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复试绝不存在歧视的七所院校,本科“双非”也能被公平对待!丝丝入扣

考研复试绝不存在歧视的七所院校,本科“双非”也能被公平对待!

“考研歧视”,一个切实存在却又少有人认真探讨的敏感话题。但对不少院校来说,考生复试或者调剂时,其本科双非、四六级未过等问题确实都会成为面试的减分项,甚至会成为考生被拒绝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关于“考研歧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篇文章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不过,既然存在“歧视”自然就有“公正”,以下八所院校的做法更是值得所有考研人抚手称赞:一、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一所文科较强的综合性211,理工科名气和排名相对较弱,因此对学科排名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复试为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综合面试。面试老师非常和蔼,最主要的是他们分数掌握得相当精准,不存在偏袒和不公。双非二本也不会受到歧视。二、哈尔滨工业大学该大学复试时,面试顺序随机抽取,出自我介绍外任何环节都不可以透漏自己信息,面试成绩会编成编号,一切实力为先。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生面试顺序会编成编号,各位考生按编号进场,而且老师也不会咨询你本科排名情况,而是就你初试及复试大纲来进行提问,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本科太一般而受到歧视。四、大连理工大学上午复试结束,下午就出成绩,最晚也不过拖到晚上。这么多的时间根本无法做什么手脚,而且极为保护一志愿考生。五、重庆大学复试流程抽签决定,整个过程全程录像。六、上海财经大学复试提问采取抽签的方式,所以不存在说考官看着你是外校问一大堆坑人的问题来淘汰你,抽签编号进行面试,所以 几乎考官学生都不认识,初试占比重较大。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歧视双非、二战乃至三跨、复试比例1:1.2,如果考生成绩都很高表现都很好,会考虑扩招个位数。不看成绩单,不问四六级,只交政审表和学位证明,复试抽签不按成绩排,桌子上放5套题,两次机会抽取。此外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复旦大学、中科大等部分院校同样以公平公正为标签饱受称赞。考研,他需要的真的不止是你的努力,更包括由你的选择。甚至很多时候,选择的重要性更甚于你的汗水。

告亲夫

这些大学考研不歧视双非,而且保护一志愿,你的考研好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尤其是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是自己更具备竞争力,亦或是希望短暂逃避就业困扰的同学。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考研,竟然决定了这条路,那么就应当坚持走下去。不过有些同学因为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好,想要报考一些比较好的大学,就会受到歧视,不予录取或者不优先考虑,那么有哪些大学不会歧视双非院校呢?心安在这里介绍几所大学(良性考研院校有很多,心安就不一一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虽然是一所211大学,但是她并不歧视双非院校、三跨或者多战的考生。其复试成绩占比30%,部分专业也不需要笔试。所以如果初试成绩较高,表现不错基本都会被录取。学校复试抽签也是随机的,老师提问问题也是随机抽取,避免故意问你问题刁难你。学校也非常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复试时间也会比较早,方便考生调剂。2.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也不歧视双非,初试的比重高,分数线也合适。同时学校复试时间早,保护一志愿,不过学校的复试时间比其他学校公布晚。3.上海财经大学上财可以说是财经学子梦想中的象牙塔,学校考研不接受校外调剂,保护一志愿。复试提问也是采取抽签的方法,初试比重大,所以还是比较公平的。4.暨南大学学校的官网有每年的报录比、真题等考研所需资料,不需要各位研友到处寻找。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不过出成绩比较晚,不太方面后期调剂。5.中央民族大学学校是一所985院校,但是不歧视双非、二本三本也有成功上岸的例子。考研不接受校外调剂,老师也不接受提前联系。复试比例平均1:1.2,也有部分专业1:1。6.西南政法大学学校不歧视本科院校,面试英语问题比重也比较低。基本上学业基础扎实都会有机会,同时学校不接受校外调剂,复试的题目也是自己抽签的。当场就会出分,过几天出排名,复试刷的人也很少。7.大连理工大学学校保护一志愿,出分也比较快。不压分,不歧视本科院校,复试公平。8.南开大学学校考研不歧视本科,复试老师也不关注学校,很多双非同学上岸成功。学校只接受第一志愿校内调剂,出复试成绩也快。还有很多很多考研良心院校,心安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这些学校都具备保护第一志愿,不歧视本科院校的共同特征。在这里心安还得提醒一下,985、211大学固然好,但是还得根据自身实力选择考研院校,不要好高骛远,最终一无所得。

