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你都了解吗!非全日制研究生全国统考都考什么?刘明珠

你都了解吗!非全日制研究生全国统考都考什么?

据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国内在职学子比较熟悉和认可的研修方式。为提升知识和相应专业水平,众多在职者选择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目前,考生们对该类型考试内容较为关心,下边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做简单解析。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全国统考科目据悉,非全日制全国统考科目与考生报考专业有关,因为不同专业,考试科目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全国统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外国语学科。其中思想政治、外国语学科,以全国统考试卷为主,业务课由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进行组织和命题。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专业,比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考试科目一般以管理类专业综合与外国语为主。如果考生选择日语或俄语作为外国语考试科目的,则使用全国统考的试卷,其他语种考题,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和命题。非全日制研究生部分专业,如应用心理学、公共卫生学、体育等专业,则通常考外国语、思想政治理论及专业综合知识。具体所考科目,以院校招生简章为准。全国统考时间安排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统考前,需要考生在满足报考条件的情况下,登录研招网进行报名。其报名时间分为:九月预报名或十月正式报名。报名成功者,并且十一月现场信息确认完毕,可在规定时间到研招网打印准考证,然后准备参加国内研究生统一考试。上述内容,便是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及相关考试详情的介绍,希望对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鸢尾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听听“非全”研究生怎么说

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11日讯(记者汪伟颋)10月10日是考研报名的第一天,微博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的话题上了热搜。事情的起因是,秋招期间,不少同学反映,有企业在照片问答环节中明确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语出惊人,认为“非全日制=本科生”,这一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切关注和广泛讨论,超过2.5万人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不少网友观点犀利,认为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付出不同,所以不平等也是情有可原。也有人认为,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因为分数要求更低所以退而求其次。还有网友进一步指出,非全日制虽然兼顾了工作和学习,既保证了经济来源又能提升学历,但有被不平等对待的弊端,因此适用于升职而非求职的人员。对于这种“非全日制付出不如全日制多因此二者不平等”的说法,也有不少网友并不赞同。那么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有何不同?是否真如网友所说那样“水”呢?“不少地方招聘简章都明确写的只招全日制的,第三方协议形同虚设”为了证实如上说法,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了两位在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杨小姐是湖北省某国有企业职工,为了提升学历加入了2017年第一届非全日制考研“大军”并被录取。“读非全的大多都是报的全日制后来被调剂的,同等分数时,面试的时候很多老师更倾向于考全日制的,因为他们没有工作。”杨小姐还表示,周围不少同学是因为有关规定明确指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享受同等待遇,所以很多人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便辞职专心读研,等毕业了找新工作,这样既没有收入也找不着工作 ,压力很大。“群里讨论很多,大家发现不少地方招聘简章都明确写的只招全日制的,第三方协议形同虚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此外“非全”也并不轻松,由于工作地点偏远,每周五小时的交通时间和日益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十分疲惫。尽管如此,老师并没有降低有关标准和要求,中期考核未能顺利通过让她一度萌生放弃的念头。“所在专业去年仅60%左右按期毕业,希望社会多一些宽容”胡小姐是武汉市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两年后,由于本科学历缺乏竞争优势,在2018年跨专业考入武汉某985高校。胡小姐表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试卷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同,分数线与全日制相比相对较低。上课时间集中在周末,课堂讲授的内容、论文和实践课程的要求与全日制相同。胡小姐表示,目前没有换工作的打算,“因为是公务员,且研修的是公共管理专业(MPA),专业与工作可以有效衔接,对于公务员系统内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是否认可这个问题没有深入了解,目前看来影响不大。”对于网友们所说的培养“水”的说法,胡小姐表示她所在专业去年仅60%左右按期毕业。“希望社会能够对大龄求学的人多一些宽容,希望国家可以提出更多促进继续教育学习的培养政策,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素质方面的需求。对于个人发展来讲,在职读研多半只是一个补救措施,还是需要在高考、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多下功夫。”部分综合自第一眼视频、教育部官网、新浪微博【见习编辑:刘益谦】

心王

2021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院校分析-陕西 重庆 广西

2021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院校分析-陕西 重庆 广西公共管理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方向及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有一定比例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就业。接下来必尚考研为大家分析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三个省份院校考研情况吧!(一)陕西省: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或“西军电”,是中央部属高校,1959年中央确定的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985工程)。研究方向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复试范围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学制3年,最长毕业时间5年。可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班和周末班)和灵活时间进行非脱产学习。全程学费5.8万,按学年分3次缴纳;在读期间教材、食宿、交通费用自理。2、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Xi’an Physical Ecation University)简称“西体”,是一所建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大本科体育院校之一,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 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学制为2年,考研难度一般,招生人数较多。3、延安大学延安大学(Yan’an University)简称“延大”,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学制:3年。学费:1.2万/年。(二)重庆省:1、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TBU),坐落于重庆市,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公办高校。培养方向: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国土资源与信息管理、舆情管理。实行弹性学分制,基本年限为3年,每年学费13000元。2、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是在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开展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的机构,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门。公共管理硕士开设4个方向:地方政府治理、公共经济管理、法治政府建设、公共危机管理。学制三年,非全日制,周末授课。3、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公共管理硕士学费为13000元/年,学制为2年。(三)广西省:1、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复试采取笔试和综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笔试)、公共管理学(笔试)、综合面试及外语听说测试。公共管理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5个研究方向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硕士点。2、广西大学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广西南宁,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省合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学费为每年16000元。在职备考 私信:考研

