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科大材料系汪宏教授课题组招聘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方向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夺壶记

南科大材料系汪宏教授课题组招聘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方向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系汪宏讲席教授课题组因为科研工作需求,拟招聘以下职位:招聘方向1. 电子陶瓷与器件2. 微波介质材料与器件3. 纳米复合功能材料4. 柔性电子材料及多功能传感器等招聘要求1. 具有凝聚态物理学、材料学、化学、高分子材料或电子学等相关博士学位;2. 为人正直,勤奋踏实,积极上进,具有高度责任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理论功底和动手能力。博士后待遇1. 根据个人的科研资历,年薪不少于25万元,其中深圳市财政生活补贴12万元/年(免税)在完成开题考核和中期考核就可以分别申领。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可达30万元以上。2. 享受五险一金、餐补、过节费、免费体检等福利待遇;3. 出站留深工作满三年,符合深圳市后备级条件的可获160万元的住房补贴。4. 海外博士或具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留深工作可申请深圳市孔雀计划160-200万住房补贴 研究助理教授待遇1. 年薪30万起,海外博士后符合相关人才政策条件可以深圳市申请孔雀计划160-200万住房补贴。2. 享受五险一金、餐补、过节费、免费体检等福利待遇;3. 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可独立申请课题。应聘申请材料1. 详细的个人简历(附2名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经历(时间不间断,附近照)2. 主要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成果证书或奖励)清单、代表性论文原文以及联系方式。3. 其他可以证明个人水平和能力的材料。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wangh6@sustc.e.cn,并抄送至:liuxs@mail.sustc.e.cn 导师简介汪宏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电子材料领域著名学者。现任亚洲电子陶瓷联盟(AECA)主席、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超声铁电与频率控制分会(IEEE UFFC)国际铁电委员会委员、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超声铁电与频率控制分会会刊(IEEE TUFFC)副编辑, 《先进陶瓷》(J. Adv. Ceram.)、《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纳米电介质》(IET Nanodielectrics)和《硅酸盐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长期从事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在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陶瓷-聚合物多功能复合材料、微波介电性能测试技术等方向上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就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招聘人才!有适合你的岗位吗?

