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资讯」《公共财政研究》入选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第七码

「资讯」《公共财政研究》入选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近日,经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省财政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公共财政研究》入选中国知网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在财政学科期刊中,“影响力指数(CI)”得分55.299,排第13名;“影响因子(JIF)”中的“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分别排第10名、第9名和第9名。《公共财政研究》自201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质追求,注重思想性、前瞻性、实践性、战略性,聚焦重大财经现实问题,财经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搭建新平台、倡导新思维、刊发新观点。今年以来,《公共财政研究》接连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关注度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权威文献计量评价系统,标志着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科影响力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正确的办刊方针,始终紧紧抓住刊物质量这条主线,努力把《公共财政研究》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高质量财政期刊。供稿:省财政科学研究院我就知道你“在看”

息息相关

《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活动盛大启动!

2020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决战2020年亦是我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迎来了《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初心不忘,四十载砥砺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一直支持陪伴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我们将开展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回顾创刊以来《财政研究》对繁荣财政理论和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财政研究》未来如何在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期待您的参与!活动内容· 大数据看《财政研究》40年· “我与《财政研究》40年”征文· 《财政研究》精品论文集· 创刊40周年大型主题研讨会在此,《财政研究》编辑部邀您一起为活动建言献计!欢迎将好点子、好建议随时以任何方式告知我们。联系方式· 邮箱:czyj40th@163.com· 电话:010-88191229也可通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们留言《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征文启事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财政研究》诞生了。伴随着中国经济与财政的改革与发展,《财政研究》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对繁荣财政学术研究和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代代财政经济学人的相伴相随中,《财政研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硕果累累。在这四十年里,如果您曾被《财政研究》感动过,如果您曾被《财政研究》影响过,如果您曾与《财政研究》有过难忘的交往与情感,希望您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些经历和故事,这里有您们珍贵的回忆,更有您们殷切的期盼,让我们共筑《财政研究》的美好未来。征文要求来稿以“我与《财政研究》”为主题,体裁、篇幅不限,可以是寄语、述评、回忆录,也可以是诗歌、散文、随笔等。要求系个人原创,内容真实,未公开发表。我们将择优刊发并集结出版。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投递渠道文稿发送至邮箱czyj40th@163.com,主题注明“我与《财政研究》”字样。作者联系方式务必完整、清晰、准确。联系人:黄老师,010-88191223《财政研究》编辑部2020年4月“老资料新希冀”素材征集活动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财政研究》诞生了岁月荡涤我们已经同广大读者一起走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财政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陪伴了许许多多优秀学者、基层工作者一起成长值此创刊四十周年契机《财政研究》邀请您一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征集内容一、老资料旧 刊重点为2000年以前的《财政研究》、增刊及其他出版物;手 稿曾在《财政研究》发表的作品手稿,曾在《财政研究》工作的编辑手稿;信 函与《财政研究》编辑部的往来书信;照 片与专家、编辑的合影,参加研讨会、座谈会的照片,编辑部办公地点照片;证书纪念品《财政研究》颁发的各类证书,参加活动的纪念品;其 他其他所有与《财政研究》历史相关的资料;二、新希冀手写一段寄语,表达您对《财政研究》的期望;录制一段视频,送上您对《财政研究》的祝福;创作一幅绘画,讲述您与《财政研究》的故事。(书法、绘画、剪纸、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任选)征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将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活动中展出,并收录在《财政研究》40周年特刊。我们将视资料的价值给予提供者奖励。盼望您的支持与参与!征集方式将资料发送至邮箱czyj40th@163.com,邮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也可以通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们留言;联系人:于老师,010-88191229相关说明(1)投稿资料应当不涉及版权纠纷,如内容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由提供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本刊无关。(2)投稿资料默认授权《财政研究》编辑部使用,编辑部保留对内容进行修改编辑、宣传展示和应有的权利。审稿:邢丽 程瑜 闫晓茗组稿:李成威 高小萍 于婧华编辑:李雅煊原创扶持