是出则存

2020考研:推荐这4所工科学校,复试不歧视普通学生,值得参考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2020年的考研报名系统就会开启。这就意味着考研的学生需要准备填报自己的目标大学以及专业。由于受复习效率的影响,目标院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很多学生还在犹豫目标大学的问题。今天,小编根据身边人的经历,为大家推荐4所工科学校,这些学校复试不歧视“双非”院校的普通学生,值得大家参考。一、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的工科学校,也是985工程大学。学校在统招研究生阶段,对于学生本科的学校是没有歧视或者是故意压分的现象。据考上东北大学的研究生说,学校的面试十分公平,考生和面试官的手机都会被没收。面试官需要根据考生的每一项能力进行打分,然后得到总分。这个过程,不会受学生的身份的影响。二、福州大学福州大学是一所十分“低调”的211工程大学,地理位置好,环境也不错。最关键的是学校在考研过程对“双非”的学生没有歧视。首先,在笔试阶段,学校就没有压分的现象,这是许多参加过考研的学生,对福州大学的评价。学校保护学校的第一志愿,即使是985高校调剂过来的学生,也会优先第一志愿。因此,福州大学的很多研究生都是来自二本普通本科学校。三、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是工科的名校,很多普通高校的学生,以为通过考研进入东南大学会非常困难,也怕受到歧视。其实,东南大学对于各个高校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没有歧视。首先,东南大学是保护第一志愿,而且现在已经目不接受校外调剂,这一点让许多考生都非常放心。其次,面试的时候,不是按照笔试成绩,会打乱顺序。学生不需要带成绩单之类的,面试的老师也不会问学生的学校以及成绩情况。四、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所行业特色类的高校,对于矿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关于中国地质大学的考研复试,是值得大家称赞的。学校2019年的复试环节,是抽号盲面。在正式面试的阶段,可以省略我介绍的部分,因为自己的材料以及成绩单等都是有另外的保管,面试官只知道学生的编号,不知道学生的具体信息。而且还规定不准学生在面试时透露个人信息,可以说是非常的公平。这4所工科学校都是非常的不错,实力强悍,又不歧视来自普通学校的本科学生。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准备充分,其实是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是能够被录取。

