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模式:研究性学习姑奶奶

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模式:研究性学习

近年来,国家非常强调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力求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引进研究性学习等新型综合课程,形成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列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把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将有利于物理教学的现代化发展。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课堂教学大致分为概念规律学习、物理实验和物理小制作等3 类。学生在学习某个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必须以探究的思维方式研究它,才能抓住其实质,而物理实验和制作就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就物理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看就非常强调自主探究,而以讲授法为主,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国际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性学习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上看,是研究性学习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即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完成某些物理教学任务。从微观上看,是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整合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实现对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有效改良。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使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不仅能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如下:1、广泛选题科学的本质是探究,没有探究就不会有发现。作为中学生,一般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而实现课题探究的重心就在于诱导学生发现和应用物理规律。以兴趣和求知欲作为内驱力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的探究,所以课题的选择应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于基础年级,高中阶段的学生知识面相对比较广,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开展高中物理的研究性学习必须进行广泛的选题,以教材为基础而不拘泥于教材本身的选题应该都是适合。2、探究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多视角收集探究问题的材料并整理相关文献综述,从而提出有意义的猜想或假设,通过对选题的筛选建立探究问题的初步方案,确立研究课题。全班分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主要形式是由小组代表发言、师生集体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进一步探讨、修订研究方案。3、分组探究在前面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研究素材(文字资料、实验仪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等),依据已确立的不同方案,自主创设研究的学习情景,自主探索研究,通过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操作、观察,感知现象,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协调指导,记录学生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收集特殊的现象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4、评价反思学生探究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研究成果,再在班内集体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演绎、比较、抽象等思维方式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教师最后评价各小组探究活动的表现,然后讲解总结,帮助学生建构,启发学生反思结论,或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问题,为后续应用和探索打基础。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上的实践过程、课堂结构,具有开放、综合的特点,与传统课堂相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实践性。新课改的推行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首先离不开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所研究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之前都要经过认真的选择和设计整理;课题的开展一定是在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体系、实验操作能力、探究的兴趣等等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研究过程中的协调指导以及最后的评价反思,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反复的思考斟酌。

阿咲

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物理组承办物理复习课课题研讨会

全媒体记者张伟报道 9月18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在会议室内召开了教学研讨会。在市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原东生的召集主持下,该校物理组承接了复习课课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有河大附中的物理特级教师王国庆、开封高中的物理教学新秀石雨凤,市第二十五中的教科室主任兼教研员王永胜、教学实践改革先锋郭玉、富有创新意识和想法的教师郭淑惠以及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物理组的全体教师。校长李克铖和主任曾宝红列席参加。下午14时,首先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物理组王哲、王永玲、焦贝、孙爱莲等几位教师分别就常规复习课的上法、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在复习课教学中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进行了分享;接着孙爱莲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本次复习课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范畴、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步骤以及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等。随后,在原东生的主持引领下,王国庆向大家剖析了复习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分层次进行复习课教学的独到做法和经验;郭玉带来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成熟经验,并现场展示了学生的大量优秀作品,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石雨凤、郭淑惠先后与大家分享了富有成效的复习课教学实践方法和自己对复习课课题研究的独特见解;王永胜对复习课课题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业指导,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本次研讨会为物理组教师提供了一场高水准的教研研讨,使大家对复习课的上法、复习课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加明确的方向。

上下有等

蒲县鸿桥中学物理组课堂教学研究大展示

为了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向课堂要质量,推进教研工作大突破”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推进教师专业素质的逐步提升,创建优质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继续开展每大周一次的“课堂教学研究大展示”活动。本周活动由物理教研组承担,本次公开课改变以往的模式,首先由物理组四位老师集体备课,抽签决定哪位老师做课,上课班级由学校指定。本次抽签结果是初三年级刘红艳老师。课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型:概念课。主要展示以学生体验探究,归纳概念,交流共享,学以致用的课堂模式。课前刘红艳老师通过创设“天女散花”教学情境激趣,趣味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首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沟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出真知,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接着,通过学生展示、教师解疑的方式,明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原理。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应用原理解决问题。物理课堂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01020304整堂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理念和“学生自主、能力为先”的育人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合作能力等。精彩瞬间课后,刘红艳老师对本节课每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说课,并针对不足之处作了深刻的自我反思。物理教研组组长——苏志安老师,对本节课集体备课、模式研讨与创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了汇报,对学历案使用和推广表明了态度与决心。各科老师也都分别发表了对本节课的想法和观点。裴兴副校长对于本次活动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推进学历案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各位老师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盼,希望各位老师能立足本职工作,扎实推进课堂改革,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努力。最后,董事长常文平倡导全体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渗透学科育人,围绕“立德树人”下功夫,不断学习创新,倡议教研要“研乐学、研效率、研标准、研理念”。

