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别敦荣|如何培养高水平博士?——兼谈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刘立武

别敦荣|如何培养高水平博士?——兼谈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8.06摘要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博士教育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工具性渐强、学术性式微使得博士培养质量有降低之虞。博士教育必须要打牢学术基础,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厚植理论功底,锤炼逻辑思维,增强写作能力,为终身的学术发展作好充分准备。博士教育应当培养博士生的学科信念、学术精神、学术品格,同时要注重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能力。“捆绑式”和“挖井式”的博士教育难以培养学术适应性强的学者。导师不仅要重视对博士生的个性化指导,还要注重学术共同体的营造。以导师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对博士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为学为人态度、职业道路选择等都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建设优良的导师团队风气是博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关键词博士教育;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学术共同体;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规模较小,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而且从根本上讲,不进行个性化教育不可能培养高水平博士,难以实现博士培养目标。与本科生、硕士生和导师的关系相比较,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最紧密,这不仅表现在他们与导师之间的交往和交往方式上,更表现在他们的学业上。就博士生的学业基础和教育目的来讲,他们与导师在学术上的距离最近,他们甚至可能是导师学术上的伙伴,最有可能继承导师的学术事业,即便发展了与导师不同的学术方向,导师给予他们的学术训练和熏陶对他们终身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也具有重要影响。博士教育本来是很单纯的,主要是为了学术事业后继有人而开展的培养青年学者的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发达,社会人才市场对博士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各种科研院所外,很多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业人员的教育经历不断提高,他们也对博士教育提出了要求。所以,博士教育目的的多样化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博士教育成为了很多本科生的理想追求。这样一来,博士教育的属性和价值追求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博士教育的价值冲突也越来越凸显,且直接影响博士教育的发展。其中,学术性与工具性的矛盾尤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受功利目的影响,博士教育的学术性呈弱化之势,博士培养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有降低之虞。实际上,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不论博士生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博士教育都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博士生学术功底的培养,使他们具有高深的学科理论修养和专业精神品格。因此,博士教育应当处理好学术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加强学术性,避免工具性的消极影响,提高博士培养质量。一、打牢博士终身发展的学术基础博士教育不是一般素质的养成教育,也不是现成技术的熟练操作教育,而应当是在相关学科专业方向的创新教育,以使博士生形成对学科的忠诚态度,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具备求实创新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精神,树立终身从事学术事业和专业工作的职业理想。着眼于博士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博士教育必须重视筑牢博士生的学术功底。我国博士教育招生制度弊端很大,主要凭一次笔试就能获得通往博士教育的机会,尽管有材料审核和面试环节,但因为笔试是第一道门槛,过不了几个小时笔试的临场发挥,即便功底和基础再好也只能望洋兴叹。这就决定了博士教育也具有应试的影子。博士生入学后本应该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弥补学术功底不足,潜心专业学习,但学校的一些政策又使得很多博士生甚至一些导师也心浮气躁。很多高校博士生评奖评优标准有一些所谓的硬指标,比如,在最优刊物或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多少等。虽然这样的评价标准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它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一些博士生在学期间一味地追求发表更多论文,这样不仅有利于获奖评优,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甚至很多导师也这么认为,并鼓励博士生如此行事。这种倾向太过功利,是短视的。从博士生的成长与发展角度看,博士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在读期间出研究成果,而是打牢学术基础,为自己终身的学术发展做好扎实的准备。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结构严密的体系,从本专科教育到硕士教育再到博士教育,一步一个台阶,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民教育体系塔尖上的皇冠。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学生经过了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如果做一个简单推理,有了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作基础,到了博士生阶段,就是该出成果的时候了。这样说来,以发表论文为标准的评奖评优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殊不知,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固然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但三者之间的使命各不相同。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发达,三个层次的教育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整个高等教育还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本科毕业生是社会相关行业的精英从业人员,即便在高教界这个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历来最高的部门,教师的学历水平主要还是本科毕业。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不断扩大,尽管研究生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博士教育仍然保持着极小的规模,且博士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社会少数几个行业部门,所以,本科学历的人群还是最主要的,本科教育仍然是大多数人的终结性教育。到了大众化后期和普及化阶段,新增就业劳动人口多数都拥有了高等教育学历,社会各行各业就业人口的学历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层次化,除本科层次外,对硕士和博士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样一来,对很多从业人员来讲,本科教育的终结性真的终结了,它作为人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属性越来越强。本科毕业后,人们还需要不断地“回炉”,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层次的教育。尽管本科教育的专业性仍然鲜明,但同时其基础性日益显著,专业性使本科教育能够即时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基础性则使本科教育成为更多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前置性教育。对于博士教育来讲,它的基础包括了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高等教育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它是从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的,高校并没有开设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因此,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生源的本科教育背景是各不相同的,有来自人文学科的,有来自社会科学的,有来自理科的,还有来自工科的,等等。这样看来,本科教育对高等教育学博士的意义并不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很多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入学时在高等教育学科方面基本上是零基础,也就是说,他们的硕士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学,而是其他学科领域的。这是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生源的最大特点,这与其他学科博士教育有很大差别。其实,对博士教育而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在所有学科都有体现,只是在高等教育学科更加突出罢了。对高等教育学博士而言,本科教育主要为他们打下了核心素养基础,包括一般的知识基础、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态度与方法、思维的敏感性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视野的开阔与否,等等。