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毕业后薪资多少?这两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有点不敢相信离恨天

研究生毕业后薪资多少?这两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有点不敢相信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他们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将来工作的起点更高,能够拿到更高的薪资待遇。研究生毕业之后,薪资待遇一定要比本科生高吗?事实上,大多数毕业生学历越高,薪资待遇就越高。那么,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工资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难,因为研究生的薪资待遇与所学专业、从事行业、所在城市、个人能力存在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了解一下。硕士研究生A硕士研究生A毕业于辽宁某985工程院校,硕士研究生学历,分析化学专业,在三线城市工作。分析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为化工、制药公司等的研发人员,女生都喜欢那种朝九晚五,双休轻松的工作。因此,她选择了去专科院校当一名任课教师。在学校工作两年,扣完保险和公积金每月打卡工资5000元,加上年终绩效和各种补贴、奖金,年收入约8万元。硕士研究生B他毕业于北京某985工程院校,硕士研究生学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这名同学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比较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年薪15万。他工作3年,跳槽2次,现如今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年薪35万左右。但是,他经常加班到很晚,上班时间没有规律,过年假期仅有7天左右。虽然薪资待遇不错,感觉他比研究生A的生活压力还大。硕士研究生C硕士研究生C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学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她所学的专业与工科专业相比,找工作更加困难,参加过几次校园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毕业后去了二线城市的一家培训机构做老师,月薪到手4000多元,缴纳的保险和公积金也是少得可怜。随后,通过了三线城市公务员考试,月工资5000多元,福利待遇相当不错。硕士研究生D他毕业于江苏某211工程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历,光学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三线城市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研发工作,税后月工资8000元左右,每周单双休,法定假期经常加班,年终奖2-3万左右。工作两年后,税后月工资下降到7500元左右,年终奖基本还维持在2-3万元,年薪12万左右。因此,研究生毕业后能够拿到多少月薪,还是要看所在的城市、从事的行业、个人能力等综合评定。硕士研究生学历能够拿到月薪1万元的在1线城市可能很常见,但是在3线、4线城市真的非常少见。

两码事

这个被称为“最累”的专业,却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

土木工程虽然收入可观,但常常被误解当成一个搬砖行业,不但外界这么认为,就连业内人士也喜欢自嘲自己是“搬砖的”。难道在土木工程这的就是搬砖吗?当然不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代表职位: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而代表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都是让人非常羡慕的对口企业。那么,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到底学的是什么?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何?报读土木工程有哪些好院校推荐呢?今天口袋名师就给大家一一整明白。土木工程分类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在很多学校,土木工程是一个院系的名称,也是一个招生大类名称,还是一个专业名称。土木工程按照培养侧重点,各学校有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不同方向。专业学习内容土木工程隶属工科,学习内容范围较广,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土质试验等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专业必备素质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及桥梁等工程设施。本专业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很广泛,对知识水平要求也非常高。毕业能力素质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基础工程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进行相关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设备配套及操作的基本素质;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材料、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木工程隶属工科,学习内容范围较广,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考研方向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一般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土力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一般有结构力学,钢结构,隧道与地下工程基础。结构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为结构力学,土力学和材料力学。岩土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为材料力学,土力学,理论力学和大学物理。市政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为流体力学,水力学,水质分析化学。工程管理:专业课考试科目为财务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原理,房屋建筑学。就业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工程技术方向,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1.工程技术方向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代表行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典型职业通路:施工员/技术员-工程师/工长、标段负责人-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总工程师。2.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代表职位: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代表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典型职业通路:预算员-预算工程师-高级咨询师。3.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代表职位:监理工程师代表行业:建筑、路桥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典型职业通路:监理员—资料员—项目直接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4.工程检修方向代表职位:轨道交通及铁路工务部门工程师,一般是建设单位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代表行业:轨道交通,铁路工务段(处)。典型职业通路: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5.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代表职位:公务员、教师代表行业:交通、市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及设计单位。推荐院校0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成立于1926年,是该校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早在1916年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即开始招收土木工程学科的留美专科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自1998年开始实行本—硕统筹培养计划,约有60%成绩优秀的本科学生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正因如此,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供需比例达1∶10以上,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科专业之一。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它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秉承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面向未来不断进取,培养本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领袖人才,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02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则侧重建筑和桥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目前院内设有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5个系所,还有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3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由我国著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先生在1923年创立。东南大学也是我国最早开设土木学科的大学之一。学院现设建筑工程、建设与房地产、工程力学、桥隧与地下工程、市政工程五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被评为A+,与同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0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成立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土木工程系于1981年获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目前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其中结构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在2017年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三。05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创立的中俄工业铁道建筑专业及1950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是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专业荣获A,并列全国第三。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两个本科专业,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工程力学为博士点学科,固体力学为硕士点学科。06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创建于1927年,是浙江大学建系较早的学院之一。学院由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水利工程学系组成,拥有完整的产学研结合体系。规划、建筑、土木、水利等四大学科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建设监理公司、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测试中心等学科性公司及设计院是学科和工程联系的桥梁,是教学与科研发展的重要基础。07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有11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北洋大学建校之始就设有土木(结构)工程学科。天津大学土木(结构)工程学科是我国较早(1984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其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和多方面的学术联系与交流。每年均有交流生前往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境外高校学习。08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学校建立最早的学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内高校中实力最强、学术基础最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现土木工程专业设有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主干课程:测量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程序设计、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土力学、水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09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由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地质及岩土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等系所组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于一体,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体机构。涵盖土木工程、力学、地质资源及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位列A类,并列第7。Q:家长的疑虑:那么土木专业到底好不好?专业辛苦吗?A:口袋名师:首先土木专业技术能做到顶尖的话会很好,而且我们生活中与土木工程有关系的地方很多,大到轨道交通能提速、地铁能从地下钻进钻出、核电站能运行与土木工程完成基建有关系,小到每个家庭能有房子住也都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完成,而且此次冠状病毒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十天就完成了建设,这也都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功劳。至于辛不辛苦,其实社会定律就是这样,顶尖人士也是从基层一点一点走出来的,当你想投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事实上要比大部分行业的基层人员要苦一些(所以并不建议女生选择)。因为土木相关行业是社会基础,基础是要受压力的。但是现在各行各业又有多少是清闲的呢?清闲就意味着停止不前,没有进步就是退步,在当今各行各业竞争压力下,又如何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其实不管是哪个行业“辛苦”的方向都不同,有脑力也有体力,所以只要是想在本岗位做出些成绩,辛苦则是必然的,但是收获更是巨大的

