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深度剖析父权制下的婚姻:擦亮眼嫁给女权男的哥大博士,为何成为反婚主义者?鬼遮眼

深度剖析父权制下的婚姻:擦亮眼嫁给女权男的哥大博士,为何成为反婚主义者?

授权转载。笨妈是一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的妈妈,读书做学术之余研究孩子教育问题,分享欧美主流的教育理念、传播有性别意识的育儿思想。同时不定期写作有关性别、家庭和女性的文章。我离婚了亲爱的读者,好久不见。你们可能不知道,笨笨的妈妈离婚了,已经做了一年的单亲妈妈。今天已经是2020年的年末。这一天,距离我开始想要离婚已经过去了4年;距离我坚定要立即离婚的信念并开启分居,已经过去两年;距离我终于成功离婚,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我早就成了一名坚定的反婚主义者。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找到时间和勇气,要来谈一下婚姻的问题。这篇文章写了很久很长,写作的目的,是让我个人的遭遇和创痛有些意义。文章分为三部分:几段对家人和朋友有感而发的语音,我个人走向反婚的经历,以及对父权制婚姻制度更一般性的剖析。请感兴趣的朋友慢读,也欢迎分享给您所认识的女性朋友。荐文:从浪漫爱-婚姻制度的牢窗里往外看是没有希望的约会故事与个人政治,一个想法,不一定对(水深慎入)作者是广受尊敬的妇女权利工作者吕频。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读到的对浪漫爱-父权婚姻体制分析最为透彻的一篇文章。三段语音:为什么说婚姻压迫女人?114:32来自硬核八卦思潮经历异性恋父权制婚姻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婚姻经历,那就是:一个独立且早熟的女人,在强大的父权制面前终究幼稚天真,还是陷入父权制婚姻罗网,最终经过浴血奋战,及时脱身的故事。所幸我从没信过“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没有过依靠男人的幻想,没有想过要“男主外、女主内”。所幸我事业干得好(姑且不谦虚一下),孩子养得尽心,才有资本拿到孩子抚养权,离婚自己过。很早的时候,我读到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看到追求自由爱情的子君从热恋到被嫌弃、被抛弃的经历。后来,我看到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看蒋雯丽饰演的林小枫为家庭放弃工作后,逐渐因为自卑和不安全感变得歇斯底里,最后被中年事业有成的丈夫嫌弃。从那时候起,我就坚定地相信女人要努力实现经济自立,并决心做一名独立女性。但我没有想到的是,独立了,无比独立了,而且成了女权主义者,一旦结婚,还是会那么惨。当然有遇人不淑的问题,但更多是制度性的原因——是制度支持和纵容男人成为那样的男人,支持纵容婚姻内的男人那样对待女人。这是一个男权的社会,是男权的天,男权的地,到处都是任性作恶而不需付出任何代价的男人。这一点完全不需要论证。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请参见热搜“家暴”、“杀妻”、“强奸”、“性骚扰”、“丧偶式育儿”、“抢藏孩子”、“逼婚催生”、“男人出轨”等等里的故事。那么,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体会到婚姻的恶的呢?从有了孩子以后,同样全职工作的我,开始了丧偶加诈尸式育儿。从与孩子有关的一切,吃喝拉撒病睡加读书,全都成了我的事。从劝也劝了,求也求了,吵也吵了,对方无论如何就是不带孩子。从为了及早毕业挣钱养家而忙工作时,被称为:“我和我妈在‘帮你’带孩子。”——何况这根本不是事实。除了极其偶尔的短期出差,孩子出生以来的每一天,无论是算精力还是算时间,我始终都是孩子的首要照料人。从不想亲密时被要求履行“妻子的性义务”。从生产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开始,便长期遭受婚内性胁迫、性骚扰。从同时承担主要照料人和挣钱养家者的双重角色,却没有任何功劳。从反抗不公却被称为,“要骑在男人头上”。从疲于平衡读博和母职、每天都是浮肿状态时,被拿去和同社区辛苦伺候男人、孩子的全职妈妈相比:“你不觉得自己比她们幸运吗?” Well, 人家至少不用操心养家问题,不必拖着孩子勉强与男性同行竞争。难不成,我还要感激命运,感谢你?参照:当妈半年:平衡读博与母职,女超人是出路吗?以及,从我发现婚前婚后都有做“好儿媳”的压力。从双方发生矛盾时,公公教育我说,“X 脾气不好,你要多担待他”——而且这还是在结婚以前。从婆婆认为这个充满冲突的婚姻的出路在于:你要像我当年一样多忍耐。记得第一次听到公公那句话时,我的本能反应是:我脾气还不好呢,你怎么不让他多担待我?发现了吗,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现在都开始对 “你的人生该怎么过”,有了很大的发言权。尤其是,从我开始考虑离婚时,首先想的竟然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离婚伤害善良且帮忙带了孩子的公婆怎么办。虽说公婆观念父权,但他们从未故意伤害过我,我对他们对笨笨的爱和照顾也充满感激。我意识到,这个婚姻不只是我自己的婚姻,更是父权家庭的婚姻。父权家庭的颜面和社会地位系于此,如果执意离婚,我会成为一个他人和社会眼中狠心的坏女人。最可怕的是,连我自己竟然也在承受道德感的责备,感觉自己才是那个伤害他们的凶手。我甚至想过为了勤劳隐忍的婆婆忍耐下去,因为我知道对她来说,这会是一件天塌下来的大事。还有,从我意识到,我和我的家人,都在不自觉地承受着 “做好女人”的压力。在考虑离婚到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家人花了很大力气去梳理理由,以便向人解释,这个离婚是多么多么正当的。即便到了最后一刻,在我承受许多伤害以后,我的妹妹还在关心,如何能把这个离婚对我婆婆的伤害,减到最小。她建议我,离婚后,在父权家庭的亲戚那里假装没有离婚。。。一个朋友这样评价她的行为:“父权制的恶,很多时候都是由父权制下的好人作出的。你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父权制下的好人。在维护父权制的压力下,她没有意识到其中对你的不公平。假如你的公婆感到受伤害,那么,伤害他们的是父权的观念,不是你。”以及终于有一天,我自己也才想明白:假如他们感到受害,这个伤害也是由他们的儿子造成,与我没有关系。我明白我们的观念、行为是一种愚善,同时清楚这更是因为:父权制要求女人做好人;而做父权制下的好人,与争取女人的自由、公平,是冲突的。长期处在父权道德的要求下,作为女人,我们已经习惯了去时刻讨好他人,避免与人不便。哪怕错在他人,只要涉及到自己,我们也会去反省和责备自己,为他人的错误承担责任。实际上,生活在父权制下的每一个人,都在承受这种婚姻维稳的压力。在其他想要离婚的女性那里,这种压力也许不是来自公婆,而是担心儿女离婚伤及自己颜面的亲生父母。对于父权婚姻体制织成的这个坚固而无所不在的罗网,想必大家都有体会。总之,从这样的一个个时刻或处境开始,我深刻地体会到,婚姻把我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立女性,一个有尊严、有自由的人,变成了一个父权婚姻制度里的妻子、母亲、儿媳。这些角色伴随着大量以无偿体力和情感劳动为基础的“家庭义务”,同时时时刻刻对女人进行控制和贬低。因着对方一句支持男女平等的空口承诺,我怀着追求平等婚姻的浪漫爱幻想,进入了一个新不新、旧不旧的婚姻体制。最终,两种婚姻形式的好处一点没有占到,两种婚姻的苦楚却一样没能幸免。越狱于是,我开始了非常漫长而艰辛的反抗和逃离。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条件:观念上的转变,金钱的基础,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的精神和经济支持。首先,没有观念上的觉醒,就不可能有反抗。女权主义是我反抗的思想基础。但是,父权婚姻对女人盘根错节的文化规训,并没有那么容易挣脱。我是在长久的痛苦加之不懈的思索以后,才慢慢实现了观念的转变。如上节所陈,即便成为女权主义者多年,一开始我也没能避免父权制的婚姻维稳思维。它已经内化到我的潜意识,它是顺文化的,不经艰苦的努力,难以克服。这种思维的具体表现是,我怕离婚会伤害对方,伤害对方的家庭,伤害孩子。很长时间以内,我没有超越父权社会对我的洗脑,一想到离婚,便以为自己是在伤害公婆,以及要把孩子的父亲从他生命中剥夺出去。费了好大好大的力气,我才想明白,应该对对方家庭的伤痛还是圆满负责的,不是我。以及,离婚不等于让孩子没了父亲。对孩子的成长参与多少,取决于这个父亲有多爱孩子,取决于他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陪伴孩子,而不是这个婚姻的完整与否。对方对孩子爱与陪伴的多少,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也不会因我不离婚而自动获得。在美国,很多离了婚的人会选择联合抚养孩子。父母离婚后,很多孩子在父亲和母亲家里,各住一半,或者做出其他兼顾几方需求的安排。一对爱孩子的父母,不是非要生活在同一个household(家庭单位)来施加这种爱。对孩子的养育,也不必一起进行。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并无义务为了方便孩子的父亲见孩子,就要忍受长年的痛苦,让他继续留在我的生活里。而且,孩子的家庭观念来自大人,而家庭的形态本是多元的。两三岁的孩子也还没有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异性恋核心家庭观念。我非常清楚,孩子必须成长在“完整家庭”是一个迷思。作为母亲,我需要确保自己生活得开心,确保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是没有压力的。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离婚才能实现。想明白这些以后,接下来是执行离婚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抚养权、律师费和离婚手续办理。第一个大问题,是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一开始,我不了解美国的抚养权判决惯例,一度担心可能完全失去抚养权。而这是我不能承受的。需要澄清的是,我并不是非要亲自抚养这个孩子。争取抚养权的决心,出自对孩子的责任感。贸然把他带到这个世上,我很抱歉。他的生命源于我所做的选择,因此我要对他负责。但是鉴于孩子父亲一直以来的表现,我深知把孩子交给他会是多么灾难。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有足够的责任心、知识和能力,去给孩子他应得的好的养育。在与人交流和请教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作为孩子的主要照料人,一个全面负责孩子医疗、教育、社交、生活等问题的一方家长,无论如何,抚养权不可能完全判给对方,最坏的结果是和对方联合抚养。这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才不再有这方面的顾虑。然后是离婚所需要的经济基础:从孩子的照料、单独租房生活的成本,到巨额的律师费。想要离婚的念头,从孩子不到半岁时就有了。但那时我是一个还没毕业的穷博士生,一没有钱另行租房生活,二没有能力送孩子去托儿所,更不要提离婚所需的巨额律师费。最绝望的时候,我考虑过带着孩子回国写博士论文。后来,我提前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一人肩负起孩子的生活开支加高昂的幼儿园学费。念及曾经的感情和对对方父母照顾过孩子的感激,我们约定在他毕业就业之前不提离婚。无奈虽然又带孩子又养家,却没有换来半点的尊重。关系的持续恶化、不堪忍受的性骚扰、金钱问题上令人无法忍受的低级纠缠,以及对方为了显示权力而时不时发出的离婚威胁(把孩子扔给我一个人),终于压垮了我最后的心理防线。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实在没有义务再这样下去了。此外,婚姻关系赋予对方太多的法律权利。哪怕他一丁点家务育儿劳动不贡献,我所挣的所有钱,他都有权分得一半。假如我突然离世,我的养老金,寿险、意外险等很多保险,全部都是他的。更为荒谬的是,婚姻存续的时间越长,离婚时他便越有理由向我索要配偶赡养费——从法律上讲,我有义务保证他离婚后的生活水平与婚内相比不减。