如果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所研究的方向与本科专业教育有关,如本科毕业于工科的研究工程教育、本科毕业于农科的研究农科教育,等等,那么,本科教育的专业素养对他们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如果他们的研究方向与本科专业教育没有直接关联,那么,本科专业教育对博士培养的直接作用可能是比较微弱的。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往往要从打基础开始。这个基础是高等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只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发达的美国也只有60多年的历史,在其他国家历史都很短。尽管如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并不缺乏,就我国而言,每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学论文数以万计,出版的相关专著数以千计。广泛涉猎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深入学习和掌握各种理论流派和基础知识,厚积薄发,未来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有的博士生却为功利所累,为了多发文章,追逐一些热点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研究就急着写文章,以为热点文章比较容易发表。事实上,有时候也确实如此,这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认知,这无疑是急功近利的,看上去涉猎较广,容易出成果,实际上都是浅尝辄止,缺少深厚的学术底蕴。念博士不只是为了求学问,更是为了做学问。到了博士阶段如果还没有一点学术自觉,缺乏学术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博士除了能得到一些职业或名利上的回报,不可能体会到学问的甘甜,不可能有做学问的幸福感。因此,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应潜心学问,以学术为志业,建立起坚定的学科信仰,终身从事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为繁荣高等教育学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我对博士生的要求是:不争一时一事,着眼长远发展,打好学术基础,为一生的学术发展作好充分的储备。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术基础?怎样才算打好了基础?这两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不同导师的看法可能有差别,不同学生的看法也会各不相同。我对博士生的要求在大的方面是相同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要求又各不相同。一般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术理论基础。博士生必须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包括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历史学,主要是社会和文化史、教育史;哲学,主要是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另外,还会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中选取一门,尽可能完整地修完一门课,或阅读若干本有代表性的专著。第二,逻辑基础。博士生必须会思考,善于抽象思维,会给概念下定义并进行解释,会推理会演绎,等等。我要求所有博士生都要买一本《形式逻辑》,作为案头书,不时参阅。第三,写作基础。博士生必须会写能写,在我看来,写不好文章的人是不能念博士的,也不可能念好,即便侥幸毕业了,也很难在学术上有好的发展。博士生若能从这三个方面努力,其学术功底就比较有保障,就能为自己终身的学术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学术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是否可以打好这些功底呢?我的观察结论是:有的可以做点准备,加强一些,但大多都需要在博士阶段从头开始,包括写作。很多博士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念博士之前,对写文章不犯憷,有的人还写过多篇文章,但念博士以后,反倒不敢写文章了。一是怕文章达不到博士生的水准,拿不出手;二是还真不知道如何写好文章了。其实,念博士以后,他们自己对文章的要求更高了。这个高要求就是更严谨的学术文章写作规范,在以往的写作中,往往没有那么重视学术规范。念博士以后,就会用更严谨更规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包括对概念的运用、对问题的解释、写作逻辑的设计和遣词造句等,都要体现出严谨的学术修养。为让博士生打好写作基础,我要求他们从入学开始多练笔,勤动笔,不断地写,不一定追求发表多少篇文章,以训练专业思维能力、学术表达能力、布局谋篇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为目的。有时候,我会根据博士生的特点与他们合作写文章,在他们动笔写作的时候,我也会开始构思和写作。即便最终成稿的文章每一个文字都是我写的,我也会要求他们对自己写作的文稿不厌其烦地修改,让他们将自己写的与我所写的进行对照,体会如何写学术论文,包括主题该怎么提炼、问题该怎么描述、思想该怎么表达、逻辑该怎么展开以及语言该怎么组织,等等。我相信这样的训练他们会牢记终身,也会受益终身。二、帮助博士撑起一片自己的学术天地与其他层次的教育一样,博士生在读期间会有导师和其他教师为他们提供教育和支持。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但此导师非彼导师,差别很大。即便是硕士生导师,但很多人眼里,与博士生导师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毋庸讳言,在博士教育中,导师发挥的作用是主要的,博士生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研究、谋求发展。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既是导师教育能力的反映,又是其教育境界的彰显。导师的指导是基于其自身学术任务完成的需要还是博士生的学术发展需要,是基于博士生短期发展需要还是基于其长期发展需要,是基于导师个人学科方向的发展需要还是基于博士生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术方向的需要,会在博士生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导师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不仅把博士生作为自己研究团队成员,还把他们看作是自己所承担项目的研究人员,通俗地讲,就是劳动力,培养工作围绕自己所承担的项目进行。博士生根据导师分配的项目研究任务,把自己分担的研究工作完成,在此基础上写出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即可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以这种方式培养博士生的导师常常被博士生们称作“老板”,很多导师也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一称谓。我把这种培养方式称作“捆绑式”培养模式,即把博士生捆绑到研究项目上进行培养。它的好处是导师和博士生各得其所,导师的项目有人做了,博士生的培养项目化,在完成导师项目研究的同时自己的学业也完成了。还有的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博士生入学后即为其划定一个方向,要求他们在这个方向进行学习和研究,全部学习活动都在这个方向,心无旁骛,不论是发表学术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集中在这个方向。我把这种方式称为“挖井式”培养模式,即认定一个方向,就在这个方向深钻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博士生的学习主攻方向明确,可以集中精力在一个方向钻研下去,学得比较深透。从实际效果看,导师为博士生确定的研究方向大都是他们自己的学科方向,至于这个方向是否适合博士生,博士生是否感兴趣,博士生未来是否会在这个方向开拓,导师往往是不考虑的,他们也很难考虑到。我个人不认同以上这两种培养方式,尽管他们都能帮助博士生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只是博士教育成果的表现形式,它的内涵在于博士生所获得的教育和训练在其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博士教育的第一任务是培养学术人才。这不仅是博士教育最初的使命,也是博士教育发展到今天的首要目的。今天的博士教育规模大了,不仅分科而且分类,几乎所有学科都培养博士,在一些特定的专业领域,还培养专业博士。即便如此,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比例最高。这也表明对博士教育来讲,培养学术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博士与学术有着不解之缘。有些人对念博士的学术意义无感,只是看到它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便努力去追求。还有一些人出于找一个好工作的目的,通过念博士来增强就业竞争力。我对博士生的要求是,不论出于什么动机念博士,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端正宗旨,培养自己的学科信念,树立学术理想,建立起对念博士的学术意义的认知。这里有三重内涵。一是学科信念。博士生要有对自己所在学科的执着,对学科价值的高度认同。二是学术精神。博士生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自己敏锐的判断力,以真善美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三是学术品格。博士生要有学者气质,秉持学者的良知立德立言。在我看来,念博士不应仅仅是为了职业生计,更应该是选择了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博士与学术的距离最近,念了博士就意味着要从事学术工作。当然,现实中很多人念了博士也义无返顾地在其他行业就业,并不从事学术职业。即便如此,加强学术性对他们的职业迁移并非毫无助益。博士生毕业前后两重天。在学期间,有导师的指导和庇护,博士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研究和写作,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单纯,需要考虑的事有限,接触的人也很有限,主要是老师和同学。毕业后,他们马上就会走上工作岗位,就要独立地处理各种事,独立地与各种人打交道,包括自己的同事、学生等。尤其是个人学术发展不再有人无条件地帮助做计划,不再有人时时善意地提醒和提出要求,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思考和作出决定。