梦十夜

考研复试——分析化学常用英语词汇

分析化学的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希望对参加复试的学生们能有所帮助,祝参加考研的人们都能有一个好结果,复试的时候放宽心态、积极准备,把自己的专业素养真正的展现出来,冲鸭!

齐岱为锷

保研院校分析:中科院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化学方向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学院简介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8年底,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大连化物所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现有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195人。截至2018年底,在读研究生1001人,其中博士629人,硕士327人,留学生45人。已培养研究生2843名,其中博士1948名,硕士895名。设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172人。毕业的校友中,有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28人入选国家引进人才项目,30人获杰出青年基金支持,14人获优秀青年基金支持,13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各专业推免人数对比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共招收11个专业。招收人数最多的专业为物理化学专业,招收29人。招收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工业催化、分析化学、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招收人数最少,仅1人。生源院校类别比例从本科生生源院校来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招收105名学生,除1人来自双非院校,其他学生均来自985、211院校,其中985院校学生最多,有80人,占76%。生源校及招收生源人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本科生生源院多为985、211院校。仅1人来自双非院校河南大学。该研究所在大连理工大学招收人数最多,招收31人。各专业招收生源人数比例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招收学生均来自985、211院校,除在大连理工大学招收2人外,其他院校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与化工专业招生院校多为北方强理工科院校,在大连理工招生最多有4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学专业仅招收2名学生,来自东南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处在大连理工招收9人外,在其他院校均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招学最多,招生院校分布较广且均为985、211院校,在大连理工招收7人(最多)。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招收4人,2人来自大连理工,1人来自内蒙古大学,1人来自四川大学。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工专业仅招收2人,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业催化专业招收人数较多,有1人来自双非院校河南大学。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除在大连理工招收3人外其余院校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招生院校多为理工科院校,在大连理工招收2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与医药专业仅招收1人,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学院简介上海有机所现有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推进剂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沪港合成化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合成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企业联合实验室等。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编辑出版《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和《有机化学》三份SCI收录刊物。全所截止2016年底有职工86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研究员8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在学研究生581人。在站博士后48人。各专业推免人数对比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招收6个专业,分别为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与医药、化学生物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与化工。其中有机化学招生最多,招生60人;生物与医药招生最少,仅招收1人。生源院校分析从本科生生源院校来看,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招生99人。招收学生绝大多数来自985,211院校,共90人(占91%);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有9人,有(占9%)。生源院校及招生人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本科生生源院多为985、211院校。有9人分别来自9所双非院校。985院校招生人数最多,其中南开大学和四川大学招生最多有8人。各专业招收生源人数比例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工招收学生多来自985、211院校,不过其中亦包含双非院校安徽师范大学(1人),浙江工业大学(1人)。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医药专业仅招收1名学生,来自天津大学。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招收5名学生,除上海大学为211院校,其他大学均为985院校。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专业招收学生均来自985、211院校,在四川大学招收2人,其余院校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专业招收人数较多,在中山大学招收人数最多,有7人。在双非院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招收人数最多,在双非院校广西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各招收1人。

