多。在美国,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公共卫生学院或者相关的美国公共卫生专业,特别是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往往在一个州中仅有1到2个大学具备较大的完整的院系设立。而正是这1到2个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承担了与本州卫生部门共同进行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规划与执行。一般来说,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有以下分系:卫生统计学(BIOSTATISTICS)﹑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社区与健康教育学(COMMUNITY AND HEALTH EDUCATION)﹑卫生政策与管理学(HEALTH POLICIES AND ADMINISTRATIONS)﹑环境与职业病卫生学(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以下是智课选校帝为大家整理的美国前10名公共卫生学院名单:1.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 Harvard University3.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5.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6. Columbia University7. Emory University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10.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学位设置各个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学位设置大致相同,它们包括,MPH(MASTER OF PUBLIC HEALTH)﹑MSPH(MASTER OF SCIENCE PUBLIC HEALTH)﹑PHD﹑MHA(MASTER OF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MPH和MSPH的区别在于前者多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后者多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可以进一步深造PHD学位。 MHA学位强调学生作为管理者的能力,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策划等,是所有专业中最接近MBA的一种。PHD专业是为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培养的科研人才,一般奖学金非常丰富,毕业后留美机会较大。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说失屠羊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日制硕士(学硕+专硕)研究生报考简介

一、学院简介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卫生学教研室,1976年成立公共卫生系,1986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现设有预防医学系、营养学系、妇幼卫生学系、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卫生管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学院目前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卫生毒理学”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预防医学”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医学统计学”是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学院目前拥有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信息学实验室、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卫生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市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医科和新型工科为重点。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作为首批建设学院,以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检测技术、疫苗及药物等防控技术为重点,建设成为以传染病防控为特色,专业齐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公共卫生学院。二、报考条件划重点1、专业要求:无专业限制,非预防专业也可以跨考;2、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 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 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三、2015-2019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复试分数线四、2015-2019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招生情况(1)广州校区(2)深圳校区(2018年正式招生)五、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学费学硕学费8000/年,学制3年;专硕全日制学费20000/年,学制2年 ;专硕(非全日制)学费25000元/年,学制3年。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住宿学硕与专硕(全日制):学校提供住宿,2-8人间均有,费用800-2000/年不等200元/年专硕(非全日制):不安排住宿,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考试科目卫生综合353,科目为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硕学硕考查科目一致)(1)考试题型流行病学:单选(19个)、简答(2个)、论述(1个),近几年来题型题量基本固定,分值76分。统计学:单选(23个)、简答(1个)、论述(1个),近几年来题型题量基本固定,分值74分。环境卫生学:单选(11个)、简答(1个)、论述(1个),近几年来题型题量基本固定,分值50分。职业卫生学:单选(11个)、简答(1个)、论述(1个),近几年来题型题量基本固定,分值50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单选(11个)、简答(1个)、论述(1个),近几年来题型题量基本固定,分值50分。更多资讯请添加weixin: gwkywx 了解更多公卫信息

鲁多儒士

在职备考非全日制双证公共卫生硕士(江浙沪)院校分析

在职备考非全日制双证公共卫生硕士(江浙沪)院校分析公共卫生专业培养的是要具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在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在公共卫生有关的学校、科研单位和公共卫生专业相关的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公共卫生专业工作的高级医学人才。接下来让必尚考研对公共卫生硕士江浙沪地区院校进行分析!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或353卫生综合。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MPH)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待定,学费3.3万元。利用集中授课,大专及以上学历可就读,可获得学历证书及硕士学位证书。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职人员攻读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培养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才能。考试科目由政治理论、英语、公共卫生综合,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由复旦大学单独组织面试,时间、地点另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学制2年,培养方式为半脱产学习,学费4万元。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学制3年,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756卫生管理综合和353卫生综合。4、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简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初试为英语、公共卫生综合(流行病学基础占60%、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占40%),共计三门。复试为政治理论。培养年限:学习年限为2.5-4年,其中在校学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考试大纲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 卫生综合。复试:1、(笔试)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 5 门任选一门;综合(面试)。6、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3 卫生综合。复试内容:包括英语听力和口试测试、专业课考试、专业技能考试、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考察等。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5000元。7、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公共卫生硕士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或353卫生综合。学制为2-4年。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梦工厂