必需品

考研时的第一学历歧视真的存在吗?看看你在歧视范围吗

考研时的第一学历歧视真的存在吗?答案是存在的,但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这种歧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形式:同等学力考研有附加条件且加试专业课;双非院校考生在调剂时壁垒较多;985/211院校考生保研率高,即使是考研也在复试时比较受欢迎。看看你在歧视范围吗?以上这些考研歧视,在层次越高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存在的越是严重。但是,这些歧视规则的存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研究生招生,类似于导师在选拔适合自己实验室的员工。导师有权力在国家的招生框架规则下,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招生细则。从而来选拔出适合自己领域及研究方向的学生。在本科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的前提下,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也是水涨船高。那么考生在研究生报考时,就要根据自己的第一学历实际情况和研招单位的招生歧视性规定,来确定自己的报考目标,有意识地避开,明显歧视自己所属人群的院校。还要结合往年考生的实际录取情况,考察一下那些没有明文规定歧视的院校,是否在实际招生过程中会存在歧视现象。同等学力考研同等学力考研这个群体,一般是大专毕业的考生或未能正常本科毕业的考生。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之上的培养形式。同等学力考生未能在寻常的途径获得本科学历,这种情况下,研招单位是有理由对于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进行考核的,以查验考生是否具备读研的知识结构。就考查的形式而言,可以是要求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也可以是加试专业课。目前,985院校的政策基本上上,及要求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有要求加试专业课。如果你是同等学力考研,那么你在专业领域就要比其它考生付出更多,才能达到研招单位的要求。考研复试双非院校考生在考研时,一般在复试环节不会遇到特定的歧视。但是在这里会有一些误解存在,当双非院校的考生在复试被刷时,尤其初始成绩较高仍然在复试被刷时,大家往往以为这也是考研歧视的存在。对于这一点小编不敢苟同。考研进入复试的考生,大家拥有同样的机会被录取。但是,复试的规则以及要求是对985及211院校考生有利的。这主要取决于985及211院校考生的知识面广泛度以及实验操作能力。从这一个角度来讲,985和211院校的考生,在本科阶段所付出的努力也确实是比普通院校考生更多的。因此,在复试环节淘汰双非院校的初始高分考生,不算是考研歧视。当考研学生未达到一志愿研招单位复试要求时,会进入调剂环节。在这个时候就是考研歧视的重灾区了。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生,很难在这个阶段,获得一个985或211院校的调剂名额。并且,招生院校会在调剂接收文件中写的非常明确:本校不接受非211/985院校考生调剂。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双非院校的考生,几乎没有机会调剂进入985或211院校。甚至一些双非院校在接受调剂时,也会提出类似的苛刻条件。在此,小编建议双非院校的考生如果进入了调剂环节,可以联系本科就读院校的研究生学院,说明自己的情况,争取可以调机回本校。我们不难理解,985和211院校的考生,由于自身素质及接收教育的环境,确实优于双非院校的考生。但是,这并不代表双非院校就没有优秀学生,甚至在高考时只是一分之差,就从985掉进了双非院校。但是这种歧视的现实情况是确实存在的。我们只能说,985/211院校出现优秀考生的几率要比双非院校大。研招单位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就会制定更加严格的筛选标准。那么作为双非院校的考生,在这种情况下躺枪就很正常了。保研再来看看保研的问题。一般双非院校是不具备保研资格的,即使是有此资格,也基本上只能报送本校或者同层次院校。双非院校的考生想通过报送进入985或211几乎是不可能的。985和211院校的考生一方面获得保研的几率远大于双非院校考生;另一方面他们所能够获得的的报送院校的层次也高于双非院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院校及专业的认可度及知名度问题,更深入的说就是知识沉淀问题了。这一点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些考生掌握的知识量更大,实验操作能力也更好。这就意味着,这类考生更加符合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饱受青睐也是顺理成章了。985大学之一清华大学总之,考研时的第一学历歧视是确实存在的。但是每一种歧视的存在也有其合理的理由。考生在报考时,应该有意识地避开这些歧视规定,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置于歧视规则之外。从而为自己的考研清楚障碍。

執競

考研有学历歧视?学长学姐告诉你根本不存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事情,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充满了坎坷与挑战,而正是有了这些坎坷挑战,我们才会慢慢的成长,不显得过于单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路来的坎坷,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的坚强,更加的优秀。考研的路上,同样也有着很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于一九考研的大学生们来着,笔试已经结束了,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听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声音,复试过程中存在歧视的现象,这种说法每年都有事实上,我现在考研过来的学姐学长们会跟你说,其实都是你自己瞎想的,根本没有这回事儿。二三本大学生的提升考研,跟那些大学生们口中的985211大学比较起来,确实不具备太大的优势,这一点是毫无置疑的,但在考研笔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靠你们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来决定你的成绩,没有任何的差距,是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他们的成绩不一定有你考得好,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并不能说明什么,就觉得复试过程中,二三本的大学容易受到歧视,就是主要就是学历上面的歧视,但这是不存在的。相反,你们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尊重,因为你们敢于挑战自己,你那样想,这一点在当代大学生上,可以显得尤为可贵。确实,那些双一流的学生问他们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不管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面,这都是毋庸置疑的,这社会找工作,他们也更偏向要这些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但是,在考研之中,这种想法恰恰相反,现在很多人他们都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想法,总觉得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就感觉自己在某一方面受到了别人的歧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最后是无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你只能变成别人眼里的那个人,而不是变成自己。复试的时候自信一点,你说你跟他见面,你跟你前面有一位老哥,你跟他聊天,你说我是一个二本的?那个老哥说他是南开大学的你会不会觉得老师肯定会要这个南开大学的不要我。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你看你们俩在同一个地方要考研,你是一个二本的,他一个南开的,现在在一个门口的前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个南开的,跟你考一个分,你觉得他丢人还是你丢人。你怕他干什么?你要主动说你是你是哪儿的人?他说我是南开的,那这个时候你怎么说他呢?你就说,我一个二本的,你跟我考一个分,你丢不丢人?我要是你早一头撞死了,万一这位老哥玻璃心,他自己就不想考了就跑了呢,然后就少一个对手,多好。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要觉得对其他人,在学历方面就比自己有优势,实际上都是一样的。你可以这么想,这次你这次来考试实际上你并不是来复试的,你就不要想我能考上,就说你自己是一个来做搅屎棍的,拉下来一个算一个,如果你把所有人都拉下来了,就剩你自己你不就考上了么。