去国数日

研路漫漫---方向很重要

分析化学的大纲多么痛的领悟第一章 绪论【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分析过程和步骤(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结果计算和表达);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基本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及其性质和任务、发展趋势以及在各领域尤其是药学中的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分析过程和步骤。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的传递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基本统计概念: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基本要求】   掌握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及运算法则;误差传递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熟悉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分析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   了解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处理变量间的关系。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和林邦误差计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度有关的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各种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质子平衡、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基本要求】   掌握滴定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标准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方法;滴定分析法中的有关计算,包括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的换算、试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待测物质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水溶液中弱酸(碱)和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的含义及分布系数的计算;质子平衡的含义及其平衡式的表达。   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常用术语: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及林邦误差公式,滴定突跃,突跃范围,指示剂,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和变色范围;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及其平衡式的表达。   了解滴定分析的一般过程和滴定曲线、一般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指示终点的原理;常用的滴定方式。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各种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常用酸碱指示剂及混合指示剂;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特征,影响其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准确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强酸(碱)、一元弱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离解性、酸碱性、极性、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溶剂的选择;非水溶液中酸的滴定和碱的滴定。【基本要求】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影响因素;各种类型酸碱滴定过程中尤其是化学计量点pH的计算,滴定突跃范围,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指示剂;各种类型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多元酸、碱能否分步滴定的判断条件;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有关计算和滴定误差的计算;溶剂的酸碱性对溶质酸碱强度的影响,溶剂的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非水酸碱滴定中溶剂的选择,非水溶液中碱的滴定。   熟悉影响各类型滴定曲线的因素;几种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情况。非水溶剂的离解性和极性(介电常数)及其对溶质的影响,非水酸碱滴定常用的标准溶液、基准物质和指示剂。   了解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非水滴定法的特点,非水溶剂的分类,非水溶液中酸的滴定。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配位平衡;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副反应(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配位效应)系数的含义及计算,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配位滴定的各种方式。【基本要求】   掌握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副反应(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配位效应)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化学计量点pM’的计算;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条件,变色点pMt的计算;终点误差的计算,准确滴定的判断式,控制滴定条件以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熟悉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及其标定,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了解配位滴定曲线,配位滴定的滴定方式。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点;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其特点、指示剂;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基本原理及测定条件、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溴酸钾法、溴量法、重铬酸钾法、铈量法和高碘酸钾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   掌握条件电位计算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及用于滴定分析的要求;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条件、指示剂、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熟悉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影响电位突跃范围的因素,溴酸钾法和溴量法、重铬酸钾法、铈量法的基本反应及测定条件。   了解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高碘酸钾法的基本反应及测定条件。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银量法的基本原理;三种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即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每种方法的指示终点的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重量分析法中的沉淀法,沉淀的形态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与溶解度,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共沉淀、后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条件选择;沉淀的滤过、洗涤、干燥、灼烧和恒重;称量形式和结果计算;挥发法,干燥失重。【基本要求】   掌握银量法中三种确定滴定终点方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与溶解度,条件溶度积及其计算;重量分析法结果的计算。   熟悉银量法滴定曲线、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了解沉淀的形态和形成过程,沉淀重量分析法的操作过程,挥发法,干燥失重。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分类;化学电池的组成,相界电位,液接电位;指示电极及其分类,常见的参比电极;pH玻璃电极构造、响应机制、Nernst方程式和性能,测量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复合pH电极;离子选择电极基本结构、Nernst方程式、选择性系数,电极分类及常见电极、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微电极技术;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特点,确定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原理、I-V滴定曲线。【基本要求】   掌握电位法常用指示电极及参比电极的结构、电极反应、电极电位;pH玻璃电极构造、响应机制、Nernst方程式和性能;测定溶液pH的电极、测量原理、方法;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及确定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滴定曲线;本章有关计算。   熟悉化学电池组成及分类,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机制、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离子选择电极结构、分类、常见电极。   了解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分类,各种类型的电位滴定,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微电极技术。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的概念与特征,波长、波数、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电磁波谱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作用的常用术语;光学分析法的分类:非光谱法和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光谱分析仪器的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基本要求】   掌握电磁辐射的能量、波长、波数、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光谱法的分类。   熟悉电磁波谱的分区;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各类光源、单色器、检测器。   了解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的起源;光谱分析法的发展。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电子跃迁类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中的一些常用术语,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吸收带的因素,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偏离比尔定律的两大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仪器类型及光学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定性鉴别,纯度检查,单组分定量及多组分定量(计算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光谱法用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及比色法。【基本要求】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及特征,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基本概念;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组分定量的各种方法,多组分定量的线性方程组法和双波长法。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及几种光路类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别和纯度检查的方法;多组分定量的其他方法。   了解紫外光谱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关系,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荧光及其产生,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及其特征;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分光光度计;其他荧光分析技术简介。