大盗不止

高大上!这项计划让成都高中生有机会跟着专家教授做课题

“同学:经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专家指导组评审,你所申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已被确立为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近日,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遴选结果出炉,课题入选的学生都陆续收到了由市教育局“菁才计划”专家组签署的一份《“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立项通知书》。《立项通知书》非常正式,“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鼓励学生探索,激励学生进步。”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菁才计划”,可追溯至2017年,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印发《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施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此次入选的25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获得了专家组的评审通过,本学年度,课题申报学生将由成都市“菁才计划”导师分别领衔指导,其研究内容涵盖植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物理、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和专业,导师则有高校教授、科研院所专家及各个中学的特级教师、学科竞赛金牌教练等。“菁才计划”研究啥?基于学生兴趣涉猎广泛今年暑期,成都市教育局公开面向全市普通高中学生征集研究性学习课题。经过征集,共有37个学生项目组向专家提交了申报材料,最终,25个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正式入选“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红星新闻记者看到,这25个课题涉猎广泛,涵盖了植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和专业,“这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以研究性课题学习为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拓展实验技能,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红星新闻记者也深入采访了部分入选课题的项目申报人和学校指导教师,来阐述作为一群高中生,他们将如何完成这样“高深”的项目研究。案例一:造福当地百姓 这群中学生为岷江开发“找方案”在“菁才计划”中,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师生将课题焦点聚焦在岷江能源开发上,由此提交了《岷江能源开发和综合治理》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据介绍,该课题研究小组由学校物理教师刘世敏、地理教师李斌以及高二的6名的学生组成。谈及为何要选择这项研究课题,李斌介绍,学校在得知有课题项目后,就循序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师生头脑风暴会的结果。”原来暑假期间,七中万达的不少学生去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对岷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衍生出了这一课题,“研究岷江的能源开发不仅是物理上的知识运用,也有地质方面的探究,需要地理学科的支撑。”李斌谈到,岷江流域河谷地区既是当地老百姓重要的生存空间,又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地处地震带因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降低岷江对百姓威胁的同时,又能将岷江自身的资源进行转化,通过合理的开发造福于当地的百姓。如何开发?刘世敏介绍,岷江的开发实际上不仅仅是考虑解决电能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电能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地质探究解决如何开发等众多问题,“能源的开发讲究一个度,适当合理的开发能够造福百姓,但过度的开发则对带来灾害,因此两个学科要紧密的联系,从而为岷江的开发寻找更好的方案,包括利用岷江开发航运等,也可以纳入探究的方向。”不仅如此,刘世敏表示,除了物理和地理学科的融合,阿坝州部分地方植被贫瘠,这一块也可以将生物学科纳入进来,进行深入研究,看能否通过岷江的能源的开发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据了解,对于整个课题的研究,学校课题项目小组分为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的3个月,课题小组重点进行知识储备,比如通过相关书籍以及网上资料等对岷江流域以及当地有个初步的了解后,中期将再去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通过知识的累积和实地勘察情况提出多个方案,后期再通过实验研究来一一验证。项目小组除了学校师生外,目前,其“菁才计划”导师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丁海涛领衔,他将给予课题更加专业的指导。案例二:悬浮培养高原植物 希望将稀缺资源扩大化 “一年前,我们成立课题组开始做狭叶红景天的悬浮培养研究。”成都列五中学课题研究组指导教师刘勇介绍,这是一项关于植物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对象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植物——狭叶红景天。由于狭叶红景天药用价值很高,属于稀缺资源,并且该植物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极为重要。基于此,学校组建团队进行狭叶红景天的悬浮培养研究。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用科学手段育种红景天,让其生长速度快于自然生长。再从育种的红景天中提取有用成份投入市场。经过一年研究,该项目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测定环节,即测定育种的红景天成份含量。谈及课题项目情况,项目另一指导老师陈芳介绍,项目组有两位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物和化学很感兴趣。为不影响正常上课时间,他们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参与项目研究。从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到研究方案调整,再到动手操作实验,“一整套的模式,都和大学科研项目类似。这种感觉就像高中生提早开启大学科研模式。参与课题项目式研究,非常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为保障课题研究的专业性,成都理工大学的雷泞菲教授和成都大学王跃华教授当任课题组导师,负责把控课题研究方向,解答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陈芳老师认为,大学教授来担任高中生的导师,“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当然,参与项目的同学也很努力,在完成好基础课程外,他们凭借兴趣爱好自发参与课题研究,好学又自律。”对于课题项目的未来规划,刘勇老师表示,如果研究成果能早日投入市场,这对环境的荒漠化治理以及稀缺资源填补,都将带来突破性进展。据了解,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列五中学建立了占地600平方米的生物与化学创新实验室,聘请了成都理工大学和成大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3名研究生和学校10名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团队,采取“高校教育+高中教育”相结合模式,编订校本教材,开展创新课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菁才计划”谁来领衔?有教授、研究员,还有特级教师、金牌教练“‘菁才计划’可以说是为高中学生构建了一个‘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成都市教育局该负责人表示,关于“菁才计划”谁来领衔,他介绍,该项为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聘请1名教授、研究员或科技专家等为导师,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参与课题指导的导师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也有中科院、电信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还有来自成都七中、石室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的特级教师、学科竞赛金牌教练,导师们分别遴选了相关专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将会同高中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为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成都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物理竞赛金牌教练熊安国作为“菁才计划”导师,就领衔了其中两个项目,一个是成都外国语学校学生申报的《线性代数对提升空间问题解题能力的作用》,一个是棠湖中学学生申报的《中国传统榫卯技艺的继承与发展》。“‘菁才计划’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熊安国说,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其高中阶段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菁才计划”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做出什么成果,而是以参与为主,通过自学、实验等方式,来达到科研的目的,从而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科研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能够探索自身的兴趣点,这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大有裨益。不过他也提醒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一定要认真参与和对待,千万不能为了应付而“敷衍了事”,否则就会收获很小。下一步,他将与所带项目的学生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和方向,并且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完成课题的学习。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邱小平也参与了一项课题的领衔。他表示,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进行这样的课题研究之前,需要花费一些工夫来学习新的知识,对研究领域要有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再与导师一起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他会根据学生的课题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例如开放高校实验室、带学生去进行拓展等,同时还会指导学生做出一些成果,参与一些比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附: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遴选结果红星新闻记者 张瑾 许雯 赵雨欣 图源 视觉中国编辑 刘宇鹏