雷诺阿

这些名校“歧视双非”,专业课压分严重,复试不透明,选报要小心

每年的5-6月是考研的录取结束时间,也是最重要的考研信息公布时间,比如最近研招网公布“研招信息公开平台”招生政策、招生单位复试录取办法等栏目对所有公众开放。当然了,这个时间段也有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再三四月复试的同学,经历过复试的各种摸爬滚打,有考上的,有复试被刷的,这一部分的前辈,我们收集到了他们最重要的信息:高校复试第一手情况毕竟现在是暑假来临,也有得暑假者得考研,现在希望大家已经选定自己所考专业,然后才是择校。去年一个同学,暑假时候放弃自己备考专业,这会浪费很多时间。今天小编就根据复试的同学的经验(有高校前辈和被刷前辈)简单说下择校的事情。现在很多同学饱含一腔热情,在最强的几个学校尬游。一腔热血或许能支撑你走过一段痛苦备考过程。但可能出现:报名一时爽,录取火葬场。择校时,下面几个问题希望引起大家重视。1、985某专业可能比211某专业弱。很多同学以后走科研这条路,选择学校不一定要985。比如北京外国语、上海外国语的英语专业比很多985强太多。专业排名还是很重要。2、录取人数。绝大多数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和调剂名单(搜某学校某学院,找招生信息栏一般可知)。录取人数少的专业慎报,因为很多专业都是神仙打架。3、城市。好的城市是一所大学。北上广这类城市,提供大量实习与就业机会。现在人才引进计划,除了北京,其他城市较为容易落户。比如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上海只要你绩点够,就可以落户。这会让你以后孩子教育容易很多。4、学费和奖助政策。研究生全日制学费在一万左右。大家选择学校时,可以关注下奖学金情况。厦门大学的学业奖学金可以与学费抵消。国家奖学金可以达3万。这不是这个阶段主要考虑因素。5、复试所占比重。一些学校专业是复试比重高于50%。一些本科不太好的同学,不亦选择复试比重过大的学校。因为一般情况,你的基础很难与好学校学生PK。6、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一些学校复试比会1:3。复试竞争非常大。当然上面这些都是院校的一般操作,下面是小道消息爆料事件,当然这些爆料的内容很有可能是个人的主观问题,就是仅仅会出现在这位同学身上,不一定会出现在你自己复试的时候,在这里把这些弯弯道道发出来,只是让大家提防提防!而且里面是不乏名校的,虽然名校人人挤破头,有多么的好,但是光鲜亮丽背后总会有些个别导师或者复试上面的刁难,何况太阳背后还有阴影呢~第一类:有本校保护、不保护一志愿、压分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偏向于接受本校学生,因此复试线压到国家线,在复试阶段倾向于接收本校考生。不过南理工不压分,专业课只要答得好,分就很高;同时也有缺点,高分太多,容易成炮灰。北京大学北大数学学院压分严重,更加倾向于接受保送生。热衷于刷初试第二名。(这个应该是个玄学,不确定真假。去年我考清华的时候也有人传言说清华大学热衷于刷初试第一名,反正我们复试结果出来,拟录取名单上初试第一的复试依然是第一)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大,调剂名额只给本校考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院,19年初试专业课压分严重,120+的仅有一人,计院的初试成绩与电院类似,压分主要是为了流出调剂名额给调剂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不保护一志愿,倾向于接受优质生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动医专业,保护本校生,倾向于接收优质考生。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不保护一志愿。为了收优质生源调剂生,疯狂压低一志愿专业课成绩。广西大学广西大学不保护一志愿,某专业复试一志愿25人刷了23人,剩下的2人均为本校考生。第二类:调剂有坑、出分慢等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出了名的调剂院校热门,爱捡漏,调剂时更倾向于985、211名校的考生。海南大学海南大学,调剂信息回复慢,“不接受,也不拒绝”。重庆大学重大电气,专硕复试分数线划为340分,共350人收84个,1比4的录取比例,复试刷人严重。宁波大学宁波大学某专业本来要六名学生,最后一名360+,学校未发复试通知,接着又把录取六名学生改为录取五名学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18年报考200+,仅个位数的人过国家线,19年仅1人过国家线,不保护一志愿,倾向于接收调剂生。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歧视外校,保护本校考生。华南师范学校一般华南师范复试及录取结果较晚,2019年4月22日光电子研究院的复试成绩才出来,十分不利于大部分考生准备调剂等后续工作。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复试时间晚,等你复试完可能要等很久才出结果。云南大学云南大学一些专业拟录取名单要拖到快五月才会公布,这意味着你参加了复试后,基本上没有时间准备其他学校的调剂了。第三类:参与过复试调剂遇到差别对待1、匿名考生前辈:提名广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因为仗着考研调剂人数多,放学生鸽子,发了复试通知又反悔,精力钱财身心都得到了极大损失!今年参与过调剂的人都懂。2、匿名考生前辈:考研院校复试展示十八般骚操作,残害无辜考研少年,今年不仅是考研最难的一年,大概也是调剂最难的一年,考研调剂,考研复试骚操作一波接一波,应接不暇。本以为站在泉水稳如狗,没想到被强杀,本以为接到复试电话稳如狗,没想到复试成绩被改,复试临时取消,复试临时换人,复试不看最高分看分数段,院长的心思啊你别猜啊你别猜,一波一波的骚操作,残害多少无辜考生。3、匿名考生前辈:首师大啊!刚出成绩那会儿就上新闻,压分压得贼狠,校方还一脸无辜不承认。紧接着调剂网上疯狂发布“优秀生源调剂计划”,每隔两天就在网上发布一次调剂信息,收割了大批资源,狂揽985、211学生。贵校某调剂信息里就舔着大脸写着:1、只招收985211学生2、一志愿报考中科院的学生综上,考研中择校真的是件需要多查多看多对比的“大事儿”,希望各位考生们谨慎选择~虽然院校各专业的录取过程各不一样,我们也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上面的说法:①它不代表这个学校的所有学院和专业都有相同问题,只是在个别专业出现了这样的问题;②这些信息同样也有参考价值,比如大家就要多注意出分晚这个事情,对后续的调剂影响非常大。至于要不要相信,想必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判断,但小编还是希望你们在“选择信任”之前,多问问学长学姐,用新闻学的理论来说,就是“保证信息源的多样性”。再之,如果你心仪的学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你已经下定决定报考了怎么办?小编的建议是,努力,更努力一点,再努力更多,让自己的实力强大起来,用实力蔑视“问题”。比如,本科出身确实一般,那就努力把初试分刷高。说实在的,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很少有学校会刷掉初试排名前三的学生。让自己的实力配得上那所学校,在这个前提下你所要做的真的就只剩祈祷好运了。而众所周知,好运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想必希望你是其中之一,当然,如果你也遇到复试调剂的难题,不妨给小编说道说道,虽然不能完全阻止这类情况出现,但起码能避避坑!