找工作的小伙伴们注意啦~上海应用科技大学正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请应聘者将简历发送至相关学院(部)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明“应聘学院(部)+岗位+姓名+毕业院校”,同时抄送学校人事处renshi@sit.e.cn邮箱。详↓一、招聘岗位及职数学院岗位类别需求专业人数联系邮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复合材料5 xujiayue@sit.e.cn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6 zhouling@sit.e.cn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5 qping@sit.e.cn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6 yxliu@sit.e.cn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安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5 wsh_ding@163.com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化学化工、制药、环境工程8 hyyq@sit.e.cn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教师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5 wanghuatian@sit.e.cn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多媒体设计方向、会展设计方向)5 xlin@sjtu.e.cnsgj@sit.e.cn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9 xiongyan@sit.e.cn外国语学院教师翻译、英语、德语10 sfl@sit.e.cn人文学院教师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5 liuhongjun0907@126.com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教师园林、园艺、风景园林、生态学8 zgzhang@sit.e.cncaoyang_work@163.com理学院教师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 dmp@sit.e.cn轨道交通学院教师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辆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6 gwu@home.swjtu.e.cn wjli@sit.e.cn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5 qiujie5432@sit.e.cn体育教育部教师体育专业5 xjyin1965@163.com二、招聘岗位说明与招聘条件(一)招聘岗位说明主要职责为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二)招聘岗位与条件1、高层次人才基本条件: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学术思想活跃、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水平领先;学术成果突出,或获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或称号,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学科建设上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眼光,能够带领本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或具有行业顶尖企业研发或管理工作经历且业绩突出,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方面能发挥推动作用;符合杰出人才、学科带头人、产业精英等任职条件和要求。学校为高层次引进人才提供的待遇包括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工作经费等,具体引进待遇面议。2、青年学科带头人基本条件:原则上35周岁以下,国内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学术发展潜力);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背景、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公认的学术成果;并能经过5年左右培育后达到学科带头人的水准。3、专任教师岗位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教授原则上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海外求学背景或者具有丰富产学研(工程实践)背景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4、实验技术等专技岗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优先考虑),45岁以下,身体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科研能力。5、管理岗位承担行政管理工作,熟悉相关政策和部门业务,能够胜任管理岗位的工作要求。身体健康,品德良好,原则上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聘我校的外省市社会人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在有效期内)。对于从外省市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可不受本市居住证满一年的限制。三、招聘办法1、报名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请应聘者将简历发送至相关学院(部)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明“应聘学院(部)+岗位+姓名+毕业院校”,同时抄送学校人事处renshi@sit.e.cn邮箱。2、面试与笔试应聘教师岗位面试、试讲由各用人部门组织,主要测试岗位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可采取答辩、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3、考核与考察教师岗位由学院(部)组织考试或考核,辅导员由学生处组织考试或考核,管理岗位及其他非教师岗位由校人事处组织考试或考核。由各用人部门组织考察,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情况和诚信记录。4、学校审核学院(部)审核通过的人员,报学校人事处审核,人事处将审核无误的人员报学校引进人才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校引进人才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人员报校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5、体检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6、拟聘人员的确定和公示对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同意引进的拟录用人员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学校校园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无异议,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备案。公示如有异议、影响聘用的,根据查实结果确定是否录用。四、相关待遇和其他事项1、住房及补贴学校为引进的优秀人才提供市区一~两居室住房一套,五年减免租金。新引进的海外博士、教授可申请免费入住奉贤校区校内教师公寓一年。住房补贴标准:学校视情况为引进的优秀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应届博士、中级职称为15-25万,副高职称30-45万,正高职称50-70万。住房补贴可用于引进人才购房或租房,引进人才可以选择购房后一次性提取住房补贴或按月提取。2、博士津贴40周岁以下博士中级职称人员,可享受三年每月800元的博士津贴。3、科研启动基金对于新引进的教授或博士,学校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上述人员一经录用,其工资、奖金、福利和社会保险等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五、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 周老师 许老师邮 箱:renshi@sit.e.cn联系电话:021-60873556监督电话:021-60873557资料:市人社局编辑:吴泽斌

得养生焉

威海“双招双引”现场观摩第十六站:拓展纤维复材研发中心项目

6月28日、29日,全市“双招双引”暨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举行。28日下午,观摩团第十六站前往临港区拓展纤维复材研发中心项目现场进行观摩督导。拓展纤维复材研发中心项目由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集研发、设计、制造、检测于一体,主要生产航空航天、有轨交通等领域150多种碳纤维复材制品,进一步深化与中车、商飞等大型央企合作,打破国外对热塑性复材的垄断,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从碳纤维到复材制品的完整产业链。项目一期已建成投入试生产,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合作设计研发的AV500无人机已实现首批交付,正在与中车集团合作进行轨道交通零部件等产品研发。项目二期计划投资1亿元,将进行碳纤维壳体、碳纤维型材等制品生产,进一步拓展军品、民品制品市场,近期开工建设,年内主体完工。