其生可乐

厦大张馨:“猫财政”、“狗财政”都行 公共财政重要的是实质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厦大张馨:“猫财政”“狗财政”都行,公共财政重要的是实质【张馨,1951年出生,著名财政学家,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历任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等职,著作有《公共财政论纲》(1999)、《比较财政学教程》(1997,2004)、《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2000,与杨志勇、郝联峰、袁东合著)、《双元结构财政——中国财政模式论》(1995,1999,与叶振鹏合著)、《财政·计划·市场——中西财政比较与借鉴》(1993)等,在比较财政学、中国式公共财政理论、第三财政、双元结构财政理论研究上有开拓性贡献。】2021年4月6日,母校厦门大学将迎来100周年校庆。在这个时候,我尤其想念我的老师。关心我的厦大老师很多,有机会我会陆续写出来。这里主要回忆导师张馨老师的一些事。平凡小事折射的是,这座充满魅力的中国最美大学背后更富有底蕴的人文景观。老师在中国财政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比较财政、公共财政、双元结构财政(与叶振鹏老师合作)、第三财政等领域的研究,和老师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这样,老师是厦大财政学的一面旗帜,体现了厦大对中国财政学科发展的贡献。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厦大财政学科是一代代学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但老师毫无疑问是其中一面重要的旗帜。我有幸成为老师的第一届博士生(仅招收1人),从此有了跟多近距离和老师接触的机会。在厦大学习、生活和工作的13年,最美好的岁月令人难忘,我在财政学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探索从这里开始。记得我们读书时,财金系研究生考博选导师,优先选中青年教授,或因中青年教授在教学第一线,和学生联系更密切。如今回想,真是庆幸当时的选择。老师可写的地方太多太多,下面只是记录其中的几小点。好文章都有机会发表作为研究生,科研训练很重要的一关就是发表文章。但是,发表对于新手,又谈何容易?有同学总是说,需要自己的老师帮助推荐发表。老师却不是这样的,他鼓励我们一定要写作,要投稿,要相信自己,好文章都有机会发表。老师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一个期刊要办下去,就不能不发表好文章,都发表烂文章,期刊是会倒下去的,相信我们认真撰写的文章都有发表机会。他说,总要有六七篇文章在外面,这样发表即使有周期,但总有发表的可能。退稿也没什么,只要自己认为有价值,改后再投就是了。老师一般不推荐学生文章发表,而是让学生在大浪中去经受考验。写作的训练,让我对一般的四五千字短文一点也不怵,对我现在的工作所需要的应急写作帮助很大。直至今日,我也这么鼓励我带的博士生。我相信,这是必须经过的考验,如果这个test不通过,怎么能扮演好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角色呢?这一点对我现在的具体工作也有很深影响。2016年,我受命具体负责一个新刊物——《财经智库》。这个刊物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关,同时也与刊物定位和稿件的组织有关。坚持发表好文章,期刊才有生命力,才有吸引力。新刊不能因为稿源短缺,就降低要求。为了办好这个刊物,我向很多人求助,帮助我的人之多,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我之所以这么做,与老师当年对我们作为投稿人的要求不无关系,转换角色后的间接影响,不仅仅是在树立信心,而是在做另一番事业。从不占用学生的成果经常有人说,我主要谈想法,然后在学生的帮助下形成文章。老师从来不这么做。他曾经对我们同学说过,想法变成文章有那么容易吗?无意中看到罗荣渠先生(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著作有《美洲史论》《现代化新论》等)的一句话:“思想是气体,谈话是液体,写出来才是固体。”原来是这样啊!从思想到文章,历经质的变化。老师写《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700多页,仅用三个多月。老师在前言中感谢了我等数人,业界同仁误为我们操刀。老师胸有成竹,前期成果多,写作快,持之以恒,哪里需要我们来写?不过,我们确实帮了一点小忙,但仅限在厦大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查几本民国时期的财政学论著。这部大作的每一个字,都是老师自己敲出来的。快的同时是高质量,这部著作已成中国财政学经典。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梳理公共财政理论的著作,不仅对财政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财政实际部门的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是应时之作,但更是传世之作,在中国财政学发展史上留下很深印记。这本书在出版20年之后,被列入商务印书馆的“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再版。老师的名字和“公共财政”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厦大对中国财政学(中国财政)创新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公共财政论纲》封面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老师从来不占用学生成果,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在,总是有学生想在文章上加上我的名字,我从未同意,这不是不帮学生,而是我对文章没有贡献,无功不受禄,这是学术的底线。 给学生更多机会老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我结合三本书的写作谈点体会。在学期间,老师指导我写《外商投资与财政改革》(鹭江出版社1998年版)。这本小书的写作,给了我系统研习中国财政问题的机会。书稿完成,老师提携我,一直希望出版社把我的名字署在前头,出版社不同意,且事实上我也不应该在前。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老师在把关。《外商投资与财政改革》封面后来,老师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许景行先生的邀请,约我和第二届博士生袁东、郝联峰一起撰写《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感触更深。这部书定位高,写作难度很大。当时的专业文献很缺,上网费用高且可获取的专业资料也极其有限。老师把他从海外访学积累下来的学术资料提供给我们(老师在康奈尔大学经济系复印资料多,邀请他访问康奈尔的洪永淼教授说好多教授因为排队等候而抱怨)。