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高考的到底要不要选政治?父没

新高考的到底要不要选政治?

学生最不喜欢哪一门学科?答案竟然是政治!在山东省第一批新高考选课数据中,选择政治的人数最少,共188514人选择,占比35.34%。而和政治相关的组合,选考的人数也是最少的!选择人数最少的组合是政治、历史和物理,共4219人,占比仅为0.79%。其次是政治、地理和物理,共6220人,占比1.17%。再次是政治、物理和生物,共6927人选择,占比1.30%。这一数据让很多打算选政治的同学犯了“嘀咕”:政治到底能不能选?政治倒底敢不敢选?“赢在高中”老师给你详细分析一下:一、选择政治的弊端:1、选择人数少,组班难:选择人数越多的学科,组建班级越容易;选择人数越少的学科,组建班级越难。因为选择政治学科的人数少,那么组班就出现了困难。比如学校可以组建2个政史地班,但是你选择理化政组合,你的政治学科就得走班,而学生只要走班,对学习状态都会有一定的冲击。2、内容变化大,得高分难:“得分容易,得高分难”,这是政治学科的特点。政治学科的特点就是和时政联系密切,学生往往到了高三,课本就“过时”了,需要到高一借新教材,这种情况下,原来背诵的大量内容可能就使用不上了。另外,由于新高考对能力要求较高,即便背诵了大量的内容,也未必能得高分。3、选择人数少,赋高分更难: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模式,选择人数对于赋分很关键。比如有1000人选择这一学科,前1%就是10人可以赋分90分以上;如果有10000人,前1%就是100人可以赋分90分以上,显然后者机会更大。由于政治选课人数少,赋高分就会比较难。二、选择政治的好处:1、高二少学一科:因为政治要高二上学期结束才参加合格考,而理化生地史等学科在高一下星期结束课程,那就意味着,如果不选政治,高二上学期就要多学一门政治,而如果选政治,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2、赋分“分母”较大:艺术生、体育生和其他文化课较差的学生一般来说只能选择政史地组合,选择整治的学生多数是这种情况,这就意味着“分母”比较大,如果你政治学的比较好,就完全可以选。3、考研、考公务员有用:大学政治是公共课,也是必修课!考研需要考政治,不管你考哪个专业;考公务员也有大量政治的内容,这对你以后都有帮助。由此可见,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只要你适合学政治,就大胆的选政治吧!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用心解答教育教学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为了考研,新高考“3+1+2模式”硬选政治?没必要!

近些年,随着学历的贬值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考两次、三次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准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以考研为例,很多同学一考上大学就开始准备。随着新高考的改革,高考选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最近有不少家长咨询这样一个问题,未来小孩准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那么新高考“3+1+2模式”应该怎么选科,要不要选政治?如果选了政治划不划算?新高考“3+1+2模式”中,包含政治的选科组合包括物生政、物化政、物地政、史生政、史化政、史地政六种,从专业覆盖率上看,物生政、物化政、物地政几乎所有的大学专业都能报考,而史生政、史化政、史地政三种选科可报考的专业覆盖率相对比较低,尤其是传统的文科组合,有将近一半的大学专业是不能报考的,因而选政治的话,首选科目要尽量选择物理,这样并不会影响高考志愿的填报。很多人都说,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需要考政治,那么以后要是准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的话,高考选择政治会不会更有优势,划不划算?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前识

学校里选择政治的人数很少,但是孩子喜欢学政治,能不能选?