作为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双重身份,院系安排的任教科目可能与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并不一致,研究工作因为没有了导师的耳提面命而可能一筹莫展,自己没有实验室,组织不起研究团队,加入其他教授的研究团队不仅有人际关系问题,可能还有研究方向是否吻合的问题。这就需要博士具有很强的多方面的学术适应能力。学术基础扎实,学术适应性强,博士的个人学术发展就会比较顺利,否则,他们可能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调整和适应期。与其他学科不同,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生存方式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其他学科都是以学院或学系的组织建制出现,自下而上有本科、硕士或博士一条龙完整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学很少以学院或学系为组织载体,往往以研究院(所)的组织形式出现,且只开展硕士和博士教育。就学科力量而言,全国开展高等教育学博士教育的单位,专任教师达20人以上的屈指可数,大多在10~20人之间。从各单位学者的工作方式看,主要还是单兵作战,团队协作式非常少,团队主要是由导师及其博士、硕士等所组成的教育团队。从学校的要求看,高等教育学科学位点除了要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硕士外,还要研究本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等,服务本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学博士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学术专长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显然,“捆绑式”和“挖井式”的博士教育难以培养学术适应性很强的学者,更不适合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这两种方式比较适合于为博士导师自己培养梯队人才,博士生毕业后更适合留在导师身边,继续与导师合作从事学术工作,做导师学术思想的传人。在博士教育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的学术力量一般都比较强,很多高校还做出了不直接选留本校毕业博士从教的规定。所以,博士培养单位的教育主要是为其他高校培养学术人才,博士教育应当培养博士生更宽广的学科基础和更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开展新的学术工作,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学者的身份过渡。博士教育是一时的,博士的发展是一生的。博士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博士教育不能囿于导师自己的学科方向,更不能局限于导师个人的研究课题,要处理好导师的研究与博士生个人学术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在理论、方法、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开拓自己的学术天地打好基础。为此,导师和博士都要有正确的认识。从导师来讲,不仅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前瞻性的视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博士生现实和长远发展为主轴,与他们一道设计其培养方案,使博士生既能受到科学、规范、严谨的学术教育与训练,又能培养比较宽广的学科基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优良的适应能力。这样,他们毕业后既可以在导师的研究生方向上继续开拓发展,又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开展新的学术工作,开辟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也就是说,导师要允许他们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学术天空。从博士来讲,首先,要立大志,要有献身学术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之路进行畅想和理性设计;其次,要分析自身的学术基础,明确自己的学术志趣,同时关注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工作,在个人学术志趣与导师研究方向之间找到自己的学术方向;再次,要积极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主动接受导师的学术指导,与此同时,在自己的学术志趣方向打好基础,为毕业后独立开展自己的学术工作做好准备。此外,院系所和学校也应从博士的长远学术发展出发,制定和完善博士教育教学制度,有效协调导师的指导与博士生学术发展的关系,为博士发展自己的学术方向营造宽松的环境。三、建立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术共同体毫无疑问,现在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博士教育也不乏竞争,有时还出现一些不良的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博士生之间、甚至导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博士教育课程少,加之规模总体偏小,博士生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所以,师徒相授是博士教育的基本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导师负责制。博士生学制一般3~6年,导师如果每年招收1~2位博士,历年积累下来,年均在学总人数一般都在5~10人,甚至更多,再加上硕士、博士后、访学生、访问学者等,导师的学生团队往往相当可观。这个团队的风气取决于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导师是团队的灵魂,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对团队风气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既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又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作为社会科学,它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开展研究工作的;作为人文学科,它需要有对人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导师与博士之间因学术而相互关联,但师生关系却远远不止是学术上的交流与切磋,还有不可缺少的人性塑造和人格的培养。后者既需要师生一对一的互动与鞭策,也需要团队的浸润和陶冶。团队风气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教育环境。团队风气不只在团队集体活动中发挥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团队成员个人的行为。除了与导师交流外,博士生交流较多的主要是导师团队成员。团队风气对博士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影响博士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导师团队的风气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形成的,博士生进入导师团队,就会与导师、与其他成员建立多种多样的交往方式,而这些交往方式往往要符合团队交往的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则。如果有博士生不按规则行事,特立独行,很可能被游离于团队之边缘甚至之外。第二,影响博士生的为学为人态度。在团队活动中,成员可能被同化或抱从众心理,接受往届学兄学姐传承下来的为学为人态度,采取一致的方式看人看事、接人待物。第三,影响博士生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学期间博士生在团队耳濡目染,常常会受到各种暗示或指导,成员之间交流,包括相互提供的就业或职业信息都会有倾向性,所以,导师团队成员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建设优良的导师团队风气是博士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博士生与导师之间是一种直线式的紧密关系,如果说本科生是学校招收的,硕士生可能是院系所招收的,而博士生则是导师招收的,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最直接。导师对博士生的学业和发展负有直接责任,博士生在学期间最大的依靠是导师,所以,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师徒关系更复杂更深刻,是一种更内化于师生心里的关系。有的导师以为自己与博士生的关系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尤其是一些新任博士导师,主要从学业角度理解与博士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博士生与导师的交往是最频密的,如果一位博士生与导师的交往无几,而与其他教授的交往更多,他们的师生关系可能出了问题。导师除了要对博士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外,还是他人生的引路人。很多博士生的职业选择、就业去向和工作生活都与导师密不可分,得到了导师精心的关心和指导。风气好的团队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博士教育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从个体角度讲,每一个博士生都是个案,我把与每一个博士生的关系都看作是人生一段特殊的缘分,我往往从个体的适切性来规划他们的发展。导师只有因材施教,根据博士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切的培养,才能帮助他完成学业,走好他们的人生发展之路;从群体角度讲,每一个博士生都生活在团队中,是导师团队的一个成员,在团队关系中他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受到团队风气的影响。所以,导师应当重视团队建设,尊重学生,细心呵护、关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密无间、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师生同气相求,求真与求善兼行,形成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术共同体。作者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福建厦门361005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第30-35页http://editor.cahe.e.cn/网址:http://www.hie.e.cn/【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毛嗑儿