当疫情来了你才听说它?申请MPH不难,读MPH课程有点难……

DIY留学神助攻系列今日故事UKuni杨同学个人标签:本科: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均分:82IELTS:6Offer:格拉斯哥大学,约克大学, 诺丁汉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谢菲尔德大学Final Decision:谢菲尔德大学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现实总是不那么美好,每一步遇到的挫折都让人想要放弃。01这个专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当初和中医专业差两分被调剂到公共事业管理,唯一的想法就是能不能转专业、转过专业还需不需要留级。但同时又害怕父母对自己失望,十分在意他人的目光。那时从来没听说过公共事业管理,仅仅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的理解。我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和生活的常态。对于专业课程,我坚持在考试前把每个科目复习三遍以上,温故而知新,不断的重复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理解。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我还会不断丰富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国内并没有开设公共卫生专业的高校,在大学专业各类目录中,尚没有列入公共卫生专业。但后来在就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国内高校开设的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与公共卫生专业的概念非常接近。而这个专业在国内并不像普通的医学专业那么受追捧,有点“遇冷”的境遇。相信今年的疫情情况大家也看到,公共卫生管理成为了国内民众关注的焦点,公共卫生这个专业在国内真正由“冷”变“热”。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当初留学的选择是正确的。02听都没听过,还留什么学?医学院录取标准太高实在进不去?生物专业过于理论化不好就业?相信很多想要学习生物医疗相关方面的学生,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都犯了难。想不到的是,MPH的一大优势是毕业后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高达90%以上。另一大优势是可以接受多元背景的学生,例如医药、护理、生物、化学、统计、社科类等,对转专业申请者和国际学生都非常友好。MPH就是Master of Public Health。刚开始和我同学朋友甚至父母提起的时候,他们都不看好我留学申请这个专业。科普MPH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简称 MPH)是国际上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主要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检疫机构、医院等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谈到公共卫生,大家想到的就是对传染病(结核病、艾滋病、SARS、新冠状病毒肺炎等)的预防、监控和治疗。其实除此之外,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也都属于公共卫生范畴。大三上学期我就开始考虑自己毕业之后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我当时果断地决定要留学。我制定了长线的备战计划,并很快付诸实践,每天既要兼顾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要抽出时间准备申请,时间相当紧凑。大学期间试过在多个领域摸爬滚打,走过无数弯路,但自己对公共事业的热情始终没有退却毕竟是心怀梦想而留学,觉得自己更值得拥有更大更广阔的未来。03留学申请很迷茫!Public Health公共卫生专业一般设在英国大学的医学系下。英国MPH毕业生从医疗机构,到政府机构,如环境保护局到疾病控制中心等,再到科研机构都有生存的空间。最牛的应该是YORK还是邓迪来着(那会儿一直在研究卫生经济和公共卫生...),可是又怕约克综合排名比较不靠前,回国找工作会相对劣势。其它准备申请的学校和专业还有曼大的HE,Edin 的public health,谢菲的public health,就业方面也不知道去向,马上要申请了,特别迷茫,那会儿总希望有大神能跳出来帮我。后来我自己梳理了一下问题:哪个学校和课程可能对未来工作较有帮助?学校名称方面,是这领域的名校(像是York或Sheffield)还是世界名校(LSE/UCL)对未来工作比较有帮助?Sheffield在这领域的名气是只有在英国有名,还是其他国家都知道呢?等等。我一样一样地跟着学校官网核实资料,翻阅了挺多帖子,初步确定了自己的申请学校。具体的网申流程我就不赘述了,每个学校不一样,但网上都能找到。只是提醒一点,因为网申的时候涉及到很多的文件资料,所以大家最好按学校进行分类整理,千万不要把A学校的PS传到B学校的系统里面了,那就尴尬了。所有都“搞定”之后,最好还是时不时地浏览一下学校的申请页。说不定某一天offer就来了,还有就是,再检查一下是否所有材料都提交完成了。像我当时申请爱丁堡,以为所有材料都交完了,结果某一天突然发现成绩还没上传,嗯…后来上传了可还是被拒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始终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只要IEG协助我准备好所有申请工作,就一定能够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提早进行留学规划和正确的申请策略成为了我留学路上的致胜法宝。在整个申请季,我也是惊喜不断,连续收获多所顶尖学校Offer(格拉斯哥大学,约克大学, 诺丁汉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谢菲尔德大学5个offer),可以说是大满贯了。作者:英萃教育专业顾问团队优秀顾问 陈晓艺

