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来了!仁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来了!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苏州举行中国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包信和,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致辞。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翔宣读理事会名单。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主持会议。苏州市政府副市长陆春云,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玉国,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党委书记邓强,校领导杜江峰、罗喜胜、黄素芳、褚家如、周丛照参加会议。包信和指出:中国科大和苏州同处于长三角区域,名校名城深入合作、携手共建高等研究院,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中国科大和苏州市的合作已近二十年,2003年合作建设的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科研与转化等方面为苏州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设计效果图,下同)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校地优势资源,推动科教融合、汇聚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形成校地协同创新与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希望苏州高等研究院充分把握时代机遇,依托中国科大良好的海内外学术资源和校友资源,利用苏州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体制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社会服务为扩展,探索出一条增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院地共赢的良好格局。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建设刚刚起步,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希望校地双方以理事会为契机,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共同把中国科大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规模、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李亚平指出:中国科大与苏州共建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掀开了校地合作新的一页,对于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市将按照理事会决议内容,逐项落实各项工作,努力超前完成任务,为苏州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苏州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建设,并且将其纳入“十四五”科技、教育、人才等发展规划,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全面保障。苏州工业园区要同中国科大工作组一起,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制定时间表,明确线路图,全面推动建设工作。希望校地双方加强合作联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以理事会成立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破解实现产业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转化的制度瓶颈,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会上,中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喜胜介绍苏州高等研究院基本情况。会议听取中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江峰关于苏州高等研究院理事会章程的情况说明,审议理事会章程;听取中国科大党委常委褚家如关于苏州高等研究院建设工作及202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审议工作计划和有关事项。与会理事就相关事项作交流发言。责编:江 韵 编辑:October记者:唐晓雯 摄影:陈雨禾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华新街

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正式启动运作

1月16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沪举行“计算+AI”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并宣告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计算+金融”创新实验室、“计算+工程”创新实验室、“计算+生物”创新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新载体也同时揭牌。未来,研究院将打造成为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人工智能(AI)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产业链供应链初具规模,重大基础理论攻关蓄势待发。去年6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沪揭牌。据悉,落户张江的该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计算+”的基础理论、模型算力、学科交叉下场景应用功能布局,致力于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当天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首批重大科研项目入驻以及与合作企业签约仪式。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同日成立,并发布人工智能微专业。人工智能微专业设置30多门精品课程,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微专业将首先面向上述6校开放,首批将招收200名学生,课程成熟后将向社会开放。未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将形成100个课题组长、约500名研究人员的规模,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当天,与会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AI”学科交叉下的技术创新、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共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生态的美好蓝图,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记者 杨珍莹)【来源:浦东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无法无天

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校地联手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上海高地”