【基本要求】   掌握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的特征,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各种途径,荧光寿命与荧光效率。   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与其他荧光分析技术。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即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吸收峰强度、吸收峰的位置、特征峰和相关峰;脂肪烃类、芳香烃类、醇、酚及醚类、含羰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的典型光谱;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及性能;试样的制备;红外光谱解析方法及解析示例。【基本要求】   掌握振动形式的书写及读音,基团振动形式的表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及吸收峰的强度;吸收峰位置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峰位的因素;基频峰和泛频峰,特征峰和相关峰;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红外光谱的解析方法。   熟悉振动能级和振动频率;振动自由度;红外光谱仪的性能。   了解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试样的制备。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原子的量子能级,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共振吸收线,谱线轮廓和谱线变宽的影响因素;原子吸收的测量:积分吸收法、峰值吸收法;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与抑制,灵敏度和检出限;定量分析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共振吸收线、半宽度、原子吸收曲线、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等;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及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原理。   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吸收线变宽的主要原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定量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了解光谱项及能级图;实验条件的选择,干扰与其消除方法。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核的自旋,自旋能级分裂和共振吸收,自旋弛豫;化学位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的表示,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几类质子的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偶合常数,磁等价,自旋系统的命名,一级和二级图谱;氢谱的峰面积(积分高度)与基团氢核数目的关系;氢谱解析方法;碳谱和相关谱;核磁共振仪。【基本要求】   掌握核自旋类型和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原理;共振吸收条件,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广义n+1规律;氢谱的峰面积(积分高度)与基团氢核数目的关系;核磁共振氢谱一级图谱的解析。   熟悉自旋系统及其命名原则,常见的质子化学位移以及简单的二级图谱的解析。   了解碳谱及相关谱;核磁共振仪。第十五章 质谱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和性能指标;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阳离子裂解类型:单纯开裂和重排开裂;质谱分析法:分子式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几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及质谱解析;综合波谱解析。【基本要求】   掌握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分子离子峰的判断依据,不同离子类型在结构分析中的作用,常见阳离子裂解类型及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熟悉质谱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几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及质谱解析的一般步骤,综合波谱解析方法及一般步骤。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色谱分析法及其分类和发展;色谱过程;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保留值、峰高和峰面积、区域宽度、分离度;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色谱分离的前提;色谱法的分类,各类色谱的分离机制;色谱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二项式分布和色谱流出曲线方程,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及其各项的含义;色谱分析法的发展。【基本要求】   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概念和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保留值:保留时间、保留体积、调整保留时间及体积、死时间及死体积、保留指数,区域宽度:标准差、半峰宽和峰宽;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的关系;色谱分离的前提;塔板理论,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速率理论及影响柱效的各种动力学因素。   熟悉色谱过程;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空间排阻色谱四类基本类型色谱的分离机制、固定相和流动相、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因素。   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色谱法的发展。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法的特点;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气液色谱固定液的分类:非极性、中等极性、极性以及氢键型固定液,固定液的选择;载体及其钝化方法;气固色谱用固定相,高分子多孔微球;气相色谱流动相(载气);检测器及其性能指标,氢焰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及其检测原理;气相色谱速率理论;气相色谱实验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和内标对比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实验条件的选择,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分流进样和柱后尾吹装置。【基本要求】   加深对色谱法的基本术语和基本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掌握速率理论在气相色谱法中的具体运用,范第姆特方程简式,以及各项在气相色谱法中含义;固定液的分类及选择;分离方程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热导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定量方法中归一化法和内标法以及相对重量校正因子的计算。   熟悉范第姆特方程在填充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详细式及含义;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柱温的选择,载气及其选择,检测器的分类以及选择,。   了解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分类与特点;高分子多孔微球,载体;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操作条件;定性分析方法。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正相、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和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疏溶剂理论;其他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化学键合相的种类、性质和特点,溶剂强度和选择性,流动相优化方法简介;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理论;各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分离模式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保留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离条件选择;化学键合相的性质、特点和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流动相对色谱分离的影响;HPLC中的速率理论及其对选择实验条件的指导作用;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和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及其分离条件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部件;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和适用范围。   了解离子色谱法、手性色谱法和亲合色谱法及其常用固定相;溶剂强度和选择性,混合溶剂强度参数的计算和流动相优化方法。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平面色谱参数:比移值及其与保留因子的关系、相对比移值、分离度和分离数;薄层色谱法及其主要类型;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和展开剂及其选择;薄层色谱操作步骤,定性和定量分析;高效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纸色谱法。【基本要求】   掌握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原理,常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展开剂);比移值与分配系数、保留因子的关系。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薄层色谱中薄层板的种类,显色方法。   熟悉平面色谱法分类,面效参数与分离参数,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操作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了解薄层扫描法,高效薄层色谱法。第二十章 毛细管电泳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理论:电泳和电泳淌度,电渗和电渗淌度,表观淌度,分离效率和谱带展宽及主要影响因素,分离度;毛细管电泳的几种主要操作模式: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电色谱,非水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仪器的主要部件。【基本要求】   掌握毛细管电泳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术语,电泳和电泳淌度,电渗和电渗淌度,表观淌度;毛细管电泳中几种基本的分离模式: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电色谱。   熟悉评价分离效果的参数及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操作条件的选择。   了解毛细管电泳仪器的主要组成。第二十一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仪器(接口、色谱系统、质谱系统);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简介;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扫描模式及所提供的信息,全扫描:总离子流色谱图、质量色谱图、色谱-质谱三维谱及质谱图,选择离子监测,选择反应监测;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的特点;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薄层色谱有关的联用简介。【基本要求】   掌握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扫描模式及所提供的信息,全扫描、选择离子监测、选择反应监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接口:电喷雾和大气压化学电离。   熟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   了解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的特点;毛细管电泳-质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及薄层色谱有关的联用技术。确认过眼神,你就是考研成功的人明年的春天我们带着收获的心一起去踏春

