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数十所高校公布2020年硕士生招生计划,扩招幅度有点大义兵

数十所高校公布2020年硕士生招生计划,扩招幅度有点大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开始进入下半场。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曾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扩招增长幅度超过20%。距离硕士扩招政策公布两个月后,各省和各大高校纷纷公布了2020年硕士生的招生计划。从实际情况看,今年硕士生扩招名额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各省研究生扩招大PK国家公布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后,各省纷纷响应,包括湖南、上海、天津、贵州、湖北、广东、江西、河南在内的省份公布了各自的扩招计划。作为教育大省,河南省今年的扩招幅度较大。河南省教育厅表示,将最大限度地扩大招生规模,力争把全日制研究生规模扩大20%以上。天津的扩招幅度也不小,总体增幅达22.9%,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上海则明确,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对考生吸引力更大的部属高校,则没有明确表示扩招计划。此外,湖南、贵州、广东、江西也有宣布各自的扩招计划。▎高校大扩招:部分高校超千人截止2020年4月29日,各大高校也陆续发布了2020年考研招生计划,其中10余所高校增加超过1000人,不少高校已扩招幅度超过50%。双一流高校方面,广西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宁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扩招数量都较多。根据广西大学3月5日发布的公告内容,广西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去年广西大学全日制共招收3225人,今年预计同比增长33%。据宁波市教育局官网消息,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获批3340名,比去年净增1008名,总体增幅达44%,在校研究生规模有望突破8000人。4月26日,云南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近期工作答疑中宣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20%以上。以2019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3500人、扩招20%计算,则2020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在4200人以上。目前已公布招生计划的高校,非双一流高校成扩招的主力军,这些高校的硕士生扩招幅度基本都在20%以上。据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消息,该校2020年共有220个学科、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4409人。此外,中国计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扩招幅度都超过了40%。▎扩招专业:临床医学等名额增幅大本次硕士生扩招,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学科成“最大赢家”。今年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曾表示,今年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3月31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4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表示,广东省2020年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高校方面,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均表示将在人工智能等学科扩招。▎扩招之外,高校需要做的还有很多研究生培养贯穿了高校的方方面面,招录仅仅是其中一环。今年硕士生史无前例的大扩招大幅度增长,将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据报道,此前有多所高校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是本次硕士生扩招的重点。硕士生大幅度扩招带来的住宿紧张,可能是各个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除了住宿问题外,教学空间、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也是高校必须加以考虑的。然而,物质条件等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今硕士生招生大规模,高校是否有足够数量的优秀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此外,教育主管部门等对研究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点。在高等教育方面,今年要开展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等工作。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一面是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一面是研究生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来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来源:青塔

或谓之死

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预测!这所985学校首次研究生招生超过4000人

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预测!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2020考研国家线将于4月中旬公布,眼看着4月中旬就要来临,很多考研党都发出疑问,“4月中旬到底是哪一天呢?”其实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小编找出了近4年的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时间,比如2019年是3月15日周五公布,2018年是3月16日周三公布,2017年是3月15日周三公布,2016年是3月11周五公布。结合近4年的考研公布时间可以发现,有3年的国家线公布时间是周五,距离现在中旬最近的周五是4月17日。当然,2017年的国家线公布时间是周三,因此今年的4月15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日子。华东理工大学首次研究生招生超过4000人!华东理工大学4月9日在研究生招生委员会上提出:2020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含非全日制)总数首次超过4000人,较往年有较大增幅,其中,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名额增幅尤为明显。从华东理工大学首次研究生招生超过4000人可以发现,2020考研扩招已经提上了各个学校的日程,扩招力度之大影响到各个招生院校。因此,2020考研党出现落榜的情况会大大地降低。最后,祝愿每一位努力的考研党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对此,你怎么看?赶快评论分享您的观点吧!

尝试凿之

这十几所院校2020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变动情况,已公布啦!

