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海事大学宁波研究生院2019级工程管理硕士班开题答辩圆满结束上帝

上海海事大学宁波研究生院2019级工程管理硕士班开题答辩圆满结束

近日,上海海事大学宁波研究生院2019级工程管理硕士班开题答辩在宁波人才大厦3楼顺利举办。参加答辩的17名19级工程管理专业学员全部顺利通过。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EM中心主任邵俊岗教授,经管学院任课老师骆温平教授、崔庆安副教授、余静老师等专家参加了本次开题答辩。学员们首先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计划进度等进行了汇报,专家们认真指导了每位学员的开题报告,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本次参加开题答辩的学员将于明年4月份参加最终的论文答辩。上海海事大学宁波研究生院于2017年11月26日正式在宁波揭牌,这是上海海事大学首个异地合办的研究生院,也是宁波首个落地的市校合办研究生院。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港口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在自贸区、港航物流、供应链管理、邮轮经济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港航物流学科连续多年被艾思维尔Scopus排名全球第一。上海海事大学宁波研究生院今年将在宁波开设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来源:市人才培训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为之

关于MBA等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开题及开题答辩的四大困惑

各位学友,我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MBA、MPA、MPAcc、MEM、MTA等这些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答辩的四大困惑,我是张博士,我们一般情况下遇到的四大困惑分别是:这些论文的标题是否合乎要求,开题没有通过的原因有哪些,开题报告与开题答辩本身有什么关系,开题报告的答辩有哪些流程1.如何判断MBA论文是不是写跑题了?有三个指标,第一个字数要求,有很多学校明文规定论文的标题长度不能超过多少个字,一般情况下是25个字,所以大家务必要看一下,我们统计了全国一百多所院校所有的这些MBA普研,专硕,法律硕士,金融硕士等的要求,25个字左右是最多的。第二个是问题意识,就是你的开题报告是否有问题意识,从你的论文中就能看出来,有没有一个问题,我们绝大部分的同学开题报告不通过就是没有问题意识,我们已经有同学来咨询我们的时候说自己已经有三次开题报告都没有过,都快崩溃了。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范围大小,你的论文开题报告范围是不是适合写一篇硕士论文,也就是说这个范围不能太大了,你要研究中国企业,这基本不太可能,你要研究国有企业也不太可能,你要研究某一家国有企业,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是范围适中的问题,那研究某一个国有企业中的某一个员工,这个好像有点小,除非你把这个员工当作一个麻雀来解剖,这个另当别论。这三个地方是最容易把一篇硕士论文标题一下就能看出来是否符合要求。2.毕业论文开题没有通过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呢?应该怎么办?一般是三个原因,第一个态度不认真,一看你这个开题报告格式错别字一堆,肯定就不通过,态度不认真的不可能获得好结果。第二个,选题太陈旧,选的题目都是十年二十年前,这个元谋人时期,山顶洞人时期写的那些题目,那毫无意义,太陈旧了,我们一般情况下看到选一个满意度调研之类的就直接不通过,因为这种题目太没有意思了。第三个最容易不通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专业不吻合,比如说你是企业管理的,你选了个公共管理的,企业管理我们一般谈的是战略,营销,财务,创新,都是偏企业管理的,那公共管理就是扶贫,政策评估等等,工程管理谈的是工程项目管理等等这些,一定要分清楚,金融肯定和金融相关,会计和审计就是会计相关,专业不吻合这也容易不通过。3. 论文的开题质量不是很高,但是答辩非常顺畅,会不会好通过一些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导师的影响力,比如你的导师非常牛,并且你的导师不能接受你的论文不能开题,不能通过,如果他的影响力足够大就能通过,当然也有例外,导师越有影响力对自己的学生要求越高,据我所知,某学校的一个管理学院的院长,自己的学生,开题的时候有一半以上不通过,亲自动手,非常严格,这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论文通过到时候出现问题到时候教育部查到了,导师要背负连带责任。第二个自己的表达能力特别强,特别能说,说的比较好,可以圆过来。还有第三个,评委的忍耐力,受得了,宽容,遇到一些好人,学佛出生的,很有耐心,这种也不错,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好也能过的三个原因 ,就看你有没有这种运气4. 关于硕士毕业论文的答辩流程是怎样的呢?流程基本上第一个是要导师认可开题报告,不认可不能参加。按照导师的要求一定要去修改,你不去修改导师会很生气。提前做好10张左右的PPT,不要太多,多了说一堆的话都是废话,10张就够了,我们指导同学的时候就十张。然后准备答辩的文字稿,他可能会问哪些问题,你怎么说,准备一下。答辩后一定要记录评委的建议,老师们的建议自己要记录一下,第一是显示你的人比较认真,第二个也获取了老师们的一些建议可以把它写得更好,最后你这些建议要咨询一下导师,并且通过导师的进一步确认来修改我们的开题报告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四个问题,怎么样去把流程做好。那么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我自己本身最喜欢的一句话,追寻智慧,做更好的自己!张博士在线私塾,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咨询我们。(根据张博士视频《张博士解读MBA等专业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及答辩的四大困惑》,小木负责文字整理)