教育学博士哪家强?

最近咨询教育学博士的同学很多,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出马来西亚教育学博士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01博特拉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是马来西亚顶尖的大学之一,也是全马来西亚五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2020 年全球综合排名第 159 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第106位;教育专业文凭被美国所承认,在 UPM 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在美国任何一所学校任教。作为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府,博特拉大学提供了很广泛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专业推荐:教育研究学院专业众多,包括:课程与指导/指导与咨询/体育科学/健康教育与传媒/语言/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马来语第一语言教育/英语第二外语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科技社会学教育/拓展教育/体育教育/马来文学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3.语言要求:雅思6.0,如无语言成绩可申请就读学校语言课程4.毕业难度:博士较难(可选择参加学校辅导项目,降低毕业难度)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常驻马来西亚时间不少于9个月注意:【博士】a.申请人应拥有硕士学位,相关专业最低成绩为B-;b.具有优秀的学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也可申请),最低CGPA3.75(需原毕业院校提供GPA的证明和阐明GPA的计算方法);c.语言要求雅思6.0分(也可入校修读语言课程)02 世纪大学1.学校介绍:世纪大学成立于1977年,拥有40年的教学经验,是由SEGi International Bhd拥有及管理。全马共有5所院校,在校生超过2万8千名学生,其中有5千多名留学生。课程多元化(包括证书、专科文凭、本科、硕士、博士课程等), 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和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的认可,2013年马来西亚高教部的特别评估(SETARA)被评为五级(优秀);在MyQUEST(2014-2015)被评为6星级大学;是中国教育部首批海外认证院校(资质可查询教育部官网www.jsj.e.cn)。拥有来自各国的合作伙伴大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来自世界超过8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此求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哲学博士(专业简介:教育学哲学博士是专为想要在专业发展领域或学术界担任领袖的教师量身打造的课程,以科研为主。该专业的课程安排为第一学年主要是高级定量研究方法、高级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计划与研讨会、研究与论文,第二、第三学年主要为研究与论文。)3.语言要求:雅思6.0,全程协助班可提供语言协助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9.8万人民币(全程协助班/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3吉隆坡建设大学1.学校介绍:吉隆坡建设大学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Kuala Lumpur) 是一所全方位综合性大学。秉持着高素质的教学与研究理念,于2013年被马来西亚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评定为马来西亚五星级大学,这项荣誉不仅肯定了建大的课程品质,也高度认可了建大多年来的积极发展成果。此外,该校也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马来西亚高校之一。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1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4马来亚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54.毕业难度:困难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注意:马大教育学院的专业,都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申请人如无相关的专业背景,则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工作经验或受马大认可的教师资格证。05泰莱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创立于1969年,隶属于泰莱教育集团,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综合大学,享有崇高的信誉。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511位,在QS星级排名五个类别中被评为5星级大学,位同中国双一流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技术发展及学习设计、教育评估、师资发展、语言教学和读写能力、教育与社会。)3.语言要求:雅思5.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0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6 泰国皇家师范大学1.学校介绍:泰国皇家师范大学(Rajabhat Rajanagarindra University)是一所泰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重点大学,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同时是获得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的泰国高校。学校是泰国最早实现国际合作的高等教育单位之一,国际化程度较高,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学科合作,共同进行学科研究,教师及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学校性质:公立大学学校特色:学校不同的学院采用不同种类语言进行教学,有泰文课程,英文课程和中文课程。其中学生可选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 、教育管理博士 3.语言要求:无语言要求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8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就读马来西亚高校教育学专业优势1.就业前景好:既获得出国留学的体验又拿到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含金量较高文凭。马来西亚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工作。2.含金量高:知识能力的提高:另一个选择马来西亚就读的原因就是,一些院校被认为是亚洲的较优秀的教育院系之一,有超过1300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超过50名的专业授课教师,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建树。在拥有人才济济的导师的校园里,学生们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专业的知识,得到知识点的升华与提高。3.开拓眼界:结交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通向各个其他第三方国家的便利跳板。