自6月份开始,研究生招生院校就陆续发布招生简章或相关招生专业目录变动信息,大家在复习备考之余,务必要了解以下这些信息:考研科目、参考书、招生人数等等,都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今天文都网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部分院校2020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变动情况”,快来了解一下吧~一、关于教育部公布的工程专业学位调整在18年3月份,教育部发布了一则通知:《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此次《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将目前的工程硕士(共40个领域)调整为电子信息(代码0854)、机械(代码0855)、材料与化工(代码0856)、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能源动力(代码0858)、土木水利(代码0859)、生物与医药(代码0860)、交通运输(代码0861)8个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领域中的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3个领域调整到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256)。工程博士也作出相应调整,从目前的4个领域调整为与之对应的8种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研究生2018、2019年按调整前的工程领域进行招生、培养、学位授予。2020年起,按调整后的专业学位类别进行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二、各院校招生目录变化通知1、专业学位专业可能有重大调整的两所院校通知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调整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调整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拟调整: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科目通知2、2020考研初试科目调整院校2020考研初试科目调整院校2020考研初试科目调整院校2020考研初试科目调整院校三、提醒大家!!!1、前期做好公共课基础复习,由于工程专业学位的调整,部分院校的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可能会有变化,一旦自己所报考目标院校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专业课复习,所以其他科目前期要打好基础,以防专业变化需要调整各科目复习时间。2、时刻关注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及所报考院系网站关于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最新动态。我们可以看到,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的相关信息均在各学院官网发布的,而不是在学校的研究生院官网,也提醒大家除了关注学校官方动态,还有学院网站也需要关注。3、近期很多高校都会举行全国巡回招生宣讲,大家要关注一下官网的宣讲动态,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现场去咨询,比如说今年招生专业是否会有变化、考试科目是否有变化、招生计划、导师情况等等都可以在现场与招生办老师、导师面对面咨询,甚至很多学校都会有招生咨询群,里面都有在读研究生学长学姐志愿者为大家答疑解惑,非常有必要去参加,请大家重视。

考研国家线何时公布?这所211院校首次研究生招生超4000人!

国家线4月17日公布?教育部官宣说4月中旬公布国家线,眼瞅着没几天时间就到了,同学们又开始抓心挠肺了,“四月中旬到底是四月几号啊?”不急不急,我们来通过往年国家线的出分时间琢磨琢磨今年的国家线公布具体日期:结合近四年的国家线公布时间,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四年里,国家线有三年都是周五公布的。所以,就现在而言,距离现在最近的周五且是中旬的日子,只有4月17日!当然了,17年是周三出的,所以4月15日,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华东理工大学20研究生招生首次超4000人!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月9日明确在研究生招生工作委员会会议上提出:2020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含非全日制)总数首次超过4000,较往年有较大增幅,其中,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名额增幅尤为明显。图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官网扩招程度这么高,乐了吧?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报考的目标院校嘞?

囧哥们

42所一流大学公布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研编制如何制定?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各位2019年考研党,你现在可以查看各个高校的最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计划——各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相关网站都可以查阅。就42所双一流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大多有不同程度招生指标的增加,但是保研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很多报考者不太理解的是,这些招生计划是怎么编制出来的?它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有什么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首先,硕士研究生招生编制基本按照“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方式实施的。部分高校2019年招生计划我国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在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时,采用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平衡兼顾各个专业学位点分摊招生指标为主。一般而言,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者根据多年招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招生单位内各招生专业的招生名额进行协调分配,最终得出招生计划。同时,在为各招生专业进行名额分配时,编制者主要依据是往年的招生情况,比如考生报考人数多、过线人数多的专业相应追加招生名额,而那些考生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一志愿过线人数达不到原定招生计划的专业则相应减少招生名额。最终,这种协调使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总和等于上级部门下达给招生单位的招生名额。山东大学的秋天其次,这种陈旧的编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被应用多年,具有方便的操作性。其一,这种方法在编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时,由于主观因素发挥较大作用,因此编制工作相对较为简单,便于操作。同时,招生计划编制者通过工作经验对各专业招生名额调整,可避免招生专业名额的分配不均,也不会出现专业招生名额过多或过少等现象。其二,招生计划编制者通过多年招生数据可总结出各招生专业考生报考情况等基本规律,这对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各专业报考人员多少具有一定的把握,也便于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进行调整。然而,这种凭经验的主观调整法也容易产生四种弊端。南开大学的秋天一是招生计划与学科导师培养能力可能不符。在编制硕士生招生计划时,对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没有充分分析,往往容易造成热门专业招生名额超出导师能够指导研究生的能力范围,冷门专业招生名额远低于导师指导研究生能力范围的现象。二是招生计划与考生报考数可能不相符。由于在编制硕士生招生计划时, 都是一种凭经验编制计划的模式, 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依据, 所以在考生报考时容易出现所谓的“招生大小年”现象, 最终损害的将是考生和招生单位双方的利益。三是招生计划与学科现有教学资源、学科重要程度不相符。依据经验编制计划的方法,对于一些生源充分的专业,则追加招生名额,但一味的追加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可能出现由于现有教学资源有限,专业基础薄弱等原因,达不到在现有招生计划下培养研究生的要求。秋天的湖南大学同时,一些专业由于专业较冷门,受考生关注度低,考生报考人数较少,合格生源数一直低于招生计划数,但该学科可能具有较强的培养能力,专业实力雄厚,甚至是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等。如若单纯依靠考生报考情况考虑招生计划, 则该类专业招生计划会逐年减少。因此,单纯依靠招生情况来分配招生计划名额会造成强者不强现象。四是招生计划与社会需求可能会不相符。传统的招生计划编制过程对于学生就业因素、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考虑较少。由于报考考生选择专业时都考虑就业等因素,从而使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势必造成冷门更冷。实际上社会对任何专业都有需求,一味地对热门专业增加招生名额、减少冷门专业招生名额,必然会使杜会需求与各专业学生数量不协调,这也不符合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大连理工大学的秋天最后,鉴于上述种种情形,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应该有固定标准。因为,各个高校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编制具体标准,以及执行的方法,国内高校理所当然应尽快构建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具体办法和实施细,确定各招生专业相对重要度、保研计划等等,进而得出各招生专业实际招生名额。附录42所双一流高校招生计划表42所高校全表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虫孽