这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与上一次坚定想离婚时情况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有了经济基础。养孩子的钱本来就是我在承担,孩子也上了幼儿园,我终于有了独立生活、独立抚养孩子的物质条件。何况我的人生也是宝贵的。正如一个朋友对我所说:“ XX, you are too young to be this miserable. You are too young to be this unhappy”. 我不能再这样浪费自己的生命。下定决心以后,我再没有过半秒钟的犹豫和动摇。接下来是律师费的问题。美国的律师费实在是太贵。已经把所有收入投入孩子的我,没有能力再支付高昂的律师费。所幸从始至终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向我伸出了经济的援手。就好像,我在一个沼泽里拼命向外挣扎,在最后的关头,他们伸出手,将我打捞了出去。和中国一样,美国也有维稳的婚姻法体系,导致我的离婚手续办理也耗费了一年之久。好在赖着不离、抢藏孩子等暴力行为是没有出路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法律制度体系的保护下,我终于从婚姻的监牢里越狱成功。遇人不淑 vs 制度性压迫四年无比痛苦的婚姻生活,对我来说就像一场惨烈的人生实验。然而,我并不想仅仅把责任归咎于一个个体的“渣男”。我很明白,我的个体遭遇,更多是源于制度性的压迫。是制度让他能够那样肆意对待我。相信我,我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更痛恨这个男人,绝对无意替他开脱。毕竟,不论我个人变得多么强大,他所带给我的伤害和创伤,都将伴随我的一生。我也没有办法尽数他已经、正在以及将来还会继续给我造成的麻烦。比如,即便获得了单独抚养权,有关孩子养育的一切我说了算,但是,由于对方尚未全职就业,两年来,我所获得的抚养费几乎是零。我因此被迫成为孩子在经济和照料上的唯一责任人。无论个中恩怨他那一版的解读如何,我都被迫成为了单亲妈妈,需要在接下来的十八年里对这个孩子负全责。要知道,我是在世界上最贵的城市之一独自抚养孩子。这是怎样沉重的经济负担,养过孩子的人一定不难想象。没有人结婚、生孩子玩儿。作为女人,我更没有这个资本。这场婚姻对我来说不是一场游戏。我才是受害者,他和他的家庭不是。而且我没有机会改写孩子的父亲是谁,也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对笨笨同样尽心、负责的co-parent(共同扶养人)。然而,这里我的主要关注点,还是制度性的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要把性别对调一下,答案就很明显。假如我是一个男人,孩子我生我养我哺乳,我是孩子的主要照料人。然后我先毕业挣钱养家,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中产家庭所能为孩子创造的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我的妻子会怎样看待和对待我呢?亲爱的读者,顺便说,你有见过又养家又负责带孩子的男人吗?假如和这样的男人结了婚,一个女人会对他吼叫、训斥、争夺他所挣金钱的支配权,外加性骚扰吗?我想大概率不会。大概率,我的妻子会非常感激我,爱我。大概率,我会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所以,我的遭遇主要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他是一个男人,而这个婚姻体制和社会是男权的、男尊女卑的、女人不算大写的人的。所以,我特别不想你们在读了我的故事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睁大眼睛、找对男人,就可以避免我的遭遇。这不是一个事实。这只是一个幻想。除非你相信自己有中彩票的运气。更何况,所有异性恋婚姻都囚禁和剥削女人(在稍后的章节里,我会讲几个“嫁得好”的案例)。我不想眼睁睁看着那种以“嫁得好”为人生目标,以及以为嫁了好男人就可以高枕无忧的错误观念,继续毒害女人。不会的。没有高枕无忧的轻松生活。因为你是一个女人,他是一个男人,而这个婚姻体制和社会是男权的、男尊女卑的、女人不算大写的人的。制度性压迫一二三父权制婚姻体制是怎么迫害女人的?我的个体遭遇又与制度有什么关系?除了上文离婚原因里所列的例子,这里我另做简单梳理。首先,当初我为什么要结婚?因为,在这个父权的社会里,对女人来说,结婚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要求。我们需要思考和向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结婚,却不需要思考和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结婚。结婚,顺理成章。不结婚,则需要反抗。它需要女人对父权社会和女性被设定的人生有清醒的认识,还要有勇气“大逆不道”、精疲力竭地去反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早已被洗脑驯化成乖乖女的中国女人来说。因此,在我们看清婚姻的陷阱之前,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其中了。所以,如下是我当初结婚的原因。因为,当时的我“年龄已经不小了”。因为,当时的我被浪漫爱-婚姻体制所洗脑,视婚姻为浪漫爱的升华和必然。因为,迫于平衡职业和母职的压力,我听取了很多前辈的建议,想要在读博而不是做助理教授期间生育孩子。因为,尽管我自己已经开始有了不婚的念头,家人的观念还没有那么进步,他们不能接受非婚生子。以及,我不了解婚姻是一个以剥削女性为基础的、专横的经济、社会关系和法律契约。我幼稚地以为,婚姻可以是一场轻松的人生实验,不开心了大不了就离。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人。我们谁能说自己的择偶没有任何盲目和偶然呢?又有多少人的婚姻不是仓促结成?简单来说,那时候,我的女权思想还不够成熟。我不懂婚姻的本质,又太圣母,太缺爱。参见中国女人的缺爱症渣男是可识别的吗?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出现在我的人生中,声称自己支持女权主义,共享男女平等的婚姻理想。我还以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以及,在结婚以前,他都是一个“暖男”。所有这些原因,背后都有父权制婚姻体制的操控。父权制要给每个男人分配一个女人,于是它四面围剿地把女人赶进婚姻。它让女人成为恋爱脑,利用女人在父权社会的被亏待(个个缺爱),贩卖婚姻=幸福=女人归宿的谎言,同时批量生产婚前孔雀开屏的“暖男”。它污名不婚的女人为“剩女”、“没人要”、“老处女”、“心理变态”,也不允许女人在婚姻之外生育孩子。其次,父权制婚姻改变女人的地位和男人的行为。一旦成为一个男人的“妻子”,他就不再把你当作一个完整的、同等分量的人来对待。这一点,我想结过婚的中国女人都有切身的体会。父权制的婚姻道德对男女持双重标准。它规定好免费而被轻视的妻职、母职,拱手送给男人一个免费的保姆、生育机器、性奴隶。它把养育孩子和操持家务的挑战转化成婆媳之间的矛盾,让女人陷人令人窒息的家庭关系和无休止的情感劳动里。具体讲,这种婚姻体制对女人有多不公平呢?母乳喂养了整整两年、没有睡过一个整觉的我,没有任何功劳,却一再承受责备——“都怪你让孩子养成奶睡的习惯;都怪你给孩子断奶太晚,导致孩子不愿意要我(带)”。试想,如果是一个男人独自用奶瓶喂养孩子两年,那是多少时间,多少劳动,又会被视为是多大的一个家庭贡献?但是,换成女人来做,就什么都不算。女人十月怀胎生产,身体和职业都搭上,非但一分报酬没有,最后孩子还要随父姓,属于父权家庭。假如怀孕生产不是妻子承担,在美国,这个劳动至少价值5万美元。但是进入父权婚姻以后,这事就变成女人应该做的。如果不做会怎样呢?参见山东女孩方洋洋因不孕被家暴致死一案。记得笨笨刚出生的时候,只和我见过一面的公公在语音里高兴地说:“哎吆,我的宝贝孙子!” 那一刻,我感到特别受冒犯。要知道,整个怀孕期间都是我自己在纽约照顾自己,没有花对方和父权家庭一分钱,连产检都是自己去。我心想:你到底做了什么,这怎么成了你的宝贝孙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女人的子宫成为了谁的所有物。然后,孩子生下以后是谁在带呢?看一下各大育儿公号订阅用户的性别分布就可知晓。从“笨妈育儿育己”公号里的文章都是谁的创作,就可知道。那么,女人生养孩子理所应当,但是男人养家天经地义吗?过去兴许如此,今天已经不是这样。所以,生了孩子的中产阶级女性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要么是中断或放弃职业的全职妈妈,要么是一肩上班挣钱、一肩养娃持家的职场妈妈。两者的工作内容或许有所不同,处境却差别不大:一样是不被尊重,没有地位,整天在担心丈夫出轨。一样是免费生养孩子、伺候男人的保姆、子宫、性工具。参见为何中国男人出轨这么普遍?最为不公平的,要数挣钱这事算不算数的问题。一个占有着妻子免费生育、养育劳动,吃着女人做的饭,穿着女人洗的衣的男人,只要比女人多挣一点钱,就可以叫着说:是我在养你!但是如果女人比男人挣得多呢?我猜没有女人敢对男人说:是我在养你。因为有绞肉机、化粪池在等着你。而且,被杀以后,新闻标题和评论区里还会一致认为是你咎由自取:#强势女挑战丈夫自尊,男子一怒之下激情杀人#。——杀妻当然都是男人迫不得已。在婚姻里,男人能欺负女人的花样太多。但是,一个女人,又能怎么欺负男人呢?你见过几个男人在痛苦地咨询#老婆出轨怎么办#,或是#老婆婚内强奸#?你见过几个女人喝酒、抽烟、打游戏?几个女人把孩子扔给男人、到家只顾翘着腿玩手机?几个女人不做饭、不洗衣、不盯孩子学习?以及,你见过几个女人打老公、杀男友,离婚后抢藏孩子?所以,即便像我这样明确追求男女平等的女人,在婚姻里也是那样的处境。一句话,整个文化和制度都是向着他的。他太得劲,太方便,太占便宜了。而我哪怕想要这不公减少一点点,都得精疲力尽地去斗争。结果是:我斗不过来。而且,即便耗尽自己去斗争了,结果也还是失败。在我的婚姻里,孩子的爸爸和奶奶一次次地说是在“帮我”带孩子。我不得不一次次去论证,去提醒他们:你们不是在“帮我”带孩子。这孩子是我生,跟你们姓,怎么会是帮我带孩子?再说孩子的姓氏问题。尽管我有全部的法律抚养权,孩子姓什么我说了算。但是,为什么一人养孩子的我,到现在都没有考虑给孩子改姓?因为这是逆文化的,会得罪父权家庭,让人不高兴。因为它会增加我与孩子父亲的冲突,而处理冲突是需要成本的。因为这涉及到很多具体的事务性麻烦,而我没有精力去纠缠。随父姓是轻而易举、不需讨论的一个默认。改姓却要承受大逆不道、做坏女人的压力,还要去走繁琐的行政程序。看到了吗?男人在婚姻里得到的好处都是默认。简直太顺手了。话都不用多说一句,也不论自己配还是不配,女人和孩子一样自动成为自己的财产。最后,当你成了一个男人的妻子,他就不会再把你当人对待。拒绝性生活的时候,我大概说了有几千万个 “No,NO,NO!” 但是,他就是不听。HE JUST DOESN’T LISTEN.如果我不是一个“妻子”,他敢这样吗?这都是看人下菜。然后,父权制下的好人,一向和我关系很好的婆婆,在忌恨我反抗她的儿子时,也会对着我喊:“只要结了婚就不算强奸!”我的朋友B,夫妻双方都是亚洲某国的中产移民。因为不堪忍受僵尸一般的生活,她坚决要离婚。就在分居的过程中,在这个男人整天哭着求和的过程中,有一次他倒车差点撞到B。然后他是什么反应呢?他对B大声吼叫,责怪她为什么站在车后面。朋友B当时对这个男人说:“S,如果我不是你的妻子,换成另外任何一个人,你都得先下车查看我是不是受伤,然后说句,you are sorry.” --注,在这以后,朋友B把这个男人赶了出去,再也没让他踏进自己家门半步。在整个婚姻存续和离婚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受伤。这种痛苦不是因为什么爱情幻灭、关系不存(感情早都消耗殆尽了,失望透顶了),而是正义无处伸张的愤懑。婚姻里的是非黑白不分,才是最让我受折磨的。每一次长途飞行后痛苦的倒时差,半夜里都是我起来陪孩子。即便在孩子和我一起生病、夜里孩子哭闹时,我叫他、求他,他都不起,最后还是我起来安抚孩子。孩子湿疹严重时,那一篇篇的科普文章是我读的,每一次去见医生,都是我陪。每天晚上半到一个小时给孩子读书,全是我做的。孩子出生以来的1500多个夜晚,全部都是我哄睡的。但是,这些无数个日夜的辛劳、痛苦,又算什么呢?哪怕我像祥林嫂一样去到处诉说,在人们的眼里,他也不过只是一个不带孩子的男人。有什么新鲜,又有什么大不了?那些好不容易哄睡孩子以后只想去睡觉的夜晚,因不堪忍受骚扰而不得不就性妥协以后,那种失去身体自主的屈辱和不公平感吞噬我的时候,我能去哪里寻求正义?卖身者尚且得到了钱,同样是被迫的我这是为何?