白毛女

以科研促发展,东莞可园中学教育集团六项市级立项课题开题

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发展,东莞市可园中学教育集团坚持发挥科研引领作用。10月21日该集团顺利举办2020年六项市级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六项课题涉及语文、英语、化学、道法和体育共五门学科,研究内容既关注学生整体全面发展又注重对个体差异研究。当天下午,来自东莞市教育局多位教研员与可园中学教育集团部分代表教师,共同见证东莞市可园中学教育集团2020年六项市级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现场,东莞市可园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总校长陈泽林校长指出,可园中学一直牢固树立“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发展”的教研理念,不断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勤于思考、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今年7月30日,东莞市可园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揭牌,其成员学校包括洪梅中学。本次开题的六大课题,共涉及语文、英语、化学、道法和体育共五门学科。具体来看,其中四个课题由可园中学教师主持,包括:《基于影视资源的项目学习在初中名著导读中的实践研究》、《初中英语时事新闻类阅读策略研究》、《初中化学培养模型认知能力的进阶式教学实践研究》、《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学生的法治思维与行为习惯上的培养策略研究》;二个课题由洪梅中学教师主持,包括:《初中体育与健康关注个体差异性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基于真实情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研究》。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六位课题主持教师分别从课题核心概念、目标意义、思路方法、重点难点、人员组成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方面一一作出了具体陈述。与会教研员则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形成开题评议意见。“可园中学将力争从人员、时间和经费等各个方面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陈泽林直言,本次开题报告会,为可园中学教育集团的教科研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必将有效增强集团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切实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从而进一步推动集团学校的快速、良性发展。延伸开学至今集团内教研交流超10场,涉及教师近200人次秉承科研引领发展,东莞市可园中学教育集团注重集团内部交流合作,自集团揭牌组建以来,两校间的教研交流活动已经涉及语文、英语、体育、数学、政治、物理、道德与法制、体育等多学科,内容涉及课题开题、初三中考复习备考、科组建设、课堂教学研讨等。以10月为例,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取长补短,10月13日,洪梅中学部分教师来到可园中学参加教学导视活动。二天之后,10月15日,可园中学物理课组一行18人来到洪梅中学交流,开展同步教研活动。值得一提,这样的教研交流,每周都会在两校上演。来自校方数据,自今年秋季开学以来,集团内部已经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范围的研讨交流活动超过10场,涉及教师近200人次,极大提高了两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及专业成长。【记者】黄婷学校供图【作者】 黄婷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莫足以归

觉得高中物理都是垃圾,只对量子力学感兴趣怎么办?