极道饭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写什么?如何写?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写什么?如何写?硕士论文的开篇报告主要是向指导委员会解释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些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写。这里有几个方面:首先,你写什么?应重点关注现有文献,并认真介绍国内外对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首先客观地介绍情况,如实陈述他人的意见),然后作出评论(后主观讨论,评价,现有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说这些研究现已公布,但仍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应该包括将在你的主题中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缺乏研究,你必须要学习。所以,你在硕士论文中写的是基于文献综述,而不是你想写的。如果你不做评论,很可能你的主题已经被其他人深深地完成了。其次,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主要是为了说明你选择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和研究差距,所以你做了,有理论价值。然后你需要明确你从文献评论中选择的主题在整个研究领域中所占的位置。这是理论价值。然后你就可以从实际价值的角度来谈论它。这就是这个话题对现实可能意味着什么,它在实践中可能有用的东西,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始报告中,您还应该在选择此主题后解释如何解决此问题。有一个问题,你怎么找到答案?谈论你的一般想法,同时,关注你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如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文献综述是重点。如果没有文献回顾,你就找不到自己的主题,也不知道其他人在这个主题上做了什么,所以你需要仔细回顾。当然,回顾的目的是引出你自己的主题,所以不要忘记评论。复式结构事实上,当我们写论文时,我们不必坚持伞式结构。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我们应该设想如何穿插和展开论证的实质部分,如解释、推理、反驳等,以便全面、准确、简明地解释问题,并能灵活运用“复合结构”。在学术论文主体的写作中,多采用伞式结构,以伞式结构作为论文的主体框架。学术论文通常使用标题和序列号,因为它们可以清楚地突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使结构清晰,并具有整齐,有序,逐步的节奏美学。标题和序列号可以分为几个级别。通常使用编号系统:查查呗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燕燕

研究生学长教你一个礼拜写完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真简单!