乐天派

滨阳燃化:本科、硕士月薪5000至12000 博士面议

“青鸟计划”名企招聘直播第十八期直播间大众网·海报新闻滨州3月19日讯(记者 王亚明 郭峰 张学瑞)3月19日上午,由共青团滨州市委联合大众网滨州特别推出的“青鸟计划”名企招聘直播活动第十八期举行,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走进直播间,通过网络在线直播的方式,对9名应聘者进行了“网络面试”。记者了解到,入职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后,本科和硕士薪资可达5000—12000元/月,博士薪酬面议。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培训主管魏国华(左)对应聘者网络面试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滨州市委“疫情防控与经济运行要‘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要求,助力企业在科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共青团滨州市委在前期开展“青鸟计划”大学生网络招聘会的基础上,联合大众网滨州特别推出“青鸟计划”名企直播活动,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难问题。应聘者就关心的问题与魏国华交流此次招聘直播活动,由主直播间、各县区团委集中面试直播间以及个人面试间组成。主直播间由主持人和企业招工办负责人组成,县区团委集中面试间由各县区团委组织周边附近应聘者集中面试,距离较远的应聘者则通过手机端个人面试间居家面试。直播活动分“名企直播招聘”和“面试直播间”两部分。“名企直播招聘”环节,由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企业概况、招聘岗位的具体情况,并在线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面试直播间”环节,由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通过“青鸟计划”云视频系统,对应聘者进行一对一网络面试。面试直播间,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培训主管魏国华,就公司和招聘职位的概况,以及应聘者关心的薪酬福利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9名应聘者,通过“青鸟计划”云视频系统,就应聘职位的薪酬待遇、个人职业发展、工作地点等关心的问题与魏国华一对一线上交流。魏国华介绍,此次招聘包括技术研发类、仪表类和销售类3类岗位,涉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共计18人。薪酬和福利待遇是求职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魏国华介绍,入职公司后,本科和硕士薪资可达5000—12000元/月,博士薪资面议。此外,对于硕士研究生,政府发放5万元的安家费,博士研究生发放20万元安家费。公司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职工享受带薪休假、婚假、护理假、探亲假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公司为职工子女发放学前教育补贴、生日礼金。公司建有阅览室、电教室、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台球室、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并为职工提供公寓。据了解,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位于滨州市阳信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总资产45亿元。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累计上缴税金40.14亿元,成为阳信县地方财政支柱企业。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14.11亿元、利税7.74亿元。目前滨阳公司积极响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决策,打造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加速化工新材料项目建设,正朝着高端石化行业迈进。

附赘悬疣

上海交大加速高层次人才布局

上海2017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上,上海交大一等奖授奖数和授奖总数蝉联全市首位。图为一等奖项目、管云峰(前排右一)团队进行系统测试与技术讨论。 资料图。 上海交大供图。中新网上海6月19日电 (记者 许婧)“在传统人才高地的基础上,强化‘引育并举’,打造青年人成长成才沃土;加强‘分类评价’,以期‘人尽其才’;‘软’件‘过硬’,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19日在沪介绍了上海交大多项人才政策与创新举措。自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来,上海交大明确提出了重点建设17个“一流学科群”、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的建设方案,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群的发展新“引擎”。尤其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重点领域急需人才,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从“一个高水平带头人”到形成“一个高水平团队”的“集团效应”,在上海交大已屡见不鲜。黄震表示,上海交大加大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水平领军人才的力度,强调要形成一支由国际学术大师、院士和讲席教授为“塔尖”,以特聘教授、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为主干、以教轨副教授、助理教授和晨星青年学者等优秀青年人才为基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打造“人才高峰”,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上海2017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上,上海交大一等奖授奖数和授奖总数蝉联全市首位。图为一等奖项目、熊红凯团队进行百视通4K解码终端设备调试。 资料图。 上海交大供图。上海交大为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搭建开放、公平的事业舞台,为广大教师进入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职体系提供同等机会。启动面向现有教师队伍的长聘教轨—教职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向世界一流的转型,打通所有校内人才的发展路径。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自1994年从上海交大博士后出站就在交大工作,一直奋战在教学科研的一线,他执著地从事材料技术攻关,经过几代交大材料人接力传承,解决了国家重大的材料问题,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肿国实行了30多年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技术封锁,研发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新材料助推“材料轻量化革命”,为中国首飞成功的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风云四号卫星等航空航天领域材料的轻量化解决了难题。这位在材料学科奋战了20余年的老师,是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上海交大首批并轨的特聘教授之一。2018年起,上海交大采取国际通行方式,在长聘教轨岗位上引入“公开招聘、竞争入职”模式,建立严格完备的评审流程与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学术共同体评审把关职能,从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综合素养等多方面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在黄震看来,吸引人才并不难,难的是知人善用,打造平台,让人才在交大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助力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快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学科领军人才。为此,上海交大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教师培养支持体系,先后实施了“新进青年教师启动计划”“特别研究员支持计划”等,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励和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同时,加强对人才的价值实现关怀、个体差异关怀,千方百计解决人才遇到的问题,不仅为来交大工作的外籍专家、工作人员提供贴心服务,还想方设法落实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配套,为各级各类人才努力工作、潜心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入校前六年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氛围和保障条件,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国内环境。”青年教师丁显廷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毕业后,2013年1月进入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长聘教轨副教授。丁显廷目前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以及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会“肺结核和艾滋病组合药物的临床研发”专项在中国地区主要负责人,正和团队成员一起奋斗着。丁显廷表示,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学院的资深教授给予了很多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大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度的人才发展机制,有助于调动教学科研、支撑辅助、管理队伍等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各类人才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用黄震的话说,是“让‘田赛’与‘径赛’分开比”,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完)