带灯

简单图示:终于明白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区别了

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选了几个比较经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讨。一、学生版二、圈圈版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这是一组非常生动的图画,最后那张图更是“意外结局”的典范。它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对于走在硕博道路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三、兔子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四、红烧肉版本科论文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硕士论文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博士论文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五、专业分析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1.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2.硕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学习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研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无论是研究具体的事务性问题还是研究学术性问题,都需要广义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由于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前者是事务性的,后者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甘心情愿地执行领导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硕士的学习主要是学研究技能,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培养成清华人的“能干、出活”精神。我以为能达做到这一点,硕士教育就达到了目标。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然而,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涨知识: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就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啦!自考君每天为你分享更多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章。

春秋后伦

一般的博士生能进哪些大学当老师?回答太现实了!

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里,很多人都秉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都想着通过高考和知识去改变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十几年,想要去追求自己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觉得在大学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么对于学历比较高的博士生,毕业之后能去哪些大学当老师呢?我们的网友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网友一:对于一般的博士生毕业之后,到底去哪些大学呢?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是要涉及到很多的地区乃至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在北京读二本,他们学校的老师现在大部分都是985的博士毕业,但是如果是在三四线的城市的话,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劣势,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虽然学历是相同的,但是能力却是高低不平的,所以一些能力比较高的话,在大学的选择上是占据着很高的优势的,所以这些问题并不是笼统的,是要看自己的一些选择。网友二:如果说博士这样的学历放在以前的话,进入很多名校的机会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人的竞争是越来越大的,现在博士毕业想要进入本科院校的话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特别是一些比较好的本科院校,更加是雪上加霜,因为大家都觉得大学老师的待遇是很不错的,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到大学任教。之前我读本科的时候上过院长的课,他就说引进了一个重点院校的博士生,薪资待遇是校内公寓永久居住权,还加上30万的安家费,6万的科研基金,而且这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我是一线城市,可以说是更加不错的,这样的薪资待遇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博士生,所以竞争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是需要看自身的能力。网友四:对于现在目前的状况,很多普通院校的博士生想要去本科大学任教的话,是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二本一本的院校,都是对这些学历有着很高的要求的,毕竟现在的博士生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的话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当然这也跟自身的学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就,可以说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到高校任教的,但是现在很多的学校是通过关系介绍进去的,所以的话,想要自身去找工作的话是很难的,但是这样的福利待遇是值得去拼一下的,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的话,最后还是要去更好的学校读博士,这样的话会有更大的机会。网友五:我女儿就是一个211博士,还联合培养区澳洲读博,所以我们家里会经常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以这样的学历来说,进一个普通的本科去当老师是可以的,比如二本三本,但是一本的话就要看能力了,所以这样的情况在以后可以说是越来越难,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历都是比较高的,那么招聘的条件就更高了,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的人不得不重视教育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个话题,你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而无阿私

哪些院校招教育学在职博士?难不难读?