孰短孰长

电分析化学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思考

电分析化学是利用物质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与测量的学科,它作为一个分支学科起源于18 世纪电解和库仑分析的提出与应用。19 世纪电导分析、电位分析、高频滴定等方法的提出,使电分析化学这一分支学科得到扩展。1922 年极谱法的提出使电分析化学的测定范围由常量扩展到痕量。近100 年来,经过新原理、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和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电化学方法的交叉与联用,电分析化学新原理、新方法及其研究内涵得到蓬勃发展。电分析化学发展的特色鲜明。它始终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为发展主线,并通过电位分辨、分子识别以及与分离技术集成实现其选择性检测。它通过电极表面的化学修饰和超微电极的应用不断提高应用能力、拓展应用范围。1997 年我们将纳米技术引入电分析化学。利用纳米材料加速电子传递、加快传质速率、降低活化能,或将纳米材料作为模拟酶、信号标签、信号分子载体实现了纳米电化学信号的放大与识别。通过用多种蛋白质功能化凝胶粒子、介孔分子筛、金胶纳米粒子、碳-硅介孔泡沫、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构建了揭示界面蛋白质电子传递机制的新平台,提出一系列电化学生物分子传感器。当前,电分析化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将在电化学反应机制基于配位聚合物的活体在线电化学分析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通过与新技术的集成,在原位检测、指纹分析、在体检测 与单细胞、单分子 分析等新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能勿失乎