红影子

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专场招聘会 达成就业意向275人

2020年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大河网讯(河南商报记者孙超文/图)10月17日,2020年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专场招聘会在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举行。由平顶山市212家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招聘团”现场共收到简历862份,达成就业意向275人。据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相比,该市今年岗位需求多,共有212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084个;需求人才层次高,只招本科以上人才,其中博士岗位209个、硕士岗位418个,还有一批有正高、副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平顶山市今年的人才引进方式更加灵活和便捷,相关专家人才到平顶山市工作的形式可以是全职,也可以是签订柔性引进合约,还可以是短期项目合作。此外,招聘会还开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新引进博士生、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手续联审联办,一站式办结。本次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现场共接收简历862份,其中,博士43个、硕士553个、本科245个、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个,达成就业意向共275人。另据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官网统计,10月13日至17日,共有428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大会官网投递求职简历,其中,博士生15名、硕士生165名、本科生248名。当天,在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恳谈会上,李思远、王英民、张召朋等10名在陕平顶山籍人被聘为“鹰城引才大使”;舞钢神州重工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原学者工作站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平顶山市天泽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矿用瓦斯抽放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等科技项目相继签约。

使民心亲

聚英才、助出彩,平顶山到西安招贤纳士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10月17日、18日,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前夕,2020年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专场招聘会在西安举行。平顶山市212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084个,其中博士硕士岗位620多个。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由省委省政府主办,今年已经是第3年,为全省招揽人才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前两年的活动中,平顶山市已经成功引进高端人才1000多人,落地高科技创新项目20多个。陕西作为全国高校聚集、人才培养大省,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河南是陕西高校最大生源地之一,两省地域相邻、山水相依、经济相通,历来是互惠互助、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平顶山市首次组团到陕招才引智、设立平顶山市驻西安人才工作站,对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满足两地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加快两地经济和社会融合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7日上午,招聘会现场,应聘者比肩接踵。孙慧婷是驻马店人,今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与平顶山某事业单位签约了就业意向。她高兴地说:“感谢这次活动为我们热切归家的学子提供了好的平台。虽然在外求学六七年,但河南一直是魂牵梦绕的地方,能够回到家乡工作感觉十分幸福。”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董汉生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岗位需求多,共有212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084个;需求人才层次高,只招本科以上人才,其中博士岗位209个、硕士岗位418个,还有一批有正高、副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引进人才方式灵活,各位专家人才到平顶山工作的形式可以是全职,也可以是签订柔性引进合约,还可以是短期项目合作;引进更加便捷,开辟了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新引进博士生、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手续联审联办,一站式办结。本次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现场共接收简历862份,其中,博士43个、硕士553个、本科245个、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个,达成就业意向共275人(次)。另据线上统计,自13日至17日,共有428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大会官网投递求职简历。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企业兴。近年来,平顶山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鹰城英才计划”,在人才工作、生活学习、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下功夫,以最优惠的政策留人、以最优厚的待遇引人、以最优质的服务暖人,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努力建设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为全市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17日下午,唐城宾馆外碧空如洗、云素若棉,馆内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在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恳谈会上,平顶山市市长张雷明等市领导和部分在陕平顶山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高校毕业生代表和达成项目意向的签约双方共叙乡亲、共话发展、共谋未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光远目前从事高分子领域研究。“研究高分子的人没有到过‘中国尼龙城’,就像研究稀土的人没有到过包头。创业就业地的选择,要与当地的资源和产业发展规律相结合。”他说,自己的专业与平顶山有着天然的联系,愿意为平顶山市的尼龙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宝丰籍的中科院西安研究所光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思远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有家乡的。近几年,每次回平顶山,都能感觉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我愿把自己所学所研究的东西在家乡落地生根,为家乡的发展服务。”“恳”字下面是颗“心”。与会人员敞开心扉,真心诚意地沟通和互动。他们纷纷表示,平顶山的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家乡同样大有可为。招才引智活动为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愿意把建设家乡作为自己的志愿,为此发光发热。杨爱军是西安交通大学青年学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在会上发言后,与平高集团签订了校企联合技术研究院项目,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也为企业的应用生产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恳谈会上举行了科技项目签约仪式。舞钢神州重工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原学者工作站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平顶山市天泽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矿用瓦斯抽放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等科技项目相继签约。随后,平顶山市为张召朋等十名在陕平顶山籍人士颁发了“鹰城引才大使”聘书,聘其宣传平顶山市人才工作和招才引智的政策,积极为家乡引进各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协助家乡组织和实施重大招才引智活动,指导重大招才引智项目的对接、洽谈、推介和人才服务工作。“手浇桃李花千树,风送黄鹤梦一楼。我们将牢牢把握服务、创新、发展的我们工作方向和重点,树立志存高远、团结发力、以人为本、建设家乡的发展理念,把企业做实、做强、做好、做久,为家乡发展增砖添瓦。”陕西星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张召朋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8日上午,张雷明等市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位于西安交通大学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提出希望进一步加深和学校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平顶山开花结果。编辑:王超越