问:我是一名高校老师,想报读教育学在职博士,想咨询一下目前国内有哪些院校招收在职博士,难不难?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下你想报读的是教育学博士还是教育博士,二者是有差别的。教育学博士顾名思义,是“教育学”这个学科的博士,等同于国外的PhD,是学术和研究取向的,全日制3-4年,奖学金全覆盖。只要你具备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以上,就可以申请或攻读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是“教育”的博士,英文是EdD,是职业和实践取向的,在职4年左右,因为是在职,所以也没有奖学金。教育博士目前只面向那些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学费也相对较贵。从难度上来讲,二者因为面向的人群不同,所以也不好比较。不过,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都有资格申请教育博士和教育学博士,只是教育学博士要全职读,如果你无法脱产,同时又想深造博士学位,那教育博士更适合你。目前,国内招收教育博士的院校北京地区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下面就详细的说一下这三所院校在职教育博士的招生情况,希望能对你有帮助。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有2个专业是在职博士,一个是教育管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和高级教育行政管理方向。历年的招生情况1、2016年招生15人(教育管理综合),2017年招生13人,2018年招生19人 。2、2016年实际录取的考生包括15名统考考生,1名港澳台考生。2017年实际录取15人,其中包括3名专项计划录取学生。3、教育管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5:1左右,招生对象为从事教育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的考生。4、报考北大教育学院博士的考生如果没有能够证明英语能力的材料需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北京大学教育考博专业课参考书1.《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教育哲学》,张楚廷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高等教育理念》,(英)罗纳德. 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教育政策研究基础》,杜学飞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大学运行模式》,[美]伯恩鲍姆,别敦荣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6.《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闵维方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高等教育系统》,[美]伯顿·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考博的参考书以国外的著作居多,教育学院的导师大部分有出国经历,比较注重对国外的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运行模式等学术理论的研究,所提供的参考书都是比较著名的教材及参考书籍。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的教育博士(Ed.D)是每年9月份进行申请制招生,第二年9月份入学。历年招生情况1、2015年招生10人 ,2016年招生11人,2017年招生11人,2018年招生11人。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招考实行“申请——审核”制,考生需先提交相关材料,材料审核通过之后,方可参加笔试、面试。3、笔试:时间为3小时。笔试科目及成绩评定:包括教育管理概论(占总分60%)、专业英语(占总分40%)。4、面试:时间为30分钟,考核组由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包括群体面试与单独面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推荐阅读书目参考书目1.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2.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989年。3.陈桂生著《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近代教育学史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4.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陈列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徐辉著《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论大学与工业的关系》,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9.周奉年等著《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0.蔡克勇主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综合效益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1.陈玉琨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12.郝克明、汪永铨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注:考试时,笔试考教育管理概论,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对前沿问题的了解,科研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年招生及报考情况1、分数线,2017年外语55分,专业课60分,总分190分。2018年外语40分, 专业课60分,总分180分。2、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5:1左右,旨在培养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3、招生专业领域及招生对象1.教育领导与管理下设两个方向:中小学学校领导与管理方向:招生对象为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各类初等或中等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高校领导与管理方向:招生对象为各类高等院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2.学生发展与教育招生对象为高等院校从事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领域的教师或管理人员。4、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具有硕士学位;3.有5年以上相应教育领域全职工作经历;4.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5、考试形式主要为面试,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科研经验及科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术潜力、综合素质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考博专业课部分参考书教育学:黄 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黄 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张斌贤:《外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以来《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卷发展心理学: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雷 雳:《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厚璨:《大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管理学: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考试的范围是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考试不指定参考书,以上参考书是由北师导师及在读博士整理推荐。以上是国内北京地区教育博士的招生情况。一般来说国内的在职博士学制都是比较长的,毕业也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你时间相对充裕的话,可以报读国外教育博士。菲律宾国父大学教育博士(EdD)全日制注册在职报读,学制比较短,回国教育部认证,享受海归留学待遇,无雅思、托福要求,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即可报读。报读在职博士难不难读?这个怎么说呢,由于院校的在职博士招生时间和具体要求不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报考在职博士并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读起在职博士却并不那么轻松,而且会越来越难。一方面,报考人员越来越多,招生院校却越来越少,而且高校对博士生导师可以招生的博士名额进行了多方限制,这就使得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更倾向于招生全日制博士生,在职博士的名额非常少。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方说,打破了博士教育的零淘汰制。南开大学就曾经将28名延期也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博士生淘汰,这样他们在毕业的时候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而这里面很多都是在职博士。所以,如果如果你打算报读在职博士,想要顺利毕业就要严肃认真的对待学业,只有能在学业和科研上付出更多努力和汗水的人,才能收获更多。

沦于不测

985大学的博士有多牛?专家:内地一流,放眼世界二三流!

985大学的博士有多牛?北大名师:内地一流,放眼世界二三流!虽然现在博士已经不像一二十年前那样稀少,不少人的亲友当中就有博士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自己就是博士,但总体而言,我国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总数目前只有七八十万,并没有很多人感觉的那么多。任何一个通过正规途径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需要付出很多,都是值得尊重的。而985博士是博士这个本来就比较优秀的群体中,相对更优秀的群体。能获得一所985大学的博士学位,都是经历了多年的苦读,特别是博士期间为了达到毕业的标准,而需要耗尽心力做出一定成果,写出文章并发表,最后还得写出经得起审查的博士论文并答辩过关。何况,最近十年来,博士毕业越来越难,各个985高校对博士毕业的标准越来越高,延期毕业的情况越来越多,能够毕业获得学位,其中的艰辛,,往往是一个“炼狱”般的过程,这些,注定了985博士学位必然具备、也应当具备较高含金量。当然,985大学本身也是有差异的,这39所大学虽然总体都很好,但也有相对高下之分。这一点,从市场认可度来说,也很容易理解。从就业市场的角度来看,同样是进高校任教,一流985可以进入排名较低的985大学,或者进入比较强势的211任教,比如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的博士毕业生。而普通985往往很难进985任教,除非有较好的成果证明了自身实力,也达到了985高校的招聘要求,比如有几篇影响因子不错的文章。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985博士毕业生无法留校任教的最重要原因,因为达不到留校任教的要求。普通985的博士毕业生,更多的是进入普通211大学或者普通本科任教,要进入比较强势的211往往都有难度或者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排名20名左右的985大学的博士也可以进入西南财经大学这种不错的211大学,但往往只是聘任,要拿到正规编制往往有难度。而这类博士进入稍弱一点的学校则往往比较受欢迎。从博士培养这个角度来看,一流985(通常指学校为内地top10)固然相对较强,但和普通985相比,也基本并没有明显的压倒性优势,大家同属于一个量级的,都是内地大学中能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放眼世界,则又是另外一个场景。很多专家指出,与国外大学做一个比较,我国985大学的博士,完全无法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相抗衡,这一点,即便是北大清华的博士也不例外。本土985博士的含金量较高,是内地能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但放眼世界,实际上最多只属于二流水准,与国际一流水准的博士相比,无论是眼界、思维、创造能力,还是实际成果,往往都相去甚远。这也是我国名校往往对海外回来的国外一流大学的博士非常青睐,把大多数岗位都留给他们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综合而言,在国内,985博士是我国能自行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含金量在内地较高;但如果放眼全球,我们的985博士最多只是二流水准,甚至三流水准,含金量比起世界一流来看,还有很大差距。你对我国博士教育怎么看?你觉得985大学的博士如何?