B站up主:爱读书的Kinghi,我是正在努力成为辅导员的云辅导员kingI'm King之前和大家说千万不要去买毕业论文,以及代写论文的危害,现在就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和大家说一下毕业论文的编排布局应该要怎么去写。那我这里也有关于一些如何去写论文的视频资料,我就放到我的公主号“爱读书的king”里面,大家去输入关键词“论文”就能获得资料。那这里面的视频资料主要是教大家如何去写以及发表小论文的,虽然内容是教你如何写小论文,但是对你们写毕业论文来说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大家拿了资料以后也请帮我的视频点个赞,感谢大家。01选题经常犯的四个问题?首先就是题目定的太大了,你一篇本科的论文一万左右的字根本写不完。第二就是题目定的太小了,也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延申拓展着去写。第三就是你选的题目太旧了,你的这个问题别人早在几十年前旧已经研究过,并且研究的非常完善了。第四就是你的定的题目太难了,这个和刚才说的题目太大有一定相似。就是完成你的论文题目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进行很多的实验、要访谈著名的专家大佬学者,不是一个本科生能做到的。所以基于以上这些种种原因,只有选到了一个既简单、又好写,又有实际意义的题目,你在接下来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才会非常的轻松。02如何去选题呢?就是去看最新的硕士论文,比如现在是2020年,目前知网里有关最新的硕士论文都是2020年的。把你学的专业以及比较感兴趣的方向以关键词的形式输入知网,然后查找硕士论文去看。对于知网的使用,评论区的大家应该还是都会的吧,如果大家硕士论文不会找的话就在评论区里说一下,我会以文字的形式在评论区里告诉你们。之后就是根据硕士论文来选择你的题目,比如一篇硕士论文是基于A的视角去研究C,那你就可以基于B的视角去研究C。同样的研究对象但你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进行研究,那对于你来说也还是属于新东西。那么大家最好是去选择参考文献多的题目去进行研究,这样到时候你写到一半突然卡壳写不出来的时候也可以去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怎么写的。你在仿照一下别人的方法去做一遍,如果选择一个题目,参考文献特别的少。那你的毕业论文新颖是很新颖,但当你写不出来的时候你连一点可以参考的文献都没有,这样就会非常的痛苦。论文的整个结构都是非常模式化的东西,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首先研究背景就是写你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这个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那大家看看硕士论文里,这里面的结构就是去找相关的政策文件。比如说对于你这个题目来讲,15年发布了什么样的政策文件,里面提到了些什么东西。17年又发布了什么政策文件,里面又着重加强讲了哪些东西,2020年又发了什么政策文件,再一次强调了这个东西。这个就是按照政策文件的时间顺序来写,那么另一种就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去写,比如最前面是国家或者是国务院开了什么会议,发布了哪些政策文件。省厅里又发布了哪些文件等等,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这些政策文件我该去哪里呀?你找到的硕士论文里基本上都已经给你排列好了。虽然说你们题目中研究的视角不一样,就像刚才说的硕论里是基于A去研究C,你是基于B去研究C,但是你们的研究对象都是C。所以前面一部分的研究背景大体上都是相同的,但我这里要说的是你不能把别人硕论里的东西原模原样给复制粘贴下来。而是去看看别人看了哪些政策文件,然后再去搜索这些政策文件去看,再用你自己的表述写到研究背景里就没什么问题了。研究问题也是比较好写的,就你如果研究基于B的理论去研究C,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主题。你下面还得列出几个研究的子问题。这个东西你还是参考下你看的那篇硕士论文里别人是怎么去写的,你在把他的B理论换成C理论。这边还需要大家去灵活替换,不要直接生搬硬套,而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在里面,至于如何思考就还是根据你文章的这个题目去找类似的小论文去看。接下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是你做了这个研究以后有什么用?写这块的操作步骤还是和上面的研究问题一样,以硕士论文为大框架,再去看小论文来填充你的思路。接下来一个就是研究综述,这个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列举一下别人到目前为止都做了些什么。但他们做的东西里面还有什么不太好的地方,那这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你论文的创新点以及目的所在。那么同样的,你还是去看硕论里的研究综述,硕论里一般已经列了好多个角度,完完整整的给你写出来了。但是大家也千万不能复制粘贴,而是要把那些论文一篇篇的去搜索,去看,然后基于你自己的理解再去写新的综述。比如说张三在它的文章《xxx》中提出了xxx,当然大家在看文献的时候肯定也会碰到一些非常晦涩难懂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的文章。这点也比较好办,就是去看这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去把他的参考文献找出来继续读,如果他的参考文献还读不懂的话就继续滚雪球。去读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还读不懂就去看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反复去套娃,肯定是能读懂的。以上就是关于前面开题报告以及论文绪论部分的撰写。我个人感觉我应该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来给大家解释应该如何去写的,听懂的或者听不懂都可以评论区留言,让我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那大家如果还有关于写论文的其他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也会去回复大家,最后这篇文章要是对你写论文有所帮助也请帮我点个赞和在看,最后也感谢大家的收看。B站@爱读书的King欢迎转发、点赞和收藏 扫码查看更多