何启

考研复试绝不存在歧视的七所院校,本科“双非”也能被公平对待

“考研歧视”,一个切实存在却又少有人认真探讨的敏感话题。但对不少院校来说,考生复试或者调剂时,其本科双非、四六级未过等问题确实都会成为面试的减分项,甚至会成为考生被拒绝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不过,既然存在“歧视”自然就有“公正”,以下八所院校的做法更是值得所有考研人抚手称赞:一、暨南大学从地理位置来看暨南大学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珠三角的中心,导致大量考生蜂拥而至,而且从高校密度而言,相对长三角以华东五虎(复旦、上交、南大、浙大、中科大)为首下面还有很多211,以及环渤海光北京的高校就有二十几所211。然而珠三角只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暨南大学,华南师范,所以暨大就成为很多想在珠三角发展同学们的首选。然后学科实力上,像金融,会计,新传这样的考研热门专业,暨大的学科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而且因为是华侨学校也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所以吸引很多同学报考,暨南大学考研是没有歧视的。二、哈尔滨工业大学该大学复试时,面试顺序随机抽取,出自我介绍外任何环节都不可以透漏自己信息,面试成绩会编成编号,一切实力为先。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初试的专业课不存在压分,而且给分很客观公正,并不注重学生的出身,也没有歧视的现象。考生面试顺序会编成编号,各位考生按编号进场,老师会就你初试及复试大纲来进行提问,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本科太一般而受到歧视。四、大连理工大学大工工科很强啊,在北方名气蛮大的,当年的四大工学院之一,还是很强的,不过考试难度,除了清华浙大上交西交级别的就轮到大工华工东南的了!五、重庆大学复试的时候也大多数看的是学生的真正实力。举个例子,我们专业一位专科的同学考到重大的,他通过自己的实力,争取到的导师是我们专业全国数一数二的长老级人物!复试之前联系导师最大的目的是让导师在复试中可以明确的观察考察你。六、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考研不难,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各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总额基本稳定在300人左右,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多,从这方面来说,上海财经大学考研难度不大。上海财经大学每年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本科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歧视双非、二战乃至三跨、复试比例1:1.2,如果考生成绩都很高表现都很好,会考虑扩招个位数。考研难度也是相对不同的人而言。基础好并且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很难考,因为考研是比实力和分数。此外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复旦大学、中科大等部分院校同样以公平公正为标签饱受称赞。考研真的心态很重要,一定要找一个研友,一块学习,然后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委蛇