考研院校分析 —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大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被称为南方最强。厦大外临白城海滩,内拥芙蓉湖、棕榈树林荫道、情人谷,是名副其实的山海花园,被誉为厦门人民公园。在厦大有一句话,只有经管和其他院系之分,但是经管类专业难度也水涨船高,极容易成为炮灰。下面研研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些经管类的专业吧!经济/金融系厦大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十。经济类专业国内的好学校很多,像清北复交人,南大浙大武大这些学校的理论经济学都是很强的,而厦大的理论经济学能排在前十,足见实力之强!表格里的经济类专业都是属于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专业,统招人数都很少,而且有些专业的推免比例特别高,具体的报录比大家可以参考表格的数据算出来,有些专业高,有些专业低。18年各专业报名人数都有下降,但都只下降了几个人,除了政治经济学报名人数上升到110人。从收分看,除了个别专业,17考研均分一般不会低于380分。其实18考研的数据也出来了,收分低了很多,很多理论经济学专业均分都是350多分,但是这是因为今年数学比较难,总体分数都比较低,但是19考研预计难度没有那么大,所以分数还是推荐大家参考17年的数据。金融系的学硕17考研竞争特别激烈,大神一堆。有些专业报录比甚至高达70:1难度很大。18考研这三个学硕的报名人数都有大幅度下降,热度下降了很多。从收分看也是很高的,17考研均分一般都在410分以上,18考研大概在370分左右,19考研预计会上升很多。金融和保险专硕17考研报录比就没有那么高了。但是18年金融专硕的报考人数是665人,均分406分。保险则是呈现下降趋势,均分370多分。具体18年的考研情况会在以后详细分析。统计/财政/国贸系统计学17年的考研难度要比应用统计大很多,无论是报录比,还是录取分数上都可以看出来。统计学18考研难度都有下降,无论是人数还是收分,均分390分左右,应用统计18考研难度反而上升了很多。财政系去年的那几个专业除了劳动经济学全部保录,另外三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10几个。报录比大家自己可以算出来,去年均分都390分以上,18考研的均分都是360分左右。国际经济和贸易系去年有四个专业招生,报录比都在10+(不包括国际商务)均分都在390+(不包括世界经济)18考研均分大部分都是在360多分。经济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招生人数很少,都是个位数,各位宝宝们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17考研报录比在经济学这个热门专业里还算是比较正常,应用经济学的分数要比理论经济学高些,应用经济学一般都要390分以上,理论经济学分数一般在380多分。从考研竞争上看18考研的竞争要比17考研大,因为这些专业的报考人数普遍都是处在上升状态,虽然分数低了点,但是18考研难啊。具体专业18年的考研情况大家有想了解的可以私下问我。管理类专业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五。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科普,工商管理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是一级学科包括: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而专硕就是大家俗称的MBA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基本没有,但是学费很贵,而且越好的学校学费越贵,像南大两年半的学费要20几万,专硕应届毕业生不可以考,必须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所以会计学 、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都是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工商管理这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优势明显。会计学去年虽然录取44人,但其中有32人是保录的,统招只招12人,报录比20+,均分401分。会计专硕也是考研的大热门专业,主要是考试的难度比较小(199管理类联考)即使你的基础再差,也可以通过比较短的时间考上,因为管理类联考是最简单的,更多的拼的是技巧。会计专硕去年全日制和非全的竞争都还行,还是比较推荐考的,去年我们南京很多211的均分都比厦大高。18考研的竞争比较激烈,报名人数飙升到1200,统招的人数还减少了,均分248分。企业管理也是很热门的专业,厦大去年报录比超过20+的报录比,但是你要说难吧,其实还好,作为一个顶尖的985院校还是可以接受的,去年均分387分,分数也不是很高,当然这个要参考历年真题评估专业课的难度。技术经济及管理去年统招人数6人,报录比不高,均分379分;18考研人数略有上升,但是统招只录取了两个人,均分367分。海洋科学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力仅次于中国海洋大学。厦大海洋科学的很多硕导是海洋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国际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被誉为我国海洋科学的摇篮。海洋科学是属于理科类的专业,研究方向也是蛮有意思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厦大的官网了解下。这些专业考研竞争不是很激烈,但厦门大学毕竟是顶尖985院校,考生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分数普遍都比较高,尤其是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这些优势学科,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18年的考研情况也简单介绍下,报录比变化不大,分数普遍低点,但是数据还没有做的那么精确,先给大家参考下,大部分均分都是在350分左右,像海洋化学这个别专业均分也在370分左右。生物学也介绍下,厦大的生物学还是很好的,虽然不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像动物学、水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这些二级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考研中没有划分的那么细致。具体的研究方向大家去厦大的研究生院的专业目录里去找,难度也不是很大。化学专业厦大的化学专业是王牌专业之一,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很多同学之前有问到。厦大化院有8个院士,行业大牛很多,尤其是的是物化和分析化学,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厦大化学专业的考研竞争不是很大,毕竟化学专业不是考研的热门专业。报录比大家都可以从表格中算出来。和18年对比看报考人数看的话除了物化人数增长了20多个人以外,其他专业的报考都是处在下降或者持平的趋势,未来预计也是这样,不会有明显的增长。从收分看分数也都有下降,除了无机化学均分持平,其他专业都有10-20分不等的下降。这里再介绍下化工专业,因为有同学让我说下化工专硕的考研情况。厦门大学的化工专硕考研难度不大,去年报录比基本都是在1:1左右,均分360分,今年报名人数增长了将近一倍,但是还是比较推荐考的。厦门大学的化工专业还是很好的,全国排名前十,而且厦大也是985学校,面子也够响。顺便说下化工学硕不是很推荐考,推免比例极高,去年才招了3个人,报录比20:1以上,均分396,今年也有51人报名。数学/环境科学数学专业放上来也是应广大的同学的要求,其实从学科优势和性价比上看,有很多学校比厦门大学好。但是没办法,你们非要考,那就写喽,嘻嘻,而且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也是厦门大学毕业哦,以后你可以骄傲的和朋友说我和陈景润是校友,还是一个系的。从录取人数上看,数学专业招生的人数都很少,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最多的基础数学这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才统招6人,其他专业都是一两个人,尤其是运筹学去年才招两个人,但是都已经有三个同学向我咨询厦大的运筹学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无奈。但是幸运的是18考研除了基础数学增加了几个人报考外,其他专业报考人数都减少了,运筹学报考了两人。环境科学也是很好的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去年统招19人,报录比不是很高,但是均分很高,达到了393分,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环境工程招生人数很少,不推荐报考。厦门大学作为优势比较明显的985综合类高校,还有很多热门专业。比如说中国语言文学,虽然不是国内顶尖,但是也有很多著名的校友,比如说:北村、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相信大家都学过这首诗吧。还有物理专业,也是很好的,凝态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创始人之一, 就是厦大校友。物理系出过很多大牛级人物。当然还有很多专业大家可以考虑,比如建筑类、土木类、电子类、自动化、机械类、教育类、哲学、法学、宗教学等等。想了解的同学可以私下问我。总结:厦门是不错的城市,风景优美,今年刚评上20大最美城市。厦门的鼓浪屿也是研研很想去旅游的地方。厦大南方最强,如果打算留在厦门发展,考厦大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厦大的考研难度总体还是比较大,尤其是对于自考的同学来说,如果不好好准备一两年的话,考上的难度很大。厦大是一所很公平的学校,不要在意什么歧视,基本不会在乎你的学校出身,对所有同学都是同等对待。