爱不羁

专家视界: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2月25日,青岛,即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采集鼻咽拭子。人民视觉供图2月22日,采集完咽拭子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周灵君将厚厚的防护服慢慢脱下来。人民视觉供图2月4日,武汉市疾控中心的P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换装。武汉市疾控中心是该市首批获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机构之一。位于该中心病原生物检验所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P2实验室)则是“绝对禁区”。在这里,20多名检验人员24小时轮班“捕捉”病毒,并形成报告,帮助一线医务人员作出准确判断。人民视觉供图当前,我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发生以来,在疫情成为全国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疫情得到迅速遏制,坚定了广大民众的抗疫信心,为国际上其他国家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经验。这些公共卫生干预举措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决策的科学化,以及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协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和考验,也是提高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契机。在新的形势下,国际上提出了回归社会模式的“公共健康3.0”和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整体健康的“One Health”理念;我国最近也已提出要将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从逻辑关系上,与临床医疗主要处理个体健康问题相比,公共卫生主要关注人群健康,并以社会动员和系统应对为主要模式。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和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加之本次疫情对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带来的巨大影响,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而相关的公共卫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是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需求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的英文均为Public Health,但公共卫生往往被理解为一个行业(主要指卫生健康)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尝试从公共健康的角度进行讨论,其中公共卫生人才是讨论的主体。首先,需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当前公共卫生正在回归社会模式。笔者观察到,一些发达国家医疗投入居高不下,且在持续增加,但仍存在包括重大疾病发生增加、健康指标和人均预期寿命下降等问题,原因归结为医疗与健康的脱节。人的健康影响因素中,单纯医疗的贡献占20%,社会经济因素、健康行为、物理环境等“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占80%,但很多国家往往把大部分资金投在占比20%的医疗上。由此,国际上提出“公共健康3.0”概念,赋予公共卫生机构权力,使他们有能力通过社会动员并充分利用数据和资源解决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教育、运输、餐饮、环境、住房、安全的社区等。要求公共卫生领导人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同时还应该是所管辖地区的首席健康战略官。公共健康3.0理念比较适合对重大疫情的应对,特别是地方政府卫生部门领导如何承担首席健康战略官的角色,如何与跨医疗机构以外的其他部门合作等。因此,随着公共卫生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对于培养复合型公共健康人才和首席健康战略官提出了迫切需求。其次,需从单纯关注人的健康向关注人—动物—环境整体健康转变。“One Health”(大健康或公共健康)理念随着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等新型流行性传染病的不断增加而兴起,旨在扩大人类、动物和环境三方健康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要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和兽医等人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要有系统性和全链条思维,以实现整体健康的目标。由于近80%的急性传染病来自动物,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未来也对如何培养符合One Health理念、从单纯关注人的健康向同时关注人类—动物—环境整体健康转变的公共健康人才提出了明确需求。第三,新型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将在公共健康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生物安全的概念已从生物防御拓展到健康安全,其中应对重大传染病(新发和突发传染病)是核心任务。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背后反映的生物安全问题可能重塑医疗卫生格局,例如更加重视病原检测与溯源、生物疫苗、抗病毒创新药等生物医药技术,也对健康医疗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科技战略也提出,把生物技术作为基盘技术摆在国家科技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布局,支撑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的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因此,对培养人群健康相关的疾控专家、公共卫生医生、公共卫生科学家、公共健康信息学和大数据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明确需求。当前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健康中国战略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但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重心和政府投入总体上仍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尚未完成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首先,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足,且因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现有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供给不能适应新挑战和新要求。《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而2017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仅有0.61人, 缺口较大。根据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人员规模方面,我国执业(助理)医师队伍中,公共卫生医师只有11.4万人,仅占3%,远小于口腔医师(21.7万人)、中医医师(57.6万人)和临床医师(270万人)。近几年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临床、口腔、中医医师的人数均在增加,唯独公共卫生医师的考生持续减少。学历结构方面,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中,超半数(54%)人员仅为专科学历,约三分之一(37%)为本科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仅占7%。我国由于预防医学等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的待遇普遍不高、公共卫生人员职称晋升相对困难、成就感和社会地位较低,导致公共卫生专业的生源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毕业后转行比例很高,人才流失严重。其次,医疗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人才培养相互独立,不利于重大疫情中防控、治疗和科研紧密结合。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公卫人才与医疗人才的培养相对独立,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教学交叉较少, 临床医学背景学生参与公共卫生实践的机会很少。由于传染病的突发性特点,我国疾病防控体系在无疫情时会长时间处于一种“待命”状态,疾控人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意识容易淡薄、技能容易滑坡。而医院经常高负荷工作,医务人员临床技能反复锤炼,但公卫知识和技能薄弱。国家对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处方权的限制,使其无法接触临床工作,久而久之,医疗系统和疾控系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在此次疫情发生早期,临床医生从个案诊治中已经隐约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传人的可能性,但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公共卫生队伍能够及时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进行细致、缜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确诊问题。第三,目前的问题不是取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而是应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宗旨。疫情下,有不少围绕我国疾病防控体系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目前有声音建议逐步取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将其定位于宽口径、强基础的医学本科基础之上的公卫研究生教育。但笔者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当前健康中国战略和预防优先方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巨大需求。