研究生师姐:成绩一般,想要考985研究生的,这五所学校很不错!

大学在扩招,本科含金量降低,越来越多尤其是普通大学的同学选择考研作为跳板去提升竞争力,然而考研形势一天天激烈,并且在考试形式上与高考也是很大的不同。考研报志愿,自己搜寻考试的历年试题、保研人数报录比等信息。然而笔试过关并没结束,还必须要复试即面试。这样的话,你的本科出身有可能是导师考虑的一个因素,要知道越好的大学他们的教育资源投入越多,他们的学生眼界和综合实力可能会更出众。但这只是可能,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所以,在专业复习得相当充分的情况下,选择一所不太看重你出身的高校方可不负长久的努力。据调查显示,以下五所高校的研究生中来自非名校的比例算是比较高的。兰州大学坐落于甘肃兰州,不甚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能对某些同学来说并不是首选。但是兰州大学的实力相当强劲,老牌985和双一流A类,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师资强,学术氛围浓,理工类专业较为出色。并且据知情人士反映,兰大只会在调剂的时候青睐于985的本科生,至于初试复试还是比较公平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北农林”、“新农”,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虽说是985、211和双一流高校,但不是自主划线,所以只要过了国家线就有机会。并且几乎没有推免生,起跑线起码还是水平的。地处西北,学术氛围浓厚,学生单纯简单,除了7个国家重点学科,还有几个特色专业,像什么生物技术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特别是葡萄酒学院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北大学简称“东大”,地处辽宁省沈阳市。985、211和双一流B类院校。知名校友有张学良、梁思成等。有同学注意到了,在此次学科评估中植被评选为B类高校。王牌专业有机械、冶金、采矿等。最重要的是他在复试中真是相当公平,不问出身,完全看同学自身的业务能力,班上很多二本院校考来的。简而言之,初试分数高就是优势,据知情人士反映,就算是本校的分数不够照刷不误。还是强调一句,前提是个人要有实力!湖南大学简称“湖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985、211和双一流B类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获评A-的学科有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和设计学。据内部同学反映,初试分高是最重要的。但个人能力是否符合导师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高分985考生进了复试被刷下来的大有人在。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坐落于上海市。985、211和双一流高校。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类院校之一。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下,生源质量无需担心,但其推免人数比例并不高,也不过问本科出处,这所高考是要高出一本线100来分才能上的高校,在考研上还是比较容易的,算是考研界的一股清流。不过也是这样,报考的考生数量很多,竞争相当激烈,那么想要杀出重围,自身必须更努力才可以。学校选得好,动力少不了。当然,再所谓的好考的高校也不是说随便看看就能上的,前期的个人积累还是最关键的。这五所学校也只作为一个参考,如果你心中早已装着一所梦寐以求的高校,个人认为还是要放手一搏的,因为信念可以激发极强的力量。

长生殿

考研院校“白名单”,这些学校不歧视本科,很公平!