在我们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总有一些学科让一部分人觉得艰涩难懂、一窍不通,而总有另一部分人却学得轻轻松松,游刃有余,甚至想尽办法超纲学习,当他们走出了有限的教材的桎梏,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再也不会满足。一边是学业、考试的束缚,一边是对更深的知识领域的渴求和痴狂,他们该何去何从?觉得高中物理都是垃圾,只对量子力学感兴趣怎么办?这个问题在知乎上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广大知友的热烈讨论。目前已经有2195个回答,引起了近三千人的关注,浏览量高达380余万,并且还在持续增长。这问题听起来像是一个少年天才型选手提出的,尽管题主特别注明希望大家友善回答,然而众答主可不答应,纷纷嘲讽、调侃、劝退。当然,也有苦口婆心指出高中物理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诚然,这个问题的确过于偏激,我们不能否认经典物理的实际价值。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中,也是希望学生能充分理解物理学的发展,这叫“知识体系化”。体系化不一定会对某一领域的钻研带来什么显著的好处,但是你既然要学物理,就必须要理解从希腊数学时期,微积分时期到相对论时期人类在追求三大终极奥义的过程中对宇宙不同的理解阶段。这对于你对这个学科的理解,对学术道路的选择(某种意义上选择比成就可能更重要)都有着长足帮助。但另一方面,众答主一致阻拦题主也着实不必。某种意义上,任何一个痴迷物理的高中生都曾经有过这个想法,所以我们从很早开始,就把“如何让高中生学习前沿学科”作为了我们的创业方向。而且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不学高中物理直接学量子力学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这主要基于两个事实:1、量子物理的基础并不是经典物理,而是数学;2、PBL学习崇尚的就是无基础学习,围绕某一个需解决的问题,再去学习必要的背景知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2016年开始,CIS科研项目就联合已签约的十余位美国顶尖物理学家自主设计针对性培养高中生本科生科研素养的物理科研课程,包括地外生命探测、卫星轨道设计、行星大气红外图谱等多个方向课题。这些来自哈佛,麻省,美国宇航局的大牛教授与我们共同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研究方向。比如NASA的布朗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Gregory Tucker(他曾经负责好奇号火星探测的发动机燃料储备设计),就提出带领学生用Python设计一个太阳系引力模型,并模拟运算变轨和最大化能源利用的发射过程。Gregory Tucker /布朗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美国知名天体物理学家,美国天文学会,物理协会终生会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 荣誉会员, 前 NASA Spaceight Center 成员;2017 年 获 得 “2018 Breakthrough Prize in Fundamental Physics (co-recipient with WMAP Science Team)”;目前帮助 NASA 研究“探测外行星大气的三维性质”课题。但对于中国本科生而言,这一课题的难度和数据量都太大,我们最终采取的是指导学生使用matlab建立地球引力模型,并分别设计西昌和海南近地卫星发射轨道,及所需燃料的对比。这一课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较前沿的地外探测工作,又能在短期内完成运算和成果。然而,量子力学是我们教学研发最困难的地方。我们最终和麻省理工的高等物理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高等量子物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的Gunther Roland教授打磨了近一年时间来进行“教高中生量子力学的尝试”。并且经过两年,这一系列课程最终在CIS收到了惊人的效果。(戳这里,看看学生怎么说)Gunther Roland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重离子实验室主任;麻省理工学院重离子研究组等 7 个研究小组 CO-PI(联合领导人);美国国家级核物理计划 sPHENIX 项目联合发言人;其著作《碰撞几何的波动及重离子碰撞下的三角绕流》在近代量子力学科研中达 到共引用五百余次的巨大贡献。出人意料的是,Gunther Roland教授提出不去做一个基础的理论性的量子物理课程(那样就不符合CIS追求的目标),我们最终选定了一个极其前沿但又务实的亚原子学课题作为学习方向:对高能粒子碰撞建模,以切实理解量子色动力学。在麻省理工,这是研究生院的学习内容。CIS科研项目开创的主要目的,就是做此类尝试。美国顶尖高中和高校最崇尚的就是学生围绕个人兴趣超纲学习,近几年,PBL教学法在藤校中掀起的革命也愈演愈烈。04:05当现代前沿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普适性的通识教育还能否对学术发展有更深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和这些世界顶级学者一起尝试回到苏格拉底时期,让学生在没有相应背景的情况下,先制定学习目标,再制定学习计划,是不是能在他们的学术成就上起到更好的作用?以Gunther Roland教授在CIS科研项目中指导的科研课题为例,对学生主要的基础要求有两个:一是C++基础;二是微积分高数预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量子色动力学,我们还制定了TA课程。课程纲要大概如下:Referring materials:Textbooks: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of Particle Physics (R. Cahn, G. Goldhaber)Subatomic Physics (E. Henley, A. Garcia)Intro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D. Perkins)Review articles:Concepts of Heavy-Ion Physics (U. Heinz) https://arxiv.org/abs/hep-ph/0407360v1Quark-Gluon Matter (D. d'Enterria) https://arxiv.org/abs/nucl-ex/0611012Software:Any introction to basic programming and C++ROOT analysis software (including tutorials etc) https://root.cern.chResearch method:Atomic theory, the notion that matter consists of indivisible smallest particles, dates back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nl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echn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dvances started to allow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 of atomic and subatomic particles, leading to our current model of the fundamental interactions of nature - the Standard Model. In this course we will discuss 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of our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opic nature of matter. This willinclude basic concepts 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and particle detectors, as well as discussion of selected seminal experiments in subatomic physics. Particular emphasis will be placed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trong interac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matter at the highest densities andtemperatures, the quark-gluon plasma. The lectures will be complemented by student work related to two research proposals, with student reports on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and student analyses of open data provided by experiments at the CERN LHC accelerator. The student work will be guided by lectures and discussion on scientificcommunication (papers and present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data analysis.Research proposal one:In groups of two the students will prepare reports on original scientific papers that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subatomic physics,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concepts,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main results. The reports will be presented in short presentations. To guid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sentations, lectures o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will be presented and example presentationswill be discussed.Research proposal two:In small groups the students will reproce recent experimental analyses of data from the CERN LHCexperiments, using publicly accessible open data and the public domain ROOT analysis framework. The work will be guided by introctory lectures on C++, ROOT and scientific data analysis, including the estimation of statistical and systematic uncertainties. The analysis results will be presented in short papers, guided by lectures on writte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与之类似的还有人工智能。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并不是计算机的延伸,而其实是算法的巅峰。说直接点,数学才是人类科学绝对的皇冠。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与哈佛-麻省理工联合博德人工智能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之父的Manolis Kellis设计了非常复杂的科研和授课体系,以让高中生本科生掌握前沿学科知识。成效也非常卓越。Manolis Kellis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终身教授MIT 生物智能研究生项目主任;哈佛 - 麻省联合博德研究所八大实验室主任之一;美国科学与工程职业总统奖获得者;AI 领域学术影响因子全球第一泰斗,论文 143 篇引用超36000次。我们的理工科课程,学生以本科生为主,但高中生也并非跟不上,这里可以看一下我们高中生学员的总结:当然,CIS科研项目只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尝试,并不足以替代学历教育的主要工作,只能说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条件下让精英教育的理念和资源在发展中国家能够普及。但精英教育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门槛,例如当我们要求学生具备一定高等数学基础的时候,学生家长可以轻松找到大学教授并预习。而我们这里由世界一线科学家亲自指导量子力学的代价却不可忽略。即使我们现在研发了自己的在线教育体系,成本也无法降低到国内普通课程的水平。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我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而不是仅仅周末和暑期给他们上课),也许我们未尝不能把精英教育和学术素养的培育做到另一种极致。———— / END / ————