有家长咨询:孩子文理分科,选政治的人特别少,他又恰巧选了政治,有没有什么影响?选择政治少的学校,一般都是重点高中,在普通高中,选择政治的学生并不少,而高考赋分是在全省范围内赋分,所以,只要孩子政治学得好,喜欢学政治,那么在赋分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占大便宜。一、重点高中为何选择政治的学生不多?政治学科到底难不难?这个因人而异。如果说政治学科不难,但是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不愿意选择政治?如果说政治很难,但是为什么学习差的学生更喜欢选择政治?原因就是政治这门学科,属于“好学好考,好教难高”的学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政治学起来并不能,尤其是听起来,和理科的学科相比,要简单的多,基本上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但是,政治要想考高分,却不容易。物理再难,也有同学能够考满分,政治,则不可能考满分,甚至80分以上都不容易。所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宁愿花更多时间去做题,也不要去背大量的政治内容,更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因为政治改卷的主观因素更多。而对于老师也是一样,政治这门学科,看似比较好教,人人都能讲,但是要想把政治的内容讲透彻,并不容易,甚至比理科的还要难,尤其是政治的很多内容,更新非常快,这对老师也是一个挑战,所以能把政治较好,不容易。正因为如此,政治这门学科的成绩,容易出现扁平化的特点,高分不高,低分不低,拉不开差距,拉不开档次,所以学霸不愿意选。二、选择政治,到底好不好?学霸不愿意选,并不代表选政治不好。新高考最大的福利,就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进行选课,只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选择政治,有哪些好处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释。1、容易学:虽然政治难考,但是政治确实好学,只要你足够刻苦,善于记忆,学好政治并不难,这对于理性思维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如果我的化学不好,但是又想学理工科,我可以选择物理来保专业,然后选择政治来帮我提分,而没有必要拿自己不好的化学,去和学霸比拼。2、容易赋分:高考下,政治虽然不容易得高分,但是在新高考下,这种情况有很大改变。如果你考了80分,但是是全省第一名,那么你的政治得分,不是80分,而是100分!所以,政治考得好不好,不仅取决于你学得好不好,还取决于你的对手强不强。然而, 选择政治的学生,实力相对比较弱,你可以考虑一下,那些艺术生、体育生、成绩很差的学校的学生,他们会选择什么组合?政治这门学科,基本上是他们必选的。所以,只要你喜欢学政治,善于学政治,完全可以选,不用考虑本学校的选择情况,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省。3、少学一门课程:政治合格考,要考4本教材,山东省是这样的,其他省还不得而知。高一下学期,理化生史地5门学科,将进行合格考,合格考后结束课程,不选的学生就可以不学那些学科了,但是政治和语数外一起,需要到高二上学期进行合格考,这就意味着,即使你不选政治,你的高二上学期也要加学一门政治,如果选择了政治, 相当于比不选的学生,少学一门课程,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提升其他科的成绩,这也是一个优势。4、学习政治很有用:其实,政治还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哲学,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即便高中时,因为阅历比较浅,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哲学的内容,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你会发现哲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另外,大学时期,政治也是必学的公开课,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需要考政治,高中阶段学好政治,你会发现这些内容足以帮助你应对大学考试的需要,稍加学习,就能帮助你在大学里考高分。综上所述,本校学生选择政治的人数少,并不代表政治这门学科不好,因为孩子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省,所以,只要孩子喜欢学政治,善于学政治,就可以大胆选政治!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幻境

高一期中结束,老师让选课,不喜欢化学,选政治课怎么样啊?

新高考改革的地区实行3+3或者3+1+2制度,不再分文理科,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组合了,这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选择权利的尊重。有的考生现在选择权利大了以后反而带来苦恼,有的同学找我问可不可以选考政治或者放弃?是否该选考政治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政治学的好吗?很多同学尤其是文科同学,原来是由于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政史地组合,但是又不太喜欢政治学科,这种情况下,李老师认为你要谨慎对待。如果你平时政治学科考试成绩比较好,比如说经常能稳定在80分左右,那就不错。政治学科平时很难考很高的分数,不像物理学科有不少同学经常会考满分,甚至至少保证在95分以上。由于政治学科主观性特别强,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不具有唯一性,阅卷的时候也都是酌情给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种主观性也给了很多阅卷老师的随意性,同样的一份试卷,这个老师改可能给你的8分,换一个老师改可能给你得6分。这也是不少同学不喜欢学政治的一个理由,明明写的要点在理就是不得分。实际上,高中阶段学生的政治学科能稳定在80分以上就是好学生,在等级赋分制度下,这是处于靠前排的行列,所以虽然绝对分值不如物理高,但是绝对排名可能要比物理强。因此,李老师建议只要你政治学科学的还可以,哪怕不喜欢这门学科也应该积极选考。二、选政治学科的好处有哪些?高一的同学如果选择了政治学科会有如下几个好处,李老师帮你一一点评。1、会减少一门学科的压力如果不选择政治学科,比如说物化生,物化地等组合,那么一直到高二上学期结束还是要学习政治学科的。因为在高一的时候,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合格考都会结束,但唯独政治学科还要到高二才能结束。也就是说选择其他组合的同学还要背着一门政治学科,这样就等于四门学科,增加负担。而直接在高一选择政治学科的同学,就可以学三门学科减少一个压力。2、政治学科的特点。有人说物理、化学与政治学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想选,这是错误的。李老师学政治学科出身的,我知道物理学科其实在大道理上,本质上和政治学科是相通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政治学科的哲学模块对学好其他学科是非常有帮助的。李老师大学的哲学教授是一个从学物理学专业老师转过来的,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旁征博引,知识渊博,自然科学的知识讲的富有哲理性。其实自然科学造诣要想深入的话,必须要最终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牛顿先生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实就是研究这方面知识。3、考公务员考研需要甭管哪个组合,将来考上大学之后都要继续学习政治课的内容。政治课是大学的公共课,必须学。而且将来很多同学打算考研究生政治课是必须要过关的。另外也有一些大学生将来打算考公务员或者选调生政治课是必须要考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治课的学习是必要的,也是人生的必修课。综上来说,一个同学选不选政治课。既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爱好还要考虑政治学科的特点,以及将来就业的需要。

大狗民

高中老师说大学用高中一半的努力,就能考研成功,这是真的吗?