是谓至贵

2021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河南湖北院校考研分析

2021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河南湖北院校考研分析公共管理硕士与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已构成文科类职业学位教育的三大支柱。MPA这项已在国外发展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学位,将会给我国的公共事业高精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所未有机遇。MPA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接下来,必尚考研为大家分析一下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硕士两个地区院校考研情况吧!河南省: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 培养方向:公共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学制为2.5年,学费:17000元/人/学年。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简称河南理工,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河南省属重点大学。专业方向: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政府应急管理、土地管理。学制为2年,一般周末上课。3、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He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河南师大,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MPA学费标准为每学年10000元,学制三年,合计30000元,采取不脱产方式学习(非全日制)。所谓“不脱产”学习是指在不转档案和工资关系的前提下,主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在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内集中授课。湖北省:1、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中共中央第五中级党校,1993年兼办湖北省行政学院。学校坐落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占地127.64亩,总建筑面积近13.5万平方米。学费收费标准:10000元/人/学年,三年学制。武汉市外学生可根据本人申请提供住宿,2-3人/间,费用800元/人/学年。2、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武科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设。学制:3 年。学费:各招生专业学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审批为准。3、三峡大学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的,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培养方向有:地方政府治理,水利电力公共事务管理,区域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培养方式: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课程设置:三峡大学MPA教育课堂教学与管理实践并重,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费:1.2万元/年/人,含课程、论文指导和答辩费,不含教材费及其它费用。4、湖北大学湖北大学(Hubei University)简称“湖大”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位列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二,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数学基础75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2个科目。 非全日制,学制3-4年,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学费标准为18000元/生/学年。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我:考研

常卒乎乱

在职备考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四川省院校分析

在职备考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四川省院校分析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不难发现公共管理职位,这主要是公务员以及协会、学校等事业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这也是管理学专业研究生的一个去向。接下来就让必尚考研为大家分析一下公共管理硕士四川省院校的考研情况吧!1、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是省委、省政府负责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部门,是省委、省政府直属的特殊事业单位,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采取周末或集中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根据学员本人的实际情况分为周末学习和集中学习两种,课程学习与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紧密结合,学制两年。MPA研究方向:1.地方政务管理,2.地方政府应急管理,3.基层社会管理。初试科目:(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2)英语二(满分100分)。2、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南民大”,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学校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公共管理硕士基本学制为3年。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方向:01 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02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03 教育经济与管理04 民族地区发展管理。复试科目:政治、综合能力测试。3、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南科大”,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学校为MPA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奖、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MPA专业方向:公共行政与事业管理;城乡发展与社会管理;军民融合与科技管理;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MPA特色课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政治学、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管理与创新、领导艺术与方法等十余门课程。4、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川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音乐”为主要办学特色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全国31所独立设置艺术类院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专业方向:01 文化产业与营销管理02 文化创意与品牌传播 。非全日制MPA的学制为3至5年。5、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川农大”,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公共管理硕士(MPA)的研究方向有:公共行政与事业管理、农村发展与社会管理、地方政府管理、金融发展与监管、国土资源与环境管理。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利用周末(双休日)上课,学制3年,最长不超过4年。学费13000元/生·年,共计39000元(学费标准按学校规定标准执行)。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审查合格后授予教育部认可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私信:考研获得更多考研资讯