但是,在别人眼中,这又算得了什么?男人嘛,不都是这样。我无力反抗。我没有已被赋予杀伤力的厌男语言作为武器。这个男权社会里,并没有“这个男人太强势”,“这个男人要骑在女人头上”,“这个男人给老婆戴绿帽子”,“这个男人竟然强奸老婆”,“这个男人不是一个好爸爸”,“什么样的男人能不带孩子”,这样的观念和语言向着女人。整个文化,整个社会,所有人,都是向着他的。信不信?这篇文章发出去,一定还会有人说这有什么大不了,讲出这些是侵犯了对方的隐私。“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不要把男人的丑扬出去。我曾经也面临这样的压力,直到一天我终于明白,这是你们的家丑,不是我的。我自己的生活,我想讲给谁就讲给谁。我受够了父权婚姻道德对我的宰制。我要这一切都去见鬼。“嫁得好” vs 女性权利这个问题在文初分享的音频里,已经解释得很清楚,这里只做简单概述。作为一种由法律、习俗、文化、道德所支撑的社会制度,父权制婚姻制度这样安排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社会角色:社会资源由男性把持,女性只能通过与男性合作(试图)分得一小块蛋糕。这种合作是以女性出售或者赠送生育功能、生育养育劳动以及作为性工具的身体而实现的。通过打压女性在社会上的独立生存机会、污名非婚女性以及剥夺女性的性自由和独立生育权利,父权制成功地将“女性幸福”和“女性价值”与男性捆绑(一定要有男人爱,其他一切都没那么重要),实现给每一个男人安排一个女人的目标。即便今天的社会开始出现传统父权制婚姻的改良版本,例如城市女性不必再随夫居,相当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加入劳动力市场,父权衰落、核心家庭地位上升等,婚姻的本质还是父权的,女性的角色依然是受父权制道德和文化所约束的。【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前述保护并不能解脱,反而强化了她们的羞愧和自我掩饰。这是因为女权主义并不能提供女性生存,而在生存所系的这个主流社会上,人必得假装自己美,成功,自信,满足,有足够男人的爱。这种幸福强迫症和得不到幸福的难堪是一种价值观的两面。】围绕浪漫爱-婚姻制度的一系列观念迷思(例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女人的幸福,幸福女人与幸福男人定义的不同)、法规、道德、习俗,都是男权本位的,是限制女性权利和自由的。尽管男性也同时被它囚禁,但其程度和女人所遭受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在这个体制中,男性拥有更多的权力,男性对女性施加的暴力是系统性的。在这个体系中,男性被赋予对女性施暴的权力,包括赖着不离婚、婚内强奸/性胁迫、荡妇羞辱女性、用母职绑架女性、心安理得地剥削女性的无偿婚内劳动等等。那么,这样一个以囚禁、捆绑一半人类为另一半人类做免费生育工具、保姆、性工具的野蛮野心要怎样实现呢?如果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诱饵提供幻想,女性不会如此心甘情愿进入一桩桩赔钱的买卖。这个诱饵就是一部分“嫁得好”的“幸运/特权”女性。父权制要她们向其他不幸女性展示“好男人”、“钻石王老五”的彩票是值得期许的。然而,现实是:【渣男本来就是父权制度给异性恋女人的标准配给。】 【要破解女性不幸的难题,就一定要解散“女性幸福”的取向,从浪漫爱-婚姻制度的牢窗里往外看是没有希望的。实际上将女性分为不幸和幸运两种命运本身就是父权制的一种设置,要让女人永远幻想还有机会而不致于反抗,并且最大限度地剥削她们提供给男性的情感劳动。】前几天,一个女权博主谈到自己通过跨国婚姻、移民西方国家的经历。她论证自己从婚姻中的获利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的,在父权制的情、理、法下,这是再正当不过的,但我却不能说这是女权主义的。父权制奖赏男女之间的异性恋关系,但不会赋予非婚关系同样的好处。哪怕一对女性朋友有再深的姐妹情谊,也不会从这关系中获得任何制度性的利益。那些对女性而言成功的、幸福的异性恋婚姻,正是父权制最坚实的砖瓦。当人们举办一场婚礼、贴出一次婚纱照、晒出一次异性恋婚姻的幸福之时,都是在诱骗其他女性进入一个吃人的父权婚姻体制。正是这些习俗制造的幻想和迷思,在宣扬和维护男权的婚姻体制。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特权。对一些女性来说,婚姻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关系、个人价值感上的一系列利益。但对另外一些女性来说,婚姻却是一生也逃不出的地狱。“嫁得好”以后另外,我不相信有真正男女平等的婚姻,即便你遇到一个绝世仅有的好男人。所有的婚姻都囚禁女性,不幸与幸运的都是。这是因为:那个强大而无所不在的父权婚姻制度要把女人放在附属的位置,这个力量不是个体所能对抗的。而一旦成为附属,哪怕是一个幸福、安全、被尊重的附属,当事女性依然是痛苦的。这里我想讲两个朋友的例子。从世俗意义上讲,笨笨的朋友小Q的爸爸妈妈,是我所见过最幸福的婚姻之一了。他们像连体婴一样永远一起活动,妈妈略微强势,爸爸温和、体贴、勤快。妈妈本科毕业于常春藤某名校,但是生完孩子以后,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出去工作,一拖4年就过去了。爸爸倒是无怨无悔地养家,分摊一半的育儿,还负责做饭。家里的事情妈妈说了算。但是有一天,小Q的爸爸对我说,Q的妈妈一直有一种未能在职业上实现自我的痛楚。然而,她又没能走出婚姻的安乐窝。她缺少足够的压力,因为做全职妈妈太顺文化,太自然了。另外一个妈妈是越南人,在读大学时遇到已经身为某常春藤名校年轻教授的男人。男人开始追求她,帮助她从越南移民到美国,还资助她在美国读了研究生学位。一个典型的“嫁得好”的案例。这个妈妈本来也很优秀,但也是结婚后做了几年全职妈妈。现在她刚刚复出工作,与已经成为教授的丈夫相比,两个人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了。两个人结婚七年,在一起也幸福了十年。不过,男人早都开始性欲低下,不能满足妻子,他们的关系也渐渐失去激情。最近这个男人开始和一个女人调情,而且对方还把调情的聊天记录发给了她,明摆着要拆散他们的婚姻。她很痛苦,显然不想离婚。我能感觉到她很被动。这两个女人的婚姻,让我不禁去想,是什么让两个本来独立优秀的女性,走到了需要维护婚姻或被婚姻困住的境地?我认为是婚姻体制对女性自我及主体性的吞噬。不是有一句话叫,婚姻是一个小偷吗?对男人来说,他的主要身份是社会身份,他依据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经济强大的社会人,来安身立命。而对于女人来说,三十而立立的却是家庭的身份:成为一个男人的妻子和一个或数个孩子的母亲,是一种可接受甚至被鼓励的社会身份。这种文化让很多本来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的独立女性,在结婚生子的年龄,很顺理成章地放弃了自己的社会位置。毕竟,为了孩子牺牲几年事业,在所有人看来和想来,都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尤其是当社会育儿设施缺乏、密集育儿倡导的亲子陪伴观念盛行时。这种自然意味着,你慢慢地变得依附、失去权力、地位降低,但是所有人包括你自己,却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你不会很警惕,不会觉得不对劲,也不怎么感觉得到危机。对女性来说,结婚生子后放弃社会位置,并不是一个决定。它是一个默认,不需要去考虑。于是,很多女性不假思索地就这么做了。然而,一个男人却不会做这样的选择,他永远把自己所有或主要的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上。几年后,不知不觉地,曾经平等的两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机会、性机会以及两个人之间的地位,自然就有了很大的悬殊。整个男权社会一直在向女性兜售这样一种骗局:找到一个好男人进行合作,女人便能通过这种关系,满足甚至终身满足自己经济和情感的需要。婚姻就是一个诱饵,它允诺一个美好的未来,引诱女人放弃自己单独的人生。而如果一个女人不结婚,那么她就不会落入这个圈套,因为她永远都需要去努力确立自己在社会上独立的位置和生存。“平等婚姻” 没有存在的必要我知道,即便读到这里,还是会有女人说,如果我真的找到一个能和我一起认同和践行平等亲密关系的男人呢?首先这非常非常难。有权力而不利用,对特权者来说,是非常难的。这个人哪怕今天甚至几年、十几年不动用这个权力,也不保证他将来不会动用。一旦需要,他随时都可以动用整个男权系统赋予他的权力,来将你置于不利的境地。这个平等、幸福的泡沫是很脆弱的。这也是为什么,女人会有那么多的创伤、抱怨、痛苦和不满,为什么被家暴的、被情感伤害的、被贬低价值的女性在我们四周是如此普遍。没有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亲密关系中的双方都会被社会所限定,而这个社会是男权的。其次,如果一对异性恋伴侣真的能实现双方的平等,那他们也真的没有必要以及也会没有兴趣去结婚、去进入婚姻体制了。因为不平等和不公平,才需要去用婚姻互相拴住。浪漫爱-婚姻体制是一个囚禁女性的牢笼,如果这个社会不再需要囚禁女性,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对浪漫爱-婚姻体制的揭示和挣脱,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可惜,现有关于亲密关系的叙事,几乎全部都是在这个浪漫爱-婚姻体制框架下的。连我们的情感反应都被它程式化。例如,我们对于一段有质量的亲密关系的想象,总是和一对一的婚姻或者围绕婚姻的隐喻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其实都是社会规范,是建构出来的观念。那些所谓幸福的婚姻、所谓好的关系,不是因为他们结了婚,而是因为他们本身有幸有条件、有能力去共同建设了一段好的关系。如果不进入婚姻体制,这段关系会更好也说不定。反婚不等于不要亲密关系回到我个人的生活来说,这是我对未来的计划:不再和任何人进入法律上的婚姻关系,保持自己独立的身份,谋自己独立的生存,为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需要负责。遇到合适的人会考虑一起生活,但是对方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表现来换得和我一起生活的资格,而不是仅靠一纸婚约就享有一堆权利(特权)。如果没有,那么我 perfectly happy with being single.单身生活有它的难处,但是婚姻生活的问题更是一堆啊。其实我在纽约见过很多看上去很幸福的婚姻,但我一点点也不羡慕。我特别庆幸婚姻这事再也和我没关系了,以及我也再也不会有什么老公、公婆和妯娌关系。我也再也不想让政府介入我个人的亲密关系了。婚姻有一百万种出问题的可能,而其中任何一种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我也不愿再冒这个风险。我想要自由,一种不需要和男人被迫纠缠的自由。当我想让一个男人离开我的生活,我能立即让他走。下面分享几条关于婚姻的真相。My wife and I were happy for twenty years. Then we met.Daughter:"Dad! Dad! There is a monster under my bed!"Dad:"Enjoy it while you can daughter, when you get married the monster sleeps in your bed."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do it while you're single. Once you're married you can't even change the TV Channel. My wife and I have been married for 43 years and we've never even thought about a divorce. Murder, yes.But divorce, no.最后,下一次再听到人离婚时,请说:祝贺!附上朋友送给我的水杯:Fuck this shit!————关于笨妈:四岁男孩笨笨的妈妈,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于美国一所大学任教。在读书做学问之余,喜欢研究孩子教育问题,热衷分享欧美主流的教育理念、传播具有性别意识的育儿思想。同时不定期写作有关性别、家庭、女性成长和社会参与的文章。