即将启用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总部大楼。进入密集数据计算阶段的人类社会,对于计算的需求可谓前所未有。如同19世纪的电力,计算正在成为21世纪的使能技术。在张江国创中心一期的一幢小楼里,浙江大学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在以“计算+”为核心使命,致力打造集“计算+AI”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创新引擎,以及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圈于一体的重大科创平台,校地联手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为“计算+AI”落地开花探路如果将数据想象成燃料,计算模型就如同引擎,而算力则是催化剂——与各种不同场景结合之后,计算就会如发电机一般,源源不断地输出巨大能量。而人工智能(AI)则是人类计算能力的最高体现,它正使得计算在社会各行业引发链式突破,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交叉,将会是人工智能下一步的突破点所在,从而形成创新之源、创新之力,最终赋能社会。”浙大上海高研院院长周如鸿说,这正是浙江大学与上海合作设立研究院的初衷。在他看来,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功能最齐全的地区,国际化程度高、人才资源丰富、产业集聚,有着人工智能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更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国家使命。高研院将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力争成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自去年6月在沪揭牌到去年底落户张江,短短几个月,浙大上海高研院已将研发触角延伸到生物、金融、工程等多个领域。今年3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成立,首批启动项目涉及肿瘤免疫、脑机结合、知识图谱、人造鱼肉等四个领域。“每个项目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介入,同时又包含了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与产业紧密相连。”周如鸿认为,交叉学科的发展范式就是要“顶天立地”,将探索基础前沿、攻关技术创新与满足产业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的创新生态。目前,浙大上海高研院已与上海多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浙大上海高研院副院长罗坤透露,还有更多企业正在与研究院对接。“比如,围绕碳中和,浙大与上海的许多能源企业正在展开合作,通过发展智慧能源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最终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近零排放。”从“异地合作”到“同城共振”5月底,浙大上海高研院在张江的全新总部大楼即将启用。周如鸿说:“既然来到上海,就要做出上海高度,追求世界水准。”他认为,在合适的环境中,使能技术会对各类创新要素形成“磁吸力”,而浙大上海高研院则要探索创新途径,将一股股巨大能量“导出”到不同行业中,使之成为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强大推力。在高研院成立前期,有15位浙江大学的教授带着与上海高校或企业共同申请的国家项目,入驻到这个崭新的上海研发基地。“从‘异地合作’到‘同城共振’,大家感觉这样的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高效。”浙大上海高研院常务副院长吴飞说,上海与浙江的科研合作一直十分密切,如今的“天作之合”给科研创新带来更多助推力。周如鸿领衔的“计算+精准药物设计”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专项,也是浙江大学上海高研院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旨在推动“计算+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应用。“基于混合器件的神经形态计算架构及芯片研究”是浙江大学赵毅教授与张江高科技企业上海闪易半导体合作申请的“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当赵毅得知浙大上海高研院成立后,毫不犹豫就将项目迁来上海。如今,双方正着手在上海建立一个专门团队,开展神经形态芯片的应用示范。吴飞手头正在推进一个与海康威视上海分公司联合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从来到上海,原本“分居”的团队“比邻而居”,项目推进仿佛注入了加速度,“人在一起了,做事也就更顺了”。用活机制“揭榜挂帅”全球揽才最近,浙大上海高研院“向全球招聘顶尖科学家、青年优秀人才”的“招贤令”已送达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科学》等杂志编辑部。全球揽才,打造“计算+AI”顶尖人才蓄水池,是浙大上海高研院的又一重要设想。“目前,已有一位诺奖得主、一位图灵奖得主加入高研院的战略咨询委员会。”罗坤透露,因在自然语言和强化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而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的李纪为,也已加盟浙大上海高研院的“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上海的人才汇聚力非常强,资本也会主动找上门,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罗坤表示,高研院将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化优势,以及浙大国际学术网络资源,紧密联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世界顶尖名校深化在“计算+AI”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浙大上海高研院在设立之初追求的就是一个“活”字,让人才流动、经费使用、项目运行更加遵循科研和市场规律。吴飞表示,高研院将进一步探索“揭榜挂帅”等新型研发机制,为营建中国人工智能的健康生态培育更多本土创新人才。来源:东方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丹心谱

合肥市与安师大共建高等研究院!

4月2日上午,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师范大学共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合作签约活动在市政务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副省长王翠凤见证签约。市委副书记罗云峰,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校长张庆亮等出席签约活动。副市长路军主持签约。图为合作签约活动现场。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合肥市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合肥高等教育“明星矩阵”再添新干将,将为促进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好平台。即将投建的合肥高等研究院,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教育政策咨询、教育培训、硕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研究平台集群,拟设置安徽省智慧教育研究院、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安徽研究院、合肥教师发展中心等研究院所和培训机构。(来源:合肥日报)【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积渐

合肥市与安师大共建高等研究院

合肥市与安师大共建高等研究院虞爱华王翠凤见证签约4月2日上午,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师范大学共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合作签约活动在市政务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副省长王翠凤见证签约。市委副书记罗云峰,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校长张庆亮等出席签约活动。副市长路军主持签约活动。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合肥市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合肥高等教育“明星矩阵”再添新力量,将助力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悉,安徽师范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教育政策咨询、教育培训、硕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研究平台集群,拟设置安徽省智慧教育研究院、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安徽研究院、合肥教师发展中心等研究院所和培训机构。(代敏 韩洁) 【来源:合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负面

高等研究院+1,中国社科大落子黄埔!