这部书在财政学学界有较大影响,是老师对整部书的统一安排、严格要求并亲自撰写大篇幅书稿的结果,我们也因此沾光。后来,有不少人见到我,都提及此书,甚至还以为我是一名长者,实在是他们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书出版时,我博士毕业一年。我相信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是读的不是原书,而是看了电子版,否则纸版书有作者简介,怎么也不应该有那样的想法啊!书之前的作者简介还有照片,我的照片是在南普陀寺前面的公园拍的,背景是当时还没盖好的嘉庚楼群。《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封面早在博士生学习阶段,老师就鼓励我们给全日制本科生上课。在学期间,我给1994级财政学专业本科生系统上了一学期的《西方财政学》。看明白,想明白,再到教明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再进一步,就是编写相关教科书。清华大学出版社找厦大财政金融学科的教师编一套教材,老师负责其中的一本《西方财政学》。这本书老师让我一起编写。书中的许多内容其实来自老师的授课笔记,我加了一些中国案例,让这本书的本土化色彩更浓,书名再叫《西方财政学》名不副实,因此作了调整。由于这套书已有一本《财政学》,因此定名为《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08、2013、2018年版)。署名时,老师坚持让我署第一。这本书现已出了四版,发行量在同类书中也算可以。结合中国案例的财政学教科书,这是一次探索。教科书的影响力摆在那里,这同样也是老师给我创造的机会。《公共经济学》(第4版)封面“猫”财政“狗”财政都行财政学界过去有南派北派的说法,有各种山头的传说,但到了老师那里,我感觉不到山头。财科所的老所长许毅先生不同意老师的观点,要和他进行辩论。记得有一次中国财政学会在烟台开会,许先生还专门点名要老师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共先生不赞同“公共财政”的提法,但很赞赏老师,我差点成为人大财金学院的教师,和这也有点关系。为老师博士论文基础之上修改的专著《财政·计划·市场——中西财政比较与借鉴》作序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席克正教授。同辈学者间就更不要说了。老师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他的学术造诣直接相关。老师倡导公共财政,质疑者说公共财政来自英文“public finance”,而“财政”已经把“public”的意思翻译出来了,给“财政”加“公共”属画蛇添足。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在明确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提“公共财政”是要概括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1949-1992年后在中国大陆的用法,我作了一番研究,它已有特定的含义。老师说,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他甚至说,叫“猫财政”“狗财政”都可以,关键是实质。当然,“猫财政”“狗财政”肯定不如“公共财政”,师出必须有名。老师的理论有沉甸甸的学术支撑。我在厦大期间,是老师重要财政学基础理论著作出版的高峰期。今天说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是一视同仁的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轻轻巧巧。可是在1997年及之前,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硕士阶段,老师给我们授课,期末考试题目只有两道题,其中一道就是“什么是公共财政?”我们同学都觉得很奇怪,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我也忘了当时如何作答。《经济学家》1997年第一期发表老师的论文——《论公共财政》,我们才恍然大悟。考试题就是老师当时考虑的问题,原来我们这么有幸,在老师论文尚未发表,甚至尚未成文时,就有机会接触到最核心的思想。我至今仍然和同学同事讨论交流正在思考的问题,虽然不断有好心人提醒,小心有人把思想拿去发表。这种事不是没有,但是比起认识的进步来说,这又算什么呢?学术在分享中进步,老师给了我们榜样。张馨教授的论文《论公共财政》(《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老师的个性老师担任财金系主任多年,后又担任经济学院院长。老师担任院长没到届就辞去了职务,有人说是意气用事,但这就是老师的个性,是老师光明磊落的一面。我没有问过老师为什么辞职,但我想老师的辞职考虑充分。老师做事从不恋位。当时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融合已经开始,但力度还不够,为此,老师审时度势,主动卸任。之后,洪永淼老师担任两院的负责人,更深层次加快了两院融合,使两院在未来的发展中优势互补,互促互进。后来,洪老师在回忆他当时为什么回母校任教时,就谈及回母校前和老师有交流,彼时彼刻,得知洪老师发展厦大经济学科所需要的支持后,老师直接跑去找时任校长朱崇实反馈,希望可以得到学校的支持,在经济学科的发展面前,老师考虑更多的不是自己的得失。有人说,老师早辞职了两年,我更愿意说,老师为厦大经济学科的发展争取了宝贵的两年时间。老师在促进经济学科国际化上非常用心,在他任上,经济学的高级课程顺利开设,但老师从来不认为这就够了,彼时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已经在国际学术领域崭露头角,为快速提升厦大经济学科的整体国际化水平,他的选择为厦大经济学科提供了更高效的发展机会。老师痛恨学生送礼,一是学生没有收入,二是败坏单纯的师生关系。我们同学都明白这一点,每一次去老师家,都是两手空空,连随手礼也没有。我们知道,老师不喜欢这一套。作为老师,其实更希望的是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这是最好的报答。后来听说有学生和家长强行送礼,礼品甚至被老师直接扔出去。有人当作奇谈,但对于我们这些熟悉老师的学生来说,这一点都不奇怪,我们只是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感到悲哀,这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我们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有机会总是要见面。每次回到厦大,老师只要在,我们师生以及在厦门的同学都有相聚的机会。老师到北京,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会召集在北京的同学相聚。我希望这样的机会越多越好,那种精神盛宴的享受早已超越了美食。张馨教授(右二)和学生合影老师已是70岁的老人,退休后沉浸在他的电子书世界中,师母担心他的视力,但老师乐此不疲。军人离不开战场,学者怎么可能真正离开文字呢?点滴回忆,聊作纪念,祝福老师和师母,同时感恩母校,祝福母校的未来。(作者杨志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经智库》副主编,著有《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大国轻税》等。)