21考研要注意了,这些高校2021招生简章已经公布

2020考研到这里已经告一段落,各高校2021考研招生简章也正在陆续公布。作为考研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招生简章可以给我们提供方向性作用。我们可以在招生简章了解到招收专业、报考条件与流程、参考书目和奖助政策等一系列信息。不同的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时间会有不同,根据往年情况,从5月份开始,就有部分院校开始公布了,但一般7、8、9月份居多。那么现在有哪些院校已经公布了呢?小编给大家简单整理了一下:湖北文理学院小编在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网并没有看到2021的招生简章,但在文学与传媒学院看到了《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公告》。公告显示了文学与传媒学院简介、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习方式、学制、收费标准政策和奖助政策等信息。由于篇幅问题,小编只截取了部分信息,具体招生信息可去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湖南师范大学同样,湖南师范大学学校招生简章还没有公布,目前公共管理学院公布了《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告》,此公告包含了招生专业目录、学院简介、各专业介绍和学院奖、助学金设置等信息。另外在附件中有历年真题,别忘下载哦。注:此公告是依据2020年学校招生简章制作,仅供2021年考生报名参考。具体以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预计在2020年8-9月份公布。东华大学东华大学公布了《东华大学2021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在此招生简章中,也包含了很多内容,包括院校介绍、项目概况、培养方式、培养方案和报考条件等信息。具体招生信息可去东华大学MBA教育中心官网查看。注:本招生简章中,如有与教育部及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政策不一致之处,将以教育部和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政策为准。科目变更另外还有部分院校调整了初试科目,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例如:西北政法大学在研究生官网发布了《关于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学专业自命题科目调整的通知》,通知显示:各位考生:我校拟对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学专业考试科目进行调整,为便于各位考生提前做好复习准备,现将拟调整方案公布如下(见附件)。最终方案以《西北政法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附件可去官网查看哦。另外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也公布了招生简介、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复试参考书目。在参考书目上有不少变化,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哦。最后小编想给大家说,目前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以及参考书目大部分二级学院发布的,仅供参考,最终的招生简章还是以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今天小编就暂时分享到这里,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和小编互动。往期精彩回顾喜讯!又一批高校秋季开学时间确定,包括浙大、大连工业等大学东西南北,国内四所华字大学,你了解吗?喜讯!河南省这些考生将不用参加高考,直接读名校喜讯!一批高校秋季开学时间已经确定,速看,有你的·学校吗?