周敏

毕业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步骤与方法

众所周知,学位论文的编写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体现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其中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能够体现毕业生对学位论文所涉及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掌握程度,开题报告能够反映毕业生对学位论文工作的整体设计及相关工作安排1 主要步骤及方法 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是由一系列具有阶段性和整体性的步骤组合而成,其中主要有:初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及题目、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内容、论文研究方案、技术路线、规划预期成果、安排论文工作时间。各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并且具有时间上的衔接性,在学生实际的完成过程中,必须根据导师的自己的专业实际情况,逐步完成。1.1 初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及题目。这个阶段是主要根据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专业和研究方向初步制定,需要与导师进行交流,了解导师的主攻方向,这个也可以通过系统调研指导老师在近些年完成的科研项目以及发表的国内外学术论文获得。在初定文章题目时,虽然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具有各自特征,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章题目切记不能过大、过空,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并且注意所涉及的工作量大小等诸多问题,比如工学中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的“含油气盆地分析”研究方向,如果是本科生的论文题目,可以是某条断裂的某种属性研究,比如几何学分析、运动学过程解剖或者动力学推测等等,工作量不宜过大,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果是硕士生的论文题目,可以是某个含油气区的构造特征分析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能够自己独立地完成既定的论文题目;如果是博士生的论文,可以是某个含油气盆地内的整体构造变形特征或者局部构造变形的机理性分析等等。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文献调研阶段是整个毕业论文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献来源具有多样性,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公开性文献和非公开性文献,其中,公开性文献有图书、论文集、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各类各级标准、数据库、学术专着、期刊、报纸、网络等,非公开性文献主要包括未发表的学术论文、私人信件、公司或企业内部科技报告、与某人的口头交流等。较好地完成文献调研和综述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这主要是因为各类文献数量大、类别多,在选择文献时不可能做到逐一参考,应注意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书籍、作者、会议等等,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扩展,比如含油气盆地分析专业方向的代表性期刊有Tectonics、Basin Research、AAPG、中国科学(D辑)、地质学报,等等。在文献调研和综述过程中,需要遵守如下几项原则: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真实客观、条理清晰。完成文献调研报告过程中,一定要切记不要罗列各个作者的各自观点、主张。文献调研报告虽说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汇总,其中没有个人工作量和研究成果,但是一篇完美的调研报告不仅能够体现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科研进展和学术动态,同时也能够清楚地指出目前所存在的基本科学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文献调研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应以研究内容为编写主提纲,在涉及某个局部问题时,可以列出重要参考文献的观点。其中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极其重要的,科学问题一般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1)从生产、生活、教学等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2)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有创新的争论;(3)各学科之间或边缘学科产生的新问题;(4)发现理论自身存在不足或矛盾;(5)发现新的观察或实验现象同原有理论或观点的矛盾;(6)现有的方法、技术、工艺等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1.3 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内容。在完成文献调研之后,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基础之上,可以对初步拟定的论文题目进行确定,并对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制定。论文研究内容的制定需要具有系统性,各个章节之间要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具有逐步递进的特征,即后一章节是前一章节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比如,对于含油气盆地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主要表现为对研究区内构造变形及其演化特征方面的分析,并包括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这其中涉及了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地震剖面分析、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构造与油藏的控制与影响;另一种是并列关系,即通过列举不同地区或者构造变形的不同方面来获得某种共同属性,比如,对于含油气盆地分析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如果以“国内外前陆盆地差异性分析”为论文题目,则论文的研究内容中,各个章节多以列举国内外各主要前陆盆地的特征为主要方式。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研究特色与创新点是学位论文中的点睛之笔,需要对学位论文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从科学问题本身出发,精确总结出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差异性,表明学位论文的创新之处。一般而言,创新点不宜过多,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有一个创新点即可,对于硕士毕业生而言,可以有两个创新点,对于博士毕业生而言,有2~4个创新点为宜。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论文研究方案是指针对上述研究内容而涉及的研究方法,在不同的专业中,所涉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含油气盆地分析专业来说,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构造带对比研究、地震剖面解释、各类地质构造图编制、平衡剖面制作和分析、不整合解析和剥蚀量估算、构造年代学测试与分析,等等。技术路线是指将各种研究方法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为了能够逐步完成不同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的设计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表达方式一般是流程图,一般是从基础资料的获得方式入手,然后是不同研究方法,最后是论文的最终研究目标。1.6 规划预期成果。预期成果是学位论文标志性内容,也是学位论文最终与前人研究成果差异性的体现,研究成果可以是对某些科学问题的回答,也可以是学术专着的发表出版,也可以是专利技术等的获得,也可以是人才的培养,也可以是各类奖项的获得,等等。在规划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不能过多规划,也不能过少设计,要与研究内容一脉相承,一般来说,一项研究内容可以有1~2个预期成果。1.7 安排论文工作时间。论文时间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体论文工作进展及最终论文质量的好坏。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各类专业、各类毕业生的论文工作时间具有较大差异性,毕业生可以根据各自学校规定的开题时间作为论文的起始阶段,以论文的预期答辩时间为终点,在此期间安排各项论文工作,在安排的过程中,要与前面的研究内容、技术方法技术路线相一致,一般以两个月或者一季度为计时单位进行规划,由于论文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时间,故无需再安排时间上具体到日期。2 条件和保障2.1 充足的时间充足的时间是完成一篇优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前提和保证。一般来说,进行论文开题和文献综述的时候多是毕业生各类事情较多的时候,比如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多是在大学四年级开始论文工作,此时已经是各类招聘会较多的时候,同时也是准备复习考研的重要阶段,毕业生一般会因为找工作或者备考而在毕业论文的准备方面分散精力。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相关问题,尽可能在不影响其他事情的情况下,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完成论文相关任务。2.2 有效的方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具有一套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会使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工作事半功倍,论文的准备工作与平时的学习不同,平时的学习多是以教科书为主,有老师的讲解,有课后的习题等,最后以考试为结束,但是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教科书,指导老师也没有具体的研究方案,这就需要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综合对论文工作进行设计和规划。2.3 老师的指导。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过程中,主要起到咨询和引导的作用,可以适当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和基本研究方法的讲解,切不可过多的参与其中,否则会严重影响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发挥。2.4 院系及学校的督导和管理。院系和学校的监管是指院系和学校对毕业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等毕业环节设立一些考核制度,比如组织相关老师组成答辩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毕业生的论文进展进行考察或者抽查,并且对其中进展较慢和质量较差的毕业生进行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督导。论文查重修改