2019年考研成绩陆续发布,对于考研党来说,必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天“赢在高中”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聊一聊考研的话题:考研和高考,哪个更难?当年因为高考没达到预期,一时冲动报了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因为当时的分数已经超过了山师等学校,报考曲师大最冷门的专业之一,就是冲着这是“考研基地”里考研率最高的专业之一去的(当年化学专业更高,考研率超过70%),在这个考研率超过60%的专业,考到山东大学不值得炫耀,因为班里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名校录取的也不少。最终我们那个考研小组的所有成员,都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我以当年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放弃了读研。但是,从我自身经历来讲:我认为考研难度低于高考!一、考研的对手是自己,高考的对手是别人!考研,最主要的是“自律”,你的竞争对手不再是那些令你不能望其项背的“大神”,而是你自己!我们经常听高中老师说这么一句话:“大学只要使出高三一半的劲,考研就没有问题”,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大学,没有老师会像高中老师那样逼着你学,只要你能在图书馆、自习室坐住,用两年时间准备考研,基本上上没有问题,当然这两年你的付出是非常多的。当年我们6人组成的“考研小组”,每天排班,早上4点多去图书馆占位,一学就是一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就像闭关修炼一样,付出的努力,虽然比高考小些,但是也绝不轻松。二、考研科目比高考少,而且相对简单!高考,考查的科目多,而且文理都要考查,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很多文科生,都栽在数学上,而理科生的语文和英语则是弱项。作为一名文科生来说,当年英语和政治不是问题,有成功避开令文科生最头疼的数学,而是自己比较拿手的两门专业课,难度就降低了不少,甚至跨专业考研,也不是什么难事,比如我们历史系很多同学会选择法学。三、考研的竞争压力更小些,尤其对于一些高考大省的学生来说!高考,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本省的学生竞争,是和阅卷老师的博弈,客观因素影响大,比如在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高考阅卷很严格,能考高分不容易,能上好学校更难。考研,是和全国的部分学生站在同一平台的竞争,像山东这样出学霸的高校,考研成功率更大,考上名校的机会更多。我带来多年毕业生,经过几年后发现,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省,保研的、考研的都非常多,而且考上的都比本科时的学校更好,这也说明考研比高考要简单些。2019年考研结果陆续公布了,希望所有”考研党“心想事成!

墨翟

高中选科将至,选地理还是选政治,两科差异太大了,选不好会后悔

高二学期近半,很多高中的孩子都开始考虑选科的问题,对于地理和政治考好差不多的孩子来说,选哪一科会好学一点就显然格外纠结。下面小徐老师就从学科学习特点、专业选择和高才赋分优势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一、从学科特点来看地理考题也多涉及推理,有的图表还涉及诸多计算,因此,地理更偏理一些。而政治作为文科顶梁柱,则需要博闻强记,既要宽广的知识面,也要极好的结合时事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地理的分数相对要稳定一些,而政治题联系点多,思路要宽、要准,很容易答案漏“点”,因此而失分,所以政治是最难考高分的学科。由此看来,如果考生数学较好,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话,选地理还是要占优势一些,如果考生对政治问题有极敏锐的判断力,喜欢关心时事,喜欢分析政治问题,那么选政治一定会兴趣满满。二、从专业选择来看选择地理学科,当考大学选专业时,在选择气象类、测绘类、城市规划类、地质勘测类等专业上,更有优势。如果选择政治,那么在报考经济学类、哲学类、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类、法学类等专业上会有一定的优势。另外,选择政治,对以后考上大学的考研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高中的政治知识的积累可以在考研时学习政治学科时,学得更加轻松一些。三、从赋分优势来看政治是文科尖子生必选的学科,如果理科生选择政治,就意味着该科的等级赋分要和文科尖子生同台竞技,而理科学习思维和政治学科的解题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理科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政治时,不少学生会难得高分。因此在等级赋分时,这类学生选择政治是很吃亏的,相比之下,理科生选择地理更好学一些。同样对于偏文的学生来说,选择地理除了要有较好的记忆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如果在这方面有优势,大可以随便选。但如果这方面能力有欠缺,选择时还是要慎重一些。在新高考选科中,选择政治和地理的学生相对都要少一些,这也会造成学校在师资力量投入上会相有可能欠缺,有些学生要面临走班的麻烦,因此选科时要结合一下学校的师资配备。综上所述,高中选科确是很有学问,既要看学科特点、学校师资力量优势,还要看专业优势和赋分时面对的对手等,希望同学们权衡利弊,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慎重选择。