飞鱼秀

部分高校公布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均大幅增加,再创新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已经结束,目前各报考点网报确认正在进行中。截止目前,部分招生单位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情况,小编将深圳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其中: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在报名未结束10月23日统计的人数就显示总报考人数已突破两万,达到21000人。近年来深圳的发展速度之快也让全世界瞩目,深圳这两个字就“自带流量”,成为诸多考研人向往的城市。而且深圳大学的发展也在吸引着考生:在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深圳大学THE2020排名全国并列18名、QS2020排名全国32名、ARWU2019排名全国33名、USNEWS2019排名全国46名,深圳大学国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虽然深圳大学非985非211非双一流,但依然抵挡不住考生报考的热情,这两年深圳大学报考热度不断上升,统考竞争愈发激烈。2019年硕士招生中,深圳大学报考且参加网报确认的人数就达到16019人(录取2928人,其中推免人数537人),报考热度不输部分985高校。日前深圳大学公布了2020年推免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600人大关,达到623人(含直博生10人),而这623名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背景的考生有115人。深圳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总招生人数预计在3000人以上,也就是说,超过21000人统考生竞争2300多个名额,报录比将超过8:1。不过在深圳大学公布的2019年报考数据中,统考16019人报考,过国家线的只有4712人,最终进复试的3049人,上线率不到30%。所以说,大家不要被总报考人数这个“分母”给吓怕,努力过线就有机会!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报考人数达到7887人,相比2019年增长51.79%,而湘潭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显示,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人(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总招生人数2450人左右,总报录比大约3:1。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9009人,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8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整体报录比近4:1。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2019年的9965人增长18.04%,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报考生源中,统招考生11913人,推免生246人。西北师范大学大学2020年拟全日制招生计划2400左右,非全日制招生计划350左右,整体报录比大于4: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7197人,拟定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1157名(含长学制及推荐免试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正式报名开启仅4天,报考人数就突破500人,远超去年最终报考人数248人。下面一起来看看以上招生单位的具体报考数据~不断更新中……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其他学校虽暂未公布数据,但今年硕士研究生整体报考形势不容乐观,“从目前业内掌握的诸多省份各大院校报名人数的基础数据来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人数较去年增长近20%的情况。”下图是部分招生单位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情况,一些名校报考人数将近3万人。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大幅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了,在这最后40多天的时间里,希望大家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考研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提高复习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6周之后,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祝愿大家都能收到2020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51考研,考研领域专栏作者,教育达人,择校选专业,全程备考复习经验分享,考研报名指导,考研,关注51考研就够了!

腐女子

部属(中央各部委)211工程高校2020年硕研招生计划知多少?

211工程大学全国总共有116所(4所高校单独计算),其中39所高校既是211工程高校,也是985工程高校,他们的招生计划可以参考我前面写的文章(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有多少?),已知的30所高校的总的招生计划为14.9万人,平均每所高校招生计划约为5000人。还有省属的27所211工程高校(2020年省属211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体招生计划为6.6万人,平均每所高校招生计划在2600人左右。今天我们看的是居于省属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高校之间的,部属211工程高校,其中有很多高校都是985优势平台的学校,可以看来学校实力还是很受认可的。部属211工程高校有50所,我们具体来看看:北京市:中央财经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5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586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389人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400余名(含推免生,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730名,其中含推免生505名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 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 953 名(含推免生)。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46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491人中国政法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92人,其中含推免生计划728人。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为1600人左右(含推免以及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按国家当年下达具体招生计划为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2400名,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809人,专业硕士738人,推免生598名。非全日制硕士842人.北京交通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866名。其中含推免生1658人,全日制3300人,非全日制566人。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5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2245人(含推免生667人),非全日制250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72人。北京体育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全日制暂定910人、非全日制暂定53人,具体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文件下达数为准。接收210名推免生。北京科技大学: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00人左右(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0人左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000名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70名(非全日制目前仅招收专业学位),单独考试、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单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097名,其中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800 余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800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470 名(招收“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 15 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2400名,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1100人,专业硕士925人,非全日制硕士370人北京林业大学: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750余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单列)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30余名中央音乐学院:学校尚未发布具体招生人数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3700名,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65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50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5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500名;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约100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00名。河海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 4000 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700 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 1400 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约 900 名。中国药科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92人。江南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98人,非全日制硕士300名。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2700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学术型硕士13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00名左右中国矿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300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3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14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含单独考试)约590人。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2250 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1169 名(含推免生),另招收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约 20 名,华东理工大学: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00余名(含推荐免试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余名。东华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305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130 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950 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约 225 名。海军军医大学:学校尚未发布具体招生人数湖北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000余名(含推荐免试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等),包括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2600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400左右。武汉理工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79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1398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492人,非全日制硕士900人。注:本计划不包含推免生华中师范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770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2010 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270 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约 490 名,预计推免生为808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140人左右。其中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 2100 人左右,拟接收推免生人数 900人左右(以实际接收推免生为准,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 50 人左右,在非全日制专业拟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 计划硕士研究生 40 人。华中农业大学:2020 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生 2480 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生 1480 名,专业学位硕士生 1000 名;非全日制硕士生 150 名(仅限报考专业学位)。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 3690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39 名。长安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470名(含推免生),其中学术学位硕士1460名,专业学位硕士1010名。计划招收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80名。陕西师范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全日制研究生2000余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0余名。空军军医大学:学校尚未发布具体招生人数其他:(四川省)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37人(含推免生和专项计划),非全日制研究生545人。(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学: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60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约1600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80名。(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数(含推免生)约为1914人(暂以2019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参考:全日制166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92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740人;非全日制254人)(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08名。(重庆市)西南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00余名(含推荐免试生,以下简称“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余名 (不含公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广东省)暨南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硕士生约360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约3200人(学术型硕士生约1600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1600人),非全日制硕士生约400人,实际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该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约36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约20人,单独考试专项计划招生约10人。(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学校网站无法登陆(山东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800 余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800 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470 名;共招收“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 15 名。(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266人,其中全日制1830人,非全日制436人。(河北省)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校网站无法登陆(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合计2800余人(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单独考试计划为20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计划为6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为20人;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合计800余人。45所可以查到招生计划的211工程高校总计的招生计划是11.47万人。每所高校平均招生计划是2500-2600人。这个数字和省属211工程高校的招生计划比较接近。你已经报考了哪所大学?对你报考的大学想说点啥?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结驷千乘