指挥官

「Pivot捷报」超常发挥!GPA3.3的我竟拿到了全美TOP3哥大PhD全奖

今日捷报祝贺来自南开的Pivot学员Y同学在GPA3.3情况下超常发挥收获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化学全奖博士(专排前十)OFFER!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正式名称为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为哥大,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为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所创始院校之一,常春藤盟校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最初名为国王学院,1896年正式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1784-1896为哥伦比亚学院)并迁到目前所在的晨边高地校园。哥大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哥大校园里还走出5位美国开国元勋,奥巴马、罗斯福等四位美国总统,34位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0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哥伦比亚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学院等,哥大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1767年哥大授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哥大是美国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发明了脑机接口 、激光、微波激射器 、核磁共振 。完成果蝇实验成为现代遗传学的起源。证明地球板块构造学说。二战时,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诞生在哥大。

孟喜

学霸故事|从小城少年到哥大博士,她想为所有孩子补上这一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一个三年级女孩和她的妈妈忐忑地站在数学老师的办公桌前。老师拿着一本满是红叉叉的练习册,摇摇头,脱口而出:“你女儿真的不太行!”一个“不行”的标签贴在了孩子身上 —— 10多年后,那个天资不高的女孩,一路披荆斩棘,从浙江小镇的普通学校,走进了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26岁时,她拿到了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了哥大教育学院史上最年轻的博士。她就是李娜,一个看上去没有什么“专家范”的教育专家。 “刨根问底的思维习惯成就了我”李娜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从小就没能给她什么学业辅导。但李娜说,这反倒是成就了她,让一些特别重要的思维能力在她脑中生根发芽。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到底怎么回事呢?她说,小时候爸妈会看她的作业,但没有指导的能力,经常也是弄不懂,所以经常问她“这是什么意思?”“你这题怎么做的?”“你作文打算写什么呀,说给妈妈听听?”印象当中,爸妈从来都不会高高在上地指点她要做什么、怎么做,也不会用质问的语气审核她做得怎么样,而是带着近乎于向她学习的态度来问她问题。李娜记得那时候,能顺利回答爸妈的问题,看着他们赞赏的眼光,是让她非常自豪的事。表达总是让她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学校里没得到的成就感,李娜在家里得到了,让她总觉得只要再努力一下下,她就会变得更好!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成长型心态。“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我看上去平平无奇。等到一个阶段结束,我总会成为同辈中很闪亮的一个。”另外,跟父母这样特别的互动,更让她养成了学什么都要仔细想一想“这个怎么跟别人讲清楚?”直到长大从事教育认知研究才知道,这就是“费曼学习法”,是公认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因为带着一个“我要跟别人讲清楚这个问题的目标”,会学得特别全特别深,特别全。“我发现了拖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李娜本科读的是浙大英语系。大二时她决定出国。“我一直有一个教育梦,所以选定了教育心理学。“ 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李娜自己看论文,做研究。大三的时候拿到了”挑战杯科研竞赛浙江省一等奖‘,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教育学论文,成功把自己送进了教育专业顶尖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博连读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李娜说:“小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平时课堂上有一部分东西是缺失的。大学时代这种感觉逐渐强烈。比如一堂英美文学赏析课,老师讲了大量作者信息,说考试要考。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文学赏析课’不考解读和赏析,却要背作者生平、故事情节。后来从事教育研究十几年,我接触了美国教育认知学研究、几个教育集团的课程研发,我终于明白了传统教学普遍却少的部分 —— 主动思考的培养。”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但很少会去培养高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好比是给了一堆食材,让你模仿师傅一步一步做,却没有让你领略到技巧的精髓,你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 李娜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老师会告诉你要多阅读,但大都不会教孩子在读书时如何提问,如何根据问题做出自己的解读和评价;又比如,老师会教各种写作技巧,起承转合,过渡衔接,却很少会启发学生通过不断问自己问题,靠思维去组织语言,创作独特、有深度的文字。“我想教会孩子最亟需的思考表达能力”“我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训练,都让我认识到,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提出问题和刨根问底的精神。同时要让孩子在思考、表达中建立起自我认知,构建成长型思维。”李娜研究教育十几年,也一直担任国内一些学校和教育集团的课程研发顾问,但之前并未想过要离开学术圈。一是觉得自己推崇的教育理念,在国内传统课堂实施阻碍太大,对她自己,要放弃美国优渥的研究生活,她需要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几年前,我终于决定离开学术界,打造我们自己的课程!”在斯坦福教育学院一次活动,李娜认识了准备回国投身教育创业的硅谷高管周枫,后来又结识了教学鬼才尔雅老师。 “我们带着各自的教育理想,萌生出做一个‘读写圆桌会’的想法。”那一刻李娜突然感觉到,集合整个团队的力量,或许真的可以开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我想利用这些年我发现最好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帮他们啃下‘阅读’和‘写作’这两块应试教育中的硬骨头。 “我还在念研究生的时候,就深入了解过哥伦比亚大学引以为傲的本科‘核心课程’。”这套课程涉及科学、哲学、历史、人文等各个领域。所有的课都是围绕一系列核心问题展开,课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大量材料,上课以小型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学生表达讨论观点看法,不断加深认识,在课后学生需要通过写作展示他们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论证。“我会把‘读写圆桌会’看作是一个少儿版的‘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李娜说,“我们在课程中特别设置了涵盖各个领域,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打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了线上线下,从4人到25人一个班,从45分钟到90分钟,最终发现8-10人小组,一堂课70分钟的最佳模式。”李娜分析说,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的责任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平等交流环境,引导每一个孩子们完成“阅读输入-思辨讨论-写作输出”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索发现、深度思考、激烈讨论、表达观点……最后再次提出一个值得进一步深思的问题,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进行写作。李娜展示了“读写圆桌会”的一堂课,主题是“生命是否平等”。在课上可以很明显看到孩子们从一开始基于生活经验的浅层认知,到之后在案例分析中能从法律、经济、个人、社会等等多个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再进一步讨论,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判断不应该根据人的出生、贡献、道德水平等等来决定。课程讨论的最后,提出一个让孩子继续深思的问题进行写作训练。 一位小学生最后写出了 “所有人在一条起跑线上,这是公平;让弱者先跑,这是公正。” 这样的精彩感悟。这中间的思维深度,让老师家长们都很惊喜。 “每次看到孩子在短短几周内,能有如此大的进步,我们和家长都很惊喜。”李娜说,“这证明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实现的,并且能帮助孩子们在应试教育中,取得明显进步。看到孩子实实在在的进步,很多家长都很惊讶说,原来阅读和写作是可以这样学的。” 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为“读写圆桌会”吸引了浙大、台湾政大、伦敦政经、复旦、华师大、上外等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师资。“拓展细化我们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是我今年的目标。” 李娜说:“我越来越觉得离开学术圈,创办‘读写圆桌会’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是我一生中做的又一个极为正确的决定。我从来都是这样一个倔强的人,一旦认定这件事,再困难也不会放弃。怎样培养引导孩子,成为有独立思想、且善于沟通表达的人,值得我倾尽一生去追寻更好的答案。”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齐岱为锷