生物制药考研方向及科目,药物分析方向非常不错

这些年,考研是一个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想要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想要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来提升自己对专业的认识,生物制药主要还存在于理论研究阶段,本科毕业很难进入到研发岗位,想要进医院也非常不容易,读研究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生物制药的同学可以考虑两个大方向,考药学方向,还是考生物方向,药学方向有药分、药剂、药理等,生物方向有生物学、细胞工程等专业。1、药学方向生物制药可以选择药学方向考研,药学方向有药分、药剂、药理等专业,药剂和药分这两个方向要比药理这个方向相对好找工作一些,药剂学专业课:重庆医科大学考药学综合349,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有些学校的专业课考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我们在确定好学校和专业过后一定要查询学校的招生简章,确定初试的专业课科目,公共课科目肯定都是一致的,这个不用担心。药理学专业课:重庆医科大学的专业课也是药学综合349,中国药科大学专业课,710药学基础综合,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专业课:中国药科大学专业课,710药学基础综合,重庆医科大学专业课,药学综合349。总体上讲,药学方向的专业课都差不多,但我们还是要确认自己的专业课,不然弄错就是后悔晚矣。2、生物方向生物制药可以选择继续读生物制药,浙江理工大学生物制药专业课,715生物化学、930微生物学或932植物学或943细胞生物学。生物学专业课:中国药科大学,712生物化学,816微生物学。细胞工程专业课:中科院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专业课,338生物化学、821分析化学或853遗传学。两个方向,不仔细看,觉得专业课内容差不多,我们千万不能马虎,确定好专业过后一定要再次确定考试内容。

哭灵人

想知道一所大学最好的专业,只看这3个方面就够了,简单又实用!

能够上一所好大学,是很多同学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好大学就那么多,不大可能人人都能有好大学可上。所以,即使上一所一般的大学,但是,能够选一个比较好的专业,这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才是比较现实的一件事。那么,我们如何确定一个专业是不是一所大学里的好专业呢?方法可能比较多,下面,主要教大家看三个指标来选择专业,这个方法非常实用,也非常简单,因为,任何一所大学的百度百科介绍,都有这三个指标的详细介绍。第一个指标: “国家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一所大学如果有国家重点学科,那这些学科涵盖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最好的专业。需要注意的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又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与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区分上,很多人存在误解(前两天看文章评论,就有读者混淆了),这里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这里的“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不是一种“对比”,不是说“一级学科”就比“二级学科”好的意思,而它们只是一种学科的划分方式。具体情况是,一般一级学科属于大类,比如我们常见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文学这种,比较笼统的叫法。而二级学科则属于一级下的小类,是一级学科的细分,比如:一级学科:化学其下面又分为好几个二级学科: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换句话说,一级学科是涵盖了二级学科,我们大学里所所学的专业有些本身就是一级学科(大类),或者下面再细分出的小专业(二级学科)。而考研时,选择的方向则是二级学科!相信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已经有所发现,那就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的专业会更多一些,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的专业就会少很多,因为其不能再细分专业。举个例子:如果一所大学,化学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那么,其下所有的专业比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都属于国家重点专业,而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那仅仅是指这一个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比如,有机化学。除了国家重点学科,大家也有注意到,还有一个叫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东东,这个是比国家重点学科要低一个等级,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当然,也属于国家重点学科范畴。除了国家重点学科,还有一项最近几年才推出的重点学科建设方案,那就是“双一流”建设学科,这一个指标,也是我们选择专业时的参考对象。具体情况,大家直接百度对应的大学即可,非常简单,也非常详细,分析方法与国家重点学科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可能很多同学与家长会问,如果有些大学压根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怎么办?其实,没有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可以参考另外一个指标,那就是比国家重点学科低一个等级的“省级重点学科”。比如,兰州理工大学,虽然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但是,省级重点学科却有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等20个,这些专业在这所学校也是比较好的专业,非常值得报考。针对第一个指标,具体报考建议如下:对于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一定要搞清楚,其到底涵盖了哪些专业,如果没有搞清楚,就有可能报偏了,对于二级学科,则比较明显,直接选择对应的专业即可。第二个指标:国家特色专业这一指标对我们来说,特别是高考的填报志愿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一指标直接对应的就是我们将要报考的专业,有点“简单粗暴”。所以,这绝对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指标。举个例子:武汉大学我们通过百度百科就会查到,该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28个,如果我们将要选择的专业位列这28个专业之列,那么,恭喜你,选对了!再举个例子:集美大学我们通过百度百科发现,该学校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分别为:轮机工程、财政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与海洋关系比较密切。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刚好是这四个中的一个,那么,恭喜你,也选对了,虽然学校一般,但是专业足以弥补这一劣势。那么,很多同学又要问,如果自己报考的学校压根没有国家特色专业怎么办?其实,没有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看另外一个指标“省级特色专业”,有些省份也叫“省级品牌专业”,这也是一个选择专业时,非常好的参考指标。第三个指标:看对应专业有无博士点、硕士点这个看似与我们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无关,因为,读研读博离我们好遥远。其实,这个关系可大了去了。因为,你选择的专业在该校有无博士点、硕士点,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在一所大学的实力的体现,因为,在该研究领域实力足够强才能够有资格申请到博士授予点、硕士授予点。举个例子:四川大学该校的电气信息学院,有一个本科专业叫做自动化,然后,该专业读研有以下几个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智能系统、系统工程、仪器仪表、机器人等。但是,你在四川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是找不到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也就是说,四川大学在该方向没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所以,相信大家都懂,这个专业在四川大学绝对不是一个优势专业,属于末流专业。如果你想在四川大学读完本科,再读硕士,硕士读完读博士,最后留校任教(有部分同学会选择这种方式)。但是,你高考时报考了自动化专业,那么,从你提交志愿的那一刻起,你的梦想基本上就已经破灭了,除非你夸专业考研考博,比如计算机等,当然,这是后话。硕士点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再赘述。以上,就是给大家讲到的三个选择专业的小技巧,主要可以借助各个大学的百度百科来完成,非常简单,实用!希望,每一位同学,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选择不了好专业,但是,一定要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专业。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四端