八净

物理生物政治组合,选择人数不多,但是这个组合却很适合这类学生

这个组合,选择的人数很少,但是其实还是不错的组合,适合中等偏上的学生。我是“赢在高中”,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新高考问题,欢迎关注!一、物理+生物+政治组合,选择的人数多不多?我们先来看看实行“3+3”模式的山东,这个组合怎么样?在山东,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只有6927人,占比1.30%,属于比较冷门的组合了。为什么选择这个组合的少?这是因为山东实行等级赋分,物理好的一般不选择这个组合,物理差的不敢选择这个组合。物理好的,一般来说化学、地理、生物这些学科也比较好,所以选择理化生、理化地、理生地这些组合的人数都不少。而物理不好的学生,会放弃物理,选择政史地、史地生、地化生等组合的比较多。但是,实行“3+1+2”模式的地区,因为物理或历史是必选的,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所以这样就解除了学生想选物理而不敢选物理的情况,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应该比选择“3+3”模式的人数多。二、物理+生物+政治组合,这个组合好不好?选择的人数少,也不一定说这个组合就不好。选择这个组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专业选择面广:在《教育部指引》中,要求19个理工科和管理科专业,必须选择物理,其中有部分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所以选择物理,虽然不如选择物理化学专业更广,但是90%以上的专业都是没有问题的。2、学习难度降低:相比化学,物理是生物还是政治,难度都要低不少,那些对于理化生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又想选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个组合。3、更有利于赋分:选择政治的学生,成绩较差的比较多,这里面多数都是理科学不了而选政治的;生物学科,因为是理科中比较偏文的学科,所以难度也不是很大,在山东省第一批选课数据中,选择生物学科的人数排名第二,也说明大家认为这个学科并不难学,人数越多,赋分越有利,尤其对于中上游的学生。此外,选择政治,可以在高二上学期少学一门学科,因为政治是在高二才能结束课程,不选政治意味着高二还要学政治;以后考研和考公务员,政治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如果物理不错,打算选择理工科专业,但是化学和生物又没有多大优势,选择这个组合,也是不错的组合。

大制作

新高考:高中生选择物理、化学、政治这三科的话,有哪些利弊呢?

新高考:高中生选择物理、化学、政治这三科的话,有哪些利弊呢?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组合!从山东省2017级选课组合数据来看,这一比例占了1.93%,排在倒数第5位,全省仅有7895人选择这一组合。但是,冷门的未必是不好的,原则上每一种组合都很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组合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一、绝大多数专业都可以选,专业受限较少!因为选择了物理和化学,所以在专业方面可选余地非常大了,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都可以报考,有数据显示,这个组合可选专业比例为98.9%。二、政治高二结束合格考,减轻学习负担!语数外政四科的合格考在高二上学期,这样的话,其他组合的学生高二必须开政治学科,等于这一段时间多学了一科,而选择了政治,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三、选择人数较少,走班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全省选这一组合的人数很少,具体到学校,人数就更少了,很可能无法组织成固定班级,这意味着政治这一科上课时,很可能要走班,走班多少都会对教学产生冲击,不如不走班学的踏实。四、政治学科变化较大,考高分很难!全省选政治的人数最少,这和政治学科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因为涉及大量时政的内容,所学内容可能和要考的内容就会有差距,而且不容得出错,答案比较固定,而教材上有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五、选择人数较少,偶然性较大!因为选择政治的人数太少,所以在换算成等级分时,就有很大偶然性,可能远远高于原始分,也可能远远低于原始分。六、选政治有利于考研!大学考研,政治是必考学科,高中基础好,大学的政治就不存在多大问题,容易考出高分。如果孩子喜欢学政治,而且又学的很好,选择政治也可能会占便宜,如果理化成绩比较好,我觉着这个组合完全可以选!对于新高考的改革,你觉得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其卒之也