入职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前,哥大计算机视觉博士总结五年研究生涯

作者 | Showthem@知乎(已授权)「 开始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是三月,纽约成了疫情震中,看着新闻报道里的中央公园,中国城,第五大道,往事浮现,于是开始写这篇回顾。陆陆续续一直没写完,转眼年底了,加州疫情更糟。前几天看新闻说Cathedral教堂发生枪击案,震惊...这教堂就在我当时住的学校公寓旁边,每天出门都可以看到。遂又忆起每天上学的时光,于是决定把这篇总结写完,会分几个part放出来。快圣诞了,希望疫情早日控制住,一切安好 」。刚上大学时,听过不少学长学姐分享会;申请博士时,读了不少留学申请总结。都收获很大,让当时啥也不懂的我,了解了每场游戏(如何度过一个充实的本科;如何拿到心仪的PhD offer)的principles:有啥规则,有啥技巧,等等。开始读博时候,我也去找类似的读博经历分享,令我收益良多的,如熊辉老师、田渊栋和李沐大牛的总结,林达华老师的blog;但可惜只有这寥寥几篇,读博又是一个复杂的事儿,当时的我并不能清晰地看见前面的路,遇到一些事亦因缺乏经验借鉴,走了弯路。于是当时便想着,等我毕业了,也得记下我的经历,希望能帮助到刚开始读博,像我当年一样迷茫的科研新人。也借此记录和感恩一路走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best of luck。因为篇幅限制,有的问题难以讲得完善全面,或跟您意见不合,全当看小说,寻个乐子罢了。作者Mike Shou是Facebook AI研究科学家,他将于2021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高级执行副院长张世富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主要关注视频理解和生成。 个人主页:http://www.columbia.e/~zs2262/1万事开头难(第一学期)1.1 初到纽约2014年夏天,在北京国际机场,我安慰我妈说,“没事,明年暑假我就回来啦”,万万没想到,一直忙忙碌碌,一去就是5年……可能是初次留学的兴奋,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感觉很快就过了,到了JFK机场,坐上纽约特色的黄色的士。去学校路上,先是皇后区的平房,后来到了曼哈顿,深砖红色的高楼,跟想象中的国际大都市并不大一样,倒很有历史厚重感,日后想想也是,纽约也不能到处都如时代广场那般呀。接着,办入住,搞卫生,小憩了一会儿,傍晚出去门口的超市买点吃的;第一次从112街,走到Broadway上,看着熙熙攘攘的外国人面孔,很傻的竟然笑了出来…那会儿自然是极开心的,就是一个毛头小子,充满了对未来生活期待的样子(哎,回不去的青春啊);当然了,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年,会如此艰难……1.2 差距开学后一系列事情,一下子让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跟师兄们比,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且不说核心业务能力了,首当其冲自然是语言环境的变化。一天路上,一小哥对着我说:How are you?我想,这不是新概念英语上的经典对话吗,难道我真要回传说中的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从那儿之后,我知道了,how are you就相当于,吃了么您呐,并不是真的问什么,而是打招呼,跟say hi差不多,一般回good good就可以了,甚至不回,直接也回对方how are you都行。然后到了第一天来lab,正好Y来面博后,老板让他给个talk,Y希腊口音的英语,再加上讲的内容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几十分钟我几乎完全没听懂他说什么;会后跟他一对一meet,更是尴尬的很…后来18年来FB实习,巧了Y是我mentor之一,第一天带我吃的午饭,我们交流完全无障碍了,他也不记得当年还见过我……我有个朋友总结,刚来时候,跟外国人的交流,是三分靠听,七分靠猜……现如今,即使是印度口音,只要不是说的特别差的,或者我特别不熟悉的东西,都能通畅交流了。感觉这没啥技巧,首先要敢说,然后多跟不同的人聊天练习,慢慢就好了,倒不必太过担心,徒增压力。但是如果英语不好的话,难以跟外国专家合作,融入核心科研圈子,对长远的发展耽误很大,尽量在1-2年内做好这个提升。1.3 让老板知道你在干活因为我是本科毕业直博,刚读博那会儿,思维里还是默认,导师是教育培养学生的角色,指导学生做出成绩;明白但没有深刻认识到,博士生与导师还有雇佣关系。第一个学期,我主要是跟着师兄们做,跟导师大概一个月meet一次,每周有weekly report。开学时,老板把我分给一个师兄带,参与他的项目A,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发不了paper。11月,CVPR投稿的季节,另一个师兄找到我帮忙做项目B,这个项目准备投CVPR,做出来的话可以co-author。于是我那段时间都扑在做B上,终于实现了其中一个核心的模块。CVPR投稿完的那周,正好导师约meet,我想B的事情做完了,下面精力就都是做原本的A了,meet对我来说,主要目的是确定下接下来的plan呗。正好搞CVPR之前,项目A的师兄让我reproce一篇NeurIPS文章的方法,用到项目A的data上,于是,我准备的slides主要介绍那篇NeurIPS和怎么用到项目A上。结果meeting结束,导师很不高兴,觉得我这几周没有progress。记得那天导师办公室没开灯,冬天下午五点的纽约,天已经黑了,周围一片黑压压的,更显压抑。我当时挺惊讶的,因为原还以为在导师印象中,是我参与了B的CVPR投稿,很impress呢。我后来仔细反思了下,虽然这几周我对B也算是呕心沥血,weekly report里也有提,但是,一来我只是coauthor,对于B工作整体而言算不上main contributor;二来导师很忙,不能assume对方完全了解并且记得你做过的一点一滴。同时,我也明白了这个meeting的目的既是讨论research ideas,但也是review progress,我首先得让导师明白,我这段时间有在好好干活。现在的我,不会只提项目A之后我想怎么做,会同时准备一页slide总结下我对B的贡献。1.4 自己的感受没那么重要我们系第一个学期末就要博士资格考试。这个考试,各个学校称呼不同,大概就是博士生通过这个考试,才证明有能力,qualify继续读博士。我们系给大家两次机会,第一学期末第一次考,没通过的第三学期末再考一次,要是还没考过,就只能卷铺盖走人了。而且这考试还真不是走过场,每次大概挂三分之一的人,所以真真切切见到周围有人因为qualify没过走人的。我本科学的CS,博士因为fellowship是EE发的,所以在EE系。这可愁坏我了,因为考的是EE的基础topics,电路,DSP,网络啥的我大都一窍不通。于是第一个学期的课,我选了门DSP,准备好好从头学。这是硬课,再加上平常主要精力还得放在lab的项目上,第一学期压力巨大。记得有一天,晚上睡觉做了噩梦,梦到不知什么怪物,惊醒,醒来想到各种tasks各种e,顿时只想继续回到梦中,相比而言,还是怪物比较可爱……这时候,只好把自己的感受搁置一边,累、苦,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更加平添烦恼。该做什么就去做,告诉自己干就完了,结束后反而发现,过程其实也就那样,有时候我们只是过度看重了自己的感受,夸大了困难的程度,其实自己的感受没那么重要,只要身体本身还撑得住。qualify考试在1月初。12中旬,忙完了期末考试,去Chinatown吃了顿好的,回家看了部电影,然后跟导师请好假,专心复习qualify。大概有三周的复习时间,除了DSP,其他的topics完全从零开始学。后来觉得,这考试的目的,不是考的知识本身,而考的是学习能力。复习的过程是很惨了,时值圣诞节假期,朋友圈各式各样在佛罗里达坐游轮的,迪士尼看烟花的,回国火锅小烧烤的;而那年的纽约还尤其的冷,家里的暖气开到最大,还是冷的不行,我只能早出晚归的去图书馆;路面冻得白花花的,公车开过扬起白沙,从家里112街到图书馆114街只有5分钟,但却那么漫长;每天几条裤子叠着穿,有天开始一度冷到零下负十几度,我刚出门一会儿就赶紧回来,在牛仔裤外面又套了件运动裤……所幸最后考试通过了,小秘告诉我竟然考了第三,震惊,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讷……1.5 上课没那么重要第一学期,选DSP,纯为了考qualify exam修的,跟我日后的研究,基本不搭噶。我第一学期还修了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我之前没有系统学过,学完还是受益良多。但为了达到学分要求,我博士期间,被迫修了14门课,第四年还在上课……我的感觉是,CV是实践科学,上课没那么重要,很多时候甚至是浪费时间。我觉得值得选课去学的,可能就是机器学习,算法,就够了。搞CV方向的,与其上门CV,还不如自学网上教程,亲身参与几个项目,学的更快,对书上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觉得上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去了解这门学科,有哪些基本的概念和算法(所谓把unknown unknown变成known unknown),哪天你要用到他们了,需要把known unknown变成known known的时候,知道在Google里输入啥关键词去搜。当然如果有时间,上些基础型的硬课,自然没啥;但对于博士生,时间本就紧张,就得做做平衡了,选些seminar的课比较好,一般主要就是读论文,做project。我后面陆陆续续带了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很多人学期伊始,觉得要多学些知识,选的都是硬课,学期过半,发现作业做不完,科研没时间,两头耽误,都是后悔不已…2方向比努力重要2.1 PhD选题第一学期在课业,科研,qualify考试,适应国外环境,种种碾压之下,总算过去了……虽然痛苦,但只是工作量大,努力使劲就好了……第二个学期开始,2015年于我,关键词是迷茫,努力努力但怎么也使不上劲的那种……第二学期开始,重心主要集中在research上了,跟导师的meeting也从一月一次变成了每周一次,有幸得导师亲自调教各种真正做科研的能力了。导师给我定了个新的项目,深度学习下的incremental learning。这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现在5年后来看,都没有被很好的解决;亦没有一个标准的benchmark,也就是说,其实大家还没有定义好这个问题;记得导师那会儿说,if you can formulate this problem,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70% 了。结果忙忙碌碌几个月,研究了很多文献,做了很多实验,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就是感觉很迷茫了,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嘛。幸运的是,到5月份,导师让我跟师兄一起参加一个叫THUMOS的比赛,这其实又是个新的项目了;开始我还觉得,已经忙不过来了,哪有时间再多一个项目,后来庆幸参与了这次比赛,开始了我做video这个方向的科研生涯。那会儿video领域,大家主要做classification,而且是几秒的短视频;THUMOS是长视频,而且不光有action classification task,还要一个task是action detection,检测你所感兴趣片段的开始/结束时间。参加比赛时,我跟着师兄主要搞classification,边做边学,上手了处理视频的模型和框架,收获很大。比赛完后,我发现classification大家搞的火热,而detection,同样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却没有人研究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篇CVPR文章,收到了很多follow-up。我自己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再迷茫。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新手很有参考价值,很多时候光努力不够,方向更重要。新手如何选博士几年的topic,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能不能快速上手?有几个简单的评判标准:state-of-the-art的paper有没有开源的代码?目的是你能迅速复现baseline,熟悉整体pipeline(如怎样预处理,后处理),加深对实现和细节的理解有没有对这个topic有hands-on经验的师兄,或者community里面approachable的前辈?目的是,当你遇到实现上的细节问题,可以及时咨询和得到反馈这个topic有没有比赛,或者标准的benchmark?目的是,有大家已经定义好的数据,实验setup,评价标准;这样,你有可以直接比较的baseline,outperform baseline的时候也容易被人认可能不能有大的impact?这里我指的是博士期间的大方向,由一系列单项的工作或者paper构成。单篇paper通常有三种类型:(1)First work:开创了一个topic,比如RCNN于object detection(2)Last work:基本解决了一个topic,比如Faster-RCNN,YoLo于object detection(3)Improve类型,介于First和Last之间的。Last很难,Improve常见但影响力不够深远,对于新手而言,博士的早期工作,在有能力做出来和有impact之间的trade-off比较好的,估计是First了,不一定非要是第一篇,只要是某个topic里面开创性工作的那一批之一,都是不错的。这个早期工作之后,你会对这个问题哪里要改进,有很清楚的认识,因为improvement room大,也会有很多ideas。同样,早期的时候怎么选这样一个topic呢:相关的比赛是这一两年新开的吗,相关的benchmark是这一两年出来的吗,上面的结果提升空间大吗(现在是20%还是已经80%了)?2.2 单篇Paper选题前面说的PhD选题是大方向上的,具体到每一篇paper,选择的principle和重点则不太一样。来Facebook后从马爷爷那知道了一个著名的Heilmeier问题系列,是指导老师们申项目的,我觉得稍微改改,便很适用于我们考虑,某一篇paper的选题,合不合适:What are you trying to do? Articulate your objectives using absolutely no jargon.How is it done today, and what are the limits of current practice?Who cares? [Support other’s research? Shape research landscape? Power applications in instry?]What's new in your approach and why do you think it will be successful?If you're successful, what difference will it make? [e.g. Contributions in theory/modeling? Improve accuracy by 5% on dataset A, B, C…?]What are the risks and the payoffs? [Further, how would you mitigate the risks? If your proposed method does not work, what could be alternative design? These can end up as discussions such as ablation studies in your paper.]How much will it cost? [e.g. How many GPUs do your experiments require? How long is each training process? How about data storage?]How long will it take? [How many hours are you going to work on this per week? When is the submission DDL? Can you make it?]What are the midterm and final "exams" to check for success?3谈谈PresentationPresentation分为作报告,还有就是写paper3.1 谈谈做报告14年,刚来哥大那会儿,每周五是我们组会,导师让我在组会上present RCNN,这是我第一次给老板作报告,而且是在全组面前报告,自然想要好好表现。我对object detection之前完全没了解过,于是paper读了一遍又一遍,文中用到的前人技术不懂,便找到前人的文章去学怎么回事。感觉自己学到好多,自我感动,觉得花了这么大工夫,一定到时候会让导师刮目相看。结果就是啪啪打脸:导师极其严谨,当我解释了A,解释了B,问我已经有A了为啥还要B;我大脑一片空白,尝试着解释了半天,导师表示听不懂,这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其实我自己也并没有搞清楚为啥;当时自己读paper的思维模式其实只是,memorize怎么做怎么做,但没有去搞清楚要这么做背后的原理;另外当时slides准备的也不够好。总之结果是,这次报告搞砸了。还好事后,师兄们继续跟我讨论,让我对技术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的师兄更用亲身经历安慰我,说当年他刚来的时候,第一次汇报工作连slides都没做,干讲,导师自然也是没能听懂。之后几年,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presentation的技巧:如果可能的话,事先了解你的听众背景,是跟你做同一个topic的,还是同一个大领域但不同topic的,还是完全其他专业背景的。需要根据听众背景,定制和调整:比如,需不需要多介绍些背景?需不需要更深入技术细节?等等一页slide尽可能focus在一个点上,不要信息量过大,否则听众很容易lost尽可能多用图片表达,不要大段大段的列文字,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上面这两点,其实principle都是尽量让要讲的内容简单明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听talk,这样被动接受的时候,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比主动接受时候(比如看paper)低的。当听众问问题的时候,If you don’t know the answer, just say don’t know.如果是跟mentor日常讨论的slides,因为会讨论到很细节的东西,有些图PPT画起来,很花时间,而且通常这样细节的图还挺多,所以可以就ipad上面手画一画,截个图放到PPT里就好了;如果是正式一点的presentation,写slides跟写paper的principle有点像,不要太focus在细节上,更重要的是讲清楚motivation,为什么这样设计,细枝末节的不关键的内容,放在backup slides里面。19年CVPR,Doctoral Consortium有幸mentor是斯坦福的一位大牛教授,她也提到了presentation的重要性,说她们lab有个开玩笑的说法,一份slides交给她去改,no pixel left……为了分享如何能让报告听起来有兴趣,她画了下面这张图,让听众情感(亦是兴趣高低,注意力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三个高潮:首先,介绍你的问题,通常这时候大家都会引发兴趣;但听着听着大家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这时候就到了图中第一个低谷,这时候需要指出来这个问题有哪些challenge,大家的兴趣就又被激发了;等大家兴趣来了,精力集中的时候,介绍你的一部分工作work 1;等介绍完第一个工作,大家又疲劳了,这时候指出来,即使有这个work 1,问题还不能被解决,因为有remaining challenge;接着大家又被调动了兴致,可以开始介绍work 2。3.2 谈谈写paper在2.2里面讲了对某一篇paper,如何选题和做规划。那真的到了写paper的时候,我自己有几点如何让文章写的更好的体会:先给一个Talk。写paper最难的是构思storyline,而最好的完成这一步的方法就是先对你的工作做一个slides,给周围的人present一遍。这个过程中,你会梳理好自己的思路,画好文中的figure,准备好实验结果的table,周围的人还可以给你提意见,帮助你完善,等这个talk给完了,后面写paper就会顺畅自然了。其实我现在,如果准备投一个paper,当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按照最终presentation的思路,准备slides,用在每周给老板们report时。开头先快速review一下做的task和提出的方法,remind一下context,然后重点focus在那周做的新东西上,所以每周汇报的slides可能80%都是跟上一周一样的,然后新的方法和实验结果的那几页slides是新的,有比较多的细节。用Google doc做语法检查。刚写好的paper有typo和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但常常会被reviewer揪着不放。大家写paper如今大都在overleaf上,但overleaf的查错还是不够好,建议可以写完paper后,贴到Google doc里面。几年前开始,估计是由于deep learning对Google NLP的改进很大,感觉Google自动改的质量已经非常高了。Rationale很重要。不光是要讲清楚你怎么做的,更要justify你问什么这么做;不光要讲你的结果比baseline好,更要解释为什么好;读者看到的不应是一个“使用手册”。有时候我们写paper,花了很多篇幅写了很多实现细节,但是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这个背后的逻辑和insights。大部分paper都是提出一个新的方法,这类方法型paper似乎都可以套下面这个框架:Introction: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Problem definitionPrevious methods and their limits简单描述你是提出了什么技术来overcome上面的limits一个图,非常high-level的解释前人工作的limits和你的工作怎么解决了这些limits,最好让人30秒内完全看懂最后一段如今大都是,In summary, this paper makes three contributions:First work to解决什么limits提出了什么novel的技术outperform了state-of-the-art多少Related Work:一般三五个subsection,分别review下相关的topics,同样不光讲previous work做了啥,更要讲自己的方法跟前人工作有啥不同Method这是文章的主体,按照你觉得最容易让别人看懂的方式来讲可以第一个subsection是overview,formulate一下你的problem给出notation,配一个整体framework的图,图里面的字体不能太大或者太小看不清,要有些细节,让人光看图就能明白你的方法是怎么回事,但不要过于复杂,让人在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看完这张图然后几个subsection具体介绍你的方法或者模型;如果testing跟training不太一样,最后一个subsection介绍inference时候的不同,通常是一些post-processing操作ExperimentDatasetsImplementation details such as pre-processing process, training recipeEvaluation metricsComparisons with state-of-the-artDetailed analysisAlternative design choice explorationAblation studiesVisualization examples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Abstract:是全文的精简版,建议在paper写完第一稿差不多成型了,有定下来的成熟的storyline了,再去写abstract;大概就是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paper里面每个section,然后串起来另外paper提交时候,可以交supplementary materials,虽然reviewer并不被要求强制看这个,但其实给我们机会,去include更多文章技术细节、实验结果的好地方;在后面rebuttal阶段,通常篇幅有限制,但如果你已经在supp里面未雨绸缪,可以省很多空间,refer reviewer去看你supp里面的内容就好了。说到rebuttal,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从导师那学到很多。导师已经是功成名就,业界泰斗那种,起初我以为他这个级别会对我们是放养;但我在哥大投自己第一篇一作paper的时候,导师可以说是手把手带我入门了。还记得16年CVPR review出来后,导师找我讨论rebuttal,我那会儿对写rebuttal并没有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可以用R1代表review 1等等。那天meeting开始已经晚上7点了,估计导师还没吃饭,我两就挨着坐在他办公室里,对着他的电脑,讨论reviewer提的一个一个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其实reviewer表达问题并不准确,他教我分析每个问题背后reviewer真正关注的点是什么。边讨论,导师边直接敲下我们讨论的notes,meeting完后,我看这notes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个rebuttal的初稿了,比我meet前准备的draft强多了……