干货|《强基计划七大专业解读与发展规划—化学篇》精华荟萃

2月28日,爱尖子《强基飞跃计划之“七大专业”详解》系列讲座第三场——《强基计划七大专业解读与发展规划—化学篇》正式开讲!许多小伙伴没有来得及看直播,不过不要急!今天多多老师就将讲座中的重要内容以文字的形式供大家阅读并掌握精髓!本次讲座将从化学专业设置、化学专业学科排名、化学研究领域、化学强基战略、化学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进入正题前,我们来看一下,学习化学专业的学生,都要有哪些特点呢?1.对化学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自我动手能力较强(大学阶段体现明显)以上两个特点较为突出的学生更适合学习化学专业,另外,说到动手能力我们就联想到了实验,许多同学因为担心操作危险而对化学望而却步,但是理论上来说95%以上的实验危险系数很低,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顺应规定的流程,不会有危险。此外化学专业对身体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涉及,轻度色觉异常(色弱)、色觉异常II度(色盲)不适宜就读化学专业。化学专业设置化学类专业主要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等,此外,与化学相关的专业也有很多,具体如下图:化学专业设置化学专业学科排名A+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高校: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A-高校: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B+高校: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温馨提示:除了上述学科等级评估,下图是根据实际学校实力、学科发展、报考分数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为大家总结的报考推荐学校排名,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排列,同学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报考。(本表仅供参考)注:黄色为学科评估A+等级高校;蓝色为学科评估A+等级高校;紫色为学科评估A-等级高校;其余为学科评估B+等级高校。化学研究领域我们通过讲述北大、清华、中科大的化学系实际情况来概括化学都会研究哪些领域。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有5个研究所,分别为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以及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3个系,分别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另外,学院管理运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这些都是学科排名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北大化学系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系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五个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系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为“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化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化学系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以及环境工程硕士学位点,并可接纳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科大化学系研究方向有很多,其中包括无机合成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化学强基战略化学强基战略意义重大,我们主要说四个方面:化学与航空航天、化学与国防安全、化学与生物医药、化学与新材料。航空航天中,火箭燃料的进一步改造、航天器的电池的更新等都是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国防安全中制作导弹涉及的红外材料、夜视仪器等离不开大量化学实验得出结论以至于选取优质材料;生物医药方面,因为目前肺炎疫情严峻,在研究治疗药品、疫苗时就需要研究药品的化学结构与病毒的结构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新材料方面,比如超导体的研究,我们中国的研究成果已经让世界化学界所崇敬。化学专业发展规划保研:我们可以直接看一下各大高校保研的比例,近几年化学专业的考研及保研率均在逐年提升。(注意本科期间尽可能不要挂科)各高校2019年化学专业保研率排名出国:201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国深造率为38%;清华北大的出国深造率其次,在30%左右;“华五”类高校出国深造率也在20%上下。出国需要有几手准备:1.英语(TOEFL和GRE等,尽量在大一就参加考试)2.专业学习(GPA绩点,力争保持3分以上)3.科研背景(找准机会参加项目,努力发表论文)4.其他(寻找实习,参加课外活动)就业:主要集中在化学中的各个领域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教师、公务员等职业。化学系毕业生去向