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院校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你确定院校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考研的成败!1、哈尔滨工业大学口碑杠杠滴!出分、出线很利索,效率高,公开透明,不歧视双非,复试很公平,面试成绩表现一切靠实力!2、四川大学不看出身,无论你是几本都是一视同仁,很公平,看重个人实力。本科表现不好的一样会被刷,保护一志愿。3、上海财经大学不接受校外调剂,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复试提问采取抽签式,不存在考官看你是外校的问一堆坑人的问题来淘汰你。初试比重大,基本高分过初试分数线就没问题,非常公平。缺点:不好考..?4、大连理工大学初试不压分,复试很公平。复试出成绩速度贼快,晚上八点多复试完,当晚十点就出结果。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歧视双非三跨生,复试比1:1.2超良心;不看成绩单,不问四六级,只交政审表和学位证明。学校官网历年真题、报录比公开透明。6、河南大学不歧视考生出身,对专科生也很友好。初试不压分,真题不泄露,纯靠实力,很公平!复试不让说本科学校和姓名,而且还保护一志愿。7、东南大学初复试成绩占比1:1,并且给初试排名,非常保护一志愿,复试不问本科哪个学校,不看重本科成绩,不歧视双非。8、吉林大学不歧视双非,很公平。但复试时间比其他学校晚,出结果比较慢9、东华大学一些学院不接受外校调剂,保护第一志愿因为考的也大多是双非学生,一般也不去收外校调剂,所以没有什么好歧不歧视的。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初试的专业课不存在压分,而且给分很客观公正,并不注重学生的出身,也没有歧视的现象。只要专业课写得好,不管你本科学校是哪的,一样能得高分!11、辽宁大学及其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前提足一志愿上线人数达标;非常重视初试成绩,初试高分基本上不会被刷;复试公平,完全凭实力来衡量。12、西南交通大学复试很公平,只要好好准备,复试成绩不会差;没有歧视本科出身13、南京大学复试非常公平,本科双非或二本的复试表现优秀都会录取;面试时老师很少问母校情况,多半是对你个人情况进行了解14、南昌大学复试给分一视同仁,没有很大的波动,没有保护本校歧视外校的行为,优先一志愿上,有名额再调剂。15、重庆大学面试时不歧视本科学校,不过就面试经历下来985/211的考生的确比一部分双非考生在科研素养,奖状还有实践方面出色。老师有喜爱也是正常的,不过总体来看是靠本科经历与实力说话。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考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有前期选择对了,后期的努力才可以有结果,那怎么样才可以选到合适的学校呢?一、了解报考目标的竞争态势和录取规则考生需要对目标院校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术氛围、导师质量、历年分数线、历年的报录比、招生人数等等。同时要了解报考院校是否有特殊的录取规则,包括考试科目、命题范围等。二、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视界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为未来的挑战做准备。三、记录所有符合条件的院校并做初步排除1.排除不想去的地方,比如边远地区。2.放弃只招个位数的学校(根据情况选择,不推荐招生低于5人的院校)3.结合学科评估以及就业地域,参考书目等多方面因素筛出几所心仪的学校。四、继续做排除法1.确定了学校,找近几年拟录取名单。2.根据拟录取人的平均分数情况来决定最终学校。3.特别留意专业课分数。有很多学校看起来录取分数很低,实际上是专业课压分,分分钟让你过不了国家线。五、专业选择避开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择校时没有想太多,选择一些有高数的专业,但是后来发现在数学方面自己的成绩比较差,因此在选择考研专业时,应该避开数学科目,对自己的考研会更有利。一些理科的学生可能英语会比较差,可是英语是考研必考科目(当然如果你的日语很棒也可以),这个时候就要在自己的弱势科目上多用功了。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学姐推荐大家来试听巨微考研英语全程班,课程内容满满干货,考点划分详细,知识点解释清楚,一节课时长也就三四十分钟,非常适合英语渣学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你,在这场战役中,如果你坚持下来,那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临人以德

考研中存在第一学历歧视吗?盘点对非985/211生源友好的院校!