高一选课选择物化政好不好?老师:学霸不喜欢,但是适合这类学生

能选物理和化学的学生,很少有选择政治的,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如果问学霸多还是学渣多,毫无疑问是学霸多,但是一般也不是真正的学霸,真学霸喜欢的组合是理化生的老理综组合。一、选择物化政的人数多不多?作为第一年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广东省并没有公布现在的选课数据,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山东省的选课数据。在山东省提供的20种组合中,选择物化政组合的人数只有7895人,占比1.48%,在所有组合中排名倒数,不太受学生欢迎。二、选择物化政组合好不好?其实,这个组合是一个不错的组合,它主要有以下优势:1、专业不受限制:选择了物理和化学,就不用担心专业选择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必选物理和化学或者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选一,而文史类专业,多数都不限制选课,当然,选择这个组合,报文史类的专业的可能性很小,所有基本上所有专业都是可以选择的。2、学习难度相对较小:这个组合比理化生组合相比,少了生物,多了政治,政治无论从学习难度还是作业量上来说,都会比生物要简单一些。3、赋分更有优势:选择政治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占多数,如果你的政治有绝对的优势,很容易赋分更高。4、减少学习科目:由于现在实行新高考,使用老教材,政治学科有4本必修,可能要到高二上学期才能结束课程,而其他选考科目在高一下学期就可以结束,如果不选政治,高二上学期还要学习政治,等于多学了一科。5、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需要:大学政治是必修的公共课,而且在考研和考公务员时,政治都是必考科目,高中学好了,对以后肯定有帮助。但是,选择政治也有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政治难保证高分:政治学科的特点就是好学难高,考分容易,考高分难,所以即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很难保证政治学科学得好,考得高,而如果换成生物或者地理,把握就更大一些。2、学校编班的影响:如果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少,学校就会不开设这个组合,或者实行走班,比如理化地和理化政的学生在一个班,然后上地理课时,选择政治的去上政治课,这样的走班模式,多少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冲击。所以,综上所述,这个组合也算是不错的组合,适合成绩较好,但不是顶尖的学生,也适合政治学得比较好的学生。我是“赢在高中”,专注新高考,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双城记

8月了,再不准备考研政治,就真的没有时间了

#2021考研指南#对于考研政治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一直备受争议。但是没有哪个机构敢说,8月了,你可以不复习考研政治,还有时间。真的要准备学习了,那些说:考研政治复习还早,不用准备的都是骗你的。个人前几天看到阿里的“扫地僧”说,他高中期间经常出去和人打架什么,一帮哥们只有他自己读了大学。原因就是,他说他不学习,但是晚上回家还是会看些。他的朋友听他说不学,就是真的没有学。所以,你到底要不要复习考研政治呢?1 考研政治阶段很多考生听取本人建议,6月份就开始准备考研政治,现在基本已经开始刷题了。再后期,等到政治考研大纲公布,查缺补漏。临近最后,突袭简答题,可以说考研政治会超过平均分一大截。目前,主要属于基础阶段,一定弄清楚考研政治各科目的基础知识,如马原中的基本原理,毛中特中的理论内容及意义,史纲中的各大事件,思修中的道德和法律。个人认为,时政此阶段可以不看。强化阶段。从政治考研大纲公布开始,就需要进入考研政治的强化,查缺补漏,刷习题,针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学习,做好错题笔记。如果前期基础没有复习好,强化阶段就会有点吃力。可以适当增加复习时间,弥补前期的课程。冲刺阶段。在此阶段个人认为主要是查看自己强化阶段的错题笔记。其次,就是背诵名师的预测知识点。自己模拟下近三年的考试真题,把握做题速度,确保自己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真题。2 考研政治的题型侧重考研政治的体型可以分成三种:单选、多选、分析。分析题的分值最多为50分共5道。但是分析题并不能将考生的分值拉开。如果考生有积极准备。除非严重偏离考察重点,一般每道大题都能得到6-8分。单选题共16道,每道1分,共16分。单选题也并不能将考生的分值拉开。只要前期基础有认真复习,一般可以保证12分左右。多选题是考研政治拉分最大的题型,总共17道,每题2分。有考生可以得到30+,但是有考生只能拿到2分。一定多练习多选题,一定多练习,一定。此外,错题笔记一定做全面,很多多选题的考点是一致的,只是方式不同。3 关于参考资料其实,政治参考书有非常多,个人此前就有推荐过一名名师以及习题册。但是,每个考生的风格不一样,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这时候就是看研友的了。如果研友选择的参考资料不同,相互交换,查看对方的笔记重点,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想要的重点知识。当然,个人还是比较推荐肖秀荣老师的辅导资料。现阶段可以尝试1000题的练习。这款科学排版的习题册,可以实现刷3遍。券后价仅19.2元。107页的大容量,很多地方自己复印也远超这个价格,错题可以让你更好把握知识点薄弱地方。后期将恢复原价,有备无患,错过只能错过。以上就是关于考研政治复习阶段的划分,重点掌握知识及题型,参考资料的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