散则为死

《现代国企研究》期刊征稿启事

《现代国企研究》于2010年11月创刊。这是一份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管理类研究性杂志。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内刊号:11-5992/F;国际刊号:2095-0322主要栏目:本刊视点、党政研究、国企管理、法律制度、经济纵横、企业研究、综合论坛。稿件须知:1.现代国企研究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每版2200~2300字符,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抄袭率低于30%。2.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3.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4.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5、本刊为合法正刊,本刊所刊载文章均被中国知网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蒙古梦

《一带一路研究》征稿启事

近年来,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丝绸之路旅游、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不断升温,使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丝绸之路学成为方兴未艾的世界性话题,有关研究成果也源源不断地产生。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国家发展、经济贸易、人文交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集中展示学术界有关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艺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中亚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丝绸之路》杂志社与相关出版社合作,以书代刊,联合编辑出版《一带一路研究》。《一带一路研究》为半年刊,立足于国际视野,致力于关注和捕捉“一带一路”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地域方面放眼世界,时间方面涵盖古今,重点推出“中亚观察”“国别文化”“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博览会学术研究”“玉帛之路研究”“丝路视野”“考古新发现”“学术争鸣”等特色内容文章。组稿以求新、求实为宗旨,关注“一带一路”最新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面向国内外征稿,力约名家稿件,力求文图并茂、精益求精,聘请专家审稿,全彩印刷。《一带一路研究》诚邀中外人士赐稿,来稿请遵守学术论文规范,并附作者简历与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等联系方式,以电子版形式发到专门投稿邮箱。论文字数以4000~10000为宜,观点独到,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收录稿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样书两册。联系人:马玉蕻联系电话:0931-7971567投稿邮箱:ydylyj7971567@163.com

黄帝

财政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庄红韬)今天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财政部部长刘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回答记者提问。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财政政策职能作用持续增强。70年来,我国财政实现了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历史性跨越,由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到后来的中央与地方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加大财力均衡调节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2018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收入的46.6%,但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只占全国支出的14.8%。也就是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地方政府安排支出。2019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399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7763.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7635.9亿元,主要用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支持提供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发展。70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并完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不同经济运行形态需要的财政政策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各项举措,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全国财政赤字比2018年增加38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2018年增加8000亿元;在2018年减税降费1.3万亿元基础上,继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2万亿元;同时,加强政策协调,坚持有保有压,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佐光