大蜗牛

从首批博士点高校到C20高校,好学校从不落伍,始终是好学校!

如果说什么样的高校是值得读的高校,那一定是几乎每次出了什么新的政策都能受益的高校了,比如有些大学从首批取得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再到C20高校,这些好学校从不落伍,始终是好学校。说到首批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我国正式开始进行成批量、有规模的自主博士培养是1981年开始的,当年11月国务院批准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全国共有151个,其中高校为114所。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在114所重点高校中,仅有5所为军队院校,其余109所为地方院校。这些学校后来基本上都成了985工程重点大学或者211工程重点大学。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都是内地最好的一批大学,到后面985和211工程的评审中自然是其中的主力军。时至今日部分高校因为2000年前后的合并重组而不存在了,这样消失的高等学校共有30所,上面统计表的第三列是合并的具体情况和被合并而消失的大学名单。另外,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学位授予权限的改革。2018年,批准了首批20所具有学位自主审核权限的高校,也就是C20。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北师大、哈工大、复旦、南开、同济、南大、浙大、武大以及交通大学都进入C20高校名单。很明显,C20都是以前的985工程大学,涵盖了内地大学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批学校。能获得学位自主授予权,是国家层面对于这些大学的高度肯定,表明这些大学的学生培养质量值得信赖,学生学位的含金量得到高度认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妄称文武

教育部:2018年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21%

为全面总结2018年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制完成《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和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紧扣“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等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采用海量数据挖掘、多维案例分析、大规模问卷调查等方法,呈现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本科教育全面振兴。2018年,教育部通过全面布局“四新”建设、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部署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颁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在本科教育关键领域“谋突破、上水平”,打响新一轮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报告》认为,高校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工作有序开展。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高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建立完善立德树人育人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2018年,全国培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25家,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0项、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20个。《报告》表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在教师聘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2018年,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21%,较2017年增长1.5个百分点;行业背景教师占比17.68%,较2017年增长5.8个百分点;辅导员队伍规模从2017年的58750人增加到2018年的65571人。《报告》显示,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2018年,高校打破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壁垒,将社会课堂、虚拟课堂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高校累计开设专业实验课达到144.17万门,累计建设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210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2.6万个,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达30.49万人次。《报告》强调,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得到明显改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呈现新风貌。各级财政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全日制学生)达到3.27万元。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得到强化,教育部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91门,上线慕课数量达到8100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政府完善质量标准,强化外部教育教学评估;高校内修教学督导、专项评估、常态监测,质量文化得到培育和养成,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成为主旋律。《报告》反映,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成长与收获满意。2016—2018年,学生对课程教学和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64.48、66.25、67.62和60.75、61.64、63.83,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7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确立明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极大或较大提高,75.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自己的合作能力有较大或极大提高,74.1%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与收获满意。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部分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未完全落实。部分高校对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落实保障度不够,制度保障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等落实不到位,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仅为77.11%。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部分高校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不足,高校专业课小班化课堂(30人及以下)平均开设率仅为29.11%。三是学习过程管理总体不严格。部分高校课程学习难度、挑战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2016—2018年,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师德师风建设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高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力度不够,个别教师不能认真履职尽责,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师德考核在教师考核评价中被弱化。此外,《报告》还进一步指出,我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健全完善。评估制度设计需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立德树人评估指标尚不够具体,高校分类评估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在职称评聘、职务考核、激励奖励、资源分配等方面依然强调“帽子、课题、成果、经费、奖项”等指标,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标准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报告》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爱无声

蒙纳士大学教育学博士很难申?来看看申请条件!