国际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有两大显著趋势:一是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从硕士起点培养公卫学生是美国初期模式,但为应对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从2004年起增设公共卫生本科学位。根据美国公共卫生学院和学位项目委员会(ASPPH)最新数据,2018年通过认证的院校/学位项目共培养61453名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比例分别为37%、49%和14%,公卫本科毕业生超过了三分之一。二是大力发展公共卫生硕士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双学位联合教育,培养交叉型和复合型人才。与公共卫生硕士(MPH)交叉的学位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文学、护理学、法律、社会工作、工商管理、兽医等。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国情,以提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提高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重大传染病防控可类比军事国防,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总体上,建议从国家安全和全民健康的战略高度重视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在公共健康3.0、One Health、生物安全与健康安全等理念下,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人畜共患病、环境与健康等与人群健康相关的人才统称为公共健康人才,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主体。从大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高度,系统规划我国公共健康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第一,构建以大健康为中心、覆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全链条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体系。在基本原则方面,院校教育的本科生强调“核心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强调“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强调“岗位胜任力”。在毕业后教育阶段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统一管理。在院校教育方面,将培养实践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作为主流学位,但建议MPH招生不限于医疗卫生行业,将入口拓宽至相关行业,宽口径培养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建议减少学术型硕士并逐渐过渡为学术型博士为主,建议逐步加大公共卫生专业博士的培养。为了提高我国疾控人员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议逐步减少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科生招生,尽快实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生起点培养,从而提高公共卫生生源质量。在国家医学人才管理层面,将公共卫生医师与临床医师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国家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于不同的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培养内容不一,且不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与临床医师专业能力较容易受社会认同,国际上近年一直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和公共卫生医师的专业认证。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二是针对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的专业认证考试。根据健康中国发展需求,可以考虑逐步推进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和公共卫生医师的专业认证。在学院评估方面,建议由教育部设立公共卫生学院评估机构,对所有公卫学院教学质量和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和评估,这些论证信息可提供给各级疾控部门和公卫机构选才作参考。对于公卫人才培养不能达标的学院,要求制定整改和调整方案,全面提高我国的公卫人才培养质量;在毕业生资格认定方面,目前,我国公卫学院毕业生不需要参加论证考试,就可以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国际上近年来已经开始推动公共卫生专业认证考试并规定只有通过认定的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生才能报考,以了解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是否真的具备公共卫生核心知识和能力,并期望通过认证考试制度促使各公共卫生学院调整教学方向和培养方案。这与我国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是类似的。我国目前有教育部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认证,但尚未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认证,建议设立国家标准,尽快推动对我国目前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第三,为应对多元化健康影响因素,注重核心知识能力课程和跨领域学位课程并重。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纳入总体目标之一。而在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应的表述是“健康危险因素”。从“危险因素”到“影响因素”,一词的改变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理念也正在发生变化。为应对多元化的健康影响因素,建议注重公共卫生教育核心知识能力课程和跨领域学位课程并重。国际上公共卫生教育强调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其课程同时重视流行病学、生物统计、环境卫生、卫生政策与管理、社会行为科学五项核心知识能力,以及信息传播与大数据、领导能力、公共健康生物学、系统性思维等跨领域专业素养。培养的公共卫生人才,能了解多层面的健康影响因素,并且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可以提出不同方面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学院课程设置重预防、轻应急,重公卫专业本身、综合学科培养不足,公卫和文、理、医、工、经的融合不足。因此,现有公共卫生学院的课程设置应做调整,特别是综合型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借助政治、社会、经济、公共管理、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重视应急防疫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双学位教育,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队伍。第四,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实际工作中加强医疗体系和疾控体系的建制性交流。建议医学院加强与疾控部门的合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以及以疾病防控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建议推动省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与设有公卫学院高校的密切结合。建议在临床医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教育。使临床医生具备早期发现传染病个案的能力,及早上报疾控部门并积极参与控制疫情,可避免之后多米诺骨牌式的社会经济巨大损失。早期发现慢性病征兆,及早告知患者并控制进展,可避免后期连锁反应式的个体损失。国外主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前的一年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培养身处人群接触第一线的临床医生具备相应的公共卫生知识和处理能力。建议我国可参考推动临床医生的MPH教育。鉴于医疗和疾控系统相互独立和缺乏建制性交流的现状,建议探索设立相关的学者计划和科研项目,建立人才从医院向疾控中心流动的激励机制,促进疾控中心高素质人才储备,以在关键时刻指导医院的疫情控制工作。第五,加强对地方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疾病防控和应急防疫方面的教育培训。公共健康3.0理念要求地方公共卫生领导人要成为“首席健康战略官”。疫情暴发后,作为政府管理体系中最专业的各级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干部是关键队伍,是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早期指挥主体,需要对所在地的卫生疫情有整体了解并作防控布局,这对负责人的专业背景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让政府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切实理解疾病预防控制,包括防控突发传染病、慢性病和环境危害,对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考虑到地方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是一种专业性极高的技术行政部门,为避免“延误战机、误判错判”,应该要求公共卫生行政负责人需具有医学和公卫的教育和实践背景。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具体举措,加强对地方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在疾病防控和应急防疫方面的定期教育培训,经常性强化疾控意识,逐步成为一种建制化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总之,应该高度重视后疫情时代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现代化的疾病防控体系和高质量人才队伍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jiaoyuyuanzhuo@sina.cn,等你发言。(来源:中国青年报)