这几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出来了,变化挺大的!

每年都有小迷糊虫因为不知道招生简章变化,白白浪费时间。截至目前为主,这几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都已经出来了,有没有你的学校?你备考的大方向还对吗?1.湖北文理学院新增中国语言文学硕士这一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公告中公布了招生专业,学习方式、学制、收费标准政策,专业课参考书目等内容。2.湖南师范大学与往年并无太大出入主要公布了专业目录、自命题科目等重要内容,并且涵盖了考试大纲、参考书目、历年真题等内容。3.东华大学目前只公布了金融硕士专业2021年招生简章,主要包括初试科目、复试内容以及录取方式等内容,与往年的内容并无巨大出入。4.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的通知中,可以看到改动较大!应用统计学专业课一固定考数三;专业课二只考856经济基础,相较于去年少了很多选择;复试科目也有所增加!5.吉林大学考生科目与复试科目在一月初进行了公布,综合变动较大。主要公布了参考目录、考试大纲和题型示例等内容,考生可自行前往吉林大学研究生网进行查询。6.湖北师范大学目前公布教育管理硕士专业招生简章,但是该专业有年限限制,应届生无法报考。7.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专业专业课考试将采取全国统考的形式,不再自主命题,同一采用“313”历史学基础。8.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招生简章中,拟调整专硕初试考试科目,专硕0854电子信息类专业,初试科目中的“204英语二、302数学二”拟调整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江西财经大学设置新专业——国土资源与生态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拟招生8-10名,面向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地理学、资源科学等学科。10.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目前发布了法学专业自命题科目调整通知,主要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刑法学、诉讼法学等科目。相较于去年刑事法学院几个专业专业课内容相同,今年则进行了较大调整,而且复试科目也进行了变动,值得考生密切关注!11.复旦大学软件学院2021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3500)专业的研究方向和部分招生计划调整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代码081202)等专业。考研必备图书推荐考研英语《考研真相》/《考研圣经》张国静【巨微4轮全程班】(针对基础薄弱考生,研发了一套从词汇、语法到阅读、作文的学习技巧,带你轻松上岸!)考研政治《精讲精练》/《核心考案》《1000题》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徐涛【全程班】考研数学李永乐《复习全书》张宇《高数十八讲》汤家凤《高数辅导讲义》

毒蜘蛛

2019考研:75所院校公布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Hi考研党们,说好的帮你们盯着招生简章的事儿,小编可没有食言~看看上面的考研流程到哪了,时间过得真是飞快,又有好多好多院校所学校的招生简章更新了,配合之前整理的学校食用效果愈佳(这75所学校的招生简章已发布!!!)然而,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小编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使用招生简章。小编来给你划下重点:首先要看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学费、学制等。这个一般在招生专业目录里。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对目标院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助于评估院校难度以及经济压力。其次是关注考该院校、专业的条件要求。尤其是对于同等学力,以及跨考的同学来说,报考条件非常重要。比如,武汉工程大学就明确表示了,会计硕士不招收同等学力。一定要注意,因为不符合条件报考导致无法录取,后果可是自负的。最后是报考专业的初试科目、复试参考书目,以及专业课的参考书目等。这个不用多说,有了参考书目,复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性,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如果还没公布,可以参考18考研的,一般不会出现太大变化。(老规矩:根据发布了的官方信息去找到对应的院校官网,记住一定是官网,找到对应的院校招生简章信息,当然,也有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可以找到,比如考试大纲,历年的考试题目,具体还是要看院校那边工作人员勤不勤快)招生简章意味着已经正式进入考研的流程了,之后的考试大纲、考研预报名、缴费等等超重要的考研流程,好了,记得有问题直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