有不少本科背景普通或是专科毕业的同学,都担心自己考研会不会遇到区别对待,在复试阶段是否会遭受第一学历的歧视:“ 985、211 院校会歧视双非考研学生吗?”“ 第一学历不高,想通过考研圆梦名校还有希望吗?”“ 二本学生在考研复试时会受到歧视吗,怎样扬长避短?”如果你也有上述类似的疑惑与顾虑,别慌!接下来,小编就从第一学历歧视的真实存在性、应对建议以及第一志愿保护院校方面给大家支支招。01第一学历歧视真的存在吗?初试大家都是统一考题、统一阅卷且信息保密的,所以这一阶段不存在区别对待问题,大家各凭本事,去争夺复试资格。争议主要还是存在于复试阶段。之所以产生第一学历歧视的说法,多半是听了学长学姐的现身说法,特别是那些初试高分但复试被刷的经历,最是意难平。虽然道听途说不可尽信,但客观来讲,复试中的确是存在 “歧视” 的。不过,这种 “歧视” 真的是歧视吗?小编认为不尽然。以对外经贸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办法为例,复试内容包括:1. 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成绩、专业知识、外语听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学术成果)2. 综合素质和能力(社会实践情况、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礼仪和举止)3. 培养潜质4.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测试这些项目是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情况的全面考察。从考生的角度看,反对歧视的出发点是希望得到公平合理的复试评分。从专业复试小组中各位老师的角度看,公平则意味着用统一的要求、一致的标准来考察同学们的能力,而不是根据第一学历差别化地设置复试标准。因此,起点相对较低的同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一句话叫做 “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你的气质里”。如果既往学业优秀、科研能力出众、沟通协作能力良好、谈吐举止落落大方,即使第一学历并不出众,老师们也会认为这样的同学是可造之材,评分自然不会低啦。另外,录取办法中同时规定了:复试必须量化,严禁使用 ‘及格’ 、‘不及格’ 等作评判”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复试方式、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考生的作答情况要做现场记录并全程录音录像虽然评分是主观的,但由于过多的考生申诉会影响学校下一年的招生工作,因此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普遍的 “区别对待” 现象发生。总而言之,研究生复试流程监管趋于严格,第一学历歧视仅小频率发生。因既往科研经历和综合素质培养欠缺,专升本、双非、三跨及N战的同学在复试准备中需要付出更多心血。02如何备战 985/211 高校复试?考研论坛中不乏双非逆袭985的案例,分析他们的经验,除了有竞争力的初试分数外,大多在复试中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1. 英语视听说能力视:熟练地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小语种有其他要求)是对一名合格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为此需要在复试的准备阶段积累专业词汇,精读相关文献,达到口译基本意思的程度;听、说:考研复试对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考察一般在英语对话中进行,老师的问题可能是日常对话(例如兴趣爱好、实践经历、未来规划等话题),也可能是专业问题,建议在准备阶段寻找靠谱的语伴,互相提问,训练发音和回答逻辑,积累常见的口语表达句式。2. 专业知识面拓展考察形式可能是笔试也可能是随机抽取题目然后当场口头作答。这部分可以看做是专业课考试的延伸,准备的时候除了系统性回顾初试的专业课笔记外,建议多阅读一些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籍、专家著作以及综述性论文,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同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特别是对于三跨考生来说,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是学习能力强的最好证明。3. 科研经历的完善无论第一学历如何,科研能力都是研究生导师最看重的方面。研究生的主业是做研究而非考试,所以一段完整的科研经历最容易引起老师的兴趣。通过PPT展示和互动问答,老师们可以全方位了解考生的理论基础、实验操作能力、问题发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口头报告能力。如果本科期间参加过科创竞赛获有过实验室经历(指科研项目而非实验课),那么要认真梳理整个过程,针对细节补充理论,就未完成的部分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科研经历,那么最好对毕业论文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与论文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从选题调研、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方面丰富科研版块的内容。4. 面试礼仪与表达复试本质上讲是考生与考官们的一次谈判,积极的精神面貌、适中的讲话速度、妥帖的举止礼仪、不卑不亢的气质和态度是帮助考生们赢得更高印象分的关键。一方面,要针对复试流程整理好自己要提交的材料,并对各环节的发言稿烂熟于心。另一方面,对镜练习或寻找听众模拟面试,训练站姿、表情、语速以及从进入到退出教室的动作细节。切记,复试中不要表现得过于卑微,提前设想老师可能会逼问的问题(比如要求谈谈自己的劣势),做好应对压力面试的心理建设。03哪些高校对非 985/211 生源友好考研择校是一门学问,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外,做好报考前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尤为重要。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保护第一志愿、复试差额比小、复试成绩占比低的院校,供各位同学参考。除了表格中罗列的院校,还有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都不乏双非、三跨逆袭的励志故事。最后,小编想说:2021考研预报名即将开始,各位考生要早早选定目标院校,全心全意备战初试。至于初试后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让老师忽略第一学历的不足,那就是后话了,且听宗师君下回分解!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