公共财政及其职能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市场失灵在理论上,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资源配置应该是最具效率的,但完全竞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市场状态,当某些条件不存在或不具备时,帕累托最优就无法实现。此外,即使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在市场机制下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公和宏观经济的某些失衡也不可避免,这都属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这些缺陷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就是市场失灵。(补充:帕累托最优,是指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好的一种状态。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平和效率的“理想王国”,是衡量经济体和政治方针非常重要的标准。达到帕累托最优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二是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三是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总和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主要是三种:一是法律手段,二是货币手段,三是财政手段。其中财政手段是指通过国家预算下的财政收支活动来纠正市场失灵,是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公共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对不能由市场提供的产品,政府通过国家预算政策来提供,这种活动进而会对整个经济资源的使用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一般来说,政府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等财政手段来进行资源配置。2、收入分配职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机制建立的分配格局,使之达到社会认为的“公平”和“公正”的分配格局。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3、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发展不仅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良性变化。

睫毛膏

「CAFS活动预告」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20)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财政学会将于2020年12月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共同举办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20)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以下简称“论坛”)。论坛自2016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今年为第五届。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点任务,我们将论坛主题定为“迈向2035的财政改革与发展”。活动预告时间:2020年12月22日,09:00-17:00地点: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会议议程08:30-09:00 签到(友谊宫·聚贤厅)· 主持: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09:00-09:20 领导致辞· 余蔚平 财政部副部长09:20-09:30庆祝《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视频短片09:30-12:00 主旨演讲·楼继伟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财政学会会长· 冯健身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张弘力 财政部原副部长· 鲁 昕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12:00-13:00 自助午餐平行分论坛一(友谊宫·2号会场)· 主持:傅志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14:00-17:00新时代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仅限受邀代表参会)致辞· 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家研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罗 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 刘冬梅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匡小红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二级巡视员·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王斯敏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 胡 薇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唐 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 刚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会议小结· 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平行分论坛二(友谊宫·4号会场)· 主持:邢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14:00-17:00发挥学术期刊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第一时段《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介绍庆祝《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视频短片· 陈 龙 《财政研究》编辑部负责人、研究员第二时段期刊座谈·李万甫《税务研究》杂志社社长·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经济研究》副主编·刘学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副主编· 梁 华 《中国社会科学》编审· 袁 淳 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 孙亦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 王振霞 《财贸经济》编辑部副主任第三时段期刊评价中心、《财政研究》执行编委、审稿专家座谈·蒋 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院长· 钱 蓉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编审· 白彦锋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 吕冰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教授· 何代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 张 鹏 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副处级秘书、研究员

马车夫

新知新觉:夯实公共财政的社会基础

建立公共财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提供私人难以通过市场配置获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财政蕴含着公共理性,体现财政的公共性质及在实现公平正义、普惠社会公众方面的价值。建立公共财政,不仅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夯实相应的社会基础。公共财政的社会基础主要指公共财政存在与运行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组成与结构、社会存在与运行的规则与方式、社会成员的文化与价值认同等。社会基础是公共财政有效运行的前提,直接影响公共财政的价值取向及其结构、效能和可持续性。公共财政模式的建立与目标的实现,必须与相应的社会基础相适应。近年来,我国一方面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行财政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等举措,推动社会建设,打造公众参与财政活动的平台,提高了公共财政的运行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夯实公共财政的社会基础,公共财政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应看到,公共财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建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公共财政的社会基础建设,同样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努力才能较好解决的重要课题。事实上,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从而构建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其中就包括公共财政得以建立和运行的社会基础。推进公共财政的社会基础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力。加强公共财政自身的基本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为社会发展创造基本支撑条件。政府部门首先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法治水平,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要选择与现实社会相契合的组织路径和发展路径,以规范和优化社会秩序为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动员与引领作用,切实开展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文化建设,努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发展基本支撑条件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使之与公共财政发展目标相适应。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投入。推动公共资源社会投入配置重心下移,注重充实基层财政,有效提高基层政府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并把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提高社会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财政应合理运用收支政策工具,促进社会基础发育,提高社会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努力为公共财政有效运行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8日 15 版)

不知就后

「资讯」《公共财政研究》入选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近日,经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省财政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公共财政研究》入选中国知网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在财政学科期刊中,“影响力指数(CI)”得分55.299,排第13名;“影响因子(JIF)”中的“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分别排第10名、第9名和第9名。《公共财政研究》自201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质追求,注重思想性、前瞻性、实践性、战略性,聚焦重大财经现实问题,财经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搭建新平台、倡导新思维、刊发新观点。今年以来,《公共财政研究》接连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关注度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权威文献计量评价系统,标志着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科影响力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正确的办刊方针,始终紧紧抓住刊物质量这条主线,努力把《公共财政研究》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高质量财政期刊。供稿:省财政科学研究院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