就官一列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级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举行

开题是医学研究基本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的是在课题批准立项后邀请相关专家与课题组核心成员一道,对课题的整体设计做进一步的可行性论证,借助集体的智慧和专家的学识,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11月10日,河南大学、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级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在医院二楼远程会诊中心举行。院长马磊,纪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钦昌,麻醉科主任付金厚、副主任张彩举,大外科主任贾光伟作为开题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同时邀请了徐全晓、李卫阳、张振、冯丽霞、骆春燕等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科教科科长项闱凤作督导,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开题工作。报告会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钦昌主持。开题报告主要分为自我陈述、专家点评、现场作答三个环节。每位研究生以PPT形式,陈述自己所选课题的依据,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专家评委主要围绕研究生选题的创新性、必要性、科学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等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专业性评估,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研究生们的汇报生动热烈,专家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会场气氛轻松愉悦,干货满满。同时,专家评委对研究生报告中的着装、礼仪、PPT制作、发言要求和表达方式等也做了相关指导。张钦昌表示,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次开题报告会进一步为同学课题研究理清了研究思路,明晰了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课题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建议,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最后,院长马磊总结指出,好的选题是关键,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进展和质量;选题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问题起点要高,对观察的对象、设定的标准要仔细筛选;要结合临床实际,将数据精细化、准确化;要坚持科学、严谨、真实的态度从事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会后,课题核心组成员虚心地接受了专家们所提出的意见,做了详细的记录并根据专家所提出的问题认真修改,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文图丨吴玉影编辑丨吴玉影责任编辑丨刘洪

夫子时也

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暴露了什么

网络配图“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囧态郎

怎样写好开题报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通过理论思维选择主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2.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基础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要想写好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3.开题报告的内容及写作技巧01.开题报告的内容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开题报告的总步骤是: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1)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3)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4)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5)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02.写好开题报告的技巧(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 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一般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对立面

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近两百篇存在问题

“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陈炽

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近两百篇存在问题 暴露了什么

原标题: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