金阁寺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补短板 研究生扩招与学院建设并行

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国家线公布后,多个地区多所高校正在陆续公布今年的扩招计划。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此前表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教育部新闻办负责人近日向媒体表示,今年将扩招医学硕士,具体如何落实,其称“还在研究”。但已有多地多校披露了医学研究生扩招计划。广东省3月底印发文件提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到2022年年底,广东将实现省市县三级公共卫生快速应急响应人才队伍全覆盖。郑州大学增加计划1200多个,扩招专业主要向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学科倾斜。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比去年净增1008名,增量指标重点倾斜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新冠肺炎疫情凸显我国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储备的不足,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从今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可以应对未来5-10年高层次人才的缺口。”山东省预防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委员、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兆举说。然而,同医疗机构相比,公共卫生部门的就业待遇差,使得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小,人才流失严重。扩招发令枪打响后,高层次人才能否源源不断地流向基层、一线公共卫生部门?公共卫生专业规模有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属于医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但却是一个人才培养规模不大的学科。《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数为1230万,医生占737.5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仅占18.8万。据统计,我国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高校93所,具有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招生资格的单位共78所。2016年全国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约1.27万人、2500人、400人。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在全国处于前列,该校2019年9月公布的招生计划显示,2020年招收的公共卫生全日制硕士生只有100人左右。复旦大学每年招收的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只有30人左右。一些地方高校的MPH招生人数每年不超过10人。“公共卫生的硕士点虽然多,但每个硕士点的招生人数却不多。比如我们学校从2014年才申报了MPH硕士点,由于办学时间短,学校比较慎重,开始时每年招生不足10人,后来慢慢扩招到十几人、二十几人,虽然扩招比例很大,但实际增长的人数并不多。”董兆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缺乏。2019年6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因为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以及受近期政策性原因导致收入进一步下降的影响,疾控系统人心浮动、人才加速外流。近三年来,仅国家疾控中心流失的中青年骨干有百人之多,有些地方疾控机构人才流失可能更严重。各级疾控中心的人才流失确实成为问题。2018年,我国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18.8万人,而2003年时这一数字是20.8万人。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从0.64降低到了0.63。缺口扩大、人才底数不足的情况下,扩招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或可以起到缓解燃眉之急的作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转入公共卫生领域没有资质门槛,而且在实践当中,很多临床医学领域专家都转入了公共卫生领域,他们医术高明,但长期从业后发现医治病人的效果往往比不上预防疾病,后者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目前,临床医学的专家参与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课题,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董兆举说。也就是说,对于解决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短板来说,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有着共通之处。就业结构有待优化 事实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就业率都相对较好。在很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都是最高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徐州医科大学2012-2017年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情况显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基础医学和生物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初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临床医学研究生格外受到三级以上医院的青睐。徐州医科大学上述6年的数据显示,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中,近95%就业于医院,其中60%左右就业于“三甲”医院,20%左右就业于三级医院,15%左右就业于“二甲”及以下医院。临床医学专业的问题在于高层次人才难以下探到基层。“全国大多数县级医院里的博士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集中在市级以上医院。”一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上述6年全部硕士毕业生选择县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等“二甲”及以下等级医院的比例为7.0%-18.0%,且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同临床医学专业相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更广。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近一半的毕业生到医院就业,32.7%的毕业生到江苏各县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监督所、卫生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就业,13.5%的毕业生选择高校、职校、卫校等高等教育单位就业。问题在于,疾控中心等事业单位与医院相比薪酬待遇相差过大。“疫情其实不会频繁发生,造成疾控中心在整个医疗体制中不被重视,基层疾控人员平时工作不多,待遇、职称都差,但若遇到疫情工作强度又大,所以行业吸引力不大。”上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当然,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高层次人才仍在流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2013-2018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毕业生数据显示,选择去非医院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保持在50%左右,且近两年呈现上升趋势。建设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研究生扩招的同时,人才培养机构也在“火线”增加。4月初,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将企业股中心全部资产—— 2亿股万科股票(约计53亿人民币),一次性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持续新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引起社会关注。目前,清华大学仅招收定向培养的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以及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并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在深圳举办公共卫生博士项目。同一天,南方科技大学宣布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4月17日,西湖大学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签订《建立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备忘录》,宣布规划新建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将聚焦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据悉,该中心将成立一批开展独立研究的高水平实验室,计划经过5-10年的时间,形成一套高效能、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西湖大学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合作目前尚未出台包括人才培养在内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西湖大学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招生简章中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近日撰文指出,要鼓励双一流大学设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而不是只有医学院校来设置这一专业。他还建议建设一所国家重点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比如叫做“中国公共卫生大学”。还有观点认为,每个省份应该建立一所公共卫生大学。该建议与美国的情况类似,美国每个州中有1到2 所大学设立了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并与本州卫生部门共同进行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规划与执行。国内也有观点认为,可以考虑将疾控中心归属到大学。对于增设公共卫生专业,董兆举认为,“很多综合性大学合并了医学院校,具备设立公共卫生主业的基础,但在没有医学专业的院校,除非进行联合培养,否则并不现实,公共卫生毕业生如果没有医学基础,从事疾病控制工作后容易出问题。”而研究生扩招亦需解决培养问题,首要的就是实践环节。临床医学硕士学习期间,要进行33个月的科室轮转,公共卫生硕士也需要时间不短的实践环节。“随着研究生扩招,在医院轮转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但是医院科室内的床位和病人数量相对固定,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见习和实习,使得学生的实践资源和机会大大减少。”上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人士说。(编辑:张星)【来源:21经济网宏观频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梦游症