野猫

「毕业之家」全日制、非全制和在职研究生,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大家好,我是毕业之家小佳同学。一、研究生分类1、研究生按照有无学籍分为:学历教育(包含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GCT在职研究生)。2、研究生按照按照专业和用途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硕)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硕)。3、注意:研究生是我国的最高学历,研究生学历又分硕士和博士2个学位;博士是我国最高的学位。二、全日制研究生1、定义:统考或者推免或者单招进入高校或研究院所的脱产研究生。有研究生学籍,3年毕业有双证。2、入学方式:国家统一组织的12月底的全国统考、推免、单招。3、培养方式:脱产式培养。4、毕业证书:双证,即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5、国家奖学金:全日制研究生都有资格申请国奖。博士为3万,硕士为2万。6、培养单位: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比如中科院)。7、学制:一般为3年,当然也有特殊情况(2年或1年半的)。点击三、非全日制研究生(17年之前,叫做双证在职研究生)1、定义:从2017年之后,双证在职研究生统一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统考进入高校或研究院所,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有研究生学籍,3年毕业一样有双证。2、入学方式:国家统一组织的12月底的全国统考,取消了在职研究生十月联考。3、培养方式:非脱产式培养。4、毕业证书:双证,即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5、国家奖学金:无。6、培养单位:同上。7、学制:同上。8、法律地位:非全和全日制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和同等效力。四、GCT在职研究生1、定义:通过申硕或者GCT统考,获得申硕资格,答辩通过后获得学位证书的研究生。没有学籍,所以没有毕业证书。2、入学方式:不参加12月底的全国统考,而是直接递交材料申请或者GCT统考(每年的6-8月报名,10月考试)。3、培养方式:非脱产式培养。4、毕业证书:单证,只有学位证书。5、国家奖学金:无。6、培养单位:同上。7、学制:同上。五、学硕和专硕1、学硕:它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培养目的是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2、专硕:它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更加偏重视职业实践应用,培养的是能够适应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最常见的专业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E(工程硕士)、J.M(法律硕士)等。3、学硕和专硕的区别:(1)培养方式:学硕是全日制脱产式培养;而专硕,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是在职,也可以全日制培养。(2)调剂机会:报考学硕的童鞋在调剂时可以调剂到专硕去。但是反过来,则不行。(3)导师制度:一般,学硕是一位导师,但是专硕是双导师制。(4)就业区别:也就没有明显区别。总而言之,研究生的分类和区别就是以上这些。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报考。最后,祝大家都能通过毕业之家平台,顺利毕业!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记得随时咨询呦!毕业之家一站式毕业生服务平台,记得关注我哦。

谋稽乎弦

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宁愿不读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考研成绩也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图/中新网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开始统一划线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图/中新网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图/《青春派》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图/sohu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图/pexel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图/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

大无谓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到底有什么区别?

考研和保研的同学或许都曾陷入短暂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能考到什么层次的院校,确定选择后,又不知该如何着手准备,甚至有些读研常识也不是那么清楚。比如:我是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么联系?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又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今天,带大家来了解“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联系与区别,希望对大家在读研准备阶段有所帮助。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术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第二,培养方式不同。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实践环节。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第三,报考条件不同。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要求为例:专业硕士报考条件:除了要符合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基本条件外,部分专业学位有单独规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硕士报考条件:【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第四,招生专业不同。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根据研招网“专业知识库”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门类,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招生。注:具体到某一招生单位的某一具体专业是否招生,请参照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第五,学费标准不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没有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学校,应参照当地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有关收费标准确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第六,学制不同。具体表现为,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第七,读博方式不同。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请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学术硕士,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当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招生单位当年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编  辑丨王殿祎(山西交控集团团委)校  对丨高 乐校  审丨张 瑶值班编委丨吕通义

等候室

北京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校简介:北京大学(英文: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排第五名。2019年非全招生计划情况如下(注:以下统计并非实际拟录取情况):1、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非全日制10人 ;2、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硕:非全日制15人;3、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管理硕士:非全日制156人;4、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25人;5、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320 人 ,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非全日制400人;6、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非全日制80人;7、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180人;8、艺术学院(包含音乐、美术、电影、广播电视等四个专业):非全日制50人;9、深圳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200人;10、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100人;11、工学院-->工业设计工程:非全日制82人;12、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硕士:非全日制30人。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备考/就业/分享关于更多非全日制信息请关注“小非说考研

穷通

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MPA)北京高校分析

MPA主要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有一定比例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就业。地方、州、联邦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协会、基金会、工会等),思想库或咨询公司,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是MPA毕业生就业的四个主要机构。必尚考研这次主要分析北京地区MPA院校考研情况。1、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Beijing City University),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学制2年,以非全日制方式学习,周末授课。学制2年,以非全日制方式学习,周末授课。2、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是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开展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它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门。学制三年,学费每学年8000元。目前以集中授课形式安排上课时间。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并采取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安大学,位于北京市,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学费:15,000元/学年,3年共计45,000元;复试科目:管理理论综合、英语。学制3年,非全日制在职攻读,每学期集中授课6-8周。4、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成员,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MPA的学制为3年,往年有部分调剂,招生人数也比较多。5、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MPA学制为2年,初试考试科目为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难度适中。6、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复试科目:(1)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2)管理学原理。复试命题范围:(1)笔试:当代中国政府组织体系、中国现行公共政策(2)口试:管理学综合知识。非全日制公共管理(MPA)基准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MPA)的学习方向是在从事其它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公共管理(MPA):共5.5万元,分2次交清。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为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矿业高校联盟发起高校,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基本学制3年。培养费用:总学费7万元(书本资料费2千元另计)。招生人数:50-80。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学费每学年15000元。学制2.5年,修业年限4年。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毕业要求者,达到学位标准相关规定要求,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