黄宗

高中理科学习方法-思维展示学习法介绍

问题解读:“几何头,代数尾,物理化学难到底。”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广泛留传在中学生当中的这句口头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理科学习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30多年来,尽管中学教材进行过多次改革,尽管课堂学习形式发生过多次深刻的变化(如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由目标学习向素质教育向创新教育再到全面实施新课程),但中学理科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的现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现在的高中数学还增加了导数与微积分内容)。长期的学习实践也使笔者意识到,学生之所以感觉到中学理科难学,之所以不会分析解决理科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要想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要经过长期有素的思维训练。如何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状况进行扎实有效的思维训练是摆在每一个中学理科教师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主要创新点:利用“一图”(思维导图)和“一表”(思维展示表)把原本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学习过程和解题过程中的内在思维过程外显展示出来,使原本抽象的认知过程形象化、具体化,便于找到学生思维上的障碍点和知识上的缺陷点。思维展示学习法有助于学生思维条理性、清晰度和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展示学习法还有助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借助思维导图和思维展示表这两大法宝,可以使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时有的放矢,便于学生从思维源头上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还可以在与小组成员的思维导图和思维展示表对比中找到优势与不足,更有助于知识体系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展示学习法有助于同一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助于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迁移,应用思维导图和思维展示表,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开阔,联想更丰富,头脑更灵活,思维更活跃。每一个具备基本智力的学生都可以从应用思维导图来训练他们的能力,用思维过程展示图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与手段:思维展示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教科书和教学辅导书中的学习内容,借助课堂这一平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思考新问题、去发现“新知识”、去交流新体会、去感受新经验,使课堂成为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成为学生积累“财富”和资源共享的“加油站”。 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营造活动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和思维展示表解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展示学习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为学生充分地展示思维过程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一、知识学习的策略-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用图表的形式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表象出来,从而促进思维过程更全面,更系统,高效。作为反省学习,优化思维的工具,对学生学习会有不可限量的作用。1.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传统的直线型笔记仅仅是对老师课堂内容的机械的不完全的复制,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改变自己是课堂主角的地位,只能靠本人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跟着学,而不是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记忆知识而不是思考知识的习惯,形成了思维惰性。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和单词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老师的节奏,充分地理解,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老师的思路展开联想。联想老师想到的相关知识点,没想到的知识点,思想上又比老师前进了一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思考着。课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加上图画,重新画一遍,这么有创意的图画,学生怎么会忘?2.思维导图用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律时往往容易犯一些错误,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知识网络非常重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实现手段。每个章节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画出概念、规律及其之间区别、联系的思维导图。学习一节、一章或一个单元时,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完善思维导图,也可以把讨论过程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再回过头来复习时,不仅对本章、本单元的内容了然于胸,而且当时的学习过程也会历历在目。各章、各单元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联系把所有的思维导图编织成自己的知识网,整个过程是个其乐无穷的思维历程。3.进行小组自主学习时共同创造思维导图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往往效率会不高,而且对小组成员的观点不能有效记录,教师对小组的讨论不能进行有效监控。而这些正是思维导图的强项,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记下本小组的主要观点,支持此观点的依据,生活中的实例等等,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控制讨论方向,不要让学生跑题。然后再把各小组的观点收集起来,制成一张全班的关于某一主题讨论的思维导图,然后全班对此大图进行集体修改、定稿。4.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实验有些学生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没有仔细认真记下重点及注意事项,或记得不全面,自己做实验时就不能正确操作,经常要求助其他同学或老师,实验后又不很好地总结,结果实验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更不能理解此实验的意义。如果让学生把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数据记录,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论导出,做成思维导图将改变学生对物理实验不严谨的作风,切实认识到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并使学生思维在复习实验时更明了。二、习题解答的策略-思维展示学习表解题过程的思维展示,就是解答一道问题时从审题开始到制定解题方案、形成解题思路,并在解答问题中所进行的思维调整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在弄清题目所描述情景的情况下,仔细分析问题的性质,看它属于哪方面知识的范围内,并回忆自己的解题经验,思考以前是否见过类似的或情境不同但实质相同的问题,从一个图示、一个条件、一个经典题目的中获得启发进行联想,联想时不妨以所来草图为基础,根据题目描述过程满足的条件用公式表达出相应规律,在“画一画、写一写”当中可能就产生了解题的思路,也就可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一道习题的解决过程都要经过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过程,建立模型,寻找规律,应用工具,解后验证反思的过程。阅读题目,获取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信息获取是否正确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此过程中可要求学生用铅笔在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上进行标注,以便于明确题意,确定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量;在明确文字信息的前提下,可借助题目中给出的图片或是自己画出的草图来进一步理清题目中包含的信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俗话说“一图胜千字”,足见在解题过程中画图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针对题意中要求量和题目中的已知量,确定合适的研究对象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过程的分析和模型的建立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两个过程往往是学生思维内化的过程,最不易体现出来,所以在练习和测试中,教师应对此提出具体严格的要求。