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发生以来,在疫情成为全国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疫情得到迅速遏制,坚定了广大民众的抗疫信心,为国际上其他国家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经验。这些公共卫生干预举措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决策的科学化,以及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协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和考验,也是提高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契机。在新的形势下,国际上提出了回归社会模式的“公共健康3.0”和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整体健康的“One Health”理念;我国最近也已提出要将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从逻辑关系上,与临床医疗主要处理个体健康问题相比,公共卫生主要关注人群健康,并以社会动员和系统应对为主要模式。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和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加之本次疫情对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带来的巨大影响,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而相关的公共卫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是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需求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的英文均为Public Health,但公共卫生往往被理解为一个行业(主要指卫生健康)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尝试从公共健康的角度进行讨论,其中公共卫生人才是讨论的主体。首先,需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当前公共卫生正在回归社会模式。笔者观察到,一些发达国家医疗投入居高不下,且在持续增加,但仍存在包括重大疾病发生增加、健康指标和人均预期寿命下降等问题,原因归结为医疗与健康的脱节。人的健康影响因素中,单纯医疗的贡献占20%,社会经济因素、健康行为、物理环境等“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占80%,但很多国家往往把大部分资金投在占比20%的医疗上。由此,国际上提出“公共健康3.0”概念,赋予公共卫生机构权力,使他们有能力通过社会动员并充分利用数据和资源解决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教育、运输、餐饮、环境、住房、安全的社区等。要求公共卫生领导人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同时还应该是所管辖地区的首席健康战略官。公共健康3.0理念比较适合对重大疫情的应对,特别是地方政府卫生部门领导如何承担首席健康战略官的角色,如何与跨医疗机构以外的其他部门合作等。因此,随着公共卫生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对于培养复合型公共健康人才和首席健康战略官提出了迫切需求。其次,需从单纯关注人的健康向关注人—动物—环境整体健康转变。“One Health”(大健康或公共健康)理念随着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等新型流行性传染病的不断增加而兴起,旨在扩大人类、动物和环境三方健康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要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和兽医等人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要有系统性和全链条思维,以实现整体健康的目标。由于近80%的急性传染病来自动物,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未来也对如何培养符合One Health理念、从单纯关注人的健康向同时关注人类—动物—环境整体健康转变的公共健康人才提出了明确需求。第三,新型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将在公共健康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生物安全的概念已从生物防御拓展到健康安全,其中应对重大传染病(新发和突发传染病)是核心任务。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背后反映的生物安全问题可能重塑医疗卫生格局,例如更加重视病原检测与溯源、生物疫苗、抗病毒创新药等生物医药技术,也对健康医疗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科技战略也提出,把生物技术作为基盘技术摆在国家科技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布局,支撑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的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因此,对培养人群健康相关的疾控专家、公共卫生医生、公共卫生科学家、公共健康信息学和大数据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明确需求。当前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健康中国战略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但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重心和政府投入总体上仍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尚未完成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首先,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足,且因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现有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供给不能适应新挑战和新要求。《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而2017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仅有0.61人, 缺口较大。根据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人员规模方面,我国执业(助理)医师队伍中,公共卫生医师只有11.4万人,仅占3%,远小于口腔医师(21.7万人)、中医医师(57.6万人)和临床医师(270万人)。近几年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临床、口腔、中医医师的人数均在增加,唯独公共卫生医师的考生持续减少。学历结构方面,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中,超半数(54%)人员仅为专科学历,约三分之一(37%)为本科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仅占7%。我国由于预防医学等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的待遇普遍不高、公共卫生人员职称晋升相对困难、成就感和社会地位较低,导致公共卫生专业的生源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毕业后转行比例很高,人才流失严重。其次,医疗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人才培养相互独立,不利于重大疫情中防控、治疗和科研紧密结合。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公卫人才与医疗人才的培养相对独立,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教学交叉较少, 临床医学背景学生参与公共卫生实践的机会很少。由于传染病的突发性特点,我国疾病防控体系在无疫情时会长时间处于一种“待命”状态,疾控人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意识容易淡薄、技能容易滑坡。而医院经常高负荷工作,医务人员临床技能反复锤炼,但公卫知识和技能薄弱。国家对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处方权的限制,使其无法接触临床工作,久而久之,医疗系统和疾控系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在此次疫情发生早期,临床医生从个案诊治中已经隐约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传人的可能性,但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公共卫生队伍能够及时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进行细致、缜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确诊问题。第三,目前的问题不是取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而是应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宗旨。疫情下,有不少围绕我国疾病防控体系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目前有声音建议逐步取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将其定位于宽口径、强基础的医学本科基础之上的公卫研究生教育。但笔者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当前健康中国战略和预防优先方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巨大需求。国际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有两大显著趋势:一是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从硕士起点培养公卫学生是美国初期模式,但为应对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从2004年起增设公共卫生本科学位。