暴力链

硕士如何成功申请哥伦比亚大学带薪博士后研究员职位

■R医生背景申请类型: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博士后研究员)教育背景:硕士学位(在读博士)工作单位:某二级医院医生 研究方向:眼科学术背景:数篇中文文章出国单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申请过程R医生所在医院虽然只是区属的二甲医院,规模不大,科研条件与三甲医院相比,要薄弱一些,但是医院支持医务人员的在职学习,提供部分资金扶持医生们赴国外学习进修。其单位也想籍此机会和国外先进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升本单位的科研水平。R医生本人更是一直没有放弃对学术的追求,除参加正常的临床诊疗手术外,还在职进行了博士学习,承担了一部分科研任务,发表了数篇国内核心期刊。借单位政策的东风,R医生想到美国学习半年,故发来自己的简历,请知识人网帮忙评估可行性,咨询应该偏重科研还是临床学习?需要向美国医院交多少进修费?我们评估后告知:根据R医生以往偏重临床型科研的背景,建议临床与科研结合,合理利用半年的学习时间,即参与部分科研,同时也兼顾临床观摩。至于所谓的进修费,完全不必缴纳,顶多自己负担租房等生活费用。为了申请到满意的职位,我们重视每个环节,首先就是在文书资料部分突出优势。虽然国内医院的科研条件弱,但也有国外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就诊患者多,病种复杂,所以我们建议增加临床经验的阐述,突出手术技能、使用仪器进行诊断治疗等能力。开展申请的半个月内,我们就收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一位知名教授的回复。经过数次邮件沟通和电话面试,教授决定以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博士后研究员)的名义接收R医生,明确其可参与黄斑病变的科研项目,并可进行临床观摩(包括门诊和手术)。教授本人将亲自指导R医生的研究项目。完成项目后,还可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另外鉴于纽约的消费水平较高,外方体贴地为R医生提供每月2000元美金的津贴,以补充国内单位提供的资金,且为其购买医疗保险。这一切出乎了R医生的意料:学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名校地位毋庸置疑;导师——该医学中心眼科疾病和手术的专家,开创了目前在这一领域使用的许多外科手术技术。获得多个奖项,被公认为美国最好的医生之一;头衔——硕士取得博士后研究员职位;更为惊奇地是,不光不用交进修费,还得到了外方的租房补助。R医生连连感叹,作为二级医院的硕士医生,得此待遇何其荣幸;作为辅助申请方的我们,更是为其感到高兴! ■接收机构简介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为哥大(Columbia)。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属于常春藤盟校 ,是美国大学协会创始成员。哥大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截止2017年共有9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哥大学习或工作过,居世界第三位。哥大在2018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 颁布的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第8;2018《华尔街日报》/《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国大学排名第2。其医学院是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中第一个建立的医学院,从此美国也就有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医学院之一。在美国研究型医学院中哥伦比亚医学院目前排在第8位。■Offer展示博士后邀请函

吴樾

从哥大女博士,到机器人公司CEO,他们的产品进入了中美学生课堂

随着制造业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工业4.0的推进,机器人产业毋庸置疑将成为未来的大趋势。拿iPhone举例,iPhone 6之前所有摄像头都是人工组装;但从 iPhone 6开始,苹果公司要求必须使用机械手臂安装。机器人远超人类的高效率和精确度,使其在劳动力密集行业中大有取人类而代之的趋势。整个产业都处于急速增长阶段,但制造和操作这些机器的人才成为一个缺口,而弥补这一块缺口就需要机器人教育。(操作机械臂)张尧曾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和教育学博士,在任职风投机构期间,偶然参加了一次FRC机器人竞赛,就彻底被现场的场景所点燃 —— 这是完全开放式的挑战创新。每个机器人项目完整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如公司雏形般的人才库通力合作:CEO主导研发方向、设计师提出创意,工程师实现每个具体步骤等等。FRC竞赛完全超越了机器人之间的比拼,机器人争夺胜利的背后是团队成员创新,战略和协作的统一。(FRC-国际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现场)FRC赛场上的这一切让张尧看到了机器人行业必将迸发的“创新”燎原之火,而她一直偏执于“创新”二字则离不开她对经济增长的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其实在于人力资本的效率提升,要达到效率提升的质变突破,就必须依赖创新来降低成本。怎样才能创新?我想,接受创新式教育是这一切的基础。” 机器人教育,就是这种创新教育最好的切入口。被鼓舞的张尧接着想到,不如就从类似的FRC大赛开始寻找机会。类似比赛需要大量机器人产品。产品供应商是谁?卖什么?客户有什么吐槽和不满?要如何加以改进?在摸清这些问题后,2014年张尧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成立萝卜太辣。(萝卜太辣是美国公司名字的谐音)今天,密探就带大家走进萝卜太辣位于硅谷的研发中心,独家专访张尧和她的团队。此前,张尧已经带着第一家创业教育公司成功进入行业细分领域前10,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她,却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她的博士学位。也就在不断安静写论文的那三年,她了解了一个人需要的物质真的很少,最宝贵的资源还是时间。在知道自身时间的局限性后她不断反问自己:Then What? (然后要怎么办?)密探梳子(左)采访CEO张尧(中)和COO隋少龙(右)Then What? 的答案也许是萝卜太辣。萝卜太辣是一家机器人教育科技公司,目的不光是教学生如何制造机器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享受科技的无限可能性,同时运用科技实现自己的创作。萝卜太辣的硬件产品(萝卜太辣起源套件)萝卜太辣的起源套件由5个不同的配件盒子组成,他们是智能核心组件THINK、智能感应器组件SENSE、驱动器组件ACT、机械结构件组件BUILD、机械零配件组件CONNECT。硬件都是由萝卜太辣的团队设计,再由供应商生产代工。(用起源套件搭建的遥控手柄-萝卜太辣学生的作品)萝卜太辣的核心软件产品CastleRock云学习平台是萝卜太辣自主研发的在线机器人学习软件,针对机器人或编程的初学者,提供游戏化的,实时反馈的学习体验。不管你在学校或者在家,连上网络,只要接入CastleRock云端操作系统,就能进行编程挑战(Code Challenge)、搭建挑战(Build Challenge)和趣味问答(Quiz Challenge)三种学习项目。(云平台的多种机器人项目)平台上提供了硬件360度的3D搭建教程,完全不同于以往平面教程的晦涩难懂,从每一颗螺丝钉到每一根铝条开始,教你如何一步步组合成你选择的机器人。一目了然。老师只需要起到辅助作用,学生很容易自学。(3D搭建界面)当你把机器人安装完成后,把核心控制器连接到电脑上,就会进入编程平台,用C++语言进行编译。在最右边的Virtual Robot DashBoard的界面上,你能实时监测你输入代码后机器人的反应,边修改,边观察。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器人教育软硬件兼容性的技术难题。(某一个机器人选择后的编程平台)除此以外,萝卜太辣开源了API,可以融合第三方的硬件产品,比如微软的Kinect体感摄像头,在进行一定的编程后,你做什么动作,机器人就会模仿你做什么动作,非常的Amazing!(萝卜太辣可以连接微软Kinect第三方产品)整个学习的过程很好解决了国内教学模式偏向从理论知识入手的问题,萝卜太辣的产品设计原理让学生能从上往下学,从实物到抽象——就是首先让学生动手编程驱动机器人,直观感受到这样的成功后,再去学抽象的理论知识。除了在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云平台还解决了很多学校想开设智能教育却招不到聘不起合格教师的问题。 要知道:即使美国的顶级私立学校,也没有编程教师。(合格的编程老师都去当码农了吧lol)而萝卜太辣在云平台上不断开发课程,提供基于云平台的教师培训,让教师起到辅导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自身,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机器人教育市场(Dash Robot)目前,机器人教育领域可以分为“互动型”和“STEM型”两种教育机器人,像Dash Robot这样的机器人,只是把一个机器人作为载体传播教育的内容,和孩子进行更好的互动,基本上我们把机器人换成无实体的软件也没问题。 萝卜太辣则属于STEM型教育机器人,用编程语言C++来驱动机器人的行为举止。从一堆零件变成完整机器人的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硬件知识乃至编程的基本功也随之提升。可以说,机器人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乐高教育器材)而在创客教育方面,在市场上又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做创客配件,面向创客。第二种是做教育和培训的公司,没有自己研发的器材,但是根据合作的器材来编课程,招聘老师,做线下培训班。第三种像乐高一样,跟多家培训机构合作做教育器材。而萝卜太辣做了这个方面的垂直整合。乐高不做课程,培训没有器材,创客小众,没有教育类课程,最好的教育应该把硬件软件结合在一起,辅以课程。这样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完整生态系统,任何人都能自学成才,好落地,完全不受地域限制,没有基础的学生也可上手。(COO 隋少龙在分享机器人领域的干货)在苹果和特斯拉工作过,毕业于斯坦福机器人专业的COO隋少龙分享了萝卜太辣目前的市场策略,  “美国相关机器人教育,6到8岁被乐高垄断,初中则被Pesco,Vax两家垄断;所以我们要从高中切入。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上海华师大附中,都是我们的客户。这种切入方式很快,占领高中后再往下走。因为初中就要准备上高中,所以他们就要提前了解和学习高中的东西。”精准的市场定位,以至于国家、家长都希望这样的智能化课程能够开设起来。萝卜太辣目前已经在江苏徐州鼓楼小学,甚至是新疆地区等其它二十多所学校开设课程。为了将萝卜太辣的教育效果作为一个人才的衡量指标,上面提到的云平台还有一个数据收集的功能,真实有效反应每一个学生的在萝卜太来的学习情况,这可能又是未来萝卜太辣专注的核心。萝卜太辣团队也正在不断努力在提高中美两地学校对萝卜太辣教育的认可。在中国,他们团队已经拿到了国家级红头文件的大型比赛供应商资格;清华大学都开设了两个学分的选修课。在美国,普林斯顿,乔治城等大学都表示他们很愿意很需要萝卜太辣这样的个人学习情况来评估学生,作为录取标准。未来,萝卜太辣还要做奥林匹克形式的全球竞赛。目前最担心是能不能打造成IP迪斯尼的卡通人物形象深入每一个人的童年,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迪斯尼是一种永远的情怀。如果萝卜太辣的产品能够赢下小学市场,那就超越了B2B的产品范畴。如果能打动6到10岁的孩子,形成IP,以TOC为主导 ,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萝卜太辣的产品,都能拉着妈妈说 “wow, mamma I want that!”那才能真正做出有巨大影响力的IP。(萝卜太辣每周五的午餐会,密探也参加了)投资人点评Thiel Foundation(Peter thiel就是那个投资川普并且赌赢了的硅谷投资人)资本的合伙人 Lindy  Fishburne 在了解了萝卜太辣的产品后表示:“机器人不仅是硬件,而是软件,是关于大数据,很兴奋看到你们再把这些整合!今年感恩节我要送萝卜太辣的产品做为孩子们的礼物。”萝卜太辣目前正在打算1000万-1500万美金的B轮的融资。密探去采访的时候发现,时间和空间贯穿整个萝卜太辣在硅谷的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摆满星空图)密探提到为何摆满星空图的时候,张尧试着说出每一副星空图的含义和她之间的故事,出乎意料的是,原来她还是一个天文发烧者。在其中一幅星空图上,张尧向密探比划着,萝卜太辣就是宇宙的那一个点,随着时间会不断得扩大。(我想在宇宙中制造一声“叮”)乔布斯曾经说过得:“我想在宇宙中制造一声‘叮’ 。”密探向张尧不断反问的 Then What? 的答案可能和乔帮主一样,乔布斯留下了苹果,而张尧也有同样的雄心壮志。向这位女性创业者致敬。(硅谷密探和萝卜太辣成员的合影)