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是全球教育界领军学院,以开展创新研究项目而闻名,与世界领先的教育专家合作,对不同背景和环境下的儿童、年轻人和成人教育的改革、实践及发展成果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蒙纳士大学入读教育学博士 。最新发布的2019上海交大学术学科排名中,蒙纳士教育学院位居全澳第1!在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蒙纳士教育学院位列世界第12名。蒙纳士大学教育博士项目蒙纳士教育学院的博士研究学位专为世界各地的教学工作、教育行政管理、政府部门、以及社区教育等领域输送专业人才。蒙纳士教育学院博士项目为期3至4年(全日制)。若你申请博士学位,则将有机会接触世界顶尖级的科研项目,在至少两位行业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学术课程及项目发展机遇。其学术研究项目将重在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且对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并展示你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奖学金计划学校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蒙纳士深造,其中包括蒙纳士大学 —— 中国奖学金委员会博士奖学金计划。在2019年,蒙纳士学生与来自香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牛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各种研究项目进行了合作。职业发展前景蒙纳士博士研究项目毕业生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的公共和私营部门获得研究及教育领域内的高级岗位。教育学博士未来可在如下领域发展: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幼儿教育教育心理学和全纳教育数学、科学和技术师范教育、语言、文学和职业研学工作、学习和领导力蒙纳士为学生提供的专属发展资源,保障了毕业生在学校期间为就业做好一切准备。除了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外,学生还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因此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教育行业,还可以在其他各行业中开展职业道路。卓越的科研项目蒙纳士数字教育研究小组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领先的教育技术和教育媒体学术团体,针对教育、技术和媒体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此外,蒙纳士大学在幼儿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方面拥有绝对的研究实力。通过一项名为“概念式游戏世界”的STEM实践模式的研究,完成了长达5年的对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家中和幼儿教学环境中进行思考及学习的探索。蒙纳士儿童早期概念游戏实验室蒙纳士儿童早期概念游戏实验室是为专注于研究幼儿游戏、学习和儿童发展而创立的研究型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关注儿童及其家庭在不同文化、经济和地理背景下的不同经历,关注种族多样性以及儿童接受教育的方式。该实验室得到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奖助金计划的资助。蒙纳士教育学院的博士研究人员将有机会参与此类研究项目,为当今和未来的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博士学位申请条件拥有相关学科领域的四年制本科学位,就读期间完成研究型论文,学位平均成绩至少达到等同于蒙纳士1等或2A等荣誉学位水平;或者拥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学位,就读期间完成研究型论文,且论文所占学分比重至少25%,论文成绩至少达到等同于蒙纳士1等或2A等荣誉学位水平;或者其他同等资历(由蒙纳士研究生委员会裁定);以及达到英语语言要求。

博约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学博士开放申请!21Fall新增方向,无需套磁直接申

留不留学干货、攻略、案例,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关注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士(Doctor of Ecation, EdD)2021学年开始,新增设亚洲及政策研究专业方向!还开设有中文班课程,想读博的小伙伴机会来了!不得不说,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卷,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少硕士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开始了博士申请的准备。而教大教育博士新增的这个亚洲政策研究方向,尤其适合有志于从事高等教育(例如大学讲师)、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等领域的同学。但在了解之前,有同学就问到这个EdD跟我们常说的PhD有什么区别呢?内地学生要怎么申请?需要跟教授套磁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该专业,以及解答这些申请方面的疑问。专业介绍教育博士亚洲与政策研究方向(Doctor ofEcationAsian and Policy Studies)是一个3年全日制博士课程,有提供中文班和英文班两个选择。旨在为学生提供政策研究、特别是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方面的高水平学术训练。同时向学生介绍在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批判性地分析政策问题的方法,同时考虑制度,地方,国家和全球背景下公共和社会政策发展中的当代发展。获得博士学位后,学生将掌握高等教育和公共政策两个领域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能力,对今后从事高等教育、政府部门、公共政策部门等工作都有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经验。课程结构学生须修满72个学分以达课程要求,课程包括教育博士共修的核心基础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政策研究原理、亚洲高等教育:政策方法与管理、组织行为与分析、政策治理和政策倡导中的战略沟通。具体如下:申请相关通常大家在申请PhD的时候,都是需要先跟教授联系,即我们常说的“套磁”,但是教大的教育博士并不要求提前联系教授,准备好相应材料直接网申即可。申请要求:1. 申请人通常应在所选专业领域获得教育学科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并具有4年工作经验(不满4年的酌情考虑)2. 英文要求(适用于英文班学生):雅思总分6.5,并且单项成绩不能低于6分;或托福不低于80分3. 英文要求(适用于中文班学生):申请人应表现出高水准的中文口语和书写能力4. 经初步遴选的申请人还必须参加面试申请材料:1. 硕士学位证书2. 成绩单3. 个人学习计划陈述4. 研究计划书5. 推荐信6. 英语成绩单7. 其他证明文件(工作证明、资格证书、项目证明等)常见问题答疑对研究计划书有哪些要求?撰写符合学术要求的研究计划,长度不超过4页A4纸(约1,200字),内容包括:i. 参考最新的学术文献,简述研究难题;ii. 列出具体的研究问题;iii. 简述和解释研究方法,包括样本的特性和抽样方法;iv. 参考文献。因字数限制,计划书要求内容精炼,突出重点。对于没有研究计划书的同学会酌情考虑,而比较优秀的申请者,还有机会获得教授提供的研究计划书撰写指导。申请中文班可以提供英语成绩吗?可以递交,虽然中文班没有强制要求递交英语成绩,但较好的英语水平绝对是一个加分项,没有雅思托福的,也可以递交六级或者多邻国作为审核参考。申请材料需要翻译成英文吗?如申请中文班,除了推荐信必须为英语外,其他材料也可递交中文。必须拥有4年工作经验吗?根据教育博士其他方向以往的录取情况,不满4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也有机会获得offer,大家可以递交各种工作经验做参考,例如大学实习。本科生是否可以申请?不行,该专业要求申请者有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硕士学位可以申请吗?可以,非全日制硕士和全日制硕士都可以申请。今年还没毕业可以申请吗?可以,可以用在读证明代替毕业证书递交网申,并在系统中标注毕业日期,如果通过审核和面试之后,会先发放有条件录取。学位证与PhD课程的学位证有区别吗?没有区别,EdD学位认受性跟研究型博士(PhD)一样。该教育博士与PhD在学术培养上有区别吗没有区别,学系对两类博士的培养一视同仁。该专业目前已经开放申请,非本地生必须要在2021年3月31日或之前申请,录取过程是先到先审,强烈建议大家尽早申请哦!如果你还有别的疑问,可以具体提出哦!也欢迎加入【21Fall申请交流群】,每天定时推送申请动态,学姐学长在线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