根据美国公共卫生学院和学位项目委员会(ASPPH)最新数据,2018年通过认证的院校/学位项目共培养61453名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比例分别为37%、49%和14%,公卫本科毕业生超过了三分之一。二是大力发展公共卫生硕士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双学位联合教育,培养交叉型和复合型人才。与公共卫生硕士(MPH)交叉的学位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文学、护理学、法律、社会工作、工商管理、兽医等。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国情,以提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提高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重大传染病防控可类比军事国防,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总体上,建议从国家安全和全民健康的战略高度重视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在公共健康3.0、One Health、生物安全与健康安全等理念下,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人畜共患病、环境与健康等与人群健康相关的人才统称为公共健康人才,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主体。从大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高度,系统规划我国公共健康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第一,构建以大健康为中心、覆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全链条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体系。在基本原则方面,院校教育的本科生强调“核心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强调“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强调“岗位胜任力”。在毕业后教育阶段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统一管理。在院校教育方面,将培养实践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作为主流学位,但建议MPH招生不限于医疗卫生行业,将入口拓宽至相关行业,宽口径培养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建议减少学术型硕士并逐渐过渡为学术型博士为主,建议逐步加大公共卫生专业博士的培养。为了提高我国疾控人员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议逐步减少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科生招生,尽快实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生起点培养,从而提高公共卫生生源质量。在国家医学人才管理层面,将公共卫生医师与临床医师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国家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于不同的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培养内容不一,且不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与临床医师专业能力较容易受社会认同,国际上近年一直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和公共卫生医师的专业认证。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二是针对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的专业认证考试。根据健康中国发展需求,可以考虑逐步推进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和公共卫生医师的专业认证。在学院评估方面,建议由教育部设立公共卫生学院评估机构,对所有公卫学院教学质量和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和评估,这些论证信息可提供给各级疾控部门和公卫机构选才作参考。对于公卫人才培养不能达标的学院,要求制定整改和调整方案,全面提高我国的公卫人才培养质量;在毕业生资格认定方面,目前,我国公卫学院毕业生不需要参加论证考试,就可以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国际上近年来已经开始推动公共卫生专业认证考试并规定只有通过认定的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生才能报考,以了解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是否真的具备公共卫生核心知识和能力,并期望通过认证考试制度促使各公共卫生学院调整教学方向和培养方案。这与我国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是类似的。我国目前有教育部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认证,但尚未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认证,建议设立国家标准,尽快推动对我国目前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第三,为应对多元化健康影响因素,注重核心知识能力课程和跨领域学位课程并重。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纳入总体目标之一。而在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应的表述是“健康危险因素”。从“危险因素”到“影响因素”,一词的改变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理念也正在发生变化。为应对多元化的健康影响因素,建议注重公共卫生教育核心知识能力课程和跨领域学位课程并重。国际上公共卫生教育强调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其课程同时重视流行病学、生物统计、环境卫生、卫生政策与管理、社会行为科学五项核心知识能力,以及信息传播与大数据、领导能力、公共健康生物学、系统性思维等跨领域专业素养。培养的公共卫生人才,能了解多层面的健康影响因素,并且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可以提出不同方面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学院课程设置重预防、轻应急,重公卫专业本身、综合学科培养不足,公卫和文、理、医、工、经的融合不足。因此,现有公共卫生学院的课程设置应做调整,特别是综合型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借助政治、社会、经济、公共管理、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重视应急防疫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双学位教育,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队伍。第四,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实际工作中加强医疗体系和疾控体系的建制性交流。建议医学院加强与疾控部门的合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以及以疾病防控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建议推动省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与设有公卫学院高校的密切结合。建议在临床医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教育。使临床医生具备早期发现传染病个案的能力,及早上报疾控部门并积极参与控制疫情,可避免之后多米诺骨牌式的社会经济巨大损失。早期发现慢性病征兆,及早告知患者并控制进展,可避免后期连锁反应式的个体损失。国外主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前的一年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培养身处人群接触第一线的临床医生具备相应的公共卫生知识和处理能力。建议我国可参考推动临床医生的MPH教育。鉴于医疗和疾控系统相互独立和缺乏建制性交流的现状,建议探索设立相关的学者计划和科研项目,建立人才从医院向疾控中心流动的激励机制,促进疾控中心高素质人才储备,以在关键时刻指导医院的疫情控制工作。第五,加强对地方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疾病防控和应急防疫方面的教育培训。公共健康3.0理念要求地方公共卫生领导人要成为“首席健康战略官”。疫情暴发后,作为政府管理体系中最专业的各级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干部是关键队伍,是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早期指挥主体,需要对所在地的卫生疫情有整体了解并作防控布局,这对负责人的专业背景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让政府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切实理解疾病预防控制,包括防控突发传染病、慢性病和环境危害,对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考虑到地方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是一种专业性极高的技术行政部门,为避免“延误战机、误判错判”,应该要求公共卫生行政负责人需具有医学和公卫的教育和实践背景。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具体举措,加强对地方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在疾病防控和应急防疫方面的定期教育培训,经常性强化疾控意识,逐步成为一种建制化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总之,应该高度重视后疫情时代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现代化的疾病防控体系和高质量人才队伍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帝之所兴