夫精粗者

暂停申请!哈佛、耶鲁、哥大……21fall顶尖院校这些项目停止招生

今年对于留学生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欧美高校都面临极大的严重资金缺口,有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经倒闭关门。因为很多学校都选择,暂时停止招收某些项目!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截至目前都有哪些学校停止了哪些项目!快来看看吧!01 哈佛大学10月30日,哈佛大学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的最新报道表示: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将会减少或暂停某些专业的招生录取,按照计划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计划在2021年秋季暂停招收博士生一年。该学院将会在2021年12月继续招收2022年秋季入学的博士生。PS:硕士项目不受影响。02 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停止2021-2022 带奖博士 (Ph.D. )招生。并暂停招收其艺术与科学学院中需要经济资助的入学申请。03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宣布,社会学研究生课程将在2021年的招生周期内不接受申请。04 耶鲁大学艺术史系不接受2021年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课程申请。05 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生院决定,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专业暂停2021学年博士项目招生。包括:人类学、历史、政治学、社会学、英语和比较文学、法语、意大利语、音乐、哲学、古典研究、戏剧、数学、统计等。06 布朗大学非洲研究、美国研究、人类学、历史、政治科学、社会学等博士项目暂停招生。另外人文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暂时中止研究生入学,下一学年不接受考古学和古代世界博士学位申请。07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暂停了人类学、社会学和艺术史博士课程的招生。08 纽约大学人类学、比较文学、英语、法语、历史、中东和伊斯兰研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语言和文学博士项目暂停招生。09 莱斯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项目,包括艺术史、英语、历史、哲学、宗教暂停招生。10 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今年宣布,艺术史、电影和媒体研究、比较文学、语言学、音乐、近东方语言和文明、哲学、浪漫主义语言和文学博士项目暂停招生。另外,学校经费有限,因此只能“录取研究非裔文学相关课题的博士”,其他研究方向的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11 匹兹堡大学人类学、传播学、古典学、欧洲批判文化研究、英语、电影和媒体研究、法语、西班牙裔语言和文学、历史、艺术和建筑史、语言学、音乐、政治学、斯拉夫语言和文学、社会学、戏剧艺术博士项目暂停招生。12 耶鲁大学美国研究、艺术史、斯拉夫语言和文学博士项目暂停招生。13 布朗大学暂停申请2021年入学的历史和古代历史博士学位课程。此外,康奈尔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历史专业,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社会学专业也暂停了博士项目招生。整体名单如下↓↓↓结语我们从上述美国大学暂停招收的情况中也不难看出,被暂停招生的专业都属于人文类学科,学校以私立大学为主,学位也大多是博士学位。因为在美国,博士主要是以全奖形式去深造,而美国大学给到文科的资金一直以来都是比工科少,所以当财政因疫情受到各种限制的时候,文科能够给到博士生的保障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这些专业被暂停招生的原因非常现实就是学校没钱了!因此小伙们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尤其是要申请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同学,一定要了解清楚学校是否招收你所学的专业最后希望疫情早点得到控制,所有人都能够早日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END-资料来源:知乎@请叫我二大王芝士圈留学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电瓶车

哥伦比亚大学的独特在哪里?且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吴军博士分享

【前言】网上对世界顶级名校的介绍,各有特点。笔者听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吴军博士对世界名校的介绍,收获颇丰。想到有诸多家长也像我一样,希望从更多角度了解世界名校的特色,近期将增加这部分内容。今天介绍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哥伦比亚大学01第一个特点:哥大很小,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很大。地处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哥大的面积只有200亩左右。哥伦比亚大学就干脆和学生讲,就把纽约当作你们的校园就好了。这样一来,哥伦比亚大学就非常大了,纽约的机会就是哥大的机会。纽约是金融中心,因此哥伦比亚大学的很多学生后来去了华尔街。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因此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在纽约举行的各种国际论坛。在纽约,因为全世界各大媒体在那里都有办事机构。纽约是前卫艺术和时尚之都,因此学习艺术和时尚的年轻人很多都千里迢迢跑到纽约。最后,作为百老汇、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的所在地,纽约的艺术氛围非常浓厚,它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闻名的。在哥大学习,应该去哪些地方陶冶性情,培养自己的审美和艺术欣赏水平。纽约02第二个特点:哥大的各学科发展平衡。哥伦比亚大学是常青藤大学中学科最全,各学科水平最均衡的大学。不妨看看(2018年~2019年)哥伦比亚大学各主要学科的排名:· 工学院 第12名· 商学院 第9名· 法学院 第5名· 医学院 第11名· 艺术学院 第6名另外,一半的人文和社会学科排在前10名,一半的理科排在第10名左右。哈佛大学虽然大部分学院排名在哥大之前,但是工学院和艺术学院不如哥大。由于学科平衡,哥伦比亚大学所出的名人数量仅次于哈佛大学,在美国的大学中排第二,其中光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出了近百人。至于如何做到学科平衡,哥大是从本科教育做起的,它觉得所有的学科都很重要,因此学生不能偏科。哥伦比亚大学强调,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如何思考,而不只是接受具体的知识。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美国名牌大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和未来的学习工作能力,而不是为了取得好分数。哥伦比亚大学设置的核心课程已有近百年历史,今天已经有很多大学都在采用这种教育方法,但是哥伦比亚大学很自豪它是最早强调这种通才教育的重要性的,并且在一个世纪里严格实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出了近百人03第三个特点:对学生全面培养任何一个好的大学对学生的培养需要是全面的,哥伦比亚大学也不例外,为了帮助学生们的成长,大学给每一名学生指定一位课程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并协调解决学生遇到的一般问题,包括暑假实习、个人成长,等等。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兴趣可能完全不同,角色类似中国大学里的班主任,当然美国的大学没有行政班。等学生到了高年级,确定要学的专业后,学校会另指定一名指导教师,负责在专业和研究方面给予指导。比如学生要学习计算机科学,学校就会安排一位来自计算机系的指导教师。当然,如果学生要修两个主科学位,那么就需要有两位专业指导教师。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哥伦比亚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同时也强调,学生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研究机会,毕竟教授们肯定不会到学生宿舍寻找想做科研的学生,不过如果学生们主动问教授是否可以进实验室做科研,很多教授都是欢迎的。读哥大的另一个好处是到国外做交换学生容易。美国很多学校都有非常多的海外交换学生计划,但是因为一些大学里学生到海外读书是要自己掏钱的,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但是哥伦比亚大学设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帮助学生到海外学习。除了学校名气大、捐赠多以外,这也得益于它在纽约这个事实,世界上很多大学的学生都想交换到那里去,于是有很多国内外组织愿意为此出资。04哥大的精髓在于民主氛围和崇尚自由的传统李开复认为,哥伦比亚大学里的人的很多思维方式领先于美国政坛。因此,哥伦比亚大学实际上在不断地向社会输出正能量。尽管我们的看法略有不同,但都认同倘若不了解哥伦比亚大学的民主氛围和崇尚自由的传统,在这里读大学的意义就减少了一半。毕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四年人生经历,比将要学习的课程更为重要。哥大标示:瘦狮子哥伦比亚大学的标志是一头狮子,在校园里有一座瘦骨嶙峋的雄狮铜像,为什么雄狮没有被雕塑成身强力壮的样子?哥大的学生讲,“因为学校希望学生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对知识如饥似渴”。这和乔布斯强调的年轻人应该“保持饥饿感”是同样的道理。

阿提卡

中国名校学霸去美国留学深造,哥大卡梅更受欢迎?

2018年,社会上呼喊着“互联网寒冬”,各行业的展望都悲观起来,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各高校毕业生们也都用各自的行动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价值。有那么一波人涌入了顶尖的世界高校。那么,中国名校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话最喜欢去哪些大学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清华大学据上文的数据,我们知道清华大学出国(境)深造的人数为1146人,占毕业生总数16.5%,经过统计发现,毕业生的首选目标地区为美国,占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69.5%.按照QS世界大学排名来统计清华大学毕业生赴世界顶尖大学人数,前16名大学如下图数据: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总计人数最多,为57人,其次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均为美国顶尖高校。在前16名大学中,录取清华大学毕业生最多的是哥伦比亚大学(57位);在前50名大学中,2018年录取清华大学毕业生最多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为60人(图中未显示)。在排名前16所世界大学中,本科生毕业后最多去往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接纳的硕士毕业生最多,博士生毕业后最多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2) 北京科技大学在北科,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有423人选择出国(境)深造,他们同样更多地选择了美国。(3) 上海交通大学2018 年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深造(含做博士后)的学生共计 1123 人,其中博士生 43 人,硕士生 156 人,本科生 924 人。有 63.58%的毕业生选择美国高校,数量上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他出国(境)深造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依次为:英国(81 人)、中国香港(70 人)、澳大利亚(42 人)、日本(42 人)等。录取我校毕业生排前三位的国(境)外高校分别是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of Michigan)68位、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60位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47位。据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出国(境)深造毕业生中有40.16%毕业生赴世界排名前30位大学留学深造,为451人;有73.9%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大学进行深造,为830人。(4) 浙江大学2018届共有1320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2.86%.浙江大学 2018 届本科毕业生赴世界 100 强(2018USNews 全球大学排行榜 Top100 院校排名)深造人数为 753 人,占深造总人数的 57.05%.按照录取人数排列,录取浙江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学校是哥伦比亚大学、卡内基梅陇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另外,小编也摘取了浙江大学统计的各院出国(境)深造率前4名的学院:前4名中,出国深造率最高的是外国语学院,涨幅最高的是化学系,想来和美国正大力提倡STEM领域不无关系。(5)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 633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8.46%.出国(境)目的地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为美国(220 人、比例 34.76%)。本科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 511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 13.14%,硕士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96 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 3.19%.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比例超过学校总体水平(13.14%)的学院有 6 个,分别为建筑学院(32.30%)、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27.36%)、经济与管理学院(21.70%)、外国语学院(21.51%)、机电工程学院(17.62%)、航天学院(14.21%).硕士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比例超过学校总体水平(3.19%)的学院有 8 个,分别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2.77%)、外国语学院(11.43%)、土木工程学院(6.35%)、建筑学院(5.14%).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3.8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3.68%)、航天学院(3.3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30%).另一方面:2018 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有 379 人就读于世界排名前 100 的高校,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59.87%.摘取前25所世界高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录取情况可概览:在前25所高校中,卡内基梅隆大学录取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为24人。(6) 北京大学2018年,校本部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为1148人,比例为15.21%,首选目标国家为美国,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59.84%.另外,北京大学根据《泰晤士报》排名,统计2018届毕业生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共有668人赴世界排名前50名的国(境)外高校留学深造,占出国(境)总人数的58.19%. 其中出国(境)的本科毕业生有65.61%在排名前50名的高校就读。小编摘取排名前16名大学的毕业生详细分布状况: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北大本科毕业生65位,成为排名前16大学中录取北大本科生最多的学校。录取北大硕士生最多的学校是芝加哥大学5名,录取北大博士生最多的学校是哈佛大学4名。04总结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累了,小编对今天的数据分析简单做了几个总结:1:六所高校中,浙江大学毕业生总数最多,为11972人。2:在众多毕业生中,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比例最大,占本科毕业生的30.34%;其次是清华,占本科毕业生的26.3%;总体上北京大学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人数为114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15.21%;清华大学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人数为1146人,占总毕业生数16.5%.3:各个大学中,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们都选择美国最多。4: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境)继续深造的不再少数,但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考研依然是主流,对于博士生和硕士生来说想要继续学习就会更倾向于出国(境)深造。5:各方面因素影响下,美国大学对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接受度都比较高,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中国毕业生较多。优秀的人都在变得更优秀的道路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前行呢?