近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签署框架协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大黄埔高研院”)。根据框架协议中国社科大黄埔高研院将打造成为集科学研究、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国际性、开放性平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黄埔知识版图再扩张继引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之后黄埔再添高等院校研究院培育高学历人才中国社科大黄埔高研院以“项目带学生”的模式开展国际和港澳台博士留学生培养在校研究生规模不低于200人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们将能受到中国社科大优势专业的高等教育聚焦优势学科专业该研究院将聚焦中国社科大优势学科专业,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以及领军人才,以组建一支高端人才队伍为目标,将中国社科大黄埔高研院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将中国社科大黄埔高研院设立为中国社科大实习实践和国情调研基地。△中新广州知识城背靠国内名校研究院落地后中新广州知识城将依托中国社科大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引进多场国际国内重大领域的高端性学术会议和论坛将中国社科大黄埔高研院打造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是经党中央批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基础上,于2017年5月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部分教育资源成立的高水平研究型一流文科大学。目前,中国社科大共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设有8个学院,开办7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崛起教育高地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致力于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知识力”如今正在崛起未来学校将超45所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了科教创新区、中试和应用推广区和大科学装置区,其中,科教创新区计划引进14所高等院校,依托张景中、杜彦良、郑志明等八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经济、5G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等领域,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科教创新区空间效果示意图根据规划,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教育布局将呈现出多元发展,普惠教育供给与高端教育服务和谐共生。到2020年,将再规划建设34所中小学校,整个新城区公办中小学、院校将超过45所。人才聚产业兴“知识力”爆棚的大黄埔在打造教育高地的征途上迈出坚实步伐植信研究院【来源:广州黄埔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请致天下

这所老牌985大学牵手上海,成立高等研究院

在6月3日,上海牵手浙江大学举行战略合作,揭牌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重点开展“计算+”领域的前沿科技研究。将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01简介浙江大学的名气很大,“985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A类高校、C9名校等,学校平台足够优越,可以满足许多学生的名校情结。浙江大学是出了名的校风好,求是的浙大学生,敢于直面问题,这是在其他学校很少看到。比如校长信箱、院长信箱的设立,当自己有对学院或者学校要提一些建议时,通过信箱,立刻会有相关人员主动来联系并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是地理位置的优越,人文气息浓厚,浙大校史是充满光辉的一本书,浙大学子也时时记住竺可桢老校长发人深省的两问。02学科实力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的主要研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那么浙江大学与上海的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相比有什么学科优势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同济大学:A-;复旦大学:B+。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同济大学:B+;复旦大学:没有上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复旦大学:A-;同济大学:没有上榜。电气工程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B+;同济大学:C+;复旦大学:没有上榜。软件工程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复旦大学:B+;同济大学:没有上榜。03总结浙江大学在计算机领域,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学科评估全为A类学科。计算机类学科实力令人惊叹。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既有浙江大学强悍的学科优势,又有上海这座发达的经济优势,期待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新的重大突破。你如果今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类学科,应该有机会来到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