二战经验|2020拟录取复旦公共卫生专硕!在纠结二战的你看过来~

作者简介:20考研,报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专硕(疾病预防与控制方向)。初试总分348分,英语64分,政治60分,专业课224分。二战考生一枚~关于考研,有很多想要说的,但是又感觉不知从何开始说起。我是二战考生,最终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内心来说非常开心。我非常感激说服我并支持我二战的妈妈,还有去年那个决定再来一次的自己。确定目标作为医学生,我们都很明白自己这个专业未来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可以说一个医学研究生学历是很有必要的。考研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而在考研的道路上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计划是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要考研都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坚持下去,因为考研的道路需要你自己一个人慢慢走。与中考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前你是由老师带领着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都是一样的。考研时你会发现,大家的选择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保研成功,有的人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甚至有的人拿到了世界名校的offer,虽然也会有不少考研的同学,但是大家选择的学校以及专业都是不太一样的。可能你在周围找到一个和你考同校的同学都有些困难,所以这个时候能够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到考研的考场上的人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是否二战是否选择二战,如果你没有太多的经济压力,其实可以多给自己一次机会。这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从六月毕业到二战初试也就是半年的时间,但是这半年的时间却能够给你的未来带来很多的不一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在未来辞掉工作再次选择考研。在之前一年的铺垫之下,你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对于复习能够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规划,这些都能够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复习起来也会更加的高效。而我在考研的第二年还是非常幸运的,不仅仅改正了去年犯下的一些错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成绩;与此同时遇到了医学专业的大规模扩招,最后我成功上岸。是否报班有师弟师妹在我考完研以后问我是否有必要选择辅导班,我觉得如果你对于考研这件事一知半解,没有清晰的规划,那么很有必要选择一个靠谱的辅导班去帮助你。对于这一点,我觉得第二年的我最为幸运的一点就是能够知道公卫考研研习社并且选择研习社作为我二战的伙伴。在这一年中研习社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与陪伴,尤其是小七老师和小江老师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很感激她们陪伴我走过这一年的时光。结 尾 语如果你失败了一次,不要太轻易的就放弃,多给自己一次机会。下一个幸运儿也许就是你,你的未来也许会有很多的不一样。当然,如果能够一战就成功上岸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可能会因为第一年一边实习一边复习而导致时间不是那么的充裕,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还有的同学第一年因为没有经验,对于考研复习的安排不合理而导致准备不够充分。只要你确实是努力过,最后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怀疑自己。勇敢地迈出一步,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再努力一把,最后的结果都不会辜负你的努力的。加油吧!只要努力过就不会留下遗憾!END公卫考研研习社友情提醒:他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

周南

公共卫生硕士(MPH)2021新增院校考情分析

公共卫生硕士(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其任务是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卫生项目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和医院管理等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人才。那么2021公共卫生专硕考研新增开设院校有哪些呢?让必尚考研来告诉大家吧!1、河北大学河北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部局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成员,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61西医综合或663卫生综合(自命题)或664卫生检验综合。2、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3、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是黑龙江省门类较全且含有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是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初试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3)卫生综合。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首批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由于今年才招生,可能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考研真题比较难找,关于题型和参考书目可以参考类似院校,招生简章也快出来了。5、南通大学南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南通医学院是百年老校,根基很深,在江苏是一流的。6、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位于浙江温州,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7、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该校的公共卫生专业实力是挺不错的,地理位置也好,对以后的就业有帮助。8、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位于杭州,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作为师范类院校,公共卫生硕士方面的培养可能会结合本校特色。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惊魂恋

中国疾控中心:将扩大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规模

获批教育部、国家卫健委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之后,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将扩大全日制MPH培养规模。教育部网站12月7日发布的消息《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称,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批准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立项单位的通知》(教研厅函〔2020〕6号),批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1个单位为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立项单位。消息称,12月3日,教育部研究生司和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在京联合召开项目启动会。会议指出,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共同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是加强关键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议强调,立项单位要聚焦“改革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公共卫生博士人才培养”、“面向行业开展培训”等重点任务,与属地或片区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签订有效合作协议,推动形成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规律的新路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我国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会议要求,立项单位要以项目实施为契机,把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办成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主体,加快培养能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加强组织协调和条件建设,切实落实各项要求,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疾控中心网站12月14日发布消息称,此次承担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中心将通过扩大全日制MPH培养规模、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医教(卫)协同,探索设立“医学+MPH”双学位项目,探索应用型博士(DrPH)培养模式、与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提升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和医院管理人员公共卫生知识水平,持续强化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拓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项目等,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医(卫)教协同的育人机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和学位体系,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学术背景、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疾控中心为国家卫健委直属事业单位,“开展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是其主要职责之一。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介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中心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免疫学、病原生物学、放射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学位授予点,其中病原生物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