十年九潦

儿子是哈佛博士、女儿考进哥大,“华人之光”刘墉如何教孩子?

刘墉先生,是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精于绘画,善于主持,也是演讲大师。在他的人生中,最令人钦佩又羡慕的,则是他有一双更为优秀的儿女。在对儿子和女儿的教育中,刘墉真正运用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儿子和女儿分别采用强权式和放养式的教育方法,最初帮孩子们把握好方向,最后任他们自由翱翔。怎样教育孩子是父母一辈子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你读完刘墉先生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所思考。谈到刘墉,想必很多人都觉得熟悉。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众多作品都畅销数年,就算你从来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也一定听说过他的“金句”:施者总有不甘,受者总有不安。在你把自己的头塞进狮子的嘴里前,别忘记手里握着鞭子,以及先喂饱你的狮子。只要绽放,就算短短一刻,亦不负此生。除了盛产“心灵鸡汤”以外,已逾古稀之年的刘墉还是一枚妥妥的斜杠青年,更因全能被誉为“华人之光”——他精于绘画,一幅作品可以拍到百万元的高价;也善于主持,曾摘获台湾主持界最高荣誉“金钟奖”;更是演讲大师,谈世间万物、谈人生百态,观众纷至沓来,场场爆满……可最令人羡艳的,恐怕还是他的一双儿女。儿子刘轩幼年随父母移居美国,中学时就读的就是有“小哈佛”之称的史岱文森高中,而后入读茱莉亚音乐学院,一路读到哈佛心理学博士,如今是心理学者、作家、音乐人。女儿刘倚帆从小学到初中学业成绩全A,14岁便以优异成绩获美国“总统奖”,高中时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哥大,后来又获得全奖,入读世界顶尖的沃顿商学院。要知道,培养出一个牛娃就已经很难,而老刘家的名校精英“命中率”却高达百分之百,除了优秀基因的遗传因素之外,独特的教育方法也一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才能让两个孩子各自开花结果,拥抱明媚未来。他让孩子考零分教育讲求细节处的智慧回顾刘墉的成长历程,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位十分典型的,逆境中成长的华人精英。他9岁丧父,13岁遭遇大火,家被烧到只剩下几根柱子,一度流落街头,境况凄苦。刘墉将当年惨遭火灾的场景画进了画里。16岁那年又不幸患上肺病,差点错过考大学的机会。要不是秉持着顽强的斗志和逆境中拼搏的劲,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功。成年之际,病中坚持求学的刘墉以高分考入台湾四大学府之一——台湾师范大学的美术系,又一路勤学苦练,终于修得正果。待到大儿子刘轩降生之时,刘墉已是蜚声国际的画家,又受邀前往美国高校担任艺术教授。这世上,恐怕再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面对困境,不放弃的精神是何等重要。可在家庭教育上,刘墉有时却不像个苦出身的华人精英,按理说,训诫孩子勤奋、上进、不轻言放弃、学业上出成绩会是华人父母的共同期盼,但刘墉偏偏另辟蹊径。刘墉有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轶事十分出名。刘轩年幼时,随着前往美国高校教书的父亲来到美国求学,可环境的变化、语言文化的不适应,让这个少年遭遇了巨大的困境。有很长一段时间,刘轩在学校的成绩单都是一水儿的C,而他本人还不以为意:“车王舒马赫以前还考过零分呢,C算什么!”刘墉了解到情况,没有像传统“虎妈虎爸”那样对孩子非打即骂,也没有恶狠狠地命令孩子埋头苦学,拼命赶上,只怼了一句:“你有本事就真的考个零分,我就服你!”年轻气盛的刘轩见状,干脆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个鸭蛋给父亲看看。彼时他和父亲约法三章:每次考试自己都会写满,直到考出完全的零分,父亲就不可以再干涉自己。很快刘轩就发现,要回答出每一道题,还保证每道题都错,其实要比考C难得多。为了实现目标,刘轩开始埋头钻研每门科目的每一道题,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好在考试来临之时,故意写错,获得零分。一开始,刘轩还是考C,后来,更低的等级开始出现,直到有一天,他开心地拿着成绩单跑来找父亲,成绩单上赫然一个“0”。见此情形,刘墉非但没有生气还哈哈大笑,并做了一桌好菜来庆祝。刘轩这才慢慢反应过来,自己是中了父亲的圈套了!事实上,自己有能力考零分,就已经有能力考A。面对孩子一时的叛逆与落后,刘墉丝毫没有遵循传统的中式教育方法——压迫着孩子,命令他前进,因为刘墉知道,严苛的教育手段固然有用,但有时却未必是合适的技巧。对于父母而言,教育下一代本就是一件要调动各方面智慧的事情,墨守成规未必可取,适时的逆向教育与反面引导,反而更有用。刘墉常和儿子谈谈心,聊聊天严父VS慈父儿女教育大不同从刘墉让儿子变着法子考零分的故事中,我们应该多多少少可以感受到,在家庭教育上,他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有时,智慧是比方法更高的层面,它讲求针对不同情形、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路径。刘墉在教育上的另一智慧,是“因材施教”。之前提到过,刘墉有一儿一女,而两个孩子之间相差了17岁。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刘墉仔细思考了儿子和女儿的区别——儿子出生在台北,初来美国时内向而叛逆,如果不好好“调教”可能会有长歪的危险;而出生在纽约的女儿心思细腻,又早早适应了美国的文化和成长环境,纯粹拿老一套的中式家法来伺候,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思来想后,刘墉便分别对儿子和女儿制定了“严父”与“慈父”的方针,当然,仅是方针,就好比让儿子考零分一样,细节可以微调。眼见身为新移民的儿子说英语哆哆嗦嗦,不愿主动融入新生活,日渐自闭,刘墉决定用传统的中国强权式教育来改造“儿子”。强权式教育的第一步就是独立,发展出个体完整而坚强的人格。在家里,刘墉给儿子制订了种种规矩:严格作息,不准偷懒;自己的事自己做,还要学着自己洗衣服、做饭。刘墉在《鲁豫有约》中讲述对儿子的教育方法通过规矩的树立,刘墉极力让儿子的人格从原生家庭的娇生惯养中剥离出去。他不停地给孩子灌输:你长大了,可以自己处理一切,应对一切,父母不再是你依赖的港湾。慢慢的,刘轩成长得愈发坚强、独立而自信,他能包办自己的生活所需,暑期时还外出打工挣钱,乍一看,和很多自诩独立的美国孩子没什么两样,甚至让他们自愧不如。独立的人格养成了,又怎么让孩子融入呢?刘墉想到,孩子越怕什么,就越要带他接触什么。刘轩曾经害怕昆虫,刘墉就带他亲近大自然,观察昆虫,讲解知识;如今刘轩不敢开口和美国人打交道,刘墉也如法炮制。定居美国以后,刘墉带儿子出去玩耍的次数多了起来,但自己却越来越“健忘”——不是忘记带手表就是忘记路线,每逢此刻,刘轩只好硬着头皮帮老爸询问路人,探查路线。内向的刘轩总是别扭得不行,有时涨红了脸想要回头寻求帮助,却发现父亲站得很远。直到某天,刘轩能坦然用英语交流,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融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在千千万万次的实践中,独自探索发现的经历。正是在看上去有点“残酷”的强权式教育下,刘轩很早就懂得了自立,懂得了向外探索的有趣。成年后的他独自探索多个可以深耕的领域——又是哈佛高材生,又是心理学者,又热爱音乐与写作…… 不能说和教育没有关系。和儿子相比,刘墉却对女儿骄纵得不行。只要不是太过分地违反原则性问题,女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刘墉从不会加以斥责,怕伤到小姑娘的自尊,引得她“伤春悲秋”。刘倚帆很聪明,而且比哥哥要学霸得多,有时一边玩电脑,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还能拿回来门门全A的好成绩。由于父亲几乎不约束自己,刘倚帆玩嗨的时候,凌晨两三点还在刷剧,要是换成刘轩,估计早就被勒令休息了,可刘墉却只是漫不经心地提醒了一句,便不再管女儿。第二天,赶着去上课的刘倚帆头晕脑胀,无精打采,这才意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刘墉对女儿的“慈父教育”,在于尊重出生在美国的女儿的自主性,他对女儿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调动女儿自我调节的能力,会比严格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效果更好。女儿步入青春期以后,一度迷上了前卫的露脐装,刘墉其实是很看不惯的。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提醒,这样穿可能会着凉。等到女儿真的因此而感冒的时候,她才灰溜溜地把露脐装收了起来。就这样,在看似异常宽松的家教氛围中,刘墉反而做到了许多中式“虎爸虎妈”都做不到的事。父母是孩子的风筝线把握方向,也学会放手在对待儿子女儿的教育方针上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通——在刘墉看来,孩子就好比父母手心里攥住的风筝,最终必得放TA飞翔,给TA自由,但刚刚起飞之时,的确需要通过风筝线把握好方向,免得风筝跌落或缠绕住异物。因此无论化身“严父”抑或“慈父”,在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刘墉始终保持了清醒。随着儿子步入青春期,开始有了恋爱的苗头,而刘轩交往的对象,则是一个身着奇装异服、抽烟喝酒、举止粗俗的“小太妹”。对此,刘墉显现出中国父亲强势而不通情达理的一面,逼迫儿子与那个女孩分手。父子间没少因此大动干戈,最终,儿子妥协。长在美国的女儿,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概念并不清晰。有时仗着父亲宠爱,连中文都不好好学,更没把“中国人”的身份当回事。只有在女儿不好好说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刘墉才会大动肝火,勒令女儿一遍遍地重读,学不好就不准吃饭。刘倚帆从没遇到过这种委屈,但唯有如此,才懂得华裔血统与学好中文的重要性,懂得人不能忘本,尊重起源是为人之根本。可以看出在根本的问题上,刘墉头脑清醒,绝不让步,他没像许多西方父母打着“给孩子自由”的旗号,对很多事不闻不问,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重大事宜绝不松口。但刘墉也绝不是那种为孩子包办一切的人。待到儿女双双成年,刘墉一改从前“这也管那也管”的面貌,给了孩子们最大的空间。刘轩念哈佛念到一半,突然心血来潮地想休学去阿拉斯加,本做好了偷偷溜走的准备,没想到父亲却大手一挥:“想去你就去!”刘倚帆从哥大毕业以后,提出要去从没去过的北京,孤身“北漂”几年,刘墉也不过问。孩子们长大后,刘墉最常说的话就是,“你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在选择志愿、求职就业和婚恋情感等方面,刘墉再也不会干涉,而是保持了佛系,孩子爱干嘛就干嘛。在刘墉的教育智慧中,没有一味地学习中式“虎妈虎爸”,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以自己的意志强行灌输;也没有像西式家长那样只追求和孩子做朋友,给他们绝对自由。刘墉采取的,是一种中庸的平衡之道——孩子是我们手里的风筝,把握好方向是父母的责任,但该放飞的时候就放飞,做父母的要体面地退出,目送着他们飞往新天地。很多人都羡慕刘墉,年过七十,和太太恩爱如初,孩子们各自拥有成功的事业与美满的家庭,刘家第三代,也在茁壮成长中。不幸的家庭或许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家庭一定相似——一个好父亲/母亲,用独具匠心的教育智慧,为后代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