时则不至

探测引力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落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姜旭晨4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中“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系统全链路动态数值仿真”和“超高精度惯性传感器测试与评估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会暨项目启动会。科技部及中科院主管部门领导、指南编制专家、领域技术专家、项目承研单位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由业内13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评议后一致同意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推进项目研究工作,标志着项目已经完成立项阶段的全部过程,正式启动实施。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杭州)暨浙江省引力波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培育)牵头承担了两个项目中“空间引力波探测信号全链路建模研究”课题和“各单项噪声测试及验证”课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院士和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杭州)主任吴岳良院士分别作为两个项目专家组组长主持了评审会议。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杭州)是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的核心支撑平台,是杭高院“一三五”规划建设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方向,是引领重要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新引擎。实验室将依托中科院,充分利用好杭高院的体制优势,把浙江省、杭州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上攻坚克难,在世界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领跑或并行。2020年经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进入“浙江省引力波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培育)”序列。实验室总体目标是凝聚一支引力波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经过五至十年的运行,在相关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引领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建成国际一流的引力波实验平台。2020年成立初始,实验室即承担了大量空间引力探测关键技术攻关任务。2020年11月,配合项目总体单位参与申请获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中两个课题级及三个任务级项目研制任务。 后续太极实验室将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大力扶持下,杭高院的鼎力支持下,面向世界前沿科技,继续全力开展引力波探测所需关键技术的攻坚克难。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村桥

融入合肥!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揭牌!

文章来源:香蕉原创文章编辑:香蕉编辑 香蕉排版信息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官网信息安徽理工大学一直以来都想融入合肥,参与合肥综合性科研中心城市建设离不开安徽理工大学的支持,近些年来,该校一直努力融入合肥,近期,好消息又传来!签约仪式现场10月22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正式在合肥市庐阳区揭牌签约成立,安徽理工大学进军合肥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实,有很多学校在开设新校区之前都是从开设研究院开始的,研究实力的提升,研究机构的扩大,可以为之后研究生院的迁移或者部分迁移提供前提条件,安徽理工大学也许就是想走这条路吧。活动当日,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致辞,他首先感谢各界政府对安徽理工大学建设发展的关心,合肥高等研究院的揭牌成立,标志着安徽理工大学在时隔49年之后再次驻足合肥,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也为安徽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创建做了巨大的支持。当天,安徽省、合肥市多位领导出席!凌云致辞李建刚致辞合肥市领导发表讲话,讲话内容无不称赞安徽理工大学在近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凌云代表合肥市欢迎安徽理工大学两大研究院驻足合肥市,希望能够为合肥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五,贡献“安理”的力量!

不践其土

恭喜!五方共建!这所双一流高校成立高等研究院,网友:高攀不起

前言7月2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签署协议,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 校长郝芳,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郭明克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〇四所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五方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五方共建高等研究院,助力国家海洋事业,提升学校海洋学科发展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牵头机构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是2019年6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正司局级派出机构。驻地青岛,所辖区域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沿海毗邻的我国管辖海域。北海局前身是1965年成立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此次五方共建高等研究院,挂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研究院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以海洋信息技术、工程与装备为重点研究方向,发挥共建单位各方优势,助力国家海洋事业技术创新。为什么选择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多个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科研平台先进,科研实力雄厚。研究院的挂靠单位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是刚刚成立不久的新建学院,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学院。学院面向海洋战略和信息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积极融入海洋领域、信息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以及两个学科的有机融合,打造面向海洋领域的空间信息网与海洋安全等特色学科方向。在此背景之下,双方合作共建研究院可谓是水到渠成,天作之合。这所双一流高校,学科实力不简单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此次签约的华东校区位于山东东营市,是原胜利油田所在地。学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共建的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此外,学校科研平台先进,拥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研究机构。学校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领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办学实力。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学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评A+,位列全国第一;此外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学科实力非常突出。尤其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学科优势,更是引领全国。结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此次五方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是自身实力使然,也是学校海洋学科发展的一大机遇。学校应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 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祝愿中国石油大学越办越好,石大加油!不拘一隅,唯才是举。专注中国高校教育。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往期作品高校观察:江苏省内最“低调”的一所院校,学科实力不输部分985高校观察:深扒中国高校改名套路,教你识别“野鸡”和“凤凰”高校更名轶事:这所高校逆流而上重启“行业校名”,被央视表扬高校更名趣事:这所高校更改校名之后后悔,又重走“回头路”高校观察:兰州大学和“人才挖掘机”苏州大学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