过程的分析要详尽具体,不厌其繁,可以结合学生自己所画的思维草图来结合进行;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可能隐含着联想、类比、反思、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思维方法,而作为学生对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思维方法很可能是模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应充分强调过程分析和模型建立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是如何具体分析过程的,如何建立相应模型的。必要时可以采取学生讲和动手写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写出题目中涉及到哪几个过程,每一过程涉及到哪几个知识点,对应着每一过程中的情景符合哪个模型,相应的模型遵守哪些规律等等;这样学生在反复地思维外显展示进程中,都要在头脑中经历一次次思维上的洗炼,从而不断地调整修正自己的思路,使之日臻完善。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不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只能通过具体学习形式来引导学生展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使用如下思维展示表的形式进行。(1)课堂上需要精讲的例题1-2个;(2)题意分析表(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关键字眼):可用特殊符号如三角Δ、波浪形﹋或下划线在题目上直接标出已知条件,也可在展示表中具体写出;隐含条件的挖掘要与关键字眼的确立相结合,如最大、最小、恰好、刚好等字眼就常常成为关键字眼,根据这些关键字眼,分析出题目中隐藏的隐含条件。(3)待求量或待证命题:可直接由题目中找出,一般处于题目末尾。(4)知识联想表:与待求量和已知量有关的知识点(概念、定理或定律):根据前面(2)(3)的内容,进行联想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点(概念、定理或定律)。(5)思维展示图(包括过程清晰图、分析综合图、猜想摸索图等):这是思维展示表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可设置过程清晰图、分析综合图和猜想摸索图等几种形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6)设计解题方案(确定待求量或待证命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定理或定律):在待求量和已经量之间搭建“桥梁”,寻找已经量和待求量之间联系的公式、定理和定律,并从中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7)解题过程:根据解题方案和思维展示图写出解题过程(8)解后反思与总结:写出解题过程中成功之处和思维上的收获之处,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类比相同或相近的情景,总结解题的规律。三.思维展示学习法取得的成果与效果:1.思维导图的成果: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习惯,运用它,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思想者”,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和单词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由于只需要记录课程中相关的关键词可以节省时间,在进行学习和复习时,只读相关的词可以起到节省时间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它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通过使用“思维导图”,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是为教师教学和学习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也使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之目的。2.思维展示表的成果:思维展示表通过一系列问题和过程的图表设计使学生解题时原本内化的分析过程和思考过程加以外显,有利于找到学生思维上的障碍点和知识上的缺陷点,有利于从根本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在知识点存在的错误或模糊认识。在实施思维展示学习法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交流疑难问题或是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组内应让每个同学对问题的分析特别是对自己出错问题的分析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学生思维上知识上的缺陷,特别要抓住思维的启动过程和诱因,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在小组之间则可以采取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方式,老师则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探究表达思考交流表现的平台,使学生养成多思动脑的习惯,使课堂学习成为活的开放系统,使学生在开放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并藉以训练和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思维展示学习法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状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科学,充分展示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思维变化过程,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3.具体成果形式:(1)09年山东省教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展示思维过程,发展思维品质(2)09年潍坊市金点子案例评选一等奖:思维展示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10年5月已经申报山东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的省级主课题,于2012年6月成功结题;(4)最终成果形式拟为研究报告或专著-(中学物理)思维展示学习法四.思维展示学习法的注意事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注意事项1.思维展示学习法适合中学理科各科习题课、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讲评课上普遍使用,借助思维展示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找到思维上的障碍点和知识上的易错点,而不适合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使用思维展示表;2.思维导图初期使用时,可以教师制作出模版,学生按照模板完成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或者面对比较复杂的概念结构。思维展示表的设计应由教师完成,教师设计时可因内容而有所变化,不必拘泥于一种统一固定形式;理科其他科目也可借鉴物理思维展示表的形式,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作使用;3.思维展示是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既可以有生生之间彼此的思维展示,也可以有教师成熟解题的思维展示,还可以是师生相互讨论共同探讨的思维展示。善于依据题意画各种图并进行联想是进行思维展示的关键。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思维展示学习法初期(10年5月以前)仅在本人所任教的两个高中物理班级学生中进行过试验,初期实施过程中学生暴露出的一些不适应、不习惯、不愿意通过画思维导图和做通过思维展示表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还比较严重,实际上反映出学生不愿意动脑的习惯有待进一步改变。课题在省物理教学研究会立项后已经在全校开始推广,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过程的改变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思维展示学习法与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的问题有待在应用思维导图和思维展示表过程中进一步研究。附1:思维导图举例附2:思维展示表例题:如图所示,在互相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中,有一固定的竖直绝缘杆,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分析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求出最大速度。(设绝缘杆足够长,电场、磁场范围足够大。)题目图1.题意分析2.与待求量和已知量有关的知识点3.思维展示图(1)受力分析图受力分析图举例(2)猜想摸索图猜想摸索图示例(2)过程分析图由猜想摸索图可见,速度V变化是引起洛伦兹力变化,洛伦兹力变化引起支持力N的变化,N的变化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滑动摩擦力的变化又引起竖直方向上合力的变化,合力的变化又引起竖直方向上加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变化进一步引起速度的变化。过程分析图示例4.设计解题方案在竖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应用受力平衡5.解题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g-f=maN=qE+Bqv mg-μ(qE+Bqv)=maf=μN由上式可知,由于速度v的增大,加速度a减小,所以小球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后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mg-μ(qE+Bqvm)=0 vm= (mg-μqE)/μBq6.解后反思(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有约束情况下的运动,注意结合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特别要注意洛伦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2)分析思路为:v变化→f 变化→ 带电粒子受力变化→a变化→v变化,直至达到动态平衡收尾速度。这类问题一般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加速度为零时的速度即为收尾速度。(3)抓住题目中的不变量,寻找题目中的变化量,以变量为分析问题的入手点。