德不形者

达成就业意向275人!平顶山西安专场招聘会收获满满

00:12大河网讯(记者 蔡长伟)10月17日上午,2020年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专场招聘会在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举行。由平顶山市212家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招聘团”现场共接收到简历862份,达成就业意向275人。据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相比,该市今年岗位需求多,共有212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084个;需求人才层次高,只招本科以上人才,其中博士岗位209个、硕士岗位418个,还有一批有正高、副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平顶山市今年的人才引进方式更加灵活和便捷,相关专家人才到该市工作的形式可以是全职,也可以是签订柔性引进合约,还可以是短期项目合作。同时,开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新引进博士生、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手续联审联办,一站式办结。本次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现场共接收简历862份,其中,博士43个、硕士553个、本科245个、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个,达成就业意向共275人(次)。另据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官网统计,自10月13日至17日,共有428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大会官网投递求职简历,其中,博士生15名,硕士生165名,本科生248名。当天下午,在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西安恳谈会上,舞钢神州重工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原学者工作站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平顶山市天泽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矿用瓦斯抽放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等科技项目相继签约。

是谓玄德

打破壁垒,构建科研人才“共享模式”——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王春 吴长锋 张晔 过国忠 金凤“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以前人工检测需要两小时,现在可以压缩到20分钟。”在江苏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内,金海军博士每天心无旁骛地忙着给空气压缩机做“智慧体检”。2019年9月,金海军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事业编制,他的孩子得以在当地的重点小学就读,自己仍能在常州从事研究,他与团队研发的空气压缩机检验平台则开始在浙江省衢州市市场监管局质检中心使用。金海军说,这样的状态,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在2019年12月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人才”成为高频关键词。《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与此同时,G60科创走廊串联九城、“一小时都市圈”便捷交通、三省一市人社部门聚焦“人才服务协同”等,促使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地区科研人才积极融合一体化进程。打破刚性制约,鼓励人才柔性流动去年7月,江苏宜兴市创新实施了“举家引进配套”工程,重点解决人才关注的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问题,同时出台了人才安居工程相关政策。相比往年实施的《宜兴市新引进优秀人才申领租房(购房)补贴的实施办法》,该新政不但扩大了奖励范围与金额,且首次采取了货币性补贴和实物性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更大程度解决来宜人才的后顾之忧。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由市场驱动的长三角区域间人才流动已经常态化,但体制机制的障碍、公共服务的分割、人才信息的壁垒等问题,导致长三角区域间人才流动的制度性成本比较高,影响了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发展绩效。今年1月8日,《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显示,浙江支持民营企业在上海等地设立“飞地孵化器”,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4月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江苏实施方案》则提出,江苏将实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制定相对统一的人才流动、创业等政策,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共享,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刚看来,破除制度壁垒是长三角创新圈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消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城市间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实现智力资源合理流动。搭建产业平台,促进人才深度融合2019年,浙江嘉善县在上海建立嘉善国际创新中心,引导嘉善高科技企业到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并吸引上海优质创业项目、科技人才入驻孵化,实现“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嘉善”的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目前,已有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和涂鸦智能、数澜科技等企业签约落户嘉善县。“同时,借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机遇,不少高校、科研院所也慕名而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嘉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常务副主任何剑源说,他们已与2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签约意向,正加快引入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科创资源。结合区位优势,各地通过产业转移、平台搭建,从而在人才方面加强与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的对接,是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明显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工作快速发展,各地合作发展人才资源的共识愈发强烈,也不再拘泥于以产业平台作为人才流动的“中转站”,而是重视打造人才一体化平台。