清庙

滨州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情境教学中追根溯源 微视频互动中高效提升

“名师引领教学相长 助力教育质量提升——滨州名师工作室巡礼”(三十四)滨州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情境教学中追根溯源 微视频互动中高效提升学术顾问:时玉义主持人:孙庆厂、张继梅团队成员:王玉振、李文秀、孙海峰、柴秀芹、闫曙光、赵连森、宋学磊、李敬德、郑秀红、田运涛、牛成举、王帅成;姚东林、刘辉芳、刘明、成建、刘香一、孙俊峰、郑焕杰、梁海燕、翟新新、付立军、付志华 苹果无数次熟落,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他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看似简单,要做到极难,因为发现巨人难,研究清楚巨人更难,想在巨人肩膀上站稳、站牢难上加难。没有呕心沥血的功夫,没有目光犀利的创新,这根本无从谈起。因而,从简单处看到深刻、复杂,从具体具象中看到抽象、逻辑,需要浓厚的兴趣和问题意识,需要从具体经验转向理论、创新。三年来,滨州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接受高层次专家指导,养成读书习惯、研究意识,革新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课堂革命,正在实现教学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重要转变。孙庆厂团队强调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分两个工作室,其一主持人为孙庆厂,他的教学风格是将知识和问题情境化,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着力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该团队的主课题是《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他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将起到关键作用。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创设情境,需要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对数据分析不断走进物理规律。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更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更重要的,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深度学习。孙庆厂介绍,“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各子课题:李文秀《高中物理生活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柴秀芹《高中物理学史故事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宋学磊《高中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他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探索中。如在《加速度》这节课中,创设了研究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的情境。《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中,创设的情境是研究高空坠物。《平抛运动》这节课中,创设的情境是研究体育比赛中掷铅球。《气体的等温变化》,创设的情境是学生喝水比赛游戏。通过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提高了教学素养,老师们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正在实现课堂教学工作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在今春疫情防控的特长假期中,微视频在物理网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滨州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二)的主持人为张继梅。这个团队着重思考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其主课题为《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其微课是分三个部分进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微课题、高中物理规律教学微课题、高中物理方法的微课题。研究课题带动了老师们的教学研究。如成员刘辉芳的课题做得非常认真,对每一个微课微视频内容、实验设计、难点重点概念,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短小精悍的视频带到课堂上,丰富了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张继梅介绍,各个知识点、难点、重点、题型、模型、类型,都可以做成微课,能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它短小有趣、主题突出、使用方便,深受学生欢迎,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在课堂中,有效穿插丰富的小视频,对提升课堂效率大有帮助。尤其在今春疫情防控的特长假期中,高中物理老师在网课中使用了大量微视频,解答学生疑问,集中讲解难题,成了师生中交流最多的方式。通过微信群、QQ群、小管家、阅卷星、京东会议等平台,几分钟、几十秒的视频就可以释疑解惑,给师生带来了很多便利。难忘在酷暑中大汗淋漓的讲座激情,难忘南京跟岗时的干货满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团队奋斗中,老师们养成了一系列好习惯。如孙庆厂团队在沾化二中做课堂游戏时体会到,学生被动听讲是效率最低的授课方式。在惠民一中观看专家讲座后激烈讨论、静静思考,理清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关键问题。在无棣二中课例研讨中,明确了如何创设情境。在北镇中学一同阅读,明确了多读书做一个智慧教师。在酷暑中听讲座,台上台下大汗淋漓却激情如火,一个个留下了厚厚的笔记。成员李文秀说,大家养成了每天坚持打卡读书的习惯,她计划三年读完100本书。成员柴秀芹说,工作室组织的培训学时都极有针对性、时效性、实操性。她最大的感悟,是学无止境,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是终身学习者。难忘南京五中的课题指导、难忘南师大附中的开放日,张继梅团队同样在团队合作、跟岗学习中干货满满。如成员刘辉芳外出学习时,悉心向专家请教,咨询问题,认真记录,回来后认真钻研,与同事讨论,真正把经验学到家,用到课堂上。他们的阅读特别扎实,如成员成建的阅读、写作有名气,出过专著,教育随笔信手拈来。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阅读了一些专业书籍,也阅读了不少好小说。大家一致认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孙少安的奋斗史,其不畏艰难险阻,与命运抗争,通过自己的奋斗争取更好的生活,就能获得稳稳的幸福。 【来源:滨州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使乎

市教研中心举行基于初高中衔接的物理实验教学专题研讨会

为总结和推广“基于初高中衔接的物理实验教学”课题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市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11月9日,市教研中心在文登新一中组织召开“基于初高中衔接的物理实验教学专题研讨会”。会议充分利用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优势,采取现场研讨与空中课堂同步直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威海市高中物理教研员主持,各区市初、高中物理教研员、全市初、高中第三期四名工程人选和部分骨干教师8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各分会场共计200余人参加了线上研讨。会议有三项内容。一是公开课观摩,课题组成员张勇、刘为竹老师分别执教了一堂具有示范效应的实验课,很好地体现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式教学等新课程理念,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专题报告,会议邀请了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物理特级教师赵力红做《聚焦新课标理念的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专题报告,赵教授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初高中实验教学衔接的重大意义,还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了实验教学演示,为下一步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三是经验交流,来自课题基地校的邹存晓、隋鑫勇、高燕红、刘海老师分别从优生培养、生活中的实验开发、自制教具与改进、初高中实验教学衔接的有效做法等四个不同方面,对前阶段实验教学进行了专题发言和经验介绍。最后,市教研中心初中物理教研员孙彬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员姜妮老师对“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实验教学”课题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深化研究部署。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市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做法,有力促进了核心素养在物理课堂中的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初高中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和方法,为课题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一线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范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来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必有真宰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

南外高中15000㎡的海景体育公园。南外高中在国赛中获奖,多名高一学生获顶尖高校强基计划的录取资格。露天场馆、健步绿道、上千座位的看台……今年3月,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下文简称“南外高中”)一座集运动健身、休闲观景于一身的体育公园正式开放。一时间,这座15000平方米的海景体育公园,成了历届南外高中人“刷屏”的主角。“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南外高中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体育公园的启用为这所本就瞩目的名校增添吸引力。事实上,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高效实践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体系,以科创和人文教育为办学特色等,都是南外高中打造新时代卓越示范高中的“法宝”。名校气象 “双一流”大学的优秀生源校南外高中建于2004年9月,是南山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全寄宿制高中。建校以来,南外高中人始终以“拓荒牛的精神”,开拓创新,钻研不止,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市前列,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厦门大学等多所“双一流”大学的优秀生源校,是一所示范南山、辐射深圳、影响全省的著名高中。2018年6月,冯大学从深圳市直属学校副校长岗位被引进到南外高中担任书记、校长,作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支计划”名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和深圳市年度教育人物,冯大学坚持以教育家的匠心精神办学治校,他提出弘扬“自律、学术、创新、发展”的育人理念,创新“无梦想不南外、无奋斗不南外、无科创不南外、无人文不南外、无活动不南外”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确立了学校“文通世界 理明自然”的学生培养目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腾讯智慧校园标杆示范校、广东省一级学校、深圳市教育改革创新领跑学校、深圳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深圳市课程建设示范学校、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深圳市高考超越奖”等多项奖项荣誉。近年来,南外高中的办学质量不断实现新飞跃,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18年至2020年,学校高考综合实力及文理科高分投档率均跻身全市前七,2020年中招录取分数线跃升至全市第七。截至目前,在各级竞赛中,有3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励,600余人次获省市级奖励。2020年12月,在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现场决赛中,南外高中代表队荣获3项一等奖,多名高一学生已经获得顶尖高校强基计划的录取资格。五育并举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在冯大学的引领下,南外高中将“科创和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双特色,构建“素养课程-兴趣课程-志趣课程”相结合的“三层N向”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科素养、社团实践、强基课程、职业规划、大学先修、学科延展、奥赛初级、奥赛集训、数学建模、创新实验、机器人制作操控、航模飞行控制、经典阅读、语言艺术、科技史话等课程,有效促进学科特长发展、注重人文底蕴和创新素养的培育。高一重规划、打基础,高二重素养、促提高,高三重能力、稳发展,各类课程有序开设,提供明确的导向性。南外高中打造的实验班、重点班优势也突出。自主设立以数理基础为优势的理科基础实验班、以文史基础为优势的人文社科实验班、以创新实践为优势的新工科实验班和以科技为优势的科技创新实验班。同时,配套实验班培养途径:以“学科—课程—社团—平台”为主要路径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的选科走班运行机制和新高考备考研究项目为保障。另外,学校还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成立了包括强基课程中心、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创客中心、竞赛指导中心、写作与沟通训练中心、学生发展综合指导中心、体育艺术中心和国际教育中心等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搭建南外高中大讲堂和“我想、我有、我行”的“我行我秀”深湾舞台。这样的育才体系面向世界与未来,为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完善独立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雄厚 践行教师人才培养的“南外探索”“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外高中拥有“豪华”的教师阵容。据了解,近年来,南外高中引进市级骨干教师、清北双一流名校新教师共计40余人。目前,南外高中硕博学历及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70%,数量全市领先。不仅引才,更要育才。不少南外高中的学子在谈及报考这所学校的理由或对学校印象深刻的事时,关键词少不了“自主自律”。“南外高中的教育方式与传统不同,注重文理的融合,更注重对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的培养,推广‘清单革命’,让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冯大学认为,教师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有“南外探索”。以近年来引进的40多名清北名校新教师培养为契机,学校建立了教师发展与保障机制,为新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成长与管理能力发展搭建了优质平台。同时,学校注重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及促进专业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许多学科教研组成为市先进科组,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作为深圳市学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基地,英语组通过国家级科研课题开发出《英语电影听说分级教程》等体验式课程;博士工作室开发了《像数学家一样思考——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概述》《中学生学做科研》等启发式课程;物理组开发《高中物理中的电子设计》探究式课程……这些校本课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思维力和实践力。德育引领 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南外高中不仅将我稳稳地送上了起跑线,更教会了我如何跑完往后几十年的漫漫人生。”南外高中2016届毕业生杨宇轩回忆道:“与其它重点学校不同,南外高中高一、高二自律严谨且注重实效的教育使我没有沦为‘刷题家’,而高三的‘备考导师制’让我的拼搏历程倍感温暖,圆了我的名校梦。”南外高中真正做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而这一切得益于学校“德育为先 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学校德育重点推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十佳青年竞选、领导力培训、缤纷社团、活力体育、潮生诗社、深湾舞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具特色的德育课程,获“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会学更会玩”,是南外高中学生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创新实验室、体育公园、学生电视台、文学社、模联……校园里处处都是他们发挥特长、展现才华的舞台。文化艺术节,包含了歌手大赛、话剧展演、寝室涂鸦;体育节,各大联赛,学生驰骋赛场,成为未来的MVP;科技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南外高中的小科学家们已经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社团巡礼,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让梦想成为可能。未来,南外高中将继续发挥“南山区高中教育品牌学校”的引领作用,持续巩固“深圳市卓越高中学校”的办学形象,逐步将自身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理工见长 人文兼备 全面发展”的高中教育示范样板。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南外高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今年南外高中继续面向深圳市内招生600人。吴佳丽 刘静/文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