2019年9月,沪苏皖浙20所城市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共同提出深化区域人才合作的10项实质性举措,今年5月18日,联盟城市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人才驿站、人才绿卡、人才培训等试点合作项目。完善一网通办,填平政务服务“沟壑”如今,打开上海人才服务网,记者注意到,页面顶端“长三角人才合作互联互通”的字眼十分醒目,点击进入是三省一市的地图,还标注四地人才服务网站,可直接点击链接进入。眼下,人力资源的协作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共同选择。究其原因,主要是沪苏浙皖愈发认识到,各城市分别出台各自的人才发展战略,难以形成统一完备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信息网和信息库。曾刚认为,省际、城际政务服务不通畅,也是科研人才流动的一大障碍,各地需全力推进区域“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创新圈一网通办。近年来,长三角城市深化聚焦普惠便利,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系统全面联通,41个长三角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合肥、芜湖、宣城等G60城市率先实现30个事项“一网通办”;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省委人才办会同省人社厅建设全省统一的人才服务平台,实现省级人才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浙江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副主任王立军表示,未来,苏沪浙皖需要加快长三角人才公共服务标准一体化建设,促进人才对接机制明晰化、招聘信息全覆盖,合力打通长三角地区人才公共服务的“断头路”,在深化制度创新、政策推进、举措落实方面实现全方位交流借鉴。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来自网络来源:科技日报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莫为杀人

曾破格晋升,这位副部再履新

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丁烈云出生于1955年12月,他于2014年担任华中科大校长至今。新任校长李元元出生于1958年10月,此前他担任吉林大学校长。公开履历显示,李元元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毕业后,就任教华南理工大学。1992年1月,李元元晋升副教授,1年后破格晋升教授。此后他长期从事研究工作。1998年12月,李元元出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1年后兼任校党委副书记。2003年,他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9月,53岁的他调任吉林大学担任校长,晋升副部长级,至今次职务再调整。据吉林大学官方介绍,李元元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工艺-装备-产品一体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此外,他还创建了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推动成立全国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建立铸造行业节能减排示范基地等都起了重要作用。2013年11月,李元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任职两所大学校长时,李元元以具有亲和力著称。2016年11月,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的一次招聘会上,李元元到现场为吉大毕业生鼓气,还几次代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讲价”。在几个用人单位展位,李元元带着吉大毕业生说:“我带着我的学生一起来找工作!”在今年9月的吉林大学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李元元说,每一年都会有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后犹如断线的风筝,玩手机、打网游、刷朋友圈、看偶像剧,上课不认真、学习不用功、学业老掉队。“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切不可有松散之意、懈怠之心。这虽是老生常谈,但作为校长,今天我仍然要强调,大学生仍然是学生,是学生就要思学生之本、修学生之为、行学生之道,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也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至今,该校已经历周济、樊明武、李培根、丁烈云4任校长。其中周济后任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部长等职,2010年出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今年6月卸任。李元元简历李元元,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10月上山下乡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1998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在职攻读)。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在湖南大学机械系铸造教研室任教。自1987年6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现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12月任铸造及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97年2月至5月作为高访学者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所从事合作科研。1998年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4年10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6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5月任金属材料高效近净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主任;2009年12月任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校党委常委。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任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2017年4月起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十届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任吉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政事儿”(微信ID:xjbzse)/撰稿何强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